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6:43:0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冬颖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边塞诗

边塞诗试读:

出版说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诗词是人类心灵的形象展现,尤其是古典诗词,她所具有的深厚的韵味和音乐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具魅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时至今日,诗词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拥有着广大的爱好者,人们心中那些幽微的情意仍要借诗词来传达。中华书局历来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出版了大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近期,由中华书局发起,联合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同举办了“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文化公益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人们积极创作投稿,掀起了一场古典诗词创作的热潮。随着活动的展开,我们认为有必要为人们提供一套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诗词读本,以方便读者的创作与欣赏。

朱光潜先生说:“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到了这步,文学的修养就大体算成功了。”这番话可谓是前辈大师的经验之谈,我们学习、欣赏和写作古典诗词,也应从“玩索名家作品”入手,有鉴于此,我们编选了这套“中华传统诗词经典”丛书,并作为参加“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的学习参考书。

丛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关于如何写诗赏诗的理论著作。包括《诗词格律》、《诗词写作常识》、《怎样赏诗》、《怎样用韵》、《人间词话》等;二、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诗词总集。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三、历代名家名作。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纳兰性德等人的作品。

具体到每一本书,我们的做法是:一、精选作家作品。入选的作家一般为诗词领域领一代风骚的人物,入选的作品以传诵程度为首要标准,且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二、引导扩展阅读。作家的选集中附一到两篇评论文章,帮助读者多维度了解相关作家作品;三、选用权威版本校勘整理。基本体例为正文、注释、评析三部分,各书根据内容的不同略有变化。为便于阅读,一般不出校记,注释力求准确简洁,评析旨在帮助读者领会诗词的意境及妙处。

丛书采用双色印刷,小32开本,只手可握,以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徜徉于诗词的海洋,尽情享受诗词的华美情愫。中华书局编辑部二〇一三年八月

永远的英雄

提到边塞诗,人们就会想到“英雄”二字。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边塞烽烟迭起,在英雄辈出的同时,也为诗坛留下了大量激荡人心的佳作。

中国诗史上,这种英雄精神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

《诗经》

中征戍题材的诗歌,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种同仇敌忾之情,振奋了历史上无数英雄儿女的情怀。经过汉魏六朝,边塞诗的英雄精神在盛唐达到高峰。读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让我们感受到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壮志;而王昌龄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倾注的跨越时空的苍茫之叹,更会使人们强烈地涌动出对和平的祈盼。

唐代疆域辽阔,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开边、安边性质的战争时有发生。边关战事是盛唐诗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他们一方面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所鼓舞,一方面也为立功边关的仕进道路所吸引,心向边塞,“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也就成了唐代诗人的重要选择。《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成为唐代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丰碑。之后,宋、元、明、清各朝,每当国家危难之际,边塞诗词即起,这种英雄精神可以说是历代爱国人士的共同心声。

边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边塞诗的题材自然也十分广泛,可以刻画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也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还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更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情,而其中最突出的还是祖述前代英雄精神。在边塞诗中,我们看到唐代诗人对汉代英雄尤为敬佩,明、清诗人对唐代的英雄业绩又一往情深。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时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极易使诗人联想到千百年间,发生在相同地域的边塞战事和那些驰骋疆场的英雄,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共鸣。每逢外敌入侵、百姓乱离,人们便呼唤英雄主义精神,渴望出现像李广、霍去病那样的勇武英雄。这种祖述前代英雄精神的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在边塞诗中,往往流露着矛盾而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为国献身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愤慨,可能同时融汇在一首短短的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夸张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描述,如“战士军前半死生”、“黄沙百战穿金甲”;另一方面,则凸显人在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中洋溢着一种崇高情怀。对于长年累月驻守在荒寒雪域的边关将士来讲,离愁乡思锥心泣血。然而仅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即生动地描述了将士们通达的心态。他们也有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的怨言,但是,他们更有戍边卫国的忠诚和无怨无悔的奉献。每一次捧读边塞诗,总忘不了这些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他们背井离乡,奔赴边关,用青春、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感人的战地之歌;而每一次看到边塞诗中的思妇泪水,想到她们与孤寂为伴、与艰苦为友,却饱含深情地为自己深爱的男人缝制战袍,更为她们感动。所以,英雄的美称,不只属于边关战士,也是所有心系祖国安危的人。

