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六经方剂讲记(经典临床研究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8 09:01:59

点击下载

作者:张磊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磊六经方剂讲记(经典临床研究书系)

张磊六经方剂讲记(经典临床研究书系)试读:

前言

阴阳入手,六经为纲,病机为目,方证乃终“阴阳方证”:我的临床探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医的全部奥秘,用最精简的两个字来说,就是——阴阳。

阴阳还可再分为三(表、里、半表半里),阳者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阴者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人学术体系的“太阴病(在里之阴性病)”,大致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太阴病(局部中焦之阴性病)与少阴病(全身心肾之阴性病)”;本人学术体系的“少阴病(在表之阴性病)”,大致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的“太少两感”(太阳病+少阴病)。其他,则和传统教材体系大致相同。

多数伤寒学家从“经络脏腑”入手来划分六经。从“阴阳”入手来划分六经者,古往今来,寥寥无几。然吾以阴阳分六经、用六经,在临床上极为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三阴三阳,也被后世称为六经辨证,能够统摄天下万病。“六经”又可兼夹各类“病机”,夹寒、夹热、夹气、夹血、夹水湿痰饮……“阴阳入手,六经为纲,病机为目,方证乃终。”此“阴阳方证”之说大略也。

或云:伤寒诸多名家,皆以“六经辨证”用诸临床,君之所云“阴阳方证”有何特色?

倘若六经单纯为病,各家伤寒学说大致雷同。然而,当今多数疾病特别是疑难病证,常呈错综复杂之证。各家伤寒学说,对于错综复杂之证,虽言“合病、并病”,但临床应用时候多着眼于三阳合病。以广受欢迎的《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主编李培生)为例,对于两经或三经合病、并病有如是阐释:

合病和并病,都是不能单独用一经来归纳的复杂证候,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四种。凡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称为并病。《伤寒论》中有太阳阳明并病和太阳少阳并病两种。

但笔者认为:合病和并病不仅限于三阳经的范围,也包含阳经与阴经的“阴阳组合”。

但是,从古到今,伤寒临床界运用六经合病并病,通常多为“三阳经合病并病”。至于“阴阳合病并病”这个体现病机错综复杂的领域,却在古今临床实践中应用较少、涉足不深。——而我们认为,在病机交错的“阴阳合病并病”方面,一定要体现“无所不可组合、无所不可合并”的突出特色,才能使临床应用走向更宽更广更有效的新天地。“六经组合”不但可两经组合,而且可以三经、四经……任意组合,以和错综复杂的病机相对应。笔者认为,这就是运用伤寒能够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的“不传之秘”。

其中,特别要向读者交代的是,对于六经的界定,各家学说见仁见智,众口不一。比如说,对于“虚热”的六经归属问题,就有多种归类方式:

一种是以寒热分阴阳,则“虚热”属热而归属“阳明病”。

一种是以虚实分阴阳,则“虚热”属虚而归属“太阴病”。

一种是将“虚热”按其阴阳错杂之性质而归属“厥阴病”。

事实上,笔者在不同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归类方式。其实,以上三种分类方式,各有利弊,不分高低。本书最后经过再三权衡,还是把“虚热”归为阳明病之“里虚”。

当然,把“虚热”归为厥阴病(阴阳错杂)似乎相对更为贴切。为什么呢?对于“虚热”诸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都气丸、左归丸、左归饮、大补阴丸、虎潜丸、大定风珠、酸枣仁汤、三甲复脉汤等,以上之方,皆为温补之剂,既有虚之象,又存热之候,病位可上、可下,涉及诸多病证。据《伤寒》之理,只有少阳、厥阴半表半里之处,涉及面最广。然少阳多热少虚,厥阴则寒热错杂、虚实同存。据厥阴提纲言“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痛,饥而不能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可见“消渴”二字,因厥阴病为津血不足于里,虚故饮水自救之渴,当为虚热之象,以上诸方皆为虚热之候夹诸多症状,故将之归为厥阴,似乎颇为合理。——但是,若如此归类,则阳明病“里虚类”将荡然无存,和太阴病“里实类”无法形成比肩之势。故反复权衡之后,还是将虚热归入阳明病“里虚”。对六经分类历代医家向来争论不休,笔者的分类方式,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阴阳方证”的不传之秘:

为数相当多的年轻医生大惑不解:相对于名老中医的“效如桴鼓”,为什么自己一直疗效不高、甚至效失参半?

他们最大的困惑是:同样辨证论治,就那么些辨证要素(虚实、寒热、气血津液、表里上下、脏腑经络……)如果说名医辨证出十分之八,那我们至少也辨证出十分之五,也就是十分之三的差距啊!但实际疗效的差别绝非“十分之三”,而是“天壤之别”:

名老中医的疗效为“明显效果”,而年轻医生的疗效为“不见显效(或曰无效)”。疗效相差之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为什么会这样呢?“两军对垒”还是“愚公移山”:疗效高低的“不传之秘”

医生和疾病,如同正邪相争,两军对决。在实际临床中,特别是面对疑难病证时,往往并非辨证出“十分之六”就取得“百分之六十”的疗效,辨证出“十分之九”,就取得“百分之九十”的疗效。

治病如敌我“两军对垒”,而不是静态的“愚公移山”,并不是敌人有一个连(合计共十个班),我今天消灭敌人一个班,明天再消灭一个班,十天就能把敌人的一个连全部消灭掉。为什么呢?因为当你消灭敌人一个班的时候,你会惊动敌人的另外力量,说不定敌人的其他九个班联合起来歼灭你。——治病也是如此,当你辨证出部分病机(比如上热),而没有辨别出其他病机(下寒),那么仅治疗“上热”,则“上热”虽得缓解,“下寒”则会加重,总体上疾病的疗效仍然为“零”。这就是上述很多医生困惑的缘由。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疾病治疗,都符合上述“两军对垒”的动态原则。但是我们敢肯定,多数疾病治疗,特别是绝大多数疑难病证的治疗,都不是静态的“愚公移山”型,并不是你辨治了十分之几,就会取得“十分之几”的疗效(当然,少部分的比较简单、清晰的疾病,可能符合“愚公移山”类型,也就是说,只要你辨证出某些病机,就能取得相应的疗效)。

下面我就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明。

患者,女,35岁,初诊日期:2013年3月6日。主诉:过敏性鼻炎多年不愈。多年来患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嗅觉丧失,服用各种中西药疗效欠佳,现症见鼻塞,咽痒,眼痒,盗汗,睡眠不实,颈项强,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略滑。

