颐养天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2 03:08:31

点击下载

作者:孙士江,曹东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颐养天年

颐养天年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颐养天年作者:孙士江 曹东义排版:KK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1-01ISBN:9787513227438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及丰富的经验。

毛泽东把中医药学比作一个“伟大的宝库”;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李克强总理说要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五大资源优势。这是大政治家们对中医药的评价,也代表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钱学森先生说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这是大科学家对中医和未来医学的看法。

继承中医药的优良传统,努力挖掘有关养生保健的知识,借鉴先贤健康长寿的智慧,必将有益于大众的健康生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幸福指数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中医药的参与、没有全民族的健康,这个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本书的组织编写,其深远的战略目标、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河北省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名医辈出,扁鹊、刘河间、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王清任、张锡纯等都是影响深远的大师、学术创新的典范。继承先贤的奋斗精神,振兴河北中医药事业,是河北省政府的英明决策,也是燕赵中医界的历史责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资供应空前的丰富,大众饮食结构的改变,多种环境污染的加深,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慢性病、亚健康状态呈井喷式上升,医疗成本逐渐加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渐突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医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要由疾病医学逐渐转向健康医学。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养生保健的丰富技术,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的有关专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技术研究与传播”“中医综合外治干预老年痴呆进程的研究”等先后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经过课题组和项目有关人员的不懈努力,利用学术研讨、科普讲座、下乡义诊、基层培训、带教学生、网络宣传等形式,将有关知识传播到广大的社区和农村,并逐渐形成文字性的总结,发表了相关文章,最终编成专门著作。

我了解到他们工作的成绩,一种欣慰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认为,本书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古人智慧,把中医深奥的道理融入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养生保健措施,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它的出版必将有助于社会大众的健康生活,对于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也是一剂行之有效的良药。因此,余赞其谋,嘉其事,借本书的出版发行,略抒感慨如上,是为序。第二届国医大师 李士懋2015年春节序于河北中医学院人生易老,过好春夏秋冬

人到退休,进入老年,应当是享清福的时候,忙碌了几十年,应该好好歇歇了。可是,有不少人更忙碌了,因为,要洗衣做饭,照顾孙辈;或者,新找了一份工作,为家庭、社会再立新功。这一类人,往往生活得充实,也许不会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如产生无所事事、心烦意乱的感觉。

还有一类人,退休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也不屑于去做一份兼职,或去新打一份工,赋闲在家,往往就会有些烦恼,会既不能认同于现在的“老年”身份,也不安分于完全赋闲在家。如何度过余生?这样的问题会不时浮现在心头。

也有一些人,完全不甘心,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退休的心理准备,怎么就一下子“堕落”到一群老头、老太太的队伍里呢?怎能“坐吃等死”?他们焦虑、不安、心烦失眠、饮食无味、坐卧不宁……生活失去了规律,精神失去了平衡,完全找不到自我,甚至逐渐产生了厌世的情绪。

临床中,不时会见到一些这样“无所事事”、心情痛苦的离退休者。再加上生活中的家庭矛盾,挫折感、孤独感也会慢慢涌上心头,有的人甚至因此患了忧郁症。

当然,退休之后,许多慢性疾病会接踵而来。很多人被检查出患有某种疾病之后,忽然就觉得自己一下子被打倒了,什么都不行了,养生保健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了,也不时会对过去的生活懊悔不已。或总喜欢说自己过去多么健壮,什么病也没有;或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更沉浸于自己的不幸,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生活的情趣。

人生百态,每一个人的境遇不同。心情情趣、文化修养也千差万别,很难开出人人适合的养生秘方,也不会有人人都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但是,方法虽然千差万别,理论、规则却是相通的。

尽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对于离退休生活十分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首先应当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正视退休的现实,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毕竟退休了,不同于过去了。即使再找一份与原来一样的工作,境况也会由于身份的改变而有了不同的含义,应该重新设计,让余生过得更加健康而有意义。

坦然面对生活的改变,理性地看待各种“纷至沓来”的烦恼或者疾病,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需要智慧地处理,不然就会陷入烦恼,甚至进一步导致伤害,产生不应该出现的“次生灾害”,如失眠和中风等。

