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0:00:39

点击下载

作者:王颖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

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它的发展成为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奖励旅游等,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当前,会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正因为会展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著,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提升。伴随着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尽管武汉是历史上著名的“会展名城”,但当前与国内许多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武汉市会展业发展水平是比较滞后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武汉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也是当前武汉会展业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关于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武汉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府经济学的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势机遇、制约瓶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提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本书对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展经济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带来信息传播效应,有效拉动内需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美誉度。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立足于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本书介绍了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共分三个阶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情况。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并指出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未能依托优势产业、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进一步研究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本书还对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武汉应当充分发挥人文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并紧密结合优势产业驱动会展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提出了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措施有:

第一,要培植知名品牌。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与经营;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会展名城。第二,要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互动机制。充分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武汉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第三,要加强区域合作。无论是企业间,还是区域间,都要大力加强合作,从而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第四,要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充分发挥武汉教育资源优势,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当前,武汉正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各种现代化的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建成。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展览馆规模大,并不等于会展业发展水平先进。因此,伴随会展场馆大规模建设的兴起,必须结合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借鉴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共同推动武汉会展业实现大跨度发展。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不足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研究视角创新。其一,从会展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研究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二,回顾武汉会展活动的发展历程,客观分析武汉会展经济的现状,并与会展业发达的城市进行比较,指出差距之所在。其三,通过比较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武汉的实际情况,探讨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选择。提出武汉应充分发挥人文和旅游资源优势,并结合产业优势,共同推动武汉会展业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是研究内容创新。运用竞争力理论,客观分析了武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为正确制定发展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结合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强调培植知名会展品牌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此外,本文从武汉教育资源优势出发,对武汉会展高等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如何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从而为武汉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本书内容主要以作者在2007—2011年期间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基础,在此对恩师张秀生教授以及师母姚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老师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看待问题高屋建瓴,为人随和坦诚,其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从论文选题和思路、论文的框架和结构、论文的开题以及论文的细节修改,处处都凝结老师的心血。同样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国安教授、王冰教授、张平教授、程承坪教授也予以悉心地指导,让我理清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此外,对朱静女士为本书所做大量仔细的修订工作也表示深深的谢意!王颖2014年3月18日导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会展业逐渐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作为目前全球年产值达数千亿美元的产业,会展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狭义的会展(以欧洲为代表),从一种更纯粹与更专业的视角来界定,其内容仅包括会议和展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的会展,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M:Corporate Meetings公司业务会议;I:Incentive Tour奖励旅游;C:Conventions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E:Event事件活动)。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它的发展成为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会展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以会展业为中心、以相关产业为依托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中,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城市区位和交通条件,自然和气候条件以及城市形象,生态环境和旅游休闲条件,城市安全环境和政策优势,以及会展专业人才等诸多要素,都影响着会展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途径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环境中有着新的要求:一是要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和服务化,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发展向服务业与工业共同带动发展转变。二要降低物质资源要素的投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的发展方式,更多地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发展方式转变。会展业是典型的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的行业,其消耗的物质能源少,获得的收益大。在探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创新之路上,素有城市经济发展“助推器”之称的会展经济应当引起进一步地关注和研究。当前,武汉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建设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武汉,这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首先,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武汉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率先崛起,不断创新,提升城市辐射力并加强带动力。推动武汉朝着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目标迈进,并充分发挥武汉的商业优势,构建以武汉等全国性市场为中心的商贸流通体系。第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实施,促进了武汉统筹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了具有有竞争力的“两型”产业的发展及和谐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第三,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将大力促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实施,加快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系列国家战略任务在武汉纷纷聚焦,将有力推动武汉在城市建设、产业升级、交通运输、商贸枢纽、科技创新等方面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而这些都是推动会展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必将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二、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会展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著,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凸现。在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与城市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一)武汉会展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相对落后

