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说明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3:54:28

点击下载

作者:饭尾洋一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典音乐说明书(轻松易读的古典乐入门读物,为未来的音乐迷编写的可实践性说明书!)

古典音乐说明书(轻松易读的古典乐入门读物,为未来的音乐迷编写的可实践性说明书!)试读:

前言

如果能有一本为听懂古典音乐而写的说明书该多好啊!

这本书就是本着这个想法起笔的。

市面上有很多古典音乐的简易入门书,只要去书店,介绍大作曲家或名曲、推荐知名唱片的指导书比比皆是。

但是,我想创作的并非是单纯的解说书,而是为了音乐迷,或者说可能即将成为音乐迷的人而编写的,具有可实践性的说明书。

说起听古典乐,总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印象。

至今我已被问过多次:“在哪里能听古典音乐会?”听起来好似古典音乐会是一项远离生活的特殊传统艺术,而且在一般人无法轻易出入的场所举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回答说“每天都会有数十场古典音乐会,与其他种类的音乐会一样,可以在网上购票,到便利店取票”时,大家都会露出意外的表情。

我也被问过很多次:“去听音乐会是不是一定要穿正装?”其实并非需着正装前往,但不知为何大家都如此确信此事。

其他的例如“不知道什么时机鼓掌比较好”或“有太多听不懂的专业用语”……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因周边的各种大小障碍而影响到对音乐的享受,并不是一件好事。当然,也可以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投入进去,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领会这个世界的常识和规则。但若有一本可以抄近道的说明书,尽可能地省略这个过程,相信会有更多人成为音乐迷。

古典音乐并非全是平易近人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品需要花时间慢慢品味其中的美妙。正因如此,我希望能尽量简单地清理像“不知道什么时机鼓掌比较好”这样的烦恼。

古典音乐有两种欣赏方式。一种是去音乐大厅享受现场演出,另一种是听录音。无论哪种都可以品味到音乐的美好,但本书略微侧重介绍现场演奏。现场演出需要与他人共享同一空间,为了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地享受音乐,最好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另外,名曲专栏收录在本书的第七章,根据我在东急沿线时尚杂志《SALUS》中连载的原稿改编而成。

若能以本书为契机,让更多人亲近古典乐,夫复何求。第一章首先鼓起勇气去古典音乐会为什么要去音乐会?

一说起去古典音乐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有难度。特别是初学者,由于不太了解音乐会的礼仪等方面,多少会感到不安。

但是,真的尝试着去一次之后,就会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拘谨,演奏大厅也显得平易近人。迈出第一步时总是困难的。一旦开头便会上瘾,急切盼望着下一次音乐会。我想,音乐会正是如此。

现场演奏的音乐,有录音所无法代替的特殊价值。

首先,是“声音”本身的魅力。古典音乐会原则上不使用 PA(麦克风、扩音器等电子类声音增幅设备)。观众能够听到乐器演奏者所演奏出来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声音。无论是管弦乐器那生动秀美又动人心脾的旋律,还是钢琴那阳光般闪耀夺目的音色,在眼前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的振动直接传递过来。歌手的声音也直接传达到观众席。即使是能够容纳 2000 人的音乐大厅,不使用麦克风也能覆盖整个观众席,仅这一点就是非常惊人的事吧。

在音乐会上听到的声音,使用怎样的音响再生装置恐都难以重现。

第二点,就是可以“参与”演出。

话虽如此,并不意味着观众可以打拍子或站起来欢呼。

通常,在古典乐的音乐会上,演奏者不会面向观众席侃侃而谈,更多时候是所有人一言不发地持续演奏到结束(通常都会是这种情况)。但实际上,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确实存在肉眼看不到的交流。

有时随着演奏的进行,观众席的气氛逐渐发生变化。有时观众被演奏吸引而变得热血沸腾,有时则精力难以集中。另一方面,演奏者也在敏感地捕捉观众席的气氛变化。就连背对观众席的指挥,也能感觉到今天的观众是什么样的心情。

某位指挥家是这样说的:“演奏大厅中,观众席的空间远远大于舞台。所以,真正决定音乐会气氛的,其实是观众。”

虽说观众能做的只是一言不发地坐着听或鼓掌,即使是这样,坐在现场参与和聆听被固化的录音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即使身处数千人之中,坐在观众席里也是参与了这次公演。

音乐会的票价是多少?

去听古典音乐会前最在意的一点,就是价格吧。仅凭其在大众心中高格调音乐类型的形象,大多数人会觉得其票价一定很高。

然而答案是,票价从便宜到贵分很多等级。古典音乐会与其他类型的音乐会一样,贵的令人咋舌,便宜的却也出人意料。

虽说都是古典乐,但也分管弦乐、歌剧、钢琴或小提琴独奏等各种类型,越是大型音乐会则票价越贵。

规模最为庞大的应属歌剧。在维也纳歌剧院或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演出的世界级歌剧团来东京演出时,由于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因此票价也会水涨船高。

以 2013 年斯卡拉歌剧院的日本公演为例,S 席的价格高达 6.2 万日元。但是,最便宜的经济票仅售 1 万日元(学生票 8000 日元),同一场演出的票价差距如此之大。

紧随其后的是管弦乐音乐会。同样,假如从国外请到规模达 100 人左右的管弦乐团时,票价高也是合理的。如世界顶级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于 2014 年举行的赴日公演,S 席票价高达 3.5 万日元,最低的 D 席票价也要 1.3 万日元,确实比较贵呢。

重要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最多赴日演奏一次,并非随时可以听到。

那么,东京的管弦乐团又如何呢?比如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管弦乐团 NHK 交响乐团(N 响),定期音乐会的 S 席为 8800 日元,最便宜的自由席仅为 1500 日元(截止到 2015 年 3 月)。即便它们统称为“管弦乐音乐会”,但你既可以花 3.5 万日元来享受,也可以用比看一场电影还便宜的价格来欣赏。

东京的其他管弦乐团,如东京都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读卖日本交响乐团,最低票价从 1800 日元到 3600 日元不等。

