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掌控听众:当众讲话的诀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07:43:26

点击下载

作者:易书波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5分钟掌控听众:当众讲话的诀窍

5分钟掌控听众:当众讲话的诀窍试读:

前言

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际交往频繁,信息传播加快。不论是开(闭)幕致词,还是主持会议;不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商务谈判;不论是争取合作,还是接受采访,都需要演讲口才与沟通表达的能力。由于中国人很少接受这方面的专业培训,造成很多人一上台就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听众一多,场合稍微正式一些就会紧张恐惧;在底下准备得很充分,一上台就忘得一干二净。要么说话没有新意,表达不清晰,缺乏吸引力;要么条理不分明,没有激情,缺乏感染力;要么思路不清,主题不明,缺乏说服力。明明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因为话不投机,沟通不畅,造成公司内耗。明明可以达到的效果,因为没有掌握谈判技巧,在谈判时被迫一让再让……鉴于此,人人都需要提升演讲技能。

演讲是获取信息的好途径,扩大联系的好机会,求知学习的好渠道,锻炼口才的好方法。所有这些都说明:演讲是一种武器,运用它可以捍卫自己,取得竞争优势;演讲是一条途径,通过它可以培养能力,增强勇气;演讲是一种智慧,应用它可以变得更加机智果敢,幽默诙谐。人们听了精彩的演讲可以获得理性的启迪,知识的丰富,思想的升华,情感的愉悦。

每个人一辈子其实就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推销你自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不当总统就做推销员。”如何来推销你自己呢?那就要借用演讲这个工具!

演讲又称演说(oration),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语言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它是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出语言的基本意思,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有系统的视听信息的传播。它可以使与你见解一致的听众更坚定其原有的信念,同时,又使持有不同见解的听众动摇、放弃甚至改变其原有的观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

各位朋友,你们准备好演讲了吗?是不是还有些紧张,有些胆怯?是因为没有想好怎样开头,没有想好怎样结尾吗?是怕你的演讲没有吸引力,没有感染力吗?还是怕在台上发生意外不能控制呢?……朋友们,不用怕,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在瞬间消除紧张,从头到尾抓住听众的注意力,酣畅淋漓地表达你的思想,从容自在地驾驭听众,让整个演讲尽在掌握之中。成功一定有方法!学习的最快方法不是自己摸索,而是学习被别人证明有效的方法。

既然拿起本书,就不要放下,这是一本已经帮助了数十万名读者提升公众讲话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提高沟通与谈判能力,增强自信心与改变命运的点金之书;这也是一本我给数十万人作演讲技巧培训的演讲专稿;这更是今年我利用演讲的间隙,在无数个夜晚抽时间整理出来的多年的演讲实战心经。我坚信只要你运用本书中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就能帮助你在演讲的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化腐朽为神奇。真正达到你一开口大家就洗耳恭听,你一说话大家就准备接受你的观点的新境界。第一章 没有准备,就准备失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计划和周全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演讲也是一样,需要充分周全的准备。如果演讲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容易在演讲中紧张恐惧,思路混乱。事前下足工夫,演讲即可十拿九稳。准备工作能驱散心头的紧张,将你的演讲打磨成精雕细琢的杰作。内容为王——如何准备比准备多少重要确定目标

演讲的目标是指演讲者希望在听众脑海里留下的演讲内容,以及听完演讲后他们会采取的行动。你演讲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呢,还是说明情况?或者是唤起听众采取行动?每一次演讲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和存在的理由。

演讲的目标大致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1)说明情况,让其了解;(2)激励听众,让其共鸣;(3)娱乐听众,让其快乐;(4)说服听众,让其行动。

那么,演讲者该如何提出自己的目标呢?第一步就是判断演讲的大致类型。你的演讲是为了取悦听众还是传递信息?或者你需要在传递信息之外进行说服,甚至是唤起听众的行动?又或者综合了以上几种功能,那么哪一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呢?

这四种主要的演讲目标中最突出的就是:说服。演讲者的任务一般不会只限于传递信息,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说服听众,并使得听众遵从你的观点。这才是深藏于目的之后的目标,也是演讲者孜孜以求的最终结果。确定主题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它决定演讲思想性的强弱,制约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影响论证方式和调度。它是演讲题目的具体化、明朗化。没有明确的主题,演讲就如同没有灵魂的雕像,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会让人不知所云。确定主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演讲主题应集中

一般来说,一篇演讲只能有一个主题,演讲者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否则就容易造成焦距模糊、内容散乱。

案例

如果就“在21世纪公司如何实现领导力”发表演讲,若把它当做演讲的目的对待,那么你肯定会感到惊慌失措。类似主题其实只是一个泛泛的议题而已,你的目的却是通过丰富的案例、趣闻轶事和翔实的数据,就“领导力”的某一点,甚至是某个公司的具体管理发表意见。在这一演讲中,你的目标可能是告知听众在公司内部获取领导力的必需技能,也可能是说服人们为进入21世纪做准备而转换领导角色、实行领导力的变革。在这一主题上进行拓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因此你必须制定非常明确和具体的目标。你的发言越是重点突出、越具体,你就越有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如果你能限制演讲目标和焦点范围的话,听众将听到一场印象深刻的演讲。

主题要求鲜明、正确、新颖、深刻(1)鲜明,是指演讲主题要贯穿全篇,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起强烈的反响;(2)正确,是指见解具有积极意义,使听众受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3)新颖,是指见解独特,给人以清新之感,对听众有吸引力,能引起兴趣和注意;(4)深刻,是指见解能揭示事物本质,能使听众得到启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而要主题做到这些,必须在选定角度和挖掘深度上下工夫。庄子云:“语之所贵者,意也。”元代陆辅之《词旨》指出:“命意贵远,用字贵便,造语贵新,炼字贵响。”可见立意的重要。搭建架构

任何一种形式的沟通,如报告、文章或是书信等,都需要良好的架构,才能把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成功地传递给对方。听众只有一次机会来了解你所说的话,如果你让他们失掉了这个机会,即使再有类似的机会出现,他们也不愿意听你发表演讲了。因此最好事先就搭建好演讲架构。有了架构,再往上添加素材和内容就容易多了。有了良好的架构,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帮助听众理解,同时让自己所传达的信息能更深刻地印记在听众的脑海中。

搭建架构,一是要决定大纲和主要内容,二是要做好时间分配。就好比企业新员工培训中心的讲师做课程开发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填写一张教学计划表。在这张教学计划表中,有课程名称、目标、时间、对象,还有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器材及每项内容的时间分配。有了这张表,讲师对授课就胸有成竹了。演讲虽然不要求每个人都填写类似的表格,但演讲者必须要有个提纲和初步的时间分配。

设计演讲架构与组织语言要注意“三要二性”。“三要”:一是开场白要有吸引力;二是内容要丰富饱满;三是结尾要耐人寻味。“二性”:一为知识性;二为趣味性。

开场白、内容和结尾,是一场演讲的三个必要版块。三者所占的分量一般是开场白占10%,内容占85%,结尾占5%。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要体现知识性,还要体现趣味性。有些人很有学问,专业性也很强,在演讲的过程中讲得很有知识性,却很枯燥,缺乏趣味性,听众不爱听;而有些人又正好相反,在演讲的过程中很有趣味性,现场气氛非常好,却让听众在整场演讲中觉得很空洞,缺乏知识性,听众会觉得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讲得既有知识性,又体现出趣味性。同时开场白有吸引力、内容丰富饱满、结尾耐人寻味,这样的演讲听众不可能不爱听。具体如何实现“三要二性”在后文中详细介绍。收集素材

完成了以上各项工作,我们就应该着手收集素材了。在搭建架构后,就会清楚还需要增加哪些素材,充实我们的演讲内容。在准备素材时,不要因为害怕素材枯竭使自己在现场手足无措,所以准备过多无用的演讲资料,以至耽误太多时间;同时,我们在素材准备上还应给自己更大的弹性空间。这就像我们准备了一缸水,给听众倒一杯水就特别容易。反之,我们只准备了一杯水,给听众倒一杯水就困难得多。为此,我们把素材分为以下三类:(1)核心素材,即演讲时必须用到的素材;(2)任意素材,如因演讲时间不足而省略,也不会影响整个演讲的那些素材;(3)辅助素材,如果时间充裕不妨把这类素材提供给听众,在回答听众的问题时也可以运用的素材。撰写讲稿