失眠常常困扰着许多老年人,有些人甚至必须依靠安眠药维持,或忧心忡忡地等待着每一个夜晚的到来。这其实是陷入了误区,以为自己每一天必须睡足一定的时间,否则就是失眠;或总以自己过去睡眠的时间来看待现在的睡眠状况,总以为睡少了。长此以往就会影响身心健康,或因为失眠而出现认知障碍,甚至发展为痴呆。因此,失眠的情况越演越烈,始终摆脱不掉失眠的阴影。

其实,人体的睡眠,随着年龄的增加会不如从前。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讨论过这种情况。《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可见,睡眠障碍在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也有老年人夜间容易失眠的问题,而少年、壮年人白天不睡,夜间沉睡,叫都叫不醒。面对这样的问题,先人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也得出了基本的看法。“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古人用营卫气血的不足,来解释老年人失眠的机制。把老年人的失眠既看成是一种必然的变化,也把失眠与正气不足相联系,为后来养血安神的治疗法则提供了依据。

因此,老年人失眠除了可按中医辨证治疗之外,重要的是不要把睡眠当作任务。能睡则睡,不能睡也不要忧虑。因为老年人本身睡眠时间就应当比年轻人少,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另外,老年人已经不再“赶时间”,没有了硬任务,不必为了赶正点而强迫自己睡多少个小时。这样放松之后,经过适当的调治,就容易纠正失眠。

老年人容易患中风,中医把中风分成“中脏腑”与“中经络”。所谓“中脏腑”,是以昏迷不醒、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是比较重的病;所谓“中经络”,就是半侧身体出现肢体瘫痪,或只发生一个肢体瘫痪,或运动不灵活。自古以来,“中风”就属于比较顽固的疾病,得病之后,往往会造成残疾,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人们对于“中风康复”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康复治疗而恢复健康。

其实,所谓“康复”,并不一定都能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当然,有不少人治疗及时,或病变较轻,可以完全恢复肢体的功能。但是,大脑里的软化病灶,是不可能再完全恢复的。这是否就意味着“康复”失败呢?并不是的。

康复是有不同标准的,有的康复就是在保住生命之后,为了减少致残,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家庭,或为提高生存质量而设的。比如,不能自理的患者,经过康复锻炼,能够基本生活自理,这也就部分地达到了康复的目的。不能把“完全回归从前”当作所有康复治疗的目的。

有的患者在患了中风之后,悲观失望,不愿见从前的同事、朋友,也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成了社会和家人的负担,这是不应该发生的“次生灾害”。

康复的过程,就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少残疾,重新回归社会,重新回归生活,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人生过程,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但是,人们乐于谈论健康长寿,却不愿谈论病与死。而正确的生死观,往往是老年人难于树立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指的是人生的政治、社会价值,当然,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意义越重要越好。但是,一般的老年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告别人生?是安详、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旅程,还是痛苦、无奈、挣扎着告别人世?是惊恐地等待着死神降临、丧钟敲响,还是理智地离去,把丧钟当作安魂曲?是希望自己的死对于家人、社会的负担“重于泰山”,还是希望这种负担“轻于鸿毛”?人完全可以理智地安排自己人生舞台最后的节目。美国医生特鲁多说,医学“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德国学者尤格在《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一书中,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医学不是万能的。一个曾经参与过几十年抢救工作的医生,在《健康报》上说,他不希望自己的最后人生历程,以满身插管度过。既然与死神的搏斗没有最后的胜利者,他希望自己能够安详,起码是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痛苦的话题,多少人为了所谓的“人道”,把积蓄都花光了也不够,还要借债;不少身患绝症的老人,倾心于进口设备、进口药,寄希望于著名专家、大医院,不断奔波,最后导致“看病难、看病贵”,或“因病致贫”“倾家荡产”。

中医药的简、便、廉、验,是医治“看病难、看病贵”的良药;中医理论之中的“天年”“天数”的极限设置,也可防止人们不切实际的追求;中医的治疗方法,植根于依靠人体正气的原则,也可以防止过多的人为干涉,越俎代庖。

谈论死亡,并不意味着忽视生命。相反,正是因为认清了生命过程的客观规律,才不至于临时慌乱,无所适从;另外,知道了有限的生命,就会更加珍视生活的每一天,会更加热爱今天的美好生活,使生活更加充实。

