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陈氏飞针-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1:05:50

点击下载

作者:陈秀华,李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岭南陈氏飞针-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

岭南陈氏飞针-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岭南陈氏飞针/陈秀华,李颖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陈秀华,陈全新总主编)

ISBN 978-7-117-18523-3

Ⅰ.①岭… Ⅱ.①陈…②李… Ⅲ.①针刺疗法 Ⅳ.①R24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4)第029818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岭南陈氏飞针

主  编:陈秀华 李 颖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523-3策划编辑:梁兆一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编委会

策 划:吕玉波 陈达灿 杨志敏 张忠德 符文彬 老膺荣

主 审:陈全新

主 编:陈秀华 李 颖

副主编:奎 瑜 张圣浩 黄彬城 赵铭峰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红 马志红 马沛珍 马碧茹 王 彬

    王 聪 方 芳 邓忠明 成永明 成沈荣

    全小红 刘志娟 刘慧娴 麦国威 杜燕丽

    李 颖 李 慧 李秀娟 李树谦 李健敏

    吴 偲 张圣浩 张洁怡 陈 磊 陈文苑

    陈丽圆 陈秀华 奎 瑜 周光进 郑冠裕

    冼耀东 赵铭峰 胡锦秀 贺超林 莫昊风

    黄 楠 黄恒璇 黄晓雯 黄彬城 董 葱

    谭 毅石 序

针灸学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扬,针灸疗法已经是蔚然大观,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副作用极少,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

我国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针灸的研究工作也不单纯仅在文献的整理,还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功能等,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临床实践证实了针灸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

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可见针灸复兴之路必然建立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现代医学及前沿科技成果,实现创新、规范、量化,才能实现临床的推广和疗效的提高。

国家对继承名老中医的经验持大力挖掘的方针,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了“十五”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 ,其中针灸临床的名老专家不多,陈全新教授作为南方针灸名家位列其中,其针灸临床达六十余年,临床经验颇丰,在继承传统针灸的前提下,敢于实践,勇于创新,重视针刺手法研究,学术成果斐然。

中医学子当以继承前人经验为要,虽不能侍诊于名家身侧,但幸众多名家不吝所学,著述学说,今《岭南陈氏飞针》出版在即,欣然为之序。许 序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辨证施治体系,为保障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针灸在学术、理论、诊疗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近年来,针灸学科不断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增加了自身的科学内涵,成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学科之一。针灸治疗疾病以其适应证广泛、疗效迅速、治疗方便和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不仅深受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而且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普遍接受。21世纪,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人类医疗保健的主题,自然疗法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针灸学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现世界上约有160余个国家接受中医针灸疗法并形成针灸热和中医热,针灸国际化的态势标志着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针灸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陈全新教授是最早援外的中医针灸医生之一。1958年,参加工作3年的他就被选派参加当时也门王国医疗专家组,援外工作3年,用针灸为也门各阶层医疗服务愈疾无数,被誉为“东方神针” ,为中医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陈全新教授长期致力于针灸临床研究,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并受聘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南非等多国大学及研究院客座教授和学术顾问,其略传被载入《中国名医列传》 、 《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及英国剑桥《世界医学名人录》 。多年来,陈老培养的国内外学者数不胜数,岭南飞针绝技传遍五洲。

陈全新教授善于临床辨证,处方严谨,用穴精当,疗效显著,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多年潜心研究无痛进针法,先后首创“岭南陈氏飞针”手法,创新辨证分级补泻手法,形成陈氏导气手法,为针灸手法的发展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针灸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陈教授对针灸的学习和应用,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是一位习古而不泥古的学者。强调既要重视古典医籍的研究,也要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这才能让针灸更科学地发展。让针灸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保健服务是他一生的夙愿。

2010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陈全新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工作室正式启动运行。工作室系统挖掘整理陈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编撰成此书,以飨读者。岐黄薪火,代代相传,希望杏林学子沿着陈老的行径,不断探索、创新,为继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2013年12月1日前 言

针灸学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与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针灸具有工具简单、治疗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等特点,以完善的理论和卓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不但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针灸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针灸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岭南陈氏针法的出现,正是这种发展的重要成果。

岭南陈氏针法是陈全新教授多年临床总结与创新的针刺手法,包括岭南陈氏飞针手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以无痛、无菌、准确、快速旋转进针为特点,并将针刺补泻手法进行了量化。该针法深受患者的欢迎,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许和采用。为了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这一优良的疗法,方便广大医务人员的学习和应用,使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使针灸这一国宝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特撰写本书。