写讲稿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在这里我说的撰写讲稿,不是让大家把讲稿一字一句写下来,而是写出大纲,列出核心的观点、重要的故事或案例,然后分层次记住这些关键的部分,这样准备一场演讲就不用耗费太多的时间。

我建议一般的演讲不要把全篇演讲稿都写出来,然后背诵全稿,那样在演讲时很容易稍一紧张就思路中断,出现忘词现象而导致演讲失败,并且演讲受讲稿的限制不能自由发挥。如果是非常重要的演讲,自己又实在没有把握,可以把全篇写下来,但要把讲稿背得滚瓜烂熟。知己知彼——了解听你说话的人

当我准备发言时,总会花2/3的时间考虑听众想听什么,而只用1/3的时间考虑我想说什么。——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任何一种演讲,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听众对演讲的接受。因此,演讲者必须了解在接受演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听众心理特征和听众构成成分。听众心理特征分析

下面就是几种听众接受演讲信息时的主要心理特征。

集体行为中的感染力量

当许多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较之独处时会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感染”是指感情或行为从一群人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一个头脑冷静而理智的人,一旦进入某一规模的群体之中,常常会放弃平常抑制自身行为的社会准则,而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相互刺激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即集体中的个体成员对任何种类的情绪暗示都易于接受,进而他会像周围的人那样行动。政治信仰者的狂热、足球迷的骚乱、“追星族”的疯狂,都表现了集体行为中感染的力量及其后果。

演讲中,也往往出现少数人笑,众人皆笑;少数人鼓掌,众人皆鼓掌;少数人打哈欠,众人皆有睡意的现象。善于演讲的人都会控制、调节听众的情绪,能把握演讲成败的关键时机。他们能适时调动起听众的热情,把演讲推向高潮;也能及时发现听众的消极情绪,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控制消极情绪的蔓延。

自我中心的需求

某些演讲失败,并不完全是演讲者缺乏足够的准备,而是听众对与己无关的演讲缺乏兴趣。这在某些形式主义的讲话场合中十分常见。听众往往只关注那些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例如,职务晋升、工资调整、工作分配等话题总是比计划生育、人口普查、道德教育等话题更引人关注。因此,演讲者应充分考虑听众的兴趣和利益,不论何种类型的演讲,都应从听众角度精心选择和设计主题的设置、时间的分配、疑难问题的解答、精神上的娱乐和放松等,使其能满足听众“自我中心”的需求。

抓住有限的注意力

实验报告显示,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非常有限。以一个单位对象为标准,人类注意力持续时间大约只有3~24秒。人的大脑时刻准备接受新的刺激。演讲实践也表明,听众很难聚精会神倾听一个冗长的演讲。因此,演讲者应有意识地制造演讲内容的起伏跌宕,适时变换语调和节奏,以保证能够持续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听众的态度

听众对演讲的内容可能持反对的态度,也可能持支持的态度,针对这两种情况的演讲技巧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听众持反对的态度,演讲者就要从与听众态度相同的地方谈起,首先找到一个共同点。

案例

2003年的“非典”给许多公司和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灾难和损失,你作为企业负责人要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每个人工资下调30%。你如果这样讲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各位员工,你们大多数都是我招聘来的,可以说我看着你们一个个不断进步,由刚开始的生疏到现在的熟练,由过去的普通员工到现在大部分人都成了公司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自从你们来了之后,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质量提高了、市场打开了、经济效益翻了几番,还建立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与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团结一心分不开。“可是,今年‘非典’这一灾难事件,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公司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几个月公司几乎没有任何资金进账,而每天的开支还很大,这样下去对我们公司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公司面临的一个难关。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渡过这个难关,公司就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怎样渡过这个难关呢?我相信只要我们像过去一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所以我提议从我开始,从明天起,每个人工资下调30%,等企业恢复了生产,经济效益好了,再给大家把损失补回来,好吗?”

这个时候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但如果你一开始就讲每个人工资下调30%,可能大家就很难把你的话听下去了。

相反,如果听众的态度是支持的,那么你就直截了当地把他们支持的讲出来。如以上案例是要宣布每个人工资上调30%,这就要先讲,再讲从明天开始每个人工作时间延长一小时,每周六加班一天。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但如果先讲加班,可能大家就不愿意再听下去了,效果当然截然相反。听众目的分析

一场具体的演讲,还必须事先了解听众的目的,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演讲材料、演讲技巧、演讲风格的准备。从参加演讲会的目的来看,听众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慕名而来。一般群众对各类名人都怀有一种敬仰、钦慕之心。因此,当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演讲家、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发表演讲时,往往有大批听众慕名前往。此类听众大多是为了一睹名人风采,他们一般不太计较演讲水平的高低。同时,潜在的崇拜,往往使名人的演讲在听众中激起异乎寻常的热烈反响。(2)求知而来。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听众会自觉选择那些能满足自己求知欲的演讲。学术讲座、技术辅导、国外见闻等演讲能够吸引大批听众正是因为这些演讲满足了听众的求知欲望。此类演讲只要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听众一般不会过于挑剔演讲技巧。(3)存疑而来。听众对自己渴望了解的演讲话题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例如,工资调整、保健常识、产品介绍等演讲,如果关系到听众的切身利益,他们会十分主动地参与到演讲交流过程中来。此类听众只要求演讲者把演讲内容交代清楚,他们对演讲者的身份、地位和演讲水平不会有苛刻的要求。(4)捧场而来。在某些演讲,特别是命题演讲比赛中,往往有一些演讲者的同学、同事和亲属前来助威或捧场。这类听众的人数虽少,但在渲染演讲会场气氛、调动其他听众情绪方面却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演讲比赛和体育比赛一样,东道主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主要原因是有人捧场。(5)娱乐而来。青年人喜欢演讲比赛,是因为演讲场上激烈的竞争和热烈的气氛,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仅仅“看热闹”这一条理由就已经能够吸引许多热心的听众。不过,在为娱乐而来的听众的潜意识中,还有一些听众隐藏着他们对高水平演讲者的崇拜和学习演讲的欲望,这是一批优秀的听众。(6)不得不来。工作报告、经验交流、各种庆典的会场上,有相当一部分听众是由于纪律约束或出于礼貌不得不来的。这类听众对演讲内容不甚关心,演讲过程中心不在焉,态度冷漠。要征服这类听众,演讲者必须具有高超的演讲技巧。听众成分分析

以上仅仅分析了听众参加演讲会的目的。在演讲实践中,演讲者还可以从其他角度了解听众的成分构成并采取不同的演讲方案,如人数多寡、男女比例、职业差别、文化水平的高低等。下面列出了解听众的几个方面,以便更有利地设计能够与听众产生共鸣的内容和表达方式。(1)身份地位。比如说面向政府官员演讲,那么演讲风格就要力求稳重,切勿太过张扬;如果是面向企业界的人士演讲,那么演讲风格就可以激情一些;如果是面向搞技术人员的演讲,就要求严谨;如果是面向搞市场的人演讲,就可以夸张一些,张扬一些。(2)年龄大小。如果是面向年龄大的人演讲,语速要尽量慢一些;如果是面向年轻人演讲,语速就可以稍微快一些。(3)男女比例。如果会场上女士很多,那么就要准备一些与女士相关的案例或故事,这样就不会让她们觉得被忽视。(4)文化背景。比如有些民族有饮食禁忌,有些地方有话语禁忌,那么在演讲的时候就要避免谈这些,等等。(5)文化水平。面向文化水平低的听众,语言尽量通俗一点;面向文化水平高的听众,要讲得概括一些。(6)经济收入。如果面向下岗职工讲在什么地方消费特别显档次,那么他们就会很反感。(7)了解程度。如果听众对演讲内容一点都不了解,那么就从头、从概念部分讲起;如果大家已经了解很多了,那么就跳过概念、跳过基础部分直接从深一层次的部分开始讲起。(8)听讲目的。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之所以要研究听众这么多信息,就是为了确保演讲更有针对性,能够抓住听众。在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演讲是应该讲我们该讲的,还是应该讲听众爱听的?我也经常在各种演讲培训班上问学员这个问题。大家不妨也想一想。我认为应该讲我们该讲的,但要用听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这样就能实现双赢了。

