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高效饲养新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19 02:06:47

点击下载

作者:王玉琴、张自强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尾寒羊高效饲养新技术

小尾寒羊高效饲养新技术试读:

前言

小尾寒羊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绵羊品种之一,1988年12月山东省菏泽地区“小尾寒羊选育和提高”项目进行验收鉴定时,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全国著名养羊专家赵有璋教授当时给小尾寒羊的评价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超级绵羊品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率不亚于世界著名的“兰德瑞斯”和“罗曼洛夫”品种。从当前肉羊业发展形势和小尾寒羊养殖现状来看,这个评价并不言过其实。近些年来,小尾寒羊的各主要产区(如山东、河南等省的农区),以及我国其他许多省、区,都把发展小尾寒羊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并为其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方法扶持群众饲养小尾寒羊,因而在很多地区形成了饲养小尾寒羊的热潮,在不少条件较好的地区已形成规模化饲养,促进了小尾寒羊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播小尾寒羊饲养新技术,让养羊场、养羊户及相关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及其当前在我国养羊业中的利用以及一些饲养新技术,作者撰写了本书。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叙述了小尾寒羊品种育成及产地背景(王玉琴编写),第二章介绍了小尾寒羊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王玉琴编写)、第三章讲述了小尾寒羊的繁殖生理和繁殖技术(王玉琴和张自强编写)、第四章论述了小尾寒羊遗传育种与杂交改良技术(王玉琴编写)、第五章讲解了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技术(王玉琴编写)、第六章介绍了饲养小尾寒羊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张自强编写)、第七章阐述了小尾寒羊主要疫病防治技术(张自强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等编写原则,力求内容新颖全面、技术简明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充分反映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因此,本书既有理论论述,又有操作技能,具有理论指导和实用价值。可供从事肉羊养殖生产的技术人员、养殖企业或专业户、畜牧兽医工作者使用,也适合农业院校畜牧、兽医和食品加工专业师生参阅。

在编写过程中,全国著名养羊专家赵有璋教授给予指导并提供相关照片,同时参阅和引用了国家法规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以及许多学者论著的相关内容,在此谨向这些专家、出版单位和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小尾寒羊规模化养殖技术推行时间短,许多生产技术仍在不断地研究探讨与完善之中,加之作者水平所限,疏漏、不足与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一章 小尾寒羊品种育成及产地背景第一节 小尾寒羊的品种育成史一、小尾寒羊的分布和数量

小尾寒羊原产于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北及河南一带。中心产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梁山、嘉祥、汶上、郓城、鄄城、巨野、东平和阳谷等地区,河北南部黑龙港流域,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安阳、新乡、洛阳、焦作、济源、南阳等市。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细毛羊和外来羊品种杂交改良的影响,小尾寒羊纯种数量有所下降,80年代以后,小尾寒羊因其具有体格大、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饲养者喜欢,全国20多个省、市纷纷引进小尾寒羊,尤其是山东省相关部门对小尾寒羊开展系统研究,经过30多年的选种选育,小尾寒羊在生长发育速度、肉用性能等方面有所增强,繁殖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据统计,小尾寒羊共存栏553万余只,其中山东省约386万只,河北约158万只,河南约9万只。至2006年年末,存栏42万只左右。二、小尾寒羊品种的形成

据考证,小尾寒羊起源于宋朝中期,源于蒙古羊。当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迁移中原时,把蒙古羊带到黄河流域,由于气候环境的改变,以及饲草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蒙古羊也逐渐发生变化。在产区优越的生态经济条件和饲养者的精心选育下,形成了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格高大、繁殖力强、适宜分散饲养、舍饲为主的农区优良绵羊品种。该品种2006年再次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中。三、产区养羊业的自然条件

小尾寒羊的主产区位于黄淮冲积平原比较发达的农业区,该地区地势平坦、海拔低(50米左右)、土质肥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5℃,1月份-14~1℃,7月份24~29℃,年降水量500~900毫米,无霜期160~240天,年照时数为2407~2575小时。产区是我国小麦、杂粮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农副产品和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饲养条件比较优越,为当地小尾寒羊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来源。四、引种方法

小尾寒羊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体格大,但至少目前还不是“天下第一”,而且繁殖力高、生长发育快、体格大的小尾寒羊分布仅局限在山东省的鲁西南地区;同时,从体型外貌来看,小尾寒羊四肢较高,前胸不发达,体躯狭窄,肋骨开张不够,后躯不丰满,肉用体形欠佳;羊肉颜色偏白、口感和风味也不理想;另外,在品种内、在个体间、在不同的分布地区之间,体格大小、生长发育、繁殖率、毛皮品质等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因此,应当客观、全面认识和宣传小尾寒羊,用其所长,克服其短,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发展我国现代养羊业中的积极作用。

1.引种方法(1)羊场及羊舍准备 计划引进之前,必须准备好饲养小尾寒羊的场地或羊舍,同时要进行彻底消毒。栏舍消毒可选用10%~20%石灰乳、1%~3%氢氧化钠溶液、10%~20%漂白粉乳剂或3%~5%煤酚皂等。(2)选好引羊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北方地区寒冷,霜降以后不引羊,最适宜时间是立春以后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南方引羊一般选择在9~12月之间。中原及周边一些省份一年四季均可引羊,但要避开夏季酷暑和冬季严寒季节。

引羊前要了解小尾寒羊的基本特征特性,最好到小尾寒羊原产地并且具有资质的良种繁育场买羊。(3)选羊 一般以选购6~8月龄的母羔为宜。体形外貌符合小尾寒羊的特征。膘情适中,无生殖缺陷。

根据引种经验,市场上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易与小尾寒羊相混淆。

①陕西同羊与小尾寒羊的区别 同羊的体型外貌与小尾寒羊相近,但四肢略短,且公母羊均无角,小尾寒羊腿高,只有极少数母羊无角。

②新疆和田羊与小尾寒羊的区别 和田羊母羊以无角者居多,且由于肋骨开张不良,胸部较窄,成年羊体躯偏小,同时毛色混杂,被毛全白者不到20%;小尾寒羊母羊无角者极少,且成年羊身体高大,毛色纯白无杂色。

③1.5岁湖羊与小尾寒羊幼羊的区别 育成的湖羊没有犄角,小尾寒羊大都有角。湖羊体躯呈扁长形,前躯不够发达,后躯稍高,生长发育慢,成年羊个体小,与小尾寒羊幼羊有显著差异。(4)检疫与运输 经县级以上畜牧部门进行检疫,种源来自非疫区,查看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营业执照、系谱档案等并索要复印件,运输检疫手续齐全。