边塞将士刚毅豪迈的情怀令人们赞叹,更令人们深思:现在这个远离战争、崇尚物质、网络天下的时代,人们常常为一己私利斤斤计较,为遭遇逆境心灰意冷。多读一些边塞诗,多体验一分英雄豪情,多培育一点英雄情结,能给予人们很多启发和力量。边塞诗的高远意境、悲壮格调,就像雄浑的号角,一声声,吹得每一个读者都会热血沸腾。刘冬颖于2014年重阳日《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名为《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作笙诗,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发展史有着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评析】《秦风》共10篇,为秦人、秦地的土风乐歌,是秦人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是研究秦人历史、地理、礼制、文学等极其宝贵的经典文献。《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秦地百姓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这首战歌,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设问的句式、豪迈的语气,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和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每章第三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们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诗在铺陈复唱中,深化了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凸显了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秦风·小戎

小戎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驷孔群,厹矛鋈。蒙伐有苑,虎镂膺。交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评析】

戍边士卒是边塞战争的见证人,他们在战争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是对边塞战争最真实的反映。特别是征夫、思妇以他们丰富的感情、真实的经历对边塞战争作出的评判,是时代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这首《小戎》体现了先秦时期的秦国战士踊跃从军的慷慨、豪迈气概。本诗有很多繁难字,你只须知道这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描绘战车、战马及兵器的精良华美就够了。春秋诸国,各有自己的时尚,秦国的时尚就是从军打仗。所以,这首《小戎》诗才津津乐道于秦国军队的装备精良。诗先写兵车,继写战马,再写兵器,反复地渲染其华贵、精美。诗中虽未明言心上人的仪容,但这女子所爱慕的对象却已威仪棣棣,宛然在目。在盛大的军容和森严的兵阵中,却点缀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言情之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让肃杀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红粉的色彩。这位女子虽因所爱的男人远在战场而心事纷乱不安,却毫无怨言,其情调与后来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些思妇的断肠之曲大异其趣,溢出阵阵阳刚之气。诗中虽叙写了思念的深切,但更多的却是对所爱恋男子的赞美,并以此来加深思念的深度。尤其是结尾句“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凸显了整个社会对她所爱恋男子的高度评价,这女子也深以此为慰藉。从《小戎》诗这女子的心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虽珍视自己的爱,心中却是以家国天下为重的。她期待着自己深爱的男人建功立业,凯旋归来。

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评析】《豳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7篇作品。豳地在今陕西彬县一带,是周民族的发祥地。《豳风》全部产生于西周时期,是《国风》中最早的诗。《豳风·东山》写的是一个出征在外的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他在归乡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倍感凄迷,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露宿、夜住晓行的辛苦。他很想自己的妻子,最怀念两人的新婚时光。诗中如数家珍般地回忆了两人婚礼仪式的细节,说两个人结婚时拉车的马个个漂亮,都是同一种颜色的高头大马,这在当时是非常有气派的。“亲结其缡”,诗中的母亲亲手为女儿系上佩巾,祝福女儿将来是个贤妻良母。新婚的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九十其仪”,但正因为这烦琐的仪式,在漫长的人生中,当你困苦不顺时,才会有甜蜜的回忆。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象,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象,表现了士兵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小雅·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猃狁于夷。【评析】

先秦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而战争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诗经》歌咏的对象。《出车》一诗,正是通过歌咏周宣王初年讨伐猃狁的胜利,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英明和赫赫战功。诗句开篇即渲染了王命紧急,将士出兵,军威浩荡。在君臣、将士的同心协力下,很快平定了叛乱,“猃狁于襄”了。将士们凯旋归乡途中,“雨雪载涂”,不禁回忆起当初离家时的情景:“黍稷方华”,正是五谷秀穗,丰收在望的胜景。如今大雪纷飞,道路泥泞,苦不堪行。“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两句诗,写活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归心似箭,一方面是使命在身,不敢懈怠。第五章以将士妻子的口吻写两地相思,带有很多想象的成分:草丛之间,昆虫鸣叫,独守空房的妻子忧心忡忡地思念征战在外的夫君,内心备受煎熬。战争中,片刻的柔情都是奢侈的,在归途中,南仲将军又带领着士兵攻打了西戎,并大获全胜。胜利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描写“春日迟迟”,突出了将士们从冬走到春的漫长归途。诗的最后重叙“赫赫南仲,猃狁于夷”,再次强调歌颂了南仲将军的军功。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多处引用或化用了《诗经·国风》中《草虫》和《七月》的诗句,反映了文人向民歌学习并汲取营养,是古已有之的。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一说出生于今山东莘县,一说出生于今山东鄄城。曹植是曹操与卞后所生第三子,魏文帝曹丕同母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自幼聪敏,富于才学。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爱,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后期备受曹丕与曹叡父子迫害,诗文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其代表作有《洛神赋》、《

