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7:04:14

点击下载

作者:齐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精神疗法

精神疗法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经典,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后期面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药学发展之滥觞。《黄帝内经》囊括了中医药学养生、防病、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全部内容,一经出世便成为古人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历代医家在研读《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不断充实中医药学理论,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尊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与儒家的四书五经并驾齐驱,被收入《国学基本丛书》。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在医学经典中独树一帜。《黄帝内经》所形成的学术体系,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与古代哲学充分融合,完美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鉴于《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防病治病内容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关《黄帝内经》的科学普及工作也在逐渐开展。目前,基于《黄帝内经》的科普著作已出版了不少,也有很多中医研究者借助电视等媒体开展《黄帝内经》的科普讲座,这其中绝大多数局限于养生保健方面,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这对人民群众正确、全面认识《黄帝内经》有一定的误导,很容易让人认为《黄帝内经》仅是一本专门的养生保健古籍。而实际上,作为“中医之本”的《黄帝内经》,思想内容浩如烟海,其所蕴含的文化与医学思想,岂是单纯的养生保健内容所能概括?虽然《黄帝内经》中含有大量“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众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与措施,但这只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能展现《黄帝内经》之全貌。因此,将《黄帝内经》的科普工作重心全部放在养生保健方面失之偏颇,不利于《黄帝内经》科普工作的全面与长远发展。

由于《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其文义古奥,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如何将专业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经文警句、哲理医道用简单、易懂、形象、有趣的语言和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实现《黄帝内经》从专业化向科普化的过渡,这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黄帝内经》研究工作者应当走出书斋、走下学术高台,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权威正统的专业知识,将《黄帝内经》有关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思想、方法翔实传达给民众,让更多人真正了解《黄帝内经》这一祖辈留给我们的“传家之宝”,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由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学者构成,体现了《黄帝内经》当代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也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黄帝内经》精粹的历史使命。2008年初,学会组织专家、学者从科普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并筹划撰著《黄帝内经》科普丛书,于当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期间讨论通过了编写书目、目录、编写要求等,确定了编著人员。本丛书各分册编著者均由全国《黄帝内经》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担纲,其对于各自承担的编著内容、所涉及的理论都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确保本丛书的权威性、学术性。在编著和修订过程中,反复推敲,注意密切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事例,以突出其实用性,并力求使文字通俗化,赋予其趣味性,从而达到科学普及《黄帝内经》的目的。

本套丛书包括养生、经络、脏腑、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等分册,编写内容由浅入深,旨在揭示《黄帝内经》中有关生命、人体、疾病、诊治疾病、养生保健的奥秘,同时答疑解惑,介绍《黄帝内经》中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对常见的中医术语给出正确的解答,希望以此为媒介,吸引更多人对《黄帝内经》、对中医产生兴趣,并使之客观地看待《黄帝内经》与中医,让《黄帝内经》及中医学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同,为其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在本套丛书尚未付梓之际,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原主任委员王洪图教授不幸逝世。王洪图教授为《黄帝内经》的研究、发展及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临终前依然关心《黄帝内经》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现在丛书即将面市,愿能告慰王教授在天之灵。《黄帝内经》的普及将是全国内经学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翟双庆2010年7月3日编者的话“精神疗法”又可称为“心理疗法”,它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调治病人心理状态的过程。目前,精神疗法不仅广泛地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其他各类疾病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应用于正常人对疾病的抵御和预防。

然而,无论“精神疗法”还是“心理疗法”,都是现代人对它的称呼。当我们翻开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试图去查询时,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在字里行间怎么也找不到与此类似的叫法。但是,见不着同样的称呼,并不意味着其中未涉及“精神疗法”。恰恰相反,《内经》之中的精神治疗思想是无处不在、显而易见的,它对“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的命名与今人不同,有着自己特有的、习惯的叫法,每每称之为“调神”、“治神”、“和喜怒”等。

为什么现代人所推崇的“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竟会见诸数千年前的《内经》,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这难道是古人的先知先觉吗?其实,任何科学理论与技术经验都不可能是凭空而生的,必然有它发展的源头与产生的基础。那么,就先让我们从源头寻觅中医的“精神疗法”吧!编者2010年7月16日第一章 “精神”解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荣,荣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

如果问您什么是精神活动,您也许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精神活动不就是人的喜怒哀乐、高兴生气吗?其实,这个问题绝没有如此简单。

我们要知道《内经》的精神疗法,首先就要了解中医所说的精神活动到底是什么。

现在的人都喜欢将“精神活动”称为“心理活动”,《内经》中是没有“心理”这个字眼的,但却有“精神”的说法,而且随处可见。书中所提到的“精神”,其中有的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括、有的指精气与神明的合称、有的指属于七情五志的情绪情感,它们各有侧重。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内经》对“精神”的理解与现代人虽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都离不开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第一节 寻觅“精神疗法”产生的源头

中国古代精神治疗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原始社会,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人们的医药知识极其贫乏,对疾病的认知度也极其肤浅,往往将患病视为上天的惩罚、鬼神作怪。因此,人们或祈祷神灵的保佑宽恕与安慰祝福,希望患病的人会自然康复,或以驱鬼避邪等手段,试图赶走附在患病者身上的病魔。这些做法看起来似乎很荒诞,几乎就是与巫术合流,但在当时又不可否认这是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也真的能从精神上对病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有一份期盼,这或多或少促进了疾病的痊愈。

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存与繁衍,所采用的那些自我保护和祛病的方法是简单、原始与本能的,而且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我们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要用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这些早期的祛病方法,而不能轻易地否定并抹杀它。也许可以说,这就是人类最初的精神治疗术,它孕育了中医精神治疗法的萌芽。

顾名思义,精神疗法的建立首先应当与精神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

有关精神疾病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其中有关于疾言(语言障碍或失语症)以及失眠的记载。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微子》中有“我其发出狂”之说,表明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狂”这一精神疾病。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儒家及诸子之书中,对精神病变的症状、病因、治疗和预防也都有零星记录。如《荀子·解蔽》中有“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立人也,冥冥蔽其明也”,描述了患病者所表现出的恍惚、多疑、幻觉等精神异常症状;《左传·庄公二十年》中的“哀乐失时,殃咎必至”,《管子·内业》中的“忧郁生疾”,《韩非子·解老》中的“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等,都指出了引起精神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情志的过极和失调;《诗经·郑风·风雨》中说“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说明古人已认识到解除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可促进患者的康复,该书中还记载了宋国名医文挚以激怒的方式治愈齐膐王疾病的案例;《老子》中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外物》中的“静然可以补病”,都指出清心寡欲是预防精神疾病的方法。

然而,诸子百家的书再好,毕竟不是医学著作,有关精神情志方面的论说散见于其间,只是文史哲中略带医理,并没有真正与医学融合,所以也只能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的论述而已。但是,这些论述虽然属于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却为《内经》情志学说与精神疗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帝国,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暂时的稳定局面。到了汉代,统治者们又采取了“与民休息”等一系列长治久安的措施,人民的生活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得以长足发展,医学也是如此。

就在西汉的末期,被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中医著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成书了,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内经》总结了先秦医药学的经验,又从诸子百家的情志学思想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使之得到发挥。这个时候,上古原始人本能的精神治疗术、先秦文史哲中的情志论说开始与医学融为一体。《内经》站在医学的高度,全面地谈到了七情、五志,将对情志的感性认识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讨,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学说,构建出了符合中医自身规律与特点的情志学理论体系,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同时,《内经》又从精神调节、药物治疗、针灸按摩与吐纳导引等方面,创制出了许多具体的治疗方式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成为后世医家以精神疗法治疗疾病的典范。