从患者表现来分析,颈项强,流涕为太阳病;孔窍不利,脉弦为少阳病;汗出,苔白腻为阳明病。

综合辨证为三阳合病。

方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加苍耳子、辛夷花、白芷、生石膏。

患者因疾病经年不愈,对是否能见效心存疑虑,结果服完7剂后,鼻塞、流涕症状大减,其余伴随症状也明显减轻,又继续调理一段时间,嗅觉也逐渐恢复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患者曾经找过很多名医诊治而疗效欠佳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于长期鼻炎的患者,辨为太阳病,用荆、防、银翘很多见,但是如果考虑不到少阳病和阳明病,患者的鼻炎是不可能有起色的。

按理说,其他医家辨出了“太阳病”,也算对了近一半,但为什么就基本毫无疗效呢?“两军对垒”和“愚公移山”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军对垒”不看重一城一池的得失,而看最终战争的整体胜败。在本案中,我们辨出了病机的“绝大多数”,取得了明显疗效。而其他医生能辨出病机的“半壁江山”却基本无效(而非“明显疗效”的一半效果)。此乃“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也。医生治病的时候,只有辨治到“十之八九”的程度,才能够战胜为王。而如果辨证到“十之三五”的程度,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不会战胜为王,而是失败为寇。

两军对垒的关键在于“击中要害”,“疾病要害”多藏身于“动态病机”

上述疗效高低的“不传之秘”,我们用“两军对垒”或是“愚公移山”作比喻。这只是从横向的角度来谈,所论及的是病机的“全面性”。

还有一个纵向的角度,同样值得临床医生高度重视。这就是病机的“动态性”。大多数疾病的病机是错综复杂的,这就需要对病机和病机之间的动态关系予以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在《王绵之方剂学讲稿》中,深有体会地说:“逍遥散证既有肝郁,又有血虚,还有脾虚,是先血虚还是先肝郁,是由血虚导致了肝郁,还是由肝郁导致血虚,都有可能。”——对于病机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其实解决的是“病从哪里来,病又要到哪里去”的核心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机组合,何为因,何为果?何为主,何为次?何为先,何为后?何为本,何为标?……只有如此动态分析,才能够在治病的时候,从容不迫地抓住重点,擒贼先擒王。还能够“走一步,看三步”,本诊就能对未来的二诊、三诊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还是用刚才那个鼻炎的病例来分析,横向的全面性问题我们已经探讨过了,再来看看纵向的动态性问题。

这位患者鼻炎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由于其出差中断了服药,并且在这期间又患了感冒,使病机出现了转变。在就诊时其症状表现为:鼻塞增重,大便时溏,足冷,口干,舌苔薄白而干,脉沉细,寸口微浮。

这就从刚才所说的三阳合病转向了少阴病。因此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散加味。

处方:柴胡15克,枳实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3克,大黄2克,麻黄5克,附子5克(先煎),细辛4克,苍耳子10克,辛夷花10克,白芷10克,薄荷3克,葱白1茎。

患者服药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控制,并且嗅觉恢复。

可见这个患者以少阳病为静态病机或基本病机,而其动态病机分别出现过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如果拘泥于静态病机,而不能掌握动态病机,及时调整用药,就会使疗效大打折扣,而在治疗中逐渐失去方向。

再举例来说,我治疗瘀热在里所致的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的月经不调时,经常会用到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按“动态病机”来分析,首先我会分析出患者的少阳病、阳明病、瘀血三者的关系,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为因?哪个为果?其次,我会根据该患者的动态病机来指导下一步或下两步……的治疗。比如:若患者先由于瘀血内阻日久化热,形成瘀热在里之阳明病,瘀热在里又导致热在半表半里之少阳病,治疗上我会根据少阳病和阳明病的轻重,可能会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同时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及瘀血;亦可能会先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疗少阳阳明合病,待少阳阳明病解后,再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瘀血证;还可能先用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疗瘀热在里之阳明病,里热减轻后,有可能少阳病自然就缓解了。治病就是这样,有时走一步看三步,如果不能把握住动态病机,预后、治疗效果及对该病的信心必然就会差很多。

从横向“全面性”来看,名老中医辨出“十分之八”,普通医生辨出“十分之五”;从纵向“动态性”来看,虽然普通医生也能大致辨出病机之间的关系,相当于辨别出“十分之五”以上的动态关系,而名老中医则能辨别出病机之间更精细的关系,从而胸有成竹地知晓病机的因果、标本、预后、转归,相当于辨别出“十分之八”以上的动态关系。

表面上看起来,名老中医和普通医生的差距,也就是“十分之八∶十分之五”,即8∶5(1.6倍)的差距。但是,大家都知道:“明显疗效”和“不见显效(或曰无效)”的实际差距,说是10倍、100倍的差距,也不过分啊!

正如两军对垒,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既在于对敌人“全部力量”的打击,更在于对敌人“核心力量”的打击,所谓“击中要害”(比如:擒贼擒王、断其粮草等),皆是指对敌人核心力量的重创。决定战争胜负(即治病疗效)的关键,在于对战争全局的把握,能够掌握敌人的动态,找出敌人的致命弱点,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疾病要害”到底藏身何处呢?在对“全面病机”分析的基础上,“动态病机”是疾病要害最常见的藏身之处。找到了疾病要害,治病的时候才可以“一通百通,势如破竹”。名老中医和普通医生表面上只有“十分之三”的区别,但是实际上差别已经达到了十倍、几十倍。打个比喻,就像消灭敌人的三个“士兵”和消灭敌人两个“将领”的差别那么大。

近年来,笔者正是由于特别重视上述“全面病机”与“动态病机”,并将其自觉纳入本人辨证的必经流程,才使自己在临床上较为得心应手。不敢自秘,故将自己所探索的“阴阳方证体系”介绍如下:

具体来说,我的学术体系从阴阳入手,到方证乃终。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以“六经”为纲,以“病机”为目。纲举而目张,纲目绝不能颠倒。

打个比喻,“六经”在我的学术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宪法”,“八纲气血津液”相当于法律,“脏腑经络”相当于“法规”。阴阳方证的具体运用,相当于以最高的“宪法”(六经),来统领精细的“法律、法规”(病机)。

一、明阴阳,辨六经《内经》言:谨守阴阳,无与众谋。无论任何病,首先要分清阴阳。这里所说的阴阳,即是阴性病、阳性病,其中,阴性病里面又分为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阳性病里面亦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其实,这里的六经包含有病位和病性两个方面,病位为:表、里、半表半里;病性为:阴、阳。六经的具体概念即为:太阳病(表阳证)、阳明病(里阳证)、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阴病(表阴证)、太阴病(里阴证)、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

