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源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7 13:56:18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丹丹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理源流

物理源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物理源流作者:李丹丹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0-01ISBN:9787514329902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物理源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共鸣效应古代声学

声学是研究一切声音现象、利用声音或消除声音的科学。自然界中时刻都发生各种各样的声音,可谓无所不有,五花八门。

声学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叙述共振现象和音调的无穷变化时说“此声学要妙处也”。可见“声学”在我国历史上是最早定名的科学名词之一。

在我国古代,声学效应早就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了。从振动与波的概念的形成,到实践中的“地听”、乐器制造、声学建筑等,都有许多突出的成就。对共振与声波的认识

对于振动和波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各种各样的声波都是由发声体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通过空气或其他媒介传播到人的耳朵,人就听到了声音。并在人的头脑中逐渐加深了对它们的认识。■琵琶■古代琵琶

唐武宗时,当朝太尉李德裕手下有一个乐官名叫廉郊,师从当时的琵琶大师曹钢,是曹钢的得意弟子,技艺精湛,听他的演奏如闻仙乐。

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李太尉带着廉郊及随从们,邀约曹钢带着琵琶,来到李德裕的平泉别墅湖边,大家欢聚,赏月弹琴。

廉郊主奏蕤宾调《芰荷》大曲,曹钢用和声陪衬。乐曲起伏错落,高低昂扬。弹奏几曲以后,音乐会渐进高潮。

太尉与众人正神往于乐曲勾画出的音乐意境之中时,湖中传来阵阵像是鱼儿跳出水面又落下时溅水的声音。演奏者一听,就停奏了《芰荷》,改奏其他曲调的作品,而湖中声音消失了,也没什么动静了。蕤宾 我国古代乐律十二律中的一律。十二律的具体名称如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夷则、无射、应钟。如果假设黄钟是现代钢琴上的“C”音,其他各律的音则依次向上升半音。蕤宾位居第七。十二律产生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太尉安慰众位宾客,让接着弹。于是师徒两人转轴拨弦,再次演奏。《芰荷》大曲再起,湖水中又有声音传出。师徒两人想到太尉兴致这样高,便交换一下脸色,没有停止演奏。

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湖水中传来的奇特的音响越来越大,好像同琵琶大曲蕤宾调《芰荷》相和。众人正惶恐之间,一块长方形的东西夹带着水声、风声从湖中跃出,“哐当”一声跌落在岸边。奇怪的声音也戛然而止。方响 是我国古代很有艺术特色并具有固定音高的敲击乐器。它出自距今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后为隋、唐燕乐中常用的乐器。它通常由16块铁板根据音高顺序排列而成,挂在木架上用小铁锤或木槌敲击发音。

正在大家惊魂未定不知所措时,有胆大的随从已把这件东西送到太尉面前。太尉一看,“呵呵”一笑,对曹钢、廉郊说:“这是你们的知音啊!”

原来,这是一个沉没湖中多年的名叫“方响”的打击乐器中的一块,刚好是专奏蕤宾调的那块。

曹钢说:“太尉高见,这就是声律相应啊!”

在这个有点诡异的故事中,廉郊竟能以美妙的音乐引起湖底沉铁共鸣,受振出水,而琵琶大师曹钢将其解释为“声律相应”,恰恰验证了声音共振这个科学道理。其实,古人获得这些共振知识,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一个物体发声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也随着振动,这种现象叫作共振。在古代典籍中有大量的关于共振现象的记述。比如《庄子》一书最早记下了瑟的各弦间发生的共振现象:■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时期思想家,儒学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学大师。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一种情况是,在弹宫、角等基音时,置于一室的诸瑟相应的弦也发生振动;另一种情况是,如果调一弦,使它和宫、商、角、徵、羽■唐代乐器表演“五声”中任何一声都不相当,弹动它时,另一个瑟上25根弦都动了起来。

后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较难以察觉到,古人能发现这一点,说明他们的观察是很细致的。

