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3 01:23:58

点击下载

作者:(以色列)罗尼·索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

童年之谜: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从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视角,细致解读了儿童生命初期的情绪发展理论,指出自恋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并对健康自恋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做了详细阐述。本书内容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在心理过程、孩子的情绪记忆及其对以后关系的影响,让父母学到落地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真正按照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孩子,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指导。

本书也解读了原生家庭如何对人产生影响,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作者指出了这种影响在伴侣之间互动及育儿过程中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时指出应如何对原生家庭的影响进行觉察,以便能够终止这种“原生家庭神话”,真正吸纳原生家庭的资源,摈弃原生家庭的劣势,为孩子创设一个不同的成长环境。

本书适合父母、老师、心理学工作者,也适合所有希望了解儿童成长规律及其对人的持续影响的人群阅读。

献给

激发我写作的海姆·索兰博士,我挚爱的丈夫及终身伴侣!

说明

★本书英文版翻译编辑为伊恩·德雷尔(Ian Dreyer),科学编辑为露丝·希达洛(Ruth Shidlo)。

★在整本书中,凡泛指婴儿、儿童或成人——即不涉及某个特定的有名字的人时,性别代词(例如,他/她;他的/她的)统一使用男性代词。这是为了确保文章的一致性,以免读者揣测文中泛指代词所指对象到底是谁。当涉及特定的性别(例如,母亲、父亲)或者临床个案时,则使用相应的特定性别代词。

其他

创立家庭的爱在文明中依然保留着其威力……它执行着将为数众多的人相互结合起来的任务……在陌生人之间产生了新的纽带。——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推荐序

勘破童年的秘密揭示幸福的秘诀

能够审阅自己的老师和朋友、索兰博士的这本《童年之谜》译本并为之作序,我感到非常荣幸。

本书首先以希伯来语(以色列的官方语言)写就,后来又被翻译成英语,读者现在阅读的译本是由我的朋友丁瑞佳精心翻译的。作者罗尼·索兰博士出生于以色列,在瑞士求学取得儿童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接受了精神分析培训,后回到以色列,成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并在特拉维夫大学及以色列精神分析学会任教多年。她曾受教于多位知名的心理学家,例如,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儿童发展心理学大师、瑞士精神分析学会会员,雷内·斯皮茨(René Spitz,1887—1947)——儿童发展精神分析学家,雷蒙德·德·索绪尔(Raymond de Saussure,1894—1971)——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儿子、瑞士的第一代精神分析师,等等。索兰博士精通英语、法语和希伯来语,并以这三种语言发表过许多论文和著作。也正因如此,本书涉及的内容全面而丰富,换言之,本书不仅多次参考精神分析的各种经典著作,也吸收了目前儿童实验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并兼顾了盎格鲁撒克逊系精神分析和拉丁系精神分析的见解。

正如作者本人在书中所说:《童年之谜》是我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的结晶。这本书有助于澄清个体早期的心理体验,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婴儿的正常或病理发展路径的演化。它还关注童年体验如何在成年、伴侣和父母身份中得到体现。我的理论来源于我多年来对公认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文献以及我对临床工作的理解,两者相互借鉴,相辅相成。

作为一本专业著作,本书以自恋的发展与谱系为轴,整合了自弗洛伊德至斯特恩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聚焦于口欲期和肛欲期(预计索兰女士会推出论述俄狄浦斯期及其之后的专著),探索了儿童的认知、情绪、客体关系与自体、主体间发展的各个方面,不可谓不精深。作为一部创新之作,索兰博士巧妙地将免疫学的概念引入到对自恋现象及病理的理论中,提出了“自恋免疫系统”理论,并且将之细分为自恋有益图式、自恋伤害图式、自恋破坏图式,用来解释各种正常及异常的发展现象。这显示了其师皮亚杰对其的影响,也拉近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在我个人看来,这是自科胡特之后,有关自恋现象及病理的最具整合性和创意性的理论。本人虽然在本科时学过免疫学这门课,读硕士时学过有关皮亚杰的专题,但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老师的理论让我耳目一新,对很多疑难个案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来访者,似乎处于一种特殊的“自恋免疫亢进”的状态。我相信,各位同道都会从索兰博士的理论中有不同的收获。

本书虽然精深,但仍适合相关领域的人员阅读,如早教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儿科医生及儿童精神病学家等,因为本书涉及的人物和所参考的文献几乎可以深入到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即使是一般读者,包括父母和准备成为父母的人,都能从贯穿全书的一系列故事中获益。索兰博士以夹叙夹议的风格娓娓道来,在书中叙述了很多故事,有些是有关其本人及家人的,有些是她所观察的婴儿和儿童的,有些则来自她超过50年的临床实践。这些小故事的存在,不仅佐证了索兰博士的理论,也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哪怕暂时不能深刻理解书中的理论,读者至少可以感到,这些或许也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

在全书的最后,索兰博士以一句深情的话总结——

爱,和工作或任何有创造性的事业一样,都隐含了我们幸福的秘诀。

读罢此句,我不禁想起在以色列时与老师共处的温馨时光,她是如此温暖、亲和,让人能够完全放松,从而自然产生创造性。她是一个幸福的人,也将这样的幸福带给了许许多多人,现在她也将之呈现在读者面前。张沛超哲学博士精神分析师2019年10月于深圳福田

英文版序

在本书中,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罗尼·索兰(Ronnie Solan)将她对儿童发展的解析置于我们面前,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会看到她以一种新鲜、有趣的视角,对自我、自体及其与他者关系的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索兰在精神分析、个人成长和专业上都受到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影响,将自己作为观察者的特殊敏感性运用到工作中。在心理治疗性关系(临床或督导)中,索兰的方法帮我们对父母和孩子、夫妻和伙伴间的人类关系的挑战有了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理解。

