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念方医道与临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4 11:43:17

点击下载

作者:邵念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邵念方医道与临床

邵念方医道与临床试读:

邵念方简介

邵念方,男,1937年出生于河南濮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65年,邵念方教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本科(六年制),并留山东省中医院工作。曾师承原老院长韦继贤先生,深得其精湛学术理论的启迪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传授。1986年,出任第一任急诊科主任,工作成绩突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为中医急症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光荣称号。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2006年,被全国中医界多名院士联合推荐为“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

邵念方教授是全国第一批、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山东省知名中医药专家。曾任国家中药新药评审委员、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委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第一届中医心病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50余年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邵念方教授融古贯今,知常达变,法外求法,对内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潜心研究,具有高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特别擅长心、脑血管及老年病的诊治,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精湛的诊疗技术。

潜心医理 精于临床

邵念方教授勤于临床实践,善于探讨医理。临证强调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治疗上主张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在临床实践中汲取现代科学精华来发展中医,理论上见解独到,临床上疗效卓著。

对于辨证论治,邵念方教授在1978年著《脏腑证治与用药》时就率先提出了“证”的诊断,在书中明确指出每个“证”分主症和兼症的诊断标准。开创了中医学对“证”进行诊断的先河。

在冠心病(胸痹)的临床诊疗中,邵念方教授倡导“心主血脉,以气为用”。他指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标本错杂。心气亏虚是胸痹心痛的发病基础。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瘀血、痰浊、气滞、寒凝等邪实积聚胸中,痹阻心脉,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胸痹心痛以心气不足为主导病机,在预防或治疗中提倡标本兼治,以补益心气为主,辅以温通心阳、活血通脉,并创制了“冠心保丹饮”治疗胸痹心痛,效验颇丰。

邵念方教授率先提出了中风中腑证的论治,指出其主要病机是枢机不利,斡旋失司,痰热郁滞,腑气不通,郁积化热,痰热内阻,治疗上着眼于“通”法,通腑泻浊,创制专科方药“通腑汤”。然临床又有食、痰、瘀三者内蕴而化热之别,邵念方教授指出,应依据具体证候,辨证加减,灵活用药。

邵念方教授首先提出“中风无风论”,指出中风发病源于风,中风既成多无风,破前人之成说,引起医学界关注。他主张应动态地分析研究中风的发病机制。鉴于中风之演变起于内风,止于痰瘀,将中风分为内风旋动期(中风先兆、中风始发态)、内风平息期、痰浊瘀血期三个阶段,明确提出“无风论”,分期精当、理论新颖,在学术界颇受推崇。

临证与养生中,他主张以养护命门元气为宗旨,在老年病防治中颇具指导意义。主张老年人调养应清心节欲,忌房劳过度,以保持命门真阴充足、真阳壮旺。在治疗上,主张扶正固本,兼以达邪,创制了“防老保健丹”。

勇于创新 成果丰硕

凭着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邵念方教授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自我发展的道路。以身作则,满腔热情地开展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曾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风温肺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研究的“调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和 “脑脉通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益精提神法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医的50余年里,邵念方教授科研成果卓越,论著较多。先后发表《论中风腑证》《在临床实践之中看中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势》《中风无风论》等论文80余篇。出版《脏腑证治与用药》《中医诊断学》《中国针灸中药治疗疑难病症》《中医诊治心脑病症》《中医心病学》《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邵念方》等7部专著,多部译成英文发行到国外,为中医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邵念方教授还发明了“全息圆磁针”,继承和发展中医传统针灸学术,融合生物全息诊疗法和磁疗的治疗经验,具有活血止痛、醒神通络之功,对急性疼痛、中风后瘫痪肢体的恢复有立竿见影之效。他深入钻研,精心配伍,创新研制了调脂片、麝香心痛宁、排毒减肥片等一系列疗效显著的成药制剂,简、便、廉、验,深受患者欢迎。

德艺双馨 薪火相传

作为中医事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邵念方教授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勇挑重担,辛勤耕耘,在心脑血管病、老年病、急症等专业领域成绩斐然。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甘为人梯。1990年任硕士生导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并作为国家和山东省名师带高徒指导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中医人才。他们中大多数早已晋升主任医师、教授,不少人提升为院长、科主任、研究生导师,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全国名中医邵念方教授传承工作室”将秉承“继承与发展,挖掘与创新,总结与共享”六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严谨、求实诚信的态度,完善名医工作室基础硬件建设,进一步系统整理邵念方教授的诊疗医案、临床经验、读书心要,总结挖掘邵念方教授临床诊疗、用药经验的规律和特点,系统研究总结邵念方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成才经验。探索一条全新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中医疾病诊疗方案。并通过积极推广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共享学术思想成果,以指导临床医生的诊疗,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临床科研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推动学术发展。学生们已整理出《全国名中医邵念方教授临床学术研究》一书,于2014年8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工作室注重培养传承型和创新型人才,依托名医优势,注重建设发展,旨在成为一个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工作室。前 言

