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论养生抗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1:27:44

点击下载

作者:黄全华、许佳年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颜德馨论养生抗衰

颜德馨论养生抗衰试读:

出版者弁言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系先贤亚圣颜回之后裔,书香门第,家风醇厚。其父颜亦鲁先生为江南著名中医,颜老幼承庭训,随父学医,复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毕业后悬壶于沪上,屡起沉疴,不坠家声。在七十余年的医学生涯中,颜老不仅临床功底深厚,医术精湛,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诊疗特色,尤其是诊治疑难杂病、老年病疗效显著,名扬四海;而且学术造诣颇深,勇探未知,不断创新,著书立说,硕果累累。他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理论,创立“衡法”治则,主持“瘀血与衰老”科研项目,提出瘀血实邪乃人体衰老之主因的观点,并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从事疑难病症的研究,将其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著述20余部。

为了更好地总结、传承颜老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颜老传人和弟子历时两年将颜老的众多著述、学术成就和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整理、编辑,结集为《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出版。其中既有精辟阐述颜老“衡法”治则的《颜德馨论衡法》,又有完整体现颜老临床独特诊治体系的《颜德馨急性热病诊治从新》、《颜德馨内科学术经验薪传》;既有真实记录颜老精湛医术和临证经验的《颜德馨医案医话集》、《颜德馨临证实录》;又有深入解析颜老处方用药技巧、心得的《颜德馨方药心解》;既有生动介绍颜老养生抗衰观点、方法的《颜德馨谈养生抗衰》,又有专门载录颜老珍贵膏方经验的《颜德馨膏方精华》,可以说比较全面展示了颜老七十余年的临床医学成就,内容丰富,分量颇重,价值很高。

明年恰逢颜老的九十大寿,这套《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的出版无疑是献给颜老的最好寿礼。衷心地祝愿颜老健康幸福,医学之树常青!

作为肩负传播中医药文化重任的出版人,我们将以此套《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的出版为契机,陆续整理出版其他国医大师和中医大家的著述、文献,并形成系列,从而给中医药宝库再添加一笔珍贵的财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10月

邓 序

颜老德馨为颜回之后裔,颜回乃孔子之高徒,如果人类也有智慧“基因”的话,颜老便有较高的智慧遗传“基因”,堪称智者。

颜老之先翁颜亦鲁公,得“孟河学派”之真传,颜氏父子传承,则德馨老兄之医学源于有名之“孟河学派”。其后又负笈上海,从游于徐小圃、祝味菊、秦伯未、盛心如等名医门下,深得其传,则颜德馨之医学,根深叶茂,成为国之名医、中医泰斗,乃属必然矣。

颜老几十年来,在中医药学术处于风雨飘摇之时,仍坚守不移,绝不离开临证与心悟,不断进取,力挽沉疴,救人于水火,乃有今日之声誉,则颜老为名副其实的仁心仁术之良医也。

基于上述之根基,乃有《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之作。表面上这是一套医学丛书,但从另一角度看,这是颜氏几十年废寝忘餐之科学研究成果,又是其大半生(颜老必将超过百岁)的心血之作。

也许那些沉醉于西方科学的人士会问,这也算科学研究吗?不错,这不是西方医学所说的“科研”,这是中医学的传统的科学研究模式。

我们应当觉悟了,千万不要事事以西方文化及学术为标尺,而忘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千万不要在“科学化”、“现代化”、“与世界接轨”等漂亮名词之下,晕头转向,把祖宗的瑰宝丢掉,却还说是“创新”!世界医学今天对“流感”很害怕,因为1918年西班牙“流感”流行,引起欧洲2000万人死亡。而在1800年前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早就有办法对付“流感”,再加上明代之吴又可,清代叶、薛、吴、王等温病学家,中医学不仅不怕“流感”,连世界从未见过的SARS也能解决。反观西医方法但凡见高热便给予冰敷,认为如此可以降温护脑,不知此法违背了中医之“治则”。叶天士说:“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中医不在于捕捉病毒之样貌,也不是只知与病毒抗争,而是使邪气不得安生而又给邪以出路,恢复人体的正气,正足以拒邪而愈病。试问那些宜用桂枝汤、麻黄汤治疗的流感发热患者,如果只知冰敷使邪气内伏,邪无出路,其他用药又伤正气,不死何待?希望今后之中医,千万不可以抗生素、激素等为万能,而应重视诵读四大经典,深研各家学说,尽可能不脱离临床实践。那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派各大名著,哪一部不是科研之伟大成果?因此,我大胆地说:《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是颜老“以人为本”的科研成果。何谓以人为本?是靠病人点头而不是靠白老鼠点头才算数之科学研究也。我不反对动物实验研究,但反对一切以西方规则为标准。如颜老《膏方精华》就是目前受到高度重视的“治未病”研究之独特的研究成果。又如对“血瘀”病证之研究,颜老除了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之外,他没有忘记,病机与治法中的传统理论之“血与气”的关系,经几十年之临床历练与心悟,深感于“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气血之论。此足以纠正那些一知半解,只知血瘀而丢掉了“气与血”的关系,犯了丢掉中医之根本而不自知之弊!颜老又根据“气血”之论进一步提出“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为“衡法三要”之首要理论。衡法之研究应当说是创新。

如上所述,颜老假如没有用几十年的时间去读经典,习百家,以及持续地临证与心悟,如果不能利用新的以我为主的实验方法,是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理论的。这不是真正的自主创新研究,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走自己之路以振兴中医之典范也。

据闻《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是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而编撰的,这是出版社发展的又一正确指向。挖掘中医之宝藏以振兴中医,目前应大力发挥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名老中医及西学中之潜能,并发挥有真知灼见之中青年中医的作用,则中医之振兴有日矣,故乐为之序。邓铁涛于广州2009年10月