二、析病机,观动态

在辨出六经之后,还要具体分析患者的病机,这里所说的病机主要包括气虚、血虚、津液虚、阴虚、阳虚以及气滞、血瘀、痰饮水湿食积和实寒、实热。

三、辨方证,识药证

辨六经、析病机之后,要针对相应的六经、病机、症状选用对应的方剂和药物,方证的选择亦是关键的一步。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在于方,方与证是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的。此不赘述。

总而言之,阴阳入手,六经为纲,病机(八纲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为目,方证乃终。张磊2013年4月25日导论六经医案直入“伤寒之门”

要想把《伤寒论》这本书看明白,非从实证入手不可。我临床大量用的是经方,从临床来看,病人的返诊率很高,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伤寒论》这本书,提出了阴阳的概念,阴阳是个大纲,阴阳统六经,阴阳统八纲。三阳为阳证,三阴为阴证。阳证多热证、顺证,顺证就易治;阴证多寒证、逆证,逆证就难治,治起来比较复杂,变化也比较快。《伤寒论》这部书,就是这么个线条,三阴、三阳:表阳证、表阴证、里阳证、里阴证、半表半里阳证,半表半里阴证。共分为六个证型。

太阳病(表阳证)——麻黄汤证:研究导弹的老科学家“30年头痛”怎么办?

有一位病人是个研究导弹的老科学家,他的病就是头痛,顽固性头痛达30年,头痛以后脑勺疼痛为主,后脑疼痛得最厉害,一直治不好。后来找到我让我看。我看到他曾经找遍了京城名医看病,而且这些人有些是名副其实的中医泰斗,医术之高,深受患者爱戴。

我看了他们开的方子,觉得思路都很正确,比如有人用过柴胡剂、用过后世的川芎茶调散……不过,据患者说效果都不好。

我说你有没有怕冷?你出汗不出汗?

他说我不出汗,就是头痛,遇冷遇风寒头痛加重。

我给他摸脉,发现寸脉略微有点浮象,脉浮带点紧象。

寸脉略微有点浮象,脉浮带点紧象,不出汗,遇冷遇风寒头痛加重,这是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从另一种角度思考:他这头痛以后脑勺疼痛为主,后脑疼痛得最厉害,这时我就考虑,太阳主表,项背为阳,所以老是后脑痛。

根据脉象和太阳病位,就可以考虑此病可能为太阳病麻黄汤证。

所以,我就开了麻黄汤的处方,因为麻黄汤发汗劲急,所以我开得不多,只给他开了3剂。我说你别多吃,吃3剂,等我下礼拜出门诊的时候你再来。然后我告诉他麻黄汤的煎服法,麻黄先煎去上沫。等到这位老科学家第二次再来复诊的时候,告诉我他没想到这3剂麻黄汤就把他这30年的头痛给治好了!

学生:那你是抓住病人哪个关键之处了呢?

医生(编者按医生即本书作者,下同):主要是患病的部位,后脑疼痛,所以思路往太阳病上去想;还有就是不出汗,而且脉浮紧,这是麻黄汤证。

但这个病情并不是完全符合《伤寒论》条文的描述: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怎么办呢?这就要抓主症嘛,《伤寒论》有一个条文,在101条,被视为一项伤寒临证法则:“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麻黄汤证一般指发热、无汗……才能用麻黄汤,一定要有表证,但是不是一定要发热、一定要无汗、一定要身体骨节疼痛才用麻黄汤呢?也不见得,本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学生:为什么不用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也有头痛的症状?

医生:吴茱萸汤证的头痛,或者是有胃寒,或者是寒饮上犯,并且以颠顶疼痛为主或者是满头痛。再者,吴茱萸汤证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呕吐。吴茱萸汤证一是头痛,二是眩晕,第三是呕吐。而麻黄汤没有呕吐。所以排除吴茱萸汤证。

学生:太阳病所涉方剂中,您用的哪个方子最多?

医生:太阳病里我用得比较多的就是桂枝汤,桂枝汤是一个系列嘛,桂枝汤、麻黄汤我都用过,以桂枝汤为最常用。上述这个例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麻黄汤的例子,麻黄汤本身我用的次数不是很多,这是其中的一例。当时我记得麻黄没有用9克,我记得用的是6克,用了几剂他就好了。这就是按照六经辨证的思想,见麻黄汤证用麻黄汤,而不管是什么病,肯定就有效。不是麻黄汤证而用麻黄汤肯定是错误的、无效的。

你们要特别注意:麻黄剂,不是说这人恶寒、怕冷,然后这个人就可以用麻黄汤了。在一些内科病里沉寒痼疾,几十年还存在的麻黄汤证就可以用麻黄汤,像我上面这个病例,30年的顽固性头疼,就是麻黄汤证,脉浮紧,遇冷遇风寒头痛加重,我就是根据这些,用麻黄汤3剂药解决问题。如果以后我再碰上有类似的顽固性头疼,遇风寒加重,那我首先考虑他是不是麻黄汤证,有没有脉浮、有没有脉紧,有没有一遇风寒恶寒、疼痛加重,如果有的话,我就可以优先选择麻黄汤。

除了上例中的治头疼,还有治鼻炎的案例:

东北的一个小孩,一到秋天的时候,鼻炎流清鼻涕,简直是怎么流也流不完。后来,碰到我给他看病。开始的时候,我用一些常用的治疗鼻炎的方子,像苍耳子散等这些药物加减,效果都不好。脑袋老发沉、头痛,外感风寒,遇风寒鼻子就不通。

我当时考虑:外感风寒,遇风寒鼻子就不通,还是肺窍不利,麻黄剂的麻黄配杏仁达表开里,确实能开肺气,所以当时考虑开肺窍,用麻黄汤。我给他宣发肺气,把肺气宣发开,看他的窍通不通。

后来我试着给他用麻黄剂,三五次就好了。鼻子也通了,头也不疼了,原来脑袋老发沉好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病案,这是一个个人总结的经验,以后我再遇到类似的鼻炎症,就多了一条路,考虑麻黄剂,或不用麻黄汤,而用其他的麻黄剂,麻黄用了6克,用的量也不大。

