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品评忍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19:09:26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夫子品评忍经

老夫子品评忍经试读:

内容提要

诚实,善辩,刚直,和悦;忠实,诚信,厚道,恭敬,这些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你为何不把它们写在宽带子的下摆上呢!一个说话谨慎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而一个为人称道的人言语也一般不多。口是三五之门,祸乱即从此而生;一个在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的人,则会使自己所处的环境混乱不堪。关于这方面,古人有十分发人深省的警示。

序言

诚实,善辩,刚直,和悦;忠实,诚信,厚道,恭敬,这些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你为何不把它们写在宽带子的下摆上呢!一个说话谨慎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而一个为人称道的人

语也一般不多。口是三五之门,祸乱即从此而生;一个在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的人,则会使自己所处的环境混乱不堪。关于这方面,古人有十分发人深省的警示。譬如,《书经》上就有一些引起羞辱的告诫,《诗经》上也有关于因说话失误所导致的悔恨。天上有卷舌星能识别谗言,在那金铸人像的背后更有闭口不言的铭文。请记住:白圭有了缺损尚可以磨平,但因说话不当所导致的过失可是无法补救的。古人云: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也就是说,话一出口,四千匹马也是追不回的呀!言【处世忠告】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询询,是十分诚实的意思;便便,为明白善辩的神态;侃侃,即刚强正直的样子;同同,和颜悦色而爽直的姿态。据《鲁论》记载,当孔子在乡间闲游时,他显得十分实实在在,特别的诚实,待人也非常谦逊恭顺,尤如一个不擅言谈的人。而当他在宗庙或朝廷上呈辞时,则立刻显得明白善辩。在同下大夫说话的时候,刚毅而朴直;而在同上大夫说话的时候,则显得和颜悦色而又直言不讳。“忠、诚、厚、敬”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一竭尽自己的力量即为忠,诚实相待即为信,厚道严肃即为笃,始终如一即为敬。以上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人处世的准则时,孔子给他的答复。它告诫人们,当你开口说话时,一定要忠诚老实,这样就会尽量避免夸大有失偏颇且随口胡说的言辞;在行为处事方面必须严谨、谦恭,这样就会减少那些有邪恶低俗、胡乱放纵的行为了。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你就是走遍天下也能行得通。如果不能依照上面的原则去做,即使你在自己的家门口也难以行得通。听了孔子的训诫,子张十分信服,还特意将它书写在一根标有“绅”的大宽带子的下摆上,以便经常能看到它,不至于忘记和疏忽,以时时警醒自己。

出言谨慎是孔子的再三忠告一孔子说:“君子说话言辞要慎重缓慢。”《易·系辞》上由孔子的话引伸出:“动乱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出言不逊而引起的。”为此古时有个姓蔡的人也感慨道:“人招惹祸害,其中言语是最厉害的。”《国语》中也曾记载了晋国大夫郭偃的一段话,表达了与以上相同的含义:“口是三五之门。因此,讲人坏话的话,是会很快引起大乱的。”傅玄则在《口铭》中进一步阐释道:“精神是由感悟来沟通的,心之所想是经由口来宣讲的。因此福的产生有预兆,祸的来临也是有原因的。”晋代的王献之和他的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块儿去谢安家,他的两个哥哥话说了很多,王献之却只是寒暄了几句。他们出来后,有人问谢安王家兄弟的好坏。谢安说:“话少的好,君子话少。”

言语不当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一《书经·说命上》认为:“只有口是产生羞辱的,”意即,话从口出,如果不合于礼仪,就会招来羞辱。传说这一古训曾在劝戒殷高宗时派上用场。同样,在《诗经》里也有出言之悔,即“斯言之拈不可为”的警句。

关于言语表达要谨慎,还有大量的故事和典故,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晋书·天文志》上就绘声绘色地说:“在昂星的北边有一颗星叫卷舌星,它就是专门主管人们口中的言语的,用来识别那些说坏话和花言巧语摆弄是非的人。”

好子家语》中也记载了如下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到周朝参观,当他进入了后稷的庙时,见到有三尊金铸的人像。他几次都闭口不语,而是在这三座金人像的背后题了如下的字:“他们是古时说话小心的人,要以他们为戒啊!不要多说话,言多必失;不要多找事,多找事就多祸害。”

总之,正如《诗·大雅·抑》中所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试想想,白玉的圭,是诸侯拿它做为盛大节日的宝物。当宝玉缺损时,尚且还可以把它磨平,可是一旦说话不当,可就无法补救了。这更进一步深刻地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凡是开口说话,一定是从口骨开始启动,然后话才出口。但是,话一说出口,即便是用四千匹马去追也无法追上它了。所以《说苑·纵谈》篇说:“口,是一关口,舌是一机关。一句话说错了,四匹马也追不上;一句话说得匆忙了,四匹马也赶不上。一句话说得恰当,可以用来使敌方退却;一句话说得得当,可以保卫国家。”因此,应尽量避免因出言不慎所导致的过错,否则你将追悔莫及了!

使万物干燥的材料中,没有比火更炽热的;使百物弯曲的东西中,没有比风更猛烈的。风与火同在,当风鼓动起火时,着实令人战栗。一旦气触动其心志,就有可能使他跌倒或不静。所以说,气对人的状态好坏影响极大,就如同皮囊向着火炉鼓风一样。一个能培养“刚正之气”的人才能成为君子,那些凡事就显露暴躁之气的人就只配当小人了。如果因一时的忿怒,而忘记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这难道还不叫糊涂吗?气【处世忠告】

君子养之,匹夫暴之

风与火俱,扇炎起凶一关于自然风火与人的涵养的辨证道理,我们可以从《易经》中学到。正如《易经·说卦》所言:“使万物干燥的材料中,没有比火更炽热的;使万物吹拂的东西中,没有比风更迅捷的。”而且“风产生于火”。在《易经》中,异卦代表木、风,它最终是干燥的,此卦意指:本能够产生火。加上用风来扇动它,火必然会更旺。如果还有震天雷响的鼓动,这就是不寻常的躁动的征兆了。所以说,“扇炎起凶。”

保持心态,又不要损伤元气一孟子则更进一步对公孙丑阐明过相同的道理:“心志专一于是心气流动,心动气不畅于是心志移动。当你发现有人走快了就跌跌撞撞的话,这正是其气不畅通所造成的。”古人云:心属火,气像风。其意思是说,如果不培养浩然之气反而去损伤它,滞燥的气在走得快时就会触动心志,正像皮囊向着火炉鼓风一样。因此,孟子又忠告人们要“保持你的心志,又不要损伤你的元气。”而且还向他的弟子们传授了他的秘诀,就是“我擅长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以上就是孟子在回答公孙丑时关于养气的作用的论述。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培养浩然盛行之气,并将它与义配合起来,他在行动时就能表现出合乎义礼的勇,只有这样才会成为君子。如果损失了对气的培养,行动起来就只有粗暴之气,它只能算得上是血气之勇。它只能勉强抵挡得住一个对手。这种人就是通常所称的匹夫小人。

一个对自己的怒气臼无抑制的人会殃及他人一关于一个人在忿怒时缺乏忍耐所导致的后果,孔子也有番高论。根据《鲁论》上的记载,当孔子在回答樊迟的询问辨惑时,他作了如下的质问:“一个人如果因一时的发怒,竟忘记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吗?”当一个人的怒气发作起来时,如果不压抑住这种性子而予以忍耐,而是由着性子妄自行事,这不仅会使自己遭到杀戮之刑,而且还会拖累自己的亲人,这不是糊涂又是什么!对此,朱熹曾进一步展开说:知道一时的怒气很微小,而祸患延及他的亲人就成了大事,如果能明白此一道理,一个人就可以辨清是非并抑制住自己的怒气了。

夏桀的灭亡,是因为宠爱妹喜;周幽王的灭亡,是因为宠爱褒拟。晋国发生的内乱,是因为晋献公宠幸骊姬而起;吴国的灭亡,是困为吴王宠幸西施所致。汉成帝对赵飞燕的宠爱,已经到了执迷不悟的程度,以致于在披香殿里传出“祸水”的讥讽。唐朝帝位的中断,始自武则天;天宝年间的安禄山入侵,也由杨贵妃而起。陈灵公因在夏姬家中公开淫乱而死,宋国的华父督则目送孔父嘉之妻离去而终遭杀身。这些亡国败家的事情,大多是因为迷恋女色所致。年轻的美女是砍伐性命的斧子,越女齐姬更是毒药猛兽,我们期望枚乘这番话,能够成为后世的警句。【处世忠告】

败国亡家,女色相随

桀为取悦妹喜而导致国亡身死——桀是夏的君主,他讨伐有施氏。有施氏为了躲过一劫,于是把女儿妹喜嫁给了他。桀对妹喜十分宠爱,可以算得上是言听计从。桀还为她修建了琼宫瑶台,用尽了民力、财力。据史书记载,襄殿里边的鲜肉像山,于肉像森林,

池可以行舟。一击鼓而像牛一样喝酒的人有三千,妹喜为此而非常高兴。但是,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国内人心涣散,汤乘机来攻打,桀被放逐南巢后死去。

