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1·走向民生为重的社会:现阶段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7 20:02:41

点击下载

作者:郑杭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1·走向民生为重的社会:现阶段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1·走向民生为重的社会:现阶段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试读:

Abstrac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esearch Reports on Social Development 2011 contains 12 chapters.The Introduction of“Moving towards a society weighting people's living”has deep discussions on the topic of the report of this year,while other chapters have specific discussions on the topic from the scopes of education,employment,social security,medical reform,social stratification,culture,and environment.

In the Introduction,the author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tasks and strateg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is period.First,the author defined and analyzed the meaning and extension of social construction,connecting with history and reality.The author concluded the meaning from the scope of resource and opportunity allocation,and concluded extension from the scop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ystem and sub-system.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re different divis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system and sub-system,such as quarter-division,tri-division and bi-division.The quarter-division refers to politics,economy,culture and social life in social system.The tri-division refers to three parts,which are government,enterpris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or three fields in social system.The bi-division refers to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It is from those relationships that we expand different concept of“society”,such as“little society”,“middle society”and“big society”,of which the author gave clear definitions.

“Weighting people and people's living is the start-point and goal of social construction”,which is the key idea in the Introduction,and also is the topic of report in this year.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people's living issues are problems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like food and clothes,born and death.Sociologically speaking,that is social members go on their material and mental life through getting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from government,market and society.In report of 17th Communist Party Member Committee,equity in education,income,medical,social security and housing is well expressed on people's living issues,and well explained on good life for social members,and is also a welcome discussion on the goals of people's living.

As to weighting people's living,that means we take refining people's living as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onstruction.Firstly,people's living is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in constructingharmonious society.Secondly,people's living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for which many social contradictions take place.Thirdly,people's living is cross-point of individual safety and social safety.Fourthly,people's living is a kind excise on political capability of party in governance,and support to the basis of legality.

With respect of weighting people,that refers to taking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status in society and state.In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the idea of people-basis had been popular for thousands of years.In Shangshu,there was a classical saying:“People are the basis of state,state will be peaceful if the basis is stable”.This expressed an idea that people are fundamental in a state,with people having good life,state will keep stable.In Mencius,there was also a classical sentence:“People are heaviest,society second,and emperor is lightest”,which means people had the highest status in state management.Weighting people and people's living is the start-point and goal,which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Introduction,trying best to weight people and people's living in social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rvices is another important idea.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social management is the process and activities of services,adjustment,organizing andsupervising in different social fields and departments by party in governance or government,and other social subjectivities,using laws,regulations,policies,moral and value.Through social management,social order,social action,social relations,social safety,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harmony will be achieved,and social conflicts,social problems,social risks,social costs,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will reduce or will be solved.All of those will improve equality in social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y allocation,creating good environment for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safety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Introduction.The author thinks that safety is an ensuring or secure condition of specific subjects in real existence an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is definition contains meanings as following:

First,as to subjects of social action,there are multi and various subjects,such as state,nation,society,group,resident and individual.

Second,concerning of specific subjects,the concept of safety has its definite objectives,which mean whose safety should we discuss,and how could we get safety,including safety of state,nation,society,group,resident and individual.

Third,real existen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represent two kinds of meanings of safety,one for basic safety,and one for higher safety.Basic safety refers to safety of existence and life,which is the baseline safety.Higher safety refers to safety relating to development,or higher quality.

Fourth,the ensuring and secure condition means the passive situation of safety,in which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social action subjects are stable,reliable and integrated.

Chinese idea of state-society and three-department in society is discussed in the Introduction.In the author's opinion,social construction,social management,social services,social safety relate to relationships among government,market and society.In the three departments,society refers to little society.With respect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society contains market and little society.The author reviewed theories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western sociology and Chinese sociology,arguing that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enterprise and society is a new type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n chapter 2 and chapter 3,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re discussed.In chapter 2,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 of inequality in China education,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id-long Term Plan of Natio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2010-2020,and reviewed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construction in education equality,balanc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education of peasantworkers'children,financial support to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and reform in entrance exam.In chapter 3,the author discusse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employment and urbanization,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mployment,and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f urbanization on future employment.The author also discussed how to adjust employment system and policies in order to make good relations between employment and urbanization,and pointed out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hapter 4 and chapter 5,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l system is discussed.In chapter 4,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great achievement in China social security in the“11th-five-year”plan period,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The authors thought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goals for China social security reform,one is all-covering,and the other is linkablity.The basic task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egment,inequality,responsibility-lack from government and late legislation in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The authors argued that the key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will be in rural areas in the“12th-five-year”plan period.In chapter 5,from the scope of people's living construction as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onstruction,the author discussed first the significance,causes and solving means of problems of difficulties and high costs in seeing doctor.Then,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situation of deceases,medical services,medical security,and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and discussed issues in public hospital reform,development of medical security,basic medicine system,baseline medical and capability building of public medical services.