在对后弗洛伊德学派关于儿童早年性心理发展模型进行详述和更新的一系列努力中,艾琳·乔斯琳(Irene Josselyn)的经典著作《儿童社会心理发展》(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会首先进入我们视野中,然后就是近些年转向实证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丹尼尔·N·斯特恩(Daniel N.Stern),以及由约瑟夫·玛斯琳(Joseph Masling)和罗伯特·波恩(Robert Bornstein)所收集的论文集。他们每一位都强调了整个阶段至关重要的一个新板块,但近期没有人试着对弗洛伊德最初的阶段理论重新总结归纳。即使是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S.Mahler)新做出的、具有标志性转折意义的对早年分离—个体化阶段的描绘,也需要用近年出现的对性心理发展的微观研究的修正见解进行重新调整。我特别注意到法国各精神分析学派和后克莱因学派的著作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事实上,在这些早期作品出版后的几十年里,在理解前语言期心理体验、镜像和审美领域、前客体关系、早期感知地图和初级心理包膜、内化和象征化的途径,以及心理化萌芽的精细维度和自体—他者的经验表征方面,我们经历了重大的改变。这些领域的进步扩大了我们临床工作可以“企及”的程度;反过来,临床成果也帮助我们提升理论。然而,目前仍缺乏一个在学术和临床方面同时具有灵敏性的概说,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收集和组合,并进一步完善这些发展,为我们提供一个适当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增强模型,用以指导学习精神分析的学生。

罗尼·索兰希望在这本重要的书中阐明的有关童年之谜,从本质上讲是在人类发展所固有的矛盾维度中显现出来的。这个谜并不总是被如此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在童年时经历了一种早期的焦虑,而无法定位或具体化这种体验);除了透过哲学家、诗人和心理治疗师的眼睛将其问题折射出来外,这个谜一般都不会被道出。然而,不管我们是否理解这一谜题,它确实于我们的内在搅动着——驱动着我们的发展,使其复杂或冲突,或完全妨碍我们——就像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说话的主体(他们必须将让我们感受到差异性之前就存在的语言模式内化,我们也必须通过语言才能够明确地表达我们自己),以及关系中的伙伴双方。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治疗师的工作,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挣扎着寻找和表达出在治疗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独特而又常常相互矛盾的关系品质,对他们来说,内心和主体间动力学的神秘特质是工作的中心。作为心理治疗师,考虑到我们的实际目标,我们不太能让童年的谜团不经探索或只是个隐喻。

我很幸运地注意到罗尼·索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她的研究成果最早是以最恰当的形式发表在《儿童精神分析研究》(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上的。很明显,她捕获了自恋最基本的健康作用,即自恋可以作为一种必要的心理缓冲,用于缓解在自体的分离(separateness)和联合(joinedness)[ 索兰称之为“联合性”(jointness)]之间的持续运动中存在的痛苦。尽管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在20世纪70年代末写了有关自恋的革命性著作,但其对自恋的主要观点是将之视为一种病理性表达,因此索兰的观点仍是新颖的。有意思的是,因为能够将罗尼·索兰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徘徊在我脑海里的内容和工作联合起来,这鼓励我邀请她参与我正在编辑的文集,从而进一步探索她的研究,也是这种探索让她产生了“待不熟悉为友”(befriending the unfamiliar)的概念。

如前所述,童年之谜是一种令人困扰的悖论,可以说其描绘了人类的天性和作为人的体验;因此,这种神秘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索兰所关注的矛盾维度是一种双重现象或两极分化的现象。第一个维度——我们可能认为是外向型——我们的自体感是建立在差异性之上的,是模仿我们周围的其他人或“非我”,并且在整个生活和所有关系中保持这种对他者和自体(other than self)在数量上的敏感,这可以是令人愉悦的。第二个维度——最初是内向型的——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自体从自恋的状态中浮现,完全没有差异性,我们通常称之为自私。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没有自恋性投入的补充,我们就不会拥有足够的自体感来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区分。

这些相互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张力很快变成自我(ego),尽管它们还不能被概念化。自我必须扪心自问,我们可以想象:为了保护自体,我们需要多少自恋,又要牺牲多少自恋,或者为了让我们欢迎、承认、善待他人他物,我们要屈服于多少其他的心理运作。古犹太圣人希勒尔(Hillel)问道:“如果我不为我自己,那么谁将为我;当我只为我自己,我到底是谁?”

这个悖论在婴儿(如果不是胎儿)张开嘴的那一刻起就诞生了,因为婴儿体验到一个间隙,而外来的实体进入其中,婴儿对感官周围的刺激有所反应,特别是通过我们所知的皮肤这一有着双面孔(Janus-faced)的屏障——这基本上定义了口欲期。孩子再次体验到这个残酷的悖论,是当其更能意识到(口欲期的成就让孩子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食物和粪便在消化道内的存在以及身体更多入口的意义——这定义了肛欲期。性别、竞争性的性目标以及客体的多面性意象的增加将更早阶段的成就进一步复杂化和性欲化,这种双重效价的张力也呈指数级增长。在这里,我必须指出,索兰主要强调的是口欲期和肛欲期的分离—联合,而且有时读者会很明显地感觉到她不够重视俄狄浦斯期的作用;我们期待她通过进一步的工作来完成对随后发展阶段的概述。

这种双重悖论的角度极其重要。当代理论构建和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自恋是一种“健康的”或规范的次级自恋,与仅将自恋这个概念视为一种病理性的心理状态不同,它并不是站在健康的自我感(selfhood)或与他人关系的对立面。最重要的是,自恋是用来遮盖、包封(隐喻性的包封,也可以作为自体被包含在内的包膜)并保护自体、调节其在与他人交往中的损耗的。

自体经验的乐趣与我们的容忍、寻求、享受或拥抱谜题(“悖论”并不是一个情感状态)的能力以及准确地关注那些表明谜题的强度或数量可能与很快超过安全基线的信号的能力直接相关。索兰用她独特的方式阐述了自体如何与这种两难进行斗争,她谈到了自体对差异性“待其如友”,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创造了一种对差异性的熟悉感。她对这个词的使用是恰当的,因为“朋友”这个词的词根与爱和快乐这两[1]个词 的关联十分紧密。如果我正确地理解了索兰的想法,应该说,她描述的是一种保护装置,这个保护装置不断补充自体内在的尊严、敏锐和隐私,同时恢复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她的理论的众多应用中,索兰慷慨地选择了我的一个研究领域,并强调了笑话和幽默感在根本上是如何被设计的,以保持一个保护的包膜,包裹着我们对差异性之谜的最早的感知。