尽管近年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水平有一定进步,但目前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严重不相称。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中国大陆展会有20个,湖北省目前尚无一家;商务部(2005-2006年)重点支持的31个展会中,武汉仅1个(机博会);科技部(2005-2006年)重点支持的11个展会中,武汉仅1个(华中车展);湖北省每年举办150多个展会,仅占全国总数的1.5%;湖北省的展会中,90%以上集中在传统领域,自办创新展题不足3%;95%以上的展会规模在300个展位以下,专业展会不足5%。总结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其特点和规律,凡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其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较高的。如近年来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郑州经济起飞的速度之快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而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中显示,近年来其会展业的发展规模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也是遥遥领先的。因此,在新形势下重视并加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探索“两型社会”的创新之路是当务之急。(二)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即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在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武汉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香港在武汉投资5亿元建设物流基地的落成,将为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武汉CBD“欧洲之门”和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相继兴建,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机遇。在国际投资促进会和东西湖区政府的共同促进下,欲将金银湖打造成中国中部论坛之都,未来两年内,各种高规格的会议中心将不断建成。随着武汉发展会展业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工作,从而为武汉会展业持续健康并实现大跨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11年,武汉市进入“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新阶段,在武汉市委通过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在“十二五”阶段中,武汉将实现跨越式地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巩固中部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未来五年,武汉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新兴产业将成为武汉重点培养的产业。武汉未来的关键,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服务业领域中将着重突破性发展高端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武汉中心城区“首位经济”。其中,将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发展现代商贸、旅游、医疗卫生等生活性服务业。由此可见,在“十二五”期间,武汉会展业即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提升会展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深入研究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现状、竞争力水平以及制约条件,并提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关于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突破。

近年来,由于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会展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掀起热潮。在各种期刊上,有关武汉会展经济的论文经常见到,但系统性的关于武汉会展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如自2007年以来,每年出版的关于会展经济研究比较有影响力《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中国会展》等专业期刊,以及会展领域各种相关著作中,都鲜有关于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成果。本课题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注重研究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深入,又注重结合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客观分析其水平、优势、不足及其制约因素,充分吸取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进展

由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会展业发展比较成熟,有关会展经济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较多,公开发表的有关会议和展览的专著达百余部以上。关于会展代表性的著作较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针对展览会进行介绍性地概括。随着会展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不断提高,也伴随着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的深入发展,有关会展活动的服务组织、经营管理及其带来经济效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国外对会展经济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渐深入的研究过程,研究的视角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归纳起来国外学者对会展活动及会展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会展产生发展历程及会展管理

国外关于展会较早的著作有拉克赫斯于1951年发表的《漫谈展览会》,1954年泰姆普莱顿所著的《商人的博览会和展览会》,1961年富兰克撰写的《展览会——有关国际设计的调查》, HanlonA在1982年出版的《贸易展览会营销组合》,翰伦在其《Trade Shows In The Marketing Mix》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贸易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意义以及展览设计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1991年,克里斯汀·克里斯曼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对展览的筹备及运作管理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二)会展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关于会展(MICE)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Archer(1982)研究认为,在会展对经济影响的评价中,除了传统的经济功能,其他的经济效应即乘数效应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影响与会展消费主体没有直接关系,却是由于会展相关消费而产生的。主要包括:新的商业发展机会,诱发新的投资,降低当地经济实体的投资成本和提高净利润以及会展举办地宣传活动所带来的长期收益。Hiller(1998)基于会展前向、后向和平行联系的分析,使相对简单的因果分析法得以扩展,形成了更为开阔的分析角度,并构建了广泛分析会展效应的分析框架。Teigland(1999)认为,由于会展活动举办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会展举办地居民的会展意识,提高会展举办地吸引力和可进入性,相关会展效应将呈叠加状态。Kimetal(2003)运用利用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韩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此外,美国国际特殊活动会(ISES)主席Joe Goldblatt博士的《特殊事件:现代时间管理的最佳实践》(第2版), 《特殊事件:现代时间管理的最佳实践》(第3版),德国豪格·普鲁斯教授的《奥运经济学:1972—2008》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克劳德·塞尔旺和竹田一平合著的《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以客观而详细的数据为基础,向博览会举办者和参加者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基本信息,从而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评估国际博览会性质和价值提供了重要帮助。马塞尔·加洛潘所著《20世纪世界博览会与国际展览局》,则详细地描绘了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组织活动中主办国与参展国的关系,分析了各方的目标与利益,并描绘出了未来博览会的理想发展方向。(三)会展教育、培训动态与知名专业刊物