白马篇

》、《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见长,有集30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存诗八十余首。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评析】

开头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色的骏马套上金色的笼头,飞一般地向西北方驰去。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的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那个骑着白马、驰向西北的壮士是谁呢?他是幽州、并州的游侠健儿。他从小就离开了家乡,名声在边塞传扬。如此铺叙之后,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补叙壮士的来历,刻意铺陈了“游侠儿”超群的武艺。他整天良弓不离手,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勇猛轻疾如同豹螭。这些描写使我们了解到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了铺垫。“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这是说,边塞频频传来紧急情况,匈奴、鲜卑的骑兵常常入侵,告急的文书从北面传来,游侠儿立即策马登上高堤,长驱直捣匈奴的军营,掉转头来,又制服了鲜卑的骑兵。“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的最后八句,揭示了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他投身在锋利的刀刃中,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他献身国家,奔赴国难,把死亡看作如同回家一样。在这首诗中,曹植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249),名琰,字昭姬,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她初嫁卫仲道,后因无子,丈夫去世而回到母家。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匈奴入侵,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成为匈奴左贤王的姬妾,饱尝了异族异俗生活的痛苦,并生育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再嫁董祀(事见《后汉书·列女传》)。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1卷,惜已失传,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

悲愤诗

》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另有长诗《胡笳十八拍》传世,但是否为蔡文姬所作,一直有争议。

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回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评析】《悲愤诗》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诗的叙事,按时间顺序,开头先交代军阀战争的来历,接着写国家变乱,必遭异族入侵,痛诉了自己被虏、陷胡、赎归和归家后的痛苦,都是国家衰弱、战争迭出造成的。在描写这些经历中,作者把个人的苦难,置于广大百姓的苦难之中,展现了当时战争造成人民乱离死亡的社会图景,也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大众性。蔡文姬命运波折,经历了婚变和掳为人妻的耻辱之后,在异国他乡依旧心怀故国,其诗文也有凄凉之感:“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将一个被俘匈奴的弱女子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悲愤诗》的语言明白晓畅,无雕琢斧凿之迹,却字字是血,句句是泪。诗中最突出的就是口语的运用,某些人物的语言,逼真传神,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贼兵骂俘虏的几句恶言恶语“我曹不活汝”,与人物身份吻合,闻其声如见其人;还有文姬别子时,其子说的几句话,似乎可以看到孩子抱着母亲颈项哀求的神态,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对母亲的依恋,跃然纸上。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此前的诗歌中是罕见的。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百姓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生活的实录。《悲愤诗》也因之具有了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这首《悲愤诗》深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激昂酸楚,堪称以叙事体写边塞战争的佳作。悲愤诗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山谷眇兮路曼曼,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寐兮起屏营,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评析】

这首《悲愤诗》为骚体。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是从楚辞中的《离骚》发展而成的,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及哀怨之情;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用这种赋的写法创作的诗歌,称作骚体诗。骚体的《悲愤诗》共三十八句,题材内容与五言《悲愤诗》大致相同。由于旨在抒情,所以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比较简略,诗中虽然有许多描述景象风物之处,但其实不过是用以渲染诗人背井离乡悲痛心情的陪衬笔墨。匈奴的气候是“阴气凝兮雪夏零”,景物是“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物是“人似禽兮食臭腥”。在蔡文姬眼中,这一切都是野蛮、荒凉又令人费解的。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诗人极言匈奴与中土的差异,以此衬托自己心情的沉痛悲愤。这首骚体诗虽重抒情,却是有感而发。在悲情地抒写自己惨痛的人生变故后,诗人具体描绘了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她夜长难寐,起身徘徊,在阴云蔽天、朔风呼啸之中,她听到胡笳的呜咽、边马的嘶鸣和南飞孤雁的哀啼,激发起她思乡的悲哀。然而她又不敢出声啼哭惊动主人,只能独自暗暗地“含哀咽兮涕沾颈”。诗人练字水平颇高,“胡笳动兮边马鸣”一句,以边塞特有的乐器胡笳声写出心声,又将心声形诸吞泣声精彩描写出来,绘声绘色地从细节上,将诗人的痛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描述了诗人那孤立无依的凄惶心灵。骚体《悲愤诗》所述情节与蔡琰生平颇不相合,不少学者认为是假托之作。然而,蔡文姬的名字伴随着这两首《悲愤诗》,已不可磨灭地留存在中国诗歌史中,表达了普通百姓在边塞战争中遭受的百般痛苦。

