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30 06:29:43

点击下载

作者:杜惠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第2版)自2012年出版以来,在全国各高等中、西医药院校广泛使用,对培养我国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教材以第2版教材为基础,按照教育部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要求,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三基”,突出“五性”,强化质量意识,突出创新,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①更新相关知识:吸纳了近年临床上成熟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领域的研究成果。②突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特点:注重体现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③注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适当采用问题或病案导入,或章节后留复习思考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调节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④注重临床实用性: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并参考了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如《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⑤改革写作体例:以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经、带、胎、产、杂分类法为“纲”,以西医妇产科疾病病名为“目”,在确保学生能学到系统的中医、西医妇产科学知识及其结合点的基础上,删减部分重复内容及临床不常见疾病,增补近些年中西医结合有治疗优势和特色的疾病和内容。在保持教材继承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适度改革写作风格。⑥丰富教材形式和内容: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教材数字化,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予以拓展,采用了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使读者更加快速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并配以各章节习题,可助学生复习和掌握教材内容,其中的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内容的难点、重点,也有助于师生选择教、学方法。

本教材编委会由全国29所高等中、西医药院校的31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2名教授曾主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材,多数参加过该类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教材的广泛性及深厚的编写基础。本教材实行主编负责制,采用集体讨论、副主编分工审定、主编逐章节通审的方法完成。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七章。第一章由杜惠兰编写;第二章由夏天编写;第三章第一节由杜惠兰、吴克明编写;第三章第二节由王艳萍、张帆编写;第三章第三节由蒋学禄编写;第三章第四节由刘宏奇编写;第四章由宗惠编写;第五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冯晓玲编写;第五章第四节由夏天编写;第六章由杨利侠编写;第七章第一节由刘金星编写;第七章第二节由马惠荣编写;第七章第三节至第五节由王小红编写;第七章第六、第七节由武权生编写;第八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傅金英编写;第八章第四节至第六节由陈林兴编写;第九章由殷燕云编写;第十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马红霞编写;第十章第四节至第六节由吴克明编写;第十章第七节至第十节由周忠明编写;第十章第十一、第十二节由朱丽红编写;第十章第十三节由张丽华编写;第十章第十四节由李卫红、张帆编写;第十一章第一节由戴海青编写;第十一章第二、第三节由李伟莉编写;第十二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孙晶编写;第十二章第四节至第七节由刘丹卓编写;第十三章第一、第二、第四节由王永周编写;第十三章第三节由梁瑞宁编写;第十三章第五、第六节由邓高丕编写;第十四章由李佶编写;第十五章由武权生编写;第十六章由王国华编写;第十七章第一节由朱丽红编写;第十七章第二、第三节由李卫红编写;第十七章第四、第五节由张丽华编写;第十七章第六节至第八节由殷燕云编写;第十七章第九节由马惠荣编写;第十七章第十节由孙晶编写;第十七章第十一节由王国华编写;方剂索引、主要参考文献由马惠荣整理。可以说本教材凝聚了全体编写人员的智慧和心血。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55)由刘宏奇负责,全体编委会成员共同参与。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北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海南省中医院及其他参编院校的大力支持。宗惠在教材数字化的素材收集和整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段彦苍、陈景伟、范丽洁、李丽、魏学聪、耿丹丹、刘亚华、张栓成、姚芳芳、张敏、张艳丽等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亦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此外,还感谢第一、第二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材的主编及编者,他们的劳动为本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本教材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职教育、成人教育及相应水平的学员使用,也可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人员的参考书。

教材的编写、修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中西医结合教材如何凸显中西医结合特色、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是我们一直用心思考并追寻的目标。编写过程中,尽管全体编者团结协作,竭尽所能,希望编出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材,但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使用本教材的广大师生和中西医妇产科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编委会2016年8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一、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综合运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诊断规律,以及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范围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及骨盆的解剖,卵巢功能及周期性的变化与调节,月经、带下、妊娠、分娩、产褥、哺乳的生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生殖器官畸形、损伤,以及不孕症、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三、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特点

中医妇科学与妇产科学是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形成的两门临床医学学科,各有其学科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但由于研究对象相同,研究内容都是女性特殊生理、病理及其疾病的防治,两门学科之间必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且存在密切联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就是通过对这两门学科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以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四、怎样学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1.掌握中医妇科学和妇产科学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特点。

2.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密切相关。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女性生殖系统与其他系统密不可分,不同系统的疾病或病理可互相影响。所以,学好其他临床课程是学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重要前提。

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既是临床医学,也是预防医学,所涉及的许多疾病可通过预防措施来避免发生或减轻病情。所以,既要努力学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理论知识,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见习和临床实习中注重培养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临床技能,更要熟悉各种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4.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产科学与妊娠有关,关系到母子双方的安危与健康;妇科学所涉及的许多疾病与个人隐私有关,因此,从事妇产科工作时,对待患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重视患者的心理和情志状态,注意保护隐私,尊重和关心患者,做一名合格的医生。第二节 中、西医妇产科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妇科学发展概要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门特色鲜明的临床学科。以下分八个历史时期简述其形成与发展。(一)夏、商、周时代

