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那点事儿:一本书轻松搞懂资本真相(双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6 23:05:11

点击下载

作者:崔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投融资那点事儿:一本书轻松搞懂资本真相(双色)

投融资那点事儿:一本书轻松搞懂资本真相(双色)试读:

前言

开宗明义,首先和大家分享我对投融资业务的三个观点。

第一,投融资是企业的“终身大事”。

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赢得了最多的笑声,其中有一段搞笑的台词,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有两件:“人死了钱没花完”和“人活着钱没有了”。其实,商界里忙忙碌碌的人最能体会上述两种痛苦:一种人有钱不知道该做什么,拿着钱到处找项目;另一种人想干事却没有钱,拿着项目到处找资金。两种人相遇,两情相悦,喜结良缘,就是本书的主题——投融资。

相较于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日常经营活动,投融资不是企业的常态业务,可能三五年才会经历一次——道理跟婚姻一样,对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只会结一次婚。我们来打个比方:人生之路,在刚出生时,子女是父母的“全资控股子公司”;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要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求学过程,尽管父母是孩子的股东,但是囿于时间、精力、学识以及孩子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最优选择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子女长大成人,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然后谈婚论嫁,完成终身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为人父母乐于也必须接受的结果。婚姻就相当于企业的投融资业务。不结婚,如何传宗接代、繁衍生息?不投融资,如何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要发展,必须学会与资本共舞。产业经营是买卖产品,投融资是买卖公司,对追求成功的企业来说,投融资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身为企业“父母”的老板,你做好“娶媳嫁女”的准备了吗?

第二,投融资,不仅是资金之合,更是资源之合。

近几年,《裸婚》等都市题材的电视剧热播,原因在于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如果用每年发放的离婚证数除以结婚证数,“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比率均已突破35%。据说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丈母娘经济学”。网络上流行一个搞笑段子:“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不以买房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丈母娘”,意指丈母娘认房不认人。追根溯源,婚姻本质上不是房子的结合而是人的结合,坚持认房不认人的逻辑,离婚率居高不下自然可想而知。同样的道理,投融资本质上不是厂房和资金的结合,而是两群人的结合,关键是新老股东的“优势互补”。换言之,资金之外,能给对方新的资源。这个道理非同小可。

打开窗子说亮话,投融资就是以资金换资源。如果有钱就能够“所向披靡”,那么金融机构就完全可以自娱自乐了。银行为什么要借钱给企业?因为银行手中的钱是“死钱”,只有对接到拥有资源的企业,通过项目和产业产生效益,银行才能获得间接的效益。做企业本身就如同玩一种资源整合游戏,而且老板能在多大半径内整合资源,就能干成多大事。重点中学只能够在地域范围内的百万人口中择优录取,清华、北大能够在全国14亿人中挑选状元,哈佛、耶鲁则能够在全世界70亿人中选拔精英。如果把清华甚至哈佛的招生半径控制在某省某市的某县,“牛校”很快就会变成“县一中”。做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不能简单地看资产规模,更得看其资源整合半径。从李嘉诚创办长江商学院,到柳传志推出联想之星计划,再到马云搞湖畔大学,此间诚然有兼济天下的情怀,但在商言商,巨擘们的这些举措无疑是在打造平台、搜集项目、网罗人才。一言以蔽之,整合资源。看看中小企业的股东、经理人、员工、供应商和客户构成,再和行业巨擘比对一下,你的整合半径有多大?你能做成多大的事?

第三,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市场上投融资类的书汗牛充栋,但能够让人读懂的却不多。有一种观点认为容易读的书籍一定是内容浅薄的作品,而晦涩的风格则标志着作者思想深刻或内容翔实、权威。于是在诸多书籍中充斥着刻板生涩的专业术语、复杂重叠的逻辑结构、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云里雾里的数学模型,似乎资本神话就是凡夫俗子难以理解的“高深”。其实不然。

笔者看来,形式上的“文牍主义”是一种误导。坦率地说,我对繁冗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模型一向敬而远之。大道至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或多或少是在故弄玄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才是返璞归真。人类的商业史已有3000多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才设立。商业理论绝非先有天才大师创制于先,其实,很多商界规律源自生活规律,而生活规律又源自自然规律。投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杂学”,如同婚姻,并不复杂,经历后,也就懂了。在这本书中,我将尝试用一种通俗易懂,甚至调侃的方式,来和各位读者朋友共同解读投融资这一“游戏”的真相,希望这种文风能够得到您的理解和包容。另外,书中或有班门弄斧、断章取义之处,也请大家见谅。

如有建议和商榷,欢迎发送至我个人的交流邮箱:cuik007@163.com。2015年5月于上海第1章投融资:婚姻的艺术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增幅变缓,产能过剩、消费低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于企业家而言,靠胆识和运气赚钱的时代渐行渐远。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劣质企业,当然也就不需要这么多平庸老板。回溯千年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激流勇进的难度很大,那就需要选择合纵连横、投资融资、合资合作,甚至见好就收、全身而退,把企业一卖了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资本谋略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刘备的发家史(如图1-1所示)。图1-1 刘备的资本谋略

28岁这年,徒有“汉室宗亲”虚名的刘备邂逅了“屠夫”张飞和“逃犯”关羽,三人相见恨晚,桃园结义,这相当于三个“草根”出资入股、联手创业,到工商局领了营业执照。岂料创业伊始,就赶上“洗牌期”:行业大佬曹操起兵前来讨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相当于大型企业,财大气粗、实力雄厚。反观刘备,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典型的小微企业。然而胸怀凌云壮志的刘备宁死不屈,三顾茅庐,请了个叫诸葛亮的咨询师,做了一套“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方案。方案是“纸上谈兵”,要在竞争中获胜,需要的是实力。企业有两种资源,一种是“为企业所有”的,比如账面滚存未分配利润,另一种是不为企业所有,却能“为企业所用”的,比如银行贷款等。鉴于自身势单力薄,刘备果断选择整合外部资源,寻求“融资”,于是有了向东吴孙权借兵、向曹操草船借箭、向老天借东风。一言以蔽之,刘备玩了一个巨大的“财务杠杆”,终于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

