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1 23:12:39

点击下载

作者:郑冬冬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试读:

第一章 绪论

健康的心理既是大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又是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心理障碍者日益增多,并呈现出“高文化和高发病率”的倾向。大学生既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又是一个心理问题易发、多发的特殊群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章重点从心理健康概述、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基本途经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交友和求职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情绪尚不稳定等因素,很容易产生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本节重点从健康的观念、心理健康的内涵及标准、心理健康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个体从诞生伊始便祈求健康。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健康概念的认识也随着社会发展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一)健康的初始概念

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辞海》(1989年版)中也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二)健康新概念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变革,健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不再局限于无躯体疾病。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是对健康较为全面、科学、完整和系统的定义。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等各方面因素分析,不仅看其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其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为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够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会感到过分紧张。

2)社会生活的态度积极,对于大事小事,不过分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由这10条标准可以看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等情况,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当心理出现障碍时,也会导致生理疾病。(三)亚健康概念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又称为“次健康”“疾病前状态”“灰色状态”“潜临床状态”、“半健康人”等。它具有以下特征:生理、心理和躯体均存在活力减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现象,即有自觉症状,但在做全面的理化检查时又未能发现异常或处于临床状态,没有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有15%,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人群进行大量调查后,对健康的概念作了如下的阐述:“健康就是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活动,保持乐观、蓬勃向上及有应激能力。”二、心理健康的内涵及标准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引入的,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它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是已经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和追求的目标。(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的因素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重视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什么是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心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两个复杂的问题,对此,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论述。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精神医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给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

心理卫生学者阿可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具备“有价值心质”,即:①有幸福感。②和谐(指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之间协调)。③自尊感(包含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接纳与自我评价)。④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⑤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该年龄应有的行为)。⑥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积极主动,能应变)。⑦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⑧在环境中自我独立(独立自主,自由而自律)。⑨有效适应环境。

综合上述,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具有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衡量生理健康有一系列客观的标准,如血压、心率、体温、营养情况、身高与体重的比率,甚至还有视力和听力等。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体、明确和容易把握,目前,国内外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都有过研究和论述。

1.中国古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国古人所讲的“君子”“仁人”“贤人”“至人”“圣人”等,就是具有健康人格的心理健康的人。具体来说可分为五种:①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保持情绪的平衡与道德。古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④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像孔子那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⑤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古人讲:“君子要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心理健康的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3.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标准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地了解自我,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4.多数人所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我。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善于与人相处。⑤情绪波幅不大,心境良好。⑥能有效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⑦保持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⑧智力正常。⑨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⑩心理行为符合正常要求。

上述标准可供参考,但多数人未必全能做到,这是很正常的。耶鲁大学前牧师威廉·斯隆·柯弗同曾明确指出:“我也有毛病,你也有毛病,这就对了。”因为完美的东西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并且优秀的东西也不易求得。同样,完美的心理健康是不可能的,而且不切实际,违背了人类本性。我们只要能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并且在不懈地向优秀接近,我们就是很健康的了。(三)进行心理健康判断时的注意事项(1)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心理一定不健康。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要持续多久才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2)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心理健康所描述的只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表现状态或发展水平,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与时俱进、因地而异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应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者的整体人格协调,积极乐观,但也不是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其个别方面也可以有不适应,人格方面也会有一些弱点。同样,对一个所谓的心理障碍患者而言,他往往也只是人格的某一方面(如社交、情绪等)不适乃至偏离正常,所以仍有某些积极的人格特征,或者说在其他方面还可能表现得“很健康”,比如一个社交困难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可能很优秀。(3)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根据心理健康的状态、水平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健康、亚健康、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不同的状态。每个人的心理在一定时期必然处于其中的一种状态,并且可以在这些状态之间转换。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遭受连续挫折、生活不顺利时,如果不注意心理调适,就可能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以致过渡到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同样,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恢复到心理健康状态。我们所作的每一次判断都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态,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将来,但与过去和将来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应用发展的眼光判断心理健康状况。(4)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体验、人生态度。快乐与忧愁、幸福与痛苦并不取决于外部环境,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如何感受。现实是客观的,但反映它的人的心理却是主观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不利条件、挫折虽然给我们目标的实现增加了一些困难,但可以磨炼意志,更具有挑战性,能使我们体会到更大的追求乐趣并积累精神财富。唾手可得的成功和荣誉很可能会使一个人飘飘然而迷失自我,掩盖了自己的缺陷,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无论顺境与逆境、成就大小、地位高低、富裕贫穷,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心理健康的障碍。人人都可以选择快乐。(5)正确理解心理平衡与适应。不少人认为“知足者常乐”“与世无争”等所谓的“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这种心态只是一种心理平衡状态,要么是对更美好生活缺乏追求的自信,要么是对现实矛盾的逃避,并非是真正意义的心理健康。同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样,人的心理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追求平衡——打破平衡——追求新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发展。心理健康并不是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两极的中间位置。如果仅停留于平衡、满足的状态,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心理就不能发展,只能停留在一个“健康”水平上。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心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健康”显然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四)心理亚健康

