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后悔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1 13:16:01

点击下载

作者:(美)约翰·B.伊佐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没有后悔药

人生没有后悔药试读:

推荐语

“书中丰富的故事和见解将拓宽你对人生的看法,令你深化活出最精彩人生的信念。”——布赖恩·特雷西 “不必等人生到头才心想‘要是我早点知道现在知道的这些道理就好了’,你现在就能知道这些道理!本书集聚了对人生拥有真实看法之人的非凡智慧。”——马歇尔·古德史密斯 “约翰·B.伊佐通过长者揭露了许多关键的事实,书中的叙述引人入胜、触动人心。这不是市面上又一本简单的关于人生意义的书,这是对通往圆满人生的路线图经过精细研究和精心编辑后的探索,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书。作者将个人意义注入了每个章节,令我们感觉仿佛同他一道踏上了一段个人旅途,一段欢乐、真诚、令人动容、触动人心但总是带着意义和目标的旅途。”——珍妮特·E.拉普博士 “你是否曾经想过与一位真正睿智之人坐下来,问问他/她一些关于人生的根本问题?与200多位睿智之人坐下来谈谈如何?这正是约翰·B.伊佐所做的事,他将事实摆露于此,不容忽视。准备好,你将感到惊讶、进行思考、受到鼓舞——并且永远改变。你会一直想把这本书留在身边。它会温柔地提醒你,践行这些通往智慧、感恩和深层幸福的道理,永远为时不晚。”——肯特·M.基思博士 “约翰的这本书将显而易见的东西转变成了实质性的道理。读完之后,你会对余下的人生持有全新的看法,而且你将爱上这个看法!”——乔尔·巴克,未来学家“约翰·B.伊佐是大师级叙事高手。他将各个故事编织成一幅迷人的图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由此教育我们。让这本书成为你的导师吧!”——贝弗莉·凯 “《人生没有后悔药》是一本魔法般引人入胜的书:有情感、有诗意、有见解。约翰·B.伊佐将睿智长者们甚为触动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并借此熟练地揭示了活得圆满、活得有意义的秘诀。这本书读来很愉快,更愉快的是将书中揭露的深刻却简单的道理践行到生活之中。”——吉姆·库泽斯 “细细品味《人生没有后悔药》中的智慧,我深感触动。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中缺失的长者智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的人生重点突出且更有意义。约翰·B.伊佐大胆地将‘死’这个字眼放在标题中,他向我们阐释了人生深刻却又简单的智慧,教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的核心。”——大卫·欧文 “那些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事情,往往最需要人来帮助我们记忆。这本书驱使我们重新关注建立圆满人生的那些原则。”——麦克斯·怀曼 “如果一年只读一本书,那就读《人生没有后悔药》吧。伊佐博士总结了活出幸福和有意义人生的关键,为我们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是一本非凡的智慧之作。”——拉里·C.斯皮尔斯 

献给我的外祖父——亨利·特普尔

我戴着他的戒指,传承他的遗产

序言

一本书的序言就是一扇窗户,连接着作者的内心和读者的世界。序言可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作者为何偏偏要写这本书?作为读者,我能从书中获得什么?

我撰写此书,是因为我毕生都在探索,活得完整、活得有意义到底意味着什么。自幼年开始,我就想知道通往美满生活和幸福离世的秘密。我爱听的歌、看过的电影和读过的书,都是我对何为真正重要事物的探索。我最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在死前寻得答案。我8岁时,父亲去世,年仅36岁,这使得我对这一探索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人生短暂,我们永远不知道还剩多少时间可以去发现幸福的秘密。

我早年曾有幸与临终之人相处,发现每个人去世时非常不一样。有些人在走到生命尽头时,心满意足,遗憾寥寥,而有些人要么痛苦悔恨,要么悲伤无奈地想着人生本可呈现的另一番景象。时年20多岁的我开始去发掘是什么将这些人区分开来。

许多年前,一位名为玛格丽特的中年妇女告诉我,她一直试着以一位“坐在门廊摇椅上的老太太”的视角来度过这辈子。她跟我说,每当她需要做出决定时,她就会想象自己是一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廊的摇椅上回想人生。她会询问那位老太太的意见,问问她该走哪条路。这幅画面真是美。

一个念头开始在我心里发芽:我们在晚年是否有可能领悟到一些人生道理,若早些时候能知道这些道理,将对我们大有益处吗?如果与那些已经走过人生大半路途并已找到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人谈一谈,我们会不会学到一些关于人生目标和获得长远幸福的重要信息?

出门旅游,要挑选酒店时,我都会利用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收集了其他成百上千名曾下榻过那些酒店的游客的经历。他们坦率的评论能让我发现那些酒店的“真面目”。这些年来,通过这个简单的办法,我找到了许多家珍品酒店,也避免了许多次灾难体验。我突然想到,人们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办法去发现美满生活和幸福离世的秘密。

我相信,如果我能找到那些已经发现人生意义的人,听听他们的故事,那么美满生活的秘密自会浮现。过去一年里,我设法找到了数百位幸福、睿智的老人,去采访他们,以发现他们从人生中学到了什么。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认识至少一个这样的人:他/她已明显从岁月中历练出了睿智,其他人可向其学习。

于是,一开始,我向美国和加拿大的15000个人发出请求,请他们推荐人选。我问他们:哪些人是你人生中的睿智长者?你认识哪些可以教我们一些关于生活的重要之事的长寿人士?我收到的回复数不胜数。大家推荐了近1000人。通过预先采访,我们选出了235位,他们都属于人们视为睿智者的这一群体,也代表了这一群体的多样性。我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了解人生的秘密——我们死前必须知道的秘密。

受访者年龄范围为57~105岁。他们几乎全都来自北美,但在种族、文化、宗教、地理位置和职业状态方面十分多元。虽然许多受访者在人生中已获得巨大成功,但我们的意图并非是寻找名人,而是来自各界的普通人。无论是小镇理发师,还是教师、商人、作家、家庭主妇,无论是牧师还是诗人,无论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是土著部落首领,无论是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还是无神论者,我们都试图从中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哪些事情我们在死前一定要知道?那些离人生道路终点更近的人想教给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我们对每位受访者进行了1~3个小时的采访。我们有三位采访人:奥利维娅·麦基弗、莱斯利·奈特和我。我们问了一系列问题,问题清单列于本书最后一章。这些问题包括:什么给你带来了最大的幸福?你有哪些遗憾?什么事情重要,而什么事情后来发现其实并不重要?有过哪些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十字路口?哪些道理你希望自己要是能早一点知道就好了?