要用专用运羊车,车箱要分成若干小栏,避免挤压,防止羊只途中趴卧,根据运羊车的大小,可分层装运(图1-1)。羊只在装车之前要喂好、喝好。在车上也要垫一些秸秆等,长途运输可准备些胡萝卜等多汁块根饲料。图1-1 专用运羊车

羊运到目的地后,即可让其饮水,如果不喝就在水里撒麦麸、豆粕,但要控制饮水量。前10天让羊吃八成饱,尤其是精料不能过量采食。(5)防疫 引进羊后,应进行隔离,经1~2周后观察确无传染病,尽快对购入羊只进行免疫。(6)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 羊一般到家半月后开始发病,这主要是羊只在运输、短暂停留、换水土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羊上火、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等原因导致的。羊只主要发生感冒、传染性结膜炎、口疮、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如果发现个别羊只感冒,可以注射冰针或瘟毒清加头孢克林或者头孢王,羊只到家后开始在饲料里拌黄芪多糖原粉预防,连喂7天。

有的引种羊在1~3周内会发生口疮和传染性结膜炎。传播速度很快,年龄小的羊居多,为防上述这种情况发生,可在羊只到达目的地后,饮用百菌洁净消毒过的水,同时条件允许的话用百菌洁净喷雾消毒。也可在引进羊的第3天开始饲料里拌口炎清预防,连用7天,隔3天之后再喂7天。一旦发现患有口疮的羊只可以抹一些紫药水。对于患有传染性结膜炎的羊只用人用氯霉素滴眼。

2.引种注意事项

从引入小尾寒羊的许多省、区报到的资料来看,小尾寒羊总的适应性很好,但也有一些地区出现不少问题。为了引好、用好小尾寒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明确引种的目的和任务 为什么要引入小尾寒羊?引入小尾寒羊到你那个地区、单位(或农户)干什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因为我们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搞市场经济,任何一项生产活动,或任何一个产业或项目,都必须考虑市场的需要,都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否则,就难以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在我国大力发展肉用绵羊业的地区或单位,在经济实力比较好的条件下,引入小尾寒羊作为母系品种与专用肉用品种公羊进行杂交育种,或为了加快高产种羊的繁殖,引入小尾寒羊参与MOET(胚胎移植和超数排卵)工程,作为受体羊,应该说这是最佳的选择。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在发展肉羊业时,要立足当地资源,因地制宜,是不是要引入小尾寒羊作母本,应该谨慎行事。再者,在我国绵羊业中,有许多不同产品方向的绵羊,生产多种多样的养羊业产品,都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地区的养羊业是不是都要发展肉羊业?或肉羊业在当地养羊业中应占多大的比重,以及引入什么品种、采用什么方法最有效和最经济等都要认真研究,切不可匆忙行事。(2)必须考虑被引入地区的生态、经济条件 山西省晋中地区的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榆次、太谷等县市,在1985—1988年间,从山东引入小尾寒羊5000余只,经过7年的饲养,1992存栏仅有950只。根据郭千虎等(1993)的调查,饲养在海拔较低(600米以下)的河川地区,而且以舍饲为主的小尾寒羊,生长发育较为正常,但膘情较差,繁殖率均在186.15%以下;羔羊成活率只有80.37%;饲养在山区、以放牧为主的小尾寒羊,能保住性命者就很不错了。根据11个山区养羊户的资料,1987—1988年共引入小尾寒羊36只,当年死亡10只,次年初春死亡21只,1988年产羔19只,成活5只,成活率21.3%。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引入地区气候干燥,寒冷期较长;②引入地区缺硒、缺碘,长期作用的结果造成小尾寒羊早产、流产,羔羊死亡率高,生长发育受阻;③引入的小尾寒羊,由于流感、肺炎、鼻蝇、脑包虫等疾病死亡的羊占总死亡数的35.2%;④引入山区的小尾寒羊,由于饲养方式和饲养环境与原产地差异较大,造成了引种失败。但是,在丘陵山区饲养的小尾寒羊,只要为其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并尽可能长年舍饲圈养,也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太谷县养羊专业户赵爱平,1999年饲养小尾寒羊100只,种草3.33公顷,实施舍饲养羊,当年产羔230只,出售120只,收入7万余元,盈利3万元。

第二节 小尾寒羊在养羊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尾寒羊具有体格大、生长快、早熟、四季发情、繁殖率高等优良特性,经济价值较高。在我国的养羊业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转化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小尾寒羊在我国羊肉生产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为农牧民养殖致富提供了广阔途径

小尾寒羊适应性较广,是农民饲养肉羊的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及自治区多批次从山东产区引进小尾寒羊,调拨给贫困地区的农牧民饲养,带动了相邻和周边地区小尾寒羊的发展,也促进了农牧民养羊的积极性,从而使小尾寒羊在全国的养殖和推广面积越来越大,养殖效益越来越好。当时,小尾寒羊产区民间流传几句谚语:“家养一只小尾寒羊,不愁油盐醋粮;家养两只小尾寒羊,三年两年盖新房;家养三只小尾寒羊,家中有个小银行;家养五只小尾寒羊,年年超过万元郎。”这是农民饲养小尾寒羊获得经济效益的真实写照。二、丰富了地方绵羊品种杂交改良工作内容

小尾寒羊以多胎高产而闻名于世界,而我国大部分绵羊品种,特别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绵羊品种,母羊多为1年1胎、1胎1羔,利用小尾寒羊与之杂交,显著提高当地品种的生产性能。也可以小尾寒羊作为肉羊生产的母本,与国外引进的肉用品种作父本杂交生产羊肉,杂交一代肉用性能大大提高和改善。另外,在开展三元杂交中,也利用引入少量小尾寒羊公羊与本地羊母羊进行杂交,杂种一代母羊再与国外引入品种进行杂交生产羔羊肉,提高了产肉性能,增加了羊肉产量,满足了当今市场需求。三、促进广大农区舍饲养羊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随着现代肉羊业的快速发展,肉羊产业的总体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区,以舍饲为主,饲草以秸秆、树叶和杂草为主,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冬春季节舍饲喂养,夏秋季节实施适度放牧,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小尾寒羊适宜舍饲圈养这一特点,发展种草养羊,实施舍饲圈养,是发展生态养羊的新趋势。四、为肉用绵羊新品种培育贡献了优异基因

