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温病辨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7:08:46

点击下载

作者:李鑫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学活用温病辨证

活学活用温病辨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活学活用温病辨证作者:李鑫辉排版:KK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1ISBN:9787513234535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温病学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积累的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光辉灿烂的温病学横贯千年岁月,《温热论》及《温病条辨》铸就了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开创了温病辨证体系,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温病名家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学术思想就像世代薪火相传的火种,点亮了世代相承的中医学子智慧之灯。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演变和临床特点为基础,阐发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从而为确立温病的治则和遣方用药提供依据。叶天士以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将卫气营血的表里层次用来概括病变的浅深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吴鞠通所倡导的三焦辨证,起源于《内》《难》经,发扬于温病学派,三焦辨证能反映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从人体纵横两个不同的角度,揭示温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是研究和治疗温病的重要辨证体系。

本书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纲”,以临床疾病为“目”,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为温病学概述、温病学历史沿革、温病学的临床意义。第二章从纵横两大特色辨证入手,阐述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与临床运用。第三章为温病学特色诊法。第四章至第七章阐述温热类、湿热类、温毒类和温疫类温病的特色辨治,每一章从特色辨证理论到具体临床运用,从名医名家阐述到现代疾病应用,精选名医验案,以拓宽中医学子辨证思维,提高中医学子临床辨证能力,传承中医辨证精髓。全书内容紧扣温病学特色辨证理论,提纲挈领,纵横明晰,文献丰富,精当翔实,理法方药赅备,很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学习温病辨证乃至拓宽中医辨证思维、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能力的重要参考书。李鑫辉2016年8月第一章 导 论一、温病学概述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其辨证体系——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更是中医临床各科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温病学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方式和处方用药的特色,是中医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非常深远。临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各科,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急性外感热病都可参鉴温病学理法方药进行诊治。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SARS”“禽流感”等传染病,用温病理论指导诊治,功效卓著。所以,温病学的学术贡献是巨大的,其学术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

温病学教学对于加强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提高其临床诊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创自建中医药高等院校以来,温病学一直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温病学课程建设,对于温病学自身的学科发展,对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意义重大,同时对中医其他各学科的发展也可起到促进作用。

1.温病学研究的对象

温病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温病,广泛见于临床各科,相当于西医学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不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男女老幼均可得病,而且大多发病急骤、发展迅速、变化多端、病情较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留下某些终身难以康复的后遗症。传染性疾病还可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甚至造成大规模的流行,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并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

2.温病学主要任务

温病学主要任务是研究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进而掌握其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温病的特点

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具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理论上确立温病概念的基本内涵,也是临床上鉴别温病与非温病的主要依据。概而言之,温病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4.温病的范围

温病是外感热病中性质属热的一类疾病,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外感热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几乎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根据历代中医文献记载,温病范围是随着温病学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明清之前,温病所指范围较局限,多数医学文献中所说的温病仅指发生于春季的一种性质属热的外感热病。明清以后,随着温病学的发展,温病的范围扩大为包括一年四季多种外感热病在内的一大类疾病。如《温病条辨》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基本概括了温病的范围。教材中介绍的温病主要有风温、春温、暑温(包括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温疫、疟疾、霍乱等。另外,尚有一些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如湿热痢、湿热黄疸、麻疹、风疹、水痘、痄腮、百日咳、白喉等,它们的性质和特点都属于温病的范筹。温病学所讨论的病种与西医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与许多急性传染病有关。如多发生于冬春季的以肺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中医多诊断为风温,西医则多诊断为肺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中医多诊断为湿温,西医则多属肠伤寒之类等。

5.温病辨证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演变和临床特点为基础,阐发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从而为确立温病的治则和遣方用药提供依据。叶天士以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为基础,以卫气营血的表里层次概括了病变的浅深及病情的轻重程度。温邪一旦入侵人体,一是防御机能被激发,可出现一系列的抗邪反应;二是温邪可导致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一般而言,卫、气分的病机变化以功能失调为主,营、血分的病变以实质损害为主。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在于明确病变深浅层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了依据。三焦辨证起源于《内》《难》、发扬于温病学派、为吴鞠通所倡导。三焦辨证能反映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从人体纵、横两个不同的角度揭示温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的,是研究和治疗温病的重要基础。温邪侵袭人体,会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以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的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辨析出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及病变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等是温病辨证的基本特点。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对临床外感病与各科热证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6.温病的诊法

温病常用诊法主要包括辨舌、验齿、辨斑疹和白及常见症状。

辨舌是温病诊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凡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津液盈亏、邪正消长、病情轻重、病位浅深、预后好坏等,都能客观地反映在舌象上,并可以区分病邪类型,辨析病变所在,了解病势进退,判断津液存亡,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舌内容包括,辨舌苔——色泽、厚薄、润燥(反映卫分、气分病变),辨舌质——色泽、润燥、形态(反映营血分病变),辨舌态——强弱、痿软、短缩、卷曲、斜颤、胀大。

斑疹是许多温病在病变过程中肌肤上出现的红色皮疹。斑与疹的形态及其成因有所不同,在临床上的诊断意义也各异。通过观察其色泽、形态、分布等情况,并结合全身的表现,有助于了解感邪的轻重、病变的浅深、气血津液的盛衰、病势的进退及预后的顺逆等情况,对于温病的辨证及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斑疹的辨查受到了温病学家的高度重视。白是在湿热性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内含少量浆液。诊查白对于辨别邪正的盛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自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辨白的诊断方法以后,白的诊查亦得到了温病学家的关注。