有的人用了一辈子经方,麻黄汤却根本没用过。这非常让人遗憾。我本人也曾给自己用过麻黄汤:曾经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全身发紧、酸疼,说不上来那难受劲儿,一摸脉浮紧。全身怕冷得厉害,毛孔都怕冷,发紧。怕冷,还觉不出热来,真是冷得头皮都发炸,我得盖两床被子,捂两个热水袋。

麻黄汤原方原料直接下,真是汗出如水,那是峻汗之剂。桂枝汤不能发大汗,麻黄汤可以发大汗。你服桂枝汤要喝点粥,如果单纯服桂枝汤是不出汗的,必须还要借助粥的力量驱邪外出,因为这是小风之邪嘛!但这麻黄汤就不一样,它汗发得厉害。患麻黄汤证的人,一感冒全身就怕冷得厉害,毛孔都怕冷,发紧。怕冷,你还觉不出热来,其实是发烧,这个情况出现脉浮紧,直接就用麻黄汤,不考虑别的。我把头一煎麻黄汤服下去,汗就出来了,出来以后觉得身上轻松点了,接着喝第二煎,隔了不到两个小时,这一杯药下去,汗湿透了,我脑袋、嘴皮都是汗,滴沥吧嗒使劲往下淌,我就觉得身上不那么紧了,全身轻松多了,但起来一走动,还是觉得身上有点凉。我说还不行,还得再吃麻黄汤,于是接着熬药,吃完晚饭后接着服。这样两剂药,分四次喝,等于两个小时喝一次,这是我对麻黄汤的亲身体验,那真是效如桴鼓,15分钟可以出汗,4个小时就好了。

太阳病的辨证,不一定是必有恶寒、发热,才可以用麻黄剂、桂枝剂,因为桂枝剂这药在《伤寒论》这本书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几十次,它不是单纯代表治疗外感这样一个方子,包括妇科病、产后病都可以运用,它既可以治内伤又可以治外感。

阳明病(里阳证)——白虎汤证:医院束手无策的高烧50天为什么药到病除?

一位女患者,46岁,住在某三甲医院,高烧不退50多天,所有的抗生素、激素都给她用上了,高烧也退不下来。

后来他们就托了人请我去,到那一看,真是高烧不退,体温一直在39℃~40℃左右徘徊,怎么也下不来。症状就是发热汗出,不停地拿餐巾纸擦汗,脉象是洪大脉。

这是非常典型的白虎汤证。我给她开了白虎汤,就是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生石膏用量比较大,40克。我还进行了加减,还加了个蝉衣,看她舌苔有点厚,又加了个芦根,一共就6味药。第二天晚上病人就退烧了。而此前这个病人在这家大医院里,因为有四肢关节疼的症状,被诊断为疑似类风湿,又疑似红斑狼疮,查来查去也没有给她确诊。我去看的时候,就按中医的辨证论治去治疗,就是阳明病里热,用了中药以后患者很快就好了。医院的大夫对病人家属说,你们把方子拿给我们看看,看用什么样的中药把我们几十天解决不了的问题给搞定了。他们拿过方子一看,就这几味药啊,中医真挺厉害!

白虎汤这方子是阳明病里热证的一个主要方剂,有不恶寒,但恶热,汗出,大热,脉洪大等这些个症状。这个方子临床用得比较多。

少阳病(半阳证)——小柴胡汤证:凭脉如何推断出患者的多种症状?

患者情况:脉弦滑,三脉俱弦,关脉独旺,脉在一条线上,上中下都有,这叫弦脉。再往下轻轻一使劲,两头轻了,中间还是弦得很厉害,叫“关脉独旺”。舌苔薄白。

患者自述:昨天感觉不太舒服,也说不上哪儿不舒服,昨天晚上就很奇怪,以前睡觉都是一挨着枕头就睡着了,平时睡眠很好,但昨天晚上居然第一次在睡觉的时候,一会儿一醒,一会儿一醒,口苦,口奇苦,平时很少这样。

学生甲:老师,我们先摸一下这位患者的脉,您给评点一下,感觉像是沉、滑。

学生乙:沉、弦、滑。

医生:沉倒不沉,这脉哪儿沉哪?你轻轻一搭就有了,中取就很明显,哪儿有沉脉啊?弦滑脉。(对患者说)你最近有什么着急的事儿啊?

患者:好像没什么事儿。

医生:心里有点起急。

患者:有点急,事儿倒没事儿。

医生:摸这种脉,就知道你心里起急,“三脉俱弦,关脉独旺”,这种脉的人心里肯定起急。你碰到这样的病号,男患者也好,尤其是女患者,“三脉俱弦,关脉独旺”,你就可以问问:起急了吧?

注意,有些人看起来很平和,特别是有些人修养好,表面上看着特别平和,其实可能在心里非常急。这是内紧外松,你摸脉你能摸出来。关脉独旺就是鉴别方法。

当然,还有的人是三脉俱旺,这样的人一看就是风风火火的,一看就是个急脾气。

学生甲:弦吗?

医生:怎么不弦啊,这不是端直吗,你看看这是不是端直?!“弦脉条条端直长”嘛。

学生乙:怎么体会这个弦脉?

医生:弦脉,这个人是三脉俱弦,你看,上下都有,你中取上下都有,它在一条线上。上中下都有,这叫弦脉。再往下轻轻一使劲,两头轻了,中间还是弦得很厉害,叫“关脉独旺”,说明患者心里有着急的事儿。

伸舌头我看看。你看舌苔薄白嘛。

医生:关脉独旺,睡眠不好,口苦咽干。

看这种病运用直线思维就可以了,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脉证相合,小柴胡汤就可以了(可以加首乌藤即夜交藤30克)。

学生:生牡蛎呢?

医生:不要用生牡蛎。

学生:为什么?

医生:生牡蛎它是镇静安神。狂躁、汗出、易怒、烦躁,这时候可以用生牡蛎,而这位患者没有这些症状,单纯用一个首乌藤就可以,用于安神、入睡。

学生:是不是用酸枣仁也可以?

医生:不要用酸枣仁,为什么呢?虚证用酸枣仁,这个患者不是虚证。他是因为少阳之热,上冲头脑,引起的夜寐不安。这个热是少阳之热,而非虚热。

学生:口苦,如果不口渴就不用加生石膏吧?

医生:他口不渴,加什么生石膏啊。口干用生石膏,而口渴加生石膏没有用,生石膏不止渴。你看看白虎加人参汤,对于渴,得人参和石膏配着才止渴呢,人参止渴。

学生:你干吗不问这个患者别的症状就直接辨证开方了?

