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01:45:05

点击下载

作者:《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编委会编写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指导试读:

编写说明

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11月10日发布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并明确了两类技术考核的内容。内服方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内容及特点,与擅长治疗的病证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等。外治技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外治技术内容及特点,与其使用的外治技术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擅长治疗的病证诊断要点、外治技术操作要点、技术应用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者措施等。由此可见,《暂行办法》表述的考核内容非常笼统。

作为中医药行业唯一的专业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一直在关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的考核情况。为了解决目前考核内容过于笼统的实际问题,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指导》。

首先,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包括电话咨询、微信沟通及现场交流,征求了中医药方面的教育专家、命审题专家、临床专家及行政管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理清了编写思路,即强调中医基础知识、诊断技能、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安全诊疗,内治法与外治法并重,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次,我们认真研究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力争将所有考核内容囊括进来。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扫码,将中药饮片图片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对中药饮片形成直观的认识;同时用视频方式对《暂行办法》进行了解读,以使读者能正确理解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办法。

本书遵照《暂行办法》规定,将考核内容进行了细化与扩展,充分考虑了其导向性、实用性,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考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虽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专家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是极其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对参考人员的医术专长进行客观评价还需较长的时间摸索,因此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参考人员在使用此书时,积极反馈使用意见,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改,进一步提高。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年8月扫码看视频《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解读上篇基础篇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理论体系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积累,形成了理、法、方、药及各种治疗方法齐备、临床疗效显著的科学知识体系。细目一 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的概念

所谓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源于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中医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二)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等方面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的基本观点。(1)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2)形神一体观: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结合与统一,即“形神一体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其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例如,春夏季节,阳气发泄,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机体以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之阴阳平衡;秋冬季节,阳气收敛,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既可保证人体水液代谢的正常,又能保证人体阳气不过分地向外耗散。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等,都说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相互统一的关系。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不仅有生物、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每个人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人际关系、婚姻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环境因素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与协调平衡。细目二 辨证论治(一)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即疾病的简称,指人体因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导致的异常变化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二)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亦称“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1.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的不同,则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或是辛凉解表,给予适当的治疗。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中医认为,同一种疾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因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治法就各异。“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中医治病重在“证”的区别。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细目一 精气学说的概念(一)精的概念

精,首见于《老子》一书,书中云:“寂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指充塞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又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二)气的概念

气是精的存在形态,如《管子》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可见“精”与“气”同义,指一切细微、精粹的物质,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故《易经》将气直接称为精气或精,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的物质,其运动变化推动和促进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细目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由精气所构成,万物的发生、发展、演变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气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无形”和“有形”。所谓“无形”,即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因用肉眼看不见,故称其为“无形”。所谓“有形”,即精气处于和合、凝聚而稳定的状态,指无形之气以聚合的方式,形成各种占有相对固定空间,具备并保持相对稳定形质特点的物体。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精气,凝聚于一体,结构紧凑,形态稳定,相对静止,一般都可以用肉眼看清其性状或推测出具体性状,凡此种种物质,都属于“有形”之列。

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的原始物质。故《论衡·自然》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二)精气的运动变化

精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精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升降与出入是精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反映和结果。《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生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天地阴阳二气的升降相因,氤氲交感,才形成了整个宇宙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中介,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接联系的要素,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对立双方统一的环节。

