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思维(提升生活与工作效能的有效思维,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5:37:55

点击下载

作者:(美)约翰·杜威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们如何思维(提升生活与工作效能的有效思维,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

我们如何思维(提升生活与工作效能的有效思维,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试读:

作者小传

新教育的拓荒者

约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佛蒙特州伯灵顿城一个经营杂货店的商人家庭。

1875年,他被佛蒙特大学录取;1879年毕业后,他先后在一所中学和另外一所乡村学校教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著作,深受当时美国圣路易学派的刊物《思辨哲学杂志》的影响,并在该刊物上发表了《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假定》等三篇哲学论文,从此决定以哲学为终生职业。1882年杜威成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在此他听了皮尔士的逻辑讲座并深受影响。两年后他以一篇名为《康德的心理学》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84年,杜威进入密执安大学教授哲学;1888年,他被聘为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一学年后,他又回到密执安大学任教,直至1894年。在此期间,他出版了他的头两部著作《心理学》(Psychology)(1887)和《人类悟性论》(Leibniz’s New Essays Concerning the Human Understanding)(1888)。此时他的哲学观点大体上接近新黑格尔主义。他对心理学研究也很感兴趣,并将其融入哲学研究中。正是这种研究使他走上了实用主义道路。在实用主义领域,威廉·詹姆斯在当时已出版著作并享有盛誉;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对杜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杜威对心理学的研究又促使他进一步展开对教育学的研究。他主张应用心理学观点指导教学,并认为应当把教育实验当作实际生活中哲学运用的重要内容。1894年,他又被聘请到刚刚建立的芝加哥大学,并长期担任哲学系主任。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十年间,杜威的思想从早期的新黑格尔主义转向实用主义。他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成立了美国实用主义运动中一个最重要的派别,即芝加哥学派。这种思想的转变集中体现在他们共同创作的《逻辑理论研究》(Studies in Logical Theory)(1903)。在此论文集中,杜威称这本书是实用主义学派的“第一宣言”。他还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有名的实验学校,把尚不成熟的想法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该学校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书本而注重实践活动,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注重实际技能的训练。他后来一直倡导的“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口号就是对这种教学法的概括。

1904年,由于与芝加哥大学管理者在实验学校管理问题上产生分歧,杜威辞去芝加哥大学的教职。这时他的哲学地位已经得到巩固,因此很快就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杜威后来的哲学生涯都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度过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前十年,杜威撰写了大量有关知识理论和形而上学的文章,并集中出版在两部著作中:《达尔文对哲学的影响及其他当代思想论文》(The Influence of Darwin on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in Contemporary Thought)(1910)与《实验逻辑文集》(Essay in Experimental Logic)(1916)。同时,他对教育理论的兴趣更为浓厚,并创作出版了两部重要著作,一部是《我们如何思维》(How We Think)(1910),这本书体现的是其知识理论在教育方面的运用,另外一部是《民主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该书也许是他在教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

作为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杜威的声誉在哥伦比亚日益显赫;在公众心目当中,他还是一位重要的社会问题评论家。他经常为诸如《新共和》《民族》等大众杂志撰稿,并且不断参与争取妇女选举权和成立教师工会等各种政治活动。这种声名让他不断接到邀请,在学术和公众场合发表演讲。在此期间,他最重要的作品都源自这些演讲。这些著作有《哲学的重建》(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1920),《人性与行为》(Human Nature and Conduct)(1922),《经验与自然》(Experience and Nature)(1925),《公众及其问题》(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1927),《确定性的寻求》(The Quest for Certainty)(1929)。

杜威于1930年从教学岗位上退休,但作为公众人物,他的活动并未减少;在哲学论著方面也笔耕不辍,相继出版了《艺术即经验》(Art as Experience)(1934),《一种共同信仰》(A Common Faith)(1934),《逻辑:探索的理论》(Logic:The Theory of Inquiry)(1938),《自由与文化》(Freedom and Culture)(1939),《价值理论》(Theory of Valuation)(1939),《认知与所知》[(Knowing and the Known)(1949),与F.Bentley合著]。

杜威于1952年6月2日去世,享年92岁。第一部分思维训练的问题第一章思维的定义一、形形色色的含义

由广义定义到狭义定义人们口中最常提及的词汇就是“想”,即“思想”“思维”。其使用如此广泛,有时真难以明确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本章撰写的目的是要探求“思维”一词的连贯的含义。让我们先看看“思维”一词最常见的几种用法,也许会有所助益。灵光一现和白日梦首先是一种广泛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严谨的用法:凡是脑子里想到的或者“一闪而过”的事物,都可以说是思维。想到某事,即可认为是在某种情况下意识到了此事。第二种定义是我们对于自己并未直接见到、听到、嗅到、接触到的事物的思维活动。第三种含义则更窄一点,指人们根据某种征象或某种证据而得出自己的信念。这种含义必须分为两类或者定为两个等级方可加以辨别。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多想甚至完全没有去想根据何在,就接受了一种信念。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则是用心搜寻证据,确信证据充足,才会接受某种信念。这一思维过程叫作反思性思维。只有这种思维才有教育意义,而这就是本书的主题。思维不只是一个序列,而应是连贯有序的

下面,我们再简短地探讨一下“思维”的四种含义。

1.从最不严格的含义来说,思维包括我们头脑里“存在过”“一闪而过”的任何想法。一个不经意间的想法,并不能成就什么大事。即便将此时所想称为思维,也不会赋予它多大程度的尊重、逻辑性或真实性。任何随心的遐想、零碎的回忆或一掠而过的感触,均是如此。做白日梦,建空中楼阁,闲暇无事之际涌动于脑海的思维片段,均可视为漫无定规的思维。在我们一生当中,总会有很大一部分清醒时间——超过我们所愿意承认、哪怕只是自我默认的时间——是消磨在这样毫无意义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期盼之中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傻瓜、白痴也有思维。有一个故事提到新英格兰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笨人也想竞选市镇公职,他对街坊邻居说:“我听说你们觉得我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担任公职。告诉你们吧,其实我总是在思考着这件事那件事呢。”思维仅限于直接感官以外的事物反思性思维好像就只是这种随心所欲、毫不连贯的东想西想,但是它包含了一系列连续想到的事物,而并非偶然想到的、无序的“这件事那件事”。反思性思维并不是简单的一串想法,而是一个结果,即连贯有序、因果分明、前后呼应的结果。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的各个部分不是零碎的大杂烩,而是彼此依存、互相支撑,其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由此及彼的一个步骤——从技术上来讲,每一个步骤就是思维的一个“项”。每一项都留给后一项可利用的存储空间。这一系列流动的“项”成了一系列、一串链条或者一条线索。

