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00位诺贝尔奖得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01:48:04

点击下载

作者:经典读库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变世界的100位诺贝尔奖得主

改变世界的100位诺贝尔奖得主试读:

前言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对自己所处的宇宙空间的一种诠释。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它、改变它。在远古年代,或许没有人会认同或表彰这些改变者,直到诺贝尔奖的设立,这些努力改变世界的人们才得以彪炳史册、受人敬仰。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同时也是以他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别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首次颁发是在1901年。1968年,瑞典银行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了经济学奖。百年之后,诺贝尔奖逐渐成为当今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象征,它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这枚奖章肯定的不仅是获奖者的学术成果,更是对他们人格魅力和生命意义的赞美和认同。他们的成就改变了人类的世界,他们高尚的品格和精神也将深深地影响到人们,因为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最为优秀的品质。

回顾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我们会发现,站在耀眼的镁光灯下的获奖者,他们的背后往往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和故事。或许是严厉的师长、慈爱的父母、邂逅的友人,在人生选择最为关键的时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每一个获奖者都可以用“壮美”去形容,用“感动”去评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里面,有探索未知、不懈钻研的科学家,有奋不顾身、为人类谋和平的慈善家,有渊博资深、辛勤耕耘的文学家,也有权衡利弊、操纵金融的经济学家,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而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桂冠,更应该读懂他们的执著和奋斗。

往往丰硕的果实吸引人们的眼光,而灌溉者却被忽略。对于居里夫人,我们更多了解的是她对放射现象的研究和发现了钋、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却很少知道她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熬沥青的悲苦生活。正是因为居里夫人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她的研究成果才在物理、化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最重要的是,她彻底颠覆了当时以男性为主导的科学界,为女性在科学界赢得了尊重。对于马丁·路德·金,我们都知道他为美国人民广泛推崇而享誉美国历史,但却不知道他在领导民权运动的时候,曾多次遭到刺杀,最终为了和平抗争而献出了生命,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了一生。

此外,还有永不言败的海明威,为和平而献身的奥西茨基,有“上帝的鞭子”之称的泡利,发现胰岛素的班廷,洞察经济全球化的克鲁格曼等人,他们的成就改变了世界,他们的故事也将改变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仅是让读者看到这些获奖者的成果,更多的是认识到生命与奋斗的价值和意义。这些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改变了世界,用自己的奋斗不息抵达了成功的彼岸。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中最精彩的篇章,更是一座珍贵而魅力无穷的宝藏,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挖掘和学习。

本书将带领读者去掀开历史尘封的角落,观看他们成功背后的力量源泉,体会他们成长的真谛和感悟。本书中精选了100位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认真编撰了他们相关的学习经历、研究经历和事业成功等故事片段,并穿插了大量的精美图片,图文并茂,制作精良,为读者呈现出更加生动耐读的人物故事。

伟人的足迹往往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值得每个人去阅读和感悟。通过阅读,可以对诺贝尔奖有更深层的认识,而通过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人物传记故事,读者对获奖者也会有全面的了解和感悟。这对提升自身素质,砥砺人生志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诺贝尔 文学奖 得主显克微支 吉卜林 罗曼·罗兰  赛珍珠 拉格洛芙 泰戈尔  萧伯纳 米斯特拉尔 叶芝  黑塞 蒲宁 福克纳  莫言 罗素 马尔克斯  丘吉尔 海明威首位文学奖获得者普吕多姆苏利·普吕 多姆国籍/法国生卒年/1839~1907年职业身份/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代表作品/《孤独与深思》、《韵节和诗篇》获奖时间/1901年获奖评语/“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普吕多姆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工商业者家庭,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在普吕多姆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普吕多姆随着母亲生活,并在母亲的哀叹声中成长。年少的普吕多姆自此变得沉默寡言,但这也促使他学会了在孤独中思考。

普吕多姆自幼聪颖,学习非常优秀。小学毕业之后,普吕多姆顺利进入了巴黎的名校波拿巴中学。在这段时间内,普吕多姆开始接触文学,并爱上文学。学习上的优势使得普吕多姆通过了理科类中学毕业会考,并令他决心报考巴黎最为著名的大学之一——巴黎综合工科学校。

然而这时一场厄运突然降临,普吕多姆因患结膜炎不得不放弃进入大学深造的初衷。

走出校园,普吕多姆从事过很多职业,比如工程师,因学习过一段时间的法律,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公证人,等等。在业余时间,普吕多姆开始文学创作。

后来,普吕多姆得到了一笔遗产,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自此放弃了其他工作,走上了专事文学创作的道路,并逐渐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诗歌创作上。一举成名

普吕多姆步入诗坛之际,正值法国巴那斯派(即高蹈派)崛起之际。巴那斯派主张远离现实,强调理性,坚持冷静、客观、无动于衷的美学思想。没能如愿进入心仪大学的普吕多姆对科学有着特殊的偏好,《泰晤士文学副刊》就曾这样评价他:“在普吕多姆的心底,埋藏着一位早夭的工程师。”因此,具有科学头脑的普吕多姆极力奉行巴那斯派的艺术主张,成了该派的活跃分子。

1865年,普吕多姆在朋友的帮助下自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韵节和诗篇》。这部诗集是普吕多姆在失恋的心境下写就的。当时在他少年时代就爱上的一位表妹另嫁他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使他长久地陷入忧伤之中,无法自拔,以至终生未娶,因此这部诗集带有明显的阴郁色彩,着重于对人生的短暂的哀伤和快乐进行思考。那首著名的《碎裂的花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该诗描绘了一只外表看起来完好无缺,事实上却有一道几不可见的裂痕的花瓶,普吕多姆将这只花瓶比作自己那颗因所爱之人背叛自己而悲伤的心。

这部诗集出版后,普吕多姆的一位朋友将其呈送给了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圣·佩甫。圣·佩甫对这部诗集大加赞赏,认为普吕多姆“在诗中提出的新的运动,宣告着有如黎明前的战栗一般的世界”。圣·佩甫的肯定使这部诗集轰动了当时的文坛。