九死一生后的刘备定定心神,考虑到曹操日后很可能会卷土重来,自己必须抓紧时间,逆势扩张,于是有了“巧取荆襄”和“夺取西川”。大家知道,荆襄是刘表的领地,西川则是刘章的疆土,纵观《三国演义》,刘备自始至终没能从曹魏或东吴手里抢到一块像样的地盘。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备承接了父辈的一份基业,却没有能力靠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思来想去,就是靠计谋把兄弟们手中的那部分财产弄到自己兜里来。不管怎样,鼎足之势得以形成,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算是跻身了行业前三强。

这时,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来临了。公元221年,汉献帝被自己亲姐夫曹丕给废了,汉室江山就此落幕。刘备闻讯,大哭一场,然后在蜀中称帝,这就相当于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当皇帝有年号,上市有代码,当然,上市以前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比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刘备自己做了皇帝(董事长),拜诸葛亮为宰相(总经理),封了五虎上将(副总经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称帝”以后,刘氏集团得以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开疆扩土,这相当于上市后圈了一大笔钱,实力大增。可惜天不假年,刘备只当了两年皇帝,就撒手西去,传位给“二代”刘禅接班。

诸葛亮辅佐幼主,继续汉室中兴伟业,于是有了“七擒孟获”和“北伐中原”。为什么要“七擒”?主要原因是孟获的辖区属于瘟瘴之地,地势险要,民风彪悍,难以管理。在中国,能当好一个省长,却未见得能当好一个村长。面对这样的“地方”,刘氏集团可以以武力征服,但强势控股后却派不出一个合适的总经理。于是,权衡利弊后,决意运用攻心为上的策略:待孟获心服口服后,请他继续做总经理,诸葛亮做执行董事,刘禅做董事长。

北伐中原却没那么容易,六出祁山皆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死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最终,魏于公元263年灭西蜀,刘氏集团在“上市”42年后最终清算破产。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什么是资本运营?从刘备28岁联手关张创业,到74年后的魏灭西蜀,此间经历了原始积累、对外融资、并购扩张、挂牌上市、二次创业和最终的重组破产,这个过程就是资本运营。产业经营的模式是:先买原料,再加工制造,最后卖出成品,获得收益。资本运营也大抵如此:投资入股一家企业后,再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使其实现资产增值,最后择机套现获利。此间穿插着诸如财务杠杆、上市融资、资产租赁和企业托管等手段(如图1-2所示)。图1-2 资本运营模式图

一言以蔽之,产业经营是“买卖产品”,资本运营是“买卖公司”。资本运营就是企业通过投融资,不断地将外部和内部的各类经营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的目的。媒体上报道的资本运营成功案例,往往给人以“财源滚滚”甚至“一夜暴富”的印象,何以如此?产业经营相当于苗圃种树,一株五米高的树木需要五年才能长成,需要“厚积薄发”。而资本运营相当于绿化工程,一株五米高的树木只需要五小时就能完成移植,堪称“立竿见影”。下述词汇阐述的就是资本运营的基本原理:“借鸡生蛋”“借船过河”“移花接木”“腾笼换鸟”“拆桥再造桥”和“以时间换空间”等。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人在苗圃种树,何来绿植移栽?没有产业经营,何来资本运营?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运营这买卖不是谁都能玩的。产业经营是做“加法”,资本运营是做“乘法”。有些朋友只看到了“乘法”的高速成长,却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现实中,有太多企业家在产业界长袖善舞,最后却在资本运营中折戟沉沙。您可以羡慕刘备,但不可以盲目效仿。遥想当年,袁绍、袁术、孙坚、马腾、公孙瓒等一干江湖大佬聚首“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创业之初的刘、关、张当时只是在人家帐前听令的“马仔”。30年后,刘备称帝时,昔日大佬除了东吴以外,都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作为一个织席贩屦的草根,刘备能够实现“屌丝逆袭”绝对是一种偶然,您就那么自信会成为“刘备”,而不是那些倒下的诸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有三拨人“抓住机会”成功了(见表1-1)。表1-1 抓住历史机遇的三代人

中国的老板或多或少是靠胆识和运气完成了原始积累,一些人赌性偏重,喜欢急功近利、剑走偏锋。朦朦胧胧地听说有赚钱的项目,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冲上去,往往有一块钱,就想干10块钱的事。2000年前后,市场机会多,“龙卷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这种激进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如果还是这种心态,就是个问题了。

今天的商业环境和历史上的春秋战国颇为相似。春秋起止为公元前770~前476年,此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170余个,鱼龙混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曾经数度会盟、征伐,各领风骚。战国起止于公元前475~前221年,此间诸侯并起,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战国七雄”,诸侯割据,历经合纵与连横,最终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说完了这段历史,再看看我们面临的环境和形势:

●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履蹒跚;

● 政府推进改革深化,但要解决深层次问题仍任重道远;

● 众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 “人口红利”远去,人力成本扶摇直上,年轻一代尚待磨炼,管理难度大;

● 移动互联网横空出世,对传统行业形成冲击;

● 山寨思维下,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举步维艰;

● “钱荒”此起彼伏,资金成本逐渐上升,“钱都哪儿去了”?

美国经济学家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中有个论断:“历史憎恶跳跃,大的变化和经济革命都不是突然来临的,它们必定是经过了周全的和长期的准备。”中国进入“新常态”时期,倒逼企业或转型创新柳暗花明,或凤凰涅槃绝处逢生,或抱残守缺、被淘汰出局。创新意味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长期投入,这无疑是中国企业的战略短板。2014年以来,新一轮“泡沫周期”悄然而至,民众手中的财富也很难跑过银行的印钞机。未来的中国经济能否安全而有效地再行一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形下想逆势而上、弯道超车甚至后来者居上,绝对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好运。商场如战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不可能皆大欢喜。在今天信息无边际扩张的年代,市场上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企业家。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老板:自己打拼10年,主要依靠行业机遇,销售收入做到了100亿元的规模,想进一步发展,于是外请咨询公司,见面就说:“帮我做个五年内500亿元规模的战略规划,干什么都行!”这种无厘头的扩张心态令人无语。在中国,为数众多的老板是靠胆识和运气起家的,其成长轨迹可概述如下:先期创业“跟着感觉走”,然后“一不小心干大”,最后“用短跑的心态跑长跑”。一些虎胆英雄式企业家,最终在企业扩张的进程中“一失足就成千古恨”。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中有一句台词:“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句话对今天的企业老板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不管什么事情,如果路人皆知,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互联网时代,想靠信息不对称赚钱越来越难。在EMBA课堂上,总会有人问我:崔博士,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就是“市场容量巨大”“利润额丰厚”“没有什么竞争”的那种?每当听到这种问题,看到还有这么单纯的灵魂眨巴着眼睛等着我的回答,只有一声叹息——我要是知道这种项目,首先是自己去干,能告诉你吗?商场中不讲究“助人为乐”,如果真的有人四处撒播赚钱的信息,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说这个话,可能有读者朋友会说我“顾左右而言他”。那我就给您说两个“好项目”:一个是网络游戏,千亿市场规模,每年行业增速在30%;另一个是眼镜行业,毛利率在80%以上,刚性市场需求。你想做吗?你能做吗?此中道理形同高考,考生不应把过多的心思放在招生院校和招生规模上,而是应放在学习成绩上。因为决定你最终能够考上什么大学的,是你自己的分数。考试题目难度小,大家都得高分,你好我好;考试题目难度大,大家的成绩就会有高下之分。行业研究报告上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即使有赚钱的机会,何以见得就会是你的?事在人为,认清自己比认清别人重要。有些企业老板,经济形势好时,没有居安思危,进行产业升级或必要的转型;一旦经济进入“严冬”,老板们从“满地捡钱”到“满地找牙”,有些人只能像寒号鸟一样哀号:“多罗罗多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然而为时已晚。企业老板在企业管理的思路和理念上需要更上一层楼,这时候拼的是“战略眼光”,尤其是对市场的洞察力和对行业的判断力。

