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入门九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1:03:45

点击下载

作者:谷世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入门九讲

针灸入门九讲试读:

前言

中国针灸学是世界文化遗产。近年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就曾经接待了来华访问的葡萄牙总统夫人、美国卫生部长及夫人、伊拉克卫生部副部长等高官名人参观我的诊室,并向他们展示了传统的针灸疗法。作为一种疗法,针灸已经进入欧、美、日各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全世界从事针灸医疗、保健的医师已经大批涌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针灸是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一个世界性的“针灸热”方兴未艾。目前广为国人应用的砭石与刮痧及足疗等外治法都属于针灸推拿学科。喜爱绿色的、传统中医保健法,尤其喜爱针灸推拿类医疗保健的人群愈来愈大。一大批年轻白领和中老年人都想进入这个领域为自己和家人服务。

针灸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如何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是既深奥又便捷的传统疗法。因其疗效确定,方法简便快速,又绿色无毒副作用,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欢迎。

我国近三十年来在针灸镇痛、针刺麻醉、针灸治疗疾病适应证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繁荣和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接受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现人人拥有健康的目标,也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组织编写了《针灸入门九讲》一书,以期更加普及针灸学知识。

本书分别由“针灸发展趣话”、“经络与针灸”、“针灸与腧穴”、“针灸的方法和工具”、“针灸治疗常见病”、“现代针灸治病机制研究”及“针灸名家医案举隅”、“实体经络理论分部研究”、“针灸歌诀选讲”九讲组成。

每一讲可以单独成章分节讲述或阅读。前六讲可算针灸入门,后三讲是“提高班”。当然也可以穿插参考学习。全书文字力求生动活泼,重视基础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力求图文并茂,章节独立,易于接受,开卷有益。

当今健康保健知识空前普及,人人希望掌握一些实际本领帮助自己家人和亲朋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相信本书读后,必能使读者有所收获或启迪,甚至能掌握一些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针灸培训教材,并适宜医学生学习参考,还可用于传统养生保健的入门读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图娅、朱江、马文珠、张露芬及侯中伟、徐立鹏、郝晋东、金春兰、王美卿、程金莲的帮助。

编写本书还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们的指导与帮助。衷心希望在中国农历马年得以出版,献给热爱针灸和传统中医养生的人们。

因时间仓促,书中的缺点谬误,还请读者不吝指正。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谷世喆2014年1月第一讲 针灸发展趣话第一节 针灸医术 源远流长一、从火的使用说起

针灸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在与疾病长期做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据考古学方面的考察和有关文献记载,针灸术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而且灸术的使用,肯定是在人类发现和使用火之后才出现的事。考古学家发现,火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时代。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有被火烧过的石块和兽骨。这表明他们当时已经能掌握火种,保留和使用火了。火的使用使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用火可以把生食变为熟食,人类食物的来源扩大了,增强了人的体质;此外使用火还可以御寒、克服气候带来的困难、抵御野兽侵袭等。因此,世界上有很多关于火的美丽的神话传说,像我国古代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欧洲的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火种给人间的神话等,都反映了人们对火的赞美。恩格斯《反杜林论》曾经说过:“毫无疑问,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由此可见,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标志着从猿人到人的分水岭。同时也可以想象,当时先民们的食物没有保障,在饥饿了数日后,有幸猎得一头大动物,急忙放火上烧烤,在狼吞虎咽之后有的人发生剧烈腹痛,特别是儿童常常多见,先民们尝试着用兽皮包裹篝火边烧热的卵石放在腹部,发现腹痛可以缓解。就这样,在烤火取暖的生活过程中经过多次的熏烤、烧灼之后,消除了某些痛苦,从而认识到用火烧灼皮肤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这可以看作是温灸疗法的开端。它是和我们祖先使用火的历史相联系的。

火的使用的确给我们祖先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们在生火取暖的时候,发现了烘烤和偶然的烧灼也能使身体上一些病痛减轻或消除,于是他们想到了利用温热刺激可以祛邪镇痛。但怎样才能使热刺激保持较为长久的时间呢?最初他们发现用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和沙土,就可以使热度持久。这样就产生了原始的局部热敷方法。热敷可以更有效地消除某些病痛,如因寒冷潮湿而致的关节疼痛,或因受寒而引起的腹痛等,这就是最早的热熨法。后来逐渐改进,形成了用干树枝和柴草取火,进行局部温热刺激的治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灸法。

灸法古称灸焫,汉代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焫也是火烧的意思,灸焫就是用火烧灼的一种治病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曾这样指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由此看来,灸法是在我国北方首先发明使用的,这大概是由于我国北方气候比较寒冷的缘故吧。相传在北方的内蒙古地区有一位放牧的老大爷,由于长年操劳,饱经风霜,患了严重的腰腿痛疾病。但他还强忍着病痛去放牧。每到夜晚为了御寒和防止野兽的侵袭,他就点起一大堆篝火,而自己就躺在篝火旁边的一块大石板上,由于长时间的燃烧烘烤,石板也被烧得很热,而当他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腰腿疼痛减轻了许多。于是他天天在睡觉前将石板烧热,然后再睡觉,没多久他发现自己的腰痛病痛完全消失了。以后他将这种办法传授给别人,使许多患腰痛的患者都采取这种温热的治疗方法,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家家都有睡在火炕上的习俗,大概就是这一时期发明的吧。

后来人们发现,艾绒是一种很好的施灸材料。因此灸法也就称为“艾灸”。艾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菊,南朝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捣研后除去杂质而制成,因其柔软如绒,故称“艾绒”。施灸用的艾叶一般越陈越好,因而有“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的说法。为了治疗的需要和医生使用的方便,艾绒常常被做成艾炷或艾条,于是灸法又可分为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是用手将艾绒搓成麦粒或枣核大小的圆锥体,每一个称为一壮,放在穴位上直接点燃(直接灸)或在下面垫一层姜蒜等物(隔物灸)。古代盛行隔物灸也多种多样,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巴豆饼灸等,许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艾条灸法最早见于15世纪初的《寿域神方》,后来又发展为在艾条中加入某些芳香药物,制成药艾条。药艾条可以具体辨证用药,配方各异,根据不同的配方,制成雷火针、太乙针、阴症散毒针等具有不同作用,适宜不同病症的药艾条。一般艾条长20cm,直径1.5cm。

