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主道是家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5 12:21:1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建勋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成才主道是家庭

成才主道是家庭试读:

序言 可贵的教育探索精神

刘道玉

今年元宵节过后,河北石家庄的杨文雅女士通过基金会联系到我,希望我能拨冗接待她,就孩子教育问题与我进行交流。在征得我的同意后,她在元宵节过后两天来到武汉,下榻在武汉大学附近的汉庭大酒店,说准备在此等候一周,目的就是“望素心之诚,祈得一缘”。作为终生都在关注教育问题的人,对于一个千里迢迢赶来的交流者,我怎能忍心让她周旋一周呢?于是,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交流了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看似意犹未尽,但她说不忍心再多占用一个耄耋老人的时间,更何况还处在料峭春寒的时节呢!我们约定,以后可以通过邮件经常交流,愿意与她讨论任何问题。临别时,我把自己的几本教育著作赠送给她,其中包括一本精装英文原版书《The Way to Happiness》。

过了一周,基金会又以邮件形式转给我一封信,信的署名者是湖南的李建勋先生,他自称是一位由教师转为公务员的学生家长。同时,随信还附上了电子版的一本书稿,书名是《成才主道是家庭》。这两件在短时间内出现的事看似偶然,但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说明家庭教育正困惑着众多的学生家长,也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重视。直觉告诉我,家庭教育是当前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对李建勋先生的这本书颇感兴趣,特别是他的醒目书名:《成才主道是家庭》,立即得到了我的认可与共鸣。因此,我同意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以抒发我的读后感想。我历来不喜欢由人捉刀,为了写这篇序言,我认真阅读了书稿的内容。虽然阅读书稿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我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从中受到了许多的启发。对于作者的个别欠妥提法,后来我们在面谈时,也坦诚地进行了交流,我提出了个人的一己之见。

与众多书著不同的是,这是一部亲历教育自己女儿试验的完整的记录,而且历时18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有学术和使用价值的著作,非常愿意向广大的读者推荐,特别是广大学生家长们有必要研读这本书,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学习他可贵的教育探索精神。

概括起来,这部书有五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为人父母者,必须担负起教育子女的神圣职责。中外教育史均表明,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和文明的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家庭教育的成效。一个不为人们所察觉的现象是,为什么同一分数段进入到同一所名校的学生,但后来才智和成就却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呢?这其中就有家庭教育的区别。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话来说,最好的教育是在个人发展的前期,也就是家庭的教育,它是奠定一个人一生的基础。《欧孟仪型》是清末画家吴嘉猷的一幅名画,展现的是欧阳修和孟轲母亲教子的画卷。像这样的例子,在西方国家也屡见不鲜,如大发明家爱迪生,瑞士天才的数学家欧拉,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德国19世纪的天才卡尔·威特,瑞士伯努利数学家族等,在他们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家庭教育功不可没。

可惜的是,我国当今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却没有把握住教育的正确方向,教育产业化就是明显的误导。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广告、各类教学辅导班、奥数班、教学辅导资料、高考“秘笈”推销、家长学校等肆意泛滥,把教育非市场价值准则统统地排斥出局,这是导致我国教育问题丛生的根本原因。许多学生家长宁肯送孩子上培训班或请家庭教师,但却不肯花时间研究教育,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李建勋先生是个例外,他坚持长期跟踪对女儿教育的试验,并写下了全程记录,其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二、家庭教育不是率性而为,必须自觉地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李建勋先生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因为他是师范毕业生,受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熏陶,又有从事6年教师工作的经历,这些都为他以女儿为对象进行教育试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止于此,在长期的试验过程中,他还参阅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看得出,作者深受弗洛姆和华生心理学的影响,也借鉴了戴尔·卡内基励志教育的经验,所以他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三、教育是一块伟大的试验场地,最是需要躬耕的人。前苏联教育学家阿·波瓦利阿耶夫曾说:“教育是一块伟大的试验场地,发展个性、教育技术需随之改变。”纵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们既是哲学家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家,为了推行其教育理念,大多亲自创办了新型的学校。例如柏拉图学园、夸美纽斯试验学校、杜威实验中学、洪堡的柏林大学、罗素的比肯山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农村中学等。在现代的中国,除了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外,既没有开展教育试验的教育学家,也没有躬耕教育试验园地的校长。虽然我国现在有众多民办(或私立)学校,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它们基本上没有办学的新思路,也不是为了试验某个特定的教育理念而创办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中国没有世界级的著名教育家,这是与一个拥有最多教育试验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的,应当引起我国教育界深刻的反思!

教育领域的确是一块伟大的、广阔的场地,试验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或一门课程,或一个学生,或一个子女。我之所以赞赏《成才主道是家庭》这本书,是因为我很佩服李建勋先生进行教育试验的精神。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掌握在父母的手里。”我真诚的希望,我国的学生家长们,各级学校的领导者们,广大的教师们,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们,积极地投入到这个伟大的试验场地里来,由此而涌现出大批的著名教育家来。

四、异见当尊重,创造最可贵。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不是源于赞同或赞美,而是因为人们有“不从”的行为,有不从才会有创造,才能不断地前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自由的人,而只有对人云亦云的世俗观点、对权势人物说不,人才能成为自由的人。我高兴地看到,在李建勋先生的书中,多有异见或“不从”的观点,例如他提出的“外因主导内因”的观点,就与传统的内因决定论相悖。其实,外因与内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我们不难为他的观点找到佐证,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母爱使爱迪生成为大发明家;荷兰凡·高在画店打工的经历,激发了他对画画的兴趣,虽然27岁才开始学画,但执着的追求使他成为世界后印象派画作的代表人物。这些事例不都说明了外因的主导作用吗?

五、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是为了应用。教育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理论创始人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行动——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只有行动起来,努力改变现状,才是真正对理想的拓荒。”《成才主道是家庭》这部书,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具有普遍的实用性。他提出的关于孩子成长中常见的17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值得广大学生家长们在实践中参考。

这部书的亮点,远不止我以上所谈的五方面,相信读者从中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多的家长们,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的伟大场地中来,通过辛勤的耕耘,总结出你们自己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以此催生出我国教育学园地里百花盛开的景象!

受作者嘱托,却之不恭;读书稿有感,谨以为序。2014年3月28日于武昌珞珈山寒宬斋(本序言作者系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

前言 外因主导内因

小时候曾经看过印度电影《流浪者》,里面的一句经典对白让我印象深刻: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记得当时和社会舆论一起批评这句话,但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它很有几分道理。

这并不是崇奉政治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出身论、血统论。从公平、正义的理念出发,一个国家和社会应该尽可能营造平等的环境,消除各种歧视和特权,让每一个人都有均等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而出身论、血统论正是与上述理念背道而驰的,应当受到批判和唾弃。

这也并不是否认古今中外一些子辈跨越父辈身份和阶层的事实。在一个体制完善的国家或地区,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并不稀罕。发明家爱迪生,来自一个农民和教师组合的家庭;而总统林肯的父亲,只是一名粗俗的林木工人。体制恶劣的环境里类似情况虽然少,但仍然存在。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出生于贫困人家,而几乎同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都是赤贫的农民。

但是,这些事实并非历史和现实的普遍现象。更多的事实是,一个人的成长与其父母和家庭密切相关。受过教育的父母,通常其思维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会不同于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他们一般从事着智力程度较高的工作,其视野会比较开阔,其经历也会比较丰富,其人脉关系相对也更多。在对孩子的影响方面,他们不仅更有可能有财力供养孩子的教育,而且更有可能在诸多方面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主动的培养教育,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当然要大些。思想家孔子的祖先为贵族,其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鲁国的陬邑大夫,尽管后来家道中落;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精熟天文、史事,通晓诸子学术”,曾任朝廷的太史令(后司马迁继任这个职位);音乐家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也是一位悉心教子的好父亲,从莫扎特不满三岁开始就教他读书写字弹琴;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密尔的父亲詹姆士是历史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他完全依照自己的理想对儿子进行文化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密尔三岁时就教他希腊文,八岁时教他拉丁文并特别注重对儿子的思想引导,“使密尔在初期教育中,一开始就比同时代的人多占了25年的便宜”。

当代中国高等院校招生情况很能说明这一问题。据统计,目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等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在5%~15%,其他则来自城镇,而尽管农村学生在整个高等院校学生中要占绝大多数。(当然这一现象包含着城乡贫富差距过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

相信《流浪者》里的那句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分析上述事实和亲身开展教育实践的同时,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那就是:在儿童教育领域,外因主导内因。

通常来讲,儿童的心智并不是成熟的,没有独立自主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可塑性、模仿性,基本受周边环境的左右。他天生并不具备是非判断能力。周边人物特别是父母的爱抚与憎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罚、支持与反对、容纳与排斥、崇尚与贬斥等行为、情感、价值和趋向,决定着孩子的行为、情感、愿望等方面的选择。犹如拖在车头后的车厢,孩子会在父母的带动和左右下前进。父母如果喜欢读书,又特别注意引导发展并且是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方法来引导发展孩子的同样举动,孩子一定会成为爱读书的孩子;父母如果是强盗,他们对孩子的开始是偶然的后来是经常的偷盗行为给予漠视、支持乃至赞扬、犒赏,孩子不成为强盗的可能性十分小。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正是说明了外部环境对人的性格个性的关键主导作用。

我国的儿童心理发展学简单地依据某个哲学原理,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儿童自己本身的变化才是变化的核心内容,是变化的主体,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教育等外部条件就无法起作用;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只能一定程度地影响主体的变化;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这种生硬的移花接木理论,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抹杀了千百年来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大量事实。很大程度上,它误导了政治家和各类社会工作者,淡化了包括价值选择、社会风尚、人文氛围等内容的整个社会环境建设工作的重任;它尤其误导了广大教师特别是家长,不能充分看到教育的关键作用和神奇魅力。它就像空中的一团迷雾,遮挡了清澈、明亮、温暖的阳光。

20世纪初的心理学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状态良好的儿童以及由我支配的养育环境,我保证将她们中的任何人培养成我所选定的某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当然,也可以是乞丐和小偷……”英国教育家尼尔曾说过:“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马来西亚教育专家钟积成认为“好孩子,坏孩子,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他们从另一角度说明或印证了外因主导内因的教育原理。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他天生有多么聪明,而是后天教育和环境作用的结果。孩子的未来主要掌握在家长、教师等人的手中,也与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很大。家庭作为孩子所处的最重要的外因,是孩子成才的主要通道。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切不可忽视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切不可忽视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理念选择,切不可忽视教育者的思维和情感表现。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社会大环境的优化。教育是民族之本,国家之纲。为了我们的孩子,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实施、舆论导向、信仰崇尚、文化追求、社会保障等一切构成社会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要精心打造。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一片贫瘠、龌龊的土地,不可能生长出娇艳、鲜美的花朵。

就像植物中的莲和藕,肢体上相连品质上又相斥的特征一样,外因主导内因原理既有跟身份论、血统论相同的地方,又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个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原理中的外因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像身份、血统这些“一锤定音”终身不变的东西。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环境,都可以因实施一定的行为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出与其原来本质不同的一些特征,这些行为和特征会使作为内因的孩子呈现不一样的成长。前文列举的文学家宋濂,其父母虽为贫苦之人,但极为重视宋濂的教育,想方设法让宋濂就教于当时有名的学者梦吉、吴莱等人,完全不是一般贫苦人的眼光;林肯虽然出身伐木工人的家庭,可是其生母、继母都十分重视林肯的教育,不顾其父亲的阻挠而让他上学,其继母更加注重培养他宽容大度等优秀品质;爱迪生的家庭非常普通,父亲是农民,母亲只是一位小学教师,不过他母亲懂得教育的规律,而且极有爱心和耐心,当爱迪生被老师称为笨蛋的时候,她一直鼓励并告诉他:“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瞧不起你,妈妈都相信你。”

因此,作为父母,即便身处贫穷和卑微,但是只要勇于学习,不懈努力,注重自己行为的重塑和传递,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传播正能量,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富有和尊贵的人。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也并不是说家长、教师、环境等外部因素决定着孩子将来一切的细节,并不是说孩子要成为哲学家,家长一定首先要是熟知概念、范畴、推理的“老夫子”。它只是说,如果外因付出了足够的、得法的努力,就可以成就出造福社会、荣耀家庭的良好内因。至于孩子成才的程度、类型等,往往不一定是父母等外因所能左右的,也是没有必要去左右的。

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这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在现实的中国还没有多少市场。它就如常年躺在超市角落货架上的商品,积满了灰尘,很少有人问津。在当今社会,除了学校教育的畸形化以及社会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的现象,正在逐渐拨乱反正之外,单就家庭教育来讲,已经陷入两大“误区”。

一是对教育的忽略和轻视。有的以为孩子的成长靠他自己,“树大自然直”,“儿孙自有儿孙福”,认识不到教育的神奇作用和魅力,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自觉地让不良的思想、道德、思维如“二手烟”一般伤害着孩子;有的认为家庭的富裕、自己的事业和职位比孩子的教育重要得多,起早贪黑忙于自己赚钱,在外奔波于各类事务之中。许多孩子一年到头看不到父母,有的甚至几年都看不到。曾经有报道说在城市打工的父亲去车站接多年未见的孩子,要借助手中的照片相认。(当然这类情况绝大多数都不是父母们主动而为,而是为基本生计迫不得已——这也是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他们不知道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挖了铁矿,丢了金山。

二是对教育科学的无知、蒙昧。这类父母不是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相反他们是相当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他们不知道教育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不了解教育的真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以致让孩子离成才的道路越来越远。有的靠棍棒,经常用打骂、责怪、吓唬、命令等方式对待孩子;有的总是批评教训,全然不知孩子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尤其是需要不断激励的人;有的一味溺爱,过分迁就娇宠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有的只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品德培养、思维训练、人文陶冶、身体锻炼等抛到一边;有的领着孩子今天上这个班补习,明天上那个班训练,让各种教辅资料充斥孩子的书包,剥夺他们基本的玩乐和休息时间,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

两大误区阻碍了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阻碍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

虽然实证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途径,然而,没有事实检验的真理一定是苍白的,缺少信服力的。应当说外因主导内因原理的发现,尽管也历经儿童认知和行为心理学的对照、分析、探讨,但最初观念的萌生和事后的证实,都源于大量古今中外的事实和自己的实践。

女儿考上北大,无疑是我阐述原理最有说服力的例证。虽说它只是每年全国几千个样本(根据北大、清华招生录取情况)中的一个,但特殊性包含于普遍性,其中蕴含着许多共性的东西。(当然上北大并不意味着成才,而仅仅是迈上了一个促进成才的更大、更好的平台。)它使我更有信心和底气向世人陈述我的发现。

不过我并不想在本书中详细论证这个教育原理,而只想把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呈现表述出来。因为我知道广大的家长们虽然需要理性的唤醒,但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引,更需要可以模仿和运用的实在方法。

当然,书中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实然”,还有“应然”。它们虽然不全是我曾经采用的做法,而是教育科学要求或者别人已经采取的好做法,但都是我认为重要的教育环节、举措和步骤。实际上,书中的“实然”,也并非都是我独特的发明创造,其中大部分,都是吸收和采纳先贤的智慧。

而世间的智慧,并不一定总是源自于浩瀚的典籍和宏大的讲坛,有时候竟源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细节。

还记得小时候,家后面有一块荒地,长满了各种杂草。有一天父母亲扶锄挥汗,除草翻土,将它变成了一块菜地。经过播种、施肥等步骤,一些日子以后,家里的餐桌上便多出了几种不同的新鲜蔬菜。同样的一块地方,不同的行为和选择便有了不同的收获——不过那时我还不能像现在这样理解,直到自己开始养育孩子,才开始明白他们改变外部环境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才渐渐认识到:构筑孩子的未来,首先应从父母的行为塑造和改变开始。作者于2012年9月

part 1 爱子有方

爱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没有爱的人生是苍白的、孤独的、悲哀的,如同没有生命的岩石。没有爱,人就陷入了病态,即使有躯壳,也只是行尸走肉;有的甚至会陷入一种疯狂,堕落成罪犯。

对儿童来说,爱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他们对整个外部社会还漠然无知,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友情,缺少独立性。如果没有爱的氛围环绕、怀抱,他们会对世界充满恐惧。而爱,如同乳汁一般,滋养着他们,让他们感觉世界的美好。爱可以让他们依恋、牵挂、平和、满足、安全、舒畅、自信……除了生理需求,儿童生命中很大的部分都是为了获得爱、留住爱。父母、亲人的冷漠、拒绝乃至愤怒,都会让他们十分不安;而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他们会按照亲人们的指示和要求行事——而家庭教育就容易在这种情形中施展开来。当然,孩子愿意学习、接受教育,还因为学习和受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跟游戏一样。