像钢琴独奏会等独奏类音乐会,若邀请到世界级大师演奏时,票价也可能会高达数万日元。但若并非顶级大师,而是在国际上享有名誉的演奏家的独奏会,仅花费 3000 日元到 5000 日元也非难事。

根据出演者的不同,制定差距如此之大的票价,其道理与制定流行乐或摇滚乐演唱会的票价是一样的。比如,2014 年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在东京巨蛋举办的演唱会,GS(Golden Circle)席售价 8 万日元,S 席售价 1.8 万日元。同样在 2014 年,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在日本武道馆举办的演唱会(最终因麦卡特尼身体欠佳而取消),内场票高达 10 万日元,S 席 8 万日元。

以上两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对于音乐会来讲,世界知名的国外艺术家赴日演出时,票价在 1 万到 2 万日元;国内艺术家的话票价仅为几千到 1 万日元的样子;若是人气颇高的偶像演出票,则可能需要通过网上拍卖,观众除去支付一定手续费还要以数万日元的价格入手。

如此相较下来,并非只有古典音乐会的票价特别高。

S席是什么?票价高的席位就是好席位吗?

一看音乐会的座席表,会发现座席经常是按照 S 席、A 席、B 席、C 席来划分区域的。即,S 席价格最高,之后以 A 席、B 席、C 席的顺序价格逐渐降低。那么,“S”是什么的略称呢?

多数人会认为是“特别”(Special)的“S”吧。但是,在古典音乐会上,大多数场合,S 席都是最多的。就是说,“对听音乐会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是 S 席,这样想就对了。反之,根据“多少都会有一些弊端”的程度,座席等级按 A 席、B 席、C 席依次下降。

例如,有时候大厅一层大部分座席都是 S 席,而只有最前列和两侧为 A 席。最前列必须抬头仰视舞台,而且感觉声音从头顶上传过来,多少会影响音乐会的整体效果,而两侧的座席则多少会破坏乐器间声音的完美平衡,因此降为 A 席。

二层靠前的位置是最佳席位之一,为 S 席。而二层后方及三层以上的席位,则因距离舞台越来越远,被分为 B 席、C 席、D 席……等级逐渐下降。此外,即使离舞台很近,从舞台侧面包围舞台,或舞台后方的位置,音响效果的平衡会有所不同,多数情况价格会比较便宜。

随票价降低,弊端也会逐渐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S 席的“S”不应该是“标准”(Standard)的“S”吗?

同样,上文中提到维也纳爱乐乐团的 S 席 3.5 万日元,最便宜的 D 席 1.3 万日元。其中 S 席最多,D 席仅有很少一部分。因此,像维也纳爱乐乐团这样颇有人气的演出,低价票在开售之时便被一抢而空,最后剩下的往往是 S 席或者 A 席。通常在摇滚音乐会上,距离舞台最近的场内站席一票难求,而古典音乐会则是低价票最难入手。

具体来说,一层最前列或两侧的 A 席旁边的 S 席,仅仅一座之差就要比 A 席贵出些许。所以,多用于音乐会门票宣传的“好票要趁早”便是这个意思。S 席最多,即 S 席的选择也更多。因此,即使同样是 S 席,越早入手越能挑到更好的位置。反之,最后剩下的很可能是 A 席附近的 S 席。

但是,高价票和低价票到底哪个好,不能一概而言。

我喜欢足球,经常会去球场观赛,J 联赛最贵的位置设定在视野最佳的主看台的中央一带,最低价的位置在难以看清比赛情况的球门后方。那么,狂热的球迷会选择哪个场地呢?会是球门后方的座席。

同理而论,以量取胜想更多地欣赏音乐会的达人,通常会选择低价票。理由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前往音乐会。在 NHK 音乐厅举行的 N 响定期公演中,三层后方的自由席(最低票价),便如同 J 联赛的球门后方座席,狂热爱好者居多。

并且,对于音乐会的常客而言,即使是座席位置存在些许弊端,这种意料之内的小缺陷也并不影响整体享受。从两侧或远处座席会听到怎样的效果,他们心里是有所准备的。

还未熟悉音乐会、邀人前往,或追求提高每一次的满足感的人,S 席是毋庸置疑的选择。

与管弦乐队越近越好吗?

在流行乐或摇滚乐演唱会上,通常与歌手的距离越近,产生的一体感越强。但是,在古典音乐会上听的是纯粹的声音,整体的音响平衡越好的座位越受欢迎。然而距离舞台近的座位通常并非如此。

例如,有一层席和二层席的音乐会上,一层席的中央位置和二层席的靠前位置较受欢迎。特别是对于管弦乐团而言,二层席的靠前位置既能从一个合适的高度看到全场,音响平衡效果又能达到最佳状态。

但是,这是仅从音响平衡效果角度进行考虑。当然,若是想跟很喜欢的特定演奏家尽可能的近距离接触,距离舞台近的座位则是最佳选择。

另外,有些音乐厅设计了一个在舞台的左右上方可俯视舞台的座席区,名叫“露台”。坐在能够近距离观赏舞台的露台区时,比想象中更接近演奏者,临场感超乎想象。

三得利音乐厅中设计了名为 P 席(P 是 Podium,舞台)的座席区,在通常客席区的反向,可从舞台的后方俯视舞台。我也无数次选择过这个区域。在管弦乐演奏会中,既可从正面看到指挥者的表情,又能够掌握舞台上的变化,会产生一种很特别的临场感。但相对而言,由于从演奏者的后方欣赏音乐,因此音响平衡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各地的管弦乐队和音乐厅

上文中常出现的“音响平衡效果”,仅用于说明音乐厅内因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细微差距,从整体大厅的角度而言,在音乐专用大厅中,无论从哪里都可欣赏到绝佳的音响效果。

在东京都内,可容纳 2000 人且具有代表性的管弦音乐会音乐厅,有赤坂的三得利音乐厅、初台的东京歌剧院、池袋的东京艺术剧场、上野的东京文化会馆、锦系町的墨田三声音乐厅、涩谷的 Orchard 音乐厅。其他为数众多的中小型音乐厅有 Toppan 音乐厅、纪尾井音乐厅、滨离宫朝日音乐厅等,东京是极为便于听音乐会的城市。

