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德育启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2 04:11:4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应麟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德育启蒙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德育启蒙试读:

前言

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最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完美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今日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团结出版社2017年1月前言

清儒陈弘谋在《养正遗规》的序文中写道:“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意思是“世间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会有真正的人才。教育的端正自家庭开始,人才的成就自儿童开始。”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童蒙养正的教育。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流通量最广的书,应该还是数童蒙教材,尤其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童蒙经典,是上千年来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三字经》在诸多蒙学读本中,是最为知名的,也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内容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义理、忠孝节义、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孩子在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伦理、道德等,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古人有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三字经》的作者,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最为人所接受的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王伯厚就是王应麟。他是宋朝著名的学者,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中进士,开始做官,是一个非常忠正的官员,曾经做到礼部尚书。他的学问也很好,编辑过二百卷的《玉海》,还有一部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也非常有名。而最有名的就是《三字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字经》的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迄今为止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注解过《三字经》,比如王相、贺兴思等人的注本。

从明朝开始,《三字经》就已流传至中国以外的国家。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1579年,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罗明坚,到澳门学习中文,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三字经》,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

朝鲜、日本对《三字经》也非常重视。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已印行由中国商船带来的各种版本的《三字经》。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1868年~1921年),日本的私塾已采用《三字经》,后更大量出现各种仿制本,如《本朝三字经》《皇朝三字经》等,多达二十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三字押韵,介绍日本历史地理文化道德的《本朝三字经》。英国、俄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也很早就有了《三字经》的译本。

1990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入《儿童道德丛书》,向世界各地儿童推介学习,这本古来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的童蒙经典,已经成为一本世界著名的启蒙读物。

和《三字经》齐名的蒙学读物,还有一本《百家姓》,也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

有人认为,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南宋学者王明清对此进行过考证,《百家姓》应该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百家姓》中前几个姓氏“赵钱孙李”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王明清由此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常识是,“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明显区别的。

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有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富、贵贱、高下之分。《百家姓》的内容,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姓,后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该书内容虽然没有文理,但是颇具实用性和知识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古人常常用它来作为启蒙读本,帮助儿童在短时间内认识四五百个字,这一做法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从文化意义方面来说,《百家姓》将本民族的姓氏编制成短句并辑录成册,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宗族血脉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国人浓郁的“寻根意识”。今天,它在帮助人们寻找宗族源流、寻求血亲上的归属感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从小学习中华文化,不可以不读《百家姓》。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千字文》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为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因辑录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作品中不同的字一千个,故得名。

周兴嗣是南朝大臣,史学家。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文集十卷传世。但流传最广、最久远的,则是《千字文》。

相传,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学习书法,让人从王羲之遗墨中拓出一千个不相重复的字。因这些字杂乱没有次序,就命周兴嗣加以整理成文。周兴嗣仅用一个晚上就编好了,然而他的两鬓也在一夜之间花白了。《千字文》乃四言韵语,首尾连贯,句句押韵,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有条不紊地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简约生动的小百科全书。其结构严谨,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协韵流畅,令人叹服叫绝。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此书为“绝妙文章”。因为流传甚广,以致文书编卷,常采用其开篇语句“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

历代大书法家都爱书写《千字文》,特别是隋朝初年的智永和尚,更是用真、草两体写了一千多本,并从中挑选最满意的八百本,分送给浙东的各个寺院。直到如今,智永的《千文字》墨迹和刻本还被视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千字文》一千四百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我国学童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旧有打油诗云:“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此之谓也!

我们此次将“三、百、千”这三种蒙学读物进行注解和翻译。同时还收入了民国时期著名高僧印光法师所作的一篇训蒙文——《德育启蒙》。

印光大师是民国时期著名高僧,同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师如此赞叹说:“大德如印光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印光法师儒学功底深厚,其在《印光法师文钞》中非常注重童蒙养正教育。《德育启蒙》是印光大师的遗著,共有二十八个偈子,讲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道理。二十八条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实际做到,不仅能淑世育人,而且还能移风易俗,起到和谐社会的作用。

这四种经典,不仅儿童应该朗诵,今日的大人,很多小时候并未读过此书,对于其中的道理,也不一定完全懂得。因此,我们对其原文作了注释和翻译,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三字经