未来将是财富的分化与洗牌期,多数中小企业老板,不具备逆流而上的能力,他们需要审时度势,收缩战线,“现金为王”,宁可“踩空”,不要“断粮”。学习投融资知识,目的不一定是立足自己、做大做强,而是要合纵连横、做专做精,甚至可以考虑把企业卖给别人,自己套现出局。现在的企业老板仍然很少有急流勇退者,似乎商道就是一条不许回头的路,而企业的发展有时需要的恰恰是回头与反思。甚至在互联网领域,你创业的终极目的不是如何像刘备那样异军突起做老大,而是如何被阿里、腾讯或者百度收购。凡事盛极必衰,在顶峰的时候,在企业周期顶点上,适可而止,而不是重重地摔下来,粉身碎骨、万劫不复——“退”是行止于知的睿智。投融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企业要想推进投融资业务,以下几件事必须深思熟虑。

1.郎才女貌:项目前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企业投融资如同一个人长大后要进入“婚姻殿堂”。传统意义上,郎才女貌喜结连理,我们会更看好两人的未来。同样的道理,两家企业合资合作,项目前景要看好。最好是企业融资前的业绩就不错,新的资金注入后,锦上添花,业绩“更上一层楼”。如果企业融资时经营业绩并不乐观,那么双方必须深入探讨,在投资方注入资金和资源后,融资企业能否扭亏为盈,产生效益。一言以蔽之,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工商注册组织,赚钱是硬道理。资本不是“活雷锋”,投资需要回报,将来不能赚钱的企业当然没有投资价值。

2.男娶女嫁:股权结构

两人结婚,总要有娶有嫁。男方娶女方,则是男方“控股”;反之,男方做上门女婿,则是女方“控股”。公司只有100%的股权,不管股东是两个还是多个,总有大股东和小股东之别。2014版《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通常,股权比例如果是100%称为“全资控股”,67%以上称为“绝对控制权”,51%以上称为“绝对控股”,50%以下但是第一大股东称为“相对控股”,50%以下且不是第一大股东称为“参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股权结构的设计很有讲究。比如持有2%的股份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另外两家股东各自持有49%的股份,那么在重大决策时,这2%股份的态度将会是“决定性”的。

对于创业企业,有一个值得借鉴的“415”原则。所谓“4”,是指最初的创始团队不要超过4个人,最好是3个人,因为超过4个人以后容易形成帮派。《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三兄弟和《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都是鲜活的例证。所谓“1”,是指团队中必须有个说了算数的“大哥”,否则公司就没有灵魂。所谓“5”,是指作为“大哥”应持有50%以上的股份,如此便可以“号令武林”。企业遇到困难时,需要大股东作为中流砥柱。在重大决策上,刘备必须是大哥,唐僧必须是师父。如果4个人扛枪打天下时,各持25%的股份,平起平坐,遇事时自然各持己见,分歧在所难免,甚至导致兄弟反目。团队一散,公司也随即分崩离析。这种情况在商界屡见不鲜。

实践中,还有一种特殊现象:50%/50%的股权,类似于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不要谈谁娶谁嫁,双方一视同仁。不过在公司的层面看,50%/50%的股权如同“走钢丝”,双方看似举案齐眉,往往各自“心怀鬼胎”,是很不平衡的结构,“婚后”容易出问题。还有些老板简单地认为,办企业就是“资本+职业经理人”。于是,遇到“好项目”,几个谈得来的老板各自出钱,股权上平起平坐,再外聘职业经理人组建管理团队,公司就这么开张了。这种做法是相当危险的。创业之初,百业待举,不能简单地依靠职业经理人,至少要有一方股东深入参与其中。此间的道理如同为人父母,父母相当于创始股东,月嫂相当于职业经理人,孩子必须自己亲自来生养,诸多事情也必须亲力亲为,不可能把孩子完全交给月嫂。

在有些人眼中,世界无非是物质世界,谁的权力大、谁的钱多,谁就是当仁不让的“大股东”。于是现实中出现了两种现象:其一,国有企业拼“级别”,A公司业绩虽好,但只是处级,B公司业绩虽差,但却是厅级,两家企业合资,因为B公司行政级别高,就能当老大;其二,民营企业拼财富,我有10个亿规模,你才1个亿规模,不管干什么业务,谁财大气粗,谁就当大股东。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本末倒置,难成善果。一般来说,谁来控股没有一定之规,新老股东都“不差钱”,合作就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所以要看相对于合资后企业的经营需要,哪一方股东有更多的资源和实力,有作为才有地位。设想一下,武松和武大郎合资做生意:如果开打虎公司,当然是武松控股为宜;如果开烧饼店,当然该武大郎控股。前些年“以市场换技术”成为引进外资的一项“国策”,然而在一些中外合资项目中,外方把持着技术和品牌等核心经营要素,合资公司更多的是完成市场销售。即使在合资企业里占据控股地位,中方在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上依旧处于弱势。

3.彩礼嫁妆:产权清晰

张三的儿子要迎娶李四的女儿,张三要求李四的女儿和公婆共同生活,张三家里有房有车,锅碗瓢盆俱全,无须重新购买添置。这种情况下,李四会有疑问:张三,你是用这些家产作为聘礼来娶我女儿吗?你家的房产证上写的是谁的名字?是你张三?还是你儿子的?有我女儿的名字吗?毕竟我女儿是要跟你儿子结婚啊,这些东西的权属事宜我要问清楚。如果这些资产归属张三,万一将来儿女离婚,我李四的女儿会一无所有,这肯定不行。另外,你张三家的房产是大产权证还是小产权证?车子是什么牌子,开了多少年,市场价值多少?你张三在外面是否有欠款,婚后是要我女儿和你儿子一起偿还吗?