在索兰的观点中——我认为新颖是至关重要的——自恋被重新定义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自体免疫系统,阐述了弗洛伊德关于刺激屏障(或保护性壁垒)的最富有成效的概念。这使她能够进一步假设一个更广泛的自恋性自身免疫系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运作,并且她能够区分这一系统的11种功能。健康和病理在舒适和高效的自体—他者的关系中——主要是在非自体刺激、实体和发展的世界中维持自体熟悉感的能力——现在可以被更准确地概念化为自恋免疫功能的不同水平和素质,除了其他因素以外,这取决于对这一系统的亚成分获得的成就进行内化的程度。

罗尼·索兰在本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个迷人悖论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这些直到现在也只是对其的部分描述),以减少本身童年/自我感(selfhood)之谜在我们内在激起的困惑感。我并非希望在此看到一个枯燥的、智力上的谜题最终被解开,而是一个深层次存在的结,它跨立于心理体验的核心——对自体和他者的体验——当跨越这个结的时候,我们会绊倒或者学会享受。

那么,地狱不仅仅是“他人”,这是萨特(Sartre)在他的戏剧《禁闭》(No Exit)中典型的误读。地狱不是另一个人,它不是“在那里”;地狱是自体不可磨灭的差异性部分。这种原则上的精神焦虑源于一个事实,即自体永远都神秘地预示他者;我们不可避免地将自己视为他人意识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并且语言的神秘特质使我们无法[2]对之完全辨别或破译。这个谜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索兰认为,自恋发展的任务就是帮助自体维持一个平衡。

童年之谜、自体与自恋及他人他物之间关系的谜团,可能与很久以前引起弗洛伊德注意的体验范畴相似,也自此一直令人关注。我在想离奇、可怕的体验,奇怪、陌生感以及朋友的反义词……一些让人同时感到知道和不知道、熟悉和不熟悉的奇妙感和神秘感。我们一般能意识到,我们不能很轻易地冲淡这种奇怪的不安感和恐惧感,并期待这种神秘感由坚持“它是什么”这个结论激活。如果一个人把这种经历强加到一个绝对的二分式框架中,就会扭曲其真实的价值,就像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巧妙地告诫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宣称他是否找到了或创造了过渡性客体一样。这样做将破坏所有关于过渡性经验的特别之处,并最终阻碍象征化的发展。此外,任何过早或不自然地修改包含精神发展特定维度的“神秘”或“谜”之体验,都将导致缩减、麻木或偏执性妥协。正如索兰所定义的那样,自恋免疫系统保护谜团柔和而光亮的品质。

我将引用下面这段话来结尾。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它与自体、自恋和他者之谜间具有间接却不可避免的相关性。下面这段话是弗洛伊德所写的一段很酸楚的人生经历,那是在众多的精神分析文献中(令人难以理解地)被遗落的珍珠。

因为“双重”(double)的神秘效果也属于[对神秘的研究],有趣的是未经请求和不被期待地遭遇自己的意象是什么效果……我一个人坐在火车卧铺小隔间中,当火车比平时颠簸得更加猛烈时,邻近清洗间的门在用力摇晃,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穿着睡衣、戴着旅行帽进来了。我以为他是离开两个隔间之间的清洗间时走错了方向,误入了我的隔间。所以我跳起来,想让他找对地方,但我立刻意识到,那个闯入者只不过是我在打开的门上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而已。我仍然记得我完全不喜欢他的样子,反而被我们的“双重”吓到……我只是未能识别[它]。然而,我不喜欢这种双重的感觉,这是一种古老的反应的残留痕迹,那种“双重”的感觉是不是神秘的?

当我思考弗洛伊德的错综复杂的例子时,他似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分析性心理工作的浓缩式同构!我们也许可以重新构建私人隔间——暂停在两种心理状态之间,在跨越边界的梦幻模式中进行非空间穿梭——火车上隔间里打开的门上的镜子,和心理空间之间描绘的阈限,就是分析性框架概念的模拟物。短暂地偏离了习俗和礼貌的举止、心不在焉的心理、幻想中的心理,此时变得更能够被关注或理解。通过正常发展动力魔术般的退化,框架被设计来允许对某些人和某种差异感重复“自体”的“古老”的不友好的“痕迹”。在弗洛伊德的例子中,另一个人被暂时体验为一种离奇的双重;在其他时候,也有类似于旧事如新和似曾相识的轻度解离的经历,以及在急剧的精神病性体验中,想象一个孪生兄弟姐妹。我们习惯的“夜行衣”或包膜不能总是隐藏这个谜,或者把它凝结到我们能处理的情感方面的二分法、分裂、黑白价值观和礼节上。无论是怎样的内心冲突让弗洛伊德遭受了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和侵入性的我—他体验,罗尼·索兰会希望我们能“待其如友”。对分析师和病人的挑战在于逐渐重新学习如何容纳和结交这些经历,并恢复对谜更加友好热情的态度。摩西·哈勒维·斯佩洛博士(Moshe Halevi Spero,Ph,D)巴伊兰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研究生项目的教授兼主任《以色列精神分析年刊》主编本文选自该刊物[1].古英语frēond意味着朋友、情人或亲戚,与老撒克逊人的friund、古高地德语friunt(德语freund)以及哥特式无限frēogan表示“去爱”同源。[2].与索兰看待自体、自恋的作用谜一般的品质相似,尚·拉普朗虚(Jean Laplanche)认为从纯粹的病理学范畴对“诱惑”的评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精神发展最早的架构中的基本作用。在此不能进行详细的讨论,我只想说,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始或经典的“一般诱惑理论”,拉普朗虚强调另外一个成人以及这个成年他人的潜意识在孩子形成其心理装置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拉普朗虚看来,特别让人想起拉康,那些基本的内在能动性——自我、潜意识和超我——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次要于原始、神秘的他人铭文(由语言传输的),而自身的特异性是源于婴儿试着掌控、象征和“翻译”这些铭文获得了部分成功和必要的失败所得。拉普朗虚的观点和索兰对自体—他者和分离—联合之谜“待其如友”的概念交叠的部分值得更进一步的探索。

引言

我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每一个成年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孩童,这个孩童被认为代表了该个体早期生活经历的记忆痕迹的总和。我们每个人自身都包含有源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客体关系叙述的层层记忆痕迹。这个隐藏的孩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回荡,影响我们对当下情景的身体感觉和情绪反应。这对我们创建的新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诸如我们作为父母时和自己孩子的关系,以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中的一方,等等。

