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6 17:39:54

点击下载

作者:杨秀惠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点穴疗法

点穴疗法试读:

前言

祖国医学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有着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及神奇的疗效。点穴疗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需要大自然,逐渐回归大自然。此书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临床实践,参考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编撰而成。共分十一章。分别阐述了点穴的渊源及发展、点穴作用机理、临床注意事项,介绍了点穴的常用手法、取穴标准和原则、常用穴位及刺激线、第二掌骨骨膜全息及足部病理反射区疗法。最后为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及保健,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及其他疾病,收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供读者阅之。由于作者学识水平有限,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1994年2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点穴的渊源及发展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点穴历史源远流长,上起原始文化,下迄现代文明。点穴的产生,一与医疗实践有关,二与武术家的技击治伤经验有关,三与练功时“内气”运行感觉有关。点穴是武林之中秘而不授的上乘功夫之一,武功点穴在中国流传约两千年之久,通过口授身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古代一般应用于技击和散打中,不仅有点、打、拿、闭的不同,而且还有相应的救治方法,点穴就是在相应救治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和发展而成的。如民间流传的《跌打秘旨》一书中,就有一指点心法,卷一“子时论”曰:……点心一指,凌后直进,令昏三分力,令死七分力……若要点来,四肢齐发,欲死挽回,揉点是宗。点穴还有一些手抄本记录,均属零碎纷乱。史料中的记载也比较少,仅见于一些杂家著作和针灸古书中。

战国后期,《内经》中就载有按摩与导引方法治疗内脏疾病。“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有“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在救“卒死尸厥”、“卒中五尸”等昏迷不醒的病人时,葛洪就使用了这种掐人中的方法,有的还配合“爪其心下一寸。”又如治心腹疼痛,《肘后方·治卒心痛方》说:“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肘后方·治卒腹痛方》说:“令卧高一尺许,拄膝,使腹皮踧,气入胸,令人抓其脐上三寸便愈。”《古今灵验方》载:“真心痛证,手足青至节,心痛甚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疗心痛,痛及已死方,高其枕,拄其膝,欲令腹皮蹙柔,爪其脐上三寸,胃管有顷,其人患痛短气,欲令人举手者,小举手问痛差,缓者止。”这是指针治疗心肌梗塞的最早记载。《外台秘要》中也多处见到有关点穴的记载。如治疗咽喉舌诸疾,张文仲之法是“爪耳下张口解间突处,痛,爪勿止,两三食久,即得咽喉开。”葛洪之法是“病人卧,急爪其跖心,随所近左右,以差不良”,同样是用爪法治疗咽喉诸疾,既可近取,又可远取,咸收其功。

宋代有用掐法治疗小儿脐风的记载。《苏沈良方·卷十·治褓中小儿脐风撮口法》载:“右,视小儿上下断及当口中心处,若有白色如红豆大,此病发之候也。急以指爪正当中掐之,自外达内令断,微血出亦不妨。又于白处两尽头亦依此掐,令内外断。只掐令气脉断,不必破肉。指爪勿令太铦,恐伤儿甚。”这是点穴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最早记载。

异远真人于嘉靖二年著的《跌损妙方》中记载,点穴推拿是以经络气血运行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经络学说中的子午流注进行辨证论治。如《跌损妙方·血头行走穴道歌》云:“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注心窝穴,丑时须向泉井求,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已凤头,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根据“血头行走”的规律,在某时受伤时,其血头运行受阻而“闭气”,在治时则应运用指功点其相连的时辰穴道,如子时心窝穴受伤,则点丑时泉井穴,使气血流通。近代“脏腑点穴”流派是从清代晚期发起的。据这一流派的嫡传弟子王雅儒在《按摩疗法脏腑图点穴法》一书中介绍,他的老师王文,是“河北省雄县人,约生于公元1840年左右。初以种烟叶为生。长身鹤立,性耿介,不苟取与,落落寡合,中年患咯血,养病于戚家。戚没,肆乡镇。其年冬,大雪,有游方道人叩门寄宿,雪连日不止,道人乃留宿店内。一日,道人睇视王文曰:汝有疾耶?王文告以咯血多年未愈。道人遂就王文肺俞穴按摩数次,告以愈矣!王文经按摩后,咯血即未发,逾数月,吐黑色瘀血数口,宿疾顿除。道人临行,乃出一书,名曰《推按精义》,南京版,赠予店主,文乃得披览。是书分内科、外科、正骨科及各部人体骨骼异同等四种。每种图、说各一册,共八册。遂朝夕钻研弗辍,即以按摩为人治病,应手辄愈。邀游于河北津沽各县间,远近知名。卒时,年87岁,葬于板家窝镇。无子,仅一女,早卒。传一徒,名王雅儒。”王雅儒也是因罹患重病,被王文以脏腑点穴治愈后,而师从王文的。据李鸿江介绍:“王雅儒约于公元1910年间,患气结胸症,呕吐不食,气喘胸闷,关格不通,针药无效,历时七日。遂请王文老师来诊,曰:病虽笃,尚可救。经用脏腑点穴推按腹背督任各穴,连续施治三次,乃胸开食进,诸症悉退,调养月余,恢复健康。因思斯病已濒临垂危,针药所不能救,再推按数小时,即获痊愈,其术之神妙,令人敬服,遂起拜师求学之志,踵门拜谢,时往请教。经岁余,陈述拜师之意,先师首肯,并将得书研习之经过相告,无奈原书遗失有年,只可就其所知口授耳。随师十数年,得窥其堂奥,并以此术济世救人,行医四十余年,治愈病例无数。”王雅儒将其师王文口授的《推拿精义》,整理编写而成《按摩疗法脏腑图点穴法》。“脏腑点穴”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阴阳五行、脏腑气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以点穴为主要治疗手段,用以调畅人体脏腑气血,尤以调气为主。