古人不但观察到了共振现象,还试图对之加以解释,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时期思想家董仲舒。五声 在乐律学中,五声又叫“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5个音阶。五声与古代的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他在其《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篇》写道:

具有相同性质的物体可以相互感应,之所以会鼓宫宫动,鼓商商应,就是由于它们声调一样,这是必然现象,没有任何神奇之处。

董仲舒能正确认识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打破了笼罩在其上的神秘气氛,是有贡献的。

两汉时期,人们对共鸣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西晋时期文学家张华,他把共鸣现象范围推广至乐器之外。张华 (232年~300年),西晋时期政治人物、文学家,官至司空。晋惠帝执政时期,八王之乱爆发,张华被害。张华爱好奖掖人才,博学多能,博物洽闻,世无与比。代表作品有《博物志》、《鹪鹩赋》和《情诗》五首。

据传当时殿前有一大钟,有一天钟忽然无故作响,人们十分惊异,去问张华。

张华回答说这是蜀郡有铜山崩塌,所以钟会响。不久,蜀郡上报,果然如此。

张华把铜山崩与钟响应联系起来,这未必意味着他从共振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件事。不过用董仲舒的观点也能解释:钟是铜铸的,铜山崩,钟即应,是由于“同类相动”的缘故。

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集《异苑》中提及张华的另一件事,却明明白白是从共鸣角度作解的。■能够产生共鸣的铜盆

洛阳附近的某人有一个铜洗盆,晨夕自鸣,就问张华。张华说此盆与钟相应,洛阳朝暮撞钟,故铜盆作声响应。张华建议他以铁锉打磨铜盆至稍轻,其鸣自止。此人如法磨盆,果不复鸣。

这里,张华不仅认定这是共鸣现象,找到了共鸣源,而且提出了消除共鸣的方法,制止了共鸣的发生。

至宋代,科学家沈括把古人对共振现象的研究进一步向前做了推进。他用实验手段探讨乐器的共鸣。

他剪了一个小纸人,放在基音弦线上,拨动相应的泛音弦线,纸人就跳动,弹别的弦线,纸人则不动。

这样,他就用实验方法,把音■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高相差八度时二弦的谐振现象直观时期著名科学家。著有《梦溪笔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谈》等自然科学著作。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

沈括这个实验,比起欧洲类似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沈括也因而的纸游码实验,要早好几个世纪。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基音 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音叫作基音,决定音高;发音体部分振动产生的音,叫作泛音,决定音色;基音和泛音结合一起而形成的音,叫作复合音,日常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多为复合音。

沈括的实验对后人颇有影响。明代晚期学者方以智就曾在其《物理小识》中明确概括道:声音之和,足感异类。只要声音特性一致,即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在不同器物上也能发生共鸣。

他指出,乐器上的共鸣具有同样的本质,都是由于“声音相和”引起的。

方以智的这些话,标志着人们对共鸣现象本质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事实上,古人对共鸣现象的最初认识及其逐步加深,伴随着对自然界中波的理解。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共振与波密切相关。上古时候,人们在渔猎生产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湖泊池沼的涟涟水波,水面上的浮萍、木条却并不随波前进,而是在做上下振动;在纺绳织网中,弹动绳子,“波浪”从一头传至另一头,但绳子上的线头也不随“波”逐流。■王充(27年~约97年),东汉时对于类似现象,人们经过了长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久的思索才有了答案。比如《管子·家。所著《论衡》是我国古代的一君臣下》写道:浪头涌起,到了顶部“百科全书”。就物理学来说,王充把人的发声,比喻为鱼引起水头又会落下来,乃是必然的趋势。的波动;把声的传播,比喻为水波这是春秋时期人们的回答。的传播。宋应星 (1587年~约1666年),明末清初的科学家。他的代表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也有人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至东汉时期,人们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终于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是和水波相同的。

