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行为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6:59:34

点击下载

作者:张卉妍编著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行为心理学

微行为心理学试读:

前言

第一章 你可以一眼洞穿人心:性格辨别

只有男性会出现“管状视野”

注视背后的秘密

眉毛是心情的指针

同样的咂嘴,不同的含义

女人微笑的次数比男人多很多

不同微笑,不同秘密

奇怪的微笑

眼睛是透视心灵的窗口

手臂的信号

手臂动作的情感体现

手势表露自信程度

站姿显露性格特征

坐姿表露性格

第二章 信心的博弈:重视与轻视

不屑代表着对其轻视

轻视时会不自觉地皱眉头

喜欢指手画脚的人容易被轻视

眼神游离表示漠视

低头摇头耸肩且双唇下弯表示鄙视

劝退的肢体语言表示轻视

初次见面记住名字表示重视

对话中点头表示重视

触摸表达重视

频频表达喜爱之情可以带来重视

第三章 懂得保持心理距离:排斥与接受

守住你的安全距离

距离产生美

陌生人,别离我太近

抿嘴微笑:温柔的拒绝

鉴别真诚与虚假的笑容

眨眼速度慢:不愿看

不只是卖萌:噘嘴

楚楚可怜地咬嘴唇

拉扯耳垂的毛病

双手插兜,拉开距离

碰触手部可以拉近距离

交叉双臂建立防线

第四章 谁在挑衅:冲突与防御

冲突前的预备

挑衅与迎接挑战

手的表达

个人领地的防御

人类的躲藏行为

熟练的挡身动作

坐姿中的挡身

平息攻击的方式

抱臂防御

象征性阻断

收回手臂的征兆

脱掉外套的人

第五章 你的神经绷紧了吗:紧张与放松

紧张感是如何产生的

紧张时眨眼频繁

缓解紧张时的呼吸加速

紧张的面部表达

抚摸颈部寻求安全感

拉扯耳垂:焦虑和犹豫

焦虑时的手部表现

搓腿也可以平缓情绪

紧张时的声音安慰

紧张时的咀嚼和吞咽

机场更容易出现替代行为

把玩饰物代表心神不宁

身体放松时的姿势

第六章 你怕了吗:压力与惊恐

压力下的安慰行为

眼睛的保护行为

触摸肌肤的安慰作用

压力下的双手背后

咬嘴唇隐含的负面情绪

受到惊吓时的冻结反应

惊讶时的面部冻结

受到惊吓时身体僵直

惊恐之下的呼吸控制

手部约束:不知所措

压力使腿部动作减少

遇到压力时的双脚相扣

第七章 谁的内心正在被谴责:自豪与愧疚

爱收藏玩具的成年人的小心思

良心不安的愧疚心理

语速比平常快,表示愧疚

妻子不与丈夫比肩而坐,表示愧疚

用双手按住双颊

愧疚时候的生气和焦急

愧疚的“抵消效应”

吸气或者捂住下巴表示愧疚

第八章 继续下去还是适时停止:喜爱与厌恶

下意识地扬眉

“八字眉”是怎么回事

眉毛上的动作

睁大眼睛看你

眨眼的秘密

游离的眼神

斜瞄式微笑的魅力

嘴角变化有玄机

抬头微笑

头部微倾的温暖和顺从

鼻子上的微行为

注意敲击桌面的手

第九章 伪装下的情绪涌动:沉静与动摇

她为什么双颊绯红

左右转动的眼球

为压力“出气”