本书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帮助读者了解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和我们是如何挑选受访者并随后对其进行采访的。第二部分阐述了我们从这235名睿智人士身上学到的五大秘密。第三部分阐述了如何将这些秘密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因为我们学到的其中一个道理就是:知道这些秘密并不够。的确,将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一点就在于,他们已经把这些秘密融入了生活。第四部分提供了我们对每位受访者的问题清单(我们希望读者可以用这些问题问问自己,也问问生活中的睿智长者),同时也提供了对下面这个问题的一些最佳回答:如果你只能对年轻人提供一句关于寻求人生幸福和人生意义的建议,你会说什么?最后是一篇后记,谈了谈这些采访对我人生的改变。

根据几百人的人生经验写一本书实在是一大挑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学习。我认为,如果把几百人的人生故事都呈现出来,会让读者难以消化。于是,我决定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人(约50名),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我决定省去他们的姓氏,你会发现许多人出现了许多次,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对书中每一个秘密都有所启发。尽管我只分享了其中一部分人的故事,但请读者了解,这五个秘密是所有受访者共有的,极少有例外。在“一句话总结人生的秘密”这部分内容中,我分享了更多人的智慧。

这本书适合处于人生各个阶段的人。这本书适合刚刚开启人生旅途的年轻人。正如精通互联网的年轻人用网络来发掘他人对各种产品和旅游地的体验一样,我希望你们会发现书中的各种人生经历也同样引人入胜。我们不必等到年老才变得睿智,我们可以在年轻时就找到智慧。

这本书也适合像我一样的中年人,我们想要让自己发现什么才是人生中的重要事物,以免为时已晚。

这本书同样适合步入晚年的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到将智慧传承下去的方法。

书名并不是随意取的。《人生没有后悔药》[英文版书名《死前必须知道的五个秘密》(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 Die)]有两大要素。第一点就是,人生确实存在“秘密”。采访中,我发现所有幸福、睿智之人最终都发现了这五个秘密,并将其融入生活之中。

第二大要素,“死前”提醒我们,对人生真正重要事物的寻找存在紧迫性。一开始我提议在书名中加入“死”这个字时,许多人的反应很大。约半数人认为书名中带“死”字令人感觉压抑,而另一半人则说这样做“有必要”,能够让读者明白对人生真正重要事物的寻找存在紧迫性。其实,我在受访者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直认为永远都有时间去发现自己需要什么……但到头来,我们的时间终究非常有限。

虽然对于能从采访中学到什么,我心里已经有一些清晰的看法,但我知道,身为研究人员,保持开放心态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提出那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受访者的人生,只有当我们结束工作时,我们才能退一步,看看能从他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学到什么共同的智慧。不过,我们学习到的最深刻的一点是,当我们结束这些工作时,结论变得十分明了。尽管受访者千差万别(年龄、宗教、文化、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态),但幸福人生的秘密却是共通的。

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物似乎跨越了所有的我们常常认为将人区分开来的界限,比如宗教、种族和地位。

我们三个采访者全都深深地为这次经历所打动。因为我们没有事先将问题发给受访者,所以在提问后,他们往往停顿许久才给出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注意到,在停顿期间,我们自己也在反思着同样的问题。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后半段时,会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到那时,我们会希望自己能早一些知道哪些道理?我希望你在读这本书时,也有同样的体验。我希望你在阅读他们人生故事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人生,开始更深入地发掘属于你自己的通往成就感和智慧的道路。

有一件个人未竟之事也促使我进行这些采访。我外祖父是我人生中的一位睿智长者。家里人都对我说,外祖父拥有深刻的智慧,不仅自己找到了幸福,还用自己的人生影响了其他许多人的人生。外祖父膝下有三位深爱的女儿,不过他总是因为没有儿子而感到些许遗憾。我母亲说,我出生时,外祖父对她说:“我视约翰为亲生儿子,我会把人生的秘密教给他。”在我年幼时,外祖父就因心脏病发去世了。我未能有机会问问他书中的这些问题。但是,在这235位受访者的声音里,我听见了外祖父的声音。我知道,无论他现在身在何处,他一定会一直笑着看着我。

这本书的前提很简单:我们不必等到年迈才能变得睿智。我们在任何年龄都能发现人生的秘密,而且越早发现,我们的人生就会越圆满。

我采访的一位睿智长者总结了这次努力行动的价值。他对我说:“哪怕有一个人因为你的这番行动而提前几年学习到幸福的秘密,那就值得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享受这次阅读之旅。于我而言,这段旅程时而令人喜悦,时而引人流泪,但最后受益良多。与这些卓越之人的对话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希望也能改变你的生活。第一章为何有些人能找到人生意义并幸福离世明智的百分之九十在于明智得及时。西奥多·罗斯福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索福克勒斯

为何有些人能找到人生意义并幸福离世?找到幸福、活出智慧的秘密是什么?人生在世,想活得有价值,哪些事情真正重要?这本书所寻找的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想睿智地生活,我们必须承认,人生存在两个基本的事实。第一个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有限且不确定,可能是100年,也可能是30年。第二个就是,在这有限且不确定的时间内,我们有几乎无限种选择来利用时间——我们选择把精力集中在某些事情上,而这些选择最终将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出生时,没人给我们提供人生的使用手册,从我们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时间就开始流逝。

我们不喜欢“死”这个字。人类许多活动旨在将我们与人生的真相隔离开来:人生是有限的,至少在地球上,没人拥有永恒。有些人可能犹豫过要不要拿起一本名字里带有“死”这个字眼的书,心里害怕哪怕仅仅只是承认自己会死的这个事实,也可能会导致厄运降临。可能在读到这个字时,心里也有点不舒服,希望我能赶紧挪到下一个话题。