写本书的想法源于我想与他人分享孩子从出生开始的情绪发展进程;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主题,也是我多年带领的研讨会一直讨论的主题。这些研讨会是特拉维夫大学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心理治疗继续教育项目中的一部分。对我来说,这是对参加研讨会的数百名与会者表达感谢的良好机会,他们对我形成有关儿童动力学发展的新理论都做出了个人的贡献。我将在本书中阐明这一理论。我的有些观点已经在各种专业论文以及本书最初的希伯来语版本中阐述和呈现。

我的基本观点,用温尼科特的术语来说,即大多数父母都是“足够好”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解及其对孩子的爱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付出。

……无论如何你都会犯错误,这些错误会被孩子看到并被其感觉为灾难性的,他们会试着让你为这些挫折负责,即使你对此并没有责任……如果有一天你的女儿要求你为她照顾婴孩,你会觉得得到了奖励。因为这表明她认为你可以做得很好;或者你的儿子想要在某些方面和你一样……《童年之谜》揭示了婴儿在口欲期和肛欲期的早期心理发展及其对婴儿正常或病理性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父母对孩子情绪发展的影响。在情绪发展阶段所提到的年龄划分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平均年龄,个体的发展阶段与之有些偏差也是正常的。将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进行切割具有某种程度的随意性,这是为了便于在教学中进行描述时可以更加清晰,也是为了让那些对分析和临床工作不熟悉的读者也能读懂。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方面相互交织,很难客观地将之分开。

从临床观察和治疗中截取的例子可以帮助读者提高他们对早期发展过程的理解,也让他们了解隐藏于自身内在的孩童。《童年之谜》集中在四个重要的主题上:自恋、自我、客体关系和分离—个体化。这些熟悉的基本概念在情绪发展中被整合和概念化在新的理论和临床术语中。

我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健康自恋的功能运作概念化,我将其视为一种情绪免疫系统,保护着我们自体的熟悉感、抵制任何挑战这种熟悉感的陌生或差异性。这种概念化将在生物免疫系统的语境下进行研究。此外,我建议重新审视自我的功能运作,包括适应机制和防御机制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口欲期和肛欲期的运作模式。这一区别将阐明,我们如何通过自我适应的功能运作来改进和实现我们的智力潜能(精神运动、认知和情感)、应对现实,以及如何保护自体抵御陌生感和随之而来的、可能破坏我们稳定性的恐惧和焦虑。

我也对正常的客体关系进行了新的阐述,并将其定义为“联合—分离”,即在整个生命中从出生时具有口欲期的亲密特征到肛欲期时具有的协调特征。这一阐述将表明,为什么我将原始母婴关系中存在的共生视为对客体关系的损害。

综上所述,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正常情感发展的基础。它们还提供了洞察自恋功能和(可能导致自体易碎和脆弱、不成熟的个体化、自恋障碍和病理性现象的)客体关系受损的可能视角。

我所提出的创新的理论定义最早是在精神分析前辈的温室中由我的导师培育的,现在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续。我知道,任何理论创新最初都会引起一种陌生感和抗拒感。与此同时,我希望我的理论方法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它将有助于保持情感渠道的开放,以吸收熟悉的内容,也能待新奇如友,而不需要我回顾众所周知的理论立场。

在我的书里出现了很多婴儿、儿童和成年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展示出正常的发展过程,另一些人展现出情感障碍的发展过程。本书引用的治疗中的描述都是基于我对婴幼儿的观察,以及我对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伴侣的临床和诊断工作。基于我多年的经验,依靠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背景,我选择了比较突出的例子(诚然是一个小样本)来说明我的理论。

为了保密起见,本书所提及的病人信息都很模糊。然而,对情感过程的描述、个人叙述和事件的顺序是真实的,所以过程的本质和关联性得以保留。我借此机会感谢我的病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第一部分 口欲期——亲密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

Homo sum,humani nihil a me alienum puto

I am a man:nothing human is alien to me

我亦人也,人之事,焉能与我无涉?——罗马剧作家 泰伦斯(Terence)

第一章 开端

清晨,肖恩(Sean)一路向前,从自己熟悉的母亲的子宫进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充满着光的陌生空间。这个空间里的生活环境与他曾经所习惯的地方完全不同。来自母亲子宫和出生这一瞬间的感官刺激,作为生活初始体验的记忆痕迹被永久地铭刻在心,也为他区分熟悉和新世界中的陌生与新奇奠定了基础。情绪生活的开端

我们惊叹于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成长。胎儿原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细胞结合而成的,这一结晶具有与两个祖细胞相似的特征,但又和它们有所不同。母亲和胎儿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却共享着一个空间——子宫,他们通过脐带和胎盘相互连接。有时候,胎儿睡着了,母亲醒着,母亲会焦急不安地想,为什么胎儿不动了;有时候,母亲睡着了,但是胎儿却醒着,干扰母亲的睡眠。然而,母亲时不时否认胎儿的可分离性,并试着去感受它融合在自己体内,仿佛他们结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实体。这种人与人之间从分离到结合的流动持续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母亲十分留意胎儿运动和反应的节律,并对其进行解释,通过抚摸肚皮或唱歌与胎儿交流。母亲通过腹壁形态的改变来观察胎儿的活动,也可以通过超声波对其进行观察。她开始了解胎儿,试着想象它出来时长什么样。当她在“设想现实”的时候,借用布伯(Buber)的说法,她将自己不熟悉的胎儿变成了一个更加熟悉的客体,期待着能将宝宝抱在怀里的那一刻。这一刻,她对宝宝的爱汹涌而至。

子宫中的胎儿受到子宫内心理环境和母亲情绪状态的影响,但是胎儿没办法理解这一切。虽然如此,子宫是它所熟悉的地方,在封闭的空间里移动、生存,一种熟悉和幸福的感觉在胎儿心中升起,直到它完全准备好来到这个世界上。

现在,新生儿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陌生世界,他被迫靠自己呼吸。哭声从他的喉咙里释放出来。他大概感到自己也是陌生的,并且从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视角与母亲邂逅。毫无疑问,对新生儿来说,这是很具有戏剧性和创伤性的时刻。在面对新的陌生世界时,他完全依靠父母的帮助才能生存并保持自己的自体熟悉感(sense of self-familiarity)。

