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少年彩图版(套装全10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3:29:06

点击下载

作者:郭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球通史少年彩图版(套装全10册)

全球通史少年彩图版(套装全10册)试读:

前言

文明的曙光史前至公元前500年

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在无垠的宇宙空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却是孕育人类的摇篮。当人类的始祖开始用双手制造简陋的石器,便与猿相揖别,人类的历史也徐徐拉开了帷幕。

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后,早期的人类逐渐散居在世界各地。原始农业的发明使得早期人类不再漂泊无定,氏族、部落的形成为建立国家奠定了基础。至今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心——尼罗河畔仍有众多的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述说着数千年前神秘而壮美的故事,见证着遥远时代的文明曙光。

在由两条大河冲击而成的肥沃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沃地上,文明自有一番景象。先是苏美尔人小城邦之间的兵戎相见,接着是自称“天下四方之王”的萨尔贡一世创立的统一帝国——阿卡德,尔后又有编制出第一部成文法《乌尔纳姆法典》的乌尔第三王朝。纷乱的王朝更迭中亦有智慧的文明成果:形象生动的楔形文字、凄美的《吉尔伽美什史诗》、精妙的太阴历等。而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世界奇迹空中花园及许多科学成就,使得巴比伦文明成为人类的永恒记忆。

古希腊人在文明初期就为人类铺设了一条智慧之路,这一文明的足迹以神话的形式被深深包藏在《荷马史诗》中。热爱智慧、崇尚思考、兼容并包成为希腊文明骄人的花蕾。而与希腊开放式文明不同,东方的古印度文明在神秘中彰显。这个民族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却有颂赞诸神的诗歌和祷文集——《吠陀》;这个国家的社会等级因有神明色彩而异常分明森严。

人类的文明史犹如一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卷,每一页都写满了沧桑与辉煌,而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是那样宝贵、独一无二。本书将邀您一同回首遥远却亲切的人类早期文明。Chapter01史前人类著名的“蓝色弹珠”照片,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于1972年拍摄。蓝色星球——人类的故乡

浩瀚的宇宙布满了各色各样的星体,其间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她是那样平凡渺小,却承载着最为壮美的故事。生命之光在这里闪现,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她是成千上万不同生物的美丽家园,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她就是人类的伟大母亲——地球。地球的年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珍贵,可是对于拥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来说,却是转瞬即逝。根据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推测,宇宙的诞生来源于一次百亿年前的大爆炸,而人类的家园——地球便是那次爆炸的产物。“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质量极大、体积极小、温度极高的质点。后来,这一质点发生了爆炸,于是宇宙的体积不断扩大,温度不断降低,物质密度逐渐变稀,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宇宙。最初的宇宙中有许多固体尘粒,这些尘粒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环状物,并开始吸附周围一些较小的尘粒,从而使体积日益增大,久而久之形成了星胚。地球星胚便是数以亿万计的星胚之一。它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运动着,不断壮大着自己。于是,原始的地球形成了。

最初的地球,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仿佛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一般。后来地球慢慢冷却,有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人们是如何了解地球的过去呢?这要得益于地质学家的研究。原来,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岩层,便是一部关于地球的历史书,地质学上称为地层。科学家通过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特别是对铀和钍两种元素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来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另外,岩层法和化石法也是测定岩石年代的重要方法。目前采集的最古老的岩石,是来自格陵兰岛西部戈特哈布地区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龄在38亿年左右。而太阳系的尘埃,年龄都在45亿年至47亿年之间。

依照人类历史的划分办法,地球的历史被划分为5个“代”,它们的先后顺序是:太古宙(地球形成~25亿年前)、元古宙(距今25亿年~6亿年前)、古生代(距今6亿年~2.5亿年前)、中生代(距今2.5亿年~6500万年前)和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至今)。后三代又根据特殊的地质构造进行划分,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生命的庇护所

奇妙的星球何以能孕育生命的奇迹?在蔚蓝色的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类似于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原始生命的形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直到距今约5.4亿年前,地球进入了中生代,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突然出现,古生物学上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此时的海洋里,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空前兴盛,紧接着大量的鱼类开始出现。后来,由于地球环境的改变和鱼类基因的变异,出现了一种能够爬行的鱼,它就是现代陆地脊椎动物的祖先。与此同时,两栖类动物也开始出现。由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地面上到处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植物,就连海滨和内陆沼泽地带也不例外。

从2.45亿年到6600万年前,地球进入了爬行动物的时代,是庞然大物——恐龙的世界。此时,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祖先也已经出现。但在距今约6500万年时,发生了一次可怕的生物大灭绝,不仅统治地球长达1亿多年的恐龙绝迹,地球上约50%的生物属和75%的生物种销声匿迹。进化之路——人类的起源和前身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都在不停地追寻着: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何而来?女娲抟土捏人、普罗米修斯神以泥土塑人、哈奴姆神用陶土造人……每个文明的动人传说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泥土紧密相连,这又恰似于“神创论”。而近代科学将进化论奉为圭臬,绘制出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完整图画。攀树的猿群

本来古猿和人属于不同的科属,但是在中新世和上新世之际,古猿却是现代猿类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它在体质结构的进化方向上既有可能发展为人,又有可能发展为猿,今天的人与猿大概就是由此分道扬镳。发现于埃及西南沙漠边缘法雍沃地的原上猿(距今约3500万年)、埃及猿(距今约2800万年)是这类古猿的代表,它们的体形大小如猫,栖居林间,跳跃自如。此外还有距今2300万年的森林古猿,它们与人相隔甚远,不过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原上猿3500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最早的猿类,这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近似人类的古猿

攀树猿群之后的人的演进曾是研究的困境所在,学者们苦苦寻觅,却迟迟没有突破,“失掉的环节”何时能寻回?1932年,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刘易斯在印度的西姆拉山地发现了腊玛古猿,一时间风靡全球学术界,被认为是人科的最早代表,距今800万年到1200万年之间。腊玛古猿的突出特点是齿弓成弧形,吻部后缩,犬齿变小,这些特点已近似人类。

