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13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1:50:3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13小时高清视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视频讲解【13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赵甍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专长为视觉传播和新闻摄影。高分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曾连续两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助教,学术功底扎实。赵老师授课经验丰富,讲解思路清晰,强调答题技巧、备考注意事项,思路清晰,表达生动有趣。

授课特点:讲解突出重点,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辅以知识框架勾勒、应试技巧和心理辅导,可操作性强。

孙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与传播、政治传播、新闻采访与写作、国际新闻编译。2011年以397分的考研总成绩考入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2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参与“第二届全国传播学会议”“气候传播与国际记者”等学术论坛。参与国家社科类重大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微媒体时代聚焦记者专职素养》《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络课程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

授课特点:教学经验丰富,授课重点突出,直击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重点难点,能够让学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知识点及考点,深受广大考生一致好评。

李晓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考研专业课成绩优异,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类考研专业课有独到的见解和辅导方法,并且对如何备考以及怎样顺利通过考研有丰富的辅导经验。对新闻传播学理论有较多的研究,在国内外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授课特点:对专业课领悟透彻,授课知识点明确,语言简洁明了,引导学员把握教材脉络和知识结构,能够切实解决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遇到的难题。

1993~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汇总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1联系实际简述“新闻手段”的内涵和核心。(25分)

2分析新闻事业的教育功能以及它与其他功能的关系。(25分)

3在新闻工作实践今如何正确地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关系。(25分)

4我国实行市场调节机制以后,你认为新闻工作需要相应作哪些变动和改革?(25分)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1简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30分)

2论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20分)

3试析新闻选择的主要因素。(25分)

4评“有偿新闻”。(25分)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25分)

1大众传播媒介

2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3新闻自由

4“集体的组织者”

5客观报道

二、辨析下述观点(25分)“社会上的事实,经过新闻而凝固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因而,对于新闻接受者来说,在新闻中所显示的世界是真实;不在新闻中所显示的实在虚伪。可见,纵然是完全虚无的‘事实’,只要新闻把它作为事实报告出来,在社会上就有实在性。”

三、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观念的变化。(25分)

四、试论新闻媒介在引导舆论中的作用(25分)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简述下列概念和范畴(每题10分,共50分)

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2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3有限效果论

4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5报纸批评“三字方针”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端正党风对克服新闻失实现象的意义。

2简述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一般状况和基本经验。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新闻手段

2把关人

3选择性接触

4“新闻、旧闻、不闻”

5政治家办报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谈谈你对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2简述新闻自由的基本内涵。

三、论述题(本题40分)

试从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结构的角度,谈谈你对新闻性质复杂性的认识。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报刊的有机运动”

2“魔弹论”(即“枪弹论”)

3知晓权

4传播过程的“5W”模式

5“媒介即信息”

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分析下列观点:“新闻的产生基于人类具有传播消息的本能和无穷的好奇心。

人类不可抑制的追求新闻的欲望,促使新闻事业的发展。”

2区分下列三个范畴:

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观

三、论述题(本题30分)

什么叫“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请谈谈你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的意见和看法。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传播

2新闻欲

3“硬新闻”与“软新闻”

4N级传播

5“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简述大众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

2跨国传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三、论述题(本题30分)

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朱总理为《焦点访谈》的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理解。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无形的意见

2公信力

3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4传播流

5双向传播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新闻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2从马克思关于报刊有机运动的论述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3谈谈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和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试析大众传播“信息过载”的副效应,提出防止建议。

2试述新闻媒介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新闻价值

2发展新闻学

3“自我修正过程”

4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5恐惧诉求(fear-arousing appeal)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新闻媒体的产业属性。

2试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的主要手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当代科技进步对新闻事业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影响。

2试论如何提高中国新闻媒介的国际竞争力。

1993~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汇总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含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考研真题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含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考研真题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含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考研真题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考研真题中国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万历邸钞》

2《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3《每周评论》

4邓拓

二、论述题(共30分)

1试述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制定颁布的新闻法规的名称、内容、特点及性质。(20分)

2简述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10分)外国新闻史

三、名词解释(20分)

1《世界报》(法)(5分)

2舰队街(5分)

3《今日美国报》(5分)

4魏德迈(5分)

四、论述题(30分)

1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报业进程如何?它们受什么因素制约?(20分)