发热、口渴、汗出异常、神志异常、痉、厥脱等症状是在温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这些临床症状是温邪入侵人体后,邪正相争引起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发生相应病理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的病因病机可引起各种不同的症状,而同一症状也可由不同的病因病机引起。所以认真辨识温病中常见的症状,特别是辨别温病的一些特有的症状,有助于探求温病的病因病机,分析邪正消长的态势,是准确辨证、确立治法的重要依据。

7.温病的治则

温病的治疗是在温病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在分析病因、病位、病机、邪正消长、有无兼夹等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治法,选用适合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整机能,扶助正气,从而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温病的治则,除了中医学对温热病治疗的一般原则,如“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等外,作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成部分,有针对温病特有病机变化而确立的治疗原则,即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卫气营血治则指出,邪在卫分主要用“汗”法治疗。“到气才可清气”强调了清气之法是针对邪入气分之证而用。至于对营分证用透热转气法,是指在清营之剂中配伍轻清宣透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等,以使营分之热能透出气分而解。对血分证的治疗,则强调在凉血的同时注意散血。

吴鞠通在三焦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就是卫气营血治则和三焦治则。三焦治则提出治上焦病应“轻”,其含义除了用药应主以质轻透邪之品外,同时也包含了治疗上焦病证所用药物一般剂量宜小、煎煮时间宜短等含意。对中焦病证的治疗重视“平”,体现了对该病证的治疗应以祛除病邪为主,邪去而正自安。对下焦病证治疗主以“重”,是指所用方药宜性质沉降重镇,多用介石类药物,且用药剂量宜较大、煎煮时间较长等。

综上所述,卫气营血和三焦治则都是针对病证的不同病理特点而确立的。此外,对温病的治疗还应注重祛除病邪、重视固护阴液等。

温病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医学家与温热病做斗争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防治各种温病范围内的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温病学历史沿革

温病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战国至晋唐时期——萌芽阶段

随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先后问世,中医学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此时期的诸多文献对温病也多有提及。如《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仅《素问》中提到温病病名的就有60多处,散见于11篇中。其中有几篇论述与温病关系密切,如《素问·热论》《素问·刺热》《素问·评热病论》《灵枢·热病》。另如《素问·本病论》《素问·刺法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虽未以热病作篇名,但论述了许多有关热病的内容,也是研究温病的经典文献。《内经》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脉、治等方面都有论述。

在病因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另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论述了非时之气是导致温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在脉证方面,《内经》突出了温病的温热性质。如《灵枢·论疾诊尺》有“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的论述。

在治疗方面,除《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等治疗原则外,《灵枢·热病》还提出了“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之说。

在预防方面,重视正气抗御邪气的作用,如《素问·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时还强调应“避其毒气”。

在温病的预后方面,《素问·玉版论要》提出了“病温虚甚死”的观点。

从概念上讲,《内经》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畴,《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亦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进一步明确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将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之中。《伤寒论》则在广义伤寒的范畴内论述温病。简明地描述了温病初期热象偏盛的临床特点,所谓:“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其六经辨证纲领,对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的创立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伤寒论》虽未明确提出温病的治疗方剂,但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治法及其相应方药亦可适用于温病,为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伤寒论》之后至晋唐的一些医学著作,对温病也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如晋代王叔和提出寒邪“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如《肘后备急方》说:“岁中有疠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说了外感乖戾之气而为病温的情况。《诸病源候论》亦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还记载了许多防治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治疗温毒发斑、葳蕤汤治疗风温、犀角地黄汤治疗温病内有瘀血之吐血证,以及《肘后备急方》所载屠苏酒预防温病交相染易,《备急千金要方》用太乙流金散烧烟熏之以辟瘟气的方法。

可以说,晋唐以前对温病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概念上将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畴,虽有论治温病的一般原则,但方法尚欠具体、全面。故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温病学的萌芽阶段。

2.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明确了温病与伤寒的区别,认识到用伤寒的理法方药治疗温病的局限性,从而逐步从理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变革,创立新说,促进温病逐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在宋代,医者多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通治温病。宋代一些研究《伤寒论》的名家,如韩祗和、庞安时、朱肱等人,在深入研究《伤寒论》和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温病与伤寒的区别,并反对墨守经方不变,提出应当变通《伤寒论》治法以治温病。如韩氏在《伤寒微旨论》中批评那种对仲景方“竟不能更张毫厘”的作法,甚至提出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以桂枝汤为例,因时、因地、因人加减,为活用经方做出示范。朱肱继庞氏之后在《类证活人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见解,认为“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有桂枝证,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虚寒者,正用古方,不再加减也”。

金元时期医学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了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的主张,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便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在理论上,他根据《素问·热论》重申伤寒六经传变俱是热证、非有阴寒之证,创造性地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之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辛散解表、寒凉清里的表里双解剂。刘氏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所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首推元代末年的王安道。王氏认为应当从概念、发病机理、治疗原则上将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开,其在《医经溯洄集》中说:“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并揭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因而主张温病的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至此,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由此可见,宋金元时期,温病学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在不断变革的基础上,逐渐从《伤寒论》体系中分化出来。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温病学的成长阶段,也可称为变革分化时期。

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明清时期,众多的医家在总结、继承前人有关温病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践体会,对温病学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入研究,编著了大量有关温病的专著,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论治诸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故这一时期,可称为温病学的形成阶段。