人之初①,性本善②,性相近,习③相远。【注释】①初:人生之初,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②性:指人的天性,本性。善,这里的善是圆满的意思,不是简单的善恶之意。

③习:指后天形成的习性、习惯。【译文】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圆满的,彼此都很接近。因为后天的教育和习染的不同,每个人的习性差别就越来越大。

苟①不教,性乃迁②,教之道③,贵以专④。【注释】①苟:假如,如果。

②迁:迁移,改变。

③道:方法,途径,原则。

④专:专一,专心,一贯。【译文】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人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于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①,择邻处②,子不学,断机杼③。【注释】①孟母:孟子的母亲仉氏。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亚圣”。

②择:选择。处:安住,居住。

③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译文】古时候的孟子,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母亲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居住。孟子便学起了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有一次,孟子学习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将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令孟子小小的心灵深受感悟,他从此旦夕勤学,在孔子的孙子孔汲处受教,继承和发扬了圣人孔子的思想,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亚圣”。

窦燕山①,有义方②,教五子,名俱扬③。【注释】①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因家居蓟州渔阳,渔阳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②义方:教子有方。

③俱:全,都。窦燕山家教严正,五子登科,都扬名于世。【译文】五代时有一位富人名叫窦燕山。他家业丰裕,心地善良,经常救济穷人。因他接济而得活者不可数计。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他时刻都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在他严格的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①,教不严,师之惰②。【注释】①过:过错。

②惰:指教学不严,松懈、怠惰,责任心不强。【译文】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做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

子不学,非所宜①,幼不学,老何为②?【注释】①宜:应该。

②为:做什么。【译文】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应该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①,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②。【注释】①琢:雕琢,雕刻,使玉石成为精美有用的器物。

②义:道义,义理,指为人处世的道理。【译文】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为人子,方①少时,亲②师友,习礼仪。【注释】①方:正当,正在。

②亲:亲近,尊重。【译文】为人子女,要趁着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世、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①,能温席②,孝于亲,所当执③。【注释】①香九龄:指黄香,东汉江夏人。九龄,九岁。黄香九岁丧母,事父至孝,乡里称为孝子。

②温席:温,暖。席,炕席。

③执:操持,坚守。【译文】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母的床铺扇凉,再请父母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母亲的被子暖热,再请父母安睡。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

融①四岁,能让②梨,弟③于长,宜先知。【注释】①融:指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人,“建安七子”之一。

②让:谦让,礼让。

③弟:同“悌”,敬爱兄长。【译文】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①,次见闻,知某数②,识某文③。【注释】①弟:同“悌”。

②数:算术。

③文:文字,文章。【译文】做人最重要的首先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译文】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①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注释】①三才:指天、地、人。【译文】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都宣扬了人与自然、天地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之道。“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

三纲①者,君臣义②,父子亲,夫妇顺③。【注释】①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②义:忠义,道义。

③顺:和顺,和谐。【译文】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①。【注释】①运不穷:运,运行,运转。穷,穷尽。【译文】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关系。)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①。【注释】①中:中间,中心,中央。【译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着改变。)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①,本乎数②。【注释】①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衍生变化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②数:规律,天理。【译文】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

曰仁义①,礼智信②,此五常③,不容紊④。【注释】①仁:仁爱。义:合宜。

②礼:礼仪,礼节。智:才智,智慧。信:信实,诚实。

③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法则。

④紊:混乱,紊乱。【译文】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仁就是指两个人的相处,自己能够和另一个人相处融洽,就达到仁了。有恻隐之心,宽裕温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者,宜也,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意思,适合自己去做的事就去做,不应该去做的坚决不去做,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物,不行不义之事。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是正人身的法则,约束人行为的体征,进退周旋得体,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稻粱菽①,麦黍稷②,此六谷③,人所食。【注释】①粱:古称稷、粟,亦称小米。菽:豆的总称。

②黍: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又称粢。稷与黍,属同一类的两个品种。质粘的是黍,不粘的是稷。

③谷:谷物。【译文】稻米、高粱、黄豆、麦、黍(黏米)、稷(不黏)等,六种谷物是供人类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

马牛羊,鸡犬豕①,此六畜,人所饲。【注释】①豕:猪。【译文】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①,七情具②。【注释】①欲:欲望,欲念。

