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传播:人民广播播音70年回顾与展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8:48:18

点击下载

作者:鲁景超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用声音传播:人民广播播音70年回顾与展望

用声音传播:人民广播播音70年回顾与展望试读:

在《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纪念人民广播播音70周年研讨会》上的致辞(代序)

鲁景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历史不会忘记,1940年12月30日,伴随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的呼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播音事业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历史也不会忘记,一代代播音工作者恪守职责,不辱使命,用声音传播真理,记录历史,讴歌时代,服务大众。1948年,齐越受命播送《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的重要指示》,毛主席要求:“不要播错一个字”。齐越经过一小时的紧张准备,3300字一气呵成。之后,孟启予和齐越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播出了《解放济南捷报》,第一时间向全中国传递出胜利的消息。回顾人民广播的历史,多少次准确无误地播音,多少次圆满地完成任务,播音员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忠实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与祖国的命运休戚与共。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不懈努力,一脉相承的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赤胆忠诚;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薪火相传,始终坚守的是新闻工作者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今天广播电视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的后来者接过延安的火种,继往开来,不断前行!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及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问题时,曾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从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诞生之日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球化日趋逼近、受众需求日益丰富、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现有传播格局面临巨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尤其要弄清我们的源头在哪里,我们的根在哪里,这也正是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所在。

如今,中国的广播事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再创辉煌!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一编 回眸

70年间的“变”与“不变”——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播音7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敬一丹

我特别感谢母校在人民广播70周年的时候举办这样一个研讨会,给了我们一个致敬的机会,向70年的历史致敬,向前辈致敬。走进这个校园,我尤其要向我的导师致敬。今天几乎每一位到会发言的人都谈到了齐越老师,这是谈到70年历史的时候不能不提到的一个名字。

刚才我们谈到的广播都是从国家的层面,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代表的都是国家的声音,各位前辈谈到的这段历史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我想,人民广播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仅仅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包括地方广播电台,当然还包括基层的广播工作者。我就是一个基层得不能再基层的基层广播站的广播员。我做知青的时候,1972年在黑龙江松花江一个林区新胜广播站当广播员。所有的听众我都认识,一共就一百多人,三十多户人家。在那个林海雪原里,这个广播站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宣传文化方式。那个时候我不知道高音喇叭和三五十个入户的喇叭对当地的老百姓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但是我深深地记得那段生活对我的作用,我的话筒前生涯就是从那里开始起步的。1976年我们那个林区才有了全林区唯一的一台电视机。记得那台电视机刚运到我们广播站的时候,怎么调都调不出图像来,后来电工师傅说必须得去哈尔滨买一个配件才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我,我这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馈线,是一种扁形的电线。我到哈尔滨买来了馈线,我们林区才第一次看到了电视。那年9月毛主席逝世的时候,那台电视机就摆在我们办公室门口的一个小广场上,所有的人共看一个这么小的黑白电视。

1976年,我到了北京广播学院以后就开始了一种准备,这种准备是为一个职业广播人所做的准备。后来我的呼号就改了,叫——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我现在说到这个呼号,依然觉得非常亲切。应该说,是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我才开始了真正的职业广播人的生涯。

回到母校,在齐越老师身边学习的这三年,我的改变很大。齐越老师的治学,他的为人,对我的影响都是很深的,一直到现在。毕业以后,这么长时间里,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这是齐越的学生”,我就会想,自己怎样做才能够无愧于做齐越的学生。

我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时候,曾经客串黑龙江电视台的播音员。那个时候没有想到我会去做电视,我只是临时给电视台帮忙。我作为一个广播人,那时候还挺看不上电视的——电视,一群新来的,挺咋呼的,不像广播这么有文化感,这么清高,这么沉静,觉得那是闹闹哄哄的一群人。我被电视吸引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骨子里一直没有离开广播,尤其在北京广播学院读研究生那三年,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来自于最初所接受的广播的影响,来自于齐越老师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我是一直带着广播的痕迹来做电视的。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个大型谈话节目兼职做过一段时间的主持人,这个节目的负责人是我的校友。那时候,我一直在想:广播电视主持人可以不那么分开的,就是一个媒体人概念。那段时间让我有一种重回广播的感觉。最近几年我在汪良老师所在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赢在创意》的评委,这使我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媒体背景下又重回广播,感受广播这个领域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不是在给别人当评委,我是在提高自己,向这些参选的年轻人学。很多业务活动,广播电视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一直觉得广播电视同在。

我曾经想,广播70年,我们一起走过多少年呢?想想我们在话筒前的那些呼号,想想我们在话筒前经常说的那些话,都特别有历程感。我最初在广播站使用的话筒上面包着一块红绸子。现在我用各种话筒的时候,都不觉得有广播站的那个话筒那么亲切。那个时候在话筒前说的话,现在想起来,特别有历程感,我最初在广播站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下面播送来自……的表扬稿……”那时,我以为在广播面前说的就都是广播稿。稿子可以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的。到了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以后,那几年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是1978年年底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那是一个历史的节点。

回顾广播70年,我们看到了它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什么?它的所有变化都是跟着时代在变,它的变化首先是语态的变化。从宣传机构到媒体,这个变化的历程特别值得研究。刚才徐曼老师说,她在《空中之友》节目中面对特定人群改变了广播的话语方式,当时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到《空中之友》去调研,听了以后很惊讶,心想:“话还可以这样说啊?”“我们可以这样和台湾人说话啊?”“那么,可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对所有的听众和观众说话呢?”徐曼老师以温文尔雅的方式静悄悄地进行了广播话语方式的革命,电视台的沈力老师也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了话语方式的革命。她们对话语方式的改变,一直影响着我们后人。还有一个变化是我们和观众之间关系的变化,由过去居高临下的宣示,到现在更多的平视,到注重参与和互动。现在我们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样式更加多元,样式上的变化是我们这一代广播电视人亲历的。我们过去常播的消息、通讯、评论已经成为“老三样”了,而现在我们的节目的样式变化了,变得多种多样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不仅有面对大众的,还有面对小众的,我们的语言样式已经有了很多的创新。

广播70年,最大的变化还有媒体环境的变化。我从1972年开始和话筒结缘到现在,广播曾经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媒体,但是在这几十年里,特别是这二十多年里,广播先后受到了两个大的冲击,先是电视,后是网络。我们今天很多事情都要在新媒体背景下看,新媒体对所有传统媒体都提出了那么多的问号和惊叹号。前不久的记者节上,我们在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举办了一个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们请出媒体的顺序是这样排列的:第一位上场的来自纸媒,第二位来自广播,第三位来自电视,最后一位来自新媒体。如果不考虑新媒体,我们探讨一切都缺少今天的针对性和今天的色彩。这就是我感受到的70年的变化。

那么,70年来不变的是什么?或者说不应该变的是什么?我想“与时代同行”,这是不应该变的。我们始终要与时代同行。对内容的注重也是不应该变的。在这一点上,我深受齐越老师的影响。齐越老师对内容的注重,体现在每一次实践里,也体现在教学里。还有,对受众的尊重和理解是不应该变的。无论是齐越老师,还是徐曼老师,他们最看重的,在生命里积淀下来的,被视为宝贝的是什么?徐曼老师刚才拿出她的包,一件一件拿出她珍藏的宝贝,在今天的电波里我们不再能听到徐曼老师的声音,但是徐曼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她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是她的听众对她的反馈。也就是说,对受众的尊重和理解,这一点是不应该变的。还有对社会的影响力,广播一直对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今天依然有它存在的空间,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地方。尽管各种媒体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成长,但是广播依然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今天这个研讨会上,我想我们的目光还得面向未来。面对今天的广播,我感觉到有这样几个要思索的点:今天的广播还缺点什么呢?我从做广播到听广播,从听众的角度也从媒体同行的角度,我想,广播的言论能不能更有力量?广播电视的言论一直逊色于纸媒,今天广播有没有具有力量的言论?也就是它有没有旗帜?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意见领袖?这是我对广播的一个期待。

还有,在今天的广播播音员和主持人中还能不能产生大家?今天在这里,我们听到了齐越的声音、夏青的声音,我们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四座高峰”或者说“四大名牌”的提法,今天的环境里,从业人员比那个时候多了很多,有没有产生大家的可能?

还有一个期待,就是广播播音员和主持人群体的成熟度。不论是广播还是电视,在这个群体里,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成熟的中年人,然而,这些年来播音员和主持人这个群体太年轻了,可不可以让这个队伍多一些成熟度,让它有点沧桑感,增加一点信任感,有一些经过事的感觉?我想这会给我们的受众带来稳定感、信赖感和更大的影响力。

就在我们举行会议的这个地方,向西走不远就是齐越老师的塑像。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特别期望齐越老师能够感知我们今天在这里的思考。我在想,哪些变化会让齐越老师感到欣慰,哪些变化会让齐越老师不安和担忧。这是我们在研讨会上进行的思索,而这个思索会延伸到研讨会之外。

今天人民网也在直播我们的研讨会,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们运用目前最现代化的网络手段把我们这里的声音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传播到了做广播、爱广播的人中间。谢谢大家!(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人民广播70年“三思”——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播音7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胡智锋

刚才铁成老师说他是假老师,这个话说反了,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我在这里才真正是假的——假专家,这个是真的。之所以参加此会,第一帽子在此,负责学校的文科科研,从科研管理部门的角度必须来捧场和学习;第二作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诸位老师,可以说我是在座的大多数老师私人的朋友,无论是我们老院长,还有我们现任的鲁院长,包括在座的各位老师,很多人都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

既然来了,我说几点感想,就不照本宣科了。听了一上午的会,我就表达一个字:“感”。

首先是感动。人民广播播音70年了!我们看到黄勇老师,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为广播事业工作了四十多年的老广播的深刻理解,我们也体会到来自人民广播诞生地延安的父母官冯市长带来的陕北人民的饱含深情的真切祝贺。尤其是我们的葛兰老师、徐曼老师、敬一丹老师,带着深深的、浓浓的情感来到这个会场。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心中不能不涌起一种感动,感动人民广播有这么一批人,有这么一支队伍。我感动这么多年来,70年如一日,无论经过多么艰苦的岁月,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信念一以贯之,到底这是什么样的信念?我想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时代的忠诚。他们是用自己的声音来塑造一个伟大国家,塑造这个伟大的民族,塑造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留下来的声音记忆,我觉得是时代之声,是时代的记忆,是民族的记忆,也是国家的记忆。尽管这种记忆是通过一个个个体表达出来的,但是这样的记忆到今天并没有过时,这是今天我们要继承的传统。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我个人体会就是一种忠诚、一种信仰,就是对于祖国、对于民族、对于时代的忠诚。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从葛兰老师口中知道了夏青是那样的投入、忘我;徐曼老师也说夏青老师忍受着关节炎的剧痛孜孜不倦地工作,而且和齐越老师一样认真到几乎苛刻,这样才有了他的成就。老一辈播音员是带着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在历史转折期发挥了对时代的巨大影响。敬一丹老师这一批中年的播音主持大家,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创造他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记忆,我觉得这里头有一个令我们非常感动的优良传统,因为这个传统诉说了、表达了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时代的忠诚。这是一种感动。这种感动不光是由好人好事引发的感动,而且这种感动是突破了个人情感的大情感的感动。

其次是感恩。现场徐曼老师的深情鞠躬,我们的葛兰老师、徐曼老师,还有敬一丹老师的多次哽咽,说不出话来,我想除了感动,她们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她们是对这个国家的感恩、对这个时代的感恩,当然也有对前辈的感恩。我觉得继承传统的另外一种深意就是在这个聚会上,敬一丹老师刚才也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就是我们要向我们的前辈致敬,向人民广播70年致敬。我非常认同。

中国没有宗教,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但是我们有中国式的感恩,我们有对祖宗的感恩,有对我们家人的感恩,有对关怀过我们的师长的感恩,有对我们前辈的感恩。这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的,让西方人也会很羡慕的一种伦理,这是民族的一种伦理。对于为人民广播做过贡献的播音大家,甚至哪怕是烧锅炉的、看大门的,只要为人民广播事业付出过劳动的,我们都要感谢他们。是所有人的付出与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广播70年,所以我们应该有感恩之心。

再有就是感慨。八十多岁的马尔芳老师过来了,七十多岁的徐曼、葛兰、铁城老师过来了,还有在座的各位中青年老师、学生,几代人齐聚在这里。我们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还有创新发展,我们70年的广播没有断线。今天,像是一个宣誓,像是一个仪式,既昭示着我们对过去的致敬,也意味着对未来的开创。

我们处于新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中,播音主持在未来还要担当起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光荣使命。我们今天怎样去开创未来,我有三点设想或者说建议,即所谓的“三思”。

第一是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也就是鲁景超老师开篇时所说的“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思考。我觉得应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人文性、专业性和本土性、国际性相结合的人才。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才首先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过去老一辈播音主持大家普遍有着很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像齐越老师是专业俄语出身的,具有很高水平。夏青老师等也都是文化水平非常高的。其次,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今天,播音主持应该代表着时代前沿的专业水准,它应该是国际化的。这种国际化不仅仅是在语言上的国际化,在思维方式和眼界上也应该是国际化的。同时,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本土化的,要植根中国大地,要跟这个时代、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要对中国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播音主持不是一个空中楼阁的东西,你不扎根于本土是不可能获得这种滋养的。当然,关于专业,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我只能从面上讲一讲,就不多说了。

第二是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思考。我觉得应该把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把国家需要和专业需要结合起来,把现实需要和个人兴趣结合起来。这是我的一个感受。科学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跟人才培养一样,需要我们构建一种理念。

刚才我们聊天也在说,今天来的这些大家,我们借着这个机会应该整理一个集子,保存一个他们的口述体的记录。其实多年前我就听说,鲁景超老师曾提出过一个思路,就是如何把中国人民广播这个声音宝库进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整理、梳理。那是对节目而言的。对于这些活生生的人,我觉得抢救更为紧迫。建议做一个人民广播代表性人物的口述录。最好由我们的教授和研究生发动大家一起来做,由我们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规划设计,按照我们的需要,组织专人把人民广播70年历史上的重要见证者请来做一个口述记录。这样的东西它是一种专业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这些素材整理出来,就是一个巨大而宝贵的研究财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寻找个人的兴趣,把个人的兴趣和现实的需要(人民广播到今天它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寻找兴趣点和我们的需要点,然后在已有的素材基础上再进一步提炼和建构理论观念。播音主持艺术学的一种理念研究途径就会越来越清晰,即从口述入手,接着从素材的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到理论框架的建构,这样一层一层地逐渐建构。这就把国家的需要、行业专业的需要、我们个人的兴趣以及播音专业目前的人物研究结合起来了。

第三是关于社会服务方面的思考。播音主持艺术是一个实践的学科,也是一个实践的行业,它一定是跟鲜活生动的媒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对媒体的服务中,对一线的播音主持的学术服务和教学服务当中,找到我们的价值。我们不能脱离一线,并且要在与实践的紧密接触当中及时地用我们的专业积累回应、回答播音主持过去、现在和将来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为社会服务。只有为一线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我们播音主持的学术和学科才会充满活力,才能不断地成长。

最后我想表一个态,就是我常说的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态度决定一切”。70年的人民广播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时候,关键在于价值观,你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事业,就决定了你事业的成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天这个会是研讨会,也是一个教育会。我个人很受教育。这些前辈身上的忠诚和信仰给我们的教育是深入骨髓的教育。这个研讨会让我们在价值观层面非常清晰,明白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去从事我们的工作。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

第二句话是“细节影响成败”。这句话说的是执行力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专业领域,不论是一线的播音主持,还是我们播音主持的教学和研究,经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我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就有可能从好变成更好,甚至最好。有这样的执行力以及对事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去从事工作,那我们的播音主持一线业务状态和教学状态就会越来越好。

第三句话是“诗意提升现实”。我们的前辈张颂老师,他倾其一生都在追求播音主持的境界,追求播音主持美学的境界。现在有用机器代替人的,由广播媒介、电视媒介,现在又发展到网络新媒体,这样的技术手段对人的主观努力是一种消减。也就是说,可以用机器来合成人声,可以把铁城的声音、方明的声音、夏青的声音整合出一个铁方夏的声音,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请不要忘记,技术的境界永远没有办法替代人的境界。再好的现实,再好的技术,也必须有审美观和艺术观去予以观照,予以提升。诗意提升现实,把现实的技术和已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美学状态,离不开我们高水平的主体美学境界的提升。

最后一句话是“智慧改变世界”。今天播音主持的发展,不论一线还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学院怎么办,往何处去?有一点要清楚,那就是要充分地释放、发挥我们在座各位的智慧,用我们的智慧、创造来为播音主持后70年谱写新的篇章!(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

我心中的感怀——写在人民广播70周年华诞

■马 黎【论文摘要】作者从自己入台时的稚嫩写起,到观察发现老一辈播音员身上崇高的职业精神,再到深入学习这种精神,直至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坚守、踏实进取,体现了一代代播音员、主持人对广播的热爱,体现了一代代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及严谨认真的职业意识。【关键词】播音员 社会责任 职业意识

2010年,人民广播迎来了70周年华诞。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一代代广播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回首自己与广播深情牵手的日子。每一天、每一个故事,都融入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当然,在每一天、每一个身边的故事中,自己也被那些充满激情的广播人感动着。同时,每一个广播人也都会以自己内心的挚诚与热爱为广播的未来祝福。

我于1984年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进了中国广播界的优秀集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我能与众多全国知名的播音员们在一起工作,心里有说不出的荣幸之感。曾记得,第一次与夏青老师播送的节目是《理论知识讲座》,夏青老师那沉稳厚重的语言、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给我以极大的启发;曾记得第一次与方明老师播送的节目是《晚间体育新闻》,方明老师那庄重大气、清晰明朗的语言使我敬佩不已。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方明老师以热情和耐心的话语不断鼓励我,给刚刚参加广播工作的我增添了勇气和信心,那情景我至今难忘;第一次与铁城老师播送的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农业系列报道《深情的黄土地》,铁城老师那潇洒平实、浑厚质朴的声音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铁城老师非常认真地分析稿件,与记者、编辑们探讨稿件的分寸把握,并指导我分析、思考稿件的深意,这样的情景我至今不能忘怀。还有林田、葛兰、林如、雅坤、王欢、丁然、金锋、常亮、黎江、于芳等各位老师都给予了我亲切的关怀和帮助。

在这样优秀的集体里待长了,一个长时间思考的问题逐渐清晰、明朗。这些优秀的播音员之所以优秀,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执著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平凡朴实的为人、勇于克服困难、真诚团结协作、善于学习思考、苦练基本功,等等。最重要的是,他们听党的话,任何时候都保持着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前辈播音员的这些优秀品质感染、激励着我,就像一面镜子,使我不断对照检查、提醒自己,踏踏实实地前进。