周幽兰为取悦褒姒而导致被杀一周幽王时,褒地的人有罪,就把一位叫褒姒的女子进献给幽王,幽王很宠爱她。褒姒不爱笑,幽王用各种方法取悦她,还是不笑。在此之前幽王曾与诸侯相约:外敌进犯时就举起烽火,用来招集援兵。现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也举起烽火。诸侯于是全来了,但这一次却没有外敌,由此引得褒拟大笑。后来申侯因为幽王宠幸褒拟,废除了申侯以及太子宜日,以此来招引犬戎来攻打幽王。幽王于是又举起烽火招来援兵,但这一次诸侯却以为和上次一样而没有上来。于是犬戎把幽王杀死于骊山脚下。所以《小雅·正月》里有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骊姬的迷惑与挑拨遭致晋国五代之乱——据《春秋》载,晋献公征伐骊戎,俘获骊女,封为骊姬。献公十分宠幸她,而且被她迷惑住了。诬陷太子申生以及公子重耳、夷吾,申生上吊死了,二公子出逃。于是立骊姬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据《左传》记载,僖公九年九月,献公死了,奚齐即位。当年冬天十月,奚齐被大夫里克杀死。又立骊姬次子卓子为国君,又被里克杀死。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用黄河外的五座城池贿赂秦穆公后得以回到晋国,被立为晋惠公。可是后来他又背弃秦国,不给秦国土地。秦国大怒,鲁僖公十五年来征伐晋国,把惠公俘获回去。秦后来放了他。僖公二十三年,惠公死了,子围立为国君,即晋怀公。二十四年,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在高粱杀死了怀公,并自立为晋文公,终于称霸。晋国五代大乱,都是骊姬迷惑挑拨造成的,所以说“晋之乱,以骊姬”。

吴王因宠爱西施遭至自取灭亡一《史记》记载:吴国攻破越国,把越王围困于会稽。越国进献西施,请求退兵,吴王答应了。吴王得到西施后,多次游玩于姑苏台,子胥于是进谏说:“我担心姑苏不久以后就要成为麋鹿游玩的地方了。”吴王不听。《吴越春秋》:越王派使者在国中寻找美女,在芒萝山寻到了卖柴人的女儿西施和郑旦。进宫后用绫罗打扮她们,教她们走路的姿势,三年后学成,尔后献给了吴王。《左传》:哀公二十年,越攻伐吴国。二十二年,吴国最后灭亡。吴国灭亡的灾祸,都是由于接受、宠爱西施的缘故,是自取灭亡。所以说:“吴之祸以西施。”

汉成帝因宠幸赵飞燕而至驾崩一据史书记载:汉成帝经过河阳公主家,喜欢上了善歌舞的赵飞燕,召她入宫中,非常宠幸她,称之“温柔乡”,说:“我要终老在这温柔乡里。”赵飞燕的妹妹叫做合德,鸿嘉三年时,也被召入宫当了妃嫔,姿色情怀更是浓丽,汉成帝手下人见她,都喷喷称赞。当时有个披香殿学士淖方成,在成帝背后唾声大骂:“这是祸水,一定会把火灭掉的。”这时飞燕、合德都是妃嫔,在后宫最显贵,因而,她们进谗言废掉了许后。绥和二年,汉成帝驾崩。皇帝一向没有病,到深夜还像平时一样好好的,快到早晨时,想起床,不能说话就死了。民间议论纷纷,都归罪于赵昭仪。这时赵氏妹妹已不被宠幸,成了昭仪。因此《叙传》说:“赵飞燕是妖孽,使她的妹妹遭受灾祸。”

才人“则天皇后”使唐朝几乎灭亡一唐朝武后,是荆州都督武土的女儿,太原人。十四岁时,唐太宗听说她的美貌,把她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当时天下有支“武媚娘”的曲子已经成为谶语,于是她出家当了尼姑,当年二十四岁。后来唐高宗到寺庙中,看见并喜欢上她,把她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来又立为皇后。唐高宗死了,太子被立为君,这是唐中宗。她后来把中宗贬为庐陵王,自己称帝,名为“则天皇后”,改“唐”为“周”,把唐宗室几乎杀尽。她八十岁时死了,唐中宗得以恢复唐朝。在这个时候,唐朝的国运由于武则天,已几乎灭亡,后来才又重新振兴,所以说:“中绝于昭仪”。

唐玄宗因杨贵妃而致中原祸乱一唐玄宗天宝四年,以原蜀州司马杨玄淡的女儿杨太真作为贵妃,专门宠爱她一个。杨贵妃又收胡人安禄山作养子,用锦绣做大襁褓,让人用彩轿抬着。皇上听见欢笑声,询问原因。手下人回答说是贵妃在给养子安禄山洗澡。皇上赐给贵妃洗浴赐给安禄山的钱十分丰厚,让他们尽情玩乐后才散去。从这时起,安禄山出人内宫,整夜不出来,皇上也不怀疑。后来安禄山当了营州都督节度使。大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人侵扰乱中原,最后攻陷了长安。唐玄宗侥幸逃往四川,到了马鬼驿,将土又饿又累,都愤怒起来,杀了杨国忠等人,也逼迫杨贵妃上吊死了。中原祸乱,是由于杨贵妃亲呢接近安禄山而埋下的,难道不是杨贵妃招来的祸患吗?所以说“天宝召寇于贵妃”。

陈灵公与夏姬私通导致举国上下道德伦理紊乱——《左传》载,宣公九年,陈灵公与二位公卿孔宁、仪行父与大夫御叔之妻夏姬私通,三人甚至都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戏笑。大夫泄冶因而进谏说:“公卿公开淫乱,百姓没有了效法的榜样。”两位公卿大怒,杀了泄冶。第二年,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姬那儿饮酒。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像你。”仪行父回答说:“也像你。”征舒是夏姬的儿子,听见此话很痛恨他们。灵公出来后,他从马棚射死了灵公。

关于当权者因迷恋女色导致国家权力旁落甚至朝代更替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以上所举的例子就表明,在历朝历代,有的人葬送了国家,有的人失掉了自家性命,大多是因为迷恋女色而造成的。所以白居易在《题古家狐》中有这样的话:“褒拟之色善盅惑,能丧人家覆人国。”西汉的枚乘,也著《七发》感叹:“皓齿蛾眉,是砍伐性命的斧子”;“越国美女在前侍候,齐国女子在后奉迎,往来游宴,在曲房幽隐处任性放纵,这是把毒药当成甜食吃,是在和猛兽的爪牙游戏。”苏轼则在《韩子庙碑》中更是写下了如下的警句:有时,匹夫能够成为百世宗师,一句话能够成为天下的准则。酒

夏禹尽管深感美酒的甘甜,但因为深诸“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的道理,因而疏远了酿酒人仪狄。周成王为了社稷天下,更是严正告诫百姓:严禁酗酒,对于那些聚众饮酒的人,一律格杀勿论。郑国的一位大夫嗜酒如命,后因在酒窖里长夜饮酒而遭诛杀。唐朝李适之曾任玄宗的左相,每天起来就饮酒,就如大海中的鲸鱼吞吸百川的水一样。因此,切莫自夸自己饮酒有海量而甘愿充当一个遭人唾弃的酒徒。晋朝王异曾劝诫爱洒如命的孔群:“你常喝酒,难道没看见盖酒坛的布,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吗?”孔群却回答道:你没有见肉,用酒糟腌了保存时间更长吗了此一问一答,明眼人一听就能知道什么是箴言,什么是狂语。司马子反接受了谷阳的酒,用来解渴,结果醉卧不起,贻误军情,招致斩首;西汉灌夫因饮酒过量,居然在丞相田蚣的婚礼上使酒骂坐,结果使自己酿成了祸患。【处世忠告】

酒多必失,吉多必危

自古即有帝王对酒的危害性的防范——《史记·禹本纪》记载,在禹的时候,有个叫仪狄的人善于造酒,禹喝后开始也觉得很甜美,但同时也引起了他的警觉,说:“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而使国家灭亡的人”,于是便疏远了仪狄。另据《尚书·酒港记载,周成王告诫康叔时说:“你要严格控制有放纵狂饮的坏现象。如果有人报告你们那儿有聚众饮酒的人,你一定要抓住他们,不要让他们逃掉,全部抓住送到周朝来,我马上杀了他们。”

酒多必失,犹如言多必危——自古以来确有不少以酒为乐的酒徒,但他们大多落得悲惨的下场。《左传》鲁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有喝酒的嗜好,他为此给自己修了一个地客用作夜里饮酒的地方。庚子日,子晰用驷氏的兵甲攻打他,并将他的酒窖烧掉。郑伯有逃到雍梁,酒醒才明白已发生了些什么事。后来驷氏带领国人来攻打他,郑伯有死在了羊肆里。

晋代孔群,字敬林,他生来就喜欢喝酒,王导劝戒他:“你老是喝酒,难道没看见酒家盖酒坛的布,日子长了会变烂吗?”孔群却不以为然,回答说:“你没见过肉经过糟腌后不是更长久吗?”此一问一答,难道我们还不明白劝者的好意与饮者的狂妄吗?