明朝时期,针灸专家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十中亦有“掐揉按穴”之说,记载“如急惊、天吊惊,掐手上青筋。……慢惊不省人事,亦掐总心穴。急惊如死,掐两手筋。……以上数法,乃以手代针之神术也。”

1923年赵熙著《针灸传真》一书,对于点穴代针的论述,独树一帜。二卷曰:指针无疏于金针,金针补泻,不外上下迎随,指针补泻,亦不外上下迎随。金针之进退补泻法,则为指针之进退补泻法,不过金针刺入也深,指针之按下也浅。……针芒有向上向下之分,指针亦有向下向上之别;针头有左右搓转之殊,指头亦有左右推掐之异;行针有提插捣臼之法,用指亦有起落紧缓之势。知用针之诀者,即知用指之诀焉。

明代盛行于世的张三丰点穴,以后演变成一种“擒拿术”。《少林拳术秘诀》云:“盖以三丰,绰号张邋遢,为明技击术之泰斗,先居于宝鸡之金台观,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于少林师法练习最精……能融贯少林宗法,而著力于气功神化之学。晚年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为北派中之神功巨子,……惟此中,手法有两指点、一指点、斫点、拍点、掌段点、膝盖撞点、手拐点等法,各有其用,非经亲授,不易于着力。”

1950年在北京成立了“刺激神经疗法治疗所”,以孙惠卿先生医疗经验为基础,提出了肢体诸条刺激线的理论,临床疗效明显。

1963年香港出版了《点穴疗法》一书,载有许多伤科方药,都是以穴配药。

香港人萨般若编辑了《跌打点穴残伤治疗法》一书,广泛收集了流传于民间的武术界治伤验方。

1965年山东贾立惠总结继承点穴治病的经验,并加以系统的整理。1977年著成《点穴疗法》一书。

1979年,陕西马秀堂著《点穴疗法》,阐述了点穴的原理、手法以及临床治疗等知识。

198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王肇普与贾立惠等共同完成了“陈旧性大脑及颈髓不完全损伤后遗症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点穴治疗之临床研究——附300例病案报告”。1987年12月他又完成了“大脑损伤后遗症点穴为主治疗之疗效与机理研究——附300例病案报告”。1989年编写了《临床实用点穴疗法》,重点讲授了神经系统,骨关节疾病的点穴治疗及实验研究。

1990年,罗振宇等根据祖国医学人与自然相应及经络学说的气血循行理论,编写了《子午流注气功点穴法》,介绍了按开穴注合的时间节律并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进行施治的医疗方法,用试验证明按气血运行的时辰服药、打针、按摩、针灸的方法与不按气血运行时辰治疗方法相比,其疗效截然不同,前者取得的效果高于后者数倍。

1992年陈夷等吸收和发展了国内外最新医学成就,编写了《点压手穴治病绝招》,把经络学、全息医学、反射医学三种体系穴位并用,即把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起来,使点穴发挥更好的疗效。

点穴是一项很早就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医疗保健措施,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全面总结和继承前人的学术经验,使点穴迈上新台阶,走向新高峰,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服务,为人类造福。第二节什么是点穴

点穴是祖国医学宝贵的遗产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既不用药物,又不用工具,仅凭双手在患者的体表穴位和刺激线上施行揉压点打等手法,就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多少年来,点穴在祖国医学的经络、阴阳、五行等理论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它将逐渐成为人民健康长寿的医疗方法之一。

点穴操作简便,易学易懂,安全效快,不需要任何药物和特殊设备,在任何场所都可以施术治疗,便于普及和推广,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第二章点穴的作用原理点穴的作用原理,是针刺、按摩等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这两种理论都与经穴、经络和五脏密切相关。经穴和经络组成了气血循环系统,输布全身。第一节点穴与经络的关系