这些事项就是投融资时强调的“产权清晰”。谈融资,让投资者把钱打到你公司账户上,就相当于你让别人把女儿嫁到你家里。试想:如果你公司的财务是一本烂账,资产关系混乱,存在诸多瑕疵,债权债务、抵押担保等事项复杂,投资者会把钱打到你账户上吗?

4.结婚以后:责任担当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不结婚,你觉得寂寞;结婚,你觉得不自由。婚前是快乐的单身汉,夜不归宿,没人管你;婚后二人世界,要互相负责。有的男士在这方面做得不好,让老婆抱怨:“当年你追求我时,在我这赖到半夜还不想走;结完婚可倒好,我等你到半夜,你还不回来。”

同样的道理,在投融资进程中,不能一方面要投资者的资金,另一方面依旧“我行我素”。你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转换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公司是由各方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权益共有,凡事要交流沟通,并达成共识。特别是大股东,不要倚仗控股股东地位为所欲为,不尊重小股东的权益和意见。如同一个养家的男人,哪怕老婆是全职太太,钱都是你一个人挣的,遇到事情,夫妻间也要有商有量,不能仗着自己“胳膊粗、力气大”而一意孤行。

5. 老人庆生:关联交易

有过婚姻经历的人都懂得这样的差异:填写履历表,婚前父母写在“家庭成员”一栏,而婚后“家庭成员”中变成爱人和孩子,父母被弱化到“主要社会关系”栏目中。这种变化会延伸至生活的诸多细节中,比如生病住院需要家属签字,婚前是父母签,婚后是爱人签;再如婚后分家另过,户口簿单列,钱也是各花各的。一言以蔽之,婚前我们和父母是一家人,婚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各过各的日子”。父母过生日,儿子当有所表示,送个贺寿红包。但这需要事先与爱人商量,而且红包最好是由儿媳妇亲自交给公婆,老人会觉得更有“面子”。因为儿子与儿媳结婚以后,公婆过生日,儿子出钱,属于“关联交易”,有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之嫌疑。关联交易可以有,关键是要“公允”。比如公公婆婆生日给多少,岳父岳母的生日红包也得差不多。现实中,有人背着爱人藏“私房钱”,悄悄交给自己的父母,这类事情引发了诸多家庭矛盾。公司也是同样的道理,大股东利用自己的实际控制权,进行利润转移、价格转移,小股东当然会有意见。

投融资本身是一种资源整合过程,股东与公司之间存在业务交叉或同业竞争情况,由此导致关联交易的出现,如原料采购、经销代理、资产租赁、售后服务、设备维修、抵押担保等,其间可能会出现资金占用、价格转移等情况。要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就会涉及财务监督、信息披露、小股东权益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优势互补,用不好就会引起互相猜忌,甚至引发事端。

6. 婚外情:同业竞争

婚后背着爱人搞“关联交易”藏“私房钱”,爱人或可谅解,但是如果“红杏出墙”,在外面拈花惹草,爱人怕是会“闹翻天”——因为情敌和爱人构成了“同业竞争”关系,这种情况在投融资实践中经常出现。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曾经闹翻天的达能与娃哈哈之争。对于娃哈哈来说,我从一而终,只有“达能”这一个老公。而对于达能来说,在和“娃哈哈”结婚后,又与“乐百氏”和“正广和”等企业建立联系,引发“同业竞争”,并成为后来诸多矛盾的重要诱因。《婚姻法》强制实施一夫一妻制,《公司法》却允许“一夫多妻制”。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有50多个饮料装瓶厂,这些装瓶厂并非可口可乐独资,而是分别与中粮、太古和嘉里三家企业合资建厂,这就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如果可口可乐的装瓶厂全部是与中粮合资,那就是“一夫一妻制”。通常,在合资协议中,大股东会限制小股东不得进行“同业竞争”,但却不会限制自己。从商业的角度,这种“不平等”也是合理的。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战略扩张,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其中必然会使用并购方式。如果他做出“一夫一妻”承诺,意味着放弃了今后并购其他企业的可能,这是不太现实的。但是,“一夫多妻制”会导致市场竞争和产品冲突等,这对小股东的确有失公允。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一方面,投资方要取得控股股权,融资公司估值会有额外的溢价;另一方面,大股东需要对旗下不同控股子公司的业务、产品和市场做出划分和界定,以避免“实质性”的同业竞争。比如A集团在南方与张三合资,在北方与李四合资,A集团需要分别与张三和李四约定,合资公司的产品各自在南方和北方销售,不得跨越市场边界。同时,A集团实施价格统一管理,不得进行价格战及其他方式的变相竞争。

7. 婆媳关系:公司治理

婚后最难处理的事情就是“婆媳关系”。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对年轻夫妇结婚三年,婆媳一起生活,媳妇因为忍受不了婆婆的一些习惯,提出离婚。据儿媳妇讲,婆婆酷爱自己的儿子,每天晚上半夜两点,婆婆都会潜入小两口的卧室,亲自己儿子两口,再悄悄地溜出去。如果儿媳妇所言属实,这个婆婆确有问题。儿子娶了媳妇后,不再是你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作为“老股东”,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20世纪6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尚未推行,很多人家都是三五个,甚至七八个孩子。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大儿子娶媳妇算是家庭的第一个“合资项目”。万事开头难,婆婆和媳妇都是第一次面对角色,需要一个互相了解适应的过程,摩擦在所难免。另外,大儿子下面有众多弟弟妹妹,诸事繁杂,关系上需要平衡。到了小儿子娶媳妇的时候,问题就会简单很多。因为,前面的哥哥姐姐都已各自结婚,分家另过,家里的“产权关系”已经非常清晰,那个“最可怕”的老婆婆已经被前几个儿媳妇给“练出来”了——她已经知道该怎么做婆婆,知道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该让“儿媳妇”甚至“孙媳妇”去管——《红楼梦》中的贾母老太太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其实,学习当婆婆的过程就是学习“公司治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不少企业在谈融资的时候,只想着你给我多少钱,然后接下来我能干多大事、能赚多少钱,上述七件事他并没考虑好。这种情况下出来融资,当然很难。即使有人投资,将来的日子能否“幸福圆满”也很难说。与投融资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本书将为大家分享数十个投融资案例,其中多数为笔者亲身参与或见证。有的案例曾被媒体报道过,笔者引用时采用“实名制”。其他案例,为了保守商业保密,也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将投资方和融资方统称为“张三”“李四”和“王二”等,相关公司名称亦统称为A公司、B公司、C公司等。

