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玩边学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0 08:04:35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边玩边学心理学

边玩边学心理学试读:

前言

在当代,心理学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人觉得它有些神秘,其实心理学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那样深奥和艰涩。因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体现和应用,实际上心理学也是非常有趣、好玩的一门学科。如果掌握好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就可以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帮助我们记忆更轻松、学习更有效、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更和谐温暖,使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正像人们所说的一样,学习心理学是一次智慧的旅行,而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这次智慧的旅行变得更好玩、更开心!

我们都爱玩,玩的感觉是轻松、快乐的。年少的你也曾羡慕动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如果让你尽情地玩,你能玩多久?单纯地一直玩,你会厌倦,感觉到空虚无聊。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意识。我们有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大脑,而思维是大脑的产物。没有思维参与的玩是无趣的。

只有有意识的玩,在玩中去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你才会感到充实和快乐,这种快乐不同于你儿时的玩乐,它是来自内心的,会让你感受到真正的精神愉悦。

现在,我们就打开这本不大的书,在轻松的阅读中,实现边玩边学心理学的目的。让我们来陪伴各位青少年朋友,陪伴你们走进心理学的大门,分享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体会它的智慧和神奇,经历一次愉快的边玩边学的旅行。

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心理学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思考,你会进一步地了解自己、认识了自己,你会减少许多困惑,你将比别人更清楚如何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们希望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但这不是最终的希望,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前途无限美好的青少年,这只是你实现梦想的坚实动力和逻辑起点。热爱生活,为理想拼搏奋斗,实现自我,成为独一无二的美丽花朵,同时成为祖国大花园中的一份色彩,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所有人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年轻的朋友: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希望在你们身上!

深深祝福你们!

引子

1

毛小明清晨6点钟就睁开了眼睛,看着闹钟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他翻身用被子蒙住头,想继续睡一觉,可居然怎么都睡不着。“我这是怎么了?”毛小明自言自语。

毛小明下了床,推开窗户,一股凉风扑进他的卧室,很清新,像是刚刚被换过的,有一种淡淡的树叶的味道。天只是微微有点泛白,还没有哪家的窗子亮着灯,小区里的灌木丛在凉风的包围下有点瑟瑟发抖。

毛小明顿时睡意全无,他走到写字台前,拧开台灯,看到自己在台历上画的红圈,9月1日,从今天起,他就是一个高中生了。他盯了一会儿台历,叹了口气,起身走到床边,把PSP游戏机从枕头底下拿了出来,玩了一会儿《怪物猎人》,等到天将大亮的时候,将它锁进了自己的抽屉。

妈妈给毛小明准备了极为丰盛的早餐,牛奶、鸡蛋、豆浆、烙饼……把能想到的营养全用上了。毛小明却没心思吃,他三下五除二扒了两口,拿上书包就出门了。

这将是崭新的一天。2

新学校门前熙来攘往像彩票市场。好多家长把孩子送到门口。千叮咛万嘱咐,而后依依不舍挥手作别。“毛毛!”毛小明刚刚扎稳自行车,一个声音在边上叫他。他寻声望去,一个扎马尾的女孩背着双肩背走了过来,是自己初中的同班同学林静。他们两家在同一个小区,考上了同一所高中,现在又在一起了。“咱俩又分到了一个班”,林静说。她个子不高,瓜子脸,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像个洋娃娃。“这下我爸可高兴啦”,毛小明说,“又能利用你督促我学习了。”

高静眨巴眨巴眼睛,笑了:“你爸说,我比你成熟多啦。”

毛小明撇了撇嘴,和林静一起往教室走去。

毛小明和高静被分到高一五班,教室在教学楼一楼的最东边,门前有一块小空地,几束月季花丛看上去挺养眼。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人差不多都满了,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气氛倒也不是很热闹。有的同学在漫不经心地翻看发的新书。3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居然是心理教育课。毛小明从来没听说过这门课,他想起了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课本千篇一律,无非是热爱祖国、遵守纪律什么的,感觉有点索然无味。想到自己玩了一半的《怪物猎人》,艾索罗达的风衣马上就可以镶嵌钻石了,高级裁缝说还差一只小兽角。哪里可以找到这种珍奇的小兽呢?正在这时候,上课铃响了。

一个高个子的年轻男子出现在教室门口,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他身上。他穿一件浅蓝色的线织毛衣,手里夹着一本书,毛小明花时间仔细端详他的样子,头发微卷,眉毛浓密,眼睛不大但很有神,嘴边挂着浅浅的笑。

年轻男子并没有急于走进来。他扫视了一下全班,而后在同学们的注目下走上讲台。他把书放在讲台上,伸手拿过了一支粉笔。“同学们好!”他说,“我的名字叫周锐。从今天起,我就是大家的心理课老师了。希望和你们相处愉快。”

大家鼓掌。

周老师笑着摆摆手。“我猜你们一定在想,为什么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是心理教育。咱们先不说这些。首先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哪位同学告诉我,你们早上是几点钟起床的呢?”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片刻之后,一个胖胖的男孩子站起来说:“我天没亮就起床了,上学第一天,睡不着。”“我妈非要让我早点起来,她一直担心我的书包没整理好,一早上检查了三次。”一个穿紫色毛衣的女孩子说。“还有吗?”周老师微笑着点头,“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秘密,是关于心理学的。”“我们的每一天,从早上睁眼开始。起床这一行为是根据工作或学校的日程来安排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规律,但有时这个规律会发生混乱。比如,如果某天有与平日不同的特别活动,例如春游、爬山、参观、植树之类,那么这一天就会比平时起得早,这类经验同学们大概谁都有过吧?”

大家若有所思地望着周老师点点头。“在心理学里,人们为了恰如其分地行动、保持清醒,需要把意识保持在一定水准以上,我们把维持这个水准的功能叫做唤起,也叫做清醒状态。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大脑中的唤起系统会提高整个大脑的活动水平,情绪高涨时,大脑的各种活动由于受到唤起系统的影响,就会变得更加活跃了。”

老师环绕一圈,又接着说,“因为想象着十分特殊的事情,情绪也会随之兴奋,大脑活动会暂时变得活跃,唤醒也比平时要强烈。因此会出现不容易入睡、夜间频频上厕所、比平时起得早等现象,一副与平时不同的样子。”

同学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胖胖的男孩子说:“怪不得我昨天翻来覆去睡不着,原来是这样。”毛小明也开始弄明白了,他觉得挺有意思。“心理学其实很有趣,”周老师说,“它的很多知识是不用通过书本就可以学到的,后面你们慢慢就知道了。现在我们一边玩一边学习吧。”他手上扬出课本,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相关链接