明代医家吴又可著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明确提出温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其性质完全不同,对温疫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病因方面,提出温疫是感受杂气所致,杂气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故又称作异气,其中的疠气为病颇重,众人触之即病。杂气具有致病的特异性,包括“偏中”性,如“人病而禽兽不病”;不同的杂气引起不同的疫病,即“各随其气而为诸病”;以及“专人某脏腑经络”的病位特异性。在病机方面,认为杂气从口鼻而入,始客于膜原,邪溃则有九种传变,大凡不出表里之间。在治疗上强调祛邪,创立疏利透达之法,并欲求针对温疫的特效药物,即“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需一药之到而病自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

清初医家喻嘉言,在《尚论篇》中提出瘟疫三焦病变定位,及以逐秽解毒为主的三焦分治原则,并对秋季燥邪为病的病机和治疗做了较深入的论述,将《内经》“秋伤于湿”,修订为“秋伤于燥”,创制了治疗燥热伤肺证的清燥救肺汤。

在清代众多医家中,温病大师叶天士对温病学所做出的贡献最为突出。由叶氏口授,其门人笔录整理而成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该篇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邪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大法等,指明新感温病病因是温邪,感邪途径从口鼻而入,首犯部位为手太阴肺,其传变有逆传和顺传两种形式,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以阐明温病病机变化及其辨证论治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有关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和辨白等。此外,由其门人所辑的《临证指南医案》保留了许多叶氏治疗温病的验案,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为后世论治温病提供了范例。

与叶天士同时代的医家薛生白,立湿热病专论,所著《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做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温病学内容。此后,温病学家吴鞠通以《临证指南医案》有关验案为依据,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著成《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吴氏总结出的一整套温病治疗大法和有效方剂,使温病的辨证与治疗臻于规范、完善。此外,清代戴天章的《广瘟疫论》、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等,都在吴又可《温疫论》基础上,对温疫的病因、病机、诊法和辨证论治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并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旁考他书经验,经纬交错,著成《温热经纬》,系统地勾勒出温病学理论体系,对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温病学理论和证治做了较全面的整理,促进了温病学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至此,温病学在中医热病学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孕育发展、变革分化,最终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后来,出现了对温病学的评价及与《伤寒论》的关系等的激烈的学术争论,这就是中医学影响甚大的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

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包括于其中,《伤寒论》已经具备了温病证治的完整内容,温病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为陆九芝,他主张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指导温病证治,认为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学术见解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而温病学派的基本观点则是强调温病与伤寒为外感热病的两大类别,其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概念不容混淆,治疗必须严格区分。尽管《伤寒论》中有关于温病的内容,但毕竟“详于寒,略于温”,因此主张温病必须脱离伤寒范围,另立新论以“羽翼伤寒”。

4.近现代研究与发展

从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温病学有了新的发展。绍兴名医何廉臣编著《重订广温热论》,将温疫学说与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热学说有关的内容相融合,推广用于一切温病,该书理论深透详明,尤其对伏气温病见解独到,各家精论兼备,古今验方验案评述精当,影响甚大。何氏又征集当时全国各地名医四时六淫病案,以及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疫痢等传染病医案,严加选择,精当评述,编著《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该医案涵盖了温病的主要内容,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河北盐山张锡纯于温病学贡献颇多,其《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许多自拟的治温病的方剂及医案,尤其对白虎汤和生石膏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经验丰富,匠心独运。福建吴锡璜撰《中西温热串解》,力图以西医理论阐明中医温病有关病机和证治,书中《叶香岩温热论注解》一章有一定新意。江苏孟河丁甘仁著《喉痧证治概要》,对烂喉痧的治疗独具心得。

20世纪50年代以后,温病学理论及防治经验被广泛用于温病的防治。1954年我国部分地区乙型脑炎流行,石家庄地区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被医学界认可,引起广泛关注。几十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对于防治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其独特的功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泌尿道感染等,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预防医学方面,1958年至1959年开展的群众性除害灭病工作,用中草药灭蚊、灭蟑螂、灭臭虫、杀蛆虫等取得了一定成效,显示了中医中药特别是温病学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价值。

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系统研究整理,特别是结合教材编写,使温病学基础理论更加系统、规范、科学。广泛开展学术讨论,特别是针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机实质研究、新感与伏邪的争论,“寒温之争”及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的研究、温病治疗中的“截断疗法”、温毒的致病作用、温病伤阴及养阴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同时,温病学古籍整理亦取得了成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出版社影印、重版了不少温病学著作。并组织专家对其中的重要的古籍进行了考证、点校,相继出版了一批温病学原著韵译注、类编、类解、白话解等。此外,名老中医研究温病的专著、医案、医话等的出版亦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在教育方面,1956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建立,温病学被列为中医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主干课。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组织编写了多版本面向不同专业的温病学教材,使温病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逐步提高,确保了温病学教学质量。1978年以来,部分中医院校先后招收温病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使学科教育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温病学的临床意义《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称为“四大经典”。温病学说萌芽于战国时期,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历代诸多医家对其深入思考、临床体会而总结得来的临床经验,并将其凝练、升华为理论,即为温病学说。可以说,温病的病因病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都根源于临床,是古人在对热病长期的临床经验中凝练而成的,是宝贵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这些理论反过来也有效地指导并提高了温热类、湿热类疾患的临床诊疗及疗效。温病学说源于临床,指导临床,并且经受了临床的不断验证,是一门极具价值的临床学科。正是鉴于其临床价值,故被誉为“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说是古人与温热类、湿热类疾患临床斗争的经验总结,因此其卫气营血、三焦辨治理论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也广泛指导于临床各科。温病学说不仅颇具临床价值,而且因为探讨了温热、湿热类疾患的病因病机、诊断、辨治、传变规律等,亦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极大丰富了中医四诊内容。临床内科疾患,但凡符合温病临床特点的,皆可以采用温病辨治理论治疗。温病的三焦辨治理论更是突出了治疗中照顾到脏腑功能的重要性,如吴鞠通提出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观点,对内科杂病的治疗也颇具指导意义。同时温病中湿热疾患的辨治更是精深,辨湿热孰重孰轻,分三焦论治,同时还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上下分消、行气祛湿、淡渗利湿等不同,体现了温病辨治理论对临床内科疾患的指导意义。