紧接着,普吕多姆又相继出版了抒情诗集《考验》,配画诗集《意大利笔记》,抒情诗《孤独》以及发表在高蹈派诗人的期刊《当代诗集》上的一些诗篇。他在这些作品中谈论爱情、艺术、宗教等,在形式上追求完善与典雅,在语言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即怀疑、反思、感伤与哀叹相互交融。普吕多姆在诗歌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摸索着、创新着,成为当时法国“年龄最轻,格调最高,韵味最雅”的杰出诗人。诗风转变

对普吕多姆而言,1870年简直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这年1月,与他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叔叔和婶婶接连离世。在这之后,除了晚年时与妹妹莎莉在巴黎南部的夏特内片刻的聚首外,他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亲人的关心。正当他沉浸在亲人离世的悲痛中时,普法战争又爆发了。当普鲁士军队向法国内陆地区长驱直入时,普吕多姆毅然报名参军,加入到反抗侵略者的战斗中。几年的军营生活让他受尽了饥饿、严寒、疾病、伤痛的折磨,这一切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导致他半身瘫痪。此后几十年的日子里,普吕多姆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陪伴他的只有诗歌。

战争的苦难激发了普吕多姆对于宇宙和人性的思考,此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与之前风格的“背离”,不再沉溺于内心愁苦的唯美描摹,而专注于结合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探讨人性以及生命与宇宙的关联。这使得普吕多姆后期的诗歌包含着极强的哲理性与教谕性,《正义》、《幸福12首歌》都是这样的代表性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可经常看到康德、黑格尔这些哲学家的思想痕迹。“大冷门”获奖

1881年,普吕多姆因在诗歌上的卓越成就而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瑞典学院评选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在法兰西学院的极力举荐下,普吕多姆成为候选人之一。当时与他一同被评为候选人的还有托尔斯泰、易卜生、左拉、卡杜齐等文学大师。最终,普吕多姆超出众人,获得瑞典学院评选委员会的认同,成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在那个时代,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凭借自己的战争三部曲,早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的作家。然而,瑞典文学院偏偏置若罔闻,选择了“大冷门”普吕多姆。因此当瑞典学院公布首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是普吕多姆时,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拉格洛芙等43名文学界名人甚至还联名上书,为托尔斯泰的落选提出抗议。

普吕多姆之所以能够获奖,除了因为举荐他的机构是赫赫有名的法兰西学院外,他的诗人身份也帮了大忙。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小说和戏剧的出现时间远远在它之后。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位诗人,颇具象征意义。

无论如何,获奖的普吕多姆至此获得了至高荣耀。遗憾的是,此时的他因为风瘫躺在家里的床上,寸步不能前行,更别提能亲自走上瑞典学院的领奖台。于是,法国驻瑞典公使代领了奖状和奖金,之后再以瑞典学院的名义,将奖状和奖金转交给了这位“极其显著地将心地和头脑的最佳品质熔为一炉”的天才诗人及哲学家——苏利·普吕多姆。普罗旺斯文化的复兴者米斯塔尔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国籍/法国生卒年/1830~1914年职业身份/诗人代表作品/《黄金岛》、《普罗旺斯》、《米瑞伊》获奖时间/1904年获奖评语/“他的诗作蕴含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故乡陶冶和孕育了诗人的诗情

米斯塔尔出生于法国东南部罗纳河口省的玛雅纳,属于古代的普罗旺斯地区,如今普罗旺斯已是法国的一个人文荟萃的圣地。米斯塔尔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在第二次婚姻中有了米斯塔尔,对米斯塔尔非常宠爱。米斯塔尔的母亲是一位擅长歌咏的女性,她经常会唱出一些古老的歌谣。在这样的氛围中,年幼的米斯塔尔就表现出了与一般孩童不同的气质,他沉迷于乡野,经常与野花和蝴蝶为伴,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普罗旺斯语(奥克语)诗人奠定了“先天”基础。

1851年,米斯塔尔在埃克斯法学院毕业后,回到玛雅纳,在兼顾农场的工作之余,全力投入到诗歌创作和普罗旺斯文化的研究和复兴。

1852年,米斯塔尔创作了第一部长诗《普罗旺斯》。在此后七年的时间内,米斯塔尔以这部诗为基础,重新创作了叙事长诗《米瑞伊》。该诗问世之后,迅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传到世界各个角落,在文坛上引起了极大轰动,米斯塔尔从此享誉文坛。此后,米斯塔尔陆续发表了英雄史诗《卡郎达尔》,抒情诗集《黄金岛》,叙事诗《奈尔特》等。为复兴故乡的文学而奉献终身

米斯塔尔是一位普罗旺斯语诗人,生平致力于普罗旺斯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为此他躬亲力行以普罗旺斯语创作,并竭力推广一系列有关普罗旺斯文化的活动,比如在1854年他和鲁马尼耶、欧巴内尔等诗人组成“菲列布里什协会”(即普罗旺斯语作家团体),掀起了普罗旺斯语文学运动;创办杂志《普罗旺斯年鉴》;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普罗旺斯语言文化中心;经过二十余年的搜集和研究,编撰了一部《菲列布里热词库》,等等。

普罗旺斯孕育了米斯塔尔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普罗旺斯文化也因为米斯塔尔向世界打开了原本幽僻的大门,尤其是米斯塔尔的诗歌,不仅向世人展示了普罗旺斯的文化魅力,而且还给沉寂已久的普罗旺斯语带来了新的生机,使其变成了鲜活动人的文学语言。米斯塔尔为普罗旺斯文化的推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普罗旺斯文化发展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米斯塔尔的作品具有质朴的民族精神,能够全面地呈现出普罗旺斯的文化特征。而米斯塔尔以其杰出的艺术理想主义,为复兴和发展普罗旺斯的精神遗产、语言和文学殚精竭虑,无私地奉献了一生。这样伟大的诗人,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简而言之,米斯塔尔的作品犹如一座高大不朽的纪念碑,为他一生钟爱的普罗旺斯赢得了光耀。奖金均分的诺贝尔奖