还应该说明的是,《内经》的成书也标志着以医药为主体的医学已经战胜了迷信和巫术,冲破了它们的束缚,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这以后,历代医家都秉承《内经》的情志学理论与精神治疗方法,并不断发展,使它日臻完善。最值得一提的是宋金元时期,宋代医家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说道:“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胜而为病,能推而明之”,并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明确定为“七情”,这标志着中医情志学说的定型和成熟。此时涌现出大批高水平的精神治疗专家,很多著名的医生在疾病治疗中都应用了心疗术,并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治疗医案,这可谓是中医精神心理治疗的辉煌时期。明清时期,众医家更为广泛地从临床角度研究“七情”,探讨“情志病”及其治疗方法、方药,使《内经》所创立的精神治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可是,前行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入,国民党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废止中医的政策,使中医学屡遭摧残,精神医学也因此而停滞不前,几近夭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才获得了新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医精神病学、心理学的发展相对于中医其他学科是滞后的。

70年代末期,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党和政府拨乱反正,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中医精神病学、中医心理学的春天也到来了,中医方才复苏并开始了崛起。此时,《内经》的情志学理论和精神疗法的整理,首当其冲地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纵观医学发展的历史,中医精神心理学历经数千年之久,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其在理论研究上将不断创新,在实践运用上将不断丰富。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医学科学也不断进步,西医学模式已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这也标志着中医所提倡的精神疗法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我们预测,在疾病治疗学中,精神疗法与心理调节极有可能拥有与躯体治疗相同的地位。

寻源之旅就要结束了,《内经》毋庸置疑是中医心理学、中医精神疗法的源头。

接下来,我们将开启《内经》这扇医学知识的大门,继续去探讨蕴藏于其中的疾病治疗法之精神疗法。我们要认识、了解并能简单地运用精神疗法,让它更贴近普通老百姓,使其成为人们保养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第二节 “神”到底是指什么

其实,《内经》提到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更多的时候是仅用一个“神”字来表达,对神的论述散见于全书的162篇文章中,其使用频率非常高,有人粗略统计达150次之多。

但要注意,《内经》所言“神”的含义与“神灵”、“鬼神”等迷信称呼是绝对风马牛不相及的。“神”原本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命题。《内经》继承了中华民族神文化的底蕴,撷取其内容中的科学部分,将“神”的概念引入中医学,并结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使它摆脱了迷信和巫术的束缚,最终成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成为揭示人体生命规律的重要学说。

所以,《内经》的“神”是建立在古代朴素唯物论之上的,它坚持了无神论的立场。正如书中所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说的就是对于相信鬼神迷信的人,不要与他谈论高尚的医学道理。一、含有多层意思的“神”

综合分析《内经》中关于“神”的讨论,大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层意思:

1.自然之神——自然万物的主宰

在《内经》成书的年代,医者在探讨人体生理、病理时,首先是从自然界开始的,往往以直观的、显而易见的自然现象为例来阐明问题,这种取象自然、反观人体的思维方法,被后人称之为“取象比类”。同时,《内经》以这种方法发掘出人与自然事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重要思想。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人们企图探求物质世界变化的机理和动力,却又因科学技术水平尚不发达而力所不能及时,只能以“神”来概括它。《荀子·天论》中说:“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为神明。”《内经》作者也接受了这一事实,与古代先哲们同样,也用“神”来解释自然界变化莫测的各种现象。这些变化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秘的,左右着它们的内部动力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因此自然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了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在人们尚不能从微观上对此作出解释的情况下,就从宏观上来理解它,认为神寓于阴阳之中,神就在自然界之中,而阴阳所产生的万事万物的变幻莫测就是神的表现。因而《内经》中道:“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

可见,《内经》所说的“神”并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自然界物质发展所形成的内部规律,它主宰着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呈现出秩序井然的大千世界。

2.人体之神——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总括

如果说《内经》中前一种对“神”的理解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甚密,那么它对“神”的第二种理解则是出自于医学本身。将其与人体的生命活动相联系,以此来解释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及规律,这是《内经》对“神”的创新和发展。

在人体生理概念中,“神”被赋予多层面的内涵。

首先,《内经》将自然界主宰之神的含义移植到人体,认为神是生命的主宰,提出了“神机”之说,认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庄子·至乐》中解释道:“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可见“机”是指万物发动的根源。神机相连,即造化之机乃万物生命过程的内部主宰。

其二,神又是人体的生命力,因为神既然作为生命的主宰,就不能独立于形体之外,而是应寄附于生命体之中,存在于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同时给予生命体活力。自然界的草木有神则郁郁葱葱,人体有神则生命力旺盛,故《内经》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神去则机息”,即神旺则生命体强盛、神衰则生命体虚弱、神灭则生命体消亡,由此奠定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宰地位。

其三,神还是人体生命功能综合的外在表现。《内经》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经文揭示的是:一个气血调和、营卫通利、五脏协调、精神正常的人所体现出的生机蓬勃的生命现象就是神。据此而言,神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及精神魂魄等活动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

3.心理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与情感活动

中医学的“神”有广义与狭义之不同,如上所言的两种就属于广义之神的范畴,而以情志心理活动为主的神则属于狭义之神的范畴。实际上,在人体生命功能总括的广义之神中,精神魂魄已经蕴涵其间了,它既归属于整个生命活动的表现,又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这也就是中医论“神”于广义之后又另外分出狭义之神的原因。这个狭义的神相对于广义的神来说,与本书主题“精神疗法”的关系更为贴近,是其重心与关键之所在。

可以说,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其生命体中皆有神的存在,只不过是有高级与低级之分。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具有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而这种精神活动又是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确定和把握的。自春秋时代至《内经》成书的时期,人的精神活动及与其相关联的脏腑,都是哲学家和医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内经》将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称之为“五神”,即神、魂、魄、意、志,从现代的角度来理解,五神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高层次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反映了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认识与处理过程。它随着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成熟、完善,显示出人的聪明智慧。

另一类称之为“七情五志”,又简称为“情志”,即喜、怒、悲(忧)、思、恐(惊),七情五志是人类所具有的丰富的情感活动,反映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体验和由此表现出的情绪变化,属于人的本能。

将“五神”与“情志”相合,于是中医就有了“神志”这么一个说法。《内经》同时还认为,神志都与以心为主的五脏紧密相连,是以五脏所藏的精气血为内在物质基础而产生并存在的。二、生命离不开神《内经》在探究神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时,首先从生命的本源开始。

生命的本源是什么?《灵枢·本神》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在这段话中“天地”是指自然界,“我”是指代人类,“德”是指天所赋予人类的阳光、空气与雨露,“气”是指地所赋予人类的五谷杂粮等植物。

地球上原本是没有人类的,但却有着产生生命的客观条件,天气与地气的上下交融,经过万年、亿年的运动,最终演变出人类。由此可见,《内经》肯定生命本源于天地阴阳之气,即自然界中物质性的德与气,其中不仅对生命的起源进行了科学唯物主义的阐释,同时又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因而得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结论。《内经》还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其中的“两精相搏”,是指父精母血的媾和,孕育出一个新的胚胎,神也就随着这个新的生命体而产生了,于是形具而神生。可见,不仅是人的生命,人的神也是父母精血相互结合的产物。当然,在人出生后,其生命体以及神的成长乃至成熟,又都离不开后天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的滋养、培育,如同经文所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天的风暑湿燥寒五气和地的酸苦甘辛咸五味滋养了人体脏腑和气血津液,在这个基础上“神”有了活力,然后使人“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总之,“神”是以先天父母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为物质基础的。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论神为何要先论生命的起源与延续呢?《内经》作者的用意很明显,他要告诉我们的是:没有生命这个有形的形体,神又从何而来呢?人类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一定是先有了生命才有了神,神是依附于生命体而存在的,倘若生命完结了,神无所依附也就随之消失,绝不可能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神。

因此,《内经》看似在讨论生命的本源,实际上是在讨论神的本源,这种对生命形体与神的认识,构建出本书重要的生命观,那就是“形神合一”。可以将其概括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但在二者的关系中,《内经》更为强调形的第一性、神的第二性,也就是物质的第一性、精神意识思维的第二性。第三节 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神魂魄意志