此期为中医妇科学的萌芽阶段,特点为重视孕产。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所载的21种疾病中就有“疾育”(妇产科病);《易经·爻辞》载有“妇孕不育,凶”“妇三岁不孕”;《诗经》《山海经》载有“种子”和“绝育”的药物;《史记·楚世家》记载了剖宫产手术;《列女传》有“胎教”的记载。(二)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出现了妇科医家,即“带下医”。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左传》已有难产、过期妊娠及优生的记载。(三)秦汉时代

到了秦代,妇产科病案已经出现。汉代妇产科发展较快,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有关妇产科的医书有《养生方》和《胎产书》。而《难经》论述的肾与命门及冲任督带的关系,构成了妇产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了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药物有88种,该书禹余粮条下首见“癥瘕”之名,紫石英条下首见“子宫”之名。

西汉末年成书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不但确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也为妇产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女性的解剖、生理,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及孕期用药原则等方面均有详细论述。尤其是《素问·上古天真论》阐述的女子一生生长、发育、性成熟与衰老的规律至今仍视为妇科经典理论。《内经》对妇产科病证的记载涉及经、带、胎、产、杂病,如血崩、带下、月事不来、子喑、胎死、不孕、石瘕、肠覃等,并载有妇科历史上第一首方剂“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可以说,《内经》对女性生理及妇科临床病证的认识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最早设专篇论述妇产科疾病,形成了中医妇产科学的雏形。该书中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三篇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及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的先河。《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了华佗凭脉证测知双胎难产,并以针药合治成功引产死胎的案例。《华佗神医秘传》记载了华佗治疗花柳病(性传播疾病)的方剂。汉代还出现了女医义姁(《汉书·义纵传》)和淳于衍(《汉书·外戚传》),她们都是宫廷中的妇产科医生。(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晋·王叔和所著《脉经》的第九卷记载了妇女妊娠、产后、带下、月经疾病及杂病的脉法和辨证,首次提出“月经”之名,还提出了“居经”“避年”“激经”以及临产“离经脉”和“五崩”的证候。南齐褚澄《褚氏遗书·求嗣门》主张晚婚与节育。北齐徐之才著《逐月养胎方》,论述了胎儿逐月发育的情况,明确提出了妊娠不同时期孕妇在饮食起居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隋代医书《诸病源候论》论述了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证候。强调胞宫、冲任的损伤是妇产科疾病主要的病机,对后世影响巨大。在“妊娠欲去胎候”中出现了堕胎之法的记载。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设妇人方3卷于卷首,广泛收集了唐以前的许多医论和医方,论述了求子、妊娠、产难、胞衣不出、崩中漏下、带下、前阴诸疾等,尤对临产及产后护理的论述更为贴切。书中还提出了针刺引产的穴位和手法。王焘《外台秘要》中有妇人病2卷35门,除论述了妊娠、产难、产后、崩中、带下外,还记载了一些堕胎断产的方法。唐大中七年,昝殷著《经效产宝》,此书是我国现存理论和方药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全书共3卷41门,260余方,书中对妊娠、难产、产后等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做了简要论述,首次提出了产后败血“冲心”之说。该书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至此,中医妇科学的框架已形成。(五)两宋金元时代

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国家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就有产科。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由于设立了专科,妇产科专著较多。如杨子建的《十产论》详细记载了各种异常胎位的助产方法。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收集了宋以前的产科论著,还明确记述了产后“三冲”的危急证候和治疗方法。齐仲甫的《女科百问》将妇产科的内容归纳为100个问题,并逐一解答。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当代三世业医的陈自明和他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书中汇集和系统总结了南宋以前40余种医籍中有关妇产科的理论和临证经验。全书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八门,每门数十证,共248论,论后附方,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突出了冲任损伤的病机。宋代妇产科专著的大量问世、太医局产科的设置,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

金元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金元四大医家的学术争鸣和发展,从不同角度对妇产科做出了贡献。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所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他提出青春期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老年着重健脾的妇科治则,颇有临床指导价值。张子和的学术思想以祛邪为主,在《儒门事亲》中用吐、下之法逐痰以通经,该书还记载有钩取死胎成功的案例。李杲倡导内伤学说,重视脾胃,常以补益脾胃、益气摄血、升阳除湿等法治疗妇科病证。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所著《格致余论》一书首次明确描述了子宫形态,其痰湿论为妇科奇难病证的治疗另辟新径,并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后以大补气血为先”的治疗法则,还用“皮工”之法治疗子宫脱垂。(六)明代