美国和德国的会展教育和研究比较成熟,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于1975年创立了“注册会展经理”培训认证体系(CEM),开设有比较成熟的会展管理培训课程,德国瑞文斯堡大学拥有成熟的会展管理培训课程。国外知名的相关刊物有:国际展览协会主办的《展览世界》,国际博览联盟主办《博览会与展览会》,世界上唯一英德双语版的双月刊《世界贸易展览会》,德国的《国际贸易展览会》、《会议行业》,美国的《贸易展览会经理》和《博览会》等知名期刊,主要介绍世界各地和本国的展览信息。

综上所述,国外对会展业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会展”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概括。第二,会展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涉及领域比较丰富,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第三,会展业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发展相当完善,并发挥其主要职能。第四,在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会展教育比较发达。第五,学者们把会展业与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营销学和广告学等理论融合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会展管理学、会展经济学和会展营销学等交叉学科的建设,丰富和发展了会展的内涵。但在国外,会展业通常与酒店业、饭店业、接待业和旅游业联系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会展的研究范围。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会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迅速发展。一是国内会展研究机构纷纷成立。2000年,重庆工学院在中国成立第一个展览研究所,此后中国会展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浙江亚太会展研究所、宁波会展研究所、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心等纷纷成立,进而,许多会展研究所依托大学也相继成立研究机构,推动了中国会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二是会展方面的传媒也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如与会展相关的网站不断涌现,如展览网、会展365、中国商务展览网,一些省市政府还成立了地方政府会展网,如上海会展网、大连展览网、沈阳会展网、武汉展览网等。至于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与会展相关的专业报刊多达十几种。知名的有《中国会展》、《展览与市场》、《中外会展》、《会展财富》、《中国展会》等专业期刊。三是关于会展专著近年不断面世。近年来国内研究会展经济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会展经济的功能及发展趋势的探讨

由于我国现代会展业自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最初关于会展理论的探讨多见于国外学者的论述。我国理论界对会展经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10年。马勇认为,会展活动作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是集中性。会展活动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体现着一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物质、文化的交流方式,无论是传统的集市还是现代化的大型展览活动,所表现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物、资金以及信息的聚集。二是互动性。一方面,会展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通过会展活动中的实物或产品的展示,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会展活动的参与主体目的性明确,使得通过会展活动传递的信息具有双向性、反馈快、直观性且效率高等特点。三是经济性。从市场角度来看,会展还担当着流通媒介的作用,是一种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媒介。从会展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发展到传统的集市贸易,从集市贸易发展成现代化的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贯穿其中的目的始终是交换这一环节。通过会展可以将买方和卖方集中到一起,使他们近距离地相互接触、交流、洽谈、签约成交,促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顺利地流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

任兴洲认为,会展经济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出综合性、全方位的特点,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会展业都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规范化发展的会展经济可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丁萍萍认为“会展”从字面上看可拆分为“会议”和“展览”,而对会议”和“展览”再进一步拆分,“会”即聚会,“议”则指商议,“展”即展示,“览”即指观看。集聚、展示和交流共同构成了会展的特征。世界会展产业大体可以归纳为六大特征:“窗口”产业、“火车头”产业、学习型产业、智慧型产业、综合型产业以及“螺旋式上升型”产业。京柏指出会展业是知识型高增值的跨区域服务产业。它具有服务业的一般特性,具有服务输出与输入的特性、具有公共社会性的服务功能、具有跨区域、跨国度的服务功能。强调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如何以会展理论来指导实践。

2004年刘大可主编的《中国会展业——理论、现状与政策》,2005年陈来生编著的《会展经济》,将宏观理论与具体的会展实践相结合,对中国会展经济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马勇的《会展概论》(2004)则融合了中外会展的前沿内容,借鉴会展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对会展业的整体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阐述。自2007年以来,由过聚荣主编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作为会展经济蓝皮书对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进行了判断,收集了一定数量的专业论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与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皮书相比,相关数据和资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关于城市与会展产业发展的专题研究