1.资产证券化、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企业的很多资产都缺乏流动性,难以变现,比如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很难搬来挪去;如果能将这些资产转换为证券票据,进而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转让,将会十分便捷,这就是资产证券化。人类从最初的易货交易到后来的货币交易,也是相似的道理。而虚拟经济则是指区别于实体经济、“以钱生钱”的活动。举例说明如下。

案例:从月饼到月饼券

一家月饼企业A公司,投资建厂,买面买馅,生产月饼。50元的成本,65元的价格出售给中间商(如超市卖场),张三到超市卖场花88元买了月饼,送给李四作为中秋礼物,月饼的面值是100元。这是一个典型的实体经济运作模式。

近些年来,另外一套玩法应运而生:月饼企业直接印刷月饼券,面值100元,65元价格卖给中间商。中秋佳节,礼尚往来,很多人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月饼券,留一张两张自己吃,多出来的就以40元的价格卖给“黄牛”(票贩子)。“黄牛”拿到月饼券后再到A公司兑现50元。A公司甚至有可能跳过“黄牛”直接在市场上回收月饼券。

月饼券是什么?是一张可以用来换取月饼的票据,将月饼转换为可流通的月饼券就是“资产证券化”。月饼券出厂后,流经经销商、消费者、“黄牛”,再转回月饼企业。在这个循环中,并没有“摸得着、看得见”的月饼,它的流通过程是一条利益链,这就是“虚拟经济”。

如果按照实体经济的玩法,预计市场需要1000盒月饼,就生产1000盒月饼,产销平衡。但是按照虚拟经济的玩法却不同,可以对外发售10000张月饼券,因为超印的那9000张票会层层流通回到月饼企业手中。这样,这家企业生产了1000盒月饼,却赚了10000盒的利润。这就是虚拟经济的力量,诱惑的确很大!

如果把虚拟经济玩到极致,就是“空手套白狼”:根本不用投资建厂,也不用买面、买馅,直接批量印刷月饼票,左手出、右手进,省心省力,来得简单快捷。这种盈利模式看似最为简单直接,却隐藏着两个致命的问题。其一,缺少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如同击鼓传花的游戏,锣声响起再停下时,最后一棒是需要“表演节目”的。试想一下消费者拿着月饼券来兑现,公司仓库里却没有月饼的后果。其二,一旦月饼市场狂热,大量资金介入,会直接导致月饼价格飙升,有人开始囤积原料、月饼和月饼券,形成巨大的资产泡沫,并进一步推高月饼价格。当价格蹿升到离谱的阶段,比如一盒月饼售价都在10000元以上时,市场根本承受不了如此高的价格,行业就会迅速雪崩,泡沫就此爆裂,大量虚拟经济链条上的企业就此陷落,顷刻间遍地哀鸿,“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2.产业投资者、财务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

巴甫洛夫有句名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国家。”同样的道理,资本没有偏好,但投资者却有取舍。通常,投资者可以划分为产业投资者(或称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或称金融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

所谓产业投资者,具有浓厚的产业背景,或称“战略投资者”,更多的关注项目和企业本身,着眼于获取长期收益,甚至可以有30~50年的考量。通常,产业投资者做企业是“一心一意”,把投资的企业看作“传宗接代的儿子”,养儿防老,力求控股并购,必须当“爸爸”,打造百年老店。控股权的问题上,产业投资者要求目标企业出让控制权,国企很难,民企也很难。国企难在体制和观念,民企难在仍处于第一代创业者的控制之中,“不愿意卖掉自己的孩子”。

所谓财务投资者,或称“金融投资者”,具有明显的资本市场导向,更多的关注于行业周期和证券周期,着眼于3~5年的短期收益,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相对于一心一意的产业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挑肥拣瘦、拈轻怕重,有些“三心二意”,甚至急功近利。他们把企业看作是一头“养肥就卖的猪”,育女求嫁,只求参股,嘴里说“爱你一万年”,但心里从与融资企业“谈恋爱”时就盘算着“离婚”的事情。由于缺乏融资企业所需要的经营资源,财务投资者一般不会觊觎融资企业的控股权,但协议中则是“图穷匕见”,估值压得很低,甚至有着苛刻的对赌条款。此间的利弊平衡需要融资企业灵活掌控、见招拆招。

我们耳熟能详的私募投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都属于财务投资者,三者之间也有相对的区别。如果把做企业比喻成烧开水,私募投资关注80℃~90℃的水,风险投资关注50℃~60℃的水,天使投资关注20℃~30℃的水。再通俗点说,投资就像女人找老公:“高富帅”男人,房车俱全,嫁给他则今生就能坐享其成——只肯嫁给这样男人的女人就是“私募投资”。名校毕业的草根男人,今天虽不富裕,但有雄心壮志,未来前景光明——嫁给这样男人的女人就是“风险投资”。街头流浪歌手,生活拮据,居无定所,但也许明年参加《中国好声音》就能一夜成名,不过这些憧憬还飘在云彩里——嫁给这样男人的女人就是“天使投资”。

所谓私人投资者,顾名思义,是投资圈里的“个体户”。相对于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高效、灵活。在发达国家,私人投资者往往是资深的专业投资人士,但在中国现阶段却主要是野蛮生长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众筹”和高利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金融应运而生。他们嗅觉敏锐、敢打敢拼、游击习气浓重。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2013年以来政府对民间金融也相对宽容。民间借贷大体上年息要在20%~30%,短期的拆借资金周期只有3~5个月,月息达到5分。对于企业而言,借高利贷维持生存近似于饮鸩止渴。