明代妇科有较大的发展。较重要的妇产科专著包括薛己著《薛氏医案》,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其还著有《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万全著《养生四要》《广嗣纪要》《妇人秘科》,在《广嗣纪要·择配篇》中提出了螺、纹、鼓、角、脉五种生育缺陷导致的不孕,即“五不女”。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综合了前人有关妇产科的论述,条理分明,内容丰富。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对中医月经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赵献可《医贯》是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肾的专著。强调水火相依,永不相离,在治疗中倡导“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其中《妇人规》3卷对妇科理论的阐述甚为精湛,其理论核心是强调冲任、脾肾、阴血,治病立方理法严谨,倡导“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强调阳气阴精互为生化,对中医妇科理论发展有重大影响。明代医家对肾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使肾主生殖的理论研究得以深化。(七)清代与民国时期

清代、民国时期许多妇产科专著问世,出现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开创了中医教育的新局面。清代将妇科称为“女科”或“妇人科”,妇产科著作较多,流传较广。傅山著《傅青主女科》,对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从肝、脾、肾着手,“谈证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理法严谨,方药简效,见解独到。亟斋居士著《达生编》(又称《达生篇》),论胎前、临产、产后调护及难产救治,平易浅近,书中提出“睡、忍痛、慢临盆”六字真言,流传甚广。吴谦等奉政府之命编著的《医宗金鉴》是一部医学教科书,内有《妇科心法要诀》,集清前的妇产科之大成,理法严谨,体例规范,广为流传。沈尧封著《沈氏女科辑要》,对妇产科理论有许多新的见解,论述精辟。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活血化瘀学说,对妇科治疗学影响较大。

此期出现了以唐容川、张锡纯等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学派,在他们的著作中有不少妇科内容。如晚清唐容川《血证论》对气血化生与作用的论述及治病重视调和气血的思想,对妇科治疗学有着重要影响。

民国初期,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重视调理脾肾和活血化瘀。书中“治女科方”与妇科的医论、医话、医案多有创见,其自创的理冲汤、安冲汤、固冲汤、温冲汤、寿胎丸等仍为当今医生所习用。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强调辨证论治,倡导肝肾学说,多为自识心得,并勇于吸收新知,在书末附“泰西诸说”,对女性内生殖器官以子宫、子核、子管名之。另外,当时有一批有识之士,在全国各地自己集资创办中医专科学校,开创了中医教育的新格局。(八)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组织编写了九版《中医妇科学》统编或规划教材,开展了从本、专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及外国留学生等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中医药学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

在医疗研究方面亦取得了许多成果。中医妇科调经颇具特色与优势,20世纪80年代全国20多个省市协作研究崩漏,对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等关键问题取得进展;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寿胎丸加味安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等等。各地还先后整理编写和出版了一批妇科名老中医经验和专著。如卓雨农所著的《中医妇科治疗学》及《王渭川妇科治疗经验》《刘奉五妇科经验》《朱小南妇科经验选》《罗元恺医著选》《哈荔田妇科医话医案》《百灵妇科》《何子淮女科经验集》,以及黄绳武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曾敬光等编著的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的《实用中医妇科学》,刘敏如、谭万信主编的《中医妇产科学》等。在理论研究中成绩较突出的包括月经机理、带下机理、补肾促卵泡发育促排卵机理、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作用及机理、安胎机理、产后多虚多瘀机理及活血化瘀机理等的研究,促进了中医妇产科学理论的发展。另外,我国于1984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分会,2001年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二、妇产科学发展概要(一)早期及近代发展情况

公元前近千年,在埃及、希腊、罗马和印度等国家的医学著作中均有妇女生理、病理以及妊娠生理、病理方面的论述。公元前600年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对一些妇科疾病如白带、痛经、月经失调、不孕、子宫和盆腔炎症、子宫移位等均做了详细的观察和记载,而其他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也有一些零星记载,但远未形成妇产科独立专科。

13~16世纪,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医学发展迅速,出现了医院和医学堂,开始尸体解剖,逐步形成解剖学科。Leonardo、Garbrie le Fallopius分别描述了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构造,Casper Barthol发现了外阴前庭大腺,译称巴氏腺。1470年至1590年已开始各种妇科手术,如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颈切除术、会阴修补术等,发明了各种妇产科手术器械和阴道窥器。18世纪中叶提出了产科无菌接生和手术。直至Hendrick Van Roonhyze(1916—1924)所著的《现代妇产科学》问世,妇产科学才成为一门独立专业学科。