朱 序

颜德馨教授是当代医林耆宿,“海派中医”的领军人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得到同道及后学的一致推崇。其为人刚正不阿,为学孜孜不倦,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堪称医界德艺双馨的楷模。

海派中医,是与孟河学派、岭南医学、新安医学等著名流派齐名的一个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特别是从20世纪初期以来在全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学术影响力,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海派”二字,既有上海地区的含义,也有更深层次的“海纳百川”之义,这是海派中医的精髓。申江是得风气之先的新兴城市、移民之府,不少名医虽来自江、浙、川、粤等地,但接受了上海的人文熏陶,成为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的大家而乐意定居沪上,百花齐放,织就了海派中医的灿烂图景。

颜老祖籍山东,是亚圣颜回的后裔。1920年出生于江苏丹阳中医世家,尊翁颜亦鲁先生得孟河学派贺季衡先生之传,为孟河学派中流砥柱。颜老幼承家学,负笈海上,受到当时名医大师如徐小圃、祝味菊、秦伯未、盛心如诸先生的钟爱,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奠定了他后来擅治内外大小方脉的基础。颜老广泛浏览与医有关的各种书籍,包括笔记小说、民间传说,无不搜求。至于《内》、《难》等经典著作,更是刻苦钻研;对于其他古典医著,无论医案医话也都广为涉猎。对前贤医家,他特别推崇张从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等数家,尤赞赏王清任的革新精神,在临证中大量吸取了王氏的活血化瘀思想,成为当代以善用活血化瘀而著称于世的一位著名中医学家。颜老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新观点和“衡法”新治则,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法。他还将气血学说运用到人体生命科学研究中,主持“瘀血与衰老”科研项目,提出瘀血实邪乃人体衰老之主因的新观点。此外,他领衔完成的“颜德馨治疗心脑血管病专家系统”、“颜德馨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总结”、“脑梗灵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衡法新药调节血脂功能的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均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

颜老一生为中医事业奔走呼吁,倾注心力。曾多次与我等几位联名上书中央领导人,就中医编制、中医教育等列陈己见,得到领导支持。他深感中医药事业后继乏人,为培植中医中药接班人不遗余力,通过带教进修生、博士生、学术继承人,将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播到全国各省市及港台、国外。1999年又将个人毕生积蓄捐资设立“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2005年正式成立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2008年又积极倡导,精心策划,与老友邓铁涛、路志正、张琪、周仲瑛及我等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立大师传承人才培训班,为培养中医下一代高级人才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颜老虽年近九旬,依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仍然在为中医药事业工作着、思考着,乃吾济众望所归之魁首也。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将出版《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凡八册,囊括颜老一生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公之于众,其仁心仁术,实令人敬仰!一经梓行,必能嘉惠医林、造福人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而弥坚,仁者必寿!故乐而为之序。朱良春于南通2009年10月

路 序

颜德馨先生乃当代杏林耆宿,中医巨匠,为余之挚友,经常以研讨岐黄仁术而共勉。颜公祖籍山东,复圣颜回后裔,尊翁颜亦鲁深得孟河学派贺季衡先生之真传,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中医世家,幼承家学,负笈海上,稍长即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得沪上名医徐小圃、祝味菊等大师青睐,其聪颖善悟,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奠定了其善诊内外大小方脉的基础,乃至成为海派的领军人物。勤求古训,对《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无不深研,博览百家,尤推崇张从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等诸家,以善治疑难、急性病而著称医林。古左丘明《左传》有三不朽之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先生于此可谓德艺双馨,名如其人。

一者,立德。医者,仁术也,必先秉拯厄解民疾苦之心方能悬壶济世。颜公仁和中正,严谨敬业,素以济世救人为己任,从事医、教、研60余年,勤奋工作,孜孜不倦,年届九旬,仍亲临第一线,不问名利,视如亲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询其致病之由,详审谛视,辨证投剂,沉疴立起,医德高尚,医风正派,为人民防病保健,热情服务,深受广大患者信赖和赞誉。为培养中医药接班人更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登台授业,善诱析疑,奖掖后学,正是“诲人不倦”之样板,多年来带教进修生、博士生、学术继承人,遍及全国各省市及港台和国外,为培养中医药接班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者,立功。范文正公尝叹“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斯二者均为济世之举。颜公以中医事业兴亡为己任,倾注全力,奔走呼号。尝谓余曰:“中医后继乏人乏术,吾等必竭尽全力,穷毕生所学以培养之。”为此,曾多次联名上书中央,就中医医、教、研等建言献策。1992年创建上海铁路中医技术中心,经多年精心建设,已成为我国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1999年又慷慨解囊,捐毕生积蓄,成立“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嘉佑后学。近年又不顾年高之躯、颐养天年之乐,在同济大学成立“中医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创建“上海同济大学大师传承班”,为中医培养后学的自主创新、思辨能力、提高疗效等能力,真可谓倾注了大量心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者,立言。在行医生涯六十余年中,于中医内、外、妇、儿、肿瘤等科,精益求精,勇于开拓,不断总结经验,勤于著书立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从事“衡法”治则的研究,于“瘀血”一证更是独辟蹊径,创“久病怪病必有瘀”,“久病怪病必从瘀论治”之观点和“衡法”新治则,据疑难病多见病程缠绵、病因复杂、症状怪异的特点,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凡病之久者,必结而成瘀,这一法则在20世纪80年代主持的“瘀血与衰老”科研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根据《内经》“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和“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理论,将气血学说运用到人体生命科学研究,主张调其血气,令其和平,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重视“脾统四脏,以滋化源”,处处顾护脾阳胃阴,认为“阳气为一身之主”,“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临证运用通阳活血法辨治心脑血管病取得了较好疗效。进而完成“颜德馨治疗心脑血管病专家系统”、“衡法新药调节血脂功能的研究”、“脑梗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颜德馨治疗疑难病的经验总结”等多项科研成果,堪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之典范。著《活血化瘀临床实践》、《气血与长寿》、《中国中医抗衰老秘诀》、《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餐芝轩医集》等,著作等身,尤其注重现代知识,多学科研究,既重理论,更重实践,学用结合,贵在按照中医自身学术发展规律自主创新,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将出版《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囊括《颜德馨论衡法》、《颜德馨谈养生抗衰》、《颜德馨急性热病诊治从新》、《颜德馨内科学术经验薪传》、《颜德馨医案医话集》、《颜德馨方药心解》、《颜德馨临证实录》及《颜德馨膏方精华》八种。全集是其毕生学术思想、宝贵临证经验,以及实验研究精髓之总结,内容翔实而全面,必能启迪后学,嘉惠医林,为中医药学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路志正于北京2009年10月

