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穿越报——清朝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2:15:22

点击下载

作者:彭凡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穿越报——清朝卷

历史穿越报——清朝卷试读:

书名:历史穿越报.清朝卷作者:彭凡著CIP号:第196581号ISBN:978-7-122-32896-0责任编辑:刘亚琦 丁尚林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购书咨询:010-64518888售后服务:010-64518899网址:http://www.cip.com.cn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清朝帝王世系表前 言

一般的历史书,记录的都是过去的回忆。但是,我相信,人们更想亲自回到古代,看看古人的真实生活、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果回到过去,你会发现,那时的土地,就像现在的房子一样金贵;那时的人们渴望飞上蓝天,就像我们今天渴望到达宇宙边缘一样执着;那时的人们发明火药、指南针,就像现在我们发明了电脑一样伟大……

那时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也有数不完、道不尽的新闻。那时的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也要学习、工作和娱乐,也会七嘴八舌地讨论当时最流行的话题,疯狂地崇拜明星。

例如,当花木兰从战场上回来后,女扮男装成了一种时尚;

当岳飞被秦桧害死后,老百姓一边痛骂秦桧,一边怀疑岳飞的真正死因;

当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变成皇帝后,全天下的放牛娃都受到了鼓舞;

……

现在,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古代,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些新闻呢?别急,我们已经派人穿越到过去,将你想知道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刊登在《历史穿越报》上啦。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历史穿越报》做成了合订本,一共10本,每本12期,分别介绍了从夏朝到清朝十个阶段的历史。

我们的记者队伍非常庞大,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儿记录下来,寄到我们的编辑部。在这些记者中,有人喜欢记录重大事件,我们将这些稿件放在《天下风云》栏目;还有人喜欢搜集趣闻八卦,我们将这些稿件放在《八卦驿站》栏目。《历史穿越报》还有一批非常勤奋的通讯员,每天穿梭在各大茶馆。不过,他们可不是去喝茶的哦,而是为了搜集百姓的心声,然后刊登在《百姓茶馆》栏目中。

我们还有一位大嘴记者,专门负责采访当时最杰出,或者最有争议的人物。他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家伙,就算是皇帝,他也要刁难一下,大人物对他的采访既期待又害怕。

此外,编辑们还选出了一部分读者来信和广告,刊登在报纸上。

总之,每一期报纸,既有精彩好看的新闻报道,另类幽默的名人访谈,又有轻松搞笑的卡通漫画,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翻开这本书,就如同亲身穿越神秘的上下五千年。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份报纸后,能更真切地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并能从中习得经验和教训,获得知识、勇气和快乐,让我们的穿越工夫没有白费。1第期〖公元1616年—公元1636年〗满族建立大清朝穿越必读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国号“大金”改为“清”,清朝正式建立。烽火快报13副铠甲,建立了一个新政权——来自赫图阿拉的加密快报

有人凭着13副铠甲,就建立了一个政权,你相信吗?没错,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女真族的英雄努尔哈赤!

当年,女真族各个部落之间矛盾不断。驻守东北地区的明朝总兵李成梁,千方百计地激化他们的矛盾。哪个部落强大了,他就唆使别的部落去攻打它,以削弱女真族各部的实力,加强明朝的统治。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混战中被明军杀害了。

努尔哈赤想替亲人报仇,却知道自己不是明军的对手。而他又不愿女真族各部世世代代总是这样争斗,于是,他从家里找出父亲留下来的13副铠甲,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杀了仇人,统一了大大小小的大部分女真族部落。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绝密档案努尔哈赤的坎坷过往

女真族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15世纪,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而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就出身于建州女真的一个贵族家庭。

努尔哈赤从小喜欢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不幸的是,10岁那年,努尔哈赤的母亲去世了,继母对他又打又骂,还总是在他和父亲之间挑拨离间。努尔哈赤不堪忍受,就离开家,投奔了外公王杲(ɡǎo)。

王杲是一个势力较大的部落酋长,为人桀骜(jié ào)不驯,因起兵反抗明朝,后被朝廷所杀。在那场战争中,努尔哈赤也被明军捉住。好在明辽东总兵李成梁见努尔哈赤长得乖巧可爱,就把他留下来伺候自己。