1875年,广东博济医院Keer施行第一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908年上海的Elizabelh切除了巨大子宫肌瘤。1901年英国医生MC Poulter到中国开展产科工作,开办产科培训班,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产科病房。1911年后由于外科手术、麻醉、病理、细菌、内分泌、化学药物及X线诊疗等的发展,加上女医生、女护士增多,女病人较多接受妇科检查,妇科病早期诊断病例增多,使我国妇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1915年,中华医学会在上海成立,1928年协和医院开始将脊髓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由于麻醉学科的发展,各地相继开展了较为复杂的大型手术。1929年我国杨崇瑞在北平建立第一国立助产学校,翌年制定《助产士管理法》。1932年齐鲁大学提出预防产科合并症的重要措施是重视产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同年协和医院开展外阴癌广泛手术及腹股沟淋巴清扫术。1935年王逸慧开展了宫颈癌手术与放射治疗,并提出早期诊断的重要性。1937年王国栋首次报告我国华北地区617例产妇骨盆外径均值及子宫底平均高度等产科正常值。林巧稚指出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并介绍了治疗方法。同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在计划生育方面,王逸慧著有《避孕法》手册;1939年北平创立了我国第一所节育诊所。1942年王淑贞提出了镭疗加X光治疗子宫颈癌的方法。1949年上海金钰珠报道蟾蜍试验诊断早孕及葡萄胎,为近代早孕诊断方法的一次飞跃。1953年4月创办了《中华妇产科杂志》。(二)现代发展情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孕产妇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500/10万下降至1996年的61.9/10万,婴儿死亡率由250‰~300‰下降至1996年的17.5‰。1958年至1965年全国第一次普查普治子宫脱垂,1977年国家再次对百余万名子宫脱垂和数万名尿瘘病人开展免费治疗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入围产医学,城市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胎儿发育监测,胎儿胎盘生理、生化、病理,胎儿胎盘功能的早期诊断,遗传疾病的宫内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等;农村主要推广围产保健的高危妊娠管理法。1957年开始对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普查,子宫颈癌为妇女恶性肿瘤第一位。1961年引进阴道镜,70年代采用60Co、137Cs、192Ir为放射源的后装治疗和深度X线及高能加速器等治疗子宫颈癌,提高了疗效。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般地、市级医院都能进行根治手术,其5年生存率0期为100%,Ⅰ期为95%,Ⅱ期为80%,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妇产科学的发展特点

1.产科理论体系的转变,即由过去的以母亲为中心代之以新的母子统一管理理论体系的转变,促进了围产医学、新生儿学、胎儿医学等分支学科的出现。

2.围产医学的兴起及围产监护技术和仪器的出现,降低了围生期母婴的死亡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和出生健康水平。

3.新生儿学的创立及新生儿监护技术和仪器的发明,使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4.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遗传咨询门诊的建立,使早期宫内发现和诊断胎儿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缺陷成为可能,减少了不良人口的出生,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质。

5.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解决了许多不孕夫妇的难题,保证了家庭幸福,促进了生殖生理的发展,还为此后基因治疗各种遗传性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女性内分泌学的研究进展及许多激素类新药的相继问世,提高了妇科月经和生殖功能失调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女性内分泌发展成为妇产科中的一门专科,促进了计划生育、产科学及生殖医学的发展。

7.妇科肿瘤学取得的成就,如阴道细胞学、肿瘤标记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而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手段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肿瘤的疗效。

8.妇科手术方法的重大改进,如腹腔镜和宫腔镜的发明,使某些妇科疾病可以不开腹进行手术,使病人术后痛苦少、恢复快。

9.功能基因组学的应用,使疾病的分类或分型从以临床或病理为依据转向以个体的基因差异为依据,从而实现了从单纯疾病诊疗的“疾病医学”到集疾病预防、健康维护与促进于一体的“健康医学”的转变。

10.计划生育措施的丰富和发展,使一些新的节育技术和避孕药物相继问世,如各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粘堵术、抗早孕药物及房事后紧急避孕药等的普遍应用和推广,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得到控制。

11.妇女保健学的创建,提高了妇女的身心健康。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早在清末民国初期的中西医汇通学派的著作中就有不少关于妇科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中、西医长期并重政策的指引下,妇产科界的中、西医同仁团结一心,协同攻关,取得了一些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如1958年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开展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良好效果,使90%早期患者不需手术而治愈;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组进行了“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法则的探讨”;1978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的“中药药物锥切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及针灸纠正胎位、防治难产等,都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形成和建立做出了贡献。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大规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借鉴西医诊断的客观指标对中医妇科病证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或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妇产科疾病,如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胎血型不合、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应用等。

20世纪末,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为满足及适应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部分高等医药院校相继开始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各院校还编写了多种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材或专著。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已经编写了两版,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及其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第一节 骨盆

女性骨盆(pelvis)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胎儿从阴道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其形态、大小与分娩关系密切。(一)骨盆的组成

1.骨盆的骨骼 包括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由4~5块尾椎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图2-1)。图2-1 正常女性骨盆(前上观)