肉用羊品种应具备良好的肉用体型、早熟性、体重大、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繁殖率高等特点。利用小尾寒羊具备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率高等优点,考虑其在体型外貌及产肉性能等方面尚有不足,利用国外引入肉用品种的优良的肉用性能,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适合我国生态条件的肉用新品种是我国肉羊发展的方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利用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育成鲁西黑头肉羊,并于2010年通过专家鉴定。主产区在山东省聊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昌府区、茌平县和冠县等地。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体型外貌趋向一致。头颈部被毛黑色,体躯被毛白色。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成桶形结构。鲁西黑头肉羊成年公羊体重(107.33±5.43)千克,最大个体重132.5千克;成年母羊(60.10±4.52)千克,最大个体重100.5千克。经测定104只母羊(2~5胎次)平均产羔率203%;其中60只经产母羊产羔率达到208.3%。鲁西黑头羊适合农区舍饲圈养和发展优质肥羔生产。已向社会推广鲁西黑头良种羊5000多只,生产优质商品肉羊90多万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第二章 小尾寒羊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第一节 品种特征和特性一、品种特征

小尾寒羊体形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短脂尾呈圆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体躯长,呈圆筒状;四肢高,健壮端正。公羊头大颈粗,有发达的螺旋形大角,角根粗硬;前躯发达,四肢粗壮,有悍威、善抵斗(图2-1)。母羊头小颈长,大都有角,形状不一,有镰刀状、鹿角状、姜芽状等,极少数无角(图2-2)。尾巴呈“W”形,短且尾尖上翻,紧贴尾沟,将尾分为两瓣,尾长不超过飞节,羊蹄呈蜡黄色。图2-1 舍饲小尾寒羊公羊图2-2 舍饲小尾寒羊母羊

全身被毛白色、异质、有少量干死毛,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按照被毛类型可分为裘皮型、细毛型和粗毛型三类,裘毛型毛股清晰、花弯适中美观。

小尾寒羊生长发育快,3月龄断奶公羔体重为(27.07±0.71)千克,断奶母羔为(23.62±0.56)千克;周岁公羊体重(63.92±1.65)千克;周岁母羊(50.10±0.96)千克;成年公羊(80.50±2.18)千克(最高达160~170千克),成年母羊为(57.30±2.09)千克(最高达130余千克)。在小尾寒羊中,分布在山东省菏泽地区的体重最大。二、生活习性和行为特性

1.采食性好

小尾寒羊采食性能好,四肢强健有力,能边走边吃。采食范围广,不仅能采食地面低草、小草和灌木枝叶和农副产品及谷类籽实等,还能在荒漠半荒漠地区采食刺叶柄基豆、猪毛菜等沙漠植物。对各类饲草、饲料采食率高,舍、牧皆宜。

2.喜干厌湿

喜欢选择干燥、清洁的地方卧息,爱吃干净的饲料,饮清凉、卫生的水。羊圈潮湿、闷热、牧地低洼潮湿时,羊只容易患寄生虫病,羊毛质量下降,不正常脱毛加重。因而羊群经常活动的地方,应选高燥、通风、向阳的地方。羊的栏圈要经常清除粪尿,更换垫草或垫土。

3.合群性强,易管理

小尾寒羊放牧时合群性好,容易组群,可以组成大群放牧,既节省劳力又便于生产管理。

4.母性好

小尾寒羊嗅觉灵敏,羔羊出生后不久母羊就能识别自己的羔羊,使羔羊能及时吃到初乳,保证羔羊健康成长。护仔性好,如有人或其他动物靠近羔羊,为保护羔羊,母羊便用力跺其前肢,以示威胁。

5.公羊斗性强

小尾寒羊公羊个体大,有粗壮的角,性威武,天生好斗。只要2只公羊见面,就产生斗架的欲望,然后退出数米,再向着对方猛烈撞击,响声巨大。民间通过“斗羊”对公羊进行选种,以提高其品质。

6.适应能力强

耐热、耐寒、耐粗饲,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在多种气候条件下饲养,都能表现良好的适应性。

7.适宜舍饲

小尾寒羊品种是在产区特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圈养育成,适宜于舍饲,为农区发展养羊业和规模化舍饲养羊提供了宝贵的品种资源。第二节 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一、生长发育

小尾寒羊具有体大、脂尾小、生长发育快的特点。3月龄公羔断奶体重达27千克以上,母羔23千克以上;6月龄公羔37千克以上,母羔33千克以上;周岁公羊63千克以上,母羊50千克以上;成年公羊80千克以上,母羊57千克以上(表2-1)。表2-1 小尾寒羊主要体尺、体重指标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

小尾寒羊屠宰率高,肉质品质较好。6月龄胴体,皮下脂肪薄且分布均匀,肌间脂肪可见,呈明显大理石纹状结构。屠宰率和净肉率随羊的肥瘦和年龄而变化。6月龄公羊屠宰率平均为45.8%,8月龄屠宰率48.3%(表2-2)。表2-2 小尾寒羊(公母各半)产肉性能

小尾寒羊育肥性能比较理想,但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李玉阁(1994)对经过育肥的6月龄小尾寒羊羔羊肉品质进行的研究指出:羔羊腿短,躯干宽深,肌肉丰满,皮下脂肪薄且均匀分布在胴体整个表面;肌肉间脂肪可见,呈明显大理石纹状结构;肉色浅红,也有的肉块为鲜红色;肌肉紧凑,经烹调试验,可切成鲜嫩的肉片。胴体重(17.07±2.66)千克,屠宰率(49.32±2.41)%,胴体长(74.75±3.25)2厘米,眼肌面积为(17.24±3.37)厘米;经胴体分割,腰肉和后腿肉占胴体的38.55%。羔羊肉的化学组成:水分(72.13±0.43)%,粗蛋白(17.06±2.50)%,粗脂肪(7.91±0.02)%,粗灰分(0.96±0.15)%。

2.繁殖性能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繁殖率高、生产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母羊初情期5~6个月,6~7个月可配种怀孕,母羊常年发情,平均产羔在2.50只以上。1~4胎为2.615只;1~5胎为2.619只;2~5胎为2.837只(表2-3)。表2-3 小尾寒羊繁殖性能(1)小尾寒羊性成熟早。根据阎运清等(1986)的研究,母羊初次发情在(167.19±16.74)日龄,体重(28.32±4.66)千克,相当于2岁羊体重的49.0%;初配怀孕在(178.56±14.07)日龄,体重(29.51±4.89)千克,相当于2岁羊体重的51.5%。对公羊的测定指出,5月龄公羔睾丸平均重145.83克,在测定的3只羔羊中,体重在24.5千克以上的2只羊发现成熟的精子,另1只体重小的未发现精子;测定6月龄公羔5只,全部发现成熟精子。(2)小尾寒羊繁殖率高。根据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阎运清等(1986)的研究和统计,小尾寒羊的产羔率为245.16%。根据王景元等(1990)的统计资料,1988年第1~4胎产羔母羊共818只,总产羔羊2169只,产羔率为265.16%。根据山东省莱阳农学院章亨璆(1995)对1964—1991年2010次产羔统计资料显示,小尾寒羊的平均产羔率为255.31%。(3)小尾寒羊母羊全年都能发情配种,但在春、秋季节比较集中,受胎率也比较高。根据研究,母羊产羔后到第一次发情,需要(48.9±15.67)天,产后到配种怀孕一般在(67.2±20.71)天。小尾寒羊的发情持续时间为(30.23±4.84)小时,发情周期为(16.54±1.32)天,妊娠期为(148±2.06)天。

