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咫尺无边儒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8 22:32:46

点击下载

作者:方士华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试读:

前言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直接的源头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

中华文化主要包括文明悠久的历史形态、持续发展的古代经济、特色鲜明的书法绘画、美轮美奂的古典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欢乐祥和的歌舞娱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匠心独运的国宝器物、辉煌灿烂的科技发明、得天独厚的壮丽河山,等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风华独具,自成一体,规模宏大,底蕴悠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传世价值。

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就要继承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令人自豪的文化遗产,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中国文化百科》。本套书包括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扇面绘画

在我国,自古以来,扇子就带着艺术品的风韵,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大都曾在扇面上留下墨宝,或题诗,或画画,或既题诗又画画。

这些墨宝与各种形状的扇子配合得当,相得益彰,大大增加了扇子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美感。无论是谁拿着这样一把精彩绝伦的扇子,儒雅之气顿时大为增加。

古代扇子的产生及其沿革

很早以前的尧舜时期,首领舜为了寻找贤明的人帮助他治理国家,就令人制作了一把五明扇,表明自己招贤纳士的主张。这个想法有点奇怪,但却符合当时的情况。舜作五明扇是取五明扇中央四方皆开明之意。这个说法并不是杜撰,而是有着史料根据的。后来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记载了这件事: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皇帝不得用。

此外,后来明代罗颀的《物原》也载有“舜时造扇”的说法。

明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中,把扇子的起源追溯得更早,里面是这样记载的:“黄帝内传有五明扇,天子用雉尾扇,即掌扇也。舜广开视听以求贤人作五明扇。‘古者扇’,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于文从羽。”

五明扇就是平扇,是一种不能开合折叠、形状保持平面而不能变化的扇子。五明扇古称为“箑”,形状如“阖”,即长柄扇,通常由他人持之,立张拥身,可见五明扇是很大的。

后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箑,箑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个解释道出了扇子的制作材料和功用,制作材料是一种草,功用是“扇暑而凉”。

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我国劳动人民就用竹子编制工具、器物,用竹子编制竹扇自然也是情理之事。由此可以加以判断,在黄帝、虞舜时代,有了扇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扇子的演变,主要是在形制和质地上进行变革的。而这种变革,是建立在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变化基础之上的。

先秦时期的扇子,多用集羽或竹苇编制而成,其形如鹊翅或门扇。扇子的得名,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扇的本义是门扇,因为“扇”字从“户”;但“扇”字的另一偏旁是“羽”,由此看来,扇的本义可能不是门扇,而是扇动。鸟和昆虫飞行时都得扇动翅膀,所以“扇”字从“羽”。

至于门扇称“扇”,那是因为先秦时期流行一种门扇形的扇子,如战国时期的短柄竹扇,这种扇与门扇类似,故门扇也称为“扇”。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昭王涂修国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

当时一共制成4把羽扇,还给每把扇子各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游飘”、“条翮”、“兮光”、“仄影”,由两个宫女侍立王侧,更换摇扇,“轻风四散,泠然自凉”。

晋陆机在《羽扇赋》中说:

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这也说明了那时的扇子由鸟的羽毛制成。先秦典籍《管子·四时篇》中说:夏天“禁扇去笠”。意思是说夏天禁止使用扇子和斗笠,这是因为不希望人为地干扰“盛阳之气”。《六韬》卷二《励军》中也有将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的说法。这都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扇子就已经有了“扇”的名称。扇子的图像在图画中也有所反映,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画着一个奴隶手执长柄扇,图像中主人似在饮酒,背后的奴隶手执长柄扇正在为主人扇风取凉。战国时期,扇子也被称之为“便面”,因为用这种扇子来障面,则显得更方便,故道“便面”,亦称“屏面”。

战国时有一种“便面”是一种短柄竹扇,扇长40.8厘米,扇面略呈梯形,用极细薄的红、黑两色篾片编织成矩形纹,靠近柄的一侧有两个长方形孔,周边夹以较厚的竹片,文饰十分规整,是一种技艺很高的竹编制品。