在投融资实践中,产业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以及私人投资者经常会“相遇”,彼此间也可以通力合作。比如,张三作为产业投资者想控股李四的企业,但投资资金存在缺口。张三可以考虑拉一家财务投资者共同入股,再和后者约定回购条款,相当于让财务投资者给自己做个“过桥贷款”。

3.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

产业投资者倾向于并购,其投资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举例说明:一家钢铁公司收购了业务相近的另一家钢铁公司,这就是横向并购;如果收购的是上游的一家铁矿石公司,这就是纵向并购;如果钢铁公司斥资并购了一家缺少业务关联的房地产公司,则是混合并购。笔者总体上对混合并购持谨慎态度。很多企业家有个特点:总觉得自己的行当赚钱很辛苦,看着别人赚钱很轻松,俗称“恨业”。特别是当企业发展到5~10个亿规模的“青春期”阶段,老板开始膨胀,多元化、跨界、控股、上市之类的词汇开始在公司发展目标中出现,开始从“有为”转向“妄为”。一家企业,能够把一个产业做好已经很不容易,搞跨界多元化,“隔行如隔山”,管控难度很大。类比一下:现在,即使计划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很多家庭仍只会选择生两三个孩子,而不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生六七个孩子,哪怕这个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毕竟精力有限,孩子养多了,管不过来。混合并购就是这样的道理。有钱出资,却没有时间、精力、能力管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当下流行一个现象——“跨界”。有的企业在实施投资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大规模”,认为把若干个独立的企业联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不分行业、不分领域,四面出击,“小舢板拼成大航母”,但结果却是“大而不强”。简单的以数量代替质量,到头来管理跟不上、资金匮乏、四面楚歌,反倒把原有的主营业务给拖垮了。

4.兼并、收购和合并

在法律意义上,并购又包括兼并、收购和合并三种形式。假定投资方为A公司,融资方为B公司。所谓兼并,就是A整体“吃掉”B,B公司的营业执照将被注销,成为A公司旗下的一个失去独立法人资质的事业部。所谓收购,就是A公司出资,获得B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B公司仍保留独立的法人资质,新老股东保持战略合作关系。所谓合并,就是A、B双方拿出各自的企业或资产,合二为一,成立一家新公司。

还记得《水浒传》中的招安过程吗?梁山和朝廷谈判时,朝廷一开始开出的条件是让梁山好汉就地解散,对108将个人此间所犯过失既往不咎。这相当于朝廷想用清算破产的方式“兼并”梁山。后来双方经过数轮博弈,最终朝廷让步,保留梁山的独立建制,实际上相当于朝廷用“收购”的方式控股了梁山。

5.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

股权投资通常包括两种方式: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

A公司估值100元,且张三拥有A公司100%的股权。如果李四要获得A公司50%的股权有两种方式。其一,李四出资100元,资金打到A公司账户上,A公司的资产规模扩大到200元,如此李四持有50%的股份,这种方式就叫“增资扩股”。其二,李四出资50元,资金打到张三账户上——请注意,不是A公司账户。张三一手拿钱、一手交货,把对应A公司50元的股权转让给李四,这样李四也获得了50%的股权,这种方式就叫“股权转让”。两者的区别在于:增资扩股是A公司获得了资金,而股权转让则是作为股东的张三获得了资金。大家耳熟能详的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就是增资扩股,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就是股权转让。

我们可以再举个生动的例子来进行说明:现在年轻人基本是独生子女,结婚时双方父母(股东)倾尽财力,买房购车。房子和车子是留给儿女(合资公司)享用的,这种方式就是“增资扩股”。如果时光倒退50年,婚姻模式却不是这样的:家家儿女多,李四的儿子要娶张三的女儿为媳妇,李四必须要出一笔数额可观的“彩礼”。这笔钱李四会直接交到张三手里,要结婚的女儿和女婿甚至根本见不到这笔钱。张三会用嫁女儿获得的这笔收益,再去给自己的儿子娶王二家的女儿。这种方式就是“股权转让”。

通常,张三要融资,李四要投资,李四拿钱,打到张三或其公司的账户上就可以了。但在投资实践中,投资方式会有很多方式。举例说明如下。(1)张三的A公司旗下有三项业务:设备制造、贸易和房地产,其中设备制造业务在华南市场有一定市场份额,但多为低端客户。李四的B公司聚焦设备制造业务,具有一定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多为中高端客户,销售规模也是A公司的3倍。李四只对A公司的设备制造资产有兴趣,并不想染指贸易和房地产业务。于是,李四可能会要求张三将贸易和房地产业务剥离出去,A公司旗下只保留设备制造业务,然后李四再出资入股。(2)张三感到为难,因为A公司这些年在贸易和房地产领域也积累了一些资质和牌照,如果将上述资产剥离出去,另起炉灶,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于是张三可能会提出:张三以设备制造业务资产出资,李四以现金出资,两家企业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3)还有另一种方案:张三直接以设备制造资产出资,对李四的B公司进行增资扩股。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张三“反向投资”,成为李四旗下B公司的股东,李四的好处是不用出资也“吃进”这块资产。(4)李四对(2)和(3)两种方式存有疑虑:自己的出资是真金白银,自己公司的经营也非常规范,但张三的设备制造资产是否“干净”却不得而知。如果资产存在重大瑕疵,与自己进行合资,相当于“以次充好”,自己可能会吃亏。于是李四提出新的方案:请张三把设备制造业务从A公司主体剥离出来,注册成立新公司,然后李四再对新公司出资入股。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资产剥离重组过程中,设备制造资产中隐藏的一些问题(如债权、债务等)会浮出水面。相当于儿媳妇不想婚后与老人共同生活,要分家单过,另起炉灶,于是让丈夫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老爸老妈家搬出来,如此彼此间的财产权属关系就会变得清晰。(5)对于方案(4),张三也有疑虑。资产剥离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程,牵涉资产、员工、供应商、客户、银行和政府等方方面面。这么折腾一次,伤筋动骨,已经“势成骑虎”,“非你不娶”。可是我把资产剥离重组后,万一你李四又改变主意不来投资该怎么办?我岂不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话?于是张三提出,为表示合资诚意,两家分别拿出真金白银,注册成立一家新公司,然后由新公司出资去购买A公司旗下的设备制造业务。(6)李四同意这种方案,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张三希望新公司双方股权比例是50%/50%。可是在李四看来,自己的销售收入是A公司的3倍,客户结构也优于A公司。如果按照50%/50%的股权比例合资,自己就吃亏了。李四提出,在新公司中双方的股权比例定为75%/25%,李四做大股东;张三不接受这种方案,希望合资后双方能够“平起平坐”,如此合作陷入僵局。最终,一个折中的方案产生了:双方合资成立两家新公司,一家定位于设备机械生产,双方各持50%的股份;另外一家定位于设备机械销售,双方商定25%/75%的股权比例。这样兼顾了张三“平起平坐”的要求,也体现了李四市场与客户的商业价值,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股权转让有一种“极端”情况,就是原股东希望新股东能够全资收购目标企业100%的股权。这意味着原股东将全身而退、套现出局。对于这种投资方式,我总体上持谨慎观点。新股东全资收购以后,企业可能隐藏着一些重大资产问题,但原股东已经“逃之夭夭”,麻烦很多。所以,即使新股东也有意全资收购,最后也得留一手。比如先出资入股持有80%左右的股份,让原股东保留20%股份,双方共同经营,待经营业务平稳过渡,新股东对于企业也有了充分的了解,再“水到渠成”,回购原股东持有的20%股份。