3.羊毛与羊皮

小尾寒羊剪毛量周岁公羊为(1.29±0.47)千克,周岁母羊为(1.40±0.1)千克,成年公羊为(2.84±0.1)千克,成年母羊(1.94±0.55)千克;净毛率成年公羊(68.40±9.69)%,成年母羊(61.0±8.74)%。小尾寒羊被毛异质,根据谭成立等(1992)的研究资料,体侧羊毛纤维类型按重量百分比,周岁羊无髓毛占52.25%、两型毛占8.90%、有髓毛占36.40%、干死毛占2.45%;成年羊上述纤维类型所占百分比相应为67.88%、9.40%、16.025%和6.69%。羊毛长度和细度见表2-4。表2-4 小尾寒羊成年羊羊毛品质测定

小尾寒羊的皮革质量较好,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皮革的厚度和面积逐渐增加,其鲜皮指标见表2-5。据测定,6月龄小尾寒羊鲜皮面积为28411.6厘米,重量(3.25±0.09)千克,皮厚(2.07±0.09)毫米;122月龄上述指标分别为10499.7厘米、(5.10±0.13)千克和(2.49±0.13)毫米。羔皮皮板轻薄,花穗明显,花案美观,适于制裘;板质质地坚韧,弹性好,适于制革。根据严逊河等(1996)的研究,小尾寒羊羔皮中,以大毛羔皮的品质最好(30~60日龄宰杀剥取的毛皮),该羔皮毛股紧实,长5.04厘米,粗7.79毫米,毛股弯曲2数3.2个,羔皮总面积为(2806.0±279.5)厘米,其中有花面积占(98.61±1.41)%(表2-5)。表2-5 小尾寒羊鲜皮指标第三章 小尾寒羊的繁殖生理与繁殖技术第一节 繁殖器官及其特点一、公羊的生殖器官及其特点

公羊生殖器官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交配器官(阴茎和包皮)和阴囊组成,如图3-1和图3-2。图3-1 公羊生殖器官示意图(一)1—直肠;2—输精管壶腹;3—精囊腺;4—前列腺;5—尿道球腺;6—阴茎;7—S状弯曲;8—输精管;9—附睾头;10—睾丸;11—附睾尾图3-2 公羊生殖器官示意图(二)1—龟头;2—包皮;3—阴茎;4—S状弯曲;5—精索;6—附睾头;7—睾丸;8—附睾尾;9—附睾体;10—输精管壶腹;11—膀胱;12—输精管;13—精囊腺;14—前列腺;15—尿道球腺

1.睾丸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公羊有两个睾丸,呈卵圆形,其长轴与地面垂直。胚胎时期,睾丸位于腹腔内肾脏附近,出生前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中,这一过程称为睾丸下降。如果一侧或两侧睾丸仍留在腹腔内,称为隐睾。隐睾公羊不宜作种用。睾丸后缘有附睾附着,称附睾缘;前缘称游离缘。上下两端分别与附睾头和附睾尾相连。睾丸表面覆盖一层浆膜,称固有鞘膜。鞘膜下面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称白膜。白膜向内部延伸,将睾丸分隔成许多锥体形的小叶,每个小叶中有3~5个又细又长的弯曲小管,叫曲精细管。每个睾丸中的曲精细管有200~600个,每个小叶中的曲精细管汇合成睾丸网,睾丸网又通过白膜的开口以几条输出管与附睾头相连。

睾丸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精功能 精细管的生精细胞经多次分裂后最终形成精子,并贮存于附睾。公羊每克睾丸组织平均每天可产生精子2400万~2700万个。(2)分泌雄激素 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使公羊产生性欲和性兴奋,维持第二性征,促进阴茎及副性腺的发育,维持精子的发生及附睾内精子的存活。(3)产生睾丸液 由精细管和睾丸网产生的大量睾丸液含有浓度较高的钙离子和钠离子等离子成分和少量的蛋白质,这些成分有助于维持精子生存。另外,睾丸液有助于精子向附睾头部方向移动。

2.阴囊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阴囊是包被睾丸、附睾及部分输精管的袋状皮肤组织。其皮层较薄,被毛稀少,内层为具有弹性的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的内膜。

阴囊的主要功能。在正常情况下,阴囊能维持睾丸保持低于体温的温度,这对于维持生精机能是非常重要的。阴囊皮肤有丰富的汗腺,内膜能够调整阴囊壁的薄厚及其表面积,并能改变睾丸和腹壁的距离。气温高时,内膜松弛,睾丸下沉,阴囊变薄,有利于散热。气温低时,阴囊内膜皱缩以及睾丸提肌收缩,阴囊壁变厚并靠近腹壁,散热面积减小。据测定,公羊睾丸的温度比体温低4℃。

3.附睾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附睾是贮存精子和精子进一步成熟的场所。紧贴于睾丸的后缘,其上端膨大称附睾头,由睾丸输出管构成。中间略小,称附睾体,下端稍膨大称附睾尾,附睾体和附睾尾均由盘曲的附睾管构成,附睾管是由输出管汇合而成。附睾尾借附睾韧带与睾丸相连,借阴囊韧带与阴囊相连。去势时,切开阴囊后必须切断阴囊韧带和睾丸系膜,才能摘除睾丸和附睾。在睾丸的远端,附睾体变为附睾尾,附睾管逐渐过渡为输精管,经腹股沟管进入腹腔。

附睾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吸收和分泌作用 附睾管吸收大部分睾丸液,使精子浓缩+-几十倍,减少了Na与Cl的含量,附睾液中有许多睾丸液中所没有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能够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护精子及促进精子的成熟。(2)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的场所 精子在进入附睾时,颈部附着有原生质滴,这是精子不成熟的表现。在精子通过附睾的过程中,原生质滴后移逐渐消失。附睾管分泌物包裹在精子表面,防止精子膨胀,抵御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3)贮存精子 公羊附睾内贮存的精子在1500亿以上。附睾管分泌物能够给精子提供营养,其pH值为酸性(6.2~6.8),同时渗透压较高,附睾温度较低,精子的活动受到抑制,使精子处于休眠状态,减少了能量消耗。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精子在附睾内可以长时间存活,老化精子被吸收。

4.输精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管道,起始于附睾管的末端,沿附睾上行进入精索内侧的输精褶中。经鞘管入腹腔,然后向后内侧伸延入盆腔,被包于膀胱背侧的尿生殖褶内,经精囊腺内侧向后,穿过尿生殖道起始部的背侧壁,开口于精阜在输精管褶内的一段管壁增厚,形成输精管壶腹。