本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岭南陈氏针法的介绍,包括历史源流、发展现状、使用工具、操作方法、常用穴位及部位、适应证与禁忌证、注意事项等,详细介绍了岭南陈氏针法的练针法、针刺前的准备、持针法、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行针手法、治神与守神、针刺得气、行气法、针刺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针刺常见问题及处理、针灸辨证特点和配穴处方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陈教授对内科、儿科常见病症,骨关节及软组织常见病症,妇产科常见病症和五官科及其他常见病症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临床辨证思路、针灸治则治法以及具体的治疗操作,以便于读者了解掌握。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内容丰富,精炼明了,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旨在为广大针灸爱好者提供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为针灸的普及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由于编写水平所限,不当之处,诚请各位同仁指正。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医家概说 一、出身医学世家,从小立志从医二、结缘针灸,找到日后方向三、由运动健将变为“东方神医”四、倡导无痛进针,独创“岭南陈氏飞针”第二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第三节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规律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诊疗上的应用第三章 针灸治病机制 第一节 针灸治病的中医原理第二节 针灸治病的现代科学研究第三节 岭南陈氏针法特点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的发展与展望第五章 辨证施针,阐发配穴 第一节 辨证论治第二节 取穴配穴原则第三节 以辨证施治为基础的分级补泻手法第四节 导气针法——针游于巷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 第一节 针具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第三节 练针法第四节 持针法第五节 进针法第六节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第七节 行针手法第八节 治神与守神第九节 针刺得气第十节 行气法第十一节 针刺补泻法第十二节 留针法第十三节 出针法第七章 针刺常见问题及处理 第一节 针刺出现疼痛的原因及处理第二节 滞针第三节 晕针第四节 弯针第五节 折针第六节 出血或血肿第七节 气胸第八章 常见疾病的治疗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症第二节 骨伤科常见病症第三节 儿科常见病症第四节 妇产科常见病症第五节 急症常见病症第六节 五官科及皮肤科常见病症第一章 医家概说一、出身医学世家,从小立志从医

20世纪30年代,陈全新出生于广州本地中医世家,儿时记忆家中就诊的骨伤科患者比较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于是儿时的陈全新就开始思索如何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在旧中国,中医备受歧视,但由于年幼的陈全新受父辈行医济世的熏陶,以及受“不为良相,只为良医”古训的教导,使他从此立下了救死扶伤的远大理想,并要为中医的发展争口气,故青壮年时期的陈全新报考并就读于当时省内乃至全国最高的中医学府之一——广东省中医药专科学校医学系。在校学习期间,年轻时的陈全新更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1955年毕业后,留母校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从事中医针灸学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二、结缘针灸,找到日后方向

20世纪50年代期间,由于当时学校受卫生部“中医科学化”的指示,课程除包括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外,还有西医学院的必修课程,见习、实习都在西医院,因此,很多同学毕业后成为了西医医生。当时陈全新在实习期间选择了儿科,当时小儿麻痹症在广东广泛流行,由于小儿麻痹症高热退后常后遗不同程度的肢体软瘫,当时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不多,于是年轻时的陈全新看在眼里,心如刀割: “难道真没有什么办法吗?如何治疗才能够使这些孩子的后遗症状降到最低程度呢?”他突然记起学校学过的针灸课程,遵循中医理论,此病属于“痿证” ,是经脉失养,筋骨失荣而成,应按照“治痿独取阳明”来治疗。于是身为实习生的他,悄悄地拿来几根银针,在儿科病房患儿身上扎了起来,慢慢地,奇迹终于出现了,经过针灸治疗的孩子们个个都能站起来走路了!这令他又惊又喜,惊的是怕被主任发现,挨批评不算,弄不好还可能会被停止实习。而喜的是,针灸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儿科的麦主任半信半疑,幸运的是导师麦主任是一位曾留学德国且思想开明的学者,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协同一起开展临床疗效的科学验证,结果主任真的信服了。小儿麻痹症配合针灸治疗,疗效远远大于单独药物治疗。于是要求全科医生推广使用针灸疗法,就这样,针灸的疗效拓展了陈全新对中医学的视野,与针灸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结,这一结就是六十年。三、由运动健将变为“东方神医”

年轻时的陈全新喜欢多种体育活动,是广东省中医院及广东省卫生系统篮球队中锋,球队曾在省、市的比赛中多次夺魁,除此之外,他还是多项运动的国家1、 2级运动员。在1958年广东省运动会上,他的铁饼就破了纪录,一举夺得了金牌。之后他成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广东体育代表团成员,准备参加集训一年。当时突然接到卫生部委派他参加中国医疗专家组赴国外工作的通知,于是不得不惜别体育集训团。同时老一辈师长都欢欣鼓舞,认为中医能代表国家赴外诊疗是件大喜事,对他更是训勉有加。出发当日,院长和多位老主任亲自将陈全新送上远洋轮,并嘱咐他要发挥中医特色,为国家争光。

就这样,青年时的陈全新参加工作仅三年就被国家委派参加赴当时也门王国的中国医疗专家组。在异国他乡的三个春秋里,他运用传统的中医针灸为当地各阶层人士解除了各种病痛,由于医疗专家组能认真执行援外守则,对求诊者一视同仁,加上高超的医术,很快便获得了当地各阶层人士的赞扬。有时医疗组也会骑骆驼或阿拉伯战马在城乡巡回出诊,这对过去饱受异国欺压的也门民众来说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所以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当地官员、民众列队洒鲜花瓣和香水的欢迎。有一次,国王贴身卫士长下车时不慎扭伤,出现了下肢放射痛, X线检查提示“腰椎骨质未见异常” ,诊为“筋痹” ,病机为气滞血瘀,他于是替这位卫士长针刺环跳、委中两个穴位,并且运用导气法,治疗仅一次竟获痊愈。卫士长当时激动万分,连声夸赞: “中国神针好神奇!真是‘东方神医’ ! ”三年后,陈全新胜利地重回祖国时,获得部级颁发的“援外乙级奖状” 。