1992年,在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鼓荡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大力度的节目改革,我离开了一直帮助我的老播音员们,离开刚刚播了两年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来到新成立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部,担任《经济生活》的节目主持人。面对全新的工作,我思考着自己前进的方向。我认识到,领导交给了自己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重中之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开办这样大型的经济节目,就是为了更及时更有力度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这一方针政策,它对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知道,作为经济节目主持人,不懂经济是不可能主持好节目的。自此,我对自己的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做一个内行的经济节目主持人,做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主持人。我除了认真做好日常工作之外,还积极参与节目的采编,深入基层,走进火热的经济生活之中,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参与采编工作的节目主持人之一。与此同时,我在格外关注我国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关注党和政府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潜心阅读经济书籍,硬性要求自己不管日常工作有多么辛苦,都要每天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

记得在1994年,《经济生活》节目第一次改为一个半小时直播的时候,我一时驾驭不住整体节目,思想上一度产生过悲观情绪。经济部老主任李存厚一次次在思想上开导我,在业务上帮助我。周围的同事们也向我伸出温暖的手,不断鼓励我。每天下班后,我用大量的时间读书看报,不知疲倦地给自己充电。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终于使我走出了低谷,对节目自如驾驭的本领不断增强,同时也克服了悲观情绪,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我曾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部专业刊物《编播业务》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敬业源于热爱》。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我对播音主持事业的执著热爱与不懈追求。

说句实在话,在事业的求索中,我曾经好高骛远地只追逐播音员主持人身上闪亮的光环;我曾有过稚嫩而又轻浮的表现;曾有过沾沾自喜的浅薄;曾犯过可笑的错误;也曾有过前进中的彷徨。但是,这些都被热爱、学习、思考和坚持所克服。稚嫩的表现过后,深刻的思考会使自己成熟;沾沾自喜的思想过后,深入反思会自知不足而踏实前行;可笑的错误过后是痛苦的检讨,是铭记心中的前车之鉴;处于彷徨之中,恰恰是思考的过程,认真思考使自己摆脱彷徨和踟蹰,事业的脚步便更加坚定。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这就是事业中的一种艰苦磨炼,正是广播事业给了我如此这般美好的人生思考和磨炼的大舞台,使自己从稚嫩走向成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广播媒体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改革,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和实践把握前进的方向。作为媒体改革前沿的节目主持人,我主持过很多节目,不断变换着角色定位,但是心中始终把握着一个根本,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主旋律,跟随改革的步伐,继承传统,不断创新,踏实学习,认真严谨。

曾经有很多年轻的朋友向我表露过对主持人工作的羡慕,觉得在主持人身上有着灿烂的光环。其实,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感觉播音员主持人是一个有高标准要求的、随时面临挑战的职业。挑战的是什么呢?是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是对社会的深刻认识,是高度的责任感,是不断提高基本功,是优秀的人格品质。这种精神所在让我越来越深地沉淀下来踏实进取,以平实的每一天,在主持人的岗位上体味人生的美好感受。

如今,我已经是广播事业当中的一名老兵了,提起广播,提起自己所做过的节目,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70年人民广播,一代代广播人积累了丰富的光荣传统,为祖国沉淀着无限的感动。我相信,我们广播一定会在世人面前持续展现她的英姿,她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祝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祝福人民广播!(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广播沧海中闪亮的一粟——人民广播70周年忆齐越

■陈雅丽【论文摘要】齐越是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也是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在他播音教育战线有限的时间里,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率先垂范的精神财富。他的播音落落大方、坦诚真挚,气势磅礴如黄钟大吕,影响教育了一代人。他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堪称为人师表的楷模。寸草春晖,他一身正气的做人做事原则,体现着真善美的境界,给人以启迪和鞭策,激励着我们前行。中国广播70华诞之际,我们在总结回忆中,重温齐越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不辱使命,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为飞速发展的广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播音 齐越精神 价值追求

齐越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是我们爱戴的恩师。尽管齐越老师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但是,我们没有忘记他,因为,他已成为人民广播的象征。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70华诞之际,他朴实真挚、气势磅礴的声音如黄钟大吕,又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他的播音风格,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

解放战争时期,齐越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播出过许多重要的文稿,鼓舞了人民的士气,瓦解了敌人的斗志,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0月1日,他与丁一岚向全世界现场直播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全中国人民感到自己从此站起来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许多人便是从他的播音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人物的精神境界的。他以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的语气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庄严宣告和人民的声音,他的播音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粉碎“四人帮”后,齐越老师虽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但他仍先后播出了《在彭总身边》、《巍巍昆仑》等革命回忆录和电影小说。他那浑厚的声音,那铿锵的语调,伴随着他那撼人心灵的情感的流淌,今天再回响在耳畔时,仍使我思绪万千。只有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原则的立场上,才能代表党和政府的声音;只有大爱无疆的人,才能有真情实感的迸发,才能深情地吸引听众,打动人心,给人以鼓舞。

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精神,堪称为人师表的楷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们用这样的标尺度量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为了广播事业的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播音人才,1975年齐越调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在他播音教育战线有限的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率先垂范的精神财富。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文革”的原因,播音系教师青黄不接。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做梦都想到电台的话筒前播音,可偏偏又被留校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系里很重视我们这批留校的年轻教师,特意安排齐越老师亲自授课。他把我们看做播音系的未来,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计划,针对我们当时的思想,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引导我们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马金锁在这山沟里走完了他革命道路的全程,他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吗?没有,但是他把自己的所有生命都献给了培养山村新一代的事业。这里的人们纪念他,怀念他,他永远活在孩子们的心里,活在人们的心里。”这是齐越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播的第一篇稿件——《活在人们心中的马老师》。

马金锁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为了山里的孩子能够上学读书学文化,为了改变山村的面貌,他倾心办学,精心教学,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由于我留校做教师的思想不牢固,所以,对所播的稿件没有感受。齐越老师反复讲解示范,一遍遍带领我们在话筒前实践,逐渐使我的思想不断得到净化,马金锁的形象慢慢地在我的心中树立起来,直到我的语气中透出了对马金锁的敬和爱时,老师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终于,在没有一句“说教”的教育中,我们悟出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是让我们播英雄学英雄,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安心教学,当一名像马金锁那样的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教师,他把敬业精神和师德修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30年来,在困难面前,在挫折面前,有时也会在荣誉面前,我都不会忘记老师的教导。是老师的培养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指引我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是一篇长通讯。劳动模范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冒着生死的考验,在重重困难和压力面前,百折不挠搞科研,坚持把棉花生产搞上去。几万字的稿件老师要求我们一气呵成。我们反复理解、感受,话筒前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一气播完。老师说,这不是技巧,是精神,是吴吉昌的精神,播音就要玩真的,动真格的。我们慢慢明白了播音如同做人,要真实坦诚,落落大方。老师就是这样,只要拿到稿件,就专心致志,反复揣摩,悉心体会,直至稿件文字化为一种精神,在话筒前有如黄钟大吕,展现一个时代的风貌!在齐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奠定了我们扎实的业务理念和专业基础。现在不论是偶有的播出实践,还是教学中的课堂示范,我都会用心去做,把真挚朴实作为播音的第一要素,教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落落大方播音,感动自己,感染别人。这就是老一代广播人带给我们的专业精神。

他做人做事体现了真善美的境界,寸草春晖给人以启迪和鞭策,激励我们前行。

齐越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时刻怀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情怀。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81年岁末,齐越老师带我们到黑龙江电台实习。北国的冬天,冰冻三尺,寒气袭人。按照老师的级别,完全可以住进星级宾馆,可是,为了工作方便,为了节省经费,老师带我们住在离电台较近,当时的条件还相当艰苦的招待所里。那时,老师的血压、血糖都很高,他非但没有休息,反而加班加点。为了我们能够更快地进步,不光在播出前给我们辅导,而且在下班后还要把我们播出的稿子再带播一遍,边播边总结,每天都工作到很晚。老师是在用他的心血培养着我们!有时我们也会给他带来些许欣慰。新年前夜,我值晚班,录完音后,我拿着稿子回宿舍,老远就见老师站在门口,笑着说:“今天播得不错,快点吃饭吧。”接着,让值班的师傅给我热菜,并亲手把已经凝固的“拔丝香蕉”用刀子一块块分开,放进我的碗里。边看我吃边说:“今天播得不错,我一直在这听着,一会吃完饭,我们再播一遍。”

在那辞岁的年夜,在那冰天雪地的北国,在那并不暖和的小餐厅里,为了我的进步,年迈的老师手捧小小的半导体,专心地听着我的节目。他的心血终于换来了我的进步,而我的进步也换来了他慈父一样的笑容。在远离父母的日子,在我们也还年轻的年代,在老师那满意的微笑中,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晚饭过后,我们又开始了实战练习:“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全省联播节目。”老师播一条,我播一条。就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又一次巩固了良好的播音状态。老师在专业上严格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看到学生的进步,他又是那样的喜悦。从他身上,我懂得了执著,懂得了敬业,懂得了什么是对学生的爱,懂得了怎样去爱。

在生活中,老师对我们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那是他带我们在云南台实习的日子。初春的昆明,山茶花烂漫,云南电台坐落在不太高的小山上,放眼望去,百里滇池,烟波浩渺,睡美人静谧地躺在池边,蒙蒙眬眬地睡着。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经济刚刚恢复,西南的步子比内地慢一些,生活条件也比北京差许多,吃的都是黑面馒头、辣米线,蔬菜也很少,我们不太习惯。台领导为了老师的健康,每天中午特意为他炒一个青菜,菜量很少,但他还是要分别夹到我们的碗里。有一天,他看到播音组的一位同志手里拿着一瓶炼乳,便急忙打听是从哪里买来的,然后,急匆匆地向山下的食品店走去。当他提着两兜营养品气喘吁吁地回来时,脸上淌满了汗水,一边给我们分发一边说:“身体最重要,一定要保证健康,否则,工作就要受影响。”我们站在老师面前,却怎么也说不出一句话!老师在专业上从难从严要求我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他对我们倾注了太多的爱!这爱深埋在我们心田里,这爱衍化在我们人生的体悟中,这爱教会我们懂得怎样去追求真善美,这爱已成为我们做人的行为准则。从齐越老师身上,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做人的准则,这种非言语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启迪和鞭策作用的。我从教三十多年来,在齐老师精神的影响下,不断体会着“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齐越老师高尚的师德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

一支黄金留声回响了70年,一段不眠电波萦绕了70年,一个个瞬间凝为永恒。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带着生命的温暖与宝贵、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响彻天际,直抵人心。今天,我们在纪念人民广播70岁生日之际,回顾总结广播的光荣与梦想,念怀为此付出毕生心血、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们,以激励我们大步前行!(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浅论传承齐越敬业精神的现实意义

■马桂芬【论文摘要】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齐越的敬业精神——爱岗敬业、乐教勤业、传承敬业。作者就如何传承齐越的敬业精神以及齐越精神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关键词】传承 齐越 敬业精神 现实意义

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播音诞生70年的日子里,我非常怀念我们敬爱的老师齐越。我们缅怀齐越老师,就应该传承他忠诚党和人民播音事业的敬业精神。下面,我以这篇短文浅略地谈一谈传承齐越敬业精神的现实意义。一、对“敬业”与“传承”的理解“敬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具体的解释。我们可以将《韩非子·喻老》中的“敬业”一词解释为“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这样的解释是人们普遍认同了的。敬业精神则是指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意志品质。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与否的态度。道德就是人们在不同的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所以,敬业可以说是人们在某集体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传承”不完全等同于“继承”。“继承”是“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而“传承”就不只是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了,它在继承的同时还有“传递、推广”的意思。也就是说,“传承”,就是不单要接过来,还要传下去。因此,“传承”泛指对某种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地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对先进的科学理论、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与发展,继承并不排斥发展,同样发展也不排斥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发展代表物质的变化,是新质补充完善旧质;继承是对事物量的吸收,主要保持事物的原质。所以,继承与发展是促使事物朝着同一质的方向前进的。二、齐越的敬业精神

我们的人民广播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窑洞”广播一路走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拥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多媒体演播厅、录音棚和音乐厅,节目制作、存储、播出、传输全面实现数字化的先进设备,并拥有高级编辑、高级记者、播音指导、高级工程师、译审等高水平业务人才最多的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权威性和最具影响力的综合传媒机构之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能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离不开诸多创业者的奋斗,离不开播音前辈的创业与敬业。在这当中,最令人难忘且影响最深,被称之为“播音泰斗”的前辈就是齐越。齐越老师是中国著名的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新中国广播事业奠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他一生心系祖国和人民,品德高尚,一身正气,事业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培养新一代的播音员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我们的播音主持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78年,我有幸在齐越老师带的青年教师进修班里学习,齐越老师对学生满腔热诚,对待工作认认真真,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我心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他的敬业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爱岗敬业

齐越老师从延安窑洞时期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75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他非常热爱播音事业,为革命播了一辈子音。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后,他作为一名教师照样爱岗敬业并乐教勤业。最让人难忘的是1979年元旦晚上,他和年轻教师一起播出文艺专题节目《松树的风格》和《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的爸爸陶铸》。在播出之前,齐越老师给年轻教师的辅导就像对待自己播出那样认真,稿件长达40分钟左右,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辅导。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齐越老师这样的“泰斗”级人物照样从句段开始分析理解。比如:“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拿”字、“卍子走廊”的“卍”字,一个个地理解吃透,直到年轻教师没有一点儿疑问为止。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也没有这样系统的播音理论,可是齐越老师在当时就已经遵循着今天的“正确创作道路”进行创作了,如果不是因为有着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二)乐教勤业

齐越老师在给年轻教师上课时,处处体现出乐教勤业的精神。每当教授一组新稿件时,他都要不厌其烦地和年轻教师一起分析理解、深入研究,然后一起进录音间录音实践。无论是15分钟的稿子还是更长的稿子,他都要亲自录音,然后在第一时间内把自己的切身体会传授给年轻教师。齐越老师还亲自带领年轻教师深入一线参加播音实践,和年轻老师一起对播,并在节目播出后准时收听,听出问题就不留情面地及时纠正。当时,齐越老师身体不太好,可他为了给播音事业培养新人,不辞辛劳地和年轻人下基层,一待就是半年时间。齐越老师还会和年轻教师一起晨练、跑步,在年轻教师不适应地方伙食(辛辣)的情况下,悄悄地买回营养品分发给大家。他的这种乐教勤业的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很是敬佩,到现在也值得我们后辈教师、广播电视人学习和传承。(三)传承敬业

1978年,齐越老师带的年轻教师都有不安心工作的想法,他们同时写了请调报告要求离开教师岗位到播音一线工作。齐越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以一位长辈和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身份,及时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党小组会(齐越老师和3名年轻教师都是共产党员),过了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当时,齐越老师开篇的话是:“你们都不安心做教师工作,思想上出了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临时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我年龄最大,又是你们的老师,我就临时做一次党小组组长。”在这次特殊的党小组生活会上,齐越老师满含热泪讲述了自己“文革”期间的经历。当时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被打成“反革命”被迫停播,白天挨批斗,晚上悄悄走到播音大楼对面,望着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录音间,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播音的岗位上。他说:“我喜欢我的工作,可是由于特殊的年代,不是我不想做工作,是当时不让我播音了,我的心里非常痛苦。你们今天有这样好的条件,还有专门的老师培养你们,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你们要知道教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呀!做教师责任重大,是为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培养接班人,将来广播电视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播音,你们不安心工作对得起谁呢?……”他就这样从敬业爱岗开始,给年轻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一次党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年轻教师们开始安心教学了。三、传承敬业精神的现实意义

如今,我们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广播节目就有12套左右,每天播音二百多个小时,收听范围覆盖全国。中央电视台更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目前已开办二十多套电视节目,拥有相当规模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

那么,在广播电视迅猛发展的今天,播音员主持人面对新的形势还要不要传承播音前辈的敬业精神呢?回答只有一个字“要”!如前所述,齐越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仅仅是播音主持工作的需要,各个行业也都离不开这种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具有普遍意义。特别在播音主持行业,齐越老师和播音老前辈传下来的敬业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的。

我们为什么强调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在现实的播音教学与播音实践中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一)提高播音质量需要敬业精神

现今,我们只要一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随时都能听到相当数量的播出错误。其中因普通话不过关而出现的问题较多,也较普遍。问题最多的是前后鼻音(ɑn-ɑng;in-inɡ;en-enɡ)不分;平翘舌(z/c/s—zh/ch/sh)不分;鼻、边音(n-l)不分;轻重格式不准确等等。

例如:

①随时可见——shuí时可见

②如你所说——如你shuǒ说

③道路泥泞——道nùlílìnɡ

④老师你好——nǎo师lí好

⑤仅有的收入来源——jǐnɡ有的收入来源

⑥覃金艳——qínɡjīnɡ艳

⑦接下来请看一组抓山猪的画面——接下来请看一给抓sān猪的画面

⑧新片子——新片zɑ;肚子——肚zɑ;媳妇——媳fèn;朋友们——朋友mén;眼镜得摘下来——眼jiànɡ得摘下来

另外,习惯读音也容易出现问题,例如:

①随后给您看报道——随后给您看报dǎo

②熟悉的话题——shóuxī的话题

③尽管上升指数——jìn管上升指数

④体育新闻就到这里——体育新闻就到zhèi里

⑤不称职的员工——不chènɡ职的员工

⑥当时家里供应孩子——当时家里ɡònɡyīnɡ孩子

⑦注意室内空气——注意shǐ内空气

⑧耳濡目染——耳rǔ目染

⑨面积不是很大——面jī不是很大

⑩位于南京市——位yù南京市

注:这是笔者在两小时左右时间内,听到的播出时出现的读错的字和不规范的读音。

我们从以上的播出错误可以看出,这些不规范的读音给受众带来多少误解或费解。关于方言问题几乎一分钟左右就会出现一个,特别是出镜记者和卫视台的各类节目,问题更严重。

如果在电视节目中出现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电视画面或字幕补救。可是如果出现在电台的播音中,那只能是听成什么就是什么了。播音有“一播而过”的线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广播很难回过头来再加以改正。

还有语言分寸的问题。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过年的时候说出了这样祝福的话:“恭喜发财,祝你出门捡钱包!”我们的主持人说这样的话,不止一次,也不只是广播节目中,这样的话在电视节目里也多次出现,并且没有任何解释。我们多年来一贯提倡的“拾金不昧”精神,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在播音员主持人的口中丢掉了。很显然,这样的语言在思想导向上是错误的,其传播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二)播音工作的性质决定需要敬业精神

播音是一项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创造性活动;播音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广播电视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播音工作涵盖的内容很多,如果没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同时,播音工作是党的喉舌,传达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播音员主持人的岗位是广播电视的窗口、门面,这个岗位对于整个播出来讲“牵一发而动全身”。众多幕后的新闻人、广播电视人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最后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传达给受众,责任重大。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敬业精神是节目成功播出的基础条件之一。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在学习上下工夫,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反思自身的不足,才有动力去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决不能“想当然”地去播出,只有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乐岗勤业,才不会出现那么多低级的错误。四、如何传承敬业精神

播音前辈之所以能在环境极端险恶、条件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做到“不播错一个字”(齐越老师当年在延安窑洞播音时,就曾播出过带有周恩来总理“不准播错一个字”批示的稿子),这和他们的高度责任心、政治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现在的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之所以容易出错,究其原因,就在于敬业精神缺失了。那么,如何才能把敬业精神传承下去,遏制当前这种“错误百出”的现象呢?(一)思想上重视敬业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阶段,很多人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追求功利的心理越来越强烈,对金钱、工作成就、个人名利等看得越来越重,再加上播音主持工作本身就是容易出名的岗位,一张口、一露脸就有“名声”。但是,不要忘记这个“名声”是代表国家和政府的,不是给个人的。所以,无论经济发展如何迅猛,播音员主持人都不能在个人名利上与时俱进,而应该在敬业精神上与时俱进。老一代的播音前辈在几十年前的工作中,没有优厚的待遇,也比不上今天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所谓的“名气”,可是,他们在业务上始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们有这样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什么理由舍弃敬业精神呢?我们应该比老前辈更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对。(二)行动上落实敬业精神

播音主持工作是通过有声语言向受众传达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的时刻,不论是哪一个行业都应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二次创业的问题。无论是广播播音主持还是电视播音主持,都需要在守业基础上再创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创造,在历史的基础上开拓未来。我们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要在工作实践中落实敬业精神,至少要做到以下“三要”:

政治素养要过硬。代表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其言谈话语、举手投足无不牵动着整个社会,影响到国内外。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特有”地位和作用。

文化底蕴要深厚。因为播音员主持人从事的是“党的喉舌”的工作,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在其运用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达不到准确无误传播信息的要求。

专业基本功要扎实。专业基本功包括的内容很多。首先,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播音员主持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如果字音不准确,气息不通畅,声音不清晰;不会调动和运用情感,对节目意图理解的不深不透,表达时的重音抓不准,基调不准确;表达技能匮乏,表达时不能够做到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等等,那还谈什么敬业精神呢?