人人都能感受爱,人人都可以去爱,但并不是每一位当父母的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西方人对待已学会走路但跌倒在地的孩子通常不会去扶,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哪怕他在哭泣;中国人则不同,大多数会急忙走过去,将他扶起或抱起,抚慰再三,有的还在孩子摔倒的地方蹬上几脚,骂上几句。父母如果不会正确地爱,不知道爱的良好方式和途径,就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使孩子走上邪恶的道路。

1.教育知识导引的爱——学会正确的爱

很少有人不爱孩子。这既是为人父母的一种天性,也是人的理性选择、情感积累、愿望满足、快乐追寻、习惯驱使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既然是自己的血脉,既然从小开始就与自己朝夕相处,加上孩子——这个上天赐予人类最重要的礼物所表现出来的世间最经典最美好的天真、纯洁、可爱,每个人很自然都会爱上自己的孩子。当然,后来也有一些父母开始讨厌孩子(除去短暂的时期和个别的情况)甚至憎恨孩子,那是因为长大后的孩子严重违背他们的意愿和公共道德乃至法律,给他们造成相当大的伤害。而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实质,是源于父母们不会正确地爱。

不过,爱是有深浅之分的。有的人可以为孩子奉献一切,有的人虽然也爱孩子,但是这种爱常常给自己的名利追求、事业追求、娱乐追求让路,有的人爱孩子就是给孩子吃饱穿暖。爱的深浅自然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们对孩子尤其喜爱。自从孩子出生之后,她几乎占据了家庭的中心位置。家中的每件事情虽然并不都是为了孩子,但是一旦与孩子的有关事情相冲突,则大都会被放到一边。对于孩子所必需的经济支出,譬如食品与书籍购买、英语与舞蹈培训、旅游参观、竞赛外出等,通常没有什么犹豫;与此同时,对于为孩子成长所必需的时间占用,也大都没有什么吝啬。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衣食冷暖极为关注(现在来看,还是有些过头)。甚至可以说是:孩子一咳嗽,家长就会“感冒”。说起来也许别人不相信,平常的确是在孩子第一声咳嗽发出的时候,我就会给她喂抗病毒口服液。这种神经过敏式的精心呵护还是有成效,孩子长到18岁,仅短暂住过一次医院。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特别注重她的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从妻子怀孕开始,我们就“按图索骥”,依照相关保健书籍去注重营养供应。孩子出生后,总想着法子将营养的东西送进孩子口中去。那时候妻子有这种感觉:每喂孩子一口饭菜,就感觉好像捡到一块金子。孩子长到一定阶段,我们根据她的喜好制订了食谱。食谱由我用白纸写好,粘贴在厨房门上。高一时外出租房,白底蓝字的食谱也一并搬家。到高三后,考虑到孩子的大量付出,我们还去超市购买昂贵的新西兰猕猴桃、美国蓝莓、红樱桃等进口食品。体育锻炼方面,除了舞蹈训练外,从她还在上幼儿园开始就带她早上跑步。记得有段时间她说希望早上下雨,这样她就不用很早被我叫醒去跑步了。进入高二后我们还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武术训练队。锻炼强健了她的筋骨,也调剂了她紧张的神经,使她尽可能有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有的家长会郁闷或疑惑地说:“我也是这样做的,我比你做得还好,可是为什么没有成效?我倾注大海,却连小溪都没有收获呢?”

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没有正确的爱。

这里我想借助并改造哲学家罗素的一句名言,他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而我以为家长对孩子正确的爱,应当是由教育知识导引的爱。

正确的爱是符合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观的。它包含有或者导向于自由、平等、博爱、宽容、正直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和追求人类基本的善,贬斥和消除不良行为乃至罪恶。它渗透着科学的意识、规则的精神;它追求并重视精神和情感的交流与给予,而不停留于物质和金钱的抛洒与满足。

正确的爱是符合人性特点和儿童青少年发展规律的。它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喜怒哀乐,理性而且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价值;它并不把孩子当神来看,也并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神;它尊重和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而不把他们当做动物或者机器。

正确的爱大都是相同的,错误的爱各有各的缺陷。总体来看,都是违背了以上两个方面。我们来看两种比较常见的错误的爱。

一是溺爱型。孩子成为两代人“众星捧月”的对象,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要什么就有什么,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家长对孩子关心爱护过头,真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事事帮孩子操作、代劳,孩子上小学了,还给喂饭;孩子上中学了,还帮他穿衣、整理书包。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与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访问日本,一个高一的女生向他抱怨:“我父母真是的,昨天一晚上来了3次电话,今天早晨还用国际长途电话给我叫早”。溺爱下的孩子,要不个性专制,称王称霸,暴虐横蛮,难于合作,团队精神差;要不缺乏生活独立性,不容易适应社会和集体,受不起挫折,性格柔弱。

二是压迫命令型。这种类型的家长信奉“父为子纲”的封建论调,以为孩子是自己的,打骂、指挥、强制孩子是自己天经地义的权利,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是跟自己一样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顾教育科学要求和孩子的身心特点,蛮横地施展大人的意志。经常用以下祈使句吩咐督促孩子:“快去做作业”,“不准看电视”,“不能看漫画书”,“把房间打扫干净”。这种教育培育下的孩子通常会比较胆怯,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畏缩自卑,孤独忧郁,独立性差;有的会产生逆反心理,阳奉阴违,心理阴暗,性格孤僻,欺蒙说谎,恃强凌弱。

正确的爱,收获的是欣慰、幸福、自豪;而错误的爱,往往要面对劳累、烦恼甚至痛苦。

2.家是“爱的港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展现和实施父母之爱的基本场所和依托。家庭氛围的优劣,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就好比庄稼与土壤,庄稼长得怎么样,肯定与其土壤有关。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文科状元刘畅的父亲在谈及成功的经验时说,培养孩子最成功的地方是给了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最大的爱。

良好的家庭氛围,应当像暴风雪夜原野中的小木屋,充满着温馨;应当像秋天清澈的潭水,宁静透明;应当像港湾,让人休憩放松;应当像森林中群鸟歌唱的早晨,弥漫着快乐、自由、清新。

家庭氛围的美好与否,取决于孩子父母即夫妻双方的性格和品德。开朗的人,家中自然会有更多的欢笑;阴郁的性格,常会使家里冷漠。夫妻勤劳,通常家中会井井有条;而一个懒惰的家,常常会穷困和混乱。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选择有着良好性格和品德的配偶,同时也要不断改变和优化自己的性格和品德,这样才有可能去培养优秀的孩子。莫扎特的经历就是这样,“母亲安娜·玛丽亚是一个性情温柔、性格开朗的女子。莫扎特所具有的诙谐,有风度又不失和善的气质,可以说是从母亲那儿继承来的”。

我的性格和品德有着不少值得完善的地方,不过为了孩子,我曾试图尝试着变化。我天生没有多少幽默的细胞,但为了让孩子体验和学习幽默,许多次我从网上下载幽默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不够乐观、潇洒,我就常常在洗澡的时候哼唱歌曲,在星期天的早晨,在全家人一起享受早餐的时候,播放音乐和流行歌曲。家中并不快乐而指望孩子快乐,家里散发着懒散却希望孩子勤奋,从来都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有不少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好方式。①携家人出游

一家人外出旅游或游玩,是增进家庭情感的重要途径。一段时间,远离家庭的琐碎与繁杂,避免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和学习而无法拒绝的分离,一连几小时乃至几周都与家人相处,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开展家人间的情感交流、嬉戏游乐等,无疑可以使亲情更加浓郁。不仅如此,出游还可大大增加孩子的见识。许多名人幼年都有随家人出游的经历。法国作家雨果童年时期就游览过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德国神童卡尔·威特5岁时,就几乎周游了德国的所有大城市。

我和妻子一直比较重视带女儿出行。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游览市内的公园;还利用和创造条件,带女儿去更远的地方。在女儿高中毕业前,除了省内的风景名胜韶山、南岳、桃花源、凤凰、屈原祠等地方外,她还去过北京、上海、青岛、大连、西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佛山、桂林、贵阳、遵义、昆明、大理、丽江等地。2002年暑假,妻子带女儿去北京游玩,行程中安排了参观北京大学。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仅仅如流星般闪过的奢望后来竟然变成了现实——10年后女儿正式跨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与孩子一起出游还可以增加她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情愫。记得2001年中秋之夜,我们全家人一起散步到烈士公园赏月。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指导女儿细心观察、赏月,回去之后7岁的她写下习作《湖上夜色》,不久就发表在《家庭导报》上。②召开家庭会议

为了定期对女儿进行各方面的总结,促使她不断固化、强化优点,改正缺点,同时为了增加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完善家人的性格,自2005年2月(女儿10岁多)开始,我们开始实行家庭会议制度。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女儿开展自我总结以及家人之间相互提出要求、建议。当然会议的中心是女儿,我和妻子只是陪衬。会议的频率大约是一年二三次,每次持续的时间约2小时。会议一般在家里举行,只有一次是在公园里。

刚刚开始举办家庭会议的时候,女儿大都兴致勃勃,因为每次都可以听到对她的赞赏肯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的兴趣减弱下来,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每次要对她的弱点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

现在来看,家庭会议好比旅途中的加油站,可以不时给家庭补充能量;它也像一架饮水过滤机,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减少我们行为和性格上的杂质,促进家人相互之间的和谐以及健康成长。

范例:2007年3月3日家庭会议记录:李鸿献一、对李鸿献的评价和建议(一)优点李鸿献自评:1.作业字迹工整;2.上课认真听讲;3.写作文速度快,习惯好;4.讲卫生;5.全面发展;6.待人有礼貌;7.热爱班集体。爸爸的评价:1.遵守纪律;2.跟同学关系不错,交友慎重;3.诚实;4.良好的学习习惯;5.学习非常专注;6.初步养成了复习的习惯;7.作业认真,做完细致检查;8.舞蹈、唱歌、小提琴、口琴等方面表现出众,节奏感强;朗诵也不错;9.吃东西有进步,速度也快了些。妈妈的评价:学习基本功扎实。(二)不足或建议1.每周对本周的学习内容复习一次;2.多读历史、科学、阐述性、议论性、名人传记之类的文章或书籍;3.进一步加强自学,要善于总结;4.要围绕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多搞体育锻炼,拿专门时间训练体育专项;5.记住四个词:毅力、创新、勇敢、自觉;6.上课积极举手发言;7.看电视时不要呆坐,可以一边看一边搞锻炼;8.每周练一次小提琴。二、对妈妈的评价和建议(一)优点1.饭菜搞得不错;2.关心女儿;3.开始注重锻炼身体;4.开始注重营养保健。(二)不足或建议1.自己觉得还应提高烹饪水平;2.要加强学习;3.加强智力训练;4.不要芝麻小事斤斤计较;5.教育女儿要多鼓励。三、对爸爸的评价和建议(一)优点1.作风民主;2.有好的学习习惯;3.注重锻炼身体;4.注重营养;5.关心一个女人和一个女孩;6.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二)不足或建议要多陪妈妈散步,满足妈妈小小的要求。③开展家庭游戏

游戏是人性和谐生存发展的需要。在不需高深智力人人都可参与的游戏活动中,人们为了获得赢局和奖赏,避免败局和处罚,通常会全神贯注。时常出现的意外、惊喜、遗憾、庆幸,自己计谋的筹划运用和对别人计谋的猜测瓦解,失望与希望的交替,紧张与放松的轮回,都会让人兴趣盎然。这一过程如果把握有度,可以愉悦人性,调节心情。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哪里有儿童游戏,哪里就能听到儿童的笑声。“躲猫猫”就是儿童最初接触的游戏。或许它也是人类游戏之源。在儿童游戏中,除了以上列举的益处,儿童们还可以增加学习能力,增进智力和体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妥协合作精神。因此如果我们的教材和教学活动尽可能设计成游戏形式,那将对儿童的学习大有帮助。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提供的游戏总是比较稀少。这一方面是因为要设计和组织由多个儿童参与的游戏的成本和代价总是比较高,另一方面是成人对游戏活动重要性的忽略。现代科技的发展廉价地为儿童(当然也为成人)提供了大量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它虽然比传统游戏更加快捷、方便、惊险、刺激、有趣,但是它消除或消减了传统游戏含有的培养儿童沟通能力和妥协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容易让儿童沉迷于虚拟世界,增加现实的孤独感和陌生感。有的游戏还充斥暴力和色情,让心智远未成熟的儿童受到侵害。难怪科技成为现代哲学家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人尖锐批判的对象。弗洛姆说得好:“我们生产着像人一样的机器,同时生产着像机器一样的人。”

家庭游戏还有一种特别功能,可以增加爱的温馨氛围。孩子出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它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以上所说的益处,也让我们深切体验和享受天伦之乐。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跟孩子玩过“躲猫猫”、比赛走路、比赛跑步、比赛跳绳、比赛打羽毛球、比赛装积木、下跳子棋、下象棋、下围棋、玩围棋五子连等常见的游戏,另外也玩过“词语接龙”、“故事接龙”(家长和孩子轮流编一个故事)、“算24”(对4张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得出24算胜)、记忆词语比赛(在白纸上写上不相干的一些词语,观看5~10秒后复述出来)、记忆事项比赛(事先在纸上写上一系列事项,然后凭记忆按顺序完成)、推搡比赛(两人相距一定距离站着,相互之间推拉,谁先移动脚步算谁输)等不多见的家庭游戏。

在孩子年幼时与孩子的游戏父母应当适当装笨现拙,以凸显孩子的能力,增加他的自信心和兴趣。等到他大了局势则非你所能左右,有时你竭尽全力,也可能不是他的对手。可这时你往往会在失败中感受着快乐——这或许是人生中唯一的在失败中却感受快乐的情形。④其他营造家庭良好氛围的方法

每个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性格特征及爱好去采取合适的方法营造氛围。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我们还在生活中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与家人一起散步。由于女儿课业负担重,平时通常只有我和妻子一同散步。但是只要有可能,我们就邀女儿一同参加。在散步中的谈话交流,口吻上消除或减少了生硬的命令式、拒绝式,而更多的是和风细雨般的建议和商讨。当然谈话的主题五花八门,没有规定和约束。

尽可能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晚饭已成为一天中家人团聚在一起交流的基本方式。然而中国式人情往来的各种饭局应酬,却在日益啃噬着这根家庭情感纽带。一个人如果没有或者拒绝这种应酬,则基本被排斥在社会的大门之外,遑论事业和生意的生存发展。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事业与孩子教育的矛盾冲突中明智地做出调和、选择,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的事。大部分时间里,我和妻子都能陪女儿一起吃晚饭,尤其是妻子。妻子精湛的厨艺,我和女儿之间有时类似精神晚餐的人文交谈,都让我们十分享受。

与家人一起看电视、电影。记得女儿小的时候陪她看过《小鸡快跑》、《泰坦尼克号》、《妈妈再爱我一次》等电影。近些年陪她看过《画皮》、《后天》、《山楂树之恋》、《叶问》、《2012》等。

在家里放音乐、唱卡拉OK。音乐是促进人类情感、智力和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没有音乐,要培养人的优雅、崇高情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基于这种认识,从妻子怀孕开始,我们就开始音乐胎教。孩子出生2年多后家里专门添置音响设备,购买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碟片,适时播放或跟唱。在孩子读高中的最后两年,我们因为住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家中没有专门的音乐设备,加上孩子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与音乐的隔膜自然加大。不过我仍然鼓励她不时播放存放在手机中的音乐。我则保证在星期天早晨,在她洗漱、吃早点时,通过电脑网络播放纯音乐和她喜欢的流行歌曲,以调整和放松她的情绪与心情。

翻看家庭照片。浏览家人过去的照片,是一件令人十分惬意的事情。你会感觉一股充满爱意和温情的暖流,似清晨原野飘荡的乳白色的雾霭,从相册里流淌出来。有一年暑假中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和我们之间似乎有一些隔阂和疏远,我便拿出女儿小时候的各种表情和神态的照片与她一起观看。还只看了几张,她就兴致勃勃,笑声不断。很快我们之间就恢复了平常那种融洽的关系。之后这种增添家庭爱的氛围的方法还不时采用过。

述说孩子过去的趣事。孩子过去的趣事,既包含有孩子的天真、可笑,也沉淀着她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记忆。陈述起来,犹如观看一部情感浓郁的由家人自己演绎的喜剧片。

范例:女儿小时候趣事(几个片段)(根据女儿相册中我的原始记录)●1996年7月(女儿2岁)的一天,献献不肯喝排骨汤。献献的爸爸拿出献献喜欢吃的桃子来诱导,并提出必须先喝汤才能吃桃子,献献不答应。爸爸于是当着献献的面大口吃起来,并故意咂嘴巴,显得桃子十分好吃。献献馋得嘴动舌舔,但仍不肯喝汤。过了一会儿,爸爸又拿出献献很喜欢吃的五香盐水白瓜子,提出相同的条件来引诱,献献还是不肯。爸爸于是用类似样子吃起白瓜子来。刚吃到第二粒,献献同意喝汤了。之后是喂一口汤就喂一粒白瓜子,好像马戏表演中驯兽师在狗熊每完成一个动作后就喂点食物一样。●到1996年8月,仍说不准声母为“g”的字,如把“哥哥”念成“嘟嘟”,把“乖乖”念成“拜拜”,把“光”念成“帮”,把“外公”念成“外东”。●1996年11月的一个晚上,献献要睡觉了。躺在床上,眯着眼睛,她竟然还在轻轻哼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没唱几句,就睡着了。●1998年春节期间,献献3岁零8个月大。一天,献献的妈妈在喂献献的饭时,抱怨说:“喂饭真烦躁,跟喂猫一样,每次喂一点点。”献献很快生气地说:“我要你们都变成老鼠”。妈妈听后很生气,厉声问道:“你说什么?”献献赶紧改口:“我只要山山舅舅一个人变成老鼠。”(献献平时最怕山山舅舅)

3.爱的艺术和技巧

绝大部分家长似乎都知道如何去表达和表现对孩子的爱。他们说,对孩子的爱,不就是表现为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孩子的身体、关心孩子的学习、满足孩子的愿望吗?