但是,正是因为我们终有一死,正是因为我们时日有限,发掘人生的秘密才十分重要。若我们能永生,那也不必急着去找通往幸福和人生意义的真正道路,因为享有永生的我们迟早会偶然但必然地踏上这条道路。然而,我们并不享有永生。无论我们处于哪个年龄段,死亡都离得不远。年轻时,我们可能觉得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还离我们非常遥远。不过,我曾给各种年龄的人举办过追悼会,包括最近一位在肯尼亚旅行时去世的年仅33岁的朋友。我认为,死亡总是离我们很近,提醒着我们要好好生活。曾获诺贝尔奖的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把时间称作“邪恶的爱人”。一方面,我们知道时间是邪恶的,因为它会夺去我们在乎的一切事物,至少是我们这辈子所在乎的一切事物。另一方面,时间也是“爱人”,因为恰恰是死亡的不可避免才使得人生有了紧迫感和意义。我们时间有限,必须明智利用。 知识还是智慧

要知道如何充分过好这一辈子,需要的是智慧,而不仅是知识。智慧与知识不一样,而且从根本上讲智慧更为重要。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知识(即事实的数量)每六个月更新一次,但智慧却存在短缺。知识是事实的积累,而智慧则是辨别重要事物与不重要事物的能力。要是不能发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我们就无法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

我的第一份职业是长老会牧师。时年20多岁的我有幸与不少临终之人度过了大量的时间。通过那些经历,我发现每个人去世时的状态非常不一样。有些人去世时,一生意义深重,遗憾寥寥。这些人在走到生命尽头时,深感这辈子活得相当满足。还有些人在去世时回望人生,为错过真正重要的事而感到悲苦。尽管自己当时还年轻,我还是意识到,有些人找到了人生的秘密,有些人并没有。

死亡于我而言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我父亲去世时,年仅36岁。有天野餐时,他站起身来,然后就这么去世了。他的人生远称不上完美,然而就这么结束了,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我28岁时已经为别人举办了数十场葬礼,照顾了许多临终之人。我将与死亡的这种亲密接触视为一份极佳的礼物。也许是这些经历让我一直寻找着使人生圆满和有意义的秘密。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发誓说,在我的那一天到来时,我不会带着遗憾回首人生,想着人生也许能是另一番景象。

我妻子受训成为护士,她从年轻时候起,也见证了不少现实中的死亡。她的工作范围包括手术室、儿科癌症病房和急诊室。我们会定期谈论死亡话题。我们努力地在生活中意识到死亡的存在。

我妻子莱斯莉好几次差点丧命。她出生时先天性心脏畸形,出生才几天就做了好几次大手术。不过,三年前的一次经历再次提醒了我们,生命是多么脆弱。

当时,她去医院进行例行检查,做一次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外科手术。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当时只有10岁的女儿西妮说:“妈妈,你不用真的去做手术吧?”莱斯莉再次安抚了女儿,第二天早上入院接受手术。

接下来72小时发生的事在我记忆中仍是一片模糊。手术很顺利,她有些头昏脑涨,然后觉得有点不舒服。我和孩子们在医院陪她到晚上。次日她感觉好一些了,所以晚上我很早就离开了她的病房让她休息,跟她说我要去办公室办点事,第二天要中午才能过来。我们预计她一天之内应该就能出院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大约11点的时候,我给医院打电话,但我妻子却在胡言乱语,说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赶到医院才发现,昨天半夜里,37岁的她发生了中风。她看东西出现重影,并被转至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当日晚些时候,神经科医生让我做了至今为止此生最为艰难的一个决定。“你妻子得了中风,原因未知。我们现在必须决定是否使用血液稀释剂。这可能救她一命,也可能使出血更严重,这得看中风的原因。现在你来做决定吧。”权衡我所掌握的信息后,我决定允许他们使用血液稀释剂。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心都绷得很紧,感到心惊肉跳。

这种事情发生时,我们都会有各自的体验。我无法知晓我妻子的体验,但对我而言,接下来那几个月真是各种情绪交织混杂。我很忙,日子被各种会议和任务占满。哪怕是莱斯莉在家康复期间,我也还是继续让自己忙碌于诸多任务之中。回想起来,我意识到我很想陪在她身边,但当时并没有做到。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对吗?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我朋友吉姆·库泽斯曾对我说:“逆境让我们看清自己。”但我不确定我喜不喜欢我看见的那个自己。她缓慢地康复,我悲伤地看着她每天费劲地完成以往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在此期间,我也挣扎着考虑我的余生。她这次中风提醒了我们,生命有多么脆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那年年末,莱斯莉基本康复了,我对此深怀感激。我感觉我们获得了缓刑。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经历粉碎了我们对健康和生命的肯定信念。生命短暂。我开始问自己:我真的已经发现生命中重要的事了吗?如果我现在离开人世,我能够说我已经找到人生的秘密了吗?当时我年近五十,加上妻子的中风康复,我踏上了书中跟大家分享的这段旅程,这段发掘“人生秘密”的旅程。

由于我想弄清楚何为人生中重要的事、何为有意义的幸福人生的秘密,所以这本书诞生了。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自己日益迫切地问自己那些我这辈子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什么事才重要?走到生命尽头的我会想些什么?既然剩余的时日有限,如何度过才算明智?找到幸福、活出意义的秘密是什么? 我们最想要的两件事

在我看来,似乎有两件事是人类最想要的。弗洛伊德称,人类最主要的驱动力是趋乐避苦。我这辈子并没有跟精神病人打过交道,但我与各大洲的人见过面、听过他们的故事(一开始是以牧师的身份,后来是因为主持个人发展课程),由于我的经历,我认为弗洛伊德大错特错了。

从经验可知,人们最想要的两件事,一是找到幸福,二是找到意义。人们常常认为“幸福”这个词说起来太轻巧,比如“别担心,要开心”(意思是幸福而不自知)。我们也许把幸福看作由美食、性爱等愉悦事物带来的短暂快感。

但我说“找到幸福”,意思是每个人都想体验愉悦、体验深深的满足感。我们想知道,我们的人生很完整,体验了身为人类应当体验的一切。约瑟夫·坎贝尔是这么说的:“我想,我们所寻求的是活着的体验,这样,我们的人生经历在纯粹的物理层面上将与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存在和显示产生回响;这样,我们才能实际感受到活着的狂喜。”

这并不是指一直永久地处于幸福状态,而是指一天又一天地感觉满足和快乐,创造出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体验。在每天结束时,在我们的生命结束时,我们想要的是我外祖父口中所说的“内心愉悦的疲惫”。

但幸福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并不足够。我相信,我们还想要找到意义。如果说幸福是一天又一天地体验满足和快乐,那么意义就是指一个人的生活要有目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弗洛伊德的学生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人类的根本动力是追求意义。我们最想要的,就是知道我们的存在有意义,就是为我们活着找到理由。有人称之为目标感,而有人说这是为了留下遗赠或找到使命。在我看来,“意义”是指我们与外界之间的连接。意义是指我们并非孑然一身,因为我们的人生如果有意义,那么它肯定与除我们本身之外的其他事或其他人有所连接。

幸福是人生的各种时刻,而意义是我们的连接感。倘若我们能永生,那么幸福也许已经足够。但我们终有一死,这使我们想要与外界产生连接,想要知道我们的存在有何意义。

但怎样发现找到幸福、活出意义的秘密?怎样发现美满生活和幸福离世的秘密?