案例

某市举行庆祝“六一” 儿童节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家长、教师和干部。庆祝大会按照一般会议程序:领导致辞、宣读表彰决定、颁奖、优秀教师和家长代表发言……整个会议只保持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安静,小朋友们开始有的哭闹,有的满场跑动,会场一片混乱。市委领导大喊“安静”也无济于事。此时,轮到一个市长助理讲话。这位市长助理当即放弃了他准备好的讲话稿,带着小朋友朗诵他即席创作的一首儿歌。等读完儿歌,整个会场就在热烈而充满童趣的气氛中恢复了良好的秩序,这位市长助理无意中遵循了一条听众法则:当儿童与成人混杂在一个会场时,演讲者首先应对儿童说话。

了解听众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又能够博得听众好感的准备工作。即使是成熟的演讲家,如果对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有可能导致演讲的失败。有些人作演讲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考虑听众的需要。这样纵然你的演讲很精彩,对听众而言也无异于“听牛弹琴”。

小贴士在演讲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你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检验自己的演讲是否准备得很充分。(1)我设计了哪几种引人注意的开头?(2) 在我最后的总结中,我是否解释了我期望听众利用这些信息采取行动的理由?(3)我有没有为自己写下一篇简明的介绍性提纲?(4)我是否已经尽我所能地锤炼了语言并练习了讲话技巧?(5)我是否注意到了有助于树立我讲话信心的所有细节?(6)如果有必要的话,我需要用到哪些辅助工具?使用道具——“看”得见的演讲更精彩辅助工具是演讲的好助手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这就说明人们对看到的比他听到的印象更深刻。在进行演讲时,使用幻灯片、道具、录像等辅助工具有哪些益处呢?(1)可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果演讲时声音单调,那就会失去听众的注意力。不过只要在幻灯片上加入一些生动形象的展示内容,就可以在瞬间唤起听众的兴趣,并将其注意力集中到演讲者身上。(2)可帮助听众了解所要传递的信息。话语并不是最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如果我们能用图片或照片来传递信息的话,效果就会更佳。(3)可加深听众记忆。对一般人而言,看到的事物往往比听到的事物更容易记住,如果能够使听众接触或者直接操作道具的话,那就更容易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4)可以提升趣味性。几乎每个人都喜欢以图形或照片作为表达方式,经过良好设计的辅助工具可以带给听众不少乐趣,尤其当把色彩的运用发挥到极致时,这种效果更为显著。(5)另外还可以做一些提示卡,以便在演讲时给演讲者必要的提示。让你的PPT更夺人眼球

辅助工具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是幻灯片、视频、图片、模型。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如何制作能吸引听众目光的幻灯片。

制作幻灯片时应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主题突出、内容正确。幻灯片的内容一定要突出重点,因为幻灯片是辅助演讲的,而不是发给听众的讲义,它只起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2)内容和画面与主题契合。幻灯片上的图片、照片和文字材料等要融洽,同时又一定要与主题吻合。(3)文字简洁清晰,色彩搭配和谐。一张幻灯片不要放太多文字,每张幻灯片上最多可出现20~25个字。同一张幻灯片上出现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颜色不要过于鲜艳,应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让画面赏心悦目。(4)可以使用列举、比较、图表、数字等多种方法,达到言简、直观的效果。有句话说得好:文不如数,数不如表,表不如图。战胜情绪——演讲就是拼心态

我们都有第一次上台讲话的经历,体验过紧张、不安、怯场的感受。恐惧心理会给人一种超负荷压力,从而影响了身体机能的正常发挥。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谈谈如何做好上台讲话前的情绪调节,在下一章还会详细介绍如何克服紧张情绪。

放松你的精神

首先,幻想一幅平和安静的画面。也许,你眼前浮现的是静静的花园,又或者是你所珍惜的密友的样子。一旦你头脑中有了这样一幅画面,再慢慢勾勒每一个细节,直至画面变得鲜活。当你变得越来越放松时,就选定一个动作,来表达这一安全而舒适的感觉,比如用食指轻轻地触碰大拇指。每天这样反复练上10遍,几个月下来,你只要一做这个动作,你就会立即感受到那份轻松和舒适。

假想自己成功时的景象

有些运动员在正式开始比赛前都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成功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借此享受其中的甜蜜滋味,以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

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听众会非常乐意接受我的演讲,潇洒地去表达吧,我能成功!”自我暗示方法虽然简单,但如能运用得当,确实有效。它能使演讲者立刻“热起来”,也能立刻“冷下去”。

情境预设

闭上眼睛,想象演讲中的积极场面和听众们善意的回应,并且试想听众都是和蔼可亲、心胸开阔和愿意接纳外界事物的,将该场景当成现实保留在脑海里。这样面对听众时,你就能侃侃而谈了。情境预设也很适用于尝试那些你不敢开口的新笑话或开场白。设想一下听众的积极回应吧,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考察会场——人是环境的产物

了解会场非常重要,不了解会场,在演讲时一是容易紧张,二是容易出洋相,甚至导致失败。著名主持人杨澜曾有一次在广东主持节目,刚一上台就被地面的线绊倒了,现场的人都愣住了,可能还有人正在等看她的笑话。只见杨澜从地上爬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腿,微笑着说道:“我去过很多的城市,主持过大大小小很多的活动,今天来到广东我才发现,广东的舞台是非常高的!”现场众人都笑了,为杨澜的机智所折服。杨澜久经沙场,才能随机应变,一般人可能很难有杨澜这样的应变能力,很可能就会导致失败。所以还是应该提前去会场做好准备,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了做一次精彩的演讲,你要事先检查演讲所在的会场,以便与听众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一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1)提前报到。提前到达你要演讲的地方,巡视一下要演讲的会场。周围环境如何,有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演讲,比如噪声等;确定讲台的位置,当主持人介绍你时你应该站在哪、什么时候上台、灯光是否打在你身上;辅助工具如何放置,放置在哪里合适;听众的座位是如何安排的,是否有利于互动交流,等等。比如要开一个40人的技术交流会,但我们订的是一个100人的会议室,那就应该撤掉50把椅子,以免听众坐得太散,不利于听讲。(2)熟悉你要使用的麦克风。了解它怎样开关,练习用它说话,走路时不要让话筒线绊倒你。(3)了解音像设备。无论是投影仪、幻灯机,还是录像机,都应确保它们能够正常使用,而且要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幻灯片或录像带的顺序摆放正确吗?摆放得整齐吗?如果有投影设备的话,投影胶片如何更换?是否有专人负责更换?(4)准备好书写用具。会场有可供书写的东西吗?有没有白板?如果有,白板笔写出来是不是清晰?最好用全新的白板笔。为了节省演讲时间,你需要把某些东西事先写好吗?(5)与组织者和主持人沟通。明确谁将介绍你,你将站在哪里。把你写好的自我介绍交给主持人,确定他能否说对你的名字。最好把自我介绍写成包括3~5个关键信息的介绍,以便听众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预讲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下苦功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演讲稿,现在就可以进行预讲了。台上演讲一分钟需要你在台下付出一小时的练习时间,要训练自己适应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段演讲,同时运用不同的演示技巧。可以站在镜子前面练习,或者将演讲录下来过后查看,再或者为一大群朋友或任何愿意花时间倾听的人演练一场。预讲可以缓解紧张不安的状态,提高演讲效果,帮助我们控制演讲时间,并能使内容更加精练。

预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大声地念出你的稿子。大声念出演讲稿并且录下来,这样便于调整,纠正一些问题,直至满意。(2)准备演讲笔记。即使你在准备演讲稿时已经做好了演讲大纲,你还是不能照本宣科!没有什么会比这样更催眠了。你应该直接、自然地面对听众,保持与听众眼神的交流。所以要准备简单的演讲笔记,字体要醒目,以便在你演讲的过程中快速地扫视。(3)录下你的“即兴”演讲。回放录像,找出不完美的地方,如重复使用口头禅等。反复修改演讲内容,直到满意。(4)掌握及控制好时间。在演练时必须计算出演讲所需要的时间,再看看它是否过长或过短。大部分演练的时间都比正式演讲时要慢,一般来说,演讲时间只有演练时间的1/2~3/4。(5)找听众练习。询问一两个有见解的人,请他们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们明白你演讲的内容吗?你讲的内容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吗?

