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16:49: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试读:

版权页

书名:服饰文化

作者:李慕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2-01

ISBN:7810189115

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中国文化史》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8卷68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政治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等8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军事卷:分为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8分册来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文学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等8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

艺术卷:分为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10分册来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科技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等8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

民俗卷:分为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10分册来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社会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等8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

历史卷:分为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8分册来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本书编委会

一、历代服饰

服饰文化

起源与初步发展

原始社会初期,中国先民在深山丛林中穴居。由于脱离了动物界,体毛逐渐弱化。为了防御寒冷、遮阻风雨及炎烈的日照,蔽挡虫兽的袭击,人类最初用树的叶皮、丛生的草葛、猎获的兽皮等遮裹身躯,这种用自然物质遮裹身躯的形式,成为服装的最初雏形。

在距今约1.8万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已初步掌握了缝缀的技能。他们用锐利的石器、骨角将兽皮分割,按身体基形,再用磨制的骨锥、骨针进行简单的拼合缝纫,制作各种较为适体的衣装。这一事实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的骨针实物,以及其他地区骨锥、骨针的陆续发现,得到了印证。原始衣式从整片的披围到依体简单缝缀成形,由简至繁的逐步发展。原始缝纫技术的出现,使中国先民的穿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增强了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斗争能力,扩大了其活动区域,也相应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原始装饰是随着劳动实践的扩大,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而出现。当时的装饰品主要取材于砾石、兽骨、海蚶等物,经研磨、钻孔,有些还用矿物粉染饰,然后穿接制成。中国先民通过这些装饰品在身体上佩戴和悬挂,以实现对美感的要求。另外,原始图腾崇拜的绘身、纹面,梳整发式,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形式。原始审美意识出现后的装饰实践活动,对服饰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先民逐步从狩猎进入渔猎、畜牧和农业阶段。他们在长期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兽毛编结织物的基础上,发明了纺织的原始工具——陶、石制纺轮。并利用麻、葛及畜毛纤维织布,取矿、植物颜料染色,制作简单的服装。仰韶文化时期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西安半坡遗址中,发掘出土的陶器底部,都曾发现麻布痕迹。其布纹组织每平方厘米已有经纬10根左右。这些实物为探知当时的纺织和衣着水平,提供了依据。原始纺织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先民的衣着状况,为服装形式逐渐完善奠定了基础。商代着衣裳、佩韦毕饰的男子雕像

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先民对服装发展所作出的世界性贡献。中国先民利用蚕丝纺织衣料,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育蚕取丝的历史则更早。在浙江吴兴钱山漾古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批距今4700年前的丝带、丝帛等织物,是迄今所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丝织品实物。丝织物柔软、轻盈,并富有光泽,它的出现改善了服装的服用性能,丰富了中国先民的衣料构成,也增添了服装的美感效果。

中国古代何时出现具有基本形制的服装,目前尚无详确的实物可考,但从古代文献及出土的陶器人形图样推断,传说中黄帝时代,是服装形制的发端。随着服装形制的初具,其质料也逐渐完成了以纺织品替代兽皮的过渡。当时的服装,由上下分式的衣裳组成,初步形制为:上身着缝制袖筒、前开式的衣装,下体围遮障、防护性器官的裙裳。上衣下裳形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服装款式。

随着上衣下裳的形成,与此相应的首服及足装也逐渐出现。原始帽的出现,源于防寒避暑的需要,从原始的枝叶编环遮首,发展到利用兽皮、织物缝合成圆形帽状服戴,后渐渐确定了基形,并为冠的产生提供了认可的基础。原始足装的形成,最初用以防寒及减轻行走时的阻磨,以兽皮裹足为原始状,据史载,黄帝时代创舟形鞋履,有皮制及草、麻编制之别。各式囊包

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对玄秘的自然无法解释,出现了自然崇拜。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当时服装色彩及纹饰多取象自然。《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里“乾”指天,“坤”则指地。天际在未明时色玄,地的表体色黄,古人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和地,分别选用玄色、黄色予以体现,其他色彩辅之。同书又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可以推断,衣用玄色,裳用黄色,并施以取象自然界日月山川及鸟兽虫草之纹的服饰,在当时已经流行。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夏代被商代所取代,奴隶制社会进一步发展。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在原始社会基础上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因金属工具的应用更加兴盛。同时,畜牧业、手工业及染织业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有“桑”、“丝”、“蚕”、“帛”、“衣”、“裘”、“巾”等文字。从“桑”、“糸”的文字多达近百个,足见纺织、服饰在商代社会及物质生活中的显著地位。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器表上带有丝绸残迹,在这些丝绸印痕中,除平纹丝绸外,还有织成菱形纹、方格纹及暗花回纹的丝绸,这表明商代已经掌握了提花及斜纹织制的纺织技术。纺织工艺技术的逐渐成熟,服饰质料的提高,为商代服饰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商代服饰,在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石、玉雕制成的人形实物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形象。具装束为头戴巾帽,上穿交领右衽衣,下着裳,腰围带,下系韦毕。这一人形雕像,服装轮廓清晰,为了解商代服饰提供了最具体、直接的依据,并和有关文献记载相印证。

商代的衣形,主要由衣领、衣衽、衣袖、衣带组成。奴隶主贵族穿着的上衣,领、袖、下裙等部位均施以镶边工艺,以获得增固及美观的效果。交领右衽是中国最早的上衣领式。其形制为两衽交掩于前胸,外衽向右斜垂于袖下。象形交领右衽,可以证明。右衽形式经历代传袭,成为汉民族衣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商代衣袖多为窄袖制,而衣袖的出现,说明服装形制摆脱原始的围裹状,适应生活、依体定形原则在商代已经确立。带主要用以束缚服装,为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服饰,衣带连用,成为定制,直至出现钮扣后,带才被逐渐废弃。

下裳是中国古人遮蔽下体的最早服装形式。“裳”字也可写作“常”,“常”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下也”。“ ”为裙的古体字,裳、裙同也。围系于身体下部的原始裙装,发展到黄帝时代,演变为下裳,至周代趋于完备。《释名·释衣服》载:“裳,障也,所以障蔽也。”汉代学者郑玄认为,古人先知蔽前,以护掩生殖器官,后知蔽后,以兽皮服于下体。原始遮蔽物经演化成为布帛所制的完备裙裳后,人们仍佩饰之,名为“芾”,以不忘其本。芾施于裳前,其形如斧状,与礼服配用。“芾”字古时写作“昋”,“韦毕”,因护掩至膝部,亦形象地称蔽膝。其质料从熟皮演进为布帛后,则改写成“衣”部的“衤韦”、“祓”。蔽膝这一服饰,随着社会尊卑观念的逐渐形成,其用色、绘纹则视等级而有别,并成为祭祀等礼服的配饰传至后世。战国青铜钟庶人西汉长袖女舞俑

首饰作为服饰整体的一部分,随着服装形式的具备,在原始首饰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时期,主要首饰种类有发饰、颈饰、耳饰、手饰等。殷商妇好墓出土的499件骨笄和28件玉笄展示了当时主要发饰笄的精美。笄为针状,初为束发固髻之用,以后发展为实用与装饰兼得,以装饰为主。秦汉后称为簪,两股分叉状的称为钗。颈饰在新石器时期就具有审美意义。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主把五光十色的玉石、玛瑙等联缀成串挂于颈前,以此作为财富的象征而炫耀,庶民百姓则多用蚌、螺、蛤等制成颈饰以表达对美的追求。耳饰又称王真、珥、王当、耳环等,《释名》曰:“王真,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意思是妇女耳悬王真以顺从妇德。《古今事物考》曰:“珥,女子耳珠也,自妲己始之,以效岛夷之饰。”是说商王纣的宠妃妲己仿效边域少数民族始带珥。耳饰分穿耳和不穿耳两种,质料从石发展到玉、金等。手饰分为戴于手指的指环(也称戒指、代指、驱环等)和戴于手腕的镯钏(即手镯、腕环等)。原始社会指环多为骨制、石制,发展到商周时期出现了铜制指环。殷墟还有金腕环、玉腕环出土。汉马王堆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由西周至汉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定型阶段。

周代的社会经济在殷商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生活物质生产领域的纺织业,育蚕、种麻、采葛、纺绩、练漂、染色以及服装制作等分工愈加繁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于纺织技术的提高,服装材料除麻葛织物及罗、帛、纱、绫、绢、绮、纨等丝织物外,又出现了锦的品种。锦字从“金”部,与帛组合,可知其制技繁难,其价如金。

周代分封制的建立,使阶级间的差别极为明显,周代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除沿袭商代宗教思想外,还利用宗法关系以及等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仪制度。服饰作为标识等级、服务礼仪规范的外在形式,也定有系统、严谨的制度,当时上自天子、卿士,下至庶民百姓,服饰各有等别,不得僭越。周代的这一别尊卑、昭等威的服装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甚重,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并视为服制之源,效仿传承。

据《周礼》等书记载,周代帝王后妃及百官在吉、凶、军、宾、嘉等五大礼仪中,根据不同身份等级,衣冠有别,各行其制。并设有“司服”官,专门掌管其服制的实施。

冕服源于夏商,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等在祭祀、登基、朝贺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的礼服,周代形成定制,成为其服装制度的重要的组成。分为大裘冕、衮冕、昍冕、毳冕、希冕、玄冕几个形制等别。冕服主要由冕冠、玄衣及纟熏裳、带、蔽膝、赤舄等服饰组成。