温病,是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也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辨疾病病机由浅入深或由深出浅的动态变化,而任何疾病均存在浅深变化的规律,因此,卫气营血辨证就必然有其广泛的意义。

以冠心病辨治为例,该病舌绛暗者有之,舌绛无苔者有之,舌绛苔腻者有之,舌紫暗者有之,舌绛苔腻心痛烦躁者亦有之。舌绛即病变深入血分血络,为血热络脉疲滞的象征,叶天士凉血散血法和独特的治络手法是其重要的治法。另外,舌绛无苔甚则真心痛者,可由肾阴不足,奇经阴维失养,经脉挛急所致,三甲复脉汤、救逆汤为其重要治方;舌绛而苔腻者,为夹秽湿郁伏,可先用达原饮燥湿逐秽;舌紫暗者,即叶氏所云:其人素有痕伤宿血在胸膈中,夹热而搏,当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牡丹皮等;舌纯绛鲜泽、心痛烦躁者,即类似《温热论》所云之包络受病,“宜犀角、鲜生地黄、连翘、郁金、石菖蒲等”。邪闭包络不仅见神昏一症,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认为:络者,络脉,有阴络阳络之分,阴络即肺、脾、心包、肝、肾、冲、督之内络,据此可以认为,冠状动脉属心包络,烦躁、真心痛是心包络脉阻闭的征象,开窍法是冠心病络闭症的重要治法。如该病见舌由绛转红,即病机由血分渐出气分,由重转轻,由深转浅,当从气分法论治。仅此,卫气营血辨证在指导杂病辨治方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温病条辨》载: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需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需竖看。与《伤寒论》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可见,三焦辨证和六经辨证一样,对杂病的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三焦辨证的实质是辨析疾病病机所在脏腑及其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此法就必然能够应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中。

仅以萎缩性胃炎为例,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略进行论述。该病属于中焦病,但可分兼湿、不兼湿、胃阳不足、胃阴不足、胆胃失和等,可用《温病条辨》下列方证作为辨治的依据:①小陷胸加枳实汤。主治按之胸下痛,得水则呕,小便短,大便秘。吴塘认为:此由湿郁中焦,水不下行,胃气不降所致,以黄连、瓜蒌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强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半夏强胃,枳实开幽门,均为鞠通经验之谈。②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主治不食不饥不便,心下痞。吴塘认为:心下痞满,湿热互结而阻中焦气分,故以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③三香汤。主治不饥不食,机窍不灵。吴鞠通认为:此证从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瓜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栀子轻浮微苦清热,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④益胃汤。主治“胃阴虚”“不思食”。吴鞠通指出:此由中焦胃用之阴不降,胃体之阳独亢,故以甘润法救胃阴,配胃体,则自然欲食,断不可与俗套开胃健食之辛燥药。⑤加减人参泻心汤。主治胃阳受伤,阴汁被劫,偏于阳伤为多,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者。由此可见,三焦辨证在指导杂病辨证论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病学理论和方法可与西医学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借鉴。用温病学理论分析西医学有关疾病的研究成果,在中西医两种认识之间可进行广泛的网络性联系,以期在宏观辨证的同时进行微观辨证论治的研究。例如,腔隙性脑梗死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医宏观辨证难以见微知著,如能结合微观诊断和西医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将之与叶天士的络病论和何廉臣的邪闭包络理论进行联系,提出较为深入的辨治思路。从温病学角度审视西医基础医学如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之与温病学理论进行广泛的联系,以期使温病病因、病机、发病学等理论不断创新。

例如,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西医学认为自身免疫因素在该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认为80%的病人与寒冷、潮湿有关。结合西医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用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的湿热或寒湿理论认识该病,提出与其他临床学科完全不同的辨治思路,实践证明,用温病祛湿法治疗该病可取得理想的疗效。以药理学、制剂学的方法,从事温病名方的药理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清开灵注射液的研制成功已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对此,我们已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如邪入血分病机的实验研究等。

由于温病广泛存在于各科疾病中,且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出现温热特性也属温病研究范畴,因此温病学的研究范围是非常广的。

温病学说由临床而来,历经临床验证,其理论已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指导温病范畴疾患的诊治。其源自经典,亦成为经典,温病学说无愧于经典学科的称号,值得当代中医学界研究、学习和临床运用。第二章 温病特色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既是分析温病发生发展病机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指导,对温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证候类型,明辨病位,分析病机变化,掌握传变规律,判断病势轻重,能为确立治法提供依据。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形成于清代。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营卫气血由水谷化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卫敷布于肌表,气充养全身,卫气行于脉外,营行于脉中,化以为血,营养人体。卫气营血分布的表里层次差别和化生的先后不同,引申说明温病病变的层次、阶段,以及病情轻重程度。卫气营血的作用各不相同。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通过卫气的温养分肉、皮肤使肌表固密,外邪难以入侵。气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及整体防御机能的体现。营血的功能是营养机体,血是奉养人体最精华的物质。因此,可根据卫气营血功能的失调和实质性损害,判断病变性质,确定证候类型。