心理学与人生(1)心理学的应用前景宽广美国心理学家的工作领域据美国心理学会最近的一份调查表明,有236个心理学专业领域聘用心理学家。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以这些专业领域而命名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如航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等;以被研究的人群(或个体)而命名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如动物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以这些心理学从业者而命名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如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如上图所示,在美国,心理学家中有40%以上的人在各类学校或学术机构中任职,从事教学、基础研究、咨询或治疗工作。大多数心理学家则从事应用工作,其中临床心理学家和咨询心理学家约占心理学工作者总数的55%。其他专业工作涉及面也很广。目前美国心理学会有53个分会,每个分会都代表一个与特定的专业或技术有关的领域。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出现更细的专业分工,如离退休后心理问题咨询、体重控制心理咨询、减轻压力心理咨询、行政人员选拔心理咨询、睡眠障碍心理咨询、健全人格养成心理咨询等令人振奋、富有创新的新应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在有效应用方面,没有哪一门学科能比得上心理学。尽管这个论断会遭到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等的反驳,但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思考关于物理和地质的知识,人们照样可以生活,但不思考心理,人们便不能生活。如果人们想要继续生存,并且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他们就必须考虑大量的有关感觉、知觉、记忆、情绪和行为后果之类的问题。当你读到后面的心理学知识时,你就能体会到将这些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是多么重要!(2)唤醒理论:当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出现时,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身体的各种自主反应,在唤醒的情况下,是刺激通过神经通道使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兴奋性增加,脑活动增强,表现为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各种身体活动,使它们达到活跃状态。为了有助于唤起后的活动有效性,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唤醒和操作任务之间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一、“心灵故事会”——打开心理学的门

1

提起“心理学”一词,很多人总是觉得神秘、深奥,离生活很遥远。其实,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心理学被广泛应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但人们对于心理学的了解还是不够的。很多人只是简单地认为心理学就是一些心理测试、催眠、释梦等,无法认清其真实面目。其实,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就会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心理学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的学问,而心理则是人们的内心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心理活动过程虽然是在大脑里进行,好像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样难以触摸,但其实可以通过各种心理现象表现出来。心理学就是通过研究心理现象,探索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目的在于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心理学有遥远的历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古老的哲学思辨,是人类对生命现象的思考和想象推动了心理学的发生和发展。心理学曾一度被称为“灵魂的学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由虚幻走向实际,在19世纪末,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系列学科中发展出了许多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也于1979年诞生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应用于教育、医疗、销售、经管、军事、侦查等许多领域。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2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虽然是近代才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早在古希腊时期,先贤亚里士多德就告诫人们要“认识自己”,而在现代社会,人们还在继续对心理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人是什么”、“如何认识自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学的确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对心理的探索研究自古就有,但心理学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起初只是“哲学”母亲孕育的一个胎儿,属于哲学的范畴,即使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它依然“居无定所”,像一个流浪的孩子,一会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又敲敲认识论的门,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家”。

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心理学才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并逐渐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至今,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仅仅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学刚刚开始成熟起来,是一门年轻的学科。3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面对研究“心”的这门科学,许多人不得不提出疑问:真的能够了解别人的心思吗?

心理学是探索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的行为及其内心活动,是研究“心”的学问。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人的心理活动和变化,但是可通过人的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来揣测研究出人的内心活动。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个人一脸高兴的表情,走路轻松欢快,嘴里还哼着小曲,我们就会知道他心情很好,肯定是遇到什么喜事;如果一个人愁眉苦脸,坐在那默默流泪,那他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因此,从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是可以了解到其内心的想法的。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工作就是通过人的外在表现来探究其内心活动的。同时也使用许多方法直接对人的内心活动进行研究。虽然人的心理活动微妙、复杂、多变,但都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所观察、把握。心理活动与其他活动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虽然有时没有物理现象和规律那样明晰,但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通过努力,了解和把握人心也是可以做到的。

心理学就是运用各种方式来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无法看见人的内心,却可以通过分析、判断而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懂得心理学虽然不能够马上直接洞悉每个人的内心的全部和细微的瞬间变化,却可以判断出人们的心理倾向和发展趋势,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4

人们对心灵的思考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时的文化发展非常繁荣,思想也很活跃,对心理的研究和认识也是比较有深度的。那么在他们眼中,心理世界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灵魂看作物质普遍具有的性质。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原子由身体吸入或者呼出,当这些原子汇集在一起,并被身体完全吸收时,就会产生生命和灵魂;当灵魂原子被呼出,离开身体时,人就会死亡。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创建了理论心理学思想,它运用自然物来解释灵魂的本质,把灵魂看作早就存在的永恒知识。他把人分为灵魂和身体两个层面,认为灵魂进入身体之前,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已经洞察一切,只是在转世投胎时,因为受到肉体的玷污而暂时忘掉了知识,但忘掉的知识可以通过感觉和经验再次唤醒。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是生命体特有的形式和技能,灵魂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人之所以能产生内心活动,是因为人的心脏在活动,人通过耳朵、眼睛等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被引导到心脏,从而形成了内心活动。他的心理学思想是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总汇和最高成果,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学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也有了迅猛的提升。随着整个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人们渐渐意识到心理学在个体整个生命历程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不再是一种远离人群的神秘学问,而是一门造福大众的实用科学。随着人类探索的焦点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类自身,脑科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研究脑的心理机能则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科学的认识自身是我们面临的永恒主题。科学家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探索,力求揭开心理奥秘,打开这一神秘的“黑箱”。虽然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曾令古人为之感叹,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越来越多地揭示出了人类内心的奥秘。

心理学中的“心”不是游离于身体之外的灵魂,也不是人体的供血器官心脏,而是人脑的神奇功能,是人体生命及精神活动的主宰。如果把心脏作为人的生命实体的硬件,那么,心理就是人的精神系统的软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其实是控制人体大脑中枢的高能物质,主宰着人的全部精神要素,而它就存在于大脑中,在大脑额叶的意识区域。正是这一小小的区域,衍生出了丰富绚丽的人类内心世界。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心理学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除非是专业的心理学家,别人是很难弄懂的。想要完全弄懂人们的心理,确实很难,毕竟人们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人的内心无法被认识。心理学家可以做到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通过学习,也可以做到许多。

认识人们的内心世界不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工作和职责,每个人都有必要去认识自己和了解别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都在实践着。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对别人的言语、表情、动作的观察,来判断和预测他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达到了解人心的目的。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业余的心理学家。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心理学家是具有超凡本领的人,能够透视别人的内心活动,知道你在想什么。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很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讨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研究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其所采取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依据人们的外在行为和情绪表现出来推测其内心世界。一眼看穿人的“读心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7

虽然心理学已经渐渐得到普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人们还是对心理学有着许多错误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及时地纠正过来。

很多人总是认为心理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复杂多变,深不可测,很难把握。因此,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这也是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之所在,心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这些方法都属于科学性方法,具有一致的基本过程,即: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采用恰当的方法、技术搜集资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最终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其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心理学能够透视内心吗?人们对于专业的心理学家总是怀有畏惧之心,以为心理学家能够视眼前人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所思所想。

这是人们对心理研究过程的误解。心理学家的工作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人类的心理规律的探索、分析、推测和总结,其依据是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以及各种科学测验的结果。心理学研究靠的是科学的试验方法,而不是什么特异功能。8

