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就在前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7 12:42:05

点击下载

作者:张恩台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希望就在前方

希望就在前方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鲁班——发明伞和锯

鲁班(公元前507—公元前444年),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鲁国人,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相传,伞是由我国古代巧匠鲁班发明的。鲁班在屋外干活时,经常被雨淋,挨日晒,所以他特别想做一个既能遮雨、又能遮阳的东西。

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四面有柱子撑住、上面有天顶的亭子。鲁班又想:如果雨不停,行人不能总是呆在亭中不走呀!要是亭子可以随身带着走,那该多好!

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很热,鲁班到荷花塘边的亭中纳凉,看到很多小孩将荷叶摘下来倒扣在头上,追逐着玩耍。

鲁班走到荷花塘边,也摘下一片荷叶,仔细看了看,顿时心头一亮。鲁班快步跑回家,找来竹子和羊皮,将竹子劈成几十根竹丝,照着荷叶的形状扎了个架子,又将羊皮剪圆,蒙在架子上扎牢。

鲁班的妻子看后,觉得还是不够方便,说如果能收起来会更好。鲁班认为这话很有道理,于是和妻子一同研究,终于将它改成可以活动的伞。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把伞。

一天,鲁班出去干活。爬山时,不小心手指被划了一条口子。鲁班觉得奇怪,周围没有锋利的石片,只有一些野草,指头怎么会被划得流出血来呢?再仔细一看,鲁班发现一种野草的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牙齿”。他折了一片野草叶子,在别的草上来回磨了几下,很快就把那棵草的草茎割断了。

回到家,鲁班马上找出一条竹片,在竹片边缘做了许多小“牙齿”,然后用它去割树枝,几下就在树枝上划出了一道凹痕。他非常兴奋,另外找了根粗树枝,用力地划,但没划多久,竹片上的小“牙齿”都磨平了。原来是竹子不够坚硬。

于是,鲁班去找铁匠帮忙。铁匠马上明白了鲁班的用意。他俩一块儿研究,终于打造出了一片有小“牙齿”的薄铁条。

鲁班拿着这片薄铁条去找同行,同行们都被鲁班的新点子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用铁条锯木头,木头很快就被锯断了,比以前拿斧砍省力得多。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起了锯子。

李冰——创建都江堰

李冰(约公元前302—公元前235年),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四川成都市西北的灌县附近,有一项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名叫都江堰。它是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守李冰带领群众们修筑的,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还灌溉着成都平原几百万亩良田。

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流域时常发生水灾,威胁着当地老百姓的安全。有一年,李冰被派到蜀郡做官。他到任以后,听说这里闹水患,就想着把岷江的水利修好。他带着儿子二郎,还邀请了几位老乡,一起沿着岷江,由下游到上游,察看地形,了解水情。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找到了水灾发生的原因。

原来,岷江发源于四川西北部的岷山。每年春末夏初,山上积雪融化,雪水从四面八方注入岷江,岷江容量不够,到了地势平坦的地方,江水就涨到岸上,造成洪水。李冰听了当地乡亲们的意见,决定在灌县附近,岷江刚进入平原地区的地方,开一段新河道,把岷江和沱江连起来。这样,岷江的水分成两股,一股沿岷江流走,一股通过新河道流进沱江,既可以分流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实在是一举两得。

但是,要在岷江和沱江之间开凿河道,在当时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首先,灌县城外有玉垒山拦路。李冰和大家商量以后,决定把玉垒山挖开。当地老乡们踊跃参加这项工程,动工的时候,斧凿声音漫山遍野,叮叮当当好不热闹。经过大家的艰苦劳动,终于把山挖开了一个大缺口,后来人们把这个缺口叫做“宝瓶口”。

不久,新河道开凿好了。但是岷江的水只有很少一部分通过宝瓶口流入沱江。原来宝瓶口和新河道这一边地势较高,流到这边的江水就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父子又来回察看地形水势,打算在灌县附近的岷江中筑一道分水堤,逼着岷江水多流入宝瓶口。

可是江水流得那么湍急,要在江心筑堤并非易事。开头,他们用泥土和鹅卵石垒了一道分水堤,可是刚过几天,就被江水冲垮了。经过一再改进,最后用大石块砌了一道比较牢固的大堤,不料一涨大水,又被冲垮了。

有一天,李冰又到岷江上游去察看水情,看到山上到处长着碗口粗的竹子;许多人家的房屋梁柱都用竹子来做,家用器具也用竹篾编成。

李冰又看见妇女在溪水里放了一些竹笼,里边浸着要洗的衣服。尽管溪水很急,竹笼却没被冲走。李冰想:要是用竹篾编成竹笼,里边装满鹅卵石,再把竹笼一排排沉到江里,这样子筑一道分水堤,大水可能就冲不垮了吧?他向大家说了这个打算,大伙儿都同意试一试。

试验那天,人们把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笼投进江中,竹笼一个个沉到江底,果然没有被打坏冲走。接着,李冰领导大伙儿把一个个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笼丢到江里,垒出水面,一道几里长的牢固的分水堤终于建筑成功了。岷江的水分成两股,其中一股乖乖流进宝瓶口,注入沱江。李冰给这道分水堤取了个名字,叫“都安堰”,也就是今天的都江堰。

从此以后,岷江流域很少有洪水泛滥,百姓可以安心生产。人们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特地在都江堰东边岸上盖了一座“二王庙”。

