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世经典藏书:孝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8 18:49:12

点击下载

作者:钟茂森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传世经典藏书:孝经

中华传世经典藏书:孝经试读:

孝经

作者:钟茂森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1-01ISBN:9787511316547本书由北京成功无限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

中国是个重视孝道的国家,孝是我国传统的美德。《孝经》则是讨论孝道的一部专书,为孔子所作。它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施政者可以用孝治理国家,人民则能够用孝来立身理家。《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做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按照父母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职责的不同,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受到高度的重视,历代施政者对它都极力加以提倡。汉平帝时,地方学校设置《孝经》师。唐代规定,在官学中学习的人必须兼通《孝经》和《论语》。一些帝王还亲自为《孝注》作注疏,并颁行天下,如梁武帝曾作《孝经义疏》十八卷、唐玄宗作《孝经注》一卷、清雍正皇帝作《御纂孝经集注》等。南宋以后,《孝经》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孝经》中深广的内涵,推动孝道的落实,钟茂森博士依据儒释道三家之圣解,融汇自己多年来学习、力行孝道之体会,为大众做了《孝经》修学的心得报告。报告首先依从五重玄义,即按照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五个方面作研习。“释名”,就是解释本经的题目;“辨体”,就是辨明本经所依据的原理;“明宗”,就是明了学习这部经典的方法;“论用”,就是学习这部经到底有什么用,有什么利益;“判教”,就是判定这部经典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接着,钟茂森博士以严谨的治学风范,在繁多冗杂的参考资料中,选定唐玄宗和宋朝邢昺对《孝经》的注疏作为研习参考,并佐以东汉郑玄、南梁皇侃、隋朝刘炫等大儒相关的论述,为我们选取精要、易解之章句,解析《孝经》,带我们深入这部重要经典。

孔老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钟茂森博士也完全法古人之言,又以现代人熟悉的形式加以解释,报告中对经典的活学活用,堪称精妙。在报告中,钟茂森博士讲了几个重点:首先,社会和谐,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要从“孝”开始落实;其次,教育的本质是身教;第三,上行“孝”,而下效之,才能社会和谐,达到“垂拱而治”。因此,整部《孝经》,昭示的完全是孝道与和谐的关系。《孝经》中的“忠君”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做相应的变通解释。钟茂森博士将古代的“君”解释为“国”,将“臣”解释为“民”,如此,“忠君”即可引申为服务祖国人民的大孝。由此即可见《孝经》一书的当代价值。《孝经》是诸学总汇、六艺之根,更是孔子示范后世的行门。千经万论,重在落实。学儒就是学孔子、学孟子、学作圣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这是我们学习圣贤经典应有的态度。

让我们以殷重的心,来学习圣贤之根——《孝经》;以诚敬的心,来感恩钟茂森博士带给我们的这份《孝经》修学报告。总序

古人云:“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又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经,常也。典,经也。”经典,是承载恒常之道的重要典籍,是经过历史反复验证而流传下来的讲述人生、宇宙自然规律的“最有价值的书”。

自古以来,中国老祖宗就教导后代子孙,应勤读经典。更教导后人: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因为,经典中的智慧是古圣先贤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是永恒不变的常道,其光芒足以穿透历史,其思想价值足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尤其是经典中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是我们每一个人实现人生幸福的金钥匙。通过感受和学习经典中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身心的健康,更能帮助我们拥有美好的家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成就我们的事业,并为我们创造财富;不仅可以解决我们当前的种种问题,更能庇荫我们久远的将来;不仅能让我们获得物质上的富足,更能给我们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

读古人书,要得真实利益,唯在诚与敬二字,古德云:“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说明修身立德,唯有诚敬方能得真实利益,如果对古圣先贤的典籍毫无诚敬,纵使遍览群书,亦难得真实利益。

现代人的生活、工作繁忙,少有时间亲近和阅读经典。有鉴于此,本套“中华传世经典藏书”选取中国五千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篇幅不大的,则全篇收入,篇幅较长的,则选取其精华,或详细注解,或白话翻译,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简明方便的普及性经典入门读物。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书,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持续的学习和阅读中,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明了人生真相,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古书注译,是一项非常不易的工作,需要编辑者有很深的古文功底,对作品深入透彻的研究,更要有准确、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本套丛书,在编辑过程中,借鉴参考了前人和相关学者的成果,但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一定还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谨识孝经

第一章 开宗明义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第二章 天子章

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

第三章 诸侯章

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第四章 卿大夫章

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第五章 士章

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第六章 庶人章

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第七章 三才章

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

第八章 孝治章

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

第九章 圣治章

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

第十章 纪孝行章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第十一章 五刑章

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第十二章 广要道章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第十三章 广至德章