有一位患者,当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医生问他:“你怎么看待自己的未来?”他很爽朗地说:“自古人生谁无死?我现在还活在世上,活一天就赚一天,也一定要把美好留给亲人、朋友。”他珍惜时光,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至今仍令人感动、难忘。

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境虽短,也可以做很多有益于家庭、社会的事情。因此,很多人或上老年大学,或投入精力于自己的爱好,刻苦钻研、著书立传,为后人留下最好的纪念。因为,即便是记载生活里琐碎的小事之书,也是家人、亲友最好的读物;留下一幅自己画的画,即使不那么“艺术”,对于亲人来说,也胜过大师的作品;留下一段文字,留下几张生活照片,留下自己制作的盆景、花卉,都是对于亲人最好的馈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了“黄昏意识”,你就不会太计较子女的过错,也不会太看重邻里之间的矛盾,反而会更加珍惜每一天中的生活细节,更不会为了消磨时光而犯愁。有了“黄昏意识”,你就不会觉得疾病是那么痛苦,你就不会觉得上天对你不公平,你就会觉得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假如再增加一些时间,你也不会感到无聊;再增加一些疾病磨难,也许你会感谢这是上苍对你的格外眷顾。因为,生命毕竟太珍贵了,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只有活得好、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才是真正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春季易发病,养生慎起居

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也是很多疾病容易发作的季节。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由于气象要素多变,在春天常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或增患新病。

古代的医疗条件远不如现在,应对天气寒冷的物质条件,也远没有今天这样丰富,所以春季的传染病非常多。《黄帝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就是说,春天的病,不一定就是当时的原因,有可能在冬季就有了感受寒邪的因素,到春天才发病。这种在冬季感受寒邪,春天才发病的现象,古人称为“伏气”。所谓“伏气”,就是潜伏在体内的邪气,到了适宜的季节,或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作起来,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有的时候,春天的病,也不一定立即就可以治愈,而有可能拖延到下一个季节。《黄帝内经》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也就是说,冬季伤寒之后可以在春天发为温病,到夏季的夏至之后发为暑病。因此,医生诊治疾病,不能只着眼于当前,亦应该考虑到远期的原因。这就是“伏气温病说”的滥觞。《黄帝内经》论述人体的疾病和健康,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处处充满了辩证的思想。即使是冬季伤了寒邪,也不一定在春夏季节患温病、热病。因此《黄帝内经》还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理论,充分说明了养生保健、维护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只要正气存内,外来的邪气就不会伤害人体,人到春天就不会得病。

春天的温病,与冬天的伤寒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在于初始症状不一样。冬天感受寒邪而发病的人,一开始的表现是发冷、发热,浑身疼痛,中医称为“从表发病”;而春天的温病,多是“里热外发”,一开始就发热,但是没有怕冷的现象,治疗上就不必发汗解表,而是需要直接清泄里热。《伤寒例》说:“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就是说,春天天气逐渐温暖,没有寒流,也不下雪,地不再结冰,而有人突然高热,这样的病,病证在里而不在表,所以应该直接治疗里热。

春天尽管天气已经转暖,但是仍然可能有寒冷的天气来袭,使人患病,其证候与冬天一样,这就是“时行寒邪病”,也可以叫“时气病”。《伤寒例》说:“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相似,但治有殊耳。”春夏季节,也可以得伤寒病,由于天气已经转为温热,出汗比较容易,所以治疗用药不要用得太重。如发汗,在冬天需要用麻黄来发汗,在春夏季节用香薷发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春天气温适中,人类机体运动产生的热量正好与体内外的环境相协调,另外,春天的气温、湿度都十分适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故出现了“春眠不觉晓”的生理状态。因此,人们在春天也就有必要进行调适。一是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保持每天有一定的睡眠时间。二是午饭半小时后,应抓紧时间适当小憩(以30~40分钟为宜),但要注意通风,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三是要注意锻炼身体,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保健操、踏青等。