输精管主要功能。它是生殖道的一部分,射精时,在催产素和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输精管肌肉层发生收缩,使精子排入尿生殖道。输精管还对死亡精子和老化精子进行分解吸收。

5.副性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其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有稀释、营养精子及改善阴道环境等作用,有利于精子的生存和运动。

精囊腺是一对实质性的分叶性腺体,位于输精管壶腹部外侧,与输精管一起开口于精阜。前列腺(prostate gland)位于尿生殖道骨盆部的壁内,外表不易看见,输出管有多条,分成两列,开口于精阜后方的两侧。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gland)是一对圆形的实质性腺体,位于尿生殖道骨盆部末端背面的两侧,接近坐骨弓处,为尿道肌覆盖。每个腺体只有一条输出管,开口于尿生殖道背侧的黏膜。

副性腺的主要功能。副性腺液是精子的天然稀释液,羊射出的精液中70%是精清(副性腺和少量来自附睾、睾丸的液体)。副性腺液可缓冲不良环境对精子的危害。副性腺液偏碱性,并能吸收精子活动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由于其渗透压较低,可使精子吸收适量的水分,这些都有利于精子的运动。副性腺液是精子泳动和射精的载体,有利于精子运动。精囊腺液里的果糖是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交配前阴茎勃起时,尿道球腺排出少量分泌物,冲洗尿生殖道中残留的尿液,使精子不受尿液的危害。

6.尿生殖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公羊的尿道兼有排精的作用,所以称为尿生殖道。前端接膀胱颈,沿盆腔底壁向后延伸,绕过坐骨弓,再沿阴茎腹侧向前伸延至阴茎头,开口于外界。尿生殖道可分为骨盆部和阴茎部,两部之间以坐骨弓为界。

7.阴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阴茎为公羊的交配器官,由坐骨弓开始,经两股之间沿中线向前延伸至脐部。可分为阴茎根、阴茎体、阴茎头三部分。(1)阴茎根 包括左右两阴茎脚,其后端附着于坐骨弓两侧,外面被坐骨海绵体肌覆盖,两阴茎脚向前合并成阴茎体。(2)阴茎体 指阴茎中段的大部分,呈圆柱状。在阴囊的后方形成“乙”形弯曲,勃起时则伸直。(3)阴茎头 位于阴茎的前端,自左向右扭转,尿道突长3~4厘米,有“S”形弯曲。射精时尿道突可迅速转动,将精液射在子宫颈口的周围。

阴茎海绵体是构成阴茎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勃起组织,由静脉窦、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构成,周围包有一层纤维膜,称白膜。当静脉窦充血时,使阴茎勃起,变粗变硬。在阴茎海绵体的腹侧有尿道沟,以容纳尿生殖道的阴茎部。在阴茎腹侧,有两条平滑肌叫阴茎绵肌,向前伸达“乙”形弯曲的第二曲,其收缩时,使阴茎退缩回包皮腔内。

8.包皮及其功能

包皮为覆盖于阴茎游离部的管状皮肤套,有保护和容纳阴茎头的作用。二、母羊的生殖器官及其特点

母羊生殖器官由性腺(卵巢)、生殖道(输卵管、子宫颈和阴道)和外生殖器官(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组成(图3-3、图3-4)。图3-3 母羊生殖器官示意图(一)1—卵巢;2—输卵管;3—子宫角;4—子宫颈;5—直肠;6—阴道图3-4 母羊生殖器官示意图(二)1—子宫角;2—子宫颈;3—阴道;4—尿道外口;5—膀胱;6—输卵管

1.卵巢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母羊有一对卵巢,一般位于两侧子宫角尖端外侧。由于肠管挤压,位置会稍有变动。卵巢近似椭圆形,长1~1.5厘米,宽和厚0.5~1厘米。上缘较平直,有系膜附着称系膜缘。该缘有血管、神经出入卵巢,此处称卵巢门;卵巢下缘较凸为游离缘。前端与输卵管伞接触,后端借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角相连。卵巢是产生卵细胞和性激素的器官。卵巢组织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均由结缔组织构成。皮质中含有许多大小不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还含有许多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淋巴管、血管和平滑肌纤维。卵巢表面覆盖一层生殖上皮,在生殖上皮的下面,有一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髓质内含有许多细小的血管、神经,由卵巢门出入,并在卵巢门上构成血管网。

卵巢的功能。卵巢的皮质部分布着许多原始卵泡。原始卵泡是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单层卵泡细胞构成,它经过次级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阶段,最终排出卵子,排卵后,在原卵泡处形成黄体。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卵泡内膜分泌雌激素,一定量的雌激素导致母羊发情。排卵后,在原排卵处卵泡膜形成皱襞,颗粒细胞增生形成黄体,黄体能分泌孕激素(孕酮),刺激乳腺发育及子宫腺的分泌,并间接抑制卵泡的生长,维持妊娠。

2.输卵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输卵管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输卵管借输卵管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在输卵管系膜和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形成宽阔而向腹侧开口的卵巢囊。输卵管的前端膨大呈漏斗状,称输卵管漏斗,面积为6~210厘米。漏斗边缘为不规则的皱褶,称输卵管伞,伞的前部附着在卵巢的前端;漏斗中央深处有一口,通腹膜腔,为输卵管腹膜腔口;漏斗部向后较长的部分,管径稍膨大,壁薄而弯曲,为壶腹部;壶腹部以后较短的部分,细而直,管壁较厚,称峡部。其后端与子宫角相延续,两者之间无明显的分界,与子宫角相通的口为输卵管子宫口。输卵管的管壁从外向内由浆膜、肌层和黏膜层构成。肌层可分为内层的环状或螺旋层肌束和外层的纵行肌束,其中混有斜形纤维,使整个管壁能协调地收缩。肌层从卵巢端到子宫端逐渐增厚,黏膜形成若干初级皱襞,并在壶腹内分出许多次级皱襞。黏膜衬以柱状纤毛细胞和无纤毛的楔形细胞,后者是分泌性细胞,其大小和数量在发情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差异。

输卵管的功能。输卵管有输送卵子的作用,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先到输卵管伞部,借助纤毛的活动将其运送到漏斗部和壶腹部。输卵管壶腹部是卵子与精子相遇并受精的场所;输卵管上皮分泌物参与精子获能,也是精子、卵子及早期胚胎的营养液。