不过,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腊玛古猿的身份,而倾向于南方古猿的代表意义。距今约400万年到300万年的南方古猿所具有的人的特征更为明显,它们有纤细型和粗壮型两种,能够用两足直立行走,但脑容量较小。人们倾向于认为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纤细种这一支逐渐演变而成的。进化完成的人类

直立行走使猿的身体渐趋向人,头部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脊柱托住头部,使得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更重要的是,用手取食效率较高,扩大了食物的数量和种类,营养更加丰富,这样脑髓也随之完善地发展起来。大约距今300万年,人在继续进化中完全形成。

最早的猿人被称作能人,距今约200万至175万年。从1959年开始,考古学者先后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发现古人类化石及石器,这时期的能人脑容量为680毫升,要大于南方古猿,手指可以对握,肢骨与现代相近,还可以用石块制造石器工具。

晚期猿人即直立人生活在约170万年到20余万年前,最早的代表性化石是爪哇猿人,它们的脑容量已达750毫升至900毫升,头骨原始,而腿骨已接近人类,能直立行走。如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猿人,他们已经学会采集天然火种,并用火取暖、照明以及烧烤食物,促进了身体和大脑的发展,增强了在大自然中的生存能力。

以“尼人”最为著名的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到10余万年前,该化石最先发现于德国的尼安德特山洞中,由此得名。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已与现代人十分相近,脑容量高达1350毫升,只是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特点。

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始于10万年前,在欧洲的代表性人种是“克罗马农人”,源于化石的发现地——法国的克罗马农洞穴。他们身材魁梧,脑容量达1600毫升,甚至超过现代人的平均值。北京的山顶洞人也属于晚期智人。从解剖学来看,智人与现代人没有太大的区别。考古资料证明,晚期猿人的化石分布比早期智人更为广泛,不仅在亚、非、欧三洲均有发现,而且美、澳两洲也有这类化石出土。看来,那时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五大洲,和现代人类活动的地域基本一致。这样说来,到了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体质进化已经完成,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恩泽后世——火的使用

原始人在黑暗与恐惧的日子里生活了许久,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火光冲天的景象令他们毛骨悚然。终于有一天,他们在品尝了味香可口的兽肉后明白过来,火原来并不可怕,于是渐渐摸索,开始保存火种。当他们学会使用火时,人类的历史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其恩惠,文明的脚步也加快了。认识天然火

在古猿进化到猿人之后的漫长年月里,猿人还和其他野兽一样,过着“茹毛饮血”(吃带毛的生肉,喝生血)的粗野生活。中国古书上有“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记载,讲述的就是原始人不懂用火的真实情形。他们食野果、啃生肉,四处躲避寒风与野兽,夜晚来临,也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然而,能够改变这一切的火早已存于自然界,只是猿人对它万分恐惧,畏而远之罢了。

自然界的火多种多样:电闪雷鸣可以引起森林大火;火山爆发时岩浆四射,可以引燃柴草和树木;树枝柴草易燃物堆积过厚,时间过久,在炎热的夏季也会蓄热自燃。山上巨石的滚滚而下,互相撞击,火花四溅,也能引燃枯草,酿成大火;还有,陨石落地也能引燃森林树木,等等。不过,最初的人类,不但丝毫不知利用这些天然野火,反而总是把那些正在蔓延的森林大火看成可怕的灾难。只是在很久之后,人类逐步地熟悉了火的本质,开始了天然火的利用,但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最初,当猿人看到一片火海滚滚而来,火光四射,浓烟冲天,鸟飞兽散,他们也和其他野兽一样,被吓得仓皇奔逃,不敢四顾。因此,这样猛烈的大火,在那时总是被猿人视如大敌,看作无法抗拒的灾难,只有遇到暴雨,才能把它浇灭。不过,最新的科学成就却向人们表明:黑猩猩并不怕火,它们喜欢玩火,甚至可以从火圈里取出它们所需要的东西。看来猿人是否真的怕火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究。

不论如何,猿人在野火烧过的山林里发现了一些烧死的野兽,包括野猪、野羊等,而且还闻到了熟肉的香气。于是,勇敢者抱着疑惧的心情,鼓起勇气,大胆地品尝了熟肉,不但比生肉味美可口,而且也容易咀嚼和下咽,众人尝过后,个个喜出望外。大概就在这时,猿人怀着好奇和恐惧的心情,逐步试探着接近了一些将熄的野火,发现火既可以熊熊燃烧,也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阴燃不熄。原始人颇感神奇,于是想方设法要保存天然火种,继续烤肉。这样,他们惧怕天然火的心理阴影逐渐消散,开始想要利用它改善生活,火由人类的天敌开始转变为人类密不可分的“朋友”了。

在一些民族的古老传说中,反映出人类最初对野火的认识与利用过程。比如,在兴安岭一带过游猎生活的鄂伦春人中流传有这样的故事:鄂伦春人的祖先原本不懂得使用火,他们围追堵截、打死野兽后就那样分而食之。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发生了一场山林大火,火势过后,他们发现越接近这片燃烧过的山林就越感到温暖,而且发现烧过的兽肉格外香。此后,鄂伦春人才开始了天然火的利用。看来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很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值得引以为豪的是,中国的北京猿人迄今仍是世界上有可靠证据的最早的使用天然火的人群,他们不但已经学会用火,还懂得管理火、控制火与保存天然火种。河南商丘,燧人氏陵墓前的燧人氏雕塑。燧人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称他为三皇之一。天然火的保存和利用