由于年轻时的陈全新当时作为医疗专家组中唯一针灸医生,他运用针灸为也门王室及各阶层人士治病,神奇的疗效获得了大家的赞誉,这样一去(援外)竟改变了教授的人生,也赢得了“东方神医”的美誉。四、倡导无痛进针,独创“岭南陈氏飞针”

20世纪50年代,年轻的陈全新便开始致力于无痛进针法的研究,先后对古今进针法做了详尽地分析比较,在前苏联“无痛分娩法”和我国梁洁莲所创“无痛注射法”的启发下,经过长时间临床探索,创造出了“牵压捻点法”和“压入捻点法”两种无痛进针法。然而,随着临床的应用,在窦默《标幽赋》中“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的启示下,在上述无痛进针法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创新,创造出“透电进针法” 。所有以上的进针方法确实能缓解进针的疼痛,但发现逐渐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于是在受何若愚《流注指微赋》中“针入贵速,既入徐进”的影响下,在70年代初,独创了“快速旋转进针法” 。这种方法集多种刺法优点,由于针是快速旋转刺入,故穿透力强,刺入迅速,痛感极微;而且医者持针手指不接触针体,更有效防污染,达到无菌、无痛、准确、快速的效果,深受患者欢迎。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上现场示范表演,得到同行的称道,被日本针灸师代表团誉之为“飞针” ,并认为这是一项高超的医疗技术。还先后被香港《广角镜》月刊和泰国《中华日报》刊登。从此, “陈氏飞针法”蜚声海内外,吸引了不少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进修医生前来学习。在2000年12月汉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针灸联合大会”上, “飞针”被大会指定为唯一在会上进行“现场演示”的“绝活” ,于是“岭南陈氏飞针”在这次会议上成为世界各地新闻媒体竞相采访、报道的焦点。

根据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提出的“刺有大小”之说中得到的启发,在进针得气后根据气至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运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平、大”三类(即大补、平补、轻补;大泻、平泻、轻泻和平补平泻) ,提出规范化的“分级补泻手法” ;在针刺得气后施行补泻手法的同时进行运针导气,使“气至病所” ,从而实现针刺的最佳疗效,导气手法分为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等基本手法,在临床操作时使针感循经脉传导,而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

从此,岭南陈氏飞针手法、分级补泻手法和导气手法,共同形成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体系。该体系将古今针刺手法融合贯通,提炼改进,从针刺操作前准备到进针法、催气法、行气法、补泻法、临床辨证特点、配方规律及针刺注意事项均有独到见解,极大地丰富了针刺法的内容,赋予针刺法新的应用价值。第二章 经络概述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五行、藏象、卫气营血等共同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并贯穿于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等各个方面,对指导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实践,特别对针灸学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枢·经脉》认为: “经络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从而说明经络理论对于指导临床各科的重要意义。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系统是沟通人体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营养全身,抗衡疾病的作用。经脉是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从络脉再分出的小支叫孙络,经与络互相衔接,散布于全身,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将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各部组织、脏腑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以进行有规律的生理活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经筋、皮部以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其中以十二经脉为主体。

十二经脉都直属于某一脏或腑,因此,都以所属的脏腑来命名。属五脏的经脉有心经、肝经、肺经、脾经、肾经,另加心包经;属六腑的经脉有胆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共12条经脉,统称为十二经脉。由于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叫作“正经” 。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它们都无脏腑相连,除督脉(直行于人体的背部正中)和任脉(直行于人体胸腹正中)各有其循行路线和穴位外,其余六条奇经都依附于十二经脉之间,没有专穴。

奇经八脉总的功能是协调十二经脉的气血。当正经气血充盈时,奇经则蓄纳,不足时则还流。其中督脉有总管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任脉有担任全身阴经的功能,这两条奇经虽无脏腑直属,但对脏腑气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代医家主张把督脉和任脉与十二正经并论,合称为十四经脉。

十二经脉直属于脏的称为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部;十二经脉直属于腑的称为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腰、胸、胁部。阴经与阳经之间通过支脉和络脉互相联络,构成脏与腑之间的“络属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而阳经则属腑络脏) 。由于脏与腑之间的经气互相连接,使之得以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有利于阴阳、气血保持相对的协调与平衡,这就形成了手、足太阴与阳明,少阴与太阳,厥阴与少阳经之间的六对表里关系(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 。即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表里经在功能上互相沟通、协调,病变时则可互相传递。例如,胃经病可以累及脾经,而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泄泻,针灸胃经足三里穴亦能获效。这就是通过调和表里经气,使失调的阴阳恢复平衡的结果。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