这种“便面”竹扇从战国晚期直至汉代,一直通行于当时的社会,上至帝王纳凉,下至奴仆烤肉、灶户熬盐,都使用它。

有一把西汉时的长柄扇,扇长1.76米左右,木制柄,扇面用篾丝编织而成,扇面四周用布包边。这是一种仪仗用扇,由奴隶或仆从执掌,用以障尘蔽日,同时也象征主人的权威。这种扇古称“翣”,又称障扇或掌扇。《小尔雅·广服》载:“大扇谓之翣。”

用翣的多少,同主人的身份地位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是“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意思是帝王仪仗用8把翣,诸侯用6把翣,大夫用4把翣,士人用两把翣。西汉时期,出现了用丝织细绢制作的扇子,这种扇子名为“纨扇”又称“绢扇”,又由于其形状“团圆如明月”,故而又称“团扇”。汉代是团扇与单门扇并行的时期。汉成帝刘骜在位时,有一个姓班的女子,容貌美丽、多才多艺,擅长写诗作文,她被选入宫中后,备受汉成帝宠爱,被封为婕妤。后来,美人赵飞燕入宫,班婕妤被冷落一旁,就连许皇后也失了宠。赵飞燕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宠地位,就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在后宫暗行巫术,诅咒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便将许皇后废掉,由于班婕妤的再三申辩,便没有受处罚。班婕妤想到赵飞燕如此飞扬跋扈,日子长了肯定会遭到暗算,日后恐怕连性命也难保。于是她请求去长信宫侍奉太后,离开了皇帝。

班婕妤去了长信宫后,回想起当日在皇帝身边时的繁华热闹,对比眼前的寂寞凄清,心中愤愤不平。于是,她写了一首《怨歌行》,抒发胸中的怨恨。诗中写道: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后来,人们就用“班姬团扇”来形容失宠遭受冷遇;也用以表现孤寂冷落、凄婉哀怨的情感。也用“团扇”或“班女扇”代指明月。后来,明代唐伯虎还专门以此为题材画了一幅《秋风纨扇图》,后成为他的水墨人物画代表作。

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当中最有名的要数五明扇。晋代潘尼《扇赋》道:“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这里“安众”是一种方形古扇的名字。

方形扇古代也比较常见。方扇有两种。一种是门扇形的,扇柄在一侧,另一种方扇扇柄在正中。东汉班固的《竹扇赋》道:“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圆方。”这是说扇子的使用有季节性,人们的爱好有圆有方。

方形扇中以安众最为知名。晋陆机《羽扇赋》道:“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

这是讲安众扇和五明扇各自的功能特点。安众扇的风比较分散,感觉柔和;五明扇风量较大,感觉爽快。

晋傅咸《扇赋》云:“下济亿兆,上宁侯王,是曰安众。”这是说安众扇能使众多的人在炎夏得以安宁,故称“安众”。

介于方圆之间的是方圆结合的扁形扇,此外,还有六角形扇,还有上为半圆、下为方形的方圆结合的扇子。合欢扇是团扇的一种,其特点是扇柄从顶穿下,将扇面均分为两半,如合欢树之对生复叶,故称“合欢扇”。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麈尾扇”。麈是一种鹿类动物,有人称之为驼鹿,也有人说是领队的大鹿。古人用其尾毛做成拂尘,称“麈尾”,因其形状如扇,故有“毛扇”之称。

士大夫手执麈尾或麈尾扇作清谈,含有“领袖群伦”之意。三国时诸葛亮、周瑜等儒将,均习惯于手执羽扇指挥军队作战。

这个时期还通行一种“比翼扇”,该扇用鸟翅做成,翅羽呈对称状,据说是“象征帝子天神、仙真升天、下凡的翅膀”。

除羽扇外,团扇也开始逐步流行起来。在晋代,团扇已作为宫廷专用之物,士大夫也多喜用团扇了。隋唐以后,麈尾扇渐趋没落,而团扇作为主流,在民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唐代早期的团扇,多作腰圆形,扇面较大。到唐开元、天宝年间,才多作正圆形,同时出现了小型团扇,深受仕女们喜爱。唐代诗人刘禹锡和杜牧等都写过咏团扇的著名诗篇,如刘禹锡的《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

