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逆向创新理论及其在技术引进型企业的应用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9 12:42:25

点击下载

作者:甄伟丽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中国——逆向创新理论及其在技术引进型企业的应用研究

创新中国——逆向创新理论及其在技术引进型企业的应用研究试读:

前言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的需求严重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已趋于饱和,增长的空间有限。欧美跨国公司瞄准新兴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采用逆向创新的全新模式,在占领新兴市场国家的广大市场之后,经过修改完善再返销欧美国家的细分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技术引进型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我国不少重要产业技术引进型企业仍在循环往复地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但却难以跟上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步伐,面临破产的困境。经过预研发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这种“飞去来”战略和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来而往”的战略在产品空间运行轨迹、技术来源、目标等诸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本书针对技术引进型企业成败原因、关键因素、成功模式等问题,利用逆向创新理论来促进和深化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究,在对逆向创新理论不断丰富和充实的同时,为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在对逆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书首先揭示出逆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论的内在统一性;然后通过研究方案的设计,组合相关研究方法,建立研究分析框架,构建逆向创新研究分析二维矩阵,采用逆向SCP四层次分析,对家用电器、数字设备、交通工具、消费电子四大代表性产业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各产业代表性企业成败的案例,分析了产业创新环境、市场决策、技术决策和竞争决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技术引进型企业需要采取市场导向准确、技术整合有效、竞争战略适当、产品适销对路的逆向创新模式,避免陷入三心二意、拖拖拉拉式的逆向创新误区,这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书的主要内容有: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揭示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力推行的逆向创新与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内在统一性。开拓中低端市场,培育精简型创新产品,伺机再反销发达市场的逆向创新的“飞去来”战略,在运行轨迹、技术来源、目标等方面都与新兴市场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来而往”战略不谋而合。

其次,在充分预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案例导向、比较研究、假说推导、统计验证的四阶段组合研究方案,采用寻找创新案例、划分不同产业、选择研究范式、确立研究思路、构建分析框架、创造分析工具、比较研究、揭示关键、提出假说、设计模型、统计验证、确认模式、总结发现、探讨意义、启迪管理的具体研究框架和思路,并提出了比较创新案例、判断创新绩效,追溯创新环境、界定环境对绩效的影响,比较创新决策、揭示决策对绩效的影响,联系创新因果、划分逆向创新模式的逆向SCP四层次分析法。

再次,在技术组合分析和业务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创新环境按技术进步速度和技术复杂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对快速简单、快速复杂、缓慢简单、缓慢复杂等产业选取代表性产业,采用逆向SCP四层次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创新环境、创新管理决策等对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作用,并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和创新环境,分产业提出了我国技术引进型产业的逆向创新模式。

复次,本书按照逆向SCP四层次分析范式,在明确不同产业逆向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基于创新环境、逆向创新模式、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最后,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本书获得数据,设计调查问卷,构建起了创新环境、技术战略、创新绩效之间的结构方程(SEM),得出一系列研究结论。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技术引进型企业逆向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极大的意义。

本书内容部分来自于我的博士论文,部分来自于四川大学青年教师启动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四川大学商学院多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值此由衷地表示感谢!尤其要感激我的导师朱欣民教授,在本研究的选题、构思、结构、观点、调研方法等方面,他都给予了非常细心的指导。还要特别感谢师弟逄建博士和师兄刘俊博士,他们在研究思路和内容上的建议使我受益颇深。