皮日休也在《酒箴》中写道:“饮酒的道理,哪仅止于填充肚子。消愁取乐啊!甚至能够使在上位的人沉溺于淫靡,在下位的人成为酒鬼。因此圣人用献酒来节制它,用告训来让人明白。可是还是有身居高位的人被酒淫溺所腐化,以致国家灭亡;普通的人因酗酒,导致杀身之祸。”

过于溺酒,既伤个人前程,又误国家大事一纵酒者不仅贻误国家大事,而且还遭致杀戮之祸。据载,春秋时,楚恭王与晋厉公在鄙陵打仗。这时楚国司马子反口渴要水喝,仆人谷阳拿酒递给他。子反说:“拿下去!是酒。”谷阳说:不是酒。“子反又说:拿下去!是酒。“谷阳又说:不是酒。“子反接过来喝了它。结果喝醉躺下了。楚恭王准备开战,派人召见子反。子反以心里不舒服推辞了。楚恭王直接走进子反的卧室,闻至酒味,说:今天这场战斗,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醉成这样,这是亡我的国家而不体恤我的民众,不要再打了。于是杀了子反,班师回朝。谷阳进酒,并不是嫉妒子反,而是衷心爱戴他,却使他被杀了。

又有一例。西汉时有个叫灌夫的,汉武帝时,他进入朝廷做了太仆。此人性情刚直,喜欢喝酒。元光四年,丞相田蚣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召集各个诸侯去庆贺。当时窦婴、灌夫都喝得烂醉。灌夫敬酒依次到了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正和程不识在悄声说话,没有起来还礼,灌夫大怒骂灌贤说:“你平常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为年长的人祝寿,你又像妇人似地嘀嘀咕咕!”田蚣劝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两人都是东西宫卫尉,现在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能为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说:“今天就要被杀头,哪里还知道什么程将军、李将军!”窦婴见状,挥挥手让灌夫出去。田蚣很生气,于是就上折奏告灌夫在颖川肆意妄为,要弹劾灌夫。窦婴救助他,说灌夫是因酒醉而犯下了过失。皇上让他争辩,汲黯。郑当时都说窦婴说得对。可是太后很生气,不得已,就杀了灌夫和窦婴。

地质

不听邪恶的音乐者,为清高的人伯夷;将郑国的靡靡之音取缔者,是圣人孔子。魏文侯不喜欢雅乐,而沉醉于郑、卫两国的靡靡之音;唐明皇不爱听奏琴,而是拿外族音乐来解闷,致使两位君主成为后人讥笑的对象。《霓裳羽衣》这样的舞乐导致朝政疏离,祸乱发生;唐明皇的欢快之声不正是变成了一曲悲歌吗!《玉树后庭花》这样的歌曲,导致朝政松懈而亡国。陈后主一时的欢笑不是变成了永久的哭泣吗!作为权贵者整日享受荣华富贵,挥金如土,享受声色犬马,享尽荣华富贵,买来女子教他们唱歌跳舞,挥霍无度。但最后也落得自己被杀,并殃及父母兄弟与妻儿。这正是妖曲未尽,死期已到。声色如此祸国殃民,难道不应该拒绝它的诱惑吗!【处世忠告】

妖曲未终,死期已临

拒绝不高雅的音乐是每个圣人都必须要做到的一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恶浊的颜色,耳朵不听恶浊的声音。”恶声,就是不正派的声音,但凡可以使人的心性变坏的声音都是恶声。伯夷是一名最清高的圣人。他是孤竹君的长子,让国位给他人而归隐于首阳山,出于讲忠义,不吃周朝的粮

,最后饥饿而死。

郑国的音乐是靡靡之音,这种音乐最能迷惑男人的性情,使男人沉醉于女色的诱惑。所以,孔子在回答颜渊提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就明确表示:“需要禁绝郑国的音乐。”

喜欢卑俗淫乱音乐的皇帝也会“贻笑于后世”一据时记·乐记》记载,魏文侯询问子夏:“我正襟危坐来听古乐时,不仅听不懂,而且还感受到恐惧;而当我躺着听郑卫的音乐时,却不知疲倦。请问古乐和新乐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不同的效果呢广子夏回答说:古时,天地合顺四季调和。现在你所喜欢的,是靡靡之音吧?“”请问靡靡之音是从哪儿产生的呢于子夏回答说:“郑国音乐喜欢毫无节制,放纵意志,使人心志变淫邪;卫国的音乐倾向于烦冗,劳人心志,都是沉淫于色,损害了德行,不可取。”与魏文侯类似,唐明皇还未听完一曲琴,就会急忙叫弹奏者终止:“快召花奴拿揭鼓来,给我解解闷。”所谓“花奴”,出自汝阳王李进曾经戴着研硝帽奏曲,皇上亲自摘红槿花插在他的帽子上,并给他取名叫“花奴”。而“羯鼓”,则是外族的音乐。

魏文侯、唐明皇两个君主所喜欢的,都不是古代先哲圣王的雅乐,只是喜欢卑俗淫乱的音乐。二人都因此而成为后来人们讥笑的对象,所以说“贻笑于后世”。

纵情于娱乐,非乐实悲,非关实哭一唐明皇在中秋之夜梦见罗公远游历月宫,看见仙女几百人,佩着白色的丝带,穿着宽衣,在广庭中舞蹈。唐明皇问:“这是什么曲子?”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明皇于是暗记曲子的音调,然后教官人学着唱用来娱乐,于是懈怠于国家政事,致使“安史之乱”发生。那时候,中原纷扰,唐明皇有幸逃到四川,所以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舞衣曲。”这难道不是“非乐实悲”吗?

陈后主天天与群臣孔范等人在后庭设宴饮酒,称呼他们叫“押客”,让各贵妃与客人歌唱应和,歌曲名叫《玉树后庭花》,国君大臣酒酣歌舞,每每从傍晚到早晨。从此以后文臣武将涣散崩解。开皇四年,隋朝大将韩擒虎等来攻打,陈后主自己跳人景阳井中,那些当兵的从井口往下看,准备往下扔石头,陈后主大叫,被用绳拉上来,与张丽华、王贵妃一起,俘获到了隋,陈国于是就灭亡了。据说在陈国被灭亡时,晋王想要收张贵妃为妃子,高颖说:“周武王灭了殷,以后把姐己也杀了。现在不应该收纳张丽华。”于是命令杀掉她。所以胡曾写道:“陈国机权未有涯,如何后主恣骄奢。不知即入宫前并,犹自听吹玉树花。”这不是“非笑实哭”又是什么呢?

沉醉于美色,妖曲未终,死期已临一晋朝石崇,晋武帝器重他,让他当了荆州刺史。他在荆州任上横行霸道,并靠航运发了财。与富人王恺在奢侈浪费上比高低,另在河阳建立了一个名叫“金谷园”的别墅,这个别墅还有一个名字叫粹泽。用三斛真珠买来一个姓梁的女子,教给她唱歌跳舞。她擅长吹笛,因为是用珍珠买来的,所以取名绿珠。孙秀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来要绿珠。石崇不给,孙秀生气了,于是就藉以别的事端来诬陷石崇,并劝赵王司马伦杀掉石崇。石崇正在楼上宴乐,这时候赵王司马伦的兵来了,石崇对绿珠说:“我现在因为你而得罪了君王。”绿珠说:“我应该死在你面前来报答你。”于是跳楼自杀了。石崇被抓起来后,被押解到东市杀掉了。母亲兄弟妻子儿女都被杀了。这时难道不是“妖曲未终,死期已临”吗?另外,《陈纪》记载,陈后主自己谱制乐曲,弄来很多官人,教她们歌舞,由此而导致自己被杀,国家灭亡,不也是这样吗?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诗写道:“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食

吃喝是人的重要欲望。一个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个人渴了,喝什么都甜,这种感觉上的错觉正是因为饥渴所害的。饥渴可以使人的口腹感觉破坏,贫贱可以使人的心志遭到破坏。如果面对钱财仍能作出符合道义的选择,那么就可以成家立业并远离耻辱。子公只因用手指沾点甲鱼汤尝尝,很快招来祸患;华元因没有分羊肉汤给车夫喝,遭到惨败。瘐悦不给刘毅熟肉吃,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官;罗友被人看做是讨饭吃的傻子,实际上他却有非凡的才能。诚如《易经》所言:“舍弃自己如同灵龟般的智慧,却观望别人手中的食物,此封凶。”因此,喜欢饮食的人,人们就会认为他卑贱。【处世忠告】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饥渴损及人的口昧,贫困卑下伤害人的心性一《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任何东西都是美的,干渴的人喝任何饮料都觉得是甜的。一个人不能品出饮料食品的正常滋味,是因为饥渴造成的。实际上,岂止口腹会被饥渴损害,人心也是如此。如果人们能够经常培养心志,不使其遭受口舌肚皮那样的饥渴,他就不会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忧心忡忡了。”我们每个人可能也有过孟子所说的这种体会。人在非常饥渴的时候,突然得到吃喝,即使不香甜也觉得很香甜。这是因为人一旦饥渴到这种境地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不但口腹会被饥渴所损害,甚至人的心性也会被贫困卑下所扭曲。一个人一旦在面对钱财利益时,没有时间选择如何利用它的正确道理,他就会胡作非为。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不为口腹饥渴所害,不为贫富变化而改变他的心志,那么就不会担忧自己不如他人了。

专讲吃喝的人,必遭人贬斥一宣公四年,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一只鼋。子公宋和子家正要见灵公,子公的食指动了动,指给子家看说:“哪天只要我食指动了,一定会尝到美味。”进入宫中后,厨子将要收拾鼋,两人相视而笑。等到吃到鼋时,郑灵公把子公叫来,却不给他吃。子公为此而非常生气,把手指伸人锅鼎蘸了一下,尝了一口后便出去了。灵公为此而很生气,想杀子公。然而,子公却与子家谋划好了。夏天时,杀了灵公。

宣公二年,宋国将要和郑国交战,宋国大将华元杀羊给士兵吃,没给他的车夫羊斟。等到交战时,羊斟说:“从前吃羊,都是你作主;今日的事,是我作主。”他擅自把车驾人郑国军队中,宋国被打败了。君子认为羊斟不是人,为报私仇而使国家遭受失败,人民伤亡。此事的起因实际上很简单,羊斟是华元的驾车人,因为没有分到羊汤而生气,于是把战车直接赶进了郑国军队中,因此华元被郑国所擒获。所以皮日休《食箴》写道:“羊羹不及,华元受其谋;鼋羹不均,子家肆其祸。”