王充在《论衡·变虚篇》写道:鱼身长一尺,在水中动,震动旁边的水不会超过数尺,大的不过与人一样,所震荡的远近不过百步,而一里之外仍然安然清澈平静,因为离得太远了。

如果说人操行的善恶能使气变动,那么其远近应该跟鱼震荡水的远近相等,气受人操行善恶感应变化的范围,也应该跟水一样。

王充在这里表达了一个科学思想:波的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衰减,如鱼激起的水波不过百步,在500米之外消失殆尽;人的言行激起的气波和鱼激起的水波一样,也是随距离而衰减的。

可以认为,王充是世界上最早向人们展示不可见的声波图景的,也是他最早指出了声强和传播距离的关系。

至明代,借水波比喻空气中声波的思想更加明确、清楚。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气声篇》中的结论是:敲击物体使空气产生的波动如同石击水面产生的波。

声波是纵波,其传播能量的方向和振动方向相平行;水波是横波,其传播能量的方向和振动方向相垂直。尽管古代人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对纵波和横波分不清,但上述认识已经是古人在声学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阅读链接唐代洛阳某寺一僧人房中挂着磐这种乐器,经常自鸣作响。僧人惊恐成疾。僧人的朋友曹绍夔是朝中管音乐的官员,闻讯特去看望。这时正好听见寺里敲钟声,磐也作响。于是便说:“你明天设盛宴招待,我将为你除去心疾。”第二天宴罢,曹绍夔掏出怀中铁锉,在磐上锉磨几处,磐再也不作响了。僧人觉得很奇怪,问他所以然。曹绍夔说:“此磐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僧大喜,病也随着痊愈了。这个故事表明我国古人已具有较丰富的声学知识。对共鸣与隔音的利用共鸣器是将声音放大,以便听到远处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那种以竹筒听地声的方法正是后来医用听诊器的始祖。在战争环境下,古代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共鸣器,用来侦探敌情。早在战国初期,勇敢善战的墨家就发明了侦探敌情的方法。《墨子·备穴》就记载了其中的几种。古代的中国人还发明了隔声的方法,是把声音约束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传播出去。■墨子画像■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蜀军南下,来到云南陆良,与南军在战马坡相会。南蛮王孟获特意请深通法术的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前来助阵。

木鹿大王来到战马坡,命手下官兵挖了两条长不到40米,宽不足1米的山路,叫做“惊马槽”,并将蜀军引到附近。

双方开战后,军南阵营突然响起“呜呜”的号角声,随即虎豹豺狼、飞禽走兽乘风而出。蜀军深入云南,从未见过这阵势,一时无力抵挡,迅速退入山谷。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一阵狂风过后,只听周围的岩石、树木一齐作响,发出凄厉的尖啸,似厉鬼呼号,摄人魂魄。蜀军马惊人坠,损失惨重。

后来,诸葛亮施展才智,巧用计谋,才降伏了孟获。

此战过后,惊马槽一带从此阴云不散。1000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在一处幽深的山谷中,经常会听到兵器相碰、战马嘶鸣的声音,他们把这种奇怪的现象叫作“阴兵过路”。直至惊马槽的旁边修了一条公路,怪声便很难听到了。■墨子(前468年~前376年),名翟。生于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即今河南省商丘;一说鲁国,即今山东省滕州。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非攻”“兼爱”等思想,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被称为“平民圣人”。而墨家思想也是我国古文化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

其实,惊马槽的形状很像啤酒瓶的瓶身,如果吹一下啤酒瓶口,可以听到刺耳的响声。吹进惊马槽的风,在与岩壁不断撞击之后,形成了共鸣与声音反射的声学现象,于是村民们传说的怪声出现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物理现象,在声学上叫“共鸣”。

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我国古代对共鸣现象的认识和利用是颇有成就的。比如制造共鸣器,让声音通过它来放大,便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这项技术曾经被用于军事上。

早在战国初期,墨家创始人墨翟就发明了几种用共鸣器侦探敌情的方法,并在《墨子》一书中记载下来。

一种方法是:在城墙根下每隔一定距离挖一深坑,坑里埋置一只容量七八十升的陶瓮,瓮口蒙上皮革,让听觉聪敏的人伏在瓮口听动静。遇有敌人挖地道攻城的响声,不仅可以发觉敌情,而且根据各瓮声音的响度差别,可以识别来敌的方向和位置。