我从事医疗事业50余年,年近80岁。回顾自己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的漫长峥嵘岁月里,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青年时期。精力充沛,拼命工作,努力学习,积累知识,照顾家庭,培育子女,也想著书立说,但心有余而智不足。一篇“论命门”的文章居然写了11年,前前后后修改了数十次才得以发表。所以,古人云:辣手著文章。

第二阶段是壮年时期。博览约取,厚积薄发,在10余年里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出版了6部专著(3部译成英文,发行国外)。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论著良莠不齐。坦率地讲,即使是权威大家所写的论著也不都是篇篇锦绣、妙语连珠,何况我当时只是个普通医生呢,这也许是老年人的心理自慰吧。这次写出来,就是给自己改过修正的机会。

第三阶段是老年谢幕时期。虽然是日落西山,但火红的夕阳仍然回眸大地,照耀着走过的历程——山山水水,沟沟壕壕。人像太阳一样,回想过去的经历,多是遗憾和不足,希望在有生之年,加以修正和补充,于是在近10年里用不少时间重新阅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以及《周易》《庄子》《老子》等古典名著,还走进了山东省老年大学书法学研班,对书法艺术进行学习和研究。文化陶冶了我的灵魂,哲学启迪了我的智慧,艺术给了我聪睿和灵感,科学让我学会了严谨。总之,通过老年时期的学习和求索,提高了我对医学的认知水平和对事物的审视能力,如对“医易”“医哲”的认识、对“道”的理解。

何为“道”?“道”是指宇宙间自然界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有些是可测、可知、可定名的,但绝大多数是不可测、不可知、不可定名的。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测、可知之道,会逐渐增多,大自然的奥秘会逐步被揭示。所以,我们的祖祖辈辈努力探索“道”,只想把不可测知的事物变成可测知、可利用的事物,这就是科学研究永恒的主旨。

何为“医道”?就是把可测知的自然界规律用到医学中去,特别是用到中医学中去,并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规律。具体来讲,是把我这大半生进行医疗、教学、科研的经验、感悟,以及显见疗效(结果)而说不清道理的现象述之于书,把未发表和已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还有临证举要、临床用方选粹、中西药配伍临床应用举例、临床效案选例、师徒情怀、全息圆磁针诊疗方法等,良者取之并加以修改补充,莠者弃之,让同道和后人评说,汇集成书,用“道”贯穿起来,力图一脉相承,与天地自然相融。正如《内经》所说:“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已认知的加以总结,未认知的加以探索,期待对读者和后人有所帮助、借鉴及启迪。这就是我们著述这部书的初衷。

本书由3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医道篇,包括12篇有关中医理论的文章,重点论述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应是整体动衡观,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我认为这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个学科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等于盲人骑瞎马,没什么道路可走,不是碰壁就是掉入深渊。所以,中医学要想走复兴之路,必须有明确完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故特此详述之。“论‘命门’”这篇文章很重要,历时11年才得以发表,今又重新修改了一下。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火神派”,方兴未艾,颇受一些患者欢迎。我认为,“火神派”的理论基础应是命门学说,因为赵献可等中医大家把“命门”比作人体的走马灯、灶心火,“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如果命门火衰或熄灭,人则死亡,好像地球没有阳光一样,万物的生命皆将熄灭。所以,无论养生还是治病,一定要注意命门火的盛衰。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问题,我提出了一些思路、对策和方法,我自知有些见解不一定正确,但这些见解都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可能会对开拓专业学术研究思路提供一些借鉴。还强调了“不荣则痛”的论点,这主要是针对医疗界在诊治痛证时大部分人都倾向“不通则痛”,忽视了“不荣则痛”的病机,其实“不荣则痛”的病证还是非常多见的,如西医诊断为劳累性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的病人绝大多数属“不荣则痛”,以补心气为主进行施治疗效显著。还有“论‘壮火食气’在热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等。“形而上者为之道”,故先言“道”。

第二部分是临床篇。主要介绍了心、脑系统常见疾病证治规律和具体方药,这些都是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切合实用的。在中风的论治中明确提出“中风无风”的论点。这就为中风的论治增加了新的理论,指出了新的治疗方向。对中风腑证的治疗提出了通腑的治法,给中风的抢救和治疗创建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经临床长期验证,疗效立竿见影。还介绍了临床效案、常用效方、中西药临床常用配伍应用举例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全息圆磁针”,这是我的一项发明。我以临床诊疗疾病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总结自身临床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中医传统针灸学术,融合生物全息针灸疗法和磁疗的治疗经验,精心研究成圆磁针。此针结构精巧、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如对中风半身不遂、冠心病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偏头痛等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第三部分是附篇,主要记述师徒情怀和中医学传承的情况。我的启蒙老师是山东省中医院院长韦继贤,是全国知名老中医,他医德高尚,在内科杂病的临床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独到的处方用药特色,对我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的西藏小徒弟索朗,是个藏医学中专毕业生,上班时形影不离地跟我学习了两年,他很聪明勤奋,通过两年的学习,能够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病进行处方用药,这就给藏族同胞留下了“永远不走的医疗队”,对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很大的意义。