这些都没有错,如果这些爱符合我在前面所讲的正确的爱的原则和内容。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爱的表达和展示,要有良好的方式或技巧。

要善于从细微处着手,让他在点点滴滴间感受父母的爱(不过要避免那种事事处处都包办代替的爱);要善于以情动人,拨动他内心深处情感之弦;要运用对比的方法,让他看到父母的爱的确比别人更多更深;要选择和抓住合适的时机,以求最佳的效果;要适当地指明父母的爱,不让他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简单化处理爱的表达,一个深情的拥抱不一定比某种物质的满足效果差;要运用新颖的方式,不让他产生爱的疲劳和麻木。总之,要让孩子体验和认识父母之爱的存在与深厚。

我们在改善对女儿表达爱的方式上做了一些尝试。譬如晚上在女儿回来吃她妈妈做的精美饭菜时,我一边吃饭一边指出:妈妈白天要上班,工作也辛苦,回来做饭很不容易,要知道有的家庭经常是用快餐盒饭或肯德基对付的。同时也告诉她,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山村,有些孩子回去了还要自己做饭吃。譬如面对女儿考试考得好的情况,我们既有奖励手机的方式,也有仅给一个拥抱的方式。譬如在女儿生日时,我们通常都会和她的外公外婆与她一起吃个饭,给她庆祝,也不一定每次都买礼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她体会到我们的爱,同时也是为了用新颖恰当的方式开展教育,改变家长们通常用得最多也最容易让孩子们厌烦的说教唠叨方式,我还采用了一些别人不再采用的传统方式,如写明信片、写信、写诗、写小纸条,同时也注重运用现代手段,用手机短信方式给她以教育和提醒。

当今的家长们无论是表达情感还是开展教育,一般都采用口语表达形式。它有简洁、明快、方便、快捷的功能,但是运用多了也会使孩子感到烦躁,而且它不利于表达一些不便用口来说的东西,不利于表达深刻的道理和深厚的情感。而书面表达则可以弥补这种缺陷。不过家长们通常都不愿采用,对成年人来说,毕竟动脑提笔写字是一件苦差事。

我是学中文出身,写文字对我来说虽然不是太费力,但也并不很轻松。当然写短句子是例外。其实对孩子来说,或许书面文字的技巧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是有这份心。

出差在外地,除了跟女儿通电话外,只要有可能我就会写上几句话。我记得在南京、苏州、贵州以及美国西部城市圣何塞等城市,都曾给女儿寄过明信片。2011年4月我在南京总统府参观完煦园和太平湖后,在明信片上写了以下几个字:“煦园风飘絮,太平湖水清。祝你快乐!”

书信是表达情感的良好载体,诗歌是抒情的良好方式。这两种形式,我都曾经运用,起到了口头说教无法替代的效果。

范例:写给女儿的两封短信和一首诗歌●2006年在美国硅谷——圣何塞市通过e-mail寄发的信件献献:又有一个星期没见面了,还想爸爸不?我知道再过几个小时你就要回来了,但那时我这里要睡觉了,所以这时跟你说几句。我刚从一个美国华人家庭过完感恩节回来。这是一对大约15年前来美国的精英人士,通过刻苦攻读而就业于美国的著名公司。他们的房子是一幢小别墅,周围环境特别美,绿树成荫,静谧幽雅。他们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喜欢看动画节目。在他们家我感到很温馨愉快,除了丰盛的食物、舒适的房间,还有诚挚友好的交谈。上个星期天,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它是一个巨大的公园,参天的大树,碧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枝叶和花朵;它是人才的摇篮,许多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各行业的总裁、专家、学者等杰出人士;它是一处心灵的圣地,在这里你能感受和平、纯洁、神圣,你能感觉秩序井然,你能觉得你和蓝天、大地、理想、亲情融合在一起。我想,要是你能在这所大学学习该多好啊!要注意多锻炼身体,总结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说到这儿吧。爸美国西部时间11月23日晚上10:30●2007年放在女儿桌上的劝她走读不要去学校寄宿的信件鸿献:难道你真不喜欢走读在家的温暖自在环境吗?我们主张你走读,是希望你吃得更好,学习更安静,自己学习、休息、娱乐发挥的空间更大。可能我现在指令得太多,真对不起。如果你能完全独立地、良好地依据相关计划、要求去做,我自会将嘴巴闭得更紧。如果我的计划和要求不太好,可以提出来商量修改嘛。祝你快乐(实际用漫画笑脸代替)!爸2007年9月6日●2011年5月写给女儿的诗歌距离——致十七岁生日的李鸿献哺乳期的时候妈妈的怀抱是你最向往之地你在这儿找到乳汁、温暖和爱意有时外人搂抱一下可爱的你往往不到半分钟,你就不自在地开始挣扎甚至以哭声表示抗议你总希望晚上和我们挤一张床不管那舒适、独立还有歌谣伴奏的摇篮你开始咿呀学语,蹒跚走路可总不愿离开我们半步无论你要去干什么你总要紧紧抓住我们有时,哪怕仅仅抓住一根手指从幼儿园到小学你一步步成长,一步步意识到自我这个主体开始领略世界的繁华、缤纷和新奇但你明显又是试探性的一只脚跨入社会的门槛一只脚又停留于我们的视线和温暖的家里记得99年在你姑姑家没有见到我们你甚至不肯入睡最后还差点掉下眼泪你成长得越来越快初中的你开始追求独立你说你想寄宿学校你说你想去旅游家和里面的人不再是唯一的温馨和神奇渐渐地,裂缝从久住房间的屋顶开始出现暴雨时节时不时渗进来冰冷的雨滴高中的你似乎越来越模糊遥远不知是经历压力,还是遭遇误解你有时用沉默、冷峻来包装温馨的气氛在房间中越来越稀薄以致有时候,家仿佛成了一只闷罐饭桌边的我们之间好像隔着一座大山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哪看得出父母和孩子连接的血脉?仿佛无人行走的荒郊野径长满野草和青苔难道血缘抵不过岁月的侵蚀?难道亲情抵不过冷漠的纠缠?难道成长注定要牺牲天真?难道风筝一定要属于远方?自责敲打着我的脑袋自省让我惭愧难当或许是我的一些粗暴、急躁、啰嗦、叫嚷让你在你我之间筑起堤坝关闭起你的心窗然而,坠落的枝桠怎能阻挡春天里淙淙溪水的流淌?再大的错误与不智怎能抹杀乌鸟深情、舐犊情肠?像燕子一样衔燕泥来营造燕窝吧像蜜蜂一样用蜂胶来垒砌蜂巢吧用关爱、感恩、宽厚、仁慈填补亲情血管里的缝隙用沟通、发泄、倾诉、体谅构筑家庭和谐融洽的桥梁挽不过匆匆的岁月挡不住流水般的时光你当然终究要成长终究要离开我们,去寻求自己的梦想不论那时的我们多么挂念多么感伤可是,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你依然走不出我们的心房老爸2011.5

4.跟孩子平起平坐——尊重孩子

根据搜狐网报道,2011年6月16日,西班牙北部城市埃科罗阿市一位华人父亲,就因为打孩子以及晚间让孩子自己到外边街上玩,而被指控犯有家庭伤害和遗弃未成年人罪。据了解,2008年11月,当地警方接到报警,说这位华人父亲在家殴打其6岁的儿子,并且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后来经过检查,医生说孩子的左眼出血,身上皮肤有多处擦伤,指甲的掐伤,及其他的伤痕和血肿。此外,孩子的背部还有一个8厘米长、已经结了血痂的伤口。然而事发一个月后,就在这位遭警方指控的父亲保释期间,当地的巡警在巡逻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分别为6岁和13岁的中国孩子在晚间的时候,独自在大街上玩,身边也没有任何成年监护人。警方经调查发现,孩子的父亲就是一个月前被指控殴打孩子的那位华人父亲。检察官根据当地警方以及医院提供的有关伤害证据,指控这位华人父亲犯有“家庭伤害”和“遗弃未成年人”这两项罪名。如果法院认定这两项罪名成立的话,这名父亲可能入狱一年半。

这件事在许多中国家长看来,似乎是小题大做或者不可思议。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打骂一下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观念。孩子虽然由其父母带来,但他不是他们手中可以任意支配的物品或财产,他是一个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他有他的权利,有他的意志,有他的情感和价值,有他的性情和兴趣,尽管他自身还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一出生就是一个权利主体,与成年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

不错,孩子的意志、情感、性情等都处于发展期,有待引导、教育、完善,但这并不否认他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我们可以不必事事顺从他的意志,不必时时由着他的性情,但总得有事情和时间去听从他的意志和性情。如果任意地打骂、侮辱,一味的压制、命令,那只是把他当做没有人格尊严的牲畜和机器看待。

孩子的意志、情感是一个逐步发展和觉醒的过程。一般来讲,年龄越大,意识越强。因此,孩子越大,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越要用商量、建议的口吻,而不能用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强加。

心智健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必然会包含尊重,不仅把他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物去自私地爱,也会把他当做一个有独立的人格的人去爱。我们前文已经说过,正确的爱,包含有人类普世文明价值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人性特征,不是偏狭的爱、病态的爱。离开了尊重,爱会让人扭曲、拘束,甚至窒息。

尊重孩子,首先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平等几乎就是尊重的代名词,它既是尊重产生的条件,也是尊重本身的内容。离开平等去谈尊重,就像离开水去谈生命。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张照片,记录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视察一个小学,与一名学生交谈的瞬间。令许多中国人惊异的是,总统大人竟然蹲下1.87米的个子,来和孩子说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成人对待孩子的平等精神。在中国社会虽然存在着因为权力和财富造成的诸多的不平等,但是成年人在公共空间的平常交往,还是讲究平等的。然而成年人对待自己的孩子,很多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就像领导对待下属,老板对待员工。这种心态下的家庭教育,不打上专制和暴虐的色彩是不可能的。

尊重孩子,就要信任孩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获得信任,就会让孩子信心充足,自如从容地去做该做的事情;而经常被怀疑、担心,孩子会容易感觉孤独,感到丧气,感到自卑,这种心情下的孩子怎么会健康成长?家长们应该相信,没有本质上的坏孩子,他们都有向善的愿望,都有发展的潜能。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的确存在问题孩子、说谎的孩子,但这一般都是外部环境造成的。教育这些孩子,同样要信任他们。可以尝试从小事做起开始信任他,让他一点点获得赏识和肯定,久而久之,他就可能改掉不诚实的毛病。同样是苏联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曾经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交给学校里一个问题学生——一个有名的小偷,要他去帮学校采购物品。后来这位学生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由此转折,成了一名合格的公民。对孩子的信任,除了以上所说道德上的信任,还有能力上的信任。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事放不下心,不敢交给孩子放手去做。只要孩子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将一些事情交给孩子去做了。我们每个人或许大都记得小时候家长让我们第一次去打酱油的情景,那种获得信任的兴奋和自豪令人难以忘怀。

我们对女儿一直十分信任。在对待她的家庭作业方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培养出女儿的作业自我检查能力之后,大约从小学2年级开始,我们一般不再检查她的作业,尽管老师要求我们家长每天签名。通常情况是她将作业拿过来,我们就签上名字,或者我们走进她的书房就签字。当然并不是说自此以后女儿作业中就完全没有错误了,事实上女儿作业中还是偶尔存在细小错误,但我想这是一个人正常成长中必然经历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不必求全责备。在对待她青春期的情感情绪方面,我们也是充分信任。我自今从没有翻看过她的日记本,除了我建议她从高二开始采用的那本她随意放在书桌上的自我激励日记本。在对待金钱方面我们也是一样。女儿所说的学校要求购买学习用品所需支出,她自己购买东西支出,我们基本不细问。10多年来,家里的钱有时随意放在桌子上,女儿从来不拿。当然要达到这种信任也源于我们一直以来对她的诚实、认真品格的培养(将在本书part 5详述)。她如山潭泉水般清澈的诚实性格,让我们信赖,让我们舒坦,也不免让我们滋生对她将来进入纷繁复杂社会的担心。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同学和朋友。我国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有名的将领,最后做官做到大司马(类似现在的国防部长)。这了不得的成就很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母亲。陶侃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家长,虽然家庭贫困但她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一次为了款待陶侃的朋友,竟然割发换取酒肴。如今时代不同了,经济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但尊重孩子的同学和朋友的主题没有变。孩子的同学和朋友是孩子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以及与孩子相处的情况,直接影响孩子的素质和成长。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与同学朋友交往会影响学习,对上门来玩的孩子缺乏应有的热情和礼节,结果是让孩子在同学和朋友中没面子,因而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实,让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在你的心目中或家里感觉足够重要,就会让你的孩子在他的这帮同学和朋友中感觉足够重要。至于引导孩子与同学和朋友一起多朝学习方面努力,也只能跟自己孩子单独相处时提出来。教育如果不注意场合,温软的柳条都会变成荆棘。

尊重孩子,有时要勇敢地跟孩子道歉。从女儿的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的四五岁起,我就开始跟孩子道过歉。召开家庭会议,既是对女儿提建议和要求,也是家庭所有成员反省自己、跟孩子赔不是、决心改正的时候。从实施这么多年的情况来看,跟孩子道歉,不但没有降低我们的威信,反而更让孩子觉得我们是通情达理的人。而她则更有自尊,更加自信。

范例:敢于向孩子道歉文/湖南长沙 李建勋“向孩子道歉?这不是叫我低声下气吗?我是他爸爸(妈妈)呀!”“跟孩子赔不是,这叫我以后怎么管他?”看了这个标题,不少父母会产生以上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也不突然,一千多年前,就有人这样想了。

然而,这实在不能再在我们这个时代想下去了。这种想法,按照新的教育观,说重一点,是把孩子看作听自己话受自己指挥的机器。

孩子也是人,是还不成熟需要不断引导培养的人。他同样具有独立人格。面对在他面前说错了话做错了事的人,他有权利让对方道歉。

人无完人,人生在世,谁没有错呢?大人在小孩面前犯点儿错,也难免。在同样情况下,我们可以向同辈、长辈道歉,为什么不能拿出勇气向自己的孩子道歉呢?

