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5:41:11

点击下载

作者:(法)让-克罗德·里昂德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试读:

前言

中所写的一样:“当前的维度和过去的维度是相互交织的:当前的事件之所以令我们受伤,是因为它唤起了曾经的痛苦记忆,那些我们没能克服、没能释怀、没能战胜的痛苦过往。”当缺乏爱时,怎样自我重建?

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类只是这永恒循环的一部分。我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不断地进行生命意义的探索,我一直相信内在的真实存在。

有一次,我在一个书讯杂志读到一句话,大致是说:“我相信,这是一个谁都能幸福快乐的世界,因为我们的世界是连成一线的。”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一样,午夜梦回,会想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那些脆弱、沮丧、缺乏爱的一面,我们往往不会对它予以关注,从这些内在的痛苦本身出发,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收获幸福。

当你最珍视的东西和最纯洁的感情岌岌可危时,你可能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世界不够好?其实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你想要爱的,与你想要被爱的,都在你的心上。

让-克罗德·里昂德提出,爱即缺失。爱就是尽可能地为自己获得更多渴望的东西。

而当我们觉得自己缺乏爱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更深刻地认识和认清这种缺失感具体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摆脱抑郁沮丧。也许是觉得不够被爱,也许是受到伤害,也许是一种被抛弃感,也许是没有存在感、失去价值的感觉。

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不够被爱?或者从未被爱?我们所有人都在寻找人生中最复杂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其实在寻找一条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世间所有的,都是由自己而人,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断扩大的。爱与被爱都是一门艺术,其实只与你自己有关。打开自己,用心体会,只有拥抱内在的真实,我们才能超越自我。

等你幡然醒悟,你会发现,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更富足、更完善的人生,在等待着你。而这本书,将是一份永恒的礼物,你会同千千万万的人相约,和迷失的人一起探寻出你心中的那道光芒。编者2017年8月18日前言

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我们所有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爱的缺乏:严重时,我们会觉得少了爱自己的那个人,甚至没办法继续活下去;而有时则仅仅是因为在工作中缺乏认同感而感到失落。

还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正在缺乏爱的环境中煎熬,却并不自知,这种情况在童年时尤其常见。

成年后,生活中的某个事件(分手、失业、失去某个身份、亲友的去世……)往往会唤醒或加深这种缺失感,这种被抛弃、被遗忘、失去价值的感觉……每个人对此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抑郁沮丧,但也并不总是如此。我们甚至可以略带挑衅地承担起这些情况,或是靠变得激动亢奋来忘记痛苦。

我们也可能会感觉到自己从来没有被爱,或者没有获得足够的爱。有人会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这种感觉并不是眼前的事件所激发的,事实上,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自己难以摆脱这种状态,而这种感受的源头往往要追溯到童年时期。

通常情况下,当前的维度和过去的维度是相互交织的:当前的事件之所以令我们受伤,是因为它唤起了曾经的痛苦记忆,那些我们没能克服、没能释怀、没能战胜的痛苦过往。反之,如果在孩童时期得到了足够的爱,我们就会拥有自信,让我们能够直面眼前的困难。

如果尚未拥有这种自信,要想获得这种自信,重要的便是抛开眼前的事件,确认自己在过去的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缺乏了爱。第一部分自恋、情欲与爱

在进入我们的主题之前,似乎很有必要回顾一下相关的概念。我会首先回顾几个贯穿本书、用于心理分析的概念。借此机会,我们先区分一下情欲和爱这两个概念。“爱”这个词是一个混合词。其中既包含了对自己的爱,又包含对子女的爱,对父母的爱,性爱,情欲,对真善美的爱,对神的爱……我们似乎需要给这个词下个定义,同时把它展开来说。

以上提到的这些爱,罗马人只用一个词指代,也就是我们法语里的词:“爱(amour)”。而希腊人则把“爱”划分为三个层次:爱欲(eros),博爱(agape)和友爱(philia)。谈到爱时,我们一般指的就是希腊词,爱欲(eros)。对此,爱就是渴望尽可能多地为自己获得缺失的东西。这个定义扼杀了爱所带来的喜悦。因为,如果不再缺失,就意味着不再有渴望……事实上,爱欲(eros)之爱中主动和攫取的特性也正符合了男性特征的传统印象。爱欲(eros)之爱是索取之爱。而博爱(agape)之爱则是给予之爱。从中可以看到对于女性的传统印象,尤其从母性的角度出发。事实上,博爱(agape)之爱才是慷慨的,是无偿的馈赠,不求回报,无私奉献……近乎受虐癖一样。友爱(philia)之爱则是爱欲(eros)和博爱(agape)的完美结合。友爱(philia)之爱的特点是互惠、分享和团结一致,它意味着关注对方的同时不忽视自我。01自恋原初自恋:绝对的爱-继发自恋:爱自己-原初自我:超我,理想自我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在其心理分析中重新使用了爱欲(eros)这个词。在弗洛伊德的超心理学中,爱欲(eros)指的是生的冲动,与死的冲动相反。爱欲(eros)是联结、聚集、催促成长的力量。而死亡冲动(Thanatos)则会促进分离。繁殖的性欲只是其他欲望中的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在精神分析中,性欲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繁殖,而是囊括了所有与爱欲(eros)相关的内容:也就是所有有利的冲动和快感。关于口欲期和肛欲期的说法也基于此。

因此,在心理分析中,我们区别出很多种爱,这些爱也各自包含着不同的成分。我们先从头来看。原初自恋:绝对的爱

自恋的名声并不太好:它会让人联想到自私、自体情欲、好为人师。这也是次级精神分析或镜像精神分析中对自恋的形容。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证明他们缺乏这种自恋,但却表现出另一种更原始的状态,我们可以将此概括为全能意志。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一步过来的。从胎儿到成为婴儿时,我即万物,万物即我。当我们还是胚胎状态,或者说是处于混沌之中时,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神:因此,耶和华无处不在而又处处都在(即信奉《圣经》的三教所说的全能、全知、全爱)。我们与母亲之间,甚至不可能容下一片烟纸!这就是为什么,在初生阶段,乳房或者整个母体,都被我们想象成是自己的一部分。而第一次的分割(也叫“阉割”,因为这是对我们“全能”的第一次侵袭)随着断奶期而来。乳房离开了我们,成了一个来去自由的客体。断奶期结束之前,婴儿会觉得自己的一部分在虚无中消失,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般的体验,他感觉自己正在解体,简直绝望至极!为了捍卫自我,表现出的就是全然的愤怒。好在母亲通常都会安慰婴儿:天堂因此得以重建……直到下一场暴风雨来临。婴儿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理解,虽然不在自己身边,但母体并没有消失。人们说婴儿永久地获得了母体,但若想实现这一点,其实要执行反论,需要彻彻底底地失去才行:母体不再时刻陪伴左右。完成了这一点之后,就能够构建起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提出的两个内化客体的表现:一是表现出愉悦与善意,二则表现得像个受害者,我们能从中看到爱与恨的雏形。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看到情欲的机制,也都将会回到这一步。