东京有 9 个专业管弦乐团(日本管弦乐联盟的正式会员团体),专业音乐人较为集中因而音乐厅的数量远超地方。话虽如此,地方城市就没有好的音乐厅吗?并非如此。

拥有专业管弦乐队的地方城市,通常有其作为据点的音乐厅;即使没有管弦乐队,也有地方政府花费精力建造的最高水平的音乐厅。

日本专业管弦乐团一览表如下,请做参考。

注:以上列举社团法人包括日本管弦乐联盟正式会员 25 个团体和准会员(※)8 个团体。东京都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东京爱乐交响乐团等乐团虽名称相似,但确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团体。日本百年交响乐团的旧称为大阪百年交响乐团。

如若常去音乐会,如何进行选择

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古典音乐会每年会举行 1 万场以上。

仅首都圈,多的时候每天数十场,少的时候每天也有几场。从管弦乐到室内乐、钢琴或小提琴独奏会等,种类多样。

选择哪种音乐会,对于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当然,有目的性地选择心仪的作曲家、管弦乐、演奏家是最好的。如若没有特定喜好,只是想有个契机的话,我建议首先进到音乐厅。到距离自家或公司较近的音乐厅查看公演节目表,从周边寻找中意的场所。在中小规模城市,可以演出音乐会的音乐厅屈指可数,而音乐厅的全年公演安排表基本根据当地的音乐季而定。

如当地有专业管弦乐团,那么我推荐大家查看此乐团的全年公演安排表。管弦乐的好处在于,一年中拥有固定的音乐季。换句话说,以“定期演奏会”或“名曲系列”的形态,几乎每月可以欣赏到 1 次演出。在音乐季期间定期前往,可接触到多样的指挥家或节目,相信会有更深一层的体验。音乐季开幕时间各有不同,有像欧美乐团在 9 月份举行的,也有按照日本习惯在 4 月份举行的,通常会在夏季结束。可以购买音乐季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感兴趣的场次。

各种演出安排中,定期演奏会(定期公演)是对于管弦乐团来说最重要的,由乐团主导的音乐会。人们从中可欣赏到经过精心彩排后登峰造极的音乐会,同时这也是乐团展现自身实力的演出。各大乐团的定期演奏会的数量各有不同,有每月仅 1 次公演的,也有像 NHK 交响乐团每月 6 次公演的。

N 响的定期公演每月分为 A、B、C 三类节目,不同的节目举行 2 场相同内容的公演。即,3 类节目×2 场次共 6 次公演。除 3 月、7 月、8 月没有演出以外,一年中 27 类节目共计举办 54 场次。能够举办如此多的场次,说明其观众数量的庞大。N 响 3 类节目中的 2 类在能够容纳 3600 人的 NHK 音乐厅举行,剩下的 1 类在约容纳 2000 人的三得利音乐厅举行。演出上座率极高,集客能力真是令人惊叹。

各管弦乐团按照固定的时间表举办定期演出,与此同时也会举办其他种类的演出。根据乐团的不同,有举办集中演奏知名曲目的“名曲系列”演出的,也有去其他都市巡演的。

如东京交响乐团,每年会数次在新潟的 Ryutopia(新潟市民艺术文化馆)举办演出。因此即使当地没有乐团,也会有其他城市的乐团前来举办巡演。

跟谁一起去音乐会?一个人去也没关系吗?

跟谁一起去音乐会?当然谁都想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欣赏,但这并非像看电影一般能很轻松地去邀请。

如若喜好点有所差异,无论多么喜欢音乐的人,也会担心同伴是否会感到无聊。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后,一起讨论演出内容,分享感受,倾听对方察觉到了而自己未察觉感受到的地方,谈论这些共同话题加深了体验。如果最想邀请同行的家人或伴侣能更加喜欢古典乐,该有多么美好。

但是,实际上很难如愿以偿。如此,便一个人去听好了,完全不用担心一个人去音乐会会显得突兀。

实际去到音乐厅时你就会发现,独自一人的观众非常多。不必担心。

去音乐会之前需要预习吗?

去音乐会前需要预习吗,这是一个亘久不变的话题。

节目单中出现的是自己一无所知的作曲家或作品的话,那么在现场第一次接触,会不会感受不到有趣的地方呢?特别是较长的曲目不会感到无聊吗?这样的话,不如事前通过录音预习一遍比较好吧。如此这般,特意事先知道了伏笔,总觉得是不合道理的。如果是电影的话,绝不会提前剧透吧。

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别名《吓一跳交响乐》。在第二乐章中,一段持续安静优美的旋律之后,突然“锵!”的一声强有力的声音,是为让观众吓一跳的设计。迷迷糊糊的人也会吓醒。事先知道了如此幽默的伏笔,完全不会吓一跳了吧。

这首曲目中的伏笔太过有名,已经变成《不会吓一跳交响乐》了,因此可以毫无顾虑地剧透。但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伏笔,还有很多埋在曲中。

从珍惜接触新事物时的感动而言,很难说预习是件好事。

还有另外一种关于预习的思考方式。在古典乐中,即使是相同的曲目,不同演奏家或指挥家会演奏出完全不同的风格。音乐会上,艺术家如若以一种个性化的解释去演奏(如拍子极快,或强弱表现的差异),未欣赏过标准演奏的话,难得遇到的个性化演出却不能察觉出来,是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是否需要预习,很难一概而论。第二章为了能够心情舒畅地享受音乐会有着装要求吗?