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精气成为天地万物的共同本原。因此,天地万物虽是相对独立的物质实体,然其并不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无形之精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它既能渗入于有形的物质实体,并能与已构成有形物体的精气进行各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的感应、交换与转化。精气就成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感应的中介物质。(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精气学说认为万物的本源是精气,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所构成,生命过程就是精气的运动过程。新生命的产生,乃是由于精气凝聚而成,同时,精气亦维持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故精气一旦离散,则生命活动亦随之终止,人之生命始于精气之聚合,而终于精气之散失,说明了生命过程的物质性。细目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指贮藏于脏腑之中有形的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精气和清气。它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与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对中医学中精是人体生命之本源,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人体诸脏腑形体官窍由精化生、人体的各种机能由气推动和调控等理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理论融汇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其中,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人类为自然万物之一,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化生之源;运行于宇宙中的精气,充塞于各个有形物之间,具有传递信息的中介作用,使万物之间产生感应。作为哲学思想的精气学说渗透于中医学,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成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强调其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精气中介理论的联系观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细目一 阴阳学说的概念(一)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1.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代表两个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属性,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2.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学说,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阴阳属性及变化规律,从而认识和把握自然界事物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和发生发展基本规律的学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天气轻清在上故属阳,地气重浊在下故属阴;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以动静而言,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属阳,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属阴。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一,阴阳的可分性,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其二,阴阳的相互转化性,即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病变寒热性质的改变,使证候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细目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客观上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矛盾的。如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以及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等,皆具有相互对立之属性。2.阴阳制约

阴阳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如《类经附翼》所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这是说阴阳的任何一方过于强盛,常可抑制对方,使之衰弱,或任何一方由于虚弱不足,常可导致对立面的相对亢盛。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再如阳邪亢盛则阴液受损,表现为“阳胜则阴病”,阴邪亢盛则阳气被抑,表现为“阴胜则阳病”;如阳气不足可出现阴寒的相对亢盛,“阳虚则阴盛”,反之,阴液的不足可出现阳热的相对亢盛,“阴虚则阳亢”。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1.阴阳互根

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而不可分离,每一方都以对立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2.阴阳互用

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素问》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如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气为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有助于血的生化和运行;血能舍气、养气,血可资助气以发挥其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相对物质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阴阳关系。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就是因为阴阳双方相互为用关系失调而致。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滋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就人体而言,其互根互用关系,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相对功能之间、脏腑组织与功能活动之间等方面。(三)阴阳交感互藏

阴阳二气的升降运动而引起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1.阴阳交感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阶段),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和变化。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2.阴阳互藏

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以上下而言,上为阳,下为阴,但上中有下,下中寓上。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藏一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二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以阳为根而化。若阳中无阴,阴中无阳,就变成“孤阴”“独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双方会失去相互资生与促进的联系。三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四)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量变之中,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基本形式为:①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是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体现;②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体现。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物质与功能之间、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过程,都是处在互相制约、互相消长的动态变化之中的。(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阴或阳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若“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需要阴阳依存的内在转化关系,以及事物变化“物极”阶段转化条件。事物转化的条件是各种各样的,随着事物的不同,其促进转化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也各不相同。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孤立与静止不变,它们之间相互联系。阴阳对立互根,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所存在的固有属性,而阴阳消长转化,是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运动变化形式。在一定限度内,阴阳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消长运动可以由量变产生质变,从而形成阴阳转化,这就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全部内容。细目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切组织结构既彼此相互联系,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可运用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做具体分析。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部位与结构的阴阳属性:就人体的部位与组织结构来说,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体表中之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则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具体到每一个脏腑,则又有阴阳可分。这些阴阳属性的划分,主要是由脏腑组织所在的位置、生理功能特点等所决定的。(2)气血津液的阴阳属性:根据气是无形的物质,具有推动、温煦作用,血是有形的物质,具有滋养、濡润作用,则气为阳,血为阴;在气中,则卫气为阳,营气为阴。至于津液,则津清稀而薄,故属阳;液则稠厚而浊,故属阴。(3)经络循行的阴阳属性:就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而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只有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腹部。(4)组织结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人体各部位、各种组织结构、各脏腑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讲,则胸属阳,腹属阴。同样,五脏阴阳属性,若以上下来分,则心肺在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又称“至阴”)。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脾为至阴。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说明机体的防御功能:阳气在外,具有保护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外卫机能。阴精在内,是阳气的物质基础,为阳气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2)说明脏腑的功能活动:在脏腑生理功能方面,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每一脏腑中又各有阴阳,凡属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脏器和精气则属阴。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正是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生命的进程。(3)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意义:中医学在生理上强调阴阳相互协调和平衡。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二)在病理方面的应用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六淫邪气中,寒、湿、燥属阴,风、暑、火属阳;从内外言,外感病因为阳,内伤病因为阴等。2.阴阳盛衰的病理表现