前面我们曾谈到,《内经》将人复杂的精神活动归结为两大类,其中一类称之为“五神”,具体内容就是神、魂、魄、意、志,书中对其概念有着非常明确的界定。一、心神——指现代大脑的功能《内经》所论精神活动的神,有大小概念之分。有时,神是指整个精神活动的总括,包含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与情感情绪的全部内容,属于大概念之神;有时,神仅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此处“五神”之一的神,这属于小概念之神。

在中医理论中,小概念的神由心所主,实际上概括了西医学脑的功能,其作用甚至在脑之上。然而,“五神”中的神,名字虽与魂、魄、意、志等并列,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却不是与之并列的,当在四者之上而为长,统帅其他。《内经》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据此,心神既对魂魄具有调控作用,又担负着“任物”的功能,再通过意、志、思、虑、智的认知和思维过程来分析事物、处理事物。由于魂、魄、意、志都受到心神的控制,故只有在心神的支配下,它们才能正常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内经》所论的心神唯人类具有,是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显著标志。二、“灵魂”从何而来《内经》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这句话明示了魂从属于神的定位,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魂就是神的一部分,是比神层次低的精神活动。《内经》中对于魂的具体作用似乎没有更多的讨论,搜索各篇中零散的描述,我们略知魂由肝所主,并与睡梦有关,但这并不能得出对魂的全面认识。

明代有个大医家叫张介宾,他对精神活动的解释很详细。张介宾对“魂”的解释是:“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即我们的梦境、似梦似醒之间的冥想、幻觉皆属于“魂”的范畴,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相似于人的潜意识。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所思”便是你潜意识中“所梦”的基础。因此,“梦”潜于“思”中,魂潜于神中,受神控制,随神生灭往来,由此也有“魂为神之灵”之说,后世的“灵魂”一词应来源于此。

倘若用现代的语言来诠释中医理论的魂,那么它就是人的一种非本能的,较高级的心理活动,是通过思维、推理、判断等进行认知的过程,但其肯定是受到心神支配的。

生活中,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做事时,其思想就会高度紧张,俗话说这是“魂放在心上”;当一个人心不在焉地做事时,其思想就会松散不集中,俗话说这是“魂不在心上”。魂还与人的睡眠相关,当其正常时,睡眠安然。人们因某些躯体疾病而出现的幻觉、梦游、睡眠障碍,或者昏迷、谵妄、精神错乱,甚者魂不附体而死亡,都是魂的功能失常造成的。三、“体魄”之称的由来《内经》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这句话明示了作为精神活动的表现之一,魄藏于精之中,以人体的精为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内经》中对魄的具体作用也没有进行更多的讨论,只说明魄由肺所主。查阅后世医家的解释,我们获知,魄就是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反应、反射和行为,相当于人体运动、感觉神经的功能。新生儿出生之后,所具有的各种感觉功能和本能行为,诸如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啼哭、嬉笑、吮乳以及肢体运动等,都属于魄的范畴。倘若人体精亏气虚,魄的功能失常,可出现感觉障碍、行为迟缓、反应迟钝等表现。

另外,现代学者还认为,魂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意识活动,魄是比较低级的本能反应。总之,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中医学对魂魄的理解有着科学的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四、“意”与“意向”《内经》说“心有所忆谓之意”。张介宾解释为“意,思忆也,谓心有所想,一念之生而未定者也”。所谓“意”,是我们的心神接受外界的信息之后,不断将其与以往的记忆、经验综合起来分析,从而产生了某种思想的萌芽,但是尚未肯定的思维活动。

比如说,攻读硕士学位是很多本科大学生的向往,高层次的学历和学位作为外界的客观事物,使某个将毕业的大学生产生了报考研究生的念头,但他又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这个过程就叫做“意”。

简而言之,“意”就是念头已生而尚未定。一个人有想法、有想象,是“意”丰富的表现,也是实施行动的前奏,那些连想法都没有的人又怎么可能会采取行动呢?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注意和记忆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五、“志”与“志向”《内经》说:“意之所存谓之志”。“志”具有指向、志向、注意的意思,与“意”一样也是心“任物”后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如果说“意”是对客观事物的短期记忆,那么“志”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长期存储,即形成长时间记忆的过程。志是在持久保存意念的过程中形成的。此时,由于记忆和意念的积存,人们对其所感知的事物已经由最初的意念和想法发展成为明晰的概念,表现出对特定事物的指向和追求。

继续上面的例子,那个将毕业的大学生经反复思考掂量,最后作出了报考的决定,这个过程就叫做“志”。

简而言之,“志”就是“意”由生而定。一个人无想法、无想象也就没有行动,但如果光有想法却又始终不能作出决定,就是优柔寡断,光想不做又有何用?“意”与“志”是一对关联的概念,习惯上人们也每每“意”、“志”并称。在人的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中,它们偏重于意识思维,属于人的内心活动,是人类大脑的所思所想,他人是无法得知的,这是“意”、“志”与“魂”、“魄”的不同之处。“意”和“志”的概念虽不同,但二者紧密相关,“志”以“意”为基础,人若无意念就无从谈志向。

另外,中医理论中的意志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意志坚强”完全不同,有意志的人,是指那些想象力丰富、点子多,而且又有决断能力,能将其想法付诸于行动的人。第四节 人类的情感、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

前面我们还谈到,《内经》将人复杂的精神活动归结为两大类,第二类称之为“七情五志”,简称为“情志”,具体内容包含喜、怒、悲(忧)、思、恐(惊)。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人的情感、思维等心理现象就有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乐于研究的问题。孔子在《礼记》中提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弗学而能”,认识到七情是人的本能,不学自有。老子所言与孔子稍有差异,他认为七情是喜、怒、忧、悲、好、憎、欲。荀子则提出好、恶、喜、怒、哀、乐六情之说。然而,对中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左传》,其中提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并开始将情志过极与疾病的发生联系到一起,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管子》也道:“忧郁生疾”。

总体来看,古代先哲们将人的心理特征分为:好喜、乐、爱;恶哀、怒、惧、憎两大类。

秉承于诸子之说,《内经》将七情融入于医学领域之中,在阴阳整体论、藏象五志论、水火五行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其分类归纳,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广泛用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指导着临床实践,并由浅层次的论述发展为高层次的学说。可以说七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对“七情五志”的讨论略于概念而详于它的病因作用与病机改变,这其实就是以反证的方法让人们来认识情志。一、最良好的情感——“喜”

喜,就是欢喜、高兴。

在七情五志中,《内经》唯独对喜作出了正面的阐述,因为它是人类情感中最为良性的表现。经文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说明喜是好事,可使人志意畅达,气血调和,缓和精神的紧张。喜是人们在需求的满足、愿望的实现、目标的达成、紧张的解除之后,所产生的轻松、自由、愉悦的情绪体验。

另外,当一个人的脏腑功能旺盛、精气充足、气血津液调和时,自然就能出现喜乐的感觉。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欣喜乐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变化,而是人体生理状态良好、身体健康的重要外在标志。二、最坏的情绪——“怒”

怒,就是愤怒、生气。《内经》对于怒所作出的表述几乎没有正面的,因为在人的情绪变化中,它确实是不良的。怒是由人类身心受到攻击、人格受到贬损、需求受阻、行为受到挫折而致的负面情绪。

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人有七情六欲,怒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是一个人正常的情绪宣泄,倘若遇到生气的事只是一味压制和憋气,并非是好事,甚至可以诱发疾病。

所以,人该怒则怒,只是不要过度而已。三、不安与担心——“忧”

忧,就是忧愁、忧虑。

有人认为忧是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不安、担心情绪,即焦虑。忧虑通常没有明确的对象或事件,主要是对未来变化趋势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但宋代医家陈无择在他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忧解释道:“预事而忧”,可见人们对所担忧的事情也并非是全无预感,有所感而先忧往往比对不定事件的担忧更为过之。