蒙恬——10岁发明毛笔

蒙恬,战国末期齐国人,从他的祖父蒙骜开始,世代为秦国重臣,蒙恬后来也成为秦国大将。公元前221年,蒙恬率众三十万北逐戎狄而威震匈奴,受到秦始皇尊宠,位至上卿。

蒙恬自幼机智聪敏,刻苦好学。据史书记载,我们今日用来写字的毛笔,就是他在十岁左右的时候发明的。

我国在秦朝嬴政之前,不论文人写字记事,还是学者著书立说,都是用锥刀把字刻在竹简上。仅仅一部十多万字的书,所用竹简就须用车拉。这样,不仅刻字费时费力,而且携带也很不方便。就是这样一个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自远古黄帝创立文字到秦朝始皇帝以前的几千年中,没有任何人能想出办法解决,后来却被年仅十岁左右的蒙恬,在偶然的发现中解决了。

约在公元前250年秋季的一天下午,蒙恬家人带着他去郊外游玩。咸阳城外的青山绿水,燕声鸟语,顿时让小蒙恬兴奋不已。他一会儿弯腰摘花,一会儿狂奔追蝶,一会儿捡石击水,一会儿又飞弹打鸟。

不久,一只鸟被他的飞弹打中,落在了山坡上。家人飞速取回交给蒙恬。蒙恬接过一看,发现鸟的嘴中衔着一棵草。这棵草尖端有一些长须,毛茸茸的,十分柔软。蒙恬觉得好玩,便也像鸟一样含在嘴中。那草须经他口水一抿,便粘在了一起,像现在的毛笔头似的。蒙恬觉得好奇,就用这草再抿些唾液,在手心中写字。笔画要粗能粗,要细能细,写出的水字既清晰,又好看。

他高兴极了,便又拔了些这种草,回去蘸着锅灰往竹简上写字,结果写得又快又轻松。但是,草毕竟不耐用,往往写不了几个字须就断了;特别是草一干,更是易断,根本写不成字。怎么办呢?他苦思冥想,不久,他发现山羊的毛须,像他用来写字的草须。于是,他便弄来一些羊毛,绑在一根很细的小木棍上,用来写字。过了些日子,他发现写在竹简上的字容易掉,便想到了在丝绢上写。他觉得在丝绢上写的字不仅好看,而且耐用,还携带方便。

蒙恬的祖父蒙骜知道后,为孙子的重大发现而高兴,立即将这喜讯报告了刚刚即位的秦庄襄王子楚。秦庄襄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遂将蒙恬召入宫中当众表演。

子楚看后对蒙恬大加赞赏,又令其继续改进。于是,正式用来写字的毛笔不久就问世了。两三年后,蒙恬发明的毛笔,被推广到了当时的齐、楚、燕、韩、魏等国,神童蒙恬的名字也从此不胫而走,传遍了各国。

马钧——发明“水转百戏”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后来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他制成指南车后,又奉诏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

一次,有人进献给魏明帝一种木偶百戏,造型相当精美,可那些木偶只能摆在那里,不能动作,明帝觉得很遗憾。

明帝问马钧:“你能使这些木偶活动吗?”马钧肯定地回答道:“能!”

明帝遂命马钧加以改造。没有多久,马钧则成功地创造了“水转百戏”。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通过传动机使其旋转。这样,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箫,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出入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使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在中国古代木偶艺术中,应该说是非常卓越的创造。它虽然是供封建统治者玩乐的东西,但从另一方面看,马钧已能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机械方面传动的原理。

接着,马钧又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马钧还改良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蔡伦——改革造纸技术

蔡伦(? —121年),他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蔡伦对造纸术的主要贡献有两条:一是他使以前比较粗糙的植物纤维纸变成质地优良、堪作书写用的植物纤维纸;二是他使造纸材料的来源大大地扩大了。他不但用麻、破布、鱼网,而且还用树皮作原料,这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从而使纸的运用普遍推行开来。晋人傅成在《纸赋》中赞美说:“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说蔡伦的纸实在很美,令人珍爱,又廉价、方便、洁净,深得人们喜爱,从根本上改变了纸在社会上的地位。

蔡伦的造纸工艺对现代造纸术仍有直接影响的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在草木灰水中蒸煮,这是现代碱法化学制浆过程的滥觞;二是纸模的设计,要能使它的孔与纸浆中的纤维尺寸相适合,既能很快地使水漏下,又能使纸浆纤维留在上面,形成均匀的薄层。当时,虽然用的是细密帘子,却是现代纸模即抄纸器的雏形,而抄纸器是长网造纸机或圆网造纸机的主要部件。可以说,蔡伦的造纸工艺不过是现代造纸工艺的原始形式。

蔡伦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东汉造纸业的发展,造纸技术也不断提高。东汉末年,东莱(今山东黄县)人左伯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成为历史上又一著名的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加光洁细腻,成为当时名贵的书写材料。

蔡伦用自己的非凡才华,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东汉时期政治腐败,到了安帝时,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互相倾轧。安帝元初三年,窦太后因蔡伦长期保卫宫廷有功,封他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故后人又称蔡伦造纸为“蔡侯纸”。

自公元3世纪至4世纪,纸张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了我国惟一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造纸术由中国首先传到了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由朝鲜又传到日本。往西又传到撒马尔罕,以至巴格达、大马士革、埃及与摩洛哥。到了公元1150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开始造纸,这是欧洲第一个造纸工场。