②七情:指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具:具备,完备。【译文】喜悦快乐、生气、忧伤、害怕不安、爱惜眷恋、憎恨讨厌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能适当地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匏土革①,木石金②,丝与竹③,乃八音④。【注释】①匏:匏瓠。指用匏瓠制成的乐器,如笙、竽乐器。土:粘土,指用黏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如埙、缶等。革:皮革,指用皮革发声的乐器,如鼓。

②木:木头。指柷一类的打击乐器。石:指磬一类用玉石制作而成的敲击乐器。金:指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钟、锣、钲、钹等。

③丝:指丝弦类的乐器,如琴瑟、琵琶等。竹:指笛子、箫一类用竹子制作而成,用竹管发声的乐器。

④八音: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用这八类材质制作而成的乐器。【译文】古人用匏瓜与黏土做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用皮革制成的乐器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拨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常用于祭孔大典中),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

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等。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可以调和身心,它和“礼”是相辅相成的。

高曾祖①,父而身②,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③,乃九族④,人之伦⑤。【注释】①高:高祖父,即祖父的祖父。曾:曾祖父,即祖父的父亲。祖:祖父,即父亲的父亲。

②身:自身,自己。

③玄:玄孙,即孙子的孙子。曾:曾孙,即孙子之子。

④九族:九代,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子、孙子、曾孙、玄孙共九世。

⑤伦:辈分,次序。指家族中亲疏远近的伦常关系。【译文】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

父子恩①,夫妇从②,兄则友③,弟则恭④,

长幼序⑤,友与朋⑥,君则敬⑦,臣则忠,

此十义⑧,人所同。【注释】①恩:指情义、恩情。

②从:顺从,和顺。即古代家庭伦理中夫妇之间的夫唱妇随、夫义妇听。

③友:友爱。

④恭:恭敬,诚敬。

⑤序:指长幼之间的尊卑次序。

⑥友与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后总称为朋友。

⑦敬:敬重,尊敬。

⑧十义:即指上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译文】这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姐姐的应该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姐姐。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交往,领导者要敬重部属,部属对长官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

凡训蒙①,需讲究②,详训诂③,明句读④。【注释】①训蒙:指童蒙教育,童蒙养正。

②讲:指解释。究:追究,查找,彻底弄明白。

③训诂:指解释、说教,也叫“训故”“诂训”“故训”“古训”。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④明:明白,弄清楚。句读:一句为句,半句为读。【译文】凡是教导初学的学童,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义理讲解要详细,并且考察事实,说明清楚。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如何分段的方法都要明白。(古人文章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及注音,这些都由老师来教。)

为学者①,必有初②,小学终③,至四书④。【注释】①为学:求学,做学问。

②初:刚开始的时候。

③小学:指朱熹的童蒙读本《小学》,让儿童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和礼节。

④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译文】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论语》者①,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②。【注释】①《论语》:“四书”之一。《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书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②善言:有启发性、教育性的言论。【译文】《论语》是孔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孟子》者①,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注释】①《孟子》:《四书》之一,记录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言论的书籍,总共七篇。【译文】《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

作《中庸》①,子思笔②,中不偏③,庸不易④。【注释】①中庸:儒家重要经典,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经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并列为四书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②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受业于曾子门下,后世尊为“述圣”。【译文】《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

作《大学》①,乃曾子②,自修齐③,至平治④。【注释】①《大学》: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经朱熹将其选出,并列为“四书”之一。相传是孔子学生曾参所作。

②曾子: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事亲至孝,传孔子之学。后世尊为“宗圣”。

③修齐:修身齐家。

④平:平定天下。治:治邦安国。【译文】《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孝经》通①,四书熟,如六经②,始可读。【注释】①《孝经》:记载孔子和曾子有关孝道的对话,并解析圣王以孝道治天下的道理。《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②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乐经》。【译文】《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诗书易①,礼春秋②,号六经,当讲求。【注释】①诗:《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书:《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是孔子编选成书。易:《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是用阴阳消长变易的观念来解析人事吉凶的书,古人用它来占卜。是伏羲氏,周文王以及孔夫子三位古代的圣人合作的结果。