我们许多人在生命旅程中跌跌撞撞,边走边学,最终找到了人生中的重要事物。我们通常在年迈时才发现智慧,但那时我们已经把大部分的人生路留在身后,要把学到的智慧付诸行动为时已晚。要是我们能在步入老年前发现有意义的幸福人生的秘密,会是怎样?

我相信,我们不必等到年迈才能变得睿智。在我看来,人生的秘密似乎无所不在,在那些已经找到了我们所寻求之物的人的人生中得到了见证。

在本书里,有我们在死前必须知道的五个秘密。要使人生圆满和有意义,这些秘密是基础。这些秘密是那些已经活出睿智的人送给我们这些仍在攀爬人生高峰的人的礼物。 它们真的是秘密吗

为什么我把这些发现称为“秘密”?我们通常觉得秘密是那些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事,然而当你读到这五个秘密时,你很可能觉得自己早就知道这些秘密了。这些秘密肯定不会把你惊得目瞪口呆。字典里,秘密的定义是“只有发起人或极少数人才知道的配方或计划”。尽管你可能已经听说过这五件事,但它们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似乎仅有少数人在生活中把它们当真。秘密性不在于这五件事新鲜,而在于它们是他人认为已找到幸福和人生意义的多样化人群中极其普遍的共同点。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在采访中我发现,幸福的人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共同点就是这五个秘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他们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将这些秘密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知道这些秘密还不够。有些事情我们都知道,但并没有付诸实践:锻炼有益身体健康、均衡饮食有益身体健康、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伴侣关系比其他事情都重要等。然而,我们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走到了我们已经知晓的这些“智慧”的对立面。我想在本书里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才重要——使人生圆满和有意义的秘密是什么?我们怎样将这些秘密在生活中付诸实践,使我们自己保持正轨?我认为,要知道,更要做到。知道是必要的,但并不足够。

在我分享这五个秘密以及将它们付诸生活的实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发现这些秘密的方法。第二章为何我与小镇理发师谈人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孔子

想象一下,假如你正计划去一个神秘的异国度假,你积攒毕生积蓄就是为了去此地旅行。在这个地方,几乎有无限种选择来消磨时光,你也知道你的时间不够将所有选择都探索一遍。你非常肯定以后再也不会来到这个地方,这是你唯一的机会。

现在,假设有人告诉你,小区里一些人已经去过那个国家,探索过每一处角落。他们有些人十分享受这段旅程,遗憾无多,而有些人则希望能带着现在已经了解的知识再去旅行一次。你会邀请他们共进晚餐,让他们带上照片,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和建议吗?尽管你会根据自身喜好,对他们的经验有所筛选,但你要是不听听他们的故事,那就太傻了。

人生就像这样一次旅行。我们只能进行一次人生之旅,至少对我们的肉身而言是这样(目前我们也只知道这么多)。我们拥有的时间不确定,而且有限,许多人在到达旅途尽头时遗憾地想着本应以另一种方式来度过这段旅程,但也有许多人在到达旅途尽头时怀有深深的意义感和幸福感。我们为什么不能聆听那些已经走过这段旅程的人诉说他们学到的道理呢?这本书的设想很简单:如果我们能找到那些已经找到幸福的长寿之人,我们就能发现死前必须知道的那些秘密。

我最大的一个天赋就是一直对他人很有兴趣。完全不认识我的人在跟我相遇后的很短时间内,通常都会向我敞开心扉,诉说他们的人生。我相信,这是因为我不会评判他人,也是因为我相信我们能通过聆听他人的故事而变得睿智。我曾听过一句话:“在想要开口时选择聆听,你会得到持续一辈子的奖励——智慧。” 我们如何选出这些睿智之人

可能是因为我相信智慧源自倾听,所以,当我开始要发掘智慧的秘密和使人生圆满和有意义的秘密时,我使用的方式是聆听他人的故事。我的方法很简单:一开始,我询问了数千人,让他们找到并描述一位在他们看来已经找到了人生意义和幸福的长寿之人。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找到了幸福和人生的意义,其身边人一定会注意到。我没有给“意义”这个词下定义,我认为,我们如果能找到那些已经找到了人生“意义”的人,就能揭晓人生“意义”的秘密。而且,如果我们让人们在他们认识的人之中,只找一个已经找到人生意义的长寿之人,那么通过这个过程找出来的名单将会是真正的独一无二,名单上的人的人生故事和反思也能让我寻得那些真正的秘密。我请了15000人推荐人选,收到的回复数不胜数。每天早上,我们办公室都会被语音留言、电子邮件和信件挤爆,人们推荐自己的家长、朋友和同伴,推荐那些他们认为已经“找到了人生重要事的长寿之人”。通过预先采访,我们将名单缩减至刚刚超过400人,在进一步对话后,我们最终确定了235个人。

确定人选后,我们进行了1~3小时的面谈或电话采访,想知道他们学到的人生道理。我们对每个人都问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什么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什么给人生赋予了意义?什么是浪费时间?如果能再活一遍,有什么事情他们会换一种方式去做?有哪些秘密,如何将这些秘密在生活中付诸实践?有过哪些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十字路口?对死亡有什么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聆听了他们诉说人生如何展开的故事和赋予他们人生特征的实践,并努力从他们的经历中找到那些秘密。

让本书独一无二的不单是我们与这么多年长者谈论他们的人生,而在于,这些人是其他人——通常是比他们年轻许多的人——认为已经找到了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人。