就这样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晚上,努尔哈赤听说李成梁要杀他,吓得连夜骑着一匹大青马,带着一只大黄狗逃跑了。

据说,努尔哈赤逃了整整一夜,正打算休息时,突然听到后面杀声震天,原来是明军追过来了。努尔哈赤骑马飞奔,可追兵越来越近,突然一支箭飞过来,把大青马射死了。

努尔哈赤伤心地说:“马儿啊!马儿!如果有一天我取得天下,一定不会忘记你‘大青’(相传清朝的国号就是这么来的)。”

没了大青马,努尔哈赤只好徒步奔逃。可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努尔哈赤急中生智,一头扎进河边的芦苇中。由于太过疲惫,他沉沉地睡了过去。明军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了一把火,把整片芦苇都点燃了。

这时,大黄狗见努尔哈赤依然沉睡不醒,也弄不醒他,只好跳进水中,再跑回努尔哈赤身边打滚儿,把芦苇浸湿。就这样反反复复,大黄狗竟然累死了。努尔哈赤醒来后,悲伤地抚摸着大黄狗的尸体,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吃狗肉。

后来,努尔哈赤一路逃到了长白山。在那里,他和伙伴们打猎,挖人参,采蘑菇,然后拿到抚顺去卖,换些吃的、穿的回来。在抚顺,努尔哈赤认识了很多汉族人,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汉族文化。他还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

当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杀害的消息传来时,努尔哈赤才25岁。他大哭了一场后,回到家中找出那13副铠甲,拉起一支队伍,从此一步一步走上了统一女真的道路。天下风云萨尔浒之战:大金与明朝的拐点

公元1618年的一天,努尔哈赤将要过60大寿,他召开祭祀大会祭祀女真族列祖列宗。之后他又宣读了与明朝结仇的“七大恨”,正式向明朝发起挑战。

而明朝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将士们一个个只会吃喝玩乐,哪是大金的对手。一路下来,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势如破竹,攻克了抚顺、清河等东北要塞,节节胜利。

消息传来,辽东震惊了,明朝政府也震惊了!神宗皇帝慌忙派出李成梁之子李如柏、杜松、刘、马林等将领,领军40多万,兵分东、南、西、北四路军,全面围攻努尔哈赤。

得到情报后,努尔哈赤采用明朝降将李永芳的计策,把胸脯一拍,大声说:“大家不要怕,管他几路来,我们一路打过去就好了。”

1619年2月,明朝的西路军在杜松的率领下,抵达抚顺附近。由于当时正值2月,东北天寒地冻,明朝的将士不能适应。再加上明朝统治腐败,军队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了,真正能打仗的人很少。

杜松的西路军在萨尔浒(今辽宁省抚顺市东部)就地扎营时,遭到努尔哈赤的全力猛攻,全军覆没。杜松身中17箭,力战而死。

紧跟着,努尔哈赤调兵北上,击败了马林的北路军。之后,努尔哈赤又挥师南下,派人假冒杜松的使者,把刘的东路军引诱到一个叫阿布达里岗的地方,全部歼灭。

这下,西路军完了,北路军完了,东路军也完了,只有李如柏的南路军因为到达时间慢,侥幸逃过了这一劫,灰溜溜地撤了回去(有人说努尔哈赤的侄女是李如柏的小妾,因此导致作战计划泄露),后来李如柏自杀身亡。

就这样,只用了5天时间,努尔哈赤就消灭了明军5万多人,大胜而归。

经过这场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后金在东北地区扎下了根基。之后,又接连攻下了沈阳、辽阳等地区,东北地区的最后几道藩篱被攻破,后金军队从被动防御走向了主动进攻。天下风云努尔哈赤栽了一个大跟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领着13万大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市)。在努尔哈赤心中,打下宁远才可以进攻山海关,攻破山海关,才可以入主中原。然而,纵横沙场的努尔哈赤没想到,宁远就是他人生的终点站。宁远周围的明军听说“辫子军”来了,怕得要死,早就撤得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个叫袁崇焕的将领领着一万多名士兵,死守宁远城。