在母亲看来,分娩阵痛和宫缩意味着分离过程:胎儿从她体内出来,与子宫分离,她最终与新生儿相遇。他全新的存在与母亲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母亲不再依赖于胎动(这种运动的活力曾经给她安全感)来感知孩子,而是不得不专心留意孩子,留意他在子宫外是怎么做的。她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后代——不再是“体内”的胎儿,而是“体外”的宝宝。这次相遇充满了不确定性、忧虑和快乐,也伴随着身体的疼痛、情绪和荷尔蒙的爆发。

父母带着他们所有的生活经验留心地照看着需要全天候看管的新生儿。尽管他们为宝宝的到来已经有所准备,但这种不熟悉的相遇还是具有其复杂性。为了在新的情绪状态中体验到更多的熟悉感、信心和掌控感,父母会寻求指导者,也会回忆起类似的过往经历。连接到父母自身的情绪历史及其根源让他们都有一种与自己独特过往的直接连续感,还能感到与夫妻、孩子的伙伴关系以及他们共同的未来。除了继承父母遗传基因之外,孩子还延续着代际间的历史遗产。

孩子的出生赋予了我们一个新的头衔——母亲和父亲。娜塔莉(Natalie)是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她的到来让家庭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父母感到自身责任重大。在感到极大的快乐的同时,他们也变得敏感和脆弱,有时候也被疲劳和焦虑感所淹没。他们能成功应对手头的难题、确认孩子的需求、对其予以回应、保护孩子不受所有的伤害吗?

三天后,娜塔莉离开了产科病房回到家。家是父母所熟悉的地方,对她而言却是陌生的。在生命的头几天,娜塔莉尝到了初乳的味道,但现在奶水从母亲的乳房喷涌而出,味道和稠度都改变了。娜塔莉拒绝吮吸,开始“逃离”到睡眠中。同时,母亲的乳房开始堵塞。娜塔莉带着强烈的饥饿感醒来,却发现很难将自己附在乳头上吮吸。为了生存,娜塔莉爆发出令人心碎的哭声。父母试着安抚她,却未能成功。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他们发现,奶水稠度和味道的轻微不同都会激起娜塔莉的陌生感,这让他们难以掌控。

从出生那一刻起,宝宝对周围以及自身体验到的任何变化都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我们现在知道身体接触,如拥抱和亲吻、摇篮里有[1]节奏的摇晃、说话和唱歌、闻嗅和照看以及定期按摩 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并形成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渐渐地,孩子感到自己熟悉的自体感开始结晶,伴随着一种自我认同、自体连续性、自体恒常性和客体恒常性的感官感知——所有这些最终发展成为安全感。孩子在改变的环境中开始将自己视为熟悉的、区分于让他感到陌生的一切(非自体)。

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情绪“救生包”(生物生存系统的一部分),它包含发展所需的天生感官—情绪潜能和控制、调节的作用机制。这伴随我们终生的“救生包”受我们与父母和环境的关系的影响而更加复杂。情绪救生包受三种情绪系统的支持。

1.情绪免疫系统(emotional immune system)代表着健康自恋的功能运作,健康自恋的功能是捍卫熟悉感以及自体(self)的良好状态不受外来感觉的侵犯。免疫作用在被熟悉吸引和拒绝陌生新奇之间摇摆,换句话说,就是在既定熟悉的良好状态和面对陌生的警觉间踌躇。

2.情绪自律系统(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system)代表着自我(ego)的功能运作,自我的功能是调节驱力和情绪,通过挖掘潜在的智力(其精神运动、情感和认知的成分)来管理适应性和防御机制。这种调节性的过程在情绪骚动和情绪克制两极间摇摆。

3.情绪依恋系统(emotional attachment system)代表着客体关系的进程,客体关系的功能是创造带有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特征的依恋,并维持和他人的关系,尽管彼此之间有着差异性和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这种依恋过程在个体化和依恋两个对立的状态间摇摆。

这三个系统的和谐、交互运作,有时候很难追溯或区分来自于其中哪一个的单独作用。这种区分在某种程度上很武断,却是因教学目的而为之。在本书的两大部分中,我会从三种情绪系统的功能运作来纵览口欲期和肛欲期(前性器期两个阶段)的发展。精神分析有关自恋和客体关系的概念回顾

我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构想是在现有精神分析发展概念的基础上的延续和扩展。从开始我就想强调一点,我认为的自恋与我们所熟知的自恋在概念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我认为区分健康自恋突出了自恋的新特性。借鉴早期文献,我会阐释这些精彩主题的主要内容,即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呈现的自恋和客体关系的主题,并解释先前概念化的主题和我提出的理论之间的关联及连续性。

对我而言,自恋和客体关系在以下四个方面对我的精神分析理论构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自恋的概念;

2.保护自体免受外来刺激的需要;

3.自恋、自体和客体关系;

4.健康自恋与病理性自恋对比。

接下来我会讨论和这四个方面相关的重要文献。首先简单介绍这些理论背景是如何形成我的概念化构想基础的。我选择的是对我的精神分析性思维影响最大的文献。

自恋的概念

自恋的概念从古希腊神话而来,年轻的那喀索斯(Narcissus)爱上了池塘中自己的倒影。自弗洛伊德在其理论中强调自恋的重要性后,自恋的概念就同自体爱(self-love)联系在了一起。哈弗洛克·艾利斯(Havelock Ellis)是首位将神话中的自恋和心理学上讲的自恋相关联的人,他采用了“水仙样”(narcissus-like)这一术语。纳克(Nacke)提出了“自体爱”(love of the self)这样的措辞,并用在对性倒错的研究中。1910年,弗洛伊德在对倒错和同性恋的临床研究背景下探讨了自恋。兰克(Rank)将自恋视为对身体之爱的正常发展,是一种自负和自体欣赏。弗洛伊德又补充了自恋的起源性(发展性)内容,假定它是力比多发展的一个阶段(自体和客体间还没有清晰界限的阶段),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因素(自我被体验为力比多客体,让个体可能为之骄傲甚至爱自己)。