最后,由于本书修改时间有限,部分数据没有得到更新;此外,书中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热忱希望各位专家和学者指正。甄伟丽2015年11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在经济增长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0.37万亿元,实现大幅度提升,比上年增长24.8%,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攻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面对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实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创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我国将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正在积极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了不断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上,注重协同创新,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努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工艺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在全面整合、高效配置全社会的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成果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载人深潜、高速铁路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可见,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综合国力方面,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面临困境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历经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结构部门体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在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过程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就开始通过购买引进、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大规模地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弥补自身在相关方面的不足和落后,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从而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在深入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很多产业部门在实现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普遍出现增长速度放缓,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显著的产业,此类问题更为明显。很多企业陷入了反复引进,消化吸收不足,再创新成果欠缺的发展困境,难以跟上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和水平,最终导致这些曾经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实现快速发展的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倒闭。面对这种现状和问题,如何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这类企业的成功转型,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再创新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成为一个关键领域和方面,如何实现再创新,再创新的方向、应用、市场在哪里,再创新的模式、流程、关键因素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和回答的核心问题。三、发达国家技术供过于求,新兴市场需求巨大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基本稳定,市场基本饱和,而且随着老龄化趋势和低出生率、低生育率的不断加剧,这些都导致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十分有限。另外,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更是给有限的市场雪上加霜,使得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持续不振,经济复苏乏力。与萎靡不振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发达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积累,在汽车、机械、化工等诸多基础工业产业领域都掌握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技术的储备和供给十分充足。一边是充足而成熟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供给,而另一边是复苏乏力的经济形势和有限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使得大量的技术和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造成技术的巨大浪费,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伴随着以“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新兴市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支强劲的力量,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近30%,人口总数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四成,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增长,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兴市场在快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基础比较落后,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关的技术积累相对薄弱,面临着如何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的难题。新兴市场拥有众多的人口,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增长空间,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各方关注和重视。

由于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受自身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条件等现实情况的制约,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不可能选择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路径和方式。新兴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呈现出来的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对基础设施、产业部门、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需求十分巨大和迫切,但完全依靠新兴市场国家和企业自身的能力进行独立的研究开发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既不经济,也没有必要。为了实现快速的发展和创新,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解决新兴市场上广大消费者和用户最迫切、最持久、最广泛的社会难题和需求,采用购买、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从西方发达国家积累的技术中获得所需要的,再经过自身的消化吸收,结合市场特点和自身实际,进行再创新,这样既满足了新兴市场庞大的需求,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和增长。可见,这是一条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而众多的技术积累,开发新兴市场,实现双赢的发展之路。四、逆向创新现象和成功案例层出不穷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出现了工业品、耐用消费品价格,甚至医疗服务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日益走低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引进型产业中越来越普遍。这些价格低廉但价值不减的产品被视为具有“破坏性”的产品:中国比亚迪推出了比跨国公司产品成本低40%但品质相当的镍镉电池、价格低于跨国公司产品1/3的锂电池以及比模仿对象丰田花冠便宜好几万元的自主品牌轿车F3;印度TATA汽车公司推出了价值2200美元的Nano汽车;印度老牌工业集团Godrej&Boyce制造研发出一种价值70美元的电池驱动的电冰箱;印度公司马恒达(Mahindra&Mahindra)推出了价格低廉的小型拖拉机;GE公司推出了针对印度农村市场研发的价值1000美元的手持心电图仪以及针对中国农村市场研发的售价仅为15000美元的便携式计算机超声仪器;印度眼科治疗机构——阿拉文眼科系统施行一次带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手术的平均成本不足25美元……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产品无例外地获得了市场的好评,而且这些原本针对新兴市场开发的低成本产品,在西方市场也大受欢迎。

经初步研究发现,这些破坏性产品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他们属于低端市场破坏产品,目标顾客是新兴市场的中低收入群体,即全球40多亿处于金字塔底层的群体(BOP);

第二,这些产品成本极低,通常只有主流产品的1/3,但是品质并未降低,因此市场反应很好;

第三,这些始发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新产品正逐渐在发达国家找到用武之地,成为主流产品。

无论是新兴市场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纷纷瞄准新兴市场进行类似节约型创新的开发,这种工业品、耐用消费品,甚至医疗服务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日益走低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美欧创新管理专家和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为逆向创新。该创新面向金字塔底层的群体(BOP),美国密歇根大学的 C.K. Prahalad在其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中提出:“它能够反转概念流、思想流和方法流,因此对于力图超前经营的跨国公司来说,BOP市场的实践显得越来越关键,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项选择。”因此,大量跨国公司纷纷抢夺新兴市场的中低端顾客,开发出越来越多的解决中低端顾客难题的产品。过去,这些具有雄厚技术的跨国公司只关注全球市场的高端,从而给缺少技术积累的本土企业留下了较大生存空间,然而,现在逆向创新致使跨国公司纷纷瞄准金字塔底层群体,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发展又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和压力。