2.即使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思维,思维通常也仅限于在直观上感受不到的事物,即人们无法见到、嗅到、听到或接触到的事物。如果我们问一个讲故事的人他是否亲眼看到了某个事件的发生,他可能回答说:“没有,这只是我想到的。”但反思性思维意在获取信念编出来的故事,不同于忠实的观察记录。此时最重要的是一系列想象的事件和情节,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连贯性,并由一条持续的线索连接,穿梭于万花筒式的幻想桥段与故意设计以确立结局的逻辑之中。孩子们讲的故事,其内部连贯性高低不等,有的支离破碎,有的情节分明。当这些情节联结到一起时,就激发了反思性思维。这样的故事通常产生于富于逻辑思维的头脑之中。这种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往往会成为严谨思考的前奏,并为后续的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它们并不是以获得知识和“获得关于事实或真理的信念”为目的。因此,尽管它们极像反思性思维,却仍与其有天壤之别。讲述这些故事的人称不上是所言之事确凿无疑,但确实构想出了井然有序的故事情节或顺理成章的高潮。他们只是编造出好的故事,而不是创造知识,除非偶然机遇造就了知识。思维以两种方式归结出信念这种思维只是感觉的绽放,目的是强化人们的心情或感受,其联结的纽带则是情感的连贯性。

3.就思维的下一种含义来说,思维所要指称的是立足于某种根据的信念,这种根据是某种知识,它或是真实的或是假设的,但都不为直接感观所感知。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接受看来可信的事物或者拒绝看来不可信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思维,又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念,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的区别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别上的,但是对它们分别给予考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些信念,是核对了这些信念的根据却未考虑信念本身被接受的;而另一些信念,却是经过核实根据之后才被接受的。

当我们说“人们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或者说“我以为你曾从这房屋旁边走过”,这都是表达一种信念。信念是人们持有的、确认的、默认的、经过了证实的见解。但是,这样的思维可能意味着未核实真实依据便接受了某种假设。信念的根据可能是充足的,也可能是不充足的。但是它们支撑信念的价值并未被考虑到。

思维最佳的定义是对信念根据和结果的考虑未曾想过信念是否正确就接受下来,这样的思维是不自觉的。我们也不知道来龙去脉就接受了这些信念。它们来自某些朦胧不清的源头,通过我们也许不曾注意到的渠道,不知不觉地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形成这种见解的原因包括传统、教诲或模仿——它们来自某种权威,或是投我所好、遂我心愿。这种见解是先入之见,而不是先弄清它有无实在根据再经过恰当判断而形成的信念。

4.形成信念的思维活动非常重要,因其可能会引发反思性思维,导致人们有意识地思考这一信念的性质、条件和意义。例如想象鲸鱼或骆驼腾云驾雾只是用幻想来愉悦身心,其最终目的是取乐,而并非创造某种信念。但相信世界是平的,是认为实在的事物具有实在的特性,不是对莫须有的东西进行随心所欲的想象,并借此来愉悦自己的心情。相信世界是平的,就会使人以相应的方式考虑其他一些相关的事物,例如天体和对跖点以及导航可行性问题。持有这一信念的人就会按照他对相关事物的认识,来安排他的行动。

一个基于其他信念和行为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可能十分重要,因为这些结果会迫使人们认真考虑自己的信念有无根据或理由以及这些信念所产生的合乎逻辑的后果。反思性思维的定义这就意味着反思性思维,即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思维形式。

人们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直到哥伦布发现地球其实是圆的。人们原先持有那种看法,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勇气挑战他们已经接受和学到的信念,更何况他们所感受到的事实似乎也证实了那一信念。而哥伦布的看法则是经过理智推论而得出的结论。它标志着对事实的研究,对证据的仔细审查和修正,对各种假设的含义的研究,和对这些理论结果与已知事实的比较。哥伦布并没有毫不犹豫地接受当时流行的传统理论,而是对之提出怀疑,加以探索,因此他才得出了他自己的见解。他对长期以来似乎已确凿无疑的信念抱怀疑态度,敢于相信那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情;他坚持思索,终于找出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信念和怀疑是有道理的。这样,即使最后他的结论被证明有误,那也与原先的传统信念截然不同,因为它是通过一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信念。对任何信念或假定存在的知识,均以积极的、执着的和谨慎的态度思考其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根据成立,则考虑它可能进一步引发的结论,这就构成了反思性思维。几种思维活动都有共同的因素前面所说的三种思维都有可能引出这种思维,但思考一旦开始,它就是一种自觉的和自愿的思维活动,是要在可靠推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信念。二、思维的核心因素

然而,上述的几种思维活动彼此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别。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彼此交错。倘若不是这样,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就容易得多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讲的几种思维活动都是极端的例子,是为了清晰地呈现思维领域。现在让我们倒转思维过程,看看一种基础的、介于仔细核实证据和随意幻想之间的思维活动。一天,某人在街上散步。他刚刚观察后发现,天气温暖,天空晴朗。但是,当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另外一些事情时,天气变得阴凉了。他想着恐怕要下雨了,抬头一看,已见乌云蔽日,于是他赶紧加快了脚步。这当中,有没有能称之为思维的活动呢?走路不是,抬头看云也不是。散步是一种行为,查看和发现情况也是一种行为。但想到下雨的可能,是一个推测。这个人感到了阴凉,想到了看天上的云彩,推测快要下雨了。