前 言

健康长寿,青春永驻,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有史以来,人们就殚精竭虑地搜寻长寿秘方,探索衰老之谜。

衰老是无法抗拒的生物规律,但古往今来的资料表明,人类确实还未尽享天年。致使人类过早衰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能延缓衰老?这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医药界悬而未决而又孜孜以求的一个课题。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诸子百家对人生寿夭的哲理认识,到历代医家对养生益寿的精辟见解,都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杰出贡献。颜德馨教授在此基础上,继承前贤,汲取精粹,发明养生抗衰新说,为探索人体衰老之奥秘,揭开了新的一页。

颜德馨教授潜心于气血学说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在于“气血失调,内环境失衡”的论点。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均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在这个论点的指导下,又分别采用具有益气化瘀、理气活血等药物进行了抗衰老研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理论的实质,即“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平衡”,突破了一直认为衰老为脏腑虚损的传统观点,把养生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以气血失衡学说统率各种衰老理论,阐明了气血与长寿、瘀浊与衰老的密切关系,这为揭示人体衰老之谜,探索有效抗衰老药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古老的中医中药,为人类的健康长寿续写了新的篇章,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通过多层次高级专家鉴定,并获全国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医药科技成果展览会优秀奖,还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成《抗衰老——气血与长寿》科教片,在医药卫生界和社会舆论界引起了广泛重视和强烈反响。

鉴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老年人的保健工作,以及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热烈追求,为此,我们编撰《颜德馨谈养生》一书,综述了中国历代中医养生的秘诀,特别在气血与长寿的关系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并以这个观点为指导,根据颜德馨教授70年的临床经验,选编30余种常见中老年病证的治疗方法,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养生学的专著。读者在这本书里可以获得养生奥秘与常见病的治疗秘诀,同时,在理论与防治方法上有所创新,更期盼有助于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保健事业的发展。

养生与长寿、保健与预防是全人类关注的话题,愿读者静心阅读,回味思考,并学会自我养生保健的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颜德馨谈养生抗衰》编委会2009年12月

第一章 中医养生抗衰渊源

我国对长寿之道的探索,从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开始。养生是人生保健强身、防病抗衰的主要手段,在《内经》中就有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几千年来,中医在养生抗衰、祛疾增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老子》之论“归真返璞,清静无为”;《庄子》之论“吹呴呼吸,熊经鸟申”;《吕氏春秋》之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皆为传世不朽之名言。这些论述也对中医养生抗衰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医关于养生抗衰的医理、方药等方面的论著不胜枚举,异彩纷呈。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中医养生抗衰含义

寿享遐龄为千千万万人之美好心愿,古往今来,痴心于蓬莱、方丈、瀛洲,探求不死之术者不计其数。殊不知,人总是要老的。毫无疑问,生的欲望、死的恐惧、病的痛苦、老的悲哀等都是最基本的人性和正常的情感。《尚书·洪范》中所说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与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贪,五曰恶,六曰弱)等说明人生的幸福,并非是财富的占有、名誉地位的获得,而是生命的健康、安宁和长寿。这种观点,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客观规律告诉我们,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规律,人们只能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在生命极限内延缓衰老进程,才能正常享受天赋寿命而“尽终其天年。”

一、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学文献中,有关养生(又称养性、摄生)与寿老(又称养老、养亲)的论述相当丰富。人的自然寿命有多长?如何划分老年人的年龄界限?人衰老有哪些表现和特点?中医学对这些问题都有比较明确的论述。

1.自然寿命《灵枢·天年》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10年为期,进行了论述:人在10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而好走”(流通快速);20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而好趋(走得快)”;30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满盛而好步”;40岁“脏腑经脉皆由盛趋平,腠理始疏,鬓发始白而好坐”;50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而好卧”;70岁“脾气虚,皮肤枯皱”;80岁“肺气衰,言语多误”;90岁“肾气竭,诸脏经脉空虚”;百岁则“五脏皆虚,神气皆去,而骸独居而终”。《素问·上占天真论》也说:“形与神俱,而后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所说的“天年”即是人的自然寿命,又称为“天寿”、“天数”、“天命”。

人的自然寿命——天年,究竟是多少岁?《内经》所说的“百岁”是指大约岁数。我国古代文献也有以120岁为人寿上限的,如《尚书·洪范》有“以百二十岁为寿”的说法。《老子》认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为度。”可见,古代对天年的“数”,一般在100~120岁之间,这个观点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生物学与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寿命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寿命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一般认为,最高寿命是110~150岁。德国老年病学家佛朗克通过对百岁以上老人的调查认为人的最长寿命大致为110~113岁。古今中外,有没有超过此界限的呢?回答是肯定的。据《中国医学人名志》记载秦代的崔文子享年300岁,后汉的葛越为280岁;《历年高僧卒年表》中记载高僧慧昭活了290岁,乐子长活了180岁。《本草纲目》记载唐代何能嗣活了168岁;当代四川老中医罗明山迄今已有124岁。但应当承认,超过120岁上限的,到目前为止,毕竟是少数。然而积极探讨和研究延长人们的寿命,让更多的老年人“沧桑多经人不老,老树春来犹看花”,让他们发挥更多的余热,作出更多的贡献,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2.老龄划分