三焦辨证理论也源于《黄帝内经》,其中描述了三焦的生理特点。三焦是一个集气化、升降、转输、沉降、开阖于一身的人体内隐态大通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最早、最系统地对其生理功能的表达。

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倡导。吴氏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将温邪作用于三焦所属脏腑导致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所产生的复杂纷繁的临床症状归纳为证候类型,从而确定病变部位及其浅深层次,确定病变类型及证候性质,为确立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在辨别脏腑病机变化,确定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和证候类型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而三焦辨证还能用于说明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向,判断温病的预后。第一节 卫气营血特色辨证一、卫分证1.证候、病理及转归(1)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不同性质的温邪(如风热病邪、燥热病邪、湿热病邪等),入侵卫分所产生的临床特点尚有差异。(2)病理:①温邪对人体的作用:卫受邪郁,肌肤失于温养而见恶寒。邪留肌表,卫气受阻,郁而不伸,腠理开阖失职,则无汗或少汗,温邪袭表,阳热上扰清空而头痛。肺经热郁,清肃失司则咳嗽。温邪伤津则口渴。②卫气的抗邪反应:正气抗邪,邪正相争可致发热。虽然温邪抑郁卫阳而恶寒,但因温邪属性为阳热之邪,故恶寒较轻而短暂。总之,温邪袭表、肺卫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是卫分证的病理特点。(3)转归:卫分证一般病变层次最浅,且病变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其转归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若正气未衰,加上及时恰当的治疗,温邪受到顿挫,可以从表而解。②若感邪过重,或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温邪可从卫入气。③因病人心阴素虚,温邪可由卫分而直接传入营(血)分,出现险恶证候。2.临床应用(1)临床常运用于风温、秋燥、湿温、大头瘟、烂喉痧等见风热犯卫、燥热犯卫、湿热阻肺、毒壅肺卫等肺卫见症的辨证。(2)现代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乙脑、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等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卫分证颇为相似,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治。3.温病名家阐述

叶天士《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4.临床案例举隅

案一:风温案

王幼,发热八日,汗泄不畅,咳嗽痰多,烦躁懊,泛泛呕恶,且抽搐有如惊风之状。腑行溏薄,四末微冷,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前医作慢惊治。用参、术、苓、半、贝、齿、竺黄、钩藤等。烦躁泛恶益甚,此乃风温伏邪,蕴袭肺胃,蓄于经络,不能泄越于外,势有内陷之象。肺邪不解,反移大肠则便溏;阳明之邪不达,阳不通行则肢冷,不得与慢惊同日而语也。况慢惊属虚,岂有烦躁懊之理;即曰有之,当见少阴之脉证。

处方:荆芥穗4.5g,粉葛根6g,蝉衣2.4g,薄荷2.4g,苦桔梗2.4g,淡豆豉9g,银花9g,连翘4.5g,赤苓9g,枳实炭4.5g,炒竹茹4.5g,藿香梗4.5g。

二诊:服疏透之剂得汗甚多,烦躁泛恶悉减,面额项颈之间有红点隐隐,即痧疹之象。咳嗽痰多,身热不退,舌质红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伏温之邪有外达之机,肺胃之气阻塞不宣。仍从辛凉清解、宣肺化痰,冀痧透热退则吉。原方去豆豉加紫背浮萍。

按:此案曾被误诊为慢惊,实为风温伏邪蕴袭肺胃,势有内陷之象。丁氏虑患儿有痧疹而不能透出,遂以疏透为大法。此案始终以辛凉清解、宣肺化痰为治则,方用银翘散加减,配伍精当,主治明确。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案二:风温案

李某,女,3岁,1984年3月11日初诊。发热7天,微恶风寒,头痛咳嗽,住某院儿科病房。查白细胞18.7×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粒细胞20%,体温39.7℃,听诊两肺上野有水泡音,诊断“肺部感染”。住院后用青霉素、链霉素、先锋热不下。会诊时,患者高热,无汗,咳嗽微喘,口渴,舌边赤苔白干,脉浮数。辨证:风热犯卫。治法:辛凉解表,宣肺透卫。

处方: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0g,杏仁10g,桑叶10g,甘菊10g,桔梗10g,牛蒡子5g,薄荷5g,芦根30g,前胡5g,甘草3g。水煎频频饮之。

药后得微汗,身热稍轻,咳嗽有痰,舌苔薄,脉滑数,表闭已开,里热尚未除,宜清解分利。

处方:金银花15g,黄芩5g,连翘10g,前胡5g,花粉10g,橘红5g,枇杷叶10g,桑叶10g,桑皮5g,水煎饮之。药后汗畅出,身热退,诸症皆除。

按:此案实为风热犯卫,张氏以辛凉解表、宣肺透卫为主要治则。方用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配伍精当,主治明确。

——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案三:喉痹案

某女,30岁,1994年10月1日初诊。咽痛3天,伴咽痒,咳嗽,口干,自服草珊瑚、感冒清病情无好转。夜寐欠佳,纳可,二便通调。检查见咽黏膜急性充血,后壁散在淋巴滤泡增生,侧索充血、肿胀,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风热邪毒侵袭肺卫,上扰咽喉。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处方: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6g,芦根12g,桔梗10g,牛蒡子10g,玄参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嘱其先以中药蒸气熏喉后服。