1.心理亚健康的含义健康心理学根据心理测验统计结果、症状分析、个人内心体验来评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用健康与不健康来表达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事实上,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没有心理障碍与疾病,但又感觉心理不健康”,这就是心理亚健康,也称第三心理状态。

2.心理亚健康的特点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与心理健康的人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常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腿痛、疲劳乏力等不适表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又有情绪低落、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不良表现。

现代人陷入心理亚健康状态有七大信号:①焦虑感——烦恼不堪,焦躁不安,生机的外表下充满无助。②罪恶感——自我冲突,有一种无能、无用感。③疲倦感——精疲力竭、颓废不振、厌倦、无聊。④烦乱感——感觉失序、一团糟。⑤无聊感——空虚,不知该做什么,不满足但不思动。⑥无助感——孤独无援,人际关系如履薄冰。⑦无用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卑内疚。

3.心理亚健康的自我调适心理亚健康是一种比较痛苦而又无奈的心理状态,它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正如联合国专家预言的那样:“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吴静吉为现代人维护心理健康,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开出了12条良方:①重视快乐的价值。②诚实待己,怡然自处。③不庸人自扰,拒绝杞人忧天。④抒发压抑感受,清理消极问题。⑤发展积极乐观的思考模式。⑥掌握此时此刻的时空。⑦确定生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⑧降低期望水平,放缓冲刺脚步。⑨追求人生理想,建立亲密关系。⑩追求有意义的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创意。??尊重自己,亲近别人。??积极主动,分秒必争。

心理亚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将人的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力。因此,只有帮助个体正确认知心理亚健康,掌握有效的调适方法,才能摆脱心理亚健康状态,形成健康的心理。三、心理健康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世界范围内国家的竞争既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开放、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使个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完成学业的保证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一个人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就会使其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保持身体健康。

情绪健康、性格良好、意志坚强的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上的压力,发挥学习主动性,采取科学的方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研究表明,心情处于愉悦状态,有利于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得学习效率提高。(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

人格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然有心理活动的参与,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能否保持心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抵制不良影响,对于培养健全人格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是人们进行工作、学习、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有了健康的心理,大学生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使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使意志坚强,自我意识完善,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总之,大学生如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就会慢慢养成稳定的、相对健全的人格,同时,健全的人格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只有心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才能为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体验,影响到他对当前生活与处境的适应以及对未来前途与命运的把握。(四)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智力发展的必备条件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个大学生朝气蓬勃、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焦躁、担心、忧虑、惧怕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就业等问题,不少大学生苦闷、孤独、焦虑、冷漠甚至精神崩溃,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一)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比较健康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群体,被认为是风华正茂的一族,根据全国各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都比较健康。他们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较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较健全的意志,不怕困难,果断、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基本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二)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

心理障碍是所有心理与行为失常的总称。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水平、较高文化程度和较高自尊心理的群体,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大学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测查,发现该量表所测的10项因子中,除躯体化一项外,其他各项因子皆显著高于国内成年人。这些测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同年龄青年和正常成年人。(三)大学生心理问题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调查发现,大学生日常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在性别、年级、城乡等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与他们的心理特点、生活方式及所遇问题的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同。大一主要是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如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学习方法等的不适应;到了大二,各种问题开始暴露,住在同一宿舍,有的同学长期不打开水,只管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有的同学经常用别人的牙膏不打招呼等,这些日常琐事引发的矛盾也随之而来;大三的突出问题是恋爱情感问题、求职择业问题等。其中,大二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在大学各年级中最高。