冕冠是各种礼仪中所戴最为显贵的礼冠。其结构为:冠的顶部面覆长形冕板,表以布帛,上为玄色,下为纟熏色,称“纟延”,呈前低后高状,以抑骄矜之势。冕板前后两沿垂挂多条彩线编成的“藻”,藻上串缀数颗珠玉,称为“冕旒”,一串珠玉为一旒。所贯缀珠玉的质色、旒数的多寡,根据等别,有严格的规定。帝王冕旒视不同礼仪有三旒、五旒、七旒、九旒、十二旒之别。每旒均串缀十二玉。天子以下诸侯百官则按尊卑等级冠上旒数及缀珠玉数依次递减,以别等差。冕旒垂饰于眼目之前,有蔽视非邪之意。为施戴牢固,冠两侧各设一孔,用玉笄横贯冕冠与发髻,玉笄两端结有绕围于颔下的冠缨,名“昅”,以辅之。在冕冠两侧用名为“旽”的丝绳,各垂一名为“王真”的饰物,又称充耳,谓之纯垂王真,填的质料天子用玉,诸侯等用石加以区别。王真垂于耳傍,表示勿听谗言之意。《五经图》中十二章纹样

玄衣纟熏裳是冕服的主体服装。为上衣下裳形制。玄衣即为黑色质料的上衣,纟熏裳为绛色质料的围裳。并采用十二章纹作为图案,装饰于衣裳之中。所饰纹样有绘衣绣裳之别。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像。每一章纹图像皆有特定的含义,表征帝王贵族的操行品德及威仪。战国三头鸟纹绣

十二章纹据历代考解、释义,综合其象征含义为:日、月、星辰取意光辉照临;山取意镇重、静平四方,人所仰也;龙取意善应变及神之境;华虫为一种雉鸟,取意耿介之性、文章之德;宗彝为祭祀礼器,上绘兽纹,取意猛智兼备及忠效之品;藻为水草,取意洁净;火取意光明;粉米取意善行及济养之德;黼为斧形,取意决断;黻常为工形或两兽相背状,取意君臣相济及背恶向善。着十二章纹的冕服,在周代前就基本成制。进入周代,日、月、星辰三图绘于旌旗之上,不再施于冕服,临盛大典仪,帝王以施九章为贵,其他礼仪场合章纹数目递减。诸侯百官从王助祀或参加其他仪典,其章纹参照帝服降一级服之。周代以后,日、月、星辰三章纹,又恢复于冕服之中,十二章纹饰为帝王所专享。

十二章图像的色彩,据《尚书大全》载:“山龙纯青,华虫纯黄,宗彝纯黑,藻纯白,火纯赤。”章纹以青、黄、黑、白、赤五色与玄衣纟熏裳相间映衬,构成冕服显贵至上的装饰效果与美感。宋代人物衣裳

革带、蔽膝、舄是冕服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三种服饰。革带用于束系蔽膝及垂以佩饰。蔽膝是纪念古人原始下裳饰物,周代蔽膝的色彩及纹饰,按尊卑等差有严格区别。舄为与礼服配用的足装,丝绸为面,木置底,有赤、黑、白等色,以赤舄为贵,一般依裳色而饰。

周代对王后、贵妇也设礼仪服制,如定衤韦衣、揄狄、阙翟、鞠衣、展衣、禒衣六种衣式为王后礼服,亦称王后六服。其衤韦衣色黑,揄狄色青,阙翟色赤,均绘有翟形(长尾野鸡)纹饰,以上三服为从王祭祀之服。鞠衣为王后在春季育蚕礼仪中穿着,色黄绿,以示桑叶初生。展衣色白,为礼见帝王、会待宾客之服。禒衣色黑,为侍御于王及便居之服。王后六服皆为衣裳连体、不异其色的袍式服装,以喻妇女尚专一之品。六服均用白素纱衬里,以使纹色张显。六服中唯衤韦衣为王后专用,另外五服也作为其他贵族妇女之服,在礼仪场合按等级穿用。宋代女子背子

周代除冕服外,另有弁服、裘、袍、深衣等衣制。弁服为古代次于冕服的一种服饰。弁为一种冠戴,形为双手向上相合状,无旒,分爵弁、皮弁等多种,衣式亦为上衣下裳制,但纹色简约,别于冕服。裘为一种寒衣,以白色狐裘为贵,天子服之。黄狐裘、虎裘、貉裘等多为其他臣官按等级服用。袍为长衣式服装,上下连体,无衣裳之别,袍设夹里,内纳絮丝棉,因当时丝棉有限,除天子百官外,庶民则只絮粗麻等物。袍初为内衣,战国时期开始作为外服穿用,汉代以后逐渐普及。

深衣形制早于袍,是中国古代继上衣下裳之后出现的又一服装类型。其特点为上衣下裳缝合连属,通体一式。深衣亦为右衽,其袖长可运肘,衣长不及地,领、袖、下裾均缘边装饰,裳分十二幅裁缝,取年有十二月,以应天时。一般多用麻布制作。因其形制通体连属,续衽以包拥、遮蔽全身,被体深邃,故以深衣名之。深衣适用范围广泛,不分男女、尊卑,皆可作为礼服及常便服穿用。深衣与上衣下裳并称为中国古代两大服装形制。并对后世服装影响很大。以后出现的袍服、长衫、禅衣等通体服装,均沿于深衣形制。

周代除礼仪场合足下着舄外,便居时则穿着屦,屦也为先秦鞋的通称,汉代以后则通称履。屦一般多用麻葛材料制作,单底,以适宜便居穿用。战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的靴,渐传入中原。靴为皮制,多高筒,适宜骑乘。

袜为足衣,先秦时期称为角袜。古文写作“鞍”,从革部,袜初用薄柔皮制作,有带系于踝。以后才用布帛代替皮革制袜。周代室内多不具床椅,一般以席代之,人们席地而居。当时规定凡臣见君,需脱屦解袜,方可入室登席,否则视为不礼不敬,这种礼俗在民间也普遍应用。另外,人们服丧,也需脱袜跣足,以从礼法。

冠帽发式作为服饰整体的一部分,至周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具有周代深衣女子了礼俗色彩。这一时期上层男子20岁成年需进行加冠之礼,谓之“冠礼”。女子插笄不但用于束发固髻,也作为成年、婚否的标识。按其定制,女子许嫁者15岁成年举行笄礼,未许嫁者则20岁成年举行笄礼,以此别之。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异时期,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异常活跃,由于“礼崩乐坏”,服饰受其影响,各诸侯国之间,出现了服制有别、异彩纷呈的局面。战国时期,争战频繁,西北胡人部落南下侵扰,使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前325~前299)毅然施行服式改革,即废弃宽博衣式,改穿紧身窄袖短衣及长裤革靴的胡装。胡装具有实用、便捷,利于山地及骑射作战的特点。赵国的服装改制,对于固疆域、强军旅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胡装也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原地区,并被一定程度地应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在全国颁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包括衣冠服制在内的各项统一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载笼冠的北朝男子响。秦代的服装制度,遵循从今弃古的原则,废除周代繁缛的冕服制度,仅保留在典仪上最轻的小祀礼服玄冕,作为礼仪之服。袍服至秦代已较为普及,秦制规定三品以上职官可服绿袍、深衣,庶民为白袍。其他服饰一般在沿用春秋战国某些形制的基础上,力求实用,加以简化。

汉代巩固了统一的中央政权,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强盛时期。汉代的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缫车、纺车及脚踏斜织机已被广泛应用,使纺织品的产量、品种不断增加。西北地区的毛纺产品也进入了中原,作为衣帽及地毯等用。汉代的特使不断携丝绸等出使西域诸国,辟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使蚕桑、丝织等技术陆续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中国精美的丝绸也从此享誉世界。

汉代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定型时期。由于统一、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相互融汇,各色服饰也渐归于一统。西汉时期,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尊卑等级秩序,对一般官吏及商贾的冠戴及服装质料,颁有明文律令,成为颁行服禁的开端。东汉时期礼仪服饰恢复了周代的冕服制度,并在尊古制、尚礼法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服装制度更趋完善。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服饰日趋定型完备,成为历代服饰发展的基础。

秦汉时期,男子除深衣外,以穿着袍服为尊贵。袍为有衬里或加絮的长衣。其形制以宽衣阔袖为多,一般袖口收缩紧窄,领以袒式为主,领、袖等部位镶花边装饰。汉代天子的袍服随五时行色,即春服青色,夏服朱色,季夏服黄色,秋服白色,冬服黑色,群臣百官上朝时的穿着皆服黑色。汉代仕宦的便居常服多穿禅衣,禅衣与袍服形制类同,只是不缝加衬里,用单层布帛制作。群臣百官也可作为朝服穿着,但只能以衬衣形式,穿于袍服的里面,汉代文人庶民也多穿用。

汉代的袍服及禅衣,其上下连体的外形特点,均为深衣的遗制。按其衣式又有曲裾、直裾之别。衣的大襟称为裾。凡衣襟从领部斜垂至腋下,再直垂而下,称为直裾;衣襟从领部斜垂绕体曲转而下,则称为曲裾。深衣的“续衽钩边”也为曲裾衣式。有观点认为,曲裾衣式的出现,与其内服尚不完备有关。当时的裤装裆不缝合,小腿以上裸露,主要由下裳遮围,深衣等上下连体衣式取代围裳后,采用曲裾形式既遮掩露体,又运足方便。随着汉代内服日趋完备,合裆裤的出现,在男服中曲裾渐被直裾所替代。戴翼善冠、穿龙袍的明代皇帝

汉代除深衣、袍、禅衣等上下连体的服装外,另有衫、襦两式短衣,男子穿着也较为普遍。先秦禅衣称为单衣,短式称中单,秦代中单又称衫,为贴身的内服。《中华古今注》载:“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襦为比袍短的衣式。《急就篇》载:“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先秦时襦也为内服,汉代渐作为外服穿用。襦多为里加絮,无衬里则称为单襦。贵族男子一般和下裙配穿,而民庶百姓上襦下裤为多。着曲裾深衣的妇女