另一种方法是:在同一个深坑里埋设两只蒙上皮革的瓮,两瓮分开一定距离。根据这两只瓮的响度差别,来判别敌人所在的方向。

还有一种方法:一只瓮和前两种方法所说的相同,也埋在坑道里,另一只瓮则很大,要大到足以容纳一个人,把大瓮倒置在坑道地面,并让监听的人时刻把自己覆在瓮里听响动。利用同一个人分别谛听这两种瓮的声响情形,来确定来敌的方向和位置。曾公亮 (998年~1078年),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埋瓮测听就是利用了共鸣的原理。敌方开凿地道时所发生的音响在地下传播的速度高,而且衰减小,容易激起缸体共振,从而可以侦测地下敌人所在的方位。这种简易可靠的侦察方法,也被用于地面战斗。《墨子》一书记载的方法被历代军事家因袭使用。唐代军事理论家李筌、宋代军事家曾公亮、明代儒将茅元仪等,都曾在他们的军事或武器著作中记述了类似的方法。陶瓮 古代陶制储藏器或者水器。原始社会时也有用作葬具的。器形较高大,口和底较小。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烧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窑床用土坯砌成,烟囱设在窑腔上面或后面,这样能够保持烧窑温度,从而使烧出的陶器质地坚致。

曾公亮还把《墨子》记述的蒙有皮革的瓮称作“听瓮”,把瓮口不蒙皮革、直接覆在地道里谛听的方法叫作“地听”。

李筌的《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警备篇》都曾描述过另一种更加简便而实用的共鸣器。

除了埋瓮外,古代军队中还有一种用皮革制成的枕头,叫作“空胡鹿”,让聪耳战士在行军之夜使用,只要敌军人马活动在15千米外,东西南北皆可侦听到。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述:■墨子著作

牛革制成的箭袋,用作卧枕,“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

伟大的科学家沈括还对以上瓮、枕等的功用作出了物理解释。他说“取其中虚”,“盖虚能纳声也”,这个解释和现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知识是一致的。

从宋代起,人们还发现,去节长竹,直埋于地,耳听竹筒口,则有“嗡嗡”若鼓的声音。

当声音在像地面、铁轨、木材等固体中传播时,遇到空穴,在空穴处产生交混回响,使原来在空气中传播的听不见的声音变得可以听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一种利用竹筒听地声的方法正是近代医用听诊器的雏形。

至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用大瓮覆人来听敌开凿地道的声音。戚继光也曾用埋竹法谨防倭寇偷袭。甚至在现代的一些战争中,不少国家和民族还继续采用这些古老而科学的共鸣器。我国古代对隔声也有认识和利用。隔声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用各种易吸收能量的物质消耗声波的能量,使声能在传播途径中受到阻挡而不能直接通过的措施,这种措施称为“隔声”。■古代的瓮

我国古代有的建筑为了隔音,用陶瓮口朝里砌成墙,每个瓮都起隔音作用。这种隔音技术正是利用了共鸣消耗声能的特性。比如明代的方以智曾说:私铸钱者,藏匿于地下室之中,以空瓮垒墙,使瓮口向着室内,声音被瓮吸收。这样,过路人就听不见他们的锯锉之声了。

