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死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0 09:28:49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超越死亡

超越死亡试读:

引言

据中国青年网2009年5月11日的一篇文章报道,重庆巫山县4名小学生集体服毒自杀,据说原因是其中有一服药孩子的父母迷恋打牌输掉几万元,夫妻俩在家闹得不可开交,造成孩子心情不好。而另外3个孩子和这个孩子是很要好的朋友,于是他们“患难与共”选择了集体自杀。好在经过有关方面的及时抢救,4名同学最终脱险。这样的事情绝非个例。2002年7月,遵义市一家小学5名女生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2004年6月,陕西汉阴县蒲溪镇小学4名小学生服老鼠药自杀,1人死亡;2007年5月,安徽省太和县张营小学4名13岁女学生集体跳水自杀,2人死亡……这一次又一次的青少年集体自杀事件让我们感到极度的震惊,令我们欷歔不已。

2004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自杀已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为什么这些孩子要选择自杀?为什么他们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是社会给了他们过大的压力,还是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开展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尽快让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培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体悟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迫在眉睫。

有这么一则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这则故事说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注重事前控制。虽然每个人都会死,可我们一般都不愿谈及死亡。谈到死,就感觉到不吉祥,试图回避谈论死亡问题,尤其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讨论死亡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曾对此问题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对于“死亡教育”的态度。结果显示,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生死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对幼儿园老师的问卷结果则显示,83.3%的老师认为“儿童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94.4%的老师认为“死亡教育可以降低儿童对死亡的恐惧”。这一喜忧参半的数据说明,在家长的思想认识中仍然存在着害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现象,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则已经认识到了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这种试图让孩子规避直接面对死亡的做法,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减轻孩子对死亡的恐怖,不让孩子感受和体验死亡和离别的悲痛。但这一做法显然会削弱孩子直面困苦的勇气,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增加孩子对死亡的害怕,因为孩子早晚会意识到死亡现象,而这种规避谈论死亡的做法往往增强了孩子对死亡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孩子如能容许待在有死亡降临的家中,能参与讨论和谈话,能和大人一块儿感受恐惧,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悲痛中并非孤立无援,因而也能更坦然地与他人一起共担责任和体验悲伤之情。这种经历能帮他们逐步做好准备,将死亡视作生命的一部分,能帮助他们成长和成熟。

生命是一次偶然,死亡是一种必然,这是自然规律。对于必然发生的事实,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去正视它。死亡有很多种方式,不同的死亡方式其意义和价值是大不一样的。通过死亡教育使青少年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不要等到死亡降临时才惊慌失措,学会正确看待他人之死,规避不必要的死亡,珍爱生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等等。因而,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让他们知道人的生命极其宝贵而脆弱,从而一定要热爱、珍惜生命。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蒙田说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蒙田认识到死是一种必然,生命是有限的,因而也是最宝贵的,应该好好珍惜。这是通过对死的意识而专注此生,通过对生的热爱来超越死亡。

系统而明确的死亡教育,可以让孩子知道生命的不可逆性,了解险境中的逃生方法和处理技能,减少意外死亡和避免不必要的死亡;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使他们能够客观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这是现代教育所缺乏的,而这又是现代教育所必需的。

超越死亡,不是神话故事中追求的长生不老,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指各种宗教中所讲的“永生”。超越死亡是指一种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

哲学家孙正聿认为,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是寻求意义的存在,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人又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建立了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成五个不同的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最终升华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每个人最美的体验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即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最终必有一死,因而,人就想超越这种有限的人生,人的生命面对死亡,又以生命的追求超越死亡。

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活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只求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的生命活动则不仅求生存,更是一种求意义的生命活动。超越死亡就是一种以承认人必有一死为前提的追寻生命意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首先承认每个人都会死亡这一客观事实。既然每个人都会死,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过度地害怕死亡,而是要去探究人终有一死当中所蕴含的深刻人生道理。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只有一次,这充分说明了人生的宝贵,因此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善待人生。超越死亡就是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确定价值。一个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死是人们终极的不可逾越的存在本质,其存在正好彰显出人生奋斗的重要性,珍惜生命的必要性,善用此生的紧迫性。不能正确地看待死,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生。因此探讨死亡,可以激起人们心中更强烈的生存欲望,更加珍爱生命,更加重视生活的质量。第一章从认识死亡开始

要超越死亡,就必须知道何为死亡,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解释。一、对死亡的科学界定

关于死亡问题的讨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死亡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和生理现象,它是物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大到宇宙天体,小到一粒沙尘,生成——存在——毁灭,是物体运行的必然轨迹。然而,对于生命机体来说,生成是奇迹,是造化,生命存在的过程就是生命机体不断汲取能量、消耗能量、形成并耗损器官的过程,是同化与异化的有机统一,是宇宙物质大循环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循环。生物学上所讲的人的死亡是指人的个体生命现象永远停止,人体代谢的终止,经过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可分为心脏死亡、肺脏死亡及脑死亡。

医学对人的死亡判断标准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最早对死亡的判断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多以是否呼吸为标准。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以心脏停止跳动、自主呼吸消失、血压为零作为死亡的标准。在可观测的心脏监视仪上,人们看到心脏跳动的波动幅度渐渐由大变小,直到成为一条直线时,医生就宣布人的死亡。可是,这一标准也面临挑战。心脏停止跳动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呼吸、电除颤仪等方式加以激活,甚至可以用机械心脏来代替已经死去的心脏。这就说明心脏不是死亡的最后界限。它至多只能说明我们所熟悉的生命现象的停止,即呼吸、心跳、动作的停止。所以后来人们又提出脑死亡作为医学对死亡界定的标准。

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脑细胞死亡数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极限时,其思维意识、感觉、自主性活动及主宰生命中枢的功能将永久性丧失。而如果患者脑干发生结构性损伤破坏,则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都最终发展为心死亡。临床上所指的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其临床诊断特征为: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以上必须全部具备。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的功能是正常的,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因此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少数病人还有可能一朝苏醒。但脑死亡的人全脑呈现器质性的损伤,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应消失,脑电波是一条又平又直的线,经颅多普勒B超显示脑死亡。所以说,脑死亡是永久的,不可逆性的。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12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为脑死亡。

由于脑死亡更具有不可逆性,与心脏死亡标准相比,脑死亡标准显得更为科学,更可靠。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了脑死亡标准。二、死因探悉

人类死亡原因或其影响因素,从宏观上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遗传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遗传因素是造成人的死亡的内在因素,而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则是造成人的死亡的外在因素。从内在因素看,人类个体同其他一切生物一样,有其特定的寿限遗传特性。寿限与死亡紧密相关,自然死亡是生物活到终极特定寿限而死亡,因此寿限的遗传性成为各种生物死亡的内在因素。从外在因素看,自然领域中的天灾的侵袭、疾病的传播、气候条件的突然改变,社会领域中的战争、贫困、剥削制度、环境污染、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水平不高、精神疾病等等,使得人类个体活不到特定寿限。遗传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又是相互依存、互为关联的。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和死亡的作用逐渐增强,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的健康和死亡的作用则在逐渐减弱,而遗传因素则在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下,默默地改进着人类的寿命和死亡极限。(一)自然死亡