十二经脉的每条经,均有其特定的循行路线。经脉的分布虽然错综复杂,但阴经与阳经都有一定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概括起来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从胸外走手的掌面指端,分别交于相关的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从手指沿上肢背面走向头,分别交于相关的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从头沿胸、背下走足前、后面,抵足趾,分别交于相关的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从足趾沿下肢内侧面上走腹胸,分别交于相关的手三阴经。

不论脏腑或是体表病变,在有关的经脉循行部位上,可表现出相应的病候。因此,掌握经脉的循行规律,就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例如:手太阴肺经从胸外走手掌面指端,如见咳嗽、胸满和上肢掌面前缘出现疼痛,查对肺经循行路线,则可知病与肺经有关,这就为进一步确诊提供了依据。第三节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规律

经脉运行的气血,来源于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变成滋养人体组织的“谷气” ,从中焦上注于肺,由手太阴经输注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在脏腑之间按次序流注转输,最后至足厥阴肝经,复还注于肺经,这样就形成了十二经周而复始的循环流注。气血在经脉中循行不息,一方面维持体内阴阳平衡,补充脏腑、肢体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又为人体防御疾病提供物质基础,这就是经脉的“营卫”功能,从而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与协调。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在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联系脏腑和肢体,在机体中起到营内卫外的作用。如《灵枢·本脏》说: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 ,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就能加强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温养濡润和防御外邪的作用。

如果由于某种因素使经络的营卫功能失调,病邪(致病因素)便容易乘虚由外侵入,或病由内生。病邪可沿着经络由表向里发展,或由里向表扩散,这些症状可以从病变的脏腑及所属的经络循行路线上反映出来。《灵枢·经脉》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脏腑经络病候,分经做了系统的阐述。如症见咳嗽、气喘、肺胀满、锁骨上窝、肩背及上肢内侧前缘痛等症状,归纳为手太阴肺经病候;如症见心痛、胁痛、眼睛发黄、咽干、上肢内侧后缘痛等症状,归纳为手少阴心经病候。

由于经络具有上述功能,而当经络气血失调出现病理反应时,就可通过诊察脏腑经络的病候,施用补虚泻实的针灸,使经络气血恢复平和。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诊疗上的应用《灵枢·海论》记述: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当人体正气虚弱,受病邪侵袭而致病时,其病候可以从病变的脏腑及所属的经络循行路线上反映出来。由于病的性质、侵犯部位的深浅和机体气血盛衰不同,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各异,故脏腑经络的病候也有“是动” (指多由外因侵犯本经之经气而发生的病症) 、 “所生病” (指多由内因发生的病变影响经络而出现的病症) 、 “有余” (指邪气盛)和“不足” (指正气虚)等的区别。针灸临床诊治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反映的病候,通过四诊八纲辨证,在明确病位和病的属性的前提下,选取有关经络的穴位,采用相应的补或泻手法,进行治疗。

1.辨证分经,确定病位

经络在体表均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经络的病证。临床上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分布的部位及所属脏腑,作为辨证分经,确定病位的依据。例如头痛在前额的多与阳明经有关;在颞部的多与少阳经有关;在枕部的多与太阳经有关;在头顶部多与厥阴经有关等。如头痛在巅顶,伴见胁肋痛(胁肋为肝经循布所过) ,经络循诊:肝俞(肝经背俞穴)及太冲(肝经原穴)可扪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阳性反应,脉弦、目赤等证候,则可诊知此头痛为肝阳亢盛所致。

2.明确辨证,循经取穴

针灸施治必须在明确辨证的前提下,以经络学说为指导,采用循经取穴为主的选穴原则,并可按照不同的病情,适当配伍有关脏腑经络穴位,根据不同证候的属性,施用补虚泻实的针灸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第三章 针灸治病机制第一节 针灸治病的中医原理

针灸治疗疾病要综合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并注重经络穴位诊断,再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是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根据辨证结果,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并考虑腧穴作用、机体特异性,按方施术,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阴阳,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扶其正气,祛其邪气,使机体阴阳恢复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而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疏通经络(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

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七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所以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引起种种病变。(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经络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阻滞,而引起种种病变,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经络气血虚衰,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法;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泻法。经络气血逆乱者,或属于气血虚衰,或属于脏腑功能失调,均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气包括了人体的元气、谷气、宗气等,对协调阴阳、抗御病邪、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针灸治病是采用针法和灸法,作用于腧穴、经络,通过经气的作用,调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通其瘀滞、理其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经足三里治之。以上均可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扶正祛邪(一)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斗争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因素(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所谓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和食积等。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的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过了人体正气时,即可发生疾病。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转恶化。随着邪正双方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在邪正双方斗争中,两者盛衰的程度不同,其病证也不同。所以治疗时,实证应予以泻法,虚证应予以补法。在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正邪在病程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与先后。扶正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证;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证;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应分清主次,正虚较重者,则扶正兼祛邪,邪实较重者,则祛邪兼扶正;当病邪较重,但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应先扶正后祛邪;当病邪甚盛,正气虽虚,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后扶正。(三)针灸实现扶正祛邪作用的方法