敬业精神不是别人强加的,是岗位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是发自个人内心的。敬业精神也不是现成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不是只要自己想着有就有了的,它是需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才能体现出来的。我们都知道,在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里,无时无处不蕴含并体现着他的思想境界、精神追求、人格、心理、文化素养,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养过不过硬、文化底蕴厚不厚、专业基本功扎不扎实,从他播音主持时的语言中就能听出来。播音前辈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为党和人民播了一辈子音,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依然能做到“不播错一个字”,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应该传承的“敬业精神”。齐越老师及老一代播音前辈给我们树立的爱岗敬业的榜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现今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着令人炫目的岗位,时常有鲜花和掌声相伴,但是这炫目的岗位是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的,在获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不要忘记要向前看,不要停步不前,要时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否则,很快就有可能被淘汰。总之,今天的播音员主持人都应“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良好的个人素养去工作,去奋斗”,才能不断提高节目的传播质量,才能更好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陈醇60载播音艺术人生的启示

■仲梓源【论文摘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播音指导陈醇,作为中国播音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播音艺术创作和风格,不但在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播音员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推动地方台的播音艺术形成自己风格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陈醇除了拥有大量播音艺术创作代表作品,还有不少学术论著、学术观点,这些都为中国播音学的理论创建和业务发展充实了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陈醇60年播音艺术生涯的概括和总结,分析陈醇“深沉稳健、舒展自如”的播音艺术风格及其成因,进而深入探讨陈醇播音艺术生涯中的创作实践和创作理念,以期为现今的播音艺术创作实践以及年轻的播音主持从业者带来些许启示。【关键词】陈醇 播音艺术 启示

人民广播走过了70周年的漫漫征程,陈醇的播音艺术生涯也整整走过了60个年头。作为人民广播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陈醇用他毕生的经历书写了中国广播播音主持的一段传奇。这不但是陈醇播音艺术生涯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播音史上的一个奇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陈醇长达60年的播音艺术生涯,用真心和真诚汇聚成对人民广播事业的满腔热血,浇灌出中国播音史上的一朵奇葩。陈醇用“深沉稳健、舒展自如”的播音艺术风格为播音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思考和启示。如今,年近耄耋的陈醇依然用生命续写着他与话筒的不解之缘。一、陈醇对人民广播事业的贡献

陈醇在人民广播和播音史上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就是他的播音创作,无论是播音还是主持,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次就是他在上海台带领和扶持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播音主持队伍;最后就是他培养了一大批播音主持人才,其中,不但有“北广”和“浙广”的学生,更有遍布全国各地的播音员主持人。

陈醇的播音活动在中国播音史上,具有时代性、历史性和普泛性的特点。

具有“时代性”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的播音员,他不是旧中国的,也不是港澳台的,更不是崇洋媚外的;具有“历史性”,是因为他的播音创作当中,将继承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老一代的经验、前苏联的经验、中央台的经验吸取过来,融会到自己身上。他为播音事业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做得非常好。他的录音资料也是保留得最多、最完整的,播音历史事件他记得也很清楚,在播音史上他是继往开来的一员大将;具有“普泛性”,是因为陈醇所继承、创新的这条道路,并不是只有他才能做到,而是开创了一个大家都能借鉴的路径。他在和中央台相比不具有优势的地方台里,却做出了一般地方台难以做出的卓著贡献,就说明,只要真正用心去继承和创新,就能扬己之长,形成特色。

陈醇播音创作风格的形成,既有时代的烙印,又有自己的人生足迹。有时代的烙印,是因为他跟着时代走,观察时代的发展变化,风云变幻当中有自己的主见;他的人生轨迹遍布南北东西,在这颠簸奔波中有他自己的主见。这两点就形成了他对社会和生活感悟的沉稳风格。这也体现为一种心态,但是这种沉稳里没有任何消极,我们从沉稳当中能体会到昂扬,体会到他的激情。所以他在生活和工作里面的状态是一体的,这种统一性对我们是最重要的启示。我们从陈醇的播音、朗诵作品里听出来的是民族文化的韵味。应该说陈醇的播音创作(包括教学),是他的骄傲,也是我们播音队伍和我们广播事业的骄傲。(一)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和研究

1.播音主持艺术创作

在长期的播音实践中,陈醇播送了大量的新闻、文学、戏曲、音乐等各种类型的节目。陈醇的名字也是与发生在上海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如20世纪50年代几位外国元首的来访、鲁迅墓迁葬仪式、“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多年的“国庆群众大游行”等,他都参加了现场实况转播。

1984年他担任总主持人的直播节目《国庆的一天》被第三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委会评为特别奖,1995年他解说的音乐专题节目《一朵“极美丽的古代花朵”》获得了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大奖。

陈醇为中央台和兄弟台录制的诸多文学作品在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诗歌《有的人》、《琵琶行》,散文《白杨礼赞》、《愿化泥土》,小说《红岩》、《烈火金刚》、《万山红遍》、《难忘的战斗》、《挺进苏北》、《铁道游击队》等,有的成为保留节目长期反复播出,有的成为专业教材。

陈醇是上海电视台开播时的首播者,曾参加了上海电视台开播的首次新闻直播报道,他还主持过很多电视专题节目,如《上海滩》、《谈申说沪》、《异域风情》等等,并大量为电视专题片和影视剧配音、解说,如电视剧《家》、《春》、《秋》,动画片《变形金刚》、《太空堡垒》等等。

他朗读出版的音像制品有:巴金作品朗诵专辑《海上的日出》、徐志摩诗歌朗诵专辑《梦中的康桥》等,还有由他撰稿并与林如一起录制的教学录音带《播音艺术》。多年来,陈醇录制的音像制品逾百种。

年过古稀,陈醇依然录制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参与了很多节目和大型晚会的录制及直播。比如一炷心香送巴老——巴金远行特别节目、把心交给读者——纪念巴金逝世一周年文学晚会、电视散文《苏州河咏叹》、金话筒相约“百年广播”特别节目《回忆延安广播》、大型电视诗歌朗诵舞台剧《诗意中国》、古诗词《唐风宋韵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飞鸟集》泰戈尔散文诗配乐朗诵专辑、高等院校精品课系列教材“大学语文”中古代诗词散文和现代诗歌朗诵、《巴金文选精品》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宋词三百首》名家朗诵经典聆听……

2.播音主持理论研究

陈醇在播音实践的同时,对播音主持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的一些观点颇有独到之处,如“播音是专业,主持是岗位”、“可以成名人,但不可以成俗人”、“播音不是青春职业,而是终身事业”、“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大众仆人’,而不是‘大众情人’”、“播音员主持人应该爱岗敬业、勤学苦练、遵规守矩、善严求高”、“字正才能达意,腔圆才能传情”等,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所总结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的“五字经”即“情、意、味、畅、准”,对播音主持业务实践也具有切实的指导性。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有《播讲长篇小说的一些体会》、《散文朗诵浅谈》、《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深情·活泼·亲切》、《情真意切、准确畅达》、《〈雷电颂〉朗读浅谈》、《怎样在社交中表达自己的感情》等等。

让陈醇自豪的是,从1955年第一次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他从未间断地参加了50届年会;他是“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的创建者之一;1987年中国播音学研究会成立,他担任副会长并连任三届。在这些专业研讨会议当中,陈醇先生提出了大量的观点和看法,在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和思想建设方面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二)播音主持艺术管理和教学

1.播音主持艺术管理

陈醇除了艺术创作,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担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管理者。这期间,他事无巨细地关照和培养年轻播音员主持人,现在,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成了业务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在他领导的团队成员里,在当地和全国获奖的不在少数。

陈醇从事管理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严于律己、一丝不苟,为此他也曾经得罪过不少同事,但他深信作为一个广播工作者,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是保证节目播出质量的重要前提。长此以往,同事们不但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支持他的管理工作,而且在他的激励下共同建设了一支业务精、纪律严的播音主持团队。

2.播音主持艺术教学

陈醇诲人不倦,谆谆教导,很多学生对他的印象很深,因为他的讲课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刻的理论观点。在教学方面,陈醇先生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的兼职教授,经常会在北京和杭州进行不定期的讲学,在上海也经常参加上海广电局主办的培训,也受邀前往上海高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授课。现在,陈醇先生的时间和精力虽然有限,但对于专心执著的学生,陈醇先生总是挤占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地悉心教导。二、陈醇对播音主持艺术的追求(一)播音主持艺术创作风格

1.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特点

陈醇的播音艺术总体风格可以概括为:深沉稳健、舒展自如。

张颂教授说,在陈醇的播音创作里,声音的浑厚、节奏的变化、语气的贴切,都是他的优点。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其播音创作中会体现一种伽达默尔说的“视阈的融合”,就是把作品、作家的风格,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己的表达风格融合在一起。让人一听,觉得既是鲁迅的也是陈醇的,既是巴金的也是陈醇的,这在播音创作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一般的播音创作往往会成为文本的复制品,可以听出来是谁的作品,但是播音创作者自身的身份就会弥散了;或者只看到播音创作者自己的表达方式,而听不到、体味不到原作的精神实质。陈醇在这一方面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他的播音在听众当中、观众当中的影响,不仅闻名遐迩而且愈久弥坚,印象很深。

2.播音艺术风格特点成因

陈醇播音风格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即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1)外在原因

陈醇投身播音工作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的播音事业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阶段,为陈醇提供了很多可以继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每个历史时期的播音创作,都能够和时代脉搏相一致,这是和他深入劳动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分不开的。陈醇60年来从没有离开他热爱的话筒,而是把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用他醇厚的声音通过话筒、通过录音永久地记录下来,呈给我们大量的播音精品。

中华民族的精神始终影响着陈醇的播音艺术创作主旋律。陈醇下放农村时曾经深入到蒙古族和朝鲜族地区,后来又到过新疆、广西、湖南、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每到一地,陈醇总要去了解和体验各民族的文化和风情,这一切都影响着陈醇的播音艺术创作。张颂教授说,我们从陈醇的播音里听出来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韵味。作为地方台的代表人物,陈醇的播音同样始终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髓。

无产阶级的情感和内涵,是陈醇播音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陈醇的情感,总是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陈醇的播音艺术风格,是从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为人民服务和为人处世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地域和文化总是水乳交融、相互渗透的。陈醇出生在古都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陈醇幼年的时候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思想意识。18岁时,陈醇来到了彭城古都徐州,在南京短暂停留之后又来到了洋溢着“海派”文化的上海。这种地域和空间以及文化的交错,让陈醇能够很好地贯通南北。北方的粗犷、江南的细腻,北方的大气、江南的温婉,无不影响着陈醇的播音艺术创作。陈醇播音风格中“深沉稳健”所体现出的,既有华北平原一马平川的豪爽大气,又有九曲黄河势不可当的磅礴气势;而“舒展自如”所体现的,则既有江南水乡秀美灵动的韵味,又有万里长江大浪淘沙的底蕴。

陈醇60年的播音艺术创作生涯,涉及消息、评论、小说、诗歌、散文、专题片、录音报道等诸多的播音文体。每种节目、每个栏目、每篇稿件,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同时又是相互融通的。陈醇在宽广的播音艺术创作领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他将这些不同节目、不同稿件的不同语言表达艺术很好地区分开来,同时又将它们辨证地统一起来,这也是形成他“深沉稳健、舒展自如”播音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2)内在原因

陈醇风度儒雅,举止和谈吐得体,不失为大家风范。其播音风格,和他的儒雅性格表里如一,相得益彰。其性格中还有真实、坚强、理性的特点。如果说“声如其人”的话,我们在陈醇的作品当中所听到的真实,融入的是他对作品、对作者、对听众真实的情感,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情;说他坚强,因为他在“文革”时期经受住了苦难的考验,面对逆境他没有丝毫的退缩;说他理性,是因为在大风大浪中,他总能够非常清晰明确地认清自己的方向,不会在动荡和混沌当中迷失自我。

生活阅历是另外一个内在原因。从北京高碑胡同的孩童到中央广播局学员,从徐州到南京再到上海,从大城市到边远山区,从地方到全国……这些人生经历给了陈醇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每一部作品都是这种积淀的厚积薄发。

陈醇的人生态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心没肺”,为人处世要少个心眼,多些气量。陈醇一不计较,二不攀比,他说:“若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自己从社会中的获得,我是获得大于付出,已经心满意足了。我想,一个人不计得失,不重名利,心境平和,宠辱不惊,超然物外,那就会不怨不怒,不气不恼,胸襟开阔,什么事情都能看得开。”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要想走陈醇的道路,就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浮躁肤浅的毛病,就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从一点一滴做起。

对于审美追求,陈醇的观点是:和谐的美是高层次的美。他认为播音主持中我们应追求语言朴实的美,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美。在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追求,张颂教授是这样评价的:“在他的播音创作里,会体现一种伽达默尔说的‘视阈的融合’。就是他把作品、作家的风格,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自己的表达风格融化在一起。他绝不追求自我张扬,更不会去哗众取宠,而是老老实实地进行理解、感受、表达。”

对业务素质的精益求精是陈醇毕生追求的。陈醇始终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但苦练语言基本功,更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注重积累。他还从曲艺、戏剧等姊妹艺术和其他语言艺术形式中学习借鉴。陈醇特别重视新闻素质的修养,年轻时经常亲临一线参与新闻采访报道,年近耄耋,他仍然把关注新闻时事作为自己日常的必修课。正是这种努力和执著,陈醇才获得了如今的高深造诣和丰硕成果。(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理念

1.“情、意、味、畅、准”五字要诀

陈醇在几十年的播音艺术实践当中总结出了“情、意、味、畅、准”五个字的播音要诀,生动体现了其正确的创作道路的精髓。“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是播音风格的总体要求,其中的“爱憎分明”就是指播音中要有鲜明的态度、恰当的感情。有的人认为,播音应该是不带感情、纯客观的,对此,陈醇并不苟同。播音员要以声传情,就要善于调动和控制感情。调动感情首先是对所播节目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也就是说,对稿件要有感情;其次是对服务对象要有感情,仿佛听众就坐在你的面前,这样的播音才感染人。同时,播音员还要善于控制感情,不能悲痛时泣不成声,气愤时声嘶力竭,而是要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听众。

陈醇说,要让受众理解节目的内涵,体会意味,播音员必须自己对所播稿件有充分的理解。我国古代艺术家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之说,此说对于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播音员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播音员看稿件如果能够像音乐家看五线谱或工程师看线路图那样认真,播音才会声尽意在,意味深长。因此,陈醇无论是播讲几十万字的小说还是朗诵几十个字的小诗,他都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为了准确表达出原作所要传达的意思,他会反复琢磨甚至亲自去体验。

陈醇在谈到什么是“味”时认为:味,播音作品展示的意趣和气韵。第一,它是在外部形式上的认同,即“像不像播音”。第二,蕴藉内涵的厚度和力度。第三,体现出不同体裁、不同作者写作的个性、风格。陈醇认为播音最忌枯燥无味,而是要有意味,有趣味。如果对所播内容兴趣淡薄,播音必然味同嚼蜡,不受听,不耐听。表情达意要含蓄,才会更耐人寻味。

播音是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它的语势应该似淙淙清泉,非常顺畅、自然,字字句句明快入耳,一听就懂,毫不费解。对于“畅”,陈醇的观点是:成语有“畅所欲言”,只有流畅,才能通达,才能尽情地说清所讲的内容,也才能使听者舒畅,无阻碍地接受播者所传播的情意。

陈醇认为专业播音员语言要规范,首先语音语调要准确。所谓“准”是指语法要准确、用词要准确、语音要准确。当然,“准”还包括对稿件内容和精神实质表达的准确完整。要想做到这“准”,没有刻苦钻研、没有勤学苦练、没有日积月累,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功力的。