真正的自然死亡应该是生物物种活到终极特定寿限而死亡,是受生物体内在因素所左右的。《德意志大百科全书》(1909年)对自然死亡的界定:“自然死亡是非正常死亡的反义,因为非正常死亡乃是疾病、暴力或机械性干扰的结果。”《哲学百科辞典》对自然死亡的观点:“自然死亡,就是在无自然疾病、无特定原因状态下的死亡。”从生物遗传的角度看,遗传机制是导致人类自然死亡的决定性因素。生物的遗传基因必须有很强的更新换代能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体的老化其实就是其自身生物结构中有一个或者一群基因,它们的功能就是逐渐减低细胞效率和皮质代换,生命因此而逐渐弱化直到病死。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死亡即所谓“寿终正寝”,一直是人们的期望,但是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实际中,自然死亡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照《德意志大百科全书》和《哲学百科辞典》的定义,自然死亡首先必须排除疾病的因素,而人类死亡大多是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所以,人类的死亡极少有自然死亡者,除非少数高龄老人的“寿终正寝”,方才在基本上可称为自然死亡。故而我们可以说,人类大多数死亡都是非自然死亡,都是有诱发其发生的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二)自然灾害引起的死亡

人类的个体生命只能生存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如果自然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有可能会导致大量个体生命的死亡。饥荒、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洪水、暴风雨、严寒、雷电等等自然灾害,均会引起人类大规模的死亡。1846年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大约饿死100万人,差不多占全国人口1/3。非洲大陆上饥饿的人通常在2900万人以上,每天约有1万人死亡。1923年的日本大地震,使近10万人遇难。1976年7月28日的中国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达24万之多。据统计,从1905年至1990年,全球导致人员死亡的地震超过150次,死亡人数约为125万。2004年岁末的印度洋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2008年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39人。全世界主要年份死亡人数最多的40起灾害统计(1970—2003)2003年12月31日采集续表续表续表摘编自《中国保险年鉴2005》(三)影响人类死亡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通过诸如吸烟、酗酒、交通事故、职业、自杀、他杀、艾滋病、吸毒、战争等机制对人类死亡施加影响的。

1.社会暴力行为对人类死亡的影响

社会暴力行为包括战争暴力行为、国家政治暴力行为、社会刑事暴力行为等。把人类导向死亡的最大的机器就是战争机器,战争引起的死亡往往是大规模的死亡。据历史学家统计,全世界从1770到1990年在各次战争中总共死亡1.015亿人,其中约一半人为平民。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10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1500万军人战死,再加上至少同等数目的平民百姓,死亡人数共达3500万~4000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动用国家机器对敌对势力进行镇压;没有掌握政权的群体,为了达到自己群体的目的,也可能采取革命暴力或恐怖活动,这些行为都是以部分人类生命的死亡作为代价。刑事犯罪是和平时期危害人类死亡的主要暴力行为。

2.交通事故对人类死亡的影响

在交通事故中,汽车车祸比其他意外造成的损伤要严重得多。1974年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约25万,1984年超过30万;欧洲共同体成立几十年来,各成员国的道路上共有约200多万人丧生。此外,世界各地每年都要发生数十起重大铁路事故。1999年8月2日凌晨,印度东部孟加拉邦发生一起严重火车相撞事故,造成至少500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近年来空难引起的死亡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空难纪录是于1977年3月27日创下的,泛美航空公司和皇家航空公司的两架“波音-747”大型客机相撞,死亡583人。2009年6月1日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机上228人全部遇难。2009年6月30日,也门航空公司空客A310客机在印度洋上科摩罗群岛坠毁,机上有142名乘客和11名工作人员共153人,只有一名14岁法国少女幸存。水上事故也会引起死亡,20世纪有成千上万艘船只沉没,举世闻名的有“柏林”号、“泰坦尼克”号等船舶的沉没。从1976年到1980年,就有118艘船失踪,百慕大三角就是一个屡发沉船的神秘地区。20世纪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引发了宇宙飞行事故的死亡。前苏联有6名宇航员死亡,美国则有10名,其中7名是“挑战者”号机组人员,这艘飞船由于固体燃料加速器失灵,发射73秒后在14326米高空坠毁。

3.酗酒、吸烟与吸毒等社会不良嗜好对人类死亡的影响

长期或过量地酗酒,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引起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甚至猝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记载,饮酒者的死亡率,要比一般居民的死亡率高1~3倍。在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中,30%~50%与司机饮酒有关。在美国,每年死于饮酒的人数超过20万人,这个数字约占美国全年死亡人数的8%。吸烟可以引起肺癌、膀胱癌、冠心病、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疾病。在吸烟盛行的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下男性肺癌死亡的90%、支气管炎死亡的75%、冠心病死亡的25%是由吸烟所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科研成果证实,1993年,中国烟草税收300多亿元,而治疗由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劳动力损失、早逝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则高达650亿元之巨。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吸毒死亡,大多是由于吸毒过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抑制,使呼吸停止而死亡;也可因多种毒品混杂滥用中毒致死、因并发症致死、因精神障碍变态致死以及因戒断反应致死等。目前,毒品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根据联合国有关世界毒品问题报告公布的数字,1997年全球毒品销售额4000亿美元,全球使用毒品人数约2.4亿,并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

4.其他社会因素对人类死亡的影响

其他社会因素对人类死亡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某些特定的职业等。世界上许多职业潜伏着危险的死亡因素,它们时时刻刻威胁着从事该种职业工作的人员,其中最危险的职业是矿工职业。在前苏联,1989年死亡矿工400多人,1990年约为500多人。空气污染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1952年英国伦敦大雾持续1周之久,导致4000人死亡。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接触或使用的化合物,如农用杀虫剂、酒类代用品、煤气等,对人类也有一定的致命危险。(四)疾病引起的死亡

人类的死亡大多数是由疾病造成的。联合国1991年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在5000万至5500万之间,绝大多数人(93%)死于各种疾病。20世纪70年代以前,致人于死的主要是传染病,如鼠疫、麻风、梅毒、天花、霍乱和流感等。当代医学科学的进步,使疾病谱发生显著的变化,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由以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由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现今尽管有数百种疾病困扰人类,人类的头号杀手应数心脑血管疾病,占死亡率的51%;第二位是癌症,占死亡率的17%,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约有500万人;第三位是糖尿病;第四位是老年痴呆症,西德1991年此类患者有30万人,超过10%的居民的大脑具有这种疾病的初始症状。当前,被称为20世纪鼠疫的艾滋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1988年7月份全世界新报告的艾滋病例7766人,全世界新增加的艾滋病患者已有10多万人,直到1994年国际艾滋病研究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时的十几年中,艾滋病已夺取了世界上近百万人的生命。1995年全球共有20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截至1999年9月30日,我国共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5088例,其中包括477例艾滋病病人。