②礼:指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合成“三礼”。《周礼》本名《周官》,相传是周公所作,记载古代官制。《仪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有两种辑录本,由戴德编纂而成的称作《大戴礼记》,由戴圣辑录编纂而成的称为《小戴礼记》。现代通行本为《小戴礼记》。

春秋:《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译文】《诗经》《尚书》《易经》《乐经》《礼经》《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

有《连山》①,有《归藏》②,有《周易》,三易详③。【注释】①连山:书名。相传是伏羲氏所作,此书以艮卦为首,艮象征山,所以名为《连山》,又称《连山易》。

②归藏:书名。相传是黄帝所作,此书以坤卦为首,坤象征地,地是万物归藏的所在,所以称为《归藏》,又称《归藏易》。

③三易:即指《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古代易书。【译文】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子曾经审订,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有典谟①,有训诰②,有誓命③,《书》之奥④。【注释】①典谟:典,记载帝王事迹的文献,如《尧典》。谟,记述君臣间商议的言辞和事迹,如《皋陶谟》。

②训诰:训,教诲的言辞,主要记载贤臣劝诫训导君王的言辞,如《伊训》。诰,告诫或慰勉的文书,主要记载君王的政令通告。如《康诰》。

③誓命:誓,宣誓的言辞,主要记载君王出师征伐时誓师的文辞,如《甘誓》。命,君王的诏令,主要记载君王对大臣的训令,如《顾命》。

④书:指《尚书》。奥:深奥。【译文】《书经》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篇文书。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诰是君主发布的命令,如《召诰》《酒诰》等。誓是指君主出征时宣誓的文告,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主所下达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中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①,作《周礼》,著六官②,存治体③。【注释】①周公:名姬旦,也称叔旦,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辅佐称王。

②六官:指官职中的六大部门,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③治体:国家的政治体制。【译文】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大小戴①,注《礼记》③,述圣言,礼乐备。【注释】①大小戴:指西汉今文经学家戴德与其侄戴圣。

②备:齐全,完备。【译文】汉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大戴戴德将《礼记》删订为八十五篇,小戴戴圣则将其删订为四十六篇(即为现今留存者,加上后人增补三篇合计为四十九篇)。其内容完整地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以及礼乐制度。

曰《国风》①,曰《雅》《颂》②,号四诗③,当讽咏④。【注释】①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大都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等十五国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②雅颂:雅,分为《大雅》及《小雅》。《大雅》是诸侯朝见天子时所用的诗歌,共三十一篇,大抵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是天子宴宾客时的诗歌,亦有士人批评朝政缺失及反映丧乱的诗,今存七十四篇,大抵是西周中晚叶至东周初年的作品。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类,是祭祀宗庙的诗歌,其中《周颂》作于西周初年,《鲁颂》及《商颂》都作于春秋时代。

③四诗:指《风》《小雅》《大雅》《颂》。

④讽咏:吟咏,背诵。【译文】《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作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所用的诗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①,别善恶。【注释】①褒贬:评论好与坏。【译文】《诗经》经过孔子整理删订为三百一十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六篇,今存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通称“诗三百”。内容记载从事父至事君,人伦之道无所不备。可见《诗经》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背诵、吟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不学诗,无以立。”

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东周),周天子衰落不能号令天下时,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子写出《春秋》这一本书,文字虽然简约,意义十分深远,详记了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善行好事,贬抑恶行坏事,希望能藉此提醒世人分辨忠奸善恶,更期盼当政者有所警惕,当时很受到重视,对时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传者①,有《公羊》②,有《左氏》③,有《谷梁》④。【注释】①三传:指对《春秋》解说的著作《公羊传》《左传》《谷梁传》。

②《公羊传》:也称《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到汉景帝时,公羊高的玄孙寿和齐人胡母子都根据前人经说加上自己的意见,才编写成书。

③《左氏》:即《左传》又称《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人左丘明所作。

④《谷梁》:即《谷梁传》。相传是鲁人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所传,直到西汉,才被时人编写成书。【译文】传是解释“经”的书,这三本传都是对《春秋》作注解,有鲁国公羊高写的《公羊传》,有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传》,还有汉朝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其中《左传》使用编年纪事的体裁为《春秋》作注解,最令人称道,举凡天子诸侯之事,兵革礼乐之文,兴衰存灭之因,都记载得很详尽,是研读《春秋》一书最佳的选择。