陈琳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曾为袁绍记室,袁绍军中文书多出自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转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染疫疾身亡。陈琳诗、文、赋皆佳,诗歌代表作《

饮马长城窟行

》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风格雄放,文气贯注,笔力雄健;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神武赋》等,当时亦称名篇。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评析】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的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的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忠贞不渝的深厚情感。

诗的开头“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两句,以“水寒”象征性地凸显了边地艰难的生存环境,由此引出役夫不堪忍受苦役,前去对督工的长城吏请求:“慎莫稽留太原卒。”从“慎莫”两字可以看出,他们对被再三稽留服役的担忧害怕。长城吏没有正面回答役夫的问话,打着官腔说:“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在长城吏的眼里,官家的工程是最重要的,役夫的悲苦无关紧要,役夫的生命如同草芥,累死、冻死都是无所谓的平常事。役夫面对无情的现实,愤怒地呐喊:“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从这一官一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官家与役夫的尖锐矛盾,既然官家不顾百姓的死活,那么与其死在劳役中,不如豁出去拼命,求一条活路。“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重复“连连”二字,凸显了役夫内心的痛楚。长城绵延千里,工程浩大无尽,役夫哪有归期啊?被拆散的家庭当然也越来越多。役夫在绝望中写信给在家的妻子,嘱咐她“便嫁莫留住”,赶快趁年纪尚轻重新嫁人,要她“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好好地侍奉新公婆,只要能时常想念自己就足够了。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役夫在不得已境况下的复杂内心,充满了悲凉气氛。妻子一句“君今出言一何鄙”,直接驳斥了丈夫的话,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爱是忠贞不渝的。“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是当时流行的民歌,诗人借民歌点醒主题——古代重男轻女,民歌却一反常情,可见民愤之大。作者在这里借役夫之口,抒发了对繁重徭役的不满与怨愤。接着是妻子以死明誓:“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妻子通过丈夫的信,明白丈夫必死无疑,但她不忍说出“死”字,而只说“苦”,以婉曲得当的措词表现役夫妻子的善良和对丈夫的担忧与体贴,役夫妻子的心意是决绝的,说出来却仍是委婉的,这样就更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全诗突出表示了一个“死”字,在这悲惨的苦役中死去的,不仅是役夫自己,还有发誓为他殉情的妻子。这不是一个人的不幸,也不是一个家庭的悲哀,这是成千上万家庭的悲剧,揭露了统治者的无道与残暴。

鲍照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久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元嘉期间(424—453)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江苏南京)令,转永嘉(今浙江温州)令,后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他长于乐府诗,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其诗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评析】

诗的开头就表现了边亭告警的紧急情况,用跳跃式镜头,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战争刚爆发时错综复杂的情景:“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敌方入侵的警报接连传入京城,汉军征集马队,屯驻广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进而表现了胡焰嚣张,天子震怒的严重局势,暗示一场残酷的战争即将展开,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接下来用两联工整的对句,极写汉军准备投入战斗的壮阔场面:“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用雁行、鱼贯两个比喻,刻画汉军跋涉辛苦、纪律严明的英雄风貌;“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两句,则突出将士们战胜恶劣环境的大无畏精神。诗人接着着重描写进入实战状态时气候剧变的特殊情况:“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这四句把边塞风光与战地生活紧紧衔联:疾风冲塞而起,沙砾漫天飞扬。战马瑟缩,不能奔驰,劲弓冻结,难以开张。最后四句万口流传,几乎成了古代衡量忠良行为的准则,是全诗的精华:“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写将士们为国捐躯、拼死沙场的壮烈情景,也是作者个人志向抱负的表白。