欣赏古典音乐会一定要穿正装吧,很多人都抱有这样的误解。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特殊场合,音乐会对于着装并没有严苛的规定。

虽说 T 恤衫配牛仔裤有些过于休闲,多少会有些不合群,但只要是可以去西餐厅的着装就不会有问题。其实,工作日晚上前往音乐会的人大多是下班后直接从公司出发,因此穿工作装的人还是多数。虽说如此,通勤装也并非只有西服,男性穿西装或休闲服都是可以的,在休息日西装的出现频率会较低。

就我的观察而言,近年的音乐会着装逐渐向休闲化转变,或许这也反映了日本职场对于着装要求的变化。

前几日的某场演出中,终于出现了穿低腰裤的年轻人。连年轻人也开始听音乐会了,这实在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休闲服和正装的界限是根据音乐会性质而界定的。特别是,在国外的知名歌剧团赴日演出时,男性的西装率直线上升。我感觉票价与西装率多少有些关系吧。当然,也不会因为没打领带而显得不合礼仪。

或者,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同于平日的着装,精心打扮一番后享受别样的喜悦。特别是歌剧,与普通的音乐会相比要华丽得多。尤其是女性观众,即使打扮得比平时更加光鲜华丽,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

音乐会迟到是绝对 NG 吗?

工作日晚上的音乐会通常会在 18 点 30 分入场,19 点开演。名古屋爱乐交响乐团或广岛交响乐团在 18 点 45 分开演,时间上或许有地域性的偏差。周末或休息日的演出时间则各不相同,有 14 点、16 点、18 点等等,但通常都会在开演前 30 分钟入场。

因此,只要在开始入场到开演前的这段时间里到达会场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古典音乐会是不允许中途入场的,所以一旦迟到将损失重大。

管弦乐团也好钢琴独奏也好,节目通常分为前半场和后半场,设有中场休息时间。因此如若迟到,只能在中场休息时间入场。或者,在前半场曲目与曲目的间歇,根据情况在乐章与乐章的空档期间也能入场。无论是哪个时机,在演奏中,即音乐不停止的时候是不能入场的。

有可能节目的前半场仅有一曲较长的曲目,而迟到的话则完全不能欣赏到。在管弦乐团的演出中,可能节目单中仅有一曲,且是没有中场休息一口气演奏超过 80 分钟的巨作,这类音乐会要尤其注意不能迟到。

典型的管弦乐团演出节目安排,会在音乐会刚开始时演奏一曲 5~10 分钟的简短曲目,这也是为了体谅迟到的观众。或者,原定在 19 点开演,实际会略微延迟 5 分钟开场。

根据我个人经验,造成迟到的最大原因是电车停运,电车会因故障、人身事故、强风、降雪等各种理由停运。音乐厅在市中心的话,可以灵活选择乘坐其他线路电车、公交车、出租车等替代方案。我所经历过最苦恼的一次抉择,其实是判断是否要等待电车恢复运行。

另外一种原因,可能是只有我才经历过的,电车换乘时坐错了,或者大意地乘坐了反方向的车,或者坐过了站。

随着前往音乐会次数的增加,会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预留出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另外,在这里也介绍一些有关中场休息的知识。标准的管弦乐团音乐会或钢琴独奏的整体演出时间约 2 个小时左右(如返场的话会稍微延长一些),期间会安排一次 15~20 分钟的中场休息。歌剧的演出时间有 3 个小时的,也有 5 个小时以上的,因此通常会在幕间穿插数次中场休息。根据分幕的需要,可能在第 1 幕和第 2 幕之间穿插休息,而第 3 幕和第 4 幕则连续演出。

如上文所述,如果是没有中场休息的管弦乐团演奏会,最重要的是开始之前去趟洗手间。

说到洗手间,在各类活动现场,通常都是女洗手间人满为患,男洗手间则门可罗雀。但在古典音乐会现场,根据演奏曲目的不同,也会有男洗手间人满为患的时候。不知为何,音乐会主曲目是像布鲁克纳(Bruckner)的交响曲那般厚重绵长的作品时,男性观众的比例会是压倒性的。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音乐会上的鼓掌时机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不清楚在音乐会上什么时机鼓掌比较好”。答案很简单,“不太熟悉的话,随大家一起鼓掌就好了”。初学者的鼓掌礼仪仅此而已。

有关鼓掌时机的习惯,如果是第一乐章到第四乐章不间断演奏时,在乐章之间不鼓掌,通常在第四乐章结束后才会鼓掌。

虽然未在哪里明确标注“乐章之间禁止鼓掌”这一条,但这是一种习惯。

即使是分成四个乐章,但终归是一首完整的曲目。在途中鼓掌的话,会分散注意力,破坏曲目的完整性。这不仅是观众对演奏者的礼貌,也是观众融入音乐的一种表现。比如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时,读完了第一章却不想停止,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想一口气读到最后,就是这样的心情。

不过,也有观众在第一乐章结束时鼓掌的特例。比如过于精彩的演奏使人发自心底感动,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在贝多芬或莫扎特这样的大作曲家生活的年代,每一乐章结束后都会鼓掌。从 20 世纪的某个时期开始,乐章之间不再鼓掌作为不成文的规定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钢琴独奏会上,常安排演奏多首简短曲目。肖邦的钢琴曲多为不足 5 分钟的曲目,像这样的简短曲目每完结后鼓掌的话,恐怕听众很难提起兴致,所以通常都会在曲目内容告一段落时鼓掌。因为节目单上并没有注明“请在这里鼓掌”,所以鼓掌时机很难判断吧。这时,就是看大家的意思了。

有时演奏者和观众之间会产生某种默契。演奏者一曲终了后,保持弹奏的姿势开始下一曲时,观众也找不到鼓掌的时机。但是,钢琴家将手从键盘上移开、扬起脸,给观众一个结束的示意时,便可以鼓掌了。

演奏知名曲目时还好,如若是鲜为人知的曲目,或新曲(在古典乐的世界中也存在“新曲”)首次演奏时,会发生难以判断是否结束的情况。特别是新时代的作品,经常感觉不到明显的“锵!好的!结束了。”这时,观众席中会瞬间产生出“这是结束了吗?还有下文吗?”的犹豫。这时,如果指挥家放下指挥棒,演奏家对曲终的示意便会传达给观众。