米斯塔尔在诗歌和语言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作品一度影响到了世界。早在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开始的时候,他就被提名为候选人。但是当时他潜心研究普罗旺斯文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去获得这个奖项。

1904年,米斯塔尔对普罗旺斯文化的推广已经影响了世界。这一年,他当之无愧地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是,正当米斯塔尔夺魁已成为定局的时候,出现了小小的波折。米斯塔尔的一本诗集经过一位诺贝尔奖金评委委员翻译之后于9月份在瑞典出版。由于那个委员的水平局限,这本译文的文笔十分拙劣,让人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虽然这并不是米斯塔尔的责任,但是瑞典文学院经过慎重考虑,采取了将1904年的诺贝尔奖金分成两半的权宜之计,米斯塔尔与西班牙的埃切加赖同时获得了这个奖项。

在1904年米斯塔尔收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之后他投入所有的奖金在阿尔勒建造了一所学校,用来发展家乡的文化事业。让历史照亮现实显克微支亨利克·显克微支国籍/波兰生卒年/1846~1916年职业身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波兰报》记者代表作品/《你往何处去》、《火与剑》、《十字军骑士》获奖时间/1905年获奖评语/“他在历史小说上取得的卓越成就”。“漂泊的波兰人”

显克微支出生在波兰东部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旧贵族家庭,其祖父和父亲都曾经是军官,他的一位哥哥在法国军队当兵时,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战死,爱国情怀、信教和军人风范是显克微支家族的传统思想观念。

显克微支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波兰最动荡、最黑暗的年代,当时波兰的国土四分五裂,长期被沙皇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匈帝国侵占着。而显克微支则在这种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苦苦地寻觅着自己理想中的“伊甸园”。

1866年中学毕业后,显克微支考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后来,沙皇政府悍然下令将华沙高等学校改名为华沙帝国高等学校。这个命令在波兰人眼中是带有侮辱性的,为表抗议,显克微支毅然放弃即将到手的学位,拒绝参加毕业考试,气愤地离开了学校。

1872年,进入杂志社工作的显克微支发表了许多关于批判现实并揭露社会黑暗的讽刺小说和小品文。同年,显克微支以《波兰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去美国旅行采访。在之后长达3年的时光里,他深入美国各阶层进行采访,亲眼目睹了美国社会的种种现象,深刻地体会到底层劳动者的辛酸苦辣。

回国后,显克微支将自己在美国所写的采访稿件汇集成册出版,即报告文学集《旅美书简》。之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如《为了面包》、《奥尔索》等。在这些现实主义作品中,显克微支批判了美国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真实地反映了波兰移民在美国的悲惨生活。

1879年后,显克微支又曾先后旅居意大利和法国,直到1882年他才回到祖国,为《言论报》写稿。这段时间,他曾创作剧本《一张纸牌》、《谁之罪》和中篇小说《黄金国》等,但主要是为转向历史小说的创作奠定基础。历史小说三部曲

从1883年起,显克微支相继发表了《火与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三部历史小说。这三部作品除第一部以17世纪哥萨克人脱离波兰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为背景的《火与剑》之外,描写波兰人抵抗瑞典帝国入侵的《洪流》和波兰贵族镇守古城抵御奥斯曼帝国的《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两部作品也都是歌颂波兰人爱国主义情怀和牺牲精神的作品。

这三部历史小说发表于波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时期。1883年,波兰曾有过一次反抗沙俄政府压迫的起义行动,但是失败了。随后波兰社会进入革命低潮时期。大部分波兰民众开始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置民族危亡于不顾,本国人民的卑屈和对国事麻木不仁的态度,远比四面八方危险的敌人更危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三部宣扬波兰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伟大作品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波兰民众以希望,提醒他们虽然波兰现在正在惨遭奴役,但在波兰的历史上,“发生过伟大的事件,出现过伟大的人物,有过振奋人心的东西:伟大的性格、伟大的罪恶和伟大的牺牲”。

虽然这三部作品所描写的故事并不相同,甚至是三个不同历史时代的事迹,但其精髓却是秉承一脉相连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所以这三部作品被人们并称为显克微支的历史小说三部曲。显克微支冀望从宣扬波兰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的伟大业绩中将同胞的爱国信念唤起,从而找到抵制沙俄、克服现实痛苦的力量,使波兰民众时刻牢记波兰民族解放的革命传统,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勇敢地与侵略者作斗争,恢复祖国的独立与统一。

这三部作品场面宏伟,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动人,语言优美流畅,凸显了显克微支擅长创作史诗式作品的才能,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解放事业战斗到底

继三部曲之后,显克微支又接连发表了两部知名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和《十字军骑士》。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也正因为如此,显克微支从1901年起就一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者,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一直都未能获奖。1905年,显克微支终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波兰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显克微支的这次获奖与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有莫大关系。这部作品虽然在题材上并没有跳出历史小说这个大范畴,但却可以算是显克微支具有突破性的力作。虽然之前的历史小说三部曲的思想基调都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但其中也夹杂着作者个人对于人性的哲学思考,通过描写具体环境下的矛盾事件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出人性中的一些非常极端的问题。而在《你往何处去》这部小说中,显克微支加深了这种思考程度以及表现形式,突出人们心中存在的一种互助互爱和自我牺牲等伟大情操,彰显人性中的美好面,抨击人性中的阴暗面。《你往何处去》的内容相对于显克微支的历史小说三部曲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三部曲都是描写波兰人抵御外来侵略的小说,而这一部则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级巨著。《你往何处去》描写了古罗马时期暴君尼禄焚毁罗马城并栽赃给基督徒的故事,在小说中显克微支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道路的一种迷茫,该部作品的书名源于小说中的一段对话:基督教先知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彼得明白基督的启示,便又返回罗马,几天后就被尼禄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体现了显克微支将希望寄托于早期基督教的那种牺牲自我来启示未来的殉道精神,并希望人们能够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团结起来,抵抗暴政。