3.子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子宫是一个中空的肌质性器官,富于伸展性,是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成年羊的子宫几乎全在腹腔内,借子宫阔韧带悬吊于腰下区;子宫分为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①子宫角 有一对,呈绵羊角状扭曲,单角长10~12厘米。子宫角基部之间有一纵隔,将两角分开,所以也称对分子宫。子宫角前端变细,与输卵管之间无明显分界,后部被结缔组织连接;表面覆盖浆膜,从外表看很像子宫体,所以称该部分为伪子宫体。

②子宫体 呈短管状,长约2厘米,夹于直肠与膀胱之间,子宫黏膜有突出于表面的半圆形子宫阜,绵羊为80~100个,阜上没有子宫腺,深部含有丰富的血管,怀孕时子宫阜发育为母体胎盘。

③子宫颈 是子宫的后部,壁厚,触之有坚实感,长约4厘米。子宫颈管呈螺旋状,不发情时管腔封闭很紧,发情时仅稍微开放。其前端通子宫体的口,称子宫颈内口,其后部突出于阴道内,称子宫颈阴道部,为上下2片或3片,上片较大,位置多偏于右侧。该部和阴道壁之间的空隙称阴道穹隆,羊的阴道穹隆仅背侧明显。(2)子宫的组织结构从内向外为黏膜、肌层及浆膜。黏膜由上皮和固有膜构成。上皮下陷构成子宫腺,固有膜内含大量的淋巴、血管和子宫腺。肌层分为外层的纵行肌纤维和内层的环形肌纤维。浆膜与子宫阔韧带的浆膜相连。(3)子宫的功能。发情时,子宫肌节律性收缩,吸收和运送精子到受精部位,分娩时强力阵缩排出胎儿。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可为精子获能提供环境,又可为早期孕体提供营养需要。子宫角在未孕的情况下,在发情周期的一定时期产生前列腺素,对同侧卵巢发情周期黄体有溶解作用,以致黄体机能减退,导致发情。子宫颈是子宫的门户,在平时子宫颈处于关闭状态,以防异物侵入子宫腔。发情时稍微开张,允许精子进入,同时宫颈大量分泌黏液,是交配的润滑剂。妊娠时子宫颈分泌黏液堵塞子宫颈管,防止感染物侵入;分娩时,颈管开放,排出胎儿。子宫颈还是精子的“选择性贮库”之一。子宫颈隐窝内贮存的精子比子宫内其他地方的精子存活时间长。宫颈可以滤剔缺损和不活动的精子,所以它能防止过多精子进入受精。

4.阴道及其功能

阴道为交配器官和产道,呈上下略扁的管状,长8~14厘米。其背侧是直肠,腹侧为膀胱和尿道,前端连子宫,后端接尿生殖前庭。

5.外生殖器及其功能

尿生殖前庭是交配器官和产道,也是尿液排出的经路。长约3厘米,前端与阴道相连,两者之间的腹侧有一横行的黏膜褶,称阴瓣。后端以阴门与外界相通紧靠阴瓣的后方有尿道的外口。阴门是尿生殖前庭的外口,位于肛门下方,由左、右2片阴唇构成,2片阴唇之间的裂缝称阴门裂。2片阴唇的上、下端互相连合,形成上连合和下连合,在下连合中有阴蒂,为母畜交配时的感觉器官。

6.生殖器官的系膜和血管

内生殖器官的系膜称子宫阔韧带,由卵巢系膜、输卵管系膜和子宫阔韧带本身三部分构成。羊的子宫阔韧带起自骨盆的两侧,阔韧带所附着的部位是卵巢门、输卵管、子宫角的小弯、子宫体和子宫颈的两旁。输卵管上的系膜由阔韧带的外层构成,与卵巢固有韧带共同构成卵巢囊。

分布到内生殖器官的动脉,两侧各有三条,即卵巢动脉、子宫动脉和尿生殖动脉子宫支。外生殖器的主要动脉是阴内动脉,静脉一般与同名的动脉并行。第二节 繁殖现象及其规律一、公羊的繁殖现象和繁殖行为

公羊生殖机能发育过程主要经历生前发育、生后发育、初情期和性成熟等几个连续而又有一定区别的主要生理发育时期。

胎儿期,公羊的睾丸位于腹腔内,在胚胎发育中期,睾丸才由腹腔通过腹股沟管进入位于腹壁的阴囊内,这一过程中公羊的睾丸下降。某些个体出生以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仍滞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内,称为隐睾。隐睾有单侧隐睾和双侧隐睾。单侧隐睾公羊有一侧睾丸可具有正常的生精能力,但精子的产量和精液中精子的密度会显著降低。双侧隐睾公羊完全没有生殖能力。隐睾的间质细胞仍具有分泌功能,因此产生的雄激素能维持雄性特征和一定的性欲。生产中,在选种育种中,应特别注意公羊的隐睾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淘汰,不宜留作种用。

1.初情期前公羊生殖机能的发育

从性分化到初情期发动,睾丸的基本结构,包括精细管索和间质组织都没有明显变化。这个时期,精细管索没有管腔,只有支持细胞和性原细胞。性原细胞位于精细管索的中心部位,其增殖比较缓慢。精细管索间的间质细胞在睾丸分化和促性腺激素没有发挥调节功能之前就开始分泌雄性激素。随着间质细胞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逐步增加和类固醇激素的持续合成,其分泌功能则受促性腺激素的调节。羊的促性腺激素分泌较早,胎儿睾丸间质细胞在LH(促黄体素)的作用下分泌睾酮,一直延缓到促性腺功能退化。

初情期发动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间质细胞的分泌活动才能恢复和加强。精细管逐渐出现管腔,性原细胞向管腔外迁移,并分化为精原细胞。在胎儿和初生阶段,睾丸的发育是缓慢的,直到初情期发动,才使睾丸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而当精子发生能力达到相当水平后,睾丸的生长速度又趋于缓慢,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主要是干细胞数量继续增加。

公羊初情期是指其第一次能够释放出精子的时期。但确定公羊的初情期比较困难,因为公羊第一次精原细胞的分化比从精细管释放出来的精子早1个月以上,而且精子从睾丸运送到输精管约需2周时间。对于公羊,可通过采精检查精液来进行确定。羊的初情期表现的迟早与品种、营养等密切相关,一般在4~6月龄。小个体品种的初情期早于大个体的品种,山羊早于绵羊。高营养水平饲养的公羊,生长发育较快,达到初情期所需的时间较短,所以初情期较早,反之则较晚。但如果营养水平过高,公羊饲养过肥,虽然体重增长很快,但初情期反而延迟。

2.性成熟

公羊性成熟是指其第一次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时期,是公羊具备生殖机能的标志。此时公羊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具有了繁殖后代的能力。一般肉用绵羊、山羊公羊6~10月龄达性成熟,此时公羊体重一般达成年羊体重的40%~60%。性成熟可视为羊从初情期起渐向体成熟过渡的个体发育阶段。