无论如何,在还未熟悉音乐会时不必急于鼓掌。周围人鼓掌时,自己也跟着鼓掌就可以了。

有时,一曲刚结束便马上鼓掌的话,会有人喊“Bravo!!”这是被称为“不合时机的鼓掌”或“不合时机的喝彩”的举动,由于破坏了演奏刚刚结束时的余韵,容易引起反感。

近年,这样的问题愈加显著。也许是举办方收到了不少像这样过早鼓掌或喝彩的投诉,开演前的广播中出现了“请在指挥家放下指挥棒后再鼓掌”的提示。

古典音乐会上,开演前会有提示广播,如“请关闭手机电源”、“请调整助听器”(防止出现蜂鸣声),但连鼓掌的时机都提示的话,多少有些过度了。因为也有适于演奏刚结束的瞬间响起掌声的场合。

但无论如何,为彰显“我知道这首曲子结束了!”而抢着鼓掌的行为,是一定会遭人白眼的。

手机、智能手机和糖纸是烦恼的根源

演奏中要保持安静,这是最重要的礼仪。当然,演奏中严禁饮食,手机或智能手机也必须关闭电源。并非调整到静音模式就可以了,而是要关闭电源。因为音乐厅的构造是让声音传得远且清晰,所以即使是静音状态下的振动声,都会格外明显。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安静地欣赏音乐,细小的声音也会被无限放大。

就手机的问题,近年很多音乐厅安装了信号屏蔽装置。即使如此,也未能完全阻止手机噪音。比如,闹钟或警示音是信号屏蔽装置无法屏蔽的。调整到静音模式并非万无一失,有时闹钟铃声是不受限制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地了解电子产品的各种细节设定,比如静音模式下的闹钟会如何响,电量不足时警示音是否会响,所以关闭电源是最安全的选择。

另外一种比较明显的是剥糖纸时的沙沙声。吃块糖缓解喉咙干涩的行为本身并没错,但剥糖纸的声音却意外地明显。

此外,咳嗽或喷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法控制的,不可能完全禁止咳嗽或喷嚏。当然,旁若无人的大声咳嗽也会招人反感,若能用手绢捂住嘴朝下尽量减轻动静的话,并不用太过在意。

遵守礼仪很重要,但比违反礼仪更为恶劣的行为,是对违反礼仪的人大声指责。我不止一次目睹过因用强硬的态度指责在细枝末节上违反礼仪的人,进而引发争吵甚至差点导致拳脚相向。即使是对方的行为有所欠缺,但给更多周围人带来不快也是不好的。

睡眠不足是大敌

相信有些人一听古典乐就开始犯困。

不单是对古典乐了无兴趣的人一听就困,就算是因为喜欢而特意前往音乐会的人,也未必能够抵挡睡魔来袭。

在观众席经常能看到昏昏欲睡的人。

理由通常是:“音乐实在过于优美婉转,一放松不小心就睡着了。”确实也有这样的曲目。

但是,在演奏气势磅礴的曲目时,也可能变得昏昏欲睡。演奏开始时,照明被调暗。照明度会根据演奏会的需要进行调整,有能朦胧看到节目单上文字的时候,也有完全看不清的时候。

暖色系的照明容易引人犯困。睡眠不足时前往音乐会的话,转眼工夫就意识模糊了。

在满心期待的音乐会上,却因为和睡魔争斗而不能专心欣赏,实在遗憾。所以,最好提前准备好对策,在音乐会前一晚保证睡眠充足,或在开演前用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驱走睡魔。

如果只是不小心睡着的话也就罢了,可怕的是,睡着后不自觉地打起呼噜。

在某天的音乐会上,一位坐在我旁边的陌生男士这样对我说:“您好,打扰您一下,有可能我会在中途不小心睡着。如果我打起呼噜的话,能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地叫醒我吗?”

我回答说:“好的没问题,如果我也发生同样情况的话,也请您叫醒我。”

如果真的打呼噜了,本人也希望被叫醒吧。“如果开始打呼噜了,邻席不认识的人相互叫醒”,能达成这样的共识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不小心睡着了,被旁边的人叫醒时,不要觉得是被人抱怨了,而是应该抱着“谢谢您叫醒我”这样的感激心情。

谢幕是什么?

演奏结束后,演奏者或指挥会先退到副台,即使如此观众的掌声也不会停止。为回应掌声,演奏者或指挥会从副台回到舞台上向观众致意。这被称为“谢幕”。

谢幕会重复多次。本以为不会再从副台出来了,但很快又会回到舞台上。第一次去音乐会的人可能会有疑问,“这反反复复的行为是什么意思呢?”

当日的节目全部结束后,掌声如潮久久不息并非是希望返场演出。观众明知是不会有返场演出的,但谢幕会反复进行多次。观众仅仅是因为赞赏、因为感动而鼓掌。谢幕没有规定次数,在“应该差不多了吧”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结束,照明也会随之恢复。

管弦乐演奏结束后的谢幕,通常是指挥往返于舞台与副台,乐团成员迎合指挥在台上站起坐下。指挥也会指示乐团中的特定成员起立致意,这是为了让演奏者接受观众的喝彩,以担任曲目中独奏部分的演奏者居多。有按照礼节指示各声部全体演奏者顺序起立致意的指挥,也有不指示演奏者起立致意的。

最后一次谢幕结束后,乐团成员会顺序离场。极少数的情况中,乐团离场后掌声经久不息。这时,也不是要求返场演出,而是这实在是一场难得一见的精彩演奏,希望再见一次指挥的意思。指挥独自一人回到已空无一人的舞台上时,全场会再次响起“Bravo!!”的喝彩声。

如果有幸遇到这样独自谢幕的演出,相信你会更加期待音乐会。

有返场吗?