这首诗在表现壮士赴敌投躯的忠良气节时,穿插胡地风物的描写,如边亭、广武、朔方、虏阵、胡霜,从中可见交驰的羽檄、连天的烽火、雁行的队列、鱼贯的军容和箫鼓的节奏等。自古以来的忠节之士,都是在这些严峻的考验中脱颖而出的,诗篇因之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卢思道

卢思道(约531—约582),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时,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卢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学生,北齐时期,卢思道即以文章闻名。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过得一二首,唯卢思道得8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事迹见《北齐书》、《北史》本传。卢思道长于七言诗,善于用典,融柔婉轻倩于刚健清远的气势之中,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有集30卷,已佚。今传《卢武阳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其文十余篇。

从军行

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评析】

这首《从军行》大气磅礴而又转折多姿,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婉约哀怨。开篇“朔方烽火照甘泉”,便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消息,军情紧急,令人担忧。紧接着,诗人以极简练的文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紧张的征战生活。用“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两个经典典故,进一步表现出征匈奴将士的神威,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的将士,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自“天涯一去无穷已”开始,诗风一转,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蓟门”、“马岭”、“龙城”均为北方的地名,在这里都是虚指,写出了将士们遥无归期的征战生活。连年的战争使将士家中的亲人,对着遥远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长期和残酷。因此人们只能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的叹息。“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既写出了边地将士的生活苦寒,又写出了他们悲切的怨情。“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雁归而人未归,蕴含着征夫思妇无限的思乡离情。“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为全诗总结,意思是说匈奴已投降了,将军再到哪里去建功立业呢?言外之意是:边塞的将士总该回来了吧!诗中把塞外肃杀的气氛和征人怀乡、思妇闺怨的情思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流畅。

杨素

杨素(544—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军事家、诗人。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称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卒谥景武。生平见《隋书》本传、《资治通鉴》卷178。有集10卷,今不存,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汉魏晋南北朝文》中仅收录10篇。(其一)出塞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息夜斗,骍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评析】

杨素是隋朝重臣,文武兼备,位高权重。同时,他也是隋代诗坛引人注目的诗人。他的诗虽也讲求对偶和词藻,但绝无南朝诗赋脂粉轻薄的气息,而是在南方诗歌的精巧流丽中带有鲜明的北方刚健质直的风格特征,是南北诗歌交融的产物。这首《出塞》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不顾自身而忧心国家的责任感。在朔方凄寒的背景下,诗人表现出积极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诗中叙说平实,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表现了诗人“忧国不忧身”的爱国主义情绪,真实而形象地写出了边塞征戍的生活。诗中边塞风景的刻画细腻真实,风格苍凉宏壮,可以看作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薛道衡薛道衡(540—609),隋代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初为番州刺史,后为炀帝所杀。生平见《隋书》、《北史》本传。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颇高,文学成就与卢思道齐名。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二十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

出塞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阪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评析】

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分裂局面。这种统一的政治局面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隋代边塞诗较汉魏六朝更加刚健雄武,充满了大国的自信精神,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薛道衡的这首《出塞》,即为隋代边塞诗的代表作。薛道衡虽生于北朝,但因多次出使陈朝,加之多次接对南使,因此比一般北朝诗人更善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善于用典。《出塞》诗中即如数家珍地用典及评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却并不晦涩,而是贵在朴实、自然,能在融合南北诗风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

杨广

杨广(569—618),即隋炀帝,隋文帝杨坚次子,隋朝第二代皇帝(604—618年在位)。他有才华、有进取心。对于国政,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施。他在位期间,巡视边塞,开通西域,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被部下宇文化及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生平见《隋书》本纪。隋炀帝虽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转变南北朝绮靡文风承上启下之功,为盛唐诗歌辉煌大气的阳刚之美作出了铺垫。《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多首。(示从征群臣)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

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关。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评析】