性成熟出现的早晚,内源激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也与生态环境、品种、个体的差异、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

3.体成熟

体成熟是公羊基本上达到生长完成的时期,一般公羊在12~15月龄达体成熟。从性成熟到体成熟必须经过一定的时期。在这期间如果公羊长期生长发育受阻,必然延缓其达到体成熟的时期,对种用或非种用的公羊都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4.初配适龄

公羊达到性成熟期,就开始具有繁殖能力,但由于其生殖机能只是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身体发育还未完成,此时进行交配对本身和后代的生长发育都不利,故不适宜马上参与配种。一般来说,初配适龄应在性成熟的后期或更迟些,待生长发育基本完成方可参加初次配种。公羊普遍是18月龄左右时开始配种,此时公羊体重应达到成年公羊体重的65%~70%。早熟品种、饲养条件较好的公羊可以提前配种。为避免公羊早配和近亲交配,羔羊断奶以后,公羊、母羊要分开饲养。

5.繁殖年限

山羊繁殖年限比绵羊长,一般可用到8~9岁,舍饲的山羊甚至可达10~12岁。但公羊繁殖最适宜的年龄是3~6岁,个别优秀种公羊的利用年限可以适当增加,研究和实践证明,5岁以前的种公羊配种效果最好。

6.公羊的性行为

公羊的性行为关系到其配种的成败。公羊的性行为大体上要经过求偶、交配、射精和交配结束的过程。绵羊及山羊的求偶和实际交配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促,母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公羊在任何季节都能配种,但在气温高的季节,性欲减弱或者完全消失,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目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精子增多。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公羊夏季不育”。在气候温暖、海拔较低、牧草饲料良好的地区,饲养的绵羊、山羊品种一般一年四季都发情,配种时间不受限制。另外,遗传因素、生态环境(包括季节、光照等)、性经验、性抑制、异性刺激等因素都影响公羊的性行为。二、母羊的繁殖现象和繁殖行为

1.初情期

青年母羊达到一定年龄,表现第一次发情并排出卵子称为初情期。母畜的初情期通常是指垂体开始有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机能,性腺开始具有周期性生理机能活动的时期,它是由促性腺激素,特别是促卵泡素的分泌量逐渐增加,以及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能力增强而引起的。绵羊春季所产羔初情期为7~9月龄,秋季所产羔为10~12月龄;山羊初情期为5~7月龄。

在初情期,虽然具有发情征象,但这时的发情和发情周期是不正常、不完全的。在初情期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才达到性成熟时期。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有了繁衍后代的能力,这就是性的成熟。母羊到性成熟时,就开始出现正常的周期性发情,并排出卵子。

2.性成熟

性成熟是指性器官已发育完全,具有产生繁殖能力的生殖细胞和性激素。母羊性成熟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而没有一个截然的时间划分。在性成熟前,生殖器官的形态和机能是逐步发育至最后成熟的。卵巢和副性器官在此期间的发育比较缓慢,亦无生理机能的表现。生殖器官的发育随着年龄、体重的增加而逐渐发育起来,当母羊达到性成熟时期,由于受到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以及性腺所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生殖器官的大小和重量均在急骤地增长。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经血液运至卵巢促使其有卵泡发育;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卵巢的体积和重量亦在增加,卵巢内分泌的雌激素流经血液,又促使母畜生殖器官开始增长发育,母畜表现出发情征象,直至卵泡成熟,排出卵子。

性成熟的年龄受品种、个体、饲养管理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小尾寒羊羔羊2.5月龄左右时,公羔就追逐母羔,有爬跨动作,而母羔在此阶段也开始现周期不正常的发情和排卵,但6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一般母羊体重达到成年羊的85%时,就可以进行第1次配种,但也受品种和管理条件的制约,如果是草场和饲养条件较差的地区,初次配种年龄可以适当的推迟。小尾寒羊是早熟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提前到8~10月龄配种。

3.母羊的适配年龄

母羊达到性成熟时并不意味着可以配种,因为母羊刚达到性成熟时,其身体并未达到充分发育的程度,如果这时进行配种,就可能影响它本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公羔、母羔在2~4月龄断奶时,一定要分群管理,以避免偷配。绵羊的初次配种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但也受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制约。在当前我国的广大农村牧区,凡是草场或饲养条件良好、绵羊生长发育较好的地区,初次配种都在1.5岁,而草场或饲养条件较差的地区,初次配种年龄往往推迟到2~3岁时。如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母羊性成熟一般为8月龄,早的6月龄;母羊体成熟12~15月龄,当体重达到成年母羊的85%时,可进行第一次配种,一般初配年龄以18月龄为宜。

4.母羊的繁殖季节

羊的繁殖季节(亦称配种季节)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渐演化而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分娩时的环境条件要有利于初生羔羊的存活。羊的繁殖季节,因品种、地区而有差异,一般是在夏、秋、冬三个季节母羊有发情表现。母羊发情时,卵巢机能活跃,滤泡发育逐渐成熟,并接受公羊交配。平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滤泡不发育,也不接受公羊的交配。母羊发情之所以有一定的季节性,是因为在不同的季节中,光照、气温、饲草饲料等条件发生变化,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特别是母羊的发情一般要求由长变短的光照条件,所以发情主要在秋、冬两季。在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年份,母羊发情开始早,而且发情整齐旺盛。小尾寒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

5.发情与排卵(1)发情表现 发情为母羊性成熟以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

①性欲 性欲是母羊愿意接受公羊交配的一种行为。母羊发情时一般不拒绝公羊接近或爬跨,或者主动接近公羊的爬跨交配。在发情初期,性欲表现不明显,以后逐渐显著。排卵以后,性欲逐渐减弱,到性欲完全消失后,母羊则又拒绝公羊接近或爬跨。

②性兴奋 母羊发情时,表现兴奋不安,追逐母羊,并且食欲减退,很少采食。

③生殖道发生变化 外阴部充血肿大,柔软而松弛,阴道黏膜充血发红,上皮细胞增生,前庭腺体分泌物增多,子宫颈开放,子宫蠕动加强,输卵管的蠕动、分泌和上皮纤毛的波动也增加。

④卵泡发育和排卵 发情时,卵巢上有卵泡发育成熟,卵泡破裂后,卵子排出。(2)发情持续期 发情持续期是指母羊每次发情的持续时间,即从开始出现发情现象到发情现象消失为止的一段时间。小尾寒羊的发情持续期为12~36小时。母羊的发情持续期与品种、个体、年龄和配种季节等有密切的关系。羔羊初情期发情持续期最短,成年羊最长,繁殖季节初期发情持续期较短,中期最长。(3)发情周期 母羊在发情期内,若未经配种,或配种但未受孕,经过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再次发情。从上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时间间隔,称为发情周期。小尾寒羊的发情周期为14~17天。发情周期同样受个体、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影响。(4)产后发情 母羊分娩后的第1次发情称为产后发情。一般季节性繁殖的绵羊、山羊品种,产后只有到了发情季节(如春季或秋季)才能表现发情。小尾寒羊四季发情,这对于生产上组织密集产羔非常重要。