也许有人担心:向孩子道歉,会影响到家长的威信。从某种角度看,确是如此。但是家长靠这点来维持威信,未免太可悲了。而且后果也够“惨重”。孩子觉得家长蛮横、不可信任,久而久之便会养成心情郁闷、阳奉阴违以及跟家长一样的蛮横性格。威信的树立和维持,要靠家长平时正确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护关心。适时的道歉,不但不会影响威信,反而会使孩子觉得父母的可亲、可敬。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追星”,而像大多数美国孩子那样崇拜自己的父母,那么别忘了检讨一下自己:做错事的时候,我向孩子道歉了吗?(原载《独生子女》杂志)

5.爱屋及乌,爱子及嗜——充分尊重、发挥、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人快乐乃至幸福的基本源泉之一,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核心因素。

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胡适积极主张人生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他自己就是实践这个观点的典范。胡适19岁时考取了官费出国留学。他哥哥特地从东北赶到上海为他送行,并且叮嘱他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早已破败的家业,重振门楣。他因此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去学农。然而学了两年,他发现自己虽然功课不错,但学得挺吃力,兴趣也不大,并且认为农学在当时中国没有多大用场,于是决定转系。而转系以什么为标准呢?他想:“我的兴趣在什么地方?与我性质相近的是什么?我能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他便照着这个标准转到文学院了。后来他在文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反对青年学生媚俗的专业选择,“譬如一位有作诗天才的人,不进中文系学作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文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外科医生”。

英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之所以能够在动物研究史上第一次初步揭开野生黑猩猩行为的奥秘,登上动物行为学术研究的高峰,主要原因在于她选择的主攻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她从小就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当我刚学会爬行的时候,动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闷热的鸡窝和我孩提时代最早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我钻进鸡窝一直待了五个钟头,就是要看母鸡究竟是怎样下蛋的。”刚满8岁,她就打定主意,长大后去非洲与野生动物为伍。当她18岁中学毕业,就毫不惋惜地拒绝了父母帮她找好的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动身去非洲考察黑猩猩去了。

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兴趣,孩子的热情才会被调动起来,他的注意力、思维能力才可能处于最好的状态,他的耐心和持久力才可能处于最佳。这种情形下的学习,不取得良好效果是无法想象的。纵览古今中外成功教育案例和名人成长经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某种角度说,天才就是一个人兴趣和热情的及早发现、合理引导和持续保持。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的父亲,始终将兴趣作为对孩子开展教育的前提。“威特父亲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威特长到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同威特谈话,一边教育。比如有时在散步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条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通过一块石头、一草一木等实用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唤起孩子的各种兴趣是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带领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来到大自然与花鸟虫鱼亲密接触,告诉他各种丰富的社会事件,给他读或者让他读各类书籍,以激发出孩子对世界探索认识的浓厚兴趣。许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是十分糟糕的事情,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这一定是繁重的功课、刻板约束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阻止了孩子兴趣的产生。因为根据儿童成长规律,只要儿童心智基本健全,他们通常都容易对外部事物产生兴趣。如果不能自由自在,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实际观察,感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刺激,兴趣是不可能诞生的。

爱迪生的读书兴趣就是他母亲培养激发的。因为喜欢刨根问底,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老师视为“糊涂虫”、“低能儿”而退学了。但是他母亲从不这么看,在自己家里耐心地教他读书习字,给他朗读《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8岁时,他就读了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甚至在火车上当报童时,火车到站停靠的几个小时里,他都挤时间到图书馆读书。

孩子有了兴趣,只要是正当的,家长就应当善于让他发挥和保持。喜欢跳舞,就要送他去舞蹈学校;喜欢读书,就要想方设法给他买书或借书。千万不要以单纯的功课学习要紧为由而浇灭孩子兴趣的星星之火。要尽可能地创造好的条件,让孩子的兴趣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世界围棋冠军常昊的母亲周樾园就是一位善于发挥和保持孩子兴趣并且勇于付出的优秀家长。1983年1月26日下午,周樾园带6岁的常昊去上海体育馆已经开班的围棋班“观摩”。当时根本不会下棋的常昊在观战时眼睛一眨也不眨,神情专注,兴趣浓厚,当即央求母亲让自己学围棋,周樾园就给他报了名。学了围棋之后,常昊的兴趣越来越浓。周樾园说:任何好玩的东西不给他买都无所谓,唯独不能没有围棋下。之后周樾园不管刮风下雨,都去送儿子学棋。由于经常陪儿子学习,周樾园自己都成了围棋高手。为了儿子成才,她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有一次,常昊要去扬州比赛,但当时家里连车费都承担不起,她一咬牙索性借了钱让儿子去参赛。1986年,常昊读完四年级之后,被国家少年围棋队破格录取。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在一家旅行社当起了导游,而且指明要跑北京这条线。她说:“为了我的这项决定,当初常昊的爸爸还与我闹过意见,说我是为了儿子连老公都不要了。可是我认为,要让儿子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成就一番事业,父母必须作出一点牺牲。”

美国谚语说: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常昊的母亲的行为可谓一个生动的注脚。

不过,孩子的兴趣往往稍纵即逝,富于变化,缺乏持久性。当家长的,就得作合理的引导。要教育孩子,不要朝秦暮楚,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不懈,要告诉他世界上没有毅力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才能,帮他选择及确定他的主要兴趣及持续发展方向。要通过适当的奖励处罚以及合适的表演展示来让他保持兴趣。当然,阶段性的放弃某些兴趣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家长要特别关注的是,不能让他的兴趣如洪水般涌来,又如洪水般冲走,最后什么也没留下。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的兴趣是有,但大多都是看电视、打电游、玩手机等,该怎么办呢”?这说的是孩子们的纯粹娱乐性、游戏性兴趣。这些兴趣,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必要的。它让孩子放松,让他们暂时离开现实的枯燥、痛苦或紧张,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感受自然新奇,体会人间百态,享受成功,惋惜失败,在惊喜与遗憾、紧张与放松中施展自己,释放自己。它跟我在前文论述的游戏一样,有助于人性的和谐生存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们增加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人文情操。所以家长们全面扼杀孩子们这方面的兴趣是不妥当的。但是,总的来说,这种兴趣的过度发展发挥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们养育孩子,要的是社会的人,有能力的人,有良好道德人伦的人。而这些兴趣的发展都无法全面地、有效地达成我们的目标。因此对孩子们的这种兴趣应当限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具体的限制范围应由家长们在与孩子商量的前提下制订大致规则,之后孩子按规则行事。对于在这些方面兴趣很大甚至上瘾的孩子,应当采取恰当措施让他们实施兴趣转移。譬如说,看书有奖励,上山采集标本有奖励,看电视则没有。譬如规定打电游的时间,超过则有相应处罚。那种孩子逃学去打电游的严重情况,其原因绝对还有家长们在情感教育、习惯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比较严重的缺陷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靠单纯地遏制孩子们的这种行为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此外,对于有游戏性兴趣的孩子,家长们也可利用它作为奖赏性项目去发展孩子们更加有用的兴趣。譬如只有在高质量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看电视,只有在练完琴之后才能玩电游,或者当孩子在学习、发明创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时,在给予其他奖励的同时,也给予这类游戏性兴趣实施的奖励。

我们在开发、尊重、发挥、利用女儿的兴趣爱好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记得她大约1岁半时,突然对水彩笔发生了兴趣。我们就买来水彩笔,给她备好桌子、凳子以及纸张,随便让她玩。她不停地画出各种线条,可以持续大约30分钟。之后她又把画笔由纸上转移到手上、衣服上,兴致颇高,以至于她手上、衣服上多了许多彩色条纹。后来我们又多次买笔让她涂鸦。到了她5岁前后,就给她报了专门的美术培训班参加学习。

对待她的舞蹈兴趣也是如此。2岁多时带她到我同学家去玩,她突然随着音乐节奏赤脚在地毯上跳起舞来,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完全沉醉于音乐的旋律中,而且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得相当和谐,这在之前从没这样完整出现过。不久,我们就购买音响设备和音乐碟片,经常播放,让她跟着电视或音乐手舞足蹈。在她大约3岁多时,就让她参加青少年宫的舞蹈学习班学习。不过,学了几天她就对妈妈说不想学了,因为学跳舞要练习压腿、倒立、翻跟头等基本功。妻子在了解情况后对她说:“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跳舞也是一样,否则你将一事无成。”妈妈的叮嘱让她重新树立信心,她逐渐成了班上训练最刻苦的学员。有一次培训班的老师让学员双脚倒立靠在墙上要求数完两百下才可下来,结果全班40多个小朋友,只有她坚持到最后。我们还不断鼓励和引导她参加各种比赛、表演和级别考试。记得小时候带她逛商场,要她跳舞她随时可以跳起来,常常惹得路过顾客点头或鼓掌。她多次获得比赛大奖,两次上湖南卫视演出,10岁时就获得了舞蹈考级中国舞最高级证书。直到现在,尽管她没有专修舞蹈,但依然对它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较高的水平。

我们曾经也引导发展女儿认字的兴趣。由于她幼儿园上的是语言识字实验班,从3岁开始就逐步学习认字。到了四五岁时,她识字的兴趣突然加大,一看见汉字就要念,无论是路边招牌上的字,还是家里书上的字。当然这时候她经常念错别字。记得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她回来,在一条小巷里她一边牵着我的手走路,一边念路两边店面招牌上的字。在一家美容美发店前,她用手指着招牌大声地念“美客美发”(错把“容”字念成“客”字),惹得店家忍俊不禁。1999年,美国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在电视上出现上述字幕时,她又大声念出来,这一次她把“使”念成“便”,“大使馆”变成了“大便馆”,我们听了不禁大笑。告诉她错误后,她自己也笑起来。针对她认字的兴趣,我们买来儿童读物跟她一起读,或者就让她自己单独读。一段时间之后,她的阅读能力明显增长。五六岁就可以自己坐在床头看《西游记》的拼音版等读物了。之后我们又采取一些办法让她逐步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具体在本书part 2之3中介绍)。阅读能力、阅读习惯自然带来了写作能力,如同水到渠成。加上我偶尔对她的作文指导,使她从小学学写作文开始,作文水平就在同学中名列前茅,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她中学毕业。她先后在《家庭导报》《作家天地》《学生·家长·社会》等公开报纸杂志上以及校刊上发表习作,作文多次获奖。中小学期间,她从未上过任何作文训练班。

我们也基本满足她的一些小兴趣。譬如,在家里养小金鱼、养兔子;譬如打电游、网络聊天、和同学外出卡拉OK、看电影等——这些都在放松她紧张的神经、调剂情绪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跟很多孩子一样,她的一些兴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此,我们在教育她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的同时,能够理解和尊重她兴趣的产生、改变或重新选择。譬如她学了5个月的电子琴就没学了,学了2年的画画也放弃了,学了3年的小提琴,也因为后来学业负担的繁重而让琴盒蒙上了一层灰尘。特别是在高中一年级期末面临文理科的选择时,尽管我建议她学理科,她却选择了文科。之后我依然热情支持和尊重她的选择。高考之后女儿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欣喜之余的短暂彷徨过后,她选择了北大。而我们也在同样的情绪中最终追随了女儿的脚步。就像在一架航班上,我们尊重飞行员的航道选择。

part 2 没有赏识,便谈不上教育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不能违背人性的本质和原则。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之一。一方面向利益进发,朝利益奔跑,不断寻找和获取金钱、地位、荣誉、舒适、爱等诸多类型的利益,另一方面回避危害,绕开危害,远离伤害、处罚、批评、侮辱、咒骂等各种危害。任何社会现象、任何人的行为的最终动机,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趋向和方面。每一个人的成长及其生活,也无非是在利的导向和害的趋避中成就和演绎的。只是这个“利”和“害”的标准,通常都会打上时代、民族或国家以及个性的色彩,其最后成就和演绎的状况,都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人素质相关。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建设,如果不能把握人的这一本性,或者不能确立正确的“利”和“害”的标准以及正确的趋利避害的规则,这个国家必定是混乱的,人民也一定是遭罪的。

趋利避害也是教育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当有“利”和“害”的设置与实施。具体通俗来讲,就是要舞动好赏识奖励和批评处罚两根指挥棒。

每个人都在人性深处希求获得认可、肯定、欣赏。儿童尤其如此。他们涉世不深,对社会还充满着惶惑,搞不清规则,还没有掌握这个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被社会认可存在担忧,因此特别渴求周边环境的正面反应。(当然,“无知者无畏”,的确也存在儿童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反应不关心的一面,但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得到赏识奖励,往往可以让他们信心倍增,劲头十足,从而进一步采取类似行动,久而久之得以健康成长。

批评处罚的指挥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健康成长。他们做错了事,处罚人则会指出他的错误,有的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下次再出现类似情景时他就不会再犯错误了。“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传统的教育名言还是得到了大量事例的证实。

问题是到底哪根指挥棒更好呢?——家长们不免有这样的疑问。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来看,批评处罚的办法明显劣于赏识奖励的办法。

除了赏识奖励和批评处罚两根指挥棒,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还有放任这一重要环节。这是尊重孩子自由权利的需要,也是满足孩子独立人格成长的需要。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教育过头现象,也就是家长们对孩子的事务干涉过多,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如果要把家长对孩子的所有教育培养当做十分来看的话,我以为,赏识应占五分,教育引导占二分,放任占一分,约束批评(包括家长的各种要求以及处罚)占二分。当然,这种划分是粗犷而不严密的。实际上,在赏识教育和约束批评教育中,仍然包含着大量教育引导的成分。

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2001年,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它的首倡者周弘先生口中发出并逐渐在华夏大地传播开来。不到几年工夫,这种教育方式就因受到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级地方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一千多家著名新闻媒体的报道而红遍大江南北,在教育界掀起一股不小的浪潮。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就是赏识教育。周弘,这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其实,从世界范围来讲,赏识教育的观念并非当代中国首创。在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对人的尊重、欣赏成为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并逐渐走入教育领域。在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孩子们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赏识司空见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随时随处可以听到。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赏识的因子即已存在。孔子当年评价学生颜渊“贤哉,回矣”,可能不是当着颜渊的面。但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一次在听完颜渊的一番高见之后,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真不错啊,颜氏之子,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意成为你的管家)。可见,孔子已经开始运用赏识的教育方法了。只是后来由于封建王朝威权思想的控制和等级制度的推行,才使赏识教育方式逐渐萎缩消失。

不过,周弘先生大力倡导宣传赏识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中国家长由于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也由于本身就是在批评责备甚至打骂的环境中长大的,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于是延续着自己曾经承载的教育方式,信奉“打是严,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习惯于批评、责备,习惯于挑剔指责,习惯于唠唠叨叨,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不到孩子的成长进步,不知道表扬,不善于称赞,不乐于鼓励。于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生活在自卑、胆小、猥琐、忧郁、孤独之中,以致他们的性格情绪如同偏僻低洼地带的臭水沟,缺少热情奔放,缺少乐观自信,缺少开朗坚定。

这不是人性应有的状态。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的林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讲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赞赏,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寻求获得肯定、尊重,寻求价值体现,寻求快乐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人生目标。而在这些因素中,都离不开赞美。(当然我们不需要廉价的赞美,也不需要虚假的赞美,我们需要的是基于事实的、促进进步和发展的赞美。)我们努力奋斗,祈求获取事业的成功,祈求获取金钱、地位,难道是对金钱、地位本身感兴趣吗?不是,而是对金钱、地位可以带来的物质利益尤其是带来的别人的羡慕、佩服、赞美、尊重感兴趣。人性需要赞美。有了赞美,人的自信心就会增强,人进步的动力就会加大,人的快乐健康情绪就会增加。人性不是裸露于野外的岩石,可以经受任何暴风雨的侵蚀,它需要呵护,需要滋养。赞美就是十分重要的养料。

儿童既是人性比较纯洁的时期,也是比较幼稚、比较脆弱的时期。它需要经过学习、引导,才能变得成熟和完善。在学习、引导过程中,赏识、批评都会给予其促进。但赏识的作用要好得多。

儿童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源于周围人的认识评价,不像成年人,能够突破外部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评价是良好的,他自己的认识和感觉就会是良好的,他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心就会比较充足,他学习、探索的劲头就会更大。相反,如果周围总是消极的评价甚至打骂,他就会以为自己确实不行,他的无能感、自卑感就会比较强。这时候他通常不再愿意按照成人的意愿走,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无意识地寻求自己能量的释放。这种释放大多以两种方式表现,一是搞恶作剧,在同学中制造捣乱行为;一是把自己封闭在某个狭小空间做某种自己擅长做而且乐意做的事情。

批评处罚的办法明显劣于赏识奖励的办法。儿童由于处于成长期,他们犯错是经常的,也是难免的,如果他们总是被批评处罚,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挫,他们探求世界的勇气就会减小,他们的智力如想象力、反应力等就会减缓,他们事事处处都会感到拘谨、畏缩、害怕甚至恐惧。除了以上这种情况,儿童长期遭受批评处罚,还会产生逆反、反抗心理。这时候,所有的外部教育都已失效,只会激起他更大的朝相反方向努力的心理。而且,跟世界上所有的权力容易被滥用一样,家长们对儿童批评处罚的权力常常会被颐指气使,超出界限而变成对儿童基本权利的损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家长们则沦为法律的亵渎者。

赏识也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人类的许多能力还处于冰冻状态。威廉·詹姆斯说:“若与完全人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肉体和心智能源极小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但往往习惯性地未能运用它。”赏识激励仿佛一种催化剂,能使人的能力、能量爆发出来。英国著名诗人白朗宁夫人,从小体弱多病,全家都对她特殊照顾,医生也怀疑她身患肺病。她整日闷闷不乐,生活毫无乐趣。直到40岁时,白朗宁遇到她。他对她一见倾心。见面一两天后,就给她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肯定她的才华,鼓励她大胆拥抱生活,并且否认她有任何疾病,消除了她的恐惧。从此白朗宁夫人的文学才华喷涌而出,创作的充满激情的十四行诗成为诗歌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儿童的潜能开发比成人更重要。他们的潜能、潜力显然比成人更多更大,他们成长过程既是向外部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挖掘开发自己本身潜能的过程。赏识成为儿童开发潜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赏识、放任、批评,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明显不同。有一位教育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若干名小学生分为三组,连续五天对他们进行算术测验。第一组的学生自始至终总是得到老师对他们前次测验成绩的表扬。第二组一直得到批评,而第三组则被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结果实验下来,第一组的学生成绩大大提高,第二组学生有所改进,而第三组的学生几乎毫无长进。