2《新莱茵报》的全称是什么?马克思为什么要在科伦办《新莱茵报》?(10分)

1999~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理论考研真题汇总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概念(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社会雷达

2内容分析三原则

3意见领袖

4“意见的公开市场”

5廉价报纸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简述精确新闻报道的特点与功能

2谈谈你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理解

三、论述题(本题30分)

试论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大众传播的关系。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2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3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4煽情主义

5新闻手段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简述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及其区别。

2简析新闻筛选的把关过程。

3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及其要求是什么?在媒体竞争条件下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简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2简论现代社会中的“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理论考研真题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编码与解码

2信息环境

3“知沟”

4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

5“新闻、旧闻、不闻”

二、简答题

1简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2简析网络传播自由的利与弊。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看法。

2试论媒介与资本结合的社会效应。

1999~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史考研真题汇总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

1《罗马公报》又译《每日纪闻》(5分)

2《泰晤士报》(5分)

3安莎通讯社(5分)

4《新莱茵报》(5分)

5露布(5分)

6《字林西报》(5分)

7红中社(5分)

8延安新华广播电台(5分)

二、论述题(共60分)

1试述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思想。(15分)

2简述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转移及其军事报道。(15分)

3概述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党报纸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15分)

4简述西方现代通讯社的形成与发展(截止到二次大战前)(15分)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史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中国传播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定本制度

2《知新报》

3《觉悟》副刊

4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二、论述题(共30分)

1简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出现。(10分)

2概述中国通讯社事业的产生及发展(截止到11949年9月)。(20分)第二部分 外国传播史(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三社四边”协定

2“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3NHK

4MSNBC

二、论述题(共30分)

1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5分)

2试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15分)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史考研真题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史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史与新闻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史与新闻理论新闻史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戈公振

2苏报案

3封面报道(cover story)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何谓报团?简述英国和美国最早出现的报团的概况。

2简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发表背景、目的及其对以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影响。

三、论述(24分)

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报刊文体的演进。新闻理论部分(15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新闻传播环境

2舆论导向

3媒介依存症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新闻传播主体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六、论述题(24分)“新闻业既有一般行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史与新闻理论新闻史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戈公振

答:戈公振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从1913年进上海《时报》起,他由校对、助理编辑、编辑升至总编辑,前后达15年之久。他于1920年创办的《国画时报》,是中国第一个报纸画刊。1925年至1931年,他先后兼任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厦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曾参与组织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学研究,1927年赴英美等国考察新闻事业,在瑞士出席国际新闻专家会议并发言。1928年,戈公振在回国后应史量才邀请任《申报》总经理助理,负责为革新报纸业务和改进管理制度作调查研究。1930年任《申报国画周刊》主编,1931年任《申报》总管理设计处副主任。1932年3月,他以记者身份随国际联盟调查团赴东北地区调查日本侵略中国真相,后又随调查团赴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举办的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别大会,1933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了许多通讯,后汇集为《从东北到庶联》一书;1935年8月回国,应邹韬奋、胡愈之邀请参与筹办《生活日报》。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还有译作及多篇论文。

2苏报案

答: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1903年6月9日,《苏报》刊文对邹容所写的小册子《革命军》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对书中反对清政府的革命主张,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此举遭到清政府的忌恨。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清政府通过福开森向租界当局交涉,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邹交给清廷审判,但遭到租界当局拒绝。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1903年12月中旬,租借会审公廨判处章太炎、邹容永远监禁,其余人开释。这一判决遭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后,租界当局不得不于1904年5月21日重新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3封面报道(cover story)

答:封面报道(cover story)是《时代》周刊的一大创举,是一种杂志封面报道形式。其特点是:杂志内页进行详细报道和论述的主要文章,在封面上通过照片、图片或者标题加以突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杂志的封面报道大概相当于报纸的头条新闻。《时代》周刊的这一编排制作方法,后来受到国内外新闻杂志的流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何谓报团?简述英国和美国最早出现的报团的概况。

答:(1)报团的含义

报团是指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它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这也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世界上的第一个报团,是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2)英国最早出现的报团概况