在1250年左右写成的诗体小说《佛拉明莎》(Flamenca)中,无名作者写下的交心话其实也凸显了母婴关系中对身体的混沌认知:“朋友,”她说着亲吻了他,“这个吻让我把心交付与你,

拿着你的心,让我活下去。”“夫人,”纪姚姆回答道,“我收下了,”“我发誓会把它收藏好,

把它藏在我心脏的位置。”继发自恋:爱自己

继发自恋或镜像自恋需要更为完善的心理机制:爱自己还需要对自己有所认知。

而第一个外在恒定客体——“母亲”的构建可以实现自我客体认知的构建。婴儿通过母亲在镜子中向他展示、描述的画面而认识自我,从而实现镜像阶段的认知:这个镜像就是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的公式,我不过是一幅镜像,首先将画面和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之后才在思想上认同。

当冲动同混沌的原初自恋期一样,不再作用于自体情欲之时,就会诱发爱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这一体验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了!)。这时,恋己欲(继发自恋)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其运行机制如下:我将自己内化成一个好妈妈的形象,这样我就可以像妈妈爱我那样爱自己……这一过程可以让我们接受母亲的缺失,自主取得胜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那个内在的母亲。

从此意义上来讲,自恋是心理良好运转的基本元素。要有强烈的恋己欲才能够抵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重建自我。没有坚实的恋己欲,就不会有韧性!而这就又要求我们在生命之初有个好的内化客体:一位足够好的母亲(一位履行母亲职责的人)。那喀索斯“从前有一处银光闪闪的澄澈泉水。从未有牧羊人、在山上吃饱了的羊儿或是其他家畜来此饮水;从未有过鸟儿、野兽或是树上落下的枝叶打破纯洁如镜的水面。泉水的周围环绕着草地,泉水滋养着鲜嫩的植被,而树木则为它遮挡艳阳。那喀索斯躺在水边,打猎使他劳累,炎热使他疲惫。美景和清泉让他开颜,他想要止渴,但又产生了另一种渴望。饮尝泉水时,他迷恋上了自己的倒影,他爱上了这个虚无的幻影,又照了照自己的身姿,他在自己的影像前一动不动,出神陶醉:这简直就是一尊大理石雕塑。躺卧在草坪上,他注视着自己宛若星辰的双眸,他的秀发能与酒神巴克斯和太阳神阿波罗相媲美。他年少的面颊,象牙般光洁的脖颈,优雅可人的嘴唇,百合般的面色中透露着玫瑰色。他欣赏着这些让他欣赏的魅力。这可真是个冒失的人!他把自己的愿望全都讲给自己听;他所赞美的也正是他自己,他找寻他自己,他燃起的火焰消耗着他自己!无用的吻都送给了那迷惑人的水波!有时,他将双臂伸入水中想要触碰自己看到的衣领,但却亲吻不到自己的倒影!他不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但他所看到的影子勾起了他爱的火焰;幻景激起他与日俱增的欲望。”

自恋首先具有保护功能: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像母亲在我们儿时那样照顾自己。这就会让我们与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或是自我摧毁的倾向做抗争。

自恋也是爱的条件:如果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我们会看到,自恋投射会对爱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人最让我们喜爱的地方,其实恰恰是我们想要让自己拥有的……因此,我们可能会回到“自恋”这个概念的最常见含义:在爱的过程中,我们只爱自己……但事实往往更复杂,我们再往下看。

正面的自恋是强烈而灵活的。如果一个人自我封闭,不再同外界交流,我们会认为这属于自恋病理。这也正是那喀索斯在拒绝了回声女神厄科的求爱后所获得的诅咒。

自恋其实也是二十世纪的常见病,而癔症则在十九世纪末盛行。原初自我:超我,理想自我

自恋其实蕴含着自我存在的意味,使得人们可以对自己有所觉知并说出:“我,我!”但也不局限于此。“我”是弗洛伊德精神结构中的一个组成。但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我们则将此称为“三我(本我、自我、超我)之一”——可以参照心理特点图例。这种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心理过程的实际情况,仅此而已。我们可以说“我”是在随时随地触发的盲目冲动(包括最危险的情况)与精神心理现实之间的缓冲。“我”可以消化这些冲动,让它们不至于威胁主体的安全。在爱的过程中,“我”也是最重要的:“我”可以抑制原始冲动,让它们接受规则,实现升华,也就是让这些冲动升华成有社会价值的有益之物。我们还可以把“我”视作是意识觉知:它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

没有成长了的“我”,就没有爱——这里的“爱”指的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渴望相结合,让双方得到满足。

有时,“我”的始祖会掌控住局面,这时我们就会更接近于情欲而非爱。我们将此称作“理想自我”,更明确地说,我们把这称为“原初自我”,因为这也是原初自恋的萌芽:是“我”的原基,征服、全能、母爱的主宰,不考虑任何现实情况,它想拥有一切……不能忍受任何沮丧,而这种沮丧要靠消灭敌人或彻底崩溃才能化解。我们也可以说,“原初自我”是母亲所钟爱、珍视的完美孩子。这个“我”还没有自我,这时的孩子还只是被用第三人称称呼:“宝宝想要……”

有时,在情欲中,我们把爱的对象视作是奇妙的全能:通过投射机制,我们会把对自身的愿望赋予他/她,前者实现了我们假想的狂妄;我们赋予他/她所有的权力,也难怪最终总会有些失望……“理想自我”和“超我”会在儿童成长的后期出现,同时伴随着恋母情结的消失。而恋母情结则会在我们对爱的思索、爱的缺失及爱的过剩中起到罗盘一般的作用。不过首要问题其实是:我们是否有情感的倾注?