从性别看,男生的问题比较分散,表现为人际交往、恋爱、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个性塑造、自我评价等,各项比例均较低;而女生多集中在人际交往问题、恋爱和情感问题上,此外,情绪问题(尤其是自卑问题)、学习问题等也占有一定比例。

从城乡生源看,城市学生涉及的心理问题较广泛,但比例均较低,如人际交往、个性塑造、能力培养、事业发展、情感问题等;而农村学生的问题则多集中在人际交往、自卑情绪和环境适应上。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智力发育成熟,精力充沛

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由于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他们不再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开始主动地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一方面独立思考,理论思维的能力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经历了紧张充实的高考生活后,到大学则放松了学习,导致生活无目标,有时表现为无所事事或胡乱发泄精力。(二)自我意识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增多,大学生有了更多独立的思想和主见,对自我的认识能力也逐步增强。但有时在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则会表现得沮丧或对自己缺乏信心。(三)情绪丰富但不稳定

随着大学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且强烈。他们一方面对学习、工作、师长、同学、友谊、爱情以及周围事物充满积极情感,另一方面又容易走向极端,出现各种不良或消极情感。任何事物都容易激发其产生不同的情绪,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不够,因而某些时候会因一点小事大动肝火。(四)独立性增强

大学时期,由于脱离父母监护,生活空间扩大,大学生独立感、成人感增强。大学生迫切希望享受这样的独立生活,但又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反而不能适应。(五)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大学生对校园和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观点、新理论表现出浓厚兴趣,容易受其影响。他们一方面喜欢求新求异求变,另一方面又容易真伪不辨,是非不清,产生偏激行为。(六)渴望与他人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更为强烈

大学校园里青春洋溢,每个人都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但由于身体发育成熟,性意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在大学里认识异性朋友。(七)意志的目的性和持久性突出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直接制约人的成功、成才。大学生在学习上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确立了富有社会意义的个人理想。为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己的目标,能长期勤奋努力,克服困难,具有顽强的毅力。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与现实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如果能通过努力和他人帮助处理好这些矛盾,就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如不能很好地调节,则可能诱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一)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比较常见。新生来到大学后,吃、穿、住、行等方面都要自主独立进行,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需要调整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如有的同学自理能力较差,抱怨打水太远、吃饭太挤、洗衣太累;有的学生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不会;有的学生不习惯住校,觉得在寝室很别扭,特别是就寝时吵闹,不按时熄灯,感到睡眠严重不够,流露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依恋之情,有一种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二)学习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上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每一个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都依然有过“挑灯夜读”的经历。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会突然觉得学习压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再没有人要求自己必须学习,从而放松了学习,降低了学习动机,等到学期结束或是毕业前夕,才发现已经有了严重的学习问题;还有一些同学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方法,进而感到学习吃力、学习压力大。(三)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大学不仅意味着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意味着进入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之中。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口音、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如何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成了不少大学生所面临的难题。许多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抱有比较理想化的期待,对他人要求过高,一旦他人没有实现,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或造成对人际交往的不满。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或不足,产生强烈的自卑或自负情绪,不敢或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四)独立和依赖的冲突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成人意识逐渐增强,渴望独立和自由,强烈要求社会和他人承认其成人资格。但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经济上不独立,不得不依靠父母和学校。所以,在大学生身上,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依赖他人;既想摆脱父母师长这根“手杖”,但真的脱离又自感不行。西方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作“为冲破父母的襁褓而战斗”。(五)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问题

大学生步入大学后在脑海里都会设计美好的未来,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会影响到理想的实现,这一矛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大部分学生试图努力重建被现实排斥的自我,重新树立人生目标,也有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冲突而变得消极颓废、悲观失望、心理失衡、看不清前进的方向、目标模糊、成就意识淡薄,甚至破罐子破摔。(六)情感情绪困扰问题