一个人沉浸于忧心忡忡、情绪低落的不良心境中持久不解,可致抑郁状态而为病。四、思想高度集中——“思”

思,就是思考、思虑。

在属于情绪情感活动的七情中,唯独思与大脑的意识思维更贴近,《内经》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明示思是人在意志之后,对于其所决定要做的事情进行的深度思考,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过程。在思的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会因为解决问题较困难,产生患得患失的情绪体验,这就是思虑。

思的概念之所以与人的意识思维和情绪皆有关系,并且介于二者之间,是因为对事物思考与思虑的认知体验往往也可以决定情绪的变化。五、灾难来临时的情感——“悲”

悲,就是悲哀、悲痛。

悲是人的心理预期不好、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追求难以实现、愿望憧憬破灭、遇到生离死别或重大灾难时而产生的一种情绪。

悲与忧互通,每每并称,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分辨,二者还是有所不同的。以悲忧的产生来看,一般认为悲自外来、忧自内生;以悲忧事物的程度来看,所悲者更甚于所忧者,二者有轻重之别;以对悲忧事物的确定性来看,虽然部分可能事先有预知,使人蓄积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但也有很多悲哀之事是突发的,祸从天降,毫无预兆,例如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人们造成的打击是顷刻间来临的,所以悲比忧更具有不可预知性;以悲忧事物对人体的伤害来看,忧的形成是渐进的、缓慢的,悲的到来有时是突然的、巨大的,甚至超越了人的承受力,所以悲比忧有更大的伤害性。六、畏惧害怕的心理——“恐”

恐,就是恐惧、害怕。

恐是人在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产生的畏惧心理。恐是人们遇到具体的、直接的、真实的、巨大的危险、危害时的情绪体验,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面临着超越自身能力和无法抗拒的直接危害。七、毫无防备的反应——“惊”

惊,就是惊骇、惊乱。

惊是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或意料之外的事件时而出现的紧张、惊吓、惊骇等情绪体验,其产生的外部原因是突发性、意外性或使人恐惧的事件不期而至,内部原因是人对于这些事件的降临毫无心理防备或预感。

惊与恐虽近似,也常常相提并论,然而亦有区别。惊为自不知,从外而入,事发突然受惊而乱;恐为自知而胆怯,是由内而生的恐惧。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大凡可畏之事,猝然而至谓之惊,若从容而至,可以宛转思维者,谓之恐。是谓惊急而恐缓也。”

可见,惊急骤而危险,突然面临,使人不知所措,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恐则可能是事前有预知,对于将发生的事情或尚未发生的事情,虽感恐惧,但因为有先期心理准备,因此可以降低伤害的程度。第五节 人格特征简析

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不显露于外、可以间接验证的特点,而且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这些相对稳定、异于他人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行为模式、思维方法和情绪反应,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心身在内的真实的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

人格,在现代心理学中亦称为个性,它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人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包括神态、意识、言行、风度等在内的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性格是通过骄傲、谦虚、勤奋、懒惰、勇敢、怯懦等习惯化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可见,人格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现象,人格及其所含的气质、性格都可以概括为中医学“神”的范畴。《内经》中虽没有“人格”一词,却有着大量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讨论,书中对各种人格特征进行了分类,主要以阴阳五态人与阴阳二十五人为代表。其分类的依据一是基于古代医家对于人体气质和性格的细致观察,二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丰厚的思想底蕴,三是基于中国医学实践积累的经验。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对个体人格特征的认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系统,形成了独具中医特色的人格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概括了人的心理特点、体态体征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运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人格学说,它的贡献是将人的生命活动分为生理与心理两大方面。第六节 神志与人的五脏《内经》藏象理论认为,人的意识思维和情感情绪等精神心理活动不是凭空而生的,它的产生固然离不开外界的刺激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属于人体脏腑活动的产物。对此,《内经》说道:“血气者,人之神”,“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血脉和,则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都说明神是以精气血为物质基础的,人体内在的脏腑功能正常、精气血充足,是外在精神旺盛的保障,这仍是其“形神合一”思想的体现。一、五脏——神魂魄意志的家园《内经》认为,五脏主藏,不仅藏精气,也是神寄居的场所。

1.心藏神《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关于心在人身体中的地位,先秦哲学家们已经有了明确的解答。《荀子》中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心为君主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经》接受了这一观点,并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制度,以君臣相傅论脏腑,心顺理成章就被比拟为一国的君主,以示其为生命的主宰。

心为什么能主宰生命活动呢?

这自然是由心主神所决定的。中医理论中的心主神,涵盖了西医学脑的机能,反映了大脑皮质的最高活动形式。通常人们将心所主的神理解为狭义之神,仅指脑的意识思维活动,比如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是说“用脑想一想”,而习惯说成“用心想一想”,但若是仅凭借这些,似乎还不足以说明心具有主宰生命的能力。西医学认为脑是生命活动的中枢系统,而中医却将其功能归之于心,所以心之神明又可通过精神意识思维来统帅,从而控制全身各脏腑的活动,使它们整体联系、分工合作、协调有序,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状态,由此体现出心的主宰作用,并且从这个意义来看,心之神的概念又是广泛的。

那么,再接下来的问题是,心又为什么能主神,为什么中医将如此重要的责任交付于它呢?

原因就在于心主血脉,为神提供了夯实的物质保障,《内经》中有:“心主身之血脉”之说。人之血脉统属于心,心脏不停的搏动,推动着血液在脉中运行,使血液分布于全身,内养脏腑,外濡肢节,血液是联系全身各部的纽带,又是传递心神指令的关键。同时,心主血脉,血液由脉上达于脑,脑得血养,方能产生意识思维,使人聪明智慧。因此,《内经》将大脑的功能附属于心,是有充分理论依据的。

心虽为神之主,但其所包含的魂意魄志又分别隶属于肝、脾、肺、肾四脏。

2.肝藏魂

肝是魂的居处地。这是因为肝具有藏血的功能,血供养着魂。只有肝血充盈,人的魂才能内守,意识才能清晰。因此,如果肝血不足就容易导致“魂”不安藏,出现多梦、噩梦。

3.脾藏意

脾是意的居处地。这是因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物质由此而生,供养着人体和五神中的意。只有脾气健旺,营养充足,意的活动才能正常,才能使人的感觉、记忆良好,意念丰富。

4.肺藏魄

肺是魄的居处地。这是因为肺为人体气之本,气属阳主动、主兴奋,气供养着魄。魄得气所养,人才能精力充沛、增强处事与工作能力,这样的人被视为“有魄力”、“有气魄”。

5.肾藏志

肾是志的居处地。这是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为人体根源性的物质,也供养着五神中的志。只有肾中精气充足,志得精所养,人才能活动正常、记忆力强、志向远大。二、喜怒悲(忧)思恐(惊)反映五脏的状态

喜怒悲(忧)思恐(惊)与五脏的关系是五脏生五志。

1.快乐——心的气血旺盛

喜作为情志活动与心的生理功能有关。一个人心血充盈、心气充沛,可表现出喜乐愉悦的情绪。反之,适度的喜悦又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有益于心身健康。

2.易怒——肝火太盛的征象

怒作为情志活动与肝的生理功能有关。人在激动时,可表现出生气或愤怒的情绪,这是肝气疏泄太过的表现。肝主升发,主管人体气的通达流畅,其性刚强,能通过宣泄情绪而保持气的通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宣通气机,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一定好处。

3.思考能力不足——脾气虚弱的表现

思作为情志活动与脾的生理功能有关。思具有思考与思虑的双重意义,思考是正常的思维活动,思虑则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过度关注。无论是思考还是思虑,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一个人若脾气健运、水谷精气充足、气血旺盛,就可为思这一情志活动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