英国最早的报团是哈姆斯沃思的报团,因为他于1905年受封北岩勋爵,这个报团通常被称为北岩报团。北岩于1894年购买《新闻晚报》,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1903年创办《每日镜报》,1905年购买老牌的星期日报纸《观察家报》,1908年控股《泰晤士报》,这时期还收购了许多地方报刊,从而在19世纪末成为英国第一个报团的业主。他开创了富有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的事业。北岩逝世后,他的报团面临较多困难,与他一同经营报团的弟弟H.哈姆斯沃思(1914年受封罗瑟米尔勋爵)继承了该报团的大部分报刊。但《泰晤士报》转让给了阿斯特家族,随后《每日镜报》于1931年分离出去。以后该报团称“罗瑟米尔”报团或联合报业公司。(3)美国最早出现的报团概况

美国的第一个报团是由爱德华·怀利斯·斯克里普斯创建的。1878年,斯克里普斯在克里夫兰首次自己创办报纸《新闻报》。该报取得成功后,他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向其他城市扩张,接连创办了《圣路易纪事晚报》《辛辛那提邮报》《肯塔基邮报》等报纸,初具报团规模。1889年,他与弥尔顿·A.麦克雷合作组成“斯克里普斯—麦克雷报团”,拥有2/3的股份。这一联合报团不断扩大,又相继增加了《堪萨斯市世界报》《阿克朗报》《底麻恩新闻》《哥伦布公民报》等。到1911年,该报团已经在俄亥俄、印第安纳、田纳西、衣阿华、科罗拉多、德克萨斯等州拥有18家报纸。1914年又增至23家报纸。同年,因意见不合,麦克雷退出报团,该报团更名为斯克里普斯报团。1922年,斯克里普斯第二接手报团,同时与霍华德合作,该报自此成为美国当时最有势力的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该报团1931年兼并了普利策的《世界报》,轰动一时。1926年,老斯克里普斯去世,以后霍华德就成为该报团的实际负责人。

2简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发表背景、目的及其对以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影响。

答:约翰·弥尔顿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1)《论出版自由》的发表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夕,广大新兴资产阶级和普通大众与封建王朝和教会的矛盾日益尖锐。1641年到1642年,弥尔顿发表了《反对教会管理的主教制》等五篇政论,指出主教统治造成了腐败,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国教。这些文章的发表引起了公众对弥尔顿的注意。1644年,他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11月,弥尔顿故意不征求书刊检察机构的同意,印刷了这篇演讲词,以示对书刊检查制度的蔑视,这就是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2)《论出版自由》的目的

①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

②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他呼吁:“让我有自由来认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3)《论出版自由》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影响《论出版自由》在资产阶级报刊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对《论出版自由》的评价是:“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的论点。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原则,但是在当时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论点。弥尔顿个人对于清教派检查他的作品感到恼火,他谴责了检查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他的论点的基础的假定是,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分辨好坏,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弥尔顿相信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从弥尔顿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那就是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正确的思想会保存下来,虚假的和错误的思想会被克服。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也不应该协助其中的一方。虽然虚假的可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真实的意见通过吸引了新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会通过自我修正过程最后战胜其他意见而保存下来。”可见,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乃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三、论述题(24分)

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报刊文体的演进。

答:中国报刊文体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其变迁可以从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来考察。(1)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文体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维新派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述文体。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梁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被称为“报章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时务文体”。这种文体是维新派在文风上维新的结果,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产生的。为了开风气、助变法,维新派的报刊政论家们在政论中,大力介绍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抨击封建守旧势力,也激烈抨击了“八股八韵考据词章之学”。因此,在政论的写作上,他们冲破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的“义法”“家法”的束缚。在这方面,年龄较大的严复、康有为等人的政论,受自己原有风格的影响,表现得不太突出。而年轻的梁启超的政论,则一脱古文的古奥矜炼,自由奔放,平易流畅,新颖生动,又饱含忧国忧时之情,是报章文体的典型代表。这种文体主要有三个特点:

①灵活自由,不拘一格,既不受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的清规戒律的羁绊,又兼收散文、骈文之所长,意至笔随,洒脱奔放。

②浅显流畅,内容、词汇新颖生动。不但不刻意追求古奥深邃,反而大量使用新鲜的俗语和外来语。甚至将西学中的一些自然科学道理和述评用于政论。

③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时务文体是一种在中文报刊上发展起来的文体。戊戌变法时期初步形成,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时,才臻于成熟,风靡于20世纪初期,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报纸文风产生过很大影响。(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评论文体的改进