丰富的点头与摇头动作

歪着头的秘密

摩擦前额的含义

拍打头部为哪般

抓挠后颈有几种可能性

紧握双手的秘密

手肘摆放有学问

手指的动与静

双臂交叉的两种不同情况

第十章 谁会处在受支配的地位:强势与软弱

主动移开视线的人更加强势

弱势的一方移开视线是为了躲避

由上而下的打量

由下而上的尊敬

压低的眉毛中会透出威严

带着威严的凝视

握手时该谁先出手

翻转手掌获得主动权

伸展手臂的不同含义

手撑桌面获得主导权

手臂的扩张和收缩

伸出拇指的含义

地位高的人肢体动作少

第十一章 到底是谁激怒了谁:愤怒与好斗

双拳握紧代表愤怒

眼神犀利也是愤怒的体现

变得愤怒,呼吸也会剧烈

两条眉毛竖起来

扇动的鼻翼

嘴唇紧绷,表示愤怒

越愤怒双臂抱得越紧

双眉下压表示愤怒

明显的愤怒:怒目而视

第十二章 我需要你:安慰与内心不适

轻抚额头可以自我安慰

轻摸脸颊

调整呼吸,平复不适

视线转移:视觉安慰

摸鼻子可以调整心理不适

玩弄小物品让自己放松神经

轻触膝盖,让神经放松

轻点足部,放松神经

咬指甲

咬或舔下唇

颈部安慰动作

消除心中的不安会不自觉搓腿

自我安慰时会抱紧心爱的玩具

第十三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逃避与逃离

稍稍吸气代表恐惧不安

姿态微微调整:他很不安

躯干和头后仰代表想要逃离

避开他的视线:视觉逃离

坐姿角度扭转

张大嘴巴吸气

脸色中的不安与逃离

躯干倾斜就是要逃离

逃避时头歪一边,用手托住头

想逃离时,身体会不自觉抖动

第十四章 说不出却藏不住的痛:悲伤与痛苦

悲伤源自哪里

悲伤的表情特征

一张痛哭的嘴

眉毛和眼睛表露的悲伤

苦涩的嘴唇

深深的忧虑

第十五章 居然是这样:惊讶与意外

真正吃惊的表情不到1秒钟

超过1秒的惊奇表情是装出来的

惊讶时额肌充分收缩

惊讶时的眉毛会大幅上扬

上眼睑提升,眼睛睁大:居然会这样

瞳孔微微放大:他有些惊恐

嘴巴不自觉张开,配合一次快速吸气

受到刺激时嘴巴向下轻微张开

惊讶的人会深吸一口气

屏住呼吸:太震惊了

受到负面刺激,做出防御姿态

第十六章 谁在仰视着谁:服从与合作

服从于高高在上的人

有些被服从的人会骄傲

想要合作的诚意

谁服从于谁

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拥抱

从拍照站位中找出领导者

真正的合作建立在尊重与互惠上

设身处地为别人思考,是一种心理服从

第十七章 地面无声的言语:走姿信号

昂首挺胸彰显气势的走姿

锋芒太露摇摆不定的走姿

代表信念的步伐——整齐的走姿

步伐急促的人讲效率

内八字步的走姿

身体微倾,看上去不稳的走姿

侵略性的外八字走姿

步伐凌乱的走姿

拖着鞋子走路

走路常回头的走姿心胸狭窄

大步向前的走姿

看似精神衰弱的走姿

健步如飞的人比较急躁

走路慌张的人比较能干

步伐平缓的人守承诺

走路躬身俯首的人缺乏自信

走路翩翩若舞的人善于社交

手足协调的人严于律己

手足不协调的人生性多疑

走路上半身不动的人不爱交际

走路落地有声的人志向远大

沉着冷静的人走路不疾不徐

走路犹疑缓慢的人性格软弱

走路速度适中,手掌自然握成拳

含胸走路的人没有自信

步履矫健的人比较精明

贴着墙走路的人缺乏安全感

边走边摸头发的人自恋

第十八章 职场的察言观色:领导信号

领导的“城府”很深

领导的眼神

领导的偶像

领导中意的服饰品牌

领导的笑容

领导拍拍你的肩膀

领导常用的手势

领导在打电话

领导的领导来了

领导的个人性格

领导的禁区

领导的工作习惯透出心理

领导如何看待加班

领导的左膀右臂

图1

图1的坐姿为“自信型”:左腿放在右腿上,双手搭在腿的两侧。持这种坐姿的人一般自信心较强,对自己的看法非常坚持,很有才华,但成功时容易得意忘形。图2

图2的坐姿为“羞怯型”:膝盖并拢,小腿分成“八”字形状,两手合掌,放在两膝之间。这种人极易害羞,害怕交际。他们是保守的代表,观点一成不变,容易因循守旧。爱情观非常传统,易受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横眉竖眉

通过观察对方的眉毛,我们可以感觉到对方的情绪与态度。横眉,代表着对对方的轻蔑和漠视;竖眉则表示被激怒的状态;扬眉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合谐和喜悦的;皱眉代表的多是矛盾。扬眉皱眉惊讶时的动作变化

前言

俗语说:“人心难测。”看破人心这样的事情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有人善于隐藏迹象,以假象去迷乱他人的眼睛,并使他人形成错误的印象。

微动作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其中能折射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意图。微动作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不受思想意识的控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生活中,每个人大多数时间都在表现着微动作,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微动作的含义,就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

人生如同一场博弈,你来我往的较量中,读懂身体的微动作,等于为成功增添决定性的砝码。本书从身体小动作、个人小习惯等方面入手,选取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动作,大到感情层面释放的爱的微动作,小到眉毛、眼睛、嘴巴、脖子等身体语言,以科学的语言和精准的插图进行剖析,全面而细致,让你能够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一眼看透微动作背后的秘密。

生活中你是否因为不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而让自己的人际关系陷入尴尬局面?情场上,你是否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真实内心,而使情感无声地遭受折磨?生意谈判中,你是否因为不了解对手的心理,而使谈判陷入僵局?职场中,你是否因为读不懂上司的策略心声,而使工作举步维艰……其实,改变困境,只需要掌握微动作的实质,看透他人微动作背后的真相,你就能成为人生、职场和交际的强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本书让你在看清他人微动作的同时了解自己的行为习惯,轻轻松松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际交往的主控权,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和幸福。第一章 你可以一眼洞穿人心:性格辨别只有男性会出现“管状视野”

管状视野是一个医学上的名词,是眼部出现青光眼等疾病时的一种症状,主要是视神经慢慢萎缩,视野慢慢缩小。在心理学中,有学者用管状视野来形容某人看对方时,视野十分狭窄,只在某些部位上下扫视。

在一些较为轻松的社交场合,如聚会、酒宴等,当男性与女性近距离接触时,男性有可能出现管状视野,即用眼睛上下扫视对方的身体,目光在对方身上来回移动,动作十分明显。而这时,对方多数是女性,这就十分容易引起误会,被扫视的女性或是周围的人都会觉得这位先生心怀不轨,举止轻浮。然而实际上,用较为科学的解释,这只能说明这位先生的心中对这位女士略有好感,希望同她结识,并不能因此判定这位男性的品行和素质,更不能误解他的意图和心意。

需要解释的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在近距离与人接触时,视野要小于女性,这与医学上说的管状视野十分接近,而女性的视野则相对更为宽阔,几乎不会出现管状视野,因此女性与男性近距离接触时,很少频繁出现女性在男性身上,尤其是下巴以下的身体部位上下扫视的情况。

男性的管状视野常常为自己带来困扰,与女性距离较近从而出现管状视野的男性常常被误会甚至被责骂,而男性随之表现出来的无辜原本出自内心,但却会增加对方的气愤,导致二者无法继续交流。然而男性的管状视野是由其不同于女性的生理机能和结构决定的,并不能强制改变,只能通过意识有效控制。

在社交场合中,当男性与女性近距离接触时,男性最好将视线移向远处,或是尽量拉开与女性的身体距离,避免管状视野带来的困扰和麻烦。注视背后的秘密

目光的凝视常常会包含很多内容,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物的注视可以证明对他们感到好奇或感兴趣,也可以表示对他们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例如一个人直视另一个人时,我们可以把这种注视理解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威胁与管制,甚至是憎恨。相爱的人之间也常常会彼此注视,这种注视通常是表现一种亲昵的关系,亲人之间也会这样,例如在母亲与孩子之间。

有另一种可能性,当人们在谈话时,一方将视线移开并向远方注视时,说明他在独立思考另一些事,而此时,他不希望受到对方的干扰和影响。但是,从另一方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行为又有些不够礼貌,对方会觉得受到了漠视和拒绝。

其实,在交谈的过程中,一方将视线移向别处,仅仅是将思路集中,争取语言流畅表达的潜意识动作,并非真的不尊重对方。这时,移开视线、注视远方的那一方,边缘大脑没有意识到来自对方的任何消极信号,从而不会在意对方的这种感受。

因此,如果我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可不必在意,因为仅凭他注视远方这一点,并不能断定他是在漠视你的观点。

而在人们交谈的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人能够更自由地注视任何地方。因为,从常理出发,支配者常常不会在意被支配者的情感和想法,而受支配的人又常常不敢肆意移动目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换句话说,地位较高或拥有一定权力的人可以漠视一切,因此注视的目光可以不受限制。

处于被动地位的人也可以通过不断注视的目光唤起他人的注意,从而在取得关注的情况下获得表现自我的优势和机会。

在课堂上,学生想要回答问题或表达想法,但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举手示意,就会不断地注视老师,以引起老师的注意。相反地,如果学生不愿回答问题,则会将头深深地低下不敢去看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目光。眉毛是心情的指针