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长柄彩绘绢官扇,他的《挥扇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传世名作都反映了当时仕女们使用纨扇的习尚。

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手执一柄方形圆角竹丝扇,他和家伎王屋山中间有一个丫鬟手执长柄绘花圆形绢扇,反映了竹丝扇和绢扇都为豪门贵族所喜爱。

从宋代起,团扇的形制向多样化发展,如长方形、椭圆形、掌扇式、多角形、曲线形、海棠式等。扇面用料虽仍以纨素为主,但绫、罗、纱、锦等丝织物也都用来绷制团扇。伴随着造纸业的发明和发展,于是就有了纸糊竹丝扇的出现,人们称为“纸团扇”。

在宋代,扇子出现了另一种形制,这就是折扇。其实,我国在南齐时就已有折扇了,但那个时期,这种扇子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形制还很不成熟。在北宋时,这种形制的扇子变得成熟起来。

至明代以后,制扇业有了更为繁盛的发展。扇的式样更多,如团扇中有朱团扇、红绣四方扇、单龙扇、双龙扇、寿扇等品种,折扇中有春扇、秋扇、香扇、油扇、靴扇等,以及“倒肩”、“格景”、“金面”“彩面”等花式,无论是实用还是美观,更为民间所接受。扇子在人们的艺术生活中,也拓展了空间。

扇子成为书画的一个载体,与它的特殊形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多种形状、各种质地的扇子和它上面的书画配合得当,相得益彰,以精致优美,富有文化内涵而成为具有历史特色的艺术瑰宝。拓展阅读折扇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什么时候在我国出现有着很大的争议,具体时间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齐书·刘祥传》中记载说:“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资治通鉴》记载,齐高帝建元二年“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唐代。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器用·宫扇》云:“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智按:孙愐《韵》注:‘搊扇。’则唐人已有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折扇最早出现于北宋。明陆深《春风堂随笔》:“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于东,永乐间始盛行中国。予见南宋以来诗词咏聚扇者颇多……正今折扇。盖自北宋以有之。”

杨修误点成蝇使书画入扇

在古代,扇子只用来为权贵服务,为权贵所专用,历代帝王一族仪卫都以长柄羽扇作为装饰之物,并按等级对仪卫扇作了严格的规定,如天子用8扇,诸侯用6扇,大夫用4扇,士人只能用两扇。《古今事物考》、《御座》中,记述了皇帝上朝时仪仗的情形:

国朝每旦常朝,御奉天门,其御座谓之金台,即升座,锦衣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陛升,立座后。

帝王出巡时,仪卫队侍从手持羽扇,跟随于帝、后、诸侯之后,即用以遮阳、翳尘,更显示威严肃穆之仪容。由此可见,扇子成了一种权贵的象征。

由于扇子被用来为宫廷及贵族阶层服务,因此扇子越来越讲究其精美的造型及精致的工艺制作。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为扇子的不断美化提供了可能。

后来,扇子也被允许在民间使用,在民间的广泛流行,大大促进了扇子的艺术化。晋代以后,士大夫多喜用短柄扇子。史料曾记载“晋中书令王珉喜持白团扇”。

这个喜好同这个时代人的服饰有着紧密关系,当时的人穿着宽衣大袖,长裾曳裙,手持洁白的纨扇,显得大方、和谐、潇洒,团扇因此流行开来。

古代仕女们也喜爱用精美的扇子来作为纳凉、遮面的装饰品。唐朝王建《调笑令》词道: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诗道:

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绘的是闺阁少女夜晚在花园纳凉时,用小扇扑打飞萤作为消遣的情景。

扇子的美好体现在造型、用料、工艺等各个方面,但是,在扇面上题诗绘画则是提升扇子艺术化最大的途径,也是其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在扇面上题诗绘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记载有“杨修与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这柄“九华扇”十分名贵。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文学家曹植特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在《九华扇赋·序》记载:

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汉桓帝,时赐尚方竹扇。其扇不方不圆,其中结成文,名曰九华扇。故为赋。

九华扇扇面的形状介于方和圆之间,扇面都织有花纹图案。西汉成帝时常被朝廷用作赏赐之物,十分珍贵。

曹操请主簿杨修为他画扇。当时的杨修年轻气盛,恃才傲物,作画时,一不小心掉下了一滴墨点遗留在扇面上。杨修急中生智,顺势将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画好后,杨修将画好的扇子交给丞相曹操。

曹操看见扇面上有一只“苍蝇”,便急忙用手去拍赶这只“苍蝇”,可一连几次拍赶,那只“苍蝇”却纹丝不动。曹操见后十分疑惑,俯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墨点。顿时,惹得众人私私窃笑。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文人便常常在扇面上绘画、作诗、题文。唐代雍裕之《题蒲葵扇》诗道:

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

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扇子上的书画非常讲究,《南史·何戢传》中记载说:南朝宋孝武帝曾赏赐驸马都尉何戢一把“蝉雀扇”,扇上的蝉雀图是当时的著名画家顾景秀画的,时人都赞叹这柄扇画艺“巧绝”。

南朝齐谢赫评顾景秀的绘画为“始变古体,创为今范,赋彩制形,皆有新意。”又说“扇画蝉雀,自景秀始也,宋大明中莫敢与竞。”其蝉雀画法工细,意境佳妙,为当时的楷模。《南史·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记载:萧贲“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在尺幅团扇上能创造出万里之遥的意境,可以说是以小见大,造景深远。

后来到了隋唐时,文人们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特别是唐代,这一风气更是得到了大大的弘扬。

唐代李嘉祐的《竹楼》也提到了“蒲葵扇”:“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张萱、周昉是唐代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绘画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总体呈丰腴华贵之美。张萱长期生活在繁华的长安,目睹贵族豪门的生活,其作品“于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工”。他所画的《捣练图》,所绘人物神情姿态各异,尤其是煽火纫女手持短柄腰团扇畏热的形态栩栩如生。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一仕女手持的长柄团扇就绘有工笔重彩的牡丹图案。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一仕女手持的长柄团扇上也绘有山石、树木等图案。

宋代以后,书画扇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由于帝王的重视,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所有录用画家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由皇帝直接控制选择。于是很多精美的扇面书画都是出自当时的画院。

对此,北宋邓椿《画继》记载:“政和间,每御画扇,则六官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当时的画扇高手如周文矩、黄居案、徐崇矩、易元吉、张茂等,都有精美的扇画传世。

宋徽宗赵佶本身也是一位书画艺术造诣很高的皇帝。他常以自作的书画扇赐给大臣们,他自书的草书扇面,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人扇面书法作品。

宋代开始,扇面已日益成为书画家们喜欢挥写的一个特殊载体,扇面书画技法的多样化及其艺术日趋完美化。

北宋司马光有一首《谢孙兴宗惠草虫扇》的诗,诗中对扇子上的图画作了真切的描述。诗是这样的:

吴僧画团扇,点缀成微虫。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细者及蛛螫,大者才阜螽。

枯枝拥寒蝉,黄蕊粘飞蜂。

尔曹取真物,细校无不同。

恐其遂跃去,亟取藏箱中。

作者担心画中的虫子会飞跃而去,赶紧收藏于箱子之中,生动地说明了画作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与此同时,书画扇也越来越为世人所喜爱,收藏之风兴起。据记载,北宋时汴梁按季节卖“小纸画”:立春,卖“小春牛”;元宵节卖“灯画”;端午节卖“纸画扇”,扇上绘有菖蒲、木瓜、葵花,或画钟馗捉鬼图等,多种形式的书画扇成了当时世人争相购买的佳品。