医生:抓主症,不用问别的。你看我有那么多废话吗?我看病的时候,有的病人一句话都不说。

学生:你有没有可能漏掉一些重要症状?比如说像表证、小便利不利等,如果小便不利,光解表是误治啊。

医生:不是我妄自尊大,而是很多我必须了解的症状,我通过看舌、摸脉、望诊等能直接诊断出来,所以,就把问诊省略了。比如说,判断有没有表证,你摸脉还摸不出来吗?

像这位患者,他既不发热,也没有寒热往来,你为什么用柴胡剂?“但见一证便是”,有口苦,关脉独旺,有脉弦,睡眠不好,就可以了。

小柴胡汤本身有半夏就能安眠,另加一个首乌藤,吃完肯定有效,能睡着觉。

学生:首乌藤是单纯安神的?

医生:就是单纯的安神药,帮助睡眠的药物。

学生:古人书写的结论,都是定法,用到当代人的身上怎么样能用活呢?比如说小柴胡汤的主治,定论是“口苦咽干目眩……”,但是,没有口苦、没有咽干,小柴胡汤可以用吗?

医生:也可以用!《伤寒论》上讲“伤寒,脉弦细,头痛有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已经告诉你了,没有口苦,也没有咽干,也可以用小柴胡汤。

你们想想,可不可以用?偶尔发热的,没有口苦咽干也可以用。黄疸,小柴胡汤也可以用。

经方是活的量化,不是死的量化。比如,小柴胡汤证,可以治无数的病,只要显示出小柴胡汤证,这是精确的灵活的量化。感冒、发烧、肠胃病、呕吐、下利,只要出现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就好使。这是不是量化?这是准确的量化。只要在这个证上,不管什么病,头晕、头痛,都可以用,用上就好使,这是不是最准确的量化?

太阴病(里阴证)——四逆汤证:面对多年遍寻名医无法治愈的牙龈出血症。

某病人,男,45岁。糖尿病、高血压,吃降压药也不行,血压也高,低压也高,主要是低压高。高血糖15.6mmol/L,然后长期腹泻,一天五六次,腹泻很多年,面色灰暗,舌质淡,苔特别少,脉沉细。长期牙龈出血,每天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嘴里先出一口血。口不干,有时候肚子不舒服,有时候隐隐作痛。腹部不适,而不是胃脘不适。

医生:(对学生说)上面这个病例,请你们自己独立思考该如何治疗。

学生:这个患者患病多长时间?有一年?

医生:6年。

学生:口干吗?

医生:没有。

学生甲:寒证?胃脘部不适吗?

医生:他就是肚子不舒服。不是胃,而是肚子不舒服。

学生甲:上热下寒?

学生乙:太阴病,用理中汤。

医生:一看牙龈出血很容易就考虑为有上热,这个疾病的表现是个热病。以前也有医生看过,清热啊,脾虚啊,补气啊,气能摄血啊,补中益气啊,可是,都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以,要继续深入思考。腹泻是15年的太阴寒证。这是个“寒热错杂”症状。或者是上热下寒,或者是真寒假热。

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胃气虚了,就固不住血液,它收不住,中医讲“脾统血”,其实是胃气,胃气虚了。你看好多胃出血的病人,《金匮要略》里面很多用理中汤,为什么用理中汤?就是恢复胃气,让他自己行气行血的功能恢复了,它气血自止。这是真正的虚证,这个人看中医的时间很久了。

胃气自固,气血自收嘛!患者腹内拘急,他肚子疼,下利。他这个下利是由于胃气不足,而牙龈出血,是胃气不足而上溢的那种血,不是个热证,或者说,是里寒迫出虚热。

虚阳外越,这是个虚证。阳脱于外,则外有热,灼伤阴络,夜间出血(晚上嘴里出血),实际上,里气足,寒气去,其病自止。

学生乙:那么,太阴病,用理中汤。对吗?

医生:不对,理中汤是理在中焦,他是肚子不舒服,腹部不适,不是胃脘不适。理中汤是下利、有痞满(心下痞硬),而他没有;理中汤的下利,有时候还有胃怕凉,他也没有(胃中冷,胃中虚冷,他也没有)。这是典型的太阴病四逆汤证,病已发展到下焦。

学生甲:我明白了,老师您的体系里的太阴病为“里阴证”,既包括病在中焦(如理中汤),也包括病在下焦(如四逆汤)。您体系中的少阴病为“表阴证”。

医生:你理解得对!《伤寒论·厥阴病篇》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辨证的要点,一个是下利,一个是腹内拘急,还有四肢疼、热不去、大汗出这3个症是在一起的。

学生:这3个症是什么?

医生:这是真寒假热,是吧?里边虚,虚阳外越,这是个虚热症状,而不是虚热证。凉药一点都不敢用的,是不是?这3个症状是在一起的,辨证要抓主症。如果医案中,这个病人也有四肢疼痛、大汗出、热不去,这说明是个很典型的症状,和《伤寒论》条文完全一致。不过,在这个医案中,这个病人没有这3个症状,就有一个内拘急,又下利,我就抓住两条,一个是下利不止,一个是肚子疼(少腹不适),用上四逆汤后病就好了。

这就是说,学习《伤寒论》,要抓字外的意思。如果你不能够看出,这个患者又没有汗出,又没有热不去,但是它可以换化。这个虚阳外越的虚热症状,不一定是“汗出、热不去、四肢疼”啊,这个牙龈出血也是热啊,但具体属于哪种热(实热证、虚热证、真寒假热等),这就要“读书于字外求之”。

用四逆汤原方,7剂药,6年的牙龈出血没了,血一点都不吐了,腹泻止住了,血糖从15.6mmol/L左右一下子降到6.1mmol/L,血压也正常了。

学生:四逆汤原方?

医生:一味药没加,就这3味药。

学生:附子用几克?

医生:附子用了8克,干姜用了6克,炙甘草用了10克,就这3个药,我一味药都没加。

正好那天有位中医主任在那,说你怎么用这个药,我看牙龈出血是个热证,我要是治疗的话,就得用石膏、白茅根。

正好我第二次出诊,他就又来了,专门问我怎么样了,我说你问病人吧。病人告诉那位主任,多年的牙龈出血疾病终于得到了有效治疗。

学生:运用四逆汤治疗阴证,您用得多吗?