经既明①,方读子②,撮其要③,记其事。【注释】①经:指儒家的经典。

②子:古代诸子百家的著作。

③撮:摘录;摘取。要:要旨;大要。【译文】四书和六经的要旨都明白之后,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如《老子》《庄子》《荀子》等,但是由于诸子百家书籍太多,卷帙浩繁,其内容也有可取之处,但并非完全正确,只要选取其中对我们的德行学问有帮助的精华来读,就可以了。

五子者,有荀扬①,文中子②,及老庄③。【注释】①荀: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荀子》一书。扬:指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书。

②文中子:隋代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著有《文中子》一书,又名《中说》。《中说》二卷,分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等十篇,记载王通与门人对答的话语,由其弟子薛收、姚义等编集成书。立论平正,于治国修身颇切实用。

③老: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老子》一书分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两部分,所以称《道德经》。庄:庄子,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战国中期楚国蒙(今安徽蒙城)人,曾做过蒙地管理漆园的官。家贫,但不好名利。《庄子》一书分为内篇七篇,外第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大致来说,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则或有后人增益的篇章。【译文】诸子书籍繁多,故有诸子百家之称,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著《荀子》一书,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弊端,故特别注重礼节和教学,希望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善,《劝学篇》尤其有名。扬子即扬雄,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其思想影响中国人数千年,仅次于儒家,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其内容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而治。庄子著《南华真经》属于寓言式的著作。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①,知终始②。【注释】①世系:帝王家族世世代代相传的系次,即世代的谱系。

②终始:即一个王朝盛衰兴亡的原因。【译文】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

自羲农①,至黄帝②,号三皇③,居上世④。【注释】①羲:伏羲,古帝名。又作伏犠、苞犠、包犠、宓羲、伏戏。风姓,相传他始画八卦,教民渔猎。农:神农,古帝名。又称炎帝、烈山氏。姜姓,相传他创造耒耜,教民耕种,又亲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

②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并以此为号。五帝之首,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因为生长于姬水一带,故又姓姬。出生并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③三皇:传说中的三位远古帝王伏羲、神农、黄帝。

④上世:远古的时代。【译文】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君主,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所以太古的事无从考察。

唐有虞①,号二帝,相揖逊②,称盛世。【注释】①唐:唐尧,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尧有圣德,传说他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相传他在位九十八年,寿一百一十七岁。有虞:虞舜,名重华,字都君,舜为谥号。冀州人,生于姚墟,因姓姚氏。尧闻其贤孝,命他摄政,后来受禅为帝,国号虞,也称有虞,史称虞舜。

②二帝:指唐尧、虞舜。【译文】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所以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古有“尧天舜日”之说。)

夏有禹①,商有汤②,周文武③,称三王。【注释】①禹:夏朝开国的圣君,姓姒氏。尧时,他疏导洪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后受禅为帝,都安邑,国号夏,史称夏禹。

②汤:商代开国的君主。子姓,名履,即天乙,又称成汤。夏桀无道,汤起兵讨伐而得天下。

③周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文王为商末周族领袖,姬姓,名昌,曾遭商纣王囚禁。其子武王,名发,率领诸侯伐纣,败纣于牧野,灭殷,即帝位,建都镐京。【译文】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大禹,他治理水患,疏通九河,把洪水引导入大海,老百姓都很拥戴他,因此舜帝把王位传给他。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因为贤能被尊称为“三代的圣王”。

夏传子①,家天下②,四百载③,迁夏社④。【注释】①夏传子:夏禹将帝王之位传给他的儿子,从此不再施行禅让。

②家天下:从此之后,天下开始从一个家族中相传。

③四百载:指从夏禹开始到夏朝的灭亡,共有四百余年。

④迁夏社:迁,改变。夏社,夏朝的统治;指国家政权变更。【译文】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

汤伐夏①,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②。【注释】①汤:商代开国的君主。夏桀暴虐无道,汤伐桀而有天下。

②纣:纣王,商末的君主。名受,时人称他为纣,或称纣王、帝纣。庙号辛,故又称帝辛。商纣荒淫暴虐,最终自焚而死。【译文】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周武王,始诛纣①,八百载②,最长久。【注释】①诛:诛杀。