施灸的材料除通常采用的艾绒外,也有因施灸方法不同,而采用其他材料的,如桑枝、竹茹、麻叶、黄蜡、灯火等。还有采用可对皮肤起刺激作用而致发疱的药物,如毛莨、班蝥、白芥子等。《荆楚岁时记》中曾提到以朱砂、墨和刺激性药物混合涂于穴位,谓之“天灸”。

在治疗方面,主要就是采用灸法治疗各种痛证,既可减轻或消除腰痛、夹脊痛、胁痛、头项痛、齿痛、耳前痛等四肢头面躯体的疼痛,也能治疗心痛、腹痛、胃脘痛、肝痛等内脏病证。具体操作方法是艾灸其所属的经脉和穴位,往往可以达到“久(灸)几(即)息,则病已矣”(《五十二病方》)的效果。现在,古老的灸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新方法、新器械,如温灸器、温针仪和电子针灸按摩仪器等。相传名医葛洪的妻子鲍姑是灸疗的专家,甚至用灸法治好了老虎的病呢!二、高氏山下砭石出

大约在两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进化到以氏族部落群居的原始人类,他们用兽皮、树皮做衣服,靠采集野果、猎取动物来充饥。在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劳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为了生存需要,他们常常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作为生活用具和抵御野兽的武器,这个时期在人类发展史上称为“旧石器时代”。后来,在生产劳动的经验积累过程中,人们掌握了打造磨制石器的技术,开始创造出一些作用不同、形状各异的石斧、石刀等工具,这一期间距今在一万年至六千多年,我们把它称为“新石器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还不懂得什么叫医学,在劳动生产以及同野兽搏斗的过程中,当身上出现了创伤或疼痛,就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手,或用随手拾到的树叶、兽皮来覆盖,或信手抓来一块石头在患处刺、压、擦、刮,以减轻疼痛,久而久之发现使用某些形状的石块触及身体的某个部位时,疼痛减轻会比较明显。于是他们就把这种现象记下来,逐渐地从一种不自觉的生理保护行为,过渡到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去消除病痛,可以说,这就是医疗的原始萌芽。

大约在这一时期,在我国东部有一座山,因山下有一部落的族人姓高,就把它称为高氏山,山上有质地坚硬而有光泽的玉石,于是他们世代就以开采玉石为生。有一次,一位族人患头痛,经久不愈,痛苦不堪,但为了生计,他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向山上走去,当行至山下一处废弃的碎石场处,突然打了一个趔趄,跌倒在地上,脚心被一块尖利的石块划破,出血不止,他顾不上出工,急忙跑回家去,找东西包扎好伤口,这时,他的脚虽然有些痛,但折磨他很长时间的头痛病却意外地好了。从此,他便把几块尖锐的石块带在身边,当遇见其他患有头痛的病人,就叫他们用尖利的石块把脚心划破(相当现代针刺涌泉穴),每当包扎好伤口之后,病人都感觉头部疼痛消失了。后来,他看到身体某处长有脓包的患者,也用尖利的石片刺破或划开放出脓血,于是这种治病方法就慢慢地流传开来,当人们问他这个工具叫什么,他就把使用的石块起名叫“砭石”。

砭石最初也只是用来按压痛处和刺破痈肿,排脓放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针刺治疗的工具。为了适合穿刺和切割的应用,砭石的种类也日趋多样化,由于形状不同用途也不同,名称也不一样,于是就分成了砭石、镵石、针石等石器,但一般人往往把它们统称为砭石。南北朝时期医家全元起说过:“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镵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针石是指细长呈圆柱形,头部圆钝类似针状的石棒,可用于按摩;也有的形状呈球形、扁圆形。《五十二病方》载:“燔小隋石,淬醯(醋)中以熨”。小隋石即椭圆形石头,梁代金息候《砭经》记载球形的砭石可用于水温法(温石于水以保其热)、火煨法(煨石于灰以传其热)、藏身法(藏石于身以养其热,相当于现代暖炉)。1964年湖南长沙下麻战国墓发掘的一件扁圆形石器,两端有琢磨痕迹和火烧裂痕,一面光滑如镜,可以判断是用于熨法的砭石;而砭石是一边锐利的扁薄石片,有刀形、剑形、锥形等,镵石是一端呈锥形,形如箭头,唐代文学家韩愈《苦寒》诗中记载:“铓刃甚割砭”,即指刀形砭石,用于刺破痈肿或排脓放血(图1-1)。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根石针,长4.5cm,石针的一头有尖锋,呈四棱锥形,另一头扁平,有弧刃,刃宽0.4cm,它的中段则是现四棱略扁,大概是为了便于拿持操作。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人能磨制出这么精细的石针,的确让人敬佩。

让我们分析一下“针”这个字,它的古体为“箴”或“鍼”,从字体结构的竹字头来看,这在它发展过程中,可能曾经先有用竹子为原料的历史,后来才发展到使用金属针具,虽然至今考古发掘出的文物中,尚未挖掘出竹针实物,可能是由于竹针易于腐烂损坏,又难于保留的缘故。另外,古人所用的针具还有骨针,在山顶洞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石刀等工具制造出比较精细的骨针了。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不少骨针实物,这些骨针有的一端尖锐,另一端无孔,有的两头均尖,估计远古居民除用于缝制衣物以外,也用它来治疗疾病。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内,又发展起了彩陶文化,于是又出现了陶针,陶针的应用面比较窄,流行的时间也不长,直到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医药支脉——壮医中,还保存用陶制针具治病的方法。近年流行的各种砭具、砭贴等新砭石疗法治病保健有很好的功用,很值得研究推广。图1-1 出土的古砭石三、伏羲制九针