从1899年至1914年,自恋这一领域的核心主题是“初级自恋”,即力比多投注在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还未从自体中分化)上。弗洛伊德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恋不是倒错,而是对自体保存本能的自我主义的力比多补充物,可能被认为对每一个生物都是合情合理的方法。”在情绪发展的过程中,力比多也被指向客体(次级自恋),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从投入到客体上撤回而投入到自体/自我上构成了病理性自恋的基础。所有形式自恋的共同特质(正常的和病理的)都是对自己的爱,引申到对自己身体或者将自己作为性对象的爱。

弗洛伊德所称的初级自恋和次级自恋的概念都涉及三种现象:客体的选择、关系模式、理想自我(自此,自尊的概念事实上已发展为自恋的同义词)。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力比多投入单独指向自我/自体或客体引发理想化、全能感和迷恋之间的至高欢欣体验。当从表面上看不再需要外在客体时,可能也激发了被定义为幸福的极乐状态。

早在1908年,弗洛伊德声称,没人会放弃任何东西,更确切地说,只是用其他东西将其替代。随后,他甚至补充道:“人并不甘心放弃童年时期的自恋完美主义。”

杜鲁兹(Duruz)认为,没有形成自恋理想,就没有心理生活,而理想的目标就是所谓的原始极乐自恋王朝的复辟。弗洛伊德将自恋的源泉(这种极乐的状态,带着“广阔无垠感”和得意扬扬)定位于子宫期(单孢体),视其为正常发展过程的连续。

保护自体免受外来刺激的需求

1950年,弗洛伊德沉浸于神经系统中刺激的渗透性和不能渗透性及其与感知和记忆的关系的问题之中。他创造了“刺激防护屏”(protective shield against stimuli)这一概念,并将该概念中滤除刺激的目标视为自体保存(self-preservation)的本能。

在弗洛伊德之后,很多心理学家提出不同的术语来表达自体保护的需求,例如,比昂(Bion) 的“容器客体”,卡恩(Khan)的“作为防护屏的母亲”,温尼科特的“抱持的母亲”,比克(Bick)的“精神皮肤和第二层皮肤”,伊斯曼(Esman)的“甄别机制”,安吉欧(Anzieu)的“自我—皮肤”“精神包膜”,塔斯廷(Tustin)的“保护壳”,乌泽尔(Houzel)的“薄膜、家庭外衣、结构稳定性”,等等。赛明顿(Symington)认为,自恋具有对抗急性精神痛苦的保护性特征。《论自恋》(On Narcissism)是弗洛伊德最富深刻见解的文章之一,他揭示:“众所周知……一个人经受了器官的疼痛和不适,会放弃对外在世界一些事情的兴趣……在康复以后再次生发出来。”马勒也描述了类似的观察,她指出,在母亲离开房间时,孩子撤回到自己的世界中,显然沉浸在之前自己与母亲同一性或亲近状态的记忆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对周遭的兴趣减少,并试着维持其情绪平衡。

安吉欧构建了精神包膜和自我—皮肤的概念,内、外在刺激在[2]其上留下记忆的痕迹,经由它们相互连接产生一种本体感受 和感觉的感知地图。这种感知地图是区分内在与外在、熟悉与陌生的基本框架。自我—皮肤则促成自体的安全界限。安吉欧进一步认为,旨在保护自体的自我—皮肤也受到孩子死本能中毁灭性成分的影响,且常常受到母亲具有的缺陷的影响,而这被视为孩子自恋整合方面的病原。

在这方面,克莱因(Klein)认为,自恋情形是与死本能相关的攻击性和毁灭冲动造成的结果。这种毁灭性活动引导婴儿(以及任何自恋型人格)投射其憎恨。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他人被体验为一种威胁,婴儿则内化威胁性客体表征。汉娜·西格尔(Hanna Segal)发展了克莱因理论,详细说明了自恋结构是对死本能和嫉羡的表达和防御。

弗洛伊德试图在生理(神经)和心理过程之间找到一种共同的标准。联系到在神经系统科学中占支配地位的学说,帕利(Pally)强调“心理现象都源自于生理……是在神经回路中的事件”。在恒常高唤起状态中的神经回路创造了恒常的网络图式,代表着外在或内在感官刺激的记忆。神经回路之间的组合连接和不同的大脑中枢联合起来唤起“熟悉感”以及熟悉的历史连续性。

这些研究认为,记忆被编码并储存在神经网络中,已形成的索引印记为将新刺激识别为熟悉物提供了对比基础。马丁(Martin)表明,特殊的神经元接收器将恒常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编码,这种神经编码就是所有感官系统的“共同语言”。熟悉的意义归功于自体体验。桑德勒(Sandler)认为,感官整合的组织活动代表着“试图对到来的激励附上意义……依据过去的经验和将来的活动……形成一个内在的参照框架,通过这个框架来评估外在的世界”。另外,大脑自动持续加工感官刺激、匹配模式和产生观念。这样,模式匹配与心理分析有着特殊的关联性,特别是移情。如果当下的情形激活了一种与所存储记忆相类似的模式,那么,因为大脑仅仅寻求足够好的匹配,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形可能会得出它们是相同的这一结论。也正是因此,我们会倾向于看到我们之前看到过的东西。

汤姆金斯(Tomkins)和他的学生、同事内桑森(Nathanson)让我们关注依恋和客体关系心理表征中的关键元素——情感的重要性,作者称其以“浓缩的/抽象的编码”为特征。举例来讲,在讨论影响家庭的羞耻情感时,内桑森写道:“每一次羞耻情感被激活,我们都被及时往回吸引,体会生命中与羞耻感相似或相关的表征,而不管我们是不是将事件识别为典型的羞耻。”其情感理论还触及其他方面:“……回想的现象远不止于此……与曾经的羞耻感共同储存的回忆还有我们在受伤时让自己感到好些的所有方式……与情感密切相关的是我们对此的反应史。”

19世纪晚期弗洛伊德已经认识到生理和情绪系统有很多类似的特征。我的关注点在于生理免疫进程和情绪免疫系统功能之间的相似性。

免疫学者将生物免疫系统描述为遍及身体的细胞和组织的网状物,通过整体运作来保护身体,抵御入侵和感染。同样,我也将自恋进程构想为受熟悉所吸引及对陌生有所阻抗,健康自恋通过提供情绪免疫系统从而保护自体。除其他因素外,两者都依赖于完整的神经回路和大脑加工来达成最佳的功能运作。我们还能发现在生理自身对疾病的免疫和自恋免疫系统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共同特性(见第六章防御机制)。