1212年罗马教廷征服了伊斯兰教统治下的西班牙之后,造纸业才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这比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年代整整晚了1000多年。直到18世纪末,西洋纸仍然几乎全用手工制造。

张衡——发明浑天仪

张衡(142—212年),东汉时期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证明了月食的成因。

张衡出生在南阳县石桥镇。他的祖父曾经做过官,但因为为官清正,家中并没有什么财产。张衡的父亲去世后,他家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

张衡从小爱读书。除了读书以外,还经常观察工匠们干活。要不就摆弄竹片、树枝,做些精巧的小玩意儿给朋友玩。在石桥镇,几乎没有比他更心灵手巧而且有学问的人了。但他一点也不满足,决定到外地去游学,以增长学问。

在当时,长安是西汉的都城,洛阳又是东汉的都城,人们合称他们为“二京”。张衡决定到“二京”游学。不久,他又把自己的游学经历写了下来,这便是著名的《二京赋》。他前后用了十年时间,才最后写成。这篇赋一写成,立刻轰动了京城。读书人争着阅读传抄。不过因为它篇幅太长,没有流传下来。

后来,鲍德被调到京城当官,张衡便又回到家中专心研究起学问来了。他开始研究《玄经》,这是一本研究宇宙现象的哲学著作,也谈到了天文历算等问题。这本书对张衡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从此把兴趣转移到对宇宙现象的探索里。

张衡不但写书,对观察到的现象加以理论总结,而且将这些加以实践,从而创造出能实际操作的天文仪器。前面说过的地动仪便是一例。另外他还发明了浑天仪。这是一种天文仪器,可以反映天上星星的变化。

浑天仪的制作精巧:他先找来一些竹子,用刀将它劈成片,然后在它们上面刻上度数,再将这些竹片编成一个圆球。然后请木匠将它做成一个木模,再烧铸成铁球。他又想出用漏壶滴水的办法,推动仪器自己转动。他通过计算,在仪器内装了精致的齿轮,当漏壶不停地滴水时,带动仪器绕轴缓缓地旋转起来。漏壶中的水经过一天一夜滴完,仪器也正好转完了一圈。为了说明这个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张衡还写了一本书叫《浑天仪图注》。根据这本书,人们可以知道汉代的浑天仪是什么样子,汉代的人是如何理解天象变化的。

高超——巧合龙门

高超,约出生于公元1033年,北宋治水专家。他小的时候,曾以“合龙门埽”三节沉压法,治住了黄河泛滥成灾的局面而被称为神童,其故事亦被世代传诵。

高超出生在一个世代为普通河工的家庭。他的父亲虽然也是河工,但读了不少有关治水方面的图书,以熟知水性而成为一名技术员。高超自幼聪明机警,父亲教他读书识字,能过目不忘。父亲见此,便一家人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一心想让他长大成才,入仕做官,为高氏家族增添光彩。但是,小高超受他父亲治水思想的影响很深,每天上学时,在学完老师的讲课内容后,便一头扎在《水书》之中。他还时常跟着父亲去治水工地,看河工们挖渠疏河,断流改道。他时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既省工又省料,大都得到采纳。因此,河工们常常称赞他说:“别看高超年龄小,他脑子里装的治水方法可真不少;他提出的一些建议,有的比他父亲提的还高明呢!”

因此,12岁的时候,小高超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时人称他为“小河工”。

公元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决口,造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宋仁宗闻报,急派郭申锡为钦差大臣,前往治理。

郭钦差来到澶州,陶醉在当地民众的欢呼声中:“朝廷派大官来治水了!”“听说这位大臣是治水专家,经验丰富。”“这下我们有救了!”“真是大禹传人,李冰再世!”

“……”

郭钦差的治水方法是:从决口两头筑堤,最后用“塞埽堵决法”。所谓“塞埽堵决法”,就是用树条、秫秸、竹索编成长长的圆筒,塞进泥土石块,捆成埽,一只只沉下去,堵住决口。

成千上万民工被组织起来了,运砂子,挑石子,编圆筒,热火朝天。

郭钦差在地方官员们的簇拥下前来视察,这里指点一番,那里评论一通,脸上一直露着得意的笑。

大埽做好了,堵口就要开始。这可是关键,成败在此一举。

合龙开始了,郭钦差在前呼后拥中来到现场,坐镇指挥。他捋了一下胡须,大喊一声:“开始!”五个大埽被一下推入河中。但是,凶猛的河水转眼间就把大埽冲走了。“塞埽堵决法”失败了。郭钦差灰溜溜地走了,民工们难过得哭泣起来。这时,小高超因父亲有病,代替父亲来到治水现场,提出了“三埽合龙法”,即根据浮力和阻力的关系,把大埽分成三个小埽,减少大埽下水时的阻力和水的向上浮力,就不会被冲走了。当有人把高超的意见报告给郭钦差时,他却冷笑道:“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懂什么?大埽尚且不能减流,分成三个小埽就能减流?真是胡说八道!”