广至德章第十三。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第十四章 广扬名章

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第十五章 谏诤章

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第十六章 感应章

感应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

第十七章 事君章

事君章第十七。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第十八章 丧亲章

丧亲章第十八。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本经概要

第一 释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方面,释名,就是解释本经的经名。这部经,经名只有两个字“孝经”,这两个字的意义很深广,我们拆开来讲,首先讲孝,再讲经。末学去年在庐江,曾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这部《孝经》在摄影棚里面详细地讲解了一遍,总共花了40个小时。这一次我们是简讲,大概有18讲,20多个小时。当时我讲这部《孝经》的时候,在《四库荟要》里面找出了几本很好的《孝经》批注。我主要采用的是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的一个批注,北宋邢昺曾经对唐玄宗的批注,又做了一次解释,所以在《四库荟要》当中就有一部《孝经注疏》。《孝经》的注是玄宗皇帝所注,疏是解释注的,合起来称为《孝经注疏》,这是我主要引用的古籍资料。

这个孝与经,邢昺在这个疏里面,是这样解释的,说孝是“事亲之名”,经是“常行之典”,这样讲非常通俗易懂。孝,什么叫孝?能够事奉双亲这叫孝,所以这个字就是事亲的意思;经,它有恒常的意思,常行之典,也就是说,这部典籍是用来给我们行的。不是光学了有一点知识而已,重要的是行。不仅是行而且要常行,常是恒常不断,天天要干、时时要干,不可须臾离也,这个才叫做经,从这里可以看到《孝经》的重要。根据《汉书·艺文志》里面对这个经名的解释,它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采用《孝经》里面的一句经文来解释什么叫孝。这“天之经”,这个“经”也就是恒常的意思,像天一样的恒常。我们看到天上有日月星辰,它没有一天休息的,真的是自强不息。“地之义”, “义”是义务,大地厚德载物,它负担起荷载万物的使命和义务,绝对没有推辞这种担当的精神。人能够把天之恒德与地之义务做出来,这叫“民之行也”。

所以《三字经》上讲“三才者,天地人”,这么一听,做人能跟天地合称为“三才”。但是要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讲“民之行”,这个“民”就是人的意思。那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跟天地合称“三才”?那就是要把天之德、地之义行出来,这就是行孝。假如不能这样行,就不能够跟天地合称了,而且也没有资格立于天地之间,所以不孝之人,无法立足于天地之间。《孝经》这个经题,已经把孝道深广的义理给我们透露出来了。“举大者言”,就是大概地说,很含蓄地把这些义理透露出来了,所以《孝经》这个题目起得好。

皇侃是南北朝时南朝梁的一个学者。他也注过《孝经》,叫《孝经义疏》。他讲这个经是“常也、法也”,它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恒常。前面我们讲到的,也就是说,这个经典是真理、恒常不变、亘古不变。古代适用,现代也适用;中国适用,外国也适用。我们走到澳洲、走到美国、到其他国家,谈起孝顺父母,每个人都点头、都称许,证明什么?孝道是不分国界、不分人种,超越时空的,这是什么?人自然的德性,所以把它称为“常”。这个“法”就是真理。那么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可变的就不能叫做真理了。释名,我们简单地介绍到此。在这里值得提的一点,《孝经》是儒家的十三经之一,但是我们知道,十三经里面不是每部经都称为经。真正称为经的还是少数,之所以把它称为经,就是突出它真理的永恒性、普遍性的意思。

第二 解释辨体

第二个方面,我们来解释辨体。这部经是依据什么样的原理来说的?这个原理就叫体。末学把它判为“以道为体”,也就是说,这部经的根本原理是道,以道为体,何以见得?《孝经》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开宗明义章第一”讲的“夫孝,德之本也”。儒家讲的“道、德、仁、义”,所以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像上面,我们看到,有“先师德被天地,依仁游艺”这样一句话,就是道,是圣人的志向。志于道,所依据的就是德,这个德就是随顺道的行为。

道,它是很难说的,老子《道德经》里面,一开始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它就是一种自然之理。可是这真道却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形象,老子讲道是讲得最多的。在《清静经》里面讲,“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大道是什么?宇宙的本体,但是它没有名字,那么老子勉强把它称为道,就是强名之而已。那它没有形象,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鼻子闻不到,舌头尝不到,身体也触摸不到,连意念都想象不到。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的六根,这六种器官没有办法接触到的,但是它又确实存在,确实是我们宇宙的真体,万物都是从这里生的,佛法里称为自性,或者是真心、真如。它在这个世间就有所表相,正所谓《华严经》讲的,一切法自性所现。它的功能就是能现,我们的世间是所现。

儒家没有讲很大的世间,更没有谈到出世间,只是注重在人道里面讲。可是这个道在人间也有体相,就是现出这个相,是什么?就是一种关系,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就是道。具体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就是五伦,所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就是道,它就是这个本体的一种现相。我们要随顺着道来生活、过日子,这才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随顺道的生活,这就叫德。譬如说,跟父子关系如何处理?父子有亲,父慈子孝,这就是德。所以随顺着道,行的是德,这就是它的用,它有体、有相、有用。体,我们不可接触,六根都接触不到,但是现相我们就能看到了,有父子、有这个五伦,那我们就要随顺着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的生活是最健康、最自然、最和谐、最快乐的。我们下面会谈到读本经有什么用,这个用,好处很大。