再设想一下,在同一情况下,这个人抬头看云,觉得它像是一个人的形状,像人的脸。这两种情况下(信念和幻想)都涉及了一项注意到的或者感知到的事实,以及紧跟着的未观察到却在思维中得到反映的其他事物,都是一个人看到了一样东西,联想到并未看到的事情。共同因素就是想到并未观察到的事物正如我们所说,一个事物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事物。这是一个共有的因素。但二者又显然有区别。看到云而想到脸,但并不会相信那真是一个人的脸,不会相信那是事实。因此,这只是随便的想象,而不是反思性思维。相反,见乌云而想到要下雨,这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真实的可能性,这与观察到天气变凉具有同样真实的性质。换句话说,我们不认为云彩有什么意义或者会把它看作是一张脸,我们只是觉得它像一张脸;而我们确实认为天气转凉可能意味着要下雨。在第一个例子中,正如我们所说的,看到一个事物,我们想到了另一个事物;而在第二个例子中,我们想到了看到的事物和其指示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可能性。但思考还包括预示的关系看到的事物成了所指示事物的信念根据和基础,它构成了证据。

因此,想到一件事物预示或显示出另一件事物,从而考虑一件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对另一事物的信念的根据,这一功能就是反思性思维或与众不同的思维活动的核心因素。想到“预示”或“显示”等词汇适用的情况,学生会更好地意识到反思性思维一词所指的事实。在这里和“预示”或“显示”的意思相同的动词还包括指明、指出、表示、表明、象征、暗示、提示等等。当说到由一个原则或原理联想到对另一个原则或原理的信念,还常用imply(意味着)这个词。

因此,反思性思维意味着对某种事物建立信念(相信它或是不相信它),不是根据对这一事物的直接观察,而是通过其他的事物,将这些事物作为自己得出信念的依据、理由、凭证或证据,即将前述实物作为得出信念的根据。根据迹象进行反思性思维和判断以下雨为例,有时我们是直接感受到下雨;有时则是由观察到地面和草坪湿润而推断出下过雨;有时是注意到气温变低和晴雨表读数变化而推断出将要下雨。再以观察某个人为例,有时,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某个人(或是假设我们看到了某个人);但有时我们无法确定所看到的事物,只能搜索一些相关事实作为迹象、征兆、标记以供思考,并做出判断。

因此,本书所探讨的思维,是指这样一种思想活动,即由观察到的事物推断出另一事物,并根据该观察得到根据或者证明,用以得出信念。此时信念还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说“我想是这样”,意味着我还不是很确定事实如此。推断而来的信念也许在后来会得到证实,被证明正确无误,但在此刻它总还是带有一定的推测成分。三、反思性思考过程中的要素

上面谈到的是思维活动比较外在的和明显的表现。进一步研究则反映了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次级过程。它们是:(1)困惑、犹豫、怀疑状态;(2)旨在揭露更多事实而进行的搜索或考察活动借以证实或者否定所得出的信念。

1.在我们上面说到的例子中,一个人在晴天出门,走到半路突然感到天气阴凉,于是产生了困惑和待定信念,至少当时是这样的。不确定性对于测试的重要性因为这出乎他意料之外,让他感到惊讶和突然,需要他解释、确认和评定。气温的突然变化构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说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是如果我们将“问题”的定义扩展到任何使头脑感到困惑或者艰难的事物(不论该问题本质上严重不严重),以至于由此形成的信念变得不确定,此等突变总会涉及一些真实的问题或者难题。

2.他抬头举目看天,就是为了识别认知事实,回答那突然的阴凉所带来的问题。查明情况对于测试的重要性这些事实最初展示的是困惑,他们指向的是乌云,所以抬头观看天上的乌云就是要证实假设解释是否正确。要说这就是调查研究,也许显得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总结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概念,以包容所有琐碎的、普通的以及技术的、深奥的事物,便没有更好的理由拒绝对该观察行为冠以调查研究的名头。该探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或者否认假设的信念。我们感知到了新的事实,该事实或者证实了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或者否认这一猜测。

这里再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以加深认识。一个人走在他不熟悉的地方,一个岔道口,他拿不准该走哪条路,停下脚步,犹豫不决。怎么办呢?找路:反思性思维之一例怎样解决这样的困惑呢?以下有两种选择:他可以随便走一条路,碰运气。他也可以思索一番,依据事实借以判明哪一条路正确。任何企图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涉及了对事实的调查,不论是通过记忆还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或者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多种可能而又不相容的思索这个困惑的旅人必须仔细观察面前的路况,仔细地回忆,寻找用以支持可选道路的证据,即可以排除其中一种假设的证据。他也许登高爬树向远方眺望,或是每条路都走一段试试,通过种种迹象和线索,判明前进方向。他要寻找自然界中的天然路标或者一张地图,而他的反思性思维便是旨在发现服务此等目的之事实而进行的。

这个例子还可以抽象化、一般化。生活中有相当多的情形都可以称之为“岔道口”情景,即下一步如何前进情况不明,遇到了困境,需要做出选择。当我们的活动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时,或者当我们有闲情逸致可以海阔天空任意遐想时,都没有必要进行反思性思维。然而,当我们在达成一定信念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我们就会暂时停下来。在这捉摸不定之际,我们的思想就会像登高爬树一样,争取登上一个更高的立足点,环顾远眺,要看到更多的事实,并判断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

思想困惑时争取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整个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稳定的和起导向作用的因素。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没有需要克服的困难,思维过程是随心任意的,按照目的调节思维这就是我们所描述的第一种思维。而如果思维的过程与情绪保持一致,并顺畅地融入一种情景或故事情节,那就属于第二种思维。但若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回答,一种模糊的状态需要得到澄清,那就是有了一个需要达成的目的,就需要让思维流入特定的渠道。任何一个假设的结论均会受到这一约束目的的检验,看它是否适用于面临的问题。理清思想困惑的需要也控制着所采取的探索方法的类型。一个旅行者若是以发现风景最美的路径为目的,他所要考虑的事项和遵循的原则,就会不同于想要发现通往一个城镇的路径的旅行者。问题决定思维的目的,目的控制着思维的过程。四、总结

可以得出概述,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不解或怀疑。思维的缘由和激发思维不是自然的,不会根据“一般的原则”而发生。总是要有某些具体事物来引发和激起思维。对一个孩子(或是一个成年人)来说,不考虑他是否曾经体会过令人烦恼和心绪不宁的困难,就要求他思考事情,这无异于建议此人靠自身力气把自己举起来一样。