我们年轻时,许多人生命中都有一些睿智长者。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在早年间也遇见过一些睿智长者,他们似乎对人生有许多见解。他们也许是祖父母,也许是叔叔婶婶,又或许是导师。我们觉得自己生命中的一些长者已经找到了“人生意义”,他们的人生岁月已经把知识磨炼成了智慧。生活方面的事实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我外祖父就是其中的一位。我感觉得到,他对人生有所感悟,已经找到了人生重要的事。

我认为,我们身边似乎处处都有睿智长者。我们只要带着发现的眼睛去看就行。他们可以教给我们许多道理。祖父母与孙辈之间常有强烈的情感纽带,可能是因为孩子们通常可以本能地感受到年龄与智慧之间的联系。

当然,我们从很早时候起也知道,虽然智慧往往与年龄相关,但有时候,年长并不代表一定有智慧。我们许多人都认识一些老人,他们痛恨生活,几乎没有从过往岁月里学到任何东西。我知道这一点,所以我采访的人并不仅仅只是年长,这些人还向其他人展现出了智慧。我对智慧的定义是:有能力辨别真正重要的事物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与年长者谈话的价值

与年长者谈话,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的社会里并不是很常见。我们活在以年轻为导向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认为,新鲜的、当下的事物最为宝贵(无论是笔记本电脑、汽车还是人)。所以,聆听长者的声音为什么如此宝贵?如果我们正处于青年或中年,为什么要向老年人寻获这些秘密?我们为什么不和各个年龄段看起来很幸福的人谈话呢?

罗马尼亚有一句格言:“屋里要是没有老人,那就必须去买一个。”人类文化在过去成千上万年里都尊敬长者,这是有原因的。人均寿命75岁,无论再加20年或减20年,这时间都不足以凭借经验来学习到智慧(即孔子口中的“学而知之者”)。

去年,我有幸在坦桑尼亚的几个部落里待了很长时间。正是当我置身于这些崇尚“长者”的部落里时,我才第一次产生了发起这个项目的念头。其中有一个名为Irak的部落,部落里的人在50岁时会加入一个由年长者组成的理事会。男女各有一个理事会。人们过往的所有生活都是在为加入该理事会做准备,部落的所有重要决定均由理事会进行抉择。我认识了一位49岁(与我同岁)的部落成员,他离成为长者只有一岁之遥。他告诉我,位于成为长者的边缘,这种感觉“再好不过了”。很容易感觉到,他这一辈子都在为那一刻做准备。

部落成员在描述这一过程时,他们问我们:“在你们的社会里,长者理事会是怎么运作的?”我们一行来自北美的15人,大部分已年过50,剩下的人也接近50岁。我们有些不安地解释道,我们并没有长者理事会,我们的社会里,年长者常常被送往养老院,或者与年轻人的生活隔离开来。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看重年轻人的社会。

坦桑尼亚部落里的这位长者十分惊讶:怎么能这样!他们在内部交流之后,强烈建议我们回国后成立一个理事会,并且“让年轻人听听我们的声音”。坐在东非的深山里,有那么几个时刻,我们佯装自信地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它提醒了我,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承认,值得聆听的智慧往往随着年岁增长而出现。我意识到,美国的社会已经丢掉了这一份经验。

有趣的是,Irak部落的成员们还告诉我们,他们常常邀请青年男女以嘉宾的身份参加各自性别的理事会,因为一些年轻人已经拥有智慧了。这一课真的很棒!尽管智慧往往随着年岁增长,但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智慧——我们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现人生的秘密。

进行该项目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不少原住民长者。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原住民文化和土著文化中,某些年迈人士会被称为“长者”。与Irak部落的传统不同,年龄本身并不能让人成为长者,而且也没有提名和票决的过程。其实是到了某个时候,可以很明显看出某人已经找到了智慧,之后其他人就开始将其视为长者。在他们的文化中,长者受到尊敬是因为他们能从长者身上学到很多。他们的文化对祖先灵魂保持尊重,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祖先授予他们智慧。

在一个城镇化程度和流动性都越来越高的社会里,许多跨越代际的视角纷纷遗失。几年前,我在巴西遇见一个男孩,他说他最好的朋友是街上的一位老人。这种友谊是一份礼物,但在所谓的发达国家里,许多年轻人拒绝接受这份礼物,有时是社会原因,有时则是因为自己不愿倾听。当我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时,有一点遗憾:我应该向那些比我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的人寻求智慧,而不该总是自认为从错误中学习,这才是获得智慧的首要方法。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亟需长者——已经找到智慧的年长者。

我这次研究的一个前提是一项简单假设:我们看见智慧时,我们能够知道。受访者之一,我朋友鲍勃,曾广泛地与加拿大许多土著团体进行合作。他本人并不是土著。几年前,有一次他与一位身材娇小、身高不到1.2米的女性土著老人走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她抬头看着他说:“要是你是我们文化中的一员,你一定是一位长者。”这位女性仅仅只是和鲍勃走了一段路,但她依然知道智慧就在她眼前。这个故事与我们创作本书的过程很相似。我们请人们想想自己的“人生路”,然后告诉我们他们愿意称之为“睿智长者”的一个人。

235位受访者的年龄范围为57~105岁。他们大多来自北美,但在种族、文化、宗教、地理位置和职业状态方面十分多元,跨越了三代人。无论是小镇理发师还是教师、商人、家庭主妇,无论是土著部落首领还是艺术家,我们都试图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哪些事情我们在死前一定要知道?那些离人生道路终点更近的人想教给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为什么找年逾花甲的人

我们刚开始进行采访时,年龄底线并不是60岁。我们开始采访年龄超过50岁的人,在采访了约25个人之后,我们三个采访者聚在了一起。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注意到60岁以上的受访人和60岁以下的受访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样来表述我们的发现最合适:到了60岁左右,我们开始回首反思自己的人生。几乎可以说,60岁以下的人仍在为生活所纠缠,无法完全从其中抽身开来。不过,我渐渐开始相信,年逾花甲之人似乎更为睿智的原因可能更为神秘和美丽。也许年龄与智慧之间存在神秘或逐渐进化的联系。也许我们一边变老,一边反思,以便在离开人世前将我们学到的道理传承下去。我们发现,在非常接近60岁时,人类开始一边生活,一边回首过去,这也许能解释我们俗称的“年龄的智慧”。正如诗人切斯瓦夫·米洛什曾经写道:“我感受到的平和是不再思考,并与想到死亡有关。”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把精力集中在那些年逾花甲的受访者身上。