因病死亡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1)由于重要生命器官(如脑、心、肝、双侧肾、肺及肾上腺等)发生了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损害。(2)由于长期疾病导致机体衰竭、恶病质等以至代谢物质基础极度不足、各系统正常机能不能维持。(3)重要器官没有明显器质性损伤的急死,如失血、窒息、休克、冻死等。三、生命死亡过程的医学说明

迄今为止,对于人类死亡过程尚未有相应的精密仪器可以客观地予以测试描记,人们只能以现有的手段,对死亡的若干表象过程加以研究,得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的人类死亡过程模式。医学家认为,死亡是人体生理机能逐渐衰减以至完全停止的过程,并非瞬息即逝的现象,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机体内各组织、细胞并非在同一时间进入死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骤然结束,即停止于某一确切时刻的瞬间事件,而是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所以可以将死亡过程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这种死亡过程是以传统死亡标准即心跳呼吸停止为死亡标志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旦脑死亡标准得到广泛的承认,死亡过程的阶段应被重新考虑。很可能是两套标准或一套标准的两部分:心跳呼吸先发生不可逆转停止的话,其死亡过程仍以传统标准为准;脑死亡先发生的话,死亡过程则可分为濒死期、脑死亡期和整体死亡期。(一)濒死期

从死亡过程开始到临床死亡到来之前的一段时期,称为濒死期。根据致死原因的不同,濒死期的时间可以长短不一,也有极少的死亡不经过濒死期而过渡到临床死亡期。一般地说,暴力意外猝死者濒死期很短,例如颈部切断、头部碾压伤、延脑出血、心脏外伤等可以不经过濒死期而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而慢性病致死者的濒死期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

处于濒死期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依据所患疾病不同,精神障碍、呼吸障碍和循环障碍等症状可同时出现,可交错出现。以精神障碍为主的濒死表现为谵妄、意识不清、昏迷,各种反射减弱、迟钝;视觉消失最快,不能认出亲友或看不见人;听力维持较久,虽然说不出话来,但能听到亲人的呼唤,出现眨眼和嘴唇微启的反应,并发出低声呻吟;瞳孔可反复散大和缩小,有时眼球回旋突出;还有躁动、手足搐搦或强烈痉挛等表现;最后躁动减弱,身体变为松软。以呼吸障碍为主的濒死表现为呼吸不规则或潮式呼吸,喉部出现鼾声、哮吼声,最后经7~8次深呼吸后停止呼吸。以循环障碍为主的濒死表现为面色苍白,角膜失去光泽,血压降低,脉搏难以触及,心音非常微弱,心动过速或心动徐缓,心律不规则,肢端湿冷等。(二)临床死亡期

病人经过濒死期,当以听诊和心电图确定呼吸和心跳停止,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体征,是为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通常的时限为5~6分钟,在低温或耗氧量低的情况下,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至1小时或更久。从呼吸、心跳停止发展到脑、心、肺的细胞、组织死亡,尚需经过一定的时间。依据临终病人的不同情况,临床死亡期的时限有所差异。由于心、肺的急性严重外伤而致死亡者,则几乎在损伤的同时心、肺功能即永远停止,则无救治的希望。

一般说来,濒死期较短者,其临床死亡期的过程较长,反之则较短。这是因为如果濒死期较长的话,组织、细胞已经渐进性地受到不可逆的损害,一旦达到临床死亡期,就会很快死亡,所以临床死亡期较短。而对于濒死期较短的病人,因死因多是突如其来,其器官组织大多尚未发生急剧的改变,所以临床死亡期较长,尚有救治的希望。当然这是针对突发疾病的病人而言,对癌症等晚期病人来说,有无救治希望意义就不大了。(三)生物学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是指全身各组织、细胞的死亡,故又称细胞性死亡。此时临床死亡期结束,机体进入生物学死亡期,重要生命器官及所有人体组织细胞死亡,人体已不能复活。机体内各种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不一,在临床死亡期呼吸心跳停止后,因缺氧各组织器官进入生物学死亡期的时间也不同。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约经5~6分钟首先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其他系统组织对缺氧耐受性较中枢神经系统为强,有的能维持数小时,有的可维持数天。有些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继续保持某些生活机能,称之为超生反应,如临床死亡后数小时心房肌仍有收缩功能,胃肠仍可见到蠕动;死后10小时,气管黏膜纤毛上皮仍有纤毛运动;死后30小时,有的甚至达70小时,精囊内精子仍有活动能力;死后2~3日,在收缩血管药物的作用下,血管平滑肌仍有收缩力;死后30小时,汗腺对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呈发汗反应等等。超生反应的种种表现,在法医学上对于判断死亡经过时间,具有重要价值。四、对死亡的认识及其超越

他人之死是人类童年或个体童年的原始性的死亡经验。它使人类或个人知道了死亡的事实,产生了最初的关于死亡的体验和认识,也可说它是原初性的死亡意识。通过他人之死而作出的死亡的发现内蕴着两个层面:一是死亡的必然性或不可避免性,一是死亡的终极性。一旦人类既发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又发现了死亡的终极性,人类就最终摆脱了原始死亡观的束缚,初步实现了对自己的死亡的发现。

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死亡的发现,首先来自于对他人之死的经验,接着是对自己濒临死亡的感受和自己必有一死的认知。人们因为死亡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生前珍爱的一切,这种根本性的丧失无法补救,无法逆转,由此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死亡恐惧也可能来源于对伴随他人死亡而显现的一切痛苦,形销骨立,面目全非,呻吟哀号,不能自理,它摧毁了人们一生苦苦奋斗而捍卫的尊严,苏格拉底庆幸自己能在身体硬朗、神志清醒之时平静地死去,真是一种很要面子的想法。死亡恐惧还可能来源于对死亡之后的无知。

爱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增加了日常死亡的悲剧感。普通人死不瞑目,大都是因为对亲人、所爱的人的牵挂和依恋。同样,也正是因为爱,活着的人们才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忧伤。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歌德和席勒友谊深厚,相爱甚深,席勒死了,歌德说他的一半也死了。人类之爱,是生命和生活得以可能的前提,也是死亡恐惧的重要因素。

但如果仔细琢磨,死亡恐惧似是杞人忧天,不合道理,不合逻辑。简单地说,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有关于自己死亡的真实感知: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在以活人的身份感知世界,感知自己;当我们死了的时候,我们已失去了感知能力,从而无法感知一切,包括死亡。既然死亡是无法真实感知的东西,它也许就不存在,因而对死亡的恐惧是不合逻辑的,是非理性的。“迷恋生存,厌恶死亡”,也许并非出于理性的判断,而是出于人的天性和本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持这种看法。他认为,人生有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这有利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天生的憎恶。”

伊壁鸠鲁在致美诺寇的信中说:“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那么,如果有人说他之所以怕死,并不是因为死在来临时使他难过,而是因为预想到死使他难过,那就是个傻瓜了。一件事情在来临时并不使一个人忧虑,反而在来到前令他烦恼,这是很荒谬的。所以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因为对于生者说,死是不存在的,而对于死者来说,本身就不存在了。