这部小说的出现,进一步鼓舞和激励了波兰民众,促使他们起来反抗外族侵略,争取波兰民族独立。

显克微支不仅在书中呼吁民众去战斗,到了晚年,他还将自己的主张付诸行动,参与了谋求波兰解放的活动,并取得了一些进展。1916年,为表彰他在创作波兰民族解放斗争题材的小说中取得的成就,波兰政府授予70高龄的他“军团”纪念奖章。同年11月15日,显克微支在瑞士去世。讲述丛林的故事吉卜林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国籍/英国生卒年/1865~1936年职业身份/小说家、诗人代表作品/《七海》、《基姆》、《丛林之书》获奖时间/1907年获奖评语/“他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吉卜林是19世纪末期英国著名的作家,他出生在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孟买,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其父是印度当地一所学校的教授,家庭氛围充满了艺术气息。在吉卜林幼年的时候他就被送回了英国,并经历了5年儿童寄养所里的生活,这段生活给他留下了非常痛苦的回忆。

后来,吉卜林进入了军事化学校,准备被派遣回印度。17岁的吉卜林返回印度,并在当地做了一名编辑。在这一时期,吉卜林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早期作品,他将自己多年以来在各地的见闻记录在纸上,并从此发展出来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这些富有异域风格的作品在英国国内备受欢迎。

由于吉卜林生活的年代正好是英国海外殖民最辉煌的时代,所以他印象中的世界基本上都是以殖民地生活为基准的,这个时代的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也就是说大英帝国的领土从经度上讲几乎已遍布了整个地球。而吉卜林则生长在这种环境之下,他在印度的生活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和素材。

后来,吉卜林又在官方的支持下,乘船周游了世界,取道中国、日本,横渡太平洋,最后到达美国。他将自己一路上的见闻都写成了一本名为《从大海到大海》的散文集,并因此而一举成名,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一名作家。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歌颂英国军队远征海外的诗歌,因此也被称作“帝国诗人”。

结婚后的吉卜林留在美国定居,开始创作大量的小说和短篇文集。对于吉卜林来讲,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地理大发现连接了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这一情况不但带来了全球化的新变革,也带来了冲击和矛盾。而这种矛盾也体现在吉卜林的身上,他一方面歌颂殖民主义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抨击殖民者对于殖民地的破坏和对当地民众的欺压盘剥。丛林里的作家

吉卜林的作品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而这其中又以《丛林之书》最为著名,这部类似于“人猿泰山”的故事书主要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印度丛林中的故事:一只母狼从老虎的爪下救出婴儿莫格列,并抚养了他。从此,小莫格列生活在丛林里,与野兽为伍,长大后亲手将凶暴的老虎杀死。虽然《丛林之书》中主要的角色都是一些野生动物,但是吉卜林赋予了它们人类一样的性格,寓意深刻,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除了最著名的《丛林之书》以外,吉卜林还有许多类似的作品,而被公认为吉卜林在文学上最出色的长篇小说《基姆》也是讲述印度丛林中故事的。可见,在印度的生活和见闻深刻地影响了吉卜林。吉卜林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印度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各地,并且他对于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有比较深刻细致的了解。身为一个英国人,吉卜林出生在印度,他并没有成为只为殖民地当局歌功颂德的“御用作家”,而是以客观、独立的视角去记叙和评价他在印度期《丛林之书》封面间的一切见闻,真实地反映了英国殖民时期印度社会的情况。这也令吉卜林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反面和被讽刺的殖民者形象,揭露了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丑恶嘴脸和各种暴行。

印度原始粗犷的丛林给吉卜林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和教育,他在作品中体现出了许多博爱精神、平等主义以及人性关怀,他认为众生平等,不论是丛林里的大象还是树上盘踞的蛇虫,甚至包括印度当地的原住民,所有生命都是生来平等的。所以他将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代入到了丛林故事中,以拟人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这也令他的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1907年,瑞典文学院因吉卜林在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吉卜林,这也使得吉卜林的文学事业步入了辉煌的顶峰。一个黄金时代的落幕

吉卜林定居美国以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的儿子不幸阵亡,生活的诸般打击令他陷入了沉痛的哀悼之中。他开始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产生了质疑,并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没落感到心灰意冷。这一时期他的作品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且他开始转为创作诗歌。饱受丧子之痛打击的吉卜林离开美国,回到英国,后来又到南非生活。他的晚年并没有像原来那样辉煌,正如那个“日不落”帝国的衰落一样,吉卜林的黄金时代在此时也一同落幕了。

1936年吉卜林逝世,英国人为他举行了国葬,并将其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以纪念这位作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吉卜林冷落的授奖仪式1907年,在得知自己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后,吉卜林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但令人遗憾的是,往年热闹非凡的盛典在这一年笼罩上了一层沉闷、忧伤的气氛。仪式举办得特别简单,与会者也寥寥无几,整个颁奖过程中没有任何掌声和喝彩。原来就在颁奖仪式举行的前几天,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去世了。按照惯例,吉卜林走进皇宫谒见新王。古斯塔夫五世国王一脸疲惫的样子,双目垂视,草草结束了他们的谈话。皇宫内外如死一般的沉寂。几十年后,吉卜林在自传《谈谈我自己》中谈及这次典礼,将其称之为令人窒息的“庆典”。首位获诺贝尔奖的女作家拉格洛芙塞尔玛·拉格洛芙国籍/瑞典生卒年/1858~1940年职业身份/作家代表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戈斯泰·贝林的故事》获奖时间/1909年获奖评语/“她作品独具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

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史上首位女获奖者诞生了,她就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拉格洛芙在瑞典具有很高的声望和赞誉,自从1904年起,她每年都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她在北欧的影响力很大,以至于她的每部作品都能获得广泛的关注。1900年,她获邀撰写一部儿童教育读物,于是她开始游历瑞典全境,搜集素材,终于呕心沥血完成了这部介绍瑞典地理、风俗、文化以及历史的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的问世让拉格洛芙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让她的影响力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瑞典皇家文学院根据《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决定将19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拉格洛芙。坎坷的人生经历