春天还要注意保持体内阳气。中医学认为,肝主春生之气,在养生之中重在养肝。因此,春季保肝尤为重要。一是要饮食均衡,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和低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品,少吃些酸、辣及油炸、烤、煎的食品;二是要多喝水,少饮酒;三是要调整好情绪,始终保持每天有好心情。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会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温性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人体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滋生的病菌。

假如春日时暖风加强,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等。这些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

至于新鲜水果,虽有清热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

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而养生必须顺应自然,不能违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同是四季气候变化的自然现象,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又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春天调养情志必须顺应七情、五志、六淫与气候变化的规律。按五行归属,春为木,人体脏腑属肝胆,七情中的怒与肝胆联系。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描述:春天季节三个月里,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天地间自然界生气蓬勃,草木植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和绿化地带散步,舒缓形体,做各种体操活动等,以便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要应和春天春阳生发之气而万万不可违反折逆,这就是适应春天生养的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就会伤肝,到了夏天就容易得寒性的疾病。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季生长的物质基础就差,即抗病免疫能力差。这是春天调养情志应该注意的。

春季多风病,易患伤风感冒。然而“六淫”邪气侵袭人体,并非一定发病,还得视人体正气如何。正气充足,各脏腑的功能正常,阴阳协调,抗病力就强,因此更需要情志调养和谐。七情五志没有偏差,虽有“外邪侵犯”,疾病仍难以发生,这即是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反之如正气不足,脏腑虚弱,抗病能力差,外邪乘虚而入,导致阴阳失调,发生疾病,此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总之,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的正气盛衰有关,调养好情志是关键。

春天是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规律在此季节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百草回生,百病易发”,人在这时候的起居劳作、精神调摄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春季常见易发病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应注意防范: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证,往往由于痰浊瘀血闭阻胸中阳气,而引起疾病。根据资料统计,每年2~4月是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主要因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导致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

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包括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等。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常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

关节炎:中医学认为,风寒湿邪痹阻于关节,引起屈伸不利,关节疼痛、肿胀等。关节炎患者对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在早春,气温时高时低,时风时雨,关节炎患者症状会明显加重。因此,患者应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肾炎:属于中医学的水肿病,很多患者属于肾虚证。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可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

精神病:属于中医学的情志异常、精神不遂。春天肝气旺盛,肝在志为怒,因此也是精神病的高发期,每年3~4月是发病的高峰期,故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已稳定的早年患者也极易复发。因此,在春天应特别注意预防。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发现情绪异常,应及时就医等。

花粉过敏症:大多属于中医学的风气疙瘩,或者血中有热。在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时节,总有些人感到鼻、眼奇痒难忍,喷嚏连续不断,流涕、流泪不止,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是接触某种花粉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又称“花粉症”。因此,在鲜花绽开、花粉飘香的季节,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少赏花,外出时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的机会。

春季皮炎:多属于中医学的血虚有风,或血热外发,这与春天阳气逐渐升腾有关。本病多见于18~3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该症多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也叫“桃花癣”。因此,应尽量少晒太阳,不用劣质化妆品,多吃新鲜蔬菜,对易过敏的虾蟹等应禁食。

哮喘病:中医学认为,喘有宿根,喘有虚有实;哮鸣多有气机阻碍,喘促有声,喉中痰鸣。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春天气机升浮,易发咳喘。患者对气象要素的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春季适当晚睡、早起、外出散步,以适应春季勃勃的生机,吸取大自然的活力,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是由于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于表,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及汗腺分泌增多,各组织器官负荷加重,于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早晨不易醒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俗称“春困”。

人要适应春天的这种生理变化,就应当早起,以舒展形体。但年高多病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同时开始生长、繁衍,传播疾病,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室内卫生,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预防春季常见的流感、流脑、腮腺炎等的发生。夏季炎热,饮食养生很重要

随着日照逐渐向北移动,气温逐渐升高,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人体的各种代谢也相应升高。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从而增加了人体的能量消耗,使其耐力和抵抗力降低。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到来之后,人体养生应该尽量在室外活动,多运动,不能动气发怒。这样才能保证各种生命代谢过程的自然顺畅,升降出入得以顺利进行,“使华英成秀”就是让开花的植物,都结成果,都有收获。人体也可以因为长时间在外活动,而使体内郁积的气机得以舒展,不至于郁结成病。假如不是这样,整天宅在家里,纳凉休闲,没有户外活动,不能接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就会伤害到人的心气。