这个道,何以见得它是我们的本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知,而且人人本来具足。譬如说,父慈子孝这样的一个道德,是不是人皆有之?在《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陆绩怀橘”。三国时代的一个小孩叫陆绩,他只有6岁。有一天,他跟他的父亲到九江拜见一位官员,官员请他们吃饭,在席间上了一盘橘子,很甜,于是陆绩就把两个橘子揣到怀里去了。告辞的时候,一不小心,橘子滚了下来,结果被这个官员看到了,就笑着说:“你怎么居然还偷藏着橘子?”陆绩很诚恳地跟这位官员说:“因为我的母亲很喜欢吃橘子,我就拿了两个。”你看这件事情虽然很小,在小孩身上会发生很多,因为小孩天真无邪,这是天性,他自然就是这么做。父子有亲,是父母跟儿女就有这样亲情的关系,所以他的孝心是自然而发的,没有人去教他,本来就有。就从这么一点点的小事里面,我们就能体会,虽然“道”无形、无相,可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何处不是道?

有一句诗讲得特别有味道,“万紫千红总是春”,你说春天在哪里?你拿给我看看,有没有一个东西叫春天?你又拿不出来,可是你一看,哪都是!外面的绿树花草、鸟语花香、万紫千红,哪里不是春天?哪里都是春天。所以儒家讲道不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个“须臾”是说不能够瞬间离得开的。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浅显的理解,我们不能够离开道,要常常行道,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深层次的理解,道,实在讲没有办法离得开,到处都是。百草头上,青青的翠竹,灿烂的黄花,哪个不是道?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够觉悟,能不能随顺道而去生活。你能够随顺,那你就是一个智者。所以《孝经》所依据的原理极其深刻,我们不可以把它小看,认为这只是孩子读的书,其实不是。孔子说:“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他的志向写在《春秋》这部书里面,褒贬善恶,扶正道德仁义,而他的行为,落实在《孝经》里面,怎么可以小看它?所以孝是以道为体,因为孝是道德,这个德而且是德之本,德的根本,德是道的相,所以孝,必须以道为体。

第三 明宗

我们再看第三个方面,明宗。这个“宗”就是修行的方法,修学的方法。我们学这部经,怎么去落实,怎样学,不是光懂得文字,或者了解一下义理,那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落实。这个修行的方法,在《孝经》当中也有明示。你看《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是明确的告诉我们方法,三个层次,“事亲、事君、立身”。所以在初始的阶段,我们从儿时到成人,没有离开父母,当然一定要侍奉好双亲。

这个孝心培养起来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保持不变,保持终身,并且要把它发扬光大。走到社会里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叫事君。古代是君主时代,君就代表国家,代表人民,忠君就是爱国。现在已经是民主时代了,君可以把它变成民了,所以事君就是事民,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我们本分的工作,这就是事君的现代意义。

立身,这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立身就是成圣成贤,成圣成贤怎么成?还是要把我们的孝心不断地拓展,发扬光大,没有私心,而能够全心为人民、为众生,那么你就能够成就圣人的品格,这就是立身。所以孝有这三个层次,最高的一层立身,必定是建立在下面两层的基础上,没有底下的地基,事亲的基础,那事君谈不上,不可能。没有事君,就是没有为人民去工作、去服务,也不可能有立身。所以这个修行的方法,还是要从浅近开始,从自己家里开始,从修自身开始。“大学之道”所讲的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就是真正让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然后才可以说得上平天下,让天下和平,让世界和谐。

第四 论用

接下来我们讲论用,就是学这部经的用处,利益在哪里。刚才我们已经有提及了,这个用处大得很。我们归纳一下,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八个字是“宇清、国安、家和、人乐”。这八个字真的就把用处、好处说尽了。这个跟儒家“大学之道”,讲得是一脉相承。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你就家齐了,家齐就能国治,国治就天下平,这八个字我觉得比“大学之道”讲得更为圆满,修身的结果是什么?人乐,你能够认真修学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你就是最快乐的。孔子的《论语》中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且落实,这个“习”是落实,你要操习,要演练,你要把你所学的用到你的生活当中,这叫习。学了又习,这是最快乐的。

所以学,要愈学愈快乐,那学得才得法。如果愈学愈苦恼,愈学烦恼愈多,那你肯定学歪了。人乐了,下面家和,就是我们家里面的人,自己身边周遭的人都能够和谐。为什么?这是德行的感召。自己能够心安了,得乐了,内心里面没有任何的烦恼,没有任何的对立,没有任何的冲突,那跟谁都能和谐。

孝的根本含义是什么?是一体。你看“孝”这个字,上面一个老字头,下面一个子字底,合而一体成为孝。所以孝就代表一体,一体里面没有对立、没有冲突、没有矛盾。真正孝顺的人,内心里绝对不会有冲突对立,跟任何人都能和谐相处。所以《孝经》在现在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我们这个世界上冲突太多了。怎么解决?《孝经》就管用。所以家和了,慢慢你的影响力就扩充出去了,大到小区、国家都能够安定和睦,天下也太平了。现在我们国家提倡的和谐世界,从哪做起?从尽孝下手,从我心做起,才能达到,这是正确的途径。