清代初期,人们用同样的方法,把那种在地下的隔声室搬到地面上,以致“贴邻不闻”他室声。■戚继光(1528年~1588年),明可见,我国人最早创建了隔声室。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谥号“武毅”。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10余阅读链接年,大小80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会被誉为民族英雄。动物界的共鸣现象比较普遍,比如蝉的鸣叫就利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共鸣。蝉又称“知了”,它是一种会飞的昆虫。只要一进入夏季,蝉就会利用它的共鸣器,使鸣叫声格外响亮。蝉有雄雌之分,会叫的是雄蝉。雄蝉腹部两侧各有一个大而圆的音盖,下面生有像鼓一般的听囊和发音膜,当发音膜内壁肌肉收缩振动时,蝉就发出声音来。蝉的后部还有气囊的共鸣器,在发音膜振动时就产生共鸣,使蝉鸣格外响亮。声学在乐器上的运用我国古代乐器制造历史悠久,有很多著名的乐器,其中骨哨、编钟、箜篌,对声学原理的运用比较典型,在我国和世界音乐史上独具特色。我国古代研究乐音声学规律的律学相当发达。尤其是到了明代,律学家朱载堉创造的“十二平均律”,是音乐声学的伟大成就。■艺人陶俑■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人,即现在的河南开封。三国时期魏的诗人,作家,思想家,隐士,“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与嵇康并称“嵇阮”。他大力创作了五言诗,并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是七贤中的音乐大师。他擅长于吹啸,经常盘腿而坐,啸歌不停,意气酣畅,洋洋而自得。每当他从口发出绵长而清越的声音,其声可以传到几百米以外。

有一次,阮籍听说苏门山中有一个道士,也擅长吹啸的技艺,决定亲自上山去寻找,一决高低。

一路行来,远远看见一人抱膝坐在高高的山崖上,有阵阵调息吐气的声音传来。阮籍想,这人一定就是那个高人了,于是不畏艰险,攀藤附葛爬到高崖上,与道人相对盘腿而坐。

道人视若无睹,自顾自地打坐。阮籍试着与道人交流,向他请教过去未来,然而道人端坐如石头一般,概不回应。

无奈之下,阮籍想起今天来的目的是一决高低,既然无缘交流那就比试比试吧,于是站起身来,使出看家本领,对着道人吹起长啸。那尖锐的声音穿云裂石,然而道人毫无反应。过了好一会儿,道人爆发出一阵狂笑,然后让阮籍再试几次。阮籍心想,这个道人也许根本没有什么高招,我一定让他见识见识真功夫,打掉他的傲慢态度,于是就施展自己的全部本领,但道人■骨哨却不再言语。

阮籍从来没有受到这种冷遇,只好尴尬告辞。

然而,就在下山途中,阮籍听到山巅上传来阵阵奇异的声音,宏大嘹亮,似啸非啸,似唱非唱,委婉曲折,层次清晰,起伏有致,好像是有几部打击乐、吹奏乐,以及混有人声的大型交响乐队在演奏。贾湖骨笛 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从已发掘的实物看,其形制极为固定,制作十分规范,实质较好,表现力极强,多数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贾湖骨笛的出土,是音乐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音乐文化有9000年文明史的最直接有力的佐证。

阮籍回头向山上望去,那个道人和先前一样盘腿坐在那里,看起来没什么动静,但那声音的浪潮却冲林破谷,荡气回肠。

阮籍暗自惭愧,深感此人长啸之功不同凡响,这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啸的发音的要领是“撮口”,是一种原生态音乐,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国的骨哨,则是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长度4厘米至12厘米不等,直径约为1厘米,中间镂空,哨器略有弧度,器身略呈弧曲。

河南省舞阳的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9000年,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乐器。骨哨出土时腔内插有一肢骨,将有孔的一段放入嘴里轻吹,同时抽动腔内肢骨,可以用来调节音调。曾侯乙墓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是我国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北随州城西2千米的擂鼓墩东团坡上。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可见,乐器制造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除了骨哨外,编钟、箜篌等,也是我国古代制造的工艺精湛的乐器。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西周时期,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秦汉时期。

编钟的声学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贾湖骨笛■曾侯乙墓编钟

在湖北省随州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中发掘出编钟65件,总重量达5000多千克。

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

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屈原 (约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他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

钟架为铜木结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

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槌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

这套编钟工艺精美,音域可以达到5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

另外,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

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楚殇》。乐曲表现了我国古代诗人屈原被流放时的悲愤之情。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3种形制。箜篌吸收了其他乐器的声学结构,在古代乐器在独树一帜,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编钟