From chapter 6 to chapter 9,there are some discussions about social stratification,social contradic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In chapter 6,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hanging tendencies in feeling of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in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data of 2006 CGSS and 2008 CGSS,displaying the phenomena,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ies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feeling in China.In chapter 7,the author reviewed studies of social conflict management,and then gave a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on Mao Zedong's theory of two-type-contradiction,focusing on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s.The author concluded the experiences of solving two types of contradictions,arguing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social conflict management in new situation.In chapter 8,the author discuss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ocial justice sense through analysis on data from survey in seven cities like Beijing,Shanghai and Changsha,displaying the impacts of unbalanc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 on social justice sense.In chapter 9,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raditional and modern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arguing that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is going to pluralism,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Chinese leg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chapter 10 to chapter 12,they are about ideology and culture,community construction,global climate changes and social risks.In chapter 10,the author reviewed 10 most important events taking place in 2010,which are culture system reform,media and publishing system reform,midlong term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anti-yellow-sheet in cultural field,Shanghai World Expro and Asian Sports Games in Guangzhou.Then,the author discussed popular culture and trends of ideology,social attitude and strata identity,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its problems in 2010,and looked forward to tendenci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2011.In chapter 11,the authors first discussed the status of people's living in social construction,policies and community social work and people's living construction.Then,they concluded the experiences of community social work based on the case of Shangcheng in Hangzhou,which is important to community work in people's living construction.In chapter 12,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relevant studi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Then,they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and reviewed the main topics of sociological studie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s,which is important reference to environment sociology.

出版说明

近几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系列发展报告(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的出版发行,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我校一个重要的学术品牌,这让我们深感欣慰,也增强了我们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和信心。正是基于这样的责任和信心,加上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又编写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系列发展报告2011。

中国人民大学系列发展报告2011的各个子报告均由编委会负责审定选题、整体框架、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组织有关专家召开研讨会,审核报告的写作提纲。各报告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秘书长会议确定,学校聘任;主编聘请副主编或执行副主编。各报告根据主题,分别聘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知名学者担任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分别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的依托单位,在组织和写作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经学者建议学校同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逢奇数年出版。

报告的编写出版工作现已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规划,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由于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大多具有重大、复杂和前沿性的特点,加上写作与出版周期较短及研究水平的局限,尽管我们尽了努力,报告中的不足或易引起争议的地方仍在所难免。欢迎专家和学者批评指正。中国人民大学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2011年3月1日

[总论]

第一章走向民生为重的社会现阶段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郑杭生

刚刚过去的2010年,加强社会建设受到中国全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以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论述。《建议》表明,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以民生为重的社会。

刚刚过去的2010年,社会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一些重要概念,如民生福利、社会管理、社会安全、包容性增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受到空前关注。这又表明,中国走向以民生为重的社会,并不是一条平坦大道,而是充满机遇和挑战。

本总论旨在对上述提出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作些力所能及的梳理,并提出一些我们的看法。一、社会建设的新的时代内容(一)作为历史概念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并不是一个现在提出的新概念,它曾是一个历史概念。

在政治上,孙中山在民国六年,即1917年,曾为《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作序。在这篇序言中,孙中山强调要把四万万一盘散沙的民众团结起来,行使民权,应从学习集会开始。他说道:“会议通则为教我国人民行使民权第一步之方法也,倘此第一步能进,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本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在孙中山那里,社会建设是他总的政治设计的基础部分。后来国民党在说明心理、伦理、社会、政治和物质五大建设时,对上述孙中山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两者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解读:“社会建设就是具体而微的政治建设”。

在社会学上,孙本文在1933年曾创办过名为《社会建设》的杂志,并在1935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一书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规定:“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

从孙中山和孙本文的论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有时着重在狭义上使用“社会建设”一词,有时则着重在广义上加以使用。