经穴包含在经络学说以内,因而要明确经穴,就必须熟知经络。经络系统是祖国医学认识人体、治疗疾病的独特理论。《灵枢·海论》中说: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素问·调经论》载有: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灵枢·本藏》亦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络是运行营卫气血的通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全身,沟通表里上下,使人身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通过经络的经气运行,一方面传输气血津液,一方面相互协调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经络畅通,则气血调和,营萦卫御,脏腑协调,肢体强健。反之,若经络阻塞,则气滞血瘀,营枯卫弱,脏腑失调,躯体羸弱。正如《灵枢·经别》所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是营卫气血在人体运行的通路,而经穴则是营卫气血运行通路中显示的交会点,亦称经络点,其包含于经络系统之中。如大椎穴,为手三阳、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关元穴,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等。点穴疗法虽然重点在穴位上施行手法,但实际上是根据经络在人体内分布和循行的关系来进行的。临床上了解经络体系,认识疾病所在,是点穴疗法辨证施治的依据。当人体某一部位的筋、骨、肌肉、血脉以及脏腑发生病变,功能失调时,通过在与其相关联的经络线和穴位上恰当地运用点、揉、按、压等点穴手法,使“力”与“气”的作用沿着相关的经络路线深透到患者体内,以激发经气,使气至病所,而调节内在的不平衡达到协调一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经气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载体,在经脉中形成信息流,并通过经和络与全身组织结构沟通信息。点穴疗法正是根据经气的运行规律及其信息流的表现而进行诊断和穴位的调整治疗的,因此也称点穴疗法为信息疗法。第二节点穴对脏腑的影响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相合,配以五行,起着相互依存、相互生克、相互制约、相互维持其生理平衡的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筋为脉之使,筋动则脉急,筋静则脉缓;骨为髓之舍,骨坚则髓实,骨软则髓虚;腑为脏之表,腑壮则脏盛,腑弱则脏衰。它们互为表里阴阳,经脉相互连贯,气血运行其中,成为一个整体。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为五脏六腑。人体不论哪一部分发生病变,均与脏腑的生克制约有关。根据祖国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五脏六腑发生病变,可以通过躯体的外部反映出来。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等等。五脏如此,六腑亦然。如《灵枢·胀论篇》说:“胃胀者,腹满,胃脘痛,……”;“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等。由此可见,一旦脏腑有病,必然于躯体外部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程度的证候表现。因此,点穴疗法施术于体表,运用具体而恰当的手法,消除这些证候,实际上也就对脏腑起到调整和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以经络学说的理论来分析,点穴对脏腑的影响是通过经络、气血而起作用的。经络遍布全身,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按照经络分布的关系,以经脉统属脏腑,可见脏腑与经穴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而,在人的体表进行点穴时,手法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气血影响到内脏及其它部位,直接调节着五脏六腑的有余或不足,使相互间生克制化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继续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有人报道,通过近代生理学的研究,人们认识到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对病变脏器起到调节作用。这是传统点穴疗法的现代科学理论依据之一。因此,点穴疗法可以说是建立在人体生物电、生物力学、生物内能以及组织器官的生理、生化、解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治疗方法。第三节点穴对气血的作用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是气血运行变化的结果。点穴之所以能够治病,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能够调整气血的关系,对气血的循行有调节和促进的作用。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人体中最基本的气是元气,《内经》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这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它的生成有赖于肾中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的相互结合,其生理功能的发挥则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血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化生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与营气共行脉中,为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丰富的营养。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可谓“一身之支柱”。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辅相成,互相依附,循行周身,犹如日月丽空,人体生机蓬勃,精神振而百邪远。倘若气血被阻,失其流畅,则如日月被蚀,光明顿失,而成暝晦之象,人将因此而得病。人身之气血既然如此重要,因此调节气血的生理功能,是治疗之关键。《点穴术·点穴与气血篇》指出:“……若能开其门户,使气血复其流行,则经脉既舒,其病自除。……治法当从其穴之前导之,或在对位之穴启之,使所闭之穴感受震激,渐渐开放,则所阻滞之气血亦得缓缓通过其穴,以复其流行矣。”由此说明了采用适当的手法进行穴位点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点穴疗法对气血的调节作用,亦是通过经络系统来完成的。气血环流周身,按经络循行于一定的径路,而经穴则是气血在人身循行的必经之点。点穴就是在穴位上以手法的直接作用来改变气血循行的状态,即通过手法使气血的系统内能增大,加速气血的循行,从而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解除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病证。此外,临床实践中还经常见到,人体一旦发生病变,则与病变有关的经脉区范围内的经穴,出现一定的反应和变化,如麻木、酸胀、疼痛、硬结等,这些正是气血失调、运行不畅所体现出的病理征象。通过点穴手法的治疗,可以消除经穴及其周围的这些现象,从而反证了点穴对气血所起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点穴疗法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又有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以祖国医学的经络、脏腑以及气血学说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手法与经络穴位相互结合,调节气血的循行,作用并影响于脏腑,调整人体内在的不平衡状态,以维持生理功能的协调,消除症状,使机体得以康复。第三章点穴的临床注意事项第一节点穴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

1.点穴对于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痉挛等疾病的疗效比较迅速和满意。

2.点穴对于肌肉劳损、关节病变以及脊椎疾病等也有较好疗效。

3.点穴尚可用于麻醉止痛。

4.对于延缓衰老、美容、手术后止痛也有积极的作用。

5.其他疾病:头痛、牙痛、呃逆、腹痛、感冒、气管炎、痛经、高血压、近视眼等等均有满意的效果。二、禁忌症

1.急性病:化脓性关节炎、急腹症、传染病等。

2.严重的心脏病、肺结核、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3.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

4.严重的皮肤病和性病。第二节点穴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发挥点穴的治疗作用,临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接受点穴的病人,应有明确的诊断,辨证论治,依法取穴,施术有方。

2.施行点穴手法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治疗措施、疗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预后等。

3.点穴后,少数患者可出现疼痛加剧现象,此时只需用较轻的手法治疗,不必中断疗程。

4.对于头部、肩胛部穴位及小儿、年老、体弱病人和病变区域,手法要轻。而对于身体强健、肥胖病人和位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手法可重些。饭后和饭前不宜用重手法,否则,易使患者疲劳,饭后点穴,须间隔半小时。

5.患者在惊恐、愤怒时,禁忌点穴。

6.凡远道而来(包括坐车、骑车、步行)须休息15分钟,再点穴,遇到急救,可灵活运用。

7.疗程:一般患者每日治疗一次,反应重者隔日一次,发病时间短,病情较轻者10天为一疗程,慢性病者,1~2月为一疗程。第四章常用手法及体位第一节常用手法

点穴的手法很多,现分述如下。点法

以指端或肘尖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施治部位即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称为点法。它是点穴疗法中的主要手法之一。

医者可根据所要点的穴位、患者身体的胖瘦选择施点方法和着力大小。如以中指为主,微屈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食指按于中指背面,拇指腹抵中指关节,无名、小指屈紧,称为一指点法。此法多用于头面部穴位,常与揉洗相配合,称为点揉。如以拇指指腹直接压于穴处,施力点按,称为拇指腹点法,多用于四肢关节、肌腱等处。如以拇、食、中三指为主,微屈掌指与指间关节,拇指腹抵食、中指末节,无名小指紧屈,称为三指点法。多用于四肢的肌腹上,或胸腹部和肩关节肌腱处。若五指微屈掌指与指间关节,拇、小指腹靠拢呈梅花状,称为五指点法,多用于身体肌肉、脂肪层较发达的部位,其力量可深达内部,多与按、压、运等手法配伍使用。若食指或中指屈曲,将拇指端抵于屈曲之指第二节屈侧,以屈曲的骨突部位着力于穴位上,为屈指点法。多用于穴位较深,面积稍大的部位,为强力点法。肘点法是医者屈肘,以肘尖着力于施治部位,压而点之或点而循之的方法。此法多用于肌肉丰厚的穴位或体形肥胖的患者,属重点的手法。