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和消长关系失调而导致的寒热虚实病理变化。(1)阳胜则热:指阳热亢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产热过剩或散热不利之病理状态。如急性热病初起,发热面红,体温可达38℃以上,甚至高热、烦躁。阳热偏盛则灼耗阴津,故热病常见口渴喜饮、便干溲少等津亏液少的病理表现。(2)阴胜则寒:指阴寒内盛,功能抑制或障碍,从而导致阴寒水湿病邪积聚,机体热量不足等病理状态。如受寒饮冷,寒邪直中于里的病证,可见腹痛、腹泻、怕冷、喜热等症。(3)阴虚则热:指阴液(包括精、血、津液)亏损,阴不制阳,导致相对阳亢,功能虚性亢奋,从而出现低烧、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病理表现。(4)阳虚则寒:指人体阳气虚损,全身性功能衰退,阳不能制阴,阴相对偏亢,从而出现热量不足的虚寒性病理状态。(5)阴阳互损及转化:指精与气或气与血之间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致的虚实病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常导致对方也不足,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两虚”,此即慢性虚性病证常见的病理发展过程。(6)阴阳转化: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候的阴阳属性会发生转化,诸如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阴寒证转化成阳热证等发生质的变化。临床辨证时,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三)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在诊法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病在阳分,晦暗者病在阴分。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四)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1.确定治疗原则(1)依据对立制约的原则,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若其相对一方出现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2)依据互根互用的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不宜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为正气不足之虚实证,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明代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加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2.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1)药性:即寒、热、温、凉,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具有减轻或消除热证作用的中药,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具有减轻或消除寒证作用的中药,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2)五味:即辛、甘、酸、苦、咸。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然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3)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总之,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细目一 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与五行学说的含义1.五行含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元素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常用的五行概念,来自于最初的“五材”说。2.五行的特性

以“五材”说为依据形成的五行学说,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了哲学的概念。(1)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2)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4)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5)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3.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根据五行的特性对各种事物进行归类,方法有二:其一,取象比类法,即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推演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其二,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细目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1.五行相生

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五行相生关系来说,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故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木生火,火生土,故“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即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2.五行相克

指木、土、水、火、金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从五行相克关系来说,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方面的联系。“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火为例,水克火,火克金,故“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在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在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制则生化”。(二)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和发展。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所谓“制则生化”,即是说木能制土,火才能生化;火能制金,土才能生化;土能制水,金才能生化;金能制木,水才能生化;水能制火,木才能生化。也就是说,母气能制己所胜,则子气方能得母气之滋养而起生化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说:“心,其主肾也”;“肺,其主心也”;“脾,其主肝也”;“肝,其主肺也”;“肾,其主脾也”。这里所说的“主”,即指生化之主,实际上即是相克制约之意。因其“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其为“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制化调节的自我调控效应,保证了五行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生化运动,保持着整体的协调与平衡。(三)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1.五行相乘

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又称“过克”,属异常现象。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一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产生相乘,如“木旺乘土”。二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产生相乘,如“土虚木乘”等。即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或因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受损。2.五行相侮

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一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产生相侮,例如“木亢侮金”。一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行的“反克”,产生相侮,如“木虚土侮”等。即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即为木(亢)侮金。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反克,即为木侮金(衰)。(四)五行的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形成多是母行虚弱,引发子行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虚。如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气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2.子病及母