2.播音员主持人“十六字”规范

陈醇在几十年的播音艺术生涯当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爱岗敬业,勤学苦练,遵规守矩,善严求高”的16字规范。这不但是陈醇自己多年从事播音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己播音生涯的一个浓缩。“爱岗敬业”是要分清楚什么是“岗”,什么是“业”,绝不能和所谓的“演艺圈”混为一谈。陈醇认为,我们的“岗”和“业”都是党和政府指导下的大众传媒岗位和事业,不能随意地“个性化”,播音员主持人代表的是一个台的形象,进而代表的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形象。所以要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勤学苦练”是要明白该学什么、练什么。播音员主持人是否合格,语言基本功是重要的条件和衡量标准,准确规范的普通话是必备的基本素质。播音员主持人除了要勤练“嘴皮子”,还要广泛学习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应该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去体验和积淀生活,这都是磨炼语言功力的有效途径。中国戏曲演员历来讲究“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只有平日“拳不离身、曲不离口”,登台才能得心应手。我们同样需要以这样的态度来练我们的基本功。“遵规守矩”是行业要求。陈醇认为现在行业内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普通话水平测试、上岗资格管理规定、职业道德准则等,为规范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从事业务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准和要求。既然制定了标准和要求,全行业就应该认真执行和严格把关。“善严求高”实际上就是“高标准严要求”。陈醇曾说过:“我们的播音,不仅要能获得外行的吹捧,还要能经得住内行的推敲。我们的作品不仅要在现在被肯定甚至获得大奖,在若干年之后如果还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那才是真正的优秀播音作品。”其实除了语言不规范、不标准以外,当前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还存在有其他问题,如果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必定会备受诟病。三、陈醇对播音主持艺术的思考(一)“播音不是青春职业而是终生事业”“播音不是青春职业而是终生事业”的提法由来已久,直到1992年陈醇写了一篇文章才真正形诸文字,并受到业内的肯定。

陈醇在工作初期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播音工作是吃“青春饭”的。当时齐越写过一篇文章,大致内容是说:播音员是光荣的岗位,播音员要有事业心。这篇文章,不但解决了陈醇当时的思想问题,还鼓舞他把自己热爱的播音事业一直干到了今天,这也是陈醇后来提出“播音不是青春职业而是终生事业”的重要依据。

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富有很深的哲理,纠正了普遍存在的播音员是吃“青春饭”的、播音工作是“青春职业”的错误观点。陈醇说:应该让大家清楚,播音工作不但是一个职业,播音员队伍中的优秀分子,更应该把播音工作当做自己的光荣使命,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才对。所以,陈醇提出的“播音不是青春职业而是终生事业”,无论对播音员的思想、队伍建设,还是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大众仆人’,而不能成为‘大众情人’”

改革开放初期,广播电视大发展,大量频道和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些主持人受到听众和观众的喜爱、认可和追捧,被受众认为是“大众情人”。有的播音员主持人以此为炫耀、标榜,甚至沾沾自喜,完全忘记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有的播音员主持人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甚至在节目里不能很好地起到“把关人”的职责,忘却了身份,大谈花边新闻、个人隐私……这些现象说明,有些播音员主持人忽略了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李济生说:“要做‘大众仆人’,而不能成为‘大众情人’,这句话表明了陈老对自己的要求,其意境不正符合一切要从‘为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之旨么?”因此,要想成为德艺双馨的播音员主持人,心里就始终要牢牢记住这一点。(三)“播音是专业,主持是岗位”

陈醇认为,从广播电视节目进程需要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串联和把控的共性特征上看,“播音”和“主持”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在“播音主持”四个字之间不应该添加任何连词。“播音员”就是专门从事播音工作的人员,“主持人”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以个性形象出现,但还是代表了政党和媒体的形象。当然,这些名词的定义和内涵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有一点应该明确,播音员一定要是在广播电视的话筒前进行有声语言传播、具有专业素质的人。

对于“播音工作”陈醇是这样阐释的:就是播音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播音员应该用标准规范的汉语普通话,把稿件的内容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受众,完成一次“再创作”。播音工作其实和社会上其他工作一样。任何一样工作都需要人去做,任何一样工作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播音员所从事的播音工作,从根本上来说,也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从以上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上不难看出,在陈醇的内心深处无论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还是“播音工作”的本质,都是为党和人民服务,这不但是本质,也是我们的宗旨。四、陈醇60载播音艺术人生的启示

时光荏苒,60载光阴在话筒前转瞬即逝,陈醇用其一生的执著和真诚铸就了中国播音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到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从徐州到南京再到上海,陈醇从血气方刚的18岁小伙儿一直到年近耄耋的播音艺术大家,这充满传奇的播音艺术人生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人们去咀嚼和回味。尤其对于年青一代的播音主持从业者来说,更应该从陈醇60载播音生涯中去探寻和继承他所积淀的那些闪光的宝贵财富。

我国的广播发展基本上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一路走过来的,人民广播的传统是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今后,中国的广播事业仍然面临如何继承和发展的课题。继承,要求我们必须把过去的优良传统保留下来;发展,我们就应该去糟粕、取精华,并结合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地开拓创新,让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令人高兴的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传统、人民广播的理论传统、播音主持的传统……这些传统的积淀,在播音队伍中已成了大家的共识。陈醇说:“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现象。过去和今天创造的好东西,能够再传下去的才是传统……播音也有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开拓、不创新肯定不行”;“不能说国外的东西就都是好东西,要学习人家优良的东西,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的传统。”陈醇对如何继承传统的阐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优良的传统中,有些我们做到了,有些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有些却被我们在有意无意间丢弃了。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新中国播音主持事业的优良传统继续下来,发扬下去。

对于我们的播音业务来说,继承就是要继承思想基本功、业务基本功、文化基本功这三个基本功。基本功本身就是一种功力,这种功力来自一种对待事业和专业的人生态度,不是简单的、表层的、浅显的所谓基本功。要想具有这样一种基本功,就必须提高思想水平,加强业务训练,增加文化积淀。有了这样一种基本功,才能真正把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才能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形态、新内容、新受众,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尤其在今天强调主体意识的新形式下,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有了牢固的根基之后,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适应、提高,最后才有创新,这时的创新才不会只是一种形式的变化或花样的翻新,而是创出特色、创出风格的创新。

另外,中国播音主持事业的继承和创新还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理论建设,一个是保存经典。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中国播音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播音史的理论建设、各类播音学科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还应该让我们的经典来说话,播音经典作品和语言发展过程一样要与社会共变,要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经典。靠这两方面的探索积累,我们的播音业务才会在普及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提高。

继承不是目的,在继承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创新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张颂教授说:“继承之外要善于借鉴,勇于创新。中华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各民族的精华,形成自己的博大心胸支撑下的那种庄重大方的含蓄的特点。创新的过程实际就是主体性的实现,要研究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样我们就能够做到:是我在播音而不是别人在播音。既然是我在播音就有我的性格、志趣、习惯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别人就不能代替我。”

在纪念人民广播70周年的时候,恰逢陈醇播音艺术生涯60周年,作为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陈醇献上了他对年青一代播音主持从业者的寄语:“从各个方面来说,年青一代肯定要比我们强,尤其是在文化基础上就比我们那时候要好。年轻人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发挥现有的优势,做出更好的节目,教出更好的人才,为今后的广播电视事业作出更好的贡献!”结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陈醇60载播音艺术生涯不但为中国播音史增添了厚重的一笔,更以其播音艺术风格和人生经历所具有的时代性、历史性和普泛性感染着广大受众,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青一代的播音主持从业者。无论是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是从事播音主持艺术教学的教师,都应该秉承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所积累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中国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葛兰谈播音艺术

■杨 成【论文摘要】自1951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以来,葛兰从事播音工作近60年(其中一线播音41年,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工作19年)。在近60年的经历中,葛兰亲身经历了多种节目样态,收获了大量宝贵的播音经验,对我国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对于中国播音届经验的总结及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通过访谈整理出了葛兰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养的归纳总结,即政治素养、思想学识水平、语言表达、生活体验。以此来感激以葛兰为代表的老一辈播音工作者为中国播音主持界所做出的贡献,并就葛兰对新时代播音员主持人所提出的期望与中国播音主持业界同仁共勉。【关键词】葛兰 播音艺术 素养

今年正值人民广播创立70周年,6月17日下午三点,新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已故著名播音员夏青老师的夫人葛兰老师来到我所,向我所全体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做了有关播音主持艺术方面的讲座。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葛兰结合自己60年从事播音工作的经历,就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葛兰的讲座引起了学生很强的共鸣,学生们纷纷表示,葛兰60年从事播音工作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中国播音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葛兰,原名王静蓉,北京人。1951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四十多年的播音一线工作中,经历了多种节目样态,宣传的内容无所不包。从一开始为前线志愿军战士播记录新闻,到和齐越合作播新闻报摘和联播,再到毛主席逝世时播多篇长篇通讯,而成为播报新闻的主力军。这期间还和孙敬修搭档播过少儿节目,到剧场转播过戏剧。离休后还被邀请到经济台和国际台去主持节目。在亲身经历了这么多种广播节目样态之后,葛兰总结出了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四大基本素养,分别是政治素养、思想学识水平、语言表达和生活体验。在讲座中,葛兰就这四大基本素养分别进行了阐释。一、政治素养

葛兰认为较高的政治素养是播音员做好播音工作的前提,具有导向性的意义。播音创作的道路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作,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在这里面的描述中,党性被放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我们的播音员和其他国家的播音员都不一样,我们的播音在新闻属性的基础上兼具宣传属性,播音员是党的宣传员,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传声筒。

1951年,葛兰刚刚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被安排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播记录新闻。记录新闻对于80后的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葛兰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完全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中国特有的新闻播报形式。原来,新中国成立伊始,整个国家的建设处于战后恢复时期,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一些边远地区还十分闭塞,出版的《人民日报》送到那里时都已经延迟了十几天甚至半个月。因此,大量的消息、党的方针政策就要依靠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当地的抄收员边听边记,然后印成报纸,发送出去。与此同时,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战士远在他乡,他们要了解新中国建设的情况,也要靠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连夜油印成小报,分发到各个战壕里。为了方便抄收员的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新闻的播音员以常人手写记录的速度来读稿,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还要重复几次,以确保传播时的准确性。

葛兰刚刚接受这项任务时,领导对她的要求仅仅有一条——不能播错!因为这里要是播错了一个字,就会影响到消息的传递。这种严峻的形势就要求我们的播音员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自己不能出错。这种责任感使葛兰逐渐找到了一走进播音室就能全神贯注的感觉,能够做到思想高度集中,按规程细心操作机器,始终保持一种在话筒前排除杂念的良好心理状态。在工作中,她深深体会到了播音岗位的重要、责任的重大。二、思想学识水平

葛兰认为播音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学识水平。就是说,播音员要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播音不是个技术工种,不是一个熟能生巧的工作。播音稿件的信息包含各个方面,如果我们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就没法将稿件所蕴藏的真实思想传递给观众,就起不到传播的效果。

思想学识水平的提高要靠平时对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葛兰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文化知识有很多东西要补充,于是她选择到北京师范大学去旁听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的课程,一直坚持了两年多。后来有了电视大学后,她有时间就看,边看还边记笔记。此外,阅读也同样重要,阅读对她文化素养的提高与丰富帮助是最大的。年轻时经常读世界名著的葛兰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直到现在,结束一天的教学任务后,回到家不论多晚,她都是孤灯一盏,书报一堆。葛兰说这是她现在最大的享受,每天不读几页书总感觉缺些什么。葛兰曾经和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交流过读书的经验和体会,她也请白岩松给她的学生讲过课。白岩松说他每天无论多忙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书报摊,在那里经常会花些工夫挑选一些有用的杂志。葛兰认为白岩松对于知识信息如饥似渴的获取是他今天能够成功的一大必然。

夏青老师对于阅读的那种挚爱也让她记忆犹新。葛兰说,夏青经常喜欢在旧书摊前转悠,从里面选一些书。夏青老师的那套《二十四史》竟然就是靠这种方式一本本拣回来的!回来之后,夏青把这些旧书包上新书皮,整旧如新,他自己感到很高兴。一次他们俩逛街的时候,发现商店里卖一组带玻璃门的书柜(在那个年代这种书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夏青非常喜欢,后来攒钱把这组书柜买了回来,把他那些书都整整齐齐地放进去,倍加呵护。遗憾的是,“文革”期间破“四旧”,在搬家的时候书柜里的书因为种种原因都被卖了,这成了夏青一生的一大遗憾。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经常也劝导新来的年轻播音员要多读书,还经常就读书问题为他们做一些指导。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的播音员部分是从工农兵学员中招收的,这些人经历“文革”的震荡后,文化知识很欠缺。夏青老师就主动承担起了为这些年轻人补习古典文学的任务。夏青长年患有类风湿,身体经常会游走性的疼痛。即使这样,他也熬夜忍痛为学生刻蜡版、编教材。夏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新人讲古典文学的时候,屋子里坐满了人,有些不是播音部的人也都慕名而来。三、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衡量一个播音员业务素质的关键,它由播音员的声音特质、情感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等诸多方面构成。葛兰老师告诫同学们,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必须靠练,但凡艺术技巧的提高,都是靠多练多实践出来的。播音较之其他艺术领域难度更大,因为它光凭声音,毫无其他手段借助。现在的播音主持行业出现了忽视语言表达的现象,比如,有的主持人言之无物,经常说一些废话;更有一些人尝试在语音上进行一些创新,港台腔、凤凰味儿、男声女气、女声嗲气;甚至一些节目出现新闻娱乐化、表达个人化……这些从各个角度反映出有些播音员主持人对于语言功力的忽视,这种忽视对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公信力是很有影响的。葛兰提醒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要时刻印在我们每一个播音主持从业者的心里。

语言表达能力只有依靠平时的千锤百炼,到关键时刻才能派上用处,发挥作用。1965年,中国人民大学为了纪念“一二·九”运动,计划邀请人艺的话剧演员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同台朗诵。演出的前三天,齐越找到葛兰让她准备在这次大会上脱稿朗诵《青春之歌》选段。《青春之歌》是一篇令很多播音员头疼的长稿件,三天时间,葛兰晚上还有播音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今回想起来,她觉得当时真是拼了命了,晚上睡觉躺在床上背,第二天提前两个小时起床跑到小树林里背。演出当天,4800字的稿件脱口而出,一气呵成,观众反响热烈。从这件事情以后,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葛兰专挑长稿件播。

葛兰介绍说,播音员在播音中经常会遇到急稿,这些急稿都是临时加进来的,之前一遍都没有看过,而且那时候的稿件不像现在都是电脑打印的,字体很清楚,那时候都是百家争鸣般的手写体,有时还会加上一些领导在稿件上的圈注,业内人士俗称“挂气球”。两位播音员在播音前一般会将稿件进行分工,一个人播单数,另一个人播双数。可是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两位播音员已经走进播音间,打开了话筒,马上就要开播了,编辑这时候跑进来送递一份急稿,然后留下一句话“双数变单数,单数变双数,以此类推!”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播音员手里的稿件都是自己之前没看过的,最后仍然是顺利平稳地播出,没有出现播音事故。这些紧急情况最终能圆满化解依靠的就是播音员平时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葛兰多年来总结出了四个“勤”字:勤查、勤记、勤问、勤背。第一个勤查,葛兰经常对她的学生们说要和字典交朋友。每次上语音课前,她都会要求学生亲自查字典把字音搞清楚。她觉得,只有自己查出来的才记得清楚不会忘,一味地依靠老师来解决字音的问题效果是不好的。第二个是勤记,意思是说播音员要时刻注意经验的总结。葛兰在每次播音后都会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比如今天哪个地方发挥好了,哪个地方还有待提高,哪个字音没有读对,等等,都记在本子上备忘。葛兰现场为我们展示了夏青生前的一本笔记,已经泛黄了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夏青的记录,里面总结了播音员经常读错的字,例如“甘肃”的“肃”字,夏青不仅写上了正确的读音,还把这个读音的出处通过各种渠道搜寻出来记上。葛兰说,像这样的笔记本,夏青记了很多。第三个是勤问。勤问的意思是要我们多向身边的人请教,播音主持是一个复合型的学科,播音员主持人不可能做到在方方面面都是专家。播音员主持人要抱有虚心好学之心,向老师、向同学、向周边从事各类工作的人请教。只有这样,在播音中才能将各种类型、各种信息的稿件的真实意思传递出来,让听众也觉得播音员说的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最后一点是勤背。葛兰认为背的能力是考量一个成功播音员的重要指标,好的记忆力对于一个播音员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她现在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人都要挑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十篇文章背下来。葛兰老师今年已经77岁了,依然每天坚持背一首唐诗或宋词。她风趣地说,让学生背是练他们的记忆力,自己背是怕自己思维迟钝,没法教书了。

语言表达的提高除了要下苦工夫,做到上面说的那四个“勤”字外,还要学会借鉴。这种借鉴包含两点,一种是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另一点是向姊妹艺术学习。

20世纪50年代初期,葛兰开始和孙敬修合作播出少儿节目。孙敬修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少年儿童讲故事,他讲的《西游记》系列绘声绘色,人物活灵活现,很受小孩子们的喜欢,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故事爷爷”。葛兰和孙敬修合作的初期,主要负责介绍校园儿童生活以及一些有关少年儿童的新闻。节目开播伊始,葛兰觉得自己播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无论从台里还是听众来信的反映来看,都说她播得太板了。葛兰开始仔细分析自己的录音,认为板的地方在于自己长时间播新闻,新闻播音的政策性较强,需要播音员“板”,而少儿节目的受众多是少年儿童,纯真的个性决定了不能用播新闻的方式来播少儿节目。她觉得自己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先研究少年儿童的心理,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他们喜欢听什么。于是,一方面她到北京师范大学去旁听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另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参加儿童夏令营、少年宫和学校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体会儿童与儿童之间以及老师和儿童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后,她开始尝试一种和孙敬修以类似爷爷和孙女对话的情景播讲方式。在交流中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莉莉,在表达时也采用这个年龄段的小女孩惯用的表达方式去向一个知识渊博的老爷爷问问题,把过去的那种播音形式变成“爷爷和莉莉的对话”。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孙敬修凭借自己的阅历和丰富的播音经验不知不觉就将葛兰带入到了一种意境中去,节目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观众反响很强烈。这种对话的模式在葛兰离开这个节目后依然被保留,继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中沿用。

在播音发声方面,为了让自己的声音更持久,葛兰借鉴了大量姊妹艺术中的元素。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曾经到剧场转播过一些戏剧,比如京剧、黄梅戏、越剧等,亲历了许多名家比如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新凤霞的精彩表演。通过转播,葛兰了解了许多地方戏曲的特色,也渐渐对一些戏曲形式产生了兴趣。后来,她拜师单弦表演艺术家白凤岩,认为这位老艺术家在表演单弦时的嘴上功夫十分了得。单弦要求表演者的声音高不劈,低不哑,吐字清晰,讲究用气,扎气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葛兰觉得自己的声音更扎实了。“文革”时候,播一些高调门的稿子时也不觉得费劲,被人们称为“金嗓子”。葛兰多次强调,好嗓子是练出来的,不是养出来的,嗓子越用越好用,越怕用就越容易出问题。