得到赏识常常能够在人的记忆深处打上烙印,让人在多年后都能回味如新。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约翰·密尔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自己“总是受到父亲的非凡鼓励”。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原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从小就得了口吃症,但是他的母亲是这样告诉他的:孩子,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充分相信母亲对我说的话:我的大脑比我的嘴转得快。”

一位叫李丽的成功女性,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挨父母的打骂训斥,我也不例外。但我早记不清我为什么挨骂,甚至打得很疼的一两次。但父母老师的夸奖,我却记得很清楚。比如,刚上学不久,妈妈有时向邻居夸我一回来就写作业。其实,当时我也不清楚先做和后做有什么区别,但听到夸奖后,就每次放学都先做作业,即使想出去玩,也能按捺住,为的就是听妈妈的夸奖。再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开家长会回来后说老师夸奖我泼辣。我不懂什么是泼辣,妈妈就解释说:“老师表扬你上课大胆发言,能在班里承担工作。”我真高兴,老师夸我呢!从此,我发言更积极了,还和另一个同学承担起我们班每周出一期黑板报的任务。班里的文体活动我都积极地参加,几乎每年接力赛我都是第一棒。排演高中毕业典礼合唱,没人敢承担指挥的任务,大家推举我,我就干干脆脆地去干。直到如今,我身上那股敢拼敢闯的劲儿,可能就源于老师当初的一个“泼辣”的词儿。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总体上还是非常重视对女儿的赏识教育。曾经在和妻子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对她提出四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表扬要远远大于批评”。孩子有任何成绩,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肯定,有的还给予金钱或物质奖励。家里召开的家庭会议,在对女儿进行评价时,每次都是先摆出她的优点,再谈她的缺点和改进建议要求。在亲戚朋友面前,虽然不总是夸奖她,但只要一涉及对她的评价,都会给人家展示她良好的方面。

我至今还记得在她5岁时带她参加我单位组织的暑假学生登山比赛的情景。照那天的规定,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参加比赛。我跟工作人员说让她试试。于是她也被编进了包括初中学生参加的比赛队伍四个小组中的一个小组。比赛强调团队精神,只取小组名次,而小组名次以本小组中最后一个到达目的地的名次为准。比赛开始了,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因为女儿小,我始终陪在旁边跑。慢慢地,差距逐渐拉开了。女儿虽然平时在我逼迫下跟着我晨跑过,但那都是在平地上。这大部分都是斜坡的柏油山路让她很不适应。跑了一段路后,她的脚步明显放缓。这时候我开始鼓励她,激励她不断坚持。女儿也好像领会了我的鼓励,在许多小学生都停下脚步的时候她还在继续跑。最后一段路,当然也最艰难。女儿脸色苍白,表情痛苦类似想哭,我仍然继续鼓励。最后女儿所在小组获得第二名。在她身后拉下了一批小学生朋友,其中还包括一名小学6年级的女生。激励让她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当然也得益于平时的体育锻炼)。

我们深知赏识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为赏识会激励她不断进步,不断开发潜能。大约在女儿3岁时我们就考虑让孩子一直处于赏识的环境中,尽可能一直让她出类拔萃。记得是在1997年8月底,由于女儿已在当年2月入园的幼儿小小班(女儿是2岁多上的幼儿园)上了一个学期,此时面临着是随这个班进入中班就读、还是在另一个由新入园小朋友组成的小班就读的选择。当时我们就想,尽管女儿在原班表现不错,但不是非常突出(毕竟她年龄比较小),随原班上去可能会难以始终表现优异,而在新小班通常来讲会表现突出,因为她比别的小朋友早学一个学期。妻子说:“要让她做孩子王。”于是我们就把她放在新小班。事实正如我们设想的那样,女儿在幼儿园表现得十分突出,深受老师的喜爱。识字能力是班上第一名,绘画作品在园里展览,舞蹈能力也超出一般,两次代表幼儿园参加电视台的演出,她还是园里的三名升旗手之一。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女儿上小学的问题上。女儿5岁时我们曾考虑是否让她上学。我们还找了一位名校的校长对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她完全可以入学。但我们考虑此时让她入学不一定会在班上出类拔萃,最后还是决定让她第二年才入学。结果同样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女儿一入学就在同学中表现出众,各种奖励、表扬、肯定纷至沓来,这种态势一直保持到她高中毕业。小学四年级,她获得“长沙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高三时,她获得了“湖南省三好学生”称号,是她所在的那所名校文科生中的唯一。

泰戈尔曾经写道:“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2.孩子优点的有无,决定于家长的“眼睛”

美学领域有这样一句十分常见的话: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在儿童赏识教育领域同样适用,并且可以改造成: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家长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孩子是两个人爱情的结晶,是生命进化发展的自然产物。他凝聚着人类情感和理智的精华,甚至包含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他本身无疑就是可爱的。

孩子们天然地拥有纯真。他们的心灵像高山之巅一泓湖水,晶莹通透,清澈明亮。他们还没有被金钱污染,没有被名利左右,没有因人世间各种利害关系的牵扯背负而弄得灰暗和沉重。跟他们相处,我们不用细心设防,不用反复揣摩,不用担惊受怕。孩子们身上的这种品质,不正是我们欣赏和赞美的吗?当然有的家长并不欣赏纯真,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被不纯真的社会低俗扭曲而形成了不纯真的社会价值观。

孩子们的天真、幼稚也是可爱的。一个傻乎乎的举动,一句吐词不清的话语,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都让成人觉得滑稽、好笑、甜美、放松、温馨、亲切。跟婴幼年的孩子相处,与跟心爱的情人热恋一样,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现代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一生淡泊,自称占据心灵的唯有“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对孩子们天真、幼稚的描写,出神入化;并反复写到他们的纯洁。他在《给我的孩子们》中说孩子们“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的真实而纯洁。”

当然,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的天真、纯洁在逐渐减少。这难道是人类成长的代价吗?如果说是,那么我宁愿这种代价越小越好。人类的成熟,与天真难以调和,与纯洁就不能调和吗?一些欧美国家的国民素质给我们提供了否定的答案。

除了上述每一个孩子天然具有的优点,孩子们在具体学习成长过程中都会逐步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常常视而不见。分析起来,这主要源于家长们错误的心态、视角和评价标准。他们居高临下,不善于站着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把自己在生活或事业上的不良情绪带进对孩子的评价领域;缺乏宽容和慈祥的心态与眼光;不能全面地去看一个人。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家长们首先要端正心态。要认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是自己任意支配的物体,而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要切实改变传统的“父为子纲”的家长观念,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要多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尽管这个世界的确需要批判;不能老是以抱怨的心态、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人,尽管世界上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不能把个人的烦恼带进对孩子的评价领域,尽管生活中的烦恼不少——当然,一个人要做到这些,也并非轻松。然而,要教育好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就不能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只是一张白纸,一幅需要不断描摹和填充的图画。他们本没有什么能力,都需要后天的学习、培养、开发。他们每一样能力的出现和增长,对他们来说都是进步,甚至是大的进步;而这些能力对成人来说,绝大多数都可能轻而易举。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肯定会觉得平淡无奇,觉得不过如此或早该如此。这种眼光下的孩子,犹如墨镜下的晴朗世界,本来充满的阳光却被过滤掉了。

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就会经常欣喜地看到他们行为中的亮点。第一次穿上袜子,第一次检查出作业中的错误,第一次独立回家……都会让你竖起大拇指;给爷爷端茶送水,给同学写生日贺卡,自己整理房间……都将成为你称颂的依据。

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就得具备宽容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孩子处于成长期,犯错误是难免的,做事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问题都是正常的,我们不必求全责备,要善于原谅、包容孩子的过失(当然还是要指出孩子的过失和错误),并且从中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喜欢以完人的苛刻标准要求孩子,这样他们经常看到的是孩子的不足和过失,而对他的优点和进步会视而不见。不过,要注意的是,宽容的态度主要应用于孩子的能力教育领域。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宽容的态度是不适宜的。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就要有开阔的眼光和标准。不能只就一个方面去看待孩子。德、智、体、美、劳都应该成为我们的视角,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评价的起点。切切不能光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依据和标准。如果依据这个依据和标准,爱迪生也不值得赞赏,莫言也够不上称颂。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比较强,但这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能说明他们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都不行。家长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因为孩子成绩不佳而全面忽视、无视孩子品德、能力、性格、个性等各个方面的优点。要清楚地知道,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家、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小时候并不是成绩良好的学生。

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一的英国剑桥大学杰出学者约翰·戈登,15岁在知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求学时,在250名学生中,生物科学业表现最后一名,其他科学相关科目也都是比较靠后,被同学讥笑是蠢蛋。他的生物老师当年写了一份报告,也是不看好戈登,报告称“我相信戈登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很荒谬,他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他个人及想教导他的人,这根本是浪费时间”。而几十年后的事实证明,这份报告才是真正的荒谬。

3.赏识教育的窍门

据说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常胜将军,打胜仗对他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一次聚会上,有人夸奖他说:了不起啊,将军,你的名字将载入战争史册,流芳千古。将军表情漠然,没有什么反应。不久,有人对将军说:将军,你的胡子非常漂亮,很像关公呀。将军立即眉开眼笑。

奉承是一门艺术。对孩子的赏识也是一门艺术。赏识的形式,赏识的时机,赏识的对象及其内容,赏识的分寸把握,都是一个包含着有关情感和语言的技巧、方式、程度等丰富内容的过程。

对孩子的赏识,总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体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不断固化、引导、放大孩子行为中的“星星之火”般的良行善举,努力使之成为燎原之势。赏识应当实事求是,赏识的指向应当具体实在,赏识的方式要多种多样,要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兴奋点,凝聚着家长真诚的情感,应当新颖别致,恰当适度。

赏识不能为赏识而赏识,应当基于孩子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已经呈现的行为事实,一次工整的作业,一个善意的打算或是一项家务劳动。无端的表扬,会让孩子莫名其妙,也破坏了“禄”源于“功”的基本原理——正如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中一句歌词所唱到的“幸福不会从天降”。它也会逐渐贬低赏识对孩子的作用和价值。当然,家长们类似行为比较少。“你真棒”、“你真行”是绝大多数家长表扬赏识孩子的基本话语。但仅有这两句是不够的,因为它比较抽象、模糊。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听了这两句话后能够明白家长们的赏识所指,但是不清楚所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他以后延续和扩大这种行为不利。如果孩子不明白家长的赏识所指,尽管情绪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激动和愉悦,但行为上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刚刚进行的良好正确行为就不一定会重复开展。因此家长们的赏识内容应当尽可能具体、明确、细致。比如对孩子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行为的赞赏,就可以这样开展:“你今天表现不错,一连学习了一个半小时,比原来学半个小时就要去玩好多了。学习就要这样专心致志,持续进行。”又比如对孩子作文的赏识评价可以这样进行:“文章写得很好。这个地方用了比喻,使文章更加形象和生动;这个地方写得很详细,贴近了中心,突出了重点。”这样细微、周到的赏识评价,既让孩子得到愉快和激励,同时也明确了他持续努力的方面,此外还让孩子增加了对家长的佩服、尊重,为家长进一步的教育引导打下基础。

赏识的表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的,有肢体动作的,有各种奖励刺激的,当然还有以上方式结合运用的。语言是成本最低、最方便的、通常也是运用得最多的赏识方式。“真不错”、“太好了”、“真棒”、“很好”都是常见的赏识语言。有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宁愿花高价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却不会十分经济地对孩子说一句赏识的话。这实在是一种很不明智的教育举动。赏识的肢体动作也很多,竖大拇指,给一个眼神,点一点头,欣赏的微笑,拥抱,亲吻,拍拍肩膀,拍拍头……有些赏识的肢体动作专属于家长和孩子之间。这也是家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和肢体动作的赏识,基本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但世界上任何人,都离不开物质需求,孩子也是一样。因此在赏识的表达方式中,就应当有各种物质性的奖励刺激。奖给一定数量的金钱,奖给某个玩具,奖励一个手机,奖励一趟旅游……著名家庭教育家、把六个子女培养成五个博士一个硕士的好父亲蔡笑晚,当年为了鼓励孩子们,就给每个孩子设立了一个存折。孩子在各方面获得成绩,都可以获得金钱奖励,这些奖励都一笔笔存在每个人的存折上,孩子们到时候需要时就可以支取。

赏识奖励项目,可以设定在孩子朝某个目标奋斗之前,也可以在孩子取得某项成绩或某方面进步之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预先设定,以此激励孩子去努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赏识奖励的目标既不要设定太高,也不要太低,最好是孩子努力“跳一跳”就可实现的目标;赏识奖励的内容也不宜过于奢侈,以引导孩子不过多迷醉于物质和金钱的东西,而更多是为荣誉和尊严去努力学习和进步;赏识奖励的项目一定要兑现,不讲诚信只会让孩子也跟着不讲诚信,同时让他失去持续努力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在动物园里想要孔雀开屏,就需要抓住它喜欢绚丽色彩的特点,而使用花伞或艳丽的裙子去刺激。同样我们运用对孩子的种种赏识奖励,都应当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兴奋点,“投其所好”。通常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获得任何形式的表扬奖励,但是总有他最感兴趣的,家长们如果抓住了,那么这种表扬奖励就会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孩子喜欢玩足球,家长如果肯定其足球方面的能力,他一定会相当得意;如果他在学习方面取得成绩或进步,家长又给予买足球的奖励并且奖励他玩足球的时间,他一定会十分高兴和自豪,并且会对获取这种奖励的原因——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和进步,认识得更加深刻,从而实施进一步的努力。如果他更喜欢数学,你却表扬他作文写得好;他更喜欢“变形金刚”类的玩具,你却奖励他布娃娃;他更喜欢去游乐场,你却奖励他去登山赏景……这种赏识对孩子的激励引导作用肯定不大。

赏识奖励的形式和方式还应当新颖。意外地获得愿望的满足,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正是赏识奖励的目的之一。聪明的家长善于选择新颖的方式或时机来表达对孩子的赏识。有新闻曾报道美国一名中学生获得国会艺术奖,他第二天早上醒来,惊喜地发现枕边有一张去法国巴黎的机票。这是他有心的父母奖给他的礼物。因为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对法国艺术的痴迷和欣赏。于是父母借机奖励他到巴黎去游览参观。

有时候,为了让孩子深切体会努力之后成功的快感,家长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庆祝成功。全家一起出去旅游,召集亲戚朋友一起吃饭,让孩子召集同学聚餐聚会等,都是良好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一过程,让孩子较长时间、较大场合去感受、深化、扩展、记忆成功的滋味。庆祝过程中的满足、自豪、自信、快乐,都会成为孩子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语言赏识、肢体赏识的方式可以时时运用,但物质奖励刺激的赏识方式却不宜太多。过多的悬赏式的物质型奖励,不仅容易让孩子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囚徒,还会诱使孩子慢慢变得“有奖才做”、“无赏不动”,损伤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我们在女儿成长过程中运用过多种赏识方法。“嗯,很好!”“嗯,不错”“好啊!”是我运用得最多的赏识语言。遇到她取得大的成绩,就会说“啊,你太厉害了!”“啊,非常好!”“呀,你怎么这么厉害呢?”往往在这时还会情不自禁地给她一个热烈的拥抱,或者用双手拍拍她的脸。记得在女儿进入高三后因为有几次月考获得年级第一,我都不自觉地采用了上述赏识方法。还记得在女儿初二时我读了她的文章《茶的味道》后,欣喜不已,赞叹地说:“有这样的文字水平,你高考的作文都不用愁了”。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赏识,我们还运用了一些物质和享乐层面的奖励刺激。总体趋向来看,女儿越大,这些奖励刺激的作用就越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自觉性、主动性越来越强,其内在向善的愿望和学习的精神已经形成,逐渐不需要或少需要外部的督促和奖励激励。物质和享乐型的奖励刺激,只在她比较小的时候发挥着作用。

女儿四五岁时,长沙街头出现了肯德基餐厅。跟多数孩子一样,女儿对之兴趣很大,上街一看见它就想进去吃炸鸡。我们抓住她的这一兴趣爱好,跟她设置了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和书籍就可以去肯德基餐厅消费一次的奖励方式,刺激和引导她去阅读。具体做法是,她每阅读完一篇文章,就要她在横格作业本上的一横格里写下篇名和文章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写满三个版面(大约需阅读70篇文章)就算达到目标。那时她已经认识不少汉字,可以阅读文章,但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也还没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奖励刺激制度的设立,让她突然加大了读书的频率,使她在短时间内阅读了大量文章,从而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然后来这个制度渐渐不再起作用,因为她阅读的趣味已经高于去吃肯德基的趣味。