恋母情结的第一个模式是父与子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在儿子被要求遵守禁止乱伦的法律后得到解决:此后,他自己会放弃把母亲作为配偶的意愿,这并非受外界规则的压制,而是来自于主观意愿,来自于“超我”,即有一个声音大声地说:“你不该这样做!”此外,这个声音还会夸大其词,就连很小的邪念、丝毫没有付诸实践的无意识幻想也要被斥责!“超我”严酷异常,甚至无须做坏事,只要动了念头便会有罪恶感——可谁不会产生这些念头呢?最常见的情况是罪恶感处于无意识状态,我们只能感受到一些表象症状:贬低自我、抑郁、想要自我惩罚……

在“爱”中,“超我”必定会检测出恋母情结出现前的所有征兆,并据此做出负面或禁止的审判:变态、心术不正、肮脏、乱伦……但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够完完全全地克服恋母情结,这种情节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所残留……

如果继续俄狄浦斯的剧情:儿子不仅把法律内化了,他还拒绝杀人。他的父亲就不再是一位竞争对手,而是一个榜样。如果他能像父亲一样,就可以征服世界上的所有女性,唯独他母亲除外。同可能得到的收获相比,这终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牺牲!为了达到目标,他要做的就是获得父亲让他钦佩的那些优点。在将自己视为是父亲同一体的过程中,他或多或少地获得了这些优点。我们可以说,“理想自我”能吸取各种优点。“理想自我”是一个对你说“你应该这样做!”的声音。不幸的是,在我们真实的状态和理想的期待之间总存在差距。有时,在对比这种理想自我时,我们甚至会完全地无动于衷。如果把标准定得太高,理想自我就会极为严酷。但与此同时,它又会给我们指引方向,告诉我们什么值得喜爱,什么值得做。

在世间遇见理想,这种不可能的构想却可以在恋爱的感觉中实现。我们会看到,这种冲击可以被理解为:将理想自我投射在恋爱对象上。恋爱对象由此被理想化,也被视为比我们自身更好,但这最终就会引发一些问题,我们会在之后进行探讨。02情欲的心理分析暴力与情欲的危害-愉悦与情欲-爱的情欲表现-情欲的尽头-乱伦与情欲的心理分析-情欲的原初自恋

我们平时讲到的“爱”常常同情欲(passion)有关。我们赞美它、仰慕它,却对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恨”,对与它有关的毁灭或死亡缄口不言。人们倾向于忘记这个事实,法语中,“情欲(passion)”其实源自于拉丁语“passio”,其含义有(被动地)承受痛苦、不适、疾病……暴力与情欲的危害

我们知道,如今,一切都与欲望有关。我们常常有强烈的欲念,例如购物欲……同时,我们也会从中看到一种清教徒式的操控,它企图平复所有欲念,剔除暴力、剔除对规范的轻视。情欲超越了寡淡,反而被视作完美的典范。它同暴力一样,成了一种时尚。这是巧合吗?情欲首先如游戏般,在虚拟中展开,我们因而可以像隔着荧屏一样,不加约束、无罪恶感地沉湎于其中的各阶段。爱的情欲也是感觉和行动的暴行。

这一对暴力的辩护会让我们惊讶。只要看看这个世界,就能知道每天受其折磨的人,因战争而死的人,饿死的人,各年龄的死者……媒体、艺术、体育把对暴力的迷恋辩解为受公众品位的影响,它们要赚钱,要繁荣,但我们不能忽视它们所灌输的这种意识形态。

自创超人(Self-made superman)的神话将其成功归结于自身力量、智力、美貌,这些让他得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一神话也是我们所熟知的文化领域的一部分,这一领域会对自由与无法无天竞争间的结合做出虚假的呈现,却美其名曰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这便是现行的自由主义,也常常被形容成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我们可以把这些都归于上文所描述的狂妄的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初自我。

企业文化也建立在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之上:不惜一切代价竞争的价值观,无情打击对手的价值观。为了获胜,内心要有作战的信则。我们可以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克里斯朵夫·德儒(Christophe Dejours)的话来简要概括这些悠久的雄性价值观:“毫无颤抖地体验痛苦并制造痛苦。”暴力因而是有需求的。愉悦与情欲

对于情欲的培养也是对愉悦(jouissance)的培养,这里的“愉悦”指的是精神分析治疗所赋予它的意义。它同统治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完美一致,我们可以将之总结为:变得简单而自然、不思考、放手——无羁绊地愉悦!这便是自由制度下理想自我发出的关键指令。也是精神分析学家雅克·阿兰·米勒(Jacques Alain Miller)所谓的“更多愉悦专制”。

然而,愉悦(jouissance)同快乐(plaisir)也有所区别。愉悦指的是最接近原始冲动的纯粹状态:这种冲动表现为想要用最直接、快速的途径耗尽体内的一种张力。冲动会寻求自我消失,将其张力缩小到零。弗洛伊德说过,愉悦会“超越快乐的原则”,它追求的是回归瓦解和终止。冲动本是死亡的冲动。

但我们是可以使用语言的人类,我们可以解释一切。我们花时间使冲动偏离其最初的速率,使其可以为生活而非愉悦服务;经过一系列以法令为主要缘由的运作,我们让冲动屈服于“快乐的原则”,这里的快乐表现出平和的特性而不具备过多的张力。它会找到自己的临界,在恶、痛、丑的屏障前止步。而愉悦则可能意味着超越快乐,违背法律,挑战,甚至死亡的危险。愉悦会忽视快乐的维度,关注之前提到的原初自恋的自体情欲运作。

因此,在对于情欲的崇拜之中,自由制度想要唤醒我们身上最原始的特性、愉悦及暴力,也就是所有直至今日的文明想要教化的那些特性——但所使用的当然是或多或少令人感到愉悦的方式。由此而言,自由制度也有资格用“野蛮”形容。爱的情欲表现

我们现在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欲的表现。

我们知道,一切都由此开始:“就是他/她!”这便是新世界的创世大爆炸,一见钟情引发了身体和情绪的重组。绝对的恍惚与欣喜,彻彻底底地陶醉。在神话传说中,爱的情欲通常在春药或魔法药水的作用下产生,它仿佛是一种我们无所防御的有毒物质。它所营造的极乐世界是虚假的吗?恋爱的人们才不管这些,他们沉浸在迷惑和愉悦之中,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爱人的在场是必不可少的。他/她的缺席会引发思念的症状:爱人就像是一种毒药!为了缓和离别的痛苦,缓和离别造成的空缺,爱恋的人会受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所折磨:他/她的想法不再属于自己,他/她只想着自己的爱人,细数他/她所有的优点,因为他/她拥有各种的优点,就连缺点都是可爱的。地球上要真的存在如此完美的人,那肯定是魔法使然。遇上他/她就是上帝的礼物,这是给为数不多的男女主角预留地馈赠。我们的喜悦已经超脱了凡尘!