这并不是说许多年龄低于60岁的人没有智慧。实际上,本书的前提就是我们能在任何年龄发现这五个秘密并指导自己的生活。我们只是认为,与那些有能力回首人生的人进行交谈能够收获很多独特的看法。此外,有时候必须要走到生命尽头才能肯定是否已经找到自己的幸福。有些人在而立之年非常幸福美满,但最后过得非常不幸福,因此,我们认为明智的做法是与那些离人生终点更近的人进行交谈。

结束所有谈话之后,在死前必须知道的五个秘密清晰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尽管受访者群体相当多元化,但我们发现,这五个秘密极其普遍,跨越了通常将人们分隔开来的界限——宗教、种族、文化、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关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物、什么让人生更有意义,这似乎是人类不为信仰或文化所束缚的一段共同旅程。

萧伯纳写过:“青春是一件美妙之事,可惜浪费在了年轻人身上。”我认为他的意思是,人往往要经过大半辈子才知道人生该怎么活,等到我们知道何为真正重要的事物时,我们的时日往往也几乎到了尽头。不过,我们不必等到年迈时才能发现智慧、才能知道什么重要——正因如此,我邀请大家同我一道,静坐在这235位受访者跟前,让他们带领我们发现这五个秘密。第三章忠于自我人生最大的悲剧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钓鱼,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鱼。亨利·戴维·梭罗

与数百人谈论他们的人生意义,是我个人收获的一份厚礼,同时也是一次挑战。我们听到的故事深刻、有趣,往往还令人感伤。我们没有事先将问题发给受访者,所以受访者在说话时,往往也在发现一些他们潜意识里知道的事,这种感觉很美妙。有时候仿佛像是我在见证睿智者发觉自己幸福的秘密。有时候,受访者与我分享的那些道理对他们而言明显不是新鲜事了,他们不仅在很早之前就学到了这些道理,而且多年来一直以某种形式与其他人分享着这些。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从我们听到的许许多多个故事中找出共同点。人们在描述同一件事时,措辞可能千差万别。我记得儿时有一个游戏,人们排成一线,一个接一个悄声地向后传递一个秘密,到后来已经与最初的信息驴唇不对马嘴。我必须认真聆听,跳出具体措辞和故事,从而找到智慧的共同核心。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是否有一个特别突出、特别确凿的秘密,能使人幸福美满。

我认为确实有这样一个秘密,而且我们若想明智地生活,这是我们第一个必须知道的人生道理。

有一些词语和看法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出现。人们一直说“你要遵从内心”“你要忠于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的本性和意图”,还有“你要知道什么对你重要”。将那些幸福生活、安然离世的人与我们区分开来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断自问是否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遵从内心的答案。第一个秘密就是:对自己坦诚,对自我坦诚,并且带着目的而活。 选择清醒地生活

若要遵从内心、忠于自我,首先我们必须选择清醒地生活。清醒地生活是什么意思呢?苏格拉底说过,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换一种说法就是:要不断检视自己的生活,确保生活处于正轨,否则你极有可能过着别人的生活,这意味着你在临终时将意识到,你并没有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从受访者身上学到的一点是,智慧意味着频繁反思,一而再、再而三地自问生活的前进方向是否正确,并不断进行调整,更加贴近自己想要过的那种生活。与受访者相比,许多人过日子完全不进行反思,只是单纯地体验生活,极少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加接近想要走的路。

一位72岁的妇女埃尔莎总结了反思和清醒的意义。当我请她给年轻人提一条关于寻找幸福和人生意义的建议时(我们对每位受访者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说:“我提不出来。要把幸福的秘密告诉他人,我必须和他们坐下来,深深地看着他们的眼睛,弄清他们的为人,找出他们的梦想。我这么说,是因为幸福的秘密就在于忠于自我。”每个人都有一条最忠于自我的路,沿着这条路走,就能找到幸福。幸福之人自问的问题并不是精力是否集中在重要事物上,而是精力是否集中在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事物上。 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但我们如何忠于自我去生活?秘诀就是带着目的而活,定期、持续地问自己三个重要的人生问题:

·我是否遵从内心、忠于自我?

·我的人生是否将精力集中于对我重要的事物上?

·我现在是不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乔治博士已年逾古稀,是退休的物理学教授。他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里教授了好几代年轻人,所以我自然而然地问他,在他教导成千上万名学生时,注意到了什么人生道理。他跟我说,他注意到“遵从内心的学生,与不遵从内心的学生,有着天壤之别”。他说,有些学生在追寻其他人——也许是父母——的梦想,或者纯粹是走进了一个不符合其最真实自我的领域。那些学生总是很纠结。但其他那些“遵从内心的学生,尽管不是最聪明的学生,但总能战胜挑战。几年后,我会和许多学生见面,那些遵从了内心的学生仍然风生水起,而那些没有遵从内心的学生则似乎一辈子都在纠结。”如同乔治博士在学生中注意到了这一点一样,我也在受访者中注意到了同样的差别。是否遵从内心,情况会完全不一样。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忠于自我会带来好的结果,反之则会酿成苦果。

对自我的不忠实,往往在人生很早的时期就种下了种子,因为那时我们没有自问这辈子想做什么,而是与他人进行攀比。有一位受访者,85岁的演员安东尼,至今仍在定期进行导演和演出。近70年来,他一直走在最忠于自我的道路上:表演和娱乐。直到现在,他的导演还会对他说:“继续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因为很有成效。”安东尼跟我说:“我做的只不过是忠于自我。”

他告诉我,在很小的时候,他总是观察高年级的男孩。每年,他都会从其中选一个人,心想:“我要像他一样。”之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其实谁都不像。幸福之路不在于决定要变得像谁一样,而在于决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他建议道:“不要试着成为别人,坚持做你自己就行。”

多年前,一家杂志称我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汤姆·彼得斯的人”。汤姆·彼得斯是商界领袖,最知名的代表作是《追求卓越》。

杂志事件发生几年后,我与准备派我进行全国巡回演说的一些人进行会面。他们让我说一说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我跟他们说了我登上杂志封面的事,还说那本杂志称我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汤姆·彼得斯的人。话音刚落,世界最大的公开研讨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便皱了眉头,粗暴地说:“我不想让你成为下一个汤姆·彼得斯,世界上已经有这么一个人了。我想让你成为第一个约翰·B.伊佐。”我相信,他当时想给我的建议与乔治博士给他学生的建议一样。第一个问题始终一定是:“我现在的生活忠于自我吗?”这句话对我极有帮助,指导了我更加深入地挖掘我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努力模仿他人。 你的人生脱靶了吗

我年轻时就读于一所新教的神学院,学习古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圣经》中,“罪”(sin)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语中与弓箭有关的一个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脱靶”,也就是没有击中目标。最深重的罪就是没有击中你原本给人生设定的目标。所以英国伟大的诗人华兹华斯才会在《序曲》(The Prelude)中写道,他必须成为诗人,“否则罪孽深重”。如此一来,带有目的而活就意味着问自己:我的人生离靶心有多近?