医生:在临床上我所看的病人里头,真正阴寒的太阴证是不多见的。我把四逆汤归为附子剂,因为附子这种药,是大热之品,它既能维护人体的肾阳,又能刺激人体各种沉衰的机能,比如用四逆汤治心衰,其实就是要让患者沉衰的心肌恢复力量。为什么四逆汤下去后,有的病人的心脏就能恢复过来?因为这个汤剂就是让病人肌肉的力量恢复,刺激沉衰的机能恢复过来,这是四逆汤很大的一个功能。像有个糖尿病人,用其他的药不好使,我就用附子,大量用附子,用八味地黄汤,下去效果就很好。

纯粹的四逆汤方子,我到现在为止用的不是很多。

科技部的一个老人,76岁了,从冰箱里拿出东西就吃,吃完了感觉肚子不舒服,一晚上拉了五六次,还感冒了。舌苔白,不厚,脉沉细无力。

开始我给他用半夏泻心汤,不见效;用附子粳米汤,也不行,效果还不行。

后来我考虑,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东西吃,一晚上拉了好多次,那真是寒邪直中啊。是寒邪直入太阴,肛门收不住了,纯粹是个寒利。

这时我就考虑用四逆汤。结果有效,然后一直用四逆汤,用了两个礼拜病就好了。

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证:一剂药治愈老中医科主任的高烧。

北京某医院的一位老中医科主任,70多岁了,高烧烧得说胡话,发热恶寒,骨节疼痛,恶寒得厉害,盖好几条被子,没有汗出,仔细询问,还是微微有汗。

我用桂枝加附子汤,一剂药就退烧了。

桂枝加附子汤的发烧,小便难,四肢疼,然后微微有汗,不是一点汗没有,而是微微有汗。这个时候冷得厉害,盖3床被子都不行,是个里边的真寒啊。真寒假热,一定要用附子从里边温里,让寒出来,烧才能退。表是开的,微汗,所以用桂枝加附子汤;表不开无汗,你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者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恶寒、无汗。而且麻黄附子细辛汤发烧通常不会超过38℃。

学生:麻黄汤也能治这种情况,您为什么不用麻黄汤啊?

医生:那个患者恶寒得厉害,是从里边冷。恶寒得厉害,是阴证。你去看看这个《伤寒论》第11条,你去看看去,“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学生:桂枝加附子汤的证是什么?

医生:桂枝加附子汤可以用来退高烧,退高热,阳虚漏汗,汗出多,恶寒,四肢疼,怕冷,冷从里边来的,盖着3床被子都觉得怕冷,还发烧。

学生:身上关节疼,桂枝汤也身疼痛啊,麻黄汤也身疼痛啊,大青龙汤身上疼得更厉害,柴胡桂枝汤也疼啊?怎样鉴别呢?

医生:要从其他方面来进行类证的鉴别。

桂枝汤脉浮缓,麻黄汤脉浮紧,大青龙汤证的脉一摸绝对是浮紧脉。

麻黄附子细辛汤脉沉。桂枝加附子汤脉也沉,不是浮脉。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从临床得来的经验。

你碰到心动过缓了,直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上去就有效,告诉你,这都是我经验的总结,灵光闪现所得啊。

厥阴病(半阴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看东西变形之疑难怪病的诊治奥秘。

有个女孩子,大概二十六七岁吧,她眼睛看东西就变形,看遍北京各大医院,也没有办法。对于这个疑难怪病,我的原则是“咬定六经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她胁下痛,胁下胀满,口苦,大便偏稀,舌红少苔,脉弦细。当然她那个大便稀不是溏泄,一天拉两三次不是溏泄,不是下利无度的那种情况。

我给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基本上好了,看东西不变形了,中医看病,“有此证用此方”,她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你才能使,不是此证用此方有害无益。

柴胡剂分两种情况,从阳(热)、从阴(寒),有阴阳进退之机。

从阳证则是热证,小柴胡汤主之(热在半表半里);从阴证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表半里阳证,就是小柴胡汤;半表半里阴证,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这个病是寒热错杂之机:上面有热,口苦、咽干、胸闷、气短,有心烦,有胸痛,有但头汗出;然后下面有里证,里证的太阴有寒证下利,腹胀,“日落西山腹胀起”,这是柴胡桂枝干姜汤一个典型的症状。

所以说用这个方子的时候,那真得有从阳从阴之机,既有热化又有从阴之机,才能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这是个好方子,能治很多很多病。

学生: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用法我还是有些困惑,到底怎样才算是上热下寒?

医生:柴胡桂枝干姜汤不一定有口干,不一定有口苦,上热出现的症状也不一定有口干、口苦,上热的表现除了口干、口苦,有时候还可以出现头晕,有时还可以出现胸闷气短,你还要看脉象。

学生:那您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医生:柴胡桂枝干姜汤,为阴阳进退之机嘛,它就是从阳治阴、从阴治阳的问题。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往往有时候有气短憋气,还有一个就是腹胀,再一个是大便稀;如果没有大便稀,出现胸闷气短,或者是有头晕目眩这也可以。

胸闷气短属于上热夹气上冲的情况。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有桂枝,气上冲嘛。有时候是胸闷气短很厉害,非常厉害。

方中有干姜、甘草,说明有时候还会出现什么症状?下肢凉,胃气不鼓动。你看方中有甘草、有干姜,恢复胃气,就是恢复胃的津液,让谷气往下流。《伤寒论》110条:“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会出现两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胸闷气短(胸闷得很厉害),舌质淡或者舌质红,下面大便溏泄,而且有时候还肠鸣。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胀,“日落西山腹胀起”,白天好一些,一到天黑肚子胀得像鼓似的,大便溏泄。这个时候呈现出一个什么证呢?寒热错杂中包含有太阴证的症状,太阴证才有腹胀、腹泻。所以这时候用药的时候,药量你要有讲究,黄芩一定要量少,干姜一定要量大(如果患者有舌苔,可以加茯苓、杏仁等)。

如果说这种情况没有,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大便干结。这个大便干结,也是大便干,但它不是阳明腑实的那种“痞满燥实坚”,不是,而是大便难、费劲,但是能解出来。这个时候干姜可得少量用(干姜用量大了,疾病可就真的变成阳明腑实了),花粉用量大点。黄芩可以用到六七克、七八克(如果腹泻,黄芩用到三四克、四五克就可以了),用完了以后就有效。因为热在于上,它可以清上面热;如果患者舌红,大便干结,花粉这个药有滋润的作用,它能让大便缓下。但是花粉跟干姜又成了一个对角之势。不过,少用干姜能温化水湿,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少用,两克、三克,这个时候大便也能下来。我们要注意:上边有发热、口苦症状,有时候肚子是凉的,你别看他大便干,有时候他肚子还是凉的。