对死亡恐惧的征服和直面死亡的勇气即是对死亡的超越。显然,超越死亡,不是现实中人类获得了不死的可能性,而是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的界限。这就意味着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存在着较之生命或者说不死这种终极价值更有价值的价值。庄子对死持一种乐观态度是基于他生死自然的看法。庄子曾借黄帝之口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认为,死生是自然而不可免的事,正如昼夜的变化一样,有白天就有黑夜,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大道的运行。

人生是有限的,死是生的终止,它使人生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短暂过程。所以,正是因为人终有一死,我们才会产生应该如何度过这短暂一生的问题,才会产生为什么活着以及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只是由于人不免一死,我们才会有时光不再的紧迫感,才会有对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因此,思考死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指向生的问题,通过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使人生更加富有意义。

看下面这一则故事:生命清单五官科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并首先去拉萨。乙也同样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甲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么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27个梦。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这期间,他登上过天安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朋友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有一天,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甲的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拉萨和敦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还会活得更久。然而也许正是这一点量上的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五、死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

死亡有很多种方式,无疾而终,天灾人祸,不治之症,自杀等等。从个体生命来看,其最终的表现都是生命的结束,而一旦生命结束,也就没有了意识,也就不存在意义和价值问题。从整个社会来看,虽然任何个体生命的结束,不会中止整个社会生命的发展,但它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而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一说,表明每个人的死是呈现出一定的价值的。请看下面的两则故事

故事一:谭千秋老师用双臂将死神拦在自己身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4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2008年5月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是张开着的,趴在讲台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勺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而4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而他就这样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14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故事二:重庆巫山4小学生集体服毒自杀,经抢救脱险2009年5月4日上午8时,巫山巫峡小学六年级2班的4位小学生集体服毒自杀,幸好有关方面抢救及时,4名同学基本脱险。5月4日8时许,4位同学(3女1男)和平常一样,来到学校上学。他们分别把书包放在教室后,相约在一起玩耍。这时有人提议集体服药自杀,其他3人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他们走出学校,买来一种名叫“闻到死”的剧毒鼠药,一溜烟地跑到校门外的山坡上一起服下。到学校做早操的时候,老师突然发现少了几个同学,这时一略知事情的同学向老师反映:“他们4个好像说在哪里去买老鼠药。”这一始料不及的事情急坏了班主任郭老师,于是,几位老师分头行动:有的通知120和家长,有的上山去找孩子。5月4日上午9时许,4位服下剧毒鼠药的孩子被送往巫山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为4个孩子洗胃,并安排住院观察治疗。5月6日下午,巫山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陶爱民告诉记者:目前只能说是基本脱险,安全观察期应该是一个星期。4个孩子的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娃娃哪个看得不重,在家很少挨骂,更不用说挨打。4个孩子的英语老师何老师告诉记者,4个孩子在学校活泼可爱,学校活动丰富,学业负担并不重,4个孩子在服药前也没挨过老师的批评。记者从另一渠道获得消息,其中有一服药孩子的父母迷恋打牌,最近输掉几万元,夫妻俩在家闹得不可开交,造成孩子心情不好。无独有偶,这个孩子此前也曾服过鼠药,不过上次买到的是假药,服药后没任何反应。而另外3个孩子和这个孩子是很要好的朋友,于是他们产生了集体自杀的念头。

上面两则故事就是两种不同的死亡方式,一种死重于泰山,一种死轻于鸿毛。谭千秋以自己的死保护了4条年轻的生命,这种死重于泰山。而重庆巫山4小学生却因为一些小事要了却自己的生命,若是不能及时抢救过来,这样死去就太不值得。六、生与死无法分开来认识

生与死是一对对立的范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但两者又是有联系的,可以向对立面转化。世上的一切事物均有生有灭,有死才会有生,如从地球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来说,只有生没有死,总有一天存在的生物会占满了世上的一切角落,而不容新的生物类型或个体再生。只有老的类型或个体死去,腾出空间,新的生物类型或个体才能出现。

心理学家认为,通常大多数人在儿童时代(八九岁时)开始萌生了死亡意识,与此相应,亦有了生存意识。生死大事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正是因为它是一个人“存在”还是“不存在”的难题。生意味着“存在”,我活着,思想着,活动着,我是“存在”的。与此相反,死则意味着“无”,意味着“不存在”。让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着的人去想象、去思考自己的死、自己的“无”、自己的“不存在”,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无法接受、令人尴尬难堪的事。

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变换一下对死的态度,既不逃避,也不企图直接思考死本身,而是去思考死对人生的意义,思考那漫无边际的虚无所衬托出来的短暂的人生,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做人真难,但是做人真好。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这意味着与自然万物不同,你能知善恶,辨是非,明事理,爱众生。上天入地,建功立业,知晓过去,把握现在,探索未来,游戏于天地之间。不仅如此,肉体上的欢乐与痛苦,和精神上的欢乐与痛苦也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肉体的欢乐与痛苦总是暂时的、外在的。而精神上的欢乐与痛苦则是较为持久的、内在的。所以,即使是主张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快乐或幸福的哲学家也承认,精神的快乐远高于肉体的快乐。

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他与自然万物一样有生有死,只有短暂生命的他存在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之中,他是有限的,他终有一死。然而,人不仅有生命意识,不仅应该正视生死难题,而且也必须能够形成“超越生死”的观念。道理很简单,人生的意义问题要求我们对人生作整体的透视与思考,而人生以死为界限,正是死将人生限制成为一个有限的整体。因为有死,人生才产生了意义问题,我们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人生苦短。不管人生之中充满了怎样的烦恼与痛苦,若与人不免一死相比,这些烦恼与痛苦都实在算不了什么,甚或简直变成了幸福与欢乐。人生是短暂的,那么在经历了这短暂的人生之后,我们将归于何处?死是什么?死意味着什么?因此,“未知死,焉知生”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面对生死难题,必须先知死然后知生,认识死亡乃是认识人生的前提。

由此可见,人生的意义本身其实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它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死亡的态度。换言之,我们对死的态度决定着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不知死,就不可能知生。因此,当我们说“思考”死亡、“直面”死亡时,只是说将死当作人生的界限来反观它对人生的意义,而且归根到底对死的意义的认识乃是以生为前提的。只有活生生的人才能去“知”死,而一个活生生的人“知”死,总是以生为其立足点的。人生的意义问题源自人的有限性,因而我们不可能离死而谈生,也不可能离开生而论死。可见,人生的意义问题源自人生的缺憾。只是由于人终有一死,我们才生发出在这短暂的一生当中究竟为什么生活以及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实在无法离开死而谈生,或离开生而论死。

第二章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第二章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话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间是幸运的,因而也应该好好珍惜,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一看似简单的道理,有些人甚至把生命当儿戏,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吸食毒品,违章驾驶等等,使生命就这样无谓的消失或者从此变得暗淡无光。一、违章驾驶,视生命为儿戏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而且短短十几年间,在滚滚车轮下丧生的人数,已从每年5万多人增长到10万多人。各种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期。以衡量交通安全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万车死亡率”(每1万辆车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为例,1999年我国万车死亡率为15.45;而同期美国是2,法国是2.5,日本是1.3,韩国是8.2。2002年,我国的万车死亡率为13.71,虽略有下降,但依然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各种事故中的“第一杀手”:在2002年的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为78.5%;200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为76.3%。造成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主要与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及道路设施条件、车辆机械性能有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漠,违章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车辆驾驶人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大量存在。