我一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故本书命名为《邵念方医道与临床》。

现把上述内容概括如下:古为今用根深叶茂,西为中用干壮果硕。汲取新知与时俱进,走向世界服务众生。

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我的研究生宋虎杰院长、主任医师,王华副主任医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张玲副主任医师、余亚兰主治医师付出了辛勤劳动。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受知识所限,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海内外学者、专家、同道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邵念方2016年4月导 言

中医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逐渐繁衍昌盛,全靠中医养生保健、防治疾病。所以,中医有国医之美称。西医进入中国还不到一个世纪,便在中华大地这片沃土上迅速成长起来,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在民国时期几乎把中医吃掉。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中西医并重,中医才得到逐渐发展壮大。中医和西医在近几十年里为防治中国人民的疾病争奇斗艳、各显其能,在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渐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的成果——青蒿素,在2015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说明中西医结合是大有作为的。现把中医、西医的现状分述于下。一、西医现状

西医属自然科学范畴,是以直线思维为主的医学,亦称“明智医学”。看看西医是怎样发展的,你就一目了然了。

20世纪,西方医学界的进步首先体现在诊断手段上。然而严格地说,这种诊断手段的进步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的进步。例如,大医院最先进的诊断设备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全都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当然这些技术不仅应用于诊断,还应用于治疗上。

我有一位在电力自动化专业工作的教授朋友,发明了高血压治疗仪,让我们给他搞鉴定。当时我很奇怪,一个基本没学过医学的人,怎么可能发明高血压治疗仪呢?后来我明白了,治疗高血压的人无须懂得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亦不需要懂得医学,只要能够通过仪器在手腕上利用震动起到按摩作用,使患者肌肉和精神得到放松,血压得到暂时下降就可以了。手腕带、磁表等降压器材的发明者,亦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发明X光机、CT机、肠镜、胃镜的人未必懂得人体的复杂性,他们只把人体看作一台由无数零件构成的机器。用X光照射人体,就像海关用超声波探测集装箱里的走私物一样。

西医给人印象深刻的第二大成就就是外科手术。20世纪的外科学,对于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透彻了,甚至发展到用电子显微镜去寻找、探查肉眼看不见的细胞、分子、基因等超微结构,试图据此来指导治疗。然而,在对人体的认知上,秉持的仍然是19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一台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器官间更为重要的动态的相互关系则因难以观测而缺乏深入的了解。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抑郁而患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打开人体,外科技术都不可能展示这种联系的存在,外科医生只能看到人体在某一时刻的瞬间状态。严格地说,甚至某时刻都看不到。由于人体被打开,人体内部的各种状态就发生了重要变化。打个比方说,人体好比一条奇妙的河流,外来者若非要踏进去,则河流必将发生某种改变。

所以,外科技术的进步实际上解决的是骨折等瞬间性、局部性的疾病。有人认为,对于那些长期积累形成的器质性病变,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脏搭桥,比如肾脏移植。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理,可以中断甚至逆转这一进程,为什么一定要开刀呢?要知道,开刀并不能消除导致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这部分血管搭桥了,另外的血管阻塞的速度可能更快了,甚至有的病人病情更重了;这部分胃切除了,可能另一部分的胃又出问题了;这个肾换了,另一个肾又坏了。再者,就算手术本身做得很好,但手术会给病人带来局部和全身免疫力的突然下降,有可能导致病人不是死在手术上,而是死在术后的并发症上。外科技术若被滥用,就不是病人的福音,而成了病人的祸根。如有一个病人,在无意中发现左下腹有一硬块,虽然年已70岁,但身体健壮、精神焕发,可他到医院一查,诊断为结肠癌,第3天就请了山东有名的癌症专家做了手术,并且同时进行了化疗,术后3天开始发烧,第4天就开始昏迷,抢救了40余天,花了近百万元,病人受尽人间苦痛而去世。还有一个病人,山东诊断为胃癌,到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打开一看胃里长满了癌,不能做了,又回到山东,病人无奈,只能找中医治疗,加上自己调养,30多年过去了,现在病人已80多岁。临床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以开刀而名世的西医是医学,能够诊断病因、病机,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中医则堪称更加深刻的医学。

西医给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大成就就是抗生素。机体为什么会发炎呢?按照中医整体恒动的理论,炎症只是一个结果,是人体内部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只要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的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问题表现在局部,原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结肠,原因可能在脾胃。这是针对病情因果关系的一种整体恒动观点。但是按照西医的观点,结肠炎肯定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治疗在于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细菌的某种抗生素、消炎药即可。