民族学的资料告诉人们,不少落后部落长期使用天然火,设法保存天然火种,而尚未发明人工取火。当安达曼人最初被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知晓用火,但不会人工取火,也没有祖传的取火法。他们的火种是从大自然的宝库中找到的,因为得之不易,所以长期认真地加以保存,选择那些能够长期阴燃不易熄灭,而又不会成焰的木柴作为火种。直到19世纪中期,安达曼人才学会用两块竹片摩擦取火。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用火熟食是从“钻木取火”开始的,这在中国古书上有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与“太古之初……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钻燧出火,教人熟食……号曰燧人。”在燧人氏之前,都是“茹毛饮血民未知烹”。其实,人类实际开始用火熟食的时间,要比钻木取火早得多。事实至少可以证明:火在猿人时代前期,或者最迟在北京猿人时期,早已成为人类熟食和征服自然的重要武器。而“钻”的发明或利用却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早在1947年,科学家在非洲南部德兰士瓦地区马卡潘斯加特山洞的南猿化石旁,发现了许多好像被火烧过的黑角骨头,有学者认为是“普罗米修种南猿”(因被一些学者认为最先用火而得名)用火的证据。伴随新的科学发现,终有一天会证明:人类历史上开始用火的年代要比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更为久远,至少在100万年之前。否则,人们将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烧过的鹿角、马牙、大型哺乳类动物的肋骨、碳屑、黑色骨头等,恰好都与百多万年之前的古老人类化石存在于相同的地层中。

不过,无论是人类在利用天然火期间,甚或在人工取火发明之后相当长的年月里,取火都是很困难的,正因为如此,保存火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原始人究竟是如何保存火种的呢?仅仅依据考古资料回答这类问题是很困难的,民族学的有关资料给人们提供了线索。不久前尚处于原始状态的落后部族在保存火种时,一般都采用篝火,由老年人专门负责看火,不断地向火堆上放树枝。不用火时,就用灰烬将火封住,使火阴燃;用火时,就将火上的灰烬扒开,继续放些干草或干树枝,使火再次熊熊燃烧。譬如,居住在西藏自治区的珞巴族保存火种的方法是在住屋中间设一火塘,由一位老年人看管。老人面向火堆,彻夜不眠,不断地向火塘内加木柴,使火长燃不熄。用火时,就把柴加多,使火大燃起来;不用火时,就少加些柴,以维持火种不灭为宜。

除此之外,聪明的古人还有一种保存火种的方法:利用菌类或朽木,如桦树上寄生的蘑菇(菌类),晒干之后,阴燃性能就非常理想。点燃蘑菇,插于小木棒之上,别在腰间,即可随处携带。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游牧部族,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尚用此法保存火种。甚至直到今天,贾拉瓦人仍然不会人工取火,长年累月地在他们的住地燃着一个大火堆,迁移营地时就随身带上一个火把,保持火常年不灭。恩泽后世

天然火的利用,促进了早期人类的发展历程,温暖、照亮了整个人类前行的道路。它是猿人围猎野兽、战胜野兽、夺占山洞、烧熟食物、防御寒冷、照亮洞穴,扩大食物与活动范围的重要武器。就以居住环境来说,为什么早期猿人“多半住在湖滨河边地区,晚上就在水边泥地上过夜”,而晚期猿人却可以“开始住进山洞里”?这大概也应该主要归功于天然火的利用。早期猿人为了安全,只好露宿水边,因为在深夜里野兽很少愿意离开森林,即使万一有猛兽袭击,他们也可以跳入水中躲过危险,保全性命。而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晚期猿人却不但可以住进山洞,而且还可以靠着洞口的火堆吓跑野兽,安然地进入梦乡。他们还会利用大火把野象赶入泥塘,弄得野象泥污满身无法逃脱,然后设法捕获它们,做成一顿美餐。

火的使用在人类与自然的历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人类逐渐掌握了一种自然力,取得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巨大进步,开创了人征服自然的新纪元。诚如恩格斯所言,火的使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是一次“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它大大加快了人类的体质进化和社会发展进程。告别了黑暗、寒冷、生食、疾病的日子,原始人带着生存的法宝一步步走向光明、温暖、健康、幸福的生活。黎族钻木取火场景,海南省博物馆。人类的童年——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是人类开始自身的最原始的时代,在漫长无际的原始时代里,人类用智慧的双手制造了最简单粗糙的石器工具,从此人类开始成为地球的主人,奠定了后来历史发展的基础。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用石头制作的,后来才发明了铜和铁等金属制品。使用石制工具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为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时代历史很长,人类的历史有300万年,石器时代差不多占了299.5万年。它虽然极其原始,但却展示了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石器的发展

人类最初走出森林,和猿相揖别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了远大无比的发展潜力。面对强悍的大自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接近它,慢慢地发现了一种比手更有力量的生产工具,那就是石器。石器时代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始于300万年前,终于1万年前。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最初的石器是用砾石打制成的砍砸器,制作过程简易快捷,只需要在砾石的一端打出锋利的缺口,便可以使用了。虽然显得如此粗陋,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动物的生活相比较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约在直立人阶段,石器制作技术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貌似手斧的工具,它的外形是扁桃形或者是椭圆形。一头比较尖锐,一头较钝,使用的时候用手握住钝的那一头就可以,虽然砍起来还是很慢,但是,它的用途多样,有“万能工具”的称号。

随着人类的深入发掘,石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形状精巧美观,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占比例比较大的是用狭长的石叶做成的工具,这种石叶是将石片进行了削凿和二次加工而成。原始人还制造了切割器、刮削器、石矛、石刀等。这些工具的出现犹如春天里的一声惊雷,使人类的文明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居民用黄金打制的过滤器