因此,对于一直以来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兴市场本土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高涨,本土市场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等一系列压力的同时,还需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的逆向创新带来的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再创新,避免陷入不断购买引进的恶性循环,真正实现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础上的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对包括发达国家细分市场的开发和占领,成为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五、逆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全球需求严重不足,英美管理学界提出逆向创新实践与理论,鼓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面向新兴市场开发精简产品,导入之后大力推广,取得成效后反攻发达市场,以为跨国公司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困局的“飞去来”战略。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将会放低姿态、下沉渠道来同新兴市场企业争夺新兴市场。这就为中国企业和学界提出了两大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如何认识和理解跨国公司的逆向创新实践和理论?第二,如何借鉴和利用跨公司逆向创新的实践和理论来改善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和理论?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本书对英美管理学界的逆向创新理论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逆向创新实践进行了预研,发现它们的逆向创新“飞去来”战略,与中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来而往”战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二者的产品空间运行轨迹相同,都是从发达国家输出到新兴市场,在新兴市场成长壮大之后再返销发达国家;

第二,支持二者产品空间运行的技术来源相同,都是从发达国家输出到新兴市场,在新兴市场进行适应性改进或升级;

第三,二者管理目标相同,都是在新兴市场取得成效后,要继续攻取发达市场;

第四,二者在新兴市场的管理内容相同,都是首先锁定目标市场,其次组合技术和产品,最后选择市场幅度宽窄与产品进攻力度相结合的竞争战略;

第五,在中外合资公司的背景下,二者的操作主体一样,均是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组合的管理团队。

有鉴于此,为何不借鉴跨国公司的逆向创新理论来研究中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可以反过来表述:为什么不能将中国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逆向创新过程来研究?

中国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始于3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大规模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产业之时,迄今成效众说纷纭,成败互见。一方面,学界认为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效显著,中国企业在许多产业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学者揭示中国在不少重要的产业领域仍在循环往复地不断引进,说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成效很差,难以跟上全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只能继续引进,以解燃眉之急。应该说,这两派的学术观点都不乏事实根据,但如果进一步追问成败原因何在,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成功者有何值得借鉴的模式,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甚至是欠缺和空白的。因此,为加强这些薄弱环节,充实和填补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利用逆向创新理论来促进和深化中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或者中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逆向创新研究,也就成为此项学术研究的自然之选。第二节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一)进一步完善了逆向创新的理论

在对逆向创新理论渊源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方国家关于逆向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收集、梳理、归纳、总结,明确了逆向创新的概念与内涵,预测了应用方向与应用趋势,提出了技术环境、管理决策和管理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案例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本书结合了现阶段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并利用中国相关产业和企业在逆向创新方面的工作和努力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逆向创新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使之更加适合新兴市场企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二)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针对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再创新的关键、方向、模式、流程等难点问题,本书提出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可以借助逆向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逆向创新的融合。这就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可供借鉴的思路。二、实践意义(一)有效地对我国引进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为我国企业破解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难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向。现阶段,我国在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面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增长乏力、需求不振,我国引进型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单纯依靠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低价格发展方式,继续打破发展瓶颈,提升消化吸收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通过对逆向创新理论的系统研究,结合我国代表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成败对比,探索出了我国进行逆向创新的方向、模式和途径,为我国引进型产业再创新,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二)为逆向创新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更为扎实的实证和丰富的案例支撑

通过对逆向创新的理论渊源、理论内容、基本概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未来的应用方向和模式进行了预测,按照技术积累和创新空间对技术创新环境进行了细分,结合我国逆向创新在相关产业中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情况,揭示了逆向创新的模式和机制,为逆向创新的理论研究和不断完善提供了扎实的实证和丰富的案例支撑。第三节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在当前欧美管理学家对逆向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论,构建起逆向创新研究分析二维矩阵。采用SCP分析范式,选取代表性行业和企业进行分析,探索性地提出我国企业逆向创新模式。二、研究内容