高超的意见未被采纳,郭钦差一意孤行,下令做更大的埽,浪费了很多的财力和人力,结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郭申锡治水无能,最后终被撤职。

新任钦差来到了,小高超再也不愿看到国家的财富和百姓的心血白白浪费,便硬闯钦差府,力陈“三埽合龙法”的道理。

新任钦差望着滚滚河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又不想再步郭钦差后尘,决定试用小高超提出的方法。

高超详细地给民工们讲解操作要领,现场给民工做示范:每节埽只做十丈长,每三节合成一组。民工们将泥土、石块塞进圆筒。一个个“三节埽”终于做成了。

合龙又要开始了,新任钦差来到现场。高超指挥大家抬来“三节埽”。钦差一声令下,一只“三节埽”被堆入水中,没有冲走;接着,两只、三只、接二连三地又推入了数只“三节埽”,也没被冲走。急流被遏住了,决口终于堵住了。“成功了!”民工们高声欢呼。“奇才!神童!”钦差也高兴地称赞小高超。皇帝听说后,为小高超记了大功。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约970—1051年),中国古代发明家,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毕昇生活在北宋,那时人们都使用雕版印刷。这种方法比用手抄写先进多了,但它太费木板,每一页书都需要雕刻一块木版,如果刻错了就只好整块重刻。在北宋初年,有人印一部《大藏经》,花了12年时间,刻了13万块木板才告完成。

一天,毕昇看见印书作坊的伙计用印过的木版生火做饭,就想,这些木版雕刻起来很不容易,印过书之后就没有用了,一大堆东西,留着占地方,烧了又可惜,如果能用旧版印新书那该多好啊!他拿起一块雕版,一边看一边琢磨,当他注意到雕版上有一些重复的字时,头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把雕版上的字变成一个个可以拆开的小块,不就可以重新排列印新书了吗?

毕昇立即找来旧版,锯成单个的字块,然后用松香把它们沾在木板上,一块活字拼成的新版做出来了。他在活字印版上涂上墨汁试印了几张,由于拼起来的新版高低不平,有的字没有印上去,效果很不理想。毕昇做了很多次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印版不平是因为木头做的活字遇水后容易变形。如果用一种不怕水的材料来雕刻活字,就好办了。毕昇把这想法一说,作坊里的一位师傅顺手拿起一个瓷碗,开玩笑说:“这东西不怕水。”

这句玩笑话使毕昇受了启发,他决定在小泥块上刻字,然后像烧陶器一样烧出来。大家很支持他的这个想法,他们找来细胶泥,做成小方柱,再在上面刻上字,然后烧硬。接下来是拼版,他们把融化的松香抹在一块平整的铁板上,把活字粘上去,然后把铁板放到火上烤一下,趁热把活字压平,一块平整的活字印版就做成了。他们用这块印版试印了几张,印出来的字非常清晰。印完之后,再把印板放到火上加热,松香融化后,用手一抹,上面的活字就掉了。如果要印另一本书,可以把这些活字重新排版再印。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这种方法很快传遍了全国,后来又传到了世界各地。毕昇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黄道婆——改进纺织术

黄道婆,松江乌泥泾人,生活在宋末元初。生年无纪录,由于家庭贫苦,十多岁时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堪家庭虐待,随黄浦江海船逃到海南岛崖州。在崖州随黎族人学习纺织。约1295年,回到松江乌泥泾,从事纺织,教当地妇女棉纺织技术,并且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提高了纺纱效率。

七百多年前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天刚微明,有一个年轻的媳妇走在黄浦江边上。这个衣衫褴褛的女子悄悄登上了一艘大海船,躲进了船舱。她刚坐下没多会儿,便倒头睡着了。

这个偷偷躲到海船上的女子就是对纺织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著名女发明家黄道婆。她是因为受不了公婆和丈夫的虐待而从家中逃出来的。

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人。那里的百姓靠种棉花和纺织为生。黄道婆家境十分贫困,她八岁时,父母便被饿死了,她给人家当了童养媳,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纱织布。尤其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公婆和丈夫对她的百般折磨。

这年冬天特别寒冷,黄道婆穿着破烂的单衣被冻得浑身发抖。她的公婆和丈夫却都早已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她的苦求所换来的是一顿毒打。丈夫将她锁进柴房里。

面对着漫漫长夜,黄道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渴望,渴望离开这个家。她想尽办法在墙角挖开一个洞,逃了出来。

天亮了,船工们在船上发现了她。在知道了她的身世后,答应带她到一个海岛上去,在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而且那里居住的人都很善良、热情。他们是黎族人,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与汉族不同。

经过数日的颠簸,海船终于到达海岛南端的崖州,黄道婆走下了木船。天已黑了,又下起了雨,她浑身都湿透了,站在一户人家的房檐下躲雨。这时,房内出来一个老大娘,看到她这副样子,赶紧把她拉进了屋,给她换上黎族的筒裙,并询问她的情况。她便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老大娘,老大娘听完她的诉说把她留了下来。

村里的族人都很同情黄道婆,教给她纺线织布的先进技术。黄道婆发现黎族人使用的一种叫“旷踏车椎弓”的工具去掉棉籽,又省力又省时。

黄道婆的勤学苦干,换来了大家对她的尊重,大家也都乐意帮助她,把这里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她。几年之后,她便成了这儿的一个纺织能手。

一天,黄道婆看见一群大雁北归,一缕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离开这里,回到家乡去。

她含泪辞别这里热情善良的黎族人民,带着先进的制棉工具和技术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对于她的归来,大家既惊奇又高兴,听说她带回先进的纺棉和制棉工具技术,大家都乐意学。于是在黄道婆的指导下,很快人们就掌握了黎族的先进纺织方法。但黄道婆并不满足,她想进一步提高纺织技术。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积攒的钱用在发明改造新工具上,一次又一次地做试验,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努力,她终于取得了成功。她把黎族的“踏车”改成“搅车”,加快了轧棉花和去棉籽的速度,她还把原来弹棉花的小竹弓改成了绳弦大弓,提高了弹棉花的效率。