此外我们还运用过金钱奖励、手机奖励、旅游奖励等方式对其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予以肯定。2009年我们跟女儿约定,如果她中考考上了长沙市重点高中的四大名校,我们就带她一起去旅游。结果不出我们所料,女儿考上了四所名校之一的长沙市一中。当然也不能说女儿是靠旅游的奖励刺激才发奋学习而考上重点高中,事实上初三时她的成绩已经很好,正常发挥考上名校应该不成问题。但旅游奖励的约定可能还是给了她一个劲头提升。提升作用更大的应该是之后奖励的正式实施,让她较长时间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我们之后兑现承诺,全家于当年8月赴云南旅游,女儿不仅一路欣赏大理丽江的美景,而且一路快乐如风,心情舒畅。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后的满足、自豪、愉快,让她深刻体会和铭记了努力奋斗的价值。

4.一味地责骂只会毁掉孩子

经常可以随意听到一些家庭的晚饭桌边这样一些指责性的话:“太不讲卫生了,早上穿的衣服就成了抹布。”“这次又没考好,我跟你爸爸的辛勤付出又打了‘水漂’。”“就这点成绩还想长大了当老师,简直是白日做梦。”“真是个败家子,昨天给你的钱就花光了,你爷爷是开银行的?”“再去玩电游就打断你的腿。”

这些家长们仿佛忘记了教训的是自己的孩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以为是一头头没有尊严的牲口。他们以为孩子就是要责骂甚至打骂,不骂孩子的毛病改变不了。他们以为对自己的孩子责骂批评都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渐渐地,他们的孩子成了自卑的人。孩子们内心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真是一个窝囊废,真是一个坏孩子。他们胆小如鼠,上课害怕举手发言,平时害怕说话,干什么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意,生怕自己的想法都是错的。慢慢地,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爱好,也不敢有什么爱好。他们少年老成,经常沉默寡言,心情阴郁,跟社会、跟学校、跟父母都格格不入,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遐想、发呆。有的患上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有的孩子也开始复制父母的行为。对同学或比他小的儿童,随意谩骂、指责、发火,不能和别的孩子和谐相处。在谩骂和指责中重复着父母曾经运用的粗鄙语言和神态(不过这绝不是父母的遗传,而是后天的“传染”)。

有的孩子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对家长们一味的责备产生反抗。德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恩格斯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责备,让人性没有多少喘息的空间,不能自由的发展,难道不是一种压迫吗?孩子的反抗心理一旦产生,家长们的一切说教手段几乎都会失灵。就像医学上一些常用烈性药物,使用过多之后使人体内的相关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抗药性一样,渐渐地,这种药物就会对细菌病毒完全不起作用。他们会产生这样的心态:你老骂我马虎要我讲卫生吧,可我就是要弄脏一身给你看看;你总是骂我是笨蛋,想要我的成绩好,可笨蛋又怎么能赶得上别人呢。别以为经常被责备的孩子会产生“血性”的冲动——你说我是笨蛋,我偏要证明我不是。他们大多数不会这样,因为即使这样成功了,也得不到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又何必去使那份劲呢?

强烈的经常的逆反心理,常常是问题少年、问题青年的前奏。他们心中没有正确的航向和目标,是非观念也反家长、反社会而行之,有浓重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也弄不清什么是尊重。他们很可能通过暴力、偷盗、淫荡等行为去获取他们所理解的尊重。

20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教育家、把儿子培养成天才的父亲塞德兹,非常反对一味的责备和打骂,他以为,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他说:“这样的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啊,这样还会毁掉孩子,怎么会这样?我可是为了孩子好啊!——看了上述分析,许多家长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家长们要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根据事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结果与初衷相违背的概率是相当大的。拔苗助长就是最好的例证。

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就是比别人的孩子差,尽是缺点,我就是没有看到什么优点。没有优点,我怎么去表扬?尽是缺点,我怎么能不去责备批评?

孩子没有优点吗?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错误、十分愚蠢的判断。我已经在上文谈到,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家长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孩子们身上尽是缺点吗?这也是上述同一问题的另一视角。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的确需要批评。但是不能总是批评,哪怕是看到孩子重复出现的缺点。要把表扬掺和进来,把宽容、沉默和放任连缀其中。即使我们比较着急地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也不能时时表露于嘴,因为老是一味地责骂是无济于事的。要冷静地思考孩子不断出现这个缺点的原因,要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时候,还可让孩子自食其错误行为和缺点的后果。这就是教育学家所讲的自然惩罚法。

这是由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根据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中的表述,它的基本内容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使孩子引起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孙先生在书中列举了两个案例,其中一个是某男孩的妈妈叫他带午饭,他总是忘记,每次都要妈妈在繁忙的工作间隙送过来,有一次妈妈决定采取自然惩罚法,不去送饭,结果男孩饿了一下午。之后男孩带饭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很少忘记带午饭了。“吃一堑,长一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很多是从教训中获得的,孩子也是一样。自然惩罚法不仅让孩子获得成长,还避免了家长给他的一味的责骂,也让家长避免了由于责骂孩子而导致的心情变坏。家长们为什么不经常试试呢?

家长们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对于孩子做对的事情或者取得的成绩往往视而不见,觉得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无须言语;而对于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考试成绩不佳,就觉得孩子不勤奋、不努力、不认真,就判断孩子不是好孩子,就发脾气,动责骂,施批评。这既是家长们眼光的问题,也是家长们心态、性格、思维的问题。

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和眼光看待孩子,是当今家长们普遍存在的缺陷。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不知道每一个孩子都跟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尊严和人格,渴望受到尊重和赞美,而不是受到侮辱。急躁是这些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总希望孩子迅速成长,立即改正错误和毛病;不知道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改正错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一定程度的反复出现也是正常的。有的家长能包容或原谅生活中遇到的不合理的事,却对自己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肯包容原谅。

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耐心等待。世界上所有的难事、大事,没有几件是通过人力就能立马见效的,它都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像“百年树人”这样的大事。所有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只会在孩子身上一点点累积、发酵,以致到一定时候、一定阶段才发生真正的变化。时时跟孩子相处的家长一般不可能感受孩子的突变。对别人的孩子的感受则不同。一段时间不见,会突然发现他长大了,有礼貌了。因此对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有一些超然的心态。要学会只管努力,只管科学地引导和培养,只管自己应当义务地付出,而对于努力的结果,则不必时时处处去计较。要有一点佛教中倡导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境。

等待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

一味责备孩子的家长,根本上还是自己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出了问题。他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方面,看到人性的丑恶方面,对生活充满着抱怨、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事都要发牢骚,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对孩子的管教中。有的家长身上还有着比较强烈的权力欲,总喜欢居高临下,控制支配指挥别人,把孩子作为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践踏孩子的尊严,总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一切都只能对自己顺从,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缺点错误远远还不至于需要大动干戈的程度。家长们的不良情绪,就像一个放大镜,将孩子的缺点错误由小变大,由一个小小的墨点,逐渐成为这些情绪发泄的黑洞。

有的不仅一味责骂孩子,而且还发展到实施肉体体罚。有的孩子甚至在自己父母的棍棒底下被打得死去活来,其残忍程度超过乡村农民对待犯错的牲口。这本质上都是家长身上人性的弱点和丑恶在外部的体现。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常常想,啊,人类是多么残酷,生殖孕育一个人来接受自己情绪的发泄和权力的施威。看来,人类的某些恶毒超过了动物界。

我已经在序言中阐明:在儿童教育领域,外因主导内因。它告诉我们,孩子的缺点错误,大都是外部环境特别是其家长的影响和不善于教育引导造成的。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很大程度上我们应该责怪反思自己才对。可是又有几个人这样勇于从自己身上去查找根源寻求对策呢?

归结起来,一味地责骂,表面上是骂孩子,其实责骂的是自己;打孩子的棍棒,其实是打在自己脸上。

5.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可缺少的约束、批评和处罚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就是世间什么事情都得有基本的法则,不遵照法则,什么事情也会干不成。

儿童的成长教育就是如此。儿童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他怯生生地看着这个世界,既觉得是那么的新奇,又充满惶惑;既自由地施展自己的行为,又满是顾忌和犹豫。因此他必须在家长的呵护和引导下生活,从中逐步学习了解这个社会的知识、习俗、经验、禁忌等东西。而家长们在培养教育中,通常会告诉他一些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矩,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不可以做的要求,就是约束。

约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选择。根据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斯宾诺莎等人的观点,在原始自然状态下,人们不受任何约束,每个人也不服从任何其他人,结果导致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况的出现。人类为了过和平和有秩序的生活,选择了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依据社会契约组成社会。这个契约,就包含了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到今天这种约束已发展成为各种法律和各种各样的制度、习俗、规矩,成为引导人们进入和谐社会生活的基本准绳。没有约束的社会是丛林社会——也就是动物世界。

儿童是社会各群体中动物性最强的一部分,他们最为活泼,最为自由。但是他们终究是社会的一分子,当然得跟社会的所有成员一样,接受各类约束。这就像水牛要成为人类驾驭的工具,部分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必须套上牛轭;老虎要成为人们的观赏动物,也是部分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必须关进笼子。只是对儿童的这些约束,只能一步步给以告知,告知的内容与方式也只能通俗、具体,最后儿童违反了这些约束,也不必像成人那样承担责任。

儿童的无知需要家长给予约束。他们不知道社会的各种要求和规矩,也不知道社会存在的各种危险。如果让他们任意而为,后果可能会是:不是他伤害了别人,就是他伤害了自己。当然给儿童正面传授相关知识也能起到类似约束的作用,但很多时候,儿童还无法理解相关知识和道理,直接约束效果更佳。譬如为了避免开水瓶伤害儿童,过早地讲解什么皮肤接触100℃的开水,会造成烫伤等知识,通常不会有什么作用,还不如在做好防护的同时,直接规定不许接触热水瓶。

儿童的自控能力差也需要家长给予约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逐渐能够理解知晓家长要求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能时刻掌控自己的行为(甚至许多成年人有时也不能完全掌控自己),从而导致明知不能干的事情却还是去干。这时候,家长给予约束,就会帮助他控制抑制某种行为。譬如为了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家长就有必要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如果听之任之或者只跟他讲讲道理,孩子则很有可能长时间“泡在电视里”。

总之,孩子的成长需要必要的约束。赏识激励使他信心十足地朝某个方向努力,而约束(包括约束违反后家长给予的批评处罚)则使他避免误入歧途,避免各种伤害,督促他形成良好持久固定的精神和行为习惯,改正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缺点错误,促使他健康成长。这也像驯养马匹,没有鞭子,怎么能调教出“千里马”这样的良马?

对孩子行为约束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安全、道德、学习、习俗、礼仪等方方面面。家长们不能将很多约束的内容短时间内全盘托出,而只能根据孩子的成长状况和成长阶段适时逐步提出。这不仅受儿童接受能力的制约,也受儿童反感情绪的抵制。通常来讲,儿童对绝大部分约束都是反感的。“不准干这个”,“不准干那个”都违逆任何一个人的天性。反感情绪短时间的过多堆积对儿童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家长对孩子的各种约束,还得有程度差别。有的跟孩子交代就行了,孩子违反了,家长予以批评就够了;有些则需反复强调,并且设置违反后的处罚惩戒措施,孩子违反,则需兑现处罚,以强烈的方式扼制孩子某方面的错误行为。这就像一个国家的预警级别一样,有的设置为蓝色,有的设置为红色,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危险危害程度。譬如对一定阶段年幼儿童的某些安全行为约束,就需采取后一种约束,否则,后果则会是孩子身体的伤害甚至生命的伤害。譬如对孩子某些道德品质方面行为的约束,也应如此。如果孩子不止一次出现殴打同学或偷盗东西的行为,则需采取强烈的约束,否则酿成的后患将是严重的。

家长们要记住的是,约束不是越多越好。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它也扼制孩子的勇气、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那些十分守纪律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低于别的孩子。纪律和约束就像一张网,阻挡了他们想象的飞翔。

要打破一个长期以来在中国家长心目中的错误观念——好孩子只是那些听话守纪律的孩子。这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带来的缺陷。要知道还有一种好孩子,他们不一定时时遵守纪律和约束,他们敢于思索,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条条框框;他们有个性,敢冒险,不喜欢沿着已有的路线走——这些人,往往成为社会成功人士和新时代的推动者。

不要设置过多的约束,也不要完全按大人的习惯去设置约束。约束只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能事事、处处设置。早期主要突出安全和基本道德,大了后主要突出安全、基本道德、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约束要越来越少,因为对事理的明了和自身控制能力的增强,使他对约束的事项能够轻松做到。

美国教育家塞德兹十分反对过多的纪律和约束,他说:“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认识:用繁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儿童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具具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这才是教育应遵循的最高纪律。”

▲批评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本手段之一。

人不是神,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最后演化成各种困惑、矛盾、混乱、冲突甚至种种灾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徘徊、停滞和倒退。正是有了批评,人类才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才逐渐步入或接近发展的正确轨道。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批评。除了让人改正错误,批评还让人冷静,让人学习,让人思考,让人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无疑都有助于人的成熟、成才。

批评也是儿童成长的必需教育手段之一。众所周知,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与问题,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身会认识和改正许多,但是仍有相当多的部分,他们并不能认识和改正;如果听之任之,小错误和问题会衍变成大错误和问题。没有批评,那些不良的思想行为会渐渐变为习惯,不良的习惯会渐渐变为性格,不良的性格会渐渐变为素质。人的素质一旦变差、变坏,不但不能做出什么成绩,相反,还完全有可能酿成大的错误和问题。批评,犹如大街上的清扫,能够及时清除儿童思想行为上的垃圾,使他们健康成长。

如果说赏识是鼓励引导儿童不断重复深化良好的思想和行为,那么批评就是引导儿童不断消除抑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从来没有听说哪位成功人士否认过批评对于自己成长的价值。音乐大师贝多芬的启蒙教师克里斯坦·哥特洛普·聂夫在培养贝多芬的过程中,教育方式有扬有抑,称赞和批评双管齐下,在赏识他超人的才能和优秀品质的同时,冷静地指出他性格中的种种缺点甚至缺陷,对他作品中粗浅和庸俗的东西,从不姑息迁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年轻时甚至诚恳地接受一位普通工匠的批评,在他雕刻一个柱顶上的植物叶子时,一名叫康士坦的工匠批评说“你雕的叶子是平的,看起来很死板……要使叶子的尖端突出了朝你”。他照着工匠的意见一改,叶子果然生动起来。后来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这位只批评过他一次的工匠的名字。

其实,除了少数溺爱孩子的家长,绝大部分家长还是能明白批评的作用。但是却把握不了批评的方法、分寸和范围。

批评孩子,要采取比较严肃、冷静的态度。玩笑式的批评,难以让孩子认真地对待缺点错误,他可能以为家长对此无所谓,他自己也会无所谓;冲动式的批评,会带上家长的许多暴怒的歇斯底里式的情绪,的确可以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但常常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尊严和自信心。经常采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只会造就两类孩子,一类是猥琐内向型的,另一类是反抗叛逆型的。

在严肃、冷静的态度下摆事实、讲道理,是最有效的批评方式。指明孩子错误的具体行为,特别指出这样做的危害,和他一起商量提出今后改正的办法,是批评的基本内容。通常绝大多数孩子在犯错误时是没有全面想到行为的后果的,家长讲明他行为错误的具体理由,只要通俗、具体,并且适合他的年龄,他一般是能接受的。由于批评过程中家长的严肃、冷静,孩子在情感上能够感觉家长的不快。而孩子对家长通常是比较依恋的,家长突然出现的这种爱的冷漠、疏离现象让他比较担心、忧虑;为了留住和保持过去那种情感的融洽,为了留住爱,他会自然理性地选择改正错误。

批评肯定要注意场合。没有人在众多人面前挨批评会感到有尊严,儿童也不例外。不要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批评孩子。即使他正在犯那个错误,最好也只是制止。等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再批评。只有在保证孩子有基本尊严和价值感的前提下才能谈改正错误。如果选择的时机、地点不恰当,有些批评就会像在公共场合脱去孩子的衣服。有些人喜欢在餐桌边批评孩子,这也是不妥当的。一旦开始批评,孩子口中的饭菜就会索然无味,家长的食欲也会受影响。结果可能精神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身体的问题又来了。

批评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有些道理也是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知晓的,只需点拨即止,无须长篇大论,除非遇到非常严重的问题。唠唠叨叨,翻来覆去,其中还充斥家长个人浓烈的情绪发泄,是家长批评孩子中最常见的问题。