他们认为你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进一步修改演讲稿。

做上述准备你可能觉得很麻烦,但是,每个成功的演讲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戴尔·卡耐基在总结成功的演讲经验时说过:“一切成功的演讲,都是来自于充分的准备。”用我的话讲就是:“没有准备,就是准备失败;什么是最好的准备?就是时刻准备着!”时刻注意收集素材,时刻在生活中练习,时刻准备发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演讲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章 突破恐惧,从此开口不紧张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3000人的调查: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令人吃惊的是,约40%的人认为最令人担心也是最痛苦的事是当众讲话,而死亡排在第二位。担心自己在讲台上的表现是大多数人的烦恼,它困扰的不仅是“菜鸟”,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手:马克·吐温在第一次演讲时,口中像塞满了棉花,脉搏快得像在赛跑;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初次演讲时“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尖叫”;被誉为“世纪演讲家”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开始演讲时心里像塞着一块9寸厚的冰疙瘩。不克服紧张心理,就谈不上完美的演讲。为什么会紧张

演讲时我们之所以会紧张是因为我们太希望成功了,想表现得出色。如果不紧张,可能就是我们无心求胜,这样反而会带给我们更大的风险。

一般来说,演讲时会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点。自卑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的人常常下意识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失去自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自卑是相互比较出来的,产生自卑的原因很多:生活条件、家世、容貌、身材等。总之,自卑是人们生活中的大敌,也是演讲中的障碍。在实际的演讲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演讲比赛的时候,一旦前面出场的人表现得很优秀就会直接影响后面出场的人,给后面的人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就是由自卑感转化而来的。

其实只要换一种心态,你就会很轻松地化解自卑感。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65岁才开始创业,“肥肥”沈殿霞也能当主持人,笑星潘长江没因个子矮而自卑,更向世人证明了“浓缩的都是精华”。这里我送广大读者几句话,相信会给你很大帮助:年龄不是问题,体重不是压力,身高不是差距,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要说问题,那是心态出了问题,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

消除自卑就要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足,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事要有信心,要想着自己能行,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己能够成功。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人各有所长,他的优势你不一定完全具备,你的优势他也不一定有;他能做到的事情有的你可以做到,但你能做到的事情他可能就做不了。只要相信、明白和接受了这个道理,自卑感自然会消失。准备不够充分

若演讲者总是觉得自己的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会“出丑”,可能就会使自己没有自信,造成思路断线,心里发慌,加剧紧张的程度。准备包括精神的准备和材料的准备,以及了解听众的准备。如果精神不佳、状态不好,如果材料不完整、内容不熟悉,如果对听众的情况一无所知,上台当然就会特别紧张。兵家常讲不打无准备之战,演讲也一样,只有准备好才能发挥好。追求完美怕出错

完美主义是一个陷阱,使你对于一切事物过于执著,以致对自己和演讲的内容过度关注。于是,一个小差错就会使你的演讲毁于一旦。站在台上还想着自己准备得不够完美,就会有所顾忌,不能完全放开,那么也就不会有力量。再说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因为演讲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完美是相对的。“恐高”心理

如果演讲者面对的听众比自己的地位高,或者认为听众比自己懂得还多,担心他们的看法,演讲时可能会更紧张,表现往往也就不自然。如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下级在上级面前,普通人在专家面前等。反过来,对自己的下级,比自己差的人就不紧张了。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和心态来处理,在面对比自己强的人在场时,把他们假想成下级或不如自己,这样就不会紧张了!太在意听众的看法

人们把当众说话产生的恐惧心理称之为“怯场”。怯场会带来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表现为:轻度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颜面赤热;中度的,手脚发软、肌肉抖颤、小便频繁;重度的,当场晕倒。戴尔·卡耐基在总结毕生从事演讲教学的体会时说:“我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协助人们消除恐惧、培养勇气和信心。”“评价忧虑”是造成怯场的最主要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太满意。很多人在演讲时,不是想着我要把什么问题讲清楚,而是想着会给听众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听众会如何评价自己之类的问题。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突然的变化

突然的变化会给人造成压力,比如现场人数突然增加或减少、有大领导突然到场、演讲时间突然被压缩。听众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心理,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演讲者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就全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往往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现场发生什么情况都正常,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就会尽在掌握了。曾经失败的经历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过去一次失败的演讲经历往往会给我们造成影响,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碍。成人后的演讲紧张怯场可能就缘于小时候一次丢脸的经历,当时受到的嘲笑和指责,使得以后再也不敢登台了。别让紧张左右你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紧张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消除紧张心理的几帖“药剂”:自信的表达更出色

自信是演讲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自信是演讲者演讲的动力,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就是与怯场心理作斗争的过程。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正因为如此,卡耐基认为消除恐惧与自卑感、建立自信是人们掌握演讲和谈判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卡耐基认为,有意识地在公共场合练习说话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克服人们的不安心理,而且有助于人们树立勇气和自信。

这里还有个心理准备的秘诀——把下面的人看成一堆白菜。许多成功的演讲家都用过类似的方法:温斯顿·丘吉尔喜欢假装每位听众都是裸体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则会假设所有的人袜子上全都有破洞。

小贴士冲破恐惧屏障的关键(1)承认内心的恐惧,并且了解产生恐惧的源头。(2)利用恐惧产生的能量。(3)认识到恐惧对于面向公众的演讲者来说是非常正常的。(4)领悟到你的恐惧无需向公众展示。(5)通过情境预设把自己假设成出色的演讲家。(6)把听众当成你的同盟军,注意力集中在听众的需求上。(7)就你关注的问题演讲。(8)充分的准备加上反复的练习。(9)通过无伤大雅的小幽默驱散恐惧。(10)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牢牢记住这些步骤,你就可以坦然面对恐惧。同时继续加强你的演讲技能,从而成为一位出色的、令人信服的、具有魅力的语言高手。不打无准备之仗

对付紧张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演讲题目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了尽可能多的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谋篇布局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的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应对演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裤和T恤,你该如何处理?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只有15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1)有无固定的题目和主题范围;(2)听众构成,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3)演讲地点、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如果有可能,最好到现场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4)演讲时间是如何安排的;(5)有无安排听众提问。消除恐惧有妙招

建立自信和充分准备是消除紧张心理的主要途径,在演讲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以下具体方法来消除紧张心理。积极暗示法

演讲者不应在上台演讲前多想可能导致演讲失败的原因,如“忘词怎么办”、“听众嘲笑我怎么办”等。这种负面的自我暗示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局。生活中大家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小宝宝手拿一个玻璃杯子,妈妈在一旁就特别担心小宝宝把杯子给打碎了,所以就对小宝宝说:“不要打碎、不要打碎,千万千万不要打碎!”结果还是打碎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潜意识分不清楚是非对错,它只接受肯定的信息。“不要打碎”、“不要尿床”、“不要紧张”和“不要害怕”等否定信息一概被排斥,潜意识只接受“打碎”、“尿床”、“紧张”和“害怕”等肯定信息。

所以演讲者对自己的演讲题材和演讲效果要充满自信,更要在精神上鼓励自己。演讲者可以用以下积极正面的文字反复暗示、刺激自己:“我的演讲内容对听众具有极大的价值,听众一定会喜欢”,“我非常熟悉这类演讲题材,我一定会成功”,“我已准备得非常充分了”,等等。每次在演讲前暗示自己:我会讲得很好,会讲得很成功,听众会非常喜欢听我的演讲。想象演讲结束,听众掌声雷动的情形。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提纲记忆法

初学演讲者常常把能够背诵演讲稿作为准备充分的标志。背诵讲稿,对于初学演讲者可能是一种必要的准备方式。但是,背诵依赖的是机械记忆,逐字逐句的记忆不仅耗费演讲者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造成演讲者心理麻痹。实际的演讲过程中,一旦因怯场、听众骚动、设备突然出现故障等打断了演讲者的思路,机械记忆的链条往往就被截断,演讲者脑海中会一片空白,导致演讲中断。此外,单纯的背诵记忆,还极易形成机械单调的“背书”节奏,丧失了演讲应该具备的激情和人情。

丘吉尔年轻时也常常背诵讲稿,一次国会会议,演讲中的丘吉尔突然忘记了下面的一句话,他不断重复最后一句话仍然无济于事,最后只得面红耳赤地回到座位上。从此,丘吉尔放弃了背诵演讲稿的准备方式。