大约从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时期称作中时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技艺也日臻成熟,出现了细小的、加工相对精细的石器,有石制的箭头、石刀、雕刻器等。这些石器一般是镶嵌在复合工具上再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及利用大自然,如人类发明的可以远射的弓箭,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它使原始的狩猎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过渡使人类迈入了一个新天地——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在生产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陶器的广泛应用和磨光石器的盛行。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各种打制磨光的刀、斧、槌子、箭头等工具,这些石器的表面光滑,刃部锋利,使用效率很高。陶器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革命来临了,而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定。早期人类使用的装饰品母系氏族的产生与繁荣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人类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原始血缘家族内部的群婚逐渐被族外群婚制代替,氏族和部落就产生了。

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由于妇女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具有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时的群婚状态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族内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世系也以女方计算。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母系氏族,在这样的氏族社会中,氏族首领往往由年长的妇女担任。最高的权力和决策机构是氏族议事会,由全体的成年男女参加。

随着母系氏族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族外群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所以,对偶婚出现了。对偶婚姻制度由一对较为确定的夫妻组成,通常是男性到女方家里去共同生活,但这种婚姻的结合本身并不是很牢固,容易离散。由于当时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单位是氏族,因而对偶婚并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实体的意义,对偶婚生下的子女一般都留到妻子那一方的氏族内。在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它以其独特的创造性贡献为以后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刀耕火种——农人时代

远古的先民一直仰赖大自然的恩赐生活,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以采集为业的妇女逐渐发现了种植的奥秘,开启了原始农业的时代。这一创举引领人们开始在自然界中主动谋生,刀耕火种虽粗陋原始,但它却是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的重要一步。农业的发明

人类最初的分工形式是自然分工,按照男女性别的特点从事不同的劳动。男子外出狩猎,女子采集果实。这样的工作世代相传,漫长的岁月里妇女们渐渐发现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由此开始了原始的农业,人类历史也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不过,这一伟大创举得归功于勤劳的妇女们,是她们带领先民主动管理大自然,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原始农业的突出特征,那就是刀耕火种。先民们用火将森林中的一些树木烧掉,开垦出土地,用最简陋的石刀来耕作,方法是十分原始粗放式的。根据考古资料来看,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不平衡。西南亚一带,即今天的伊拉克与巴勒斯坦地区,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麦、小麦栽培。考古学家在这里年代最久远的农业村落里发现的石斧、石镰、石臼和谷物等足以证明: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9000年,此地的先民就开始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了,这里成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接着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的东亚、南亚地区逐渐过渡到原始农业时代,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远在西半球的中美和南美地区也是一个独立的农耕发源地,只是为时略晚。原始农业稳定之后,在农耕世界很快就出现了文明中心,而且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也随之兴起,人类逐渐步入缤纷世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农作物之根

尽管世界各地的农业发展时间有早有晚,但许多民族或地区在农作物的培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麦最早在西亚种植,北非和欧洲也是它的故乡;而大麦则源于西亚和阿拉伯;美洲的印第安人最先种植了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印度人也不甘落后,率先播种了棉花(约与印第安人同时,5000年前开始植棉)。考古学家曾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古墓中,发现了5000年前的棉线与棉布的遗迹,迄今为止,这仍是世界最古老的棉织品遗物。这样看来,印度人曾自豪地称印度为“棉花的祖国”是有道理的。

中国也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先进的国家之一,最先培植了茶和山药;谷子也是中国先民最早培育成功的。它的原种是“狗尾草”,古书上称为“莠”或狐尾草、绿尾草。早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在黄河流域种植谷子,有西安半坡遗址的大量谷粒遗迹为证。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作物,众所周知的五谷:禾(谷子)、稷(高粱或黄米)、菽(豆类或大豆)、麦、稻中,谷居首位。它不仅养育了炎黄子孙,而且先后传入阿拉伯以及欧洲各国。时至今日,中国的谷产量仍居世界之首。

营养丰富的大豆源于一种野生豆,它的故乡也在中国,原先主要生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经种植大豆,古书上称之为“菽”。今天,“大豆王国”的美誉仍归中国。

在中国益寿食谱中有这样一种食物:玉蜀黍,是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由野草培育而来的,栽培大约有7000年的历史,至今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原始玉米的籽粒既小又少,且包有硬壳,经过后人的长期培育、选种,今日的玉米已与原始玉米大不相同。西欧殖民者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广为种植。大约在16世纪初期,玉米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番麦”或“御麦”,最初只是在沿海一带播种,后来才逐步传入内地。

人类的祖先在世界不同的土地上培育出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恩泽后世,文明史也从此真正开始,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彩绘陶杯公元前6世纪,彩绘农耕和捕猎图,出自古希腊尼科斯提尼斯经营的雅典陶器场。原始技术的杰作——冶金术的发明

石器的发明使人类告别了动物状态,而冶金术的发明,则把人类推进到了文明时代。金属的使用,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自身的面貌。金属的发现

冶金术的发明是在新石器时代之后的金石并用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西欧(爱尔兰、法兰西)、北美和埃及等地就已经出现了黄金制品。因为黄金和白银属于稀有金属,而且质地很软,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们只是被人类用做装饰品。

铜是第三种被人类所发现和利用的金属。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采集燧石时,无意中发现了天然铜,也就是绿色的孔雀石。于是,原始人就把这种天然铜当作一般的石头来制造工具,用石斧加工锤打,制成生铜工具。这就是人类史上最早的金属工具。后来,原始人又发现天然铜遇到火就变了样,石头熔化成黄泥浆一样的液体漏到火下去,原来的石头不见了,火下却凝结着一块红铜(又称纯铜或原铜)。从此,原始人就发明了铸铜技术。后来,原始人更进一步地学会了用铜和锡(天然锡)混在一起炼出了坚硬的青铜。这就是人类史上最早的人工合金铜。铁是第四种被人类发现和利用的金属。不过,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只是天然铁,也就是从天而降的陨铁。比如,古代苏美尔人就把铁叫“安巴尔”,意思就是“天降之火”。