关于老年的年龄,古人认为以50~60岁为界限。《灵枢·卫气失常》说:“人年五十以上为老。”《素问·上古天真论》对人由壮年到老年的过程作了精要的归纳,它分别以男女的年龄划分。男子以8岁为一阶段,共分8个阶段;女子以7岁为一阶段,共分7个阶段。因此,又称男子八八、女子七七。无论男女,到第五阶段,即男子40岁、女子35岁以后,就由强盛、健壮渐渐过渡到衰弱。它又指出:女子“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八八(64岁)“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明确指出女子的老龄按49岁、男子老龄按64岁计算。鉴于60岁已进入老龄,所以常称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90岁为“耄耋”,100岁为“期颐”。1982年4月,中华医学会讨论通过60岁以上为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这是对我国人口的遗传素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与国际标准也是相一致的。

3.衰老的征象和特点

人到老年,就会呈现出一系列衰老征象。老年人衰老的表现往往先从头面五官等部位反映出来。如鬓发斑白,面焦齿槁,牙齿枯脱,脸布皱纹,两目视物昏糊不清,双耳作鸣,甚或耳聋,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夜不能寐等等。这些从老年人外表衰老体征观察所作的结论,就是“老从上”的老化征象特点。《灵枢·天年》还提到“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脾气虚,皮肤枯”;“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年六十,阴痿(阳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些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勾勒出人衰老的种种征象,而且与近代医学所说老年人的脑动脉硬化、心血管机能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内分泌功能衰减、免疫功能降低、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合成失调,以及性功能低下等所呈现的老年人症状颇相一致。

人进入老年之后,气血渐衰,真阳气少,五脏衰弱,肠胃虚薄,神气浮越,返同小儿,形体虚羸,活动减少,心力倦怠,精神耗短,百事懒于施为,肌肉疲怯,腠理疏松。若风伤腠理,便成大患。因此,老年人发病特点是危若风烛,百疾易攻,发病以脾胃病和时令病最为常见,且多新感引动宿疾。一旦患病,伤及正气,缠绵难愈。

从心理上讲,老年人形体虽衰,但心却自壮。若遇事不能遂其所欲,则多长吁短叹,固执倔强。老年人性格多孤僻,或思念亲朋,常感寂寞,易生郁闷。这些征象和特点,对当今治疗和预防老年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医养生抗衰观点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注意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却是可能的。古人云“人命在我不在天”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持之以恒,重视养生保健,身体就会健康,无病而长寿,人的一生就会充满着乐趣,这是延年益寿之珍秘。

1.养生抗衰必须从青壮年开始

元代养生学家王琏主张从小就应注意养生防老。他认为抗衰须从婚龄、孕育、婴幼、童壮、衰老等环节分别着眼,先天与后天并重,防老于未老之先。他认为父强母壮,精满血盈,其子方能健康长寿。怀孕之后,又须谨守禁忌,避房事,节喜怒,慎劳逸,怡性情,以利胎儿健壮成长。婴儿出生以后,又当依法调护,各有法度,饮食需防偏嗜,举止应守礼仪。前面提到女子35岁、男子40岁已有发堕、面焦,是衰老阶段的开始。实际上,人从28岁以后,便开始从“长极”逐渐向衰老转化。现代老年学认为,衰老是一个多环节的生物学过程,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德国老年学家莱尔(Lehr)曾指出,变老早在20~30岁即已开始,从20余岁的病人退化情况中可以明显察知,这与我国中医衰老理论是相一致的。所以说,养生抗衰当从青壮年开始,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2.养生抗衰的基本观点