眉毛的各种不同动作可以起到丰富我们面部表情的作用,同时还能充分地展现出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压低眉毛是一种防卫性质的动作,当人们受到侵犯时会出现这样的表情,以保护眼睛免受伤害。眉毛半放低则表示困惑不解,而完全下降则说明这个人将要大发雷霆。而皱眉头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主要分为自卫和侵略两种类型。自卫型的皱眉主要是保护眼睛使其不受到伤害,例如外界的攻击、强光等。而侵略型的皱眉实质也是出于防御的目的,担心会遭到对方的反击。

皱眉表现出最常见的心境是厌恶、反感、不同意等。而深皱眉头表现出的则是忧郁的心情,这种人想要改变现在的境遇但是又未能达成所愿。如果一个人笑的同时眉头微皱,说明他笑的对象给他带来了困扰和焦虑。斜挑眉毛表示这个人激动的同时带有恐惧,心里充满担心和疑惑,表示不理解。

轻抬眉毛一般是在向远处的人打招呼,这是看到熟人时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表现对这个人的认同和好感。而对陌生人和自己讨厌的人一般不会做出这个动作。

双眉上扬表现出的是对谈话对象的欣赏或者非常惊讶,眉毛半抬高说明大吃一惊,而眉毛完全抬高则表示出一种完全难以置信的意思。

眉头紧锁的人内心充满了忧虑之情或因为无法解决一件事而陷入深深的困惑中,而眉梢上扬则说明有好事发生,所谓“喜上眉梢”。眉头舒展的人一般心情坦荡,处于怡然自得、舒心愉快的状态。同样的咂嘴,不同的含义

在日常交往中,同样的肢体语言和同样的态势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现完全相反的含义。咂嘴这个动作在日常生活中就十分常见,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表达多种含义和感情。

最常见的咂嘴应该是在品尝到美味的时候,这是舌头上的味蕾受到某种味道的刺激而出现的,这时咂嘴多半是对食物味道的肯定和赞叹,证明刚入口的东西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了享受。

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这一点,饮酒的人,尤其是喝到了高品质的酒时,常常会先咂嘴,然后对酒大肆赞叹:“好酒!好酒!”当我们看见某件精美的、珍稀的,或是令人愉悦的物品时,也会咂咂嘴巴,以示感叹和惊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啧啧称奇”。

然而,咂嘴有时可以表现完全相反的含义,例如厌倦、烦躁、不满意等。在生活中,当有人在你面前口若悬河地讲个不停,既影响思路,又耽误大家的时间,让你忍无可忍时,你会向那个人投以不耐烦的目光,同时咂嘴,这样,他就会明白你的意思是要他立即停止。当你面对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不知该如何下手时,也不自觉地咂一下嘴巴,这时,咂嘴是在表示烦躁不安。

当你将辛苦多日或是熬夜完成的策划递到老板面前时,经过一段可怕的沉默,你可能听不见任何话语,而只能听见老板咂嘴的声音,这时你就需要通过老板的眼神、表情等判断他是否满意。如果是边咂嘴边点头,眼睛睁得很大,那么恭喜你,你的方案一定能通过;如果老板在咂嘴时皱了眉头,眼神中有困惑,你就要想好应对措施了,老板对你的策划可能不够满意。女人微笑的次数比男人多很多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调查,在社交场合中,女性微笑的频率要远高于男性。不苟言笑的、严肃的男性在很多时候都更像个决策者或政治家,而经常微笑的女性则常常给人以柔美的、温和的印象,不会让人想起冷酷的政治和权力,因此男性的社会地位通常要高于女性。

同时,笑容也会在无形中为女性的容貌加分,增添女性的魅力。加州大学的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她要求两百多名参与者看15张不同表情的女性照片,并对这15个表情分别做出不同程度的魅力评判,这些表情均是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最常见的情景的反映,如欢乐、悲伤、忧愁、哭泣、严肃、面无表情等。

实验结果显示,只有微笑的表情被认为是最具有魅力的,愁苦和哭泣都会使看照片的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因此他们会迅速转移开视线。相反,实验的参与者会将视线停留在带有笑容的照片上,并很可能无意识地随着他所看到的照片中的笑容一起露出笑容。而其余的表情都会被视为是不开心的表现,即使是面无表情。而当男性的面部没有明显的表情时,则会被理解为理性的、慎重的,甚至是有身份的。

因此,女性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合有意识地控制和判断自己的微笑次数和笑容,在与具有一定权力地位的男性交往或自己处于领导地位在向下属发号施令时,女性可以将自己的微笑次数减少,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身份感和权威性。而平时,则完全不必要收敛笑容,因为笑容可以为你的美丽加分。不同微笑,不同秘密

微笑有好多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微笑习惯,这既受到性格的影响,也受到心态的影响,但无论哪种微笑,其背后都有巨大的可挖掘资源。1806年,解剖学家贝尔提出一个科学论断,那就是,微笑可以传达一千多种不同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微笑也可以表示和象征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表达不同基调的情绪,例如开心、满足、激动、惊喜的积极情绪,或是表达蔑视、无奈、气愤等消极的情绪。笑容还有真假之分,既可以是发自肺腑的真诚的笑,也可以是言不由衷的虚伪的笑。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笑容之间的微妙差异来分析和了解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开怀大笑常常是一种令人喜悦的笑的方式,不仅是发笑者喜悦的表达,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的氛围。经常开怀大笑的人心胸坦荡,性格开朗大方,不拘小节,为人真诚直率,很受欢迎。而女性有时为了表现矜持和优雅,会选择在微笑时用手轻轻捂嘴,或是用外物做出遮住嘴巴的动作,这样的女性大多性格比较温柔内向、十分注重场合和自己的形象,同时对外界的戒备心理相对较强,不愿意过分显露自己的性格。

抿嘴微笑的人则带有更为明显的戒备心理,他们在微笑时,将双唇紧闭,嘴角向后拉伸,颊肌有控制地绷紧,使唇部形成一条直线。在排除微笑者因自己的牙齿或嘴型不够好看的情况,带有这种微笑的人实际上很难接触,对所有的新鲜事物和陌生人都会慎重斟酌,十分吝啬表现自己,也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有很多时候,这种微笑用来表达委婉的拒绝和不愿透露的情况。奇怪的微笑

都说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笑容因为并非发自内心而显得十分奇怪,甚至会因为面部肌肉的不自然而显得有些难看;而有的笑容则可以表现另一种信号。