儒家只讲到天下而已,佛家讲得就更广阔,它讲宇宙、讲法界。法界和谐,这就宇清。所以不仅是和谐世界、和谐宇宙、和谐法界,像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这样的和谐,能不能做到?能!为什么?因为这与道相应,道就是原本的样子,就是和谐的,宇宙法界本来是一体,都是我们自性所现的,同出一个源头,怎么可能不和谐?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情况,要有信心。法界都能做到和谐,难道跟周遭几个人还不能和谐?真正落实《孝经》,这些我们都能做到。这就是《孝经》当中所说的先王之“至德要道”。“至德”是至高无上的品德,“要道”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够做什么?“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刚才讲的宇清、国安、家和、人乐,没有对立,没有冲突的世界,真正是和谐世界。所以说我们今天真的是很有运气,遇到这么一部宝典,确实要认真学习。

第五 判教

第五个方面,我们来讲判教,就是判定这部经在教学课程里面的地位,属什么样的课目。原来我讲的是“人之根,圣之行”,人的根本在孝。孔子说,他“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这圣人也行在《孝经》。所以儒、释、道三家都强调孝道,这是成圣成贤的大根大本。没有孝道,那圣贤绝对不可能成就,为什么?这是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人之行。《孝经》里讲的是“民之行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不做就不应该了。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在哪里?禽兽不懂得尽孝,人懂得尽孝。其实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看到有些禽兽也能尽孝。我们唱的《跪羊图》,小羊都懂得跪乳之义,乌鸦懂得反哺之恩,动物都有。这说明《孝经》是我们修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课目。没有这个根本,学什么样的学问都是没有根的,都是那种只能用来欺世盗名而已,他不会真正对社会、对人群有任何的利益。

孔子自己亲手所著的两部书,第一部《春秋》言志,第二部《孝经》说我们做人的行为。有些古代的批注,说《孝经》可能是曾子所著,或者说是其他人后来写的,这个说法没有那么让人信服。我查阅了邢昺的《注疏》,他就明确给我们讲,《孝经》不是别人所著,而是孔子亲自撰写的。假借曾子作为他的弟子,以对话的方式来著述《孝经》,所以句句都是出自于圣贤的心地。当然《孝经》里面讲的理比较多,但它也有讲到事。讲事最多的那就是《弟子规》, 《弟子规》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弟子规》也是圣人训。如何去落实《孝经》?必须把《弟子规》落实,所以《孝经》落实在《弟子规》里面。如果没有把《弟子规》做到,《孝经》也只是空谈而已。

郑康成(郑玄)在批注里面也讲到,孔子教导人六艺,就是六种技术,所谓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礼是礼节,我们现在讲的礼貌;第二个是乐,音乐;第三个是射,射箭,就是我们要锻炼身体。在现在来说落实这条我们并不用射箭,当然也不是要你去练枪法,就是说你要锻炼身体,要有比较强健的体格。御是驾驭的技术,就是你一些工作的能力;书是书法,包括现在的文章;数就是数学。所以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实际上都是为了把我们圣贤的品格表现出来。所以圣人的这些技巧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帮助社会正本清源,带动风气,移风易俗。但是儒家讲得很广泛,入世法讲得很多,孔子担心讲得太多,让人抓不到纲领,所以我们用《孝经》来总汇,《孝经》可以说是圣贤修法的总纲领,这是东汉的大经学家、大儒郑康成所说的。

自古以来《孝经》地位都非常高。虽然它是十三经里面最短小的一部经典,可是它的地位却是特别的特殊,而且最受古人的推崇。古时连一般妇孺、市井之民都会《孝经》。在宫廷里面,皇帝都常常讲解《孝经》。唐玄宗就批注过《孝经》。实际上,历朝历代的皇帝,讲解、批注《孝经》的非常多,可以说是十三经里最多的一部。

我这里略举几个皇帝,譬如说东汉的光武帝。其实汉朝汉文帝时就已经把《孝经》作为一部所有官员必读的教材了,而且当时还设立了一个“孝经博士”,跟我们现在的博士不一样,当时的孝经博士,是专攻《孝经》的学者。汉光武帝下令所有的儒生都要读《孝经》,而且连宫廷卫兵都要学习。东晋时代的晋元帝,曾经做了一个《孝经传》的批注。宋武帝、宋文帝都亲自讲过《孝经》。梁武帝也亲自批注过《孝经》,写过一本《孝经义疏》。元朝,蒙古的金人入主中原以后,他们也都推崇《孝经》。到清朝时候,满族人入主中原后也非常重视《孝经》,而且可以说历代清朝皇帝都有批注《孝经》,这算是皇帝批注《孝经》最多的一个朝代。《孝经》的概要,我们就简单地跟大家做个报告,五重玄义就介绍到此。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孝经》的经文,《孝经》有十八章,下面我们就一章一章简单地来学习。

第一章 开宗明义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这个品题“开宗明义”,就很明显地指出,这段经文是本经的主旨,也是本经的精华。【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这一章为我们介绍了一经宗旨。它的开头是孔子借与曾子对话这样一个教学的情形,来引出《孝经》。“仲尼居,曾子侍。”