对待贫穷的人不可过于刻薄一晋朝刘毅,字希

。曾经在京口居住。他非常穷,和大夫一起去东堂射猪。当时司徒长史瘐悦也在那里。厨子做的菜肴很丰盛,刘毅想从庚悦那里要点鹅肉吃。庚悦却十分鄙夷地回答他:“今年没有得到子鹅,哪里还有剩的肉给你吃!”从此刘毅对庚悦怀恨在心。刘毅后来官做到豫州都督。

晋朝罗友说话不清,小时人们都说他傻。有一次探知有人要祭祠,想去讨吃的。可是去得太早,门没开。主人出来迎神,看见了他,问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到这里来。他回答说:“听说您祭祠,想讨一顿饭吃。”于是躲在门边直到天亮,得了吃的就走了,并且没有一点惭愧的神情。此人后来跟随桓温平定四川,他们蜀地的道路。地形、竹木都在心中记了下来,官至襄阳太守。

自我修养不正的人只知道羡慕他人一《易·颐初九》:“舍弃你灵龟般的静养,观望我的食物,这是灾凶。”注解说:“灵龟,不吃东西的动物。朵,为下垂之意。朵颐,吃东西的样子。”意思是说舍弃你十分安静的灵龟,却观望我养身的吃饭动作,不满足于安静而追求自找多事,这是灾凶的兆头。灵龟伏在地下静息,本来没必要求得比自己更高的东西,现在却要抬头观望我为了活命而吃饭的动作,这就是失去了自我修养的正道,凶灾快来临了。所以卦象说:“君子因此小心言语,节制饮食。”只羡慕他人,而不珍惜自己拥有的更珍贵的东西,这是不足取的。乐

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眼瞎,骑马打猎使人发狂,这是老子告诫后人的话。白天歌舞,夜里奏乐,短短三十六年,秦王朝就失传了。石崇在金谷园内纵情欢乐,专宠爱妾绿珠,因此被人杀害。人生能有多久,不到百年时光。天地是暂居的旅店,光阴是永远的过客。如果不自觉地警觉自己,一味地纵情取乐,必会乐极生悲,像秋风过后的草木凋零一般。【处世忠告】

乐极悲来,秋风本落

五色致人眼瞎,五音使人耳聋一《老子·检欲》章说:“五色使人眼瞎,五音使人耳聋。骑马打猎,使人发狂。”意思是说喜欢淫乐和女色的人,就会损伤精神失掉灵气;喜欢听五音,就会失去和气,不能听见无声的声音;驰骋呼吸的人,就会精神涣散衰退,以致发狂。

纵情于歌舞享乐,祸国害己一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道:“白天歌舞,夜里管弦,是秦朝宫人。一肌一容,都极尽美丽;亭亭远望,希望得到宠幸,有的人三十六年不见秦王一面。”秦始皇,姓赢,他认为咸阳人多,先王的宫廷小,于是营造宫殿在渭水之阳上林苑中,先把前殿取名阿房宫,天天与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宴饮作乐其中,他们白天歌舞,晚上弹奏。三十七年秦始皇死,他的儿子胡亥被阎乐杀了。立公子婴为秦王,四十六天后子蜀投降汉高祖,宫殿被项羽焚烧。秦从此灭亡了。

晋朝石崇任荆州牧,派人航海而获得财富。有一个爱妾名叫绿珠,非常美丽妖艳,另建一别墅在金谷园,取叫梓泽。他每天与妾诗歌舞玩乐,在此享乐快活。赵王司马伦的宠幸孙秀,听说绿珠很美,便派人去要,石崇把他的妾全叫出来说:“任你选。”使者说:“奉命要绿珠。”石崇说:“绿珠是我的爱妾,不能给你。”后来孙秀在赵玉面前诬告石崇说:“石崇和淮南王允谋反。”赵王发怒,于是抓了石崇,灭了他三族。绿珠跳楼死了。而石崇被押运到东市杀死。

光阴是永远的过客一曹操《短歌行》写道:“对着酒应当高歌,人生能有多长。它就像早晨的露水,只可恨逝去的日子太多。”又有古诗写道:“人生不到一百年,人却常常怀有千年的忧愁。”唐代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感叹道:“天地是万物的旅居之地;光阴是永远的过客。”

乐极生悲是永恒的道理一《史记》载,淳于髡说:“喝酒到了极点就会出乱子,高兴到了极点就会悲伤,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凡事不能达于极点,到了极点就会衰退。

汉武帝《秋风辞》说:“刮起秋风啊白云飞扬,草木发黄下落啊大雁南归。”又说:“欢乐到了极点衰落之情就多了,少壮能有几天,老了又无可奈何。”意思是说秋风刮起的时候白云在高空飞逝,草木枯黄而零落;万物到了极至必然走向反面;感情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欢乐到了极点哀愁也就随之而至。衰老跟随着少壮,有谁不知道要尽情享乐呢?汉武帝虽然身居最高地位,正当少壮的年纪,却还有老年将要来临的想法,何况别的人呢?看书的人应该为此内省而感到惧怕。

因此,唐代张蕴古在《大宝箴》说:“欢乐不能达于极至,达于极至就会变成哀伤;欲望不能放纵,放纵必造成灾祸。”

张良靠放弃权位这种明智的抉择保全了自己;杨国忠、李林甫却因玩弄权柄,贻误国事,也殃及百姓。大凡权势这种东西,对君主有利,对臣子不利;对等级名分有利,对大臣专权不利。只有蠢人才把权力揽在自己手中,气焰无比。那些握有大权的人,让进出他大门的人像赶集一般,人民的生命财产由他随意处置,用眼色和盛气指使别人,众人见他都摒住呼吸,没有人敢抬头看他一眼。小人得势,如同老虎长了翅膀,一旦祸事发生,就像迅疾的雷声使人来不及捂住耳朵。李斯的黄狗有谁再牵?霍光的家庭遭到株连,谁能逃脱?权【处世忠告】

惟被愚人,招权人己

“明哲保身”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一西汉张良,字子孺,号子房,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小时候在下邱游历,在破桥上遇到黄石公,替他穿鞋洪从黄石公那儿得到一本书,名日《太公兵法》。后来追随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对此十分感激:“凭一张利嘴成为皇帝的军师,并且被封了万户子民,位居列侯之中,这是平民百姓最大的荣耀,在我张良是很满足了。愿意放弃人世间的纠纷,跟随赤松子去云游。”司马迁对他的这一举动敬佩有加:“张良这个人通达事理,把功名等同于身外之物,不看重荣华富贵,这就是所说的明哲保身,张良就是这样的人。”

滥用权

必然贻误国家,祸害人民一唐朝杨贵妃得到皇上的宠幸。她的从祖兄杨钊,改名叫做国忠,当了宰相,处理事务,果断不迟疑。他平时卷袖子拍腕子,对公卿以下的人随意指派,这使每个人都感到震惊。他的兄弟杨传当了宫廷里的少监,杨犄当了驸马都尉,还有姐妹三人都被赐封为秦、韩、虢三国夫人。他们那种权势恩宠十分显赫,势力倾盖朝廷上下。杨贵妃收胡人安禄山为养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攻陷长安,皇上迁逃到外地,人民遭到杀戮。

唐朝李林甫,在玄宗时位居宰相。在位十九年。他馅媚皇帝的手下人,逢迎皇上的心意,以加固自己受宠的地位,杜绝进谏的路子,遮掩皇上耳目,使他的奸话得逞;嫉妒贤能的人,打击比自己强的人,多次掀起大狱,杀戮驱逐朝中大臣,用来扩张他的势力。这使太子以下的人都害怕他,由此埋下天下大乱的隐患。到后来他甚至一句话就能够废掉唐明皇的三个儿子,人们认为他口中是蜜,暗地里却藏着害人的剑。

想想看,杨国忠。李林甫这样擅自窃取权势,引起祸害,难道不是“贻误国家祸害人民”吗?

上级与下属之间应有明确的权力划分一《春秋》对羊斟下断语说:“败坏国家,祸害百姓,应受到多大的惩罚呀!”《尚书·洪范》:“只有君主能作福、作威。吃喝亨受。”臣子不能作威、作福、吃喝享受;臣子如果作福、作威、吃喝享受,那么就会祸害他的家庭,危害国家。所以,君主应该掌握权柄,作福、作威,作为臣子就不能这样。所以说:“权力对君主有好处,对臣子不利。”

周朝威烈王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迁因而断言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礼更大的,礼没有比分更大的,分没有比名更大的。所以天子统领三公,三公率领诸侯,诸侯控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土和庶人。高贵者凌驾于低贱者之上,低贱的遵从高贵的,这难道不是利于分,不利于专吗?”