患者服药3剂后复诊,诉咽痛缓解,咽痒、咳嗽、口干等症减轻,药已中的,原方再服2剂而痊愈。

按:《喉科心法》称风热喉痹为“阳症喉痹”,属急性实热病证。本证为风热邪毒侵袭肺卫,上扰咽喉而致。故遵吴氏桑菊饮加减法,以桑菊饮疏风清热,加牛蒡子、玄参利咽消肿止痛,重用甘草以加强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功,并在内服药的基础上,配合药物蒸气熏喉,使药气直达病所,内外合治,更能获效。

——王雅玲.桑菊饮在耳鼻喉科的运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4:571-572.二、气分证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及整体防御机能的体现。凡外邪入侵,气必聚集病所,与邪相争。《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病邪结于某处,气必趋达病变部位,以祛邪外出。

气分证是温邪入里,以整体气机受郁,邪正剧争,里热蒸迫为特点的证候类型。气分证的病变较广泛,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皆属气分范围,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胃、脾、肠、胆、胸膈等。1.证候、病理及转归(1)证候:无发热恶寒的表证,又无斑疹、舌绛等营(血)分症状,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渴喜冷饮,舌苔黄。(2)病理:邪入气分,热炽津伤。气分证的形成有以下因素:①温邪自卫分传入。②温邪径犯气分。③气分伏热外发。④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

整体的气机受郁,正气奋起抗邪,邪正剧争,热炽阴伤是气分证的主要病机变化。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多气多血,抗邪力强,故邪入阳明,正邪抗争,里热蒸迫,而见全身壮热且恶热。温邪在里不在表,故仅有发热而不伴有恶寒。里热炽盛,迫其津液外泄而多汗,热炽津伤而口渴喜凉饮。气分热盛,舌苔则由白转黄,脉洪大而有力。不恶寒、口渴、苔黄为气分证的辨证要点。(3)转归:①邪气既盛,正气抗邪力亦强,邪正相持之际,若正气抗邪有力,或经及时而恰当的治疗,可望邪退而病愈。②正气抗邪不力,或有误治、失治,温邪可自气分而陷入营分或血分,病变趋于严重,进而危及病人生命。2.临床应用(1)临床常见邪热壅肺、阳明热炽、热结肠腑、热郁胸膈、热灼胸膈、热郁胆腑、湿热困脾等证。(2)多种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导致的中毒性休克、严重脓毒血症、乙脑、流脑等病某些临床表现与气分证颇为相似,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治。3.温病名家阐述

薛生白云“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章虚谷云“故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4.临床案例举隅

案一:痄腮案

张某,男,11岁,2013年5月16日初诊。3天前发热,咽痛,第二日,热势更高,感头痛,并于右耳下感肿痛,咀嚼困难,经用克林霉素、炎琥宁等药治疗未缓解而到我院就诊。现症见:患者壮热头痛,体温39.2℃,烦躁,口渴,喜冷饮,尿黄,右耳下部肿胀、疼痛、质地中等、中心无波动感,同侧腮腺管口红肿,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109/L,淋巴细胞46%;尿及血淀粉酶正常。诊断:右侧痄腮。辨证:肺胃热毒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投自拟白虎清热活血汤原方:生石膏50g(先煎),粳米30g(先煎),葛根、柴胡、赤芍、紫丹参各15g,知母、黄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枳实、陈皮、甘草各10g,另配大黄粉醋调适量,日1剂。外用大黄粉醋调敷患部,方法同前。经治3日痊愈,2周后追访未复发。

按:本病系外感风温火毒上攻,郁结少阳阳明之络,致络脉失和,气血凝滞,郁结于耳下,发为本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方中白虎汤为清热生津之圣方,黄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玄参清热养阴、解毒散结;赤芍、紫丹参凉血活血消肿;柴胡、葛根透表泄热;枳实、陈皮理气行滞;配用大黄粉醋调外敷,取大黄泻火凉血活血消肿之功、酸醋软坚散结之效,如此内外合治,自可加速病愈。

——付良,徐金柱.范德斌教授应用白虎汤经验.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24-125.

案二:秋燥案

王某,35岁。病史摘要:深秋久晴无雨,天气温燥,遂感其气而发病。初起患者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渐咳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干,边尖俱红,脉右浮数左弦涩。治法:遵经旨以辛凉为君,佐以苦甘。治法:清肺泄热,养阴润燥。

处方:清燥救肺汤加减。冬桑叶9g,生石膏12g(冰糖水炒),原麦冬4.5g,瓜蒌仁12g(杵),光杏仁6g,南沙参4.5g,生甘草2.4g,制月石0.6g,柿霜4.5g(冲)。先用鲜枇杷叶30g(去毛筋),雅梨皮30g,二味煎汤代水。

次诊:连进辛凉甘润,肃清上焦,上焦虽渐清解,然犹口渴神烦、气逆欲呕、脉右浮大搏数者,此燥热由肺而顺传胃经也。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甘寒清镇以肃降之。

处方:生石膏18g(杵),毛西参4.5g,生甘草1.8g,甘蔗浆2瓢(冲),竹沥4.5g,原麦冬4.5g,鲜竹叶30片,雅梨汁2瓢(冲)。用野菰根60g,鲜茅根60g(去皮),鲜刮竹茹9g,煎汤代水。