影响寿命的因素很多,如禀赋、体质、疾病、情绪变化、饮食起居等。如何去除不利因素,保护健康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呢?自古以来,养生学家见仁见智,各臻其妙。中医传统认为,衰老的主要机理是真阳元精内乏和脾胃气弱,所以,对老年人的摄养特别要强调养性和饮食起居,以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明代医家龚廷贤提出老年人的“五戒”颇有指导意义。“五戒”内容为:老者安之。弗以筋力为礼,广筵专席,何当勉强支陪,衰年之戒,一也;戒之在得,举念浑无去取,家之成败,开怀尽付儿孙,优游自如,清心寡欲,二也;衣薄绵轻葛,不宜华丽粗重,慎于脱着,避风寒暑湿之侵,小心调摄,三也;饮温暖而戒寒凉,食细软而远生硬,务须减少,频频慢餐,不可贪多,慌慌大咽,四时宜制健脾理气补养之药,四也;莫为寻幽望远而早起,莫同少壮尽欢而晚归,惟适性而已,五也。这些都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宜经常实践的养生之道。(1)情志调摄,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又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说,人之健康长寿,关键在于解除各种忧虑与欲念,劳逸要适度,应该保持愉快和安静的情绪。晋代医家陶弘景说:“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其意思是凡能避免大忧愁,大哀思者,必能长寿;人的生命长短,在于自己是否善于保养,绝非命中注定。心地光明,事理通达,少发怒,去烦恼,而跻身寿域是可以达到的。养生先要养心,养心就是重视情志的调摄。老年与青少年、壮年不同,不仅常处于被冷落的心理状态中,而且性格孤僻,易生郁闷,常有嗟叹、烦恼之状。因此,老年人首先要宁心静气,抑制怨怒和欲望。要少担心,少忧虑,少操劳,莫伤气,知足常乐,善于自我修养,自我排解。有位伟人曾精辟指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剂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我国民间也流传着“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所以说,胸怀宽广,性情开朗,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乐观,是健康长寿的妙诀。(2)饮食起居,调节有度“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所以注意饮食调养是养生抗衰的主要途径。这里讲的调养,是指要有节制、有节度。早在2000多年前,管子就曾指出:“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方法就是饮食定时定量,食不可过饱,亦不可忍饥。食物的种类与调和要合理,多吃五谷杂粮,少进膏粱厚味,而且要饭后缓行百步,不宜饭后即睡。这些都是先辈的经验之谈。如能“谨道如法,则长可天命”。古人云:“不服药为中医。”说明古时就不主张随便服药。这里的“中”,有切中之义,对老年人尤宜。老人平素使腹常空虚,则络脉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通,此乃养生之第一要诀。“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也是很重要的。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违背常规地劳心、劳力、劳房。涉及生活起居方面的内容,如居住环境、服饰、睡眠,克服不良嗜好和习惯,与健康长寿是密切相关的。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早就提出“天人相应”学说,非常重视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长寿。科学家认为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的寿命增加10~25年。人生活在自然界的大环境中,往往难以主观选择,但是如何在大环境中创造有益于健康长寿的“小气候”,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养生学家很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改造。住宅的高低、明暗都应适中,不能失之偏颇,而且居屋之干湿、通风与否对养生和疾病的康复也很有影响,居室内部结构和装饰材料,也有其合理的心理、生理和疾病疗养等方面的需要。室内装饰和家具的颜色,与人的情绪、健康不无关联。现代住宅对内外环境的要求为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整洁。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服装宜宽不宜紧,更换衣服要适时,同时要注意衣着的颜色,因为外衣的颜色与人的心情有关,而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参加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使气血流通,筋骨强健。健康长寿,何难之有。(3)却病延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老人如无疾患,不需服药。但人到老年,气血阴阳,五脏六腑,都处于衰退失调状态,一旦得病,便诸症蜂起,且易成慢性疾病。所以说,疾病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欲长生,必先却病。老年之人,最易招致邪犯,一旦老年气化不力,血行不畅,邪气易聚易散,若及时地消除病邪,则有利于健康长寿,对于时行疾病及急重病尤须如此,切莫延误治疗时机。临证要求,从流溯源,探其由来,审其变迁,斟酌尽善,胆欲大而心欲细,时时注意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方保无虞。

第二节 中医养生抗衰学说的渊源

一、道家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道家的抗衰学说,是在继承老子、庄子学说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理论,掺杂了神仙方术而成。道家人士崇尚神仙方术,以求修道成仙、长生不老为目的,因此《汉书·艺文志》称他们为“神仙家”。虽然“修道成仙”均告失败,但探求“长生不老”之术仍是他们的强烈愿望。他们在具体的修行理论、养生健身方法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道家养生秘诀

道家养生抗衰的鼻祖,当推老子。老子名叫李耳,据《史记》记载,他是一位活了167岁的隐君子。他所提出的“自然无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观点,成为道家养生理论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道法自然,顺应天命

道家承袭了古代人类敬畏自然、崇拜天帝、尊仰日月山川之灵和魂的传统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的理论。他们所说的“道”,主要指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他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要在大自然中生存,就必须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就是遵循了这一规律;人要延长寿命,也应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

道家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靠自然界中的精气维系生命。所以,人在自然界中,一切都应顺从自然界的安排,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有日月阴阳之分、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人有生、长、老、死的演变,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老子把人生之途归纳为三种类型: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天赋敦厚,因而长寿,称为“生之徒”;有三分之一的人,由于禀赋薄弱而中途夭折,称之为“死之徒”;另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禀赋敦厚,可以长寿,但他们自恃富有,“不吝其财,席丰履厚以养”,或服食药饵,企求长生,结果反“动之于死地”。这就是不遵循“自然之道”的结果。这一观点,为中医养生抗衰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原料。

自古以来,因不知护养或护养不当而伤身的例子实在不少,所以保养性命以达长寿,顺应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说的顺应自然,是要顺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顺四时而适寒温”。正常的四季气候变化,人们必须顺应,同时像“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的异常恶劣气候变化,更应顺应。这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方能做到,而免生大病。人顺乎自然界的四季阴阳变化、寒暑交替环境,才能健康无病。人只有顺乎自然之理,顺应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也就是必须认识和掌握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按其规律养生,才有益于健康。这种顺乎自然的养生,目的就是保护生机。(2)清静无为,其要在啬

道家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原则是“清静无为”,注重在“啬”字上下工夫。这里的“啬”就是保全的意思。“致虚极,守静笃”。“极”与“笃”同一含义,均指极度、顶点。“归根于静”,即在清静中使人回复其原始本性。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不妄动,包括好静、无事、无欲等。他们认为,人心本是清净明澈的,养生保健,修道延寿,首先要遵循“虚”、“静”的原则。如果不以清静为原则,不以无为作约束,必然导致心智迷乱闭塞,即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失味),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家虽然主张清静、虚静,但非绝对地静而不动,木然不动的静,而是静中寓动,动中寓静,动静结合。《老老恒言》说:“静时因戒动,动而不妄,亦静也。”这一动静结合的思想,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劳逸结合”。道家在“清静无为”养生保健的基础上,其要诀在老子提出的“啬”。他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家认为,“啬”可以令神完备,精气充足,使精、气、神三者充盛不衰,就能“固其本源而生不息,安享天年”。提出精、气、神是人生三宝。精、气、神三者又互根互生,三位一体,而“全精、全气、全神”是长生久视的必要条件,要保持全精、全气、全神,就必须啬精气而完神。因此“啬”成了道家养生抗衰的秘诀。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生命存亡的根本。清静养神始于老庄,清静养神能使机体生理功能正常,抗病力增强,不易罹疾。其道理在于清虚静定以养神,可少费神气,使目以充,故寿;躁扰不安以耗神,催人衰老而易夭。老庄提出的清静以养神,并非叫人无所事事,而是教人“少私寡欲”,就是说尽量减少各种贪欲。这样,透过清静的功夫,才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才能专心致志,思考问题,对事物作出适当的反应,表现出极大的智慧。清静以养神,也并非叫人心如死灰,什么也不想,而是主张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同时,只有在清静的基础上,动静结合以养神气,才利于健康长寿。(3)倡导诸法,企求长生