奇怪的是,这种全方位的自我剥夺成了一种乐趣。就连这种人格解体所引发的痛苦也成了幸福地颤动。

想要成为另一个人的需要是纯粹的,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交织,我们寻求完全的融合。我们相信能够做到,我们几乎实现了……却不完全实现……于是重新来过……情欲的尽头

在情欲之中,我们都需要爱的对象;这个理想化的对象对于我们来说是善,是慷慨,是爱。也就是说我们从他/她那里期盼一切,他/她就是一切,他/她不能让我们失望。如果他/她离开了,我们也就不存在了,我们会因缺爱而死。对此,我们的要求绝对苛刻。

我们情欲的对象不应该“走下神坛”,而应当满足我们的千万个要求,永远不忽视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当然也绝不能欺骗我们。他/她应当为属于我们而感到幸福,不再想其他事。他/她的任何缺失都会引发我们的绝对愤恨,这使我们惊讶,却也能被我们所理解:我们的存在受到了威胁,生命攸关!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承认:爱的对象并非如我们之前想象得那样完美,她/他并不能时时刻刻满足我们的期待。或者更糟糕的是:在内心深处,他/她其实可以是完美的,但他/她并不想承认,故意摧毁了一切!于是,爱与恨的更迭产生了,消耗着伴侣们。一会儿是世界末日,一会儿又重新回到了天堂……不过我们现在知道,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然而当自尊心苏醒后:爱恋的人付出了一切,牺牲了一切,恋爱的对象便是一切,而自己却变得微不足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她于是又想重新成为自己!然而,无论如何,面对如此完美的恋爱对象就无法有自我的存在。两个人就像是两只连通在一起、盛了水的瓶子(这也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融合模式):如果我想要抬高自己,就要削弱另一边。要想自我存在,就要批判情欲的对象,对其“去理想化”:要摧毁他/她。关于自我的斗争由此展开……

很快,爱恋的人会感觉到怨恨的最初征兆。他们中最聪明的那些人会隐约看到可行的出路:离开天堂乐园。要想与这一结果抗争,还有一个办法:把渴望和愉悦坚持到底。所有的故事都对我们说:爱恋的人为爱而死。现在的电影表现的也是如此。在日本导演大岛渚的影片《感官世界》中,女主角在情人的要求下将他勒死并将他阉割后,在他的胸口上写下:“定吉二人终于在一起了。”事实上,情欲中的恋爱者知道,完美且终极的结合是不可能的,只有靠死亡才能实现。这就是我们之前所描述的情欲的法则。

这种致命的出路很罕见,同情感犯罪一样罕见。大部分的恋人在看到危险后,更倾向于从正在行驶的火车上跳下来,些许受伤地离开,之后靠遗忘完成剩下的工作,最后感叹:“我们本该经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处于情欲之中恋人并不想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要享受就已经足够。乱伦与情欲的心理分析

我们是注定不会被这一甜蜜而可怕的痛苦所侵害的人,让我们来试着做出分析。

我们注意到,有时候,在第一次相遇或之后的相遇中,恋人们会因一种新的体验而感到错愕。这也是一段心理重组的时期:至此为止,想象和现实平分秋色。然而,一切都变模糊了,想象和现实的界限消失了:“不可能”就真真切切地出现了!当事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他/她所幻想的对象。至少他/她这么认为。我们因而可以注意到,这时人们就接近了一种幻象,从外部世界感受到了内部的体验。这就涉及了心理投射机制。这就是为什么,在情欲之中,遇到爱的对象从来不是认识一个陌生人,而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辨认出我们所熟悉的……也就是说,恋爱的对象成了投射的载体,而不是具有相异性的他者。

这种投射是如何作用的?通过相邻性:现实中的人同想象中无意识的人物有共同点,而这个想象中的人物正是爱恋者长久以来所爱慕的:这可能仅仅是一些微小的特征,例如声音、眼神中的某种特质,某种行为做派。只要具备这样的一个特色,就能够实现复制:就是他/她,我认出来了!这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运作于无意识之中,因而更难避免。如果恋爱中的人完全靠幻想行事,就会觉察到投射的影子。但他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化解了恋母情结的男女不一定会了解情欲。他们完全改变了爱的对象,对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保留了不含欲念的温情。然而,这种人可能并不多!很多人都没有完全摒弃儿时的爱欲。这种情感被抑制、被超越,就像是灰烬之中的火星。

遇到一个在潜意识中触发儿时情欲的人,游戏就又重新开始了。但这次不会为难或压抑,因为关联性没有被觉察。从过去到现在,客体被取代也揭示出一种无意识的诡计,我们似乎终于体验了乱伦的关系,但这次是完全无害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却也一点都不想了解。就像是对于俄狄浦斯,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他也一样,他并不知道他杀死的是自己的父亲,爱上的是自己的母亲。

然而,对于那些愿意仔细观察的人,这种“无知”其实有迹可循。情欲总具有侵犯性,爱比法则更重要,爱恋的人就是英雄!正如我们的神话传说所记载的那样,恋爱的人会违反法则: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违背了父系、配偶间的法则,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打破了家族的法则。