在对逆向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揭示出逆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论的内在统一性,然后通过研究方案的设计,组合相关研究方法,建立研究分析框架,采用逆向创新分析矩阵,划分出四大代表性产业,比较研究各产业代表性的企业成败的案例,来解释产业技术条件、市场决策、技术决策和竞争决策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最后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研究结论。第四节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一、技术路线

本书技术路线详见图1.1。图1.1 技术路线图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书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具体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本书查阅、研读、归纳、整理了大量关于逆向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理论的国内外文献、书籍、资料,并对所涉及的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情况等相关问题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和分析,为研究的深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二)案例剖析法

通过GE在中国和印度推出价格低廉但质量还不错的便携式超声波仪和手持式心电图仪的案例分析,欧美管理学家提出了逆向创新的概念和理论,并在不断研究过程中深入、完善。实践永远是理论的来源,案例研究永远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石。所以,本书针对中国的现状和中国企业的特点,在提出了逆向创新二维矩阵的基础上,采用SCP分析模式,从家用电器、数字设备、交通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代表企业创新绩效入手,对每个行业的代表性的企业都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剖析,为本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书在采用SCP分析范式,对四个代表性行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技术特点的行业进行逆向创新的不同模式。随后,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相关的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从而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四)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书通过对逆向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相关创新理论的大量研究、整理之后,总结归纳出了逆向创新研究的二维分析矩阵。在逆向创新的二维分析矩阵基础上,本研究又选取了家用电器、数字设备、交通工具、消费电子等四个代表性产业里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CP分析范式,最终提出了适合不同产业的逆向创新模式。第五节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对本书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观点进行全面介绍。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主要对与本书研究相关的逆向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相关创新理论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符合新兴市场的逆向创新定义,为本书的分析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方法组合,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经济学分析等方面的归纳与演绎,提出了逆向创新的二维分析矩阵及四个代表性产业,并提出采用SCP的分析范式进行研究,为后边的分析做好了设计和规划。

第四章 家用电器领域的逆向创新,采用SCP分析范式,从家电行业选取空调和冰箱两个行业为代表,在对代表性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家电行业创新的环境和创新决策等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家电行业的逆向创新模式。

第五章 数字设备领域的逆向创新,在数字设备领域中选取数字通信设备和数字医疗设备两个领域的代表企业,进行了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和创新决策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数字设备领域逆向创新的模式。

第六章 交通工具领域的逆向创新,在交通工具领域中选取汽车制造产业的代表企业,进行了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和创新决策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交通工具领域逆向创新的模式。

第七章 消费电子领域的逆向创新,在消费电子领域中选取智能手机行业的代表企业,进行了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和创新决策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消费电子领域逆向创新的模式。

第八章 模型设计、调查统计与结果讨论,通过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之前提出的逆向创新模式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主要对本书的研究结论、管理启示、研究局限、未来展望进行了论述。第六节本书的创新

一是梳理了西方学术界提出的逆向创新理论和越来越广泛的企业现象,提出了基于新兴市场视角的逆向创新定义。

二是发现了跨国公司逆向创新与中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管理的同一性,提出了将中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当作逆向创新来研究,因而得以借助跨国公司逆向创新研究的成果,降低中国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的难度,加快研究的步伐。

三是提出运用逆向SCP四层次分析法研究中国引进型企业的逆向创新模式。发现了中国企业逆向创新的绩效受创新技术环境的影响,构建和验证了中国企业逆向创新的绩效决定模型,为提高中国企业逆向创新成效辨明了方向。

四是根据逆向创新环境二维分析矩阵,对不同技术积累和技术空间的家用电器、数字设备、交通工具、消费电子四大产业进行研究,按照逆向SCP分析范式,提出了不同产业的逆向创新的模式,这不仅是对中国技术引进型企业再创新研究的理论贡献,更是对中国技术引进型企业再创新管理的重要启示。