三诊:烦渴已除,气平呕止,惟大便燥结,腹满似胀,小便短涩,脉右浮数沉滞。此由气为燥郁,不能布津下输,故二便不调而秘涩。张石顽所谓:“燥于下必乘大肠也。”治以增液润肠,五汁饮加减。

处方:鲜生地黄汁2大瓢,雅梨汁2大瓢,生莱菔汁2大瓢,广郁金3支(磨汁约2小匙),用净白蜜30g,同四汁重汤炖温,以便通下为度。

四诊:1剂而频转矢气,2剂而畅解燥矢,先如羊粪,继则夹有稠痰,气平咳止,胃纳渐增,脉转柔软,舌转淡红微干。用清燥养营汤调理以善其后。

处方:当归身30g,生白芍9g,肥知母9g,蔗浆2瓢(冲),细生地黄9g,生甘草1.5g,天花粉9g,蜜枣2枚(擘)。连服4剂,胃渐纳谷,神气复原而愈。

按:本病系所属时节为秋,秋气燥,辨其证理当为温燥,遵经旨以辛凉为君,佐以苦甘,用清燥救肺汤加减,药后犹口渴神烦、气逆欲呕,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甘寒清镇以肃降,再以五汁饮加减,基本证除。

——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案三:肺热腑实案

盛某,男,52岁,1980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发热,伴咳嗽胸痛,住院已17天伴咽红,恶心呕吐,腹痛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时体温39.3℃,右肺呼吸音减弱,血常规白细胞18.6×109/L,中性粒细胞83%。胸透:右下肺可见片状阴影。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中医诊断:风温。辨证:肺热腑实。治法:宣上通下,脏腑同治,以利邪热外达。

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生石膏45g,瓜蒌皮30g,生大黄5g,杏仁10g,知母15g,苍术10g,赤芍15g,柴胡10g,前胡10g,芦根30g。2剂后体温降至36.5℃。诸症均减。继进4剂,症状消失。胸透复查:炎症吸收。痊愈。

按:本案为阳明腑实,下之不通,肺热壅滞,大便闭结,肺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肃降,腑气则赖肺气的肃降得以畅通。痰热内蕴,肺气不降,则变证丛生。方中生石膏清泄肺热;生大黄泄热通便;杏仁宣肺止咳;瓜蒌皮润肺化痰,诸药同用,可使肺气宣降,腑通热清,咳喘可止。

——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三、营分证

营的功能是营养机体,如《灵枢·营气》说:“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温邪深入营分,以实质损害为主,以营阴耗伤(热灼营阴),心神受扰为主要病机变化及证候特点。1.证候、病理及转归(1)证候: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或时有谵语或斑点隐隐,口干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确定温邪侵及营分的依据:①发热类型为身热夜甚,它不同于卫分的发热与微恶风寒并见,也不同于气分的但发热不恶寒。②程度不等的神志变化,轻则心烦不寐,重则时有谵语。气分证也可有神志异常,但无特殊的营分证表现。③舌质红绛,一般无苔垢,叶天士说“其热传营,舌色必绛”,可见舌质红绛是营分证的特异性变化,是判断邪传营分的重要标志。营分证的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2)病理:热灼营阴,心神被扰。导致营分证的主要病机变化:①气分邪热失于清泄而传入。②肺卫之邪径陷营分。③伏邪自营分发出。④温邪不经卫分、气分,而直入心营。

营分证,是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初期阶段,热邪深入血脉,必然要消耗血中津液。营分受热,则营阴受劫,而见身热夜甚,脉细数。营热蒸腾,则口干不甚渴饮,舌质红绛。营阴受热,循脉及心,侵扰心神而见神志异常,轻则心烦不寐,甚则时有谵语。营分受热,则血亦受迫,热窜血络,而现斑疹隐隐。总之,营分证的主要病机变化:热灼营阴,心神被扰。(3)转归:营分病变介于气分与血分之间,温邪既可转出气分,又可深入血分。其转归趋势如下:①温邪初入营分,犹可透热转气,经治疗,邪气转出到气分。②营分邪热久炽,营阴耗伤较甚,或因失治、误治,温邪可深入血分而致病情加重转危。2.临床应用(1)临床常见证型包括热灼营阴、心神受扰、热窜血络和热闭心包等证。(2)西医所述的胆囊炎、尿路感染、扁桃体炎、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病某些临床表现与营分证颇为相似,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治。3.温病名家阐述

叶天士《温热论》云:“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舌本通心脾之气血,心主营,营热故舌绛也……苔兼白,白属气,故其邪未离气分,可用泄卫透营,仍从表解,勿使入内也;纯绛鲜泽者,言无苔色,而邪已离卫入营,其热入心包也。”4.临床案例举隅

案一:暑温案

贾某,女,50岁,农民。患者自1999年7月20日起病,始则高热,头痛,步态不稳,夜间出现精神委靡,反应迟钝,逐渐昏迷,大小便失禁,烦躁,面颊潮红。在本地卫生室肌注安痛定2mL并口服大青叶片,剂量不详,无效,于21日急来我院。T 39.8℃,P 112次/分,R 22次/分。发育良好,营养欠佳,抬入病房,平卧体位。检查不合作,神志不清,面颊潮红,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压眶反应迟钝,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肝脾未扪及,腹平软,未扪及包块,腹壁反射消失,脊柱无畸形,四肢活动受限,两上肢呈屈曲拘挛,两下肢强硬,双膝反射亢进,克尼格征(-),双下肢痛觉存在。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水肿。查血常规:白细胞:5.9×109/L;脑脊液:细胞数26/μL,糖2.9mL/L。根据上述病史及有关检查,诊为病毒性脑炎。经西医采用地塞米松、甘露醇、安痛定、能量合剂、维生素、抗生素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而采用中药汤剂治疗。