此法有通经活络,消积破结,调和阴阳,点穴开筋,消肿止痛之效。主要用于头痛、呃逆、遗尿、腹痛等等。掐法

掐法是术者用拇指甲(或食指甲)进行爪切的方法。本法只用于手足部的指、趾甲根和指、趾关节以及急救时掐人中、涌泉穴。

此法能开窍醒神,回阳救逆,祛风散寒,温通经络。用于头晕、气厥、热厥、癔病发作等疾病。捣法

捣法是指以指端对准施治穴位,点而动之的手法。操作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食指伸直,拇指指腹抵于食指指腹部二三节间,中指指腹抵于食指指背二三节间,施力于食指端,用食指端对准穴位高频率、低幅度地左右上下点而动之。一般上病捣下、下病捣上、左病捣右、右病捣左。

此法可通经活络,调和气血,解痉通闭。主治腰背疼痛、晕厥、气逆、肾绞痛等疾病。打法

将五指屈曲握拳,以下拳眼着于施治穴位上,一起一落地进行打击着力的方法,称为打法。患者正坐或卧位,医者以单手或双手,五指屈曲握拳,用下拳眼(尺侧小鱼际及掌指部)一起一落地连续着力于施治部位。用力应均匀,不宜过猛,要打而击之,或连续击打,或缓慢触打,或反掌击打。根据患病的部位、患者躯体的胖瘦、病情的虚实来确定施力的大小和着力的部位。当双手打击着力时,要求有节奏地交替或同时施力。此法多用于肩背部、腰部、下肢股外侧的穴位。

本法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脾胃、壮肾等作用。主治麻木不仁、股外侧皮神经炎、四肢麻木、项背酸痛、风寒痹痛等。压法

压法是利用两手或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同时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头部多用此法。

此法可调节营卫气血功能。主治恶心呕吐、自汗、胃脘痛、头痛等。揉法

以指或掌吸定在穴位上,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称为揉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指腹或掌根、鱼际及掌心吸定穴位,手腕及臂部放松,作腕关节连动前臂的回旋动作,使腕部灵活自如地旋动,称为掌揉法,以单指吸定于一定穴位上,作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称为一指揉法。

此法具有调和气血、疏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松筋、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食导滞等作用。主治脘腹胀痛,胸胁胀闷,便秘泄泻,伤科所致红肿疼痛等疾病。按法

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施治部位按而压之,称为按法。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医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指或手掌、单独或重叠于施治穴位,间断而缓慢地着力,缓慢移动,间断按压,压而不动,提则轻缓,一起一伏,指力则腕劲,掌力则臂劲,力宜深沉。此法适用于胸背、腰臀及四肢穴位。

此法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扶助正气、镇静安神、驱散风寒、消除烦闷、舒展肌筋、解痉止痛、放松肌肉、消除疲劳。主治头痛头晕、腰腿酸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疾病。挤法

用指或掌的对合力,着力于穴位上,挤而压之,挤而合之,称为挤法。可分为三种:指与指对挤法、掌与掌对挤法、指与骨挤压法。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医者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指指端对合着力于施治部位,一松一紧地凑挤捏动,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凑挤捏合力着力于穴位皮表,捏挤后局部呈现紫红色。为指与指对挤法。此法常用于穴位表露而面积较小的位置。

掌与掌对挤法:双手掌心相对,着力于施治穴位一松一紧地挤压。此法多用于肩、臂、肘、腕、腿等处穴位。

指与骨挤压法:双手拇指端并列或重叠于手或足背的腱鞘囊肿的一端挤压,用指与患者掌(蹠)骨形成的压力将突起的腱鞘囊肿挤破。此法主要用于腱鞘囊肿。

此法可以调和阴阳、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引血下行。主治头痛、头晕、肩关节周围炎、关节酸痛、咽痛、风寒感冒、肢体麻木、高血压、腱鞘囊肿。击法

击法分为叩击法和拳击法两种。单手或双手的五指并拢,稍屈曲,着力于施治部位,叩而击之,称为叩击法;单手或双手握拳,在臂力的带动下击打穴位,称为掌击法。

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单手或双手的五指并拢稍屈曲,拇指抵于食指桡侧,手腕放松,用诸指指腹、大小鱼际及掌根部组成一圆形叩击环,以腕关节的自然屈伸摆动带动掌着力于施治部位,快而有节奏地叩击。拳击法时使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以单手或双手握拳,在臂力的带动下以拳着力于穴位,一起一落有节奏地击打。

此法疏筋活血,散瘀止痛,调和气血,消除疲劳。主治肢体麻木、腰背酸痛、风寒湿痹、局部劳损、皮神经炎等。振颤法

振颤法分为腹部振颤,穴位振颤,以及肩膝关节等部振颤。

①腹部振颤:用手掌按在患者的腹部,如中脘、神阙、关元等处,微作振颤,有止痛作用。

②穴位振颤:用中指点在穴位上,重压穴位深处,略停,作摇振动作,对风湿性关节痛或神经痛有止痛作用。

③肩膝关节振颤:用两掌心合按在肩关节或膝关节的两侧,几分钟以后,两手同时摇动振颤。此法有止痛、活血之效。

以上振颤法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按住分绷法

按住分绷法,医者一手掌按在五腰椎以下病侧部位,另一手掌按在腰二椎以上病侧部位,两手掌用力按住,同时向上下分绷为一次,此法可反复50~100次。

此法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专用于腰椎间盘脱出症。举摔法

让患者蹲下,并使患者两手向上抱头成固定姿势,医者从患者后边用两臂从腋下伸向前方,两手由前向上搭于患者的颈椎部,医者全身力量与姿态保持固定,继而起身挺立,患者亦随之上举,在这挺立上举的时刻,一定事先告诉患者保持蹲地姿势,这样就能使患者两足离地,医者即时由上举变为下摔,举摔过程可连续做一二次。在这上举下摔的过程中,患者的腰椎部位就形成牵引过程。患者的抱头固定与医者举摔的用力固定,目的是防止患者颈椎发生扭伤。