随着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其发展模式不断趋于成熟,不断有学者对会展业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会展发展经验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著作不断问世,2006年10月出版了文魁主编的《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龚维刚、曾亚强主编的《上海会展业发展报告》出版,都是结合相关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2009年1月杨顺勇编著的《中国会展:创新与发展》也是结合上海会展业发展实证研究的专著,2008年,郭牧出版了《会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为例》,介绍了义博会的成功发展经验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结合义乌会展业发展的模式,围绕义博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线索,剖析了会展业与当地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2008年,刘松萍的《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关于中国“广交会”的综合研究》,以立体的角度全视角展现广交会的发展模式、广交会对中国外贸出口的特殊贡献、广交会与广州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广交会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三)关于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相关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各种期刊杂志关于会展的论文比较多。在中国期刊网上,截至2010年9月13日,搜索“会展经济”的相关论文有1168篇。在中国知网搜索“会展”,相关博士学位论文6篇,相关硕士学位论文232篇。2004年吉林大学王新刚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从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角度展开阐述,指出了影响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胡斌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对国内外会展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驱动会展业发展的模式。2006年广西大学曹剑飞硕士学位论文《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对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2008年四川大学曾武佳博士学位论《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会展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现代会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会展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会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展与区际合作交流、会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刘筱柳(2008)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会展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初步探讨。杨勇(2009)借鉴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评价会展经济效应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诠释,为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会展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构建了分析框架和理论依据。王小伟(2010)提出上海应当借世博会的契机,完善会展业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实施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管理,进而实现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四)关于会展经济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赵丽硕士学位论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竞争力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为研究框架,结合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运用德尔菲法和数学统计法构建了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王述珍、庾为、李智玲(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研究具体到会展业这一特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问题,并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核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五)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作用研究

由于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政府如何合理定位,充分发挥职能,也是在会展研究领域中不断引起关注的问题。陈嫤(2008)提出,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要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向,但不能一概而论,是否彻底退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展会的特点,区别对待。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陈晓琴的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展览业发展与政府行为研究》,主要从管理学角度探讨在武汉市会展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如何合理定位,充分发挥职能。王颖(2010)分析了政府在会展经济活动中应当发挥的职能,提出了当前我国政府在会展经济活动中定位存在的问题,并对展会活动进行了细分,指出了政府在不同性质的会展活动中应当如何定位的思考。(六)关于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研究

1.关于武汉会展业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的研究。马敏(2006)指出会展业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并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武汉发展会展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武汉要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会展品牌,努力打造“华中会展之都”的目标。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魄,率先发起举办综合性的国家级的博览会。进一步做好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培育和创造优良环境,是提升武汉会展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对策。2010年1月16日《湖北日报》刊登了《上海世博会湖北专题论坛》,马勇、马敏等学者关于湖北会展业发展做出了建议与对策。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马勇主要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对武汉会展业发展进行分析。而朱英、马敏等学者则从史学角度研究武汉展览业的发展历程,并对当代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做出思考。

2.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竞争力水平及路径的分析。程林、涂建华(2008)运用SPSS因子分析功能对武汉市会展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通过对北京、沈阳、上海、杭州、合肥、南昌、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重庆等12个城市会展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武汉处于第二大类城市中竞争水平排名相对靠后的地位。在12个城市中,会展业竞争力排名第9位,只是领先合肥、郑州、南昌、长沙等中部城市。这对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武汉应当明确在中部地区的优势和地位,首先确立在中部地区会展经济中心的目标,进而力争实现会展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梁圣蓉(2008),通过构建和分析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结合武汉的具体条件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武汉市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王颖(2010),对武汉会展业发展条件进行SWOT分析,指出武汉会展业应当选择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双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尽管近年关于武汉会展业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总体来说,在关于会展经济的发展报告和学位论文中,涉及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尤其具体到关于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模式的探讨,仍缺乏宏观、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因此,本文的选题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三节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

本文以政治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会展经济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会展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通过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中外会展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概述并总结成功经验。回顾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现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势及发展条件,分析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提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对策:包括优化政府职能,合理规划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加强会展在区域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等措施。