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影响及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两种: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火旺导致木亢,终至木火皆亢。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如木不足导致水枯,终至木水皆不足。细目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在生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心属火,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脾属土,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属金,肺气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肾属水,肾主水液的蒸化和排泄,并有藏精之功能。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生理病理系统,从而使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相互收受通应。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一是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水能生木,肾水滋养肝木;木能生火,肝木上济心火;火能生土,心火温运脾土;土能生金,脾土滋养肺金;金能生水,肺金滋养肾水。二是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金克木,肺金可抑制肝阳之上亢;木克土,肝气通脾气的壅滞;土克水,脾气调节肾水;水克火,肾水上可制约心火;火克金,心火可制约肺气。三是以五行的制化和胜复来说明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二)在病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五脏疾病的发生

由于五脏外应五时,四时六气异常,可导致主时之脏首先受邪而发病。如春季肝先受邪,夏季心先受邪,长夏脾先受邪,秋季肺先受邪,冬季肾先受邪。2.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

一是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的传变。母病及子,又称“母病累子”,指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侵及属子的脏腑,临床常先见到母脏证候,继则又见子脏证候。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指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腑,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的证候,继则又见母脏证候。二是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导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病证。(三)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依据五行属性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以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并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一般多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火亢盛等。还可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色脉相符;或色脉不符,若见沉脉,则属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若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其他四脏亦可据此判断。(四)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1.指导脏腑用药

以药物天然色味、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五行属性来指导脏腑用药。即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2.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依据五行母子相及与相乘、相侮关系,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3.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治法

有补母、泻子两个方面,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具体治法有四种。(1)滋水涵木法:滋补肝肾之阴,以涵敛潜制肝阳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偏亢之“水不涵木”证。临床可见头目眩晕,眼目干涩,颧红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等症。(2)金水相生法:滋补肺肾阴虚的治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适用于肺阴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临床可见咳嗽气逆,干咳少痰或咳血,音哑,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体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3)培土生金法:通过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治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气虚,生化减少,而致肺气失养的肺脾气虚证。临床可见久咳,痰多清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症。(4)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火,在此是指命门之火,而非心火。益火,即补益命门之火,即温肾阳之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的脾肾阳虚证。临床可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泻,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无力等症。4.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治法

一是抑强,泻其乘侮之太过,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二是扶弱,补其乘侮之不及,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具体治法有四种。(1)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具体应用时,对木旺乘土之证,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对土虚木乘之证,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2)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以制约水湿停聚的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而致水肿胀满的证候。(3)佐金平木法:滋肺阴、清肝火的治法,又称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肝火上逆犯肺之证。若因肝火太盛,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之证,又当清肝火为主,兼以滋肺降气。(4)泻南补北法:泻心火、补肾水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应用于针灸疗法方面,可依据十二经脉及其“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关系来进行选穴治疗等。

应用于精神疗法方面,可利用情志之间的五行相胜关系,调节异常情志变化,恢复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如恐可以胜喜,是因为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中,阴阳、五行学说相互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第五单元 五 脏

藏象,指藏于体内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中医学的“藏”,实际指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络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在外则通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所形成的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独特的生理病理系统。“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含义有二:一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病理生理征象;二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五脏系统内外环境相参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细目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心的生理功能

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明。(1)心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脉和血液循行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的独立系统。在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下,心的正常搏动维持着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如果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皆可出现异常的搏动现象。

心主血脉,还包括心生血的作用。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奉心神化赤而形成血液。因此,心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也有赖于全身血液充盈。如果血液不足,可见心悸、脉数等症。(2)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广义之神,又包括狭义之神。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同时,心具有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和各种刺激并做出反应,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和心气、心阳的鼓动及振奋作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

附 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心包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代心受邪。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病证,称之为“热入心包”。2.心的生理特性(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生理上,心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使心搏动而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故曰心为阳脏而主阳气。(2)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和心神清明,是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与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相协调的结果。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速率适中,脉管舒缩有度,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3)心气宜降:心火在心阴的作用下合而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二)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成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故“诸气者,皆属于肺”。(2)肺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排出体内浊气;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收敛的生理功能。肺通过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并将津液下输于肾;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维持呼吸运动、水液代谢正常进行的基础。(3)肺主通调水道:肺气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一是肺气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同时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故又称“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同时起到辅心行血的作用。