2.骨盆的关节 包括骶髂关节、骶尾关节及耻骨联合。骶骨与髂骨之间以骶髂关节相连;骶骨与尾骨之间以骶尾关节相连;两耻骨之间有纤维软骨,形成耻骨联合。骶尾关节为略可活动的关节。

3.骨盆的韧带 包括两对重要的韧带: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为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骶棘韧带则为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的韧带。骶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标志。妊娠期受卵巢激素的影响,骨盆的韧带较松弛,各关节的活动性稍有增加,有利于分娩时胎儿通过。(二)骨盆分界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和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1.假骨盆 假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上,又称大骨盆。为腹腔的一部分,前方为腹壁下部组织,两侧为髂骨翼,后方为第5腰椎。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但其某些径线的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因此,测量假骨盆的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情况的参考。

2.真骨盆 真骨盆又称小骨盆,有上、下两口,即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其间为骨盆腔。骨盆腔前壁为耻骨联合、耻骨支,后壁为骶骨与尾骨,两侧壁为坐骨、坐骨棘、骶棘韧带。坐骨棘位于真骨盆的中部,可经阴道或肛门触及,可作为判定子宫有无下垂及胎儿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耻骨两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耻骨弓。骨盆腔呈前浅后深的形态,其中轴为骨盆轴,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三)骨盆的类型

1.女型 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的横径稍长于前后径,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大于10cm,坐骨棘短小。此型属最常见的正常骨盆,在我国妇女中占52%~58.9%。

2.扁平型 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呈深弧形,故骨盆浅。此型较常见,在我国妇女中占23.2%~29%。

3.类人猿型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长于横径,坐骨切迹较宽,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凸出,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6节且较直,故较其他型骨盆深。此型在我国妇女中占14.2%~18%。

4.男型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凸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亦称为漏斗型骨盆,易造成难产。此型最少见,在我国妇女中占1%~3.7%。

骨盆的形态、大小除种族差异外,其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与性激素的影响。实际上很多妇女骨盆并非单一型,而为混合型。第二节 内、外生殖器(一)外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是指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vulva),为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至会阴之间的区域。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图2-2)。图2-2 女性外生殖器

中医古籍中称外生殖器为阴户,又名四边、产户。《诸病源候论·八瘕候》记载:“胞门、子户,主子精,神气所出入,合于中黄门、玉门、四边。”《校注妇人良方》则载:“登厕风入阴户,便成痼疾。”

1.阴阜 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倒置的三角形,其疏密、粗细、色泽存在种族及个体差异。阴毛在古代称为“毛际”。

2.大阴唇 为两股内侧隆起的一对皮肤皱襞,前接阴阜,后连会阴。大阴唇外侧面为皮肤,有阴毛及色素沉着,内含皮脂腺和汗腺;内侧面湿润似黏膜。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未产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经产妇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大阴唇萎缩,阴毛稀少。

3.小阴唇 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两侧小阴唇前端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唇系带。

4.阴蒂 位于两侧小阴唇顶端下方,与男性阴茎同源,是一种海绵体组织,可勃起。阴蒂分为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是性反应器官;中为阴蒂体;后为附着于耻骨支上的两个阴蒂脚。

5.阴道前庭 指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此区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为舟状窝,又称阴道前庭窝。在此菱形区内尚有以下结构。(1)前庭球 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前部与阴蒂相连,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球海绵体肌覆盖。(2)前庭大腺 又称巴多林腺或巴氏腺,位于阴道口的两侧,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1~2cm,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腺管口闭塞,易形成脓肿或囊肿。(3)尿道口 位于阴蒂头后下方,其后壁有一对并列的腺体,称尿道旁腺,其开口小,容易有细菌潜伏。(4)阴道口和处女膜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黏膜皱襞,称处女膜,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构成。膜中央有孔,孔的形状和大小因人而异,少数膜孔极小或呈筛状,处女膜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残留处女膜痕。此部位古称玉门、龙门、胞门,《诸病源候论·带下候》描述“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备急千金要方》有“妇人阴阳过度,玉门疼痛”“产后玉门不闭”的记载。(二)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图2-3)。

1.阴道(vagina)阴道为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古人称之为子肠、产道。《诸病源候论》载有“产后阴道肿痛候”和“产后阴道开候”。《妇人大全良方》记载有“子肠先出”等。

阴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通道。上端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前壁长为7~9cm,与膀胱和尿道邻接,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窿,可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窿最深,与盆腔最低部分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图2-3 女性内生殖器

阴道壁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阴道壁有很多横纹皱襞及弹力纤维,有较大的伸展性;又富有静脉丛,局部受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阴道黏膜色淡红,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受性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变化。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纤维组织膜与肌层紧密粘贴。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2.子宫(uterus) 古人称之为女子胞,又称胞宫、胞脏、子脏、子处、子宫、血室、系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最早记载“子宫”之名。《素问·五藏别论》称“女子胞”,将其归为“奇恒之府”。《灵枢·五色》称“子处”。《妇人大全良方·妊娠伤寒方论》称“胞宫”。(1)位置形态 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前方为膀胱,后方为直肠,呈倒置的梨形,为空腔器官,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其顶部为宫底,宫底两侧为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儿童期为1∶2,成人为2∶1,老年期为1∶1(图2-4)。