仲尼是孔子的字,他有一天在家闲居。曾子,孔子的一位弟子,他侍奉在旁边。你看前面六个字,很简单地就勾勒出师生之谊,过去学生都侍奉在老师身边。文字虽然简单,可是我们已经能够想象出这样的画面,曾子确实尊师重道。孔子有七十二贤,三千弟子,为什么不对其他的弟子讲《孝经》,而偏偏对曾子讲?曾子是什么人?他是个大孝子,《二十四孝》里我们也都读过他的故事。它里面记载着,曾子有一天上山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一个人在家,不知道怎么照顾、接待。大概也是急中生智,他母亲就咬自己的手指。结果她这一咬,在山上砍柴的曾子心里就觉得痛,家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赶紧就赶回家里。回到家里一看,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告诉他,说:“儿子,我不知道怎么找你,只好咬手指,我想十指连心,你一定能够感应到。”所以你看看,曾子纯孝就有这样的感应。我们就觉得好像不可思议,怎么他妈妈咬手指,在那么远的距离,他居然能够有这个感应。现在你给儿子打手机,也许打多少回,还唤不回来。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曾子心地纯孝,心里没有其他的妄念,只有孝亲这个念头,念念想到自己的父母,才有这样的感应。可能我们当中也有人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年纪比较长的,可能父母要过世了,父母过世之前,可能你几天之前就梦到父母,往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他可能在外地,他的父母要过世,就跟他父母有这样的感应,这是什么?心灵的感应。能够这样感应的人,多半都是比较孝顺的孩子,如果从来想不到父母的人,他肯定不会有这种感应。

因为曾子是这样的大孝子,他自然就能够尊师,这个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他在家能够这样的孝敬父母,他在老师麾下,就能够侍奉老师。所以孝亲尊师,这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孝心就不可能尊师,那不尊师怎能重道?不重道怎么能成就?所以我们学习,首先第一个要孝亲尊师,这是大根、大本。

曾子在老师旁边侍奉,老师看到今天因缘成熟了,特别的欢喜,为什么?今天可以传大法了,这么好的弟子,尊师又重道,又这么有孝心。所以孔子就没给他讲那些绕弯子的话,直截了当就跟他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这是单刀直入,一下就问到了根本。先王是古圣先王(圣人), “有至德要道”,至高无上的品德,最为重要的道德和方法能够干什么?顺天下,让天下都和顺,让人民都和睦,过上快乐的日子,让上下、尊卑没有怨恨、没有对立、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更没有战争、没有恐怖,这样的至德要道,“汝知之乎?”你知道吗?这是直接说,根本不绕弯子。

曾子一听,今天老师问的问题不是普通问题,那他什么反应,曾子跟随老师这么久,而且德行学问这么好,其实你要问他这个问题,“至德要道,孝道”,他能答得出来,我们也能答得出来,可是他是不是这样反应,有没有说“就是孝道呗!”这么一讲,没有尊师重道,你看他怎么说。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你看看,曾子多么谦卑,多么尊师重道,他本来是坐在那里。古人坐,侍坐,侍奉在老师旁边坐,不是那么大大咧咧的坐,他是双膝跪在那里坐,古人的坐法都是坐在脚后跟上,要起来随时可以起来,侍师方便!所以老师这么一问,他马上就起身,不敢再坐下去了,这叫避席。不坐在他自己的席位上了,走出来向老师行礼,然后说“参不敏”,参是曾子的名字,自称,自称名字就是最谦逊的称法。像我自己叫钟茂森,我就称茂森,前面还加个末学,这是谦逊的说法。不能自己称“我是钟茂森”,或者是“我是钟教授”, “我是钟博士”,这一看,太傲慢了。他说“参不敏”,这个不敏就是不聪明,就是我很愚钝、我很笨。“何足以知之?”我怎么能够完全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的地方“。谦受益,满招损”,曾子给我们身教,表现出谦卑尊敬的样子。

夫子见到这么谦卑恭敬的学生,怎么可能不把自己的圣贤心法和盘托出。所以我们想要真正得到最上乘的教诲,不是在老师那里,真正是自己要有谦卑、恭敬的存心,圣贤心法才能往里头装。自己都很自满了,容器都满了,你怎么能往里头装?所以这个时候曾子说“何足以知之”,这个“足”是满足的意思。这句话不仅是谦逊也是个事实,曾子确确实实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不圆满,所以叫“何足以知之”,知道的不足,不满足,为什么?因为真正圆满落实了孝道,那就是大圣人。你就想想,人如果能够知之必定能够行之,如果不能行之,说明你还未知之,所以知行是合一的。曾子虽然已经是一个很难得的大孝子,但是孝道还未做到圆满,所以他说自己还不足以知之。这不仅是谦逊也是事实,真正认识自己。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就不敢傲慢,只有那种不认识自己、愚痴、颠倒的凡夫,他们才会傲慢,得少为足。所以曾子在这个时候向夫子讨教,我们也要学曾子那样对于圣贤教诲,要以最恭敬的心态来学习。