怎么知道某种药物能够杀死某种细菌呢?即将化学合成药物在小白鼠身上做动物实验。因为人和小白鼠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果药物能够杀死小白鼠身上的细菌,就能杀死人身上的细菌。如果找不到某种特定的化学药物呢?病人只好等待最新实验成果了。事实上,西医至今就没有找到治疗结肠炎的特定抗生素。靠一些广谱抗生素,服药时好了,药一停又犯。进一步,就算找到了某种特效抗生素,还会产生副作用。久之还会产生抗药性,如青霉素、异烟肼等,比之刚投入市场时的用量大了10倍、100倍,疗效也没以前好。人体内部是一个百万细菌共生的生态俱乐部,抗生素杀死某种致病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其他有益细菌,破坏人体内部的各种微妙的转换和合成机制,就有可能产生广泛的副作用。

更加麻烦的问题是,细菌与抗生素之间还会“博弈”。一些致病细菌被抗生素杀死了,另一些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又产生了,需要研制新的抗生素。由此我认为,这第三大成就即种类繁多的抗生素的研制,实际上是化学的进步,而不属于医学。化学的进步还表现在化验技术上,通过对人的各种体液如尿、血液、唾液等的化验分析,统计出人体的正常值和异常值。如发现病人血糖升高,即诊断为糖尿病。起初西医对糖尿病束手无策,经过千辛万苦的研究后,在1937年研制出胰岛素,西医欣喜若狂地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自从胰岛素大量投入临床至今,糖尿病不但没被消灭,反而逐年增加,出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然而西医又说这是对胰岛素的抵抗,属2型糖尿病。那么胰岛素刚投入临床时为什么很少有被抵抗呢?现在为什么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呢?除去社会、环境等因素外,与胰岛素等西药的滥用及其毒副作用对人体带来的伤害亦有很大关系。

尽管如此,西医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飞速发展了半个世纪,并且继续壮大着,这对炎黄子孙来讲既是福音又是灾难,好处是治好了一些疾病,如肿瘤早期、急性阑尾炎的及时手术等,灾难是由于医生和病人对西医的盲目崇拜甚至迷信,导致西医滥做手术、滥用西药,不仅让病人的身心遭到摧残,而且其毒副作用殃及后代。二、中医现状与展望

中医学扎根在中国固有文化、民族、历史和社会的土壤中,可谓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数千年来一直维护着炎黄子孙的身心健康,使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经久不衰。中医学已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正如著名汉学与医学家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波克教授所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得出的结论。”他还说:“中国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真是一言中的,“文化自卑感”是造成中医学面临灭顶之灾的万恶之源。

19世纪以来,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进行烧杀抢掠,腐败的清政府官僚及其子民吓破了胆。《内经》云:十二官皆取决于胆。胆气已破则六神无主。

列强们带着以博爱、科学、民主为招牌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侵入了中国大地,最典型的是在中国各地开办学校、医院,中国人逐渐认可和接受了这种洋文化,进一步被“洗了脑”,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文化遭到摒弃,中医学首受其害。中国有两届政府要“消灭中医”:1914年,北洋政府把中医开除出教育系统;1929年,南京政府通过“废止旧医案”,虽然没成功,但对中医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有个别的历史学家、文豪也被洋文化洗了脑,说中医诊断不明确,自己得了肝癌,西医束手无策,宁死也不吃中药;梁启超被西医误割了健康的肾,还说这是个例,不能否定全体;胡适一向蔑视和攻击中医,虽借助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病,却仍不承认中医是科学的,等等。“文化自卑感”导致了民族虚无主义,不仅经济上向西方国家看齐,而且文化上也要向西方国家看齐,西方文化便成了衡量中国文化的尺子,没有达到标准者将遭到淘汰或改造。直至1950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改造发展中医的一系列措施,从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入手,买中医之菜做西医之饭,中医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了,现状如何呢?

医疗方面,在形式上,全国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中医院,但在政府投资和医院的规模上,一个省级中医院也赶不上一个县级西医院,即便这样,大部分中医院也被西化了,靠着核磁、CT、心电图、化验单给病人进行诊断,有人连号脉也不会或一摸手腕就草草了事。如今没有中医院校的大、中专文凭不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不学西医也根本考不及格,这样一来,就把自学成才的或师父带徒弟的人拒之门外了。所以,中医队伍的人数,据有关统计,已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80多万减至27万,纯粹用中医理论防治疾病的在编中医师只有3万人左右,而且多已年老体弱。可中国的总人口却从原来的4亿增到现在的13亿。这个数字有力地说明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不是发展了,而是衰退了。

中医教育是造就中医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毁灭中医的高级手段。在全国各大专院校里,到处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们读的不是医古文和中医的经典,而是外语,因为他们考中医研究生需要外语,需要西医。所以西医课程逐年增多,而中医的四大经典课程由原来的必修课,有的改为选修课,有的干脆被取消了。在中医科学化的规范下,必然导致中医西医化,使中医走向不归路。这样西医化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改行当了西医,没改行的也是不中不西,不会在发展中医事业上做出什么贡献,这就造成了中医后继乏人的可悲局面。