学习负担重,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人际交往等问题常使大学生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又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和情绪表现,因此,在生活中必然会有一些情绪困扰他们的心理,这使得他们容易大喜大悲,情绪很不稳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七)网络依赖问题

有研究发现,60%的大学生网络活动正常,主要集中在发邮件、学习、查资料方面。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一天上网六七个小时或更长时间,通宵达旦,夜不归宿,主要是玩游戏、聊天等,这必然影响其身心健康,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和与同学的交往,不利于健康成长。(八)情感恋爱问题

人到了青春期,生理发育成熟,性意识萌动,会渴望与异性交往。大学生活的特殊性更是将这种渴望转变成了现实。不少学生在大学阶段都有恋爱行为,但由于与异性交往的经验不足以及对爱情的理想化,则可能造成与异性感情沟通、交流的障碍,让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九)经济方面的心理问题

随着教育成本的提高、学费的增加,不少学生在校时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学生中存在盲目攀比的不良现象,使部分学生忘记了肩上的重任,忘记了父母的艰辛和期望,经受不住物质上的诱惑,因为爱慕虚荣作出了失范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十)求职择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的最后一学年,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之一是求职择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对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寻找工作,要不要进行职业转换等,常会产生心理困扰。有的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盲目择业,有的过高地评价自己,造成就业困难。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学生困惑不已甚至一筹莫展,长期的内心矛盾逐渐演变为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首要标准。而大学生一般智力都比较优秀,主要是看他们的智力能否正常发挥。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稳定,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二)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正确的自我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各方面都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既不妄自尊大地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地放弃可能发展的一切机会。自信乐观,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总的来讲,也就是能实现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三)协调、控制情绪

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能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做到“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既有较为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的朋友。(五)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人格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指标是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完整、统一的人格指一个人的所思所想与其所说所做能完全一致,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做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六)社会适应能力强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们所处的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的。如果一个人过于“老气横秋”或“天真烂漫”,严重偏离其年龄应有的表现,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心理科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十分复杂,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与特殊学习环境以及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大脑的器质性病变根据临床观察和专家的研究分析,脑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萎缩、脑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会直接导致各种心理异常表现,出现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严重遗忘症和人格异常等。

2.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在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3.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专家认为,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如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有某种障碍,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协调作用有某种障碍等,会导致病态人格等心理异常;神经类型属弱型的人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引发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4.躯体疾病慢性病人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心情忧郁,承受力下降,痛苦失望,悲观厌世,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就会想到一切不如意、不公平,产生愤怒与暴躁情绪以及内疚和恼恨感。危重病人如果对恢复健康缺乏信心,就会持悲观消极态度,情绪紧张、恐惧绝望,有时还会躁动不安、狂呼乱叫、仓皇失措;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无挽救希望时,便害怕自己会突然死去,心情一落千丈,情绪变得异常激动、暴怒。(二)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社会因素比生理因素更为重要。这里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

1.社会环境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当今时代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快”字来概括。科技发展快、观念更新快、关系变动快、信息增加快、生活节奏快、环境变化快,在这个几乎无所不在的“快”字的笼罩下,人们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突。东方重义,西方重利;东方尚礼,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西方重竞争;东方讲群体利益,西方重个人利益等。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常常会感到茫然、疑虑、混乱。如对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没有明确的认识。求新求异心理使青年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这些文化与中国现实社会又有很大差异,使青年学生陷入空虚、混乱、压抑、紧张的状态,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处于两难或多难的境地。长时间的心理冲突必然导致心理上出现适应不良的种种反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手段越来越丰富。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的延长、报纸杂志的增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一般求知欲强但辨别力弱,崇尚科学但欠缺辩证思维,当前一些格调低下的作品、书籍、报刊的泛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学校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大学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直接而深刻。学校生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变化很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乃至人际关系,都需要重新适应。如学习方面,中学老师讲很多,而大学要培养自学能力;生活方面,中学时父母照顾多,而大学要培养自理能力;从心理适应讲,中学的学习尖子周围充满着赞扬声,优越感强,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自己原有的优势不明显,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而使情绪低落。