唐代杜佑《通典》:“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此属琴瑟类的卧箜篌。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砖书看,其面板上没有品柱。竖箜篌汉代自西域传入,后被称为“胡箜篌”。它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并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一般多用于仪仗音乐中。■唐代骑马弹箜篌俑铭文 又称“金文”、“钟鼎文”。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缘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与甲骨文同样为我国的一种古老文字,是华夏文明的瑰宝。

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

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用于隋唐时期燕乐中的天竺乐,至宋代隋炀帝《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

箜篌既有低音揉弦,也有高音颤音。不管是哪种形制,它们总的特点是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音质明亮,表现力强。

除了骨哨、编钟、箜篌外,古代乐器还有很多。比如《诗经》记载的乐器就有29种,其中频率固定的打击乐器有鼓、磬、钟、铃等,调频弹拨乐器有琴、瑟,管类乐器有箫、管、埙、笙等。

这些乐器,拓宽了声学原理的运用领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声学知识。

我国先民对声学知识的掌握不仅体现在制造出多种多样的乐器上,还十分注重对声律的研究,这也是我国古人在声学方面的一大贡献。《二十四史》有许多律历志的记载。最晚至殷商时期已产生了宫、商、角、徵、羽五声,西周编钟已刻有十二律中的一些铭文。

此外,古代人还了解到了音调随线密度变化的关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道:“夫瑟以小弦为大声,以大弦为小声。”这就是这种关系的定性描述。

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还提到张力对音调的影响:当粗弦调得太紧因而发音太高时,要在同一乐器上调出某一调式,那么细弦就有绷断的危险。

在古代声律研究中,以“三分损益法”计算而得的弦音,自然纯正,悦耳动听。但是,用它计算而得的高八度音,并非完全的高八度,而是比八度高。

事实上,西方以“五度相生法”即乘以三分之二所得的结果也是这样。为了通过计算能得到一个完全八度音,东西方的音乐家都曾做过■《淮南子》种种尝试,花费了上千年的时间。最后完成这一计算并创造一种新的方法的是明代“律圣”朱载堉。他和他的《乐律全书》将古典音乐理论推向了极致。朱载堉把八度音程平均地分成12等分,类似数学上解决了求等比数列的方法。他把这种方法叫作“新法密律”,现在叫“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朱载靖在音乐方面的巨大贡献,这就是现在的钢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普遍采用的数理方法。“十二平均律”是东西方■古代礼乐文化交流中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之光。阅读链接朱载堉家学渊源,才思聪敏,后来潜心于音乐的研究,最后终于能精通乐律、历学、度量衡、舞蹈诸学,集乐律理论家、声学家、历学家、数学家于一身,为他攻下“十二平均律”的难关铺平了道路。朱载堉60岁著成辉煌巨著《律吕精义》,书中运用极精确严密的方法,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十二平均律。朱载堉是一位卓越的音乐理论家,一位有实际经验的舞蹈家和歌曲作家。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其首创十二平均律所奠定的。奇妙的古代声学建筑

古代人常常应用声音的一些特性建造一些特殊的建筑物。比如北京天坛中的回音壁、三音石、山西普救寺内的莺莺塔等,以此增加它们肃穆威严气氛。

这些建筑物巧妙地利用了声学上的一些原理,既有很强的使用价值,也收到了奇妙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天坛圜丘坛■回音壁

利用声学效应的建筑在我国已发现不少。北京天坛和山西省永济的莺莺塔是迄今保存完好的具有声音效果的建筑。此外,还有四川省潼南县的石琴、河南省郊县的蛤蟆音塔和山西省河津县的镇风塔等。祭天 华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华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众生,是最高的神。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北京天坛是著名的明代建筑。其中皇穹宇建于1530年,原名“泰神殿”,1535年改为今名。天坛的部分建筑具有较高的声学效果,使这一不寻常的“祭天”场所,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天坛建筑物中最具声学效应的是: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回音壁是环护皇穹宇的一道圆形围墙,高约6米,圆半径约32.5米。内有3座建筑,其中之一是圆形的皇穹宇,位于北面正中,它与围墙最接近的地方只有2.5米。回音壁只一个门,正对皇穹宇。