维新运动时期,报刊评论形式十分单调,大多只有长篇累牍的“论说”。辛亥革命时期,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受到西方报刊的影响,报刊评论的形式日益多了起来。许多报刊设置了“社论”“社说”“时论”“代论”等栏目。这一时期,出现了时事短评这种新的评论体裁。始创者在日本出版了《清议报》,引起注意并为国内报纸纷起仿效的是上海《时报》。不少报刊都辟有《时评》栏目,有的大型报纸同时设有几个。此外,为新闻配“编者按”的做法也很流行,经常使用文前按、文中按、编后等几种加按语的形式。(3)五四时期的报刊文体

五四时期报刊政论文体的改进和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正是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各种不同形式的评论,使报刊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明辨是非。(4)抗日战争时期的报刊文体

抗日战争时期报刊文体的丰富。《解放日报》改版后,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以宣传整风运动。并创刊《一得书》杂文专栏,刊登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杂文和小品文。《解放日报》的著名专刊《学习》还专门刊登有分量的理论文章。(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报刊文体的改进

1956年,《人民日报》进行改版。改版后,《人民日报》的社论及其他评论文章,题材广泛,大多短小生动,出现了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分析的好文章。《人民日报》还创办了文学性副刊,刊登活泼、明快、尖锐的短文和文艺作品。

总之,中国的报刊文体一直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之中,其形式与内容的改进是报刊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进程。新闻理论部分(15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新闻传播环境

答:新闻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新闻传播活动周围的诸多条件的总和。人们通常在两种意义上理解新闻传播环境:一是指整个新闻传播业的环境,此时环境的实际指称对象是社会环境,也就是除新闻业以外的其他社会子系统所共同营造的社会氛围;二是针对新闻传播活动而言的环境,实际指称的对象既包括由新闻媒体相互作用构成的媒介内环境,也包括围绕新闻传播业的社会大环境(即外环境)。对于具体的新闻传播来说,它的传播环境则是由多个环境圈建构的一种圈层结构,即如果把新闻传播当作对象物,不同的具体环境在它周围形成可以用同心圆描绘的圈层结构图。最靠近新闻传播的是个媒体环境,中间是由媒体相互作用构筑的媒体环境,最外层则是社会环境;前两个圈层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内环境,第三个圈层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外环境。

2舆论导向

答: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指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来说,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引导;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正向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着破坏和阻滞作用。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包括:党性原则、正面引导原则、真实性原则、分流原则、有度原则。

3媒介依存症

答:媒介依存症是指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近年来中国有不少人关注这些问题,例如关于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对“网虫”问题的探讨等等。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新闻传播主体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新闻传播主体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规律性标准、规范性标准以及其他标准。这些标准的内涵如下:(1)规律性标准的内涵

新闻传播规律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确定环节,主要表现为两种标准:新闻价值标准和传播技术标准。

①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

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a.时新性。包含两方面的基本意思:一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二是指在时间性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时间性是指一件事实能够成为新闻事实的时间根据。新鲜性主要是针对时间上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内容特征而言的,是从内容上对新闻事实提出的价值属性要求。

b.重要性。重要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最重要因素。重要性是从整体上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它的基本内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事实影响人的多少;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

c.显著性。显著性包括人物的显著性、事情的显著性、时间的显著性以及空间的显著性。

d.接近性。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与共同主体特别是收受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接近性的内涵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指事实产生或发生的空间与新闻传播指向空间的关系;二是指事实本身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与人们利益的关联程度;三是指新闻事实与人们在心理上、情感上的距离关系。

e.兴趣性。兴趣性是指新闻事实应该成为人们兴趣的客体或趣味的对象,即它能够激发人们关注它的好奇心和兴趣,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或注意。兴趣性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事实的非常态;事实的人情味;事实的情趣性。

②新闻传播技术标准:传播者在选择事实时,必须考虑所选择的对象是否是媒介能够准确反映的对象,是否是现有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可以驾驭的对象。传播手段的进步,有力地影响着传播的方式,也影响着对传播内容的选择。(2)规范性标准的内涵

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不只是根据新闻传播规律作出内容的选择,还要根据一定社会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具体的条件确定新闻传播的内容。规范性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合法性标准:合法性是指合乎法律精神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具体是指新闻传播主体选择的新闻事实和确定的报道内容,必须是法律规范允许传播的内容、报道的事实。