唐朝周挥人朝作宰相,他向翰林学士韦澳询问道:“有什么见教吗广韦澳回答说:我只希望你不要专权,而且爵位的赐与、刑罚的施用,是君主的权力,天下之人怎么能分用它呢?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喜怒来改变它,这样让百官各自执行自己的职责,天下就能治理好了。周辉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唐朝李德裕向武宗进言说:“制定工作职责,这是君主的权力,不是下面人所能做的。古时朝廷的大臣,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心里的念头从不越位。”

司马迁日:“爵位奉禄的增减,生杀大权,是君主用来控制臣子的手段。”

西汉《贡禹传》说:“家财万贯权势浩大,用眼色和气色命令别人。”颜师古说:“动眼色来示意,出气来指使人。”因此,《严延年传》说:“豪强都屏住呼吸。”《史记·项籍传》写道:“诸侯进入皇帝所在的辕门时,都跪着往前走,没有人敢抬头观看。”东汉汉灵帝时,各郡都到京都送考察官吏的计簿,当时是司徒袁逢负责考察,几百个官吏都低头在庭中拜见他,没有人敢抬头观看。

小人得志,为虎作张一苍头是当侍从的人。凡是在宫中做事的,住所叫做庐。他们的苍头侍从被叫做“庐儿”。“加强本来就很强大的势力叫做老虎又增加了翅膀。”

司马迁说:“小人的智谋足够完成他的好计,其勇力足够完成他的暴行。这就是老虎又长上了翅膀。”

西汉萧望之和王仲翁都是由丙吉推荐的。被皇上召见时,正是霍光把持朝政,别的人都攀附他,只有萧望之不攀附,于是不被重用。后来射策得了甲等,做了郎署小苑东门侯,王仲翁则当了光禄大夫、给事,进进出出,侍从大呼小叫,十分受宠,他回身对萧望之说:“你为什么不肯附从众人而宁愿守门呢广回答说:人都各自坚持自己的志向。

西汉时鲍宣当了谏大夫,他曾经向皇帝上书说:“外戚与宠臣董贤得到的赏赐太多,许多侍从因此而发财。”

将权力揽子手中是很愚蠢的行为一张良避势让权,因而能够明哲保身;杨李独断专权,以至于失掉性命和家庭。这难道不是说专权的人,实际上都是很愚笨的庸人吗?所以说:“只有那些蠢人,才把权力揽人自己手中。”

据《崔镇传》载,唐朝宣宗时郑鲁、杨绍复、段环、薛蒙互相勾结,皇上决定事情老是参考他们的意见。当时人说:“郑杨段薛权势炙手可势。”所以白居易《咏兴诗》写道:“我看有权势的人苦苦地被事务所累,表面上炙手可势,实际上胆颤心惊。”

唐朝的太平公主镇静机敏,长于权谋,诛杀张易之和韦氏,她都有功劳。皇上曾与她商量政事,宰相的升迁,全在她的一句话。推荐的人很快显贵起来的不可胜数,文武大臣大都归附于她,权势超过君主,门庭若市。唐玄宗开元元年,她试图谋反,被赐死,她的孩子和同党十几人被杀。

越权行为一旦败露,必遭灭顶之灾一南齐萧衍对张弘策说:“一旦祸事发生,里外全都土崩瓦解。”

据《七书·龙韬》载,太公说:“迅疾的雷声使人来不及捂上耳朵,闪电完了人还来不及闭上眼睛。这是许先生引用这话来告诫专权作威作福的人,一旦大势已去,灾祸来得就像震耳雷声、炫目闪电,快得让你来不及躲避。”秦国李斯的祖先是楚国上蔡人,他后来当上了秦始皇的客卿。一开始当延尉,后来当了丞相。他向皇帝上奏折要求烧书,有两人一起谈论《诗风书》的,都要杀头示众。于是杀戮读书之人,烧毁经术之书。李斯曾和宦官赵高伪造诏书,杀死了太子扶苏,后来和赵高闹不合,赵高向秦二世诬陷说:“李斯的大儿子李由是三川郡守,与盗贼陈胜串通。而且李斯虽然住在宫外,可是权力比皇上还大。”秦二世相信了他的话,于是把李斯投入狱中,用完五刑,在咸阳公开把他腰斩了。李斯被从狱中提出来时,对他的二儿子说:“我想和你再次牵着黄狗,一起出了蔡东门去打野兔,可现在怎么做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大哭,他被灭了三族。所以胡曾诗说:功成名就却不知道隐退,一直要等到杀头之日才明白。

西汉的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膘骑将军,攻打匈奴有功劳,他的弟弟霍光做了大司马大将军,受汉武帝的遗托辅佐太子,遗诏上写:“只有霍光忠实厚道,可以担当重任。”并让黄门画了周公辅佐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赏赐给他。他辅佐汉昭帝当政十四年。昭帝死,霍光迎接昌邑王刘贺入宫,当了皇帝。刘贺淫乱玩乐没有节制,霍光废掉了他,又迎立汉武帝的曾孙病已,立为孝宣帝,政权都归霍光。对霍光一万七千户人,一共赏赐黄金七千斤、钱六十万、杂色丝绸三万匹、上等府第一处。等到霍光死了,孝宣帝才开始亲理朝政。后来霍光的夫人和他的儿子霍云、霍山、霍禹等谋划废掉太子,事情被发现,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霍光夫人和她的几个女儿、兄弟都被杀头示众,家族遭到株连,因此被杀的有几千家。司马迁说:“霍光辅佐汉朝皇帝,可以说是很忠诚的。但是却不能保护他的家族,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权威、福分是君主的东西,臣子掌握它,长期不退还,很少有不遭到灾祸的。”什么是赤族?杨雄《解嘲文》说:“只想把我的车轮子染红,却不知道一旦摔倒会把我的家人染红。”颜师古说:被杀的人,一定会流血,所以叫赤族。势

凭风行舟,一日千里,岂不快意!然而一味顺风而驶,忘却掌握舟船的方向,难道不会覆舟溺水!人的势力也是如此。人在得势时,可以步步登天;一旦失去权势,就会一落千丈。一个人的势力是瞬息变化的,朝得势还身居卿相,夕失势却已是布褐贱夫。早上的鲜花,傍晚就凋零了,这种变化易如反掌。熊熊大火会熄灭,隆隆雷声会消失,看着雷和火,有满耳之声,有耀眼之火,可是天收去雷声,地藏去火热。高位在家,鬼也会来窥视他的内屋。【处世忠告】

朝荣夕淬,变在反掌

不可过于放纵自己的行为一那些胆大妄为、凭藉势力的人,就像顺风行船,眨眼之间可以行驶千里,真是快啊!但是如果自己不经常警惕戒备,而是一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就一定会有翻船淹没的灾难随之而来。《诗·大雅·桑柔》篇说:“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诗是芮良夫为周厉王而写的。周厉王胡作非为,残忍暴虐,败坏王业,使国家衰弱,还不及时痛改前非。他的行为使得诗人很忧虑。既然不能变得贤德善良起来,就只有和他一块淹死罢了。

一个人的位势也是瞬息万变的一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一文中说:“攀高到一定程度,一分一寸也上不去了,一旦失去势力,一落地则不止千丈。”

汉朝《班固传》说:“踩在风和云朵交会的地方,投身在不安定的形势中,就会如早上还是美好的花朵,傍晚就焦枯了。福不满眼,祸却到处可见。”所以北魏中书韩显中说:“官位不稳定,早上的荣华傍晚就衰竭了。”

汉朝杨雄《解嘲文》说:“当路的青云直上,迷路的委身沟壑。早晨大权在握,身为卿相,傍晚失去权势,身为匹夫。”又说:我听说,熊熊大火要熄灭,隆隆雷声要消失。看雷和火,又响又实在,可是天收去它的声音,地淹留它的热力。

无论身居何位,都要守身自正,不要过分一高位的人家,连鬼都在窥视他的房子。地位太高的人,其宗族有危险,自我守身的人生命安全。是说人得到权势身居卿相之高位,手操生死的权利,可是就像炎炎大火的热气,隆隆雷声的巨响,会向上进入茫茫的天空消失掉;等到一旦失去权势尸体被丢弃在山谷间没人管,就比平贱的一般人还不如。所以用权势地位所喻的雷火,是说它并不充实,非常不稳定。雷火在“易”中是丰卦,《象》说:“丰是大的意思。太阳到了中天就下落,月亮圆过了就缺损。天地间的虚实,尚且随着时间涨落,何况人呢?”一切事物丰盛就会衰败,这是必然的道理,用这来警惕自己,要守身自正,不要过分。又说:“人在这个时候,应该像手中捧着一盆水一样小心谨慎,这样才不会有太满而流洒出来的危险。”因此说:“地位太高的人家族有危险,自我守身的人性命得以保全。”又《月令》:“仲春雷发出声音,仲秋雷藏起声音,夏季湿热,冬季天寒地冻。”这难道不是天收去了它的声音,地藏匿了它的热力吗?这也是天地的规律,没有长久不变的事情。因此位居显贵重要地位的人,应该多加小心。

没有钱叫做贫,原宪没有生病;伯龙被鬼讥笑,贫穷原本命定。造物主的本意,是想用贫穷来检验有志气的人。于贫穷的境地仍能安贫乐道,这才是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以没有永久传世的家业,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只要不是用正当方法得来重金者,罕见的祸患便会突然降临于他的头上。【处世忠告】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病一《庄子·让王》篇说:春秋时的原宪住在鲁国,一丈见方的房子,盖着茅草;桑校做的门框,用蓬草做成门;用破瓮做窗户,用破布隔成两间;屋顶漏雨,地面潮湿,他却端坐在那里弹弦琴。子贡骑着大马,穿着白大衣,里面是紫红的里子,小巷子容不下高大的马车,他便走着去见原宪。原宪戴着破帽子,穿着破鞋,倚着藜茎做的杖在门口应答。子贡问:“呵!先生生了什么病?”原宪回答道:“我听说,没有钱叫做贫,有学识而无用武之地叫做病。现在我是贫,不是病。”子贡因而进退两难,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