6.资产收购

除了上文所述的股权投资以外,资产收购也是投资者经常考虑的一种方式。

股权投资意味着入股以后,新老股东成为一家人,公司的未来大家风雨同舟,包括债权、债务大家也共同分担——除非有特别的约定。资产收购则不同,相当于融资方变卖资产,换来投资方的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融资方的其他债权、债务关系和投资者无关。这种玩法近似“典当行”,你拿东西去典当还钱,你的债权、债务和典当行无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控股企业,则会获取企业原有的资质和牌照;如果选择资产收购,则获得了厂房、设备,但生产许可、税收优惠等却需要重新申领,甚至存在不确定性。这需要投资者通盘考量。另外,股权收购要缴纳所得税,而资产收购则要缴纳动产及不动产产权变动而带来的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税负,两者存在很大不同。

7.企业托管

医院一般包括两块业务:门诊和急诊。通常,患者病情并不危重,那就按部就班,排队挂号,找医生开处方,“先交钱再拿药”,这是门诊业务。如果发生重大意外事故,病情危重,医院就会紧急救治,“先看病再交钱”,这就是急诊业务。急诊的弊端在于,你把人救活了,但他若没有能力支付费用,医院就很烦恼。

殊途同归,投融资业务也有类似的“急诊”情况。有时候,投资者对融资方虽然有浓厚兴趣,却缺乏应有的了解。而融资方已经陷入经营困境,急需投资方解救,再拖延下去,融资方可能会崩盘,也就失去了投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托管”应运而生。双方签署托管协议,投资方迅速注入资金和资源,争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托管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投资方是否有能力实施托管?遇到有人溺水,你可以勇敢施救,但前提是自己会游泳,否则人没救上来,自己也可能被淹死;其二,融资企业起死回生后,如果投资条件谈不拢,投资方前面所做的工作就属于“助人为乐”了。

案例:托管的困局

张三的A公司是一家地板加工企业,李四的B公司是一家地板品牌企业, B公司的部分产品由张三负责OEM生产。由于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A公司客户流失,陷入困境,濒临倒闭。于是双方经过仓促协商,B公司对A公司实施托管,托管期一年,一年后B公司收购A公司。在一年托管期间,李四斥资2000多万元对A公司进行技术改造,降本增效,企业扭亏为盈,转危为安。眼见企业能够赚钱,张三改变了主意,托管期结束,拒绝转让企业。此前双方并未签署正式规范的协议,A公司当然归张三所有。无奈之下,李四只好放弃收购,向张三讨要2000多万元的技改款项。张三的回复是:技改费用明显高于市场价格,或者他按照八折向李四支付费用,或者李四将相关添置设备移走——明眼人都懂,第二种选择是没法实施的。

一言以蔽之,相对于投资入股,企业托管是存在风险的。毕竟,投资入股要签署协议,进行工商变更,属于“合法夫妻”。相比之下,托管则属于缺少法律保障的“同居关系”。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购房置业,甚至怀孕生子,但最终却感情破裂,未能步入婚姻殿堂,就会产生很多麻烦。从产业经营转型到资本运营

回望历史,“资本”一词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经是个令人“生畏”的词汇。时过境迁,在今天的商界,“资本运营”俨然成了有些老板眼中的梦中情人,求之不得。资本运营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整合游戏,玩资本绝对是一个“拼爹”的行当。钱,有时只是一张纸而已,不要认为有钱有权就可以“君临天下”。纵观历史,一种落后文化或许可以用财富或武力从形式上“征服”一种先进文化,但最终的赢家却还是后者。当我们还没有领悟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时,当我们还没有掌握更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时,被投资方对一个“暴发户”的厌恶和抵触会粉碎投资者的春秋大梦。

1.性格决定命运

进入21世纪,可以明显看到中国经济走过一段“由实转虚”的轨迹,即创办实业——投机获利——放贷食利。这意味着实干兴邦受到压制,这是实体经济盛极而衰的显著征兆。面对诱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和选择,笔者无意简单否定老板们玩资本的选择,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些理性的思考。资本圈的朋友有个特点:赚钱了满世界炫耀,以彰显自己有能力;赔钱了则套用陈升的一首歌曲——“把悲伤留给自己”。试想:如果让人知道自己的投资总是赔钱,又如何出去圈钱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似乎助澜了今日某些人投机取巧的心智模式。资本圈有不少人都属于“守株待兔”的心态。不可否认,资本运营的确产生过“一夜暴富”的故事,但这些故事更多的只是偶然。经过某些媒体的选择性渲染,“偶然”却变得“比比皆是”。高考能够考上清华、北大很难,所以即使周围有亲友的孩子考上名校,你最多用来鼓励一下自己的孩子,但不会就此逼迫孩子也要考上清华或北大,这是一种理性的做法。

什么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成熟?十四五岁时年少轻狂、血气方刚,自然是志存高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四五十岁了,就必须在忍耐中懂得选择和放弃。然而在商界中,的确有四五十岁的人行事依然不成熟。看到媒体上曝出“资本运作一夜暴富”的新闻,开始心猿意马,提出从产业经营转向资本运营,三五年打造N家上市公司。每年中国能够新增多少家上市公司?大致在两三百家。当数以万计的老板们把上市作为追求目标时,这种想法就脱离现实了。在中国,那些把上市作为终极目标的老板大多是投机者。马云有句名言:“可以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我个人对这句话持谨慎观点。马云自己成了那幸运成功的“万分之一”,他可以讲这个话,但你却不能这样想,因为等待你的将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失败概率。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国内媒体群情激昂,似乎找到了事业的标杆和灯塔。然而,制造业还能够“群雄逐鹿”“诸侯割据”,但互联网恰恰是一个“有你没我”的行当。马云成功了,恰恰意味着其他人很难有机会了。更为重要的是,人前显贵,背后受罪,如果你真正了解乔布斯和马云的个人生活,你还会愿意体味他们那样的人生吗?