进入夏商周时代,古人发明了冶炼术,当时冶炼术主要是炼制铜器,于是一种金属针具——青铜针就随之出现了。以后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黄金、白银等重金属也相继出现,于是又有了金针、银针。我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九针”大概就萌芽于这一时期。据西晋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论述古代文化发展起源时说:“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乃尝味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伏羲氏是我国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人物,为“三皇五帝”之一,今甘肃天水有伏羲庙,伏羲氏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贡献是教习子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并发明了八卦。在远古时代,人们采用“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伏羲氏采用了画八卦的记事方法,同时他创制九针,以治疗子民疾病。《灵枢·九针论》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其理论认为:九针的起源和产生,是取法于天地之大数,天地之数理,从一到九,这是自然事物普遍的发展规律,九针和自然界相应,大地分为九个分野,九九相乘得八十一,从而建立“黄钟”之数,而九针正与此数相应。

现将九针的名称、形状、应用介绍如下(图1-2):镵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形似箭头,头大末锐,当末端一分处收小,形成尖端,后人有称为“箭头针”。近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皮肤针。

用途:浅刺皮肤而不能深入,用于泻血,治头身热证等。圆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则是卵一样的椭圆形。后人称为“圆头针”。如果外邪侵袭肌肉,就可以用它按摩局部,使气血流通。

用途:揩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又不至于伤及肌肉。为按摩用具。图1-2 古九针图针

形状:长三寸半,针头像黍粟一样,圆而微尖,用于按压。近人有称为“推针”。为了适应治疗血脉的病证,针身必须较大,针尖微小如黍粟。

用途:主要用来按摩经脉,使气血流通,正气充实,邪气排出,但不能深入刺入皮肤或血管(按脉勿陷),为按压穴位用具。锋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锐利,呈三棱锥形。后人称为“三棱针”,可用它刺络放血。

用途:点刺泻血,治痈肿、热病等。铍针

形状:长四寸,宽二分半,形如剑。针的尖端像剑锋一样锐利,后人有称为“剑头针”。

用途:可作为外科切开排脓的用具。主治寒热不调和痈疡外证割治用。圆利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末端尖锐,中部略膨大,针身反细小,圆而且利,像牦牛的尾巴,使能深刺。

用途:协调阴阳,主治痈肿和痹证,深刺可治疗暴痛。毫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至三寸六分,针身细小如毫毛,在九针中,毫针最细,它的针尖就像蚊虻的喙一样,可以刺入各经的孔穴,不伤正气。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具。

用途:通调经络,治寒热、痛痹等。使用毫针既可以散去邪气,又可以扶养正气,具有补益作用。长针

形状:长七寸,针身细而特长,针尖锋利。后人称为“环跳针”,近人又发展为芒针。

用途:在体内可深刺很长距离,治疗“深邪远痹”日久不愈的病证,如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大针

形状:长四寸,针身粗圆,像手杖一样,针尖略圆。

用途:治疗壅滞一类的疾病,用于泻水,主治水肿、关节积液等。后人把这种针用作“火针”。治疗瘰疬、痈肿。

虽然九针出现了,但由于生产力限制,在最初一段时期,金属针具的使用并不普遍,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由于铁器的出现并普遍使用,砭石才逐渐被金属的九针取代。许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仍沿用石针。直到宋代,还盛行用砭石治疗和保健的方法,南宋医学巨著《圣济总录》中,还有专节叙述砭石针法,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多病,在他《白发》诗中“偶赖针石功,寓世成久客。”也盛赞砭石针法的疗效。

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从一批古铜器中发现了一枚青铜针。这根针长4.6cm,中间针身有四棱,横断面成菱形。它的形状、大小与前面提到的在头道洼出土的砭石非常相似,因此人们把它命名为“青铜砭针”,据考证,这根青铜砭针大约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实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最初的金属针具也是仿照砭石的形状而生产的。

随着冶炼业发展,黄金、白银等金属也相继出现,因而又有了金针和银针。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医用的金针和银针,其中四根金针完好无损,针长6.2~6.9cm,针身断面为圆形,针柄断面呈矩形,比针身略粗稍大,针锋的形状各不相同,一根针头锐利,三面有锋,像古代的锋针;一根针头微大,像古代的圆利针;另外两根针纤细得如同毫毛一样,是古代的毫针。另外五根银针都已残缺,很难确定它们原来的形状,其中只有一根上部缺损,下部完好。这根银针残长5.3cm,比金针粗,横断面是圆形,末端钝圆,恰似古代的针。从金针和银针的发现,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工具了。但黄金和白银成本较高,很难广泛应用,所以当铁器问世后,就广泛地开始应用铁制针具了。铁制针具多用马衔铁制成。古人认为,马嚼口上用过的铁,柔纯无毒,不易折断,适宜制造针具。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针灸医生都使用马衔铁打制成的针具,直到近代才广泛应用不锈钢制针具。这种针既具有钢铁的坚韧性,又有不易生锈、易于消毒、经久耐用等优点。一般由专业厂家生产出各种规格的针具,按照直径粗细分为26~32号,按照针身长度分为0.5~7寸,临床针灸医生常用28~30号,1~3寸的针具。

古代九针是我国古代针灸学家传统的医疗工具,是根据自然天时应合人体脏腑生理病理情况制造出的九种针具。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气理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每种针具都有其特异的功能与适应病证,需要我们全面地挖掘整理,并在继承的基础上革新应用,扩大治疗范围,提高疗效。四、针灸学理论的形成