随着心理学热潮的掀起,心理咨询成为一门火热的新兴行业而迅速崛起,各种所谓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在此现状之下,很多人以偏概全,以为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就是对人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治疗。

这是因为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人们因为对心理咨询耳熟能详,而把它与心理学等同起来。其实,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心理咨询针对的是一对夫妻、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群体,而且主要是正常人,来访者虽然有心理困扰,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偏差。其面向的人群远没有心理学面向的人群广泛,研究也没有心理学深入。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只有精神病才去看心理医生,我没有病,我不去。”无意识中,人们已经把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仅仅现定于心理有病的人。于是很多人认为:去看心理医生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这是人的一种错误认识,人们把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了。心理学虽然也研究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但是大多数心理学研究是针对正常人的。心理医生不是精神病学家,心理出现异常并不等于心理变态。人们产生心理困惑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只有精神病学家才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所面对的大多都是一些心理失常的人。9

小雅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欢叫。她打开窗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嗅到了一股花香,猜想大概是从花园里吹来的。她记得,花园里有好多花,现在也许正在竞相开放。今天休息,她很高兴,她很喜欢花,打算到花园去玩。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便开始写稿……

在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段里,就有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如“看到、听到、嗅到”是心理学的“感觉”和“知觉”;“记得、想起”是心理学的“记忆”;“猜想、打算”属于“思维”问题;“高兴、喜欢”属于“情感”;“忍耐坚持”属于“意志”。而这些心理现象,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只要我们处于清醒状态,周围事物总是不断地以不同形式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如我们感到太阳的温暖、北风的寒冷,闻到了阑花的幽香,听到了甜美的歌声,看见了蓝色的海洋等等。这些“感到”、“闻到”、“听到”、“看见”等,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感觉、知觉。

很多人总是以为心理学所研究的东西都是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的,其实不然。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都是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气质、性格、能力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认知、情绪和意志属于心理过程;而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则属于人的个性特征。总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内容。10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科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首先是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能够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其次是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如用智力量表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用人格量表了解人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测验法中所用的心理量表或心理测验,其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织成需要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实验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造出一些条件,使得被测者(被试)做出某些行为,并通过实验者的反应来测定和研究其行为和心理活动。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众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是指就某一问题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量表,由被试者自行填写,以此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在问答中搜集资料,分析群体的心理特点。11

现在,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有人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的确,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十九世纪末诞生以来,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年轻的心理学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发展起来,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分支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门具有庞大体系的综合性学科。现代心理学主要分为基础性心理学和应用性心理学两大方面。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学与他的各个分支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最普遍规律的普通心理学。(2)研究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发展心理学。(3)研究社会团体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心理学。(4)研究心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的生理心理学。(5)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比较心理学等。

而应用心理学则是将基础心理学所研究的基本规律应用到实践,并进一步寻找人类在这些实践中的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它的分支也有很多,例如,研究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在疾病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医学心理学;研究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管理当中的人际关系的管理心理学……

总之,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越来越多的在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帮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科学。12

学习心理学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心理活动是否正确和有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样是受到表扬,有的人骄傲自满,有的人则再接再厉,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控制心理问题,实现心理活动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有助于父母搞好家庭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但往往由于方法不当,致使事与愿违。其原因是不懂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只知爱孩子而不了解孩子。因此教育子女,更应该懂得心理学。

此外,心理学有助于帮助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使大家心情愉快的进行工作,提高企业的工作绩效等等。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常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可见心理学对人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都需要健康,因而只有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在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为了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相关链接

网络的心理学解读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互联网所特有的广泛性、开放性和即时性对人们的教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迅速拓展了原有社会化的环境空间。网络对心理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过分迷恋上网是否会带来心理生理危害?网上游戏、交友、恋爱等是否会带来心理问题?“上网时间长了,我连用嘴怎么说话都忘了,和人说话很费力。”有些人对网络的沉迷十分严重,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会泡在网上,和网上的人交往而大大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上网行为本身产生的快感可以让用户沉浸其中,甚至出现上瘾的现象,这就和使用药物、酒精等其他上瘾行为一样,会使其丧失时间感,反复循环,导致最后终于失去自制力。“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流传于网民的谚语反映了网上交际的主要特点:没有人知道你的真实姓名、真实性别、真实年龄……这不仅是匿名,而且还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这被称为“身份丧失”。总结网民的表述,身份丧失对网民行为与心理的影响有以下几种:(1)平等感。在网上,你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你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你的话语是否吸引人。唯一的不平等是对网络是否熟悉,初学者(被称为“菜鸟”)要受到老练网民的一点儿轻视。(2)自由感。你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惩罚。人们不需要过多的面具,可以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3)身份虚幻感。你可以在游戏中或者聊天室编造一个假身份,从而尝试不同的生活。比如,生活中一个善良的女孩可以在网上扮成一个强悍而霸道的土匪,或者在聊天室假装成男性找一个“女朋友”。这些影响的意义和利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仅以“身份变化”为例,它的好处是:可以让一些人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可以让人虚拟尝试新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它的不足是:可能会使人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可以给居心不良者以可乘之机,带来道德及法律方面的问题。

二、“视听盛宴”——从奇妙的感知开始

13

新教室的门前栽着一些好看的月季花,当你对它感兴趣时,会通过什么方法来接近这些花朵呢?观赏、嗅它的香气、触摸花瓣……而在这些行为中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动作都是为了通过眼睛、鼻子、手指等器官来了解花儿的情况和信息。像这样运用感觉器官来捕捉某种对象乃至整个环境的行为,就叫做感知觉。

你想用什么方式来了解世界呢?

对世界的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变幻莫测,人们是靠什么来了解它的呢?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感觉”这两个词。感觉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和人脑共同作用形成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他们通过换能作用将从外界接收到的光、声音等化学能转化为大脑能够接受的神经能,并依赖于具体的感觉通道传给大脑。它们就像收集信息的“情报兵”,把各种信息传给大脑。

当然,光靠感觉收集事物的最基本的信息是不够的,毕竟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外部信息是零散的,需要通过大脑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的活动。二者虽有区别却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人发现面前放着一个类似于苹果的东西,他会看到这个东西是绿色的,闻一闻有一股诱人的清香,拿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咬一口味道很香甜,这些都是“感觉”。

当这些信息被传输给人脑,经过大脑对信息地重新组织和分析,并唤醒过去的经验,进而进行一番综合判断而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青苹果”。这种判断的过程叫“知觉”。

人们正是靠着感觉和知觉,才能不断地认识世界,获得知识。14

你是否想知道,你的感觉有多敏感呢?