论文研究的思路见图1。图1 论文研究的思路二、研究框架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探讨。阐述了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介绍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共分三个阶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情况。

第三章,介绍武汉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

第四章,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武汉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未能依托优势产业、缺乏激励机制。

第五章,中外会展发展概述及成功经验启示。

第六章,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培植知名品牌;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互动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发展会展专业教育等对策。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学科角度上讲,涉及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府经济学等。本文还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调查研究方法

认真地对武汉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等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从整体上把握了武汉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二)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三)比较分析方法

本文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概括,对中外会展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武汉会展业发展阶段性的水平与特征。(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论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相互补充。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客观地评价了制约武汉会展经济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四、创新及不足(一)本文创新点

1.从会展经济产生发展的条件,研究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构建会展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条件,客观分析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不足,为正确制定武汉会展业发展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比较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探讨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2.在研究影响制约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因素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和武汉会展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为正确制定发展对策提供客观依据。(二)本文不足之处

1.关于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尤其是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

2.关于武汉会展业竞争力评价,尽管根据武汉会展业发展特点,总结了分析条件,但关于各项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缺乏定量分析,因此未能深入地评价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竞争力水平。第一章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会展的形成与发展条件一、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会展活动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的产物,其特征是指众人围绕特定主题,在特定场合传播和交流信息的集聚活动。狭义的会展(以欧洲为代表),以一种比较纯粹与专业的视角来界定,其内容仅包括会议和展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义的会展,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M:Corporate Meetings公司业务会议;I:Incentive Tour奖励旅游;C:Conventions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E:Event事件活动)。

其概念的外延较广,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活动、展销活动、大型会议、大型体育竞赛、文化活动以及节庆活动等。(一)会展活动的起源

关于会展活动的起源,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一是“物物交换”说;二是“集市发展”说;三是“宗教礼仪活动”说。

1.“物物交换”说认为:会展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物物交换的时期。据今8000多年前,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分工,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物物交换的活动。物物交换的形式可谓是最早展览活动的形式,在物物交换的活动中,从展示物品的方式中开始存在“摆”和“看”,进而从原始的商业活动逐步扩大到人类社会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诸多领域。

2.“集市发展”说认为:无论在中国或外国,商贸性的展览都是由集市演变而来。中国古代的“集”是现代会展的起源,集的特点是定期或临时的聚合。几千年来,集一直是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而欧洲的展览会是由城邦的传统市集发展演变而成,其中,德国莱比锡博览会是贸易性展览起源的代表,1895年世界上第一届样品博览会和1918年第一届技术博览会都是在莱比锡举行的,因此莱比锡有又“博览会之母”的称号。

3.“宗教活动起源”说认为:会展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来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宗教崇拜祭祀活动,是展览艺术的起源和雏形。庙会就是在宗教场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庙会的历史渊源流长,早期庙会仅作为一种隆重而庄严的祭祀活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庙会在开展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至唐宋时期已非常繁荣,这时的庙会又称之为“庙市”。民间的庙会开始形成自己的核心特征,即从经济活动方面考察是从百货交易的商贸活动,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这便是我国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渊源。

总之,会展活动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它围绕着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需求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二)关于会展活动的发展1.国际会展业的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洲当之无愧是世界展览业的发源地,其会展业的发展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64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并带来展览业的革新。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两个世纪内,欧洲展览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欧洲学者认为1798年法国工业博览会是大型工业博览会的标志性开端。当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英国、法国、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势力,共举办了五次规模盛大、影响深远的世界博览会,分别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1853年的纽约世博会(纽约水晶宫博览会)、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巴黎世界工农业和艺术博览会)、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伦敦国际工业和艺术博览会)和1867年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览会,展览会的组织性、展示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此后,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推动了会展业发展的进程。