受人尊敬的拉格洛芙早年曾有过一段非常不幸的经历。在她3岁的时候,她的两脚因麻痹而不能行动,所以幼小的拉格洛芙只能坐在椅子上,而失去了活泼好动的童年时光。后来虽然经过治疗,她的双脚康复了,但却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导致她行走起来脚有些跛。

虽然这段不幸的经历夺走了她美好的童年,但是从小就坐在椅子上听祖母、姑妈等人给她讲的许多传说和故事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另一种转机。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同时打开另一扇窗。拉格洛芙在7岁时就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这让深受病残折磨的她获得了很多的心灵慰藉。当有一次她读到一本关于美国印第安人的冒险传说时,她的创作欲被强烈地激发出来。另外拉格洛芙的父亲对她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父亲非常喜爱文学,所以他们家里的藏书非常丰富,各种书籍成为了拉格洛芙童年非常亲密的伙伴。父亲与她经常会谈论一些关于文学的事情。这也成为了她写作的一大动力和原始素材,以至于她之后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父亲这一形象。

随着拉格洛芙阅读书籍的增多,她的创作欲望也越来越强。终于在1891年,她根据早年听父亲讲的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牧师的故事写出了一部知名的畅销书——《戈斯泰·贝林的故事》。这部作品受到了文学家的普遍赞扬,拉格洛芙一跃成为瑞典著名的小说家。接着她又在1894年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这是一组以广大乡村中的农民、渔夫、儿童和动植物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在小说中拉格洛芙把他们都比喻成人类各个连接起来的锁环,读起来趣味十足。在此之后,声誉卓著的拉格洛芙辞去了原来的教职工作,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

拉格洛芙非常具有北欧特色的童年生活环境以及受到的一系列影响造就了她在文学上的成绩,也让她成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学家,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成为了与《安徒生童话》并驾齐驱的儿童文学作品。风格迥异的获奖感言

拉格洛芙作为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作家,她的获奖演讲词也是非常独特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得知自己获奖之后有着不同的表现,他们有的胸有成竹,有的受宠若惊,有的则谦虚地感谢其他人……拉格洛芙的获奖感言则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她提出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答谢方式,并且这种方式令所有人都为之折服。

她首先强调自己在获奖之后显得就像是一个小女孩一样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如此的殊荣。平静下来后她觉得自己“欠下了许多难以还清的债务”,她这里所说的“债务”并不是某种经济上的债,而是一种精神上的14债务。因为老人们给她讲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她曾从流浪艺人的歌谣和滑稽戏中得到过灵感,朝圣者的伟大行动使她受到恩惠……这一件件厚重的礼物是祖先和先辈们给她的,她觉得无法偿还他们的恩情。她幻想着自己在一列火车上与已故的父亲交谈,并与父亲议论着此事。父亲则宽慰她说,无论如何,他都为自己女儿获奖而高兴,至于如何偿还这些债务的问题,暂且没有方法解决,这个答案还是留给未来好了。

为什么拉格洛芙会在颁奖仪式上发出这样的言论呢?原来是因为她常年都深居简出,过着隐居一般的生活。由于她面对喧嚣的场合和环境无所适从,所以她担心自己获奖之后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并打破她现在这种安逸静谧的生活。她获奖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拉格洛芙的父亲生前热爱文学,如果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一定会为女儿高兴的。她本人对于自己获奖也是抱着感恩的心态和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令拉格洛芙获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拉格洛芙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文学家,她在晚年时曾经通过瑞典皇室与德国纳粹交涉,成功说服纳粹释放了关押在集中营中的几位犹太裔作家。在苏芬冬季战争时期,她还曾经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捐献给芬兰政府,用于抵御侵略。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他们并没有动用奖章,而是把奖章归还给了拉格洛芙。这些事迹说明拉格洛芙并不以个人的名望和地位为重,而是把人道主义和自由精神看得极为重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插图多才多艺的文学巨匠霍普特曼盖哈特·霍普特曼国籍/德国生卒年/1862~1946年职业身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品/《群鼠》、《日出之前》、《沉钟》获奖时间/1912年获奖评语/“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多次半途而废的学业

1862年,霍普特曼出生在西里西亚北部的上萨尔茨布伦(现属波兰),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霍普特曼的学生时代过得非常清苦,因为父母在当地经营的旅馆生意一直不好,祖父还曾经去做过织工,一家人一直是勉强维持生计。

1868年,6岁的霍普特曼在小镇上读小学,成绩还算可以。1874年,他来到了当时德国的文化名城布雷斯劳上中学,成绩开始下滑。原因是他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更不喜欢普鲁士学校的教学方式。

1880年,霍普特曼被布雷斯劳的皇家艺术职业学校的雕刻班录取。入校后,他同样不喜欢这种压抑的学习环境,因此一直都比较懒散。一年后,他因为“不良的行为举止和不够勤奋”被学校劝退。后来又被重新录取,直到1882年正式离开学校。

同年,他的哥哥格奥尔格结婚。他为哥哥的婚礼写了一场戏剧,叫“爱情的春天”,并在婚礼上首演,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个春天对霍普特曼来说也是美好的,他认识了新娘的妹妹玛丽·蒂讷曼。他们一见钟情,在婚礼上就私订了终身。

玛丽·蒂讷曼决定资助霍普特曼上学。1882年秋天,他在耶拿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史,但是没过多久,他又放弃了学业。后来玛丽·蒂讷曼又资助他去地中海旅行,一开始他信心满满,决定在罗马定居,然后做一名雕刻家。但是他在罗马落脚的申请不被当地政府允许,最后失望地回到了德国。之后的日子里,他先到德累斯顿皇家学院学习绘画,同样是半途而废,没有完成学业就离开了。后来,来到柏林洪堡大学学习历史,也同样是无疾而终。尽管他在学业上多次半途而废,但是他对戏剧的浓厚兴趣却从未缩减,这种兴趣持续了一生。婚后的创作生活