在临床上补虚泻实是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应用,而针灸的补虚与泻实,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方面实现的。在刺灸法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祛邪作用。如虚脱证,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再如外感温热邪气,适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两者相配可达泻热、启闭、开窍之功。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三、调和阴阳(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进而阴阳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则,那么调理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偏盛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在于调和阴阳

针灸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正如《灵枢·根结》说: “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这就是说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此外,由于阴阳之间可相互化生,相互影响,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所以又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第二节 针灸治病的现代科学研究

针灸作用是指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体内的反应。针灸疗法不同于药物疗法,它不是直接针对病原,也不是直接作用于罹病的器官、组织,而是通过针或灸,应用一定手法,刺激体表的特定部位,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因此,研究针灸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临床针灸疗效、扩大针灸治病范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机体内在生理调节机制,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平为期的治病目的。经长期实验研究、观察并综合分析,可以把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良性、双向性

针灸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机体器官或组织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是一种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当适宜的针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后,在通常情况下,特定的病理变化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使体内失调、紊乱的代谢过程或功能状态得到调整并恢复正常,从而使机体内各器官、系统协调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和统一。双向性调整作用是指针灸作用在方向上具有兴奋或抑制效应,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针灸可使之增强,功能状态亢进时针灸又可使之降低。历代针灸医籍记载,针灸既可发汗,又可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泻;既能治癃闭,又能治遗尿。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双向性调整作用,正是针灸在治疗中,能够“补虚泻实,协调阴阳” ,使之“归于平复”的作用基础。近年来的研究亦证实了这一作用,如针刺内关穴可以减慢心率,也可以加快心率;电针大椎穴可以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加,也可以使之减少。针灸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的特性,也是针灸治疗无毒副反应的根本原因。二、整体性、综合性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也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原则。针灸作用整体性就是指其作用范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即指针灸机体特定穴位,可对多个脏腑功能产生影响。人体和动物实验均证明,针灸可以调整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异常功能。事实上,机体某一脏器发生疾病时,往往不仅表现为该脏器本身功能障碍,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脏器,甚至全身功能活动。针灸对某一脏器功能调整作用,是通过对该脏器所属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

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资料已进一步提示,针灸对机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功能几乎均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综合调整作用。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因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影响全身供血时,常以增加心率来提高心排出量,其结果会导致心室充盈障碍、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加速了心肌坏死,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实验表明,针灸能够抑制甚至阻断这种恶性循环,针灸治疗不仅能促进心肌缺血区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的供血.改善心肌氧代谢、能量代谢,缩小梗死范围,提高心肌收缩力,还能减慢心率,降低血脂和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以减轻负荷,而且能防止冠状动脉的进一步硬化。又如,在进行腹部外科手术时,由于牵拉内脏刺激了腹腔感受装置或神经时,会引起疼痛、出汗、屏气、恶心、呕吐、胸闷、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加快或减慢、腹直肌肌电发放增多以及有时出现心律不齐和内脏膨出等反应,针刺对这种手术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均有一定的作用。不仅如此,针刺还有抗术后感染作用。针灸上述标本兼治功能又与针灸调整神经、体液等系统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针灸调整作用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针灸的这种整体的、综合的调整作用是针灸具有广泛适应证的基本原因。三、功能性、早期性

针灸治疗对某些器质性疾病和晚期病变虽然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大多数疾病来说,针灸的调整作用具有明显的功能性、早期性特点。针灸作用功能性系指针灸对于功能失调的疾病具有治疗优势;而针灸作用早期性是指针灸对于疾病早期或新病疗效显著。功能性失调比重越大、病程越短,针灸调整作用就越好。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器官、组织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通过经络发生作用,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针灸可将失衡的脏腑功能调节至正常状态,从而具有了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的特点。研究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对于掌握针灸治病规律,提高针灸疗效,指导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节 岭南陈氏针法特点一、经络疲劳现象与取穴精要的必要性

经络疲劳现象是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经络气血不足,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主要表现为:一些单纯的疾病虽经针灸治疗,而病势不减;虽然某些疾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但进一步治疗则疗效不显,反而加重等。若只涉及个别腧穴、单一经脉时,称之为局部疲劳现象;若涉及整个经络系统,则称之为整体经络疲劳现象。

针灸的调虚实、和阴阳的作用,有赖于经络气血运行、抗御病邪、传导感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灵枢》对针刺疗法与经络的功能状态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灵枢·刺节真邪》云: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 ”言外之意,某些难治之证是由于经络失调引起的。《灵枢·九针十二原》 、 《灵枢·终始》 、 《灵枢·经水》等篇则进一步指出:针刺失当可导致“精泄” 、 “致气” (气滞之意) 、 “伤气” 、 “失气” 、 “脱气” 、 “数刺而气不至”等经络虚衰的现象。《根结》亦云: “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 ” 《灵枢·行针》不但记载了“或数刺之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而病益甚”等临床现象,而且做了深刻的分析: “此人之多阴而少阳者,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之乃知也……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