隋朝边塞诗虽数量不多,但因是六朝浮靡文风向盛唐之音的转型时期,在文体、文风、格律和题材上,都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杨广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诗颂扬了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认为长城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万世安宁的保障。作者身为帝王,对修筑长城予以完全肯定并极力称颂,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诗风硬朗大气,尤以出巡场景的渲染铺写为佳:山川萦绕,莽原浩瀚,军旅逶迤,金钲鼙鼓,马啸人欢。威武雄阔的景象,在诗中宛然可见。这也反映了隋炀帝急于建功的心情,盼望自己能超越秦皇汉武。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常为后人称道。贞观二年(628)七月,在朝堂上,李世民大谈隋炀帝的诗句,他说:“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对隋炀帝的诗文评价非常高。李世民对隋炀帝的诗文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经常不自觉地就吟出隋炀帝的诗文,不自觉地击节叫好。他还把隋代旧宫廷里的乐官请来,将隋炀帝的诗作谱成曲,一起唱和。这首《饮马长城窟行》诗句的大气磅礴,与隋炀帝个人和隋朝的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令人叹惋不已。王勃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王勃居“初唐四杰”之首。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文风,开始把诗文题材从宫廷、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风格也更加清新刚健,对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有《王子安集》。代表作有《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评析】《秋夜长》描写的是一个闺中女子为她出征在外的丈夫赶制寒衣的事,把一个思妇的愁怨写得真切动人。前四句写秋夜景色,后数句细腻刻画女主人公的心理,把女主人公思念、怨恨、担心、悲伤、哀愁等一系列内心活动,传神地表现了出来:那寒冷的冬天就要降临了,思妇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便起身为出征的丈夫准备寒衣,可对远戍他乡丈夫的过度思念,使她胡乱地调转着捣衣石上的衣裳,毫无节奏地用捣衣棒捶打。寒衣虽然准备妥当,去龙门戍地的道路却远而又远,似在天边,这寒衣怎么能送到他的手中呢?全诗到此戛然收束,只留给读者去悬想与揣摩了。《秋夜长》反映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层苦痛,把这首诗放在初唐诗坛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中来分析、评价,不难看出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

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评析】《采莲曲》,乐府曲名,乃袭用乐府旧题,叙写江南乡村的真实生活。此诗杂用三、五、七言句式,语言活泼,节奏和谐,富有民歌气息。“采莲归,绿水芙蓉衣”,该是采莲回家的时候了,身穿芙蓉一样美丽衣服的采莲女们却还在继续采莲。这时候江面上已经刮起了秋风,江浪翻滚,野鸭大雁受惊飞起。“秋风起浪凫雁飞”的铺陈,表面上看似诗人无意间的景物描绘,实质上暗喻着采莲女心中的不安情绪,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如波浪起伏,如鸭雁惊飞。只见她们“桂棹兰桡下长浦”,轻轻地摇着船,向下游划去。这里的“桂棹兰桡”是以船楫的高贵衬托采莲人的美好情操;而“罗裙玉腕轻摇橹”则刻画了采莲女轻盈优雅的姿态。“叶屿花潭极望平”写了莲花荷叶茂密绵延,从水中的高地一直漫延到水的尽头。在这开阔无尽的江面上传来了美丽的乐音,“江讴越吹相思苦”,仔细听,她们诉说的是“相思苦,佳期不可驻”。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丈夫在塞外打仗,她们天天盼夜夜想,眼看着天又黑了,今天又没希望了。“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天黑了,与其回家独守空房,还不如继续采莲花,如今夜里游荡在江面上唱相思歌的,不只是卖艺的倡家女,也有采莲女在诉说自己的相思苦。但是她们和倡家女不一样,不是为浪子而歌,而是为自己远征的丈夫而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采莲女在采摘莲花时,将自己与花相比。荷叶虽翠但比不上自己的秀眉,荷花虽红但赛不过自己的面颊。可人虽美却无人欣赏,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回忆起从前“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的情景,那旧时的甜蜜痕迹已难寻觅、物是人非了。正因为满怀着爱,她对丈夫的迟迟不来信,虽感到不满,却不忍心责备,只说“北海雁书迟”,似乎丝毫不认为丈夫不来信,意味着可能负伤或战死,她时刻抱着美好的希望在等待:“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寒江”既是夜里风寒的实写,同时也蕴寓着采莲女内心的凄凉,她们把共同的心声唱给千里外的征夫们,究竟要越过多少山,跨过多少艰难险阻,我们才能见面呢?诗歌结尾的这一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正是这没有答案的问句,即没有结果的等待,不知葬送了多少男女的美好青春。