人们在歪着脸微笑时,因为左右两侧不对称而使得脸部肌肉出现扭曲,两侧脸庞处在刚好相反的状态,一侧脸颧肌向上收缩,眼部微微眯着,这一侧的眉毛上扬,呈现出一种与微笑较为接近的表情;而眉头则会紧皱,另一侧脸部表情比较僵硬,嘴角下撇,面部整体呈现出一种相对痛苦的表情。这一般是由于尴尬、难以抉择、为难、害怕等情境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表情应该受到控制来配合对方,另一方面自己又十分为难,另一侧脸则会忠实于主题内心的感受,因此两侧面部表情不够协调。

通常情况下的微笑,眼神真诚而平静。而当你视线移向侧面,斜着眼睛微笑时,则会被认为是一种有意图地隐藏了秘密的笑。男性斜眼微笑多用在挑逗异性时,而女性的斜眼微笑则平添了几分天真和俏皮,同时还有一些腼腆和娇羞,常常会使被注视的男性爆发出蓬勃的保护欲和勇气。

而当我们内心毫无欢乐喜悦之感,却因受到环境和场合的影响不得不笑时,常常会采用皮笑肉不笑来敷衍一下,这种笑容也被称为“假微笑”。假微笑时,只有嘴角微微上翘,眼神则暗淡无光,还会有几分疲惫之感,保持的时间也十分短暂,只要多加关注,就能顺利地分辨真假笑容。

但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我们配合笑容,因此很多人都会假笑,这并不是一种欺骗,而是维持正常社交活动的必要手段,没有必要深入追究。眼睛是透视心灵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人人都很熟悉,眼睛是人最容易流露出情绪的地方,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最常通过眼神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能熟练地掌握。从生理角度来讲,人体的疼痛、疾病等都会引起眼睛的变化,而喜怒哀乐等情绪也会反映到人的眼睛上,眼睛是人的面部表达感情最丰富的地方。据科学统计表明,九成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同样,人类内心的大量信息也是从眼睛泄露出去的。

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这个人的眼睛更直接更准确的了。眼神透露出了一个人的内心,眼睛不会掩盖内心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为人正直、心胸宽广,他的眼神就会清澈而又坦荡;而一个虚伪、心胸狭窄的小人,眼神则显得阴险狡诈。志向高远的人则会眼光坚定执着,轻薄肤浅的人眼神则漂浮不定。性格内向克己的人眼神也内敛,高傲自大的人则会目中无人。学识渊博的人眼神中会透出睿智,而不学无术的人则眼睛空洞无物。

作为生理器官,眼睛还可以透露出人的精神状态。身体感到疲乏的人,眼睛就会目光呆滞、暗淡无光、乏力无味。而精力充沛又乐观向上的人,眼睛则会炯炯有神、眼光明亮、活泼灵动,充满生机。乐观的人眼睛常常充满笑容,显得和善亲切;而消极悲观的人,眼睛则低垂,不喜欢抬头直视别人的目光。

眼神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诚实的主要方法,诚实的人眼神坚定、踏实沉稳、坦率直接;而说谎的人则眼神游离不定、目光下垂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德国心理学家赛因曾说过:眼睛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工具。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和训练,就可以熟练地捕捉人们复杂多变的眼神,从而透视对方的内心。手臂的信号

手臂的动作是态势语或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说话做事时,手臂的不同姿势可以解释和反映这个人性格方面的一些特征。

双臂交叉挽在胸前是一种最常见的手臂姿势,人们在公共场合排队等候或交谈时,常常会将自己的双臂这样放在胸前,做这一动作,通常可以窥视此人的心理状态和对处境的态度,例如:坚持、拒绝、不愿介入或插手、防御、淡漠等。双臂交叉挽在胸前象征着把手收起来,显然是不愿改变或是不愿参与的态度,并且说明摆在面前的事情和主人此刻的处境联系不大。

如果双臂交叉后,双手没有自然地伏在手臂上,而是紧紧地抓着手臂,将自己环抱起来,则可以说明此人特别需要安慰和保护,希望有人能够从精神和处境上帮助他、安抚他。这个姿势显现出一种无力的、软弱的感觉,在医院走廊里排队等待诊治的病人常常是这样的,做这个动作时,通常可以判定主人的心情比较紧张、内心有些脆弱,行为也较为拘谨,科学上称这种双臂交叉的姿势为自我拥抱式,就说明此刻,此人需要拥抱而不得,只能自己将自己紧紧抱住。

如果对方交叉双臂后,双手握紧拳头藏于腋下,就表明他不仅在防御,而且对对方怀有一定的怨恨,因而带有几分明显的敌意,即将与对方发生争执,因此,这个姿势带有较强的攻击意味。

手臂动作的差异也可以展现性别的差异。在手臂自然下垂的状态下,男性与女性的姿势是不同的,这与原始社会遗留的男女两性分明的社会角色有关。由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担任重要角色,需要承担抚育孩子、清扫等任务,因此,女性的手臂常常向外侧张开。而男性通常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投掷、砍伐等,并且需要保护自己的战利品,因此,男性的手臂倾向于往内侧弯曲。手臂动作的情感体现

手臂动作的幅度可以真实反映一个人的心态和情绪。根据心情的积极与消极主要体现为活跃型的手臂动作和压抑型的手臂动作。当人心情愉悦、心满意足时,手臂动作的幅度就较大,动作舒展自由,不受限制。小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时手臂总是非常灵活的,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而足球运动员在射门得分后往往也会将双臂高高举起,自由挥舞充分表现自己的喜悦和兴奋。在遇见久别重逢的老友时我们会张开双臂,父母见到儿女向自己跑来也会张开双臂,这样热情、积极、完全开放的手臂动作表现出一种非常喜悦、积极的感情。

消极的情绪之下手臂动作就会受到不自觉的限制,畏畏缩缩。比如一个人犯了错误,他的手臂和肩膀都会明显地下垂,这是大脑对消极事件的反应。而劳累了一天的人回到家中时,双手一般都无力地耷拉着,肩膀也跟着下沉。

消极的情绪也会使人收回手臂,比如受到伤害、威胁,或者感到焦虑时,手臂就会垂在身体两侧或者紧抱在胸前。这是一种自我防护的动作,例如在争执中双方都会不自觉地收回手臂,这是为了抑制自己的身体,以免引起冲突,使自己受到伤害。在身体某部位受伤或疼痛时人们也会收回手臂,使手臂缩到感到难受的部位,例如胃痛时我们的手臂就会收到腹部。在儿童受到虐待时,常常会出现手臂冻结的现象,儿童认为自己的动作越多,越容易引起注意,就越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会有意地限制手臂,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与儿童的这种心理相似,扒手在偷窃时一般也会控制自己的手臂,尽量减少手臂的动作以避免引起更多的注意。手势表露自信程度