人们是通过感觉来获得外界信息的。当来自于外界或者身体内部的各种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作用于特定的感觉器官时,感觉器官就会把所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最终形成各种感觉。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刺激有好多种,包括声音、气味、色彩、冷热温寒等,这都是靠不同的感觉器官去感受的,如与声音相关的听觉,与气味相关的嗅觉,与明暗颜色相关的视觉,与味道相关的味觉,与痛觉、触觉、压觉、温觉、冷觉有关的皮肤觉等。

因此,不同的感觉器官有着不同的功能。感觉的产生是由某种刺激影响到某种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例如,光波刺激视网膜产生视觉,声波刺激耳膜产生听觉。但是没一种感觉敏感度都有其相应的限度,只有刺激的强度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引起感觉器官的反应。就是说能够让我们的五官感觉得到的感觉,它的刺激强度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里。刺激太强或太弱都不会被感觉到。就拿玩雪的例子来说,正是因为刺激太强,冷的感觉才变成了痛的感觉。这就是由于一种感觉太强而产生其他感觉的例子。而且,我们感觉到的刺激的范围不仅有个体差异,还会随着人身体状态的不同而变化。比如检查听力时,以微弱刺激渐渐变强这种方式来测定我们的感觉范围。但如果前一天刚参加过吵闹的现场直播活动,那么刺激不强烈一些的话,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测定除了人的各种感觉阈限,通过这些标准,人们就可以把感觉量化。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当了明代的开国皇帝后,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总觉无味,只想吃他当年当和尚时云游病倒在破庙,肚饥口干,一位讨饭婆子做给他喝的“鲜美无比”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于是,皇后马娘娘传旨找来当年做汤的讨饭婆子,照当年老样用剩饭、剩菜、黑锅巴、白菜帮煮了一碗汤。朱元璋一看,竟是残羹剩饭,火冒三丈,正要发作,认出讨饭婆子,只得舀了一匙倒进嘴里,咸、酸、苦、辣、焦、糊、馊、臭样样味道都有,就是没有香和鲜。但为了顾全面子,只得强忍着喝了下去,然后,佯堆笑脸说:“真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好喝!好喝!”朱元璋当年沦落他乡,饥渴交加,对一顿残羹剩饭感到好吃极了,以至终生不忘;当了皇帝以后,天天吃山珍海味,却总觉着乏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作感觉的适应。即在同一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下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感觉的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任何感觉都会有适应性变化,味觉的适应现象也很明显。皇帝吃山珍海味不觉得香,同老病号不觉得药汤子苦,小孩子不觉得糖甜一样,是一种味觉适应现象。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不仅是嗅觉、味觉,对任何感觉的任何刺激都一样,如果一直持续着同一种刺激,那么这种刺激的效果就会变弱。

在视觉上,从黑暗的地方出来到了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会觉得光线强烈看不见东西,但稍微过一会儿就能看见了。这叫做明适应。与之相反,突然从明亮的地方来到黑暗的地方时,刚开始无法看见东西,得过一会儿才能看见,这叫做暗适应。无论是什么感觉的适应,都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

不同的感觉所花费的适应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味觉的适应就要分好几步,其中,咸、甜、苦、酸花的时间依次变长。

在炎热的夏日,突然喝冰冷的水和吃完冰棒后再喝冰冷的水,这两种感觉是不同的,即使冰棒和冰水的温度相同,人们还是会感觉后者温热一些。就像这样,我们有时会觉得冰冷的水是温热的,虽然我们由外界刺激引发的感觉是同一性质的,但由于当时的条件、前后刺激的影响,有时我们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感觉。在这点上,最突出的就是对比性质完全相反的刺激时的感觉了。例如,用低沉的声音讲鬼故事时,如果突然大声说话,会由于寂静突然被打破而感到更加的害怕。同时举10千克的哑铃和1千克的哑铃,会觉得两个都很沉,但如果先举一会儿10千克的哑铃再举1千克的哑铃就会觉得轻。15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类所有的感觉中,视觉是最为重要的,大脑中大约有一半的知识和记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因此,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使用眼睛,如观察人物、欣赏美景、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等,离开眼睛都将无法进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透过窗户,我们才能欣赏到外面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有人把我们的眼睛比作是一架活的照相机,这是很恰当的。不管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二者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照相机有镜头、光圈、暗箱、底片和调节装置,而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脉络膜相当于暗箱,视网膜相当于底片。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反射出明暗不同的光线,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构成光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将这些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有神经传入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然后我们就能看见事物了。

其实,我们的眼睛比照相机要高级多了,它受大脑的控制。眼睛不仅有这感受外界光线的光觉,还有分变颜色的色觉,并能够自动调节光亮和焦距。例如,当光线过强时,眼睛的虹膜就会关闭使瞳孔变小,挡住多余的光线;当光线很暗时,虹膜就会张开使瞳孔变大,吸收更多光线。

除了视觉之外,听觉也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感觉。有了听觉,人们可以听见彼此说话,实现情感的沟通,可以感受大千世界的各种美妙的声音,可以收听广播,欣赏音乐。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听觉也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像水纹一样向四处传播。当声波通过某种介质传入人耳时,人就能够听到声音了。具体的生成过程如下:

首先声波被耳廓接受,传入外耳道,作用于外耳道尽头的鼓膜,鼓膜把声音变成各种振动的“密码”传向鼓室,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锤骨、战骨、及镫骨。他们以杠杆原理依次传递,把声波的能量转成机械能把声音传入内耳。

内耳又分为前庭、三个半规管、耳蜗及内耳道四部分。而真正接受声音的只有耳蜗。而我貌似蜗牛,是一个空腔的螺旋管,耳蜗中的基底膜上具有24000根听神经纤维,基底膜接收到声波震动后,便会将这种机械振动传给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给大脑,形成听觉。在此过程中,声波的能量形式不断转换,最后形成可被人们理解的有用信息。人耳不仅能够接受声音,还能通过大脑记录声音。而且人的听觉还能分出来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听声辨人就是通过音色来区别人物的。16

现代科学证明,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人脑的机能所产生的,因此我们人体的“司令部”是驻扎在人脑之中的。脑是我们的指挥系统,所有的感觉都是经过人脑的处理才最终产生的。人脑是意识和思维的物质承担着。作为控制中枢,它不仅指挥着我们的语言和行为,还控制着我们的思维和情绪。人脑的构造及功能

脑位于颅腔内,平均重量约1400克,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脑和小脑等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延脑、闹桥、中脑三部分组成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联系桥梁,主管心血管、呼吸、吞咽及视听运动的调节。间脑与血压、心跳、内分泌、体内的各种代谢的调节有关、小脑的功能则是协调集体的随意运动及身体的平衡。

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每个半球的表层都被大脑皮层所覆盖,其中含有许多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成人的大脑皮层表面积约为1/4平方米,含有140多亿个神经元胞体,其结构是十分精细复杂的。

大脑半球高度发达。它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大脑神经细胞间最快传导速度为400多千米/小时。每一秒钟,大脑中都在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如果把大脑的活动转换成电能,相当于一只20瓦灯泡的功率。

脑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中枢,表面被大脑皮层所覆盖,皮层的平均厚度为2.5~3.0毫米,表面高度扩展、卷曲,形成许多沟和裂。大脑皮层展平面积约有2200平方厘米,而在这么大的皮层之上却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而且在皮层的不同部位,各层的厚薄、各种神经细胞的分布和纤维的疏密都有差异。根据各层神经元的成分、特征以及机能,可以将大脑皮层分为许多区。如:大脑中央后回称躯体感觉区;中央前回称为运动区;枕极和矩状裂周围皮层称为视觉区;额叶皮层大部,顶、枕等其他部分都称为联合区,它们都受多通道的感觉信息,汇通各个功能特异区的神经活动。