创新是灵魂,科研是先导。中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和创新,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的科研又如何呢?因为走得仍然是中医科学化之道,道路决定前途,前途决定命运。中医科研仍被“科学”的西医掌控,从主题意向到操作路线,乃至最后的成果都是按照西医的研究模式进行的,怎会得出中医的成果呢?过去研究出的不少成果如青蒿素、黄连素、川芎嗪等都不属于中医成果,它们是按西医理论和技术路线搞出来的,中药只能算它的使用原料。只有在中医理论和思想指导下,按中医技术路线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才算是中医成果,这样的中医成果当前很难看到。对于当前的中医科研状况,可以打个比方,科研人员是奶牛,拉着载满中草药的车,吃着中草药,走着西医路,挤出的是西医奶(成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的败局没有坐视不管,也想着力挽狂澜,连连出台挽救中医的措施,如在全国成立几种常见病研究组,开展省级和国家级的中医名师带学徒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国医大师,遴选近代100名中医临床家,还有近两年出台的在各省市组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因前述诸因,这些措施犹如被大沙漠吞没的绿洲边的几株胡杨树,让信奉中医的人看到了绿色,增加了几分喜悦和盼头。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民众逐渐觉醒,逐渐认识到古文化的价值,在古董拍卖会及中央台“寻宝”节目里,一件出土文物、一幅古字画能够卖出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高价,这是当代对固有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也是醒悟的征兆。他们开始认识到中国固有传统文化中有形的东西,还有比有形的东西更有价值的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价值更高出千万倍。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些探讨、讲述宇宙、人间奥妙的论“道”神书,如《易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内经》等,连当代的西方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看了都惊叹不止,有的哲学家看到《老子》的开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震惊,他们没想到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能达到如此高深的水平;欧洲计算机先驱莱布尼兹从《周易》六十四卦中发现数学二进制原理,即阴爻“- -”为“0”,阳爻“—”为“1”,成为现代编制电脑软件的主要工具。1930年,我国在法国留学的学生刘子华,用八卦原理算出了第十颗行星的质量、行速及轨距,其论文《八卦宇宙与现代天文》曾震惊世界。美国华裔学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他对德国物理学家拿破铁(La Porteotte)的“奇偶性对等不灭定律”提出异议,亦是从《易经》阴阳消长原理而受到启示的。李政道、杨振宁从太极八卦中得到启示后,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性和偶性虽然是不灭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伟大发现曾使两位学者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德国学者戈德伯,从太极八卦图受到启示,提出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CAMP(环磷酸腺苷)与CGMP(环磷酸鸟苷)是阴阳矛盾关系的假说。英国物理学家波尔认为,中国的太极图蕴涵着“并协性原理”。国外有学者还发现,我国八卦图和强子八重态对称性类似。《易经》八卦的二进位制原理被电子计算机采用了,有人甚至认为伏羲八卦次序图和原子核子链反应酷似。蔡福裔受《周易》八卦的启示,著《八卦与原子》,提出了新的元素周期,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之外的新发现。

就连“战神”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失败后,在牢里读到了《孙子兵法》,也拍着桌子说,早读此书,我不会遭此惨败!

被西方洋枪洋炮吓破胆的子子孙孙,面对中国现代的大好形势,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上述神力,不能永远抱着民族虚无主义的信念不放,不能永远死抱着“中医科学化——西医化”这个令牌不放。中国人民在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正以豪迈的步伐走向复兴社会主义伟业的大道,中医学更要振兴,跟上时代的步伐。

怎样实现中医事业的复兴,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中说:“一个民族要想站上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此时要回头寻找、学习、挖掘中医学的根源——经典著作(《周易》《孔子》《老子》《庄子》《内经》等),这才是我们中医的“看家本领”。 通过学习使我领悟到,中医学是扎根在中华文化这片圣土里,从中可悟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而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没有思想和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动衡观、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与时俱进,向边缘学科学习,如现代哲学、现代数学、现代化学、现代物理学等,通过学习把他们研究出的最新成果尽量用到中医学中,以此来壮大中医、丰富发展中医学。更要向西医学习,学习它的长处和优点,如西医注重微观研究、实验研究,它更虚心地向边缘学科学习。如发现X光和核磁的不是西医,而把X光和核磁用于为病人进行诊断的是西医,并成为西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西医能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从麻黄中提取出麻黄素,用于临床。青蒿素还在2015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当然,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正因为如此,西医学的发展很快,永葆青春。中医学要想复兴,要想很快发展,除社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因素,要像西医那样善于学习、乐于研究、长于实验。如西医能把中药改成西药,中医为什么不能把西药改成中药呢?什么叫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的药物便称为中药,如把青霉素族、氨茶碱等西药,用中医的归经、四气五味等理论来研究规范它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它们就变成中药,这就丰富、壮大、发展了中医学。这仅仅是举例,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只有这样博取厚积、为我所用、与时俱进,中医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向复兴之路,逐渐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服务。将来的中医学,不仅是属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医学,亦是世界多民族的医学。医道篇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动衡观

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认为整个宇宙充满永恒运动着的物质,物质运动通过变化而达相对平衡,运动相对平衡产生万物。物极必反,打破旧的平衡,开始新的运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这就是整体动衡观。一、中医的整体观