贫贱也不能改变高远的心志一南宋的刘伯龙,是沛县萧地人。小时候很贫穷,等到长大了,先后当过尚书、左丞、少府、武陵太守,却更加贫穷。他曾经在家里慨然地召集手下人来计算十分之一的利息,这时忽然有一个鬼在旁边拍手大笑。刘伯龙感叹道:“贫穷原本命定,我竟然被鬼笑话了。”于是停止计算利息。

宋朝的胡宿说:“

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我们应该修养自身等待时机,不要被造物主所嗤笑。”

孟子也说:“贫贱不能改变他,这才是大丈夫。”又说:“如果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到磨难,使他的身体劳累,使他的肌肤挨饿,使他的身子空乏,用事情来扰乱他的行为,这样才能使他动摇心志忍受性情,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事情。”这不就是所说的“用贫穷来检验高尚的人”又是什么呢?《论语》里子贡问因为贫贱而谄媚该如何看待,孔子回答说:“倒不如贫贱而快乐。”圣人说:“贫贱而不馅媚的自我守身,不如安于贫贱以守道为快乐,并以此来忘掉贫贱。”所以王勃《腾王阁序》说:“所依靠的是君子安守贫贱,通达人事天意,处境很艰难反而越坚强,不舍弃青云般高远的志向。”陶潜诗说:“安守贫贱,从古时起就有黔娄。”

人无恒产却仍有恒心,才称得上士人一《孟子》说:“如果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那是因为没有恒心;一个人,若放荡邪恶奢侈,就会无所顾忌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没有可以经常营利的产业,又因为没有可以经常想到仁义的好心肠,所以就沉迷于放荡邪侈这些罪恶之中。孟子还进一步论述道:“没有恒定的资产却有恒心,只有士人能这样。”因为士大夫曾经学习过,知道礼义道理,所以虽然没有常生的产业,却仍有常常为善的心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范仲淹在绕当太守时,有个书生上书拜见说:“我自认为天下没有比我更挨饿受冻的人了。”当时世人十分称道欧阳询的字,一本《荐福寺碑》墨本,价值千两黄金。范仲淹准备给这个穷书生拓一千本,让他在京城出售,纸墨都已准备好,一天傍晚雷击碎了字碑。原因是这人不能看清义理,安守贫困,希望得到价值千金的墨本,希望一下子脱离贫困,却不知道违背道义来强求,反而会导致字碑被雷击招惹了祸患。《庄子·杂篇》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黄河边有户人家很穷,他的儿子潜人河中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父亲对儿子说:珠子本是在龙下颔下面的。正碰上它在睡觉,你得到了珠子。若它当时醒了,你就会死无完尸成为粉末。”所以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是正道得到的,就不会长久。富

富有而爱好礼义,这是孔子的教诲;只图致富便不能施行仁义,这是孟子的告诫。大凡行仁义的完全可以保持幸福而消除灾祸,爱好礼义的完全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防止失败。自恃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子羽已观察到子哲的结局。富有而不骄侈的人很少,这是史鱼对公叔提出的深刻警告。庆封的富上加富遭到了上天的惩罚;晏子因明白“富者不可妄益,益则取亡”的道理,因富有如同布帛那样有一定的限度。富有不是罪过,但富有会招致灾祸。如果能够除去矜夸之态,去其鄙吝之心,消其心中之怒,禁其淫欲之心,则能保享五福。因此,一个人在拥有财富的同时,怎能不忍住自己的骄奢之心呢!【处世忠告】

富而好礼,为富不仁

以富有而爱好礼义来忘掉富有一《论语》记载,子贡询问富有而不骄横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说:“不如用富有而爱好礼义。”圣人认为,以富有而不骄横来自守,不如富有而爱好礼义来忘掉富有会更好一些。孔子教育学生的这段话也值得我们牢记于心。

孟子引用季氏家臣阳虎的话回答滕文说:“要致富就不会施行仁义,要行仁义就不会致富。”因为行仁义是遵从天理,要致富是放纵人欲,天理、人欲不能同时施行。孟子担心滕文公放纵人欲、丧失天理,特意引佣这话来表示,希望膝文公伸张天理,抑制人欲。

行仁义可以增加福气、消除祸患一宋景公,因为天象不正,韦子三次提问,宋景公三次回答都自己责罚自己的错误。韦子说:“你有三句遵行了仁义的话,天一定会奖赏你三次。今天傍晚星星一定会三次变换位置。你的寿命将延长二十一年。”韦子的话真的应验了,这难道不是增加福气而消除祸患吗?

王充在《论衡·非韩》一文中说:“国家赖以存在的是礼义。段干木闭门不出,魏文侯十分尊敬他,经过他家时都要行礼。秦国军队听说此事,就放弃了攻打魏国的念头。”又说:“读书人的品行就是重视爱好礼义。魏文侯对段干木行式阎的礼仪,使强大的秦国军队撤退,保全了魏国的边境。因此段干木的品行是贤明的,魏文侯的重礼是高尚的。这难道不是”施行礼义可以守住成果防止败坏吗?由此可见,仁礼的作用这么大,富有的人应该遵行而不要失去它,应该将之发扬光大。《左传》载,昭公元年,晋侯生了病,郑伯派公孙侨到晋国去问候病情。晋国叔向询问子晰为人如何,郑国人子羽回答说:“他无礼而喜欢凌辱人,依仗他富有而轻慢他的上司,不会长久了。”第二年秋天,郑公孙黑将要叛乱,要求让儿子印作市官。子产说:“你不想想自己的过错,还有什么请求!不快寻死,司寇将要来抓你。”七月壬寅,公孙黑被吊死,尸体被放在大街上示众。

仗着富有傲视他人,是不能长久的一《左传》载,定公十三年,卫公叔文子上朝时请灵公赴宴,退朝后遇见史鳅告诉了他这事。史鳅说:“你一定会有祸事的!你富有而国君贪婪,你将要有罪了!”文子说:“我不事后告诉你,是我的错误。既然国君已经答应了我,这怎么办?”史鳅说:“没关系。富有却不骄横的人很少,这你已经见过了。骄横于外而又不被杀死的人,我还没见过。”十四年,公叔戌果然因为富有骄横获罪,逃到鲁国。以上故事表明,子羽、史鱼都有先见之明,富有的人没有不骄横的,骄横的人没有不灭亡的。仗着富有傲视他人,是不能长久的。拥有富贵的人可要多多考虑些话,体会它的深义啊!

富有者因贪得无厌会自取灭亡一《左传》载,襄公二十八年,齐国庆封逃跑到吴国,聚集他的家族居住下来,比原来还富有。子服惠伯对叔孙穆子说:“上天大概是让淫邪的人发财,庆封是又富了。”穆子说:“善人发财叫做赏,淫邪的人发财叫做祸患。上天将要使他遭殃。”昭公四年,庆封被楚国人杀了。庆封的父亲庆克诬陷鲍庄,当时庆封谋划攻打子雅、子尾,事情被发现,子尾刺杀了庆封的儿子舍,庆封逃到吴国。子雅、子尾是齐国的公子。同一年,齐国姓崔的发动叛乱,公子们都失败了,等到姓庆的灭亡后,又召回了公子,都各自回到他们的领地。赏给晏子邶殿的六十个乡邑,他不接受。子尾说:“富有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你为什么偏偏不要呢?”他回答说:“庆氏的城市能够满足欲望,所以灭亡了;我的城池不想满足欲望,加上邶殿就满足了欲望。欲望满足了,灭亡也就没有多久了。不要邶殿并不是拒绝富有,而是怕失去富贵。而且富贵就像布帛有边幅,应该有所控制,使它不致落失人手。”这是说富人不能随意增加财富,否则将是自取灭亡。

百般磨练克制自己的人才堪称“大家”一要想有所成就,所有人都应务必除掉夸耀妄诞,杜绝鄙陋吝啬,控制心中的怒气,堵塞性情中的贪婪爱欲。

宋代吕与叔在《克己诗》中说:“谁能最先磨练出克制自己的工夫?吝啬骄横像蜗牛一样闭缩起来。试着在清静的夜里沉思反省,冲破阻碍,这就堪称大家。”《易》损卦象说:“山下有湖泽,于山有损害。君子要压制怒气消灭欲望。”《尚书·洪范》中阐述道:“向来有五种福分,一是寿,二是富,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养德行,五是能善终。”一个人,若能够做到舍弃骄横吝啬,压制怒气断绝欲望,才可能享受这五种福分。

人生的富贵与贫贱,各有自己的天赋与本性;君子即便在不佳的境遇下,仍能做到避世却不烦闷。生龙活虎的蛟龙也有陷入泥沙的时候,艳丽无比的鲜花侍弄的不当也有可能掉人粪坑。因此,一个人如果能掌握先机就能飞黄腾达,而一旦失去时机则将陷入困顿。就连步鸳尚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征羌为他在地上摆下酒席的待遇,宗悫更是不去计较乡间豪绅用喂他粗砺食物吃所产生的羞辱。还有朱买臣背着柴读书却不感到羞愧,王猛就是到了以卖畚箕为业的地步,却仍不去追求名位。一个人在贫贱之时,不能因窘迫而失志,在富贵之时亦不能骄喜而失节。贫贱之时要仍能悠悠自处,不怨天尤人,不攀仰富贵,而时机到来,则要善于抓住机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处世忠告】