整个墙壁都砌得十分整齐、光滑,是一个良好的声音反射体。

如有甲、乙两人相距较远,甲贴近围墙,面向墙壁小声讲话,乙靠近墙壁可以听得很清楚,声音就像从乙的附近传来的。只要甲发出的声音与甲点的切线所成的角度大于22度时,声音就要碰到皇穹宇反射到别处去,乙就听不清或听不到。

在皇穹宇台阶下向南铺有一条白石路直通围墙门口。从台阶下向南数第三块白石正当围墙中心,传说在这块白石上拍一下掌,可以听到3响,所以这块位于中心的白石就叫“三音石”。

事实上,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在三音石上拍一下掌,可以听到不止3响,而是5响、6响,而且三音石附近也有同样的效应,只是声音模糊一些。

这是因为从三音石发出的声音等距离地传播到围墙,被围墙同时反射回中心,所以听到了回声。回声又传播出去再反射回来,于是听到第二次回声。

如此反复下去,可以听到不止3次回声,直至声能在传播和反射过程中逐渐被墙壁和空气吸收,声强减弱而听不见。■天坛三音石

如果拍掌的人在三音石附近,从那里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围墙,不能都反射到拍掌人的耳朵附近来,因此听到的回音就比较模糊。

圜丘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它是一座用青石建筑的3层圆形高台。高台每层周围都有石栏杆。在栏杆正对东、西、南、北方位处铺设有石阶梯。最高层离地面约5米,半径约11.4米。■永济普救寺圜丘 圜丘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明代时为3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代乾隆时期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坛”。

高台面铺的是非常光滑、反射性能良好的青石,而且圆心处略高于四周,成一微有倾斜的台面。人若站在高台中心说话,自己听到的声音就比平时听到的要响亮得多,并且感到声音好像是从地下传来的。

这是因为人发出的声音碰到栏杆的下半部时,立即反射至倾斜的青石台面,再反射到人耳附近的缘故。

莺莺塔就是山西永济的普救寺舍利塔。因古典文学名著《西厢记》中张生和莺莺的故事发生在普救寺,所以人称莺莺塔。

塔初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是7层的中空方形砖塔。后毁于明代的1555年大地震。震后8年按原貌修复,并把塔高增到13层50米。

莺莺塔最明显的声学效应是,在距塔身10米内击石拍掌,30米外会听到蛙鸣声;在距塔身15米左右击石拍掌,却听到蛙声从塔底传出;距塔2500米村庄的锣鼓声、歌声,在塔下都能听见;远处村民的说话声,也会被塔聚焦放大。《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描绘“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诸如此类奇特的声学效应,原来是由于塔身的形体造成的:塔体中空,具有谐振腔作用,可以把外来声音放大。塔身外部每一层都有宽大的倒层式塔檐,可以把声音反射回地面,相距稍有差别的13层塔檐的反射声音会聚于30米外的人的耳朵而形成蛙鸣的感觉。

石琴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大佛寺大佛阁右侧的一条上山石道中,由36级石梯组成,像一个巨大的石壁。从下半部的主洞口自下而上的第四级石阶,直至第十九级石阶,每一个阶梯像一根琴弦,若拾级而上,就会发出悠扬婉转,音色颇似古琴的声音。

石蹬发音的声学原理是,脚踏石阶产生强迫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其中以两侧岩壁最高处的7级石阶发声最响,脚下响声似琴音,令人神往。古人称为“七步弹琴”,并题“石蹬琴声”4个大字蛤蟆音塔■蛤蟆音塔在河南省郊县。音塔其貌不扬,却以奇声夺人。在塔的任何一面,距塔10米以外,无论拍掌、击石都可以听到蛙鸣的回声。如春天池塘里有千万只蛤蟆在鼓膜低唱,令人遐想。

分析结论是,蛤蟆塔本身排列有序,而且其塔檐对声音有会聚反射作用,从而产生回音。

镇风塔位于山西省河津县的康家庄,是一座比世界名塔永济莺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