1885年,霍普特曼与玛丽·蒂讷曼迈进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生活美满幸福,还生了3个儿子。在这段时间里,霍普特曼加入了柏林自然主义文学协会,并完成了他的大量早期作品,其中包括1887年的短篇小说《狂欢节》、中篇小说《铁道守路人蒂尔》以及他的重要作品《织工》等。他人生的第一部戏剧《日出之前》,也是在这段幸福的时光中完成的。1889年,《日出之前》在柏林的“自由舞台”上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霍普特曼一举成名。

在19世纪末期,德国的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力量的增长对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学产生了影响,霍普特曼在政治潮流的推动下,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1893年,霍普特曼创作出《癞皮》,作者通过对官与盗的一贬一褒,突出了剧作的社会批判主题和浓厚的喜剧色彩。尽管剧作很精彩,但却遭到了社会上一些学者的批评。创作上的转型

霍普特曼在遭受批评之后,开始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由现实主义题材转向了神话、宗教和童话等象征主义题材。这一时期的作品有1896年的童话剧《沉钟》和1906年的《碧芭在跳舞》。1910年,霍普特曼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同年完成了《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纽·曼特》,1912年完成了《阿特兰提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属于霍普特曼收获的季节,他获得了多项奖项。他于1896年、1899年、1905年三次获得奥地利的文学奖项——格里尔帕尔策尔奖,同时,他还分别获得了牛津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的荣誉博士头衔。当然,最为至高无上的奖励就是在1912年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1946年6月6日,霍普特曼因支气管炎在西里西亚去世。亚洲文坛的太阳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国籍/印度生卒年/1861~1941年职业身份/诗人、哲学家代表作品/《吉檀迦利》获奖时间/1913年获奖评语/“他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并用英文表达出来,使其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出生在诗的国度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印度的泰戈尔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位外国作家,这位作家不但受到了本国人民的推崇和支持,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由于泰戈尔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印度国内将其奉为“诗圣”,与和泰戈尔同一时期的伟人甘地并称为印度文学和政治领域的两大圣贤。而甘地与泰戈尔私交甚好,甘地“圣雄”的称号就是泰戈尔所起,泰戈尔则被甘地称为“大智者”。

泰戈尔出生在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一个家族,他的家族生活在孟加拉,父亲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改革家,他的十数位哥哥姐姐也都是文化界的名人或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从小就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接受着非常好的教育。

印度是“诗之国”,诗对印度人来讲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泰戈尔非常热爱诗歌,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创作诗歌,并表现出极高的天分。1875年,年仅14岁的泰戈尔发表了他的诗歌处女作《给印度教徒描绘》。但是少年泰戈尔明显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他虽然很小就能作诗,但是在校成绩却不是很理想。于是泰戈尔的父亲决定将他送到英国去学习文学和音乐。留学归来的泰戈尔并没有以“海归”的身份获得一些高等级的职务,而是重操旧业,开始专业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泰戈尔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暮歌》、《晨光》等。这些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与现实的距离较远。忧伤的岁月赋予创作灵感

这种环境下的泰戈尔基本上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往前走,很可能只能成为印度当地很有名气的一个诗人,却得不到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命运之神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幸福与不幸之间总是来回轮转,福祸相依的道理到哪里都一样。泰戈尔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02年11月23日,泰戈尔的妻子不幸离世。这位与他相伴走过二十个春秋的女人,已经成为泰戈尔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的去世对泰戈尔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一年后,泰戈尔的二女儿也因病亡故,身为父亲的他,心中的悲伤与惋惜难以言喻。1905年,他敬爱的父亲逝世。两年后,他的小儿子也因染上霍乱死去,年仅13岁。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泰戈尔痛失四位至亲,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于是,泰戈尔只能在诗歌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在诗歌中倾诉自己的一切感情和苦闷,在诗歌中宣泄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迷茫。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进入辉煌期,他共有八部孟加拉文诗集和八部英文诗集问世,其中《吉檀迦利》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为他带来了不朽的荣誉,《园丁集》、《新月集》和《飞鸟集》也成为他广为传颂的经典诗集。献给神的诗篇

就在泰戈尔50岁的时候,他因身体情况而不得不休养,但是这时他受邀去英国游历,泰戈尔感觉自己在这想要动身前往英国的时候留在家中静养是一种折磨,于是闲不住的泰戈尔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干,他开始用英文翻译自己的诗歌作品《吉檀迦利》。就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他突然发觉用英文去翻译孟加拉文的诗歌并不是简单地逐字逐句地翻译,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用英文再创作的过程,他将有韵律的《吉檀迦利》翻译成了自由体的英文诗,赋予了诗歌一种新的生命。于是他将自己曾经作过的诗歌都用这种新形式翻译成了英文。

在印度的传统文学中,对于神灵的歌颂是十分常见的,但《吉檀迦利》却有别于一般歌颂神灵的作品。印度传统文学对于神灵的颂扬一般都带有极强的宗教色彩,而《吉檀迦利》所歌颂的神灵已经超出了宗教范畴的局限。泰戈尔在作品中宣称神灵是自己的一切,希望能与神合为一体,体现了泰戈尔追求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望。作为世界级的大诗人,泰戈尔已经超出艺术形式的限制,完美地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吉檀迦利》韵律优美、用词考究,其中可见各种天马行空的畅想,“泛神”、“泛爱”、“梵我合一”等宗教哲学思想融合于优美的诗句,显得博大而不失客观,神秘而不乏味,严谨却又自然。

当泰戈尔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新作品带到英国的时候,他的朋友拜读了这些诗作之后很受震动,朋友评价说这是最优美的诗歌,从未有过这样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将诗句表现得如此传神。于是朋友将泰戈尔的诗推荐给了当时的著名诗人叶芝,叶芝在读了《吉檀迦利》之后,也感觉泰戈尔的诗非常好,意境玄妙,思想深邃,是难得的佳作。就这样,叶芝建议泰戈尔将《吉檀迦利》的英文版出版,并要求自己给该诗集作序。