人生贵贱,各有赋分

人应乐天知命,待机行事一《易·系辞》说:“卑下高

一经显示出来,富贵贫贱也就各得其所。”《易》:“大过”卦的象说:“君子独行于千世而无忧虑,隐世而不感到苦闷。”程子说:“天下的人都谴责他也不理睬;独行于世而不忧惧;天下人都不理解他,明知道这样也不后悔,隐世而不苦闷。”又有干卦的初九说:“潜龙勿用。”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的德行是隐。不因为世人而改变,不在于成名,隐世却不苦闷,高兴就做,愁闷时不做,的确谁都不可能支使潜龙啊。”这是说人的贵贱得失,用与不用,做与不做,都应乐天知命,等待时机而行事,不要超出范围随便寻求。

在你处逆境时,正是修身养性的时机一当一个人的德行还未被发现时,遭人欺侮是难免的。但只要卧薪尝胆,一定会成大气候。杨雄《问神篇》说:“龙陷在泥里的时候,蜥蜴都会随意欺侮它。”意思是说“龙还没有飞升时,蜥蜴都能胡作非为来欺侮它,以此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还未被发现时,小人都能玩弄欺侮他。”但是,你大可不必去与这类小人斤斤计较。听了南齐的范缜对竟陵王萧子良的一席话后,你一定会有所顿悟:“人生贵贱,就像同时开的花,随风落下,有的掠过帘幕,落在席子上;有的越过篱笆围墙,落在粪坑中。落在席子上的是您,落在粪坑中的是我。”

古代类似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

三国时的步鸳,字子山,淮阴人。汉代末年逃难到江东,单身一人,十分贫困。他和广陵的卫旌年岁相同,两人很友好,都靠种瓜维生。当时会稽有个焦征羌,是县里的大族。步鸳和卫旌在他的地盘上寄食,怕被欺负,就一起抱着瓜去献给焦征羌,很久才被接见。焦征羌自己大吃美味佳肴,却在地上放了一张席子,让步鸳、卫旌坐在窗外,用小盘子吃饭,吃的也只是一些蔬菜而已。卫族吃不下,步骘却饱饱地吃了一顿。卫旌对步鸳说:“你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待遇?”步骘说:我们贫困卑下,主人用贫贱来对待我们,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羞耻的呢叶后来步骘在吴国当官,当过中郎将,又被拜为丞相。

南宋的宗悫,字元干,南阳人,讲义气,武艺高,却不被乡邻知道。同乡人庚业家财富有,和人吃饭,桌前总是摆着一丈远的食物,但给宗悫却摆上粗茶淡饭,并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他能吃粗砺的食物。”宗悫吃得饱饱的才回去。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刺史,庚业是他的长史,宗悫对庚业很好,不因为从前的事而恨他。后来宗悫又当了振武将军。

西汉的朱买臣,字翁子,吴地人。他家里很穷,靠砍柴卖米维持生活。他曾经背着柴读书,一面走一面背书,妻子感到很羞愧,要求离开他,朱买臣则更加镇定自若地吟诵起来。后来严助向皇帝推荐朱买臣。他被召见,谈论《春秋》、《楚辞》,汉武帝十分高兴,提拔他当了中大夫,同严助一起担任侍中。后来又提拔朱买臣为会稽太守。

晋代的王猛,字景略,北海人。年少时家里贫困,靠卖畚箕为职业。他曾在洛阳卖畚箕,有一个人出高价买他的畚,却不给钱,对他说“家里离这儿不远,你跟我去取钱吧”。王猛因他出的价钱很高就跟他去了,走着也不觉得远,忽然到了深山里,看见一个老头白发白胡须,靠矮凳坐着,并给了他十倍的价钱,然后派人送他走了。他出山后,环顾四周,原来是嵩山。王猛相貌堂堂,不屑于理会小事,人们都轻视他,王猛仍然悠然自得。王猛隐居华阴,听说桓温进了关,就穿着破衣服去拜见桓温,捉着虱子大谈当时的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的样子,桓温认为他不同寻常,十分高兴地和他交谈,给他祭酒的官做,他却推辞不做。升平元年,前秦尚书吕婆楼向秦王符坚引荐他。符坚与他一见如故,谈论当时大事,荷坚十分高兴,自己说是刘备遇上了孔明,于是王猛当了中书侍郎,后来又做了尚书左丞。

因此,一个人一旦时机未到时,就不要骄躁不安,感到怀才不遇。诚如文中子《立命》篇所说:“获得时机就能飞黄腾达,机会一失就会如小虫爬行。”时记·儒行篇》更是告诫人们:“儒士应该做到在贫贱时不颓丧,在富贵时不骄纵。”人们就应当像上面所提到的步骘等人一样,在没遇到时机时仍然显得悠然自得、不厌弃贫贱,不去倾慕富贵,而是侍机行动,不肯失去道义。贵

人有舜禄谓之贵,天子最高贵,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也很高贵,但《尚书·洪范》里提到的五福为寿、富、康宁、修好德、终命,唯独没有提到贵,是何原因呢?原来这些自居爵位的贵人,早上还在威风凛凛地做着公卿,到了晚上却变成了一介平民。他们得势时腰缠万贯,志大气粗;失势时却被投入监狱,或是被流放到僻远之地,这样就连平民百姓也不如了。大凡贵与贱常常是相对相依的关系,而祸与福则全视一个人的傲慢与谦逊而定。易经》曰:“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人鬼同心,都是憎恶骄傲自满,喜欢谦虚谨慎。如果一个人道德浅薄而窃居高位,智慧不多而谋划大事,能力不足而担当重任,就像鸡本不是登天之物,却还想登天,这样的人没有不倒台的。静想这种情况,就好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呀!【处世忠告】

贵为王爵,权出于天

一个高贵的人才能掌握统御他人的权柄一人有爵位俸禄叫做贵。爵位分为五等,《孟子》说:“天子一等,公一等,侯一等,伯一等,子男也是一等。一共五等。”天子,是代替天来治理万物的,所以叫天子。那些称王的人,天下都归顺他,所以称谓虽然不同,名义其实一样。在五等爵位之中,王这一爵位最高。所以有天爵的人,应该衡量评判天下万物的轻重。所以说:“权出于天,这不是很高贵吗广所以《苟子·正论》篇说:人具备了所有的德性,十全十美,所以也拥有权衡天下的器具。

一个人的富贵贫贱全是因为他的位势一正如杨雄在《解嘲文》上说:“早上还大权在握当着卿相,傍晚就失去权势成了匹夫。”那些身居公卿高位的人,腰缠万贯,身穿紫衣,志得意满,气势很盛。但一等到福去祸来时,却坐牢流放,灾难跟着来临。这里可以举出大量的例证。例如秦国的李斯,当他大权在握时,能假造诏书另立太子;到了坐牢将被处死时,却感叹牵着狗去追野兔都不能了。又比如汉朝的周亚夫,富贵时皇帝坐车亲自慰问,犯罪时却坐牢死去。到了宋朝有个蔡京,也是“得势时权力比皇帝还大,失势时被流放死在僻远的地方”。想想这些人,在危险降临的时候,确实是连平民百姓也不如。

由此可见,贵和贱经常是对立相随的,互相转化没有定规。比如传说由筑墙的人变为宰相,商鞅由宰相变为逃犯。正如《易》谦卦所言:“鬼神危害盈满的而保佑不足的,人也是厌恶盈满的而喜欢谦逊的。”意思是说鬼神出没,常降灾于盈满的,而降福给不足的,言下之意,就连鬼神都如此崇高谦逊,何况世人呢!

一个人的位势要与其职权相匹配一孔子在《系辞》中说:“德行浅薄却身居高位,智识很小却要谋划大事,力量小而职责重,很少有不遭到灾祸的。”他又引用《易》说:“鼎的腿折断了,打翻了公的佳肴,这是一种不吉祥的征兆。”这表明,力量小不能担当重任者,会断腿打翻公的美味,这是很羞愧的事,也是一种凶兆。

因此,任何人切不可于越俎代疱的事。正如孔子在《系辞》中说:“写作《易》的人,他知道盗贼吧!《易》说:背东西的人却坐车,这会招致外敌。背东西是小人的事;车是君子坐的。小人却坐上君子的车,强盗就要想着夺取它了。”因此泉峰龚氏断言:“背东西是小人的事,这是第六卦;车是君子坐的东西,这是第三卦。第六卦占据了第三卦,是阴占了阳的位置。”西汉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也说:“背东西的人却坐车,这将会招致外敌。坐车是君子的权利,背东西是小人的事情。是说古了君子的位置却做的是小人的事情,祸患一定要降临了。”

得到与其不相称的东西不会长久保留一《易》讼卦上九爻说:“有时赐给他磐带,上朝一次却三次夺回它。”象说:“因为争讼而得到赏赐的服装,这不值得尊敬。”是说讼卦上面刚直下面险要,长于争讼,并且刚位居最高,极利于争讼,虽然有时取胜得到赏赐的服饰,最终也会被下面的人夺走,这样不能长久安定。因为争讼而得到,所以人要夺取它,这不值得尊敬。即使得到,最终一定会失去它。圣人告诫的意味很深。《易》中军卦九爻说:“鸡登上了天,是凶象。”象说:“鸡登上了天,怎么能长久?”《本义》说:“鸡本来不是登天的动物,却想登天,相信的是不该信的,却不知道改变,也是这样的。”是说地位极高却不知道改变,即使一时好,也是凶兆。所以孔子又根据卦象判断说:“这种不知道变化的事,怎么能长久不变!”《汉书》叙朱博传说:“地位超过能力,很少能够善终。朱博这只鸡,早就有击响鼓声警告他了。”