现在强调的“社会建设”,尽管在字面上一样,但并不是对过去社会建设的单纯重复,而是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又成为一个鲜活的、对实际社会生活起越来越重要作用的现实概念。(二)新的时代内容的主要体现

1.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面临众多新的任务,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它们主要有以下这些。无疑,社会建设的提出是与这些新的任务相适应的。

第一,应对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和不协调因素多发期的客观形势。

第二,直面国际和国内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活跃期的社会现实。

第三,适应世界上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转变的国际潮流。

第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用破坏旧世界的思路建设新世界的经验教训。

第五,深入参考我国优秀文化中人伦和谐、天人协调的精华思想。

第六,汲取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协调发展观的积极成果。

同时,新的时代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建设是对新的时代挑战所作的积极回应。这些新的时代挑战,从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有:

第一,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建立社会共同体的挑战。

第二,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第三,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势下落实公平正义的挑战。

第四,在社会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大力改善民生的挑战。

第五,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的挑战。

第六,在发展主体总体布局上理顺三大部门关系的挑战。

除了有效回应国内的上述特殊挑战之外,我国还要有效处理国际上各种“人类困境”,即当代处处存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就是现代风险,如新型疾病、恐怖活动、文明认同、金融危机等等的挑战。它们也与社会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这些新任务和新挑战,笔者过去曾在不同的文章中作了论述,这里只是概要提及。

2.当今社会建设的影响力比过去大得多

社会建设作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战略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它的作用范围和深度,更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20世纪上半期的社会建设,大多还限于一种设想,即使试验和实施,范围也很小,数目也很少。如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中涉及的关于地方自治、革命程序、均权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和设计,情况就是如此。又如晏阳初、李景汉在河北定县,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搞的农村建设实验区,也是这样。即使后来被认为“作为社会建设实行的新生活运动”,范围也不大,内容也很窄,更重要的是,目的也根本不同。当然,我们对历史上的社会建设,必须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例如,孙本文指出的“不努力于社会建设者,必趋于衰败,努力于社会建设者,必趋于进步”,这个思想就很可贵。

3.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作了新的概括

对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过去没有得到明确的揭示。现在,一些文章往往用它的外延来代替它的内涵。

在我们看来,社会建设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建设的定义,可以抓住“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这一核心,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从正向说,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与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

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

上述社会建设的内涵,也即社会建设的定义,有如下特点:

第一,它指出了社会建设的实质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而为了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给社会建设下定义,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应该说就没有抓住社会建设的实质和根本。

第二,它也指出,社会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不是在无矛盾或忽视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恰恰相反,是在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过程中达到的,而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也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新的社会机制、社会实体和社会主体。

第三,由于社会建设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社会建设不能不以促进社会公正为自己的实质,以共建共享社会和谐为自己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实质、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实际的切入点就是改善民生。所以,社会建设与促进公正、构建和谐、关注民生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4.对社会建设的外延作了新的提炼

社会学以整体社会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关系为根据,对社会建设的外延或所指,作了新的提炼。整体社会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关系,可以有多种表述,最常见的是四分法、三分法、二分法。所谓“四分法”,即是社会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子系统的关系;所谓“三分法”,指社会及其三大部门(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或三大领域或三大板块的基本划分等;所谓“二分法”,指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是从这些关系中,引申出了范围不同、大小有异的“社会”:“小社会”或“狭义社会”、“中社会”或“中义社会”、“大社会”或“广义社会”。

第一,狭义的社会建设。这就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三分框架”中的狭义的“小社会”建设。现代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政府、市场和社会是三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它们分别被称为社会的“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也被称为“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它们既是社会建设的不同范围,也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三个基本主体。狭义的社会,社会学常常用“社会生活”或“社会生活子系统”或“社会发展领域”来表示;政治学则往往用“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来表示。这种社会建设的内容,大体由民生建设、社会安全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建设,以及社会政策法规、社会事业、社会组织机制和社会伦理道德等构成,本身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十七大报告第八章着重论述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建议》第八节所讨论的六方面的问题,都是集中讨论狭义的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新问题。