左、右半脑分工协作的,大脑的左右半球通过胼胝体连接。实际上是一束神经组织,负责协调左右半脑的工作。虽然左半脑和右半脑看上去很对称,实际上他们却是非对称组织,换句话说,他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诸多不同。

研究表明,大脑左右两半球是互相分工协作的。左半脑主管语言、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而右半脑则主管形象思维,如绘画、图像、音乐、对空间形状的识别等。例如:大脑的运动区和感觉区的分工,是很专门化的,每一个特定区域都负责控制身体某一部位,左半脑控制右手和右脚,而右半脑则控制身体左侧。17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最初的认识,仅仅是指我们观察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即我们看到了某种东西,听到了某种声音,闻到了某种气味等;而我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就需要大脑对感官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再认识,这个过程就叫做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解释。

知觉是对感觉的进一步升华。首先,知觉是对感觉收集到的信息的解释,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并尝试用词语去描述他;其次,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再次,知觉还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应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的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解释的过程。

比如,当我们的视觉受到光的刺激,视觉神经就会把刺激信息传输给大脑,这样便产生了“感觉”,结论是眼睛看见了一种发亮的东西。然而我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呢,大脑通过对感觉信息的分析,并参考以往的经验,得出结论,告诉我们看到的什么光。在这个过程中,人脑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了筛选、组织、判断和解释,从而对客观事物从整体上进行了把握,因此认识更为深刻。18

知觉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不仅受到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还极大的依赖于人们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受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知觉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例如,按照何种感觉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皮肤知觉;按照反应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知觉的正确与否可以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错误知觉又包括形状错觉、大小错觉和方向错觉等。

整体性是指我们对事物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人们会根据经验将不同的感觉整合成为一个完备统一的整体,这种感觉的综合联系,心理学上叫“统觉”。例如传说中李方膺画风的故事:

清朝时,江苏南通有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李方膺。有一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做客。大家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谈着谈着,话题转到了绘画上来。其中一个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入画,我看就是一种东西画不来。”有人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轻轻地吐了一个字:“风。”大家听了沉吟不语,觉得的确如此。李方膺却不以为然地说:“风!能画,完全能画。”在场的人都好奇地催促李方膺,当场给大家画一张“风”。李方膺也不推辞,铺好纸,润好笔,沉思片刻,俯身画起来。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果然把“风”画出来了。众人忙上前观看,只见画面上有簇坚韧茂密的竹子,很用力地向一边倾斜着,使人一看就强烈地感到有一股狂风正在呼啸着吹过,似乎还能听到竹叶互相摩擦的“沙沙”声。无形无影的风,让李方膺画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了,在场的人无不连声称赞。自此以后,“画风”便成了耐人寻味的趣话。

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与我们感官的刺激在不断变化,我们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恒常性。例如,就视觉而言,随着观察的距离、角度和明暗条件不同,视网膜上的物像各不相同,但视觉系统发展出维持物体的知觉表征的倾向,从而使得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观察条件来校正信息的输入,不至于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而疲于奔命。

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以及方向恒常性。

让我们来看看大小恒常性的例子。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从远处开来的一辆车很小,但大小恒常性仍然能够使我们知觉到它的大小足以载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为我们提供它的大小线索;反过来,知道了它的大小,如一辆汽车,也为我们提供距离线索。大小和距离在知觉上的这种相互关系发生误用就可能会产生错觉。右图所示为埃姆斯房间错觉,房间被设计变形,但如果用单眼从窥孔往里看,它的形状是正常的。在近角的这个人大得有点儿不成比例,因为我们是按照他和远角的人离我们同样远的假设进行判断的。

恒常性是知觉的一个特性,这是由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而致的结果,在知觉事物时,并不以事物被知觉的条件(即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说一个人高1.70米,所以无论他是在眼前,还是在百米之外,我们看埃姆斯房间错觉见他,都会晓得他是1.70米的个头;同样,我们看电视时,并没有觉得电视里的人被缩小了,这是因为周围环境、人物相互之间的比例不变。又如白纸,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是不一样的,在很暗的屋子里的白纸的颜色,比很明亮空间中的黑色还暗,但是你感觉它还是白的,不会感觉它是黑色。这些例子都是知觉的恒常性的体现。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中,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感知它。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知觉的目标之一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即便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人也能够依据特别微小而零散的线索试图对刺激物命名,并把它归入到熟悉的一类事物之中。

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从未接触过(甚至从未听说过)冰箱、彩电、洗衣机、音响等高档家用电器,因而即使面对这些商品,也很难作出准确判断。消费实践和知识经验水平的不同,造成消费者之间在知觉理解能力和程度上的差异。知识经验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知觉迟缓和肤浅。

又如,前一章提到的小明所玩的《怪物猎人》,对一个从来没有听说和玩过《怪物猎人》的历史老教师而言,你给他提到这一名字时,即使他听到了,也一定不知道是什么,他就是看到你玩的画面,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虽然他的知识面比你广,而对一位玩家而言,则完全能理解其中的信息和画面了。

让我们来关注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象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种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由于人每时每刻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众多,因此不会,也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信息进行反映,而是主动地挑选某些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以形成清晰的知觉,并迅速而有效地感知客观事物来适应环境。

知觉的选择性就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征、标志、性质优先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的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他们的知觉会变得格外清晰,这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有密切关系。例如,即使在专注地读一本书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的时候,如果突然被叫到自己的名字,我们马上会警觉起来;在做英语跟读训练时,我们会自动排除朗读以外的所有声音,这就是选择性在起作用,心理学上也把它称为鸡尾酒会效应。我们的听觉会根据日常各种各样的情况切换注意的方向,进行信息选择。

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过程。知觉的选择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的实践服务的。

知觉的选择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的说,强度较大、色彩鲜明、活动性、变化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组合比较规律的刺激物(即良好图形)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选择性既受知觉对象特点的影响,又受知觉者本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态度、爱好、情绪、知识经验、观察能力或分析能力等。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知觉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积极的、光明的、充满灿烂前景的;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却是消极的、暗淡的、看不到希望所在。同样是夕阳,李商隐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言“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不同的感叹,不同的感受,而这一切的关键,只在于我们究竟是选择积极还是消极的眼光去看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多彩的人生,只要我们愿意转换我们的视角。用心地体验,积极地选择。19

知觉是一种比感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知方式,能够使人们更快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但是知觉也会出错,有时候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从而产生了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但是它不同于判断失误,或者在异常心理状态下,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征而出现的种种歪曲。

很多人把错觉误认为是一种灵异现象,内心对其充满恐惧,例如一个人在黑夜走在回家的路上,有时会把随风飘动的树影当作人影,把自己的脚步声当作别人的,以为有人在跟踪自己,越想越害怕,其实是人们的恐惧心理在作怪。诸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现象,都是因为人的主观情绪因素造成的联想和感觉,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错觉。

世界上真的有人经历过“灵魂出窍”吗?