4.悲忧——肺气不足

悲忧作为情志活动与肺的生理功能有关。悲忧是人体面对灾难时的正常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肺藏魄,具有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作用。肺气充足,全身的气、血、津液运行正常,人对于外来的非良性的悲忧刺激就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力。

5.恐惧——肾中精气亏损

惊恐作为情志活动与肾的生理功能有关。惊恐是因外界可怕事件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人人皆有之。但若肾中精气充盈,人体生命力强盛,面对惊恐之事时,自然就具备了承受能力和处理能力,可以做到不惧、不惊、不乱,这还涉及到心主神、胆主勇怯等脏腑功能。

综合上面所说,《内经》中的五神与五志都不是脱离客观实体的精神活动,它们均以脏腑为内在依据,是人体的五脏生理活动派生出来的功能表现,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另外,《内经》中的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虽与五脏皆有关系而分属于五脏,但又总属于心,由心所统领。在生命过程中,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在心神的主导下进行的。第七节 人格与体质《内经》认为人格的形成与体质紧密相关。《内经》是医学史上最早论述人类体质的书,也是最全面的一部医学文献,它对人格的讨论是始自于体质的。

从中医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体质是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脏腑、气血、经络、筋骨、肌肉、精、津液等诸方面的特点及功能的个体特殊性,人格则与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心理过程相联系。体质属于有形之质,人格属于无形之神,二者实际就是形与神、身与心、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所说“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用”。体质为人格提供了内在的依据,人格特征的造就是以体质为基础的,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质的演化过程,体质与人格共同维系着人的身心活动,使之协调有序。基于此,《内经》以“形神合一”的思想为指导,在讨论人格特征时,将其完全与体质相互融合在一起。

人类体质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纷繁多样。根据中医自身的理论与思维方式,古今医家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体质分类法,而最早的关于体质分类的观察与总结,当推《内经》。《内经》对体质的分类方法有五行归属分类法、阴阳太少分类法、形态机能特征分类法、心理人格特征分类法等。其中,将人的体质划分为五种、二十五种,以及肥、瘦、常、壮、婴儿、膏、脂、肉、勇、怯、刚、柔等诸多类型。然而,无论何种类型的人,伴随着不同的体质,就会有不同的人格表现。

在林林总总的体质类型中,当以“阴阳五态人”为代表。《内经》根据人体阴阳的多少,结合个体的行为表现、心理性格及生理功能等将体质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及阴阳和平五种类型。这种分类法最能反映出人格特征的差异。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内经》是如何对体质与人格进行评判的吧!

1.太阴型体质的人

形体——面色阴沉黑暗,喜怒不形于色,身体本来高大却卑躬屈膝。

人格——贪婪不义,貌似谦恭而内心阴险,好得恶失,不识时务,惯用先发制人的手段。

2.少阴型体质的人

形体——似清高但行为鬼祟,立时躁动不安,行时俯身向前。

人格——性情冷淡沉静,善别是非,谨慎细心,幸灾乐祸,妒嫉心强,无感恩之心。

3.太阳型体质的人

形体——趾高气扬,仰腰挺胸。

人格——性情傲慢自负,好高骛远,意气用事但有魄力,有进取心,坚持己见。

4.少阳型体质的人

形体——立时好仰头,行时好摇摆,常背双手。

人格——做事细心,自尊心强,善于外交,追逐名利,敏捷开朗但轻浮易变。

5.阴阳和平型体质的人

形体——从容稳重,举止大方,待人和善,目光慈祥。

人格——性情和顺,淡于名利,遇事不争,处事不惊,位高却谦逊,以理服人,具有很强的治理能力。

根据《内经》对阴阳五态人体质与个性的勾画,有现代学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从内外向而言,太阳、少阳之人为外向型,少阴、太阴之人为内向型,阴阳和平之人居中。

从稳定性而言,太阳、太阴之人属不稳定型,少阳、少阴之人属稳定型,阴阳和平之人适度。

从平衡性而言,太阳、太阴之人不好,少阳、少阴之人较好,阴阳和平之人好。

从持久性而言,太阳之人较好,少阳、太阴之人不好,少阴之人好,阴阳和平之人适度。

从趋近性而言,太阳之人一般,少阳之人好,少阴之人较好,太阴之人不好,阴阳和平之人适度。

从灵活性而言,太阳、少阴之人欠灵活,少阳之人灵活,太阴之人不灵活,阴阳和平之人适度。

从自尊心而言,太阳之人强而宁折不屈,少阳之人较强而爱面子,少阴之人较差以大局为重,太阴之人差而听天由命,阴阳和平之人适度而不卑不亢。

可见,在五种类型的人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评估,都以阴阳和平之人为最好。

由于个体体质具有遗传性和特异性,这就决定了个体人格特征的差别和相对稳定。平心而论,要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与性格并非易事,正如俗话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不可否认,由于人格的形成同时又与后天的生长环境有关,相比体质而言,人格的改变更具有可能性,人格的可塑性也是很大的。

因此,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陶冶情操,将上述五种体质中的阴阳和平质作为追求的目标,使我们从内在的体质到外在的人格、气质、性情,都呈现出一种最佳状态。第二章 情志过极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灵枢·本神》

人为什么会生病?其中必有原因,而且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原因。

谁不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呢?谁不想了解自己生病的原因所在呢?

为了说明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它们的致病规律,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内经》将致病因素分为阴阳两大类,其所说的生于阳、生于阴,是针对发病原因的外内而言的,告诉我们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外因与内因两大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从体外而侵入,就是“生于阳”;饮食喜怒等致病,病生于内,就是“生于阴”。这种病因分类法虽然比较简要,却为中医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归之于内伤的“喜怒”,实际上涵盖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七情本属人的情感变化,是伴随着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怎么就会成为使人发生疾病的致病因素呢?这是有前提的,需要一定的外部不良刺激,当刺激强度与时间超越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时,就会造成人体的损害。此时的七情再也不是人体正常的情感情绪变化了,而成为使人患病的内伤性致病因素,中医称之为“七情内伤”。

人们生活在社会里,随着社会的变革,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所以由精神刺激而致病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

总体来看七情致病有以下几个特点:1. 每每以精神刺激过度为主要原因。2. 可直接伤及人体内脏,以伤及心神为首。3. 可影响脏腑气机,引发多种疾病。4. 可使病人原有的疾病加重,甚至迅速恶化。第一节 情志过极直接伤害五脏

因为情志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七情内伤首先损害的便是机体脏腑的精气,最终导致其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又因为人体五脏所藏的神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所以七情过极对人体的伤害总离不开五脏的气与五脏的神两个方面。一、首先伤害五脏的气

中医将人体的功能视之为“气”,所以五脏之气就是指五脏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脏腑之气的运动表现为升降出入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既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又在情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情志过极成为一种致病因素时,其就会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病变。气血关系密切,故气病又会波及到血,从而导致气血同病。《内经》说:“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张介宾对此注解道:“离者失其亲爱,绝者断其所怀,菀谓思虑抑郁,结谓深情难解”。《内经》所言之意就是离愁别恨、思绪万千、怀抱郁悒,使人情志不舒伤及五脏,致五脏气血运行紊乱,不能遵守和履行职责的病机改变。

1.暴喜最易伤害心气《内经》认为喜为心之志,喜本来是人类最为良好的情绪体验,但凡物太过,其气偏激皆为患。所以喜乐过度,同样也可成为精神刺激,不仅于心无益反而伤心。明代医家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提到:“暴喜动心,不能主血”,说明过喜可使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失常,临床上由过喜而致心情激动诱发心脏病的病例并不少见。