返场的情况时有时无。比如,在京管弦乐团的定期公演中通常不会返场,音乐会按照节目单的安排结束演奏。

反之,从其他城市邀请来举办音乐会的乐团多安排返场。不过,若主曲目结束为演奏划上完美的句号时,那么返场演奏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例如,像马勒(Mahler)的《第九交响曲》或布鲁克纳的《第九交响曲》这样余音缭绕的大型曲目结束后,没有合适的后续演奏曲目,不安排返场是希望观众能够将那份感动带回家。

在管弦乐团的公演上,从谢幕就可以判断出是否会有返场演奏。因为,管弦乐团的演奏者在没有乐谱的条件下是无法演奏的,所以不会发生“今天观众情绪很高,那再加一段《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吧”这样根据现场氛围而临时决定的情况。

在节目单曲目演奏结束后,如果乐谱架上已经没有乐谱的话,就可以推断今天没有返场。或者,在谢幕的时候,有演奏者拿着未在节目表曲目中使用的乐器从副台来到舞台上时,就可以知道会有返场。

不过,返场也可能是主场的一部分,比如再次演奏最后曲目的最终乐章,不用准备返场用乐谱也能演奏。这时你会发现,返场演奏会更加放松一些。

另一方面,钢琴独奏是全然不同的。古典音乐的钢琴家在独奏时已背下乐谱,不必一直看着,所以不需要准备返场用乐谱。在钢琴独奏会上要求返场时,演奏者会弹奏几首短的曲目,也可能不会返场。

鼓掌以外的称赞

对于那些完美至极的演奏,仅仅鼓掌恐怕难以传达观众内心的感动。

这时,会从观众席响起“Bravo!!”的喝彩声。有时是零零散散的“Bravo!!”,有时在一曲热情洋溢的曲目结束后全场同时响起“Bravo!!”的声音。也有极为少见的情况,重叠在一起的“Bravo!!”形成了“WOOO——”这样像呻吟又像呼声的独特回音效果。

没有规定谁在什么时机喝彩,随心所欲就好。不是要整齐划一地一起发出“Bravo!!”的喝彩,也不是强制性的规定。但像上文所述的,在余韵尚存时过早的喝彩会遭人白眼。“Standing ovation”(起立鼓掌)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音乐家的独奏会上,持续几次返场后,全场观众几乎都会起立鼓掌。

同样,想站起来就站起来。反复几次返场时,急于离开的人退场就好。有着急回家的人,也有起立喝彩的人,不用特意附和他人。另外,也有人是因为坐在前排的人站起来挡住了舞台才起立的……“全场起立鼓掌”的演出是种很特别的体验,会让人难以忘怀。

另外,与“Bravo!!”相反的,也会有“Booo——”的声音。古典音乐会上也哄场。普通的音乐会基本不会哄场,听到较多的是在歌剧演出中向主演的歌手、演员、指挥表示不满。

什么情况应该哄场(或者说不应该哄场),这个问题难以定论,但至少不该是“不是自己喜好类型的演奏!”“演奏者的偶然失误太明显了!”这样的理由。只因此种原因哄场的话,音乐会就只剩嘘声了。音乐观因人而异。一个人眼中的出色演出,在其他人眼中或许就是枯燥无味的。不恰当的哄场只会给他人带来不快。

全面禁止哄场不是个好办法(演出中也会在绝妙的时机需要哄场),但通常来说是不受欢迎的行为。

工作日晚上的公演,晚餐怎么办?

工作日晚上的公演基本在 19 点到 21 点左右。这样的话,晚餐该在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听之前吃,还是结束后吃?

据我所知,答案几乎平分秋色。工作繁忙时能够在 19 点前赶到会场已实属不易,实在没有选择余地。所以演出结束后在会场附近吃些东西或小酌一杯的大有人在,演出内容也能成为讨论的话题。

或在开演前稍微抽出些许时间简单吃一些,结束后就不会因为时间太晚而手忙脚乱了。特别是音乐厅在市中心的话,可能回家路上花费的时间较长,等到 21 点以后散场再回家就太晚了。

我经常听人说:“工作很忙,19 点开演太早了。”这切实反映了部分人的心声。另一方面,演出结束后等不及谢幕或返场,马上离场的人也不少见。据 NHK 每五年进行的国民生活时间调查《日本人的生活时间 2010》的数据显示,上班族中“工作时间从晚上向早上转变”的现象日趋显著。比起开演时间较早,他们更在意结束时间过晚。

你是晨型人?还是夜型人?生活方式决定就餐时间。第三章开始时谁都会有的质朴的问题有太多的曲子,不知道该从什么开始听起

在古典乐的世界里,曲目之多数不胜数。在西洋乐的历史长河中,作曲家们流传下来且至今都在演奏的曲目,都被称为“古典乐”,而这些曲目之多是穷尽一生也听不完的。

所以,当然会有“不知道先从什么曲目听起”这样的疑问。

但是换个角度考虑,所谓“古典乐”就是没被时代淘汰而留存下来的曲目。作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障,可以说“听什么都会是种享受”。古典乐不会像游戏那样名作和劣作同时存在,所以不必担心碰到平庸的曲目。由于听者的喜好和价值观大相径庭,所以没有“谁都不会觉得无趣的曲目”。

通常,人们都会从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开始入手,比如贝多芬或莫扎特这样的知名作曲家,或著名指挥或演奏家,之后逐渐扩大知识面。但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尝试古典乐的人来说,可能连切入点都找不到。

这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名曲入手。

比如,花样滑冰。浅田真央选手在 2014 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的自由滑表演时选择的音乐是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以此为契机,听一下整首曲目,若是很中意,可以进一步搜寻拉赫玛尼诺夫的其他乐曲。在花样滑冰的竞技场上,必定有很多听过的古典乐曲,如柴可夫斯基(Tchaikocsky)的《天鹅湖》、拉威尔(Ravel)的《波莱罗舞曲》。

电视剧或漫展中也常出现古典乐。像莫扎特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帕赫贝尔(Pachelbel)的《卡农》,埃尔加(Elgar)的《爱的赞礼》已经不知被使用了多少次。

另外,电影也能成为接触古典乐名作的契机。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导演的《2001 太空漫游》开篇时使用了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宇宙飞船浮游在太空时使用了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二世的华尔兹《蓝色多瑙河》。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导演的《现代启示录》中,在直升机部队袭击村落的画面时响起了瓦格纳(Wagner)的《女武神》。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导演的《索拉里斯》中出现了巴赫(Bach)的《主耶稣基督,我呼唤你》,米洛斯·福尔曼(Milos Forman)导演的《莫扎特传》的开篇便使用了莫扎特的《第二十五交响曲》。

这样看来,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寻得古典乐的“切入点”。即使不清楚剧中使用了谁的什么曲目,只要在网上检索时在作品名称后加上“古典乐”,就可以查找得到,也可以直接在 YouTube 上欣赏。

然而,电视或电影中只会节选曲目中的一部分。若能将曲目从头到尾听一遍,相信会有新的发现吧。

这样摸索出比较中意的作曲家后,搜寻一下他的其他作品,或听一听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如此一来就能源源不断地接触新作品了。

适合入门的作曲家是谁?