道家以精、气、神作为修炼养生、抗衰强身的核心,并提出许多方法,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服食药饵。这是由先秦的神仙方术演变而来,是道家的一贯主张。由于道家对神崇拜、仰慕,传播了许多关于神仙生活图景的描述与传说。从崇拜到追求,道家方士们或寻找名胜仙山,或寻觅神药仙方,或烧炼仙丹,以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在道家诸多方士中,精于医道、熟识药物的人较多,他们为寻求长生不老方药,耗费了大量精力和财物,创造了许多服食药饵却病延年的方法。在《曜仙神隐》中提出,人在中年之后,精神衰惫,需晓“扶羸济弱之理”,可用药食辅助。如“服食茯苓,不饥渴,除病延年”;“服食萎蕤,导脉气,强筋骨,治中风,久服延年”等。后世用药物进补养生延寿,即由此发展而来。如清代医家沈金鳌特别推崇药饵及食疗以养精,他创制的“遐龄万寿丹”,用青绢袋盛之,怀于肚上,常令温暖;内服“五老还童丹”,可起养精益元之佳效;“神仙既济丹”专补诸虚百损,聪耳明目,开心定智,强阴健阳,延年益寿;“补天大造丸”专能壮元阳滋肾水,有天地交泰之妙,乃滋阴补阳之圣药,久久服之,并能延年益寿;等等,不一而足。

②吐纳导引。道家提倡的吐纳导引,亦即现代所说的气功。道家把“静功”称之为“性功”,旨在修炼情性,以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要求,使得“神完,气足,精固”。丹经中称之为“练己”,庄子则称之为“心斋”,以后的“定观”、“内视”、“意守”、“睡法”等皆出于此。动功由导引发展而来,如老子的按摩法、华佗的五禽戏(以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引挽腰体,动诸关节,既以除疾,也利手足),又如太极拳、八卦掌等皆源于动功。道家还特别重视用呼吸锻炼各种吐纳法,如服气法、闭气法、调气法、六字气诀、胎息法等。道家所倡的胎息法,是不以鼻口嘘吸,其方法是“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维细细,纳维绵绵”的咽气、闭气呼吸法。道家所倡导的吐纳导引,其要求是“虚其心,实其腹”,并把精、气、神作为核心,创造出行下丹田之意守的“练精”、守中丹田的“练气”、守上丹田两眉之间的“练神”,明确指出,吐纳导引,旨在修练精、气、神。

中医历来把气功作为练精、练气、调神而达精足、气旺、神全的养生方法。气功调摄养生法,是充分发挥练功者的主观能动性,以综合性地进行意识、呼吸、按摩和肢体运动等训练为其特点,以动作姿势、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识的调整为基本内容。气功调摄养生法历久而不衰,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但可以防病治病、增智益寿,还可以涵养道德、陶冶性情。我们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它、利用它,为人类的健康保健服务。

③炼丹修仙。炼丹修仙,曾被道家看作是登道成仙的最基本手段。道家所称的丹,有内丹、外丹的分别。外丹,即是用铅、汞、黄金之类的药石,按一定比例配制后,放入丹鼎炉中烧炼,使之产生化学反应、升华,制成“金丹”。认为服用这种“金丹”能练人身体,而令人“不老不死”。受此影响,历史上因服食此类“金丹”而丧生者为数不少。如唐代就有六个皇帝服食“金丹”而中毒死亡。由于道家炼服“金丹”不能达到抗衰老求不死的目的,因而又提出修炼“内丹”的方法。所谓“内丹”是借喻外丹烧炼的技法,把人的身体看作为炼丹的鼎炉,以体内的精、气作为药物,以神(意念)为火候进行修炼,使精、气、神三宝凝聚不散,致成“内丹”。实际上,“内丹”修炼是集静养、吐纳导引诸法之大成的方法。

道家的《丹诀》有“水火交,永不老”的说法,后世医家如清代薛雪大加赞赏,认为是长寿之秘诀。所谓水火,系指心肾,故“水火交”即心肾相交之意。对于其实质,道家的《契秘图》曾有清楚的解说,明确指出了肾精与心血的相互作用。薛氏认为欲求水火相交,“无非寻常日用之间,心欲宁,肝欲和,肾欲实。心宁则神清智慧,肝和则气畅血调,肾实则精充志强。”这些理论对当今养性延年仍是十分重要的。

④房中补益。古代房中术扎根于中国古代特殊文化的环境中,它同古代医学、养生学、神仙思想、哲学认识等都有关系,并且很可能还同古代先民的“种子之术”有关。先秦中原诸子中的道家虽然未涉及房中术的具体方法,但从不同角度探讨“保精”与生命健康长寿的关系,开始确立了房中术的指导思想和一些理论依据,但深入推动这一领域探讨的是秦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养生家们。他们将先秦房中抽象的“节欲”发展为阴阳学说指导下的性关系和性卫生的“中和”、“调和”理论。这一变化,对以后房中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几乎成了以后所有房中流派共有的原则。

古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一向重视房事的调谐养生,据文献记载,他们都强调节制房事,认为和合阴阳,只要交接有道,则可享人伦而达情性,保精气以臻康寿,这些理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2.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道家有关顺乎自然、却病延年;少私寡欲,恬惔为上;专气致柔,以静为正等养生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抗衰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历代的抗衰学说都是在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内经》所论的养生之道,多是对老子学说的发挥,所以又称为“黄老之学”。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其生命活动,必须顺应自然。也就是“循天之理”的意思。《内经》将这个观点发展为“天人相应”的学说,明确阐明了自然与寿命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的得道,就是掌握自然界的规律。明确告诉我们,只要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就能却病延年。