②合德性标准:“合德性”是指新闻传播主体所选择的、作为公开报道对象的新闻事实,应该是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认可、允许和能够接受的东西,应该是新闻职业道德允许的东西。

③合政策性标准:合政策性标准是指新闻传播主体必须按照一定的新闻政策要求确定自己的新闻传播内容。

④合纪律性标准(3)其他标准的内涵:

①宣传价值标准:宣传价值标准主要是以传播者为本位的标准,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②经济利益标准:经济利益标准是指人们习惯所说的市场标准。经济利益标准在实际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传播的内容有可能受到广告商的影响;

b.媒体在选择报道内容时进行各种成本核算,其中经济利益标准会作为重要的成本尺度,影响一些新闻的取舍;

c.有可能选择一些迎合收受者不合理需求的内容进行传播。

③主观意志标准: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的相关领导者的个人品格与素质等因素,对新闻传播内容的确定也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新闻传播中不少内容确定的标准,就是领导者的主观意志。主观意志背后寄存的是媒体负责人的新闻理念、个人品性和利益追求。

2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这种研究起源于6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具体来说,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分析”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

①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

②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从第一个方面来说,格伯纳等人除了在一些事例研究中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外,在整体上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然而在第二个方面,他们的研究却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2)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培养分析”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教育和宗教的传播是在有限的规模和范围内进行的,而大众传播则把同一内容的信息传达到社会的任何阶层和任何角落。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因此,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3)培养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如暴力内容、对社会弱者的描述等)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因此一些学者也把它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②“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认为电视除了与其他媒介的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a.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

b.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

c.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d.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

e.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

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威力。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或问题,不经电视报道就很难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去认知;反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

同时,电视节目尤其是“描述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中包含着大量的虚构因素,一般受众很难将这些虚构与现实区别开来,而容易把虚构当作现实来接受。在现代人的头脑中,电视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混淆。

六、论述题(24分)“新闻业既有一般行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答:“新闻业既有一般行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这是中国新闻业具有的双重基本属性,也是当代中国的新闻业表现出的独有的特征。我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如下:(1)新闻事业的一般行业属性:

新闻作品在流通过程中,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商品属性,新闻事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形式,所以新闻事业具有一般行业的属性,需要加强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对新闻事业来说好处很多,既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又可以避免各种势力或利益集团的控制和影响,使新闻媒介能更忠诚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新闻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耳目喉舌的功能和作用。(2)新闻事业的意识形态特殊性:

新闻事业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于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产生以后,很快就成为一定阶级、政党及社会集团发展经济生产和从事政治斗争的舆论工具,成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服务的舆论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阶级都把新闻事业作为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舆论工具,而新闻事业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定阶级、政党或社会团体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舆论工具,在现实社会中,不为任何阶级、政党或社会团体所利用、完全与政治绝缘的新闻事业是不存在的。

新闻事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是党对所有的新闻媒介提出的政治要求,要求新闻媒介生产的精神产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政治家素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团结、稳定、鼓劲的办报(台)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宗旨。(3)新闻事业的行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

新闻事业既有一般行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实行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的原则。两者的关系就好比“自行车的两个轮子”,是一种前后关系,政治家办报,好比自行车的前轮,它是把握方向的;企业家经营,好比“自行车的后轮”,它是为办报提供动力的。如果前轮的方向没有把握好,后轮提供的动力再大,只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滑得更远;同样,如果没有后轮提供足够的动力,前轮的方向把握得再好,也不能行驶得很远。只有两个轮子在前后的位置上协调运转,新闻事业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新闻媒介的具体经营活动中,还要处理好办报与经营的关系,办好报(台)是主业,经营是为办报(台)服务的,为办好报(台)提供经济、技术和物质保证。报纸(台)办得如何,声誉高低,直接影响着经营。正确处理好办报(台)与经营的关系,把报(台)这个“主业”搞好搞活,以此带动报业经济的发展,才是报业经营的根本宗旨和方向。

总之,当代中国的新闻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殊性质,这也是转型期新闻业的一种独特的转型方式。这一方式将会有力推动中国新闻业在转型期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助力。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史与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传播史与传播理论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传播史与传播理论