我们中华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实际上是指炎帝族与黄帝族的后裔,这其中炎帝即是神农,传说神农尝食百草,发现中草药物,教人治病。另一位就是黄帝,相传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也称有熊氏,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地区一个部落的首领,先后与其他部落作战,曾联合炎帝族一道,共同击败南方部落首领蚩尤,统一了中原,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于是黄帝被奉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岐伯相传是黄帝的大臣,兼太医职位,黄帝称他为天师,传说“岐伯为黄帝之臣,帝师之,问医,著为《素问》、《灵枢》,总为《内经》十八卷”。也就是说《黄帝内经》一书,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讨论医学理论的著作,后世所称“岐黄医学”即代指中医学术,将岐伯、黄帝奉为传说中的医学始祖。事实上,《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它并非出于一人之手,亦不是一个时期的产物,而是秦汉以前许多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当时的文化,把一些医学观点和丰富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了这部我国现存较早且较完整的医学古籍。

在我国春秋时代,诸子百家奋起,各家之学纵横,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老子的道、德、气的理论观念相结合,用来说明客观存在的物质及其发展规律。这些哲学思想有机地渗透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药理以及诊断、治疗、养生、针灸、气功等各方面,而哲学原理与医学事例的简单相加,中医理论就形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把长期以来简单的经验医学升华为哲理医学,被人们视为中医理论巨著的《黄帝内经》诞生了。它既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哲学巨著,可以说是一部医学与哲学结合的圣典。《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早期具有总结性的代表著作。涉及范围很广,内容极其丰富。主要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腧穴、四诊八纲、疾病防治等,成为中医理论的渊源,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明代张景岳在《类经·序》中说:“《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黄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

关于书名含义,所谓《素问》是指黄帝平素与岐伯等几位大臣讨论医学问题及其疑难解答;而《灵枢》则有“神灵之枢要”的含义,这里的“神灵”表示此书在论述人体医学内容方面的特殊重要性。《素问》和《灵枢》二书虽以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为主,但两者也有区别,《素问》详于脏腑、阴阳、脉诊、治则和预防养生等方面论述;而《灵枢》则以经络、针灸、色诊(即望面部气色,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营卫、解剖等方面的介绍较有特色。其中《灵枢》对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各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全面详细的记载,而且占有很大的篇幅。如《素问》共81篇,涉及针灸的就有59篇。《灵枢》共81篇,涉及针灸的就有55篇。特别是《灵枢》一书,系统而又集中地讨论了针灸及其基础理论,故被称为《针经》。《灵枢》中还有关于人体解剖的记载,指出人死亡后,可以通过解剖手段,观察其脏腑的部位、大小、坚脆,经脉的长短,气血的清浊、多少等。说明古代医家很重视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力图根据人体解剖来探求机体的生理联系和疾病的变化机制。古人结合解剖知识,论述人体内存在着一种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的通路,这就是经络。《内经》关于经络学说的确立,是对血液循环概念和神经学说的最早描述。国外关于血液循环的认识,还是1628年由英国学者哈维提出的,当时曾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见。《内经》中对针刺方法的论述也是丰富多彩的,提出了几十种针刺方法,并对针具形状、刺灸部位、针刺深浅、艾灸多少、补泻手法和刺灸禁忌等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其中还十分强调了“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些针刺手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内经》还特别注重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自然界四时寒温、日月星辰相应的密切关系。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时间生物医学理论,为后世“子午流注针法”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极大地丰富了针灸医学的内容。

总之,《内经》一书,不但确立了中医学一整套理论体系,也奠定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基础。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各科的临床实践。后世日益发展的针灸疗法,大都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虽然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甚至缺点错误,但其仍不失为一部业医者必读的经典书籍。《内经》不仅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世界医学科学史上极有价值的著作,近代已有日、英、法、德、俄文版的全译本和节译本在世界范围出版发行。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内经》必将为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五、汉墓帛书的出土

中国是针灸疗法的故乡,自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书至日本,到六百多年前意大利学者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游记》中,将中国“神奇的针”介绍给西方以来,针灸术如今已风靡世界。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除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之外,还应当将针灸纳入第五大发明,也正是为人类健康所做出巨大贡献的这第五大发明,在现代医学以及未来科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正与日俱增。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曾有过使用火的历史,也都曾经历过使用石头磨制工具的新石器时代,我们不能排除其他民族的祖先同样也使用过砭刺、温熨、烧灼等原始方法进行治疗的尝试。那么为什么针灸术的发明,最终归结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而不是其他民族的祖先呢?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归纳总结出了作为阐明针灸治疗的理论工具——经络系统。

关于经络系统的全面论述,最早记载在《黄帝内经》即《素问》和《灵枢》两本书中,这个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经络所属的150个穴位。其中以纵行的线路为经,横行的分支为络,通过十二经脉和无数络脉,将人体内在的脏腑,外在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腱、皮肤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这个系统的主体是十二经脉,所以《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于《黄帝内经》所奠定的经络学说的基础是如此坚实,尽管以后新发现的穴位增加到361个,但最早的经络学说的基本框架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经络学说从一开始就以整体完成的面貌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以至于历代医家都把《黄帝内经》视为经络学说的最早源头。

从1972年1月至1974年初,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相继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的古墓,出土了一大批罕见的珍贵古物,它们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史和科学技术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3)。尤其是三号汉墓出土了许多帛书和竹木简,其中包括了相当一批在后世已经亡佚的古代医书。著名的当属《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经考证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针灸文献。分别记载了人体十一经脉的脉名、循行路径,疾病证候和治疗法则。这是迄今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学文献。2000多年来,它们被封存在汉代古墓中,保存了原著的本来面貌,从而真实地反映了比《内经》更原始古朴的医学特色。