结果孔老夫子一看,这个因缘难得,这么好的弟子上哪里找?学生找老师不容易,老师找学生更难,这么好的一个学生,真的也是千载难逢,赶紧就抓住时机去教他,毫无保留。所以夫子给他开门见山地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这句话就是先王的至德要道,真的是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就是那么简单,就一个字,孝!“夫孝,德之本也”,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的圣贤教育从这里出生。换句话说,教人必须从教孝开始,做人必须从行孝开始,成圣成贤也就是行孝的圆满而已,这句话是提起总纲领,给它点出来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听不明白?真正落实了,你就成佛了。但是我们这个根性确实不行,不像六祖惠能大师,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开悟了,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听这个不行,所以“复坐”,你再坐下来,“吾语汝”,我再好好跟你讲,是什么?曾子可能当时还没开悟,所以孔老夫子见到他没开悟,好吧,你先坐下来,我跟你慢慢道来。孔老夫子说:“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行孝的第一步。身体发肤,这是我们身上的器官,最小的器官,发,毛发,最表层的皮肤,都是由父母所生。来自于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财产,就如同父母的身体,怎么敢毁伤?所以真有孝心的人,他一定是自爱、自重的,这是孝道的第一步。虽然是孝之始也,第一步,其实,圣贤的教诲是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你真把这个“始”做到了,你这个“终”,最终、最圆满、最极点的,你也能做到。如果那个上层的没做到,那你最开始的也是没有完全做到,还是有欠缺。它是圆融,做到了一个就做到了全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句话我们要细致体会。不仅是身体我们要爱惜,大家还满不错的,每天有锻炼的时间,呼吸新鲜空气。这里空气特别清新,我们的父母知道我们在这里学习,都很高兴。至少对于你的身体,这是一种很好的保养,还做做八段锦,饮食又那么规律,生活作息这么好,这对身体有好处。所以人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以晚上太晚睡觉,早上又不起床,饮食没有规律,这都是伤身体的,这就是不孝。

这里我们要了解一点,中国古代传统的医道、医学,知道人这个机器该怎么运作,该怎么保养,才能够最健康。实际上,吃多少补药未必健康,生活规律,顺应天时是最健康的生活,那叫天补,比药补要好得太多。譬如说你跟天同步作息,你肯定健康。早上天亮了,就得起床了,最好起床时间是什么时候?三点之后就可以起床了,一天有四季,三点以后就是春天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的早上三点到九点,这是春天。春天就要生发,万物发展,有的人还赖在床上,九点钟还不起床,十点钟还赖在床上,这春天都过了。该发的不发,后来的阳气就出不来了,就会受损。九点到下午三点,这段是日中的时候,是一天的夏天,这时候做事情最有精力。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是秋天,秋天要收藏,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慢慢就把活动减少,下班了、回家了,不要老在外边逛。冬天,就是晚上九点钟到第二天凌晨三点,这是睡眠时间,冬藏。如果是早上不起床,晚上又是夜猫子不睡觉,早上到了凌晨三点钟才睡,早上十点钟以后才起床,整个作息都混乱不堪,那人怎么不得病?饮食也是三餐都要正常,脾胃才好,不能够吃太多的油腻,不要吃那些杀生害命的肉食。这跟天的慈悲之心是相应的,这既是养生之道,也是尽孝。

这里不仅讲到身,也讲到我们的品格、节操。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这个解释就非常的圆满。我们的身体是全部来自于父母,虽然小的时候形体小,但是它是个全体。父母不是说只生了一半,剩一半在肚子里,没有,全个、整个出生,全而生之,那你就得全而归之,要保全你的身体,这是孝。更重要的,不仅是不亏其体,不能作践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不辱其身。我们的名誉,我们的节操,也要保存得完好,这要自爱、自重。所以《弟子规》上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话就是这里最好的批注。所以尽孝确实要每个人从细微处去观照。行一事,出一言,如果有伤道德,有伤风化,就不能去做。“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这是从始,就是最基础的那一步,一直说到最终极的一步。孝到了最高的顶点是什么?“立身行道”,就是修身,修养自己的德行,而能够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后世的子孙都在效法你的行为。这里讲得很清楚,不是说扬名于现在,如果有心想现在就出名的,那还是有名闻心放不下,还是欲望。这里夫子告诉我们要扬名于后世,现在不用出名,后世出名,为什么后世出名?因为你的德行由后人记载,后人看了之后,他就生起向往、效法之心。所以孔老夫子当年在世,他还不是那么出名,真正让他出名的是到汉朝。汉武帝用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才把儒家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孔老夫子这才成为至圣先师,所以他扬名于后世。孔老夫子自己本身没有想说要扬名,真正的圣贤把名利都看得很淡,夫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我们在这里看的特别多,古时的山庄,特别的庄严,外面是云海,你看的是浮云,浮云是什么?看起来好看,里面却是空的、假的,是不长久的,名利就是这样,所以要放下。真正修养品格才是真实的,扬名于后世,让父母得到光显,后人都能够祭祀先人,都能够尊重他的父母,这是孝的终极。