几种手部的动作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舒适和满意程度,体现出他是否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

首先,最常见的自信手势就是尖塔式手势,这个动作双手手指分开,十指轻靠在一起,但手掌不接触,手的形状就像教堂的塔尖,所以叫作“尖塔式手势”。做出尖塔式手势的人一般对自己的想法或地位十分自信,职位较高的人习惯于做这个动作。

研究发现,尖塔姿势的位置越高,这个人的自信程度也就越高,一般职位高的人比职位低的人的尖塔手势要更高。法庭中证人在作证时使用这种手势来强调自己对所说的话有十足的信心,从而赢得法官和陪审团的信任。而交叉或紧扣的双手则会让人觉得紧张,甚至有可能认为证人在说谎。

其次,竖起拇指也是高度自信的体现。这种动作还与一个人的地位高低有关,一些地位高的人,例如总统、律师、教授、医生等人通常会在把手插进口袋里或整理衣领的时候把拇指露在外面。拇指高高竖起的人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较高,或者对自己的现状感到自信和满意,表达着积极的情感。相反,拇指放进口袋里而其他手指露在外面则是自信度低的表现,或者说明这个人地位较低。

手指的动作非常灵活,在情绪改变时会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个演讲者在开始时十分自信,并用尖塔式加以强调,但当有人指出他演讲中的一个错误时,演讲者就立刻把拇指伸进口袋了。

自信度低的人手部动作则表现为双手冻结、十指紧扣、搓手和抚摸颈部等,体现出一个人对现在的状态感到不舒适、没有安全感和缺乏信心。对自己所说的话信心不足的人会减少手部的动作,手势一般比较拘谨、不自然。十指紧扣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心里十分紧张、感到有压力,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有点像在祈祷,说明这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缺乏信心。搓手与之类似,也有一种安慰的效果,随着压力的增大,摩擦双手的幅度和力度也会加大。站姿显露性格特征

每个人的站立姿势都不尽相同,不同的站姿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经心理学家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明显的特点:

首先,站立时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的人一般城府较深,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情绪,性格内向保守。做事时非常警觉,不会轻易相信他人。

而站立时双手放在臀部的人则比较自主,做事认真负责,绝不会敷衍了事,拥有驾驭一切的能力。但他们同时也有过于主观、顽固不化的缺点。

如果站立时双手叠放于身前,那么这样的人性格坚强不屈,不向困难和压力轻易低头。但是这种人过分注重个人得失,与人交往时往往摆出自我防护的姿态,对人冷漠提防,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站立时两手在背后相握的人一般有极强的责任感,尊重权威,遵纪守法。他们还很有耐性,并且较容易接受新观点和新思想。但这种人有时候情绪会出现不稳定,给别人一种难以把握的感觉。

站立时把一只手放在裤袋里,而另一只手放在一旁的人,则性格复杂而且多变,有的时候亲切友善,乐于与人相处,对他人甚至推心置腹;但有的时候却为人冷漠,处处提防他人,拒人于千里之外。身边的朋友和亲人都把握不住他们的性格,觉得他们莫名其妙。

站立时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的人表现出的状态为乐观且胸有成竹,对自己做的事情充满了成就感,对未来也踌躇满志。

站立时双脚合拢,手垂在身体两侧的人比较诚实可靠,比较循规蹈矩,这种人往往个性坚毅,不轻易向困难低头。

站立时不能保持一个姿势,而是不停变换站姿的人一般内心焦躁不安,性格暴躁,心理状态比较紧张。这种人通常思想观念非常活跃,喜欢接受各种新鲜的思想,乐于迎接新的挑战,是典型的行动派。坐姿表露性格

心理学专家认为,坐姿可以显露出一个人的性格。总体来说坐姿可分为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可以显露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第一种坐姿为“自信型”:左腿放在右腿上,双手搭在腿的两侧。持这种坐姿的人一般自信心较强,对自己的看法非常坚持,很有才华,但成功时容易得意忘形。

第二种坐姿为“温顺型”:两腿和两脚紧紧并拢,两只手端正地放在膝盖上。这样的人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较矜持冷静,善于替他人着想,在工作上踏实沉稳,会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第三种坐姿为“古板型”:两腿贴紧,双手放于大腿两侧。这种人行为古板,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缺乏耐心,他们凡事追求完美,但又缺少实干精神,反而经常遭到失败。

第四种坐姿为“羞怯型”:膝盖并拢,小腿分成“八”字形状,两手合掌,放在两膝之间。这种人极易害羞,害怕交际。他们是保守的代表,观点一成不变,容易因循守旧。爱情观非常传统,易受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第五种坐姿为“坚毅型”:大腿分开,两脚并拢,手放在腹部。这种坐姿的男人一般比较有男子气概,行事果断。在爱情中会积极向喜欢的人表明自己的感情,但占有欲强烈,喜欢干涉对方的生活。在工作中,这种人争强好胜,喜欢领导和控制他人。

第六种坐姿为“放荡型”:两腿分开较远,手随意摆放。这种人喜欢新奇事物,不满足做普通人,喜欢标新立异。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亲切随和,人缘很好。但有时他们轻浮的举止会给周围的亲人朋友带来一定的困扰。

第七种坐姿为“冷漠型”:右腿放在左腿上,小腿贴近,手放在腿上。这种人初看会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印象,但事实正好相反,他们对人一般比较冷漠。

第八种坐姿为“悠闲型”:半躺在椅子上,双手抱在头后。这种人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他们一般性格随和,善于与各种人相处。这类人适应能力很强,有很强的毅力,在职业上较易获得成功。但他们视金钱如粪土,喜欢挥霍钱财。第二章 信心的博弈:重视与轻视不屑代表着对其轻视

当人们对某种东西不重视,对其表示轻视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屑的态度,因为这时候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自信感和优越感,觉得自己要完成这样一件事或者要做得比“目标事物”更加优秀是轻而易举的。而当对一个人轻视时表现出的不屑则是对这个人做的事情质疑或者是“看都不看一眼”。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职场的电视剧里看见这样的镜头,资深的职场人对职场新人做出来的策划书表示不屑,当职场新人把做的策划书给资深的职场人审阅时,或者向其讨教时,资深的职场人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让新人把策划书放在其桌子上,等自己有时间再看;或者是草草看了看,没有给出什么意见,或者是不认同这个策划书。当领导表扬新人做得不错时,他们还会说“这有什么,但凡个大学毕业的人都会做”之类的话语。