二是部分大学生专业选择不当。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具有一定盲目性,因对大学专业设置不太了解,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认为不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调换专业的要求。一旦解决不了,就闹情绪,表现出对学习无兴趣,消极悲观,随意缺课等。

三是学习生活的紧张。许多同学常常为学习成绩担心、不安,时时感到学习的压力。这种紧张和压力一方面来自繁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来自同学之间的竞争等。如果这种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四是业余生活的单调。当代大学生活仍然可以用“三点一线”来概括,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课堂、食堂、宿舍,大学生称之为“一只书包,两只碗,教室、宿舍、图书馆”。他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缺乏足够的娱乐场所。而青年人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对业余生活的多样化要求迫切,但因常常不能满足而缺乏生活的乐趣,感到枯燥无味。

五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本来就有一种闭锁性的心理特征,但同时也渴望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然而,不少人缺乏与人交往应有的勇气和方法,加之个性等原因,从而影响到他们与同学的相处。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六是个别教师心理不健康。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的人格有某种缺陷,喜怒无常或偏执焦躁,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情绪困扰,不仅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3.家庭因素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期的家庭感受将影响到人的一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假如,家庭环境不良,或者父母婚姻异常,将严重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孩子容易出现心理扭曲、人格问题或者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障碍。如父母婚姻失败,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封闭和屈辱感;父母感情失和、争吵,会使孩子焦虑不安,丧失安全感,或产生严重的怨恨心理,向社会发泄。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出现心理异常,影响到成年后的恋爱和婚姻等。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如果不当,也会出现不健康心理。如过分严厉,期望值过高,会使孩子感到有压力,自卑、胆怯,出现潜意识的抗拒情绪;如过分宠爱,会使孩子任性、依赖,不适应社会,不负责任;又如父母态度冷漠,缺乏爱心,则造成孩子冷酷、抗拒或者暴力倾向。

大学阶段家庭影响虽然有所减弱,但由于仍然存在血缘上的关系,经济上的联系,感情上的维系,家庭的风风雨雨都会牵动大学生的心绪。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更容易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三)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1.情绪的不稳定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强烈而又最动荡的时期。他们的情绪富有冲动性,起伏大,左右不定,从而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强烈的情感需求与内心的闭锁,情绪激荡而缺乏冷静的思考,极易走向极端,使他们常常体验着人生各种苦恼。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而诱发各种心理障碍。

2.挫折承受力较差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强,对挫折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化险为夷,或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心里就会好一些,就不会有损健康,如若承受力低,个人斤斤计较,对挫折灰心丧气,对困难唉声叹气,则萎靡不振。缺乏挫折承受力是引起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之一。

3.性格缺陷性格缺陷是指不健康的特殊性格,如好猜疑,不合群,易发怒,情绪忽冷忽热,不好社交,爱生气,多愁善感等。性格缺陷不仅给工作、学习、恋爱、婚姻、社交等带来很多障碍,产生痛苦和烦恼,同时对身心健康也是一种潜在威胁。

4.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冲突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已经性成熟,有了性的欲望与冲动,但由于社会道德习俗、法律和理智的约束,这种欲望常被限制压抑。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娱乐、社交等途径使生理能量得到正当释放、升华或补偿。但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调节,存在性压抑,而出现焦虑不安感,甚至以某种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性的压抑常常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基本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开发智力和促进能力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形成完善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本节重点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一)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成果,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咨询辅导、心理训练等),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态势之中,从而使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二)开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期,且可塑性大,及时给予心理指导或训练,有利于开发其智慧潜能,形成正常甚至超常的智能。(三)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德

把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作德育的途径是不恰当的,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更是常识性错误,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却不容忽视。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联系,而且与其社会道德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评价等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具体心理需要入手,强调针对性、主体性和自我内化体验等思路和方法可以迁移到品德教育之中,这样能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四)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找准自己的位置,选择自己的成才道路。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总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可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旦形成,在相应情境中会产生条件性反应,进而表现为一定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或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作出了如下规定:

1)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2)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3)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4)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一)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在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缺乏相应的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以致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些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健康含义的片面理解。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是评价健康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二是对心理健康含义的片面理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而忽略大学生应具有的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忽略自身潜能的发挥。为此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大学生掌握了心理健康的知识,就有了自助的能力,就能防患于未然,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二)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通过问卷、心理测量等科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状况、智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状况等。将学生心理问题的历史和现状记录下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即可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可以对有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控,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心理普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这项工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措施。(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不仅要重视对心理问题的治疗,更要重视健康心理的养成。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是一种消极的手段,科学的预防和正确的引导才是积极的态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性格的完善发展、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等。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如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与完善自我,有效地调节情绪,学会应对挫折,培养与塑造健全的人格,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等。它可以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积极合作、参与的意识。它有利于大学生及时发现、解决和干预自身的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四)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辅导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运用心理辅导法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要精心准备和组织。(五)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进行的辅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行心理辅导应注意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人格,使自己成为这些学生的朋友,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有:(1)心理谈话和咨询。通过心理谈话和咨询,了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2)心理行为训练。针对个别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某种心理品质的目的。(3)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疾病)的学生,建议他们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诊治。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心理疾病,再运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模仿学习法、行为排演法、心理分析法、森田疗法等。(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方式有:(1)心理辅导室。由专职教师负责,专门解答学生提出的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负责指导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心理信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由心理辅导老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书面提出心理健康问题应允许他们不记名,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3)心理健康专题广播。通过学校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宣传活动,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还可通过广播公开解答学生提出的某些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宣传方式。(4)板报、网络宣传。运用黑板报、墙报及校园网等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是一种简单实用且富有成效的办法。由于板报、网络宣传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宣传,通过这种宣传,可以使全校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维护意识。(5)健全并完善心理健康三级保健网。一级保健网是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做心理咨询员、辅导员。由于他们与同学们朝夕相处,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使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二级保健网是强化学生处及各系部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知识水平,使之具有区分和处理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三级保健网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机构,也就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保健网主要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教育与预防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6)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倾向和最为关心的心理知识,聘请专家和学者为他们作针对性的分析与讲解,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产生即时的心理效应。(七)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世界观、理想、信念等个性品质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教师不仅面临着来自教学改革的压力,而且还有学历、职称、论文、课题、竞聘上岗、评等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等各种压力。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就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说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庭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为整个大学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高雅、和谐的教育氛围。(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密不可分,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一个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人,往往是心理健康的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精力充沛,不良的生活习惯则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合理作息,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科学用脑,积极休闲,适量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害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有吸烟,饮酒过量,体育运动不够或突然运动量过大,吃热量过高和多盐的食物及饮食没有节制,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破坏身体生物节奏和精神节奏的生活等。

第二章 环境适应

人生的首要使命是适应环境,适应环境是生存下去的另一种说法。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适应环境良好的人,所以,环境适应是所有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还是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FMH)都对环境适应作出了明文规定,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更强调人对环境的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现实中,大学生环境适应心理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故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是本章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适应概述

对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环境适应是关系到大学生成才、成功和将来在社会中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会适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下面就适应及其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讨论。一、适应的概念

1.定义(1)生物学定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指分析器的感受性由于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的变化。通常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分析器的感受性就降低,而在微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就会提高。如感受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2)心理学定义上的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面对危机和压力时,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危机,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过程。(3)社会学定义上的适应,指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需求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很好发展的适应。(4)《心理学词典》对适应的解释是:“机体对环境的顺应。适应的过程机体对环境因素的感受(主诉)和环境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会减少。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便是一种嗅觉适应现象。适应可以是暂时现象,也可以带有持久性。持久性的适应多数伴有机体内部的某些生理变化甚至组织上的变化。”

2.适应的含义根据上面对适应的不同定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适应是个体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变化,没有环境的变化也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环境总是不断地变化着,人也会每时每刻产生适应问题,不断产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因此,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的一生中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适应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或恢复人和环境间的平衡状态。即个人与环境、个人心理内部情绪结构及生理与心理之间取得平衡。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用平衡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正常状态,也是心理活动追求的最高目标。平衡状态是一切心理活动最终的理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