第二,中义的社会建设。这里的“中社会”,由三大部门中的市场板块和狭义社会构成,而与政府板块(国家)相对。这事实上就是平常所说的“国家-社会”的“二分框架”。那么,这里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社会是各个财产所有者的权益的集合体或利益的共同体,国家则是对个人及其群体的权益作出政治性安排的权力系统。这里,市场板块和狭义社会板块两者也都是权益的集合体或利益的共同体。市场是营利组织,毫无疑问是利益的共同体,社会组织尽管是非营利组织,但同样有自己的权益,同样可以经营,不过它的经营目的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使做好事的本钱保值增值。这二者同样是在国家这一权力系统的政治安排下进行合法活动的。在社会互构论的视野中,社会与国家是两种相互关联又互有区别的人类生存共同体,两种具有自主意志的行动体,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集体整合方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方式。上述二分框架和三分框架并无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的差异和对立,只是根据所要分析问题的需要,选择哪个分析框架更加合适而已。社会建设在调整社会与国家关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是讲中义社会建设的意义所在。

第三,广义的社会建设。大社会或广义的社会,就是那种与自然界相对,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子系统的社会,或者说是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三大板块的社会。因此,广义的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的社会建设,是政府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社会生活体系建设的统一,也就是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十七大报告第四章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标题,集中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的问题。这实际上说的是广义的社会建设和发展。

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义的社会建设,当然要靠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与和谐运行来支撑,其中已经包括狭义的社会建设的内容;反之,狭义的社会建设,没有整个社会建设作为自己建设的社会大环境,没有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也很难孤军建设成为和谐子系统。所以,我们既可以广义地使用社会建设,也可以狭义地加以使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社会建设主要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当然,当我们着重从狭义的意义上来加以分析时,也丝毫不能离开广义的社会建设。这种相互联系,也就是要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同理,中义的社会建设,与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民生为重、百姓至上是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民生为重、百姓至上的社会学含义

所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和社会获得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既是对民生问题上社会公平的很好的表达,又是对社会成员安居乐业的很到位的说明,更是对民生目标的喜闻乐见的阐述。

所谓民生为重,就是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抓。这是因为,第一,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最根本、最基础的必要条件。第二,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矛盾多发和凸显最基本的根源。第三,民生问题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交叉连接点。第四,民生问题是对党执政能力的考验和合法性基础的培育。

所谓百姓至上,即把老百姓放在社会和国家根本的地位。中国古代长达数千年的社会思想中,就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样经典的句子。它表达了这样的理念: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孟子》中则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同样经典的话,把老百姓放在至上的位置。“民生为重、百姓至上”,是我们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二)“民生为重、百姓至上”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

上面已经指出,社会建设的本质核心是更为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更为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要把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放到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增加福利上,而不是主要放到与民生福利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领域上,现在已经有条件这样做了;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改善民生、增加福利的社会资源和机会,更加合理地加以配置,例如,把我们的补缺型的民生福利转变为适度普惠型的,最后达到相对意义的全普惠型的。通俗地说,就是要把本国老百姓辛苦赚到的钱更多地真正地用到本国老百姓身上,防止这些钱被少数人不合理地或不合法地拿走,造成两极分化,更要防止这些钱这样那样被外国人吸走,变成外国人的各种福利。这就是说,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是否合理配置,归根到底,要以是否贯彻“民生为重、百姓至上”来衡量。(三)包容性增长——实施民生为重、百姓至上的宏观途径“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首先提出来的,从学理上说,它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例如,在社会学上,就有“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所谓“社会排斥”,通俗地说,就是基于某种社会区别而对某类社会成员坚持看不起的态度和施以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说,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社会强势群体在社会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层面上,对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采取歧视性态度和不公平政策。相应地,所谓“社会包容”,通俗地说,是对有社会区别的社会成员坚持尊重的态度和给予公平的待遇,或者说,让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公平地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包容性增长强调的“包容”,主要就是汲取社会学的“社会包容”、“社会排斥”的内涵,并把它们运用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去,提倡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这是胡锦涛主席2010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代表中国政府大力提倡、集中论述的主题。这极大地扩展了“包容性增长”的影响。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我国强调包容性增长所包含的中国因素和中国智慧。

我国强调包容性增长,并非单纯的“拿来主义”,它既有中国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根基,又有当今社会现实深层的时代内容。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这八个字,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是我国提倡包容性增长这种和谐增长发展的深厚文化根基。

同时,包容性增长又与此前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一脉相承。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根本理念,就是一种双赢互利或多赢互利的根本理念,也就是使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或多赢互利,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要旨;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发展问题上的“零和博弈”,非包容性增长和社会排斥,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旧式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这表明,包容性增长与“民生为重、百姓至上”、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在本质上是契合的。