通过这样的轻视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资深职场人”不大好的心态,会带着架子去处理那些“轻视的人、事”,总觉得自己才是权威和厉害的,当然,这么做新人肯定不敢说什么,但长此以往,对自己肯定是不好的,一方面骄傲了,没有不断提高自己,总有一天会让人赶上;另一方面这样的为人处世肯定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这么一句话,山水有相逢,你怎么敢肯定,哪一天你要有求于这个被你轻视的人呢?到时候人家应该怎么对你好呢?轻视时会不自觉地皱眉头

有一些人在轻视别人的时候不是直接的冷嘲热讽,他们会尽量克制自己的内心情绪,但当那个轻视的人说话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个不自觉的动作表现在脸上,就是迅速地皱一下眉头。而且这个皱眉头的过程是盯着那个被轻视的人,而当皱完之后也会把头部转到另一个方向,目光也会离开说话者。

此外,这种人在这个时候还会把耳朵竖起来,听一听周围的人对那个说话者的评价,如果听到别人也是给出负面的、与自己想的一样的评价时,他就会让自己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也会微微上扬。他这个时候的想法是:“我说的没错吧,原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人真的是不怎么样,不值得去关注。”

这样的场景依旧常见于职场,特别是在一些高层会议上,各部门领导坐在桌子的两边,各自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以及项目进度,但往往双方的意见很难达到一个完全的统一,而且坐着的人有一个人对着说话的那个人会出现皱眉头的现象,等到自己讲的时候就会提高自己的声音,并用自己的目光直视那个被自己轻视的人,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自信。

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特定的场景和他人的表情看出对方是在重视自己或者是在轻视自己,但这种轻视也有可能是担心被超越而做出的表现。喜欢指手画脚的人容易被轻视

有人天生就喜欢指手画脚,找别人的错误,这种人也是容易被别人轻视的。他们有的很虚伪,惯用的伎俩就是假惺惺的一番赞美后,再拐弯抹角地用“但是”两个字开启长篇大论的批评,一二三点的指出别人的错误。我们都会很鄙视这一类人,觉得他们每天吃饱了没事干,就是专门找碴儿。这种人好热闹,喜欢在人群里扎堆,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一站住脚就开始说人家的是非,说谁谁谁哪里错了,然后就是一轮番的指责。

这种人人生的追求就是指责别人然后来建立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没有别的成就,就喜欢留意别人的错处。也许他们游走在各色人群中,什么人群都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看似将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得面面俱到,尤其适合做公关工作。但在职场中,这样的员工往往让同事包括上级心生防备——天知道你哪张脸是真的?天知道跟你说完后转身会怎么跟别人谈论我?我们都很难听别人说自己的错误,更何况如果那个人是不了解我们的人。有一个说法就是:总有某些因纽特人喜欢教非洲人如何生活。所以对这样的人我们都不会尊重,不会觉得对方是真诚地与我们沟通,而不用心生活,缺乏诚意的人,试问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重视呢?其实人都有上进心,如果感受到对方指出我们的错误是完全出自内心,希望帮助我们进步、克服难关的,我们不但会接受,而且会心存感激。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沟通的方法是有技巧的,如果真诚地间接提出别人的错失,会比直接地公开地指责来得温和,易于接受,也可以传达自己的善意,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鄙视。眼神游离表示漠视

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这种微妙的渠道,我们传递着信息与表达内心的想法。眼神的传递,影响着人与人的沟通,激发心灵感应,产生彼此的情感共鸣。我们对眼神都会特别地敏感,眼神就像眼睛发出的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身体语言。

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眼神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眼神我们可以领悟到对方当下的情感和意图,了解对方的心理变化。如果对方眯视着看我们,传达的就是傲视和漠然的态度。眯眼是眼神交流中表达不友好信息的语言。

如果对方一边跟我们讲话一边眼神游离,时不时望向别的地方,我们会觉得他心不在焉,好像迫不及待要逃离这场谈话一样,对我们不尊重。我们会感觉到他疲倦了,无意倾听,此刻他心里想的只是“快一点结束这个话题吧,我受不了了”。

比如当一个学生遇到难题向老师寻求帮助时,当他表达完疑惑后很自然地会望着老师,如果老师听清楚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是眯了下眼睛,那学生会认为,此刻老师肯定会觉得他问的问题很没有水平,觉得这么容易的题目怎么还不懂要来问老师,学生会觉得被老师鄙视了,老师用漠视的眼神打击了他的积极性。低头摇头耸肩且双唇下弯表示鄙视

摇头是最直接的表示否定的肢体语言,虽然比起直接用语言否定,这种头部动作已经是比较委婉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但是它在各种肢体语言里,却是否定程度最大的。当我们的谈话进行到一半时,如果对方突然低下头后摇摇头,即使他不说话,我们还是会马上就察觉到,气氛会马上变化。头部集中了最全面的表情器官,是所有关注、观察身体语言的起点。低头是一种拒绝的姿态,表示对话题没兴趣或者不认同,在正式场合的交往中,低头是非常不受欢迎的身体语言。

交谈中面部是视线的焦点,对方的反应与心理变化都会通过面部表情适度地表现出来。多数情况下,面部表情与内心的感受是吻合的。一个细微的表情可以让你察觉到对方内心微妙的变化,甚至会改变双方相处的气氛。而伴随摇头有双唇下弯的面部表情,则带有挖苦、嘲讽的感觉,表示对你跟他说的事情有点鄙视。比如你在跟领导汇报工作时,他一边听着你说,眼睛却没有直视你,而是低着头看着地板,时不时轻轻摇下头或者边摇头边抿一抿双唇,如果再加上耸肩的话,那么他就是在告诉你:“这个工作你完成得不好,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居然做成这个样子。”这些肢体语言都是在传达漠视的信息。当我们在交流中遇到这种肢体语言的暗示的时候,就要注意,留心是否该改变谈判策略,或者改变交谈的话题了。劝退的肢体语言表示轻视

除了眼神与面部表情,社交中代表劝退的手势也会给人带来轻视的信息。手势是肢体语言中活动范围最广,表达最准确,内涵最丰富的。虽然一般都伴随有声语言同步进行,但是手势在表达上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更强更直接,让对方对自己的感受了解得更透彻。