因为心气通于夏,心气不展,秋天就可能患时冷时热的疟病,这是因为夏天缺乏锻炼,没有提供秋天收获的基础保障。这样的患者,到了冬天,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因为冬天寒气盛,夏天储存的阳气不足,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就会倍感不足。

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在高温环境生活和工作,人体的生理和营养代谢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补充营养的原则是: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在膳食调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食欲,如可适当多吃些凉拌菜、咸鸭蛋、咸鸡蛋、松花蛋、豆制品、芝麻酱、绿豆、新鲜蔬果等,各种饮料更是夏季不可缺少的。此外,在制作菜肴时,适量加点醋,不仅可增加风味,而且可增加食欲。通过饮食调配,既可补充人体因大量出汗导致的营养损失,又能有效避免肠道疾病的发生,同时,还有益于调节体温、消除疲劳。

具有清热祛暑功效的食物有苋菜、莼菜、马兰头、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菜瓜、西瓜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番茄和西瓜夏季多食既可生津止渴,又有滋养作用。此外,还应选食小米、豆类、瘦猪肉、动物肝脏、蛋黄、红枣、香菇、紫菜、梨等。老人夏季饮食还应注意少吃和不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洁净的食品,对于体弱的老人,应避免食用冷饮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致病。

夏天还可以适当地多食绿豆。绿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功效。绿豆汤是民间最常用的消暑与解毒良药,夏季常吃绿豆粥消暑养胃最佳。绿豆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心、胃热盛及痈肿、丹毒等症,对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饮服绿豆,均有解救作用。

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香,因此夏天还可以适当吃些荷叶,新鲜者善清夏日暑邪以化秽浊,清热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鲜荷叶包六一散煎服,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西瓜味甘性寒,夏天多食西瓜有助于解暑。它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之功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凡暑热烦渴、口渴心烦、小便不利、暑热伤津及伤酒等症,均适合食用。但暑证内有寒湿者不宜进食。

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之功效,所以夏天选食苦瓜,对中暑、痢疾、恶疮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如烹调得法,淡淡苦味中带有清香,别有一番风味,是夏季大众喜欢的菜品。

中医学认为,鸭为水禽,其性寒凉,吃鸭肉有“清”与“补”的功效。根据中医学“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炎热的夏季,若体内有热,容易上火,表现为低热、虚弱、食少或水肿者,可食用之。

姜、醋能够调味,姜还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等作用。俗话说,“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醋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夏季吃凉菜时,适当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还能预防痢疾、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夏季消暑,在饮料方面可以选热茶,绿茶或花茶最适合夏季饮用,能清心利尿、解热除烦、止渴消暑。实践证明,热茶的消暑降温功效明显超过各种冷饮。

家庭夏季防暑常备药,可以选用如下几种:

藿香正气 ——能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症。分为胶囊和口服剂两种,一天服用两次,儿童减半。

人丹 ——含有薄荷脑、桂皮、冰片、砂仁、炮姜、人造麝香等,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等症。成人每次口含5~10粒,儿童适当减少。因感冒引起恶心等症时,不要服用人丹。

清凉油 ——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能提神醒脑,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有轻微的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注意外擦时要远离眼睛,一旦进入眼睛速用清水冲洗。

十滴水 ——适用于夏时中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患者,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滴入一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儿童用1~2瓶倒入洗澡水中,可防治小儿痱子。

风油精 ——能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可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夏天夜晚因贪凉引起的腹痛等。对头昏头痛可外涂少许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六一散 ——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灼热。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

夏季通过充足午睡的睡眠,也可达到养生的目的。夏季作息,一般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所以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时,可能有疲劳之感,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早晨起得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更需要在中午休息一下。此外,由于白天气温较高,汗出又多,体力消耗较大,再加上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因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有昏昏欲睡之感,午睡之后,疲劳消除,精神焕发,可更好地适应下午的工作和劳动。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1小时以内。