黄道婆发明的脚踏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棉织水平,增添了棉织物品种,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使她家乡的棉织品远销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北方各地。并因此获得“松江棉布,衣被天下”的美名。

波义耳——发明PH试纸

波义耳(1627—1691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幼时酷爱读书,思想活跃,记忆力好。化学史家都把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代,因为这一年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问世,它的作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誉称“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在17世纪以前,人们只把化学作为寻找点金石和制造药品的一种方法。直到1627年,英国诞生了一位名垂青史的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正是他奠定了近代化学研究的基础,使化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627年1月25日,波义耳出生在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里。整天忙于财务账册、并有钱有势的科克伯爵是他的父亲,他对书本根本没有兴趣。母亲性格温顺,在他4岁时就去世了。他的哥哥,是热衷于金钱、骏马和社交的公子哥儿。谁会想到,伯爵家的这个小儿子,后来成了杰出的科学家。

父亲特别喜爱波义耳,专门为他请来了最好的家庭教师。在他8岁的时候,父亲又把他和哥哥法兰西斯送到伊顿公学学习。

在伊顿,波义耳对书爱不释手,连老师都为他担心,怕他年龄太小,读书累坏了身体。波义耳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他特别爱看的是古典的、传奇的、历史的故事和诗歌。在这些书本的影响下,他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爱提问题,记忆力极好。波义耳很快成为伊顿的优秀学生。

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是波义耳心中最钦佩的人。1641年,他专程来到意大利想去见识一下这位科学家巨擘,可惜伽利略不久就去世了。伽利略的新科学理论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决心像伽利略那样不迷信权威,勇于开创科学实验的道路。

波义耳认为,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18岁的波义耳从意大利回到伦敦,经常和那些与他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在一起聚会,讨论实验结果,研究新兴的科学问题。他把在伦敦继承的领地斯泰尔桥的建筑加以改造,实现了拥有大型实验室的愿望。

1645年,实验室开始进行物理学、化学和农业化学等的研究工作。几个问题同时研究是他一贯的做法。通常他对助手讲明一天的工作,就回到工作室向秘书口授哲学论文。

一天清晨,波义耳刚走进书房,一阵花香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一盆美丽的紫罗兰摆放在屋子的角落里,波义耳忍不住摘下一朵,然后不时地嗅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来到实验室。

实验室里,他的助手正在准备当天实验用的盐酸,忽然,一个助手一不小心把盐酸溅到了桌子上,实验室里顿时弥漫着刺鼻的气体。

波义耳见状忙放下手中的紫罗兰,过去帮忙,当他转过身时,发现紫罗兰也溅上了盐酸。“真可惜,美丽的花朵也沾上盐酸了。”波义耳随手将花插在一旁。波义耳随即去了别的实验室,布置完工作后,他想起了溅上盐酸的紫罗兰,便回到实验室,想将那束花扔掉。当他拿起花束时,顿时惊呆了:原先深紫色的紫罗兰,现在变成了红色!“奇怪!怎么眨眼间这紫罗兰就变色了?莫非是盐酸的缘故?”想到这里,波义耳对助手说:“快去把书房那盆紫罗兰端来。”

急于寻找答案的波义耳,立刻取出一只烧杯,倒了一些盐酸,不一会儿,助手把花端过来了,波义耳摘下一朵紫罗兰浸入盐酸中。果然,花瓣渐渐由深紫色变为淡红,最后变成红色。“太妙了!”助手兴奋地说。“我们再试试其他酸液。”波义耳意犹未尽。

结果,紫罗兰在其他酸液中都变成了红色。“酸液能使紫罗兰由紫色变成红色,我们不就可以用紫罗兰来测试溶液是不是酸性了吗?”波义耳为这个意外发现兴奋不已。“紫罗兰在碱液中会不会变色呢?”波义耳又做了碱性实验,结果表明,紫罗兰在碱液中可变为蓝色。

波义耳又用其他花、苔藓等来做实验,结果发现石蕊苔藓效果最好。为了使用方便,波义耳就开动脑筋,用石蕊苔藓泡成浸液,然后把纸浸透,然后烘干纸片。这种纸片用起来方便,用它进行溶液的酸碱鉴定非常准确,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在用的PH试纸。

富兰克林——14岁的小排字工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人类历史上,他第一次揭开了雷电之谜,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小时候家境穷困,只读了两年书就失学了,12岁时到一家印刷厂当学徒。

被迫辍学并没有阻止富兰克林的求知欲望。他不满足于当一个机械式的排字工,只满足于检字排版,交差了事,而是把排字当作学习的好机会。他一边排,一边识字辩义,对所排的文稿内容也能初步领悟。

有一次,他在排一篇文稿时,发现里边有这么一句:“领受此类官的大官们……。”

富兰克林觉得文理不通。他联系上下文思索,认为这个句子应改为:领受此类爵位的大官们。他在原句边作了记号,并等作者校对时,提醒作者注意并更正。作者非常感谢富兰克林,并对在场的人说:“这位小排字工人能看出文稿的错误,的确是个有心人。”

小富兰克林不但在排字中学习,而且不放过一点工余的时间,一有空,他就去找在书店当学徒的小伙伴,向他们借书读。为了按时把书还给人家,他有时通宵读书。他每次都按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见他守信,便非常乐意借书给他。他读了一本又一本,从不间断,所以伙伴们怀着敬佩的心情称他是“读书迷”。