中国古代,裤装的产生比衣裙晚,至商代末期才在一定范围内穿用。裤又称“绔”、“衤夸”,《说文解字》曰“绔,胫衣也。”胫指小腿,可知早期裤装为无裆的套裤形状,作内服穿着。汉代以后裤的裆部缝合,渐作为外服与衫襦等配用。

秦汉时期男子的首服,在前代的基础上变化较大。战国以前,男子大多只用帽冠罩戴于发髻之上,一作首服,二又约发。战国以后至秦汉时期,则开始用巾裹头,巾用一种方形的布帛裁制。初为庶民百姓作为首服之用,汉代末期仕宦王公贵戚也以戴巾饰为雅,扎巾成为时尚的装束。与此同时,另一种与巾相似的帻,也作为裹头的首服,广泛应用。帻的形式比巾复杂,可形成多种形状,主要有平顶状的乎上帻,屋顶状的介帻两种。汉代官员戴冠需衬帻,衬冠的巾帻按其冠式也有定制,如文官戴进贤冠配衬介帻,武官戴武冠则配衬平上帻等。

汉代的冠帽,作为区别尊卑等差的标识,形制在承袭周代古制、兼收战国式样的基础上,不断创定,逐渐形成品式繁多、较为完备的冠戴制度。先秦时期的冠帽,主要从属于礼仪规范,而汉代的冠帽则更多地从属于尊卑有序的封建制度。

汉代的冕冠,作为皇帝、诸侯及卿大夫临重大礼仪时的冠戴,与其冕服配用。经东汉恢复后,形制与周代基本无异。通天冠为皇帝专用的礼冠,形以铁丝为梁,正竖于顶,梁前有山,展袢为述。汉以后,历代沿用。进贤冠为文官儒吏所戴的一种冠式。用铁丝及纱帛制作,冠上设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异,以区别身份及官阶的高低。三梁进贤冠为最高。武冠也称武弁大冠,为武官所戴的一种冠式。冠以黑漆纱制作,冠沿垂双搭耳,耳有带可系于颔下。除以上冠式外,汉代的冠还有长冠、委貌冠、爵弁、高山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建华冠等十多种形制。

汉代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冠巾上,也体现在腰间系束的佩绶上。其绶带的颜色、织制方法以及绪头装饰都因佩带人官阶、身份不同而各异。

秦汉时期,深衣制的连体长衣已成为妇女的主要装束。由于上体襦衫短衣和下体长裙等衣式的逐渐完善,中国古代女装中典型的裙衣配用形制,也基本确立。

汉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仍沿循前代的深衣形制。但衣襟较前期为长,下摆也更宽大。有些衣式,其襟体远超过前制“续衽钩边”的长度,以至穿着后衣襟可裹绕身体多层。由于襟部镶饰异色缘边,使衣上呈多条斜垂曲围的条纹,故增添了装饰效果。此式深衣的襟角缝缀丝带,穿围后系于腰或臀部。贵族妇女的装束中,另有一式连体的缘衣,其形如袍,又称为重缘袍。该衣的领、袖、襟等部位均镶饰并行的两条缘边,异于其他服装。因装饰繁复,在当时较为尊贵。这一时期,直裾式的檐榆,在妇女中也广泛穿用,檐榆的形制与禅衣相似。

汉代裙服,在古制下裳的基础上,已形成上窄下阔、下长曳地的基本定式。褶裥已被应用,纹饰也愈加丰富。多由罗、绢、绮等材料制作,成为妇女不分贵贱皆可穿用的下体服装。汉代妇女着裙,平时多与其他的衣装配套。一般上着不同的衫襦短衣,下穿风采各异的覆足长裙。这种常便装束,作为古代妇女服装的主要形式,被历代所沿承。

秦代以后,足装均称为履。式样、品种日益增多,主要有出行时穿着的木履,用丝织帛、皮革、麻草制作的各式鞋履。歧头履为汉代的足装,其形为鞋头部分叉上翘,也称翘头履,用其丝缕编织作面,多为妇女所穿用。鞋头上翘陶塑穿靴裸女像为中国古代足履形状的重要特色,历代鞋履虽式样繁多,但上翘形式均为定俗。

挽髻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装饰形式,因挽束、盘结的方法不同而发髻的形状各异。秦汉以后,编辫下垂等低发式开始减少,而高式发髻渐成时尚。汉代妇女的髻式梳整逐渐精细,形状日益增多。主要有垂云髻、迎春髻、飞仙髻、瑶台髻、盘桓髻、分髫髻、同心髻、堕马髻等。其中堕马髻最为著名,是将发挽束结于颈后,稍侧倾斜垂落,似从马上侧堕而下,故取其名。堕马髻在汉代成为时尚的发式,风靡天门肖家屋脊穿耳孔玉人头一时。此种髻式也为历代女子所推祟、效仿。汉代妇女的发髻上,多插加各种首饰,步摇为贵族妇女发髻上的主要首饰。步摇是在钗、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主要特点为:簪头钗首镂制的花鸟缠枝上堕挂垂珠,行走时随之动摇,使之增添姿采。步摇一般插于额前,也可根据发髻形式斜插于发侧。汉代妇女发髻上除饰以步摇之外,还用各种形状的玉翠簪钗加以装饰。

甲胄是古代战争中用于防护身体的特殊服装。甲又称介、函,用于防护身躯;胄又称鍪、盔,用于防护头部。甲源于古人受动物表甲自御的启发,仿效而制。早期的甲多以藤木编制或由整块的皮革依体缝合制作,周代开始由小块皮革联缀制甲。春秋战国至秦汉,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兵器性能的提高,用于防身护首的甲胄也日臻完备。铁质的铠甲已广泛应用,穿缀成衣的龟鳞状甲片更加细密,结构也更趋合理,在兵戎相见的战场上,身着铠甲,头戴鍪参战,既能有效地防护身体,又可壮其军威。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的博采兼收

魏晋至唐代是中国服饰发展的变异丰富阶段。

魏晋时期的服饰,由于受宗教观念、玄学思想、各民族间文化交融三方面的冲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形制在承秦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变异出新的时代风貌。对此,晋代葛洪在《抱朴子·讥惑》篇有段生动的记述:“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低,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

这一时期虽战乱频仍,但动荡中的纺织业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织锦业除传统的中原、齐鲁地区外,在四川及江南等地迅速发展。丝、麻、毛纺织品种较汉代更加繁多。棉纺织品也从新疆、华南等地继续输至中原,被称为“白叠布”,并视作珍品用于服饰。

魏晋时期,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祭等礼仪之服,一般均承袭秦汉遗制,但士大夫的日常服装则有巨大变化。当时文人士大人悲观颓废,以至放浪形骸、纵欲享受成为生活时尚。同时,佛教、道教观念冲击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名教、礼法逐渐解体。崇尚天性自然的思潮蔓延,文人名士蔑视礼法,自由旷达,超凡脱俗之风,改变了社会的文化习尚,对服饰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衣式宽博为其主要表现。《晋书·五行志》载:“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当时上至王公名士,下及庶民百姓,均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服饰习尚。这种装束风格,尤以傲俗自放的文人名士穿着为多,以至发展为宽衣袒裸,以寻求抒泄。这一时期的宽褒衫衣,分单、夹两类,多为对襟衣式,且两襟连带,可束系于胸下。袖端弃除秦汉时渐收敛的袖口装饰“祛”,使袖端不受祛的束约,呈宽博长大之形。质料有觳纱、绢布等多种,其色彩多以素雅的白色为尚。此外长袍、襦裙及裤装,也为男子较普遍的服饰。披云肩、穿长裙的明代妇女

男子的首服及足装,在承秦汉巾冠及鞋履形制的基础上,也有变化发展。帢为魏时创制的便帽,以仿古代皮弁之遗风。因资财匮乏,以布帛代之,并以戴不同颜色的恰区别贵贱等级,多以白帢为贵。晋代除官僚名士所习尚的巾饰、小冠外,还流行漆纱笼冠。笼冠形制源于汉代的武冠,但比武冠略高,用丝纱制成,上涂漆,使之括挺。冠两侧下垂双耳,罩戴于巾帻之上。以武官、侍臣、女官服用为多。魏晋时期,穿着木屐已很广泛,男女通用。《晋书·五行志》裁:“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这一时期,北方民族的足靴在中原地区不断流行,不同质料、不同款式的靴,逐渐成为非正式场合穿着的足装,被汉民族所接受。

魏晋妇女的服饰,秦汉传统的衫、襦、袄、裙、深衣等,仍作为一般的常服。衣式除交领外,对襟渐多,领袖多饰以缘边。衫、襦的形制,广袖褒衣与窄袖紧身互见。裙装为主要的下体服饰,裙长多覆足,裙式除间色裙、羊肠裙外,贵族妇女及宫妃多着绛纱复裙、丹碧文罗裙、紫碧纱纹双裙、红石榴裙及金缕织制的长裙等。此外,衣裙之上腰饰短围裳,帛带束系的装束,也较为流行。晋代以后,还流行帔饰,其清银嵌珊瑚松石大耳坠形如宽长巾,披于颈肩部位,交垂于领前胸下,以作装饰。

这一时期的妇女服饰,也受褒衣博带、广袖翩翩习尚的影响,并效仿成俗。其中“杂裾譟髾”衣式最具特色。这种服饰的下裾围裁成数个三角形,尖角向下,似如燕尾下垂,层层相叠,称为“垂髾”。围裳中加缀多条飘带,称为“譟”。行走之间,譟髾随风飘摆,有飘逸如仙之感。故有“华带飞髾”的赞誉。多为贵族妇女的时尚之服。另一方面,晋代妇女服饰受北方民族装束的影响,部分衣式习尚窄袖、束腰、紧身,而裙装却依然宽博,呈上俭下丰之势,这种风格的衣式,至南北朝时更为盛行,成为一时特色。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装饰品着杂裾衤我髾衣的妇女