适度的喜能缓和紧张的精神,但大喜过度则为暴喜,此可使心气涣散不收,神不守舍,轻则表现为心悸、失眠、精神不集中,重则会出现失神狂乱等症状,故《内经》又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记载的范进中举,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54岁的范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屡经考试失败,这次终于中举。当他接到喜报的时候,两手一拍,笑道:“噫,好了!我中了”,说完便往后一仰倒在地上,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被人弄醒后,他爬起来又拍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不由分说就向外奔跑,边跑边叫,跑得披头散发、满脸污泥、大汗淋漓、衣冠不整。众人大眼瞪小眼,一齐道:“新贵人欢喜疯了”。范进平时所惧怕的岳父胡屠夫凶神似地走到他面前,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骂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这一巴掌将范进打晕了,他昏倒在地,众人忙上前去帮他捶背搓胸,折腾了半天,他渐渐醒了过来,不再发疯了。分析范进发疯的病机,其为过喜伤心,气机紊乱,痰湿上涌,痰迷心窍。

喜伤心的病变表现大致有:嬉笑不休、精神恍惚,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2.暴怒最易伤害肝气《内经》说:“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中医将肝比为将军之官,其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使之条达。肝就像一个性格刚强,不喜欢受约束的武将,就其本性来看,肝气容易升发太过。怒原本也是一种勃发向上的情绪冲动,常态下表现为怒目而视、声调高亢,微怒能帮助肝气发泄,防止气血郁滞,倘若过度恚怒,肝气疏泄太过,即可引发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以至耗伤肝血。《内经》用较多的篇幅论述了怒伤肝引起的病变,其中有头胀头痛、腹痛腹泻、呕血,严重者会出现昏厥猝倒、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等现象。究其病机可用“怒则气上”来概括,这是大怒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而导致的。可以说,怒是情志中最不良的情绪变化,朝鲜人许浚所著《东医宝鉴》一书中说道:“七情伤人,惟怒为甚”。

生活中,常可见到素有高血压的患者,因生气或情绪激动,突发脑出血、中风等危重疾病,此即属于“怒则气上”之类。大家熟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其大怒吐血而身亡的故事,这也与怒伤肝有关。另外,怒伤肝还可表现为怒而不发,被称之为郁怒,通俗地说就是憋气,肝气偏偏讨厌抑郁,郁怒会导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出现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状,在妇女则可见经前乳房胀痛、痛经、闭经等月经失调的病变。

怒伤肝的病变表现大致有:面红目瞪、气逆呕血、心烦、善怒,甚则神昏暴厥。

3.悲忧最易伤害肺气《内经》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中医理论将肺比为宰相,它通过主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辅助心这个君主,像治国一样治理调节全身。人体的气贵在流通,最忌讳阻塞不通,但过度忧伤悲哀,可以使肺气郁结,失其宣发肃降,难以发挥治理调节功能,气闭郁久则化热,热灼则肺气消耗。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对于肺的伤害始终离不开气,可出现气衰、气郁、气不行等情况。

然而,无论是忧或是悲,伤肺而气消气耗,均可使人的机体活动力处于低下水平,该病变类似于西医的忧郁症。有医家将其按程度轻重命名:轻度者曰忧,中度者曰忧郁,重度者曰郁症。忧郁症的病人,经历着孤独、虚无等心理挣扎,在行动或思考上倍受抑制,明显地表现为精神状态低迷,并且造成身体不适、百病丛生,渐渐地变得厌世、绝望,甚则出现自杀行为,他们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的8倍。以台湾为例,近年来由于社会结构快速变迁,在政治、经济、治安、教育等方面,都出现了许许多多问题,如家庭暴力、虐待儿童、毒瘾、药瘾、酒瘾等经常在媒体上报导,其中尤以忧郁症、躁郁症患者居多,几乎每天都有人因此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这些信息中,透露出现代台湾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空虚与痛苦。

从概念上论,忧和悲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具体的病证表现上也有不同。

忧悲伤肺的病变表现大致有:就忧伤肺而言,多见郁闷不欢、表情忧伤、默默不语、唉声叹气、睡眠不安;就悲伤肺而言,多见意志消沉、精神萎靡、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甚则一蹶不振、万念俱灰。

4.过思最易伤害脾气

中医理论将脾比为“仓廪之官”,就是管理粮库的官员,这是因为脾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人体所需的气血都源自于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故中医视脾为后天之本,它在生命活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思本为脾之志,需要气血的供养,倘若思虑过度,可致脾气郁滞,故《内经》有“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之说。这里心神的“存”、“归”,指心神引导气血归聚一处,是导致脾气郁结的病机。过思伤脾,气结于中,脾主运化水谷精气的能力减弱,或食欲不振,或食而不化,人体所需的营养又从何而来呢?因此,脾被伤可衍生出诸多病变,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一书中提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书生,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一天,有个身着紫色衣服的人走到他面前,对书生说道:“先生你不可以这样长久的读书思考问题,你的久思会使我死去呀!”书生不解,心想我读书思考与你何干?便问他是何人。紫衣人答道:“我是谷神呀,你不吃我,我有什么用处呢?”读书人听后,停止了思考并恢复正常的饮食。虽然这只是个故事而已,紫衣人也未必有之,但过思伤脾的道理却是不能忽视的。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备考中不思饮食或食而无味,由于过度的脑力劳动使身体消瘦,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都是思伤脾的实例。

思伤脾的病变表现大致有:精神萎靡,健忘怔忡,倦怠少食,嗜卧,消瘦,脘腹胀满,大便溏或便秘。

5.惊恐最易伤害肾气

恐是人在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而产生的畏惧心理,是在异常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常与惊并见,这种情绪在事后还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通常,若人的肾中精气充足而具有相应的承受力,或来自于外部的刺激在一定限度内,惊恐是不会伤害人体的。然而,恐惧过度可耗伤肾中精气,造成肾气失固不藏、精气下却不能上升,就会引发病变,故《内经》有“恐则精却”,“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等说法。所以,恐伤肾之后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冷、二便失禁等症状,男子可出现失精、孕妇可出现流产,严重者可因惊恐引发癫痫、癫狂、惊厥等心神疾病,这说明大惊猝恐还可伤心,以致心神紊乱。有一个电工,患阳痿3年,起因于修理农田灌井抽水马达。当时,马达搁置于地下1.5米处,他事先将地面上的电闸关掉,然后下去坐在转动带上修理,即将修好尚未离开之际,一农民因急于灌溉田地,在不知井下有人的情况下贸然合闸。马达突然轰鸣,将电工从转动带上抛起,险些落入深井,电工事后便阳痿不举,数年未愈。这个病就是由于恐伤肾、恐伤精所导致的,中医用补肾的方法和药物,终于治好了电工的阳痿。

恐伤肾的病变表现大致有:善恐,怵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人将捕之。二、继而伤害五脏的神

神由心所主,但又分属于五脏,即心之神、肝之魂、肺之魄、脾之意与肾之志。

在《内经》看来,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实际就是五脏功能的体现。所以,当精神情志过极而成为一种致病因素时,导致人体失调的不仅仅是气机的升降,还会有五神的异常。

1.恐惧思虑伤害心之神《内经》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说的是:惊恐、焦虑等精神刺激伤害心及其所主的神,人则因为恐惧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惊慌失措,甚则极度消瘦、大肉尽脱,当发展至外形憔悴、皮毛色泽枯槁之时,则预示着患者病情危重或即将死亡。

2.悲哀动中伤害肝之魂《内经》说:“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说的是:过度悲哀内伤害肝及其所主的魂,人则精神失常而狂妄不精明,行为越于常规。因为肝主筋,它的经脉循行经过两胁、阴囊,故又可见阴囊收缩、筋脉拘挛、两胁肋不舒等症状。当发展至外形憔悴、皮毛色泽枯槁之时,预示着患者病情危重或即将死亡。

3.喜乐过极伤害肺之魄《内经》说:“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说的是:过度的喜乐伤害肺及其所主的魄,使人精神失常而狂,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无动于衷,旁若无人。因肺主皮毛故其外形憔悴、皮毛色泽枯槁的程度较其他脏患病时更为严重,预示着患者病情危重或即将死亡。