7月26日一诊:起病近周,身热犹壮,颈项强直,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面颊潮红,上下肢强直拘挛,二便失禁,胡言乱语,舌暗红而干,苔黄厚,脉滑数。病系暑温重证,乃热毒炽盛、劫灼阴津、波及厥阴而致。故采用清营汤加减,以涤暑凉血、平肝息风和络。

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0g,蚤休10g,羚羊粉2g(分2次冲服),生地黄15g,牡丹皮10g,麦冬10g,石斛10g,菊花10g,竹叶6g,石膏15g,丝瓜络10g,玄参10g。3剂,水煎分2次口服。

7月29日二诊:身热递减,体温37.5℃~37.8℃,神志清,能表达短语,二便能约束,胃开思食,惟颈略强,舌红苔少,脉滑数。暑邪渐解,阴份难复,风阳未清,络脉失和。拟方清泄余邪,育阴潜镇。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0g,蚤休10g,石决明10g,僵蚕10g,郁金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5g,龟甲15g,鳖甲15g,地龙10g,紫草10g,菊花10g,羚羊粉2g(分2次冲服)。5剂,水煎服。

8月3日三诊:神志清,项强改善,二便亦调,能下床活动,口干,思饮水,午后体温略升(37.2℃~37.4℃),上肢略屈曲拘挛,舌质红苔少,脉数。乃阴伤瘀阻,络痹不开。方拟养阴平肝、活血通络。

处方:生地黄15g,石斛10g,牡丹皮10g,柴胡6g,紫草10g,郁金10g,红花6g,当归10g,地龙10g,知母10g,木瓜10g,丝瓜络10g。上方服用6剂,诸症渐消,乃出院调理。

——石志才,唐虹丽.清营汤加减治疗暑温重证1例.中国中医急症,2001(3):159.

案二:春温案

王某,男,16岁。患者2月18日首诊,因高热、头痛、呕吐1天,由急诊入院。患者于本月16日,外出受凉后出现发热、头痛、微恶寒、口渴、心烦等,自服“感冒药”治疗未见好转,今起诸症加重,头痛如劈,呕吐频频、有力,由其家人送来急诊。接诊时体温40℃,神情烦躁,面色红赤,头痛难忍,汗出湿衣,肌肤斑点,颈项强直,呼吸气粗,口渴欲饮,呕吐时作;查克尼格征(+),布氏征(+),脑脊液混浊,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舌红苔黄干,脉洪数。辨为气分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且有动风之势。治以清气泄热,凉血化斑,佐以息风。方用化斑汤加减。

处方:水牛角30g(先煎),玄参15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大青叶30g,葛根30g,芦根15g,钩藤12g(后下),蚤休15g,地龙10g,姜竹茄10g,甘草6g。清水800mL,煎取200mL,分2次温服,每日2剂。

按:患者发病于春季,初起表里同病,因治疗不当,病情发展,见高热、面色红赤、头痛难忍、汗出湿衣、口渴欲饮、脉洪数等阳明胃热盛的表现,符合春温起病的特点,初起即见里热证,发展迅速等。又因热盛津伤,邪热内迫营血,故见肌肤发斑,颈项强直可知有动风之势;面色红赤,头痛难忍,舌红苔黄均为胃热炽盛之征象。

——方药中,许家松.温病汇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案三:暑温案

张某,男,11岁,1964年7月13日入院,患者因发热、头痛、昏迷,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达10余日,神志已清,午后发热38.5℃,已有半月不降,形体消瘦,语声低微,肢指颤动,握碗捏筷亦感困难,小溲清利,大便燥结,舌质光红少苔,脉象细数。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19%,嗜酸性粒细胞1%。脑脊液外观清晰,蛋白定性(+),糖65mg/L,氯化物658g/L。诊断:乙型脑炎(恢复期)。辨为暑邪留恋,气营两损,筋失濡养,内风翕动。治以育阴益气,清暑息风。方用小定风珠加减。

处方:生龟甲20g,大生地黄15g,太子参12g,麦冬9g,青蒿9g,钩藤9g,忍冬藤12g,橘络3g,鸡子黄1枚(分2次研冲)。服3剂。

二诊:午后身热已轻,体温最高为37.7℃。精神略振,但肢指尚有震颤,胸部出现白色如水晶样隆起,舌仍光红,脉象细致。

于原方去忍冬藤,加怀山药12g,服5剂。

三诊身热已清,语言音声稍亮,肢指颤动减轻,能站立,室内行动不需人扶,舌苔薄润,脉象濡缓,再予养阴益气。

处方:太子参20g,大生地黄12g,清炙黄芪10g,麦冬9g,怀山药12g,陈皮6g,扁豆花10g,怀牛膝10g,茯苓10g,陈皮6g,炙甘草3g。再服10剂出院。

按:本例由于暑邪久羁,致壮火食气,气营俱损,邪却正虚,所幸胃纳尚可,故投以小定风珠的咸寒养阴法,扶正以祛邪,中途未生变卦,效果明细。

——方药中,许家松.温病汇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四、血分证

血分证是指温邪深入血分,以动血耗血为特点的证候类型。血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