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而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又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于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约3cm长,其下端为宫颈外口,连接阴道,宫颈以阴道为界,分为两部分,即宫颈阴道上部(占宫颈的2/3)和宫颈阴道部(占宫颈的1/3)。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因分娩影响形成横裂,而分为上下两唇。图2-4 子宫各部(2)组织结构 宫体和宫颈的组织结构不同。

1)宫体:宫体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即脏层腹膜)、肌层和子宫内膜层。①子宫内膜层:为一层粉红色的黏膜组织,较软而光滑。从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其表面2/3可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余下1/3即靠近肌层的内膜无变化称为基底层。②子宫肌层:由平滑肌及弹力纤维所组成,非孕时约厚0.8cm。肌束排列交错,大致可分为三层,即外层纵形、内层环形、中层交叉排列。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可制止出血。③子宫浆膜层:为覆盖于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脏腹膜。在子宫前面近峡部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疏松,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方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又称道格拉斯陷凹。

2)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亦含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黏膜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内有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宫颈管内的黏液栓,将其与外界隔开。黏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3)子宫韧带:共有4对,其作用是与骨盆底肌及筋膜共同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图2-5)。①圆韧带:呈圆索状得名,长12~14cm。起于子宫两侧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向前下方伸展达两侧骨盆壁,穿过腹股沟终止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②阔韧带:为一对翼形的腹膜皱襞,由子宫两侧延伸至骨盆壁,能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阔韧带分前后两叶,上缘游离,内2/3包围输卵管(伞端无腹膜遮盖),外1/3部由伞端下方向外侧延伸达骨盆壁,称骨盆漏斗韧带或称为卵巢悬韧带,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过。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为输卵管系膜。卵巢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卵巢系膜。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韧带或卵巢固有韧带。在子宫外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为子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及输尿管均从阔韧带的基底部穿过。③主韧带:位于阔韧带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又称为宫颈横韧带,是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结构。④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组成,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上向后牵引,保持子宫前倾位置。图2-5 子宫卵巢韧带

3.输卵管(fallopiantubeoroviduct)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状器官,内侧与宫角相连,外端游离,长8~14cm。为卵子和精子相遇的场所,受精后的卵子由输卵管向宫腔运行。图2-6 输卵管各部及其横断面(1)形态 可分为四部分(图2-6):①间质部:位于子宫壁内的部分,狭窄而短,长约1cm。②峡部:为间质部外侧,管腔较窄,长2~3cm。③壶腹部: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宽大,长5~8cm,内含丰富皱褶。④伞部:为输卵管的末端,长1~1.5cm,开口于腹腔,游离端有许多指状突起,有“拾卵”作用。(2)组织结构 输卵管壁由浆膜层、平滑肌层和黏膜三层组成:①浆膜层:阔韧带上缘腹膜延伸包绕输卵管而成。②平滑肌层:平滑肌收缩时,能引起输卵管由远端向近端的蠕动,以协助受精卵向宫腔运行。③黏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组成。上皮细胞分为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楔状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四种。纤毛细胞的纤毛自外端向子宫方向摆动,有利于卵子的运送;无纤毛细胞有分泌作用;楔状细胞可能为无纤毛细胞的前身,二者可随月经周期变化;未分化细胞为上皮的储备细胞。输卵管黏膜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4.卵巢(ovary) 卵巢为一对性腺,产生卵子及分泌激素。(1)位置形态 卵巢呈扁椭圆形,外侧以骨盆漏斗韧带与盆壁相连,内侧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卵巢前缘中部有卵巢门,卵巢血管与神经由此出入卵巢。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成年妇女卵巢的大小约为4cm×3cm×1cm,重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硬。(2)组织结构 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其内有一层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向内为卵巢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外层为皮质,是卵巢的主体,由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和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髓质由疏松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与卵巢悬韧带相连续的平滑肌纤维组成(图2-7)。图2-7 卵巢的构造(切面)第三节 血管、淋巴及神经图2-8 盆腔动脉(一)血管