孝道的含义极其的深广,要去落实,夫子为我们讲了三个层次,所谓:“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虽然讲有始和终,始是基础,从这里下手;终是终极的、圆满的孝道,但是在行孝当中是没有终始之分的。虽然我们在家里孝亲,但是只要把我们真诚的孝心养成以后,走入社会自然就能够为社会、为人民来全心全意地服务,这就是事君。而能够终其一生,把这个孝心保持永恒不变,并且能够发扬光大,那么成圣成贤也不难。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所以,到终极的孝就是立身行道。这一章末后,夫子引用《诗经·大雅》这篇文中的一句,他说道:“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经·大雅》是属于赞叹贵族、王室这样的一些诗歌,这一句出自于《大雅·文王》,是赞叹文王的美德的。我们晓得文王也是纯孝之人,所谓“文王三省”,每日他都去给他父亲去问候。这句话是讲永远念自己祖先的恩德,而且能够述修祖德。“无念”的无是个语气词,它没有意义,这里“无念”就是念,就是“念尔祖”, “尔”是你,就是要永远地怀念、记住自己的祖先。“聿修厥德”,“聿”就是述,当述字讲,叙述的述,“修”就是修为,所以聿修就是把祖先的德行演出来、传出去,就是这个意思。“厥德”的厥是一个代词,“其”的意思,就是述修其德,就是代表祖先的德行。这个真正是大孝,大孝之人能够善继祖先之志、善述祖先之事。第二章 天子章

从第二章开始到第六章总共五章的经文,是给我们分别说出五等之孝,自天子至于庶人五等之孝。我们去读这五种类型即五个阶层人的孝道,都要懂得回光返照,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去落实。这“五孝”也实际上是第一章《开宗明义章》的发衍。我们先来看《天子章第二》,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经文念一遍。【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

这一章经文的品题(章题)“天子章”,顾名思义是对天子而言。天子对于国家来讲,他是一个带头人,如果他能够把孝道落实了,那么真的是一人尽孝,全国人都尽孝了。所以孔老夫子在这里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爱自己的父母怎么敢讨厌其他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尊敬自己父母的人怎么敢怠慢别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能够把爱敬在家里、在父母这里养成以后,拿出去对待百姓,自然能够把德行、孝道发扬光大。而以身作则、带动社会的作用效果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作为天子,他为四海的百姓做好榜样。“刑于四海”的“刑”就是做好榜样的意思,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个叫做“天子之孝”。

我们看了这段经文,不能说我又不是天子,这些不关我事。这样学这个经那就学呆了,不能够反观自照,那是全无用处的。这个经文对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适用的,换句话说,“天子之孝”每一个人也都能够落实。古人有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兴亡不是只有天子有责,匹夫也有责,匹夫就是普通老百姓。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对天下的兴亡要不要负责任?当然要负责任了,这个道理是极深的。

所以孔老夫子对颜回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你就想想,我们如果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复礼就是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个事情谁来做?不能要求别人,只能要求自己,我们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天下都能够归于仁了,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世界和谐了,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这个事情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不能够求别人。所以,自己能够爱敬自己的双亲,能够自己做出来,那么自然对周遭的人就有感化的作用。所以“德教加于百姓”, “德教”重在身教,言教还是其次,你能够真正这么做了,那百姓自然就向你学习,效法你,那你就成为四海的模范。所以“天子之孝”你也能够做到。

我们看“二十四孝”里面一个很有名的孝子,汉文帝,他自己是天子,但是他在家里对待自己的母亲那种爱敬之心,完全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天子来看。他做了皇帝以后,他的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病就是三年,三年当中汉文帝每天都侍奉在母亲床边,真的是像《弟子规》所讲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他母亲看到他日理万机还这么辛苦照顾自己,很心痛,劝他说“:你就不用担心我的病了,这里有很多的宫女都可以照顾我,何必要你自己亲自动手,亲力亲为?”结果汉文帝就跪在他母亲面前,说“:如果孩儿不能在母亲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那以后哪里还能有机会报答您的恩德?”所以你看看,汉文帝身为天子,却也同时成为久病床前之孝子,所以当时是天下大治。为什么?因为百姓都敬仰他的孝德,一人能够做出孝道,一国也跟着做。所以,他能够开创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这是他的德行之感召。

孝里头关键要讲一个敬字,这个敬在现代的社会确实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甚至对于自己的父母,他以为自己很爱自己父母,实际上他如果没有敬,这个孝顺也说不上。孔老夫子曾经讲过一句话,这是“子游问孝”,他的弟子问孔老夫子什么是孝道,孔老夫子跟他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就是现在人都以为孝顺父母就是养活父母,可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老夫子说得很不客气,他说如果以为养父母这就是孝道,那就全错了。为什么?那养狗、养马也是养!养狗、养马跟养父母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够敬父母。

所以真正能敬父母,他是处处不敢怠慢,养成这种恭敬之心,他也就不敢怠慢任何人了。假如你看一个人他还怠慢任何人,换句话说,他的孝敬之心也没有圆满,有很多欠缺。昨天有一位学长跟我讲,一个他认识的亲戚,说他很孝顺,对他的母亲真的是关怀得无微不至。他母亲九十多岁了,躺在床上得病了,他对他母亲真的是照顾得很周到,但是他对其他人都非常的讨厌,而且常常去批评别人,对别人很苛刻,怠慢别人。他问我:“他是怎么一回事?他是不是尽孝了?”我说:“不是。”为什么?这个答案《孝经》里你看这句讲得就很明显了,“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那他还敢讨厌人家,厌恶人、怠慢人,那你说他是爱亲还是敬亲?所以,孝敬这里面不能只讲到情执而已,如果是只有情执,没有真正的、理智的爱敬,那就不是孝子贤孙。所以能把这个爱敬存心从父母这里先养成了,对待任何人都用爱敬存心,那这个人也就是圣人了!