传播史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

1戈公振

答:戈公振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从1913年进上海《时报》起,他由校对、助理编辑、编辑升至总编辑,前后达15年之久。他于1920年创办的《国画时报》,是中国第一个报纸画刊。1925年至1931年,他先后兼任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厦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曾参与组织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学研究,1927年赴英美等国考察新闻事业,在瑞士出席国际新闻专家会议并发言。1928年,戈公振在回国后应史量才邀请任《申报》总经理助理,负责为革新报纸业务和改进管理制度作调查研究。1930年任《申报国画周刊》主编,1931年任《申报》总管理设计处副主任。1932年3月,他以记者身份随国际联盟调查团赴东北地区调查日本侵略中国真相,后又随调查团赴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举办的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别大会,1933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了许多通讯,后汇集为《从东北到庶联》一书;1935年8月回国,应邹韬奋、胡愈之邀请参与筹办《生活日报》。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还有译作及多篇论文。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答: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台创办于1940年,呼号是XNCR,1943年由于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暂停播音,抗战胜利后恢复。广播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权威报刊重要文章、国内外新闻、音乐、科学常识、革命故事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空中突破了国民党的封锁,把声音播送到了国统区。在抗战时期,对日军广播,在瓦解敌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广播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3VOA

答:VOA是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的简称。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喉舌,也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该台于1942年创立,隶属美国战时情报局,起初是反法西斯德语电台,后增加多种语言,二战后转为反共电台;1953年起归美国新闻署领导,总部在华盛顿;70年代以后逐渐改变对外宣传策略,内容趋于广泛,体现美国政界的主流倾向。如今在继承传统演播方式的同时,VOA已经开始用Email的方式向人们发送新闻,同时开办网络广播和卫星电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上最早的全国通讯社出现于何地?简述全国通讯社的特点。

答:(1)世界上最早的全国性通讯社出现在意大利的都灵。1853年,在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的支持下,由新闻记者斯蒂法尼建立通讯社。这是意大利通讯社历史的开端。意大利统一后,这家通讯社扩大为股份公司。斯蒂法尼通讯社是当时仅次于欧洲三大通讯社的欧洲第四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2)全国通讯社的特点

全国性通讯社是国内通讯社的一种,一般以采集和发布本国新闻为主。至于国外新闻,通常是向国际通讯社定购,或者根据协议以自己采写的本国新闻去交换;有时也同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的国内通讯社互换新闻。有些大的国内通讯社间或自设某些收集国外新闻的机构,在某些国家驻有记者,并在一定规模上向国外发布新闻。国内通讯社除具有上述普遍特点之外,多为官方或半官方性质,往往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简述《泰晤士报》的历史和现状。

答:(1)《泰晤士报》的历史

①《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1月1日。该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Daily Universal Register),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John Walter,即沃尔特第一),1788年改为现名。因为他认为报纸应该是时代的记录(“时代”的英文是“The Times”,“泰晤士”是其音译),因此尽量公正、详实地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由于采用了新式印刷机,该报比其他报纸便宜。沃尔特第一希望用广告补贴发行损失,并实现经济独立。但他还是经常接受政府每年300镑的津贴,不过仍直言不讳地抨击国王和大臣们。详尽报道国会辩论实况,法国革命进程,发行欧洲大陆大事记等举动使该报几年后便跻身伦敦一流报纸之列。

②1803年,沃尔特第二主持出版工作,从此至19世纪中叶,《泰晤士报》进入了它的所谓“黄金时代”。沃尔特第二一方面奉行自由、公正的独立政策,一方面重用优秀报业人才。他先后任命了两位得力的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

巴恩斯任职期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通讯员和记者网,以便搜集各阶层的意见。他撰写的社论,既能指导舆论,又能反映人民心声,所以重大事情发生时,人们总想看看《泰晤士报》写些什么。该报在巴恩斯独立自由思想的指导下,成为一张独立而有权威的报纸。

德莱恩主持笔政期间,以建议、讨论、修改的方式指导社论方向。此外他经常活动于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之间,以探听政治机密,获悉政府动向。就对政府的影响力来讲,德莱恩时期的《泰晤士报》更加独立无畏。