马王堆医学帛书的出土,在中医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原来经络学说源上有源,其成书年代明显早于《黄帝内经》,并且是《黄帝内经》经络系统构架的主要资料来源。两种帛书的所有内容,均被《黄帝内经》所吸收和继承,在《黄帝内经》的各个篇章,处处都可见到医学帛书的痕迹和影响。其中两部医书是专门论述人体经脉与灸法的,考古工作者给它们起了不同的书名,叫《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因这两部灸经都是书写在丝帛的材料上,所以也称“帛书经脉”。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共计列出了11条经脉的循行方向,以及每条脉发生疾病时所出现的病候,这十一条经脉的名称分别叫作足泰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泰阴、足帣阴、臂泰阴、臂少阴、臂泰阳、臂少阳、臂阳明。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也列出了十一条经脉的名称,及其生病时所出现的病候,这十一条经脉的名称叫钜阳眽、少阳眽、阳明眽、肩眽、耳眽、齿眽、太阴眽、厥阴眽、少阴眽、臂钜阴眽、臂少阴眽。从这两部帛书脉灸经的内容来看,第一,它们的文字比较古老,如把“脉”字写成“眽”或“”,把厥字写成了“帣”。第二,它们的内容虽与《灵枢·经脉》中有同样的论述,但不论是在经脉的数目、名称、循行方向和路线方面都不尽相同。比较而言,《灵枢·经脉》中所列的经络内容,比较完整有系统。而帛书中的经络内容则比较古朴且不够完整,经脉的数目也只有11条,其循行路线也不如《灵枢·经脉》篇中所说的那样有规律。图1-3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帛书经脉的名称与内容比较古朴,用人体上具体部位像齿、肩、耳等部位命名,还没有完全采用后来的经脉学说中与阴阳学说相挂钩的名称,由此来看,作为经络学说的主干——《灵枢·经脉》,是直接从《阴阳十一脉灸经》发展而来的,甚至连其中的叙述文字和所主病候都大致相同。因此,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灵枢·经脉》的直系祖本,《足臂十一脉灸经》是《灵枢·经脉》的旁系祖本,而且它们本身也是两种不同时期的经络学著作,其中以《足臂十一脉灸经》更为原始。

正因为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发现了存在于人体的经络系统,并且清楚地描记出经络循行的线路、分布和经络之上的治疗穴位。使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针灸已不再是一种原始、简单、带有盲目性的经验治疗方法,而是上升成为一门在理论指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调节身体功能、治疗各种疾病的医疗技术。尽管至今为止人们仍未找到经络系统实质性的形态结构,但按照经络系统理论,辨证施针,已被古今中外医学家无数临床医学实践所证实。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揭开经络之谜。第二节 精诚大医 拯危救逆一、起死回生赖神针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扁鹊仓公列传》是历史上第一篇医学家传记,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扁鹊和仓公两位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的生平事迹。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漠州(今河北省任丘县)人,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青年时代的扁鹊,当过客馆的管理人员,后来认识了一位名叫长桑君的良医,跟随他学习医术。长桑君对扁鹊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考察,发现他是一个诚恳勤奋、为人正直的青年,就把自己的医疗经验和珍藏多年的药方传授给他。扁鹊刻苦学习了十多年,成为了一名能“尽见五脏癥结”的杰出医生。他云游各地,深入民间,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一带行医,为当地劳动人民解除疾苦。相传他著有《扁鹊内经》等书,但均已佚失。后世将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的《难经》,托名为扁鹊所作。

扁鹊行医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能为满足群众需要而施展自己的医术。当他行医来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发现当地的人民很关心妇女,他就在那里做了“带下医”(即妇科医生)。后来他行医路过洛阳,看到洛阳的人们非常尊敬老人,于是他又做了耳目痹医(即五官科医生)。他还行医到达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由于秦国是一个经过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刚刚兴起的强大国家,为充实其后备力量,当时的秦国人民养成了一种爱小儿的优良风尚。于是扁鹊又在那里做了小儿医(儿科医生)。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特有的才能,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医疗经验。

扁鹊精通临床各科,集多种治疗技术于一身,例如砭石、针灸、汤液、熨法等,对中医学诊断疾病的传统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有很深的造诣。四诊之中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相传他在齐国的都城拜见齐桓侯的时候,利用望诊发现了齐桓侯患有重病,说:“君侯,你现在毛孔和皮肤里已经有了疾病,如果不治就要加深”,齐桓侯听后摇摇头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都没有”。待扁鹊走后还对身边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常常喜欢吓唬别人,只会医治一些没有病的人,来显示他们的医术多么高明”。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观察了一下对他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血脉里了,要赶紧医治,不然就会严重的”。齐桓侯听了很不愉快,没有理睬。又过了几天扁鹊见到齐桓侯,经过仔细观察郑重地对他说:“你的病已经深入到内脏,假如再拖延不治,恐怕就来不及了!”齐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后来又过了五天,扁鹊重新见到齐桓侯,只是望了一下,什么也没说便走了。齐桓侯感觉扁鹊这种举动很奇怪,就特地派人问他不言而走的原因,扁鹊说:“疾病在皮肤中,可以用汤熨法治疗;疾病在血脉,可以用针石法治疗;要是疾病在肠胃里,也还可以用酒醪内治法治疗;可是疾病要是入了骨髓,则无药可救了。现在齐桓侯的病已经到了骨髓,已不能治疗了”。不久齐桓侯果然感觉到自己身体有病了,后来终于因为病重无法医治而死去。由此可见,当时扁鹊不仅善于望诊,而且已经有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思想。

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名叫虢的小国,发现都城的民众都沉浸在悲哀的气氛中,正在举行一种求福祛邪的祭祀活动。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虢国的太子在凌晨突然死亡了,虢君下令让全城的民众参加吊唁的祭祀。扁鹊从一个宫中小官那里了解到虢太子患病的经过后,就让他去通报虢君,说自己可以让太子复生。这位小官开始一点儿也不相信,等他得知扁鹊的大名后,才将这消息报告给虢君。虢君知道后惊喜交集,亲自到宫门口把扁鹊接进宫中。扁鹊对太子的“尸体”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发现太子还有微弱的呼吸,脉搏还在轻轻地跳动,两大腿的内侧并没有完全冰冷,就判断虢太子患的是“尸厥证”(一种休克性的晕厥症),并没有真的死亡,就立即让他的学生子阳准备好砭石和针具,针刺太子的三阳五会(百会穴)。不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扁鹊又让徒弟子豹制作了热敷的敷料,放在太子的两胁下交替熨烫,太子就慢慢能坐起来了。然后用汤药调理太子的阴阳,过了20多天,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这一消息被人们知道后,大家都说,扁鹊是个能起死回生的医生。但是他并不居功自傲,谦虚地说:“我并不是能起死回生,我只是振奋了他的阳气,让他的机体恢复正常的功能罢了”。事情传开以后,扁鹊就被人们称之为能“起死回生”的神医。从此,他便以他崇高的威望和精湛的技术而闻名于天下。后来《史记》中曾以“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的记载,称赞他在切脉诊断上的贡献。