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曾经经历过“灵魂出窍”的经历。然而世界上真的有人经历过“灵魂出窍”吗?那些神秘的“濒临死亡”状态与“灵魂出窍”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濒临死亡”和“灵魂出窍”的奇怪的现象是睡眠疾病中的一种——快速眼动期入侵(sleep disorder rapid eye movement (REM) intrusion),在这个现象过程中,人的意识可以早于身体苏醒,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会产生意识脱离开自己身体那样的幻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出窍”。研究者同时还相信,当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这样的现象发生时,就会立刻引起快速的眼动期入侵,从而导致“濒临死亡”的经历产生。这也就意味着“濒临死亡”和“灵魂出窍”是人们突然进入一个“睡梦般状态”(dream-like state)的错觉,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濒临死亡”和“灵魂出窍”是一种睡眠疾病。而为什么许多人宁愿希望或者相信是“濒临死亡”和“灵魂出窍”呢?因为这与我们的文化给予我们的经验和集体无意识有关。是知觉的理解性的体现。

美国亚特兰大居民帕姆·雷诺兹可以说是有证据可查的世界首个经历“灵魂出窍”的人。1991年雷诺兹经历了一场脑部动脉瘤手术,手术需要医生将她脑中的所有血液排除掉,而雷诺兹因此也处于了医学中所说的“脑死亡”状态长达45分钟(注:原文数字)。手术结束后,当她苏醒时却惊人的描述了她在“脑死亡”过程中的所有经历。她表示她刚才与逝去的亲属们进行了交流,甚至于她也详细的描述出了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连医生从她的头脑中取走了一块骨头她都清楚地记得。雷诺兹的经历就是所谓的“濒临死亡”与“灵魂出窍”。而据相关资料统计,大约有18%的人经历过“鬼门关”,他们都是在心脏病发作之际体会了“濒临死亡”。

专家普遍认为,肯塔基州立大学研究者的理论可以很好地对“濒临死亡”和“灵魂出窍”诸多方面特征作出合理解释,目前,人的大脑中可以引起快速眼动入侵的地带已经得到确定,它位于脑干。此外,脑干的活动事实上可以独立于高级脑(higher brain)。因此当脑中的高级区域死亡后,脑干仍然可以继续运转,从而快速眼动期入侵现象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来也很有趣,“灵魂出窍”的破解是科学家在一次偶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在几年前,瑞士神经学医生奥拉夫·布兰科在对一位43岁癫痫病人进行常规检查,他通过脑地形图分析系统对病人进行检测,他首先将电极植入病人脑部,观察当医生施加电刺激时,病人大脑各部分控制着什么样的功能。就在他对脑部的其中一部分进行电刺激时,病人突然感受到了“灵魂出窍”的感觉,并且表示竟然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而当他连续对那个部位进行刺激时,病人每次都会产生那样的“经历”。布兰科立即意识到,原来当他对病人脑部位于“颞部顶骨连接部位”的叫“角回”(angular gyrus)的区域进行刺激时,会立刻导致“灵魂出窍”现象的产生。

布兰科认为,颞部顶骨连接部位(temporal parietal junction)也是大脑中控制身体感知以及位置感觉的区域,当它在和“角回区域”处理大脑信息发生交错时,我们就会立刻感到自己的意识从身体中释放出来,于是就会出现“灵魂出窍”的感觉。这种交错现象一般只能出现在强烈刺激和“濒临死亡”状态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极度悲伤或极度兴奋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灵魂”。

布兰科与肯塔基州立大学的研究学者们都在对“濒临死亡”与“灵魂出窍”进行着科学的解释,科学家相信,“濒临死亡”与“灵魂出窍”是快速眼动期入侵受到刺激的结果,“灵魂出窍”是由大脑中高级脑的神经反应;它完全是一种科学现象,并不是那么神秘,只是人在处于“濒临死亡”时才会出现。目前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当人处于“脑死亡”状态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是否还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20

错觉的产生与我们的感官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我们用眼睛来观察外界事物,看到的有时是和实际相差很大的。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看到银幕上人物的动作是连贯的、不间断的,而实际上拿出电影胶片会发现所谓的连贯的画面是有很多明暗相间的图片组成的,只是在播放时,图片以每秒24幅的速度变换,人的眼睛便无法辨别出中间的断开部分,因此把“跳动”的画面看成是连续的动作。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它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视觉暂留现象首先被中国人发现,走马灯便是据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视觉暂留运用。宋时已有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随后法国人保罗·罗盖在1828年发明了留影盘,它是一个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盘的一个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子里出现了。这证明了当眼睛看到一系列图像时,它一次保留一个图像。

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如,当你掂量一斤棉花和一块铁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形式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是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据说,有位青年去拜访爱因斯坦,请求他简单地阐述相对论。爱因斯坦想了一下说:“当你伸手向你的父亲要钱时,10分钟你会觉得太长;当你和女朋友携手游玩时,10个小时你会觉得太短。这就是相对论。”可见,爱因斯坦也是把时间看做是相对的。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等话的含义一样,实际上,客观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变快或变慢,只是人们所从事的内容和情绪影响了对时间的估计而已。

在线段与圆等比较简单的图形周围额外添加一些线段或者图形,原先的图形就会受到影响,在大小、形状或方向等物理特征上出现知觉歪曲的现象。我们把它们成为几何图形错觉。其实这只是我们主观感觉上的错误,而实际上图形的物理特性并没有发生变化。

错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并不是总给人们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把错觉用到建筑物形状设计、服装设计、图案设计、房间布置中,却能够引起人们意外的心理效应,给人们生活带来舒畅和愉悦。例如,我们在不经意间看装饰用的彩灯时,会觉得彩灯在来来回回地往返运动着,其实只是一排彩灯轮流在闪烁罢了。还有,如果我们在笔记本每一页的角上都画上有细微差别的图画,再按顺序一翻,这时你会觉得图画在活动。月亮错觉

这是一种壮观而又迷惑人的错觉:月亮刚刚在地平线上升起时看起来比在天顶时要大!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月亮还是同一个月亮,它并没有改变大小,也没有改变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不管月亮位于天空的哪个位置,它的大小都是相同的。该图是拍摄的一张时序影像,每隔2.5分钟对月亮进行一次短暂曝光,而最后一次的曝光时间较长,以带出西雅图市的美丽全景。从中可见,月亮的直径实际上未曾变化。如此说来,照相机做了忠实的记录,人眼却不能“眼见为实”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月亮错觉呢?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解释它,但至今仍无定论。图 月出西雅图