道家极力主张“恬惔”,要求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伤身损寿之根。一切得失、福祸、穷通、夭寿皆无足以扰其心,就能身心泰然而益寿。《内经》据此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后世医家和养生家们不断加以发挥:晋代葛洪主张“含淳守朴”、“无欲无忧”;唐代孙思邈极力提倡“少欲”;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也著专篇《远欲论》。可见,清心寡欲也是长寿的关键。

道家还特别强调柔和静,提出柔和之气在体内最富生机,就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生机盎然、朝气蓬勃。道家要求人们练就这种柔和之气,以维持人体旺盛之生机。这种气《内经》称之为真气,后世又称为元气。要练就这种“气”,道家主张柔静,提出“清静为天下正”。这种观点也成了后世静气功的理论根据。因为心身的过度活动,形神劳倦是致病因素之一,也是人们不能获得长寿的重要原因。养生学家提出“虚静”气功锻炼,以便借此消除疲劳,并使脏腑和机体的创伤在“虚静”的内外环境中自我修复。

综上所述,道家抗衰在理论和方法上虽然有些内容带有神秘的色彩,甚至有迷信的成分,但是他们在探索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奥秘中,在抗衰、养生等方面具有辩证法的内涵。他们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对养生抗衰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儒家养生秘要及其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儒家学说是由孔子所创立,是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先秦时期最主要的学派。他们宣扬仁、义、礼、乐,以“仁爱”为立身核心,以“中庸”为行为准则,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种伦理道德观念,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思想武器,而且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代名词。虽然儒家学说不专以长寿、抗衰为主,更与“崇尚清静无为”、专事神仙修道的道家有极大的不同,但他们所提倡的修身养性、追求人生自我完善的道德行为,均蕴含着抗衰老、求长寿的养生基本原则和方法。

1.儒家的养生秘诀(1)修身养性,仁寿相兼

儒家创导的“仁爱”、“中庸”等伦理道德观念,既是他们自我完善的核心内容和行为准则,又是修身养性、抗衰老、求长寿的重要内容。

孔子所说的“仁爱”思想,包含了孝、悌、宽、信、敏、惠、俭、恭、谦、温、刚、毅、勇等道德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把自我完善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人要“忠恕”,待人应“宽厚”、“宽容”,施人以恩惠。处事应刚毅、果断,处世应守信、谦虚,不一味追求功名利禄。生活应节俭,不奢侈浪费,待别人须恭敬有礼等等。从这些方面进行自我修养,就可达到“仁者不扰”,“君子坦荡荡”的思想境界。一个人若能做到无欲无求,不贪求名利、富贵,内心自然就会淡泊,就能清静和平,无忧无怨,“思无邪”。儒家提出的“仁者寿”的观点,反映了修身与长寿的内在联系。

养心与修身是紧密关联的,在修身的同时,也包含着养心。如《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在提倡“仁爱”修身的同时,还以“正心”、“收心”、“养心”来追求自我完善。为了更好地养心,还倡导以“心斋”为代表的气功养心法。所谓“心斋”,即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神),气也者,虚而持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其意是通过摒除一切杂念,意念守一,呼吸细长,耳不听闻,只有心能感觉,进而使神、气合一,让自然之气随呼吸而出入,进入一种清虚、纯静的境界。崇尚自然天地之气,用绵绵细长的自然呼吸方法,不加任何主观意念去控制干扰。虽然这种“心斋”气功简单、平淡,但它能起到养心的效果,也可用于自我锻炼,达到养心、长寿的目的。

儒家除修身养性外,还主张养老、尊老。孝悌,是“仁”的内容之一,也是儒家倡导的道德行为规范。他们强调孝悌,竭力主张对父母长辈不但尽心奉养,而且要十分敬重。由于这一孝道的推行,社会上形成了以孝为重,以不孝为耻的风气,因此出现了许多有关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健康保健的专著,对后世的老年学、老年医学,以及养生抗衰等,均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庸”是儒家的思想和行为法则的准绳。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待人处事,做到不偏不倚,“允执其中”,审时度势,灵活变通,不能太过,也不要不及,并用“礼”作为衡量太过与不及的标准,用“礼”来约束自己,以行“中庸之道”。由此观之,“中庸”的观点,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如饮食、起居、情志、劳作、活动等方面,不要太过与不及,而应适度、相宜。从总体上说,这种自我调节方法,目的在于调和气血阴阳,使机体在与外环境适应的同时,保持并调节内环境的平衡,是儒家养生之道的根本方法,对抗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儒家的修身、养心、孝悌、中庸中,他们所主张的“仁”已远远超过《说文解字》所说的“仁,亲也”的意思。从抗衰角度看,已属于致寿之道。后世对此引申发挥,作为抗衰的重要论述和手段。《春秋繁露》说:“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且多且治。”《孔子家语》亦说:“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乎。”这些“仁者寿”的论述,对后世养心修身求长寿有重大影响。如唐代孙思邈提出的“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就是通过道德修养以节制情欲,求得长寿。所谓“撙(抑止)节”,即分为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被称为养生长寿的十二少撙节法,延传至今,仍被养生学家们重视和采用。(2)重礼和节,养生延寿