最初,在原始人看来,金、银、铜、铁这些天然金属,无非就是一些具有延展性的石头。比如,在易洛魁人那里,就把铜叫“红石”。原始人使用石斧直接锤打这些天然的金属,把它们制成自己需要的器物,这种制造金属器物的方法就叫“冷锻法”。青铜器的发明

据考古资料显示,世界上对于铜矿石熔炼加工铸成纯铜器的最早地区是西南亚。可是,纯铜的硬度不如燧石,所以铜器始终未能排斥石器而构成一个独立的“铜器时代”。人类历史的这一时期,只能叫作“铜石并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代”。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中铜的硬度大大超过纯铜,而熔点却比纯铜还低,纯铜的熔点1050摄氏度至1330摄氏度,青铜的熔点却仅有800摄氏度至1000摄氏度。青铜容易铸造,容易锻出锋利的刃口,而且外观美丽。和石器相比,青铜比石头更适于制造工具、武器、各种器皿和装饰品。因此,在相当漫长的时代里,人类一直都用青铜作为制造这些物品的主要原料。在两河流域和埃及,青铜的使用为时最早,这时人类所用的青铜多半还是自然界现成的铜锡混合物。至于在欧洲发现的公元前3500年的青铜器,那只是由亚洲通过西班牙或巴尔干运去的商品。

学者们普遍认为,古希腊爱琴海地区,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的早期米诺斯文化时期,即已步入青铜时代;西亚两河流域的青铜时代是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前2113~前2006);中国步入青铜时代应当是在夏朝,到了商代,青铜已经更加广泛地被制成了生产工具;其次就是古代埃及,它的青铜时代是在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86);接着就是北意大利,也于公元前2000年之初,跨入了青铜时代的门槛。古埃及壁画:加工珠宝的作坊。工匠们为宝石穿孔,他们把打磨光滑的珠子串成项链。图中右下角的冶金工人在用吹管吹旺炉火。铁器的发明

铁是人类史上所出现的一种极为重要的金属。它的出现比青铜晚,因为铁的熔点比铜高,需要1580摄氏度的高温。铁的提炼和加工标志着冶金史上新阶段的到来。

学者们认为,古代印度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铁器时代大致是荷马时期(前11世纪);古埃及约在后帝国时期(前1058~前525)进入;古罗马进入铁器时代是在公元前1000年代之初(微兰诺瓦文化);古西亚大致是在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十世纪末~前612);中国真正进入铁器时代约是在春秋时期(前770~前476)。铁的使用给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没有铁斧和铁锄的使用,要想大规模地清除原始森林,开辟大片耕地牧场,是很困难的。不仅如此,铁的出现也促进了狩猎业的发展。学者公认,铁是历史上起了最重要革命作用的金属。文明初曦——文明社会的出现

人类在原始社会的漫漫长路上跋涉了许久,从渔猎采集到定居农牧,从粗糙石器到金石并用,从乱婚群婚到一夫一妻……文明宛如晨曦渐渐普照大地。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行、私有观念的产生、文字的出现以及随后国家的诞生都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文明社会降临了。社会大分工

在人类历史上,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使用年代最为长久。新石器时代末期金属器的出现使人类步入金石并用的时代,生产的发展速度大为提高。在适合农业种植的地区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而水草丰美的地方畜牧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当地人的生计。这样,富有地域特色的畜牧业与农业日渐分离,被称为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分工之后的两大产业迅速发展,社会积累随之增加,人们的生活需要也丰富起来,这些为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铺平了道路。金属制造业、制陶、纺织、酿酒等手工业部门蓬勃兴起,交换开始频繁发生,不仅商品生产扩大,交换范围也日益在氏族内部的氏族成员之间逐步发展起来。这便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此时的产品交换已是先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常性活动,最初的物物交换也逐渐改由通过中介物来进行。当氏族首领代表氏族对外进行交换时,他们往往借助职权首先将集体财产据为己有。接着,普通的氏族成员也随着交换的频繁而出现了日益激烈的贫富分化。

后来发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诞生,与商业密不可分的货币出现,除了牲畜、贝壳等之外,金属货币问世。商业自然与物产的拥有直接相关,它推动了产品的私有化及私有制的发展,而且商业完全形成之时,正是原始公社解体之日,文明社会来临之日。进步的奴隶制

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出现,绝不是掠夺和暴力的结果。”私有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首领产生了私心杂念,奴隶制的发生也不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对战俘施用暴力的结果,而只是在剩余产品出现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

不过,这时的奴隶制还很原始,具有鲜明的家内奴隶制(或家长奴隶制)的特色:奴隶主尚未完全脱离劳动;奴隶还被视为家庭成员之一;奴隶生产的目的还只是为了供给奴隶主日常生活的消费,而不是为了生产出卖的商品。比如希腊《荷马史诗》里的主要人物奥德修斯虽贵为伊大卡岛的国王,但他还经常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他的妻子帕涅洛皮也是每天从事妇女生产活动——织布。从《荷马史诗》里可以看到,在奥德修斯家里的奴隶也主要是家内奴隶。古希腊,幼小的奴隶为女主人系鞋带。

提到奴隶制,我们都会义愤填膺,痛斥它的惨无人道,对奴隶深表同情。但在那个时代,“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深入地研究一下,那我们就一定会说——尽管听起来是多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奴隶制度代替了原始公社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当人的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除了维持生命之外剩余的产品还极端微小的时候,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这种分工的最简单的完全自发的形式,正是奴隶制。”诚如恩格斯所言,这时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奴隶制这种大分工的形式才有可能。