导致经络疲劳的原因,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外源性最为常见,多为医者的“失治、误治、用针不慎”所致。或刺激量过大,疗程过长;或浅深失当,或手法不精;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不适当地过度使用综合疗法,如艾灸、耳压、按摩、拔罐、穴位注射、埋线、割治、敷贴、中药、西药、气功等,也是导致经络疲劳的常见原因。内源性一般为患者自身障碍所致,不知保养是最主要的原因,此种人一旦发病,甚难调治。

是否出现经络疲劳,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①患者大多有经多方针灸医师行针刺治疗,久治难愈,甚则越治病情越重的经历;②针感失常,或数刺乃知,或刺之而气不至,或针刺后症状不减,反而加重;③初期治疗效果理想,但后期治疗无明显进步;④采用强电针刺激,或多种治疗手段,病情不见起色;⑤正气虚,对疾病的易感性强。

为避免和纠正经络的疲劳现象,根据古代医家的有关论述和我们的临床实践,形成“岭南陈氏飞针”取穴精要的特点,具体包括:①依病情合理定疗程:每次治疗之间和每个疗程之间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急症、实证患者可连续针刺5次,休息3~5天,继续下一疗程;虚证、慢性病患者适宜隔天针刺1次。②辨证取穴主次交替:根据辨证,取穴尽量少而精,论治宜循经选局部及远端穴及配伍头针、背俞穴,轮流交替针刺。③电针强度适宜:电针强度一般比患者可忍受度稍小一些为佳,每次最多使用两组电针,且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二、倡导无痛进针

陈教授长期致力于无痛进针法的研究,所发明的“飞针”进针法,使毫针透皮的疼痛感大大减少。

按照国际疼痛学会给出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到损伤;也有时身体并未真正受到损伤,而是有受损的威胁。因而,进针时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便是减少针刺所致痛觉反应的关键环节之一。损伤大小又主要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与刺激大小、刺激时间成正比。

任何形式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都能引起疼痛。现代神经解剖学研究表明,每1mm皮肤内含有100多个神经感受器,它们连属于不同性质的神经纤维,即使极细的点状刺激也会同时刺激到许多感受器。感觉形式的传递和传入纤维的粗细之间有明显关系。研究表明,针刺时产生的刺痛是由较细的A( δ)纤维传导的;而针刺前的循、扪、按、压产生的触压觉主要是由较粗的A( β) 、 A( γ)纤维传导的,且上行传导速度远快于A( δ)纤维。根据闸门控制学说,非疼痛信号能抑制或易化在脊髓和三叉神经核中疼痛信号所兴奋的神经元。因此,针刺前粗纤维A( β) 、 A( γ)的兴奋可抑制针刺时较细纤维A ( δ)的冲动传导,从而达到无痛或疼痛轻微的目的。

痛觉的产生与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相关。在同样的刺激强度下,延长刺激时间可使痛觉增强。这是因为在痛刺激作用下,从外周神经到大脑皮质的神经传导通路都会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刺激时间长,产生的神经冲动频率高,维持时间长;反之,刺激时间短,产生的神经冲动有限,持续时间也短,痛觉强度就低。因此,快速进针有利于减轻针刺时的疼痛。选用较细、尖而圆滑的针可减小针刺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易于快速进针,减小刺激的时间效应总和,从而减轻或避免进针疼痛。

心理因素在痛觉的调制上有着重要而复杂的影响。这主要指过去的经验、情境、注意、情绪、暗示、个性和意志自制力等,有些是可以控制和利用的。有些是无法控制的。就可利用的注意来说,注意转移,即形成另外方位上的强注意兴奋灶。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疼痛调制中的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 PAGNRML及其邻近网状结构——脊髓,组成特异性的脑干下行疼痛调制系统,这一系统的激活又可以导致脊髓后角SG细胞的兴奋。激活这一系统的简单措施就是形成较强的注意,即根据注意选择的特点,引导患者注意其他事物而非针刺。因为注意的生理基础是大脑活动的普遍激活,这是和提高大脑皮质紧张度的网状结构的兴奋(激活)相联系的。强注意兴奋灶的形成,可以基于患者的咳嗽或其他话题的对话等。

针刺的疼痛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要减少或避免针刺的疼痛,主要是取决于针刺受损区域的大小及该区的敏感度,并取决于刺激强度的持续时间。快速进针法,缩短了刺激时间,减弱了刺激的强度,因此可以达到进针基本无痛的效果。从西医学角度来看,人体腧穴作为人体的一个感受器,可以接受外来任何形式的刺激,通过反射弧传导人体神经中枢或各个相关的核团,如果刺激的时间长、强度大,那么产生的疼痛也较剧烈。采用快速进针法,因进针速度极快,刺激时间极短,其刺激还未通过反射弧传导中枢使中枢做出相应反应,针已刺入穴内,进针已经完成,所以这种方法具有基本无痛的效果。三、“气至病所”乃疗效之关键