午睡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亦不要伏在桌子上,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夏天夜间睡眠时需要注意,不可让电扇直吹,最好关掉电扇,若太热,可让电扇往天花板上吹;夜里不宜在室外睡,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严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太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荫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夏季的衣着,首先要考虑的是服装的舒适性,然后才是款式、花色、美观。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衣料的透气性、吸热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夏季服装材质最好选用人造丝、真丝、亚麻和棉针织品。

夏装的大小、肥瘦、覆盖体表面积的大小,与散热也有一定关系。露、透的夏装,有利于散热,但过瘦的夏装则会影响散热。一般情况是服装覆盖面积愈小,体温散失愈快。所以,夏装以短衫、短裙、短裤为好。在裙子中,喇叭裙、连衣裙在走动时,能产生较好的鼓风作用,因此比瘦型裙凉快。在夏装的开口部位(领、袖、裤腿、腰部)不宜过瘦,最好敞开些,这样有利于通风散热,牛仔裤、紧身衣不适于夏季穿着。

此外,服装的颜色亦很重要,因为衣料颜色不同,对热的吸收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颜色越深,吸热越强,颜色越浅,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因此,夏天宜穿浅色服装,以反射辐射热。避暑不能当风卧,汗出自然

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也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大自然一派暑热潮湿的景象,人体也是酷暑难耐,热汗淋漓。《说文解字》说:“暑,热也。从日者声。”其把“暑”分成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者”来示意。“者”多指“什么的人”,在这里还包括世界上的万物,所以“暑”即有太阳下的万事万物之意。此外,还有人把“暑”拆分成“日”“土”“日”来理解,表示夏季土地上下都很炎热,因此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间谚语。小暑可以说是炎热的开始,而大暑则到达一年中炎热的顶点。《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大自然的变化相一致,阴阳是自然气候变化的动力。《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天地的变化,除了昼夜,就是四季,万物都按照四季的节律而变化。善于养生的人,必然要顺从四季的变化。这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中医学认为,暑热本身就是致病的“六淫”之一,名为暑邪。《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夏季中暑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在古代,野外劳作很多,饮水不便,中暑的人也就因此而增多。中暑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热、口渴,病名即称为暑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唐代的王冰注释说:“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曰暑。”

中暑的解救,主要是把患者迅速移到清凉的地方,多饮水,以散热、补充丢失的体液。

辟除暑热的措施很多,首先是要尽量避免在炽热的阳光下劳作。在室内或阴凉的地方多休息,可以免受暑热。这一防暑知识,古人就有所认识,《墨子·公孟》说:“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清代李渔认为种植花草,不仅改善环境,而且有利于避暑消夏。他在《闲情偶寄·种植·荷花》说:“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天气炎热的时节,有条件到凉爽的地方去避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如《汉书·元后传》有载:“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成都是一个湿热比较重的地方,诸侯刘商患病之后,希望到明光宫去避暑、疗养,这的确是一个好的方法。

其实,依靠高屋大堂、宏伟殿宇避暑的做法,由来已久。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风赋》中就有:“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七八月份的中国,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不过,中国避暑胜地很多,祖国的秀丽河山中,不乏环境幽静、景色宜人、适合避暑的好场所。满目的青山、悠悠的绿水、来自大地深处的凉气,能使人心旷神怡。此时,如果能去大自然避暑游玩,既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又能增添生活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

对于夏季保健,中医学有“春夏养阳”的说法。但有的人对此理解有误,以为春天和夏天要温补阳气,其实“养阳”应该是“养于阳”,意思是说在属阳的季节里,也不要忘记养生。那么,暑天如何养生呢?首先要注意作息时间,夏天夜晚炎热,天亮时间较早,中老年人可适当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另外,在夏天的午后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夏季汗出较多,一定要注意补水,要少量多饮,莫等口渴才喝水。中老年人夏季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些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中老年人夏季除正常三餐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为宜。

夏季的运动锻炼要适度。中老年人夏季运动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间进行,场地可选择公园、湖边或树下阴凉的地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或八段锦都可以,适度活动四肢关节保持气血运行的畅通。

夏季的饮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水分多的蔬菜和水果,汤水则是每天不可少的。要注意增加瓜类蔬菜,可煲汤慢饮,也可以喝晾凉之后的绿豆汤。绿豆是很好的降暑美味,能够使头脑清醒,闲暇的时候熬些绿豆水、绿豆粥来饮用,对于祛暑有很大的帮助。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喝菊花茶、各种凉茶,都能够降温醒脑,有助于避暑。