常有人问我:“刚开始听古典乐的话,从贝多芬或莫扎特入门会比较好吧?”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曲家,曲风相对明快容易接受。这也是理由之一。但近年在古典乐入门者中,也不乏对年代较近、乐曲旋律更为复杂的作曲家感兴趣者,如拉威尔(Maurice Ravel)、德彪西(Debussy)、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巴托克(Bartok)、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等 20 世纪的作曲家们。

有关各年代曲风的区别在下文中会有详细讲解,像贝多芬和莫扎特这样活跃在 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初期的作曲家,被称为“古典派”。即,从我们生活的年代来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人。

另一方面,像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的 20 世纪作曲家,比古典派的曲风旋律更为复杂,其年代距离我们也更近。肖斯塔科维奇逝于 1975 年,对于 1975 年出生的我们来说,并不是很久以前的人。

应该说,新时代作曲家的心境感悟更加贴合现代人吧。现实也是如此,有些音乐迷听了很多 20 世纪古典乐,却不能接受莫扎特。其他音乐种类也是如此,比如刚接触摇滚乐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从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

或披头士乐队开始。与其按经典曲目或年代的顺序,不如遵从自己的喜好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此外,虽说统称“古典乐”,但根据年代、作曲家不同,曲风也风格各异,在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太能接受的作曲家。应该说,什么风格都喜欢的人反而寥寥无几。在吕克·贝松(Luc Besson)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扮演的变态刑警有句台词就是:“莫扎特过于轻浮。还是勃拉姆斯的好。”反之亦然,认为勃拉姆斯或贝多芬的曲风过于强烈厚重,更喜欢莫扎特或肖邦的也大有人在。

为什么有些古典乐没有名字?

古典乐曲目多以《第╳ 交响曲》、《第╳ 钢琴协奏曲》等编码记录,大多没有标题。我以前也不能理解,认为用编号来称呼艺术作品,未免也太失水准了些吧。

就拿贝多芬的交响曲来说吧,第三交响曲就有《英雄》这个标题,第五交响曲《田园》也有标题。但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只有第三、五、六部有标题。

没有标题的话,一开始很难产生亲切感。比起只叫作第三交响曲,带有《英雄》或《田园》这样标题的更能联想到曲目内容。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从尼采的同名著作获得灵感而创作的,即使不知道尼采,只看到这标题就能想象其内容了。

尽管如此,没有标题的作品仍不计其数。这是因为,音乐作品是只有音乐的独立存在,即使不添加任何语言也不显突兀。

比如第六交响曲《田园》,听起来像是描写田园风景,但音乐却并非仅仅描写了一个特定场景。从音乐有音乐本身的乐趣这一观点出发,没有标题会更加自然。歌曲、宗教乐曲,以某种作品为题材的乐曲,需要与语言相结合,自然而然就有了标题。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带有语言色彩的标题就会大大限制欣赏者的想象。

即使没有标题,也不会对作品产生距离感。花样滑冰的固定曲目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最为熟悉,“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作者对第二部作品的称呼,不需要标题。

此外,也有很多标题并非作曲家本人所取。例如肖邦的《别离》,如标题所叙是一首让人联想起离别的优美乐曲。但肖邦本人并未为乐曲命名,原本仅仅是作为练习曲目 10-3 出版的。

对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来说,没有比《命运》更加相配的标题了,但这也不是贝多芬本人命名的。

有不少曲目的标题是由后世之人因“这曲目适合这个标题”而命名,逐渐流传并家喻户晓。

然而,用非作者作曲意图的词语去定义乐曲未免有些失敬,但全然否定那些已经家喻户晓被人接纳的标题也绝非正论。

或许有些偏题,古典音乐迷们有时会给知名曲目起个简称。比如“贝七”指的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门协”指门德尔松(Mendelssohn)的小提琴协奏曲,“协”是 concerto,即协奏曲。同样是门德尔松的钢琴协奏曲没有简称,只有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门协”,也是常演曲目。

也有因为曲名过长而使用简称的情况。比如巴托克的名曲《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简称“弦击琴”,莫扎特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简称“小夜曲”。曲名更长的,如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蒂尔的恶作剧》分别被称为“查拉”和“蒂尔”。

当听到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被称作“塔科八”时,不得不佩服一下。

什么是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

在古典音乐曲名中常出现“交响曲”(symphony)、“协奏曲”(concerto)、“奏鸣曲”(sonata)这样的专业术语,这是指一种音乐形式或样式。先不要想得太复杂,只要看成是不同的音乐种类即可。交响曲是指由多个乐章组成的管弦乐作品。“古典派”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便是典型的四乐章乐曲。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节奏舒缓、仿佛吟唱般的旋律,第三乐章是幽默的诙谐曲或优雅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活泼欢快的终曲,这个结构一直延续到某个时期。

但随时代变化,交响曲的概念也在逐渐扩大。只要由达到一定规模的管弦乐团演奏,即使不是固定结构,但作曲家称之为“交响曲”的话也被认可。

那么,管弦乐团演奏的乐曲都是交响曲吗?非也。同样是管弦乐团的乐曲,也有被称为“交响诗”的作品。交响曲可说是“绝对音乐”,表达的是纯粹的音乐本身。与之相对的,交响诗是“标题音乐”,即从已有的文学作品获得灵感而创作,或以故事、画作等为主题创作的曲目。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或《英雄的生涯》就是交响诗。“协奏曲”由一名 Soliste(独奏者)与管弦乐团共同演奏。钢琴协奏曲的主角是钢琴,乐团为伴奏;小提琴协奏曲的主角则是小提琴,乐团为其伴奏。

而“奏鸣曲”则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解释,很难一概而论。通常,钢琴奏鸣曲指钢琴独奏的多乐章乐曲,小提琴奏鸣曲指由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的多乐章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大提琴奏鸣曲、长笛奏鸣曲等为各种乐器创作的奏鸣曲,各类乐器独奏时均由钢琴伴奏。各演奏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乐曲种类

※室内乐曲仅举基本例子,也有很多例外。

※※在 CD 店,也有将室内乐曲中的小提琴奏鸣曲等一件乐器独奏、带有钢琴伴奏的二重奏曲与钢琴等独奏乐曲合并为“器乐曲”的情况。

为什么古典乐的曲子很长?