6.妊娠期

母羊从开始怀孕到分娩,这一时期称为妊娠期。妊娠期长短受品种、多胎性、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小尾寒羊妊娠期为147天左右。第三节 配种时间及配种方法的选择一、配种时间的安排

1.配种季节的选择

小尾寒羊四季发情,只要配种在任何季节都能繁殖。但选择配种时间首先应有利于羔羊的成活、生长发育和母羊的健康,还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生产技术条件来决定。如只产冬羔,一般7~9月份配种,12月份至翌年1~2月份产羔。如果产春羔,一般在10~12月份配种,第二年3~5月份产羔。随着集约化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产羔时间可以根据生产计划来安排配种时间,而不受季节限制。对小尾寒羊,一般可安排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一年两产的母羊可在4月份配种,当年9月份产羔;第二产于10月份配种,翌年3月份产羔。两年三产的母羊,第一年的5月份配种,10月份产羔;第二年1月份配种,6月份产羔;再于9月份配种,第三年的2月份产羔。

2.母羊适宜的配种时间

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羊受胎率的重要条件。从理论上讲,配种应在排卵前几小时或十几小时进行,才能获得高的受胎率。但是,由于排卵时间很难准确判断,因此,一般多根据母羊发情开始的时间和发情征象的变化来确定配种时间,同时采用人工授精重复配种技术,来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小尾寒羊配种的最佳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8~24小时。因为这时子宫颈口开张,容易做到子宫颈内输精。一般可根据阴道流出的黏液来判定发情的早晚,黏液呈透明黏稠状即是发情开始,颜色为白色即到发情中期,如已混浊,呈不透明的黏胶状,即到了发情晚期,是配种输精的最佳时期。但一般母羊发情的开始时间很难判定。根据母羊发情晚期排卵的规律,可以采取早晚两次试情的方法挑选发情母羊。早晨选出的母羊到下午输1次精,第二天早上再重复输1次精;晚上选出的母羊到第二天早上第1次输精,下午重复输1次精。二、配种方法

羊的配种方法有自由交配、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三种。

1.自由交配

把公羊、母羊按一定的比例[一般1:(30~40)]混群饲养,公羊可随时与发情母羊自由交配。这是养羊业中最原始的配种方法,该法简单易行,适合小群分散的生产单位。若公羊、母羊比例适当,可获得较高的受胎率。但也存在许多缺点:如无法推测母羊的预产期,因而无法控制产羔时间,羔羊年龄大小不一,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公羊追逐母羊,无限制地交配,耗费精力,影响羊群抓膘;无法掌握交配情况,后代血统不明,容易造成近亲交配或早配,难以实施选配计划,并为以后的选种带来困难;种公羊利用率低;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的交叉感染。

2.人工辅助交配

人工辅助交配是将公羊、母羊分群隔离饲养或放牧,在配种期内用试情公羊试情,把挑选出来的发情母羊与指定的公羊交配。这种交配方式不仅可以记载清楚公羊与母羊的耳号、交配日期,而且能够预测分娩期、节省公羊精力、增加受配母羊头数。但种公羊的利用率也比较低,优秀种公羊的作用有限。

3.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将公羊的精液输入母羊的生殖器内,使卵子受精以产生后代,是当前我国养羊业中最常用的一项实用生物技术。目前,随羊配种技术在养羊业生产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角输精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养羊生产中来。第四节 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技术

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和药物,对母羊发情周期进行同期化处理,人为地控制一群母羊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的技术。近些年来,在我国养羊数量较多、饲养较集中的地区,为了扩大优良种公羊的利用率,使羊产羔时间集中,便于组群和集约化生产(尤其是肉羊),就要使羊集中发情,便于开展人工授精。因此,羊的同期发情技术越来越受到养羊者的重视和应用。一、同期发情技术

现行的同期发情药物,根据其性质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抑制发情的孕激素类药物,有孕酮、甲孕酮、炔诺酮、氯地孕酮、氟孕酮、18-甲基炔诺酮、16-次甲基甲地孕酮等。这些药物能抑制卵泡生长,延长黄体期。第二类是促进黄体退化的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有15-甲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甲酯、氯前列烯醇等。其用药方法是将少量前列腺素溶液直接注入子宫或肌内注射,只处理1~2次即可。还有一类是在应用上述激素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的促性腺激素,如FSH(促卵泡素)、LH(促黄体素)、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HG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Gn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可以增强发情同期化和提高受胎率,并促使卵泡更好地成熟和排卵,提高受胎率。

1.同期发情技术方法(1)孕激素处理法

①孕激素阴道栓法 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羊用阴道栓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海绵阴道栓;另一种是硅橡胶阴道栓。由于阴道栓的制作材料不同,产品形状各异,虽然药效相同,但配种效果却有差异。因为海绵栓吸收水分,可将羊子宫、阴道内的分泌物吸收,在长达数十天中,分泌物变质,部分羊取栓时有恶臭味,导致子宫颈口及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影响受精。硅橡胶阴道栓不吸水,对羊的正常受精无影响,但硅橡胶阴道栓的价格是海绵栓的2倍,成本很高,因此,目前生产上仅用于胚胎移植时的供体羊。海绵阴道栓成本较低,生产上常用于配种时羊的同期发情或胚胎移植时受体羊的处理。在羊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将孕激素阴道栓放置在被处理羊的阴道深部(子宫颈口),8~14天取出,取栓后几天内羊集中发情。优点是一次用药,省事,缺点是易发生栓塞脱落现象。

②孕激素阴道栓+PMSG法 在羊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将孕激素阴道栓放置在被处理羊的阴道深部,8~14天取出。取栓的前1天,每只羊注射PMSG250~400国际单位。为了减少抓羊次数和劳动强度,便于生产中应用,通常在取栓同时肌内注射PMSG,2~3天羊集中发情。这种方法比只用阴道栓同期发情效果好。据试验,平均同期发情率可达95%,甚至100%。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羊场2004年对130只小尾寒羊进行同情发情处理,48小时内116只小尾寒羊母羊发情,同期发情率为89.23%;2008—2012年5年间,同情发情处理鲁西黑头肉羊母羊432只,48小时内有373只母羊发情,同期发情率平均为86.34%,其中2011年处理98只鲁西黑头肉羊母羊,同期发情率达到90.8%(表3-1)。表3-1 同期发情效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