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了大量的疾病,冠心病、房颤、心绞痛、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炎,还有神经关节性疼痛、神经游走性关节疼痛。柴胡桂枝干姜汤很好用,但你得是这个证,比如,有胸闷气短,有大便溏泄,但他主要表现的症状是关节疼痛,或者是髋关节疼痛,用上就好使,可以加上一些鸡血藤之类。第一部分六经病第一章太阳病第一节 太阳病“表实”麻黄汤《伤寒论》【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药证】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外感风寒表实证)。【解析】太阳伤寒表实,肌表腠理不开,里气实,麻黄汤证是机体抗邪外出之时,正邪交争于体表的具体表现症状,麻黄开表,汗出而愈。临床验证,效如桴鼓。

麻黄汤证,就是太阳病伤寒表实证。什么是伤寒表实?就是邪气在表,正气里面也盛,表也实。怎么个“实”?风寒闭实。闭实,正邪在体表斗争。但是,肌表腠理不开,里气抗邪外出的时候,这时候病人的症状是最明显的。

为什么说太阳病是阳性证呢?就是正邪交争于体表的表现。里面的邪气——热想往外来,就想把寒气顶出去,但是表就是不开。《中医基础理论》提到,寒主凝滞、主收引。表如果开不了,里面怎么顶也顶不出来。这也正好说明中医治病的自然之机,借着这个机会,用麻黄把表开开。人体修复疾病到底是怎么修复呢?麻黄汤证,里面并不弱,外面开开了,自己就把邪气顶出来了。怎么个顶法呢?就是汗出而解。

有些名老中医不提“风寒”这个词,但是,麻黄汤证这个病,一定是从外边来的。太阳病尤其是麻黄汤证,不可能从里面而来。要是从里面发的,一定是阳明病。麻黄汤证肯定是从外而来,由外寒、外风引动疾病。表闭不开,里面正邪使劲往外顶,两者打得越厉害,发烧就烧得越高,身上就越难受。

麻黄汤的表现主要为两类:一是以身疼痛为主,头痛、身痛、骨节疼痛,但是,发烧可能不高,这时用麻黄汤也是汗出而愈;二是出现高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这时候一定要汗出而解。

用麻黄汤必须注意:不是高热的时候,也可以用麻黄汤。但要辨证准确,麻黄汤证的脉一定是浮紧。绝对不可能脉浮弱、浮迟等等。一定是正气抗邪旺盛,才有麻黄汤证的具体证候。

所以,太阳主表,这个表,从头到脚后跟都是,所以才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症状】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药证】麻黄、杏仁、炙甘草(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解析】这个方子乃麻黄汤去掉桂枝,教材云“主治风寒袭肺的咳喘轻证”。但如果上述症状(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而又脉浮紧,就是麻黄汤证,此时若去掉桂枝,三拗汤的解表之力则显稍弱,我的观点是:单用麻黄而不用桂枝恐怕不一定效佳。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症状】疮肿初起(疮疡、瘾疹)。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药证】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即败毒散,去参、姜、薄,加荆、防)(外感风寒湿邪而正气不虚之表证)。【解析】本方所示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数,乃属表实无汗。若以六经辨证,可径用发汗力强的麻黄汤。

上述症状(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亦与小柴胡汤合麻黄汤机理符合。若热盛,再加石膏;如果还有咳嗽咽痒等症状,再合上半夏厚朴汤。

当然,我们也要思索:为什么《摄生众妙方》弃发汗之麻黄不用,而用他药呢?荆防败毒散侧重于外感风寒湿,而麻黄汤则侧重于外感风寒。其中的差异,在于“湿”字。倘若无湿,何妨径用麻黄汤?

荆防败毒散这个方子,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取其开鬼门、洁净府之意,也就是越婢汤之意,亦可用越婢加术汤。当然,要辨证论治,不是对所有的肾脏疾病都有效。我治疗肾病,麻黄附子细辛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还有白通汤,皆可针对不同的证型而用。羌活胜湿汤《脾胃论》【症状】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药证】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风湿在表之痹证)。【解析】羌活胜湿汤也是太阳病,太阳病风寒夹湿在表之变方。用于项背及腰背疼痛,疗效肯定。

羌活胜湿汤与麻杏薏甘汤的不同之处在于,麻杏薏甘汤是一身包括关节都痛,而且因为内有湿气,可以出现脉沉,可以出现脉滑,也可以出现脉沉细等等,都有可能出现。羌活胜湿汤主要是以后背痛、脉浮为主,是真正的湿气夹寒气在表。羌活胜湿汤在《医宗金鉴》里叫做通背防风汤。我觉得这个名字比羌活胜湿汤要好,这个方子主要治后背痛。从项到背到腰,疗效最确切。如果一个患者,项背疼痛,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瓜蒌葛根汤等都不对证,而且舌苔厚腻者,就用羌活胜湿汤,当然也要用到加减法。加减法具体看《医宗金鉴·杂病心法》。我用这个方子,加减法就从那里来的。

你们只要把《伤寒》《金匮》两本书看明白了,以这两本书为基础往外放射,就能够兼收并蓄,对后世的医书,就很容易采取“拿来主义”。杏苏散《温病条辨》【症状】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药证】苏叶、生姜、甘草、大枣、陈皮、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杏仁[外感凉燥证(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解析】本方所示症状(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依伤寒法就是葛根汤合半夏厚朴汤。

完全把《伤寒》理弄明白以后,你们可以多看看《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百分之七十是经方加减。即便不用经方加减,也是依《伤寒》法用药,用药规律不会变,那才是真正的大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没有那么多废话,因为都是从《伤寒》中来的,《临证指南医案》前面有句话:“若想金针幽渡,全凭叶案搜寻”,有道理!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症状】偏正头痛,或颠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药证】荆芥、防风、川芎、薄荷、细辛、白芷、羌活、甘草、绿茶(外感风邪头痛)。【解析】此方乃太阳病之变方,于临床验之,对风寒有表证的头痛、遇风加重者,确有其效。这个我试过,一侧头痛,或者是全部头痛,只要说是见风就加重,这个方子确有其效。为什么?里面有细辛,有羌活。而且川芎这个药,一定要重用,重用效果会更好。这个方子里面有茶,可以自己放一点。