对于大多数的演讲来说,我们提倡用提纲记忆法。提纲记忆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就有关演讲的主题、论点、事例和数据等做好演讲笔记,最后整理成翻阅方便的卡片;然后,对笔记或卡片上的材料深思、比较并补充,整理出一份粗略的演讲提纲,提纲注明各段的小标题;最后,在各段小标题下面按序补充那些重要的概念、定义、数据、人名、地名和关键性词句。至此,一份演讲要点的提纲基本完成。在整理演讲材料和编排纲目的过程中,演讲者应反复思考和熟悉了解自己的演讲内容,而在演讲时仅仅将演讲要点提纲作为提示记忆的依据。目光训练法

初学演讲者往往害怕与听众进行眼神的交流,于是出现了低头、抬头、侧身等影响演讲效果的错误姿势。演讲者正视听众,这不仅是礼貌,更是演讲者与听众全方位互动交流的需要。初学演讲者不妨按以下方法来训练:找人与自己对视,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要讲话。或者也可以像我在初学演讲时一样:在早上散步的时候,我经常故意从那些晨练扭秧歌的大妈面前走过,用眼神与她们对视交流,想象在对她们演讲;每次在坐地铁的时候,人群往上走我就看着他们的眼睛往下走,想象如果在对他们发表演讲,我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眼神与他们交流。在“领导演讲智慧特训营”的培训班,我也都要求学员做目光对视训练。平时在台下养成习惯了,上台看听众也就非常自然了。

互动无语练胆方法一:找一个搭档和你面对面地站在一起,看着对方,目不转睛地看。注意看的时候不要说话,不要笑,不要用动作干扰对方,一直看对方的眼睛。方法二:找一个人多的场合,比如会场、影院、地铁,站在众人前面,反复扫视大家。呼吸调节法

适度的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躁、烦闷的情绪。演讲者临场时怯场,可以运用深呼吸法调节:全身呈放松状态,目光转移到远方景物,做缓慢的腹式深呼吸,根据情况做5~10次,甚至更多次。很多运动员、歌星、主持人,他们在上场时也做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心理,这在心理学上叫注意力转移法。原来把注意力放在担心上,现在不过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深呼吸上,以此来让自己放松平静下来。动作调节法

在台上紧张的时候,你会发现浑身肌肉紧绷,这个时候换个动作,会直接减轻你的紧张程度。或者是握紧双拳,握得不能再紧之后放松,这样反复练习,多做几下,身体就会慢慢放松下来。

还有一种“土”办法,有些主持人参加我的培训营时告诉我,刚开始也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克服紧张心理,每当紧张的时候他们就用力地掐自己,能马上分散或转移注意力。专注所说法

专注自己所说的话,就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要演讲的内容上,而不是放在“听众怎么评价我”、“对我形成什么样的印象”上。其实演讲的最高境界就是忘了自己,面向听众,专注所说。

大家都应该见过在街上两个人吵架吧,他们为什么不紧张呢?他们有没有想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他们有没有想万一讲错了怎么办?他们有没有想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呢?我想答案是统统没有!他们不紧张是因为他们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争论对方哪里错了,并且讲得极具感染力,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吸引了无数听众。有时候,演讲也要拿出一点吵架的状态才行。

专注自己所说,其实也是注意力转移的一种方法。我们常常是面对听众说话就会紧张,但平时说话不会紧张,所以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讲话本身,无暇顾及听众的反应,无暇关注听众,自然就会减轻紧张程度。预讲练习法

与前面的几种方法相比,预讲练习法重在多讲多练,积累成功的经验。讲一次不行,讲10次、30次、50次,肯定会越来越能够把握自己。

预讲练习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为了纠正语音,锻炼遣词造句能力,训练形体语言,演讲者可以自撰一个演讲题,或模仿名家的演讲,在僻静处独自演练。林肯青年时期就经常模仿律师、传教士的演讲,独自一个人对着森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

第二种,为了参加正式的演讲比赛或在规格较高的会议上发表演讲,有必要进行试讲。这种试讲最好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充当听众,一则可以模拟现场气氛,二则可以听取亲朋好友的意见和建议。

我本人也经常在早晚散步的时候练习演讲,更多的时候在正式演讲之前,我会在办公室里对着一面大镜子练习。这样能够更好地调整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

大量的预讲练习可以帮助演讲者建立充分的自信,还便于演讲者更好地发挥,避免因准备不充分或不适应演讲环境而引起的惊慌失措。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制订个人行动计划

为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制订你自己的个人行动计划。例如:预讲时你的嗓音会发颤,那下一次开口讲话前,你应该练习深呼吸。把行动计划写在索引卡上,每次预讲前都拿出来看看。第三章 打造吸引力——让你的演讲更动听台上侃侃而谈,台下兴趣索然,你的演讲为何如此乏味?有技巧地设计演讲结构和内容,让昏昏欲睡的听众不仅想听更爱听,使演讲充满吸引力,让你从容掌控演讲!让你的演讲更有“型”

前面说过设计演讲结构的“三要二性”。“三要”:首先要有精彩的开场白,开场白非常重要,一定要有吸引力;然后,中间主题部分会讲几个问题,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要进行总结与回顾;最后是耐人寻味的结束语。“二性”:知识性,就是你的演讲内容要有一定的知识含量,给听众带来启发;趣味性,就是演讲过程中要充满乐趣,比如有意思的故事、创新的形式等,让听众耳目一新,轻松享受你的演讲(如图3–1所示)。图3–1 演讲结构的“三要二性”

按照这样的结构去设计演讲,时刻不忘“三要二性”,我相信这样的演讲一定会为听众喜欢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演讲者,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演讲内容,演讲最初的三分钟都是最重要的。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开场白,它将决定此后你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命运,听众将根据你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来决定是否耐心聆听你的演讲。因此只有独具匠心的开场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住场上气氛,在瞬间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顺利演讲搭梯架桥。开场白的重要性

高尔基说:“最难的是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却又得花好长时间去寻找。”高尔基的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演讲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它的作用如同给音乐“定调”,规定着“全曲”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第二,适当的第一句话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首先我们要分析三个听众关心的问题:(1)你主要讲什么。想了解演讲的内容,是不是我所关心的,是不是我所需要的,是不是我所感兴趣的。(2)为什么要听你讲。说白了,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讲,你所讲的内容是否权威、专业和有效,怎么表现这一块呢?

比如,你在这里干了15年或20年等,这说明你很有经验;

比如,你讲客户的反馈,客户因为你而成长、改变,提升了效率,提高了收入;

比如,你被哪些权威媒体采访过,用第三者见证;

比如,你是演讲所涉及专业的硕士、博士,这种专业度也很有说服力。(3)你讲的对我有什么好处。每个人都关心自己,所以你演讲的过程中,时时要告诉听众,听你的演讲,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这是听众关心的非常重要的三个问题。开场白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就能实现三个目的:拉近距离、建立信赖和引起兴趣。解决三个问题,实现三个目的,就能让听众接下来全力以赴地听你演讲。开场白的类型

奇论妙语式

听众对平庸的论调不屑一顾,倘若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起话题,会立即震撼听众,使他们急不可耐地听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案例

伟大的建筑学家弗朗克·赖特在匹兹堡曾做过一场演讲,他的开场白非常奇特:“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为丑陋的城市。”此言一出,令在场的每一位匹兹堡市民大吃一惊——他们从头到尾都认认真真地听赖特道出个中缘由。据说,当时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匹兹堡市是全美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赖特深知,如果循规蹈矩地像其他人一样开场:“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或者仅仅为了幽默而以一个不相干的玩笑开场,都不会引起听众的注意。他这种不拘一格的开场,一开始就将自己置于听众的对立面,但的确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式应掌握分寸,弄不好会变为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因此,应结合听众心理、理解层次、出奇制胜。再有,不能为了追求怪异而大发谬论,也不能生拉硬扯。否则,极易引起听众的反感和厌倦。须知,无论多么新鲜的认识始终是围绕着演讲主旨的。

自嘲幽默式

演讲者在开场白里也可以提到自己,这同样是一种较快实现与听众沟通的方法。不过,说到自己时,不可与说到听众时用同一种赞美的口吻。可以用幽默的、自嘲的口吻,当然也不必过分,必须让人感到这种自嘲中的乐观情绪和幽默感。使用这种方法,主要考虑听众普遍认为能与他人随便谈论自己的人透明度较高、平易近人,同时,听众会不自觉地产生某种优越感。所以,不少演讲者是以几句谦恭、风趣的自我评论开场,来实现与听众的感情沟通。