扁鹊是一位优秀的民间医生,由于他医术高超,常常为人民解除疾苦,具有高尚的医德思想,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和尊敬。然而,他却受到代表腐朽势力的太医令们的嫉妒,当扁鹊来到秦国的时候,秦国的太医令李醯是一个不学无术、心胸狭隘的阴险小人,他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怕扁鹊的到来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就派人在路上把扁鹊刺死。扁鹊惨遭暗害后,使人民对封建势力更加愤恨,同时更深切地怀念这位被人敬仰的名医,在各地纷纷为他建立了许多陵墓和庙宇,将他供奉为我国的“医学祖师”。并希望他能像喜鹊鸟一样到处飞来飞去,利用针灸医术治病救人,称他为“扁鹊”。在山东省微山县西城山出土的东汉时期画像砖上,就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愿望,刻画着人们幻想中的扁鹊形象,这是一幅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针灸行医图,上面画着一位人头鸟身的医生,正拿着一根针具在为患者解除病痛(图1-4)。从这个画像砖也可以印证,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针灸医术的发展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图1-4 扁鹊行医图二、一代名医的悲惨遭遇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名将关羽在征战中受到箭伤之后,箭毒发作,生命危急,这时正好有位医生求见,于是就有一段“刮骨疗毒”的美谈,文学作品中主要描述的是关羽的英雄气概,但我们这里要说的是这位具有高超技艺的名医——华佗。

华佗,生活于公元141至208年间,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年轻时他曾游学于徐州,“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但他淡泊名利,乐于深入民间行医,不但精通针灸、妇产科和儿科,而且还发明了用酒冲服“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的医生。

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是魏、蜀、吴三国相争的战略要地,连年的战祸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除瘟疫流行外,还带来外伤与疾病,由于缺乏麻醉药物及时救治,许多外伤患者都痛苦地死去。华佗根据《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乌头、莨菪子、羊踯躅的功效记载,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这几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组成一个医方,命名为“麻沸散”,从此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据记载,有一位患者感到腹部疼痛,来找华佗求治,经过检查,华佗认为患者的脾脏已腐烂,必须马上手术,不然就有生命危险。患者接受了华佗的意见,用酒冲服下“麻沸散”,不一会儿患者就呼呼地“熟睡了”,华佗就在患者身上割开皮肤,打开腹腔,做切除手术,然后缝合腹腔,涂上生肌收口的药膏,还让他吃了几剂调理的汤药,一个多月后,患者就恢复了健康。

华佗之所以在针灸上有超人的技术,这与他善于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是分不开的,一次督邮徐毅患病,请医官刘租针灸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咳嗽,不得安卧。过了一天,又请华佗诊治,华佗发现,原先为他治病的医生在扎针时,本应刺在胃管部位的附近,却错误地扎进了肝脏。华佗就告诉他因为针扎错了,伤及了肝脏,此后饮食将渐渐减少,不出五天就会死亡,后来华佗的判断果然应验了。华佗根据这个病例反复研究,认为刘租之所以会刺伤内脏,是完全按照古人“挟脊相距三寸”(即以脊椎骨为正中,旁开1.5寸)的取穴方法所导致,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挟脊相去一寸”(即以脊椎骨为正中,旁开0.5寸)的新取穴方法。用现代解剖生理来看,华佗取穴的位置,比较接近脊椎两旁神经分布的“交感链”部位,在这个部位扎针,不仅确保安全,又能使针感很强,有一位患者患了双脚跛痛的病证,无法行走。他的家人用轿子把他抬到华佗家来求治。华佗一见他,就说:“你用针灸治疗已经很久了,汤药也吃的够多了。不用再看脉了”。华佗就让他家人揭开他的衣服,用手指蘸上墨汁在他脊背两侧点了几十个穴位,它们上下之间有的间隔一寸,有的间隔一寸半,然后华佗告诉患者的家属,回家后就在这些墨汁点的穴位上烧艾,每处各灸10壮,等到艾灸的创伤平复后,患者也就痊愈了。后来,这位患者果真能自由地行走了。但他的脊背上留下了两道艾灸的痕迹,刚好分布在脊柱两侧一寸的位置上,从上到下,像两条笔直的线条一样。看到这情景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这些穴位现在被称为“华佗夹脊穴”。可以治疗许多脏腑疾病。

华佗在针灸上也有许多独到见解,“若当灸,不过一二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二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应除”。概括说来就是他临床治疗特点,取穴精,进针深,注重针感传导,因此收到显著疗效。李将军的妻子流产,请华佗去治病。华佗诊脉后说他妻子体内的胎儿还没有出来。但是李将军却不信,因为他知道已经流产了一个胎儿。过了百余日,将军妻子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又来请华佗。华佗说:患者怀的是双胞胎,流产时只产下了一个胎儿,第二个胎儿因母亲失血过多没有产下,依然在母体内。华佗让她服用了催产的汤药,又给她在“至阴穴”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有了临产的感觉,并产下了一具已干枯变黑的男胎儿来,保全了李夫人的性命。