联想和过去的经验遇到一个困难,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解决——形成试探性处置方案或者计划,运用某种适合于这一具体情况的理论,并考虑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现有的数据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只能启示人们去想。那么,什么是联想的源泉呢?显然那只能是以往的经验和事先学到的知识。如果某人或多或少了解类似的情况,如果他以前处理过类似材料,那么此人或多或少就会进行适用的和助益的联想。但是,除非他具有此时能想象到的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经验,否则,困惑依然还是困惑。他将想不出任何有用的办法来理清这困惑。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成年人)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以前从未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要他想办法,就完全是徒劳的。

如果联想到的见解马上就被接受下来,那就是无批判的、最低限度的反思性思维。如果在脑子里再思索一番,再反思一下,那就意味着探求更多的证据,探求新的数据,从而使这一思索过程进一步发展,也会如我们上文中所说,或者证实了这一信念,或者是看出了它的不当和谬误。当遇到真正的困难而又有相当的经验可资借鉴时,思考的好与坏就在此时此刻明显地显露出来。最省力气的做法,就是接受一切看似合理的思考结果,使心灵得到宁静。而反思性思维总是有些费气力的,因为需要克服那种接受表面合理思索结果的惰性,所以大脑肯定要忍受一定的不安和骚扰。总之,思考意味着有了一种见解以后先将它搁置一下,再思索一番;这种搁置很可能是有些辛苦的。我们在本书下文中将会看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养成这样一种态度:肯将自己的见解搁置一下,运用各种方法探寻新的材料,以证实自己最初的见解正确无误,或是将它否定。保持怀疑心态,进行系统的和持续的探索,这就是对思维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章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动物细说思维的重要性将是荒唐可笑的。人的传统定义就是“有思维能力的动物”。认为思维是区分人与鸟兽的根本要素,肯定是有道理的。对我们来说,更合适的问题是:为什么思维是重要的?回答这一问题后,我们就会看到,思维需要得到什么样的训练,才能收到它的功效。一、思维的价值

审慎和有目的的行动的可能性1.思维是避免单纯冲动或单纯惯性行为的唯一方法。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只会凭其本能或食欲而采取行动,是因外界环境及生物机体内在刺激而采取的动作,因而此种行为属于被动行为。这就是我们说的鸟兽行为的盲目性。采取这样行动的生物看不到或者预见不到其行动的最终结果,也不会预见以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行动将会造成的不同后果。它“不知其所为为何”。而在有思维能力的情况下,现有的事物会充当尚未经历之事物的标志或表征。这样,有思维能力的人就能够根据现有的事物对尚未出现的和未来的事物采取相应行动,而并不是受某种未能意识到的力量的驱使,不管这种力量是本能还是习惯,而被动采取行动;此种情况下,反思性因素被调动了起来(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他间接意识到某种较遥远的目标而采取了行动。

自然现象即语言天要下雨时,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会在将要下雨且自己的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钻回洞穴,而有思维能力的人则会感知到风雨欲来时出现的征兆,并且根据这些征兆和可预见的未来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耕田播种,锄草施肥,收割庄稼,都是有目的的行动。一个人只有学会将现时经历感受的因素归于它们将来预示的价值和预言,才有可能使之实现。哲学家们已大量论述过“自然之本”“大自然的语言”。的确,只有发挥思维能力,才能从既有的事物推测到那些看不到的事物,大自然的语言才会被人听懂。对于善于运用思维的人来说,现有事物记载着它们的过去,就像化石记载了地球以往的史实;同时,事物又预示着它们的未来,例如从天体的现时位置可测知它们许久以后的晦暝亏食。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树木之言,溪流之本”,就十分生动地表述出事物的存在会在思考者眼里显现出额外的能量。种种预见、明智的策划、谋虑和计算均有赖于事物的征兆功能。

系统预见的可能性2.通过思维,人们还想出和安排出各种人为的标志,来提醒其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以及获取或避免这些后果的方式。刚刚提到的思维特征使野人区别于野兽,继而又使文明人区别于野人。野人在江河翻船溺水,会注意到有哪些事物是今后需要注意的危险征兆。而文明人则是有意识地制作一些标记以防备险情。当文明人预见某种事故将要发生时,会预先设置残骸预警浮标以防止撞船事件,会建造灯塔以指引安全航线。阅历丰富的野人会察看天气变化的征兆;而文明人则建立气象服务部门,在缺乏特别方法,无法提前测到可能出现的任何征兆之前,能预先收集天气变化征兆和广泛发布气象预报。野人能通过识别一些模糊的标志在荒野深山中找到出路;文明人则修建高速公路供所有人使用。野人发现了火的踪迹,进而发现了取火的方法;文明人则发明了各种设备,能随时按照需求照明或取暖。文明开化的实质就在于我们通过深思熟虑,建起了各种纪念碑和纪念馆以防遗忘;有意设置一些仪器,以便在各种紧急和危急情况发生之前,测量危险是否接近;记录危险性质,以抵御危险事件,或者至少帮助我们减小所受不利影响,并且巩固或者扩大有利影响。所有形式的人造仪器都是对自然之物的有意改造,以使它们都比其自然状态优越,能够更好地预示隐藏的、缺失的和遥远的危险。

物体素质丰富的可能性3.最后,思维还会给自然的事件和物体赋予截然不同的地位和价值,这远远不同于那些无思维力者对它们的感受。在那些不懂得它们是语言象征的人看来,这些话不过是扯淡,是光与形的奇怪变异而已。但有思维能力的人会看出它们是其他事物的象征,根据其所表达的意义,每一事物均有它自己的特性。自然物体亦是如此。一把椅子,在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看来,不过是一件可以闻一闻、咬一咬、爬一爬的东西而已;但在有思维能力的人看来,椅子却有意识地提供了一个可以坐下来、歇一会儿和与人进行社会交流的机会。一块石头,在一个仅用感观认识它和一个知晓其历史与未来的人看来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只有出于礼貌才会说一个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会对一个物体有什么感受,而在我们看来,一个物体却是由它所拥有的素质所组成的,这些素质又是其他事物的标志。