暑天纳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现代科技发展之后,空调、电扇等虽很容易消除暑热,中暑减少了,反季节病的夏季受凉却逐渐增多,并且“热感冒”治疗起来可能比冬季的感冒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是因为“非其时而有其气”,不该在这个时节出现的气候,就属于邪气,邪气则可令身体抗病能力不足的人发病。

中医学认为,“发热出汗”,可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现代研究认为,出汗具有调节神经的功能,可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因此,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夏季出汗是人体适应环境的体现,不能因怕出汗而整天关在空调屋子里,这样反而会降低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日久会发生疾病。

排汗是身体的机能,中医学认为,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排毒的一个方式。人体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中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它会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秋高气爽,养生注意调节情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秋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秋天的养生,应该按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的:“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感情丰富之人,应该调和情志。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瑟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人的一生之中,步入老年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秋天。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秋季来临,注重老年人的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老人的秋季养生,应该注意培养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应多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使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代之愉悦和谐的情绪,甚至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领悟其中真髓,不能过分,否则容易受凉,产生疾病。

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到了深秋时节,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等病,特别是患有各种疾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

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逐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保健稍有疏忽,则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医学入门》中指出:“盖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三色粥清热养肺,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鲜生地汁粥凉血润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茶粥化痰消食,燕窝粥养肺止嗽,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

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但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健康。

人参、燕窝、莲子、芝麻……面对各种各样的补品,使消费者感到茫然,秋季进补到底吃什么好,现向普通的进补者推荐以下食品: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功效。莲子:能祛湿除暑,滋补强身。山药:适用范围广,不论男女老幼、体健体弱,都可食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健脾胃、增食欲。藕:熟藕能健脾开胃,适宜秋天进补。牛羊肉:秋天食用牛羊肉可温补气血。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红枣:红枣能滋阴润燥、益肺补气。

人参、燕窝等高档的滋补品并非适合所有的进补者,这类补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秋季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芝麻、乌骨鸡、猪肺、豆浆、蜂蜜等。常吃这些食物,能防止秋燥伤身。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多吃,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是很好的进补品。

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要根据身体情况确定进补方法,切勿盲目进补。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

秋季进补需注意的是,不要服用过量。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在夏季里,人们由于吃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这时候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于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不要只重药物,轻视食物的养生作用,许多食物也是好的滋补品。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也是进补的佳品。

不要贪图贵重。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价格昂贵的补品如燕窝、人参之类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证,应以实用有效为滋补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忌只补肉类,经过夏季后,由于脾胃尚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功能,因此过于油腻的食品不易消化吸收。另外,体内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堆积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适当食用牛羊肉进补的同时,不应忽视蔬菜和水果,它们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面对诸多的锻炼项目,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和谐,动则强身,静则养神,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需注意的是,喜爱耐寒锻炼的人,从秋天开始,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增强机体对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冬季严寒,保暖养生很关键

冬季来临,自然界的阴气逐渐强盛起来,阳气衰退,气温下降,寒气袭人,过渡到冰天雪地的一派景象。

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此时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多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段,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冬季,古人经常“动作以避寒”,通过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为了保护阳气,人们应该尽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必须首先要注意的。

背部是人体的太阳经和督脉所过的地方,为“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在一般情况下,要尽量避寒就暖。冬天气候较冷,人们要注意尽量在温度适中的房间里活动,减少外出次数。如要外出,要穿上保暖衣服和鞋袜。

若条件许可,应该坚持热水洗脚。脚底是肾经的起始处,也是人体阳气之本。冬季临睡前如果坚持用热水洗脚,不仅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还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对于阳气虚的人,可以有针对性地服一些滋补药品,如人参、大枣、桂圆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冬季要适当调整饮食,根据冬季天气寒冷的特点,膳食应以补为主,早晨可饮用牛奶、豆浆、各类豆粥等,中午和晚上应选用发暖的羊肉、狗肉、鱼、蛋等食品。