五是发现了中国技术引进型企业的逆向创新模式不仅包括技术整合战略,而且还包括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提出了三位一体的逆向创新模式,从而为今后中国企业逆向创新管理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一节理论渊源一、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是相对于成熟、发达的市场而言,是指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或地区,或那些正在迎头赶上的、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国家和地区(约翰·特雷恩,1999),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称为“金砖五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以及其他一些正在崛起和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与近些年美国、欧洲各国发展遭遇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复苏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完善的工业化体系以及创新体系等,持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和发展,不仅有力地带动了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新兴市场的兴起“冷战”结束之后,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美苏争霸”到“美国独大”,美国依靠在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创新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强大的国家,不断推行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与此同时,得益于和平发展的世界大环境,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稳步发展,经济复苏,社会进步,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成为推动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动力。

除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持续发展之外,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民族独立之后,经济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借助新的经济体制、高技术、有组织的资本等条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由于各自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资源条件、政治制度、国内局势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层次、差别化的趋势,一些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自然资源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韩国、新加坡、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等,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且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不断完善的制度和创新能力成为传统的发达国家转移产业的重要选择。借助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优化的契机,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充分发挥自身完善的工业体系、创新体系、资源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社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二)新兴市场的界定

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兴市场被广泛提及和应用,有时指的是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有时指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未来,有时指的又是新兴市场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一直以来,新兴市场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界定,伴随着世界经济和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新兴市场的含义和界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证券投资领域就首先提出了“新兴市场”的概念,1987年世界银行开始在相关的报告中使用新兴市场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初,新兴市场的概念逐步扩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证券投资和资本市场领域,成为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概念和词汇。1994年,美国商务部将未来美国出口发展的十个主要竞争对手称之为“新兴市场”,即中国、巴西、印度、南非、韩国、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波兰、土耳其等,并成立“贸易促进协调委员”来有力推动美国的产品出口,增加就业,1995年又把文莱、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列入“新兴大市场”的行列,并在美国《国家出口促进策略报告》《新兴大市场:1996年展望和原始资料》等政府报告和刊物中多次使用新兴大市场的概念,使得新兴市场的概念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认可。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鲁康娜和克里什娜帕来普教授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有效帮助供应商与客户进入市场参与各类商业活动作为判断是否是新兴市场的一项重要标准。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国际金融学会(II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不同国际组织对新兴市场的定义和界定都有一定的差别和不同,但总体来看,各类国际组织将新兴市场视为是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国际收支、人均收入、市场发展等诸多方面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纷纷将新兴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进行大量的投资,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以实现争夺市场,扩大规模,获得较高利润,抢占竞争优势和竞争制高点的目的。虽然对于新兴市场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是一般而言新兴市场主要是指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新加坡、韩国、以色列等在内的亚洲、拉美、中东和欧洲国家和地区。(三)新兴市场的特点

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部门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其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已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基本都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速度,成为所在区域发展的龙头,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对地区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复苏的重要力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新兴市场的产业部门不断完善,各种国家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为促进新兴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地吸引了各种投资和项目的进入,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广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2.具有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由于新兴市场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底子比较薄、障碍比较多、科技创新能力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弥补在技术、管理、资本等方面的不足和劣势。因此,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口、制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凭借丰富的资源、稳定的制度、巨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各种优惠配套政策,不断吸引着各跨国公司、国际资本纷纷进入新兴市场,从而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在经济、社会、法律、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水平和吸引力,使得更多有更强实力、更高要求的资本和企业进入,构成新兴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成长潜力巨大

新兴市场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自身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速度也超越了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制度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在不断健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日益成熟,尤其是其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再加上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都为其发展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和前提,可以说新兴市场成长潜力巨大。尤其全球变暖、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之后,全球都在反思发达国家传统的发展方式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这些都给新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能够更为有效地避免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更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4.依赖于经济全球化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加上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国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跨国公司、国际资本的发展都充分利用并有效的整合全球各地已有资源和优势,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国际分工和专业化运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真正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为跨国公司、国际资本经营的一部分,新兴市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注重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和优势,避免被其他新兴市场所替代。可见,新兴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市场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和必然,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四)评述