由于受皇室贵族骄淫放纵风气的影响,这一时期上层妇女的服饰,多追求浮华靡丽之奢。此风染至民间,使尚丽成俗。《洛神赋》中描述当时妇女装束:“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可见其服饰之繁丽多姿。

受其时尚所染,妇女的发式,编结挽梳更为精细。髻式也较汉代为多,其中灵蛇髻及高髻最具代表性。灵蛇髻源于汉魏,据传受蛇盘绕、曲扭之状的启发,而效仿梳挽成髻,故取名为灵蛇髻。灵蛇髻的髻式可随意变化,能衍生出多种形状,具有玲珑、雅美的特色,魏晋时期颇为流行。晋代以高髻为尚,但梳编高耸的髻式,受到发量的限制,如采用盘叠、结鬟等方式仍不够时,须掺合假发或用假发制成的假髻代之。这种以假发替饰的方法,先秦时就已出现,当时假发曰“髢”,假发髻曰“副”,经秦汉发展,这一习尚至晋代已较为普遍,成为实现高髻发式的主要手段。高髻发式具有夸张的美感效果,加之在髻上配以插花、珠玉、步摇簪钗等饰物,与粉黛面妆映衬,更显贵美靡丽,为晋代上层妇女的典型发式。

魏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中国广大地区争战频仍,南北分裂,社会空前动荡。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由于民族互相错居,触遇一地,使包括衣冠服饰在内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以及文字语言渐趋于融合。同时,南方地区由于中原大批汉民的迁入,带入了先进的纺织等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及服饰的发展,汉民族南北文化礼俗也逐渐统一。

北朝的服饰,由于北方游牧及半游牧民族的入居中原,一方面汉族服饰在文化交流中吸收胡装的很多形式,出现变异,胡装被全礼会所接受,并大范围地普及;另一方面汉族的服制礼仪亦被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所采用。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在其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北朝的胡装,以上穿窄袖短衣,下着长裤,足着长勒靴,腰束革带为其基本形制特征。革带中以蹀躞带最具特色,蹀躞带上一般都垂佩弓剑、算囊、巾分悦、刀砺、火石袋等物为饰,同时也便于生活中实用。束蹀躞带的胡装习俗,至唐代仍较为普遍,并以此为尚。

北方各少数民族,素以游牧、猎兽为生,加之争战的需要等原因,服装以便于活动的窄短形制为主。裤褶便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及魏晋时期,裤褶已传入中原地区,至南北朝时期得以广泛流行,成为当时最为普遍的服饰。

裤褶,亦称衤夸褶。实为一种上衣下裤的服装形式。褶为衣长不过膝,窄袖,对襟或左衽的紧身短袍衣,腰身以革带束之。裤为较紧窄的双筒外服裤装。着裤褶行动便捷,初为军旅之服,后传入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理想常服。裤褶的质料有锦缎、绫罗、麻布、兽皮等,一般根据季节及穿着的尊卑等级而有别。裤褶可单独穿着,也可外罩柄衤当配套穿用。裤褶形制窄短,用于礼服,则有悖于汉制礼仪。故传至汉域,褶渐为广袖,裤形亦变宽松取大口状。但形制过于宽博,军阵骑乘及朝召不便。为合礼仪、取灵便两者兼得,又出现了一种急装的裤褶形式。其式为:用布帛丝带截为三尺一着缚裤式裤褶服的男子段,用其在两裤筒的膝下紧紧系缚,以防松散,也便于行动,缚裤制裤褶服在南北朝时期广为应用、流行。

南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受汉族文化礼俗的影响,衣式冠履渐从汉制,以取其威仪。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其中规定汉制冕服为礼仪之服,皇帝及群臣百官皆服汉制衣冠,并依尊卑等级衣锦有别。同时颁令约禁胡装,官臣士庶一律皆从。北魏弃胡从汉的衣制改革,史称“孝文改制”。这一时期的袍服,其形制基本与汉代无异,北周时袍下加衤阑以作装饰,后周时创定品色衣制,其袍色用五色及红、紫、绿等,领、裾、袖以杂色缘边,与公服兼用。此衣式为隋唐时期的品色服之先制。

南朝地区,因仍为汉族所控制,其服饰沿袭魏晋传统,褒衣博带之尚依旧。只是当时争战不断,朝代更替频繁,加之南北朝之间文化互相渗透、影响,以致冠衣服履常有变制、屡有改易成为当时社会的显著特点。

南北朝时期的军戎服装,受北方民族服饰的影响,以便于骑乘争战的窄油短衣,紧裤长靴为主。武士胄甲也有新的提高,更符合实战的需要。继魏晋的笛袖铠后,衤两裆铠、明光铠等新型甲衣普遍装备于军旅。衤两裆铠是在笛裆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释名·释衣服》载:“衤两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这种衣式无领、无袖,初由前后两片组成,前遮胸,后挡背,用织带、革带在两背部将其袢扣联接,后演化为背心的形式。汉代初期多为妇女的内衣,魏晋以后开始作为外服,其长度一般至臀下,腰部用带束系,用布葛、丝帛等织物制作。有单夹之分,冬季纳入丝棉絮,以保暖御寒,作为士庶之服,男女皆可穿用。衤两裆作为军戎服装,多彩用铁质金属及皮革制作,衤两裆铠的甲片也多以鳞纹为主。明光铠为胸背部位各装附两块圆形护镜的甲衣。圆护多用磨制光亮的铜铁金属制作,故名之。衤两衤当铠、明光铠发展到南北朝时,成为军戎的主要装备,广为应用。

隋唐时期,中国南北重新统一,社会安定,百业旺达,与外域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经济文化呈鼎盛之势。与此相适,这一时期的纺织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缫丝技术有所改进,由原来简单的缫丝框,发展为比较完善的手摇缫丝车。丝麻生产几乎遍及全中国,著名产地及品种有剑南、河北的绫罗,江南的纱,彭越二州的缎,宋、亳二州的绢,常州的纟由,润州的绫,益州的锦等。唐代丝织品纹样壮丽秀美,色彩明艳,有独特的盛唐风格。当时已流行的印染技术有夹缬、月葛缬、绞缬、拓印、碱印等,另外媒染剂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印染技术的提高。

隋朝历史短暂,服饰没有形成明显特色,但服制在考证古今衣冠及礼仪的基础上进行了统一颁定,使朝仪典庆服制有序。天子以赭黄绫袍为听朝之服,至此,黄色始为帝王所尚。然而隋代服黄尚无严格约限,一般臣官士庶仍可服用。另外,根据服装颜色来确定官品等级的品色服也始创于隋朝。根据服制,以紫、绯、绿三色划九品之别。职官五品以上服紫袍,六品以下服绯袍、绿袍。品色服后经唐朝完备,成为中国古代官服的一个基本定制。

唐代服饰制度在隋旧制的基础上重新颁行,皇帝及群臣百官所服衣制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皇帝的常服承隋制着赤黄色,黄色此时成为至尊之色,为皇帝所专用。服黄有禁自唐代始。品色服制度隋代实施的时间很短,唐代经更修而成定制,一般以紫、绯、绿、青四色别尊卑等级。唐高宗上元元年(674)规定官宦三品以上服紫色,四品服深绯色,五品服浅绯色,六品服深绿色,七品服浅绿色,八品服深青色,九品服浅青色。武则天朝政时,特制绣袍颁赐文武官员,在绣袍的襟、背两处绣饰神禽瑞兽纹样,纹样根据文武有别、品级不同而各异。这种以禽兽纹样区别文武及品级的形式为唐代官服制度的又一特色。裤褶服发展至隋唐已为官定服制,其式除改右衽外,其余大体和前制无异,职官亦按品级服色有别。

唐代一般男子的服装以袍衫为主,其结构形式在承秦汉、魏晋时期袍服的基础上,又参揉了胡装风格,其款式特点为圆领、窄袖,领、袖、裾等部位不设缘边装饰,袍长至膝或及足,腰束革带。袍衫在唐代穿着普遍,帝王常服及百官品色服均为袍式,一般士庶亦可穿着,但服色受限,故多穿白色袍衫。唐代,袍衫还有衤阑袍、衤阑衫及缺胯袍、缺胯衫等式。袍和衫的区别在于袍有衬里,衫无衬里。加衤阑袍衫是在其下摆处加一很宽的横衤阑装饰,以取既尊古制(上衣下裳),又从时尚的效果。加衤阑袍衫除职官穿着外,多为士人的上服。缺胯袍衫是在其腋下(摆缝处)开衩,以便于行动。一般为士人、庶民、杂役等服用。因此式方便行军骑射,故又成为戎服之一。

胡装在中原地区融衍,自战国始至唐代达到极盛,盛行胡装的原因同唐代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关,同中原与西域、波斯、印度等地的密切交往有关,也同前几代胡俗文化的沉淀有关。从出土的唐代士俑、唐三彩及壁画中,到处可见身着胡服的人物形象,其衣冠外貌为:头戴胡帽或乌纱软巾,身穿瘦袖紧身胡衣,衣长及膝,翻领左衽,腰间系革带,下着竖条小口裤,足蹬靴。由于胡装穿着舒适、便利,所以《簪花仕女图》中的唐代贵妇成为当时官庶上下广为流行的服饰。不仅男子喜穿,而且女子也以此为尚。

唐代男子普遍穿着的服装除袍衫、胡装外,还有半臂。半臂是一种半袖上衣,原为隋代内官服装,后四方效仿,唐代流行于民间。其形式为合领、对襟、半袖,衣长至膝,常春秋服用。