这首叙事诗,可以说是采莲女子的内心独白,叙说了美丽的江南采莲女在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中,内心却忍受着悲凉凄苦的煎熬,从而抨击了战争带给青年男女的心灵创伤与生活灾难,深深地刺痛了每个读者的心灵,激起千古无尽共鸣。

杨炯

杨炯(650—692),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显庆六年(661),年仅十一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天授三年(692),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初唐四杰”之一,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人的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有《盈川集》30卷行于世,今存诗1卷。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评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立志从军,来到边塞,并参加战斗的全过程。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作者却用规矩严谨的律诗形式来写,更见其艺术功力。诗的开篇“烽火照西京”,即渲染了国家边情的危急。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烽火”这一典型的边塞景物,凸显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慨叹。诗中主人公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即表现了他由衷的爱国激情。诗人没有写书生投笔从戎的具体细节,而是抓住这一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描写,形成一种跳跃性的结构。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写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在每一个跨度之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颈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图案因之黯淡模糊;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句诗里虽然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大雪和军旗,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却包蕴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的壮烈战斗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直接抒发了从戎书生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宁愿驰骋沙场,做一个普通的战士,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全诗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反映了那个时代所具有的蓬勃向上的精神。

战城南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评析】

这首《战城南》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读后令人神情激奋,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诗的首句“塞北途辽远”,开门见山地交待战争的地点,一个“辽”字、一个“远”字,描绘出塞北的广阔无际,也给诗歌增加了画面纵深的空间感。次句“城南战苦辛”点题,正面描叙战争场景,其中的“苦辛”之意,承继了汉乐府《战城南》写战争残酷的主题。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甲如鱼鳞,用了战争场面中的两个代表性特征,将作战阵式写得极有气势,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的斗志。颈联转入抒情性叙述:“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诗意承上而转,剖析了广大塞外将士的思想和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特别是诗以写景开始,也以景作结,尾联描绘了大漠黄沙漫天的自然景色,用以渲染战争的激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明亮的阳光,“寸心明白日”,通过“明白日”含蓄而生动地揭示了将士们渴望报效国家的内心世界。诗中不但表现出将士们驰骋疆场、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也表现出诗人对将士们的敬佩与对战争的反思。

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评析】

杨炯与“初唐四杰”其他诗人一样,在诗歌创作的题材上广泛开拓,有抒情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艳情诗、吊唁诗等,这就为“盛唐之音”的到来,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广阔天地,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杨炯的闺怨诗《

有所思

》、《梅花落》、《折杨柳》等,均系乐府旧题。诗中没有点明女主人公的身份,只写其对远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苦。诗的开篇即慨叹“边地遥无极”,正因为没有言明女主人公的身份,反而成为众多思妇的代言。结尾的“藁砧何处在”?是思妇通过提问引出遐想。藁砧是农家常用的铡草工具。藁指稻草,砧指垫在下面的砧板,有藁有砧,却没有提及铡草刀——。“”与“夫”两个字谐音,隐寓自己深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何处在”之问,隐含有丈夫“昔曾在”的对照意义。过去两情相悦,相亲相爱,现在却物在人去。这一问,与诗的开头“征人去不还”相呼应!心上人远赴边地,怎样辗转相思都不为过,岂一句“别泪损红颜”能说透?点点滴滴思妇泪中,厌恶战乱情绪一目了然。有所思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不掩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评析】

这首诗不仅格律工整、韵调优美,而且色彩绚烂,“红缕”、“绿钱”、“明月”、“白云”,以美丽而色彩缤纷的诗句,描绘了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思念远征边塞丈夫的情景。首联是工整的对句:“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是以女主人公自怨自艾的口吻诉说的。家居江南,丈夫却远赴塞北,两人不能比翼齐飞,只能各自形单影只。这看似平铺直叙的两句诗,却饱含无限辛酸。颔联紧承首联的分别之意,描摹女主人公与丈夫分离后的艾怨心态。“三秋”、“一日”,“少别”、“千年”,数量词的简单对比,即将思妇内心的痛楚展现得一览无遗。颈联转而描写思妇的行为举止:“不掩红缕”,她愁眉紧蹙,坐卧不安;“无论数绿钱”,在孤独落寞中,她将目光扫向庭院的青苔上,那无尽的绿怎么能数得过来呢?人去楼空,苔藓会不断增加,以后和她相依作伴的只剩下这苔藓了。皓月悬空的夜晚,唤起人们无尽的牵挂与思念。“迢递白云天”,写天空朵朵白云悠悠飘荡,诗意美之中隐含描绘了游子思归的画面,完美地雕刻出一位思妇的鲜活形象,情意缠绵悱恻,令人怦然心动。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反映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卢照邻