做实业和玩资本是两种不同的路径,前者“守正”,后者“出奇”。当然,做企业的和玩资本的,思维方式上还是有些不同。玩资本是“养猪”,看重短期收益,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做企业则是“养儿子”,需要中长期的打算。对于一头病猪,资本会选择放弃;对于身患绝症的孩子,父母会选择坚持。资本运营固然也能够创造价值,但主要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比如让优秀的企业挂牌上市,进而融到更多的资金,实现更快的发展。然而看看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些上市公司玩的并非“人间正道”,而是“野路子”。

隔行如隔山,产业和资本之间的壁垒不只是知识和经验,更有心智模式。玩房地产的很难做实业,做实业属于“苦差事”,利润哪有房地产来得丰厚?炒股票的做不了房地产,一个楼盘从买地到卖楼,前后要折腾两三年,在不同的政府部门盖N多的章,哪有股票“敲敲键盘”,“今天买进明天卖出”来得简单?搞期货的又会觉得炒股票不过瘾,毕竟期货业务可以运用杠杆,以小搏大,比股票爽多了。如此逻辑,最终心态越发浮躁,胆子也越来越大。直到退潮时,才发现自己忘了穿泳裤。

人有两种心理:贪婪和侥幸。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人买彩票中了100万元,有些人转身遇到卖彩票的,就会蠢蠢欲动地去买,觉得“说不定我也有机会中奖”!反过来,如果在报纸上看到一起车祸,有人买了保险,获得赔付100万元,却很少有人会立马转身去买保险,觉得“这么倒霉的事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2000年,孙正义创办的软银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身上投下了2000万美元。2014年阿里上市,这笔股份的估值为580亿美元,增值2500多倍。这笔投资被赞为最成功的投资案例。媒体兴奋,商界狂热,似乎自己就是下一个孙正义或阿里巴巴。然而,这现实吗?

2.民间金融的兴衰启示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经济从小商品批发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实业,温州的打火机、鞋革、服装、印刷等制造业在全球都闯出了名堂,还创立了不少鞋革、服装品牌,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的辉煌之路。在那个年代,中国的企业大都是实体型公司,提供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家们都在辛勤耕耘自己的事业领域,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着力优化和升级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完成从资本到商品再到资本的一轮又一轮循环,从扩大再生产当中实现企业的升级和发展。他们深信赚钱的途径就是购置更多设备、销售更多产品,如果利润率能够达到20%就已经很开心了。

进入21世纪,原本勤恳踏实、专注于制造业的温州人开始“华丽转身”,把兴趣转向炒房和资源投资领域。有人一夜暴富后,进一步转向资本运作,股票、古董、黄金、担保公司,最后是高利贷。无独有偶,鄂尔多斯、榆林等地也上演着同样的剧情。这边是实业日趋艰辛,那边是资本一飞冲天。“土豪”们发现赚钱的途径不只是扩大再生产,还能“以钱生钱”。这种玩法不必制作详细的生产计划,不必研发技术和工艺,不必深入市场上门推销,不必起早贪黑殚精竭虑。于是,掌门人们开始在博弈中蹒跚学步,致力于实现从实业家向投资家的转型,完成从资本到资本的循环。当工业精神完全被炒快钱的冲动压倒后,这些工业化才刚刚起步的城市便“未老先衰”,而以钱炒钱的投机行为早已脱离了为实业服务的轨道,成了一场金融传销的盛宴。当企业利润无法支撑资金成本时,环环相扣的民间借贷链条中,只要一人“跑路”,链条即告断裂。最终经济低迷、房价崩盘、老板跑路,已成空中楼阁的民间借贷大厦轰然倒塌,留下一地鸡毛。

2013年以来,民间借贷危机已经席卷而来,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山东、湖北到陕西、四川,金融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一旦危机爆发,银行更是“推波助澜”。马克·吐温曾经说过:“银行家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就给你把伞,在下雨的时候就把伞收走了。”为了减少自身风险,银行在贷款时会要求企业互保,多方的互保产生联保。通过联保措施,银行的风险是化解了,但如果链条上的某个企业出现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提供担保的企业一夜之间掉入债务深渊,极易导致中小实业型企业的倒闭,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众多企业从抱团取暖到火烧连营,苦不堪言。

创造性社会讲究奋斗,讲究超越自我极限,着眼点不在于你现在已经有的东西,而在于你未来的潜力。寻租性社会则讲究卡位、站队、等级、关系,重在显示你已经拥有或者瓜分了多少社会资源。如果“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创造价值的企业“饥寒交迫”,作为“食利者”的金融机构却“朱门酒肉臭”,这就完全本末倒置了。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意义所在,就是辅助并提升实体经济,盘活资本、扩大规模、改善管理、整合产业并做大做强。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田径长跑比赛中,到800米时运动员会经历“困难期”,很多企业感到经营压力其实就是在经历这种困难期。换一个视角,经营压力恰恰是一个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应借此进行战略转型和战略升级。发达国家如德国、瑞士、日本,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做着钟表、刀具、家电、汽车。他们没有转型资本运营,甚至对“互联网思维”也并不热衷。电商是一把双刃剑,阿里巴巴和京东能够让消费者在网上“货比三家”,进而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也能够带动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但却不可能真正提高中国的制造业水平。中国工业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点滴的创新积累,最终实现从附加值低的产品制造、服务向产业链高端的升级,中国的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个狂躁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憧憬着走捷径、一本万利,甚至不劳而获。肖知兴在《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一书中有一段话,笔者很是认同,在此与诸友分享:“所有的技术、方法和工具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头、有脸、有心、有灵、有体,甚至有魂的大写的人。如果管理者忽视这些活生生的人,总是试图从技术的角度找什么一招制敌、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一举成功的办法,来赢得企业竞争的成功,从态度上讲是浮躁,从道德上讲是刻薄,从智力上讲是愚蠢,从效果上讲则必定是徒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