唐代男子的首服,以幞头巾帽应用最广泛,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幞头是一种经过裁制的四脚巾帛,前两角缀两个大带,后两脚缀两个小带,戴时将前面两脚包过前额绕至脑后结系大带下垂之,另外二角由后朝前,自下而上收系于脑顶发髻前。隋时有人提出幞头质地过软,裹在头上有碍仪容,后朝廷准许在幞头内、发髻之上戴扣一个称做“巾”的固定物,把幞头衬托起来,使其外型挺括。幞头随巾帛的变化可包裹出多种式样,如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等。下垂的两软脚亦有不同形制,有的垂至颈,有的长过肩,中唐以后还出现两脚横于脑后的硬脚幞头。唐代幞头极为盛行,不论帝王臣官,还是士庶百姓皆可戴用。除幞头外,男子首服还有纱帽、胡帽等。

唐代疆固物丰,世风开放,妇女装束呈现出纷繁瑰美、求奇追丽的风貌。这一时期的衣式以襦裙服为代表,襦裙服为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围披帛,配半臂,足蹬高头云履,头戴花髻。衫襦以红、紫色最为流行,上面多加绣饰。衫襦中有种袒胸衫襦,其式为低袒领,不开襟,里面不穿内衣,裸露胸肌,唐诗中“粉胸半掩凝晴雪”,“慢束罗裙半露胸”,均是对这种衣式的描写。袒胸衫襦初为宫女及宫廷歌舞伎穿着,后成为上层贵妇及仕士的时尚服饰。另外在贵族妇女中还流行一种“绮罗纤缕见肌肤”的衫衣,用薄细丝纱制作,里面仅以抹胸掩乳,轻薄透体,与肤无异,同为袒裸。袒胸衫襦的出现体现了着胡装、载浑脱帽、佩蹀躞带的外域文化的影响及唐代世风的宽纵,也女子说明了唐人对丰腴人体美的追求。

半臂及披帛也是襦裙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半臂男女都服用,不过女子最流行。其式为紧身、半袖、领口宽散,呈露胸状,衣身较短,胸前结带。披帛是披围在肩背上的帛巾,多用锦或纱罗制作,上有纹饰,分长短两种,短者多披于肩背,形似披风,长者多掠肩绕臂,垂曳于下,行走时随身飘动,颇具风姿。唐代裙装以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长曳地为主要特征。质料以丝织品为主,制作以多幅拼缝为多,并在裙上制褶裥装饰,褶裥多者,有“百褶裙”之称。多幅裁制的裙装分单色和间色两种,单色以红色为尚,在年轻女子中流行的石榴裙即为此式。间色是两种以上颜色的织物相间拼接制作的,尤以红绿、红黄搭配的最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在各式裙服中,花笼裙和百鸟裙在贵族妇女中最为盛行。花笼裙为一种套罩在其他裙外的短简裙式,用轻细薄透的单丝罗制作,上用细如丝发的金丝线及彩线绣贴花细妆的女子(上左), 髻上簪花、功阔眉装饰的女子(上右),梳高髻的女子(下饰各种花鸟图案,纹饰精美豪左), 贴花细饰斜红妆的女子(下右)华。百鸟裙据传为安乐公主所创,是由众多珍禽异鸟的羽毛捻成线,再与丝一起织成的裙服。其裙色不但艳美华丽,而且色中隐色,故旁看、正视,日下,影中色彩各异,变化莫测。

唐代妇女除以襦裙服为主要衣式外,还以穿胡服及男装为时尚。唐男子的胡服,实为汉胡合制,以胡为主。女子则一般不参揉改易,取其原式。其特征为:戴尖锥形浑脱花帽、穿翻领小袖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衤夸,软锦透空靴。唐代西域文化传入中原,胡舞极盛,如浑脱舞、柘枝舞、胡腾舞、胡旋舞等皆为当时著名的胡舞,其舞服形采各异,仕女竞相模仿。女着男装与胡服同时流行,衣式与男装无异。女子俏美的姿容在英武的幞头、衫袍、革带、长靴的映衬下,别有风韵。唐代妇女穿胡服及男装,初流行于贵族妇女及宫女中,后逐渐染至民间。这种风气的形成同妇女追求英武、丰健之美及全社会尚武有直接关系。

唐代妇女的妆梳与其纷繁的衣式同奢并丽。典型的发式有花髻、高髻、双鬟望仙髻、倭堕髻、螺髻、宝髻、惊鹄髻、抛家髻等。上层妇女髻上多插金银玉翠的簪钗及梳篦等饰物,民间更有髻上插鲜花的习俗。唐代妇女注重面部修饰,喜爱浓妆艳抹,其主要的画妆方法包括涂脂抹粉、画眉、点痣、点唇、饰花钿、染颊、妆靥、斜红妆等。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市汴梁繁盛一时,并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宋代物质文化。北方女真族侵居中原后,宋皇室南迁,占据富庶之地,使江南出现了经济文化兴盛的局面。两宋时期纺织业又有进一步发展,其产量、品种大幅度提高。织锦进入全盛时期,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及四川的“蜀锦”都闻名遐迩。丝织品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并且一改唐代奔放华丽的特点,而代之以秀雅纤细的风格。宋以前人们多崇尚轻、柔、薄的织物,而宋代则渐崇尚厚实,爱好规矩纹的装饰。宋代服饰由于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总体上趋于保守、谨严。妇女服饰受到较多的约制,弃华丽、从简朴蔚然成风,“惟务洁净,不可异众”成为当时循守的准则。

宋代冠服制度,在宋初沿袭晚唐、五代遗制的基础上,力图恢复旧制。博士聂崇义以“详求原始”,“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仿虞周汉唐之旧”为宗旨,编制了《三礼图》,对礼仪及服饰制度重新仿定,并获朝廷批准颁行。由于历代服制有异,而周代礼仪因时间久远难于详考,故而服制法古只能取其大势而舍其细微。

宋代服制经多次更修逐渐形成定制。皇帝冕服为冕冠前后十二旒,衣裳十二章纹饰,蔽膝、佩绶、大带、舄等制齐备。诸臣百官冕旒、衣裳章纹依职别、尊卑递减,以示等差。通天冠为皇帝专用,其制设二十四梁,冠前加金博山并用金或玳瑁制成蝉形附于冠上。诸臣百官朝服中的冠戴有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三种冠式。进贤冠用漆布制作,依冠上梁数区分等级,各职官按官品戴用。貂蝉冠以织藤漆制,冠上饰蝉,并插貂尾,是官职最高者如三公、亲王等加于进贤冠上所戴冠饰。獬豸冠也属进贤冠类,梁上设獬豸角状物。古传獬豸为带角神兽,善辨曲直,故为执法职官的法冠。依宋代服制,上至帝王,下至诸臣百官,除祭祀典礼、大朝会等隆重场合按礼服形制戴冠冕外,其余场合一律戴幞头,并与公服配用。唐代幞头延用至宋代,发展成帽式,漆纱制作,呈方形,幞头后向两侧各平直伸出一铁脚,每脚长度约尺余。

宋代公服中,除幞头首服外,袍衫为主要衣式,其形式:勾圆领,大袖,下加横衤阑,袍长过膝,腰间束以革带。袍衫服色,宋承唐制,赭黄、浅黄为帝王专色,诸臣百官则按品级职别定色。宋初定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后经更动,弃青色,置三等色,定四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以上服绯色,九品以上服绿色。服紫、绯色的品官,腰际佩垂鱼袋,用金银装饰。宋代服制中的革带,也是区别官宦职别高低的饰物,其材料和装饰都很考究。革带用皮革制作,外裹绫绢,上面排置着方形或圆形饰牌,饰牌按质料分为玉、金、银镀金、银、黑银、犀角、铜、铁、角、黑玉等。依照服制,三品以上束玉带,四品以上束金带,其余官品也按相应质料束用。宋代以能束金带者为荣,故有“腰下几时黄”的诗句。宋代职官着公服的整体形制为:头戴展角幞头,身着品色袍衫,腰束革带,垂饰佩鱼,袍下穿宽口裤,脚着靴或革履。戴直脚幞头、着圆领衤阑袍衫的皇帝

宋代有按季节颁赐文武群臣时服之制。所赐时服分袍、袄、衫、裤、勒帛带、抱肚等类,多用织锦制成,上饰各种鸟兽纹样。不同官品所赐时服质料图案各异。颁赐时服是宋代服制的又一特色。

宋代大都市百业兴旺,市景喧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汴梁一般平民的装束打扮:有的“着白虔衫,青花手巾”,有的“戴帽,穿褙子”,还有的“穿衫,束角带”等,“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宋代平民、商贾及文人稚士衣式各具征貌,但衣裳的纹样和色泽受到约限,如黄色为帝王专用色,紫色的服用也受到限制,所以士庶服色以皂、白两色为主。

宋代文人雅士多以深衣作为礼服,在冠礼、婚礼、祭祀、宴居时穿着。其式仍沿古制:右衽,宽身大袖,衣裳连属。衣常为白色,领、袖、裾一般饰以黑色缘边,同衬以幅巾的黑冠、黑履配套穿着。衫也是文入学士的常服,其中以衤阑衫、帽衫较为典型。衤阑衫为圆领大袖,下施横衤阑,腰部有裥褶,长及足,用白色细布制作,多为未入仕途的文人穿着。帽衫为交际常服,一般为身着黑色罗制圆领衫,头戴黑纱帽,因此得名。另外,文士及商贾平时还尚服一种对襟、胸前结带的长褙子,士大夫阶层多用作家居会客时的礼服或作衬服之用。宋代士庶的首服以巾为主,式样及名称繁多,如东坡巾、高士巾、山谷巾、逍遥巾、胡桃结巾等。巾的式样较唐变化很大,方正高起是其主要特色。如东坡巾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四方体,桶高英武,外层檐短,前面正中开口,《东坡居士集》中所载:“父老争看乌角巾”即是指此式。