每一种手势都有特定的含义,劝退类型的手势表示着一种轻视。比如与对方谈话时没兴趣,不太愿搭理对方,有一句没一句的时候反复看着手表玩弄着手机,甚至是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把双肘放在桌子上,双手支在椅子的扶手上……如果是商务谈判出现这种肢体语言,那么对方就是在告诉你,这个项目他没有兴趣再继续下去了,他不在乎。比如聊天时对方东张西望,摆摆这个,弄弄那个,一边跟你说话一边手头上还有其他的小动作,玩弄下手边的小东西,剪剪指甲,卷卷头发,抓抓头皮,挠挠痒痒等,那么他会让你觉得他不重视你,不专心,不专注。

又或者你跟对方说话他一直用后脑勺对着你,背对着你站立,要不就是身体斜靠在其他支撑物体上、双手平端抱在胸前、把一只手随意地放在衣袋,这些都是不在乎你的表现。还有一些手势是很直接地表示蔑视的,就是用手指直指别人,这是非常不尊重别人的手势,有咄咄逼人的感觉。初次见面记住名字表示重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名字代表着第一印象。在初次见面时就能把对方的名字记住,能让对方觉得你很重视他,对你会产生亲切感,为两个人的进一步沟通交流打好了基础。

很多擅长社交的人都很关注对方的姓名。他们天生就对名字很敏感,有惊人的记忆力,即使只有一面之交,他们都会把名字记得一清二楚,绝对不会叫错。

许多的外交家也把记住对方的姓名作为开启沟通的重要方式,还有人把如何准确记住对方名字写进如何促进沟通为主题的书里。他们提出有人会在初次见面时用照相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记住对方的长相与名字。这样不论以后多久再见面,都能很快准确地叫出对方。一些教师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快速记住学生的姓名。现在很多的通讯录或者简介都附有彩照,也是为了大家能准确地把握对方姓名与容貌。

如果一个人在第一次见面就可以叫出你的名字,或者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在街上偶遇时马上就能叫出你的名字,你肯定会觉得他对你很有好感,所以你也愿意与他接近。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好感,很重视他,首先去关注的也肯定是他的名字,然后牢牢地记在心里。

对于专门与人打交道的人,平时需要多处周旋,记住对方的名字并在下一次相见时叫出来,是非常有用的武器。名字是语言中最重要的声音了,这是最重要的表达重视的方法。对方会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名气很大,受到重视,自我感觉良好。对话中点头表示重视

肢体语言在交谈中也扮演着传达重视信息的角色。在谈话过程中,我们会通过眼神、头部动作、脸部表情来传达我们对话题很感兴趣,并鼓励对方继续交谈的信号。比如电视中名人访谈类节目,或者是采访,主持人或者记者常常会频频地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而眼神也是一直注视着对方来表达关注。适时的伴随一两句简短的回应,受访者都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得到了肯定与重视,自然就更加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了。

所以成功的访问者是善于通过表达自己的重视来让受访者关不住话匣子,知无不言的。而点头无非是最直接简洁的表达。

在面试中点头也是表达重视的一个方式,如果面试官对你频频点头示意,或者头微微侧向一旁,说明对谈话有兴趣,正聚精会神地听,就像是在说“我正在听你说话”或者鼓励你“请继续说,我很认同上面说的话”。得到重视与获准继续发言,当然面试者就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了。

相反地,如果面试官面无表情一副没有兴趣的样子,极少点头,那么你会觉得言论不受重视,怀疑是否自己的表达索然无味,然后就不愿意继续讲下去了。最终就是相对无语,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

而当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老师会微微向前探头表示聆听,而如果对答案肯定,会连连点头。所以点头对于表达对话题的重视是很直观的,是最快速的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注的方法之一。

要注意的是,点头的频率与时机要控制好,如果乱点可能适得其反。表达重视的点头时,头部要端正,身体直立自然流露出自信、诚实、精力充沛的精神面貌,在商务沟通中是传达正面信息的首选。触摸表达重视

我们常用触摸表示支持、抚慰和激励,是表达我们关注的重要的肢体语言。触摸包括握手、拍头、拍肩膀、拍背、拥抱等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与对象间传递着对对方很重视这种信息。上级巡视基层单位会一一与基层员工握手,并用另外一只手搭在握着的双手上以示慰问,表达自己很肯定他们对工作的付出。

老干部提拔年轻后辈,面授经验的时候都拍拍他的肩膀并鼓励他好好干,前途无量,会说“以后就交给你们了”。这些都是借助触摸表达重视的肢体语言。更平常的例子是在教学中,老师如果对某个学生特别关注或者重视,会经常主动地接近他,时不时翻翻他的作业和笔记,答疑解惑后甚至轻拍两下他的肩膀,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不管是成绩特别好还是特别不好的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这种关注后,都会更加发奋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每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解题正确或者回答得很精彩时,老师有时候没有语言的赞美而是轻轻拍下学生的肩膀,同样能起到鼓励赞扬的作用,而且更加亲切自然地表达重视之意,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如果家里小朋友闯祸了,妈妈会过来抱抱孩子,拍拍他的头,然后给孩子讲讲道理,同时也是鼓励、安慰他,告诉他妈妈在这里,不要怕,但是下次要注意,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频频表达喜爱之情可以带来重视

每个人学生时代成绩最好的一门功课,无一例外的该课授课老师都很喜欢你,让你觉得自己是班上最重要的学生,所以你也很重视这门功课,自然就学得好。试想下如果数学老师一直都不喜欢你,你上数学课还会有精神跟兴趣吗?你会觉得你怎样学都学不好,从开始不想关注数学,到最后放弃学习。但是英语老师却是一直都鼓励你,跟你说你很有天分,那么你会觉得老师对你的期望很大,你不能辜负,即使是碰到学习上的困难,你还是会有信心坚持去战胜。这就是被讨厌与被喜爱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暗示:你是漠视这门学科还是重视这门学科。

同样,在工作上,如果领导对于你做的事情都是赞赏有加,多多支持,那么你会觉得老板很器重你,所以你一定会更努力地工作,对每一件事情更加地重视与用心,工作表现更好。对于老师与同学,老板与员工,这都是双赢。每个人得到的掌声都会让他觉得自己应该重视,不能辜负这种赞美。

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我们要多说鼓励性的言语。一句赞赏,表示喜爱的话语,无论在家里、学校、公司,乃至社会上的交流还是工作上,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有可能有潜移默化之效。如果你要得到某个人的重视,请亲口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这可能会比金钱或者其他的物质带来的鼓励更加有效。第三章 懂得保持心理距离:排斥与接受守住你的安全距离