比如近年来明星出车祸的事件不断发生,对此有人做过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有:

1.超速驾驶。2000年1月30日凌晨6时,在《还珠格格》中因扮演香妃而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刘丹在广深高速公路深圳机场路段遭遇车祸身亡。当时车速很快,司机在发现路中间有障碍物时紧急刹车,车子随后撞在路边的护栏上,巨大的撞击力将当时正在后座熟睡的刘丹由车后玻璃窗抛出车外,头部破裂,当场死亡,年仅26岁。

2.疲劳驾驶。2006年8月29日16时至17时之间,胡歌一行人从位于横店的《射雕》剧组出发到上海参加宣传活动,途经嘉兴时遭遇车祸,胡歌乘坐的私家商务车与一辆货车发生碰撞,胡歌的助理张小姐当场死亡,胡歌的伤势也十分严重。嘉兴高速交警经过调查取证后,初步结论是疲劳驾驶。胡歌的司机事后也表示,出事是因为这几天没有休息好。

3.酒后驾驶。2004年5月11日23时20分,著名演员牛振华驾驶小客车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外大街主路白石桥下由西向东行驶时,小客车前部撞在前方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河北籍的大货车尾部。牛振华当场死亡。海淀交通大队经过勘查取证后认定,牛振华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5毫克,系醉酒驾车。

上面的几起明星车祸原因其实也是大多数车祸的原因。从对北京市2001~2006年交通事故状况统计情况来看,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6年因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造成交通事故4166起,占总量的75%。北京2001~2006年交通事故状况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一种人为的因素,而由此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就是一种人为的结果,既然是人为的,也就是可以消除的。在这里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价值观问题,如果我们爱惜生命,就应该严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驾驶。很多车祸并不纯粹是意外,如果每个驾驶者和行人都能中规中矩的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有这么多车祸。这里其实就是一种对生命的价值的重视,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有着强烈的生命价值意识,必定会遵守交通规则,不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二、逞一时之勇,酿终身遗憾

有些人为区区小事动不动就打架斗殴,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其实就是太不把生命当一回事,其结果必定是既害人又害己。请看下面一个例子:15岁少年聚众斗殴致人死亡获刑据《法制日报》报道,刚满15岁的许强,还是名初中生,但已经是某网络游戏的高手。因为网游,许强结识了不少玩家,其中还包括他的网络“情人”琪琪,以及后来反目成仇的玩家“小北京龙少”夏俊。2008年3月,因为夏俊在游戏中抢走了许强的武器装备,两人产生了纠纷,气愤的许强在网上辱骂夏俊,并扬言要对其进行报复。4月5日,夏俊又在网上约许强的网络“情人”琪琪见面,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许强,两人的矛盾再次升级。许强立即拨通了夏俊的电话,两人在电话中互骂起来,并约好了地点要打架。接到许强的“挑战”,夏俊并没有太在乎。他认为,自己年龄比许强大,许强也就是虚张声势,不可能对自己产生什么威胁。于是,夏俊就叫了自己的4个同学,也没准备什么“武器”,一起去了约定地点。可让夏俊始料不及的是,许强并非他想象的“虚张声势”,他不仅纠集了黄某、李某等11个人,而且还专门购买了铁管、铁棍和白手套等作案工具,气势汹汹地等在约定打架的地点。据夏俊回忆,当他和4个同学来到约定的见面地点时,突然一群拿着棍子的人从后面追了上来,还有人大喊:“就是他。”一看形势不对,夏俊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躲了起来,直到约半个小时后,一个同去的同学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有人被打了。夏俊不知道,就在他躲起来的这段时间内,许强等人用手中的铁管、铁棍猛打他的4名同学,一边殴打一边大声叫喊“打的就是北京龙少,让你们嚣张!”打红了眼的许强和黄某更是对已无力还手的王某穷追不舍。据黄某后来在公安机关的供述,当时见到王某头部受伤流血后,他们不仅没有害怕,反而都感到非常兴奋,继续不顾一切地在其头部猛击了十多下,直到将其打晕为止。就是这样穷凶极恶地殴打,导致王某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为“钝性外力作用于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5人中,除了夏俊因躲避及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外,与其同来的其他3人则分别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此案在一审过程中,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定,许强、黄某等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共同犯罪,而许强、黄某在纠集他人聚众持械斗殴中致死1人、致伤3人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且行为严重,应以故意伤害罪对其处罚。但许强、黄某在犯罪时尚未成年,而且黄某在归案后还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同案犯,因此应对二被告人依法减轻处罚。据此,一审法院分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许强有期徒刑7年,黄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其他7人则以犯故意伤害罪和聚众斗殴罪被判处3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缓期执行。

本案中的少年一方面缺少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对生命的漠视,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为不值一提的小事打架斗殴,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而这种现象可能不是极个别的情况,据东北新闻网报道,只因一时冲动,十几岁的少年动手打架乃至杀人,哈尔滨市中级法院少年法庭在一个多月里审理了三起类似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酒后滋事,14岁少年酒后行凶被判无期2008年7月,被告人王力与张明、刘佳半夜喝完酒后,在阿城区和平街北新小区滋事。他们将该小区一小卖店门前存放的百事可乐空玻璃瓶摔碎,店主赵某兄弟与三人理论,王力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连刺赵某8刀后逃离现场。赵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院审判,王力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他在犯罪时年仅14岁。多看一眼,16岁男孩刺死15岁男孩2008年1月,呼兰区发生了一起在游戏厅的命案。被告人秦明、王飞、郭锐在呼兰区康金镇新世纪游戏厅内玩游戏,王飞和郭锐看了同在游戏厅玩的15岁少年孙悦一眼,孙悦感到不高兴就叫3人到游戏厅外说道说道。一出游戏厅,孙悦用砖头打了秦明头部一下,秦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了孙悦4刀。孙悦跑回游戏厅,王飞夺下秦明的刀追上孙悦,又刺了孙一刀。此后,面对孙跪地求饶,秦明等人仍然对孙拳打脚踢。孙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审,秦明等三人犯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他们犯罪时都未满16岁。口角变群殴,20人参与一人被打死2008年3月发生的一起20多人参与的斗殴致死案件更令人触目惊心。当天,被告人王强在宾县二中校外学生租住的居民楼院内,看到孟浩等人盯着自己看,心存不快,与之争吵并厮打在一起。王强将孟的朋友宋明鼻子打伤。22时许,宋明和王强各自找来十多个“哥们儿”殴斗。殴斗中,王强的表弟王力被宋明找来的张鹏追着用棒球棒打倒在地,随后刘宏等人对王力继续殴打。最终,王力被打死。经审,张鹏、刘宏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其余参与者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案发时,此案的7名涉案人员均未满18岁。(新华网《哈尔滨日报》李黎张巍)