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里,大批的战争俘虏原先都被杀死,甚至,直到今天,生活于大洋洲某些地区的石器时代的遗民还保留着“猎取人头和宰食战败者尸体的原始习俗”。然而,自从私有制与奴隶制产生之后,战俘不再被杀害,而是被用做奴隶,用他们去从事生产劳动,这当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战俘的存留可以说替社会保留了大批精壮的劳动力或生产力。奴隶主把大批奴隶集中在自己的庄园或作坊中去劳动,不仅能做更细的劳动分工以促进生产,而且还可组织规模更大的生产协作去完成更大的生产任务。比如,在古希腊和罗马的矿山中,在古埃及的水利工程——法雍水库的修建中,使用奴隶的数目竟多达数万人。他们所完成的巨大工程,是氏族成员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同时,奴隶在生产中分工协作,每人只从事一种专门的技艺,生产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而在氏族公社制度下,这样的分工是不可能的。“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化的欧洲。”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国家的产生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剥削和压迫也相伴产生,奴隶与奴隶主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必然激起奴隶的强烈反抗;而广大平民也经常起来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剥削和压迫,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就逐步改变氏族机构的性质,建立了军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作为镇压奴隶与平民反抗的工具。这样看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它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国家总是在那些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和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产生国家的地区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如果再加上以古代克里特半岛为中心的克里特文明、印第安文明就是学者们所说的“六大文明区”。这些地区最古老国家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告别了漫长的原始共产社会,而跨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奴隶制社会;标志着原始公有制社会的结束与私有制社会的开端;标志着人类历史告别了野蛮落后粗野无文的原始时代,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到来。

各地历史条件的不同使国家形成的途径多种多样。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曾经谈到国家形成的三种模式:在氏族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雅典国家,没有外力干扰;在原有的氏族成员(罗马人——贵族)和外来平民的斗争中产生的罗马国家;通过征服而产生的日耳曼国家。看来,只有雅典国家形成的途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 奥基布娃情书 ·

据说,一个名叫奥基布娃的印第安人女子,曾用赤杨树皮当纸写过一封特殊的“情书”,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封情书全篇没有一个文字,全由图画组成。在情书的左上角画着一只奥基布娃的图腾——熊,左下角是她所爱人的图腾——泥鳅,道路用曲线表示,聚会的地方画了一个有人的帐篷,表示她在那里等候,帐篷旁边有三个“十”字,表示是天主教徒居住在附近,后面有大小三个湖沼。当她所爱的人收到这封“情书”后,便可以根据信中所指示的路线,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情人。文字的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的发达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除了语言之外更为实用的交际手段,文字就逐渐产生了。文字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劳动者世世代代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的共同创造,它经历了实物文字、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三个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史上的结绳记事就属于第一个阶段——实物文字的范畴;而图画文字阶段的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印第安人的“奥基布娃情书”,它用简单的图画来表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象形文字的出现显示了人类思维的进步,它是抽取事物的最重要的成分,用最为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观念。其实,从文字发展史来看,只有到了象形文字阶段,才进入了真正的文字阶段,前两个阶段只是向真正文字的一种过渡。

全世界早期人类发明的象形文字有三大系统:埃及的象形文字系统、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系统和中国的方块字系统。但在长时间的发展进程中,前两种象形文字系统在公元前都已经转化为字母文字,而只有中国的文字现在仍然保留着象形的特点,完整地保存了中国悠久而漫长的文化传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要求,它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推动了此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后世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发展。Chapter02尼罗河传奇尼罗河之晨晨曦初露,伟大的尼罗河也似乎刚从沉睡中苏醒。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灵魂每天清晨会坐上太阳船从尼罗河东岸升起,到神庙接受祭拜,晚上则返回西岸陵墓休息,周而复始。古埃及的摇篮——尼罗河

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川流不息,为的是使埃及苏生!……你灌溉田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让神庙里欢度节日。要是你水流迟缓,植物就会停止生长,全国人民都会陷于贫困。当你河水上涨的时候,大地眉飞色舞,一切生物都欢腾,大家开口笑呵呵。——《尼罗河颂》生命之河

河流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之畔。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由南向北、川流不息的尼罗河纵贯全境,成为埃及的母亲河。埃及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为尼罗河所支配,国内降雨量极少,尼罗河是他们唯一稳定的新鲜水源。尼罗河灌溉了两岸的大片土地,而且堆积了大片厚厚的黑油油的冲积土,形成了非洲最肥沃的土壤。在肥沃的土壤上,埃及人一年可以收获几茬庄稼。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供给了埃及充足的水源用于饮用和灌溉农田。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当河水泛滥时,洪水携带大量的矿物质和腐烂植物顺流而下。这些矿物质和腐烂植物在河水流经埃及境内时,逐渐沉淀下来,成为植物生长的天然肥料。埃及人的历书中所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每年夏季因埃塞俄比亚高山积雪融化所引起的洪水泛滥。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事实确实如此,埃及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不仅提供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河水,而且在尼罗河两岸和三角洲上盖上了一层肥沃的冲积土。

尼罗河也是上天赐予埃及人民的礼物,尼罗河两岸的灿烂文明又是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回赠。古埃及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给人以生命,水灌溉了土地并使土地肥沃,水能够使万物生长。在埃及的每一寸土地中,都蕴涵着水的恩泽、人的精髓、神的智慧。这就是古埃及人的神秘宇宙观,它拨开了古埃及文明的曙光。

水就是尼罗河,火便是太阳,埃及人的生命和智慧都离不开太阳和尼罗河。他们坚信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初升的地方,是活人的国度,而尼罗河的西岸是太阳落山之处,是死者的世界。因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的东岸,而将金字塔建造在河的西岸,尼罗河成为生与死的界限。捕猎水鸟在已经发现的古埃及壁画中,这种捕猎水鸟的场面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尼罗河流域物产的丰饶和古埃及人生活的祥和与欢乐。灌溉之源

埃及有一句谚语:“只要喝过尼罗河水的人,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心一定会留在埃及。”埃及人崇拜尼罗河,他们认为尼罗河不仅给他们提供了生活资源,而且还是神的化身。

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利用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来发展洪水漫灌。人们知道充分利用泛滥带来的好处,于是,土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灌溉水渠纵横其中。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及人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莫伊利斯水库,通过优素福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经调蓄后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