行气法是取远隔病变部位的腧穴针刺治病,为促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使针感直达病所(即气至病所) ,收到提高针刺治病疗效之目的的方法。或可说,行气法就是现代控制循经感传的方法。经络感传是已为人们所证实的客观反应, “气至病所”也是为人们所公认的提高针治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经临床大量观察、研究证实,通过激发经气,可以控制感传,使其直达病所,达到气至效速,针下痛止。这也是行气法的关键所在。临床“岭南陈氏飞针”常灵活运用运针行气的方法: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等,通过对行气法的重视和运用,从而拓展“岭南陈氏飞针”丰富内涵。(一) “气至病所”的现代机制研究“气至病所”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那么,其作用的途径是什么呢?“气至病所”作为非常重要的经络现象早已引起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许多不同专业的研究者们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从多个角度对循经感传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积极探讨,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总结归纳研究成果,至目前为止,可将诸论点分为两大派别,一是“中枢兴奋扩散”观点,另一是“外周动因激发”观点。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持中立态度,将上述两者综合起来分析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无论是中枢观,还是外周观,都是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而产生的,各自有其科学依据。

1.中枢兴奋扩散观点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循经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也就是说,感传最后达到“气至病所”的实质就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内的定向扩散,虽然感传循行于外周,实际则在中枢。以下是一则临床的现象,用以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患肢感传现象的存在。1961年北京医学院对15名截肢患者中的12例有患肢痛或患肢感的患者,针刺其断肢残端上的穴位仍能引起循经感传,并可通达已不存在的肢体的末端,这一现象是发生在已失去外周物质基础的情况下,这说明此时的循经感传主要是中枢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有人测查了55例截肢患者的残肢,发现有循经感传并通向患肢者34例( 61. 82%) 。这些出现于患肢的循经感传,同样具有循经性、可阻滞性和慢速传导等一般循经感传的特性。所以,患肢感传是中枢观的一个最有力的依据。

但是实际上,仍存在着许多用中枢学说观点无法解释的问题。例如,按目前的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中关于体感传入系统功能定位的知识,很难对足三阳经、任督二脉等跨越身体多个部位的感觉传导路线做出合理解释。

2.外周动因激发观点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感传循行的体表可能有某种实质性的过程在循经进行,正是这一过程决定了感传的某些性状。循经传导着的某种“动因”所依次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上感受到的感传。

在临床上,截瘫患者身上出现的“跨越式”传导也恰能说明在体表某些失去感觉的区域内,仍有某种依照其固有路线而进行的传递过程继续通过,只是该区的传导未被大脑所感知,一旦传导跨出感觉障碍区后,又再度被高级中枢感知。这说明产生感传的物质结构基础不在中枢而在外周。

循经感传可被机械压迫、液体注射及冷冻降温等直接作用于外周的理化因素所阻断,这也是反驳“中枢观点”的一个有力证据。

但是该观点也只是一种设想,尚待进一步证实。因为它无法解释患肢感传,自发感传和气功诱发路径可以提高感传,以及情绪变化对感传也有影响等许多事实。因此,探求“气至病所”的机制,更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二)现代“气至病所”激发方法“气至病所”关系到临床疗效,如何正确地激发控制这种现象,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出现“气至病所”的情况较少,主要是由于“气至病所”须在“得气”和“循经感传”的基础上实现,而据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 “循经感传”的出现率在人群中只有1%左右,而使“气至病所”成为可能,也是研究经络应用的一个主题。

激发“气至病所”的方法很多,传统的针术手法就是其中之一。有人结合治疗,观察28例患者,采用反复轻微捻针伴以小幅度快速提插的手法激发,所得气感传导多在局部( 92. 8%) ,超过两个关节以上的仅占7. 2%。刺激持续30分钟后,气感传导局限于局部的明显减少( 25. 0%) ,超过两个大关节者明显增多,达67. 8%。在接受第一次治疗的当天,气感传导超过三个大关节者不多( 28. 5%) ,而经过30~40次激发后超过三个大关节者明显增多,达到85. 7%。如果配合传统的手法如推、按、循、扪等来控制气感的传导方向,会使“气至病所”率明显提高。

除上述手法外,用循经加热与电针刺激相结合的方法,效果很显著。循经加热法是将一直径0. 8cm,长度超过受试者三个大关节的胶管,沿经脉并紧贴体表放置,胶管内通以不断循环的40℃的温水,持续加热30分钟。与此同时,在本经原穴与加热终点穴各刺毫针并通以脉冲电流,再以电提针在本经线上的一些主要穴位进行接力刺激。运用此法,有人观察了大肠、肺、肾、胃、脾和膀胱等七条经上的一些主要穴位在刺激前后气感传导长度的变化,共测485穴次。结果是激发前只有72穴于刺激后出现感传,且多为短程感传;激发后则有214穴出现感传,提高近三倍,且部分( 149穴)感传超过了一个大关节。