华佗有一个叫樊阿的学生,他的针术继承了华佗的特点,又有自己的发挥;当时许多医生认为背部、胸部是针刺的禁区,不宜扎针;即使要扎针,最多也只能扎进四五分深,然而樊阿不仅敢在这些部位扎针,而且进针还很深,例如背部的腧穴,能进针深入到1~2寸(汉代度量衡,1尺相当23.76cm),胸部的穴位如巨阙穴,竟然深入到5~6寸,结果疗效都很好。樊阿敢于打破针灸的陈规,为后人研究针刺疗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曹操听说华佗医术高超,便派人把他请到许昌(今河南许昌),安排在自己身边,曹操常年患头风病。每次发作都会心乱目眩,痛苦异常。华佗诊断为“风眩症”,是由风邪流窜经络引起的,于是每次发病时就为他在“膈俞穴”扎针,只要一扎针完毕,曹操就像没生过病一样了。后来曹操杀害了华佗,他也最终因头风病而离开了人世。华佗不仅有高明的医术,还有高贵的品格,他不图名利不求富贵,宁愿做一个四处奔波、治病救人的民间医生,曹操几次要求把他留在身边做侍医,都被他拒绝了,后来以妻子生病为理由,离开了许昌,曹操多次派人到他家里催促他早日返回,华佗迟迟不从王命,最后曹操以欺诈罪名,将华佗逮捕治罪,华佗预料自己将遭不测,就将携带的医书一卷,交给狱卒,希望他能保存下来,流传后世,狱卒害怕受到连累,不敢收下,华佗非常失望,只好将书付之一炬。谋士荀彧曾向曹操请求说:“华佗的医术高明,是人们生死攸关的好医生,应当宽恕他。”曹操说:“我不信天下就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吗?”曹操认为,华佗本来是可以根治自己的头痛病,只是不愿意治疗,而故意留下病根。华佗去世不久,当曹操心爱的儿子仓舒年幼患病而死,他悲痛欲绝,这才感叹说:“我后悔杀掉了华佗,不然这孩子也不会眼睁睁地死去啊。”

华佗的被害和著作被焚毁,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损失,后人曾借华佗之名撰写一部《中藏经》来纪念他,并在他曾游学过的扬州和徐州设立了华佗墓和华祖庙,表达人们对名医的怀念之情,华佗的名字连同他对中医学的贡献都将永世长存。三、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出生于公元214年(东汉建安二十年),卒于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后迁居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据《晋书》记载,皇甫谧是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他的叔祖也曾做过高官,唯独他家道中落,从小过继给叔父抚养,叔父母对他很宠爱。但他自幼贪玩,不爱学习,到了20多岁还整天东跑西颠,游荡无度。叔父很生气,常为他不务正业而忧虑。一天,皇甫谧兴冲冲地将上山攀树采来的野果敬献给叔父母,叔母见了双眉紧锁,沉默了一会儿,对他说:“静儿,你年纪不小了,为何这么不长进,叫你努力读书,并非图你日后对我们有什么报答,而是为了你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啊!”听了叔母这番语重心长的教导,皇甫谧深受感动,决心改弦易辙,矢志发奋读书。从此他虚心好学,到处拜师求教,从不懈怠。但因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他便到处借书抄阅,不畏路途远近。并且他每天“躬自稼穑”,边耕作、边读书,常常“带经务农”,无论种地或放牧,都把书本带在身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刻苦钻研,“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成为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全力以著述为务,“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他曾撰写过《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著作,大家都知道的成语“洛阳纸贵”,就是因为皇甫谧为西晋文学家左思《三都赋》写的序文而备受大家喜爱,一时争相传抄,造成京城纸张脱销。由于他博学多才,曹魏及西晋王朝曾先后多次荐举和征召他做官,他都以有病为由谢绝了。

皇甫谧中年以后患了风痹证,四肢麻木,耳朵也失聪了,处于偏瘫状态,又受当时腐朽的服石风气影响,误服了“五石散”(是由五种矿物药组成的方剂),险些丧命。尽管身体病残,却仍然精勤好学,手不释卷。大约从42岁开始,悉心攻读医学,尤其对针灸学有着特殊的爱好,这与他患病后接受针灸治疗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学习医学知识十分重要,提倡人人都应掌握医学知识。“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就如同碌碌无为的游魂一般,一旦“君父危困,赤子涂地”,面对着家人痛苦,“虽有仁慈之心”,也只能束手无策。他对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等医家十分仰慕,“徒恨生不逢乎若人”,非常惋惜不能拜他们为师,决心向前贤那样为中医学作出贡献。他博览群书,广为涉猎,凡是古代与针灸有关的论著,几乎搜罗殆尽。他把《素问》、《针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几部古典名著汇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发现这三部书的内容大体相同,但“文多重复,错互非一”,于是决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他夙兴夜寐,废寝忘食,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终于编成了《针灸甲乙经》这部驰名中外的针灸学巨著(图1-5)。图1-5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全书共12卷,分128篇。其内容包括生理、解剖、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并且根据针灸的需要把有关内容系统化、专门化起来,奠定了针灸专科化的基础。全书纲举目张,有条不紊,查阅翻检十分方便。古人常习惯用甲乙丙丁或子丑寅卯来表示文章的序数和事物的次第,因此按照“事类相从”的原则,取名为“甲乙经”,即表明书中的内容是经过井然有序的系统整理的。尽管这是一部针灸学专著,但也概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甚至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体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书中不仅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脏腑经络学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而且根据头、面、颈、背、胸、腹、手、足等解剖部位,论述了各个具体腧穴的分布。更加有利于人们的辨认和掌握。书中厘定了当时腧穴总数为349个,对各经各穴的准确位置及主治病症也有明确的论述。凡属过去对腧穴位置定位有错误的地方都一一予以纠正。例如治疗胃痛的主穴“中脘穴”,古代又称为太仓穴。据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医令吕广所著《募腧经》中说在脐上3寸,而皇甫谧经过反复查对和考证,认为吕广的说法是错误的,于是改正为脐上4寸,今天我们定位中脘穴,就是根据皇甫谧的记载来确定其位置的。《针灸甲乙经》在论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除分述具体病症,如霍乱吐下、消渴黄疸、溏泄下痢等的病理特征和配方取穴原则外,还按目病、耳病、口齿病等各解剖部位的多种疾病,综合予以介绍。并且对“妇人杂病”、“小儿杂病”等做了专节论述。这些都说明皇甫谧在前人著述的内容基础上,又做出了创造性发挥。该书还讨论了针灸的操作手法、禁忌和各种注意事项。强调针灸治疗要“法则天地”,注意结合自然环境的不同和四季气候的变化,要求医生必须“属意病者”,“审视血脉”,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胖瘦和体质强弱,决定针刺的深度、刺激强度,以及艾灸的壮数。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医生要做到“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精神凝聚,一丝不苟,这些论述都反映了古代医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医德。书中还指出“道无鬼神,独往独来”,告诉人们针灸医术并不神秘,只要努力钻研、灵活运用,就能领会、掌握。言语谆谆,颇能发人深省。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全面总结了我国3世纪前的针灸学成就,为后世的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既有系统的针灸理论知识,又很注重结合临床实践,为我国的针灸学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推动作用,后世一直把它看作针灸学经典之作,之后产生的针灸学专著,几乎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唐朝时设立的医学校里,针灸被列为医学教育的一门专科,而《针灸甲乙经》就被定为医学生的必修教材。该书问世不久,便相继流传到了朝鲜、日本等许多国家,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日本文武天皇曾于公元701年仿效唐制设立“太医署”,同样把《针灸甲乙经》作为针科学生的必读教材。直到今天,它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际针灸学会已把《针灸甲乙经》列为从事针灸人员的必读参考书之一。四、妙手回春孙思邈