此法亦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专用于腰椎间盘脱出症。第二节常用体位

病人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定位和顺利进行点穴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便于医者点穴操作,病人应采取较为舒适妥当的体位。

1.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的穴位操作。

2.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的穴位操作。

3.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穴位操作。

4.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的穴位操作。

5.俯伏坐位:适用于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穴位的操作。

6.侧伏坐位:适用于顶颞、耳颊等部穴位的操作。

7.屈肘仰掌位:适用于肩臂、前臂屈侧面和手掌部穴位的操作。

8.屈肘俯掌位:适用于肩臂、前臂、手背部穴位的操作。

9.屈肘侧掌位:适用于肩臂、前臂外侧面、腕掌部腧穴。

上述体位最常用的就是卧位和仰靠坐位。第五章点穴的取穴标准

点穴的取穴标准,按针灸的取穴方法,分述如下: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长一尺二寸,眉心至前发际为三寸,大椎至后发际为三寸,此为头部直寸的标准。耳后两完骨间为九寸,为横量头部的标准。

胸部:天突至膻中为七寸四分,为测量胸部直寸的标准。两乳间距离折作八寸,是为横量胸部的标准。

上腹部:胸骨尖下端至肚脐中心折作八寸,为上腹部直寸的标准。

下腹部:肚脐中心至横骨上边毛际折作五寸,为下腹部直寸的量取标准。

背部:以脊椎为背部直量穴位的标准,横量用横指由中线外开作一寸五分计算。

四肢:本人中指屈曲,取其中节两端横纹尖,相去作一寸计算,为四肢直寸的标准。

以上所列取穴的量度方法,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胖瘦、身材大小而灵活运用,既不要离开量法的原则,也不要死守教条,这样才能够使取穴较为正确。第六章点穴的取穴原则

1.近部选穴:即在受病的脏腑、五官、肢体的部位,就近选取穴位进行点穴。例如:胃病取中脘、梁门;肾病取肾俞、志室;肩病取肩髃、臑俞;鼻病取迎香、巨髎;面颊病取颧髎、颊车;口齿病取大迎、承浆。此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既可单取一经,亦可数经同用,旨在就近调整受病经络、器官的阴阳气血,使之平衡。

2.远部选穴:亦称远道取穴。即在受病部位的远距离取穴治疗。例如:肺病取太渊、鱼际;脾病取太白、三阴交;呕吐取中脘、足三里。若有肝气上逆导致胃气不降而呕吐者,则当同时取太冲、肝俞,平肝降逆,使胃不受侮而呕吐可平。所取之穴可为患病之经,也可为其他经脉。

3.对症选穴:是针对个别症状的治疗措施,一般属于治标范畴。例如:大椎重点则可退高热,人中重掐可苏厥,点神门可安神催眠。应用时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标本缓急,适当地采用对症选穴法,是点穴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第七章常用穴位及刺激线第一节常用穴位一、头面颈部常用穴位

百会(督脉)

部位: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之交点。

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鼻寒、中风、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子宫脱垂等。

参考:①血管: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②神经:分布着枕大神经分支。③是颅脑手术针麻常用穴位。

率谷(足少阳胆经)

部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主治:偏头痛、眼病、眩晕、脑性瘫痪等。

参考:①血管:有颞前动、静脉顶支。②神经:分布着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

完骨(足少阳胆经)

部位:在耳后、入发际0.4寸处。图1 头面(侧)部穴位图

主治:头风、后脑痛、口眼㖞斜、呕吐等。

参考:①血管:有耳后动、静脉。②神经:耳大神经。

听会(足少阳胆经)

部位:听宫下方,耳屏间切迹前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聋哑、牙痛、面神经麻痹等。

参考:①血管:有颞浅动脉。②神经:分布着耳大神经及面神经。

听宫(手太阳小肠经)

部位:张口时,耳屏正中,前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脑炎后遗症等。

参考:①血管:有颞前动、静脉之分支。②神经:面神经分支及三叉神经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

部位:在耳垂后面陷中。

主治:口眼㖞斜、口噤、言语不清、耳鸣、耳聋、脑炎后遗症、颜面神经麻痹、脑外伤后遗症。

参考:①血管:有耳后动、静脉及颈外静脉。②神经:有面神经及起自脊髓颈2至颈5节段的耳大神经。

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

部位:在眉外端凹陷中。

主治:头痛、近视、视力障碍、目赤痛、眼睑动。

参考:①血管: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②神经:面神经颧支及其颞神经的分支。③肌肉:皮下是眼轮匝肌。

承泣(足阳明胃经)

部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下眼眶边缘上。

主治:近视、白内障、青光眼、色盲、角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

参考:①血管:有眶下动、静脉分支及眼动、静脉分支。②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动眼神经下支及面神经分支。③肌肉:眼轮匝肌。

四白(足阳明胃经)

部位:眼平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处。

主治:近视、三叉神经痛、角膜炎、面神经麻痹、头痛。

参考:①血管: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②神经:面神经分支。

迎香(手阳明大肠经)

部位:鼻翼外缘旁开0.5寸,鼻唇沟中取之。

主治:鼻炎、面神经麻痹、感冒。

参考:①血管:有面动脉、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②神经:面神经及眶下神经。

地仓(足阳明胃经)