情欲的“绝对”特性也同样是一个危险讯号。可又有谁想要听见呢?这种“绝对”就是强烈欲望所具备的属性,它超越了所有缺失,可以忽视所有的限制。因为在情欲之中,胜利依靠的就是这种感觉:终于不缺什么了,什么都不缺了,都完满充盈了!这种满足的征兆让我们回想起婴儿的口欲期……乱伦乱伦的危险气息会让绝大多数人害怕(但也会让一些想要“解放”的性反常者感到欣喜)。我们有必要理解这个词在精神分析中的意义。在人类学研究中,乱伦的概念与我们通常的理解相近,指的是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之间产生的性关系。这种关系被法律定义,但也根据地域和时代有所变化。在中世纪,同远方表亲发生关系被视为乱伦,但在今天的很多国家,一代表亲之间的通婚是完全合法的。在精神分析研究中,一代乱伦指的是同母亲的关系:指的是同她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其他的乱伦由此产生。但这里提到的快乐并不是指交媾:乱伦的快感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性,而在于回归母亲,与之融合,将其再现——乱伦的幻想其实就是回归那扇让我们从无变有的门。由此而言,寻求乱伦的快感其实就是寻求灭亡。而对于女孩来说,父亲便替代母亲成了乱伦的对象,与她相联结。法国人类学家弗朗索瓦兹·埃希提耶(Françoise Héritier)认为,我们可以提出“第二类乱伦”的概念,指的是父亲因为其临近性而成了母女共同的性对象,在他的调停下,母女得以获得“性”接触。是不是出于这个原因,通过父亲乱伦的母女常常回避事实真相?所以,在精神分析中,既然我们是有欲望、有语言的人类,所有具有乱伦含义的行为就都是乱伦,而不仅仅指可以观察得到的性行为。乱伦其实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也要谈论“乱伦性”。根据法国心理分析学家保罗-克劳德·拉卡米耶(Paul-Claude Racamier)的说法,乱伦性指不具备乱伦行为,却具有乱伦含义。一个人看到自己漂亮的女儿而表现出过分的喜悦,这不是乱伦,却具有乱伦性。情欲的原初自恋

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就是情欲关系的范例,男女通用。我们能从中找到原初自恋所描述的所有信号。

首先是融合。我们把爱的对象称作“我的心肝”“我的生命”:对于男性或女性来说,这里指的就是慷慨的母腹,没了它我们都没法活下去。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不用说话,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在此情况下,情欲在生命初生时,甚至是在我们还是胎儿时就找到了身体的融合。

这种倒退让我们得以脱离客体关系,或者说能够明显区别主体和客体。我们重新找回了原初官能:所爱恋的母腹就在这里,这就是天堂,如果它不见了,那就是世界末日。也就是说,爱欲者会根据梅兰妮·克莱恩的客体分裂逻辑行事,他们会在爱与恨之间摇摆。“好乳房”便是爱,即爱的对象如我们所爱,这便是天堂般的愉悦。如果有所缺失,便是毁灭之源,也就是“坏乳房”,引发绝对的恨,它会往复作用:首先,我恨爱的对象,我想要摧毁他/她,但我也会把恨投射给爱的对象——我感觉他/她会威胁我,所以要摧毁他/她……这也是我们在被爱幻想症中所观察到的心理机制。在情欲之中,这种可怕的机制会受镜面关系的影响而加速发展:自我感觉到恨,说明爱的对象也怨恨我,因为他/她失去了自己爱的对象……这种形势一触即发!

爱欲者返回原初心理机制的另一个迹象是:原初自我恋己欲的胜利。爱的对象被崇拜,他/她就是世上最好的那个人——就像我们曾经是自己母亲眼中的完美孩子。他/她什么都能做,什么都知道,对于爱恋者来说是全能的。但这种自我形象存在于想象之中,所以显得不堪一击,因为它完全依附于情人的目光。

此外,如果爱的对象占据了爱恋者原初自我的地位,就意味着爱恋者将其原初自我投射到了爱的对象身上。也就是说他/她为了爱的对象而分化了自我:注视着爱的对象,自己则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剥夺放弃同原初自我一样危险,我们能看得到,这就是一种专制。这就是为什么爱恋者认为自己有义务变得卑微而顺从——没有了爱的对象,他/她就什么也不是,这就是为什么他/她接受让自己服从对方的所有要求:“把我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他/她这样说。这里存在某种受虐的快感,但要适可而止!如果爱的对象滥用其身份(我们要承认这确实很有可能!),恨就会产生!

情欲也是疯狂的爱情……因为在情欲中也有疯狂之处。它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这个时代,而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近乎精神病的机制行事:融合,投射,将想象与现实混淆,全能,忽视法令,绝对愉悦与绝对恐惧。03爱爱即缺失-按规则爱

有时,情欲并不会注定消亡,它也会转化成爱。不过,大部分的爱以情欲期开端,这段时期很难被完全遗忘,会被持续视为是相遇的重要时刻,这也是我们柔情回顾的美丽幻象,会在渴望时加以温习。爱即缺失

区别爱与情欲有一个关键点:爱按照它自己的形式存在着,就像一个一直做自己而从不改变的人。无论如何亲密,他/她仍是一个谜,但在情欲之中,他/她则是我投射的对象,一旦有所背离就会引发灾难。

在爱之中,区别则是巨大的,会在两性区别的基础上产生发展与分歧,两性区别(对于同性恋也适用)是其他区别的根源。对于区别的认同及加工便是快乐的动机。而情欲则要求融合,企图达到无差别状态。在情欲之中,性别差异发挥次要作用,每位伴侣其实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以对方为媒介,获得自体性欲的满足。

激情关注的是完满,而爱的主旋律则是缺失。缺失是因为他/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无法被理解的,他/她是不完美的!也就是说,爱人接受对方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投射这一事实。同样地,他/她接受自己不是恋爱对象的全部:他/她不会进入那种同母亲构建的极乐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中,母亲会让他/她觉得自己就是母亲的一切。

爱人接受同他/她之间不完美的性快感:即使爱人之间重新开始情欲愉悦的游戏,他们也知道这只是游戏,确实很吸引人,但终究是游戏。他们靠幻想游戏,但知道将幻想与现实相区别。因此,爱更接近快乐(plaisir)而非愉悦(jouissance)(前文区别了两者的不同)。

爱人不会让自己的欲望变为主宰去侵犯对方,因为他/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她知道自己的欲望依赖于对方的欲望,他/她接受对方的法则。而情欲之中的人们则不能忍受恋爱对象的任何自主意图。更糟糕的是,他/她其实知道尝试对恋爱对象进行任何控制都会损害对方的完整性:他/她这样做了,虽然他/她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知道自己正在破坏自己爱的人。按规则爱