我将自恋设想为自体免疫,用以抵御外来者入侵自体熟悉感,其方式最初为抵抗不熟悉的刺激(包括个体的差异性),随后识别出陌生中根植的熟悉感并在其受到挑战和伤害后予以修复。几年后,布里顿(Britton)也提出假设,认为心理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似性。但他并没有特定地考虑与自恋特征相关的相似性。布里顿的观点让我的设想得到了支持:

我认为可能存在对其他心灵产物的过敏,类似于身体的免疫系统——一种心理上的过敏症……识别非我或者不像我,心理回应所履行的心理功能与躯体回应的类似……我们担心,当遇到外来心理信息时,维持自身现存信念系统整合性的能力会唤起伤害性的冲动。

弗洛伊德提出另外两种重要现象,即“自体爱”和“微小差异的自恋”,正是相似的人之间所存在的微小差异形成了他们之间陌生感和敌意的基础。三年后,他写道:

那些对陌生人感到的不加掩饰的反感和厌恶,我们将其识别为自体爱的表达,即自恋的表达。自体爱效力于个体的保存,表现得好像与个体独特的发展线有任何分歧时都是对其予以批判及要求其改变。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敏感性本该针对的正是这些差异的细节。

加伯德(Gabbard)认为,弗洛伊德提出的“微小差异的自恋”这一概念可以扩展为识别基础的自恋需求,即维持作为一个自主个体的自我感。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评论可能也反映了一种痛苦、受伤的状态或者因自恋对偏离熟悉的敏感所导致的异化感,正是这种偏离开启了对外来刺激的阻抗。

自恋、自体及客体关系

我认为自体感的出现受到作为自体熟悉感的自恋进程的免疫,自体和自恋都是在客体关系发展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并逐步发展的。

很多理论学家都将自恋与自体及自体表征或客体表征联系在一起论述,而客体关系、自体和自恋概念之间的差异看起来似乎变得比较模糊。

基于自我心理学的启示,哈特曼(Hartmann)第一次区分了自我和自体,也区分了理想自我和理想自体。哈特曼将自我定义为一种心理结构(带有不同功能的装置),自体是整体人格,而自恋则是力比多投注。这时候,自恋不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存在于自我中,而是存在于自体中。自弗洛伊德后,我们持续地将自恋归功于力比多投注,而变量因素是自恋力比多投注的对象。安妮·赖西(Annie Reich)认为,自恋力比多投注于自体表征上,而非真实自体上,同时,她称,对自体的正性评估显然是一个人健康幸福状态的前提条件,此后,科胡特将自恋重新定义为发展自体中的正性投注。

在自体心理学的基础上,科胡特提升了自体的三个主导性问题:

1.单独“核心自体”的存在,是自体所有成分的凝聚群;

2.正常的心理发展依赖于自体的凝聚性,区别于自恋型人格障碍;

3.维持自尊是对自恋脆弱性最佳的防御。斯特恩进一步阐释了“核心自体感”的概念,认为“(核心自体感)由整合而产生……四种基本的自体体验(self-experience)”,即自我能动性、自我统一性、自我情感性和自我历史感。

尽管大部分精神分析师都接受客体关系和自恋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儿童自体形成的作用,但在有关早年客体关系模式方面依然存在观念上的分歧。有些精神分析师,如查斯特盖尔–史密尔热(ChasseguetSmirgel)、斯特恩、埃姆特(Emde)、福纳吉(Fonagy)和塔吉特(Target)等,也包括我自己,认为新生儿从生命之初就开始将自己从非自体中区分出来。而有些精神分析师则相反,如科恩伯格(Kernberg)、马勒和麦克德维特(McDevitt)、科胡特、史托罗楼(Stolorow)及其追随者,他们认为,婴儿在生命早期并不能将自己从非自体中区分出来,就好像生活在与客体共生的融合或自恋的融合中。但大家都赞同自恋关系和自恋客体的选择是否认或拒绝自体和客体之间分离性的结果。

马勒形容初级自恋是在生命开始几周的“正常自闭”,此时,婴儿似乎是在一种原始幻觉般的迷失方向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需要的满足应归于自己全能、自闭的轨道。马勒认为,婴儿并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尽管她宣称,婴儿试着摆脱不愉快的压力。从第二个月开始,婴儿在行为和功能运作上就好像他和母亲是一个全能的系统——共有的边界内一个双向的统一体。这种“正常共生”描述了未分化的、和母亲融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I)还没有从非我(not-I)中区分出来。

科胡特认为正常发展建立在自体的凝聚性之上。作为婴儿的自体客体,如果父母在情感上能满足婴儿的需求,则婴儿能实现其正常发展。个体若不能感知客体的独立性,则极度需要或渴望自体客体的存在,以维持自体存活。科胡特及其追随者提出了自体客体从古老到成熟的发展路线。

福纳吉和塔吉特创造了富于启发的“心智化情境”概念,描述孩子反映、思考情绪情境的能力。他们认为,这种能力取决于父母是否能够从孩子独立性的角度来识别其需要被理解的内在世界。

健康和病理性自恋

大家普遍认可自恋是人类情绪系统发展的重要元素,但在我看来,精神分析文献中对以下问题并无足够的阐述,即自恋是如何运作的,其目的是什么,其重要性何在以及如何区分正常的自恋和病理性进程或行为。弗洛伊德将正常自恋视为自体爱,是为个体的保存而效力的,个体“从爱的客体(当其痛苦时)撤回力比多兴趣……康复后会再次生发出来……我们的行为应该正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的”。其他人认为的正常自恋的观点包括:自尊的调节;接纳一个人的不完美和理想的局限;在现实感知和正性自尊之间的匹配;在早年初始正性体验基础上的正性自体和客体表征;自体凝聚性的维持;结构化的凝聚力、暂时的稳定性和正性情感色彩的自体表征的维持;力比多投注在整合性的自体结构中;区分个体和他者的心理过程。