心理学上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理论。(1)表面距离假说(apparent distance hypothesis)。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考夫曼等提出的月亮错觉理论。该假说认为,当远近不同的两个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大小相同时,人们就会根据经验判断远者较大,近者较小(远处的牛和近处的羊看来一样高时,却知牛比羊大)。月亮接近地面时,由于空气透视等原因,在心理上就会觉得它比在当空时较远。于是根据远者较大、近者较小的心理原则,自然就会判断当空的月亮较小。(2)相对体积假说(relative size hypothesis)。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利斯特里提出的月亮错觉理论。该假说认为,人所见到物体体积的大小,并不完全以视网膜上的像为根据,而是要同时参照物体周围环境中其他物体后才能作出判断。除了附近物体的大小外,物体本身所在地周围的空间大小也是重要的参照标准。月亮接近地面时,其周围空间小,就显得月亮特别大(形成对比);月亮当空时,因为周围空间开阔,相对地就显得月亮较小。

多年来,有关月亮错觉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相信总有一天会有完整科学的解释。相关心理学概念

1.什么是感觉、知觉感觉是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声音、颜色、气味、温度等)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例如,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酸甜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我们的知觉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作整体反映,是因为:一、客观事物本身就是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的有机整体,二、我们的大脑皮层联合区具有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的机能。感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主要表现现在以下3个方面:A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B两者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脑的活动。(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和知觉的相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B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C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3)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初级阶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3.感官协同效应学习时使用的感官越多,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参与收集信息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丰富,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扎实。也就是说,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参与记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这叫做“感官协同定律”。科学研究发现,人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但是如果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知识的65%。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做过一个实验,也证明了这个理论。他把智商相近的10个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屋里只有5张椅子和5本《圣经》,第二组在室内除5本《圣经》之外,还有几本宗教故事画集,并播放宗教音乐,然后要求两组被试者都背诵《圣经》。结果发现:第二组成绩远优于第一组。这是因为第二组学习《圣经》时,使用的感官比较多。宋代的大学者朱熹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读书法,叫做“三到”读书法。他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的这个理论被后代的许多文人奉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包含了两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视觉和听觉。当今的电化教学(视听教学)也是利用感官协同原理,使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生动形象与隋绪感染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懂得感官协同效应。比如,小学生对多位数除法的算理很难理解,老师就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边看边想边说。在几何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去摸、折、围、剪、拼、搭用纸做的几何图形,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在脑中想象,就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我们学习游泳,也可以通过听讲、读书、看图、看电影、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获得游泳的知识。此外,最好亲自下水去实践。这样,视觉、听觉、触觉各种感受综合起来,就能够更快地学会游泳的技能。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多种感官,如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读,或者亲身去做,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4.对比效应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对比感,有利于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而使感知者有效感知。这叫做“对比效应”。这是因为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会在对比中加深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没有诱导作用,就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说的都是对比效应的作用。对比效应在艺术中是经常使用的。我们都听说过“万绿丛中一点红”,也会发现画家为了把物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用两种互为补色的色彩来表现物体和它所处的背景,比如把奔腾在绿色草原上的骏马画成棕红色,把草原画成碧绿色。这会使两者变得更加鲜明,给人更强的视觉冲击。诗词中,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都利用了对比效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在饮食上,对比也可以使味道更加鲜明。一顿饭菜,如果所有菜都是近似的滋味,比如都是偏咸或偏酸的,就不容易引起食欲。相反,有咸的,有酸的,有肥腻的,有清淡的,风格杂陈,相得益彰,就比较可口。教学中,有的老师也懂得应用对比效应。在给学生讲三角形分类定名时,讲直角三角形,一般要同时讲另外两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不是直角三角形,更容易加深对直角三角形的理解。我们说明一个事物时,如果能找到和这个事物形成对比和反衬的事物,拿出来同时进行说明,可以取得更加突出的说明效果。比如推销员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时,可以拿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进行比较,以突出自己产品的优势。5.功能固着心理人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看到一种东西的惯常的功用后,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而且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比如在一次心理实验中,实验者拿出一支蜡烛、一枚图钉、一盒火柴,要求被试者利用这三个条件,把蜡烛点燃,并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被试者想了很久,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法。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需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然后用图钉把空火柴盒固定在墙上,再用蜡油把蜡烛粘在火柴盒上就可以了。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想出解决办法,是因为他们只把火柴盒看做是装火柴用的,而没想到它还可以固定蜡烛。“功能固着”心理,经常使我们以习惯的方式使用物品,而想不到用新的方式运用它。功能固着心理是人们定势思维的一种反映。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硬币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有人想到它还可以用于导电;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有人想到它可以用于扑灭烈火。但是生活中具体的现实,永远高于理论的教条。在一次研究人的创造思维的会议上,日本创造学家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别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曲别针有多少种用途?”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上信雄自己证明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上来一个条子,写着: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用途。这个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的用途还有:由于其相同的质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多种反应;可以变成1、2、3、4、5、6、7、8、9和加减乘除符号,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也就是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很多人的视野和心理上存在局限,受到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的影响,使自己的思维受到束缚,而难以发现一个物品的其他新用途。而且一个人对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越熟悉,就越难发现这种物体在其他方面的新功能。比如:发卡是女同学用来卡头发的,所以人们一般想不到它可以做螺丝刀拧螺丝钉;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所以人们想不到它还可以做教鞭或指挥棒;等等。功能固着心理使我们在遇到特殊情况而常规工具又不足的情况下,无法解决问题。有时你要搬动一个家具,需要测量一下屋里某个地方的空间能否容得下,但是手头没有尺子。这时你可以利用其他的东西当尺子用,一根绳子,一个画框,都可以进行测量。又如,头上撞了个包,如果用冰袋敷可以消肿,但这需要找到袋子,还要冻一些冰块。其实你可以买一根雪糕,把它放到头上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再如,凡士林一般是用来擦手的,因其有油性,用来润滑生锈的门轴只要我们开阔自己的思维,善于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一个事物,就可以发现它的多种用途,从而在生活中更加方便地解决问题。6.大小刺激定律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心理刺激的规律:人们受到第一次刺激,能够缓解第二次受到的较小的刺激。这叫做“大小刺激定律”。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他的左手上必须放超过306克重的砝码,他才会感到两只手的感觉有所差别。如果一个人的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这个人才能感受到差异。后者和前者相比,增加的刺激要达到2倍才能让人感觉到差别。这是因为,后者的第一次刺激更大的缘故。我们都很容易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一种报纸或公共汽车票的价格,由原来的1元涨到2元或3元,很可能让人接受不了;可是如果一处房产原价30万元,涨了2万元,就不会给人很突出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生活中,这个定律在许多方面都有体现。比如爱情中,有些人总抱怨,结婚后对方对自己不如先前那么好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两人还不熟悉的情况下,互相不经意的接触、一个眼神、一句叮咛……都会让人印象深刻。可是结婚后,还是那些同样的举动,却不如当初那么能调动彼此的感情了。因为在经过长期的恋爱和结婚这样大的“刺激”后,细微的体贴和亲密这样的细节,就显得不那么明显,无法起到和过去相同的作用了。管理中,这个规律有时可以运用在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中。比如一家公司想要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为了不使这个事情显得突出,引起很大反响,就先对和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比较大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中,再把矛头指向既定的目标。由于有第一次冲击,后来的冲击就让人麻木了,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应。在谈判中,也可以应用这个心理战术。如果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对对方不利的细节,就比较容易使对方接受。因为,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对方容易受到诱惑;而和这个比起来后面的不好的部分,只是个小刺激,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手段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麻痹,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显得不那么严重,以使对方更容易接受。当我们想要对方接受一种不容易接受的条件时,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在前面放一个大的“烟幕弹”,这会使后来的真正目标,显得不那么严重,从而更容易被接受。相关链接

视觉暂留小实验A.注视下图中心四个黑点15秒~30秒钟!(不要看整个图片,而是只看那中间的4个点!)B.然后朝自己身边的墙壁看(白色的墙或白色的背景)或者看此页面的白色部分。C.看的同时快速眨几下眼睛,看看您能看到什么?