动物对事物性质的见解英格兰逻辑学家维恩先生说过,一条狗看见一道彩虹,其感受是否多于它对它所在之国的宪法的理解,可能都是一个问题。同样的原则适用于它睡的窝和它吃的肉。它想睡觉时,就进了狗窝;它饿了,闻到肉味就兴奋。除此以外,它看见一个物体还会有什么别的感受呢?它肯定不会感受到一座房屋是人们的“家”,即一座永久住宅所囊括的种种设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非它能将所有眼见之物抽象成未见之物,也就是说,除非它有思维能力。它吃一块肉时也不会想到它来自什么动物的肢体的什么部位以及它能提供什么营养。一个物体失去了诸如此类素质意义,还算是什么物体,我们真难说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跟我们所感知到的物体是完全不同的。此外,无论是对于感官、思维还是作为其他事物的象征,事物融合度的提升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没有限度的。从前需要哥白尼或牛顿那样卓越的智力才能认识到的一些事情,今天已成为孩子们都会马上明白的常识。

忙碌于日常工作和思维活动思维能力的各种价值,也许可以用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一段引言进行归纳:“进行推理诚可谓生活中的大事。每个人在每一天、每一小时和每一刻都需要对自己并未直接观察到的事情加以推断,这并非总是出于增加自己的知识这一一般性目的,而是因为这些事情本身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或职业。地方司法官、军队指挥官、领航员、医生或农艺师所承担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证据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是好还是不好,决定着他们本职工作的优劣。只有在这方面,他们得不停地动脑筋。”1二、需要引导以实现价值

思想也会走偏人每天每时都在思索,这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和深奥的难题,但也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事。在任一时刻适合的场合下,这一功能都必须与智力相协调,且必须由清醒的思维完成。但是,仅仅因为这是一种推理的过程,是在确凿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间接地得出信念,该思维过程可能出现错误也可能走向正确,所以需要谨慎小心,需要接受训练。它越是重要,出错的危害也就越大。

比穆勒更早的一位学者约翰·洛克(1632—1704)不论是好是坏,都是按照观念行事阐述过思维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以便通过思维得到最好的效果和防止最坏的结果。他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以这一种或那一种观点为依据,这些依据成了采取某种行动的理由;不论他运用何种手段,他都是以自己这一有充分根据或并无充分依据的见解作为引导,按照这一正确或错误见解而投入他的全部行动力量……神殿教堂都会供奉神圣偶像,我们总是能看到有多少人为之顶礼膜拜。实际上,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和偶像都是始终指导他们行动的无形力量,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服从这一指导。因此,极其重要的是要用心培养自己的认识,在探求知识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正确的理解。”21既然一切有意实施的活动以及我们种种力量的运用都有赖于思维,那洛克强调用心培养自己的认识“极其重要”,就是恰如其分的。思维能力最能让我们摆脱本能、欲望和习惯,但也有可能给我们机遇,或者让我们出错失误。它使我们高于禽兽,但也有可能让我们干出禽兽由于其本能限制而干不出的蠢事。三、需要经常加以调节的倾向

正确思维在生活中和社会中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正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需要调节推理思维活动的情形。生活中许多时候都必须遵从基本的和持续的规矩,它是任何巧妙的办法都无法有效地代替的。被火烫过的孩子怕火,这痛苦的经历比给他讲述热量的特性更能加强其对正确推断必要性的认识。社会环境也会重视对事物的正确推理,在此,基于有效思维的行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正确的思维有益于生活,至少可以使生活避免相当多的烦恼。敌情险情、安全保障、饮食调理或重要社会交往的种种征兆迹象,都需要得到正确的辨认。

认识仍有可能走偏然而,这种思维能力训练虽然在一定限度内能见效,却不能让我们不受限制到处畅行无阻。在一个方向上得出合乎逻辑的见解,并不能保证不会在另一个方向过头而得出错误结论。野蛮人群中的狩猎专家很擅长发现野兽的行踪和位置,但谈起野兽习性的来源和构造时却可能胡言乱语。当人们的生活安全而富足时,没有直接可见的障碍来阻止人们进行思索推理,也就没有天然的阻力来防止人们得出错误的信念。有时仅仅因为某些思维生动有趣,即使依据甚少,也可得出结论;而有时事实众多却引不出适当的结论,只是因为它们有悖于现有习俗而不受欢迎。还有一种倾向是所谓的“原始的轻信”,即分辨不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合情合理的结论。一见云里雾里有引人注目的脸面,就信以为真。天然的智力阻挡不了谬误的传播;而阅历不浅但思维不正确,就仍然会积累许多错误的信念。错误与错误可能互为印证而交织成越来越大、越顽固的一套谬论。梦、星相、手掌纹路都用来占卜吉凶,纸牌的跌落被认为一定是预兆,而自然界一些极其重要的事态却遭忽视。各式各样的占卜迷信如今仅见于一些阴暗的角落,但从前却是普遍流行的。人们用了很多很多的科学事实才驳倒了它们。

迷信如同科学皆自然形成仅仅就联想的功能而言,看见水银柱变化就预测下雨,以及看到动物内脏和鸟群飞向而预测战争输赢,都是联想,并无差异。洒落一把盐预示某人要遭厄运,与被蚊子咬了预示会染上疟疾一样,也都是预测。只有系统地调控进行观察的条件和严格调节自己进行联想的习惯,才能确保自己得出的信念到底是对还是错。用科学推理取代迷信推测,靠的并不是提高自己感官的敏感度或联想功能的自然运行原理,而是调控好自己进行观察和推理的条件。

错误思考的常见原因:培根的假象再次提及一些导致错误信念的主要原因是有意义的。例如,在近代科学探索的起始之时,培根3就指出过让人得出错误信念的四点原因,即被冠以“假象”(即虚假的景象)名称的事物,这些事物将人们引入歧途。他将这些原因称之为“假象”(idols),或“幻象”(phantoms):(1)部族;(2)市场;(3)巢穴;(4)剧院。说得通俗易懂一些,这就是:(1)植根于人性的、通常惯用的一些错误想法(或诱惑);(2)人们的来往和交流;(3)犯错误者的个人特性;最后(4)某一时期的时尚或习俗。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错误信念的来源加以分类,即上述原因中有两种是内在的,两种是外在的。内在的两种当中,有一种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例如容易承认那些跟自己固有信念相符的事实,而不易承认那些跟自己固有信念相悖的事实),另一种是个人的特性和习惯。外在的两种当中,一种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例如倾向于认为有名者皆有实,无名者则无实),另一种则是一时一地的风气。