忠于自我的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我每天的生活是否忠于自己的灵魂?我喜欢跟人说,生活的问题就在于每一天都非常重要。一段幸福、有意义的人生是无数个幸福日子的积累。当我在倾听受访者们的人生故事时,我渐渐清楚地发现,智者知道什么是好的一天(对他们自己而言)。正如我之前所说,我的祖父是我人生中的一位睿智长者。他过去常常说,要在每天结束时,拥有“内心愉悦的疲惫”。他将之与“内心厌恶的疲惫”进行对比。他跟我说,当你的生活集中精力于那些真正对你重要的事情上时,就会感到“内心愉悦的疲惫”。但是,即使我们似乎是赢家,但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忠于自我时,往往会产生“内心厌恶的疲惫”。在我看来,了解自我的第一要素就是弄清楚对我们自己而言,怎样才能在一天过后感到“内心愉悦的疲惫”。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更多地进行反思。当某天感到“内心愉悦的疲惫”时,我们要留意,当天有哪些正确的方面,有哪些因素成就了你的满足感。若某天感到“内心厌恶的疲惫”,我们也可以反思其背后的因素。

我在练习这个简单技巧一段时间后,注意到了几件事。在我感觉“内心愉悦的疲惫”的那些天里,我几乎总是在白天出过门。哪怕只是去公园散步15分钟,感觉也大不一样。在我感觉“内心愉悦的疲惫”的那些天里,我几乎总是留出了一些时间给别人,尤其是家人朋友。我不把工作当任务,而是集中精力在工作中做出改变,而且在白天进行了一些锻炼。相比之下,在感觉“内心厌恶的疲惫”的那些天里,我整天都在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朋友,没时间进行阅读或学习。注意到这些简单的差别并进行反思之后,我得以拥有更多感觉“内心愉悦的疲惫”的日子。这个模式,我在受访者中多次见到:幸福之人知道哪些事情给他们带来幸福,并一直优先进行这些事情。

我大半辈子都打网球。在网球场上,我总是会没有时间概念,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约瑟夫·坎贝尔提出的“追随天赐之福”(following your bliss)的观点。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参加了一个网球夏令营,那边的工作人员给了我如下建议。他们说,大多数人在打球时,根本不会进行反思。得分便狂喜,失分便沮丧。大多数球员没有就得分或失分的原因进行反思。夏令营教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每一分之后,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得了分还是失了分?为什么得分或失分?基于这些思考所得,下一分比赛中我要做出哪些改变?我的网球有了进步,我的人生也是。

假如每天结束时,我们自问这三个问题:今天感觉是“内心愉悦的疲惫”还是“内心厌恶的疲惫”?若是前者,是哪些因素带来的?若是后者,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基于今天观察所得,明天我要做出哪些改变?假如我们在人生的每周、每月、每年都问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会越来越接近“靶心”。

当然,遵从内心、忠于自我还包括一些更为宏大的问题。我在这个世界上的职业和工作是否真正体现了自我?我的整个人生轨迹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路吗?我现在是不是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找到你的命运

有一位受访者叫胡安娜,是一位60多岁的拉美裔美国女性。在她年仅3岁时,她们全家从尼加拉瓜移民至美国,用她的话来说,“真是坐着运输香蕉的船过来的”。她告诉了我拉丁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命运(destino)。与我们所熟知的概念相似,命运是指人们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一条真正要走的路。这与宿命论(即她注定会成为总统或者他注定要失败)不一样,更像梵文中“法”(Dharma)的概念,即每个人都有其真正的本色。

这个概念也被人用其他方式描述过,比如我之前提到的“追随天赐之福”。这些不同的话语都在诉说同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一条最忠于自我的路,沿着这条路走,就能找到满足。但遵从内心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正在遵从内心?“遵从内心”有许多含义:工作与你最深层次的兴趣相吻合;忠于自我地选择想要哪种生活(并且诚实面对自己的欲求);如果内心有微小声音说,你正在偏离内心最深处的欲望,那么要抽时间听一听。

73岁的威廉是一名作家、研究员和人生转型期顾问。他告诉我,他自身的幸福感大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忠于自我。“我找到的人生意义大多源于命运。命运于我而言,并非终点所在之处,而是正在走的人生之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注定要走的一条路,这不是指注定要到达某个终点,而是指我们人生在世注定要拥有的一系列经历。”他接着说,他有许多次都体会到了强烈的命中注定的感觉,比如他说:“我4岁时,趴在草地上观察蚂蚁,看到它们生活的维度与我很不一样,于是产生了巨大的神秘感,想要一探究竟。我知道,一探事物的究竟就是我命运的一部分。当这种时刻来临时,天空并没有变色,而是如神赐般坚定。”

汤姆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已经60多岁。他是在加拿大西部大草原上长大的土著梅蒂斯人(Metis)。梅蒂斯人是加拿大土著与法国商人通婚所生的后裔。他年少时的一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这种经历在我的受访者中并不罕见。许多受访者都能找出人生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刻,就是在那一刻,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真我以及活在人世的原因。

在他14岁那年的初冬,他和一些年龄相仿的朋友们出门滑冰。他们离开村子前,几位长者警告说湖面尚未完全结冰。不过青春无敌,他们忽略了这些警告。“我们经过了一个人称‘大岛’(Big Island)的地方,在那儿滑冰玩了大半个下午。我记得在过来的路上,冰面上有一处大裂缝,那个裂缝每年都有,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在意。”