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机能。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2.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娇脏: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故六淫等外邪侵袭机体,无论从口鼻还是从皮毛而入,均易犯肺而致病。此外,肺居高位,为华盖而覆盖诸脏,又为百脉之所朝,凡其他脏腑的病变,易上及于肺。又因肺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无论外感、内伤或是他脏病变,多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故称之为“娇脏”。(2)肺气以降为顺:肺为阳中之阴脏,通于秋气,其性收敛下降;肺居位高以覆诸脏,称之为华盖;肺气以降为顺,顺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顺,故有“肺为脏之长”之说。肺气降,则一身气血津液上升至肺,必归于升已而降,与下焦肾气之降已而升遥相呼应,构成气血津液升降相因的循行模式。(3)肺喜润恶燥: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而恶燥。在病理上,燥邪易灼伤肺津,甚化火耗阴,肺失滋润,致肃降无权,故喜润恶燥是肺的特性。(三)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是脾对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布散的作用。饮食物由胃受纳腐熟,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转输到心肺,布散于全身,从而使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2)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脾统血的机理,是与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气血充盈,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3)脾主升:一是指升清,指脾气将精微上输心肺、头目,以化生气血,滋养清窍,营养周身。脾不升清,精微失于上输,气血生成不足,则清窍失于滋养,可见面色无华、头目眩晕;清阳不升,水谷并走大肠,则见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二是指升举,脾气上升对内脏起着升托作用,使其恒定在相应位置。如果脾气虚损升托作用减退,易致下坠感或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也称为阴挺)和直肠脱垂(也称为脱肛)等症,此称之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2.脾的生理特性(1)脾宜升则健:脾的气机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对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协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脾能升清,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故说“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卷二》)。(2)脾喜燥恶湿: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根据阴阳属性分类,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主运化水液,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如《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故称脾“喜燥恶湿”。(四)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肝的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及情志活动等作用,其中心环节是调畅全身气机。

1)促进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机体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的运行通利,既能使血行通畅和利,又能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

2)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肝的疏泄功能,对脾胃的消化起着协助作用。既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其升清与降浊的特点,从而保证正常的消化吸收,肝又能分泌与排泄胆汁,胆汁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如果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肝气犯脾或肝气犯胃,统称为“木旺乘土”。

3)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则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于调畅,则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如易于抑郁、善怒等。

4)通调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和月经:肝气畅达,血脉流通,可促进男子精液的正常施泄以及女子的按时排卵,从而促进生殖功能。由于妇女月经及生育与肝的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古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2)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一是肝为血海,能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二是调节血量。当机体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肝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提供给机体活动的需要;在人体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血液需要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回流于肝而藏之。三是防止出血。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四是濡养肝及筋目。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濡养肝脏及其形体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五是为经血之源。肝贮藏充足的血液,为女子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肝藏血而称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也称为“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其月经按时来潮的重要保证。

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相互为用,相辅相成。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涵养肝气,维持肝气的冲和条达,以保证疏泄机能的正常发挥。2.肝的生理特性(1)体阴而用阳:肝“体阴”,一是肝与肾同居下焦,故属阴;二是肝藏血,血属阴。肝为刚脏,非柔润而不和调,必赖阴血之滋养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肝“用阳”,一是肝主疏泄,其气主升主动,性喜条达,内寄相火,其性属阳;二是肝阳易亢,肝风易动而形成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临床表现为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症状。故曰肝“体阴而用阳”。(2)肝为刚脏:肝为将军之官,是指肝内寄相火,其性刚烈,具有易亢、易逆、好动的特点。肝之体阴常不足,肝主疏泄阳易亢。病理上肝气易逆,肝阳易亢,化火生风,常见眩晕、头胀、头痛甚抽搐、震颤等症。(3)肝主升发: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春天阳气始发,内蕴生升之机,推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气内应于肝,内藏生升之气。肝之病变以升发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见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