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00年在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被称为“世纪之总”,集中展示了西方社会在19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20世纪的世界博览会基本继承了19世纪“展示技术与革新”的基本理念,但视野更为辽阔,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文和社会发展状况。尽管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资本主义国家也爆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展览活动仍然在困境中继续发展。进入20世纪下半叶,人们在重建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仰的进步。因此,除了科技理念外,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都成为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人类社会的会展活动呈现出纷繁的多样化和新发展。除了世界博览会,伴随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产业活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各种特定产业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性展会也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德国作为国际贸易展会的领头羊,承担了世界上大约2/3的特定产业行业的展览活动,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国际性。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会展活动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2004年全世界大型会展总数超过15万个,其中国际会议约7万多个,国际展览超过8万个,全球会展业直接经济收益高达2800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总额超过25000亿美元。伴随着会展经济在全球的扩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会展市场日益繁荣。自21世纪以来,国际会展项目发展更趋于专业化、品牌化,越来越多的展览公司和会议公司呈现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在会展方面,与实物展览相结合、注重绿色低碳环保也是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2.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从我国会展活动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受到封闭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市场发展缓慢以及文化交流活动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始终并未形成独立分工的会展活动,因而也不可能出现现代化、规模化的会展产业。直到辛亥革命前后,一方面洋务运动的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我国的民族资本也自发成长起来,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举办各种博览活动的热潮,突出显示了综合性、启蒙性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有1907年举办的天津商业劝工会、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1910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南京)、1928年举办的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以及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等。一系列展览会的召开,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进而推动了民族资本的繁荣和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政治、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总结我国会展活动的成功经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会展活动的发展应当从改革开放算起。1978年10月,12个国家来华参加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农业机械展览会,拉开了商业展的序幕。1982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贸促会、外贸部、外交部出台了《关于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关于接待外国来华经济贸易与技术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中国会展国际化的初步形成提供了法制规范的平台。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设落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中国会展活动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会展企业和会展品牌,并快速形成了会展产业,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会展活动的由此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贸促会于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展览形式,改变了过去主要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出方式,增强了展览的商业性、专业性和影响力,从而实现了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我国会展活动发展的规模、深度及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的条件下,既为我国会展活动产业化带来了的挑战,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信息、资源、人才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实现优化配置,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中国经济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强大辐射功能,使中国成为吸引跨国会展集团投资的理想热土。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化的城市功能不断集聚,我国的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会展业蓬勃发展起来,并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

进入21世纪,我国会展业进入飞跃发展的时期。当前,我国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机械、电子、汽车、建筑、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都标志着这些城市的会展业进入国际化的发展水平。此外,昆明、大连、青岛、成都、宁波等会展明星城市也纷纷涌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有了大规模的扩张和提升,中国会展业实现了大跨步地成长。会展业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综合作用日趋显著。2008年12月2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搞活流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中,第六条讲到对会展活动的重视: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在“十一五”期间,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了“市场化、产业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目标,我国会展业朝着这一目标进一步迈进,并取得新进展。其一,会展活动遍地开花。截至2010年11月统计,全国共有152个地级以上城市建有会展场馆并每年举办会展活动。其二,会展数目持续增长,展会面积持续增加,会展行业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其三,展览业产值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展览业产值五年间增长了1.5倍,年增长率达到26%。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大力提升了会展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推动我国会展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继续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这也为会展业的发展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会展产业形成的条件与特征

尽管从会展活动的起源来看,其发展历程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但会展产业则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分工不断进步,资源能够在不同部门和区域之间自由流通和配置,才能形成会展产业产生的基本条件,进而在会展产业形成的基础之上,产生会展经济这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一)会展业形成的基本条件

从广义上看,产业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包括文化、教育等部门的集合都可以称之为产业。从狭义上看,由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联系紧密,产业有时主要指工业部门。产业经济学中研究的产业是指广义的产业,泛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性质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简新华,2003)。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角度来看,一个产业的形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要具备相当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第二,有一个成熟的、被市场所接受的产品,并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和水平;第三,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要能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这三个条件要能够形成必须满足一个核心条件,即一个产业的形成,要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其产生并发展的空间。按照以上理论分析会展活动要能形成产业化的规模,首先社会上要有对会展产品的需求,其次要有一定量的企业提供会展产品,再者会展产品的供需要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均衡。现代产业分析的观点认为,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三项指标:一是该产业提供的就业量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比重;二是该产业的产出(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三是该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活动的发展无论是从宏观社会的市场结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产业结构来看,还是从会展产业链的会展运营商的独立化、会展服务的社会化以及会展需求规模化等方面来看,都标志着我国会展产业基本形成。(二)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业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逐步产生的行业。伴随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也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服务业从为流通服务到为生活服务,进一步扩展到为生产服务,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服务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是指除了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伴随着全社会工业化高度发达,产业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成为经济活动的重心。服务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类为: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商务服务、科研等行业,其特征是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二是生活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其特征是有着劳动密集型特点且与居民生活相关;三是公益性服务业,主要是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高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以及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其特征是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以更高层次、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为特点,为社会提供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仅包括新兴服务业,还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四大部分,如表1-1所示。表1-1 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内容