整体观念是把宇宙万物都视为一个整体,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息息相关的。整体又有大小之分,宇宙是大整体,太阳系次之,地球再次之。我们每一个人亦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人与天地(宇宙或称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名曰“天人本一”“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与社会环境亦是一个整体,名曰“人与社会相应”。以上合称“人与天地、社会相应”,这就是我们说的整体观念。“人与天地、社会相应”是中医学的整体观。生命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互感应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平衡的结果。人类不仅在自然界中生存,还要在社会环境中生活。所以,人类防治疾病、养生保健,不仅要“天人相应”,还要与社会相应。整体性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协调性。中医学重视人体自身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整体性。早在数千年前,《周易》已经特别强调天地、人、社会三维模式的整体观念。如《周易·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又云:“乾为天……为君(人),为玉,为今(物)……坎为水,为沟渎……其于人也,为加优,为心病,为耳痛。”都说明了《周易》非常重视天地、人、社会三维统一的整体医学模式。《内经》发展了《周易》三维统一观,使之与人体结合得更加密切和具体,创造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三维医学模式,体现了人与天地、社会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成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指导思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器官和组织之间,在结构上是相互关联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也是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一)人体自身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自稳自调,随时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有机整体。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和官窍等各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器官和组织之间都是彼此相互关联、制约和相成的,从而维持体内自稳状态,决定了机体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协调、统一和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统一性不单体现在生理、病理方面,还体现在临床诊断、治疗、处方、用药等方面。

1.人体为元整体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维方式是以元气论为理论基础,把人体理解为元气运化而产生的,遵循人的整体(不可分割)性、功能(非机械)性,对人体进行整体性、功能性研究,对养生等问题做出有机解释和指导。如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一书中所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统一的与中医相一致的系统思维。”中医还把人理解为元整体,即人的整体性具有本原性,是部分的基础和前提,具有不可分割性,认为“人始生,先成精”,是在作为原始整体的元精、元气、元神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人。人的元整体性是不可分的,中医学研究始终坚持整体观。《周易》强调“精”是人体产生的物质基础。如《周易·系辞》所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这已明确指出人体是一个阴阳合抱的整体。阴阳原同一气,命门为元阴元阳之宅、水火之蒂,就是说人体脏气的阴阳起始和统一于命门的元阴元阳。元阴即阴精或精气,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元阳即阳气或气——宗气、元气和正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源。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源,如《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中医认为,元气为气之根,出于命门。如《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元气之所系也。”气来自于自然界,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素问·六节藏象论》亦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皆说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

气靠气化作用而运行,气化是气的运化、生化。人体脏腑的气化过程,就是反应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的过程。中医学认为,人体靠气机升降来维持生命,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何为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升降出入,无气不有。”“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即言肝气行于左,肺气行于右,心气行于表,肾气行于里,是中医学脏气升降的生理过程。

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的整体性及其内外环境保持平衡状态的保证。有升必有降,有入必有出。升降是体内里气之间的相互维系;出入则是里气与外气之间的交换,有出入才能保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与协调,从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如升降运动停止,生命则立即终止,故又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可见,气之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是维持人体整体性、统一性的保证,对人体生死存亡有重要意义。

2.生理方面的整体观(1)“五脏一体”的整体观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构成人体的各个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五脏又由心统帅。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灵枢·邪客》亦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上述原文举例可说明如下问题:

①人体是以心神为统帅、主宰的大系统。人体主要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体(筋、脉、肉、皮、骨)、九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这些组织器官以五脏为中心,以心脏为统帅、为主导。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有其物质基础,如《内经》明确指出,“心主血脉”,“其充在血脉”,故有“心藏脉,脉舍神”的定论。血是神明的物质基础,现代研究已证实大脑缺血超过数分钟,人即陷入昏迷状态——无神状态。因为心脏使血在经脉运行无阻,以灌溉濡养五脏六腑,尤其是大脑,所以心脏才能够“主神明”,统帅五脏六腑,故《灵枢·口问》云:“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各种过激的情志刺激首先侵犯心神,继而影响他脏,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是情志所伤,是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有,则无不从心而发,以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维心所使也。”这就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心神为主宰的整体观念。

②人体系统是由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的五个生理子系统组成的。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便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子系统,这五个子系统之间也是通过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在心神的统帅主导下,构成了完整、协调、稳态(平衡)的生命体系——人体大系统。在整个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五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配合、分工协调的,如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运行,除了依靠心气的推动,还需要肺主气助心行血、肝藏血调节血量、脾统血防止血液外溢等。再如人的精神、意识活动过程,除了“心主神明”外,还需肺、肝、脾、肾、胆等脏腑的分工合作、平衡协调才能完成。