在以上这几个例子,聚众斗殴的原因都是区区小事,如果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价值的珍贵,热爱生命,则这些事情完全可以避免发生。但由于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漠视,逞一时之勇,结果既伤害了他人,也让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吸毒让生命从此暗淡无光

20世纪80年代,面对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1987年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在过去的20多年中,吸毒问题就像瘟疫一样在全球迅速蔓延,蔓延速度之快、波及人群之广已远远超过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任何瘟疫。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阶层毫不例外地受到吸毒问题的影响。吸毒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生存的最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海洛因滥用者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十几例激增到五十多万。有资料表明,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25%吸毒成瘾者会在开始吸毒后10~20年后死亡。也就是说约1/4的吸毒者会在30~40岁死于与吸毒相关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吸毒者是在20岁前后开始吸毒的。近年来开始吸毒的年龄还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在有些国家,中学生吸毒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

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根据美国的估算,海洛因滥用者不到全美人口的1%,但每年直接死于海洛因中毒者就高达6000人。根据英国的估算,每年海洛因吸食者的死亡率可高达16‰~30‰。

多种原因可以造成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归纳如下:

1.吸毒过量死亡

吸毒者尤其是静脉扎毒者,每次使用毒品时都有过量中毒的危险。很多吸毒过量死亡者甚至没有来得及把注射器拔出来。统计表明,过量吸毒致死多见于年龄较轻者。黑市上出售的海洛因纯度极不稳定,吸毒者每次获得的海洛因纯度不尽相同,他们根本无法判断其含量。偶尔买到高纯度的毒品,极易引起过量。吸毒者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快感常冒险使用超大剂量毒品,也可引起过量中毒。另外,有些人为增强快感,把多种毒品混在一起注射,更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不仅如此,多药滥用还造成诊断困难,不易抢救成功。

2.吸毒者的自杀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

有资料表明,吸毒者自杀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15倍。吸毒者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中,他们时常受到戒断症状的折磨;他们时时为如何获得下一次毒品而谋划和忧虑;他们营养不良,时时忍受吸毒引致并发症的痛苦;他们众叛亲离,被家庭和朋友所抛弃;他们时时受到执法人员的监察;他们经常受到贩毒者的威胁;有时,他们还会受到自身后悔、内疚感的折磨。以上种种原因常常会驱使吸毒者选择自杀来了结自己年轻却是可悲的生命。

3.吸毒者参与犯罪死于非命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吸毒这一恶习的花费非常巨大,常常使吸毒者倾家荡产。他们为获得买毒品的钱常冒险参加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互相残杀的概率均显著提高。

4.吸毒者易死于各种吸毒引致的并发症

毒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直接损伤而引起死亡。扎毒者易发生各种感染,其中,化脓性感染的发生率可达40%。此外,病毒性肝炎、心内膜炎、肾炎、结核等的发生率也显著提高。吸毒者患艾滋病的发生率更是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在我国现有的艾滋病患者中,50%以上是通过吸毒感染的。还有一部分吸毒者因对毒品或毒品添加成分过敏而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

5.吸毒者患病后不积极求治易发生死亡

吸毒成瘾者以获得和使用毒品为生活中心。他们不关心身体健康,即便发现身体不适也常常不会及时求治,失去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治疗困难。毒品常常掩盖疾病的主观症状,造成治疗延误。此外,吸毒者生活不规律,常不遵守医嘱,影响治疗效果。

6.吸毒者常死于各种意外事件

毒品可影响吸毒者的精神活动,使吸毒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注意能力下降和操作能力下降。有些毒品使吸毒者不能正确判断高度和距离。吸毒者本来在20层楼上,他却错误地判断自己在平地上,于是,他本想“走”到街上,却从20层楼跳了下来;迎面而来的汽车离自己已经很近了,吸毒者却错误地判断车离他还很远,于是,他迎着车走过去……吸毒者因操作能力下降发生车祸和各种工伤率增高。根据美国某中等城市的统计,在因危险驾驶而被捕的人员中,有16%是在吸食大麻后驾车的。

以上分析说明吸毒已成为了人类死亡最重要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把死亡原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则吸毒直接或间接致人死亡是一种人为因素的结果,它是一种人祸。

截至2005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16万。尤其让人痛心的是,青少年已成为我国吸毒的主要高危人群。央视《东方时空》2006年6月27日播出“毒品不是儿戏”节目,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6月19日凌晨,辽宁省灯塔市的一家医院里突然来了一位年轻的患者,他满脸发青,手脚僵硬,嘴角和鼻孔还不断往外流着血……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两个小时后,这个年仅19岁的青年还是死亡了,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不久前他在歌厅里吸食的K粉和摇头丸。可能有人会为这个年轻人的死感到痛心,但让我们更痛心的却是,他显然不会是毒品的最后一名年轻的受害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国家的吸毒人群中,青少年占到了近7成,而最小的吸毒者甚至还不到10岁。在这个节目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教研室副教授李文君介绍说,目前吸毒的人群应该是越来越低龄化,尤其是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很多都是青少年,我们也发现一些在校的学生也加入到新型毒品吸食的行列,甚至有一些小孩在庆祝生日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吸毒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心理的等诸多原因。大致可以归纳成以下几条原因:

第一,青少年大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据深圳戒毒所统计,1991年至1995年收戒的3006人中,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19岁的梁某,1994年2月在朋友家见别人吸毒很好玩儿,便好奇试试,不料一试就上瘾,两次戒毒都未能如愿。某些毒品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青少年这种好奇心,采用种种方法诱骗其吸毒上瘾,从而成为其长期的买毒客户。如某毒贩夫妇,用赊账供毒的方式先后诱骗76名青少年吸毒成瘾,榨干了他们的钱财,并致使其中4人因过量吸毒死亡。

第二,部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经不起诱惑,会在毒品中寻求刺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正在体验着人生最激烈的情绪变化。这一时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一旦遇到生活困难、人际冲突、婚恋失败、升学就业受挫等挫折,就会灰心丧气,精神颓废,心灵空虚。为了弥补心灵的空虚,便去寻找各种刺激,而毒品就是一种可以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以强刺激的物品。因此,这些精神空虚的青少年往往会染上毒品,试图在毒品中寻找安慰,忘却烦恼。广州戒毒所对116名吸毒青少年的调查表明,其中的40%是由于精神空虚,为了从毒品中获得刺激,寻求安慰而染上吸毒的瘾。

第三,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他们最开始是学会抽烟,然后不知不觉地发展到吸毒。

第四,青少年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贩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第五,青少年容易轻信、偏信,受骗上当。

据警察抓获的毒贩招供,毒贩引诱青少年吸毒通常有以下几招:

毒招之一:谎称“毒品一两次不会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生戒毒。

毒招之二: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者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毒招之三: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青少年吸毒。但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人的大脑,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最后导致死亡。

毒招之四:鼓吹“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毒贩们瞄准了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一些青年,向这一群体的人们兜售“吸毒是有钱人的标志”这样一个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