实现包容性增长,不仅有适用于每一国家的本土意涵,而且还有针对全球的国际意义,不仅要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反思,而且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国际意义,已有众多学者作了论述,综合一些学者的论述,可以这样说,倡导包容性增长,实际上是对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合理性的批判,是对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揭露,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霸权统治下的世界经济秩序社会排斥性的质疑,也是对美国式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警醒。中国倡导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是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智慧,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体系变革作出的一种积极回应。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它是有世界眼光的,同时又是有中国本土特质的;它是建设性的,同时又是反思批判性的,体现了一种把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质相结合、把建设性与反思性相结合的智慧。(四)社区建设——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的微观途径

民生问题在社区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社区建设是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最具体的途径。

第一,社区服务与住有所居。社区服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的一条贴近百姓、服务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化服务新路子。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一些社区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社区服务方式,大力提倡“零距离”服务,更好地施惠于民。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的服务对象之间,在服务感情上的距离为“零”。社区工作人员与本社区单位及居民之间要建立好友谊,培养好感情,相互之间要经常沟通,让社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有信赖感,这是做好“零距离”服务的前提。在服务空间上的距离为“零”。社区工作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找上门”服务为“上门找”服务,把服务送到社区单位和居民家中,这是做好“零距离”服务的核心。在服务时间上的距离为“零”。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社区服务对象的需要,随叫随到,及时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做好“零距离”服务的根本保证。

第二,社区就业与劳有所得。社区最大的优势在于“二清一近”,即下岗失业人员情况清、社区单位和居民家庭需求清、与下岗失业人员感情近。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社区居民大量的岗位需求信息,同时,又能及时了解社区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从而“就近就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使社区居民都能劳有所得。

第三,社区保障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随着社会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作为民生之依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社会人员流动面增多,有些人开始下岗分流,脱离单位,走上社会,进入社区;随着我国步入老年社会,退休职工在社区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衣、食、住、行及就医看病将是社区的又一大需求。其中,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需求的增加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区医疗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性服务,在政府的倡导、推动下,各级政府不仅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兴办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而且建立以社区负责人为主的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这就使得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带有浓厚的民生色彩,让老弱病残者在社区保障中消除后顾之忧。同时在中国,居家养老仍然是重要的养老方式,有的社区创造了各种新型的居家养老的具体形式。

第四,作为教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学院,近年来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重视。社区学院的共通点,在于其开放式入学条件及低廉的学费、小班教学及灵活的教学方式。社区学院中的社区教育包含了很宽泛的多种活动,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农民工培训以及社区教育服务。根据学员的需要,为了学习工作技能、个人的学习兴趣,可以是一个小时的讲座,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在社区学院内上课,也可以在社区学院之外上课。通过社区学院做到社区居民学有所教。

近年来,全国不少社区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南京市建邺区在这方面创造了特色鲜明、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建邺经验”或“建邺模式”。它的一些主要的有创新性的内容可以简述如下:第一,资源向社区集中、向社区倾斜,真抓实干。第二,民生优先,针对百姓实际需求加以落实。第三,推进民主,重在真正让百姓做主和参与。第四,民心导向,着力培育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幸福感,使社区和谐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上述四点,建邺区自己概括为“资源向下,民生优先,民主向前,民心向上”,并且力求将它们制度化。第五,合理调整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调整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这特别表现在剥离街道的经济功能、分离社区的行政功能,使之专事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这种框架性的探索,能够为高端的制度设计提供鲜活的实际经验和基层支撑,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建邺经验”或“建邺模式”也是整个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将极大地推进社区建设。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要最大限度地落实“民生为重、百姓至上”

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从根本上说,都是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的手段和途径。因此如何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和落实“民生为重、百姓至上”,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

现在由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在学界政界都是充满争议的领域,甚至对于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服务,都有争议。如果基本理论都不清楚,在贯彻中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理论就像钟摆上端的点,那里有轻微的偏差,就会导致钟摆大幅度地摆动。所以,在这里谈谈笔者对这些理论问题的看法,也许不是多余的。(一)对“社会管理”的理解

国外并没有相应的“社会管理”(social management)这个术语,通常是用意义相近的“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2010年年底,在较高层次讨论社会管理问题时,笔者从社会学视角,参照其他的定义,给“社会管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社会管理,在中国的情况下,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地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和活动,维系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