从此,泰戈尔在欧洲文坛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许多文学界著名作家都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就在《吉檀迦利》在英国出版的第二年,泰戈尔便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也由此成为了该奖项首位获奖的亚洲作家。徐悲鸿所绘泰戈尔画像《吉檀迦利》翻译过来是“献给神灵的祭品”,是泰戈尔对于生命的态度和对于存在意义的思考的一种表达,这部因丧妻丧子的哀痛而作的诗集成为了泰戈尔不朽的诗篇,可以说真的与诸神并肩了。为英雄树碑立传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国籍/法国生卒年/1866~1944年职业身份/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奖时间/1915年获奖评语/“他的文学作品中具有高尚的理想,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体现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最初的启蒙

牛顿曾经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幼年时期的罗兰体弱多病,这一点对于他的父母来讲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罗兰从小就在双亲的严格“照料”下,被禁锢在室内。而这与罗兰的天性是完全相悖的,罗兰渴望自由,所以他在成年后用“鼠笼”来形容童年的这段经历。为了让罗兰接受非常正统的法兰西式教育,全家人搬到了巴黎。在巴黎,罗兰并没有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他失去了信仰的家园,并充满了困惑。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改变了罗兰的生活。

一时间罗兰的脑海中挤满了大师的名字:莎士比亚、伏尔泰、雨果、贝多芬、歌德、托尔斯泰……这让罗兰已经贫瘠的心灵世界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罗兰非常幸运,他不但能够有幸接触到这些大师们的作品,而且他还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时的一位文学大师雨果,这一次会面给他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此他彻底地拜服在了大师们的脚下。

就在罗兰畅游在大师们著作的海洋中时,音乐也开始走进了罗兰的生活。最开始他接受的是海顿、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熏陶,但是当他接触到了瓦格纳和贝多芬的音乐以后,他开始形成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方式,他觉得瓦格纳的歌剧和贝多芬的交响曲才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在感受了诸多大师精彩绝伦的作品之后,罗兰的头脑中开始构思一个为世界心碎的单纯的音乐家的故事——《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型。失败的婚姻

罗曼·罗兰是从剧本开始自己的创作之路的,他想要追寻莎士比亚的脚步,但是这些尝试和努力都不太成功,甚至还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他的第一段婚姻就葬送在了不成功的剧本创作上。

罗兰的第一任妻子是犹太人。她的父亲是法国的一位语言学家,在巴黎的学术界威望很高。在罗兰刚刚结婚的那段日子里,他的灵感不断被激发出来,创作了大量作品,但这些剧本却极少能上演,因为巴黎实在太大了,而罗兰这样一个外乡人,如果没有贵人相助,他根本无法获得成功。因此为了有表现的机会,他每次都需要妻子去上下疏通、左右打点。他的妻子一直认为有用的东西指的是“被别人认可的东西”,换句话说,她始终认为罗兰创作的东西都是没用的,并极力劝说丈夫要为了利益而创作。这使得自尊心极强的罗兰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在受别人的恩惠。在尊严和现实的利益面前,他宁愿选择尊严。他曾经数次尝试着与妻子进行沟通,却均无果。最终,他们长达八年的婚姻生活画上了休止符。

离婚后,罗曼·罗兰的日子过得更加艰辛,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四处投稿,却四处碰壁。那段岁月为罗曼·罗兰以后的创作带来了真实的体验和灵感。创作才华终获认可

1903年,罗曼·罗兰放弃创作剧本,发表小说《贝多芬传》。这部小说是他的“伟人传记系列”的第一部,使他一举成名。后来罗兰又创作了《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这两部传记分别叙述了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两位名人的苦难和艰辛的一生,颂扬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为追求“真正的艺术”而蒙受苦难的坚强意志。在此期间,罗兰以《贝多芬传》为蓝本,开始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写作。

罗兰对于贝多芬的理解是最为深刻的,他在聆听《英雄交响曲》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在用生命来作曲,他决定要赞美这种力量,表达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诞生了。

这部小说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描写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奋斗的一生,包括幼时音乐才华的开启,少年时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成年后对事业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进入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1903至1912年十年间,罗兰相继完成该小说的十个分册。这部巨著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奠定了罗兰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也使他从此摆脱了经济困扰。

1915年,瑞典皇家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罗曼·罗兰,以表彰他在文学艺术上做出的贡献。而让他获奖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他的这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创作者都是幸福的

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罗兰预见了一场导致欧洲走向毁灭的战争的来临,有趣的是,这部作品完成不久,即1914年,这样的一场欧洲大战就爆发了。针对这次战争,罗兰创作了一系列反战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最著名的是他于1915年发表的《超然于纷争之上》的评论集。在这本小册子中,他跨越了当时的政治对立以及军事对立,以人类最崇高的人性关怀来呼吁作战国的人民放弃战争,争取和平,共建欧洲文明。谁知,罗兰却同时遭到敌对双方的辱骂和攻击。法国人认为他是个懦夫,法国评论家们觉得他就是一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一切使他成为当时法国最不受欢迎的作家,也使他与法国年轻人之间有了一条或许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正是因为罗兰的和平主义立场以及博爱精神,使他赢得了在当时一战中采取中立立场的瑞典官方的认可,同时他的获奖也必然遭到了已经参加战争的法国政府的强烈抵制。直到次年,罗兰才被正式授奖。即便如此,罗兰依然深爱着他的祖国。虽然他没有致授奖词,但人们却可以通过他在对拘留在瑞士的一群同盟国士兵举行的庆贺会上的讲话中了解到他获奖后的一些心声:“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

罗兰这种宽广的胸襟正如他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所写的:“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现代派文学之父汉姆生克努特·汉姆生国籍/挪威生卒年/1859~1952年职业身份/作家代表作品/《饥饿》、《大地的成长》获奖时间/1920年获奖评语/“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大地的成长》”。奔波中的创作灵感

1859年,汉姆生出生于沃高湖西岸一个叫佳尔牟的边远村庄里。父亲是一个裁缝,家里有七个孩子,汉姆生是其中的老四。父母微薄的收入难以养活他们,于是在汉姆生九岁的时候,就离家到一个叔叔家里干活糊口。叔叔对他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每天都给他安排沉重的劳动任务,如果干不完就会受到粗暴的惩罚,汉姆生的童年一直处于痛苦的劳累和饥饿当中,同时还伴随着残酷的责骂。