③1855年后,廉价报纸的兴起使该报大受影响,虽然它竭力维持权威的地位,但销量已经不能与大众报纸相比。

④沃尔特家族经营的《泰晤士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着一系列困难,1907年被迫出售。北岩爵士以32万镑得到了《泰晤士报》的控制权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14年,北岩大胆将其改为便士报。一战爆发后,销量达创刊以来的最高纪录。战争中,该报向重要战场派战地记者,报道军事新闻、评论,每月初还出版两幅战事地图,并附开战以来的大事记。

⑤1922年,北岩去世后,《泰晤士报》转入英裔美国人阿斯特少校手里。1962年,阿斯特之子接管后,出现亏损,1966年招标出售,由汤姆森勋爵买去。1976年,该报再次面临绝境。1978年11月,《泰晤士报》掀起工潮,1979年英国几乎看不到该报了。1980年,该报270名编辑记者举行历史上首次罢工,加之当年的亏空,《泰晤士报》只得出售给默多克。在其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几番沉浮,数易其主,最终于1981年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今天的《泰晤士报》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依然作为一家不失水准的严肃大报存在,对世界舆论产生着重要影响。(2)《泰晤士报》的现状

1981年,默多克以1200万镑买下汤姆森报团下的《泰晤士报》。他曾以书面形式保证不干预该报的编辑方针,报纸将保持传统的高质量报纸的风格。但实际上该报在内容、形式上都有一定变化:图片增大、人情味新闻和犯罪新闻取代了部分严肃的新闻报道,加强了评论和体育报道。1985年底他在东伦敦沃坪建成了新技术装备的厂房,1986年1月用电子技术出版报纸。该报目前每天约40版左右,广告约占1/3。1994年日发行量37万张。该报目前已上网。

三、论述题(24分)

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报刊文体的演进。

答:中国报刊文体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其变迁可以从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几个阶段来进行考察。(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维新派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述文体。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梁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被称为“报章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时务文体”。这种文体是维新派在文风上维新的结果,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产生的。为了开风气、助变法,维新派的报刊政论家们在政论中,大力介绍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抨击封建守旧势力,也激烈抨击了“八股八韵考据词章之学”。因此,在政论的写作上,他们冲破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的“义法”“家法”的束缚。在这方面,年龄较大的严复、康有为等人的政论,受自己原有风格的影响,表现得不太突出。而年轻的梁启超的政论,则一脱古文的古奥矜炼,自由奔放,平易流畅,新颖生动,又饱含忧国忧时之情,是报章文体的典型代表。这种文体主要有三个特点:

①灵活自由,不拘一格,既不受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的清规戒律的羁绊,又兼收散文、骈文之所长,意至笔随,洒脱奔放。

②浅显流畅,内容、词汇新颖生动。不但不刻意追求古奥深邃,反而大量使用新鲜的俗语和外来语。甚至将西学中的一些自然科学道理和述评用于政论。

③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时务文体是一种在中文报刊上发展起来的文体。戊戌变法时期初步形成,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时,才臻于成熟,风靡于20世纪初期,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报纸文风产生过很大影响。(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评论文体的改进。

维新运动时期,报刊评论形式十分单调,大多只有长篇累牍的“论说”。辛亥革命时期,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受到西方报刊的影响,报刊评论的形式日益多了起来。许多报刊设置了“社论”“社说”“时论”“代论”等栏目。这一时期,出现了时事短评这种新的评论体裁。始创者在日本出版了《清议报》,引起注意并为国内报纸纷起仿效的是上海《时报》。不少报刊都辟有《时评》栏目,有的大型报纸同时设有几个。此外,为新闻配“编者按”的做法也很流行,经常使用文前按、文中按、编后等几种加按语的形式。(3)五四时期报刊政论文体的改进和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正是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各种不同形式的评论,使报刊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明辨是非。(4)抗日战争时期报刊文体的丰富。《解放日报》改版后,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以宣传整风运动。并创刊《一得书》杂文专栏,刊登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杂文和小品文。《解放日报》的著名专刊《学习》还专门刊登有分量的理论文章。(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报刊文体的改进。

1956年,《人民日报》进行改版。改版后,《人民日报》的社论及其他评论文章,题材广泛,大多短小生动,出现了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分析的好文章。《人民日报》还创办了文学性副刊,刊登活泼、明快、尖锐的短文和文艺作品。

总之,中国的报刊文体一直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之中,其形式与内容的改进是报刊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进程。

传播理论部分(75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