②八百载:指从周朝建国到周赧王被秦昭王所灭,周朝有八百余年。【译文】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周朝传了八百七十四年,是我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王朝。

周辙东①,王纲坠②,逞干戈③,尚游说④。【注释】①辙:车轮所辗过的痕迹,这里指周室东迁。

②王纲:指王朝统治。坠:衰落、丧失,这里指周室衰微。纲:指典章、法度。

③干戈:兵器的通称,这里指发动战争。

④尚游说:尚,尊崇。游说,指谋士、政客凭借口才向诸侯建言,劝说其采纳个人的计策主张。【译文】周武王在镐京建立国都,史称西周,到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改称东周,东迁之后王室的威望低落,王室的纲纪和政治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势力彼此争执干戈相向,天下变得纷乱不堪。一些谋士与投机分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始春秋①,终战国②,五霸强③,七雄出④。【注释】①春秋:指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因孔子作《春秋》而得名。

②战国:指公元前745年至前221年,因刘向编成《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③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五位霸主。

④七雄:指战国时期七个强盛的国家,即齐、楚、燕、韩、赵、魏、秦。【译文】自周平王东迁开始称为春秋时期,共二百二十四年。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史家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产生了五位霸主,依序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虽然标榜着崇高的理想,实际上仍依赖着武力称霸一时,甚至连周王室都被诸侯灭亡了。进入战国时期后,产生了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强国。七雄间彼此争战,弱肉强食,杀伐不断,民不聊生。

嬴秦氏①,始兼并②,传二世③,楚汉争④。【注释】①嬴秦氏:指秦始皇嬴政。

②兼并:吞并。

③二世:秦始皇的次子,名胡亥,继承始皇为二帝。

④楚:指楚霸王项羽。汉:指汉王刘邦。【译文】秦始皇姓嬴名政,将六国各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

高祖兴①,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②。【注释】①高祖:汉高祖刘邦。

②王莽:字亘君,孝元皇后的侄儿。平帝即位,幼弱,莽遂揽朝政,号为“安汉公”。后弒平帝篡位自立,改国号为“新”。【译文】汉高祖刘邦兴起,建立汉朝的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传到第十一代汉平帝时,被外戚王莽夺取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

光武兴①,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②。【注释】①光武:指东汉汉光武帝刘秀。

②献:指汉献帝,东汉末代的皇帝。【译文】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翻王莽,在洛阳建都,称为东汉(王莽以前的时代称为西汉)。两汉共传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

魏蜀吴①,争汉鼎②,号三国,迄两晋③。【注释】①魏: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蜀:公元221年,刘备以汉宗室在蜀称帝,继承汉统,国号“汉”,史称蜀汉。吴:公元222年,孙权占据江东,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东吴、孙吴。

②汉鼎:指汉朝的江山社稷、国家政权。

③两晋:指西晋与东晋。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称帝,至公元316年是谓西晋。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于公元317年,迁都建康,史称东晋。【译文】魏(曹操、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互争汉家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司马炎)继起,灭了三国,才结束纷乱的局面。又因为五胡乱华,把国都迁到江南建康称为东晋。

宋齐继①,梁陈承②,为南朝③,都金陵④。【注释】①宋:公元420年,刘裕篡晋称帝,国号宋,是为宋武帝,都建康(即金陵),史称刘宋。齐:公元479年,萧道成篡宋自立,国号齐,是为齐高帝,都建康,史称南齐。

②梁:公元520年,萧衍篡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陈:公元557年吴兴的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

③南朝: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④都金陵:南朝的四个朝代都在南京建都,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建业。【译文】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晋安帝时被刘裕所篡,从此进入南北朝时代。北方被外族所统治,南方偏安局面下的朝廷,称为南朝。为了与其他的朝代有所区别,史学家便将这四国的国号加上“南”字,分别为南宋、南齐、南梁、南陈,皆在金陵(南京)建都。

北元魏①,分东西②,宇文周③,与高齐④。【注释】①北:北朝。魏:北魏,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占有盛乐,称王,后改称帝,国号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时迁至洛阳,力行汉化,改姓“元”,史称北魏或后魏,也称元魏或拓跋魏。