终于,汉姆生离开叔叔家,开始了流浪之路。他在鞋店里当过学徒,在小店铺里做过店员,后来还做过小贩、修路工等等。为了生计,他一直都在奔波,而奔波的生活却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灵感。15岁起,他开始了独立谋生,同时也开始了创作,十几年间他完全依靠打零工勉强糊口。

汉姆生在十七八岁的时候,首次创作了小说《琢磨不透的人》,该作品于1877年在特鲁姆索发表。1878年,汉姆生在波多发表了《毕约盖尔》。同时,他的另一部作品——长叙事诗《和解》也在同一年出版。这些作品的顺利出版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写作动力。

为了糊口,他曾两次来到美国。先到北达科州当过农业工人,后来在芝加哥当过售票员。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各种各样的工作经历,让汉姆生饱尝饥寒交迫的人生酸楚。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深受影响,并且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在1889年发表了《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一书。在本书中,他运用从马克·吐温那里学来的幽默,对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嘲讽。在文坛崭露头角

1890年,汉姆生的小说《饥饿》出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这部作品的抒情文体对欧洲很多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汉姆生在挪威文学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如1898年的《维多利亚》,1917年的《大地的成长》等。

汉姆生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回归自然,对欧洲现代的文明持反对态度。在《大地的成长》中,汉姆生对自然和劳动给予了赞美,同时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持肯定的态度,集中体现了他的保守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汉姆生对20世纪欧美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在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类行为的反应形式,例如心理矛盾、复合情感,甚至是无条理因素的描写,在平铺直叙的文体中十分娴熟,这就是汉姆生的风格特征。汉姆生还首次提出了对人的本性的新的认识,在《饥饿》、《奥秘》一类的革命性作品中,第一次塑造了新的、怪诞的、忧心忡忡的人物形象,这也是现代文学的特征。

1929年,著名作家托马斯·麦恩坚持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从来没有授给比汉姆生更合适的人。此外,国外的很多文学家,例如卡夫卡、米勒、布莱希特等人,都表达过对汉姆生的敬慕之情。很多作家认为汉姆生在各方面堪称“现代派文学之父”,例如他的主观意识、不完整性、倒叙手法的运用以及抒情风格等。20世纪的所有现代派小说,可以说都源于汉姆生。

汉姆生支持纳粹,国内人民对他的行为难以释怀,但这些并不能抹杀他的成就。如今,人们开始理性对待他,将其一分为二来看:批判他的政治观点,肯定他的文学遗产。因此,汉姆生的作品得以永远活跃在文化界,成为文学史里不灭的星辰。浪漫主义戏剧的取代者贝纳文特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国籍/西班牙生卒年/1866~1954年职业身份/剧作家代表作品/《利害关系》、《不吉利的姑娘》获奖时间/1922年获奖评语/“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为戏剧放弃学业

1866年,贝纳文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儿科医生。贝纳文特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学习成绩也很优异。长大后的贝纳文特曾经在马德里大学研读法律,但是他对这些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并不感兴趣,意外的机会,戏剧深深地吸引了他。

他的父亲恰好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著名的戏剧家埃切加赖的私人医生,这为贝纳文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常常能够到马德里的剧院观赏精彩的戏剧首演,同时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因为对戏剧的热爱,贝纳文特决定放弃自己的学业。

后来,贝纳文特跟着一个马戏班子到各地去演出,积累了一些舞台经验。之后加入了一个剧团,正式当上了演员。在巡回演出中,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这为他剧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多次游历欧美各国,开始接触易卜生、萧伯纳等人的现代戏剧作品。此外,他还非常喜欢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人的西欧古典剧作,并曾经翻译和改编过他们大量的作品。取代浪漫主义戏剧

1894年,对贝纳文特来说,属于人生的转折点。他的剧本《别人的窝》在马德里上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部剧本的成功给他带来很大的动力,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了源源不断的创作。

贝纳文特一生创作剧本百余部,加上曾经翻译、改编的剧本总计接近200部。让贝纳文特坚持下来的情感是一种和谐的天性,他对戏剧的热爱并不仅仅是对戏剧艺术或者环境的喜欢,而是他对外部的生活、对现实的世界也怀有同样的亲切感,而把这些搬上舞台正是他的任务,正是戏剧赋予他的使命。

贝纳文特善于运用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从而真实地表现出现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揭示了社会、家庭和人的内心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探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追寻人生的真谛。他擅长社会讽刺剧和风俗喜剧,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利害关系》、《熟人》、《野兽的宴筵》等。

总体来说,贝纳文特的作品大都不够深刻,但是看起来轻快流畅,风趣十足,人物的对话十分出色,富有哲理性,寓意深远。在西班牙,贝纳文特是继埃切加赖之后风靡一时的戏剧大师,他用自己独特的创作取代了西班牙当时流行的却已经没落的浪漫主义戏剧。中兴了西班牙的戏剧

除了剧作,贝纳文特还写有长篇小说《为了让猫保持纯洁》和短篇小说《刺菜蓟花》等,还有诗歌《诗集》,于1893年发表。通过多年的努力,当他的巅峰之作《不吉利的姑娘》发表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授予他1922年度的奖项,这为他带来了终身的荣耀。

贝纳文特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戏剧,尽管遭遇了各种挫折,但是他的信念还是引导着他不断努力和前进。在前进的路上,他的作品越来越多,较为重要的作品还有《秋天的玫瑰》、《本本主义的王子》、《贝贝公主》、《快乐的小镇》等。

1920年,贝纳文特担任了西班牙剧院的经理,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任职。在此期间,贝纳文特为了中兴西班牙的戏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热烈支持西班牙的统一和改革,遭受到左派的攻击。1931年,当局曾禁止在西班牙上演他的剧作,在内战时期,贝纳文特还被逮捕过。总之,为了复兴西班牙的戏剧,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1954年,贝纳文特在马德里的寓所中安然去世,享年88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