自从新兴市场概念提出,并不断发展成熟以来,新兴市场一直被视为是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拓宽市场规模、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选择。而对于新兴市场的关注更多的是局限在对其界定和作用以及在国际资本与新兴市场的关系等方面,尤其是在新兴市场金融稳定(鄂志寰,2000;王东风,2007;郭萍,2009;林钰、杨荣海,2011;项卫星、王达,2011;陈艳丽、刘亚维、王亚静,2012)、汇率制度与选择(刘振林、刘爱文,2004;宋志刚、丁一兵,2005;郭萍,2009;雷强,2009)、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与发展(李元旭,2000;阎大颖, 2007;陆愚、焦豪、张夷君,2008)以及新兴市场企业的发展策略(陈卓勇、吴晓波,2006)等方面。而对于新兴市场自身的发展特点、路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方向、途径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深入的研究。二、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创新就是广受关注的话题。面对快速发展的世界,如何不断创新,紧跟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成为研究的重点和核心。纵观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Schumpeter(1939)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将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原材料的新来源、新的组织形式等情况都视为是创新,这彻底改变了当时社会仅仅将技术发明进步视为创新的观念。另外,Schumpeter还提出在创新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企业家和大企业的作用。可见Schumpeter突破了当时仅仅将创新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情况,将创新拓展到组织制度层面,并将企业视为创新的主体。但是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研究范围和领域的制约,主要还是以技术创新为主,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对于组织制度层面的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2.第二阶段:制度创新的发展

在Schumpeter及其相关学者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到20世纪中期,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创立与发展,制度创新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运用Schumpeter的有关创新理论,North对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制度创新”的概念,并逐渐构建起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在内的系统制度创新理论,并在相关著作中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和安排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制度创新理论框架。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制度创新的收益要大于成本,由于在当前制度条件下无法实现这种收益,所以只有通过对制度施加外部作用力,来对阻碍预期收益的因素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对于制度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方面,西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制度创新动力机制和制度设计等方面。

3.第三阶段:国家创新理论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各类社会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对创新的研究被提升到国家层面。弗里曼在对日本创新活动和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日本的创新主要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综合利用组织和制度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仅利用几十年的发展就成为工业化大国,并提出了系统的国家创新理论。在国家创新理论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微观和综合三个学派。其中宏观学派以弗里曼、纳尔逊为代表,认为国家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要与政府职能实现有机的结合;由于国家创新系统包括大学、政府部门等诸多机构和部门,具有复杂性,所以为了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安排相适应,来应对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需要提升制度安排的弹性、灵活性。微观学派以伦德瓦尔为代表,对国家创新系统从狭义和广义层面进行了明确界定,重点探讨了用户和企业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并将如何利用知识来实现经济效益列为创新系统的关键所在。综合学派以波特为代表,将微观机制和宏观机制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政府为了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将可能补贴的生产要素、可能的工艺标准、辅助产业、公司战略与竞争结构等视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家应该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大力鼓励企业创新。

4.第四阶段:创新理论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导致买方市场的形成。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存压力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众多企业都面临着增速和发展放缓甚至下滑的局面,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使得企业发展的环境更加恶化。面对这种局面,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增长。

针对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新情况,20世纪盛行的战略和管理方法的基本环境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众多新理论在不断出现、发展、完善,为企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开放式创新(Henry Chesbrough,1997)、价值创新(W.Chan Kim, R.Mauborgne,1997)、破坏性创新(Clayton M.Christensen,1995)、逆向创新(Jeffrey R. Immelt, Vijay Govidarajan,2009)等,这些理论研究还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派系。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论

从创新过程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国家)的创新过程模式具有典型的一次创新(或称原始创新)特征,即始于研究活动,从发明到商品化的过程,见图2.1。图2.1 一次创新过程(吴晓波,1995)