袁崇焕虽是一介书生,但极富胆识和谋略。还在努尔哈赤率军南下,明朝人心惶惶的时候,他就一个人骑了一匹马,跑到关外去考察。回到北京后,他向上司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个人就可以守住山海关。”明朝于是派他去驻守宁远。

袁崇焕到了宁远后,立即派人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墙。当得知后金军进攻的消息后,为了鼓舞士气,袁崇焕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了一封血书,誓死抵抗后金军;还写信给驻守在山海关的明军将领说,要是看见从宁远逃回关内的官兵,格杀勿论。

这样一来,宁远的将士全都安定下来,一心一意抵抗后金军。

努尔哈赤的大军来到宁远城下后,袁崇焕一声令下,无数箭石朝后金军猛烈发射。后金军人数众多,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踩着尸骨接着上。于是袁崇焕下令,发射早就准备好的西洋大炮。后金军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就连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不得不撤退。

回去之后,努尔哈赤的伤势一直不见好,十分郁闷地对部下说:“我从25岁起开始打仗,从来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没想到却在一个小小的宁远城下栽了个大跟头。”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受了重伤,心情也十分压抑,终于诱发了背部疽疾,死于公元1626年,终年68岁。

1626年9月,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很不服气,继续率军攻打宁远,同样在铜墙铁壁的城墙下吃了败仗。狡猾的皇太极见明地里打不过,就使了一招反间计,让崇祯皇帝误以为袁崇焕跟后金勾结。崇祯皇帝果然上当,下令把袁崇焕杀了。

公元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族,简称满族;公元1636年,他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称帝,将国号改为“清”。天下风云劝降洪承畴

公元1640年,清军发动松锦(“松”是松山,“锦”是锦州)之战,活捉了明朝大将洪承畴,并押到盛京。皇太极高兴坏了,因为洪承畴是明朝重臣,位高权重,口碑也很好,在明朝各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这个洪承畴软硬不吃,甚至一连绝食好几天,眼看就要饿死了,可他就是不投降。皇太极无计可施,于是让汉族大臣范文程前去牢中劝降,看他是否真的宁死不屈。范文程在牢中见到了洪承畴。洪承畴大声叫骂,但范文程百般忍耐,闭口不提劝降之事,反而慢条斯理地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燕泥,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把燕泥从衣服上拂去。范文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他告辞出来之后向皇太极说:“洪承畴一定不会守节而死。他对自己破旧的衣服尚且如此珍惜,不愿意被污泥弄脏,何况自己的生命呢?”

于是皇太极对洪承畴更加关照,倍加礼遇,甚至亲自到大牢里看他。见到洪承畴衣服单薄,皇太极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问道:“洪先生,你不冷吗?”洪承畴十分感动,望着皇太极,好久之后才感叹道:“您真是当今的真命天子啊!”于是跪下来磕头,投降了清朝。百姓茶馆天下风云给庄妃的一封回信[公元1643年,在庄妃的调和下,6岁的福临登上皇位(史称清世祖,又称顺治帝),第二年改年号为顺治,庄妃成了皇太后,多尔衮成了摄政王,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八卦驿站脚底长了七颗痣

相传,努尔哈赤的脚底长了七颗痣,关于这七颗痣,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当年,小努尔哈赤投奔了李成梁后,一天,他给李成梁洗脚,洗着洗着,他突然说:“老爷,你脚底下有三颗痣呢。”

李成梁听了,扬扬得意地说:“你不知道吧,老爷我就是靠着这三颗痣,才当上大官的。”

努尔哈赤觉得奇怪:“脚上长痣就能当大官吗?”“没错。”李成梁答道。

努尔哈赤一听,非常兴奋:“那我脚底下还长了七颗痣呢。”说着就把鞋子脱了,给李成梁看。

李成梁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来,明朝有这样一种说法,脚底长了七颗痣的人,将来会推翻大明王朝。所以,李成梁对努尔哈赤起了歹心。

晚上,李成梁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小妾,并说:“你可得给我看好那个孩子,我这就去造囚车,明天把他送到京城问斩。”

小妾不忍心让努尔哈赤去送死,李成梁一转身,她就找到努尔哈赤,让他赶快逃命。努尔哈赤吓坏了,跪在小妾面前,说:“我该怎样报答夫人您的大恩大德呢?”