洛克的论述洛克也谈过三种信念错误的典型,文字比较通俗,可能更具启发意义。除了引用他那熟悉而充满力量的引言,再无其他更好的办法。通过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人,洛克阐明了思维发生错误的不同方式。下面直接引用原文:

依赖别人1.“第一种人是极少进行推理的人,其思想和行动总是模仿别人,包括学父母、邻居、牧师以及自己心甘情愿奉为师表的其他的人。他们只图省心省力,不肯认真思考和检验”。

只求利己2.“第二种人是以自己的爱好代替理智,并且坚决以喜好决定行为和论证,从不使用自己的推理,而是倾听别人的推理,只要该推理符合他们的幽默感、利益或者狂欢需求”。4

思路受限3.“第三种人倒是真心实意愿意遵循理智,但思路不够开阔,见识也不宽广,因而看问题不够周到全面……他们交游不广,阅览范围狭窄,听不到各种不同的意见……他们信息来源有限,像流淌的小溪,而又不愿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一些人本来天分相当,但最终却知识水平相差悬殊,这是因为“他们机遇不一,他们所获取到的信息、头脑中所积累的观念、概念和观察的结果以及能据以思考的这些内容出现了差异,高低不等”。5

洛克在他的另一部著作中,谈到了同样的想法,只是表述形式有些许不同。

信条的作用1.“凡是跟我们的信条不相符的事物,都往往被认为是难以置信的,而不予考虑。对自己的信条坚信不疑,奉之为至高无上,因此不但不相信其他人的见解,而且对自己耳闻目睹的证据,只要该证据证明其他事理正确且违反我们深信不疑的信条,我们也往往会拒绝承认该证据……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孩子们接受他们的父母、保姆或和他们有关的其他人的影响;这些人将种种见解灌输到儿童既无防备亦无己见的心灵中,并且使其逐渐加深,最后(不论这些见解对错如何)进一步被习俗和学校教育加以固化,甚至到了无法将其根除推翻的地步。小孩子长大以后,反思自己的观念,发现这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在其记忆之初就已存在,所以即使未能发现最初接受了谁的指导或者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信念的,他们也习惯于将这些信条奉为神圣,不让它们受到玷污或怀疑。”他们将这些信条视作“裁定是非对错的可靠标准,在遇到各种争论时都求助于这些信条的判断。”

思想闭塞2.“另有一些人则将思想固化在一定的模式里,除了自己接受的假说以外,别的假说一概不接受”。洛克接着指出,这些人虽不否认事实和证据,但是思想闭塞,固执于特定的信念,对不符合这些信念的证据无法信服。

利我盲从权威3.“以自己的爱憎好恶为尺度。这第三种人就是,凡是不合自己胃口和爱好的,不论其概率多高都不予考虑。在一个贪财者的推理过程中,若一边是概率很高的事物,而另一边是钱财,那就不难预见哪一边压倒另一边了。这些世俗气十足的脑袋,就像泥巴墙一样,不论多么强的电池也是无法让它通电的。”

4.“权威。思想容易出错的这第四种人最常见,其数量之多超过前几种人之和。他们盲从权威,不论是朋友或邻居或党和国家首领,只要大家都信,他们也跟风,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错误思维习惯的先天原因和社会原因培根和洛克都说明了,错误思维的根源除了个人性格倾向(例如倾向于匆忙下结论以及倾向于做遥远得不着边际的结论),而且还有社会的原因,且后者倾向于煽动和确定如下错误的习惯,即根据权威、有意识地指导甚至更加隐蔽地有意无意地组织语言、模仿、同情和联想而进行思维。因此相应地,教育不仅要让人们克服个人思维的错误惯性——急躁鲁莽,自以为是,只顾自身利害得失而不顾客观现实——还要削弱和摧毁社会上长期积存且严重固化的各种偏见。当社会已有较为理智、较注重理性信念、较少盲目跟随权威的风气,教育机构应能比现在更加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可与其他社会环境有意无意发挥的教育作用协调配合,帮助人们端正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信念。现在,教育工作不仅要将人们一些自然的倾向转变成训练有素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要教育人们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改变已经形成的错误思维习惯。四、通过调节使推理成为证明

跳跃式思维的普遍性思维重要,因为正如我们所见,通过思维这一功能,可从既知的或已查明的事实中看出或推测出其他并未直接确知的事实。但是这种从已知事物推想到未知事物的过程很容易出错。能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未见的和未考虑到的原因,数目甚多,如以往的经历、信奉的信条、自我利益的顾及、情感的变动、心理上的怠惰、偏见的社会环境、没有根据的期待,等等,可谓是不胜枚举。实际上,思维就是推理,即从一事物推想到存在关联的另一事物的概念或信念。这涉及认识上的一次跳跃,即从已确知事物跳跃到根据某证据推定的另一未知事物。除非是白痴,否则人们都会从已感知的事物联想到未知的事物,或根据已知的趋势推想到未来的趋势。从已知到未知,必然涉及思维上的一次跳跃,这样就必须注意自己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这一跳跃的,以减少思维跳错的危险,提高正确思维跳跃的概率。

因此,适当的调节需要可以提供证明此时应注意:(1)调节好完成联想功能的条件;(2)调节好对联想到的事务赋予信任的条件。以这两种方式完成的推理(对其细节的研究构成本书主要内容之一)即形成了证明。证明某一事物主要意味着对它加以试验、检验。例外情况常用来证明一条规则,换言之,例外情况要求提供众多证据以便严格地执行。倘若这条规则经受住了这一检验,那就没有什么理由再怀疑它了。事物在经受住检验之前,我们还无法知道它的价值究竟如何。但经受住检验之后,事物即是可信的,因为它已得到了证明。它的价值业已明朗。推理即是如此。一般说来,推理是一种宝贵的功能,但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推理都一定正确。推理是有可能出错的,正如我们所见,有不少因素都会使其出错。因此,重要的是要做到每一推理都是经过检验的。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必须加以区分,自己哪些信念有经过检验的证据,而哪些信念却尚无此种证据,从而谨慎小心地予以对待。