部位:口角外侧旁开0.4寸处。

主治:流涎、面瘫、面肌痉挛。

参考:①血管:有面动、静脉。②神经:分布着面神经分支、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神经的末支。

承浆(任脉)

部位:在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颏唇沟中央凹陷处。

主治:牙痛、牙关紧闭、面神经麻痹、脑外伤及脑炎后遗症等。

参考:①血管:有下唇动、静脉的分支。②神经:面神经分支。

廉泉(任脉)

部位:在喉结上最高点中央与下颌骨边缘连线二分之一处。

主治:发音不清、语言障碍、舌麻痹。

参考:①血管:有颈前静脉。②神经:颈皮神经的分支,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

人迎(足阳明胃经)

部位: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处。

主治:头痛、咽喉肿痛、高血压、脑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积水。

参考:①血管: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的分支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②神经: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为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为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③此穴位正当颈总动脉之附近,按压时要避开血管,注意安全。④据报道:按压此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人迎立即引起通气量的增大。

上廉泉(经外奇穴)

部位:在下颌下部。

主治:流口水、发音及语言障碍。

参考:①血管:面神经分支到颏下部。②神经:由颈皮神经司皮感觉。

素髎(督脉)

部位:鼻尖正中央。

主治:鼻病、中暑、休克、窒息、呼吸衰竭、心动过缓、脑炎后遗症。

参考:①血管:有面动、静脉鼻背支。②神经:筛前神经的鼻外支。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闭目,在目内眦角上0.1寸处。

主治:近视、远视、散光、色盲、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炎、迎风流泪、感冒、失眠、面神经麻痹等。

参考:①血管:有颌外动脉分出的内眦动脉。②神经:有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出的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动眼神经,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攒竹(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眉毛内端。

主治:各种眼病。

参考:①血管:有额动脉、静脉。②神经:为额神经内侧支分布处。

鱼腰(经外奇穴)

部位:在眉毛正中部。

主治:各种眼病。

参考:在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的分支。

鼻隔(经外奇穴)

部位:在鼻柱根部正中及两旁。

主治:脑炎后遗症、中暑、休克、牙痛。

参考:①血管:有上唇动、静脉。②神经: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天柱(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颈后部位。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肩背痛、脑性瘫、神经衰弱、落枕、眼疾、视力障碍。

参考:①穴位部之浅层有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后缘。②血管:有枕动、静脉。③神经:分布着枕大神经干。

风池(足少阳胆经)

部位:颈后,枕骨粗隆直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主治:感冒、头晕、头痛、眼病、耳鸣、耳聋、鼻炎、高血压、偏瘫、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后遗症等。

参考:①血管:有枕动、静脉分支。②神经:有起自脊髓颈2至颈5节段的枕小神经分支。

哑门(督脉)

部位:在颈后部位。

主治:项强、后头痛、聋哑、神经官能症。

参考:①血管:有枕动、静脉分支。②神经:为第三枕神经分布处。③有资料报道:针刺哑门穴时100%的引起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加,100%出现淋巴细胞下降,可能具有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的作用。

大椎(督脉)

部位:颈胸椎交界处。

主治:发热、中暑、脊背强直、癫痫、哮喘。

参考:①血管:有颈横动脉分支。②神经:分布着第8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③针刺大椎穴对炎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有极大的影响。

太阳(经外奇穴)

部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眼病、面瘫。

参考:在颞筋膜及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布有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分支,面神经颞支。

印堂(经外奇穴)

部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主治:眩晕、鼻病、头痛。

参考:在掣眉间肌中,两侧有额内动、静脉分支,有来自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

风府(督脉)

部位:后发际正中上1寸处。

主治:四肢麻木、颈项痛、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眩晕等。

参考:①血管:在枕骨和第一颈椎之间有枕动脉分支及棘突间静脉丛。②神经: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

大迎(足阳明胃经)

部位:颊车前约1.3寸,闭口鼓腮,当下颌骨边缘出现一沟形处。

参考:①血管:前方为面动、静脉。②肌肉:在咬肌前缘。③神经:有面神经的下颌支,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耳大神经。

颊车(足阳明胃经)

部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牙痛、腮腺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

参考:①肌肉:在咬肌突起部。②血管:有咬肌动脉。③神经:有耳大神经、咬肌神经(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面神经下颌支。

上关(足阳明胆经)

部位:颧弓上缘,下关直上,开口有空处。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关紧闭、牙痛、面神经麻痹等。

参考:①血管:有颧眶动、静脉。②神经:布有面神经的颧颞支及三叉神经的小分支。③肌肉:在颧弓上缘,颞肌中。

下关(足阳明胃经)

部位: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主治:牙痛、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等。

参考:①血管:有面横动脉(颞浅动脉分支),深层为上颌动、静脉。②神经: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③肌肉:为咬肌起始部,皮下有腮腺。

耳门(手少阳三焦经)

部位: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等。

参考:①血管:颧弓下方有颞浅动、静脉。②神经:布有耳颞神经及面神经。二、胸腹部常用穴位

天突(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

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脑炎后遗症、癔病性失语等。

参考:①血管: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往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②神经:锁骨上神经前支。③肌肉:当左右胸锁乳突肌之中间,深部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缺盆(足阳明胃经)

部位:在锁骨中点凹陷处。

主治:上肢瘫痪、臂部麻木、高血压、头痛、牙痛。

参考:对应臂丛神经,由锁骨上神经司皮肤感觉。

鸠尾(任脉)

部位:在胸剑结合部下1寸处。图2 背、侧部穴位图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呕吐、心绞痛、癫痫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上动、静脉。②神经:第五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巨阙(任脉)

部位:脐上6寸处。

主治:腹痛、咳逆上气、心胸痛、反胃、吞酸、呃逆、神经衰弱、健忘。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上动、静脉。②神经:第7肋间神经的前皮支。③本穴深部为肝脏左叶,不宜过度用力按压。