此外,用热水浴、提高室温、气功路径等方法也可激发“气至病所” 。

从“气至病所”的几个重要特征以及其激发来看, “气至病所”现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感觉现象,它是具有明确的客观效应的,而且其特征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体各方面功能调节过程密切相关的。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的发展与展望“岭南陈氏飞针”享誉海内外,吸引了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以色列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一批又一批留学生和进修医师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求学。经培养的国内外实习、进修、本科、硕士及博士生数不胜数,数十年间培养了大批的中医药针灸人才,飞针绝技传五洲。

1987年陈全新教授获广东省高教局授予的“高教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省名中医”称号。2003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陈教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收下了两位弟子。一位是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陈秀华主任医师,另一位是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郭元琦主任医师,继承“岭南陈氏飞针”绝技。

在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医师带领的科研团队工作下,通过系统整理,形成陈全新名老中医诊疗影像资料,出版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岭南陈氏针法”的教学光盘1套,陈全新教授作为学术指导,出版论著2部,即2004年由陈秀华教授主编的《陈全新针灸经验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和2007年由陈秀华教授主编的《陈氏针法新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年以来,陈教授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珠江电台、 《广州日报》 、 《羊城晚报》 、 《新快报》 、 《信息时报》 、 《南方都市报》 、 《家庭医药》等国内多家媒体杂志的采访和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飞针绝技》 ,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同时为推广针灸疗法,推广“岭南陈氏针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岭南陈氏针法”被第一届“杏林寻宝——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演示会”收录为19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之一。

同年,陈教授亲传弟子陈秀华教授受邀在澳门第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作“岭南针法新释”主题演讲并现场演示;同年作为讲座嘉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届全国特色诊疗大会”上做“岭南针法新释”主题讲座,受到同行热烈反响。

2009年,陈秀华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医传统特色疗法》 ,专著中收集传统外治疗法34种, “岭南陈氏飞针”作为特色疗法之一收录其中,该书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材,拓宽了“岭南陈氏针法”的影响。

如今,岭南陈氏针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包含了“岭南陈氏飞针手法” 、 “陈氏导气手法”和“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等丰富的内涵,极大地丰富了针刺法的内容,赋予了针刺法新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 “岭南陈氏飞针”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上现场示范表演,在行业内推广,可明显减少针刺带来的疼痛,做到“无痛进针、避免针体污染” ,取得更广泛的群众认可度,得到同行的称道,被日本针灸师代表团誉之为“飞针” ,认为其是一项高超的医疗技术,同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进修医生前来学习。针灸医师经系统培训并掌握岭南陈氏针法(包括进针、运针寻气、导气和量化的分级补泻手法)的思路,便可开展工作。通过60多年临床验证,该疗法具有疗效好、起效快、无副作用、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高等特点,因此,该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第五章 辨证施针,阐发配穴

针刺手法操作,必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是针刺治病的理论基础。《素问·移精变气论》云: “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正由于内治、外治在方法上的差异,因此,辨证论治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针灸论治时,明辨病位,脏腑经络辨证至关重要。为更好论证脏腑经络与针灸辨证的关联,摘录陈教授有关经穴特异性和探索针灸辨证特点与配方规律的研究。第一节 辨证论治一、精于经络辨证《灵枢·刺节真邪》 :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与阴阳、五行、藏象、卫气营血等共同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并贯穿于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等各个方面,对指导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实践,特别对针灸学科,都起重要的作用。(一)归纳经络的病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互相协调,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因此,当人体遭受致病因素侵袭,脏腑经气失调而出现病变时,其临床表现可能是某一脏腑经络,或多脏腑经络的病候。为便于辨证,现据《灵枢·经脉》记述的病候,摘要介绍如下:

1.手太阴肺经病症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闷不舒) ,锁骨上窝、肩背、上肢内侧前缘痛。

气盛证见咽喉肿痛,肩背痛。气虚则肩背部出现寒冷,气短和呼吸急促等。

2.手阳明大肠经病症

齿痛,颈肿,咽喉痛,鼻流清涕或出血,眼睛发黄,口干,肩前和手臂外侧痛缘痛,食指活动障碍等。

气盛本经循行所过处出现灼热而肿胀。气虚则寒冷而震颤。

3.足阳明胃经病症

面色黯淡,精神沉郁,甚至出现癫狂、惊悸等。或见口眼斜,口唇发疹,咽痛,颈肿,腹水,经脉循布部位疼痛等。

气盛则胸腹部灼热,食欲亢进,尿黄。气虚则胃脘部胀满、恶寒、呕吐。胃寒则食欲减退或胃脘胀痛等。

4.足太阴脾经病症

胃脘痛,腹胀,嗳气,大便稀,身体困倦,进食困难,食后则易呕吐。或见舌根转动不灵或痛,黄疸、水肿。大腿和膝内侧肿胀、发凉,足大趾活动障碍等。

5.手少阴心经病症

心痛,胸胁痛,眼睛发黄,咽干,上肢内侧后缘痛,恶寒,或手掌热而痛等。

6.手太阳小肠经病症

耳聋,咽喉痛,颊部肿胀,眼睛发黄,或肩、臂、肘外侧后缘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