茶这个药,尤其是绿茶,本身就能上解其热、疏风、明目等。我有个朋友,有一次嗓子特别疼,内热起来了,我让他喝绿茶,大约一个小时,他说:嗓子不疼了。茶也可以治病,也可以解毒。

川芎茶调散,细辛、羌活、荆芥、防风,都是一些发散之品,发散之中有通之意。受了凉,那么人的疼痛就不一样,而且越到天冷的时候,疼得越厉害,越遇冷越厉害。所以,凡是有发散之意,则与表证太阳病同出一理。麻黄汤发汗,是因为有高烧,有身痛。川芎茶调散,就是单纯头痛、鼻塞,也有点外感的症状。所以,这个方子就是补了太阳病的不足。专门治头痛。这个方子确有其效,这都是验证过的。菊花茶调散《丹溪心法附余》【症状】偏正头痛,或颠顶作痛,头晕目眩。【药证】荆芥、防风、川芎、细辛、白芷、羌活、薄荷、甘草、绿茶、菊花、僵蚕、蝉蜕(川芎茶调散加菊花、僵蚕、蝉蜕)。(风热上犯头目)【解析】本方是太阳病的变方,风寒束表,聚于头项,头乃诸阳之首,故当头痛。观其药物多辛散之品,临床验之颇效。第二节 太阳病“表虚”桂枝汤《伤寒论》【症状】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药证】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外感风寒表虚证)。【解析】本方为伤寒第一方,内可滋液养胃,外可发汗解表,依法加减,变证百出,非为解表一功。既能和胃,又能解表。桂枝汤证的加减法太多了,桂枝去桂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大黄汤等等,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所以,这个方子成为经方第一方,言不为过。

桂枝汤不光能解表,外证未解,也可以用。服用了麻黄汤,脉浮紧没有了,但是表证外证还在,这个方子还可以用。但是,不能尽言表虚。因为桂枝汤还能治里证,亦可为纯太阴病,本身在太阴篇就有“太阴病,脉浮者,桂枝汤主之”。不过,这是针对与葛根汤的对比而说的。

葛根汤,里面不虚,外边实,所以用葛根汤,麻黄开其表。

而如果太阴病,用麻黄就麻烦了。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但如果单用麻黄(而不用附子)就不对了。

葛根汤证的下利是热利。“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一发病,既有太阳病,又有阳明病,阳明病的热直迫大肠,导致下利。这个热,用发汗的方法,由表而解。邪气从里面解了,热也透出去了,利也止了,表也解了。

但桂枝汤就不是这样,桂枝汤治疗下利,必须是里面津液不和、胃气不和、无力鼓动的时候,服桂枝汤要喝粥,符合太阴病虚寒养胃之说。

请注意,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这两张方子不能放入太阴病。这跟太阴病的提纲证不符合,太阴病是腹满而吐、自利益甚,不可下。桂枝加大黄汤,跟太阴病的提纲证正好相反,而且桂枝加大黄汤条文前面还有“本太阳病,而反下之,腹满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阴病是虚是寒,为什么用大黄?如果说桂枝加芍药汤归入太阴病或许还有说得过去的地方,那么,桂枝加大黄汤归入太阴病是绝对说不过去的。

有人说把桂枝加大黄汤归入“太阴和阳明合病”,我认为恐欠妥当。桂枝加大黄汤似乎应该归属太阳病,或者说是太阳和阳明合病。——为什么呢?太阳病用汗法,桂枝加大黄汤条文前面也提到“本太阳病”,太阳病就应该用汗法,“而反下之”,下之就是虚其里,伤胃气,损津液,所以才说腹挛急,才说胃挛痛,这个“腹挛急,胃挛痛”和太阴病的“腹挛急,胃挛痛”不是一回事儿。太阴病的“腹挛急,胃挛痛”是个虚证。桂枝加芍药汤归到太阴病还有情可原,而桂枝加大黄汤归入太阴病就绝对不对了!“大实痛”重点是个“实”字。实则肯定有满有实,肯定还有大便不通的地方。

所以,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最好放入太阳病,作为桂枝汤的加减法,属于太阳病的权变证,算是还没有完全转变成阳明病前出现的一个证候。要不然的话,放到太阴病里说不清楚啊。

有学生提出困惑:无汗的时候,也可以用桂枝汤啊。

应该说这是桂枝汤与麻黄汤一阴一阳的表现。桂枝汤证最好是有汗。若无汗,必须是脉浮缓而绝不能脉浮紧,桂枝汤证还可出现脉浮细。桂枝汤“阳浮而阴弱”,弱就不一定完全是缓,比如说虚人,长期有胃病,长期身体不好的人,得了桂枝汤证,不一定脉浮缓,很可能出现脉浮细,所以,《伤寒论》里的每个脉证,都是活看的。《伤寒论》中的“脉证并治”,一个脉,一个证,比如,太阳病靠什么判断?就是脉和证,这个证是什么?望闻问三诊所得的具体表现。

所有疾病,肝炎、肾炎、肿瘤、心脏病等等,都有可能表现为太阳病,都可以从脉(脉浮)、证(头项强痛而恶寒)两个方面来判断。当然,万病也都可能表现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这才是中医看病的不传之秘啊。

脏腑辨证把疾病概括到脏腑上,从仲景学说来看,对于心肝脾肺肾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外在表现,都可以以“六经”的形式出现。这个发明真是不得了啊。所以,学习中医,必须掌握六经,如果仅仅掌握脏腑,就不够全面,就有可能一说肾病,你就奔着六味地黄汤去了。没准这个肾病是个麻黄汤证啊。肾炎的高热不退,没准还是个大青龙汤证呢。我曾经治过一个肾炎的患者,高热不退,41℃,就是一剂大青龙汤,第二天,高烧退了,肾病的各项指标也正常了。——所以,我把话给你们说透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不传之秘!一切从“证”入手,六经之间的合病,合出来无穷无尽的类型啊。关于六经合病的规律,“怎么合的都有”,不仅是教材提到的三阳之间合病,也包括教材基本未提及的三阴、三阳之间的合病。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症状】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药证】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葛根(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解析】桂枝加葛根汤,是桂枝汤的加减方剂,首先,必须有桂枝汤证。在桂枝汤证的基础上,有项背强的症状,所以,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上了葛根。但是,桂枝汤证还是很明显。怎么明显法?就是脉浮弱。表证已解,外证不去,项背强。这个地方用葛根,主要治疗项背。

第一种可能是:服完了麻黄汤以后,表证解了,外证未解,汗出恶风,剩下项背强。第二种可能是:这个病没有经过麻黄汤的治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