案例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通过这段开场白,凌峰给人们留下了坦诚、风趣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脸带笑意,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你们又见到了我。”对此,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从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幽默式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或事例作为演讲的开场白,它能使听众在轻松愉快之中很快进入演讲接受者的角色。但是在使用幽默式开场白时切忌使用低级庸俗的笑话或粗俗的语言。

即景生题式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演讲者不妨以眼前的人、事、景为话题,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带入演讲之中。可以谈会场布置,谈当时天气,谈此时心情,谈某个与会者……你可以说:“我刚才发现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走近一看,又不是。但我们在此已经相识,今后不就可以称为朋友了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作为大家的一个朋友的一点个人想法。”

案例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竣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站在明净的天空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热泪盈眶。

即景生题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还应注意渲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故事式

故事式开场白是通过一个与演讲主题有密切关系的故事或事件作为演讲的开头。这个故事或事件要有人物,有细节;要短小,不然就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令人回味无穷;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案例

一位历史学家在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国与战败国德国的关系时,用了一段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引出正题:1945年,温斯顿·丘吉尔在伦敦机场登上前去参加波茨坦会议的飞机时,一个很有身份的新闻记者忧心忡忡地问他:“首相先生,同盟国会不会在波茨坦犯当年在凡尔赛犯过的错误?”丘吉尔微微一笑,连雪茄都没有从嘴上拿下,答道:“人们可以放心,同样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但会犯其他的。”

演讲者用这样戏剧性的小故事作为引子,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同时这个小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破题,因为他演讲的题目就是“谈盟国与德国的关系”。

故事式开场白容易调动听众的注意力,对语言技巧的要求也比较简单,故特别适合初学演讲者,同时要注意,故事式开场白要避免复杂的情节和冗长的语言。

制造悬念式

好奇是人的天性,一旦有了疑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可以激起听众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听众尽快融入演讲中。

案例

一位老先生在演讲开始时首先向听众提问:“人从哪里老起?”有的人说人从脚老起,有的说人从脑子老起,会场气氛十分活跃。老先生道:“我看有的人从屁股老起。”全场哄堂大笑。老先生继而解释道:“某些干部不深入实际,整天泡在‘会海’里,坐而论道,那屁股可遭殃了,又要负担上身的重压,又要与板凳摩擦,够劳累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屁股先老么?”

这位老先生在抨击官僚主义之前,先利用一个提问制造了第一个悬念,激起了全场听众的兴趣,然后自己答出一个出乎听众意料的答案制造了第二个悬念,使听众在笑声中等待悬念的解开,从而有效地引导了听众的思想和情绪。

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浑然一体。

案例

有位教师举办讲座,这时会场秩序比较混乱,学生对讲座不感兴趣,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完后他说:“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广为流传,又被选进了中学课本。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点问题。问题在哪里呢?等会儿我们再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质疑》……”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演讲即将结束,老师说:“这首诗问题在哪里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么看得见雁飞?既是严寒季节,北方哪有大雁?……”这样首尾呼应,能加深听众印象,强化演讲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引经据典式

演讲开场白也可以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语,为展开自己的演讲主题做必要的铺垫和烘托。

案例

有一次我在演讲培训班上讲课是这样开头:“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说过 ,‘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那么,对于今天我们要提高演讲能力的人来说就是‘上台一小步,演讲一大步’。不开口不知道自己舌头短,不上台不知道自己腿短。要想提高演讲能力,上台开口练习是不二法门。”

我引用名人名言,一下子就让学员们进入了状态,激发了他们即刻上台演讲的欲望。

作为开场白的被引用材料,一般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被引用材料极其精彩,具有相当强的概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2)被引用材料出自权威、名人或听众十分熟悉的事物。

开门见山式

开门见山,用精练的语言交代演讲意图或主题,然后在主体部分展开论证和阐述。这种开场白方式可称之为开门见山式。

案例

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题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演讲:“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静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恩格斯的开场白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演讲的中心论点——马克思的逝世是无产阶级不可估量的损失。

开门见山式开场白适合较为正规、庄重的演讲场合,它要求演讲者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巧问问题式

人们在回答问题之前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为了回答好问题,人们会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开场就提出一个问题,还会使听众思考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问题可以由听众回答,当然也可以自问自答,还可以不答,作为一个悬念留到演讲结束,只要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够了。

要注意的是,所提的问题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还要是与听众相关的问题,又能达到切入主题的效果。切忌问一些不符合现状或让听众反感的问题,也不能提一些非常幼稚低俗的问题,以免适得其反。

开场白的方式多种多样,演讲者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自我宣传,还可以利用各种视觉和听觉辅助工具。开场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所举的方法,使用时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掌握。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下列问题:(1)开场白不能长;(2)如果是稍长的演讲,应对演讲的主要内容做预告;(3)许多人用过的套话不要再用,其他陈词滥调也不要用,假如实在想不到更精彩的开场白,就单刀直入地开场;(4)集中听众的注意力。至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由你自己决定;(5)让听众了解你的讲话目的和内容;(6)使听众对下文产生期待,以一个轻松的玩笑开头,然后进入陈述事实和理论论证部分,你的听众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放松继而开始认真倾听你的演讲;(7)与听众建立互动联系,激起听众的兴趣,尽量使他们放松,完全投入到你的演讲中,演讲不是催眠,你要主动与听众沟通;(8)告诉听众你的演讲与他们的关系,使他们坚信会从你的演讲中受益;(9)与听众一道深入探讨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赢得听众的支持。头头是道才听得懂

演讲内容条理清晰,才能讲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将自己的演讲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可以使内容更加清晰。但是人的思维空间是有限的,内容条数多就会记不清,经验告诉我们,条理越少越好,而且最好控制在三点以内。我自己总结了一个“钻石三点论”,所谓“钻石三点论”就是一般情况下只讲三点。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的注意力最集中的就是前三点。

小贴士易书波的“三开理论”“三开理论”,即是在演讲过程中让听众开心、开眼、开悟。首先应让听众“开心”。我认为学习是件开心的事,很开心地学习,就会热情投入,听众只有在开心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吸收演讲的内容。其次应让听众“开眼”。在演讲过程中只是让听众很开心,而没有让听众开眼,没有学到东西、增长见识,听众就会觉得空洞无聊。最后应让听众“开悟”。在演讲过程中让听众很开心,又很开眼学到东西,增长见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很容易让人打开思路有所领悟,去改变,去创造。

如果演讲内容确实多,有九点要讲,该怎么办呢?那就概括性地讲“三大点”,然后每“大点”后面又有“三小点”:

第一点,小一点、小二点、小三点;

第二点,小一点、小二点、小三点;

第三点,小一点、小二点、小三点。

这样既不会显得内容多而杂,使人产生厌烦的感觉,同时也保证了合理的层次感,条理清晰自然,整体内容有板有眼,更加充实饱满。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钻石三点论”呢?有两点或有六点要讲怎么办呢?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点”的妙用。“几点理论”,就是在演讲中不明确自己讲几条几点内容,而是笼统地说“讲以下几点”。这样就不固定自己的演讲内容,讲两点可以,讲四点五点也没问题。在时间不够用或突然忘记某点内容的时候也可以灵活控制自己的演讲内容,结束演讲时,就总结为“以上几点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所以相比“钻石三点论”,“几点理论”更为灵活,收放自如。但是就条理性来说,“几点理论”没有“钻石三点论”那样清晰,让人印象深刻。

要想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我认为想清楚才能说清楚,想清楚就是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握逻辑顺序,比如可以用“无地人法则”。“天地人”涵盖万事万物,概莫能外,用来归纳总结非常实用。“天”表示时间顺序:过去、现在、未来;初期、中期、后期……“地”表示空间顺序:家中、公司、市场;上、中、下……“人”表示人物顺序:小家、大家、国家;上级、平级、下级……

其他方面:产品、市场、服务;财务、营销、人事……

案例

我们来看一位部门负责人在总结会议上是如何贯彻“天地人法则”的:

大家好,今天我只讲六个字: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翻开重重的历史,我们集团艰辛而成功地走过了六个风雨春秋。在这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挫折,正是这2000多个昼夜,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付出的是汗水,是智慧,从而铸就了今日辉煌的中海油运。

现在,我们集团正面临着难得一遇的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群工部而言,如何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服务好船舶及丰富机关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群工部成立的短短一年里,我们先后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虽然我们员工同专业选手的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在比赛中队员间所展现出的那份勇敢、信心与团结却感染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职工凝聚力的不断加深更令我们感到今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仅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而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软件,那建设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有了船舶劳动竞赛如火如荼地开展、海上图书馆的应运而生、船舶英语培训班的先后成立,加强与船舶的沟通与联系成了服务船舶的纽带。平日里,工作中我们油运职工旰食宵衣,不辞辛劳。作为群工部的一员,我们将为奋战在运输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创造出最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未来,放眼当今中国,是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小处看,对我们群工部而言,则是要以科技化带动人才化,以人性化带动管理化。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创造新的起点以适应社会的变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以同步于时代的思路,令自己永远走在社会的最前端。此时此刻,我们集团像一艘航行在浩瀚大海中的巨轮,乘风破浪,向着胜利的彼岸进发!