如果你来到陕西省耀县孙家塬药王山,就会看到山上矗立着一通宏伟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唐太宗李世民赐赠给名医孙思邈的一首评赞诗:

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

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的名医,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据说他活了101岁(581—682年)。他从小多病,身体很弱,因为买药治病,几乎倾尽家产,生活十分困难,可是他从来不放松读书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地钻研,在20岁的时候,就精通了诸子百家学术和古代名医著作,开始在乡邻亲友之间行医。他细心寻求民间的治疗经验,又重视古人积累下来的宝贵遗产,所以医术不断提高,声望也愈来愈大。于是隋文帝征召他做“国子博士”,他推托有病不愿出任。后来唐太宗、唐高宗都先后征召,并许以高官厚禄,可是他不慕名利,每次都推辞了,一生隐居在太白山上。他经常带着药箱和金针,到处奔走,为老百姓治病。有一次在路上,他看见人们抬着一口棺材往前走,后面还跟着一个哭得十分伤心的老妇人。突然,孙思邈发现棺材经过的地上,留下了点点的血迹。他赶忙追上去,问那个老妇人:“死的是什么人?得了什么病?”老妇人说:“死的是我女儿,因为难产,孩子没生下来,倒把女儿的命丧了。”孙思邈说:“你女儿也许还没有死,快打开棺材,可能还有救。”说罢,大家动手把棺材打开,只见那女人面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孙思邈仔细地摸了她的脉搏,发现还在极微弱地跳动。他赶紧选定穴位,给患者扎针。过了一会儿,一个胖娃娃伴随着“哇哇”的哭声生了下来,不一会儿产妇也睁开了眼睛。大家都称赞孙思邈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一针救活了两条生命,这件起死回生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孙思邈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并具有数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编著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两书也合称《千金方》。为什么将著作命名为《千金方》?孙思邈在“自序”中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命至贵,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看出他以患者生命为重,富于人道主义的高尚医德思想。《千金方》这部书,内容非常丰富,不仅继承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还搜集了当时流传在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少数民族之间、文人学士和国外传入的很多医方,可以说是集唐代以前医方之大成。其中有一部分是专论针法和灸法的。他所用的针灸部分,据说是依照甄权的《明堂人形图》,同时也有自己的见解,纠正了旧明堂图因年代久远而传抄错误的地方。另外他首次绘制了三幅彩色针灸挂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图1-6)。

此外,孙思邈对针灸学的突出贡献,就是他发明了同身寸折量取穴法。同身寸是针灸取穴的一种长度标准,早在《灵枢·骨度》中已有关于骨度分寸折量法的记载,即把人体各个部位规定成不同的长度和宽度,如头部直寸:前发际至后发际折量为12寸;横寸:两完骨(即耳后乳突)之间或两边额上侧面发角(头维穴)之间折量为9寸。这种方法,无论被测量的人胖瘦、高矮都可以使用,这也叫作“定点折寸法”,是一种相对的假定寸数。而孙思邈的同身寸折量取穴法是在“定点折寸法”的前提下,为医生取穴方便设计的。这种方法是:医者用自己手指取得与折寸相当的长度,如中指同身寸是使患者的中指与拇指尖连成环状,以中指侧面两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这叫做“中指同身寸法”。同理,将拇指第一指节横纹宽度规定为一寸,称为“拇指同身寸法”,适用于四肢的直寸和横寸折量取穴。另外,孙思邈将“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命名为“阿是穴”,就是取穴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发生的部位,哪里有病就往哪里扎针的方法。据说有一天,他给一个患腿痛的患者扎针,但是扎了几次,效果都不满意,他想:除了古书上记载的穴位之外,还能不能再找出一个新的穴位来呢?于是他就用拇指在患者的腿上按压,一边压一边问道:“是不是这里疼?”当他按压了几个部位后,突然患者一下子叫喊起来:“啊……是,是,就是这儿疼!”于是,孙思邈就在这个痛点上扎了一针,患者的腿痛果然止住了。后来别人问及他这种“哪里有病就往哪里扎针”的穴位叫什么名字,孙思邈根据当时“啊……是!”的形声,取名叫“阿是穴”。这种“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图1-6 孙思邈仰人明堂图

孙思邈对于针灸学理论也有非常独特的创见,他首先提倡针药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