宋代劳动阶层的服饰有”百工百衣”之说,衣式因劳作需要一般都呈短、紧风格。其短衣缚裤的装束同官吏士人的宽博袍衫形成鲜明对照。衣料多为粗陋的褐布,服色以皂、白及暗色调为主。因鞋比靴等形小适足,穿着方便,而且制作简单,故而为劳动者的主要足装。按质料分为革鞋和布鞋两类。

宋代,程朱理学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它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在这种思想笼罩下,妇女服饰总体上趋于封闭、保守,其款式流于拘谨,缺少变比,服装造型以纤细、修长为主,服装色彩多取淡雅的间色。宋代妇女服饰质朴、洁净、娴雅、清秀的风格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又表现出宋人的审美取向。

宋代后妃、贵族妇女的礼服有衤韦衣、衤俞翟、鞠衣、朱衣、礼衣等数种,各种服饰按其规定,分别在不同礼仪场合服用。贵族妇女的常服由大袖衣、长罗裙、褙子、霞帔等组配而成。

褙子是宋代女装中最具特色的一种,不仅是贵族妇女的常服,也为士庶女子普遍服用。褙子由古代的中单和半臂融合演变发展而来,具式样为:直领对襟,衣襟敞开,任其露出里衣,两腋下开长衩,两边离异不缝合,长袖,身长及膝。褙子穿着后,有直垂而下,修长秀美的造型效果。除褙子外,宋代女装还有襦、袄、衫、半臂、裙、裤等。襦袄式样与前代相比,腰身和袖口都比较宽松,颜色比较淡雅,通常采用间色如淡绿、粉红、银灰、葱白等,或素或绣,文静清丽。宋代裙装受晚唐五代的影响,贵族妇女多穿饰绣的罗裙、石榴裙等,甚至穿用郁金香草染制的郁金裙。裙装式样修长,裙腰间系帛带,有的垂饰绶环,裙摆略窄紧,拖地,掩足,以从礼法。宋代曾出现过一种前后开衩的裙式,流行于宫妃及民庶女子中,后被视为奇装异服,受到责斥。

宋代妇女的冠帽有花冠、高冠、团冠、珠冠、盖头等。冠上除装饰金银珠玉、鲜花或绢花外,还流行插梳。据《东京梦华录》、《燕翼贻谋录》等书记载,北宋京都妇女冠上插白角梳,梳大逾尺,有的甚至长达三尺,由于梳子过长,所以上轿进门时只能侧首而入。皇啣元年,宋仁宗下令改制,冠广不得过一尺,长不得过四寸,梳长不得过四寸,以刹侈华之风。宋代妇女外出多戴用方幅罗巾做成的盖头,以遮面蔽风尘。后世民间婚嫁时新娘所用红盖头即源于此。宋代妇女发式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高髻中甚至掺合假发,一些都市曾有生产、销售这种假髻的店铺,后因违背了“洁净”、“简朴”的原则,受到朝廷干涉。

宋代缠足之风盛行。据史载,缠足源于五代南唐,初为令足纤小,以善舞。至宋代,由于受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的影响,此风得以发展,并逐渐成俗。与缠足妇女小脚相适应,宋代出现了弓鞋,鞋型小,鞋头尖锐,并明显地上翘,以适弓足。

辽、金、元分别为以北方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为主体,在不同时期建立的三个统治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最初都未具备完整的服装制度。在对汉民族的统治及接触中,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服制礼仪均参仿汉制加以创定。同时各少数民族服饰传统也不断巩固加强。这一时期,因统治者争战扩张,民族矛盾加深,而各民族固有的服装传统又难于统一,因此形成各民族服饰在相互影响中,承其遗制,分流发展。元代,棉纺业从种植到织造迅速在内地普及,棉织物的数量及品种不断增加。同时丝织物的加金技术,在唐宋趋于成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织金锦缎用于服饰也较为流行。形成统治阶层穿着织金服饰的奢靡之风。

辽代长期与两宋对峙,其服装制度受汉制影响,逐渐形成辽、汉两套服制。当时辽国皇帝与南班汉吏用汉服,太后及北班契丹臣僚用辽制胡装。辽制胡装以长袍为主要衣式,袍装男女上下同制。皇帝大祀时穿着白绫袍,朝服着络缝红袍,常服着绿花窄袍。臣僚百官多着窄袍。辽制袍服的基本形式为圆领、左衽、袖窄瘦,袍上装饰有疙瘩式攀扣,袍带结于胸前下垂至膝。服色以深暗为尚,纹饰较为简朴。与其配套,男子袍内着裤,女子袍内着裙,皆以长筒革靴作为主要足装。辽地处北域,冬季用貂、羊、狐、鼠等裘皮制作袍、袄,贵族用貂裘,貂毛以紫黑色为贵。据史志记载,辽代除皇帝、臣僚及高级职官可戴冠外,其他人皆不准私自服用,甚至包括扎系巾饰。中小官吏及庶民百姓,即使冬季也只能科头露顶。契丹民族男子传统的发式,多为髡发。其形为剃除顶发,在两鬓或额前留少量余发,或留一排短发于额前,两鬓及耳后余发有披散与梳整垂束多种形状。女子婚前也有髡发之习,婚后则蓄发梳束。受佛教影响,女子当时有涂黄的妆面之习,称为“佛装”。缺襟行袍

金代是继辽之后由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政权。女真族原来世居东北,其传统服装秋冬多用动物皮革缝制,春夏则用贮麻丝及白细布帛制作,其质料贫富有别。衣裳左衽,服色尚白,男子衣式窄小,下身穿裤装,足着尖头靴。女子多着直领团衫及有饰纹的裙装。女真民族尚辫发,男子的发式一般剃去顶发,脑后留发辫垂于脊背。以色丝结扎。女子则将发辫盘成顶髻,用簪钗插饰。金原无完备的服装制度,后灭辽侵宋,得宋朝大片疆域后,服制礼仪才在取法汉、唐遗制的基础上,参考宋制,逐步建立。女真民族进入中原,和汉民族错居,服饰习俗相互参揉、影响。明代丝绸

元代是以北方游牧的蒙古民族为主建立的统治政权。蒙古民族勇猛、剽悍,原有的传统服装具有简朴、实用的特色。灭金入居中原及灭南宋统一中国后,服装制度才在近取金、宋,远法汉、唐的基础上,融汇汉民族文化礼仪逐渐创定。当时,皇帝及朝臣百官除在礼仪场合穿着汉制的冕服、朝服、祭服等外,公服亦从汉俗,其服色、纹饰视等差有别。其他服装则仍延用传统的蒙古族装束。

质孙服为蒙古民族传统的服装之一。质孙为蒙语音译,汉意为“单色衣”。其形为袍袄状,和汉族深衣相近。多为交领、方领,衣袖窄紧,衣长至膝下,腰部多作褶裥,和同色的小口裤、帽、靴配穿,形成统一的套式。质孙服为皇帝、朝臣百官的礼宴之服,侍从、乐工及卫士也可服用。质孙服品种繁多,冬夏各异,其质料、颜色及纹饰的精粗也依尊卑等级而有别。质孙服虽贵贱不一,但衣帽、裤靴皆用同色,均为同制。十二团十二章缂丝衮服

元代的服装,一般也以长袍为主。男子常服多穿窄袖长袍,形制既保持传统特色,又参取汉制风格。元代袍服种类较多,其中辫线袍为突出的一式。特点为圆领、窄袖,下摆宽大过膝,并折有细裥,形似裙状。腰部用多道彩线横围缝绕,以作为束腰装饰。辫线袍适于骑乘时穿用。蒙古妇女的袍服,一般形式较宽大,左衽式,衣长及地,大袖而袖口处渐窄小,袍内穿套裤,足着尖头革鞋配之。贵族妇女的袍色,习尚泥金、赤、黄、绿、茶色、胭脂红、鸡冠紫等,质料以大红织金、吉贝锦等为多。

蒙古民族的发式,上至国君,下至庶民,男女皆辫发为习。辫发式样与金代有异,称为婆焦。其形为将顶部一弯发剃除,正前一束垂覆额前,左右两侧编辫结环下垂,披搭于两肩。与发式相配,男子也有戴耳环之习。依蒙古民族习尚,首服一般为冬帽夏笠。冬季的暖帽用貂鼠或羊皮制作,有平顶、圆顶、尖顶之分。夏季的笠帽多用毡、锦、竹藤及漆纱罗等材料制作。贵族笠顶多饰有珠宝,以圆钹型、多角棱型为多。元代贵族妇女的首服,以戴姑姑礼冠最为尊贵。冠以铁丝编结,或以竹篾、桦木为骨,包表红绢金帛、红青锦等,型似花瓶状,其冠高一般二三尺,最高可达四五尺。用珠玉缀饰,两侧垂有珠坠,冠顶插饰翎毛,冠后披有巾带。

元代统治者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金代汉族遗民)、南人(南宋汉族遗民)依次分为四等。对汉人、南人服饰多有禁限。如庶民禁用龙凤纹饰,禁用金、彩等。但衣式仍可沿用宋代遗制,当时的汉族服饰,男子多穿宋式袍衫,头戴幞头及巾饰。女子的装束,尤其南人女子多穿着褙子、衫襦、袍衣、多褶裙装、披云肩等衣式。质料一般为素色粗绫布帛,图案以暗花为主。发式多为低型发髻。

继元之后,汉族统治者重新掌握政权,建立了延续近300年的明王朝。包括服装制度在内的汉族礼仪得到全面的恢复。中央集权专制进一步强化,中国封建社会更趋成熟。

明代的纺织业,在社会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工艺技术又有新的提高,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纺织物的品种及花纹色彩更加丰富,传统的吉庆祥瑞图样、刺绣工艺均有较突出的体现。这一时期,除丝、麻、毛纺织品仍被普遍应用外,棉织品在棉纺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已开始成为服装的主要质料。