如何理解爱与情欲的区别?爱之中的情侣会接受阉割,也就是说限制自我的全能型,而这一点是情欲中的人所忽略的。

在精神分析中,第一次阉割为“原初阉割”,在俄狄浦斯阉割之前。原初阉割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全能。直到三岁左右(因人而异),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意义:同穿着、发型、父母对男孩女孩的定义等因素有关。直到有一天,人体构造的区别会产生意义,首先以男性形式体现:是否有生殖器。之后,小女孩得知自己有能力在肚子里生出孩子,但却又不能仅靠自己实现……同样,男孩也要通过女孩才能有孩子。男孩女孩于此发觉了孕育中的性别角色:要想繁衍,需要异性。这就是我们的全能意志碰到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界限!我们不能靠自己实现一切。这有些让人受不了,损害了我们的自由性,而我们想从中解放出来……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出了尝试,从常见的中性风到概念性的酷儿(queer)理论,还有极具科学性的研究: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很快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克隆自我繁殖、复制!我们将能够摆脱掉这个讨厌的性别固化阉割……“阉割”(castr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词seco,意思是“截去”:这就说明了一切!人们长时间以来认为女孩是被阉割了的。今天,我们认为男孩也有所缺失:他们没有可以在腹中孕育孩子的性器官,而这是他们所有人在年幼时所期待的。

与此同时,性别差异会让我们接受差异性:在对方身上,总有一些我们想不到也理解不了的不同之处,这既让我们担忧,又吸引着我们。种族主义者所排斥的正是这种差异性,说到底,种族主义者不接受性别差异。对他者的定义由此建立,无论爱的对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在情欲之中,性别的不同也一样被绝对融合的幻想所否定:性关系并不仅仅是存在于两个不同人之间的联结,它的目标是消除两者的不同。

第二次阉割来自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分解。发现了性别特征后,与母亲的关心也产生了新的意义:孩子想要和母亲有孩子。我们知道男孩会被父亲禁止。父亲提出阻止后,不会建立一个强制关系并在其中施加其个人意志,但他会对他的儿子提出规定:他自己也没有和母亲结婚……在理解了这个规则后,儿子放弃了对母亲的想法,让自己同父亲一样:同父亲一样,他会爱上女人,一个女人,一个取代他母亲的女人。这个女人并不会阻碍他想到自己的母亲,但由于距离遥远,他很难把两者混淆。

因此,男孩们很容易从一个女人转向另一个女人……但这对于女孩来说就复杂得多!在发现了性别后,她会转向全能、有爱的母亲,认为母亲会给女孩她所缺少的“阴茎”。但令她们失望的是:母亲也没有这个东西!于是女孩改变了爱的对象:她转向父亲,父亲会给她一个孩子。父亲则会对女孩解释(在最理想状态下):他没能娶到自己的母亲,也不会娶自己的女儿……对于女孩来说,爱的对象提出了禁止;但对于男孩来说,一边是自己渴望的母亲,另一边是下禁令的父亲。男孩要面对父亲的法则,而女孩则会试着破坏法则。她最后也会接受法则,爱上父亲以外的另一个男性,这位男性也会让她想到自己的父亲,但会隔着很远的距离……我们会说,正是在这时,理想自我和超我得以构建,而理想自我和超我正是内在规则的两个矛盾面:可以做、可以想的;被禁止做、被禁止想的。

在爱和情欲中,爱的对象均被理想化,但实现的方式不同。我们看到在情欲之中,投射的是原始、专制的自我:原初自我。但在爱之中,爱的对象占据了理想自我的位置,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是我们内化的典范。这就是为什么在爱和善之间并无矛盾,在爱中体验到的快乐也是好的,不具有情欲所具备屈服与违反的双重特性。

如果爱恋者的理想自我过于苛刻,以至于他/她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实现,他/她就也可能把爱恋的对象看得过于苛刻,同其爱恋对象的卓越优点相比,自己一无是处。在情欲之中,爱恋者则可能会反抗,试图给恋爱对象去理想化(想象一下吵架时伴侣间的相互指责……)如果爱恋者的理想自我是平衡的,他/她就会乐于寻找恋爱对象品性、审美的优点,而不是对恋爱对象做出完全理想化的判断。所以,作用于差异性的恋己平衡可以在伴侣间建立:一个人在这些方面好,另一个人在那些方面好……

俄狄浦斯规则同样封印了“欲望”的范围,将其与“需求”的范围划清了界限。需求与情欲中愉悦引发的“晕厥(sidération)”

相联系:一切都在那里,我们可以说整个星空的繁星都在那里——因为从词源学上来讲,sidéré指的是心在繁星之中(来自拉丁语sidus,意思是:星星,繁星)。于是,一切都满足了,没什么要说的,没什么要想的。身体的需求引发情感(作用于乳儿的口欲阶段),但没有任何想象。

渴望(désir)这个词中的“dé”是个否定前缀:我们dé-sidéré,意思就是我们失去了那些美丽的繁星。我们甚至可以补充:一旦禁止乱伦的法令得以内化,我们就不会再将它找回!原初满足的第一个源头丢失了,这一缺失引发了心理转化:幻想能够寻回曾经的满足,想要找到一些想法理解这种缺失……因此,眼前的爱的对象就会让人想起失去的爱的对象,但前者永远不能代替后者:在寻找满足的过程中,渴望靠缺失而获得满足,我们停留在快乐的层面。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情欲是爱人承受或表现出的一种暴力,爱则是一门将爱恋者与爱的对象、将幻想与现实、将失去的与眼前拥有的相融合的艺术,是一门将情欲原始冲动与爱的需求相融合的艺术。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或创造缺失,为了渴望得以存续或重新回来……第二部分个体成长中的爱与爱的缺失

想要克服爱缺失所带来的痛苦,就需要理解缺失的起源。人们会感受到痛苦的强度,而无价值感则并不仅仅源自于当前的事件。我们可以找到证据:面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崩溃昏厥,有的人迎难直上。所以,是成长过程中构建的个人行为使我们做出应对。我的韧性,你的韧性……

可以说,我们提到的韧性是芦苇的能力,橡树则不具备。这个词其实首先被用于描述金属的韧性;也就是说挤压或扭曲后能够恢复原形的能力。

这一概念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可能是因为它所暗含的希望意味。我们不仅在心理学领域提到“韧性”,在生物学、航空学、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也同样如此。事实上:“韧性”让人想到,无论经历了何种创伤,我们总能走出来;我们比我们想象得更有能力……从这里引申出:我们可以克服任何困难,跨越任何关口!