葛兰很欣赏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追求语言的精练质朴、蕴意传神的境界中,给人留下了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令人心驰神往,传颂千古。她认为播音员在把无声之字变成有声之音的求索中,也要学习前辈们“漫漫不止,穷尽一生”的诺言。四、生活体验

在谈到生活体验这一点时,葛兰深有体会。她认为但凡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人眼界不开阔或者孤陋寡闻就会心胸狭窄,常常会使一些很聪明的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大。一个播音员如果长时间钻进一个狭窄的天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学习和工作,也很容易使他们变傻。我们强调语言的真实、感情的真实,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必须要有相应的感情思维活动。播音员主持人的再创作过程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织进行的过程。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就要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葛兰在四十余年的播音生涯中并没有整天把自己关在播音室里,而是有机会就到外面去走走。

1963年,葛兰被安排到通县去搞“四清”,她并不觉得自己是要去农村吃苦,而是把它作为一次深入实际调研的好机会,通过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农民交朋友,来体验农村的生活。刚一到农村,农村妇女直爽热情的性格就给葛兰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她们老远一看见这些新来的年轻人就大声和她们打招呼,而不是像葛兰这些城里来的小姑娘细声细语的。农民们的质朴也令葛兰感动万分,农民家庭经常把家里好的东西拿出来做给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吃。那个年代组织规定“四清”干部不能吃农民家的鸡、肉、蛋,农民们就想办法粗粮细做,变着花样地来招待她们。这次经历深深打动了葛兰。回来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排她播一篇《一位农村妇女的讲话稿》,在备稿时觉得稿件中的女主人公,一位妇女主任,很像她在“四清”时的那位农村妇女主任。葛兰的播讲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回忆起与农民朝夕相处的那一幕幕情景以及民风的质朴。这篇稿件被葛兰播讲得淋漓尽致,稿件中那位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灵活现在每一个收音机前的听众面前。当时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还是播音部领导都认为葛兰把这篇稿件播“活”了。

为了体验生活、丰富阅历,葛兰的足迹还遍布钢厂、煤矿、军队等地方。钢厂炉前工战高温夺高产的拼命精神,煤矿工人艰辛恶劣的工作环境,北海舰队官兵镇守的荒无人烟的孤岛,这一幕幕镜头都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触动着她的一根根神经。看到这些,葛兰有了更坚定的信念,要用自己的声音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陆放翁的两句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经常被葛兰用来教导学生。陆游一生写了许多首诗,直到晚年才悟出了这一真谛。诗中所写的“功夫”,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就是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恰恰是播音主持工作者所需要的。(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方明对媒体人三热点问题之见地

■李 桃【论文摘要】热点之一:媒体人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实力才是延长主持人寿命的决定因素。方明认为年龄绝对不是主持人职业生涯的枷锁,相反它可以带给主持人更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博览群书的机会;热点之二:电视新闻类节目低俗化扭曲了贯彻“三贴近”精神的本质;热点之三:“不备稿说”并非媒体人为适应新时期新闻播音的“创新”,而是对新闻稿件极其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关键词】新闻 播音主持 实力 低俗化 “不备稿说”

2010年7月19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我国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老师在教育部语用所作的关于他对目前我国媒体人的三个热点问题见解的报告。报告围绕“媒体人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实力才是延长主持人寿命的决定因素”、“电视新闻类节目低俗化扭曲了贯彻‘三贴近’精神的本质”和“‘不备稿说’并非是媒体人为适应新时期新闻播音的‘创新’,而是对新闻稿件极其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三个热点问题展开。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一、实力才是延长主持人寿命的决定因素

目前我国的媒体人存在更新换代速度快的现象,很多人认为媒体单位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广播电视主持人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被年轻人取代。许多主持人自身也深感压力巨大,在话筒前、荧屏上活跃几年后就开始为自己找寻退路,认为此地不宜久留。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主持人文化底蕴不深,只注重外表形象,缺乏自己的主持风格;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节目一味追求年轻化、时尚化,只注重片面地去迎合某个年龄段受众的需求,而忽略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引导职责以及其他年龄段的审美需求。在欧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年龄结构、外表形象等方面都和我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如美国,观众更看重主持人驾驭节目的能力,而不过多地在乎他的年龄和相貌,而且对观众来说,年龄稍大一些,他们的知识积累和阅历优势更能给人以信服感、权威感。所以他们各个年龄段的主持人都有,其中,中、老年主持人是主力。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擅长深度报道的金牌主持人芭芭拉·沃特斯,虽已步入老年,却仍让人感到魅力无限;著名主持人迈克·华莱士87岁才宣布退出电视荧屏;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节目主持人几乎都是阅历丰富的中年人……

方明认为年龄绝对不是主持人职业生涯的枷锁,相反它可以带给主持人更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博览群书的机会。现在很多地方电台、电视台依然喜欢让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担任主持人,殊不知,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尚未接触社会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而已,是经不起考验的。主持人只有把握了节目的整体编排,深入地参与节目,在主持节目、播报新闻的时候才不会是照本宣科地背诵,而是用自己的语言与观众直接交流,以“人性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将自己的观点、见解、思考、评论传达给观众,真正地接近观众,给观众一种朋友般的亲近感、信赖感和亲和力。

方明十分赞成培养记者型主持人。他认为,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将扭转“主持人就是个吃青春饭的职业”的看法,向人们证明实力才是延长主持人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记者型主持人拥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能机敏而冷静地梳理现场的信息,深入挖掘事件的内涵和外延,为受众提供思考的线索;能对新闻事件做出深刻报道,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这些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和主持是节目的质量保证,是一面具有很强感召力的旗帜。对于受众来说,这样的节目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其主持人当然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二、电视新闻类节目低俗化扭曲了贯彻“三贴近”精神的本质

目前,新闻节目普遍充斥着娱乐化、低俗化倾向,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人不能不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绝大多数媒体始终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但仍存在少数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特别是商家的关爱,存在一些新闻报道用道听途说、随意铺排,甚至凭传播者的主观想象或者精心制造替代了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对事件的客观评价。而有些综艺节目,为了吸引广告和提高收视率,往往会使主持人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一心只想着搞笑、玩闹,以至于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信口开河、突出自我,致使节目滑入低俗之谷。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有:

一是忽视了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仍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淡忘了电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文化责任、引导责任、服务责任,把“三贴近”理解成了刻意迎合、一味取悦,丧失了媒体的义务。

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健全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所造成的浮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中。虽然很多主持人也曾志存高远、虚怀若谷,可是在“适者生存”的现实面前,那份原本对人生的远大理想,对事业的历史使命,那份勤学苦练、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和意志力,被满足现状、急功近利、私欲膨胀、唯我独尊所取代。这种追求浮华的心理致使主持人不再坚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再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而是随波逐流,把“流行”当成标准,凡事一知半解、故作沉稳。由此只能恶性循环,无法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世界文化的精华融入节目之中,节目的肤浅、主持人的浅薄自然在所难免。

三是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评价体系依旧不够健全,并未形成一个合目的、合规律的共识标准。单纯地从收听率、收视率来衡量节目的优劣,不免使节目为了迎合受众而降低节目质量,浅薄和低俗之风自然愈演愈烈。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方明老师认为最根本的是要让媒体人认识到“三贴近”精神的本质。“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实质就是贴近生活中的群众。贴近实际,就是立足实际,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活色彩,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就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了解群众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总之,低俗化是对“三贴近”精神的扭曲。三、“不备稿说”,不是“创新”,而是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

时下,一些新闻播音员主张“不备稿说”,即认为直播前不看稿,播出时四平八稳、语速均匀、出错少,是一种“优秀”播音员应具备的“基本要领”,是体现自身高水平的表现形式;或是追求一种所谓的“原始自然状态”,即播出之前不看稿,直播时即使出了错也是一种“直播状态”的体现,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新闻播音的“创新”。

方明认为,这是对新闻稿件极其不严肃的一种态度和行为。作为一个播音员要明白,稿件是许多记者、编辑等工作人员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产生的成果,绝对不是不经琢磨、信手拈来的口语表达。播音创作活动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由此可见,播音员所进行的不是个人随意的言语行为,而是信息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他们将作者基于对生活的认识和提炼所进行的“一度创作”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直接可感的声音符号时所进行的“二度创作”。在“二度创作”中,播音员对稿件的依赖是很大的。他们不能传达稿件中没有的信息,不能背离文章的主旨,不能以自己的表达习惯、个人好恶曲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更不能因为准备不周或技术失误,漏播、错播稿件中的关键信息。忠实于稿件是播音员的基本职责之一。

我国的播音老前辈都非常重视备稿,并把备稿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关于广义备稿,方明说了他的两段经历:一段是他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播”新闻。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班里的小同学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志愿军叔叔们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消息。可是,一个班上只有一份报纸,于是,方明就成了那个给大家读报纸的“小播音员”。这一读就是两年,一直读到小学六年级。这段经历使方明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另一段经历是15岁那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响应毛主席“加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号召,考入了广播事业局的技术训练班,希望能够早日参加工作。那时,方明学习的并不是播音,而是无线电。毕业后的方明因为学习期间的优异表现,被选入中央控制室做录音。谈起这段录音的经历,方明至今仍心潮澎湃、滔滔不绝。他说录音的工作使自己接触到许多名人,比如田汉、梅兰芳、薄一波……了解了许多文艺形式,比如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苏联的歌剧……这为他日后从事播音工作打下了基础。今天的方明非常看重自己曾经读报和录音的经历,把它们看做是自己从事播音工作的前提,并幽默地说自己从事播音是“历史的误会”。这虽然是方明的自谦之言,但却折射出了广义备稿的内涵。

工作两年后,方明被调到了播音室,他与播音的不解之缘也就此拉开帷幕。在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夏青的亲自带领下,方明学到了许多真知灼见。比如齐越要求播音三戒:“一戒自我表现”。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决不能成为播音员表现个人的舞台。所以他反对播音员在话筒前卖弄声音、炫耀技巧,自我表现,自我欣赏。“二戒随心所欲”。新闻传播、语言表达和播音创作都有自身的规律,播音员要按规律办事,克服主观随意性和任意性。在播音主持实践中,时刻都要注意从稿件和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出发,按照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样式,使自己的表达与节目和谐一致。“三戒千篇一律”。播音创作切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不要把每篇稿子、每个节目都播得一样,都做成“一道菜”,更不要机械模仿他人。要善于挖掘“同一时间不同事件、同一事件不同时间”中蕴含的新鲜点,从自己声音和形象的条件出发,努力形成自己的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和特色。齐越的“播音三戒”,全面概括了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既涵盖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方面的最基本要求,又包括追求艺术风格和艺术个性的最高要求。它是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要求,是决定播音主持成败的关键。还有夏青要求备稿时要做到“三个一遍”,即拿了稿件以后要先粗看一遍,再细看一遍,最后再粗看一遍。第一遍的粗看是为了宏观把握,了解文章的脉络和大意,如果这时细看就会陷进去,不能很好地对稿件进行整体把握;第二遍要细看一遍,看看有什么不认识的字,把不认识的字音标注出来,对稿件的逻辑结构进行划分;第三遍的粗看是要从稿件的整体去进行归纳。

方明在老师们的点拨下,自己也结合实践进行了总结,他认为除了“播音三戒”和“三个一遍”还不够,在播出之前还要在心中做到三思:一思播的是什么,即把稿件放到历史和现实的大背景中,思考它所占的位置;二思为什么播,即把稿件放到所播出的节目当中,思考它与整个节目之间有何种关联;三思对谁播、怎么播,即再把稿件放到听众当中,思考会产生何种效果。切记稿件的内容要永远放在第一位。方明说,得出这个结论,自己付出过惨痛代价的。1962年,罗荣桓同志去世,当时的讣告是由夏青直播的。那是一篇五千多字的稿子,夏青同志不但一个字都没有播错,并且感情、态度、分寸、火候都十分到位,速度慢慢的,声音低低的。夏青的播音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并下指示说,以后罗荣桓同志的相关消息都要这样播。这让年轻的方明羡慕不已,不禁问自己:“我什么时候也能播得像夏青老师一样好呢?”没想到几天后机会就来了。有一天,台里播音时没有男声,方明便自告奋勇地报了名,“年轻人,应该多干活嘛!”方明心里想。那次是他和雅坤直播新闻,其中有一条这样的消息:“罗瑞卿同志从罗荣桓同志的家属手里接过罗荣桓同志的骨灰盒,安放到罗荣桓同志的灵位上。”方明一看,这可巧了,这不是向夏青老师学习的好机会吗,于是暗自在心里摩拳擦掌起来。轮到他时,他极力在脑海里回想夏青的状态、语气、音调。没料到播着播着脑子就乱了:“罗瑞卿同志从罗荣桓同志的家属手里接过了罗瑞——”在“卿”字送到唇边的一刹那,方明清醒了过来,此时也已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话是接不下去了,他只得把这句话重新播了一遍。这个口误在那个政治空气空前浓烈的年代可是决不能被原谅的,于是,大会检讨小会检讨,找完主观原因又找客观原因……后来,还是一位老师对方明说:“不能只找表面原因,你应该想一想自己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方明仔细地分析来分析去,终于发现自己犯了大忌,即作为一个播音员,第一位应该考虑的是稿件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所以说不出错是偶然的,出错是必然的。应切记内容决定形式,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从稿件的特点和要求出发,而不是刻意模仿,否则只会弄巧成拙。这段经历使方明一直记忆犹新,并给方明以后的播音实践指明了方向。方明还清楚地记得夏青老师要求他们每天读3页字典。如果有不懂的字想问老师,往往会吃个闭门羹。一向有求必应的老师手朝字典一指:“自己查!”因为只有自己亲自查才能记得牢。

方明还说,越是向各位播音大师学习越感到自己无知,越感到不足以应对播音工作的要求,便主动上电大进行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当时齐越和夏青也在上电大。前辈们这种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方明。由此使我想到: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越是大学问家反而越谦虚?这符合了“知识越多越无知”的哲理。就好比气球,气球内部是我们已知的知识,气球外部是我们未知的东西,我们知道的知识越多,它的表面积就越大,气球表面接触的未知空间就越大,也就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未知越多。

说到狭义备稿,方明认为一篇稿件拿在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理解体会稿件内容,切记“内容是本”!首先,要消化稿件,把稿件变成自己的东西。播音过程中遇到的许多稿件不一定能做到完全的真情实感,因为毕竟有些稿件所描述的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较为年轻、经历尚浅的播音员来说是无法真正领悟到它的精神实质的。播音员就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争取能够获得深入第一线的机会去寻求切身体验,获取真情实感。其次,要对稿件进行具体的分析。有没有生字生词、段落如何划分、重点在哪里,齐越的“播音三戒”和夏青的“三个一遍”此时就发挥重要作用了。

方明分别用了齐越、夏青、林如的三句话对备稿工作做了总结:

齐越说:“要玩儿真的!”

夏青说:“你要感觉到!”

林如说:“你要处理好句子,要出意思。”

最后,方明说,播音员就应该以这种精神去处理稿件、把握意识,进而去向群众进行宣传。

短短的半天时间也许根本不足以使我们充分了解这位虽年过七旬,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播音艺术家,但是从方明老师那谦和严谨的态度、坚定沉稳的神态、洪亮清晰的声音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老一辈播音主持艺术家在播音事业的道路上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持之以恒的业务追求、勤奋好学的工作信念……这些都是我们从事或即将从事播音主持事业的年轻一辈应该学习、应该借鉴,并将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的。(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山播音艺术简析

■李 强【论文摘要】关山播音艺术在中国广播播音70年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传承意义。他继承并发扬了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的优秀品质,同时极大地拓展了新的历史时期中播音艺术的发展路径。本文从关山播音艺术风格概述、时代特征和新时期继承创新关山播音艺术三个层面对关山的播音创作做出较为详尽、科学的分析研究。【关键词】关山 播音艺术 时代特征

每当人们听到《雷锋之歌》、《青春之歌》、《桐柏英雄》、《林海雪原》、《红旗谱》等脍炙人口的广播作品时,内心不禁会对一位长者称赞有加,他就是全国首批五名播音指导之一,“为新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十名老播音员”之一的关山。提及这个名字,人们就会联想到五六十年代四合院里的人们聚拢在一起、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长篇小说的情景。直到现在,“南陈北关”依然被人们常常提起。

关山的播音艺术创作,在中国播音事业发展的70年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传承意义,他继承并发扬了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稳健从容、情感浓烈和逻辑工整等优秀品质,同时对新一代播音员队伍的成长壮大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本文从关山播音艺术风格概述、时代特征和新时期继承创新关山播音艺术三个层面对关山的播音创作做出较为详尽、科学的分析研究。一、关山播音艺术风格概述

所谓风格是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们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在处理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就会形成作品的风格。播音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一个成熟的、有造诣的播音艺术家在他从事播音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作特色和个性就是他的播音风格。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关山形成了自己系统完整的创作风格。(一)真情抒怀

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蕴含着美好的情感,客观上为朗诵者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倘若朗诵者能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作品之中,原本无声的文学作品,就会由于朗诵者的再度创作而增添更丰富的色彩、更灵动的活力,显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白居易就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诗序》中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朗诵者应让自己的情感燃烧、升华,再细致入微地捕捉形象,再造形象,使情、气、声三位一体。时任中央广播事业局总编室主任的左荧同志在其《播音是一种语言艺术活动》一文中指出,“播音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必须研究“播给谁听——播音的对象”、“播些什么——广播内容”、“为什么播讲——播音的最高目的性”、“怎样播讲——播音技术”的问题。关山在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中深入探究着“怎样播讲”这一问题,用源于内心的播讲愿望催生出对听众、对人民的挚爱之情。因此,关山的播音艺术最为打动人心、吸引受众之处在于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直抒胸臆的酣畅淋漓。在他朗诵的众多作品中,笔者以《桂林山水歌》为例: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呵,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呵!是梦境呵,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心是醉呵,还是醒?水迎山接入画屏!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珠洞,室珠久等叩门声……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对此江山人自豪,使我青春永不老!……

本诗不仅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更是一首“诗中有我”的诗。诗中的“我”既是一个“指点江山唱祖国”的“我”,又是一个“意满怀呵,情满胸”,愿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我”。关山在朗读这篇作品之前,对贺敬之先生的作品反复研读,仔细揣摩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朗诵,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呵!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和“心是醉呵,还是醒?”这两句,关山在朗诵时已将听者带入那仙境般的桂林山、漓江水之中,到达了忘我的境界!诗中多次用到一个“呵”字,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却蕴含着诗人对仙境般桂林山水的热爱。关山在处理这几句时,积极营造“感同身受”的艺术氛围,用真实热切的情感催生出他对大自然所创造出来的这些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青山绿水的无比赞叹,这更是对祖国母亲的无尽礼赞!(二)声情并发

广播声音应该是一个合三为一的概念:第一是广播传出的各种声音;第二是播音员主持人播音的有声语言;第三是听众感受到的声音所承载的内容。这三个环节都是一个听的过程。人在接受广播里传出的声音时,听觉可以引发某些心理现象,如联想、想象、感知等,心里会产生某种声音造型即所谓声音形象。声音形象是听众欣赏广播艺术的唯一途径,它不仅在客观上为听众提供听觉感受,而且还帮助听众通过想象在主观上进行形象化思维。

关山的演播,不仅在发声的内外部技巧处理上炉火纯青,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演播能实现情感流动与声音形式的和谐一致、愉悦共鸣。声音形象的塑造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中各类人物的理解与感悟,来源于演播者对声音自然美、形象美、音乐美和个性美的定位与阐释,来源于创作者对情感瞬间捕捉与恒久保持的艺术功底。“声由情出”、“声动情长”、声音与情感的交织呈现,是关山在播音创作中尤为注重之处。这一点,在关山演播的小说中体现得最为鲜明。

长篇小说《桐柏英雄》,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桐柏地区分散突围的故事。小说主人公英雄班长赵永生和团政委董向坤、警卫员郭福旺结成三人小组一起行动——郭福旺头前领路,赵永生后面压底,保护老政委的安全。他们摸着黑一直往西走,一脚深一脚浅,约摸走出十多里路,来到了一个树木稀少的山上。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山,也不知道这山有多高,等上了山顶,却觉得脚下是一片平地,光秃秃碰不见树木,也踩不到草丛。天黑得像锅底,走着走着,只听警卫员小郭“呀”地喊了一声就不见了。董向坤本能地停下脚,伸头往前看,脚下身前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蹲下来用手一摸,自己正站在峭壁的边缘上。“糟糕!小郭给摔下去了。”“政委,你往后点。”赵永生把董向坤往后拉了拉,自己伏下身子,把头伸出崖边,向下看了看,还是看不清……董向坤说:“喊一喊。”赵永生喊:“小郭,小郭!”