教育有责任培养熟练的思维能力教育的任务在于传授各种可能的信息,而不在于对每一见解均提供证明,但教育有责任让受教育者养成深层次的、有效的习惯,来区分哪些是经过验证的信念,而哪些仅仅是人们的主张、猜想和想法;要以真诚、活泼和开朗的态度接受那些确有根据的结论,并在个人工作习惯中掌握适当的方法,对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和推理。倘若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态度和习惯,那么不论他知晓多少传闻和消息,他都不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因为他缺乏基本的思维素质。而这种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论想要习得这些习惯的愿望有多么强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不足以迫使人们养成这种习惯,因此教育有重大责任为培养它们创造条件。培养这些习惯,就是思维训练。1 见穆勒《逻辑关系》(System of Logic),引言,第五节。——原注2 见洛克《论理解力的运用》(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第一段。——原注3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实验科学创始人。——译注4 洛克在另一处指出,“有些人往往让自己受偏见和爱好束缚……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对己不利的,一概拒之于门外,再明显的道理也听不进去。”——原注5 见洛克《理解力的运用》(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第三节。——原注

第三章思维训练所需的自然资源

我们在上一章中谈到通过训练来转变自然推理能力的必要性,以养成批判性审视和探索的习惯。正因为思维对于生活非常重要,而自然的思维倾向容易走偏,社会上又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思维习惯,导致根据不足或错误的信念,因此,思维的训练必须立足于思维的自然倾向,有自然思维力才能接受训练也就是说,训练必须从这些自然倾向中找到出发点。倘若一个人训练之前原本不会思维,那么训练也无法教会他思维。一个人要学习的并不是思维本身,而是如何更好地思维。简言之,人们必须在本来就有的独立自然思维能力基础之上进行思维训练;训练的目的不是创造这种能力,而是让这种能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教与学是互相联系或者相互对应的过程,其关系很像卖和买。但即使没有人买货,一个卖货的人也可以说他卖掉货物了;即使没有学生学到东西,一个教书的人也可以说他已经教书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学习者手中,其程度超过了买卖中的买方。学习思维者应学会更加经济更为有效地使用他已有的思维能力,而教人思维者更是需要让教学更加适应和更能激发学习者已有的思维能力。要使教学对学习者具有这样的吸引力,教师就必须很好地了解学生们现有的习惯和倾向,了解他需要收集的自然资源。

三方面的重要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必定涵盖许多的复杂细节,因此难以精确列举它的所有项目。但是我们看看思维的基本要素,将有助于我们看出它的主要元素。我们上文中已谈过,思维涉及我们联想到一项有待于接受的结论,进行探索和思索,以检验这一联想的价值,最后再接受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结论。这意味着:(1)要有一定的经历和事实以引起联想;(2)联想力的敏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3)联想的内容要有条理性、连贯性和恰当性。很明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障碍:他可能没有足够的事实材料,来作为联想的依据,因而导致其思想狭隘、粗杂或无关宗旨;或者虽然具体的事实以及原材料数量巨大、广泛,也无法轻易地引发丰富的联想;或者,即使这两项条件均已得到满足,但是所联想到的内容却缺少连贯性或者怪诞不经,而非连贯持续。一、好奇心

希望得到充分的体验

在提供那种能引起联想的原始材料方面,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因素无疑就是好奇心。古希腊贤哲曾说,好奇心是一切科学之母。惰性的头脑只能坐等强加于它之上的经历。华兹华斯1生动描述过:

眼——它无法选择只能观望;

耳——我无法阻止它倾听世界;

我们的身体不论何处都在感受;

而不管我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这就如实地表现出人们是如何自然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正如同充满活力的健康的身体总在寻求营养,好奇的心灵也总在保持警觉并进行探索,寻求思考的材料。有好奇心的地方,就有寻求新的和各种各样的体会的渴望。这种好奇心是我们获取供推理之用的原始材料的唯一可靠保障。

身体接触1.好奇心最先表现为一种重要的外流,一种丰富的有机体能的表露。一个孩子会由于生理上的不安宁而“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不断地摸、戳、敲、扒。观察动物的人看到了一位作家所说的,“它们片刻不停地干傻事的倾向。”“老鼠跑来跑去,到处嗅着、扒着和咬着,而无心关注其正要做的事情。同样地,一只名叫杰克的狗东扒扒西跳跳,猫这儿闻闻那儿抓抓,水獭像闪电似的窜过来窜过去,大象不停地晃动,猴子到处抓东西。”2随便注意一下一个婴儿的动作,就会看到他也是不停地试探和摸索。他会吸吮、触摸和碰击各种物品,推推拉拉,抓抓丢丢,总之是在体验这些东西,直到他对它们不再有新鲜感为止。这样的活动很难说是智力活动,然而倘若没有这些活动,智力活动就会因缺乏材料而变得断断续续、苍白无力。

社会接触2.在社会刺激的影响下,好奇心会发展到较为高级的阶段。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其他事物中获得有趣的感受(所以如果物体不再提供有趣的经历,那么他就会求助别人给他提供感兴趣的材料),此时,一个新的时代就开始了。我们会不断地听到孩子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最初,这种问问题的行为不过是他的体能过剩转移进入了社会关系,此前这种体能过剩表现为不断推拉或开门、关门等行为。他会连珠炮式地问问题:是什么支撑住了这座房子?支撑着这座房子的土地又是靠什么支撑的呢?那支撑这土地的地球又靠什么支撑啊?如此等等。但是这些问题还不是真正有意识的推理关联。他问为什么并不是要求科学的解答,其背后动机只是希望更多地了解他所立足的这个神秘的世界。他探索的还不是什么法则或原理,而只是更多的事实。不过小孩的东问西问已不单单是为了积累一些信息或者堆起互不连贯的条目,尽管这种询问的习惯最后只演变成无休止的语言。他会在朦朦胧胧之中意识到这种种事实还不是全部的故事,它们背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还能从这些东西看出更多的道理。这样就出现了求知欲的萌芽。