在这篇发言中,先是回忆过去发展的艰辛,成就的来之不易;然后是讲群工部目前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最后展望未来,部门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放眼当今的中国……对我们群工部而言”,大到整个中国,小到我们企业部门,其实还可以加上个人的努力,这样就捋出“国家——部门——个人”这样的一个思路,同样是符合我们的法则的。

另外,从演讲的思维和思路上讲,大家也可以从大处往小处说,或从小处往大处说;从里往外说,或从外往里说;从内容说到形式,或从形式说到内容;从不同说到相同,或相同说到不同。

案例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福鸿水果店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开业了!福鸿水果店是几位下岗朋友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是他们的二次创业。“福鸿”这两个字也预示着水果店的生意兴隆,鸿运高照。在此我们向福鸿水果店的开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

水果店经营全国各地的水果,体味着丰富多彩的人生!这些水果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颜色,也各有各的味道!大家看,荔枝最能让人想起天真可爱的儿童,它那柔嫩的果肉多像可爱的婴儿,那乌黑的果核多像孩子的眼睛,我们经营水果店也要像荔枝所昭示的那样诚信古朴,童叟无欺。那晶莹的葡萄多像女人的眼睛,鲜亮而易受伤,必须小心呵护,我们经营水果店也要小心翼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柚子皮厚但果肉鲜美,它告诉我们客户有三教九流,能见到谦谦君子,也会遇到小人。因此我们必须像甘蔗一样宁折不弯、甜蜜热情,还要像栗子一样充实坚定,这样才能像柿子一样走向成熟,像芒果一样收获金色果实!

再次祝愿福鸿水果店生意兴隆,香飘四海,福气高照,鸿运当头!谢谢大家!

这篇发言就是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来定思路的。发言者先从水果入手,讲各式各样的水果,这是形式。接着,又揭示每种水果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对经营水果店、对经商的启示,这就是内容。整篇发言构思巧妙,新颖独特,值得借鉴。高度概括才记得住

演讲观点有高度概括性,听众才容易记得住。比如讲当今中国的企业管理,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那就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当问到柳传志的管理思想时,他却只说了9个字,那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联想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别说9个字就是用90个字也未必说得明白,但是这种有高度概括性的观点更容易让人记住。魅力口才的“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就是“一首歌、一首诗、一个故事、一个笑话、一副对联”。不论是演讲,还是应酬,这“五个一”工程将会使你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平时在这五个方面各准备一个最精彩的,在大多数时候都可以派上用场,会为你加分。

先说“一首歌”,朋友聚会一首歌,同事聚会也用这首歌,客户联欢同样是这首歌。明星都可以一首歌红遍天下,我们也可以一首歌走遍天下。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得意之作,这样一开口就能镇场,增加你的魅力指数,让人刮目相看。

一首歌还不够,万一有人起哄再来一首就麻烦了,所以还要有一首诗。

案例

很多培训场合我都会用一首诗来结尾,同时也勉励大家: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短暂的时光总是让人留恋的,不知不觉三天的时间即将过去,与大家分别之际,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诗的名字叫《今天》。大家知道,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来临,唯一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所以以《今天》这首诗与大家共勉。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今天我爬出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今天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我出生在葡萄园中,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今天我要从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实,这葡萄藤是好几代前的智者种下的今天我要品尝葡萄的美味,还要吞下每一粒成功的种子,让新生命在我心里萌芽今天我的老茧化为尘埃,我在人群中昂首阔步不会有人认出我来因为我不再是过去的自己,我已拥有新的生命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认真地总结昨天,好好地把握今天,一起开创那辉煌灿烂的明天!

以诗歌结尾,把听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将气氛推向高潮,赢得热烈的掌声,效果非常好。

第三是“一杯酒”。酒场是一个建立关系、增进感情、达成交易的地方,单纯地喝酒很没有意思,就需要祝酒和敬酒,以酒助兴,调节氛围。祝酒辞后文会讲到,在此不作赘述。

接着是“一个笑话”。如果场合气氛很压抑,一个笑话就能把气氛搞上来,哈哈一笑,沟通就容易了。

最后是“一副对联”。我在北京工商大学给一些处长局长做培训时说,除了个人工作能力,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结尾时我就送给他们一副对联:上联“关系好,事业成,不成也成”,下联“关系坏,事业败,不败也败”,横批“关系决定成败”。如我为国家电网做“管理沟通”培训结束时,我也送给他们一副对联,上联“沟通好,事业成,不成也成”,下联“沟通坏,事业败,不败也败”,横批“沟通决成败”。在有些场合,对联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比如讲“执行”、“演讲”、“习惯”等,都可以套用这个惯用的对联公式。

总之,语言的高度概括会使你的演讲内容更容易让人记住,把话说得精练,大家自然印象深刻,同时语言层次上一个新的高度。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高度概括的语言要让听众明白,而不是自造一些词而使听众不明白。出新出奇才吸引人观点要出新

只有创造之花才有不凋零的美丽,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就能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

老话新说

同一种商品,换上新包装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

案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裁缝有相同的道理,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培养人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比喻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借老说新

人们对流传甚广的民谣、俚语、谚语等的理解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装”,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而对于听众来说,则会使他们感到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与听众在认识上达成一种新的和谐。

案例

某个演讲者曾在演讲中说:对待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演讲者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稍做改装,便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听众的热情肯定。

破旧立新

顾名思义,演讲中的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言人所未言的勇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能收到语出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案例爱迪生欺骗了全世界——马云在雅虎的演讲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雅虎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中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一些懒得去判断我讲的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他们就可以获益匪浅。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话题吧!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很多人可能认为我是在胡说八道,好,让我用100个例子来证实你们的错误吧!事实胜于雄辩。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他是个程序员,懒得读书,他就退学了。他又懒得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编了个图形的界面程序,叫什么来着?我忘了,懒得记这些东西。于是,全世界的电脑都长着相同的脸,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可口可乐。它的老板更懒,尽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巴西的咖啡香味浓郁,但他实在太懒了。弄点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

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多,他在场上连动都懒得动,就在对方的门前站着。等球砸到他的时候,踢一脚。这就是全世界身价最高的运动员了。有的人说,他带球的速度惊人,那是废话,别人一场跑90分钟,他就跑15秒,当然要快些了。

世界上最厉害的餐饮企业麦当劳,它的老板也是懒得出奇,懒得学习法国大餐的精美,懒得掌握中餐的复杂技巧。弄两片破面包夹块牛肉就卖,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个“M”的标志。必胜客的老板,懒得把馅饼的馅装进去,直接撒在发面饼上边就卖,结果大家管那叫Pizza,比10张馅饼还贵。

还有更聪明的懒人:懒得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懒得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懒得一个一个地杀人,于是他们发明了原子弹;懒得每次去计算,于是他们发明了数学公式;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他们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都懒得再说了。

还有那句废话也要提一下,生命在于运动。你见过哪个运动员长寿了?世界上最长寿的人还不是那些连肉都懒得吃的和尚?如果没有这些懒人,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都懒得想!人是这样,动物也如此。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叫乌龟,它们一辈子几乎不怎么动,就趴在那里,结果能活一千年;它们懒得走,但和勤劳好动的兔子赛跑,谁赢了?牛最勤劳,结果人们给它吃草,却还要挤它的奶。熊猫傻了吧唧的,什么也不干,抱着根竹子能啃一天,人们亲昵地称它为“国宝”。

回到我们的工作中,看看你公司里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一天像发条一样忙个不停的人,他是不是工资最低的?那个每天游手好闲,没事就发呆的家伙,是不是工资最高,据说还有不少公司的股票呢!