北方的冬天,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因此,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可以配合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冬季也是一个进补的好季节。中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在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正气与抗病功能,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可选食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

狗肉和羊肉是老年人冬季滋补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一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将牛肉适量切小块,加黄酒、葱、姜、用砂锅炖烂,食肉喝汤,有益气止渴、强筋壮骨、滋养脾胃功效。

阳气不足的老人,可将羊肉与萝卜同煮,然后去掉萝卜(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饮汤,有兴阳温运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寒冬季节,坚持适当锻炼也是增强体质的好办法。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气血流动缓慢,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可感到全身有力,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的运动恰当;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退,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锻炼方式。

冬日运动锻炼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是:①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运动量;②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无泄皮肤,使气亟夺”;③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的衣服。

对于坚持冬季长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冰雪,防止滑倒。遇冰封雪飘大雾天气,可在室内、凉台或屋檐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缺少活动场地的人采用。此外,大风、大雾、大寒、冷高压的早晨,低层空气多受污染,在露天下锻炼都是不适宜的。

冬季运动锻炼,还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净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黄帝内经》上说,冬季的3个月里,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锻炼最好是在日出后。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人们不可能都等到早晨七八点钟日出后,也可在六七点钟进行。冬泳最好选在午饭后1小时进行,因为此时气温较高,湿度低,能使冬泳的人体温散失慢些,坚持锻炼的时间长些。《黄帝内经》所谓“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冬季养生要求,也就是在精神保养方面,尽量做到“精神内守”,聚集力量,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这就是《易经》所说的“潜龙勿用”,都是冬季养生在精神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

不做好冬季养生,人体不能积极改变自身,以适应“冬气”的特点,不懂得“养藏之道”,就可能违背养生道理,伤害人体的“肾气”,到第二年的春天,有可能得温病,或者发病成为“痿厥”。古人说的痿证,是指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即现代所说的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厥证,有可能是昏迷不醒,也可能是四肢厥冷,这都与冬季不善于养生,“奉生者少”有关系。

由此可见,做好四季养生,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增进健康,其意义是很大的。防寒不求室温高,能藏则安

秋冬属阴,冬天冰天雪地,生物潜藏。

古人对于寒冷的记忆,远远超高夏天的酷暑。甲骨文里关于冬天的描述,就常见到“祸风有疾”的记载。古人对于冬季风寒与疾病的关系,不知猜测过多少回,验证过多少次,才得出了这样理性的认识。

古代医学家对于伤于寒气引起疾病的记载,远远超过了其他自然因素的记录。《黄帝内经》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又说:“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氛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瞑,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伤寒例》把自然界变化的原因,归结为阴阳二气。天地有阴阳,四季也有阴阳,不同季节对于生命的影响不一样。所以说:“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素问·奇病论》说:“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厥逆。”其实,受了大寒,可以头痛数年不能缓解,成为慢性、难治性的疾病。

突发的寒气,还可以引发各种传染病,发高热,寒战、昏迷,甚至死亡。《黄帝内经》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寒气伤人,可以让人立即得病发热,但是,也有的人不是立即在冬季发病,而是过了很久,到了春天、夏天,才发热得病。由于起病的表现,与冬天患病基本一样,所以可以认为这是冬季受寒,潜伏在体内而发生的疾病。《伤寒例》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寒气伏藏在体内,虽然难以测量、验证,但是对这种病症的危害,古代的医学家有深刻的认识。并且患病的人,大多是饥寒交迫的劳苦大众。《伤寒例》说:“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对于伤于寒所引起的外感病,也有深刻的认识。他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东汉末年流行的疾病,危害很大,甚至造成灭门惨祸。著名文学家曹植对此也有所描述,他在《说疫气》之中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褥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冬季的养生,首先要避其寒气。《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不是让人在秋冬季节滋阴、养阴,而是说秋冬“养于阴”,也就是秋冬季节要养生的意思。

那么,如何在秋冬季节养生呢?简单地说,秋季养生就是养“收”,冬季养生就是养“藏”。

秋季不仅是各种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要深入潜藏的准备季节,人体从夏季炎热汗出的开发状态,逐渐过渡到闭藏。落叶不是树木的死亡,而是护根、复根、固本,为来年的再度生发储备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