元明清时期,扇面书画已在社会上广为盛行,历代著名书画家多有书画扇佳制存世,如明代有沈周、董其昌、唐寅、文徵明、祝允明、仇英、陈淳、娄坚、邢侗等,清代有朱耷、石涛、金农、郑燮、任颐、吴昌硕等一些名家。

书画扇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在我国的书画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是书画家乐于染翰和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拓展阅读扇子上题字作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究竟何时开始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的有着很大的争议,《礼记·明堂位》中提到“周之璧翣”,对此东汉郑玄解释说:“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彩羽于其下。”“璧翣”就是有璧饰的扇子。这是说周代的璧翣是用绢帛制成的,上面画有图,还挂着玉璧,垂着五彩羽毛,后二物大约类似后世的扇坠。这说明先秦已有扇上作画的习惯。东汉学者张衡的《扇赋》道:“采兹竹以成扇,乃画像而造仪。”这是说在竹扇上画上图像。仪指容仪,与“像”意思相同。这是汉代扇上作画的记载。扇子上书写诗文可能在先秦已经存在,因为按照我国的绘画传统,画了画总得写上点什么,书画往往形影相随,所以先秦时期的扇子上应当也有题字。

唐宋时期盛行团扇上书画

书画扇主要有两大种类:一是团扇,二是折扇。团扇,又称纨扇。“纨”是指一种细密的绢。扇形如一轮满月,因此称“团扇”。

唐代王建《调笑令》词道:“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由此,团扇又有“障面”、“便面”、“并面”之称。又由于,在古代,团扇因宫廷常用,故又称“官扇”。

团扇出现于羽扇之后、折扇之前,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1000多年间。宋代以后,它又与折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团扇就造型而言,以圆似明月的居多,其他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蕉叶形、梧桐叶形、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等也较常见。团扇的扇面通常是用白色细绢绷制,适宜于写字绘画。在团扇上题诗作画,最为兴盛是在唐宋时期。当时,富绅阶层人士为附庸风雅,能设法觅得一柄名人题诗或画扇,则引以为无上荣耀。若遇机会得与文学之士相聚,多有以扇求书画者。

南宋周密《浩然斋雅谈》记载有宋代诗人陆游应人之请,为其在扇上题诗的故事:

放翁与馆阁诸人会饮于张功父南园,酒酣之时,主人以手中团扇求诗于翁,放翁作《饮张功父园戏题扇上》诗一首:

寒日清明数日中,西园春事又匆匆。

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书法、绘画颇有造诣的皇帝,他尤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常以自书的画扇赐给大臣们,他的《枇杷山鸟图》扇面显示出极高的才艺水平。《枇杷山鸟图》扇面,绢本,纵长26.9厘米,横长27.2厘米。

图绘的是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的生动有趣。

图中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随后以工细而不板滞的小笔触根根刻画,表现出鸟儿背羽坚密光滑、腹毛蓬松柔软的不同质感。

枇杷果以土黄色线勾轮廓,继而填入金黄色,最后以赭色绘脐,3种不同的暖色水乳交融,从而展现出枇杷果成熟期的丰满甜美。

枇杷叶用笔致工整细腻的重彩法表现,不仅如实地刻画出叶面反转向背的各种自然形貌,且将叶面被虫儿叮咬的残损痕迹亦勾描晕染得一丝不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宋徽宗的影响下,扇画盛极一时,《书继》中记载:“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竟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

一时天下画家名手纷纷研习笔墨,经营画扇,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景象。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不少大家之作,北宋名作有徐熙《豆花蜻蜓图》,黄居寀《晚荷郭索图》,徐崇矩《红蓼水禽图》,刘寀《群鱼戏藻图》等,南宋名作有马世荣《王云楼阁图》,夏珪《烟岫林居图》和《遥岑烟霭图》等,未署名不知名的画家更是数不胜数。