毒招之五: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

毒招之六:许多毒贩常把改头换面的毒品说成不是毒品,如摇头丸、止咳水和其他片剂,使青少年丧失警惕。

毒招之七:谎称吸毒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实际上是吸毒会损害大脑中枢神经,以致精神萎靡不振,记忆衰退,成绩下降。

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除了青少年年幼无知,容易上当受骗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少年对毒品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吸毒所造成的真正危害。调查表明,缺乏法制观念与对毒品危害认识不清是导致一些人吸毒的主要原因。毒品有毒,已不是鲜为人知,但毒在哪里,对人体究竟有多大危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有的认为吸毒可以解愁取乐、潇洒人生,有的说毒品没有多大害处,要说有害就是价钱太贵。由于对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清,在思想上毫无抵制能力,从而放纵自己,最后染上吸毒恶习。因此,加强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加深人们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觉自愿抵制毒品诱惑的决心;其次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监督,使反毒斗争成为一种全民和全社会的自觉斗争。

要想从根本上拒绝毒品,青少年一定要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具体而言,应从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个方面,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和朋友恋人吵架分手、家庭生活遇到困难等都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遇到这类情况时,可以试着和父母、老师、同伴沟通,或者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排解烦恼,绝对不要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回避困难。当别人用毒品来引诱你、安慰你时,一定要意志坚定,坚决拒绝。

第二个方面,正确把握好奇心,抵制不良诱惑。好奇是青少年的共同特点,对于没有体验的东西,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但是,一定要明辨是非,把握好奇心。面对毒品,一定要态度鲜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以好奇为由去尝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千万不要吸食第一口。

第三个方面,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贩毒吸毒是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四、自杀——不能勇敢地面对

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就占了25万。在这些自杀的人中,青少年占很大的比例。请看下面的例子。1.湖北某地的一位中学生,因为他的父母对他期望很高,所以对他要求很严格。而这个学生成绩也不错,但似乎总不能让父母满意,为此,常与父母闹矛盾。终于有一天,这个学生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卧轨自杀寻求解脱。2.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3.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4.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5.因为没能在演唱会现场和喜爱的歌星面对面说上一句话,一名19岁女孩吃下80片安眠药自杀。6.东东这个长得1.7米高的大个子男生,留下一封简短的遗书后,跳楼身亡。一瞬间就永别了亲人及同学、老师。

据科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卫生部也报道,每年有200万自杀未遂者接受医学治疗,自杀是中国第五大致死原因。目前15~34岁年龄段人口中,自杀是位列第一的死因,且农村女性比例尤为偏高。研究表明,30%的自杀者和60%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时不伴有精神障碍,人际关系危机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冲动性自杀行为在自杀未遂中占较高比例。冲动性自杀往往只是为了一件小事,不加任何深思熟虑就冲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青少年自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缺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青少年接受的教育缺乏珍爱生命的内涵,造成青少年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扭曲。珍爱生命的教育就是要告诉他们,生命的可贵、生活的丰富、人性的多彩,没有经历过的一切是那样的神秘而美妙,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这种珍爱生命的教育应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始终一贯地执行下去。现在的孩子缺乏沧桑成长的机会,所以体味不到生命的不易。沧桑并非人为地去创造恶劣环境让年轻人吃苦受罪,而是不过分地溺爱他们,不刻意地“保护”他们,让他们勇敢地直面生活的艰难困苦,生活和内心的丰富才是真正的“沧桑”。生命教育应当告诉孩子们,当个人欲望达不成满足、被人误解、付出很大努力而回报甚微时,应该如何应对;要教育孩子并不是身边每个人都能肯定你的人格,当别人对你产生误解时,一定要具有正确评估的技能。五、艰难困苦面前永不言弃

生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至少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而那些被病痛和伤残所折磨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要比我们常人艰难得多,但他们依然快乐而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故事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正可贵与崇高。张海迪:高位截瘫,却身残志坚张海迪,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髓液变性,节段性坏死,曾动过4次大手术,摘除了6块脊椎板,造成严重高位截瘫,自第二胸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觉。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自学成才,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学会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为了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同时她还学会了修理电视机、收音机。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著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她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人们为什么爱海迪,那是因为在她身上有面对疾病和困难的勇气。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6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是什么力量让张海迪能够在高位截瘫的情况下,做出健康的普通人都难以做出的成绩?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张海迪拥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使她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不虚度光阴。这说明对生命的挚爱可以成为我们人生前进的动力。桑兰:笑对命运桑兰,1981年6月出生于浙江宁波,体操运动员,1998年7月21日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导致高位截瘫。桑兰在面对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变故时表现出来的乐观使人们为之感动,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的表达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因为她的坚强、乐观,美国院方称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光辉形象”,而那么多美国普通人去看她,并不只是因为她受伤了,而是为她的精神所感染。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主治医生拉格纳森感动地说:“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1998年10月30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1999年1月她成为第一位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为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外国人,1999年4月荣获美国纽约长岛纳苏郡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勇敢运动员奖”,2000年5月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火炬,2000年9月代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演出。2002年9月,桑兰加盟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下属的“星空卫视”,担任一档全新体育特别节目《桑兰2008》的主持人,她用这样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奥运之路。也是在2002年9月,桑兰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破格免试录取,就读广播电视专业。2007年桑兰与互联网结缘,她的全球个人官方网站上线,同时她也被聘为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特约记者!桑兰在2007年6月作为“奥运之星保障基金”的发起人,加入到了“奥运之星保障基金”的筹建工作中,为了让更多曾做出突出贡献的伤残运动员有个更好的归宿,她将为退役运动员的社会福利事业展开各方面的工作。命运的多舛没有让桑兰低头,面对新的人生境遇,她艰难而又坚毅地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作为曾经的中国体操的旗帜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不幸只会让她更加的成熟。她的辉煌诉说着她的成长,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不断地鼓励。她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大众给了她站起来的勇气。2008年7月21日是桑兰受伤整10年,许多人面对桑兰有意回避那天发生的事情,但是桑兰说:“面对现实我必须要记住那一天,在那一天我获得新生,在那一天我懂得了人生的艰辛。”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桑兰受伤时写信鼓励她,用奥林匹克精神坚强地与伤病抗争,永不放弃。桑兰说:“那句话深深地感染着我,在这受伤的10年中我也在用我最能够体会到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伤病抗争。我从没有后悔过练体育。”

桑兰乐观地看待不期而至的灾难,始终微笑着面对伤病带来的痛苦,积极地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社会做出奉献。这其实就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最好的诠释。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强,让“灾难”不再成为灾难,生活依然阳光明媚,生命仍旧熠熠发光。海伦•凯勒: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叱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轮•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在她88年的人生岁月中,海伦•凯勒仅在生命的头19个月拥有光明和声音,一场突发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后她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海伦•凯勒跌入黑暗与孤寂之中。然而这样一位在视力、听力和说话能力上都有严重障碍的重度残障者,却在老师安妮•萨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克服了与外界沟通的障碍,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在24岁时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在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之后她又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安妮•萨利文的陪伴下,奔赴世界各地,创立慈善事业,积极为残疾人造福。美国费城大学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先后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1964年她还被林登•B•约翰逊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这是美国市民的最高荣誉奖。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即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赢得全世界的尊崇。