因此,就是那些执掌大权的皇宫贵族,也必须谨慎从事,切不可狂妄行事。《诗·小雅·小县》诗说:“战战兢兢,就像接近深渊,像踩在薄冰上。”这诗是周亚夫作的,是用来告诫幽王的。是说十分恐惧谨慎,就像走在深渊边,担心掉下去,就像走在很薄的冰上,恐怕掉下去。以此来劝戒掌握大权的皇公贵族,应该多警戒慎重,不要忘了这种警戒。

婴儿生病是因为吃得太饱,富贵的人遭祸是因为受宠。龙阳君为钓到鱼怕失宠而哭泣,黄头郎进入汉文帝梦中只为使邓通得宠。董贤英俊潇洒,得到割袖的恩宠,皇上用的珍宝和各地进献的物品,都放在董贤家中,可惜哀帝想把帝位让给他还没有成功,他却已身首分家了。富贵没有和骄奢相约,但骄奢自动会来;骄奢没有和死亡相约,死亡也会自动到来。魏牟的临别诤言,使穰候两腿发抖,内心惊惧。因宠而贵,因贵而富,因富而骄,因娇而亡命,这是一条必然的归宿啊!【处世忠告】

贵人之祸,伤于宠幸

人太富贵就会骄横一汉末王符,字节信,临淄人。隐居时写了一名为《潜夫论》的书,书里面写道:“婴儿常常生病是因为吃得太饱,富贵的人则常常受宠而遭祸。”婴儿喂奶过多就会生痫病,人太富贵就会导致骄横祸患。

愈受宠幸,愈不安全一《战国策》载,魏王和龙阳君共坐一条船。龙阳君钓了十多条鱼,突然哭了。魏王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开始钓得鱼时很高兴;后来钓得更多了,真想扔掉先前钓到的鱼。现在我能给您扫枕席,爵位到了君主的程度,能够推荐别人为官,路上人家都要让路。四海之内,贤而美的人很多,听说我被大王宠幸。一定会提着衣裙来投奔大王。我也就像先前钓到的鱼,将要被遗弃。我怎么能不哭泣呢?”

西汉的邓通开始虽是摇船的,被叫做黄头郎。汉文帝梦见天上有一个黄头郎推他,穿着只遮住屁股的衣服。醒来后,四处寻找,在浙台找到邓通。邓通果然穿着那样的衣服。汉文帝十分宠幸他,赏赐了他很多钱。相面的人说邓通会饿死,汉文帝便把蜀山封给他,封为上大夫,可以自己造钱,后来汉景帝接位,有人告发邓通偷偷跑到境外造钱,经检查果然如此。于是把他的钱全没收了,不留下一分钱,后来邓通寄食死在别人家里。

西汉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他很为自己的美丽得意。他柔和聪明。先做太子舍人,建平四年,入宫做了侍中,后来官位至大司焉。哀帝十分宠幸他,他出门与皇帝同坐一车,入宫则陪伴皇帝食宿,他的妻子也住在宫中,妹妹当了皇妃,父亲董恭当了少府,富贵震动朝廷,权力与皇帝相等。董贤曾经和皇帝白天一起睡觉,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上想起来,但董贤没醒,为了不惊动董贤,于是割掉袖子起床,宠爱董贤到了这种程度。皇上为他在北阙修了大府第,精巧到极点,还赏给他国库中的珍宝,把它们都放到董贤家中。元寿元年,司隶校尉鲍宣向皇帝上书说:“董贤本来和皇上不是亲戚,不过是凭着美貌往上爬,赏赐太多,用尽国库中的珍藏。国内各地的进献物品,应该供养皇上一人,现在却都到了董贤家,这难道符合天意和民意吗?”有一天,哀帝在麒麟殿摆酒,平静地看着董贤,笑着说:“我想效仿尧舜样让之事,怎么样广这时王谭的儿子王闳进谏说:天下是高祖皇帝的天下,不是您所有的。天子没有玩笑话。“哀帝不作声,心里不高兴。第二年,哀帝去世,董贤因为犯罪被罢免,第二天和妻子一起自杀了。人们怀疑他是假死,就打开他的棺材送到牢房验尸后,才埋人地里。他的家属被贬到合浦县。官府拍卖了董贤的财产,一共四十三万万。史家说:这是什么样的人啊!窃取这等富贵,积累财富到了这个地步,真可以给后世作为警戒啊!

苏东坡说:“品味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现在杜甫所写的杨家兴衰的事,也是这样。所以说:“杜甫一首诗,是给杨贵妃画的像。”

公子牟关于权势的忠告一据《战国策》记载,公子牟在秦国游历,准备向东去,穰侯给他送行,说:“您将要走了!难道就没有一句话来教导我吗?”公子牟说:“您如果不说,我差点忘了告诉您。您知道:官位不与势力相约,可是势力自己会来;势力不与富贵相约,可是富贵自己会来;富贵不与骄横相约,可是骄横自己会来;骄横不与死亡相约,可是死亡自己会来。”穰侯说:您说得好!我诚恳地接受您高明的教导。

能够忍受侮辱的人,一定能建立统一国家的大业。张良在桥下爬着给老人捡鞋子,从此他胸怀帝师的智谋;集市上的人讥笑韩信从别人胯下爬出,其实他负有王侯的气量。《说苑·众谈篇》说:“能够忍受耻辱的人安全,能够忍受羞辱的人方能生存。”韩安国曾被看成是不可能复燃的死灰,可见他受到何等侮辱;范睢尽管曾被裹在厕所的席子里,他最后还是被封为应侯。侮辱实在是给人治病的毒性药物,不使病人昏迷又怎能治好病呢?所以,为别人系上裤子的人当了延尉,甘心让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而让它自己干掉的人最后居然能位居于宰相之位。张良、韩信、韩安国、范睢从辱至荣的经历,正说明他们因忍受了难忍之事,所以终成大器。【处世忠告】

能忍辱者,必立天下

不辞辛劳才能得到真经一西汉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大伯张开地、父亲张平都做过韩国宰相。秦国灭韩国时,张良年纪小,还未做官。他少年时游历于下邱的桥上,有一老头在那儿,故意把鞋丢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孩,下去捡鞋子广张良很吃惊,想打他,又因为他年老,于是强忍着下去捡鞋,还跪着送给他,老头把鞋穿上了,说:这孩子可以教导!五天后的早晨和我在这里会面。“张良感到十分惊奇,又跪着说:好吧。“第五天的早晨,张良去了,老头已经先在那儿等候了,生气地说:为什么来迟了矿又过了五天,鸡叫时张良便去了,老头又先在了,又生气地说:“为什么又来迟了?”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去,一会儿,老头也来了。高兴地说:“这就对了。”那老头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书就可以做王者的军师。”于是离开不见了。张良天亮打开此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为此感到如获至宝,就下功夫学习钻研它。后来用它帮助高祖打天下。高祖采用了张良不少计策。高祖曾经说:“在帷幄之中谋划,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我比不上张良。”张良被认为是汉朝三杰之一,封为留侯。他自己曾经说过:“凭着一张利嘴成为帝王的军师,在我是满足了!”

韩信为修身养性而忍受胯下之辱一西汉的韩信,淮阴人。因为家里穷没事干,就在城下钓鱼。肉市里有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胆子很小。”并当众侮辱他说:“你不怕死,就刺我;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看了看他,从他胯下爬过去,市场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胆小。后来滕公向高祖提起,开始皇上不知道韩信,他就对高祖说:“韩信是天下无双的英雄。大王如果真想争得天下,非韩信不可。商量大事必须先拜请他,选择好日子实行斋戒,设立坛位完备礼节才行。”刘邦答应了,马上拜他为大将。后来取得并平定了天下,汉高祖曾经对各将领说:“联合百万兵将,战斗必定能取胜,攻城必定能攻下,我不如韩信。他是人中豪杰。”封韩信为齐王。后来韩信到楚地,把侮辱自己的那个青年叫来,让他当了中尉,并告诉各将领说:“这是个壮士。当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马上杀他吗?但杀了他没有什么理由,所以我忍受他的侮辱。”

能忍受难以忍受之事者方能成材一西汉的韩

国,字长儒,成安人。开始他为梁孝王做事,当了中大夫。后来因罪坐牢,狱吏田甲侮辱他。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燃了就浇熄它。”坐牢没几天,梁国缺少内使,汉王府派人拜韩安国为梁国内使,田甲知道后就逃跑了。韩安国说:“如果四甲不来投官自首,我就灭了他的家族。”田甲光着上身来请罪。安国笑着说:“你能够安全浇灭它吗?”最后还是好好地对待他。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魏国范睢曾经跟随魏国使臣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听说他的口才很好,就赏了他很多东西。须贾怀疑范睢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王,回来告诉了魏国丞相魏齐。魏齐大为生气,打断了范睢的肋骨和牙齿。范睢装死,被用席子卷起来扔到厕所中,让喝酒的人轮流着撒尿来惩罚他。后来范睢说通了守卫的人得以逃出来,改名张禄,跟着秦国使臣王稽到了秦国,被引荐给昭襄王,当了客卿,后来被封为应侯。《书经·说命》说:“如果药物不使人昏迷,他的病就好不了。”这是高宗回答传说的请求时的话。这是许名奎先生引用来比喻那些人如果不能忍受难以忍受的事,就不能成为人才。

西汉的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汉文、景帝时是廷尉。当时有个王生擅长讲黄老之言,皇上曾经召他到朝廷中,公卿都来与他相见,王生回头对张释之说:“给我系上袜子。”张释之跪着给他系上,听说这事的人都敬重王生,而且认为张释之很贤能。

唐朝的娄师德,字仁宗,郑州人。武后时是江都尉,后来又升为平章。他的弟弟被提升为代州刺史。娄师德对他说:“你的荣华宠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