宋诗人陆游对此感慨道:“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宋代在团扇作画方面可以说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人团扇绘画以简洁取胜,越是画小,越注意留白,绝不再尺幅之间叠床架屋,力避繁杂拥塞之弊,所以能收到咫尺千里兴趣无穷之效。如徐熙的《豆花蜻蜓图》裁取苗圃篱边之景,写豆花一帧,悉察精微,用笔疏简,淡墨渲染然后敷色,天趣自然,别饶风致,笔姿动人,妙得神韵。

此图,虽尺幅不大,但意趣超然,蜻蜒双翼翘起飞落技头,曲身下垂,形象逼真,枝头作特写状,淡墨粗笔写成而备施粉彩,花色鲜活,香气四溢,新色满园,碧叶下垂,倒挂豆荚,似有轻风拂来,“风吹疏篱添景色,晨露秋妆一夜新”之妙,构图打破平稳之势,美不胜收。《圣朝名画评》评论:“多做园圃以求情状,蔬菜茎苗,以入图写”。画史记载:“徐熙笔不以色晕染淡细碎为功”。

唐宋时期,团扇上的绘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的画花卉,如百花图、兰花图、碧桃花图等;有的画硕果;有的画禽鸟、画彩蝶草虫;还有的画人物故事,内容诸如游春图、竹林七贤图、松荫论道图、出行图、婴戏图等,但表现最多的题材还是山水风光。

在保存下来的唐宋时期团扇绘画,特别是两宋的团扇绘画中,有近乎一半的作品表现的都是山水画的内容。这些宋代的团扇绘画小品,虽然画幅不大,但画家们却以极认真的态度来创作,绝没有轻心率意或草就之作。

有的画面虽说是小景、局部,却给人一种咫尺千里之势,可谓是小中见大,虽尺幅之微,然如见寻丈之巨,如陈居中的《柳塘牧马图》,在小小的团扇的面上,画着20多个人,50多匹马,而姿态活跃异常,极为生动。

佚名的《柳阁风帆图》是一幅带有人物的风景小帧,图中画垂柳长桥,秀楼隐落,一怀春少女倚立飞檐之下,急目眺望即将泊岸的归帆,似乎在寻觅久念的情人。

又如张训礼的《春山渔艇图》,青绿的春山,绯红的桃木,把江南山水幽谧深秀的景色表现得十分出色,令人神往。在一些花鸟画中,作品也皆精湛绝妙,从折枝花卉、栖林的小鸟、待饲的鸡雏到步态蹒跚的幼鸭乃至张网布络的蜘蛛,无不真切细腻地得到描绘。

古代扇面,很多是书而不画,因为文人皆能书但未必能画。到宋代文人画家兴起后,书画共扇的情况开始多起来,并且发展到诗、书、画、印同扇子融为一体,古人于方寸之间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终于造就了赏心悦目的扇面艺术,《玉楼思春图》就是成功的一例:

春日湖面上,草青柳绿,波平水静,楼宇立于湖滨水上,一位女子凭栏而立,对岸青山罗列,云雾缭绕。画面上景物不多,楼台、树木、湖水、远山,都是山水画中司空见惯的景物,但是画家善于在细微处用心思,使平凡的景色构成了深远的意境。此画春意盎然,春天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泛青的草地,新绿的杨柳,正在抽芽的枝条,树丝中飞来飞去的莺燕,无一不显示出春天的来临。为了表现女子处境的空旷孤单,画家细致地画出空无一人的楼阁和楼主的桌椅几凳,茶具酒器,女子独自一人,凭栏眺望烟水迷离处,楼后树下,有两个女子沿小径款款而出。这种安排表现远离恋人女子的寂寞与惆怅。

图上用小楷抄了一首《鱼游春水》词,词意正是写思妇的惘怅。其词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