虽然讲的这些是天子之孝,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做,那我们都能够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社会,乃至感化万世子孙。我们看到古来的很多圣人,像孔子、孟子、范仲淹,他们都不是天子,而他们的德教确实“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而且为万世开太平。所以我们要有这个信心,知道“天下归仁”的事情全都是我自己本分内的事情。南宋的大儒陆九渊曾经说过“: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这位大儒的思想境界很高,他说我的心跟宇宙是一体;跟宇宙都是一体了,当然跟天下更是一体。所以当我心能行孝、行慈、行仁、行让,那么这个天下、世界也就能同归于治了。圣贤一切都是反求诸己,要自己去改造世界、和谐世界,不是希望别人去干。“《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甫刑》是《尚书》的《吕刑篇》,也叫《甫刑篇》。“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这是本章的总结。“一人有庆”,落在“爱敬尽于事亲”上面,包括“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都是天子的善。下面讲“兆民赖之”,就是“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自己行孝,并用孝道的德教来推广,来教导大众,使大众也断恶修善,这样的圣君可以依赖,所以上下能够和谐。天子修德,做好榜样,人民就有福了。第三章 诸侯章【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章是记述第二种人,即诸侯如何来行孝。诸侯的地位仅次于天子,因为孔老夫子当时是处于周朝末年,周朝有八百诸侯,周天子领辖的土地都分封给各种不同的诸侯。实际上诸侯的阶层、位次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有5种:所谓公、侯、伯、子、男,这是按照爵位有分封,这里用诸侯来代表全部这5种位次的贵族。每个贵族都有其领地,这个领地叫做国,所以过去天子所辖的地方叫天下,诸侯所辖的地方叫国,大夫所辖的地方叫家,所以家、国、天下是这么分的。“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诸侯是列国之君,一国之主,可以说是万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叫做“在上”。“在上”上位的人最关键的是不能够骄慢,一骄慢那处在高位就很危险了。为什么?因为底下的支柱就没有了,好像在一个高楼上面,假如地基不稳,愈高就愈危险。一个在上位的人,说老实话,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骄慢,傲慢心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有“我”这个念头在,那就有傲慢,傲慢是跑不了的。儒家知道傲慢很难断,所以告诉我们傲不可长,你不要去增长,你要把它控制住;佛家告诉我们,傲必须断,不断傲慢不能够断我执,不断我执不能够得真正的解脱,不能够出三界。所以这里是告诉我们,要控制住自己的傲慢心。

不仅是在万人之上的人容易傲慢,实在讲我们看看自己会不会有傲慢心?是不是有一点小小的才华,有一点点小小的技能,有一点小小的地位或者名声,就生傲慢了?如果有,那这一句也适合我们。不能骄慢,否则就危险了!所以古人讲君子到最后变节了还不如小人。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要极其警惕的,特别是名闻利养现前的时候,不能够不小心谨慎。学习古圣先贤要常生惭愧,唯日不足,即使是你有很高的声望,声望都是跟你的德行相匹配的,面对这些名闻利养现前,更要自己反省、惭愧、忏悔。

下面讲“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制节谨度”就是讲我们要节约,要过俭朴的生活。谨就是恭谨,要恭恭谨谨地过日子,不可以奢侈,不可以浪费,不可以骄慢,这样哪怕是你有富贵也不会溢出来,就是你没有漏洞。往往我们看到那些富贵之人,他骄慢、他奢侈,不可一世,我们冷眼旁观几年他就会倒下去,所以所谓三五年发起来的三五年倒下去,那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讲的富和贵都要极其的谨慎小心,往往自然界都是这样,月满则亏,谦受益,满招损,水满了它就要溢了。所以我们要时时守着谦卑,守着恭谨,守着节俭,这样的家道才能够长远。“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只有“高而不危”才能“长守贵也”,你处在贵位、上位,就能够长久。“满而不溢”,是说虽然家室非常富裕,但是他不奢侈浪费,还是这样的节俭,才能够“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一个诸侯,就是他有富贵,他用他的富贵来保全自己的社稷。社稷是什么?古时候一个国家,国君要祭土神和谷神,“社”就是土神,“稷”是谷神,所以这里用社稷来指代国家。这个国家能不能够长久,取决于国君是不是能够做到这样的德行。他能够把这种谦逊,把这种节俭的美德行出来,那么他就影响了一国之民,人人都能够守着自己的本分,都不会骄慢、奢侈,互相也能够礼让,这个国家也就和谐了。能够做到这样,这个诸侯的孝道也算是做到不错了,这是诸侯之孝。“《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一个国家的君主能够做到这样戒慎恐惧,就像在深渊的边上,或者是在薄冰上走路那样的小心谨慎,生怕失足。用这种心态过日子,人怎么会有过失?这是讲到诸侯之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