除了具有科学概念外,“韧性”已经成了消除求助想法的合理观念:受害者独自走出困境其实更好,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使他们陷入被动状态;对于失业者也是如此,我们对他们保护过度……由此推断,所有能让我们或多或少想到国家保障援助的,都是有害的。在只依靠自己力量做出行动的时候,人们会对自己有更积极的自我评估。然而,如果忽视了那些没办法靠自己实现重建的人,这种说法就显得有害了,在极力推崇那些自我实现人物的同时,为放弃团结互助提供了辩解。在一些企业和家庭中甚至如此对“韧性”进行滥用:我们怎么对待他人都可以,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自我恢复……就像民间智慧所说的那样:“他会好起来的!”

最初被使用时,“韧性”还没有被预示着如此糟糕的未来。

心理学家沃纳(Werner)和史密斯(Smith)曾在1939至1945年期间对夏威夷一个小岛上的流浪儿进行研究,并最早提出了“韧性”的概念。对七百名儿童追踪研究了三十年后,他们找到了其中的200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考虑到他们儿时经历过贫困、饥饿、侵犯、暴力、为了谋生而犯罪,心理学者们预计他们的现状会很糟糕。然而令研究者惊讶的是:他们中四分之一的孩子克服了自己的创伤,学会了读书写字,并且成家立业。对他们成长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孩子都在很小的时候获得过爱。或许,他们因此得以通过积极的内核重建自我。法国心理学家鲍里斯·西瑞尼克(Boris Cyrulnik)重新采用了这一概念,并将之在法国推广。鲍里斯·西瑞尼克补充说明:有韧性的人通常都具有将创伤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能力,有时还会将其加工成艺术作品。

两个关键点有利于培养“韧性”:曾经经历过的幸福,以及将创伤表达出来。这两点并不会让精神分析学家感到意外:每个病人都会这样做,他们回顾自己的故事,将其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们在这一章中要探讨的。当然,我们会采取较为普遍的方式,而非针对每位读者的独特性。所以读者会形成自己的个人解读!

在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哪些爱的担保或爱的缺失会促进或损害个人发展?哪些又会对自发韧性产生作用?04出生前即被爱孩子的出世要有两代人的期盼-孕育-失恋后得到的孩子-消失的父亲-通奸生下的孩子-母亲去世或失踪-父亲去世-作为替代品的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地位-母亲的怀孕体验

孩子出生之时,条件与环境已经决定了孩子是否被爱及被爱的程度。

同本书之后的内容一样,我们这里的一些内容有时会显得决断、尖刻。为了清晰明确,我们先快点进入基本概念甚至是图解之中。每个人的真实性都是复杂多变且特别的!我们在这里要提出来的,其实是地图而不是疆域:一些标记可以帮助我们在爱的领域自我定位,这样也更为实际。孩子的出世要有两代人的期盼

期盼孩子的出世是今后爱孩子的保证。但爱人们对孩子的渴望来自哪里?这种期盼很早就在孩子身上构建,取决于孩子与父母的同一性,也取决于孩子摆脱俄狄浦斯期的方式。

对于女性来说,对孩子的渴望首先根植于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一些针对不孕不育女子的临床记录使得我们找到了这一关系中的一些关键点。我们知道,有时,女性不孕并非因为无生殖能力。从生理上看,她的恋人也“没有问题”,但他们却一直没有孩子……这些临床记录让我们看到,一些家长在儿时遭遇的负面条件使得他们不想要孩子。相反,一些正面条件构成的“史前”因素则促使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临床记录也证明这一问题会受隔代影响:家长爱孩子的方式受他们与自己父母间关系的影响。我们甚至注意到祖母同其母亲的关系常常会使情况更明了。不过,虽然这些特征会存在于不孕不育的病例中,但也并不会必然导致不孕。

第一个发现:心理上不孕的女性,其母亲也通常不太女性化;也就是说她完全靠自己生活,几乎不需要男人,也不把父亲作为爱的对象。虽然女孩不能像女儿渴望父亲那样将自己与母亲视为同一。她仍然靠无意识的同性恋关联依赖于母亲原始而强有力的形象。我们或许可以说,她感觉自己被母亲入侵了。如果她想要获得相对的独立,就要攻击母亲。她不能接受女性的被动,因为这只会让她无意识地屈服于让她感觉全能的母亲。她通常会选择采取“伪男性”的态度,拒绝自己的女性欲望。

她想要通过成为母亲而结束自己作为女儿的身份,但她没有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之前提到过:父亲被弱化),在其无意识的幻想中,她同自己的母亲拥有孩子:但她的身体对此是拒绝的。

拒绝怀孕也表明了心理特点所发挥的作用,这次是对怀孕而非生殖力有影响。我们遇到过这种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情况:一位女士觉得肚子疼。是阑尾炎吗?医生诊断后告诉她没什么问题……但没指明她已经怀孕六个月了!三个月后,她觉得自己是消化不良而肚子疼,之后在家里生产了。同我们想象的相反,这些女性在心理上不想要怀孕,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有神经方面的疾病。无意识地拒绝要孩子源于因人而异的个体创伤。

对于男人来说,潜意识里对孩子的渴望也是在童年时形成的。这开始于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他也想像妈妈一样在肚子里孕育孩子;在俄狄浦斯情结出现时期,这种渴望在他将自己与父亲视为同一后被抑制。在无意识的幻想中,性从来都与孕育相关联:做爱就是造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男性常常会因为不孕不育而阳痿。同时,孕育对于男人来说则更具有象征性:生孩子是为了传承。同男性相比,母亲则会看到更多的情欲。孕育

孩子在出生前就被爱。孩子在一个女人对这个男人的爱中逐渐变得清晰,她想同他拥有一个孩子;在男人对女人的爱中,孩子也先是在想象中被渴望的。将要出生的孩子受益于这种氛围。孕育孩子的伴侣之间的爱是孩子将要体会到的自爱的起源。