1.动脉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子宫动脉、卵巢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图2-8)。(1)卵巢动脉 为腹主动脉的一条直接分支(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于腹膜后沿着腰大肌前方,向下、向内走行至骨盆腔,横跨输尿管、髂总动脉下段,经骨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经由卵巢系膜进入卵巢门,卵巢动脉在进入卵巢门前,于输卵管系膜处分出若干小支供应输卵管,并且其主干将经过阔韧带全长,于子宫角附近与子宫动脉上行的卵巢支相吻合。(2)子宫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的主要分支,于腹膜后沿盆腔侧壁向前下方走行,经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约距宫颈内口2cm处横跨输尿管,从此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为粗大,称子宫体支,沿子宫侧壁迂曲上行,供应宫颈和宫体血运。至宫角处附近分出三支:①宫底支:分布于子宫上部。②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末端相吻合。③输卵管支:通过输卵管系膜供应输卵管血运。下支较为细小,称宫颈阴道支,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段。(3)阴道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的分支,分布于阴道中下段的前后壁及膀胱颈、膀胱顶。阴道动脉与子宫颈阴道支和阴道内动脉分支皆有吻合。

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的子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下段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4)阴部内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的终支,经坐骨大孔的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腔,绕过坐骨棘的背面,经坐骨小孔到达会阴部(坐骨肛门窝)分出四个分支:①痔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段及肛门部。②会阴动脉:分布于会阴浅部。③阴唇动脉:分布于大、小阴唇。④阴蒂动脉:分布于阴蒂及前庭球。

2.静脉 盆腔静脉与同名动脉相伴行,数目较多,与相应脏器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这些静脉丛相互吻合,故盆腔感染易于蔓延。卵巢静脉出于卵巢门后形成静脉丛,与同名动脉相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更为多见。(二)淋巴

女性生殖器官和盆腔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淋巴结通常沿相应的血管排列,成群或成串分布,其数目及确切位置均不恒定(图2-9)。图2-9 女性生殖器淋巴流向

1.外生殖器淋巴 分为深、浅两部分,均汇入髂淋巴组。(1)腹股沟浅淋巴结 分为上下两组,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阴道下段、会阴及肛门部的淋巴;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其输出管大部分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少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2)腹股沟深淋巴结 又称股深淋巴结,位于股管内的股静脉内侧,收纳阴蒂、腹股沟浅淋巴,汇入髂内及闭孔等淋巴结。

2.盆腔淋巴 分为3组:①髂淋巴组:由闭孔、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收集来自阴道上部、宫颈、子宫及膀胱的淋巴。②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收集来自直肠、阴道后壁及子宫等的淋巴。③腰淋巴组:也称腹主动脉旁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收集宫体、宫底、输卵管及卵巢的淋巴。

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回流基本与子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分汇入髂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经髂总淋巴结汇入腰淋巴结和(或)骶前淋巴结。子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大部分汇入腰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内外淋巴结。子宫体前后壁淋巴可分别回流至膀胱淋巴结和直肠淋巴结。子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当内外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往往沿各部回流的淋巴管扩散或转移。(三)神经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图2-10)。

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由第Ⅱ、Ⅲ、Ⅳ骶神经分支组成,含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走行与阴部内动脉途径相同。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成会阴神经、阴蒂背神经及肛门神经(又称痔下神经)三支,分布于会阴、阴唇、阴蒂及肛门周围。图2-10 女性内生殖器神经

2.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纤维由腹主动脉前神经丛分出,下行入盆腔后分为两部分:①卵巢神经丛: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②骶前神经丛:大部分在子宫颈旁形成骨盆神经丛,分布于子宫体、子宫颈、膀胱上部等。骨盆神经丛中含有来自第Ⅱ、Ⅲ、Ⅳ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纤维。子宫平滑肌有自主节律活动,完全切除其神经后仍能有节律性收缩,还能完成分娩活动。因此,临床上可见低位截瘫产妇仍能自然分娩的例子。第四节 骨盆底

骨盆底(pelvic ■oor)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如内生殖器、膀胱及直肠等)于正常位置。若骨盆底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可导致盆腔脏器膨出、脱垂或引起功能障碍;分娩可不同程度地损伤骨盆底组织或影响其功能。

骨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与坐骨结节。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三角区为尿生殖三角,向后下倾斜,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三角区为肛门三角,向前下倾斜,有肛管通过。骨盆底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一)外层

外层位于外生殖器、会阴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下面,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三对肌肉及肛门括约肌组成,此层肌肉的肌腱汇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形成中心腱。

1.球海绵体肌 位于阴道两侧,覆盖前庭球和前庭大腺,向前经阴道两侧附于阴蒂海绵体根部,向后与肛门外括约肌交叉混合。此肌收缩时能紧缩阴道,故又称阴道括约肌。

2.坐骨海绵体肌 始于坐骨结节内侧面,沿坐骨升支内侧与耻骨降支前行,向上止于阴蒂海绵体(阴蒂脚处)。

3.会阴浅横肌 自两侧坐骨结节内侧面中线向中心腱汇合。

4.肛门外括约肌 为围绕肛门的环形肌束,前端汇合于中心腱。(二)中层

中层为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其间一对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组成,覆盖于由耻骨弓、两侧坐骨结节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形平面的尿生殖膈上,故亦称三角韧带。其中有尿道与阴道穿过。