卢照邻,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属四川)尉。他才高位卑,不被赏识,一生坎坷,晚年得了风疾,手足痉挛,痛苦不堪,自投颍水而死。事见新、旧《唐书》本传。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卢照邻诗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被后人誉为经典。

陇头水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评析】“初唐四杰”对于南朝浮靡诗风的转变,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视野,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现实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寄寓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四杰”中王、杨、卢三人因未到过边塞,他们以古乐府旧题而为新辞,具有鲜明的特点:以想象中的边塞为题材,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这首《陇头水》虽是作者以想象中的边境生活言志,却形象地描绘出征人的艰苦生活:征人的孤独飘零,山路的险峻难行,北地的刺骨严寒,以及思念家乡的悲痛情绪,都清晰可见。卢照邻以乐府旧题言心声,更是展示了从古到今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都是相同的,见出对战争残酷的控诉。

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评析】

王昭君的故事,是古代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艺术形式的流行题材,许多诗人曾借此抒发幽怨情怀。卢照邻这首《昭君怨》即以嗟叹起句,一句“合殿恩中绝”,就交代了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交河使渐稀”,进一步阐明“恩中绝”。正因为被遗忘,所以才引起了昭君对往事更深刻的回忆:“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当年自己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背井离乡,何其悲凉!因为永世不能回去,就更加思念故乡,自然由眼前匈奴之地的景色想到故国风物:“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两相对照,衬托出王昭君内心的忧伤。“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两句诗直抒胸臆,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中主人公的情感喷薄而出,化作一个愿望:愿随着南归的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自己的故土。一个“逐”字,传神地表达出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强烈思乡之情。卢照邻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此诗以哀叹昭君之不幸,慨叹了他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骆宾王

骆宾王(约630—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著名的《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曾任侍御史,又因罪下狱。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又名《讨武曌檄》)即出自其手,获武则天激赏。徐敬业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宾王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最为完备,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从军行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评析】

这首诗是边塞诗中的名作,格调激昂,意气风发。随着唐朝国力的不断强大和经济的逐渐繁荣,面对外族对边疆的连年侵扰,诗人满怀报国壮志,渴望能横刀跃马,建立勋业。骆宾王的这首《从军行》,正是表现了诗人这种驰骋疆场的英雄壮志。开篇的“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即抒发了骆宾王想在塞外金戈铁马的生活中立功报国的慷慨意气。“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两句诗,用极强的动感画面,呈现了大军直插敌腹的战斗场景。末两句“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以鲜明的价值取向,表达作者甘愿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初唐四杰”中,只有骆宾王有出塞经历,他的边塞诗,真实记录了其从军数年、南北转战的苦乐悲欢。骆宾王的边塞诗,不仅开拓了诗歌题材,把诗歌从宫廷和台阁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把边塞诗创作和边塞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摆脱了依凭汉代史书和空想拟作,使边塞诗因为作者亲历而更加真实、富有魅力。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评析】

骆宾王在此诗中不仅展示了边塞风光,也流露出浓重的思乡情感。首联“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开宗明义:一个“忽”字,形象、生动,由于天山高峻,往上攀爬时感到遥如登天,到达山顶时,眼前景色一下子开阔起来,有豁然开朗之感。可惜瞬间惊异、喜悦之余,诗人又陷入了对京城的思念,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景色。次联“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二句紧扣“想物华”三字,驰骋想象:天山上云层舒展,让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浓密的树叶,那飘扬的雪花恰似长安护城河中随波荡漾的落花。三联“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描绘了征人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衣带都变得松弛了不少。四联“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更深一层地写边塞之景,如此悲壮、凄凉的绝域景象,与诗人记忆中京城的车水马龙、花团锦簇之景差别巨大,难怪诗人又“叹”又“怜”。五联“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是诗人因从戎在外,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忧伤、惆怅。诗人在历数自己一路转徙的生活之后,悲哀、伤感之情终于不可抑制,随着泪水喷涌而出——“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这种生活令人肝肠寸断,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泪下。那痛彻心扉的悲怆之情,随着胡笳之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