关山在这个段落的处理中,把人物行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眼前。他抓住了小说主人公因为地理环境的生疏而小心翼翼行走这一特殊情境,播讲语言采用压抑的慢节奏。在小郭发出的一声喊叫——“呀”时,关山的播讲在表现小郭猝不及防的同时,也生动地体现出我们革命战士本能的组织纪律性,避免暴露,严守军纪的革命作风。在赵永生呼喊小郭时,关山充分考虑到当时当境的制约,声音低于日常讲话语调,压低声音但加大了送出气流力度。此时赵永生非常关切小郭的安危,因此,关山在语气语调的处理中,观照到赵永生此时的急切但不能暴露行踪的双重心理,声音低沉,语调拖长,语气中将上述情感融于其中。(三)气势如虹

关山在小说演播中特别注重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微妙揣摩,尤其注重情感与气息的控制和语势与节奏的协调一致,紧随情景段落或柔和或激越,呈现出语句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停连表达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语势的准确把握,节奏的明晰处理,使得他的播音作品具有气贯长虹、纵横四方之情状。

长篇小说《红旗谱》中,地主冯兰池要霸占48亩官地,为了消灭证据,借口卖铜顶田赋,要砸碎河神庙旁的大钟。在演播这一段时,演播者应细致体会朱老巩和冯兰池的人物特点:一正一反,性格反差较大,行动言语截然不同。结合具体语境,准确把握他们代表的两个阶级的矛盾冲突,在声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上呼应生辉。朱老巩一见四十八亩官地的红契文书,眼里冒出火星子,啪的一声,向红契文书抓过去。冯兰池手疾眼快,胳膊一抽,把红契文书塞进怀襟里。朱老巩没抓住红契文书,拍了拍胸膛说:“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庙产,自从你当上堤董,凭仗刀笔行事,变成你冯氏的祖产。冯兰池呀冯兰池!今天咱四十八村要跟你算清老账,要是算不清楚,我叫你活不过去!”冯兰池一听,脸上腾地红起来,恼羞成怒,猛地一伸手捋住朱老巩的领口子,他瞪起大眼睛,唬着说:“朱老巩,你血口喷人,不讲道理!有小子骨头你来,试试!”冯兰池说着火起来,五官都挪了位置。把朱老巩从长堤上拽下来,拉到大柳树林子里,四十八村的人们围护着跟到大柳树林子里,两个人一递一句地动了交涉。朱老巩摆脱了他的手爪,四十八村的人们拥拥挤挤地围随着。冯兰池举起手,指挥铜匠说:“来!有我一面承当,开锤砸钟!”铜匠刚刚举起油锤要砸钟,人群里闪出一个人来。这人宽肩膀大身量,手粗脚长,手持一把劈柴大斧,横起腰膀走上去,张开大嘴说:“你砸不了!”

在作品《红旗谱》中,关山将朱老巩和冯兰池等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可感。充分考虑到演播语言中包含的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在朱老巩这一典型农民形象的塑造中,关山在外在语言的细致处理,如声音粗厚、气息下沉、胸腹共鸣的同时,还通过通读上下文揣摩人物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把握作者塑造此人物的深刻用意、人物所在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同时将人物所在的具体情形加以想象和迁移,更善于将平面文字转化为立体可听的声音符号传达给听众,将有声语言图景不断拓展,形成一气呵成、气贯长虹之最高意境。(四)顿挫有力

语言流动过程中的停连顿挫疏密变化,是语流富于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语言表达中语流疏密的分布和语句焦点的位置有关;疏处往往字音清晰,停顿时间较长,用气较为饱满;密处往往字音模糊,停顿时间较短,气息急促。语言表达速度主要由疏密度决定,字音的长短和无声段也影响着语流的速度:韵律单位内部字音越多,速度越快;反之,则越少,越慢。语言表达中停顿和连接变化可以导致语流速度的变化。气息的强弱、多少、方向和速度等都和语言表达的停连、疏密密切相关。

关山在广泛学习前辈播音创作精髓的基础上,融合了齐越播音的抑扬见长和夏青播音的严谨平稳,形成自己顿挫有力的表达特点。这里,以关山朗诵的《洗衣歌》为例做一点分析:……铜是那样臭,血是那样腥,脏了的东西你不能不洗,洗过了的东西还是得脏,你忍耐的人们理它不理?替他们洗!替他们洗!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肯下贱的只有唐人不成?你们的牧师他告诉我说,耶稣的爸爸是木匠出身,你信不信?你信不信?!胰子白水耍不出花头来,洗衣裳原比不上造兵舰,我也说这有什么大出息?流一身血汗洗别人的汗,你们肯干?你们肯干?!……

这首诗是闻一多先生20世纪20年代初期留学美国时写成的。关山在处理时,准确把握住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冲塞天地的浩然正气,以及在质朴无华的诗句中注入的正义、善良的光辉,从而在朗诵中铿锵刚健、掷地有声与凄凉低暗、近似呜咽次第呈现。他在“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和“胰子白水耍不出花头来”两段的处理中,将作者充满强烈斥责与控诉的激越之情强有力地彰显出来,语调响亮,顿挫有力,给受众痛快淋漓之感。二、关山播音艺术的时代特征(一)诗人与学者

关山是行走于历史与现代的诗人,他的诗作中不仅有对婉约豪放的神思遐想,更有对人民大众的深情礼赞。关山是严谨与深思的学者,他在一丝不苟地工作的同时,更致力于对播音新人的悉心培养。

之所以称其为诗人,是因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广泛深入的社会生活中,他形成了独有的诗人气质,与先贤往哲沟通对话的智慧与情怀,直接投射于他对诗作的表达中,言语严谨,感情赤诚,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

关山自幼喜好文艺,《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皆为其自小背诵篇目,从中汲取无尽的文化营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朗诵兴趣浓厚,经常上台演讲、表演,1955年荣获天津市第一届职工朗诵艺术观摩会一等奖,播音生涯中朗诵了诸如《荷塘月色》、《大堰河,我的保姆》、《洗衣歌》、《变色龙》和《欧阳海之歌》等大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造诣颇深。

关山非常重视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地将工作经验和创作心得转化为理论著作,使众多学习者不仅有感性的艺术体验,更有理性的创作认知。“桃李芬芳,尽染神州”,他培养了一大批播音骨干人才,分布于天津和全国十余个兄弟台之中。“他的教学活动异常繁忙,本市各基层台、站,外省市兄弟台,以及教育、教学机构纷纷慕名聘请。无论面对播音员、演员,还是矿工、农民、牧民子弟,他都一视同仁,热心指导,坦诚相待,不计报酬,不遗余力,常常废寝忘食。”在五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关山为天津市及各省、市、自治区播音员培训班或朗诵学习班讲学数百场,学员多达十万人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艺术创作本是为人之学。关山在教学中,将为人之学融于其中,在分析作品、理解人物的点滴体会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和正直的作风。众多学生从他那里习得的已绝非播音方法技巧,更多的则是为人之道、处世之理。(二)多学科脉络的深入把握,文史哲学识的综合静观

关山在工作学习中,始终将有声语言的精细探究与学识素养的综合提升置于重要位置。

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需要继承和借鉴的内容是多层面的。关山多次拜访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悉心学习播音创作方法,从内心深处感悟齐越爱憎分明的真挚情感、整体开放的创作心态和用生命播音的创作精神。他深感作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功力,在接收中注意判别,弃其糟粕,扬其精华,存于脑海,化入血液,有了丰厚的储备,进行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创作时,才可能结合时代特征和节目特点,增加语言的厚度,提升节目的品位。他注重吸收借鉴多学科知识营养精髓,在文学、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和朗读学等学科中均涉猎广泛,他以学者的从容心态综合静观播音学在发展中的理论推进。在对播音学、朗诵艺术从理论点的科学论证到艺术作品的恰切举证的实践中,关山始终致力于对学术理论筛选、过滤、想象、思考、情感、心智的全力投入,这亦是其对传统文化的熏染和反思精神的实际展示。三、继承创新关山播音艺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趣味发生了递进性变化。广播节目开始强调听觉美感和艺术性,进入新制作时代。创新,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呼唤,同时也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播音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不断前进的时代要求我们在既有艺术家播音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一)创作理念的多维度创新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文化影响力,取决于传播主体语言转化创作力的水平和技能。创作力水平首先体现在创作理念能否与时俱进。当前改革开放的潮流,解放了传播主体言语表达的双翼。有无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直接关涉创作技能的培养、互补和发挥,任何一方的偏颇,都不利于专业能力的完善。

播音员在创作理念的变革中应做到三点:第一,真实。他是非角色化的真实自我;他叙述的事实是非艺术虚构的真实事实。第二,主持。他是“栏目”的策划和组织者,他对整个节目要发挥主导和驾驭作用。第三,协调。主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要体现“三贴近”的传播风格,并与节目内容相协调。结合当前播音工作实际,在继承关山播音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多侧面、多景观的创作思路,达致社会动态的横向剖析与表达样态的纵向交融。

实际上,当前的节目主持人风格正是借鉴了国外、港台的经验,把传统的播音风格与外来的播音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播音风格。但是,创新不等于完全模仿,我们反对形式主义的播音风格,那种脱离时代、脱离生活、单纯玩弄播音技巧、为形式而形式、为风格而风格的创作态度注定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我们提倡具有民族特色的播音风格,那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盲目模仿港台腔的播音是不可取的。(二)深入生活的多角度思考

关山非常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智慧的升华,“生活口语”即是他提出的极有艺术价值的创作理念。播音创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于生活,在生活的点滴体验和不断摸索中,每位播音员主持人都会擦出创作灵感的火花。创作主体对客体——稿件的感受与理解,必须通过生活这座桥梁,才能真正激活创作思维。“感受”即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对人间接刺激所产生的内心反应、体会、体验的过程,是受之于外而感之于心的。这种间接性感受,是以创作主体自身的经验为基础的。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事,非常容易唤起情绪记忆,感受会更具体。关山广泛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这是他对自己“广义备稿”提出的要求: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和可能的手段,弥补“狭义备稿”的不足。“他根据每一时期的宣传报道中心和播音中遇到的问题,到工厂、农村、盐场劳动,下部队当兵,随渔船出海,跟牧民放牧,上矿山学艺,站柜台售货,深入基层搞‘三同’,以切身感受来提高播音质量。他在生活和群众中寻找语言的根,寻找感情的源。这是他语言生动朴实的原本,是他感情燃烧的火种,也是他语言表现力的库藏。”

观察视野的深入开拓,民情民风的全面呈现,这些都需要播音创作者深入生活当中,在多个领域中探寻创作的科学方法:(1)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接受能力。生活经验越丰富,思想水平越高,文化素养越深厚,对传播内容的鉴赏力、表达力就越强,也就越能发现和发掘出传播内容中更为深刻的内涵。(2)做一个有涵养、懂礼貌的接受者。具体做法是:认真倾听,态度积极,不要轻易错过主要事实、关节和要点,能用平和目光与受众交流,以示对话语发出者的赞同、支持和重视,从而促使话语发出者更好地发挥其水平。(三)多种媒体的多元化融合

关山在广播播音和电视主持等方面均有所涉猎,他注重将广播播音的声音表达要求运用到电视主持中,将电视主持的形象塑造呈现、融合于广播播音中,使得这两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在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互补中,关山积极探索着平面文字与立体语言的交合点,有效地将平面文字的二维性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多维性,形成播音创作多样态呈现的视听图景。

当前,网络文化的普及,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和发布信息,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信息传播将更为快捷简便。广播作为新闻媒体,更应合理运用网络等其他媒体为播音创作服务,使受众对有声语言的声音形象产生优质的听觉心理印象和心理定位。3G时代的到来,使得受众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博客和播客等途径轻松获取信息。播音创作者应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传播的优势,开辟多种创作路径,抢占市场份额,切实推动媒体改革进程。(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第二编 传承

重读播音史上三个重要文献

■姚喜双【论文摘要】齐越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十天播音工作个人总结》和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关于《邯郸台口播编辑技术初步经验》、《邯郸台播音技术的点滴经验》,作为中国人民广播播音史上的三个重要文献,是我国播音理论体系的雏形,对于我们学习研究中国播音历史,继承中国人民广播优良传统,认识今天的播音理论,构建播音主持理论体系,把握未来播音发展趋势,无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重温上述三个重要历史文献,从中国人民广播播音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人民广播播音工作的性质、宗旨、任务;阐释了做好播音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强调了播音员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培养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进一步指出三个重要文献给予我们的四点启示:首先要正确认识播音工作的性质和播音员的定位。其次要加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修养。再次要积极探索媒体语言的特点和表达规律。最后要加强语言基本功锻炼,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注重语言表达的整体性。【关键词】人民广播 播音理论 播音创作

齐越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十天播音工作个人总结》(1948年5月)和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关于《邯郸台口播编辑技术初步经验》、《邯郸台播音技术的点滴经验》(1947年4月),是人民广播播音史上的重要文献,也可以说是我们播音理论的雏形。其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播音历史、继承人民广播优良传统,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播音理论、构建播音主持理论体系,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把握未来播音主持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齐越在《十天播音工作个人总结》(以下简称《总结》)中,明确了人民广播播音的性质和播音员的定位(播音员首先是党的宣传员,是党的喉舌),指出了准确是播音创作第一位的要求,强调了播音员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培养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关于这个《总结》的作用,齐越在《播音员日记》“难忘的工作总结”中谈到了这一点。在总结开始,齐越谈到了《总结》产生的背景以及温济泽对他们的关怀、要求,赞扬温济泽忘我工作的精神。齐越认为,这次总结对他的教育很深,是他“政治认识和业务观点的一个转折”,所以,他把《总结》的主要内容“抄录在日记里,以备随时查看”。的确,从这次总结后,齐越在播音创作认识上有很大进步。他认为:“新闻播音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准确、规范放在第一位,离开了准确、规范,新闻播音就不能上路。”他一直坚持“准确”是第一位的观点。他在后来写的《和青年朋友谈播音》一文中,讲到指导播音创作的基本原则时说:“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第一位的。在播音中,只有理解准确,感受准确,才能表达准确、鲜明;在准确、鲜明的基础上力求生动。这样的生动才会充满活力,不致华而不实。”《总结》在一开头,说到播音较前有进步时,就是从准确、规范的角度来审视、评价的:“固定调子基本上已克服。错误、结巴亦较前减少,速度基本适当。”讲播音的缺点与错误时,也是从准确、规范的角度来检查、剖析的:“(一)个别语句不自然。(二)有一些语句分段过多。(三)某些字的四声不准(地方音)。(四)播通讯放不开,呆板、生硬。(五)大错误有三:中央指示中‘农民’播‘人民’。……《人民公敌蒋介石》的预告中‘中华民族’播‘中国人民’。……呼号‘XNCR’播‘XNMR’。”这里涉及了新闻播音规范的基本要素——语音规范:应注意四声不准和地方音的问题;用词要准确无误:不能把“农民”播成“人民”,把“中华民族”播成“中国人民”,把“XNCR”播成“XNMR”;表达技术的规范:如断句问题,固定调子问题;语句不自然问题,语速问题等。这里既涉及了语言自身的准确,又涉及了语言传播的规范;既涉及了语音词汇的表达准确,又涉及语言交际的得体有效。

为保证上述播音语言规范的实现,齐越在《总结》中强调了要正确认识人民广播和播音工作的性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关于广播和播音工作的性质,齐越在《总结》中说:“这次的教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的广播电台是和一般电台根本不同的,我们的电台是我党的喉舌,是服务于人民的革命事业,代表党中央发言的。”这一认识,贯穿了他一生的播音创作,是指导他及人民广播一代播音员实现新闻播音语言准确、规范的思想根基、信念支柱。关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方面,齐越在《总结》中说:“一个播音员应当时时刻刻小心谨慎,认真负责,不容许有丝毫错误发生,即便是一字之错,也是全党和人民的损失,是影响我党的威信、对不起人民的。今后,首先应该时时刻刻坚持认真负责的精神,并将此精神贯穿到播音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呼号中。”这是实现新闻播音准确表达和语言规范的政治保证。关于正确把握播音技术方面,齐越说:“我们的播音技术所要求的自然,是在严肃负责基础上的自然,而非任意放开,随随便便顺口溜的自然,否则,就要发生错误。”他强调:“我们的播音,首先要稳重沉着,不出错误,在这样的基调上再进一步提高。今后为避免发生类似错误,要坚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在容易顺口溜播错的一些名词上,在准备稿件时作提醒注意的记号。另外,每个节目前的呼号一定写在稿子前面,看着呼叫。”温济泽在批语中对齐越的看法予以肯定,并加以强调说:“‘自然’必须建立在‘沉着稳重’的基础上,片面强调技术上的‘自然’是有毛病的。”他要求播音员正确运用播音技术,而沉着稳重,不出现错误,保证规范正确,是运用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关于互相协作,全方位对稿件文字的准确性、规范性把关问题,齐越在《总结》中说:“中央指示中‘农民’播‘人民’是稿子上抄错的。未播前曾想到和记录原稿校对一下,但又想,编辑部校过了,不会有错,结果就出了错。这说明自己全面认真负责精神是非常不够的。如果自己这样想:编辑部人少工作忙,可能出错,出了错就是我党和人民的损失,那么,自己就不会不分些时间校对一下。今后应尽量掌握胡必成同志在报告中所指示的精神:‘不但对自己所担任的工作负责,同时对同自己工作有关的其他工作也要负责。’今后在准备稿子时,应多加强对稿子的研究学习,多方面校对(如有条件的话),有问题立即向编辑部提出解决,以便减少播出的错误。”把出了错看成是党和人民的损失,认识到不光对自己工作负责,还要对其他相关工作负责,正是这样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保证新闻播音语言的准确规范。