批评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孩子的申诉、辩解。家长要给出时间来,认真听取。否则,歪曲事实的、脱离真实细节的批评,孩子都是会不服的。如果事后证明家长掌握的事实弄错了,家长也应该反过来给孩子道歉。当然有些家庭孩子的申诉、辩解,会出现孩子撒谎为自己洗清错误问题的情况。对此,家长们要特别认真对待,因为这是一个不小的道德问题。一旦出现撒谎问题,要紧抓不放,它的危害严重程度一般要超过撒谎掩盖的那个错误和问题。

批评的语气也很重要。小问题,批评就轻一些;大问题,口气当然要重一些。能用建议、商量口吻的,就不要居高临下地批评。批评的方式也可多种多样,有时用一个眼神,有时用一个表情,有时用一张纸条,有时造一个情景。

日本教育家、“实践教育法”的提倡者多湖辉在多年之后还能清晰地回忆自己在上中学时接受的一次校长批评。他因为不满学校的严格管理,竟联合同学一起故意损坏校舍。事情被发现后,他料想校长会大发雷霆,并且做好了退学的思想准备。不过,后来校长的批评方式让他没有想到,也使他深刻反省,悔恨不已。校长把他们叫到校长室,流着眼泪说:“太令人遗憾了。我现在什么也不说,想必你们也在反省自己吧?希望你们能再一次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也不要事事批评。尤其是孩子偶尔弄脏衣服、打碎杯子这样的小事情,即便孩子做错了,只要不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听之任之,让孩子自省,就像相信河流的自清功能一般。如果经常用严厉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孩子,就会让批评多得像空气一样布满孩子所在的空间。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过多的“苦”,也会伤害孩子。孩子的内心深处,更需要的是“甜”。

家长们要始终记住的一条规则是,表扬要远远多于批评。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处罚让他记忆深刻:那是1920年,11岁的里根特别爱踢球。一次,他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邻居家的窗户上,玻璃“稀里哗啦”落了一地。人家闻声走出来,要里根赔偿12.5美元。当时,12.5美元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里根哪有12.5美元呀?于是,他只好回去找爸爸。爸爸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之后,让里根自己想办法。儿子为难地说:“爸爸,我确实没有12.5美元。”爸爸想了想,从兜里掏出12.5美元说:“这笔钱我先借给你,你一年后一定要还我。”里根郑重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里根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在回忆录中,里根解释说,正是通过这件事情,使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懂得了一个人要对他的过失负责。

这是对孩子的过错和过失进行处罚的一个十分完美的例子。

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惩恶扬善是社会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惩恶的层次有许多,轻的有批评、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的谴责、一定的罚款等,重的有重金处罚、拘留、各种刑事处罚等。同样,孩子的行为也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的我们给予表彰奖励,坏的则给予批评处罚,只不过处罚的程度远没有达到成人的标准。

通常对孩子的行为错误,进行批评教育即可。但是,批评教育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使用一定次数是有效的,使用多了,也会无效,这就跟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一样。当孩子屡次出现某些错误,而这些错误对他来说影响比较重大,同时他通过正常的认真和努力又能够做到改正错误,对此就宜采取处罚的措施了。否则,批评再多,他也当做“耳边风”,错误照犯不误,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处罚是针对孩子错误行为的一种严厉的教育手段。

处罚是制约、控制、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后一种办法。在引导孩子行为的诸多办法中,它不是最有效的,最有效的是前面所说的赏识,但是它还是有着独特的作用,它用家长强制或半强制的手段,督促孩子改变错误行为,类似战场上阻挡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孩子的某些重要的错误行为越过了这道防线,就有可能将它带入自己的成人时代,到时制约它的将会是社会道德和法律了。

处罚是家长针对孩子违反事先约定的要求和规定或者意外地犯了某种大错误而实施的对于孩子的某些权利、欲望、情感等在一定范围、时间、频率、程度内的制裁。譬如,减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取消每周玩电脑的机会,不去购买孩子喜欢的某种东西,取消某次约定的旅游,一段时间不理孩子,等等。

处罚不是体罚。虽然体罚在过去也是属于处罚的一种,但它是低人权意识下的产物。由于它伤害孩子的身体,损害孩子的尊严,已明确被现代社会所抛弃。在当今民主国家,殴打自己的孩子也是违法的,必须受法律的惩处。曾经有媒体多次报道海外新移民华人家长在家里打孩子,结果邻居或孩子本人报警,家长愕然地接受警察处理。

通常来讲,对孩子的处罚要事先约定。这也是前文说到的对孩子的约束的一部分。事先约定就像法律上的“法无明文规定的则不罚”一样。也就是说之前家长要对孩子讲清楚某种行为要求,违反了将会受什么处罚,并且能够与孩子达成共识,受到孩子的认可。这样在孩子犯错后才实施处罚,孩子才会甘心认罚。否则,在孩子犯错后才临时制订规则并实施,孩子会感到很委屈。当孩子委屈的情感多了,认错的情感就会减弱,处罚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过对于孩子突然犯下比较严重的错误,则不需拘此规则。

在孩子的错误行为刚刚开始实行时,家长还应当予以提醒和警告。毕竟孩子的自制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忘记家长的叮咛和约束。家长们不是为了处罚而处罚,而是为了孩子改正错误而处罚。孩子及时改正了错误,家长处罚的“鞭子”就应当放下。

就像奖励要兑现一样,对孩子的处罚也要说到做到。一旦孩子违反与家长事先的约定,家长就要实施处罚,不要一时心软临时改变主意。“言必行,行必果”,这样不仅显示家长要求孩子改正缺点错误的坚强决心,让孩子不抱侥幸心理;同时也给孩子形成一种说话算数的诚信形象,培养他的诚信性格。

类似于对孩子的赏识,对孩子的处罚也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兴奋点。如果处罚的内容正好是孩子不感兴趣的,就不会对孩子有什么触动,说不定他还会乐于受处罚。而如果抓住了他的兴奋点,他就很有可能对兴奋点的失去感到伤心、遗憾,继而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进而思考着如何改正错误。拿走老虎身边的野草,拿走山羊身边的小兔子,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反应,与兴趣无关的东西让他们无动于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兴趣和兴奋点也在发生变化,家长需适时调整处罚的内容以适应变化。年幼的孩子,家长冷落他一段时间就是给他大处罚了,他会哇哇大哭;而10岁的孩子,就是家长不带他出去玩,都不会给他什么触动了。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实施不同的处罚,对不同个性的孩子也应一样。家长们给孩子的处罚,要因人因事而异,轻重恰当。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则需少处罚;对于孩子在不太重要的事情上犯错,则宜用轻微处罚或者用批评的方式即可。

处罚是批评的后期阶段,是批评的另一种形式。我们要求对孩子的批评要少,自然要求对孩子的处罚要更少。经常不断的处罚,会让孩子自暴自弃、自我放弃、自甘堕落,最终会对一切处罚无所谓。这就丧失了处罚的效果。

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优秀,更多的是赏识教育引导激发的,只有少部分是靠批评和处罚得来的。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我们也曾运用约束、批评、处罚的教育方法。

在她婴幼儿期,我们最担心的是她的安全问题,于是在安全方面给予她约束。例如规定她不准触碰热水瓶、电插孔,不准爬窗户,等等,使她小时候没有受过任何安全伤害。上学之后也给她一些学习行为习惯要求,譬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胡思乱想,要紧跟老师的思维走;做作业时不准吃东西、不准看电视、不准玩东西,要专心致志地快捷地完成,做完后自己要检查,做完作业后再痛快地玩。约束一段时间后,女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为了增强她的体质,在小学阶段要求她早上起来跟我一起跑步锻炼,尽管她不情愿,但也没办法。那时她经常希望早上下雨,这样她就可以多睡一会儿,也不必跑步了。进入初中后由于上学路途遥远,跑步的约束也随即取消。为了她的饮食安全,我们要求她不准购买校园周边小摊点的食品吃。印象中女儿确实从来没有买过。针对她吃饭、洗澡时间拉得比较长的问题,我们规定都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但这个约束她在小学、初中阶段执行得并不理想,到了高中阶段,由于课业负担繁重,她自己的意识提高、自制力增强,无须我们提醒她就做得挺好了。进入高中后女儿开始和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出去到歌厅唱歌,我们担心次数太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也规定了每学期出去唱歌的次数。进入高三后女儿学习得越来越晚,我们则要求无论如何要在十一点半钟前睡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保障学习的高效率。女儿也执行得很好。

尽管我们以赏识教育为主,但对于女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错误、问题,也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如上述列举的种种约束,如果没有做好就会给予批评。小时候一段时期,女儿表现得特别争强好胜,什么事情上都希望自己是赢家,输了不肯认输,对赢者也不能正确看待。还在上幼儿园时,有一次跟大人下棋,她输了,小脸涨得通红,但却硬说她赢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肯定她的上进心,一方面又指出她的错误,告诉她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失败了不要紧,首先要正视它,承认它,然后查找原因,继续努力,最后才可能在下次夺取胜利;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要拿别人的弱项跟自己的强项去比,心胸要开阔,要开心地看到别人的成长,否则,即使你很优秀,也会没有朋友。一段时间后,就没有看到这个毛病了。此外我们还明确批评过她过于讲卫生、生活上动作过慢的问题。

印象中对女儿的处罚运用得很少。有两次是周计划执行得有问题,被取消周末玩电脑游戏,有一次是旅游计划取消。大约在小学三年级时的暑假,她妈妈带她到青岛、大连去玩,旅途中因为与妈妈发生矛盾,赌气一个人脱离大人,让大人焦急地找了好久(那时还未使用手机)。妈妈生气得决定第二年不带她出来旅游(当时大人跟她约定每年带她出来旅游一次)。第二年暑假,我们兑现处罚,没有带她出来。还有一次是手机使用处罚。高二时有段时间她与同学之间利用手机短信联络很多,我们发现后认为这对于学习很不利,严重影响学习的专心,尽管短信交流也可以放松调节情绪。经过不充分的商量,我们规定一般不许发短信,否则取消手机短信功能。或许她是对没有经过充分商量的做法不满,或许是她自己没有控制住,后来仍然出现了大量发短信的情况,一个月时间达到了1000多条。发现情况后,我们“执法如山”,取消了她的手机短信功能,一直到高考后的第一天才恢复给她开通。

6.天高任鸟飞——放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方法

当前中国城市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育过头”现象。

它表现为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对少年儿童实施了超出他正常成长需要的教育,过多地让孩子处于受教育的情境之中。家长们普遍都信奉“油多不坏菜”,以为孩子们尽可能多受点教育总是好的,对他也没有什么坏处,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少受了教育,除了星期一到星期五让孩子们必须接受学校教育外,星期六、星期天还把孩子送进这个培训班、那个培训班。以至于使孩子们一天到晚,像机器一样,疲于奔命,忙于学习,没有多少自己玩乐的时间、休息的时间、独处的时间。“教育过头”损害孩子的心灵和个性发展。一个人的心灵和个性发展,离不开自由。只有在没有压制、没有约束的环境中,心灵才会在自己喜好的征程中自如地行走、徘徊、停留、选择,寻找归属,获得满足和快乐。个性也是如此。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个性的张扬、施展、演绎,才会自如地实现;否则,则会受到压抑、阻滞和扭曲。没完没了的教育活动,侵占了孩子们的自由,把他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挤压殆尽。

伴随着“教育过头”一起,生活中“管教过多”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各种清规戒律像蛛网一样布在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上。这事不能干,那事不能做,孩子们动辄得咎。家长事事处处都对孩子进行指导指责,批评教育;时时刻刻陪伴着孩子,生怕有什么“闪失”或者担心孩子偷懒贪玩做坏事。孩子的什么事情家长都喜欢包办代替——帮孩子整理书包文具,帮孩子系鞋带,帮孩子挤好牙膏,帮孩子系红领巾……

曾经有报道说,一名大学新生开学不久就打电话给家长说要回家,原因是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和想家。老师们了解到,该生长到18岁,从没有洗过自己的一件衣服和一双袜子,入学后的几天里不是衣服丢了,就是饭卡掉了。接到电话后该生的家长又急匆匆赶到大学,在学校附近租房,陪伴孩子住了三个月后才回家。“教育过头”、“管教过多”让孩子们丧失了起码的独立性。他们不能自主地思考和判断,什么事情都要别人拿主意;遇到问题一筹莫展,不能独立地寻求解决办法;畏缩胆小,犹犹豫豫,看上去很听话,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心思和主意;生活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和亲人的照顾就不能自如地生活;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做事不考虑后果,社会责任感淡泊……

这难道是我们期望的成长后的孩子吗?不,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的人,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不是宠物,不是机器,不是可以任意摆放的棋子。

给孩子们自由,让孩子们自主、独立,就是教育管理上的信任,乃至放任。

放任就是给予孩子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有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就像打开鸟笼,让鸟儿在蓝天自由翱翔;也像移开羊圈栅栏,让羊群自由地在山坡奔跑、吃草。不要把孩子的时间排得太满,不要对孩子的成长想得太急。要知道孩子在一定时间内的自由和自主,是他健康成长的必要环节。让他跟着自己的想法走,让他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只要没有安全和道德危险,一段时间的脱轨,又会有什么大问题呢?

不要事事对孩子进行指导、教育、评价,哪怕他的确做错了,只要不是严重错误。要让他自己去发现错误,感受错误,获得教训,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孩子当然需要成人提供指导的各种经验,然而也需要自己摸索经验。他自己得来的经验,要比成人的传授和书本的描绘生动十倍。他自己品味的酸、甜、苦、辣,都是他人生宝贵的财富。

让他到外面去玩,哪怕回来的是一个脏兮兮的“黑脸包公”;让他去拆卸各种电器,哪怕最后合拢来的电器不能运行;让他自己吃饭,哪怕餐桌上、他身上到处沾满饭粒;让他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哪怕之前他坐在地上哭泣地望着你……

总之,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有时间、有机会去感受、去思考、去选择、去判断、去操作、去面对、去承担。

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推崇在孩子教育上的放任。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论述:“幼儿教育要倡导自由,禁绝压制”。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好自己的子女,他创办了名叫“毕肯山”的小学。这个学校的特征就是避免压制强迫,让孩子尽量按自己天性发展,以诱导代替纪律。教育家林格说:“教育者的一个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写道:“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十分精辟,他说:“教就是为了不教”。

许多名人的成长也得益于其家长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放任。美国篮球明星乔丹的母亲德洛利斯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独立性教育,许多事情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和实施。乔丹曾在电视屏幕上告诉大家:“我要谢谢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她总是让我自己动手劳动。如今,当我出门自立之后,我才有能力照顾自己。不仅如此,这让我在球场上更加勤奋,我总能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投出更多的好球。这是母亲给我的一笔宝贵财富。”母亲德洛利斯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在放手过程中,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让少年儿女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做出事关终身的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确定的发展道路不同。”

1990年以厦门文科第一名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又就读美国哈佛大学的优秀学生陈宇华,就得益于父母对她的放任。她的父母说:“我们最终决定对宇华采取放养式的教育。我们想这就是我们的宠爱,父母对女儿的信任”。他们在《千万别“管”孩子》一书中呼吁:千万别管制孩子,正确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放任需要家长宽广的胸怀。要能在一定时间内容忍孩子的小过错和不当行为,就像我们对待世事有时候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样。尤其在情感上要能舍得放手。孩子虽然是家长情感的结晶和生命的延续,但他终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终究要独立面对和处理在世界上遇到的事情,家长们不可能永远关心保护他。为了他的成长,为了他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要逐步收缩爱的手臂,哪怕要一定程度承受爱的寂寞和分离的痛苦。正如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如果你对天空向往,渴望一双翅膀,我会放手让你飞翔。我不会做你的翅膀,而是你翅膀下的风,托着你飞得更高更远。”

放任需要家长清醒的认识。要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管得越多越好。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一定要给孩子以自由,让孩子自主。无微不至虽然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但是也包含着危害孩子的毒素。温室里的花朵往往是脆弱的。教育规律和众多事实表明:没有自由之水的浇灌,孩子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放任需要家长的信任。要相信孩子,相信他能处理和把握一些事情。要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有基本的自主自立能力,只是后天的外部环境因素阻滞和掩盖了它。要相信之前付出的赏识激励、教育引导、约束批评,都会在孩子独处的时间里起作用,使他不至于做出什么大的出格的事情来。

放任不等同于完全的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它是一定时间和范围的教育管理的停止与罢手。当前中国无数农民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辗转各地,终年与孩子待不上几天,使农村出现千百万留守儿童,这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的撒手不管。然而这又决不是这些农民父母的初衷和主观能动,它是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一种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造成的教育灾难。