4.忧愁不解伤害脾之意《内经》说:“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说的是:长期的愁思忧虑可伤害脾及其所主的意,人因愁忧不解、气机不畅而胸闷烦乱,甚则四肢乏力不能举动。当发展至外形憔悴、皮毛色泽枯槁之时,预示着患者病情危重或即将死亡。

5.盛怒不止伤害肾之志《内经》说:“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说的是:大怒暴怒可伤害肾及其所主的志,人因志伤而记忆力减退且好忘事。腰为肾所居之处,肾伤则精亏,故腰脊不能自如弯曲。当发展至外形憔悴、皮毛色泽枯槁之时,预示着患者病情危重或即将死亡。

关于情志因素致病的几个问题:(1)虽然五志过极伤害五脏是有针对性的,即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但这种选择不是绝对的,并不是一种情志只能损伤相应的一个脏腑。这里的怵惕思虑伤心、悲哀伤肝、喜乐伤肺、忧愁伤脾与盛怒伤肾就打破了原有五志伤害五脏的模式,而且是多种情志交织共伤一脏,这表明了精神因素致病的复杂性。(2)情志刺激伤害于人,既可引起精神的病变,又可由精神的病变影响到形体,经文所描述的“破脱肉”,“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皮革焦”,“四肢不举”,“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等,都是形体的病变,表明神伤可致形伤,反之形伤也可致神伤。(3)中医强调“人以五脏为本”,而精神刺激直接伤害的恰恰是人体五脏,甚则可置人于死地,此处“毛悴色夭”就是五脏神伤使五脏精气衰败的外在表现,这表明精神致病的杀伤力非同小可,决不可等闲视之。(4)无论哪一种精神刺激都不约而同地首先要伤害心,先伤害了心神,再通过心神的失常波及其他的脏,随之影响脏腑气机。正如《内经》所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说明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内经》从病变的角度再次验证了其一贯主导的形神相关论,如同经文所言:“暴乐暴喜,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这句话简要而又明确地指出,精神刺激伤害人之精气,再进一步伤害人之形体,最终导致形神俱伤而发病的过程。《内经》中情志致病的理论对后人具有极大的启迪和指导作用,精神与疾病的联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铁定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疾病的产生都是以精神为诱因的,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引发精神失常、心理障碍等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起病原因是惊恐、思虑过度、极度悲伤等情志刺激。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曾经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0℃的冰水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他呼出的气冷凝聚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无杂色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水中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体内,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分析,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的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体内分泌物比其他情绪变化时所产生的分泌物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爱尔马告诫,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时给孩子喂奶,会使孩子中毒,轻者长疮、重者生病。动物在被屠宰时是很气愤的,体内也会产生毒素,加上来自饲料污染的毒素,吃肉的人会因此“吃肉积毒”,医学上一些难治的怪病,与此关系密切,因此少荤多素应该是人类的基本饮食原则。很多人为寻求刺激而看恐怖电影,却不了解它的危害性,德国医学家为了研究恐怖影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曾进行过专题科学测试。当银幕上出现紧张恐怖的画面时,被试者体内的血液循环明显增快,仪器显示脉搏曲线出现巨大波动,仪器的指针显示脉搏频率为每分钟120~130次,有的高达每分钟140~150次。以上测试证明,看恐怖影片时,人体的心理负担几乎和真正处在不幸事故中完全一样。医学家通过测试警告说:恐怖影片可导致人们的神经系统失去动态平衡,可诱发神经官能症,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来说,看恐怖影片的后果更为严重。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精神与躯体疾病的产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癌症、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代人的三大死亡原因,而这些疾病都与不良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西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原发性低血压综合征、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脘痛、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食道痉挛、肠易激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喉头痉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夜尿症、神经性多尿症、阳痿等,骨、肌肉系统疾病如全身性肌痛症、局限性肌痉挛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眩晕症、慢性疲劳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妇女的痛经、闭经、月经失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往往都是精神与躯体两方面相互影响而产生的。针对上述情况,西医学提出了“心身疾病”这一全新的名词概念。第二节 五脏失调也会导致精神异常

一般来看,精神刺激引起的疾病固然以精神病变为多,情志过极无论是损伤五脏之气还是伤害五脏之神,作为发病原因的情志刺激都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但是,据《内经》所论,精神病变的产生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并无外界精神刺激的作用,只是因为五脏先有了功能失调,而后表现出精神异常的症状,其发病是由内至外的。此时的精神异常作为脏腑病变的反映,往往是伴随着其他诸多症状一起出现的。这种理论产生的依据是:精神活动以人体五脏为物质基础,一方面外界精神刺激过度可致五脏受伤,另一方面五脏的病变也可表现为精神异常。

一般来说,五脏各有其志、各藏其神,五脏有病,都会表现出与之相应的精神变异。但是,在《内经》中又特别强调了精神病变与心、肝二脏的关系。一、以心病最为常见《内经》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这里的悲和笑已经不再是人的正常情绪,而是由内发于外的精神异常症状,笑不休实际上就是发狂的表现,是指因狂笑不止而无法控制。要注意的是,产生这种悲、狂的前提是心脏自身功能的失调,心脏的平衡被破坏,出现了有余与不足的偏颇。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心为阳脏、火脏,其意义为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有激发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的作用。

然而,事物的内部皆有阴阳两方面,彼此互用但又互制,这样才能保持和谐统一,心脏也不例外。心的作用虽以阳气为主,但其所主的血又属阴,可以谓之心阴,其具有凉润和宁静的作用,也可制约心阳、心火,保证它们在正常限度内。心阳的温煦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使之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心阴的宁静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心阳与心阴相互协调,人则精神内守,既无亢盛,也无抑郁。所以,当心脏的功能失调时,倘若心阳有余,心阴又无法制约它,人就会出现狂证;倘若心阳不足,心阴相对偏盛,人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神志恍惚、无端悲戚欲哭等症状。古时候,某医生路经一所古宅,见一妇女嬉笑不止。询问得知,她这样的状况已有半年之久,请了很多医生诊治都无效。这个医生让病人家属取成块的盐二两多,用火烧赤,冷却后捻成细末放入一大碗河水内,再以火将盐水烧开三五沸,待其稍温,让病人喝下,又用金钗探其咽中,刺激其呕吐,随即吐出热痰五升。继之,服用以苦寒清热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中药组成的解毒汤,不过数日病人嬉笑停止而病愈。其后,该医生对于此病的病机与治疗解释说:“《内经》说‘神有余则笑不休’,所谓的神,就是指心火,火得风助而燃烧得更加炽盛,于是病人在外即表现为狂笑之象也”。有个孕妇,怀孕四五个月,一到白天就无缘无故地悲伤流泪。这个病中医又名“脏躁悲伤”。分析其病情:心主血,肝藏血,怀孕四五个月,胎儿生长需大量母血供养,心血不足,则心火上浮伤害了肺,肺脏受伤而生悲;肝血不足,则肝气不调而躁扰不安。汉代名医张仲景创制了一个著名的方剂叫甘麦大枣汤,是专门治疗妇人脏躁病的,方中用小麦和肝阴、养心液而安躁扰,以甘草、大枣补中益营、培土生金而悲消,又借其甘缓之气而除躁。上面这两个病,都与心的功能失调有关,前者正是心气“实则笑不休”,后者正是“心气虚则悲”。二、以肝病最为关键《内经》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血有余则怒”。这里的恐和怒已经不再是人的正常情绪,也是由内发于外的精神异常症状。同样要注意的是,产生这种恐、怒的前提是肝脏自身功能的失调,肝脏的平衡被破坏,出现了有余与不足的偏颇。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肝为将军之官、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肝在五行中属木,自然界的木可伸可曲,肝气具有木的冲和条达、伸展舒畅之能。肝主疏泄的生理机能,肝气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的主升主动,这些都与将军的刚强相同。正是因为肝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肝的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所出现的眩晕、面赤、烦躁易怒或暴怒、中风倒地、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也反证了肝脏刚强躁急的将军之性。现代名医施今墨先生治疗过一个19岁的男孩,他平日性情粗暴,极易发怒。病人在读高小时用脑过度,入中学后,功课愈繁,急躁易怒更甚,与同学不能相合,时感头昏、后头痛,一年前曾在北大医院治疗月余,已好转。近2个月以来,他的后头痛又发作了,曾去协和医院,经检查未明确诊断。患者现在的症状为:晚间睡觉时后头痛最甚,急躁忧虑,情绪不佳,容易发怒,头发脱落,不能读书,稍一用脑即头痛不适,睡眠多梦,饮食二便尚好,舌苔黄,脉象弦疾。施今墨先生辨证为肝阳上亢兼肝血不足,治以苦寒泻肝、潜阳制亢、养血。对此案的解释是:《内经》论肝中有“其志为怒,怒伤肝”,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这个患者平素急躁善怒,属肝气实之象,实则阳亢,故有头痛;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血不足故有脱发。