明代的服装制度,是在废止元制,恢复汉俗的基础上,参取唐宋制度而更定的。这一时期,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不断规范化,在其服装制度上则反映出详具、谨严、正统的特点。

明代的帝王之服,根据祭天地、登极、亲征、朝觐、燕居等不同场合各有其定制。分冕服、皮弁服、武弁服、通天冠服、常服、燕弁服等多种。临重大典仪时按其古制着冕服,一般非礼仪场合则穿着常服。常服以头戴乌纱折角向上巾,身着饰有金织盘龙的盘领窄袖袍衫,腰系玉带,足着靴履,为其基本形制。

朝臣百官的冠帽衣履,也恢复了传统的朝服、祭服、公服、常服之设。其中朝服用于重要的朝贺礼仪场合。以头戴梁冠,身着赤罗衣裳为制。以冠上的梁数及所佩带绶区别品级尊卑。祭服则用于参加郊庙、社稷等祭祀活动,服式不分等别皆着青罗衣、白纱中单、赤罗裳、蔽膝,其冠带、佩绶则与朝服同制。公服为早晚上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等场合服用。以头戴展脚幞头,着盘领袍装,腰束带,足着靴为制。其袍装的服色、纹饰按品级各有定制。常服用于常朝视事时穿用。乌纱帽为此制首服,由唐代幞头发展而成。帽形为前低后高,围顶圆状,用铁丝、藤丝编织帽架,以乌纱为表,帽后两侧各插一翅,横于脑后。此帽式为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官制帽式,文武百官皆可戴用。常服衣式为腰束革带的圆领衫袍。明代服制定常服衫袍的胸背缝缀方形绣饰的补子,用各种动物图样作其标识,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以区别职官品级等差。补绣的具体定制为: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曶枅、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法官獬豸;武官一二品狮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常服的整体形制为头戴乌纱帽,身着圆领补饰衫袍,腰束革带,足下穿靴。此制品职等差谨严有序,为明代最为典型的品官服装。

明代眼制中,绣绘龙饰的袍服,沿承前制为帝王专服,以示其尊。龙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吉祥神兽,历代极度美化。龙成为帝王的象征,萌于唐宋,盛于明清。龙的形象多以龙头竖双角,蛇身鳞纹,足分五爪,须鬣齐备为其定式。这一时期,另定有分别饰蟒、飞鱼、斗牛纹样的袍服,作为钦赐于近臣、宠官及功将之用。蟒形似龙,原无足、角,后加之其上,仅少一爪为异。飞鱼及斗牛也为传说中的神兽形象。飞鱼形状类蟒,其龟鳍、鱼尾与蟒略异。斗牛形似龙蟒,鳞爪皆具,只是角状向下曲弯,为其显异。因以上三种兽纹服装遍赐文武职官,纹饰形象也多与帝服龙饰相近,别异甚微,故后被禁之,不得擅自服用。明代一般男子的服装,主要有衤曳衤散、罩甲、袍服等式。衤曳衤散为一种长衣式服装,形式为窄形袖,领式有方有圆,上衣设横衤阑,下体为裙裳式,下摆开衩,傍侧折褶装饰。此衣式与深衣类似,又和质孙服相近。衤曳衤散原为内臣之服,后士大夫宴交时也常穿着。罩甲为一种衣长至膝的背心式外罩服装。有对襟与大襟两式,一般士庶及杂役等只准穿大襟式,对襟衣式则为官宦等穿着。这一时期的袍服,外形与唐宋形式大体无异。为文人学士及庶民百姓的主要服装,戴乌纱帽、着盘领补服的职官袍的服色因禁黄、紫,以青、黑色为主,明代男子以巾帽为主要首服,其式样达三四十种之多。其中以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及网巾应用最为普遍。四方平定巾也称四角方巾,用黑色纱罗制作。其外形高大,四角方正,据传士人杨维桢入见太祖时头戴此巾,太祖问“此巾何名”,杨投其所好,对日“此四方平定巾也”,太祖听盾甚喜,遂颁式全国,取意疆域四方平定。此巾当时职官、儒士及一般庶民均作为便帽服用。六合一统帽属小帽式,材料依季节不同有罗纱、绒毡等质,帽体分六瓣,八瓣裁制缝合,饰有帽沿,形似瓜。据传取意天下六方一统的祥兆,由明太祖所制,并也颁式全国,多为民庶百姓所戴用。网巾为明代所创的一种束约、包裹发臀的网罩,由落发、马尾及丝线等编织制作,一般先戴网巾,后着巾帽,劳作的男子也有单独使用网巾的习俗。

明代男子的足装,除职官穿靴及朝鞋外,一般士庶则多穿着皮制有革幼的革翁鞋,外绕缠绑脚,既便捷,又牢固。北地人多穿牛皮质直缝靴,南方则多穿木屐、蒲鞋等。

明代妇女服饰,受社会浓重的封建意识及规范的礼俗影响,呈现出端庄、规整的风格。明代贵族妇女的服饰,也沿承唐宋传统,分为礼服及常服两类,衣式繁细而谨严。大袖衫为帝王后妃的主要服装,特点为袖形宽博,有盘领及对襟等式,以对襟衣式为多,服色以正红为贵。在其重要的礼仪场合,大袖衫配以凤冠、霞帔穿着。凤冠是明代贵族妇女最为华贵、庄重的礼冠,皇后的凤冠装缀口衔珠滴的金龙凤、珠花玉翠及博鬓等饰物。另有一种冠,仅缀花钗珠翠及金翟,不饰龙凤,为一般命妇所戴,也称为凤冠,明代对后妃以外的妇女服戴凤冠有其约限,但上层妇女戴龙凤冠饰成尚,也很难禁绝。霞帔为一种帔饰,形为一条窄幅饰带,绕其头颈,披挂于胸前两侧,帔垂下端拢合,并装一圆形金五坠饰,坠饰称为帔子。霞帔一般用深青色的厚质缎料制作,上绣花禽纹样以作装饰,其纹样及帔子的质料按贵族妇女的等级身份各有定制。褙子传演至明代,其形式与宋代相似,后妃贵族及普通民庶妇女均作为礼服穿用。这一时期,在年轻妇女中流行一种衣式,称作比甲。特点为对襟而无领袖,衣身两侧开衩,衣长至膝下。比甲穿罩于衫袄之外,在年轻妇女中广为流行,成为明代的习尚服饰。衫、袄、襦与掩足长裙配套穿着,仍为明代妇女的主要装束。明代妇女穿着裤装已不多见,裙装以传统的多幅裁制,腰间折褶装饰为主要形式。贵族妇女裙装的色彩绣纹丰富华贵,民庶妇女则以淡雅为尚。这一时期妇女霞帔的领襟等处已开始用扣系结,而扣饰的出现,摆脱了中国服饰用带束系的传统,应用于女装之中,更增添了女性端丽、纤巧的风韵。比甲(左)、水田衣(右)

明代妇女服饰虽整体上规整合制,但也时有求丽出新的奇样出现,明末民间曾有一种用各色不同形状布帛拼接缝制的外衣,看去似块块水田,故称为水田衣,因式样奇丽,成为年轻妇女一度的时尚之服。

明代妇女的妆梳,也有新的特色,流行的发式有后翻梳的桃尖顶臀、长圆形的鹅胆心髻、挽发后垂的堕马髻、盘成海螺状的双螺髻、实心低小的杜韦娘髻以及各式假髻等。发髻臀上的簪钗珠玉等插饰更为精巧,品种较之前代有所增加。这一时期,在年轻妇女中戴额帕非常盛行,额帕又称头箍,用纱罗制作,用以罩戴发髻,流行后不断发展,有在额前加缀珠玉装饰,也有用厚实的织绵等围裹额部,寒冬则多用兽皮毛,望族贵妇则用貂、獭等皮毛裹饰,故也有“貂覆额”、“卧免儿”之称。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饰

清代是满族贵族建立的统治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初,满族统治者强令在全国范围内改冠易服,枆发垂辫,故汉族传统服饰受到相当冲击,并终被满族服饰所取代。但延续数千年的汉民族服饰不可能在强压下一朝顿改,完全被泯灭,因汉人的衣冠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为缓解矛盾,统治者实行了民族同化政策,宽允汉族妇女沿袭明代服饰。汉民族某些服饰礼俗、程式及标识纹样等也渐被清代服制所采纳。故此,清代形成了以满族服饰为主体,满汉并存,彼此影响,互有异同的服饰风貌。

清代,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纺织业欣欣向荣,技术上精巧纯熟,花色品种繁多。艺术上早期继承明代风格,中期吸收欧美艺术的精华并有所创新,晚期追求细巧繁缛的装饰手法,并形成风尚。清末,中国开始引进纺织机械,使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纺织品批量出口,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清代的服装制度,在满族入关前的初制的基础上,参酌辽、金、元遗制,经多次更修而定。其服制对冠戴衣履的式样、颜色、纹饰及质料等都有详具的厘定。清代服饰的定制、规约、禁例之繁为历代所不及。由于满族统治者把坚持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制度视为固国之本,所以清代数百年始终以满族传统服饰为基本模式,从未更改,直至清亡。

清代的服制定有衮服、朝服、龙袍、补服、公服、蟒袍、常服袍、行袍行裳、端罩、行褂、马褂、常服褂、雨衣雨裳等。

衮服为皇帝在祭圜丘、祈谷、祈雨等隆重场合穿着的大礼服。服长及地,服色为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团龙四团,左肩绣日,右肩绣月,前后篆文寿字并相间五色云纹。