③为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治未病”提出了总纲。“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说明要想保障健康,一是只有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才能精神焕发、思维敏捷、聪明智慧,使十二官有序地发挥正常功能;发挥心主血脉的作用,使全身血脉运行通畅。二是五脏六腑相互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平衡、统一,从而使全身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生平安,不会遭受病邪的侵犯。总之,心主神明在养生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主宰作用失职,五脏六腑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疾病,健康就遭到破坏,身体就受到损伤,人的寿命就不会长久。所以,中医学的最高养生境界是养“神”。(2)“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形神合一”中的“形”,如上所述,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思维、意识、情感、心理等的变化。“形神合一”在中医古籍中又有“形神统一”“形神互根”“形神互生”“形与神俱”“身心统一”等名称,都是指一个健康的人,形与神是平衡协调、和合一致的关系。正如《灵枢·本脏》所云:“人之血气精神者,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亦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只有在养生方面正确循道而行,才能使人的形与神始终保持平衡协调、和合一致的健康状态,人才能够享其天年而去。

形与神俱,强调人的形体与精神、思维、意识等生命运动的整体统一性。这一整体统一性体现在人的生理、病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各个方面。形与神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是生命整体的完整体现。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功能表现,神不能离开形而单独存在,形亦不能脱离神而成为有生命的机体,否则只能成为死尸。正如张景岳在注释《素问·八正神明论》时所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无以活。”是以阐明了“形神合一”的整体统一的辨证的整体观。

3.病理方面的整体观

中医学不仅从生理的角度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整体性,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眼于整体,把局部脏腑组织的病理反应统一起来。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配合,在病理改变上亦相互影响,一脏的病变往往影响其他脏腑,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其舍于肾,至肺而死。”即是说,肝病可由心病而传来,肝得病之后又可传给脾脏,继而影响肾脏,最后死于肺脏。临床常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如肝炎的病人往往先出现胁肋胀痛等肝经常见症状,继而出现纳呆食减、腹胀恶心等脾胃症状。这是五行之间生克制化所致,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病往往影响到脾。这就说明了中医学在病理方面的整体观。

根据“形神合一”的观念,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五脏精伤则出现各种神的病理变化,“心怵惕,思虑则伤神”,张景岳在《类经》中亦云:“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素问·五常政大论》亦云:“根于中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神机,神是激发生命活力的主宰。《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是说明当疾病发展到“形弊血尽”时,神气尽衰不能运行针药,故治疗无效。《灵枢·天年》亦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移精变气论》亦说:“先身者亡。”说明了形衰则神无依,神衰则形无主,只有“形神合一”才是生命存在的保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个患胸痹心痛(冠心病)或中风半身瘫痪的人,日久必然精神不振,甚至出现心烦失眠等症。反之,一个因情志受过刺激而精神萎靡或失眠的人,日久必然出现纳呆食减、面黄肌瘦,甚至脘胀腹满、吞酸呃逆等症。正如《慎斋遗书》所说:“病于行者,不能无舍于神,病于神者,不能无害于形。”可见,在病因病机上形、神均可相互影响致病。在多数情况下是内外二因、形神并伤而致病的,只是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而已。总之,形神合一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指导下病因病机理论的基础。

4.诊治方面的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内外密切联系的生命整体,故体内有病,便可反映到体表官窍,如《孟子·告子下》云:“有诸内,必形诸于外。”所以,可以通过局部的、体表的、官窍等的变化,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来测知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从而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正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所知病矣。”即是说通过观察人体疾病的外在表现,就可以诊断内在脏腑的疾病,如全身肿胀、皮肤发黄、舌苔厚腻,就可诊断为脾虚湿盛,因脾主肌肉,又运化水湿,黄属脾色,应治以健脾利湿。近几十年来推行的全息诊治法更是整体观念在诊治方面的体现,如在内耳的内侧睡眠穴出现红点或脱皮,就知道此人有失眠症,在这个穴位上用压豆治疗,效果明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这些论述,都是整体观念指导下制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总之,中医学就是整体学,自始至终都是用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诸方面,如上所述。(二)人与自然环境整体观——“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整体观念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一直指导着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处方、用药等。现分述于下。

1.“天人相应”的渊源和内涵“天人相应”的“天”是指人类赖以产生、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界(宇宙);“人”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各种功能反应,如适应、改造自然等;“应”,是指适应、通应、贯通等。“天人相应”是指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通融、相互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人类来改造,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这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天人一体思想最早见于《易经》,如《易经·丰卦·彖传》云:“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即是说,人与大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周易》卦爻中天、地、人位与中医三维医学密切相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渊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上来源于《周易》,《周易》开了天地、人、社会三维统一的整体医疗模式的先河。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与儒、道二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很大关系。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对“天”的认识迷信色彩较浓重,认为天有意志,赏罚分明,是世上主宰一切的神,一切事物都受天控制。但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是较为先进的理念,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产生了有益影响,正如《礼记·乐礼篇》云:“乐者,天地之合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则姓名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矣。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合也。”即是说,天地动静,有礼和乐与之相应,这就蕴涵着“天人合一,相应相同”的思想。同时,孔子还提出通过主观努力改变人类命运的观点,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与“道”要统一,人要服从“道”,最后达到天人“同玄”——“天人合一”的境界。正如《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亦云:“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人生的根据在于道,生命的诞生也因于“道”,《庄子·知北游》中云:“天地之委形,天地之委和,天地之委顺。”人既然是“道”赋予的,一切就要遵从于“道”,《庄子·齐物论》云:“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所以老子、庄子的一系列关于养生的论述都是在遵循“道”的原则下进行的。在“道”的指导下,他们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安时处顺、与世同波等论断。可见,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自然界中生活的人必须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人类的诞生、成长和健康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他们主张顺应自然。但这种把“道”视为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和规律,倡导无为而治的观念,对改造自然为我所用有负面影响。总之,儒家遵《易经》“乾刚之阳动”,主张通过改造自然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改变命运;道家效《易经》“坤顺之柔静”,主张“无为”“宁静”。显然儒、道二家有不同的发展宗旨,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一致的。