相对而言,临床上比较少见肝气不足的虚证,但并非全无,肝气不足的时候,将军的勇武刚强之性自然就要削减了,人就会表现出胆小怯弱,甚则无端恐惧害怕等症状。

对于因肺、脾、肾三脏病变而产生的精神异常,《内经》中谈得较少,这并不是说它们就与精神情志疾病无关。《内经》作者想要突出的是心与肝在精神病变中的地位,虽然肺脾肾的功能失调都可或多或少地引起精神情志疾病,但其主要以心、肝为主。把握住这一要点,就抓住了精神病变中病机分析、治疗用药、调摄预防的关键所在。第三章 精神情志刺激最容易引发的疾病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百病始生》《内经》从发病学、病因病机学角度,对精神情志过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同时,《内经》又从临床角度对精神情志过极所引发的疾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记载了大量精神疾病,确定了很多精神疾病的病名,描述了其症状表现,分析了其病机,并提出了多种治疗手段与方法。这反映出古代医家与精神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开创了中医精神病学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和经验,也为现代中医精神病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精神因素致病有三种情况:

一者,直接由精神刺激引发的以精神变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二者,并非受到精神刺激,而是由其他因素引发的以精神变异为主的疾病,如外感六淫邪气中的火邪伤人,最易扰乱心神。

三者,本身并不是精神疾病,但其发病的原因肯定是与精神刺激有极大的关联。

所以,不能绝对认为精神疾病就仅仅是由精神情志过极而诱发的,也不能绝对认为精神情志过极引发的全部都是精神疾病。第一节 惊悸、怔忡一、惊悸、怔忡的概念

惊悸就是病人自觉心跳快、惊慌不安、恐惧害怕;怔忡则是指惊悸严重者不能自主、心跳剧烈。惊悸和怔忡一般多呈阵发性,往往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并且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并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病变。《内经》中虽没有惊悸、怔忡的名称,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如:“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心怵惕”、“其动应衣”。其意思是:惊恐等精神刺激作用于心,使心气紊乱,神无法安藏于心,居无定所,于是表现为心跳剧烈、心慌害怕等症状。汉代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正式以惊悸命名这个病,并设立了专篇进行探讨。后来的医家们又将惊悸与怔忡合而论之,也有并称之为“心悸”的。

中医的惊悸、怔忡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二、惊悸、怔忡的形成原因

推究惊悸、怔忡形成的原因和病机,根据《内经》所言,将七情内伤以及外感六淫作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归纳其病机为:频受惊恐而神志失宁、气血紊乱,感受外邪而致血脉不畅、心血瘀阻,宗气不守而外泄,火邪入心、扰乱神明等。

惊悸、怔忡的病位以心为主,还涉及到胆、肝等脏腑。明代医家虞抟的《医学正传》就此有明确的论述:“夫怔忡惊悸之候,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为之不足;又或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主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证作矣。”三、惊悸、怔忡的诊断与鉴别

如果想对惊悸、怔忡进行诊断,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的诊断依据为:(1)自觉心跳异常,或快或慢,节律不规整,或跳动急剧,或忽动忽止,有时呈阵发性,有时又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2)伴有胸闷心烦、睡眠不佳、颤抖、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中老年患者还可见心胸疼痛,甚或喘促、汗出肢冷,更甚者可晕厥倒地。(3)伴有脉搏跳动的改变,见数(脉搏跳动急促,每分钟脉搏跳动在90次以上)、促(脉搏跳动数而时有一止,且止无定数)、结(脉搏跳动缓慢而时有一止,且止无定数)、代(脉搏跳动而时有一止,且止有定数,但停止较长时间才恢复跳动)、缓(脉搏的至数虽正常,但来去怠缓)、迟(脉搏跳动迟缓,每分钟脉搏跳动在60次以下)等脉象。(4)常以情志刺激、紧张、劳倦、饮酒等为诱因。现代中医的精神病专书中多将惊悸、怔忡分为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等类型。

虽然古今医家都将惊悸、怔忡合论,其实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惊悸多由外因所致,偶因惊恐、恼怒而发,病人全身状况较好,其病较为轻浅;怔忡每由内因而成,外无所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全身情况较差,其来也渐,其病较为深重。从疾病的演化来看,惊悸日久有可能发展为怔忡,如同明代医家李蓇所说:“怔忡因惊悸日久而成”。清代医家张锡纯治疗过一位年近30的女性。她的丈夫外出当教员,半年多不归,家中大小事情都由她打理,她劳心过度,因此患上了失眠和惊悸。最初的时候,失眠不过是偶有发生,至半夜就能入睡。继而则常常失眠,又继之则彻夜失眠。一连七八日困顿已极,仿佛即将入睡,陡觉心中怦怦而动。病人即使睡着了也会突然惊醒,醒后心犹怔忡,过一会儿才能安定下来。患者常自觉心中发热,呼吸时似觉短气,懒于饮食,大便燥结,四五日一行,脉象弦滑,跳动频率很快,超过常数。中医辨证为心阴不足,痰热扰神。治以利痰降胃、滋阴柔肝,辅以养心安神。该病为用心过度,心热耗血,因热生痰之证。血液因热暗耗,阴虚不能潜阳,所以失眠;痰停心下,火畏水刑(心属火、痰属水),所以惊悸;上焦凝滞之痰碍气之升降,所以呼吸时觉短气;火盛血虚,肠中缺少津液,所以大便燥结。再来看一个现代医家的案例。一位42岁的女士,心中恐慌不安、善惊易怒、坐卧不宁、不寐、多梦已一年有余,近2个月来病情加重。患者平素体质虚弱,易心慌,胆怯害怕,因家中突然起火,陡然受到惊吓,故而心慌不能自主,昏迷过去,继则心脏跳动加快,惕惕不安。随后到医院检查心电图,报告为心动过速,其他检查正常。患者的症状呈阵发性发作,神情紧张,心慌不安,常伴有胸闷不适,心烦寐差,头晕头痛,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等。经中医辨证为心血不足、心虚胆怯之证。治以镇惊定志、补血养心安神之法,服用中药安神定志丸合归脾汤加减20剂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第二节 失眠、多梦一、失眠、多梦的表现

失眠与多梦,都是与睡眠有关的精神疾病。失眠以经常不易入睡为特征,但失眠患者的表现不一,或初就寝即难以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睡而不稳,甚或彻夜不能入睡。《内经》中并没有“失眠”的说法,而是称它为“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夜不瞑”等,现代中医精神病学中多称它为“不寐”。多梦与失眠有所不同,它是人在睡眠之中,由于阴阳失调、神气不宁而导致的做梦过多、梦境险恶或梦游,它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处于一种睡而不眠的病态。

中医的失眠多梦常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及某些精神病等可引起失眠的疾病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