从这个方面来看,后发国家的创新过程与先发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后发国家的创新大多是建立在对先进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开展的,与先进国家的“一次创新”是不同的。有经济学家认为,尽管也存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从技术来源和技术发展模式上看,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没有明显的创造性。从对韩国的发展研究中,Amsden认为其工业化过程早期主要以技术引进为重要内容。韩国、日本、中国等后进国家都曾经处于或正处于技术学习、技术追赶阶段,因此,从这些国家的现实国情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是新兴市场企业大多数企业所采取的主要创新方式。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是我国企业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唯一选择。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路径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认可,尤其是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种创新方式的国家的学者,如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但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非一种创新模式,而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型企业创新的过程,因此未形成专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论。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后发优势理论(Alexander Gerschenkron,1904—1978),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创新和二次创新研究(Kim,1997;吴晓波,许庆瑞,1995等)、自主创新研究(陈劲,1994;路风,2003;徐大可,陈劲,2006;陈劲,王方瑞,2007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影响因素研究(曾娟,万君康,2000;王克西,2001;凌丹,2002等)等。

1.后发优势理论(1)西方后发优势理论研究。

后发优势理论是由哈佛大学Gerschenkron教授于1962年首次提出的。在“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一文中,Gerschenkron首次提出了“后起性”和“后起国”的概念,并在1962年《欧洲工业化的再探讨》一文中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Gerschenkron认为后发优势是落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许多与先进国家发展完全不同的特点,如发展的跳跃性、大企业的作用、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更重要、集权化和强制性等,而与自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等方面因素无关。后发优势理论认为,经济水平越落后的国家,其发展速度越快,发展空间越大。

Levy于1966年在Gerschenkron提出的后发优势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对后发优势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与先发国家相比,后发国家在认识水平、可借鉴经验、技术支持、发展预测、资本技术来源等方面具有优势。

Abramovitz(1989)提出“追赶假说”,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最初经济水平呈反比,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越落后,其发展速度也就越快,增长空间也就越大。按照这种思路,落后国家是一定能超过发达国家的。但是在现实中,众多落后贫穷国家面对同样的发展环境和机会,却表现得千差万别,有的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但是大部分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更加落后和贫困。面对这种矛盾,Abramovitz认为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受到技术差距、社会能力、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从而对知识传播、资本积累、需求扩大等方面造成影响,才使得很多后发国家没有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

在实践中,后发优势理论在拉美和东亚表现最为明显。但是两个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却不相同,虽然拉美资源丰富,依靠外国资本的支持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却没有东亚地区的发展更持久。通过对拉美和东亚的对比研究,广大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东亚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成熟,突破了资源贫乏的限制,是后发优势最典型的代表。对东亚后发优势发展的研究,也进一步推进了后发优势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其中,日本学者南亮进(1992)通过对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验的研究,认为日本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后发优势的结果。由于日本具有人力资源、现代化经营、发达的信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为其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使得日本自1970年以后陷入了经济停滞的局面。而Brezis和Krugman(1992)在充分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蛙跳模型(Leap-frogging Model)。在新技术产生初期,在应用条件、范式、组织等方面的不匹配,会导致效率不及原有技术,加上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导致对新技术的研发相对缓慢。而当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相关的模式和配套都已基本成熟,后进国家可以直接将其引进应用,在较高起点上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后发优势的特点。蛙跳模型还认为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模仿,也包括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范式应用于新领域、新产业,实现在某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引领。这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基础。(2)国内学者对后发优势的研究。

在对东亚国家后发优势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多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对我国后发优势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领域。有的学者在对后发优势与劣势的主要表现形式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对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罗荣渠,1993);有的学者在对发展经济学和经济追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后发优势和劣势的各种流派进行了总结,并对信息化条件下后发优势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变化进行探索(郭熙保, 2000),也有学者针对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后发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追赶,后发国家可以缩小与先发国家的差距,但是面对最后的最小差距,后发国家要从引进学习实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才能真正超越先发国家,实现对时代和潮流的引领(陆德明,1999)。另外,傅家骥和施培公(1999)认为技术模仿创新是后发优势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技术模仿创新推动后发优势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3)评述。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可能采取发达国家传统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为了实现自身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模仿、创新、优化、升级等方式,取发达国家之长,补自身发展之短,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为相关技术的传播、借鉴、模仿、创新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所以发展中国家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高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虽然后发优势理论是针对国家发展战略提出的,但后发优势的应用和推广却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宏观层面,同样适合行业中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的发展。后发优势理论为我国技术引进型企业进行消化引进吸收再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二次创新等理论的理论基础。