所有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放任,但放任的程度需因人因时而异。对婴儿的放任肯定要少,因为他还不具备基本的独立能力;对拘谨、内向的孩子放任要多,以更好地消除他的性格缺陷和障碍。一般来讲,家长的放任幅度,应该是与孩子的年龄增长成正比的。而放任幅度的展开,则应该是逐步而行。就像当气候由寒季向暖季转变,衣服的减少也只能一件件脱下那样。

教育家孙云晓先生说:“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放任就是给孩子的一种解放。

part 3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在其名著《培根论说文集》曾经这样阐述:“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天性与言语上的允诺要约都不如习惯有力”,“习惯的凌驾一切是处处可见的;其势力之强,使得人们于自白、抗辩、允诺、夸张之后,依然一仍旧贯地做下去,好像他们是无生命的偶像和由习惯的轮子来转动着的机械似的”。

由于习惯是人们经常性的、基本固化的、重复性的行为方式,所以当人们实施习惯性的行为时,一般会觉得自如、顺畅、轻松,而少有拘束、陌生、涩滞、劳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每个人在其生活中都会形成他独特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会成为他个性性格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支撑或演绎着他的人生。

有些习惯无所谓优劣,更多的习惯则有优劣好坏之分。人的社会性使它有了这种区分。社会的进步需要人类智识的提高和体质的强健,而不同的习惯则会使人的学习、思维、体质产生不同的效果和状态,有的起促进作用,有的则相反;社会的人都需要交往,而个人习惯则会使交往的成效不同,有的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有的却使之更加疏远。

好习惯是人生的大福气。我们都孜孜求索人世间的美德。其实,良好的道德行为一旦变成习惯,美德便具备和养成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相反,坏的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好习惯让普通人变得优秀。一个小伙子喜欢阅读,勤于思考并且习惯于科学正确的思维,待人热情大方、礼貌周到,做事敢于吃苦、乐于吃苦,这种人迟早要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与此相对,坏习惯让美女都会失去魅力。一个俊俏的女郎嚼着槟榔,不顾场合地抽着香烟,说着粗痞话,不会让人觉得舒畅;如果她还娱乐过度,习惯于熬夜,这将加速她的衰老。习惯之手翻转着美丽与丑陋、高雅与平庸的标牌。

谁说好身体、好性格、好成绩、好业绩,很大程度上不是源于好习惯呢?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位勤奋治学、深于思考的思想大师,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下午4点准时出去散步一小时,不管什么天气都坚持不断。他一边行走,欣赏着沿途的自然景色,锻炼着身体,一边思考着哲学问题。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包括《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思想都得自这条路上。这条路因此被后人称为“哲学之路”。由于严谨、有序、科学的生活习惯,这位在思想领域艰难求索并且硕果累累的饱学之士,竟然在那个年代也活到了80岁的高龄。

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个时期是培养他的行为和思维习惯的黄金时间。儿童一旦在这个时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意味着他在幸福和成功的道路上走了一半。此后家长的培养教育,也更加省心省力。而儿童的习惯不好,不仅让家长在培养教育过程中劳心费力,事倍功半,而且阻碍着他自己的健康成长,有的恶习还会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儿童的习惯从来不是天生的,得靠后天的学习教育,得靠家长的赏识、引导、约束、批评、处罚,得靠家长的言传身教。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程并不复杂,需要的是家长的细心、耐心和恒心。

儿童的习惯培养越早越好。从他自己吃饭开始就培养生活习惯,从他学习开始(不是6岁入学的学习)就培养学习习惯,从他玩开始就培养玩的习惯(其实玩无所谓固定优良的习惯,家长们关注的应当主要是玩的过程中孩子专注性的培养和安全问题的注意)。许多家长都是在孩子生活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孩子的坏习惯出现之后,才开始注意孩子的习惯问题。此时已经耽搁和错过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

不良习惯的改变和扭转是比习惯养成更难的事情,它需要家长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很大的,有的还是相当顽固的。不过,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来说,任何时候都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毕竟是孩子,他有可塑性,他有“性本善”的原胚,他有转变的可能。事实上有些道德上的坏习惯也必须想尽办法去改变,哪怕再艰难;否则进入成年之后,它将成为把孩子送进监狱的罪魁祸首。

但什么是孩子良好的习惯呢?或者说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恐怕是在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下文将简要罗列孩子应当养成的常见的行为习惯的基本内容以及我们的相关做法。

1.好习惯撑起好成绩——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专心致志的习惯

专心致志就是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做某件事情。它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和品质;既是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它是一个人有效从事某项活动尤其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该项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请来两组知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让第一组的同学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加法练习题,而第二组也做同样的两件事,但是两项内容分开进行。之后,心理学家检查学生们所做的加法题的成绩,并请每个人复述听过的故事。结果显示:第一组做练习题与故事复述的错误率都明显高于第二组。由此可见,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生活中的确存在一心二用的现象,比如: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歌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演讲者一边演讲一边注意观众的反应,等等。这些情况在心理学中叫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要求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项或多项活动,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有的熟悉程度可能达到了几乎自动化的程度。如果在人的心理、认知、行为比较陌生的领域或地方,注意的分配一般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了,也通常会顾此失彼,难有好的效果。

学习对儿童来说就是对某些事物由陌生到熟悉的认知行为过程,其中肯定不适宜注意的分配。特别是儿童的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在学习中实行注意的分配,将会出现比成年人多得多的疑惑、疏漏和错误。

专心致志是儿童开展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习惯或品质要求。根据我做家长和做教师的经验,同时参考别的老师的教育教学心得,我以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95%以上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在学习活动中做到专心致志。

面对孩子成绩不好的情况,家长通常会采取让孩子在这里补课、在那里上辅导班的办法去挽救,很少认真分析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尤其是很少分析到孩子没有专心致志这个关键原因,或者即使分析到了,也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下大力气、想尽办法去让孩子改变。这就好比一个医生给人看病,总是没有找到关键病因,尽管给病人开了一大堆药,却总不见疗效。

要求孩子在学习中专心致志,就是要求他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心思和行为不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去,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学习内容上。具体来讲,就是要:上课时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思维运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认真作答习题,不胡思乱想,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回家做作业时,能独立认真地进行,不吃东西,不玩东西,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玩宠物,不“身在曹营心在汉”。

跟孩子单纯地交代上述要求是不够的,培养孩子专心的习惯,还需从多种渠道着力。

首先我们要看到专心致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一般人没有看到,它其实还包含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情感、自制能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等内容。兴趣通常自然会使人专心致志,但是学习的内容、老师教育教学的方式、孩子学习的方式等不会总是符合孩子的兴趣,这时候就需要别的力量才能使他保持专注。如果他内心的责任感说:不行,这样走神会影响成绩,成绩不好就会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会让爸爸妈妈不高兴,快点专心起来;同时他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发挥作用,将他的思想和行为之舵扭转过来,恢复到正确的航道上;他的勇气和决心也适时释放威力,如推土机一般铲平专心路途上的种种障碍——这些因素的联动,都促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专心的习惯,改变他不专心的习惯,还需从这些因素入手。

其次,教育管理的所有方式都应当适时恰当地运用。赏识、奖励,教育、引导,约束、处罚,可以单方采用,也可多管齐下。而在这些方式的具体形式上,家长可因地制宜,择善而从。譬如有的家长根据孩子的作业量设定其完成时间为一个小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孩子完成作业节省10分钟以上就有奖,超过规定时间20分钟就得罚,这样既提高了孩子思维的敏捷性,也提高了他学习的专注性。当然有的孩子可能并不适宜这个办法。千万个孩子有千万种秉性,不可能有一种神奇的教育方式方法适用所有的孩子。这就像动物园的食物供应,如果只提供一种食物,有些动物会自如生长,更多的则会饿死。

第三,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应干净整洁,家具摆放有序;家中讲究生活秩序;在孩子学习时应尽量减少电视、音响等带来的干扰;最好让孩子有单独的房间;并明确要求孩子在书桌上不摆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有时垫在桌上的报纸中的一幅漫画就可能把孩子的心绪牵走,一个小玩具就可能引起孩子的翩翩联想。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要以关心的名义总去打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会削只苹果送过去,一会又送两块巧克力;一会交代要保持距离、注意保护眼睛,一会提醒多穿一件衣服、当心感冒;一会批评孩子什么事做得不对,一会又表扬他什么事情表现不错……如此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可能会让孩子心烦意乱,哪里还能让孩子专心学习呢?

此外,家长要保证孩子娱乐和玩的时间,以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心理学表明,人的注意力的保持是有限度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一般一次约为半个小时,高中学生一般为一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因此应当把孩子学习和玩乐交替安排。安排学习的时间一次不能过长,中间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娱乐或者体育锻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违逆天性的教育举措往往是低效的,譬如那些下课时间到了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行为,其实并不会让学生吸收多少,因为孩子们的心已经飞到了喧闹的操场上;违逆天性也是不道德的,因为它阻碍了人性的正常发展。不能抱着“玩物丧志”的老观念不放,要知道玩也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它能让孩子放松,调节情绪和思维,获得快乐,增长智力,学会跟人交往,等等。因此家长们要像安排孩子学习一样安排孩子玩的时间和内容。要强调的是,让孩子玩耍也要让他放开玩,专心致志地玩。要告诉他学习要专心,玩也要专心。不会专心致志玩的孩子也不会专心致志学习。

家长们抓孩子学习专心致志习惯的培养,要从抓孩子玩的专心致志开始。

我们就是从抓孩子玩的专心致志开始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习惯的。记得女儿一岁半时喜欢拿彩笔涂鸦乱画,我们就买来彩笔和作业簿,准备好适合她坐的小椅子和便于写画的骨牌凳,专门让她坐下来随意涂画,中间也不打扰她。她居然能安静独立地一次画上20分钟、半个小时。首先画的无非是各种各样的线条,再大一些画的是大小、式样不同的“鸡蛋”。

2岁左右我又带着她玩一种塑料积木组合游戏。我挑出几种颜色不同的积木组成一个形状,要求她也组合出一个同样的。这对她有难度。她往往组合了两三块后就分散注意力了,想去玩别的。这时我们注意引导和提醒她,反复告诉她:“干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地做,坚持地做。”尽管开始她根本听不懂这句话。如果她坚持做完了,我就通过拥抱和言语赞扬鼓励她。渐渐地她的专注持续性加长。我们也逐渐加大难度。

此外在女儿看电视、玩别的玩具、看画报等事情上也注意培养她的独立持续的专注力,尽量阻止那种浅尝辄止的行为和习惯,同时我们也注意少给专注中的她以打扰。到女儿上学前,我对她上学一点也不担心了。因为做过教师的我知道,能保持注意力半小时左右的孩子肯定能抓住老师上课的内容,而女儿已经完全能够做到。

女儿上学后,我不时询问她上课的习惯,问她上课时会不会去望窗户外面的鸟儿,会不会回想昨晚电视的内容,会不会跟同学说话。我反复提醒和要求她一定要专心致志。女儿也十分配合,做得挺好,可以说中小学12年,女儿都紧紧抓住了每堂课的40分钟。从女儿上一年级回家做作业开始,我们就要求她在做作业时不吃东西,不玩东西,不看电视,不拖延不磨蹭,认真迅速做完后再玩。训练一两个月后女儿就形成了习惯,此后从不要家长操心。

我还要求女儿的书房里不准摆放玩具,不准放食品;要玩玩具、要吃东西都必须离开书房。刚开始这个要求她难以接受,我坚持要求,后来她也基本做到了。

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三阶段,她学习的计划性也使她保持了学习的专注性。每天在学校她把要做的作业和要复习预习的内容写在一张纸条上,回到家后则按次序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了同龄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那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做东想西的焦急混乱现象。②阅读习惯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科举制度的主导下,读书作文的作用被放大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成了中下层民众改变命运的唯一阶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好了书,最终是为了金榜题名,金榜题名后,官职、金钱、美女……什么都会拥有。

在现代化的今天,过去读书的那种泛化的智识训练和接受功能,已经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公共媒体信息传播、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等多方途径所分散承担和替代,读书不再畸形化地“巅峰无极”,已演变、缩聚为个人自我教育中的个人阅读。尽管这样,仍然不可否认读书的巨大作用。它可以开启人的心灵之窗,激发人的理想,塑造人的灵魂,增长人的智能,改变人的命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当今城市的孩子虽然比过去任何时代的孩子都接受着更多的教育,但这并不表明孩子们比过去阅读得更多。由于孩子们像机器一样在学校课堂和辅导班之间奔波,在作业堆上忙碌,在知识填鸭式的灌输中被动地吞咽,以致很少有机会坐下来读书。阅读的缺少,从大的方面说影响了孩子们知识的吸收、思想的深化和人格的塑造,从小的方面说直接影响了孩子语文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孩子们阅读的缺少,既表现为阅读时间的缺少,也表现为阅读习惯的缺乏。当今时代,如果没有家长和学校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很难自觉地培养起来。因为媒体和娱乐的发达,已经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里目不暇接,孩子们通常都会去选择更直接、更感官、更刺激、更有趣的娱乐和放松方式譬如看电视、玩游戏等,而很少去选择相对枯燥的阅读。

我们在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上做过一些努力。还在女儿刚刚可以听懂成年人说话的一岁左右,就给她朗读简单的儿歌,渐渐地给她读些儿童故事。后来有段时间她听故事的兴趣加大,几乎每晚都要听完一个故事后才肯睡觉。我们还去书店买来音像读物,通过传统的录音机播放,很多时候她是在录音机播放故事的情境中睡着的。由于纯正的普通话听得多,女儿从小说话发音咬字就很准确,少有一般幼儿发音不准、吐字走调的情况。

到她能看画报的年龄,就买来画报给她阅读。先是跟她照着画报讲故事,后来让她自己看,自己讲。有时我们故意设置一种情景,家里电视不开,家长在一旁阅读,也要求女儿在旁边阅读。女儿一边看画报,一边自言自语,居然也能看上半个小时。到她养成了阅读习惯之后,我们有时还会在家里设置这种场景,以增添家中的书香氛围。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喜欢阅读,可是自己从不阅读,这明显违背了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他们不知道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们要充分认识到言传身教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中的作用,要明白:习惯是可以“传染”的。

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还得益于我运用的一种奖励激励措施。具体我已在本书part 2的第3节中进行了简要叙述。奖励刺激制度的设立,让她突然加大了读书的频率,使之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完全固化了阅读的习惯。之后她完全不需奖励就能自主阅读,阅读已成为她生活乐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她一个人坐在一旁读书,读着读着,竟然不自觉地“咯咯”地笑起来。到她的阅读能力基本形成后,我们还在她的床边准备好台灯。每晚睡觉前,她都要读一会书。到了后来,我们还要催她关灯睡觉。在她小学时的一段时期,周末的早晨她比我们起得更早。当我们起床后来到她的卧室,发现金黄的灯光下,她正坐在床头,手捧一本书在静静地阅读。我们心里欣慰得很,感觉仿佛早晨清新的空气里滴放了几滴蜜汁。这时我们也不过多打扰她,跟她拥抱一下或跟她微笑一下就去准备早餐,直到早餐弄好了再叫她起床。

到女儿阅读习惯养成后,书籍就跟她的零食一样,成了她的重要需求。我们不时带她上书店买书、买杂志,为她订阅报刊。考虑她对阅读的需求,在小学时我们就跟她办理了图书馆的借书证。至今当年办的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借书证还静静地躺在她的书柜里。有时由于时间关系,她也要我从图书馆帮她借书,我记得帮她借过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张爱玲的小说、雪莱夫人的作品《佛朗肯斯坦》等书。当然我的为数不多的藏书也是她经常阅读的对象;她新买的一些图书,我也经常阅读。

到了一定年龄后,我跟女儿之间时不时开始了读书的交流。对余光中的散文诗歌、张爱玲的小说、余秋雨的散文、龙应台的政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等都交流过看法。高二时她将鲍鹏山先生的《寂寞圣哲》拿给我看。我一方面称赞她读书认真,因为在书中她时不时做了批注;另一方面也发表我的不同于作者的认识。为了向女儿证明我的思考和写作能力,我向女儿承诺要写出一篇类似鲍先生的写法、但思想不同的文章。通过20多天利用工作之余业余时间的努力,我写出了《洒脱与虚无》的思想哲理散文,受到女儿好评。当然我所期望的主要是借此行动给女儿以阅读和写作的促进。

阅读习惯的形成,让她看到了书籍的价值和作用。后来她与同学之间因为生日的礼尚往来,常常去买好书作为礼品来赠送。

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女儿收获不少,最直接的就是她作文能力的增强。此外,还让她获得了其他许多收获,只是这些收获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就像杜甫在诗歌中描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③良好的作文习惯

中小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种应试作文。大致都是要求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文章来。尽管这种作文遭到不少人的批判,仍然需要改进(事实上这些年中小学作文教学和命题测试已经做了相当多的改进),但都是当前中小学生无法逃脱的东西。

如何写好作文,这是一个大课题。简单地说,无非是大量的阅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