如今,受孕可以由医学控制,生孩子与生育决定相关;有时甚至可以制造孩子。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合理地做出决定却无须心理上的渴望作为支持:准妈妈的年龄,能取得的职位等。在避孕手段出现之前,潜意识中,一个孩子的“降生”是被期待的。由于无法掌控孩子的出生,人们将孩子视为上天的礼物,而非计划的产物。从某种方式来看,孩子被“强加”于父母,突然具有了特殊的存在,而这也并非是孩子决定的。因此,对于孩子的期待是受很多条件影响的。生孩子,不做爱!雅克·泰斯塔德(Jacques Testard)是创立试管授精的先驱,他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成了无法控制局面的事端制造者。他在自己的发明成功之后开始动摇、担心:这一发明超越了他“治疗”的初衷,被一些“社会因素”介入,医学过渡到了优生学。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正常”的孩子,也就是说符合我们所有愿望的孩子:眼睛、头发的颜色,性别,等等。科幻有一天会变为现实,这当然也“多亏了科技进步”:所有孩子都会在试管中被孕育,胎儿在人工环境下成长,这当然也为母亲们免除了痛苦。我们还可以在将卵子、精子存入“银行”后让自己绝育。更好的则是我们可以再生自我:“人类可以繁育出同自己完全一样的后代,而无须让伴侣的基因‘污染’自己的基因。”他说。用匿名者的精子或卵子生育已经是一种拒绝他者的方式了。自我繁殖则会是自恋主义的胜利。在雅克·泰斯塔德(Jacques Testard)看来,这一行为性的革命将与新自由主义观点完美匹配。他指出:个人成为生育消费者,其自主性将与严格的生育控制相结合,由“同情却具有支配性”的生物医学实现,政治决策者将其付诸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最好的世界”!最后,人们会节制欲望和爱情关系,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们太善变了。

我们还要补充一点:因意外而出生的孩子,甚至是强奸生下的孩子也并不一定是在潜意识里被排斥的孩子。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rançoise Dolto)指出,如果没有流产,就说明母亲潜意识里想要这个孩子,想要让这个孩子存活下来。虽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强调生命力量的治疗策略,但这种说法也并不是错的!同不孕不育一样,很多流产都是心理因素的结果。所以,还是要关注潜意识中的欲望。

如果我们想要调查那些决定我们出生的欲望,我们不应该关注与那些被公开表露的感情,因为这些感情通常是在家族中流传的故事。要寻找的是被藏匿、被隐含的东西。我们知道孩子的孕育也通常是家庭的秘密!

我们一起来审视一下家长常常会有的那些秘密动机,不过他们通常对这些动机并无意识。失恋后得到的孩子

有时,男性或女性会为了从刻骨铭心的失恋中走出来而结婚。我们因此会提出疑问:和谁结婚,在潜意识的欲望中,孩子是否被孕育?和配偶,还是和理想情人?这种情况对孩子的爱会产生什么影响?孩子会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个隐含的信息:你(真正的)父亲并不是你(渴望的)父亲。这可能会让人变成疯子,也可能让人变成天才!毕竟,这也是圣母玛利亚该向儿子耶稣传达的信息。离我们更近且更真实的,是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的例子。他的母亲爱着一位叫作路易的男子,但这名男子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杀。母亲同路易的兄弟结婚,并给孩子取名为……路易!在其回忆录中,哲学家路易讲述了自己有多么讨厌这个名字。按照精神分析法,他在这个名字中看到了他母亲对他父亲的兄弟,那个她爱了一辈子的人的承诺;也看到了自己的那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叔叔(伯伯),而自己正是前者渴望拥有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路易·阿尔都塞最后在一所精神病医院里去世。消失的父亲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父亲的缺失。男方在让女方怀孕后消失……他离开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无论男性是否承认其爱情行为,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爱的缺失。如果事件没有被解释说明,就会成为孩子心理上的空洞,即使在他成年后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把这个空洞比作为一种残疾:孩子就像是少了一条胳膊或是少了一条腿。所以,在合适的时候,母亲一定要说出生育孩子时的情况。

我们通常会在这时带着大家回顾一个被遗忘的差别:除非将人类理解为跟其他动物一样,否则,我们不会将“亲本父(精子提供者)”与“父亲”相混淆。父亲之所以成为父亲,是因为他承认了自己的孩子:父亲身份首先是一个象征性行为。这就是为什么至少要区别精子供应者与父亲的概念(“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这一说法被篡改,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亲本父”这种说法)。父亲是教育、抚养、疼爱孩子的那个人,他会传达给孩子文化、理想、生活方式……姓氏(多数情况下)以及象征性的亲子关系。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则用“父亲”与“爸爸”两个概念加以区分。父亲指的是孩子生物学上的起源,爸爸指的是赋予孩子人情味的那个人。她的这种区分当然也可取。继父的接纳一年之后,罗伯特给他取了名字……两年后的一个晚上,罗伯特被一个捉摸不定的念头驱使着,决定去学校接他。孩子出其不意地用纯真的声音对他说:“爸爸!”这是个空落落而无意义的词语。孩子并没有细想这话,只是注意到男人听到后像是被击了一拳,仿佛是呼吸困难引发的昏厥,但仅此而已,他的嘴里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们牵着手,沉默地走在狄德罗路的人行道上,淹没在其他孩子和家长中间,淹没在欢笑的喧嚣中……还需要几星期、几个月,他也记不得还要多久,才能让这个词语平复下来,找到属于它的脉搏和神经。但此时此刻,彼此的接纳已经达成,但还需要小心和观望的态度。通奸生下的孩子

还有一种情况是通奸生下的孩子。之前,丈夫被认为是父亲。但自从司法将亲缘与权利相结合之后,就可能引发对于亲子关系的调查(更类似于对于亲本父亲的调查!),基因分析可以将父亲身份转移至一位情人,从而免除丈夫扮演的父亲角色。

孩子从来不会被秘密彻底瞒骗,他/她总会察觉到一些东西。即使没有被告知实情,他/她也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虚假的境遇之中,一切都显得不对劲……母亲如果对孩子隐瞒一些东西,孩子就会觉得她总是对自己撒谎。如果孩子有一天知道了实情,他/她与母亲的关联会被打破,他/她会觉得自己之前经历的生活都是错误、无意义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