在人与人互相接触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距离法则,首先不能太近,否则会闯入对方的个人空间;其次又不能太远,否则会使人觉得你在故意疏远或是不好相处。关系不同,彼此之间需要保持的距离也不同。

有学者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四种类型:公共距离、社交距离、私人距离和私密距离。公共距离指的是在公共场合,可以说是陌生人之间应该保持的距离,一般在3.5米以上。也就是说,在不拥挤的前提下,如果在路上行走,你与其他路人的身体距离应该超过3.5米,否则就会使人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也会对你产生一系列的猜想,把你误认为是小偷也未可知。而正常的社交距离则应该控制在1.3米以外,3.5米以内,在这个空间范围内,适合商务对话、较为正式的社交谈话和外交谈判等,因为这个距离既不会使彼此感觉没有独立安全的个人空间,也不会因为距离太远产生沟通上的问题,例如听不清对方说话、握手时比较困难等,因此运用比较广泛。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可以相对更近一些,可以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灵活调整这一私人距离,如熟人之间可以在1米以内,有过几面之缘但彼此还不够了解的,则需要1米左右,这个距离适合非正式的社交场合,空间范围应控制在0.6~1.3米之内。而亲人、爱人和好朋友之间则无须严格遵守这样的数值,这就是亲近的私密距离,可以做到“亲密无间”。

但是在中国,一般情况下,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旁系亲属性别相异时,距离也不会太近。而在西方,初次见面的礼节多为拥抱和亲吻面颊,这种情况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近由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决定,把握远近尺度的关键是让自己觉得愉快,同时也让别人感到轻松。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保持距离并不是说遇见陌生人就要往后缩,刻意与之拉开距离,不和其他人交心。而应该尽量使身体距离做到与心理距离保持一致,既不过分逼近给人以窒息的感觉,从而避免招致别人的反感和嫌弃,保持交往的空气足够清新;同时,在合理的安全范围内能做到互相尊重隐私,因为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隐私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有不侵犯别人隐私的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受法律保护和约束的。

为自己保留安全距离也是给自己留余地和退路,在不敢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让自己完全陷入可能发生的危险中去。

亲人、爱人、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保证彼此的内心有足够的空间,否则再亲密的人也会感觉到无形的枷锁带来的负担。适当的距离可以为爱和关怀留下足够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恰好是爱的表达。

没有距离的相处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这样的人通常只想着自己,而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距离太近也容易产生依赖。独立是一种品质,可以塑造更为完整的人性,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独立,保持距离,为维护这一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自己的形象加分。陌生人,别离我太近

在正常交往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安全距离范围内的保护网,这个保护网主要针对的是相交不深、互不了解的人,因为和这类人交往时,我们的潜意识里没有接触安全警报,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以保证尽量不受或是少受对方的威胁或侵害。

冲破安全空间距离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向至亲至近的人表达爱意或其他情感,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和神经不仅不会紧张,反而会感到无比舒适和放松;另一种情况则是另一个体的强制性介入,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身体会产生一连串的生理反应来对抗这种不可预知的强制性介入。

科学实验表明,当有人强制闯入某人的安全空间时,受侵害的主体心跳会出现明显的加快,肾上腺素会大量冲入血液,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并携带肾上腺素传入大脑和全身的肌肉,肌肉和神经因此变得紧张起来,身体随时处在逃离或反抗的状态中,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因此,如果一个初次与你相识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来拥抱或勾肩搭背,你会立即产生一种反感,即便是你提前获知对方的身份和性格、对方表现得十分和善友好,你也会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这种内心的变化也会很快显露在脸上。

如果想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一定要注意在初次相识的时候保持合理的、令人舒适的身体空间距离。不要让他人认为你是偷窥隐私的人或是凡事都爱凑热闹的人,因为人们觉得这样的人不会把精力放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上,而是喜欢东瞅瞅、西望望,实在难成大事。抿嘴微笑:温柔的拒绝

在正常的交往活动中,拒绝的方式很重要,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内心倾向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又要在公众场合维护对方的颜面和与对方的关系,保证相互之间最起码的尊重,尽量避免制造不愉快。这就要求我们在拒绝的时候选择尽量温和的方式,点到为止,不能太过决绝。

微笑仍然是最好的选择。任何人在面对微笑的时候总是少一分气愤和苦恼,多一分温暖与舒心,当你用微笑拒绝对方时,对方通常不会气恼,内心充其量多几分遗憾,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变得很僵。

那么哪种微笑能够代表拒绝呢?回答是抿嘴微笑。抿嘴时双唇紧闭,嘴角向上提,眼神宁静。这种微笑不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同时能表达出无奈和遗憾,仿佛在说“不好意思,我没办法做到”或是“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当有人对你做出这个表情时,你就知道,不能强求了,应该识趣地收手。

抿嘴微笑还可以表示其他含义的否定,如不同意或不认可、不好意思说“不”、无可奉告等。一些明星在公共场合或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常常会抿嘴微笑,但是笑而不语,这就是在告诉对方“请不必继续追问,我无可奉告”。

生活中,当你遇到出发点很好的人为了讨你开心做了某件事,这件事并不能使你得到很大的收获,而你不知该如何拒绝或是不好意思拒绝时,也可以抿嘴笑一笑。对于你不同意但又没有必要反驳的观点,抿嘴一笑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鉴别真诚与虚假的笑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笑容也可以成为心思的窗户。真诚的愿意接纳的笑容与虚假的表示抵触和排斥的笑容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判断对方隐藏在笑容背后的真实意图。

在一些轻松的场合,例如有一个人讲了一个笑话,如果对方的笑点真的被这个笑话戳中,他会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我们习惯称之为开怀大笑;而如果对方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或例行面子上的礼节,而实际上并不觉得这个笑话可笑时,他的笑声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笑声听起来不够顺畅。这种断断续续的笑实际上十分被动,是被一种主动发笑的行动牵引着的,为了配合这种主动的笑而发出的,是一种“言不由衷”的笑。

在表示真正的赞同和接受时,有两种微笑较为常见。其一是微笑的同时频频点头,这表明此人聆听到的他人讲述的观点在他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其二是嘴角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放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咧开嘴笑,这是在听者听到一个明显的令自己深有感触的点时,忽然毫无戒心地笑起来,这同样是一种真诚的表现,甚至可以认为是下意识的。

但如果倾听者在听话过程中露出短暂的微笑,同时将脸部扭向侧面,则说明他的内心想法并非说者所讲,也并非表面上的笑容所显示的,他可能是将自己列入了局外人的范围,不愿参与讨论,但也没有必要即时反驳,因此露出一种敷衍的笑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