由于河水为患,人们必须在河床两边建筑高大的河堤来控制洪水,临近的村庄必须合作起来,才能修建大堤和在汛期进行护堤工作。古埃及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统一修建主堤坝、蓄水池和运河等大型工程。百姓们参与挖河修渠,引水灌田,把排除水患视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国家与百姓自觉的角色认同,意味着彼此合作的开端,也意味着组织工作、管理制度和地方政府的起源。这样,地区性的统一和地方政府的最初阶段在其他地区出现国家组织之前就在尼罗河两岸出现了。由于尼罗河的恩赐和对尼罗河水利工程的要求,埃及首先摆脱了人类野蛮时代的羁绊,形成了国家组织,并有效地发挥管理和协调职能,在尼罗河三角洲上修建了纵横交错的河渠网络,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开罗城中的尼罗河泛着绿意的尼罗河从开罗城中穿城而过,点点白帆缀于其上,洋溢着现代人对于尼罗河的喜爱和享受。播种与收获之地

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很有规律,时间是每年的7月19日。这一天,太阳、天狼星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尼罗河亦开始泛滥,河水水量大、流速急。泛滥的水溢过河岸,淹没了农田。两岸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顺流而下进入平原地区,沉积在两岸的低地,形成了自开罗以下面积为2.4万平方千米的尼罗河三角洲。泛滥为期四个月,到了10月末,河水逐渐退去,田里留下一层厚厚的肥沃的土壤,将田界也掩盖住了。于是人们在河水退下去后,要重新丈量划定田界,然后再耕耘播种。埃及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麦,这些也是面包和啤酒的原料。据说播种之后,埃及人将猪羊赶进田里。在来回奔跑的过程中,让它们将种子踏进土壤中。经过三到六个月的生长后,人们将会看到滚滚的麦浪。于是,大家带着欢快的心情在麦田里收割希望,有时候军队也会参加到火热的收割队伍中。有着丰富的农作经验的埃及人非常清楚,在炎热的夏天来临之前,必须完成麦子的收割。只有这样,才能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完成沟渠的修葺。

驴子驮着收割的麦子来到打麦场,人们将它们平整地铺起来,赶着驴子和牛来践踏,以使麦粒与壳分离。农民将收割物的十分之一交给国王,然后就可以全家人聚集在一块品味丰收,分享喜悦。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到达埃及后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居民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易于不费力气而且轻松地取得大地的果实。农民们等到尼罗河水自行泛滥后,将种子抛撒在田里,然后让猪去踏这些种子,此后便是等待收获的说法未必完全属实,但也确实反映了尼罗河给埃及人民的农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恩惠。科学与艺术之源

尼罗河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史,没有尼罗河,埃及将会是一片沙漠。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尼罗河不仅是埃及的生命之河,尼罗河更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在古埃及人看来,尼罗河与太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囊括阴阳两界的整个宇宙。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古埃及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用于计算尼罗河的涨落期,它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规律,将一年划分成12个月,一共365天,这种纪年非常精确,所测算的1年只比现行的历法少了1/4天。在划定年的同时,埃及人还根据农作物生产和尼罗河水量情况,将一年分成泛滥、播种、收获三个季节。第一年6月到9月是河水上涨的泛滥季。10月到第二年一月是播种季,河水退回到原来的河床,在河谷平原留下大量的沉积物,农民在肥沃的土地上耕种。第二年2月到5月是收获季,这时气候干旱,河水降到最低点,作物在此季节收获。

由于每年的实际耕作周期短,所以埃及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宗教、宫廷重大建筑和其他艺术活动,可以思索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受和赞美尼罗河的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人们把尼罗河看作荒漠中的甘泉和艺术的摇篮,而所有这些都根植于尼罗河三角洲。古埃及人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社会实践,给埃及人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极大的灵感,构成了古埃及文化的主体,对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激励和推动作用。农耕雕像表现了古埃及人进行农耕生产的一个场景。文明的起源——古埃及象形文字

一说到“埃及”,我们就会震慑于金字塔的高大威严,惊叹于木乃伊的千年不衰,敬畏于法老的神秘咒语,继而,随着18世纪象形文字的出土,我们也更加痴迷于对它的译读,那谜一样的文字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热情,人们渴望将这一层面纱揭去,展现出其深层的魅力。撩起神奇的面纱

古埃及——堪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埃及人民繁衍不息,他们饱经战乱之苦,却坚韧顽强地默默忍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璀璨的古埃及文明。

埃及人独特的艺术品位表现在他们丰富多样的艺术和巨大的建筑物上,巍峨的金字塔、神秘的陵墓、多彩的壁画、千年不衰的木乃伊、令人生畏的法老咒语等等,这些都为古埃及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惊讶震撼之余,众多学者为之魂牵梦绕,但在研究道路上却举步维艰。

终于,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文明在沉睡了数千年后,被一次意外的发现唤醒。时间要追溯至1798年,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虽然这场战争以法国人的丢盔卸甲而告终,却使得在时间长河中湮没已久的“珍宝”得以重见天日。然而这一切还要感谢那位法国军官,是他发现了埃及罗塞达地区附近的公元前196年由托勒密王朝所刻制的黑色玄武岩的石碑,嗅觉敏锐的军官还发现石碑上分别刻着古埃及的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以及希腊文字。由此,当时就有学者假设:这三种文字所描述的是同一文献。由于希腊文为人们所认识,所以只要在正确译出那段希腊文以后,再设法找到希腊文字和那些象形文字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无障碍地解读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谜了。

只是世人又苦等了24年,象形文字才得以破译。那是在1822年,后来被喻为“现代埃及学之父”的法国语言及考古学家让·弗郎索瓦·商博良向“法国碑文纯文学学院”提交了研究论文,他找到了探访神秘象形文字世界的钥匙。从此,现代埃及学应运而生。商博良教授虽42岁便英年早逝,但是他却有着数部非常重要的奠基之作,如:《埃及语词典》、《象形文字入门》、《象形文字语音初阶》、《古埃及俗体文字论》、《埃及语语法》(未完成)等等。