智力探索3.好奇心上升到体能层面和社会层面之上,就成了智力,以至于在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时刻就转变成了对引发问题产生兴趣。当问过别人问题后仍未得到答案,而孩子仍然继续思索该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时,好奇心就上升到了智力层面,成为推进思维的积极力量。对于思想开通的人来说,对大自然和社会的体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微妙的挑战,有待于进一步思索。使问题萌发的力量需要及时抓住和正确培养,否则它们会逐渐减退以至消失。这一规律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确定、令人质疑的问题。有些人的求知欲始终保持强劲,永不消退,但在多数人身上,这一欲望却很容易因受挫而变得迟钝。培根说过,我们必须像小孩那样,才能进入科学的王国,这就提醒我们要保持孩童那种思想开通、灵活好奇的心境,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这一天赋是很容易消失的。有些人是在缺乏关怀和充满冷漠的环境中失去了它,另有一些人是在轻浮草率的境遇之中失去了它,还有一些人虽逃脱了这些不幸的遭遇,但思想却陷入了教条主义牢笼,这同样扼杀了其本来拥有的好奇心。有些人成天忙忙碌碌,无暇关注新的事实和问题。另一些人仅仅在自己选定的职业生涯中对涉及个人利益的事物保持好奇心。许多人的好奇心只限于流言蜚语和市井短长,这一现象相当普遍,所以人们往往将好奇心联系到窥探他人隐私。因此,在好奇心方面,教师能做的事是学多于教。他很难重新燃起别人的好奇心,他所能做的主要是努力防止这种好奇心圣火的熄灭,帮助尚未熄灭之火继续燃烧。他的责任是设法保护人们好奇探索的精神,别让它因兴奋过度而衰竭,别让它因日常事务而麻木,别让它因教条灌输而僵化,也别让它浪费于琐碎事物之中。二、联想

不论题材是丰富还是贫乏,是十分重要还是无足轻重,人们都会从现在经历的事物产生联想,对尚未见闻的相关事物产生一些想法或信念。联想的功能不是仅仅通过教学就能产生的,通过特定条件能够使该功能得到改善或者遭受削弱,但它是消灭不了的。有些孩子努力尝试“停止思维活动”,可是联想依然连绵不断,恰如华兹华斯所言,“我们的身体不论何时都在感受,而不管我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说到底,并不是我们主观上要思维,而是思维自动发生于我们头脑之中。只有掌握了适当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联想功能,并能承担起由此产生的后果时,我们才能真正地说“我想是如何如何”。

联想的方面联想的功能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或者我们也可以称这些方面为不同维度),它们因人而异,每一方面对比不同,其组合方式也不同。这三个维度包括:联想的难易或者快慢;联想的范围或者种类;联想的深度或者可持续度。

1.难易或快慢1.通常将人们分成聪敏不聪敏,主要基于其敏捷程度,即联想的快慢,当呈现某物体或者发生了某事件时,联想才会产生。正如愚笨和聪明的隐喻所暗示的那样,有些头脑无动于衷或者这些脑子属于被动接收信息类型。见到听到什么事,它们的反应都是单调乏力,毫无反馈。而另有一些人却反应敏捷,会相应地产生各式各样的联想。前者发呆,后者则是以完全不同的性质思考同一件事。呆滞或愚笨的脑子要受到重击才产生回应,而聪敏的脑子则回应迅速,并能迅速给予解释,并很快能联想到可能的结果。

但是教师不应该看到一个学生对学校功课反应迟钝就断定他头脑愚笨。有的学生在学校被认为愚蠢透顶,可是他对自己觉得值得做的事,例如某种校外体育运动或社会工作,却反应灵敏,表现出色。即便是学校功课,若是换一种内容或教学方法,他也有可能接受。一个男孩也许在几何这门功课上显得不开窍,但是在别的方面,例如,在需要动手完成的功课上,却可能心灵手巧;一个女孩也许对历史晕头转向,但在评判旁人是非功过方面却很有水准。除了身体有缺陷或有疾病的人以外,对所有事情都反应迟钝、傻里傻气的人还是比较少见的。

2.范围或者种类2.联想的范围时宽时窄,但这一差别与上述的反应快慢并无关系。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有时思潮如潮汐澎湃,有时却如涓涓细流。有时人们表现不出什么反应,是因为心里联想到许多方面,它们互相制约,让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陷于彷徨犹豫;有时则是一种生动敏捷的联想占据主导,滔滔不绝地表达出来,而其他的反应则被阻挡在一边。有的人联想太少,这表明其思想贫乏枯燥;这样的人若是专注于琢磨什么大学问或大生意,就会表现为书呆子或者葛擂梗3式的人物。这种人的脑筋总在转,可是除了干巴巴的信息以外便无话可说,容易让人厌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所说的那种懂得人情世故又满怀风趣的人。

考虑几种方案之后再得出结论,这从形式上来看是正确的,然而,对比各种各样的备选方案并最终得出一种方案之后,该方案将不具备完整的、丰富的意义。另一方面,联想数量众多,五花八门,那也不利于良好的思维习惯。联想数量太多时,会使自己无所适从。人们会发现,要得到某个确定的结论很困难,他们只是在众多联想中无助地徘徊。联想到太多的正负得失,从一件事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件事,人们会发现,在实际问题中做出决定或由理论问题得出结论是非常困难的。想得太多会让行动陷于瘫痪。这众多的想法会让自己理不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头绪。因此,最佳的思维习惯是联想数量既不要太少又不要太多,要保持平衡。

3.深度或者可持续度3.联想的深度或者可持续度。我们区分人们的智力,不仅要看他们反应的快慢和范围,还要看他们反应的深浅如何,这能表现出他们反应行为的本质。

有的人思想深刻,有的人则思想浅薄;有的人能思索到事物的根源,有的人则只轻轻触及事物的表层。思维的这一方面也许最不受后天教育影响,外界影响最难以使它改变,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其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