②分东西:公元534年孝武帝因权臣高欢专恣跋扈,西奔关中,迁都长安,史称西魏。高欢别立孝静帝,迁都于邺,史称东魏。

③宇文周:即北周。西魏恭帝时,宇文觉篡位自立,国号周,史称北周或宇文周。

④高齐:即北齐。东魏时,高欢次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为王,国号齐,史称北齐或高齐。【译文】北方北朝的拓跋珪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觉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迨至隋①,一土宇②,不再传③,失统绪④。【注释】①迨至:等到。隋: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灭陈而有天下。国号隋,史称隋文帝。

②一土宇:统一天下。

③不再传:隋朝于隋炀帝时亡国,不再传位。

④失统绪:丧失了帝位的世代传承。【译文】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隋朝建立才三十八年就灭亡了。

唐高祖①,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②。【注释】①唐高祖:李渊,唐代开国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袭爵封唐公,任太原留守,起兵反隋,攻克长安。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自立称帝,国号唐。

②国基:国家基业。【译文】唐高祖李渊倡导仁义之师,平定隋朝的乱事,建立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

二十传①,三百载②,梁灭之③,国乃改。【注释】①二十传:唐朝共历二十一帝。

②三百载:公元618年至907年,唐朝统治将近三百年。

③梁:即指后梁。公元907年朱全忠篡唐称帝,改国号为梁。建都汴,史称后梁。【译文】唐朝传了二十代,国运将近三百年,直到朱全忠灭了唐朝,才把国号改为后梁。(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

梁唐晋①,及汉周②,称五代③,皆有由④。【注释】①梁:后梁。唐:后唐,公元908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国号大唐,史称后唐。晋:后晋,公元936年,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并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助契丹兵攻入洛阳,后唐灭亡。建都汴,国号晋,史称后晋。

②汉:后汉,公元946年契丹灭晋,次年刘知远趁机称帝,国号“大汉”,后攻克中原,定都于汴京,史称后汉。周:指后周,公元951年,郭威发动兵变,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都汴,史称后周。

③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④由:缘由,因由。【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这五个朝代称为五代。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

炎宋兴①,受周禅②。十八传③,南北混④。【注释】①炎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称帝,国号宋,赵宋秉承五行的火运,具有火德,故称炎宋。

②受周禅:即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篡位登基。“禅位”在这里是委婉避讳的说辞。

③十八传:指宋朝传了十八个皇帝。

④南北混:指形成了两宋与北方的辽、金、西夏、蒙古互相攻伐的混战局面。【译文】赵匡胤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只提倡文治不讲究军事,国势大衰,北宋和南宋一共传了十八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辽与金①,帝号纷②,迨灭辽,宋犹存③。【注释】①辽: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公元938年改国号为辽。金:在统一女真诸部后,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都立国,国号大金,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

②帝号纷:指辽和金都相继称帝建国。

③宋犹存:金灭辽时,北宋还存在。【译文】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与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都曾在中国的版图上称皇帝建国家,等到金国灭了辽国时,宋朝依然存在。

至元兴①,金绪歇②,有宋世,一同灭③。【注释】①元: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陆续消灭了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

②金绪歇:元朝强盛起来后,金朝就逐渐没落下去。

③一同灭:指金朝、宋朝一同被元朝消灭。【译文】到元朝强盛起来后,金朝逐渐走向没落了。随着金朝被元消灭,南宋也步入后尘,一同被元朝消灭。

并中国①,兼戎狄②,九十年③,国祚废④。【注释】①并:兼并,吞并。

②戎狄:古代称西、北的少数民族为戎狄。

③九十年:指元朝自公元1271年建国到公元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共计98年的基业。

④国祚:帝王的宝座,引申为王朝维持的时间。【译文】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先后吞并了金朝、西夏、大理、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建国90余年,就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明太祖①,久亲师②,传建文③,方四祀④。【注释】①明太祖:即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公元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建都南京。

②亲师:亲自率领军队征战。

③建文:即明惠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朱元璋之孙。

④四祀:即四年,指明惠帝朱允炆在位四年。【译文】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领导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传位给其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然而建文帝仅仅在位四年,就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

迁北京,永乐嗣①,迨崇祯②,煤山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