龙袍为皇帝在一般庆典活动中穿着的礼服,其特征为袍身绣有九条金龙,是皇权的象征。据《清史稿·舆服志》载:“龙袍,色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清代统治者认为辽、金、元灭国的原因之一是仿效汉制衣冠,故儆鉴之。清皇帝的龙袍就与前代迥然不同,独树一帜。然而龙袍也沿用了汉古制的十二章纹样,以取其威仪之势。

龙袍是皇帝的至尊之服,唯皇帝享用。群臣百官则以蟒袍为贵,上自皇子,下至九品官吏皆可服用,但服色、蟒纹、蟒爪数目等按等级各有定制。

清代服制中的衣式以袍服为主,应用广泛,除在各种礼仪场合穿着礼服袍外,还有平常便居的常服袍以及出行骑乘的行袍等。清代袍服的特点为:袖形窄瘦,袖口装有箭袖,紧裹手臂,以便骑射。袖端为弧形,上部覆手,平时挽卷,行礼时复位放下,因形似马蹄,亦俗称马蹄袖。袍为圆形领式,右衽大襟,以钮扣束结。依服制皇族宗室袍下前后左右开四衩,职官则只在两侧开衩。

清代穿于袍外的服装称为褂,其服式比袍服略短,圆领,对襟,两侧开衩。除后妃的朝褂无袖外,其余各式褂服均有平齐适中的衣袖。褂服是清代服制中重要的衣式,皇帝、后妃、群臣百官皆作外服穿用。清代的补服也是褂式外服,故又称补褂。补褂的前胸后背织绣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基本参照明代服制),定制为: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曶枅、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犀、八品犀、九品海马等。着补褂、佩披领、挂朝珠、戴暖帽的职官

清代服制中,对领围及领肩部位甚为重视,定有披肩和领衣两种肩饰。披肩似菱角形,两隅略尖,上绣彩纹,并缘边装饰,为帝、后及文武职官在重大的典仪场合配礼服穿用。清代礼服通常无领,所以穿时常外加领衣。领衣有肩,开襟,有钮饰扣系,从颈部垂至胸下,似牛舌头状,穿时束于带内。领衣夏季用纱、春秋用缎、冬季用皮毛或绒制作,穿时有夸张肩部,增加礼服庄重感的效果。

清代皇帝、皇族及近臣显官的冬衣以裘毛制作的端罩为贵。端罩圆领、对襟、平袖、裘毛翻露于外,常套在袍外穿着,既轻暖,又显贵。皇帝的端罩以黑狐皮、紫貂皮等高级裘皮制作,臣官则用黄狐、豹等普通裘皮缝制。

清代服制中的冠饰有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等。按季节又分为冬夏两式,冬春所戴的称为暖帽,夏秋所戴的称为凉帽。暖帽的形式为:帽体圆形,设一圈朝上卷翻的檐边,多用黑色毛皮为料制作,帽顶装有顶珠,顶珠系各式珍贵宝石,珠子四周衬有穗饰,珠下装有翎管,内插翎羽。凉帽无檐,形如圆锥,胎用玉草、藤竹编制,外裹白色、湖色或黄色绫罗,帽内有箍围,也装饰顶珠及翎羽。顶珠和翎枝是清代礼冠上独特的装饰物,它是区别尊卑等级的标志,故有以顶戴别贵贱之说,如文清代皇帝衮服武一品官顶珠用红宝石,其下顺序为: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砟磲、素金等。翎枝分为花翎和蓝翎,花翎是孔雀翎,蓝翎是曷鸟羽所制。以三眼孔雀翎最尊贵,唯皇族宗室贝子可戴。

朝珠作为佩饰是清代服制的又一特色。朝珠源于佛教的数珠,由108颗圆珠串成,里面有4颗大珠,将108颗珠四分,据传象征四季。珠串上另缀三小串珠子,佩挂时男子为左垂二串,右垂一串,女子则相反。朝珠上还有一后引饰垂于背后。按服制规定,皇帝至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妇女为皇后及五品以上受封号者方可佩戴朝珠。

清代一般男子的服饰有袍衫、马褂、马甲、裤装及各类便帽、鞋靴等。袍衫为长筒式、右衽大襟,下开衩,冬季夹袍内纳以棉絮御寒。在袍衫外,一般多加罩马褂或马甲。马褂为短褂式上衣,长仅至脐部,依袖形分为氏、短、宽、窄等式。襟有大襟、对襟、缺襟、琵琶襟之别,装扣袢系,多为圆领或立领,质料因不同季节有绸缎、呢、皮毛等,一般多用天青、深红、酱紫、深蓝、深灰等色。黄马褂为特赐之服,庶民禁用。马甲也称背心、坎肩,为清代的一种无袖短衣,长至腰际,多为立领,缘边装饰,其质料、服色、襟式等与马褂大体无异。但其中一式于领下正胸横一排纽扣,俗称一字襟,为马甲所独具。清代男子裤装普及,成为与袍衫、褂配套的主要服饰。裤为合裆,高腰式,裤腿肥阔,裤口有缘边。北方男子及老年人常用带子系缚裤口,以求保暖和灵便。另外,前代传承下来的套裤也较流行,不分贵庶,皆喜穿着。套裤是一种无裤裆、只有两只裤管的裤装,穿时以带系在腰间,臀部和腿上部露在裤外。裤下足装,以靴为尚,但一般士庶多穿黑色布制的鞋履。清代盛行瓜皮帽,另外毡帽、风帽、皮帽、笠帽等依用途也在不同情况下普遍戴用。

清初,因满族统治者强令推行剃发改服,故在全中国范围内男子的发式被统一为满族的枆发垂辫式。该发式是将额角前的头发剃去,其余头发蓄留起来编结成辫,垂于脑后,或盘于头顶。这一发式一直到清王朝灭亡才被废止。

清代妇女服饰在“男从女不从”的思想指导下,保留了满汉两套服饰体系。并互相影响,各旗袍有借鉴。

满族妇女的典型服装为衣裳连属的旗人长袍,即旗袍。旗袍后来演化成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女装,有“国服”的美誉。清代旗袍呈筒形轮廓,清初较为宽博,以后趋于合体,袖长至腕,袍长至足,袍身两侧常开衩,合锁右衽,领高时有变化,无领时戴一条长领巾做装饰。

满族妇女在旗袍外习愤加罩坎肩。坎肩形式有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及斜而直下襟等,坎肩的交襟处及边缘多镶绣觉阔繁褥的边饰。

满族妇女的头饰很具特色,旗女以叉子头为尚,梳时将头发平分为两把,盘结在铁丝做成的架子上,故又称架子头。后来这种发式发展成了“高如牌偻”的大拉翅,风行一时。大拉翅实际上为假髻,是用4×20厘米的扁方横插头顶,使其与事先梳制成的柱形发根结合,形成T字形。大拉翅前插缀绢花,后垂流苏,别有风韵。

旗女大足,喜穿花盆底鞋。这种鞋底为木质,源于满族人“削木为履”的旧俗,鞋跟镶在脚心部位,低者一二寸,高者三四寸,外形似花盆,人立于上显得颀长优美,走起路来婀娜多姿。

清代汉族妇女装束沿袭明代,一般为上着袄、衫,下着长裙。袄、衫外面常套一件圆领先袖的长背心,长度可及膝,以镶滚装饰。清初,女服镶滚装饰较素较窄,以后趋于宽阔华丽,到了清末,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竟发展到了“十八镶滚”,让人眼花缭乱。清代裙子的式样极多,清初崇尚“百褶裙”、“月华裙”、“弹墨裙”等,康乾年间流行宛如凤尾的“凤尾裙”,同治年间时尚能张能缩,如鱼鳞般闪烁的“鱼鳞百褶裙”,以后,富家女子还喜穿裙上饰飘带,并缀响铃的“叮口当裙”等。下裳除裙外,来成年女子和婢仆多穿裤,裤式为高腰合裆,裤氏至足,腰间系带,余幅垂下为饰。

清代霞帔比明代为宽,亦如背心,上绣禽纹,下垂流苏,除命妇享用外,民间婚嫁有假借礼服的习俗,即以凤冠霞帔做婚礼服饰,以示隆重和风光。

清代汉族妇女的发式受满族影响,一度以高臀为尚,如牡丹头、荷花头、元宝头、钵盂头等,发型高硕光润,富有装饰性。以后高髻遂渐过时,妇女多梳平臀、圆髻、如意缕等。清末年轻女子喜好梳俊俏的“蚌珠头”、“双丫髻”、长辫等,额前还用留海装饰,留海分“一字型”,“垂丝式”、“燕尾式”等。老年妇女多在脑后发髻上罩用硬纸或绸缎做的冠子,冠上有吉祥纹样,戴时插冠簪。

作为军戎装备的甲胄,由于铁质铠甲的应用,坚固程度日益提高,但其重量也不断增加。为减轻重量,明代出现了棉制战甲,清代以后则广泛使用。清末,随着西方军队的某些服装被引入新式陆军,以及火器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甲胄逐渐走向终结。

清末,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盛,西式服装开始进入中国,一些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联名上书,建议变法维新,同时提出断发易服等主张。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埋葬了等级森严的封建服饰制度,铲除了垂发、缠足等陋习,也使中国服饰进入了转折期。在新旧交替之际,中山装、学生装、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改良旗袍、军警服等被不同阶层的人广泛穿着。从整体上讲,自这一时期起,中国服饰在继承传统,并吸收西方服饰长处的基础上开始表现出新的征貌。

中国服饰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基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并同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密切相关,可以说,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的综合反映。服饰除具有御寒、护体、遮羞等实用功能外,还有明显的装饰作用和鲜明的等级标识作用,同时,服饰也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地域色彩,因而,服饰文化的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