海伦•凯勒的命运是不幸的,出生仅19个月就被病魔夺走了声音和光明。但是幼小的她并没有放弃,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失败、伤病、贫困……这些磨难看起来是一座座陡峭的山峰,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座不可逾越。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热爱生命、追求光明、永不屈服的心,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生命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只不过是一个过程,是一次磨砺自己的机会。命运给予她不幸,她却并不因此而屈服于命运,她凭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幸福快乐的执著追求,奋勇与命运抗争,并最终冲破人生的黑暗与孤寂,赢得了光明和欢笑。由此可见,生命的价值是在人的一生当中通过人的奋斗呈现出来的。六、只要活着就会充满希望

契科夫短篇小说集中的第一篇小说叫做《打赌》,内容梗概是:一位律师与一位银行家在一次沙龙聚会中谈到死刑时争执起来,银行家认为无期徒刑还不如判死刑的好,他认为死刑比无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处死,而无期徒刑却慢慢地把人处死;律师则认为活着总比死了好,活着就是希望。二人争执不休,最后打起赌来,赌注是律师让银行家把他关起来,15年后如果律师不违约,银行家的200万归律师所有。第二天早晨,律师便被银行家关进自己后花园的一间小屋,这间小屋只有一个送食物的小小窗口。律师蹲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开始过起监狱生活,企业家每天给他提供所要读的书。时间一天天流逝,律师读完了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神学、文学大全。15年的时间终于到了,这时的银行家因在生意场中失利,他知道时间一到自己便会变成一个穷光蛋,于是他决定在到期的头天夜里杀死律师。银行家好容易打开那把15年来从来没有打开过的生锈的铁锁,发现律师正在残烛前伏案熟睡,银行家正欲趁机杀死这形容枯槁的律师时,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封给他的信。信中说,他感谢银行家,15年来他读了许多书,这些知识将是他终身用不尽的财富,他还明白了许多道理。他决定不再要银行家的财产,他将于明天拂晓前破窗而出,自动毁约。银行家看完信决定放弃杀死律师的念头。第二天拂晓前律师果然毁约破窗而出,既保留了银行家的财产,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这篇小说似乎包含了许多道理,热爱生命,活着便是希望,应该是它的主题,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所以我们要贵生。所谓贵生,即认为自己的生命贵于自己生命之外的东西,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生命最宝贵可以推知,贵生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利,因为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他失去身外名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长寿;反之,重物轻生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害,因为一个人如果重物轻生,那么即使他得到了身外名利,却失去了性命,那不就是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吗?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很多人感触到了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就在一瞬间,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挣扎,就这样,把生命交给了灾害。在那时,生命是多么的不堪一击,这些失去生命的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灾难面前,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珍惜生命首先是指不放弃生命,不放弃生命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在废墟下读书的小女孩2008年5月12日下午,在汶川大地震中,德阳蓥华镇中学教学楼垮塌以后,100多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5月13日凌晨,当成都军区特种大队官兵救援时,发现一个女孩子,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这一幕让救援的人员惊讶无比,这个女孩叫邓清清,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幼儿园废墟上传出儿歌声: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2008年5月14日,北川县救援现场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救援队员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个名叫任思雨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多名队员迅速赶来救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救援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孩子咬紧的牙关中,不难看出孩子正受着剧痛的折磨。由于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为自己壮胆。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孩子天真而勇敢的儿歌声,正如一曲灾区民众的生命礼赞。一女工被困216小时获救新华网四川什邡5月21日电,2008年5月21日14时30分左右,被困在什邡金河一级电站一处工地达216小时的受伤女工崔昌会成功获救。据什邡巴蜀金河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平介绍,地震发生时,位于什邡市红白镇境内的金河一级电站工地两个工作断面共有21名幸存者被困,其中6人重伤,32岁的崔昌会是其中伤情最重的一位。灾难发生后,有7名幸存者先后徒步下山,向政府报告受灾情况,什邡市、救灾部队等立即派出30多人的救援队前往搜救。但由于道路阻断,方位难以准确确定,救援工作陷入困境。当时工地上唯一幸存的管理人员李均回忆说,受困两天后,大家为寻找吃的,便决定徒步爬山去往3公里以外的第二工作面,因为那里可能还有一点点粮食。考虑到被滑坡的石块砸伤腰部的崔昌会无法行动,大家将她抬到比较安全的地带,并搭建了一个简易雨棚,上面还搭了一块红色的破电热毯作为标记,并将他们仅剩的两个苹果和一个梨塞到崔昌会唯一能动的手里。两名熟悉的工友决定留下来陪她,却被崔昌会无情地“赶”走了:“不要管我,再呆着就没得活了,你们一定要活着走出去。”两名工友只得含泪撤离。直到18日,飞机在第二工作面空投了物资,其中一名工友冒险徒步来回爬了14小时山路,送东西给她吃。“本来以为她可能早就不在了,没想到她还顽强地活着!我真的太高兴了,比自己走出来都高兴,感谢解救她的解放军!”李均在电话里哽咽着对记者说。21日13时许,救援直升机终于到达崔昌会所在的区域,医护人员随即对崔昌会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她除腰椎和肱骨骨折外,没有其他外伤。对她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后,立即将她抬上直升机。接近15时,崔昌会终于被送到成都华西医院进行抢救。到这个时候为止,她在深山被困已经整整216个小时。目前,崔昌会生命体征良好。“被困9天9夜,仍能存活,真是生命的奇迹。”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院长浦金辉说,“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将竭尽全力搜救,希望这种生命的奇迹能够继续!”

在灾难面前,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有了这种信念和勇气就能克服任何困难。这么多的生命在灾难中突然的消失,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我们领会到了生命的弥足珍贵。我们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经过这次灾害,使我们真正地意识到了只要我们活着,就是幸福。

生命因为脆弱和来之不易才显得弥足珍贵,也许今天你还能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明天一场意外就会夺去你的生命……在生命的旅途中充满着意外和起伏,谁能自信满满地保证自己能平安地走到最后呢?而我们的生命总是和很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你的出生带给了他们欢乐和希望,而你生命的终止,也总有人会悲痛伤怀……所以我们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别人,善待一切生命,不要因为我们自己不经意的一举手、一投足而伤害到别人。三思而慎行,关爱和伤害也许就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

生活之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这其中充满了无数的坎坷等着我们去翻越,还有无数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们去战胜;但生活之路又总是与无数幸福小径相连,这其中有许多意外的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创造。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中,我们用心的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全力以赴地去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当有一天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满足于自己生命过程中的充实,能够欣慰于自己对他人所做的一切,并且毫无遗憾地说:我已经努力了!这该会是多么的惬意。

因为有生命,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与关怀;因为有生命,这个世界才会充满希望和未来。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命,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让我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