天色渐暗,他们四个男孩启程回村。来到冰面裂缝处时,汤姆的三个朋友都小心翼翼地经过,但汤姆停了下来。他一边大喊着让朋友们来看,一边全力向前滑并跳过裂缝,但落地时,脚下的冰面破了。倏然间,他已落入水里,身处严寒的冰湖之中。他向上看,并向洞口游去。他抓住冰面,向朋友们呼救。他们一个个试图过来帮他,但每次他想爬上冰面时,身边的冰面都会裂开,让他再次落入严寒的冰水之中。

筋疲力尽、浑身发抖的他看着几个朋友一个接一个向村子跑去,寻求帮助。最后一次抓住冰面时,他看见三个朋友中的最后一个也转身离开了。汤姆沉入冰冷的湖水中。他能感觉到生命正从身体里流逝,向上看已经看不见冰面的洞口,只有一片黑暗。“我意识到自己要死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脑子里想的全是湖边排列着的树。那些是山杨树,我的族人称它们为颤抖的山杨树,因为它们的树叶小,起风时树叶飘动显得整片森林都在颤抖。我开始感觉自己的生命流逝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些颤抖的山杨树,想着我以后再也见不到它们了。我正要放弃时,感觉到那些树在呼唤我。我向上看了最后一眼,发现上一刻还完整的冰面,此刻竟有一个完美的圆洞。我向上伸手抓住冰面,冰面没碎。我看见最后一个离开的朋友正好就在能听见我声音的范围内,我朝他大声呼救。他折返回来,递出外套,把我拽出了险境。”

当时,他只是为捡回一命而心存感激。不久后,他开始思考那次经历:“我一直想,为什么临死前我想到的会是那些树。为什么我想到的不是我的家人、父母或祖父母?我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些树,那些颤抖的山杨树,想着我以后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个谜困扰了我许多年。”

近20年后,他把这个故事告知了一位女性医治者。她对他说,那些树救了他,因为他命中注定要成为仪式主持者。在他的部落里,山杨树是某些神圣仪式的中心部分。那位女性医治者告诉他:“你生来就是要成为一名医治者。”汤姆意识到,他这辈子以来一直都感觉到成为精神领袖的使命,只是他一直抗拒那些暗示。那一刻,他看见了自己的命运,他真正要走的路。成为仪式主持者时,他被赋予了一个“精神”名字:“站立白水牛”。自此30年来,站立白水牛在主持仪式和精神向导的工作中找到了最深的意义感。尽管他靠其他工作谋生,但主持仪式、引导他人成了他人生意义的真正来源。

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湖旁边都有一棵颤抖的山杨树,一件最忠于自我的事物。我们听从这些渴望的声音时,就能找到幸福和人生意义;无视这些声音时,我们会感觉内心有一个洞,就像冰湖那个洞一样,无法填满。我们抓住幸福,但它每次都会在手中破碎,如同冰湖上的薄冰。某些人与汤姆一样,从某次经历中发现了真正要走的路,但对许多人而言,发现自我的过程要微妙得多,需要时间。

当我决定对他人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人生时,我心中马上出现的一个人选就是鲍勃(他还不到60岁)。我在上一章提到过,鲍勃与土著人民一起工作了多年,一位年长的土著女性曾对他说:“要是你是我们文化中的一员,你一定是一位长者。”他告诉我,这是他受到过的最高的赞誉。

虽然对鲍勃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都了解,但这次采访依然揭露了他的一段内心旅程,展现了忠于自我会带来什么。他的母亲是一位鸟类观察家,父亲是一位园艺爱好者。小时候,父母会给他两种打发空闲时间的选择。“他们说我可以出门在大自然中游玩,或者上楼看书,于是我两件事都干了。”他花时间在大自然中神游,观察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在房间里,他阅读关于自然和鸟类的书。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在户外就像在家中一样自在。自然世界令他着迷,带给他无尽欢乐。大约10岁时,有一天他向母亲宣布,他要“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不过他现在承认,当时的他可能还不知道生物学家到底要做些什么。

他遵从了他的本能。虽然他曾在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工作过,也做过志愿者,但贯穿其生活主线的一直是荒野。回首过去,他对自己这辈子努力保护野外地区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这一切源于自然,而置身自然之中就是他的那棵“颤抖的山杨树”。

在人生早期看到不忠于自我的后果,有时也是好事。鲍勃的父亲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麻醉师,在鲍勃20多岁时,医院为鲍勃父亲的第20000场麻醉手术举行了庆祝活动。聚会结束回家的路上,鲍勃问父亲,庆祝这么多年的医生生涯是怎样的感觉。他父亲回答说:“我宁愿做一个会计。孩子,医生生涯里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记录我自己的账本。”知道父亲并没有遵从内心,鲍勃十分震惊。父亲一辈子行医,但只有在记账时,他才会投入地忘记时间。“那一刻我决定,如果有人问我从事某种职业是什么感受,我不要回答说我宁愿怎样怎样。”这幅画面在鲍勃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自己这份誓言。

他的人生还展现了在职业生涯之外也要了解自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还有,带着目的而活、了解自我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秘密。多年来,我一直想知道为何鲍勃和玛丽膝下无子,但出于礼貌,我从来没问过。我想他们可能有医学上的不孕问题,不愿给他们情感上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在我采访鲍勃时,他说:“我和玛丽是主动选择不要孩子的。在确定关系前期,我跟她说,如果我们生了小孩,那么她需要独自承担父母的责任。我的人生路就是工作,我不想让孩子阻碍我的使命,也就是保护自然。玛丽也有同感,所以我们共同决定不要孩子。”

幸福生活的处方如果规定了必须有某些元素才能幸福,那么几乎是无用的。有些受访者的使命就是为人父母,这是他们最忠于自我的道路,沿着这条路前进令他们非常幸福。我妻子莱斯莉就是这样的人。她天生就是照料他人的人,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护士工作中,她都走在这条忠于自我的路上。如果她没有孩子,她就不是依照命运而活。但是反过来,对鲍勃等其他人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反思和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之后,他明白自己不应该养育小孩。

如果不遵从内心,不仅会给你带来灾难性后果,还会牵连其他人。我的一位最好的朋友总是觉得他母亲认为孩子们非常烦人。虽然她尽力了,但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养育子女。年幼的他就已经能察觉到她对于家长这一角色的抗拒。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人爱的小孩。他也知道,父母的关系里没有深深的爱。他的父亲有酗酒问题。

快到40岁时,他去拜访了母亲。已是成人的他能够看到母亲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