至此,古埃及谜一样的象形文字及其所承载的璀璨古文明才徐徐撩开笼罩了数千年的神秘面纱,向人们露出了神秘千年的微笑。象形文字发展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时间的隧道,古人的丰功伟绩却被遗忘在历史的天空中,而唯有承载古代文明的文字却被保留沉淀下来,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被记录下来,才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广为流传。

埃及象形文字就是这样,它的演变是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历史进程,它就像一部人类字体的总发展史,它的转动也引领着时代的脉搏,为人们展示着古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现于5000多年前,早期只是为了记事的需要,借以简单的笔画描绘的图形和符号,至公元前3100年左右,终于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象形文字。由于希腊人第一次看到象形文字时,它们是被刻在神庙的墙壁上,便以为这是专门用于寺庙中的文字,因此在伽德纳的《埃及语语法》一书中认为象形文字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文,是由“神圣”和“雕刻”组成,意为“神圣的雕刻”。《埃及语语法》内页图

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是为歌颂法老和天神而设,用于记载历史、宗教仪式、诗歌、法典、祈祷文等,多刻于神庙的墙上和宗教纪念物上,古希腊人称之为“圣书体”。多年以来,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献一直被认为是1890年发现的纳尔迈调色板,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1987年的阿比多斯却让人找到了更早的象形文字。一队德国考古人员,复原了其前王朝一个统治者坟茔中的几百块骨片,竟然从中找到了规模齐整的埃及象形文字。据考证,这一坟茔的年代更久远,约为公元前315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五王朝(约前2498~前2345)的时候,从象形文字中演变出一种简化的速写草体字——“祭司体文字”,顾名思义,这种文字仅限于祭司使用。至公元前700年前后,一种更为简化的草体从祭司体文字中演变而出,由于此种文字字体比较简单,符号易于连写,主要用于平时的记录、写信和账目之类的世俗事务,故被称为“世俗体文字”。这两种字体一般用芦苇笔蘸墨水写在纸草上。纸草是埃及沼泽地区的一种高杆的形似芦苇的水生植物。古埃及人经过加工,将其茎秆晒干压平后制成轻便的纸草纸,作为当时相当好用的书写材料,其后迅速流行于古代地中海东部地区。另外,埃及象形文字从出现到发展,最有趣的莫过于象形文字的书写方式。它的行文比较自由,可以从上向下,或从右到左,或反过来。由于埃及人的艺术与其信仰密不可分,所以他们的文字中总透露着自由却不失严谨、大气却不失细腻的美态。最初的象形文字,就是用线条描绘事物的基本特征。象形文字释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古代埃及人皈依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后的时间里,埃及的象形文字就被废弃不用了。当埃及本土古老宗教的最后一批抄录员辞世,象形文字的写读技法也逐渐被人们遗忘殆尽。

法国历史学家“埃及学之父”商博良通过对罗塞达石碑的潜心研究,成功地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他在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后,自信地说道:“顺着尼罗河从河口走到第二瀑布之后,我可以说,我那封关于象形文字字母的信不必做任何修改。我们的字母是正确的;这字母表可用来释读罗马人时代和托勒密时代的埃及文物,更可用在法老时代的神庙、宫殿和陵墓里的碑文上。这可真令人兴奋!”

象形文字大致是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构成。

表意符号 表意符号是指用图形来表示所画之物或与此物联系紧密的一些意义。比如说“★”能够表示“星”的概念,画条波形线“”,就能够代表“水”。后来,表意符号还能够表示动作的含义。如果想表达“走”的意思,就画一前一后迈步走的双腿,想表达“吃”的意思,就画一个人把手放在嘴里。除了表示动作,表意符号还能表示图形的引申义。例如,“吃”不仅能表达“吃饭”的动作,还有“想”、“说话”、“饥饿”、“热爱”的意思。因此,对于一些抽象概念,难以用图形表达时,富于智慧的埃及人民就用表意和引申相结合的办法来表示。比如说用棕榈树的树枝表示“年”,这是因为埃及人观察到棕榈树一年只长出12根树枝。而“真理”则用一根鸵鸟的羽毛来表示,这是由于鸵鸟两翼羽毛是等长的缘故。直入云天的方尖碑上,刻满了清晰美观的象形文字。

表音符号 顾名思义,表音符号就是在表意符号的基础上进而能把词语的发音表示出来的文字。由于表音符号是由表意符号发展演变而来,原本表意的意义不复存在了,逐渐失去了原来图形的含义,慢慢转化成为纯粹的发音符号。表音符号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24个单辅音,若干双铺音及三铺音符号。埃及人所创造出的24个表音符号,是有史可考以来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表音符号。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一时期埃及象形文字的单辅音符号实际上已经是字母产生的萌芽了。若干年后的腓尼基人以埃及人所创造的24个表音符号为基础,才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后来,古希腊人又以腓尼基人的22个字母为基础,增加了元音字母,最终形成了希腊的字母文字。而现在欧洲各国的字母文字又是在希腊字母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限定符号 部分被置于词尾的表意符号,就成了限定符号。限定符号具备限定某个词是属于哪个事物范畴内的作用,有助于准确说明文字的意思。此外,限定符号还能够引导读者把握文字的正确含义。比如说,“犁杖”和“朱鹭”两词表音符号在象形文字中是相同的,因此,分别在这两个词后加上一个能够表示“犁杖”和“朱鹭”意思的限定符号加以区分。同表音符号相同,限定符号也是由表意符号转化而来。

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分别表明了词的含义、发音及所属范畴,也说明象形文字已经成为“音”、“形”、“义”俱全的完整文字体系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