会展业属于现代服务业,这种观点是国内外学者已取得广泛的共识。会展在国际上划分属于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的12个部门分类中,它提供下列服务产品:策划和举办各种国际国内会议;策划和举办各种国际和国内的展销会、展览会、交易会和博览会;策划和安排各种奖励会议和奖励旅游活动;策划和举办各种节事活动;提供上述各项活动所需的场馆和设施及其配套服务;安排并提供上述活动参与者所需的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购物等各种生活接待服务。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展业稳定的市场均衡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会展业产业链条。这个产业链条由三大部分组成:会展辅助企业、会展核心企业和消费者,如图1-1所示。会展辅助企业是分散的相关服务提供商,会展核心企业是会展产业的主要生产商,他们整合相关服务提供商的分散服务,并将最终的会展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图1-1 会展业产业链

作为会展产品的消费者是会展产业市场容量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会展业属于服务业范畴,广义的会展包括展览、会议、奖励旅游以及节庆或等诸多形式和内容,它既包括传统服务业内容,又涵盖了现代服务业诸多领域,几乎涉及到所有工业、农业等生产性行业以及商品流通、旅游、体育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服务性行业。根据会展活动的不同性质和内容,如果把会议、展览、展销和节事活动分开来看,消费者的群体也各有不同。如会议的需求单位有各种团体组织和个人,展览运营商通过策划会展活动,让参展商和观众通过这个媒介交流信息。根据展会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大类别,会展业是覆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有学者认为,2002年国家统计局重新修订并发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S/T4754-2202),该标准在“商业服务业”的大类L74中,增加了标号为L7491的“会议和展览服务业”一小类,这一分类正式确立了会展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标志着在国家层面正式认可会展业的标志性事件。(三)会展业与生产性服务业1.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及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一般是指在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中投入的中间服务,也可称为“中间投入服务”或“配套服务”,它能满足制造业、商务活动等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其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从表现形态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指仍然包含在制造业等产业或部门中还没有实现外部化的非独立形态;另一种是指已经从制造业等产业或者部门独立出来,实现外部化、市场化的服务业形态,与这种独立形态的生产性服务相对应的产业部门就是生产性服务业。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在研究服务业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对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进行了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了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及下游等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要素,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推动第二、第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潜力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和突破口。虽然生产性服务业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却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增值活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细化和深化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许多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呈现出“服务化”的特征,经济重心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换到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2006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美国为76.5%,日本为69.5%,我国为39.4%;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北京市72.1%,上海市5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最新公布的2013年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0多年来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速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一些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服务外包、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增值服务、研发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马克思资本循环周转理论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启示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对于指导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的运行有着精辟的阐述:资本的本质在于运动,只有经过不断地运动,资本才能获得增殖。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并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要能够使循环不断地进行下去,必须有两个条件,即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及时间上继起。这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运动即为资本周转。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通过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来表示。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指一定形式的预付资本,经过循环运动带着增殖的价值再回到原来形式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资本的流通时间则是由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构成的。其中,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某种产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发挥作用,才能创造出价值。而非劳动时间则是指劳动过程中断的时间,它包括停工待料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的时间以及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等。虽然在这三部分时间内工人的劳动力没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但却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必要的时间,所以也是生产时间的组成部分。资本的流通时间则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购买时间就是指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售卖时间就是指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所需要的时间,这部分时间的构成及长短对资本周转时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两者相比较而言,售卖时间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