很多人感觉古典乐的曲子很长。

通常,一曲摇滚乐或流行乐的时长约以 4~5 分钟为基准,也可认为是“歌曲”的单位。同样,古典乐中一曲在 5 分钟左右的作品比比皆是。交响曲或协奏曲的一曲约 30~40 分钟,有的会更长。虽说作品整体演奏时间较长,但想到只是简短曲目的集合,就不会感觉那么长了吧。

比如海顿或莫扎特的交响曲一曲约 30~40 分钟。猛一听说 30 分钟一曲时会感觉时间很久,但实际上一曲分为 4 个乐章,即每个乐章仅 7~8 分钟。

接下来,各乐章中并非不断出现新的旋律,而是由几个小的段落组成,比如有第 1 主题和第 2 主题 2 种主旋律,乐曲是按照 A-B-A-C-A 的规律构成。细分后会发现,一曲是由几个小段落组成。就像知名音乐的结构为 A 段、B 段、高潮一样,古典乐特别是古典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与流行乐的结构极为相似。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是没有间隔的 50 分钟大型曲目,有描写日出的段落,还有描写登上山顶时的段落。能够像这样在脑海里描绘出一个个场景的话,就不会觉得时间长了。

即使是没有描写任何具体事物的绝对音乐,大型曲目也有起承转合,有紧张与和缓的对比,必定是演绎了一部抽象的音乐场景剧。

在音乐会上偶尔能看到在音乐开始时翻阅节目单的人,我很想说:“这样不行啊,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这是起承转合的“起”,并非什么都没有发生。

顺便一提,通常上演的古典乐曲目中时间最长的是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这是一部由四部组成、需分四天演出的超大型歌剧。各部中短的约两个半小时,长的部分正剧约四个半小时,穿插中场休息后达到六个小时。

若不算歌剧,瓦格纳或马勒的交响曲中也有 90~100 分钟的大作。这些超长作品非但没有不受欢迎,反而人气爆棚。

虽说脉理清晰的大型曲目也不会感觉到漫长,但时间确实在流逝。对于繁忙的现代人来说,在平日很难确保如此长的闲暇时间,也很难持续集中注意力。这样的话,通过录音欣赏乐曲中的一段也是一种办法。

有些时间较长的交响乐中,只有一部分乐章广为人知。马勒《第五交响曲》的演奏时间达到一小时以上,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导演的《魂断威尼斯》全片使用了甜美的第四乐章“小柔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看到乐曲整体时间很长,可以先选择性听一下第四乐章。倘若真的很喜欢再去听一下整曲,听习惯了乐曲中的一部分再去听整曲时会更容易产生亲切感。

可以在网络上欣赏古典乐吗?

古典乐并非只能用黑胶唱片机这样超高音响效果的设备欣赏。

与其他种类的音乐一样,现在通过网络欣赏古典乐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应该说到了“不用网络听用什么听呢”的时代了。

确实,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古典乐迷=音响迷。虽说追求高音质音响很有挑战意义,但绝非音质不好就无法享受其中乐趣。高级音响设备定有它的优势,但手机或电脑也能充分体验到音乐的感动。若将电脑连上音响设备,我想可以达到令人满足的音质效果。最近出现了通过灵活运用网络即可欣赏到的比 CD 具有更高解析度的音频。高清音频可从网上下载,在街边的音像店是买不到的。追求极致音响效果的话,在当代网络可谓必需品。

通过网络欣赏古典乐时,与其他种类音乐相同,有在线收听和下载两种选择。付费下载中 iTunes Store 和 Amazon Music 最具人气。除此类大型网站外,还有国外的各种古典乐专门店。

另一方面,定额付费制的在线收听网站中,古典乐专门网站“Naxos Music Library”(NML)最为便利。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任意欣赏到包含 Major Label 公司在内的约 10 万张 CD 的音源,可以说在 NML 订阅的话完全不必担心资源问题。

也有免费欣赏音乐的方法。在 YouTube 上检索喜欢的艺术家,会出现很多相关信息。各位艺术家为了宣传也在积极使用 YouTube。用 Google 检索作曲家、曲名或演奏家时,YouTube 网页的出现率极高。

或者,网上广播也是一种方式。不仅是 NHK 等日本广播台,欧洲或美国的各大广播台也可以在网上自由欣赏,而广播是免费的。利用国外广播台在网上发布的资源欣赏演奏会的大有人在。现在最受人瞩目的是,世界知名管弦乐团之一柏林爱乐乐团推出的“电子音乐厅”服务。这是一项付费服务,发布的最新定期演奏会视频均为高画质高音质,更有在线直播,还有大量之前演奏会的备份资源。身在日本时,虽然因为时差的关系很难欣赏到欧洲的演奏直播,但也可以在线重播网上的存档。这简直像是成为了柏林爱乐乐团的定期会员,身在他国也能欣赏到最新演奏会。此服务在音乐资源发布方面,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我在下表中罗列一些主要发布古典乐资源的网站,这仅是其中几例。如今这个年代,可欣赏音乐的渠道举不胜举,音源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一直以来的 CD 等实体传媒能够给人带来乐趣,但网络是今后欣赏古典乐时必不可缺的途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资源网站付费在线点播

Naxos Music Library

http://ml.naxos.jp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