中医学继承了儒、道二家“天人相应”的思想,在《内经》中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即人与天地——自然界相互通应、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自然观。

人类既然产生、生存、生活在自然界(宇宙)之中,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疾病的诊治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影响。所以,中医学在观察、认识、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生命、健康和疾病时,一定强调重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体性、统一性和互应性。“天人相应”传承了阴阳哲理观。阴阳是古哲学的概念,有名而无形,必须用具体事物来体现,《周易》和《内经》都有把天地分为阴阳的记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天为阳,地为阴,人亦应之。”而《内经》进一步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分阴阳,人体的表里、上下、内外、脏腑等皆可用阴阳来划分、定性,并引入诊断治疗和养生保健等中医的理论和实践领域。这就把阴阳理论由哲学概念变成医学概念,实现了哲医一体的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给中医学的发展、壮大、提高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亦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医理方面的根本区别。

2.“天人相应”生理整体观《周易》《内经》等均认为,阴阳学说适用于整个宇宙(自然界),是自然界遵循的法则和规律,是统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纲领,人类产生、生存、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适用阴阳学说,人类在研讨生命规律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同时重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重要影响。

自然界对人体生理具有较全面的影响,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说明了自然界天地气候对人体生理的较全面的影响。

自然界的大气存在着升降运动规律,起到了天气与地气的交通、转化作用,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生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说明自然界的大气存在着高下相互感召、升降互为因果的关系,从而产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每个过程。自然界的大气还存在着气化现象。自然界大气气化,是指大气的运动变化,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产生六气气化的根源是宇宙的运动,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又说:“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亦说:“何为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人中,人之居也……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这即指出宇宙运动是气化的源泉,气化又是宇宙万物的变化。人类居于天地上下交往之中,在气化中产生,正如《易经·系辞》所说:“生生之谓易。”自然界因气化而产生了生命,而人类是自然界最复杂微妙的生命体,所以,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即是说天给人类提供了风、暑、湿、燥、寒五种气候变化以供人类呼吸,清气入肺与营卫之气相结合为宗气,而发挥鼓动血液运行、进行呼吸、发音说话等功能。人体的元气、正气等诸气的生成,与五气亦密切相关,即人体阳气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五气和五味。而地给人类提供了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供人食用,即人体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食物。这说明人类生、长、壮、老、已一切生命活动,都赖于大自然提供的物质条件。自然界一年之中有阴阳四时的气候改变,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万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类同样要顺应这种变化,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春夏气候温热,人体阳气顺应天时则腠理疏松、汗孔开张,而随汗发泄于外,则汗出而小便少。秋冬季则气候寒凉,人体阳气顺应天时则腠理致密、汗孔封闭,而汗少、小便增多。这样,人体通过汗液和小便的排泄来保持体温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以便保持健康状态。

人体的“天人相应”不仅表现在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规律上,还表现在顺应一日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上,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的阳气顺着东方的发生、太阳的初升而由内向外激发,至体表调节腠理的开合以抵御外邪;到了中午,自然界的阳气隆盛,人体阳气亦随之隆盛;当太阳西下,自然界阳气渐渐减弱,体内阳气亦随之变虚,这时,为了防外邪从表而入,人体的汗孔也会闭合。我们人类必须顺应一日之中阳气阴阳消长的变化,日出而作,日夕而息,与自然界保持一致,才能健康长寿。

现代的医疗实践和研究也逐渐证实,一年中的四季和一日中的阴阳变化直接影响人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变化。如心率在早上八九点时偏快,血压也偏高。在中国、日本等四季分明的国家和地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最高,此时自然界阳气最弱,阴气最盛,此乃水克火也。心属火,故心病在冬季——寒水之时发病率、死亡率较其他三季高。现代医学气候学的一个个研究成果,也在逐渐解释天体运行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人的脉象也因受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所谓脉象,是脉搏动时表现于外的生理表现、现象或象征,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说:“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软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含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即是说人的脉象受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影响而呈现着相应的生理性改变,如不是这般规律性改变就说明人体发生了疾病,是病理反应。可见,从脉象上也体现出“天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