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小富兰克林萌发了写作的冲动。有一次,富兰克林看到一本刊物《旁观者》,发现里面的文章很好,就凑了点钱把它买下来。在他自己认为很好的段落下做上记号,逐段地背诵。

几天后,富兰克林模仿原文的风格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缺点后,再动手修改。

当时,富兰克林的哥哥办了一份报纸。他每天都阅读这份报纸,他对这份报纸的栏目、风格早已烂熟于心了,很想按这份报纸的要求写写文章,但他不想凭哥哥的关系拿去发表。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一天早晨,富兰克林的哥哥在报社门口发现一篇文章,署名陌生。读了这篇文章后,他感觉不错,就在报上刊登出来。

这个署名陌生的人令富兰克林的哥哥很诧异:“他为什么要把文章偷偷放在报社门口呢?”

富兰克林的哥哥决定每天躲在附近等待投稿人出现。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发现一个青年来到报社门口,放下了一个信封。他猛地从角落走出来,拉住那个放信封的人,然而四目相对时,他惊讶地叫起来:“弟弟,原来是你?”

富兰克林低下头说:“哥哥,请原谅我。我这样做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棒极了,我的好弟弟!”哥哥拍着富兰克林的肩膀高兴地说。

这一年,富兰克林才14岁。

此后,富兰克林便在哥哥的报纸上不断发表文章。在发表文章的同时,富兰克林还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1721—1778年),既是一个纺织工,又是一个木工,珍妮机发明者。

提起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人们知道得较多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其实,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除了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之外,还有作为工具机或工作机的珍妮纺纱机。恩格斯说过:“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是珍妮纺纱机。”可见,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这里要介绍的,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英格兰西北部濒临爱尔兰海的地方,有一个兰开夏郡。这里的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英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哈格里夫斯就是兰开夏郡人。哈格里夫斯大约是在1720年出生的。他20岁以后,就定居在兰开夏郡布拉克本市的近郊,过着木工和织工的贫困生活。

由于哈格里夫斯既是一名织布工人,同时又是一个木匠,因此常常接触一些机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当时,还没有专门设计制造机器的职业工程师,有关安装转动装置和装配机件等工作,都是由木匠、铁匠、锁匠或者钟表匠这些人来担任的。哈格里夫斯因为职业的关系,对机械的安装和修理比较熟悉,所以也经常被人请去帮忙。人们很赞赏他的高超技术,称他为“万能的人”。长期从事机械安装、修理和制造的实践活动,弥补了他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为他日后发明新式纺纱机打下了基础。

哈格里夫斯有位邻居,是印花织物制造商。1762年,这位制造商雇用哈格里夫斯为他制造一台梳理棉花的机器。在此之前,圆柱形梳棉机已经由一个名叫刘易斯·保尔的人发明出来了。哈格里夫斯按照刘易斯·保尔梳棉机的模样,完成了这台机器的制作。这种梳棉机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一种装上金属齿的凹形槽和一些圆筒形梳子所组成。不过,在制造这台梳棉机的过程中,哈格里夫斯进一步增长了有关机械学的知识。难怪有位科技史学者说:哈格里夫斯在1762年制造梳棉机,“这是他的机械师和发明家的生涯的开始”。

英国的传统工业是毛纺织业。直到17世纪末期,棉纺织业才在兰开夏郡首先建立起来。因此,在当时的英国,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正因为它是新兴工业部门,所以较少受到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的束缚,比较容易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了同传统工业毛纺织业竞争,同国外输入的棉纺织品竞争,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就显得格外迫切。需要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新式纺纱机,正是当时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形势需要的产物。

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纱机之前,纺纱是用旧式手摇纺车进行的。每人操作的手摇纺车,只有一个锭子,每次只能纺出一根纱线。直到18世纪初期,这种手摇纺车虽然效率不高,但是还能勉强满足旧式织布机对棉纱的需求。可是,18世纪初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1733年,机械工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装上这种飞梭的织布机,不仅能织出更宽的布匹,而且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接着,他的儿子罗伯特·凯伊又加以改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必须有8个至12个纺纱工纺出的纱线,才能够供应一个使用飞梭织布机的织工的需要。棉纱供不应求,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情况。据说,1760年,曼彻斯特有个织布工人,每天要步行五六公里,从五六个纺纱工那里收集棉纱,才能供给自己一天内的织布之用。如果一个织工想要多弄到一些棉纱,他就得用上衣或新丝带去贿赂纺纱工。