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邯郸台口播编辑技术初步经验》和《邯郸台播音技术的点滴经验》对于正确播音创作道路的初步体现,对于播音语言表达内外部技巧的基本要求,对于播音语言口语化的探索,对于播音语言表达规范系统的建立,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邯郸台口播编辑技术初步经验》(以下简称《口播经验》),从新闻广播语言传播的层面,即从听众的角度考虑和处理语言的音、字、词、句;从语言交际的层面,即强调语言的口语化等,这都使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系统的建立有了明确规格、标准和要求。在“口语化”和“简练”两个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口播经验》对于“口语化”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字词方面,明确提出:“不要用不容易听懂的、晦涩的,要用响亮而响声叠韵的”;提出要“注意同音异义的字与词”的使用,并以例证:“如‘副业’‘复业’、‘保卫’‘包围’,尽量用得具体与明确”。以上两条都是从语音的角度进行的考虑。下面三条是从用词的角度考虑的:“动词、数词可以用在前面,战报中的缴获多少,数目字可以用在后面”;并提出“少用代名词与转折语,用‘他’、‘他们’可以多用原名,‘而’、‘则’、‘并’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该’字可以改用‘这个’”。这些词汇的调整、选择方式,有利于口语交际,有利于听觉分辨,有利于新闻广播。在句子方面,提出的要求是:要使用短句子,“句子要短,长句可以拆开来用”;为了在传播中保证意思明确,提出:“每句的开头词不怕重复,如‘打倒蒋介石反动派……及美帝国主义……’可以改写成‘打倒……打倒……’”;要求“主语和宾语必须写清楚,如‘活捉多少人’,要写成‘解放军活捉蒋军多少人’”,以免引起歧义;反对句子欧化,对翻译稿件的句子要改写清楚,“句子要中国化,切忌用倒装句,特别是从外国通讯社译过来的句子,要改写过。”在文法方面,《口播经验》解释说:“文法主要是指内容的结构次序,要顺叙,避免倒叙法。句子如‘XX说:……’‘XX答:……’,切勿写成‘……XX说。’‘……XX答’。这种文艺上的用法,在口播上不大适宜”,这里,区别了新闻广播语体与文艺语体,指出了广播语体特色;在文言译成口语问题上,《口播经验》中指出:“文言译口语:译法上不能如实死译,要会意地加以改写,特别是成语,不要按字译出,如‘高枕无忧’、‘铤而走险’、‘瓮中捉鳖’等,不能译成‘睡在大枕头上没有忧虑’、‘大瓮子里捉王八’等,反对机械照字死译,要求把握语意实质”;在注解上,要注意感情态度、分寸适当:敌我双方姓名的解释“要注意适当的身份,敌方姓‘马’,用‘牛马’的‘马’就可以了,我方的就得用‘千里马’、‘马到成功’等的‘马’”;提倡要用大家熟悉的成语注解:“注解最好多用成语,如‘正’可用‘改邪归正’、‘正大光明’”;指出在注解中不要使用庸俗词语,同时也要防止过于风雅的成语:“切忌庸俗,但须避免过于风雅,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口播经验》提出稿件内容的生动具体可以促使语言表达的口语化:“如果内容生动具体了,播音时既能更口语化,同时也就可能充满感情了。”说明生动具体的稿件内容,是使播音充满感情、通俗自然表达的基础。《口播经验》从“内容”、“字句”和“篇幅”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简练”的要求。在内容方面,要求重点突出:“须突出一个中心,即突出一点、一事,因此,必须在看稿时注意:全篇大意、中心重点、材料取舍、结构次序、宣传效果等各方面,然后修改或改写。如果一稿偶尔有两件事、两个中心,可以分开编写,或者注意内容的次序和对比,编在一个稿件中。事件的发展,有两件事可以顺次序写,事件的正反可以作对比写。”在字句方面,要求一定要简练:“需要去掉不必要的字、词,如‘一、二、三’等,起不了作用的‘的’、‘了’、‘吗’、‘呢’和某些附加语”;“新闻的导语或帽子不必用,因有了标题”;“地点可以少写几个,其余略去,数目字可以综合起来”;在对外播音时,要求“具体的方法、经验、战术须去掉”,这一点不光是从字句考虑,更是从保密的角度考虑;“举例要少而精”。在篇幅方面,要求“该合并的合并,该分开的分开,两条消息同一件事,可以合并成一个综合消息;一条消息有两个内容,可以分成两条消息”;在稿件的字数上也提出了要求:“新闻稿件平均二百字左右为好,必要时五六百字,一般在六百字以上的可以写成综合报道或通讯。”从字数上规范稿件的长度,以使其语句、内容精简;在编排报道方式上,也提出了建议:“一件电稿、稿件,可以摘成消息与单播同时用,如总部公报等,既可摘一消息,再同时播送单播。”上述《口播经验》,从语言、新闻、广播层面要求明确,从听众接受角度考虑具体;从语音、字词、语句,到篇章结构安排;从语句翻译、注解到语序先后;从稿件内容选择到具体材料取舍;从稿件字数要求,到消息报道方式;从语言表述要生动具体,到数字、战术要注意保密;从播音语言要体现态度,到宣传政策要把握分寸……总之,《口播经验》的要求,涉及了新闻播音语言准确表达和语言规范的各个层面。《邯郸台播音技术的点滴经验》(以下简称《播音经验》),在新闻播音语言规范方面讲得更为直接具体。《播音经验》在一开头总结播音经验,提出努力方向时,就涉及一系列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的指标:“播音技术,在总的要求上,最先提出的是:咬字清楚,口齿流利,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快慢适当。”这些要求,已具体涉及语言规范的发音与表达的基本层面:语音发声、口腔控制,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播音速度等。《播音经验》接下来说:“这次提出了:熟练、自然、充满感情。这一时期,在播音工作上,是做了:熟练、稳当、感情、抑扬顿挫、快慢适当的成绩,特别是于同志的有声有色,气魄大,使听众易于感动而提出了赞扬。”这里,除了前面说的发音与表达外,又提出并强调了播音状态、播音情感、播音基调。这也正是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核心要素。《播音经验》提出在播音中要注意以下六点——第一,指出了新闻播音表达样式是“讲”,即报告新闻,而不是念新闻:“播送新闻……是‘讲’而不是‘念’,所以要熟悉稿件,想象内容,从自己的口中‘讲出来’。”这里又提出了,要做到“讲”,即使用报告新闻的语言样式;要熟悉稿件,即备稿;要想象内容,用现在的播音用语就是“情景再现”这一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等。第二,在语气表达方面,要求做到富于变化,生动鲜明,自然大度,稳健流畅。《播音经验》中具体讲道:“在语气上,主要是有声有色,气魄大,不同身份用不同语气,要求自然(不要做作)、流利(切忌生疏、打顿)、稳当(不要张慌)、沉着(切忌轻浮)。”此文还指出:“在念词句上要注意:1.不能分开或拖长,中间不打螺旋,末两字不要短促、生硬,注意尾音。2.咬字力求准确、清楚,注意字音与四声。”这里对口腔控制、吐字归音、词语声调、语势类型等,从语音发声到语句表达应注意的主要问题,都提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使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在每个细微之处都得到了体现。第三,对新闻中解释词语及记录新闻的播法,提出了具体要求:“解释时,介绍放下武器的蒋军军官。记录新闻,共念三遍,前两遍慢,后一遍快。解释要先详后略,稿中未加注释的不必解释,避免临时想,影响速度与不妥当,但必要时可以机动。”这里对语句播报的遍数、各遍所用的速度、词语解释的程度等,都作了具体安排,使此类新闻播音语言表达的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第四,强调了停顿的重要性,对不同情况采用停顿的时间长度做出了规定。《播音经验》中说:“间隙,每句、每段、每件及新闻提要,注意间隙适当,过长了会增加听众疲劳与感觉突然,没有间隙,则会分不开。如果每句半到一拍,则每段一到二拍。每件可有一拍,提要方停一拍。”这里强调了停顿运用和时间把握的规范,并从听众角度考虑,研究听觉心理,这不仅从语言表达层面要求了新闻播音语言规范,而且从受众接收层面考虑了新闻播音语言规范。当然,其中的按拍停顿还有待研究。第五,对播音准备工作的要求是了解内容,有时间要多上口试播。第六,为保证播音准确规范,文中还对编稿提出了具体要求:“1.尽量改写;2.修改尽量顺行;3.词儿连写,不要断行;4.注意每一地名、人名另行(现为写在格子旁空行中)等。”这是从每个细节、各个环节来保障新闻播音语言的规范、准确。

这三个文献给我们如下启示:

首先,要正确认识播音工作的性质和播音员的定位。播音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播音员是党的宣传员、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的喉舌,在今天,更要保持这一清醒的认识。

其次,要加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修养。(1)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3)在播音创作中,要始终把准确放在第一位。(4)要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

再次,要积极探索媒体语言的特点和表达规律。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前辈认真探索广播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广播、电视、网络等不断发展的新媒体的语言表达规律。

最后,要加强语言基本功锻炼,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注重语言表达的整体性。播音员要掌握语言基本功,包括普通话语音、口腔控制、停连重音、感情态度等。从准备理解稿件、具体深入感受,到运用有声语言,到感染服务听众的各个环节,上述三个文献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语言表达样式上也做了具体的讲述,为我们今天新闻播报的语言样式奠定了基础。文献中还强调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这不仅是齐越播音主持创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之一,也是我们今天衡量播音主持创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并在播音理论建设和播音主持创作实践中认真把握好。(作者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谈话式”播音样式的典范——费寄平

■卢 静 刘 宇【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的广播播音史上出现了以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为代表的“四大名牌”,他们的播音风格独特,各有所长。费寄平与齐越、夏青、林田齐名,开创了独特的“谈话式”播音样式,不仅吸收了播讲方式中的吐字准确、规整,富于音乐性之长处,同时也吸收了口语中的亲切自然和机敏灵活等优点。这种播音方式,语言流畅,语句松紧变化大,吐字灵巧,颗粒清晰,交流感强。费寄平的“谈话式”播音方式在当时独树一帜,她的播音独特、深沉、大气、入耳入心,给听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本文从费寄平的创作生涯以及她对当时广播播音界形成的影响入手,使一位已逝播音艺术家的光辉形象逐渐清晰,以便让更多的后人了解她,记住她。【关键词】广播 播音样式 费寄平 “谈话式”

自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到现在,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经历了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来,人民广播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在新闻传播、提供信息、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我们的播音艺术家们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播音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播音风格。

在这70年间,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播音员,尤其是在广播初期,前辈们旗帜鲜明的播音风格影响和感染了几代人。在经历了延安时期的艰苦历练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业务积累以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的广播播音史上出现了以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为代表的“四大名牌”(也有研究者把齐越、夏青、潘捷、林田、费寄平称作“五大名牌”),他们的播音风格独特,各有所长。齐越的“朗诵式”播音,气势磅礴,豪放洒脱;夏青的“宣读式”播音,端庄严谨,铿锵隽永;林田的“讲解式”播音,清新流畅,娓娓动听;费寄平的“谈话式”播音,宽松和蔼,亲切爽快。这些播音大家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播音语言样式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声音,在给听众带来美感享受的同时,更激励和影响着几代听众,在中国广播播音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播音艺术财富。

提到费寄平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在此,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段历史,回顾费寄平那独特、坎坷的播音道路,感受她的创作情怀,缅怀她的不朽业绩,学习她的敬业精神。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费寄平以她那罕见的、浑厚低沉的声音,以她那娓娓道来的讲述以及准确到位的解读,深为业界和听众所赞赏,开创了独特的“谈话式”播音样式。所谓“谈话式”,是播音的表达方式之一,它不仅吸收了播讲方式中的吐字准确、规整,富于音乐性之长处,同时也吸收了口语中的亲切自然和机敏灵活等优点。这种方式,语言流畅,语句松紧变化大,吐字灵巧,但颗粒较清晰。这种播音方式交流感较强,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费寄平的名字虽然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她所开创的“谈话式”播音样式,依然为人们所喜爱,更是当今许多年轻的播音员们推崇和学习的播音样式。一、费寄平的播音创作道路

费寄平,原名费淑瑛,满族。1929年6月24日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辅仁中学、燕京大学。1949年初北京解放不久开始从事播音工作,1952年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任华语播音员,后担任华语部播音组组长。1959年回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继续播音工作,1984年离休,1990年1月7日因糖尿病并发症在北京去世。

1949年初,费寄平在齐越的介绍下进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了她的播音生涯。期间经历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台名呼号变化的不同阶段。

1952年10月至1959年期间,费寄平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部做播音员,对中国听众和东南亚华侨听众广播。费寄平在莫斯科期间,受到苏联功勋播音员托别士等人“播音要像日常说话”的播音观念的影响,在播音实践中,用自己的自然音区来播音,并不断探索生活化的语言规律来丰富自己的播音语言,逐渐形成“谈话式”的播音风格,播音创作趋于成熟。这是费寄平播音阶段最为辉煌的时期。

1956年费寄平被全苏莫斯科广播电台艺术委员会评为特级播音员,不久回国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对外组副组长。1957年再度去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部从事播音工作,直到1959年中苏关系出现裂痕,才又回到国内。

在莫斯科期间,多种体裁的播音实践经历为费寄平后来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挑大梁的播音员之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自1959年回国以后,费寄平便承担起了包括《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要节目的播音工作。不仅是新闻节目,台里其他类型的节目如电影录音剪辑的解说、文学节目等,她都播读得相当有特点。其独特的嗓音、富有魅力的语调给当时的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64年“全国现代京剧观摩会演”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现代京剧《杜鹃山》,这部戏在当时非常轰动。这份珍贵的录音资料,是目前仅存的诸多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共同参演现代京剧的原始录音资料,其中的解说就是由费寄平担任的。

同期,费寄平在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的故事片《农奴》的电影录音剪辑中担任解说,其旁白与影片节奏、情感、音乐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令领导、同事大为赞叹;另外,她为《雾都孤儿》、《独立大队》等电影录音剪辑所作的解说也给听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听众反响强烈。

费寄平的声音还出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节目《阅读与欣赏》等节目当中,她的朗诵以及讲解都给人带去了美的享受,反映了她播音功底的深厚。“谈话式”播音风格是费寄平根据自身条件和自己的播音审美追求,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在她的播音创作生涯里,“语言要生活化”的创作思想始终贯穿在她的创作活动过程当中。

费寄平认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播音也应当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采用合情合理、不矫揉造作、与事件相吻合的语调。播音调门儿的依据是生活的真实……播音语言既不是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态的照搬,又不是脱离生活语言的‘越级’语言,不管你如何创造,只要脱离了生活,都是令人不能接受的。这个道理和演员演戏‘要像生活,而又不是照搬生活’一样。”费寄平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能使听众受到身临其境般的感染。同时,她对稿件的处理非常细腻、贴切,表述准确、真实,声音极富弹性,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且运用自如。

费寄平的语言特色是“感情往深里走”,她内心的情感运动与内外部技巧相结合,语势变化自然流畅、顺势而行,创造了一种语句的流动美。她的播音宽厚、含蓄、深沉、大气,能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20世纪50年代,费寄平特有的“莫斯科调”一度成为同行们纷纷模仿的典型。所谓“莫斯科调”,是指我国以费寄平为代表的赴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播音员当时所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播音方式。听感上比较自然、亲切,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方式。这种播音方式的形成是和当时苏联的国情分不开的,也和苏联播音员的播音创作观相吻合。苏联的功勋播音员常常为中国派去的播音员上课培训,大家逐渐接受了那种像朋友一样平等交谈的播音表达方式,因为要与国内斗志昂扬的播音风格相区别,所以被人们称为“莫斯科调”。但由于当时中国正值“群情激奋”、“斗志昂扬”的“大跃进”时期,费寄平原本低缓沉稳的调门与当时的要求很不协调,她的播音开始受到争议。她也曾经尝试着改变自己,把声音拔高,但却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对此,她感到无奈和彷徨。进入“文化大革命”阶段之后,费寄平逐渐远离了她心爱的话筒。

粉碎“四人帮”以后,费寄平又可以尽情运用自然音区中最舒服的发音部位,以松弛的状态来播音了。由于不必再提着气,她感到自如、自然多了。费寄平的播音理念是追求生活化的播音语言,追求与听众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播音语言与听众的内心期待相吻合,这种交流是平等的,是亲切的,是诚恳的,是自然的。令人遗憾的是,正当她的“谈话式”播音风格被更多的人重新认可的时候,她却到了该离休的年龄。

回顾费寄平的播音生涯,她和广播的结缘跨度长达35年,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实际上,她从事播音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她曾经在中国广播史上创造的轰动效应以及给当时听众留下的印象却是不可磨灭的。即便时至今日,也令我们叹为观止。正由于此,费寄平在中国播音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和忽视的。二、费寄平在中国播音史上的影响

作为播音四大家之一,费寄平曾经辉煌一时。50年代初期,她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部做播音工作,主要对中国听众和东南亚华侨听众广播。

那个时期,苏联处于“老大哥”的地位,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各国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为首者抱有强烈的兴趣,各国听众都想从其广播中得到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生活动态的可靠而全面的报道,想了解苏联人民对那些使世界激动的事件的观点,想听到因帝国主义宣传工具对苏联的造谣而使外国听众产生疑惑的各种问题的解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在谈到别国人民对苏联的巨大兴趣时,曾经说过:“像在磁场上一样,稍有善良、诚实和勇敢之心的人们都被那遥远的、幸福的苏维埃国家吸引住了,全世界人群中的沙粒微尘们不再是孤零零的了。他们在国境的另一边窥见了庇护者、自己的房屋、家庭、炉灶的暖气、异想天开的愿望的实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自苏联的声音成为人们了解苏联、向苏联学习的重要途径,中国更是如此。当年,“听广播”是人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是人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即便由于物质的匮乏没有半导体收音机,人们也会驻足在大喇叭下虔诚地聆听广播。