神阙(任脉)

部位:在肚脐正中。

主治:慢性肠炎、中风、中暑、腹胀、腹痛、肠粘连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下动、静脉。②神经:第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天枢(足阳明胃经)

部位:脐中旁开2寸处。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二便失禁、遗尿、月经不调。

参考:①血管:有第10肋间动脉、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②神经:第10肋间神经。③肌肉:对应腹直肌。

气海(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1.5寸处。

主治: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腹泻、腹痛、遗尿、痢疾。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②神经:分布着髂腰下神经的分支。

关元(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

主治:腹痛、腹泻、尿路感染、肾炎、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盆腔炎、子宫脱垂、遗精、阳痿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②神经:第12肋间神经。③手法前排尿。

中极(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4寸处。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妇女不孕、盆腔炎、尿路感染、肾炎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②神经:分布着腹壁下神经的分支。

曲骨(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下5寸,当耻骨联合之上方。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尿失禁、尿潴留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②神经:髂腰下神经的分支。

冲门(足太阴脾经)

部位:耻骨联合上缘,曲骨旁开3.5寸处。

主治:睾丸精索痛、疝气、遗尿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下动脉之分支。②神经:髂腰下神经的分支。

会阴(任脉)

部位:在会阴部。

主治:遗精、遗尿、月经不调、小便不通、子宫脱垂、阴部痒痛、痔疮。

参考:①血管:有会阴动脉、阴部内动脉的分支。②神经:有阴部神经、会阴神经的分支。

水道(足阳明胃经)

部位:脐下关元穴旁开2寸处。

主治:肾炎、膀胱炎、小便不通等。

参考:①肌肉:当腹直肌及其鞘处。②血管:有腹壁下动、静脉及肋下动脉分支。③神经:有第12肋间神经分布。

中府(手太阴肺经)

部位:在锁骨外端约1寸,距胸骨正中线6寸。

主治: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等。

参考:①肌肉:当胸大肌、胸小肌处。②血管:上外侧有胸肩峰动、静脉。③神经: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云门(手太阴肺经)

部位:锁骨下缘,距胸骨正中线6寸处。

主治:咳嗽、胸痛、胸闷、哮喘、肩周炎等。

参考:①肌肉:在胸肌三角之外侧。②血管:皮下有头静脉,深部有胸肩峰动、静脉,内下方有腋动脉。③神经:布有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臂丛的外侧束。

膻中(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胸痛、胸闷气憋、乳腺炎、乳汁过少、肋间神经痛。

参考:①血管:有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②神经:为第4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处。

上脘(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上5寸处。

主治:胃炎、胃痉挛、溃疡病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上动、静脉。②神经:分布着第7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中脘(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②神经: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

下脘(任脉)

部位:前正中线脐上2寸。

主治: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

参考:①血管:有腹壁上动、静脉。②神经:分布着第7肋间神经的前皮支。

期门(足厥阴肝经)

部位:乳中线上,乳头下2肋,于第6肋间隙。

主治:胃脘痛、腹胀、胸满、呕吐、呃逆、胁痛、心痛、哮喘、乳痈、消化不良等。

参考:①肌肉:第6肋间隙,外斜肌腱膜中,有腹横肌。②血管:第6肋间动、静脉。③神经:布有第6肋间神经。

章门(足厥阴肝经)

部位:第11肋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止处是穴。

主治:呕吐、吞酸、呃逆、肠鸣、腹泻、黄疸、消化不良、腰背痛不能转侧。

参考:①肌肉:第11肋端,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中。②血管:有第一肋间动脉末支。③神经:稍下方为第10肋间神经。④程连珊等用针刺激发感传、促使气至病所的方法治疗慢性肝炎患者78例,针右阳陵泉及章门,观测肝血流图的变化,表现出肝血流图收缩波幅增高,舒张指数和降中峡指数降低,收缩波上升等。表明肝脏血管阻力紧张度降低,充盈度增大,肝脏血流量多,血流通畅,从而改善了肝脏“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三、肩背腰部常用穴位

肩井(足少阳胆经)

部位: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最高处。

主治:肩背痛、中风偏瘫、乳腺炎、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参考:①血管:有颈横动、静脉。②神经:销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本干及颈丛分支。③肌肉:斜方肌上缘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深部为冈上肌。

秉风(手太阳小肠经)

部位:在肩部背面肩胛冈上窝之中点。

主治:肩胛疼痛、肩周炎、上肢酸麻等。

参考:①血管:右肩胛上动、静脉。②神经: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后支和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天宗(手太阳小肠经)

部位:肩胛冈下窝中,当肩胛骨下缘与肩胛下角之上1/3处。

主治:肩胛部痛,上臂及肘后外侧痛等。

参考:①血管:有旋肩胛动、静脉分支。②神经:肩胛上神经。

臑俞(手太阳小肠经)

部位:在肩峰突起之后下方。

主治:肩臂痛不可举、肩胛痛、瘰疬。

参考:①血管:有旋肱后动、静脉,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②神经:布有臂后皮神经、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③肌肉:在肩胛骨关节窝后方的三角肌中、深层为冈下肌。

肩贞(手太阳小肠经)

部位:在腋后部位、腋后纹头上一寸处。

主治:肩胛痛、肩臂痛不能举、缺盆中痛、腋淋巴结核、耳聋耳鸣、牙痛。图3 背部穴位图

参考:①血管:有旋肩胛动、静脉。②神经:有腋神经分支,臂后皮神经。③肌肉:三角肌后缘,下层是大圆肌。

附分(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主治:落枕、肩关节周围组织炎、肘臂麻木、肩背拘急、颈项强痛。