长时间的棉纱供不应求,使棉纱价格不断上涨,棉布工厂的厂主感到不能忍受。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为了提高棉纱产量,需要发明新式的纺纱机。1735年,有个名叫约翰·怀亚特的木匠发明了一种转轴纺纱机,并于1738年得到了专利证。可是,由于这架机器很不完善,经常发生事故,因此也就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棉纱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大力兴办纺纱学校,对农村的纺纱生产实行奖励,甚至在监狱和孤儿院中也发动纺纱。1761年,英国的“奖励工艺协会”发表了一项文告,设立奖金来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文告郑重宣布:“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麻纱、六根棉纱或六根丝线的并能仅由一个人操纵和看管的机器。”于是,这样的纺纱机终于发明出来了,这就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棉纱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兰开夏郡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一名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棉纱而苦恼。他看到妻子和女儿从早到晚用手摇纺车纺纱,不仅辛苦劳累,而且效率不高,每天纺出的纱线很少。于是朝思暮想,怎样才能将手摇纺车改进一下,使棉纱出得快一点多一点呢?由于他具有一些机械方面的实际知识,便一面思索琢磨,一面利用木工工具和技术,进行设计和试验,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当哈格里夫斯对旧式手摇纺车不断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偶尔看到妻子的手摇纺车翻倒在地。当时,纺车上的纺锭由平卧状态改变成了竖立状态,而纺轮还在继续转动。这个极其平常的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大声喊道:“珍妮,快来看呀,你的纺车翻倒啦!”“把它扶起来就是了,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妻子淡淡地说。然而,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纺车扶起来,而是面对着翻倒在地的纺车,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他想,如果把几个纺锭都竖立地排列起来,由一个轮子来带动,不是就可以提高纺纱的效率了吗?于是,他着手设计并制成了一架新式样的纺纱机器,其中装有8个竖立的纱锭。经过试验,完全成功,棉纱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8倍。哈格里夫斯高兴得不得了。由于这台新式纺纱机的研制,是受到手摇纺车翻倒在地的启示,因此他把这项发明归功于他的妻子,用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称为“珍妮纺纱机”。

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用四根支柱和几根横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机架。机架的一端安设并列着的两排纱锭。机架的上面,横着两根彼此紧贴着的木杆。两根木杆安放在一种托架上,可以随意前后滑动。在机架的一侧,安上一个带有摇柄的大轮子。大轮子上绕着皮带,皮带又绕在机架下面安装的一根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同两排竖着的纱锭相连。操作的时候,纺工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随着大轮子的转动,所有的纱锭也就转动起来。这样,经过预先梳理和粗纺的棉花也就得到拉伸和拧绞,同时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珍妮纺纱机是一种多轴纺纱机,它显然是从旧式手摇纺车派生出来的。它把许多架手摇纺车上的纱锭集中起来,转移到一架机器上,由一个大轮子来带动,这样就使一个工人能够完成过去几个工人的工作,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哈格里夫斯最初设计制造的珍妮机,只有8个纱锭,每次能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纱锭不断增加,每次能够纺出18根、80根甚至100根纱线了。由于棉纱产量增加,原来纺纱跟不上织布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体积不大,可以安放在一小间屋子里,很适合于家庭使用。同时,它只需用手摇动,操作方法简便,又不费力,甚至连十来岁的孩子都能操作。哈格里夫斯并没有想到要用它来发财,只是希望多纺出一些纱线来,供应织布的需要,这样,一家老小的生活也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因此,珍妮机发明之初,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它公开,只是在自己家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他又对珍妮机的构造作了一些改进,使之日臻完善。

1767年,也就是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两三年以后,哈格里夫斯制造了几架珍妮机,公开出售。这一下可惹出祸来了。本来,自从他在家里试用珍妮机后,生产的棉纱又多又快,就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现在,他又将珍妮机公开出售,使那些买到珍妮机的人家棉纱产量大增,因而遭到不少人的忌妒和反对。他们认为,珍妮纺纱机应用后,旧式的手摇纺车就遭到了排挤,这样他们就得破产失业。于是,这些人成群结队,拥进哈格里夫斯家中,捣毁了所有的纺纱机器。哈格里夫斯在布拉克本住不下去了,他只得携带家眷,于1768年从兰开夏郡逃往诺丁汉郡,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这里,他同别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工厂,用珍妮纺纱机生产纱线,供应织袜之用。

那时候,诺丁汉也像兰开夏一样,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纱荒。哈格里夫斯来到这里后,便开始为珍妮纺纱机申请专利。为了得到批准,他对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1770年7月12日,哈格里夫斯获得了正式的专利证书。接着,他便开始大批制造和销售珍妮纺纱机了。

然而,哈格里夫斯在销售珍妮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因为珍妮机结构简单,很容易仿造。自从1770年取得发明专利后,由于大量制造和销售珍妮机,他的收入就渐渐多起来了。尽管在保护专利的诉讼中受到了损失和挫折,但是他手中的钱财仍然不少。1778年4月22日,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去世。有一种说法,说哈格里夫斯后来死于贫困,这是不真实的。实际情况是,当他去世的时候,给他的继承人留下来了一笔钱财,其数目有四千多英镑哩。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由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价钱也不太贵,很快便在英国各地得到推广使用。据统计,在哈格里夫斯死后10年,即1788年,英国已拥有不少于20000架珍妮纺纱机。特别是在兰开夏郡,珍妮机迅速代替了旧式纺车。有一本名为《新工业制度的起源》的书,在描写梅勒村的情况时说:“旧式纺车已被扔到废物堆了。现在人们只使用多轴纺纱机来纺纱。”这里说的多轴纺纱机,就是珍妮纺纱机。除兰开夏郡外,其他一些郡,在1775年至1785年间,珍妮纺纱机也迅速地推广了。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而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

于是,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就逐渐抛弃了农业,成为专门依靠工资生活的无产者。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旧式纺车后,有些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因为买不起珍妮机,也放弃了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做工,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从而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且还起到了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

瓦特——童年爱观察

詹姆斯·瓦特(1736—1819年),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36年1月19日,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出生在英国苏格兰的格林诺克村。瓦特的父亲是个技艺高超的造船装配工人。母亲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

瓦特自幼身体瘦弱,加上家里很穷,所以他没有上学。在家里,妈妈天天都教他学习语文和数学。

他十分爱问问题,有时大人们对他的问题也束手无策。瓦特一天天长大了,他问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一天,爸爸、妈妈带他到祖母家做客。祖母见到他们非常高兴,立刻为他们烧水、拿水果,忙个不停。大人们都去说话,瓦特独自一人来到厨房,他坐在炉子旁的箱子上,眼睛紧盯着水壶。

一会儿,水慢慢地开了,壶盖被水蒸气掀得“啪啪”直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站起来凑近水壶仔细地看着跳动的壶盖。不知看了多久,整个厨房里弥漫着水汽,像冬天的浓雾一样。

这时,祖母突然想起她烧的开水,匆匆来到厨房。她看见水汽中的瓦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她以为出了什么事,立刻大声喊道:“瓦特,你在干什么?”