那时常听广播的人应该还记得,每到中午12点半,费寄平浑厚、亲切的声音就会通过电波响彻在中国上空,“莫斯科广播电台,亲爱的中国朋友,你们好……”费寄平的声音低沉含蓄,又不失浓厚的深情,她的播音亲切自然,就像一个老朋友走进了你的心里,在和你交流,声情并茂,娓娓动听,极有魅力。这和当时人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到的革命的、高亢的、战斗的播音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听众从费寄平的播音当中,想象着苏联,了解着苏联。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让人们憧憬。对于当时的中国听众来说,听费寄平的声音,可以说是一种期盼、一种享受。

我国第一代女电视播音员吕大渝曾经回忆说:“自小,我就爱听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节目。每当杜那耶夫斯基的《祖国进行曲》响起的时候,就会听见费寄平那在中国播音界颇具特色的女中音播报的台号:‘莫斯科广播电台,现在对中国广播……’我喜欢她那浑厚松弛的声音。”

林如于1954年年底至1958年11月期间也在莫斯科广播电台华语部做播音工作,和费寄平既是同事又是很好的朋友。林如回忆说:“我在莫斯科时,费寄平帮我掌握业务,费寄平的播音含蓄、深沉,感情往深里走。我对费寄平是很崇拜的,由于我们两人嗓音条件不同,我就用我的声音来模仿她的语气。”

在苏联工作期间,由于表现突出,费寄平被授予“特级播音员”的光荣称号。(我们国内派去的播音员中,只有两个人获得过这种荣誉。另一位获得者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台长崔玉陵。)

回国以后,费寄平低沉浑厚的声音、亲切自然而又稳重大气的播音风格始终影响着业界人士,吸引着众多的听众。在那一时期,她与齐越、夏青、林田一起,成为中国播音界的“四大高峰”。

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徐俐说:“当年,我进长沙电台工作以后,特别下工夫地学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三位著名播音员:费寄平、林如和葛兰……学习费寄平是喜欢她特别深厚而又不那么明亮的音色,她的声音很‘各’,稳稳的,充满磁性,是很少见的比一般女中音还略低一点的音色。每天中午一点钟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学习节目》’,非常大气……费寄平那种稳重的、大度的感觉一直影响着我。”

方明说:“费寄平的播音在当时,从全播音组来看,都是独树一帜的,很独特:把声音放下来,很亲切很自然地去说,包括她对句式的处理,都富有一种魅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韦振斌在她的文章中写道:“费寄平同志过去在创造个人播音风格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听众脑中留下了不可忘怀的印象,这是应当加以珍惜的。”

甚至还有人说“费寄平以后,中国再也找不到那种独特的声音了”。这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深切怀念和对她播音风格的肯定。她独特的“谈话式”的播音风格,在我国的广播事业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80年代中期以后,播音方式逐渐多样化,费寄平的“谈话式”播音风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谈话式”的播音风格更多地体现在主持类的节目中,虽然有些主持人在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语言样式不断被更新,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概费寄平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她去世十几年后,她的“语言要生活化”的播音理念在21世纪得到了印证和推崇。这让我们意识到播音风格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风格也是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特质的。播音前辈们的作品在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之后,虽然其中的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时效性,但其声音的魅力、创作的理念和热情、艺术的魅力、情感的内涵,仍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在创新性的吸收中被后人继承下来、传播开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就是美的价值。

费寄平的艺术追求、播音风格焕发着超时代的美的光彩,她的创作道路、创作理念和创作规律,不仅对我们今天的播音实践具有示范和启发意义,而且也给我们当今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宝贵财富。费寄平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所做的贡献,是具有超时代意义的。在纪念中国人民广播播音70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和敬重为我们树立了“谈话式”播音样式的典范——费寄平。(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北京吉利大学文化艺术学院)

“讲解式”播音的传承与创新

■翁 佳【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播音队伍出现了一次整体创作高峰,出现了以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为代表的“四大名牌”,并带动了一批优秀的播音员。其中,林田以清新晓畅、娓娓动听的讲解式播音风格独树一帜,成为讲解式播音的代表人物。讲解式播音是林田根据自身条件和个性化的审美追求不断探索,广采博收,逐步形成的。其鲜明特色也是人民广播“有容乃大”的可容性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财富。新时期,讲解式播音作为一种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语言传播样式,被较好地传承下来,并且仍在不断发展创新。【关键词】“讲解式”播音 林田 传承 创新

从1940年到现在,人民广播播音,包括后来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广播播音曾出现过一个整体性的创作高峰,出现了以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为代表的“四大名牌”,并带动了一批优秀的播音员。其中,林田以清新晓畅、娓娓动听的讲解式播音独树一帜,成为讲解式播音的代表人物。回顾和研究林田的讲解式播音,探寻讲解式播音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将为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和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一、林田与讲解式播音(一)林田的播音生涯

林田,原名翁斯英,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29年6月29日生于天津。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随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即成为重庆(西南)广播电台的普通话和川语播音员。1954年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离休。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播音员,从1949年至1987年,林田为共和国的播音事业工作了整整38年,成为一代播音名家。

在五六十年代的“四大名牌”中,齐越的朗诵式播音,气势磅礴,豪放洒脱;夏青的宣读式播音,端庄严谨,铿锵隽永;林田的讲解式播音,清新晓畅,娓娓动听;费寄平的谈话式播音,宽松和蔼,亲切爽快。与其他三位相比,“讲”,是指语言表达自然流畅,犹如日常讲话般从容不迫,不惊不乍;“解”,是指语言内容传达准确,犹如庖丁解牛般条理清晰,分寸得当。(二)林田讲解式播音的艺术特色

对比同时代播音员的创作,林田的播音显得独树一帜。一是当时播音员的音色以宽音大嗓居多,而她的音色既不十分宽厚,又不十分明亮,却以稳重圆润见长。二是当时播音员的表达还普遍带有较外在、较直白的痕迹,而她的表达虽然在形式上显得“比较平”,却具有耐人寻味、令人百听不厌之魅力。其语言艺术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个面:

第一,内容准确,揭示本质。在多年的播音生涯中,林田始终把内容准确、揭示本质作为创作的首要原则,这也是讲解式播音最重要的特点。《阅读和欣赏》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节目,1961年5月正式开办,当时就被广大听众称为不见面的文学老师,并以“三名”——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播音著称。许多优秀播音员都播过这个节目。播文学类节目,有人突出其“美”,有人突出其“细腻”,有人突出其“神韵”,有人突出其“意境”,林田突出的是“透彻”和“真切”。她认为,文学作品虽高于生活,但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自生活的文学性提炼。播文学性作品最重要的是让人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和生活的本来面目。如播巴金作品《家》、《春》、《秋》中的解说,其中儿女情长爱情悲剧的深层矛盾,本质上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引发的人物不可解脱的思想矛盾,因此,在播讲中说清楚这层意思是首要的。只有在准确揭示这一本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加入更复杂的情感色彩。并且,儿女情长的色彩渲染决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淹没掉社会矛盾的底色。

她还曾在节目中播出过《李清照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文中说:“仔细推敲‘浓睡不消残酒’的‘不消’两个字,表面指的是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的情绪,本意是想消,其结果却是不消……”对这段文字的表达,林田极为用心。尤其是在重音的细节处理上善用对比。在“本意是想消,其结果却是不消”一句中将“想消”的“想”和“不消”的“不”作为重音突出。“想”字读得吐字柔长,“不”字读得清楚而干净。如此善于挖掘文字的内涵,把这文字上颇绕了几个弯的段落播得清晰而有韵致,令人过耳不忘。

第二,环环相扣,不怒自威。环环相扣的语言逻辑链条使林田的播音中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力量。这一特色在重要的新闻和评论播音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分裂,并发展成公开论战。为此,中央决定要选几位相对固定的播音员来担任长篇政论文章的播音,梅益等领导同志向中央送去了几位著名播音员的录音。最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由齐越、夏青、林田来担任论战文章的播音工作。

自1960年4月起,党中央连续发表了九篇共几十万字的政论文章,即历史上著名的“九评”。每次播音长达两三万字,需要两三个钟头。在《分歧从何而来》、《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的信件》等稿件中,林田的任务是播出苏联方面的文章。她用准确细腻的语言播出了这样的意味——既忠实地表达出了苏方的意思,把苏方文章中实质性的观点、内容讲清楚,又要准确传达出中方认为苏方不对的、错误的地方,而且条理清晰、丝丝入扣。林田高水平地运用讲解式播音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艰巨任务。这样的播法,在当时是一个创造。不是用剑拔弩张、强词夺理的力量,而是在环环相扣的逻辑中形成一股不怒自威的力量。这就是讲解式播音在当时政治环境下的具体运用。当时的录音,拿给周总理去听,得到了总理的首肯,他说:“就是按照这样去播。”

第三,抓住句尾,气韵贯通。“林田的播音,从句子上听,有个抓句尾的特点;从段落篇章上听,有个气韵贯通的讲究和追求。”

所谓“抓句尾”,是指每个句子的句尾都不急、不促、不坠、不落,播得清晰从容。所谓“气韵贯通”,是指在一个句群、一层意思当中,句与句之间的气韵是连贯畅达的,其中的变化是有机而又富于内在联系的。据方明老师回忆,林田录音前总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少因播错而停机。可是一旦出错需要停机重录,她一定请录音师将磁带往前倒很多,将上一层意思完整播放,再进行语言的衔接。她非常强调气韵的贯通。

第四,细腻完整,端庄甜美。中国播音中的女声美,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脆明快,有的含蓄淡雅,有的宽厚壮美,有的热情爽朗,有的亲切婉约,有的妩媚恬静。其中,林田的播音所体现出的美别有韵味,可称为细腻完整、端庄甜美。细腻完整指的是在表达的意蕴上把稿件的每一层意思都传达得圆通到位。她从不滔滔不绝地“甩着念、甩着播”,也从不会给听众一种“前一层意思还没完,后面的东西又来了”的感受,而是一招一式、一笔一画都很清楚,但又不显得琐细零碎,全篇合起来很抱团,在舒展的语气节奏中体现出“娓娓道来”和“晓畅”的感觉。端庄甜美指的是在语言的总体感觉上,而不是在声音形式上刻意求工,用严整大方的语言体现出端庄的风韵,以圆润晓畅的表达自然而然地带出清新、清甜的特色。二、讲解式播音的传承

林田的讲解式播音给我们留下多方面的宝贵财富,值得认真总结并切实加以传承。(一)有容乃大的可容性空间

众所周知,中国播音以语言规范为基础。人民广播追求语言的纯净规范,并形成了自己的总体风格。但翻开中国播音史,我们还可以看到:早在1955年,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同志就曾指出:“我们的播音要有个性”;1961年,他提出“应该鼓励播音风格多样化”。可见,优秀的播音员们将个人特点有机地纳入中国播音广阔的可容性空间中,形成具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创作风格的播音,也是人民广播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新中国的播音,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以“四大名牌”为代表的第一高峰,在七八十年代又形成了以徐曼、林如、铁成、方明、虹云、赵忠祥、宋世雄等为代表的第二高峰。同时,不同地域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也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中央台的播音大度庄重,上海台的播音晓畅自然,天津台的播音形象生动,广东台的播音活泼新鲜等等。可以说,中国播音的可容性空间,无论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无论在瞬时上,还是在历时上,都呈现出有容乃大的开放格局。当时的“四大名牌”和之前之后的优秀播音员在中国播音广阔的可容性空间中各领风骚,又犹如百川入海一样最终归到“人民广播”这个总体风格上,也就是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播音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开放和多样化的趋势还将日趋明显。

当然,播音创作空间的广阔绝不意味着随随便便的语言、不负责任的传播和低级媚俗的趣味也能在播音语言的艺术殿堂里占有席位,“随心所欲不逾矩”才是创作主体在这可容性空间中纵横驰骋的原则。“矩”者,规矩、规律也。只要遵循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规律,有容乃大中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才会是没有穷尽的风景线。(二)实事求是确定业务发展方向

讲解式播音风格的形成和林田的业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就先天的声音条件来说,林田的嗓音并不十分出色,既不属于得天独厚的宽音大嗓,又不是十分清脆、明亮,而且音域不算宽,音质也不算厚,特点并不突出。她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自己的业务条件,认为用漂亮的声音吸引人并不是她的优势所在,而经过训练后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的声音,把中音部分练得特别圆润自如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为此,她着重在气息和吐字上下工夫。经过刻苦训练,科学用声完全成为林田下意识的用声状态,她的声音变得非常集中而有穿透力——吐字清晰饱满,气韵自如流畅,转换灵活无声。

在播讲方式上,林田根据自己理性冷静、不事张扬的性格特点,确定了以理解为主导的创作思想。她在理解稿件的“深入”和语言表达的“准确”上下足工夫,追求将自己和稿件完全融为一体的境界,最终形成了讲解式播音逻辑清晰、晓畅动听的特色,以“讲”的语言形式,达到了“解”的传播效果。

应该说,播音员主持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本是朴素的常识,而在这个包装盛行、过于求新求变的年代,创作者能够既坚持常识又有主体自觉,既适应环境又不被动地被环境左右却并不容易。在多年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教师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初学者总被声音、形象等形式元素吸引,易浮躁、难专注。只有当他们蓦然回首、抛却杂念,开始真正理解节目、认识自己之时,才是进入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殿堂之日。(三)精益求精锤炼语言基本功

如果说理性冷静、不事张扬的性格和对自己业务条件实事求是的分析运用是林田选择讲解式播音的原因的话,那么,勤于钻研、勤于苦练的习惯,则是林田将讲解式播音进行得精益求精的有力保障。

初上播音岗位的林田普通话并不纯正。她祖籍福建福州,和家中长辈交流时说的是福州话;抗战期间,她随家人辗转云、贵、川等地区,学会了以四川话为代表的西南方言;后来,她在南京上高中,又学会了南京话。这些南方的方言语调在她最初开始播音时成了最大的语言障碍。当她认识到学好普通话是播音工作的基本要求后,就以顽强的毅力学习普通话。当时普通话语音方面的理论书籍极为缺乏。她在旧书店里淘到了一本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小书《江浙人如何说国语》,如获至宝。这本书里提供的学习方法是按声、韵、调分类,成系列地纠正以吴方言为母语的人的普通话,这对林田纠正播音中的南京方言语调有很大帮助。另外,借鉴这种分类辨别、成系列地纠正语音的方法,她不断地请教前辈、详加分析,又分别找出四川话和福州话中成系列的语音问题,运用多种办法勤学苦练,终于克服了方言芜杂的问题,掌握了标准的普通话。

林田早年为了练习吐字,曾拜著名西河大鼓演员马增芬为师学习大鼓书,主要学了一段《刘老六》。现在分析,这段唱词对于加强口腔控制、加强唇舌力度,特别是加强舌动程很有好处。而当时,林田甚至不知道“舌动程”这个词。但就是这不到百字的小段,她几乎曲不离口地练了两年。她的方法是练习时从不贪多,而是要把一个段子或绕口令完全磨透,不但要倒背如流,而且要字字珠玑,声韵调和气息完全贯通才算掌握。为了练习呼吸,她采取的方法也很单调,就是膈肌弹发“嘿、哈、嘿、哈”这几个音,以不同的音量、音长、速度、节奏进行组合,坚持了好多年,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气息稳劲、持久、自如,呼吸控制力得到了根本上的提高。

在理解、感受和表达方面,林田则用一种非常勤勉的状态进行自我训练。初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她住在离电台很远的麻花胡同,每天清晨不到五点就坐头一班电车去台里上班。在披星戴月的路程中,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些练习朗读的诗词或文章片断的卡片,在车上反复琢磨其中字字句句的含义,反复体会其中情景交融的意象。天长日久,这种沉默无声的训练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任何内容到她那里都要经过反复的揣摩、斟酌。因此,当她开口表达时,所呈现出的早已不是轻飘寡淡的字句,而是几经酝酿和萃取,连语言的边边角角都打磨得细润光滑的充满情景意韵的艺术化语言了。

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留给我们的宝贵传统。不仅林田,很多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都是采取简单的“笨办法”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林如老师就曾用大字典压在肚子上练呼吸,用记录速度读新闻练吐字等。这些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基本功训练,有方法,无捷径。唯有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地刻苦锤炼语言基本功方能成大器。(四)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林田这一代播音员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接受了党的教育,他们怀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播音工作,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使林田对播音艺术的追求从浅层次、自发的兴趣发展而成深层次、自觉的探索。她为此夜以继日、殚精竭虑、无怨无悔。

她以这种敬业精神磨炼自己的语言基本功,使自己的语音面貌由南方人的口音变成精准、优美的普通话;她以这种敬业精神对待日复一日的播音工作,达到万分之零点二的出错率;她以这种敬业精神对节目内容进行字斟句酌的反复研究,确保字字句句都传达得准确到位;她以这种敬业精神对待每一次播出,无论自己的个人生活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不如意,总是把“小我”放在播音工作之后。正是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视播音为生命的责任感使一个人的精神得以超越自我,使一个人的声音能够发出难以掩盖的光芒。

这种敬业精神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播音员主持人的榜样。比起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现在的很多从业者无论在自然条件还是在文化学养上都优越得多,他们所欠缺的,也许正是老一辈播音员身上所具有的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三、讲解式播音的创新

新时期,讲解式播音作为一种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话语样式,被较好地传承下来,并且仍在不断发展创新。(一)更多的交流意味和情感色彩

新时期播音的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交流意味和情感色彩。在说清楚、讲明白的基础上,加入更富有人情味的表达,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也优化了传播效果。(二)更丰富的节目样态和表达语体

讲解式播音的传统优势是信息传达准确、语言表达自然。这一特色与新时期众多广播电视节目的特色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得以进入众多不同内容、题材和风格的广播电视栏目中,并在新闻、社教、经济、体育、文化等多类节目中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讲解式播音的语体也在不断地丰富成熟。高雅郑重的讲解、平实正规的讲解、通俗活泼的讲解、消闲随意的讲解各显其能,色彩纷呈,显示出多样的功能效果和语言趣味。(三)从语言表达到节目追求

承载着追根溯源、庖丁解牛的目的意味,“讲解”甚至不囿于有声语言表达本身,成为一种节目追求和节目方向。这一特点在纪实类节目中表现得特别明显。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股市记忆》、北京电视台的《档案》等节目中,“讲解”既是语言形式,也是节目内容。朴素、自然、丝丝入扣而又入脑入心的“讲解”穿越时间与空间,承载着充沛的信息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释放着历久弥新的光彩和创造力。(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