1.会阴深横肌 自坐骨结节的内侧面伸展至中心腱处。

2.尿道括约肌 环绕尿道,控制排尿。(三)内层

内层为盆膈,是骨盆底最里面、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所组成,自前向后依次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

肛提肌是位于骨盆底的成对扁阔肌,向下、向内合成漏斗形,肛提肌构成骨盆底的大部分。每侧肛提肌从前内向后外由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三部分构成。

骨盆腔从垂直方向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当骨盆底组织支持作用减弱时,容易发生相应部位器官松弛、脱垂或功能缺陷。在前骨盆腔,可发生膀胱和阴道前壁脱垂;在中骨盆腔,可发生子宫和阴道穹窿脱垂;在后骨盆腔,可发生直肠和阴道后壁脱垂。

会阴(perineum)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前起自耻骨联合下缘,后至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狭义的会阴是指位于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4cm,又称会阴体(perineal body),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会阴中心腱由部分肛提肌及其筋膜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肌腱共同交织而成。会阴的伸展性大,妊娠后期会阴组织变松软,有利于分娩,但亦可对胎先露形成障碍,故在分娩时应注意保护会阴并视情况适时切开。第五节 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器官与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及阑尾相邻。当女性生殖器官出现病变时,常会累及邻近器官,增加诊断与治疗上的难度,反之亦然。女性生殖器官的发生与泌尿系统同源,故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时,也可能伴有泌尿系统的异常。(一)尿道

尿道为一肌性管道,始于膀胱三角尖端,穿过泌尿生殖膈,终于阴道前庭部的尿道外口,长4~5cm,直径约0.6cm。由两层组织构成,即内面的黏膜和外面的肌层。黏膜衬于腔面,与膀胱黏膜相延续。肌层又分为两层。内层为纵行平滑肌,排尿时可缩短和扩大尿道管腔;外层为横纹肌,称尿道括约肌,由“慢缩型”肌细胞构成,可持久收缩保证尿道长时间闭合,但尿道快速闭合需要借助尿道周围的肛提肌收缩。肛提肌及盆筋膜对尿道有支持作用,可在腹压增加时提供抵抗而使尿道闭合,如发生损伤可出现张力性尿失禁。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直,与阴道邻近,故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二)膀胱

膀胱为一囊状肌性器官。排空的膀胱位于耻骨联合和子宫之间,膀胱充盈时可凸向盆腔甚至腹腔。膀胱分为顶、底、体和颈四部分。前腹壁下部腹膜覆盖膀胱顶,向后移行达子宫前壁,两者之间形成膀胱子宫陷凹。膀胱底部内面有一三角区称为膀胱三角,三角的尖向下为尿道内口,三角底的两侧为输尿管口,膀胱收缩时该三角为等边三角形,每边长约2.5cm。膀胱底部与子宫颈及阴道前壁相连,其间组织疏松,盆底肌肉及其筋膜受损时,膀胱与尿道可随子宫颈及阴道壁一并脱出。(三)输尿管

输尿管为一对圆索状肌性管道,管壁厚1mm,由黏膜、肌层、外膜构成。全长约30cm,粗细不一,内径最细为3~4mm,最粗为7~8mm。起自肾盂,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线侧下行(腰段);在骶髂关节处跨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骨盆段(盆段),并继续在腹膜后沿髂内动脉下行,到达阔韧带基底部向前内方行,在子宫颈部外侧约2cm处于子宫动脉下方穿过,位于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外侧1.5~2cm处,斜向前内穿越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在施行高位结扎卵巢血管、结扎子宫动脉及打开输尿管隧道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输尿管行程和数目可有变异,且可随子宫发育异常连同该侧肾脏一并缺如。在输尿管走行过程中,支配肾、卵巢、子宫及膀胱的血管在其周围分支并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丛营养输尿管,在盆腔手术时应注意保护输尿管血运,避免因缺血形成输尿管瘘。(四)直肠

直肠位于盆腔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前为子宫及阴道,后为骶骨,全长15~20cm。直肠前面与阴道后壁相连,盆底肌肉与筋膜受损时常与阴道后壁一并脱出。肛管长2~3cm,借会阴体与阴道下段分开,阴道分娩时应保护会阴,避免损伤肛管。(五)阑尾

阑尾为连于盲肠内侧壁的盲端细管,形似蚯蚓,其位置、长短、粗细变异很大,常位于右髂窝内,下端有时可达右侧输卵管及卵巢位置,因此,妇女患阑尾炎时有可能累计右侧附件及子宫,应注意鉴别诊断。另外,阑尾炎如果发生在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可将阑尾推向外上侧,则容易延误诊断。阑尾也是黏液性肿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故卵巢黏液性癌手术时应常规切除阑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