瓦特回过头来,笑着说:“我在看水壶。”“哎呀,你这傻孩子,水壶有什么好看的。”祖母爱怜地说。

瓦特拉着祖母的手问道:“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祖母说:“水开了,壶盖当然要跳动了。”

瓦特觉得祖母没说清楚,又接着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呢?是什么东西在推动它吗?”“这……”祖母被问住了,回答不上来,她只好说:“看你这个小家伙,一天到晚,总是有问题,这个奇怪的问题,你自己去想吧,反正我不知道。”

瓦特叹了口气说:“那好吧,我自己来想。”

回家后,瓦特便开始寻找壶盖跳动的原因。

一连几天,他都坐在炉子旁仔细观察。在水快开的时候,他赶紧打开壶盖,看见一串串水泡从水底直往上冒,到了水面立刻破裂变成水蒸气,跑出水壶。如果盖上壶盖,水蒸气要跳出来就只有掀开壶盖才行。“哦!我明白了,是水蒸气在推动壶盖。水蒸气是个大力士,这么重的壶盖,它也能掀起来。要是用一个大锅来烧水,产生的蒸气肯定能推动很重的东西。”

瓦特把自己观察后的想法告诉了家人,父母听了,都夸他爱观察,爱动脑筋。瓦特长大后,通过观察和思考发明了很多机器,他成为英国伟大的发明家。

拉埃内克——制作听诊器

拉埃内克(1781—1826年),法国著名医学家。1819年,拉埃尔克发明听诊器。听诊器在疹病中被广泛使用。他的名字也因此载入了世界医学史册。

1816年的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拉埃内克的诊所来了一位病人。她是位贵族小姐,当病人们都离开后,她才胆怯怯地走进诊所的大门,低着头在拉埃内克桌边坐下。

拉埃内克瞧了病人一眼,发现她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坐在那儿略显出气喘吁吁的模样。恐怕是心脏出了毛病,拉埃内克略一思索,便作出了初步的诊断。他问了病人几句话,便站起身来,把临街的窗帘拉上,同时把诊所的门关上,对她说:“小姐,请把您的外套和胸衣解开,让我听听您的心脏。”

这本是一个最简单、最合理的要求。一位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对心脏病人,需要用耳朵贴在病人胸前,才能听清病人心脏有什么异响,判断其患病的程度。为了这位小姐的方便,拉埃内克背过身去,等候病人处理好自己的衣衫。

可是,只这一句话,就把病人吓得匆匆冲出了诊所。

拉埃内克怔怔地在站诊所,尴尬地摇了摇头:一上午愉快的心情一下子被冲得干干净净。他关好诊所大门,慢步向住宅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在为刚才那一幕感到内疚,作为一名医生,总应该找到办法,解决病人这种难言的困难吧。

当拉埃内克经过一片树林时,听到了女儿愉快的笑声,靠近时,发现她在与一些小朋友们玩一种有趣的游戏。

只见女儿正跪在草地上,把脑袋枕着一根长长的木料,大声地数着数:“两声,五声,这下是七声,对不对?”等木料那头的男孩子大声回答:“对啦!”女儿又禁不住高兴地笑出声来。忽然,她看到了拉埃内克,便朝他招着手:“爸爸,快来,这木头里有个小精灵,它会告诉你弗朗西斯敲了几下。”

慈爱的笑容出现在拉埃内克脸上,他走上前去,跟女儿一同做起游戏来。当他把耳朵贴紧那木料的时候,果然听到木头的那端传来了响亮的咚咚声。奇怪,那个男孩敲得并不重,木头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响声呢?

拉埃内克似乎发现了什么。等到他想得头脑发胀时,他忽然省悟过来:对呀,微小的声音在木头里直线传播,不像在空气中那样四散,能清清楚楚传导进自己的耳中。如果能按这一原理做一个心音传导器,那不就能避免上午那个女病人的尴尬了吗?

一连几天,拉埃内克用业余的时间画图纸,做木匠。他为了增强声音传导的效果,在一枝木棒的两端接上了两个喇叭形的附件,让接收到的声音更多。等这种工具做好之后,他又把女儿找来,告诉她:“玛丽,咱们继续做那天的游戏,怎么样?”当他把木棒的一端贴在女儿心脏部位,耳中清晰地传来了女儿微弱的心跳声,女儿的心脏比成人跳得快些,但绝对正常。好奇的玛丽也要听听,当她在木棒那头,听到拉埃内克的心跳声时,高兴得跳起来:“我听到了,是爸爸的心在跳!”

从此以后,拉埃内克的听诊器很快在医生中推广开来。直到现在,当病情不必用心电图诊断的时候,医生们依然在使用着经过了改良的拉埃内克的听诊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