知觉的模糊在这个插图中,你看见的是一个老妇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少女?她们都存在于插图中,但你不可能同时看见老妇人和少女。一旦你知觉到这两种图形轮廓,看一看你是否能够在这两种图形轮廓之间来回转换。造成这种“可逆图形”的原因是由于大脑对同一静止图像赋予了不同意义的解释。你对每一种图形的知觉总是保持稳定,直到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区域或轮廓上去。某些区域或轮廓趋向于提供一种知觉线索,另外一些则支持另一种知觉。如果这一图形中的某些轮廓线所表达的意义不是非常暧昧的话,你的知觉就不会产生这一图形与背景的转换。当图中少女的脸部轮廓变成了老妇人的鼻梁的轮廓时,脸部的其他部分也就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当某一轮廓线被知觉系统暂时知觉为鼻梁时,那么这一轮廓线之下的轮廓线就会被知觉为嘴巴,之下的轮廓线就会被知觉为眼睛。这些局部的轮廓线的感知觉彼此联系,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知觉形象。对整体和局部的知觉将相应的发生联系,最后对图形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知觉形象。你的视觉系统总是趋向于将类似的或相关的图形区域知觉为一个整体。在这两种图形(少女和老妇人)之间不会存在任何中间图形。将注意力集中于不同的区域或轮廓线,就会产生知觉的变化。然而,你有意地转换凝视的对象并不是产生知觉变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过程完全可以是自发进行的。即使你用眼睛紧紧盯着这一幅图片,知觉转换现象依然会发生(尽管转换频率可能会少一些)。因此,心理学家说:“知觉是对感觉现象的解释。”

错觉图片目前有许多使眼睛眼花缭乱的错觉图片,这些图片是利用人眼错觉制成的。视觉后像:盯着下图中的灯泡看三十秒钟以上,尽力不要移动目光。然后把目光移向任何白色的区域。看到灯泡发光了吗?这就是经典的“视觉后像”。这是怎么回事?!视觉系统对变化的刺激更敏感。当刺激变成白色时,原来注意黑色的细胞,反应比其他细胞更强烈,产生更亮的后像,好像是一盏点燃的灯。

三、“我怎会想不起来”——记忆中的秘密

21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经历了好多事情,但是有的事情早已经想不起来,而有的事情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这是为什么呢?古时候人们对记忆也有研究,但是往往习惯用神学来解释,他们试图想出各种专司记忆的神灵,还把思想比作鸟舍,代表不同信息的鸟会飞入鸟舍就形成不同的记忆。我们承认古人想象力丰富,却不能被其所误导,而应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内容很广泛,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有的很快消失了,有的变成了经验被保存,在合适的情景状况下,就会在脑海中重现。

记忆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人们把从外界感知到的信息存入大脑,便会为人们认识新的东西提供知识经验,帮助人们不断地积累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促进人们心理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一个人失去记忆,就会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很难成长起来。因此,记忆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机能,谁也离不开它。22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大脑系统活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包括识记、保持和重现。

识记,就是通过感觉器官将从外界收集的信息传给大脑,让大脑感知到并产生知觉。保持,是将识记下来的信息,短期或长期的留在脑子里,使其暂时不被遗忘或者许久不被遗忘。重现是指在人们需要时,把已识记过的材料从大脑里重新分辨并提取出来的过程。包括两种情况,当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能明确的把它辨认出来叫再认;即使识记过的事物不在自己面前,仍能使它表现出来,称作再现。

记忆形成的3个阶段分别是对信息的不同处理,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存储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记忆理解为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我们的大脑每天会接受很多信息,人脑会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处理,有的信息被瞬时遗忘,而对有的信息却进行了编码和存储,形成记忆,等到需要时,或者受到类似的环境和氛围的刺激和唤起,对存储的信息进行提取和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情感,思考过的问题等,都会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当遇到适当的刺激,就会被“激活”,使以往的情境或体验得到重现。23

记忆的种类很多,通常我们会把它们归为以下4种类型:视觉型记忆

视觉型的人借助视觉系统来记忆事物,他们对看到的东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美术家、设计师等,其视觉记忆能力是特别强的。当然同样的视觉记忆,有的侧重于形状的记忆,有的侧重于颜色的记忆。但是总的来说,使记忆材料视觉化,对提高这类人的记忆水平是很重要的。听觉型记忆

听觉型的人能够牢固的记住耳朵所听到的东西。像歌唱家和作曲家等,就都是拥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旋律感的人,他们对于声音这类材料很容易记住。盲人往往都具有非常发达的听觉记忆能力,他们也属于听觉记忆的人。运动型记忆

运动型的人通过动作系统来记忆周围的事物,他们心灵手巧,对运动技能有很强的感知领悟能力,学过的各种体育动作或艺术技巧都能马上记住,像体操运动员、舞蹈家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人。混合型记忆

混合型是指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毕竟人不能只使用一种方式去认知世界,只是不同的人可能更倾向于某种类型。也就是说,即使是视觉型强的人,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嘴读,用耳听,用手写,以构成立体的印象。通过各种感觉来进行记忆,才能记得更好。24

我们的记忆存储在哪里?人的记忆与脑部机能密切相关,大脑是人类“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记忆是心理的基本功能,而心理是大脑对事物的反映,因此对记忆的研究也就是对大脑奥秘的挖掘。经过科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记忆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共同研究,他们认为记忆存在于覆盖在人脑表面的大脑皮层之中。

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单元是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都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它的边缘有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当大脑受到刺激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在神经细胞上生长出更多的突触,使神经细胞彼此相连,从而实现神经元跟其他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接受,随着神经联系的总量增加,就会形成记忆,被存储于大脑皮层之中。

有人感到疑虑,大脑这么小,怎么能存储那么多信息呢?大脑皮层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大脑皮层中却包含着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个神经细胞上又大约含有三万个突触,这样计算的话,可供存储信息的空间是难以用数字来形容的。如此庞大的体系使我们大脑成为一个无比巨大的信息存储库。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大约可以存储十亿册图书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一秒钟给人的大脑中输入10个信息,这样持续一辈子,还会有剩余的空间。因此,我们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