我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世界如此的精彩都是拜懒人所赐。现在你应该知道你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了吧!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像我从小就懒,连长肉都懒得长,这就是境界。

马云这个演讲完全颠覆正常的逻辑,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也引起了大家的反思!我相信这样的演讲一辈子都很难忘记,这段演讲被媒体迅速转载,又放大了马云的价值,增加了马云的影响力。如果是按正常逻辑讲的话,我相信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由此及彼

事物是辩证的,问题总有多面性,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或事物发展自身规律性的影响,我们在表达某一观点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当然,坚持和强调“这一方面”是应该的,因为它是正确的、公认的观点,但如果我们顾此而失“彼”,就会妨碍认识的深入和工作的改进,因为随着事物的发展,坚持和强调“另一方面”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如果演讲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认现有观点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并适当强调,就能达到演讲观点深、新并举的目的。

案例

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演讲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新观点,就是“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他说,“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越来越淡化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其突出表现就是身勤脑懒,整天东跑西颠,显得忙忙碌碌,可一旦遇到费脑筋的事,就不肯或不善于下一番工夫去深入思索,因而这些人跑得再勤,也跑不出多大所以然来……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我们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吃得起苦,深入进行理论思维。以往我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能吃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的层次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工作方面,当然,提倡这一点无疑是应该的,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科技企业竞争中,光讲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强调思想上的艰苦奋斗。”

演讲者提出的这一新观点,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深意和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由浅入深

有时关于某一问题已形成结论并被人们当做“定论”广为接受,似乎再也没有思考下去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风景那边独好”。

案例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曾于1971年出版过一本极为畅销的书《始于幼儿园为时过晚》。当时人们普遍认定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学,中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而井深大则把问题再深入挖掘一层,认为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最后得出结论:幼儿园也已经太迟!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刚出生的婴儿具有100亿以上的脑细胞,同没有“接线”的计算机一样。在这样的头脑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是否给予刺激,将决定“接线”即组成头脑的形状的好坏。所谓“接线”在四岁时要完成60%,八九岁时要完成95%,十七岁时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儿时,如果大脑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这虽然不是一个演讲实例,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对于演讲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动作要出新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也是如此。要想使听众对你的演讲“欲罢不能”,就要学会吊听众的胃口:可以在结构上做文章,比如改变顺序、设计悬念等;也可以利用出人意料的反常手法,如借助一些特别的道具或是利用特殊的行为动作等,往往能使你的演讲新颖别致,更为出彩。

别出新颖造气氛

运用某种“动作”可以造气氛。这种气氛能够在特定的演讲现场,使人们产生某种强烈的感觉,为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提供和谐的现实环境,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案例

林语堂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教英文课的时候,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们望眼欲穿。终于林先生来了,夹着一个皮包,皮包里的东西装得鼓鼓的,快要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也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他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课堂变成了茶馆。但学生们并不敢吃,面面相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操一口简洁流畅的英语。开宗明义,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学生们哄堂大笑。林语堂微笑着招呼学生:“请吃!请吃!”教室里响起了剥花生的声音。

林先生登上讲台后打开皮包,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的行为动作是出人意料的,这让学生感到不解。当他用英语大讲吃花生之道,并表达自己的祝愿之后,学生们才“哄堂大笑”起来。这样运用“动作”开场白,充分体现了演讲者的风趣与亲和力,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别出新颖道实情

运用“动作”可以道实情。演讲者走上讲台以后,倘若发现现场的某一现象反映出听众的思想倾向,就可以特意做出一些“动作”,然后加以阐发,道出某种实际情况,以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案例

陈毅当上海市长时,有一天去上海市文联作国内外形势报告,有人认为市长驾到,总得有点气派,就在讲台上铺了一块洁白的台布,又放上了一只花瓶,花瓶里插了几支鲜花。

报告会开始时,陈毅走上讲台,朝台子上扫了一眼,然后小心地把花瓶移到了台下。接着说道:“我这个人作报告,很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就会手舞足蹈。这花瓶放在台上就有点碍手碍脚了,说不定碰翻摔破了,我这个供给制市长还赔不起呢!”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毅的动作,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引起了现场听众的特别关注。再加上他几句简短的话语,不仅显示了当时领导干部实行供给制的现实背景,而且含蓄地批评了一些干部讲排场的不良作风。这样的“动作”开场白,真可谓道出了实情,给与会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启示。

别出新颖明事理

运用“动作”可以明事理。因为“动作”具有直观性,它可以使抽象而深奥的事理具体化、浅显化,所以演讲者一上讲台,就以一些特殊的“动作”作为演示,来阐明某一事理,往往能够给听众以深刻的启示。

案例

一场演讲比赛进入了高潮,一位演讲者上场说道:“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演讲者嗓音甜润,吐字清晰。可在演讲进行中,她突然走下讲台,径直朝场外走去。

台下听众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猜测,继而喧声四起。

喧闹的两分钟过去了,演讲者镇静地回到了讲台上,面对激怒的听众满怀激情地说:“如果对我在演讲的时候离开了讲台上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散,玩忽职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难道就不应该受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人们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演讲者在演讲时离开演讲台,对于听众而言当然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这就难怪台下喧声四起,场面差点失控。而演讲者精心设计这一环节,故意去激怒台下的听众,目的是为了说明“工作时间纪律松散,玩忽职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是不能容忍的事,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而演讲者却没有明说,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不但新奇有趣,还让听众更好地领悟到演讲者的意图,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获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语言要出新

演讲语言同样也要出新,因为新颖的语言,往往能打破人们固定的“文化心态”,从而使听众“语感”猛然扑空,令人耳目一新,让听众得到语言艺术上的享受。

案例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多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不少学生当场落泪。1200名应届毕业生与“根叔”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三个小时内,身着导师服的李培根与他们一一握手、合影,其中的100多名学生还与他拥抱 。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融合在一起,“躲猫猫”、“打酱油”、“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等等,都是李培根演讲中出现的词汇。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第一个把女孩比做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孩比做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孩比做鲜花的则是蠢材。”无论是在交际还是在演讲中,老是说一些陈词滥调,不但显得说话者没水平,还会被听话者排斥。李培根的演讲为什么引起如此反响?学生们为何被感动得落泪?为什么亲切地喊他“根叔”?缘于他的语言鲜活新颖,不但把成语、俗语、诗词等改装活用,使得原本正统的语言变得诙谐幽默,而且引用大量网络用语,与学生拉近了距离,整个演讲变得新意盎然。给你的演讲加点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讲演以及一切的艺术活动中,唯真情,才能够使人怒;唯真情,才能够使人恼;唯真情,才能够使人笑;唯真情,才能够使人信服。”这是我国著名演讲家李燕杰老师所说的话。那么,怎样将这种真情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修辞的力量了。运用比喻增强演讲的形象性

运用比喻手法,或寄情于物,或托物言志,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深思。比喻使语言深刻、形象和幽默诙谐,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能增强语言的抒情色彩和喜剧效果,把精彩的论述与模形拟象的描绘融为一体,既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又能给人以艺术上的美感。

案例

林肯演讲中曾说过:“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把国家比喻成房子,国家分裂就是房子倒塌,让人意识到分裂国家的危害性,维护统一的必要性。运用拟人增强演讲的直观性

在演讲中,恰当地运用拟人手法,可以达到引起听众共鸣和深思的效果;同时,也能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渲染气氛。运用比拟,要抓准被比拟物与比拟物之间的相似点,特别是褒贬色彩要准确。

案例

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讲道:“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马丁·路德·金把美国拟人化,将对黑人的不平等待遇说成开了张空头支票,很形象。运用排比增强演讲的气势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密切相关、结构相似、语气连贯的句子排列起来就叫排比。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可以周全语义,使论述深刻,语意畅达。演讲中运用排比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案例

2008年1月3日,奥巴马在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发表演讲,他连用排比句,气势磅礴,很具感染力:“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每个人都能看上病和看得起病,我在伊利诺伊州就通过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的携手合作实现了这一目标。“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终止所有把工作运往海外的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给美国最值得享受减税的中产阶级减税。“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的主宰。“最后,我会是这样一位总统: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的士兵回家,我要恢复我们的道德地位。我知道“9·11”不是骗取选票的借口,而是使美国和世界联合起来,应对21世纪这个世界面临的共同威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全球变暖和贫困,种族屠杀和疾病。”

运用排比时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生拉硬凑,表达的内容中有并列的部分才能运用,只从形式考虑,有意铺排,则显得累赘,反而影响表达;二是排比句的分句或词组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能颠倒和错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