2.技术引进相关研究(1)技术引进定义。

所谓技术引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组织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不足,从其他国家、地区、组织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获得相关技术支持的行为。引进的技术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软件技术是指知识、经验、工艺等,而硬件技术主要是指从其他国家、地区引进的具有软件技术支撑和保障的机器设备,这些硬件技术可以说是软件技术的物质载体。一般情况下,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是一体的,通过直接购买、引进可以在短时间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但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一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技术水平,还需要通过对引进、购买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2)技术引进的具体内容与途径。

根据技术引进具体情况的不同,技术引进的内容主要分为工艺、制造技术、相关设备、管理方法和经验、人才等。工艺、制造技术主要是指产品设计、材料配方、工艺流程、维护保养等诸多方面资料和知识,通常可以通过聘请专家、交流、培训等方式来实现;相关设备是工艺、制造技术的硬件支撑和物质载体,主要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实现;相关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也是技术引进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引进管理方法和经验可以大大提升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的匹配水平,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相关人才不仅是掌握知识技能、管理经验的主体,也是操作相关机器设备的主体,所以人才的引进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团队整体运作机制和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别人才作用的发挥,所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构建起和谐的团队氛围和运营模式。最后,还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学术交流、技术展览等方式,来了解国外相关领域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趋势、水平,来紧跟先进技术的发展。

从长远看,技术引进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消除本国、本企业与国外、其他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差距,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短期看,技术引进的目标则是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实现快速发展。模仿创新与技术引进不是同一类概念,但模仿创新常常借助技术引进,在技术引进基础上实现。(3)技术引进的实施过程。

技术引进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根据后发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情况的不同,技术引进的具体实施过程和阶段也存在差异。根据相关后发国家发展的模式和经验,技术引进的具体发展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是技术引进的初期。由于后发国家自身产业基础水平比较低,实力比较差,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机制不健全,首先是引进先进国家和企业的最普通、最常见的商业化技术。对这种技术的引进不存在二次开发的问题,主要是对相关人员操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一种引进和模仿,不存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消化吸收期。在前一阶段引进模仿的基础上,后发国家的相关技术能力、产业水平提高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机制都相应建立完善起来了。随着后发国家自身实力的提升,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引进模仿的层面,在引进较高水平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应用创新、开发,实现改良和革新,真正掌握相关技术为我所用。

第三阶段是再创新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后发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对技术的引进已经从被动的依赖跟随,实现了主动的创新和引领,真正实现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再创新。(4)技术引进效应和方式。

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后发优势”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后发国整体技术水平都较为落后,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在充分节约资金、缩短时间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的快速提升。技术引进不仅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和技术服务引进等软技术方面,同时还包括设备进口等硬技术方面。在《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一书中,陆德明认为技术引进利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这里包括对引进的软、硬技术的费用支付、国内相应的其他资本和劳动的配套支付以及相应的管理费用支出的增加等。这种增加带来的等量产出增长就是外延式增长。

单位生产要素产出量即生产率的提高。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规模经济带来的产出变动,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善生产劳动的分工、专业化协作、组织管理,使引进技术后的生产规模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二是智能与技能的进步,即对引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这是西方学者文献中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进步”。

从宏观层面上,技术引进使稀缺的经济资源更多地流向具有较高效率的行业和部门,导致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也是技术引进利益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总之,技术引进可有效弥补后发国家除储蓄(投资)和外汇(外贸)外的“第三个缺口”(技术管理缺口)。

3.模仿创新(1)模仿创新定义及模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