参考:①血管:有颈横动脉降支。②神经:肩胛背神经、胸神经后支和副神经。③肌肉:斜方肌、菱形肌之边缘。

风门(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咳嗽、鼻塞、头痛等。

参考:①血管:有第2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②神经:有第2肋间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2胸神经后支,上位2至3个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

膈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神经性呕吐、呃逆等。

参考:①血管:第7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②神经: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上位2至3个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肾炎、肾绞痛、肾下垂、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耳鸣、耳聋等。

参考:①血管:第2腰动、静脉分支。②神经:分布着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③有人发现针刺此穴,肾脏的泌尿机能被抑制。又有人观察到,肾炎时,针刺此穴,可增高肾机能,血压下降,浮肿减轻,这种结果可维持2~3小时或数日。日本大泽病院工藤大作等以健康人为对象研究:针刺此穴可引起近端肾曲小管排泄量增加,对肾小球滤过值无影响。

腰眼(经外奇穴)

部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下腹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遗尿、消化不良等。

参考:①血管:有第2腰动、静脉后支。②神经: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上位2~3个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③肌肉:背阔肌、骶棘肌。

关元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腹泻、遗尿等症。

参考:①血管: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②神经:第5腰神经之后支。③肌肉:骶棘肌。

膀胱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第19椎下,旁开1.5寸。

主治:便秘、腰背痛、泌尿系疾病。

参考:①血管: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②神经:分布着第1~2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肩中俞(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主治:肩背痛、落枕、咳喘。

参考:①血管:有颈横动、静脉。②神经: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③肌肉:在第一胸椎横突端,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大杼(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项背头疼痛、肢体麻木。

参考:①血管: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②神经: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③肌肉: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心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盗汗、癫痫。

参考:①肌肉:有斜方肌、菱形肌。②血管:有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③神经:布有第5或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为第5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胃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肠鸣。

参考:①肌肉: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②神经:有肋下动、静脉后支。③神经: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大肠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便秘、腰腿痛。

参考:①肌肉:在腰背筋膜、最大肌和髂肋肌之间。②血管: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③神经:布有第3腰神经皮支,深层腰丛。

定喘(经外奇穴)

部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咳嗽、气喘等。

参考:①肌肉:在斜方肌、菱形肌、头夹肌、最长肌中。②血管:有颈横动脉和颈深动脉分支。③神经:布有第7、8颈神经后支。

肝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背部,第9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清肝胆、除湿热、调营血、明眼目、熄肝风、安神志。

参考:①神经:有第9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第9胸神经外侧皮支、上位2至3个胸神经之外侧皮支。②肌肉: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③血管:有第9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④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结果发现:刺激肝俞时,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

中膂俞(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第二十椎棘突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主治:腰脊强痛、疝痛、胁痛、腹胀、痢疾、糖尿病、坐骨神经痛。

参考:①肌肉: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②血管: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及外侧支,臀下动、静脉分支处。③神经:布有第一、三、四骶神经后支及第五腰神经后支。④实验证明,刺激此穴对改善神经原性排尿功能障碍有一定特异性,对炎症及梗阻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腰俞(督脉)

部位: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主治:月经不调、淋病、盆腔炎、便血、遗尿、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痔疮等。

参考:①肌肉:有强韧的骶尾韧带。②血管:有骶中动、静脉后支及棘突间静脉丛。③神经:尾骨神经分支。

会阳(足太阳膀胱经)

部位:在尾骨两旁。

主治:尾骶痛、便血、便秘、泄泻、痢疾、阳痿、赤白带下、阴痒。

参考:①肌肉:有臀大肌。②血管:有臀下动、静脉分支。③神经:正当骶骨神经,深层有阴部神经干。④实验证明,刺此穴也对改善神经原性排尿功能障碍有一定特异性,对炎症及梗阻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目前正在进一步摸索之中。四、上肢部常用穴位

肩髃(手阳明大肠经)

部位:在肩峰端下缘与肱骨大粗隆之间凹陷处。

主治:上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组织炎。

参考:①血管:有旋肱后动、静脉。②神经: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

臂臑(手阳明大肠经)

部位:在上臂之前外上部。

主治:肩臂痛不能上举、颈项拘急、急性结膜炎、瘰疬、胸痛等。

参考:①肌肉:肱三头肌前缘,三角肌下端。②血管: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与肱深动脉。③神经:有臂外侧皮神经,深部有桡神经。

臑会(手少阳三焦经)

部位:在臂前廉,去肩头3寸。

主治:寒热往来、目疾、瘿气、肩臂痛不能举、肩关节周围炎等。

参考:①肌肉:在肱骨上端背面,大粗隆后下方,肱三头肌中部,长头与外侧头之间。②血管:有中侧副动、静脉。③神经: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肩髎(手少阳三焦经)

部位:在肩端臑上,斜举臂取之。

主治:肩重不能举、上臂疼痛、上肢偏瘫、荨麻疹。

参考:①肌肉:在肩胛骨肩峰的后下缘,肩关节后方三角肌中。②血管:有旋肱后动脉肌支。③神经:有腋神经肌支。图4 上肢穴位图

肢麻(经外奇穴)

部位:举臂或外展,于腋窝中央之下3cm处。

主治:上肢瘫痪、麻木、感冒、头痛、高血压等。

参考:①血管:有肱动脉。②神经:有正中神经、尺神经通过。③肌肉:腋下,位于肱二头肌短头之内侧缘与三头肌之间。

侠白 (手太阴肺经)

部位:在天府下,去肘5寸。

主治:咳嗽、胸痛、气促、上臂内侧痛、上臂肌萎缩等。

参考:①肌肉:在肱二头肌外侧,直下为肱肌。②血管: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肌支。③神经: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部位:屈肘,肘横纹外侧头与肱骨上髁连线之中点。

主治:高血压症、肩臂疼痛、上肢不遂、肘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

参考:①血管: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②神经:分布着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