当自尊受到威胁并大大地降低,甚至被摧毁时,自恋活动就会被唤起,以行使保护、恢复、修复和稳定自尊的作用。这些可能被理解为持续性的补偿手段。

赖希强调,自恋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下才会发展为病理。例如,当客体投注和自体投注之间的平衡受到干扰时,当客体投注不足或完全没有投注时,当对身体或特定的器官极大地高估时。自恋性病理在自尊调节方法运用上特别引人注目。史特罗楼还强调,健康自恋与不健康自恋在功能术语上的区分根据为其是否能成功维持具有凝聚性的、稳定的和有正性色彩的自体表征。麦克莱兰(McClelland)认为,自恋是人类正常心理发展和正常功能结构的一个维度。他在三个大的类别下讨论自恋,即经济、情绪快乐和情绪焦虑。

大部分专业文献都讨论了自恋的病理性。弗洛伊德将自恋描述为不正当的力比多发展。其后,他又认为次级自恋是病理的潜在来源,即力比多从客体退出投向自体/自我。

自1960年起,特别是1980年后,赖希、科胡特、科恩伯格和其他人都倾向于从人格障碍的角度来看待自恋。科胡特认为,这种病理并不在于自恋,而是由于在损坏或缺失的结构中不能维持自体凝聚力所导致的。他将人格障碍的病因学置于发展的更早期阶段,这个时期所遭受的沮丧、受挫或创伤(所有这些都涉及与发展需求相关的不同程度的共情失败)导致人格在脆弱的基础上发展。科恩伯格认为,病理性自恋通过紊乱的客体关系、通过防御来对抗整合(如力比多和攻击性之间的分裂)、通过依赖于外在环境来调节自尊这三个方式,从而将力比多投到了一个结构分裂的自体上。症状常常作为防御机制以抵御在受挫后呈现出的负性自体或客体表征。格林(Green)还描述了产妇抑郁时孩子所经历的哀悼过程,即对孩子而言,母亲物理上存活着,但心理上已死。他指出,这是一种“母亲已死”的状态。杰尔济(Gerzi)进一步阐述了创伤破洞(traumatic holes)的概念。

现在,我们回到生理免疫进程的概念上。免疫学家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丹恩伯格(Dannenberg)和肖恩菲尔德(Shoenfeld)及其他人认为,免疫系统保护熟悉的、恒常的人类细胞蛋白质编码,识别并阻止有着不同蛋白质编码的外来侵入者,因为它们对身体细胞的完整性带来危险。费希尔(Fisher)将免疫系统定义为“细胞、组织和分子的集合体,其作用是保护身体不受环境中许多致病性微生物和病毒的侵犯……这种对微生物的抵御被划分为两个基本反应类型: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可以被视为免疫系统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免疫系统由细胞和组织构成,它们时刻存在并随时准备行动起来对抗感染现场的微生物。”先天/天生免疫系统在没有用到抗体时,会动用白细胞来毁灭侵入者。

适应性免疫系统用来对抗的致病菌则是能够规避或跨越先天免疫防御的。该系统随着人的发展而增强并通过对入侵者进行记忆就能在其再来时与之战斗。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外来入侵者驱使身体激活免疫细胞来对抗它们,此时产生的被称为抗体的蛋白质依附于入侵者,这样就能识别并毁灭它们。一般来讲,与适应性免疫反应相比,先天免疫反应更加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

我认为自恋是一个情绪免疫系统,立足于健康自恋所具有的先天功能运作良好的调控系统的特征。这一系统在和自我适应机制结合起来获得其适应性形式时会随之增强,从而让我们可以接纳和帮助建立新的熟悉感,这也是一个跟记忆相关的过程。当然,健康自恋还是建立在受熟悉吸引、对外来阻抗的基础之上的,这和生理免疫系统的进程非常相似。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系统反应出现了问题。在自身免疫反应中,抗体和免疫细胞错误地将身体自身的健康组织作为目标,向身体发出信号来袭击健康组织。病理性的自恋也可以被视为情绪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症状和生理免疫性疾病非常相似。根据(生理)自身免疫的概念,即指免疫系统不能区分自体和非自体。这一发现可能构建了自体免疫、精神疾病和觉察受损之间的关联性,可能意味着一组精神分裂症病人亚群体会呈现出自身免疫过程的特征,这一理论受到不断积累的研究数据的支持。

免疫学家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的研究聚焦在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PNI)上,即研究心理过程和人体神经及免疫系统之间的关联。本人概念模型的理论背景总结

弗洛伊德铺陈的理论基础——在上述引用的精神分析性文献中已详细阐述——让我形成了自己整体上的精神分析性思路,也让我努力尝试去阐明健康自恋的根源。我想总结一下这些积累起来的知识如何促成我对健康自恋(见第二章)及正常客体关系中两个分离的个体间的“联合—分离”的构想(见第四章)。弗洛伊德提出在自恋和“作为每个人正常手段的自我保存”之间的联系,还有“自体爱的本能”“力比多投注唤起极乐的体验,一种被定义为幸福的喜悦状态”。这些激发了我对自恋的正常运作或进程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其对我们自体保存和幸福康乐是如此关键。在正常发展中,胎儿持续着快乐的“万能感”,这激发了我的兴趣,发现天生自恋不仅能够维持现有生活的喜悦情感状态,其本身还被视为胎儿在子宫内的生活记忆痕迹的连续和重演,从而形成了健康发展的基础。

像先前所提到的,精神分析文献包含广泛的针对不同问题的参考文献,在这些不同问题中,存在着“对刺激的防护屏”或“精神防护包膜”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自恋的进程是为保护自体不受外来刺激的防护屏,因为外来刺激可能威胁到我们的幸福状态。这一进程揭示了自恋在区分任何非自体发出的特征方面的敏感性。弗洛伊德将这些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称为对必须与之互动的陌生人感到的“无伪装的反感和厌恶”。上述这些帮助我巩固了有关天生健康自恋的想法,它是独立的自体—熟悉感、自体—连续性的维持者,也是对外来刺激的防御者,本质上是对差异性的防御。作为一种自体—保存力量,自恋被与熟悉物间存在的或大或小的差异所激怒,被摆脱不愉快的意识和急性心理痛苦所激活。

一个受器质性疼痛和不适折磨的人,或者不能忍受母亲离开房间的孩子,只要他痛苦便易于从其爱的客体脱离或撤回力比多兴趣。弗洛伊德的阐释性评论让我深化了自己的观点,即在自体被伤害或创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