儒家提倡的“礼”虽然并不专为抗衰延年益寿而设,但其中许多内容却包含着深奥而实用的养生延寿方法,因此,它已成为儒家养生流派的一部分。《论语》全书提及“礼”有75次之多,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礼的产生,始于氏族社会,其范围涉及制度、仪节、习俗等。儒家所强调的“礼”,除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复杂的礼节仪仗外,还广泛涉及日常生活的要求和规定,如饮食卫生、生活起居、情爱优生等,成为儒家养生延寿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①饮食卫生之“礼”。孔子强调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指食品要选择精美,烹饪加工要讲究方法,以求丰富的营养和易于消化吸收。即使是普通的鱼、肉、蔬菜、瓜果,只要原料新鲜,加工精细,烹饪得法,也可成为美味佳肴,既富于营养,又有益于健康。孔子提出“七不食”,即“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七不食”对食物的质量、加工、佐料以及进食时间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儒家还强调饮食要有节制,不过量,切忌暴食暴饮等。如《论语》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不多食”、“食不语”、“长幼异食”等戒语均是我国最早有关饮食卫生方面具体而详细的记载,对食养、食疗都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②生活起居之“礼”。儒家对日常生活中的睡眠、衣着等均有规定和要求。如在睡眠姿势上,“礼”的要求是“寝不尸”、“寝不语”,即在睡眠时,不可采取仰天挺尸状的姿势,并且不要讲话,应静静地安然入睡。后世由此总结出一套延年益寿的“睡功”。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的睡诀:“相传希夷安睡诀,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儒家规定的这种卧姿,即习俗所说的“卧如弓”。这一卧姿已被近代医学研究证实对养生延年有作用。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还对“寝不语”作了简要说明,“寝不得语言者,言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其意是说,卧而言语发声,有损于五脏之气,有碍于健康。

在衣着方面,儒家提出“居不容”的观点。所谓“居不容”,就是指在家时,不必像待客那样穿戴得衣冠整肃,可轻裘缓带,悠然自得。按照儒家“礼”的要求,在朝见君侯、晋谒卿相、待客访友、出门办事时,必须衣冠整洁、端庄,不可粗服乱发,不修边幅。但在家休息时,则可宽衣解带,免冠披发,闲庭信步,不必一味守“礼”。同时还主张,家居“必有寝衣”,寝衣应以素净、淡雅为佳,不可用鲜艳华丽的紫红色等,而且要宽松自然。在夏季应穿容易透汗的葛布衣衫,冬季则穿能保暖的厚衣裘皮。凡此种种皆是顺四时而不逆卫生之道,而且均符合现代衣着卫生要求,对养生有积极的意义。

③情爱、优生之“礼”。儒家“礼”的内容还涉及生活中的情爱婚娶、生育等方面。《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说:“食色,性也。”比较客观地提到男女间的情爱,夫妇间的正常感情。情爱婚娶、繁衍后代大事,如同饮食、呼吸一样,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部分。因此,儒家并不主张禁欲,但是他们又强调男女夫妻间的情爱不能过度,而应节制,尤其是年轻夫妇,不宜纵欲。告诫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养生抗衰,应在年轻时就开始注意。儒家既反对禁欲,又反对纵欲。这样,不但能调和阴阳之气,和谐情感,而且还能护养精气,有益于身心健康,以利长寿。这也是符合现代性卫生观念的。

在婚姻嫁娶上,按照儒家“礼”的规定,不准近亲结婚,甚至不准同姓结婚,这对优生优育极为有利。孔子曰:“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又说:“娶妻避其同姓。”如果违背此“礼”,则列为非礼之举,实为大逆不道,这无疑有利于优生优育,实质上也有利于养生抗衰老。(3)演习六艺,调养情性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向学生讲授“六经”之余,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六艺”的教练演习。通过“六艺”演练,动则以疏通筋骨、关节,和养气血,使气血畅流平衡;静则调养情性,陶冶情操,保持身心舒畅愉快。这些均有益于健康,延年益寿。所以“六艺”的演习,也是儒家养生抗衰的具体方法。

所谓“六艺”,即是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艺。在一般人的眼里,儒学之士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他们并没有看到“六艺”对这些儒学之士的健身作用。孔子就是一个身高九尺六寸(折合现代公制1.91米)的高个子,臂力过人。郭沫若称他为“千斤大力士”,享年72岁。在当时能活到古稀之年,可称为长寿,这与他重视习练“六艺”不无关系。“六艺”中的礼,有许多形体活动,繁复的叩礼朝拜,种种挥袖弄舞,拱手躬身的礼仪动作,无论朝见君主帝王、晋谒将相大夫、祭拜列祖列宗,还是叩见父母师长、会见至亲好友,均分别有各种礼仪,因此需经常演练,乃至熟习。每日演练,犹如舞蹈操行,全身活动,疏通筋脉骨节,使气血流畅平衡,有益于健康长寿。“射”是“六艺”中之一艺,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技艺。孔子经常教授其弟子练习射箭技术。《礼记·射仪》记载,孔子在曲阜城郊瞿相园练习射箭时,围观的人极多。孔子的弟子也善于射技,当时这项射箭技艺十分流行。它可锻炼臂力,运动全身,可见“射”术是一种的有效方法。“御”即是驾驭车辆技艺,是儒家“六艺”中一项必修的技艺。孔子及其弟子,均有一手熟练的驾车技艺。驭车是一项比较剧烈的运动,纵然是驾驭牛车,也需活动全身,着力运动。因此,儒家的“御”是一项健身运动。除礼、射、御外,尚有乐、书、数三艺。这三艺虽不属于体育锻炼,但属于练性养心,自我修养的方法。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儒家的“六艺”确能达到健筋骨、和气血、调养情性、怡神养心的养生抗衰目的。

2.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影响

儒家的养生理论基本上属于道德的范畴,它对中医抗衰学说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儒家首先阐明了道德修养与寿命的关系,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它要求人们“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他们倡导的“仁”,还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说,善养生者,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重养德。孔子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就是说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唐代孙思邈指出:“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也。”这是对“仁者寿”的最好注解。司马迁说“精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生则足”可说是对“智者寿”的发挥。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心神愈用愈灵,用神即脑力劳动,也可以说是智者善于用神,直至古稀之年,仍能神清智聪,老而不衰,才能做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儒家提出的衣食住行与抗衰的关系,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并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