小妾摸了摸他的头,说:“我没有儿子,你就叫我一声娘吧。”

于是,努尔哈赤给她磕了几个头,叫了一声娘,这才转身逃命去了。

小妾知道李成梁不会饶过自己,就在庭院里的一棵树上挂了一根白绫,吊死了。名人有约大:大嘴记者 皇:爱新觉罗·皇太极大:您好!听说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请问您排第几呢?皇(掰指头数数):第8个。大:咦,难道你们满族人不是长子继承汗位吗?皇:哈哈,那是你们汉族人的规矩,我们满族人是谁有本事谁就当大汗。大:那看来是您最有本事了。皇:还行还行。我从7岁起,就开始管理家里的一些日常事务、钱财收支,嗯,管得还不错吧;我的兄弟中也只有我一个人文武双全,其他的都是大老粗。大:听说您用的弓箭很不一般?皇:还行吧!也就四尺长,一般人不敢用,我也是用得多了,就习惯了。大:看来,您跟您阿玛一样彪悍勇猛啊!父亲一般都会喜欢跟自己相似的儿子。请问,您阿玛对您影响最深的是什么?皇:我20岁的时候,为了统一女真族,我们出兵征讨乌拉部落,与乌拉部隔河对峙。当时,我和哥哥莽古尔泰都很心急,恨不得马上飞到河对岸,将乌拉部消灭。但是阿玛将我们拉住,说了一段让我一辈子记忆深刻的话。大:什么话呢?皇:他说:“打仗没有那么简单,就像砍大树一样,不是一斧头下去就能砍断的,必须一斧一斧慢慢地砍。要消灭一个国家,也要从它周边的小城市下手,一个一个地将它们攻下来。”大:哇!英雄说的话就是不一样,之后呢?皇:之后,我们就按照阿玛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攻克乌拉部的城寨,第二年终于把乌拉部消灭了。大:了不起!因为您战功赫赫,所以您阿玛才将汗位传给了您。对吗?皇:可以这么说。不过起初,我父亲是想把汗位传给大哥褚英的。后来因为大哥生性残暴,而且心胸狭窄,犯了很多错,很多人都反对他。而阿玛最看重的就是一个“合”,所以就把他处死了。大:父亲把儿子杀了,这应该是“分”啊!怎么是“合”呢?皇: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当时实力还不够强大,需要有一支很有凝聚力的队伍,同心同德,齐头并进。如果这里面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就要去调整,才能保持整体的和谐。大:噢!我明白了,您大哥就是这个不和谐的音符,如果不处理的话,就会引起内讧。皇:聪明!其实我阿玛也舍不得杀他的,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也没有办法了。大:唉!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好的,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了,谢谢您的参与,再见!广告铺火葬士兵公告前一段时间,我们与明朝的军队打仗,牺牲了不少士兵。现在士兵尸体太多,难以运回家,所以按照我们女真族人的习俗,已经将他们火葬了。请死去的兄弟,以及他们的亲人放心,我们一定会夺取天下,为兄弟们报仇。努尔哈赤禁止伤害乌鸦前不久我中了明军的埋伏,被明军追赶,掉下了马。幸好一群乌鸦飞过来,落在我身上,让明军误以为我死了。是乌鸦救了我的性命,所以从今天起,我不许任何人伤害乌鸦。有违反命令的,必定严惩不贷。皇太极禁烟令从今天起,民间不许栽种、买卖,或者吃丹白桂(烟草)。违反命令被抓到的人,按照偷盗罪处置,并罚白银九两,赏给捉拿他的人。如果有人知情不报,与当事人同罪。皇太极2第期〖公元1644年—公元1661年〗清军入关穿越必读公元1644年,清军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引领下,大举进入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了京师(今北京)。从此,清朝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的统治。这是中国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烽火快报京城7个月历经三任皇帝——来自京师的加密快报“崇祯皇帝在万寿山上吊死啦!”这是公元1644年4月25日早上,京城老百姓们悄悄传递的一个消息。原来,李自成的起义军包围京城后,崇祯皇帝悄悄送走几位皇子,杀死了几位嫔妃和公主,自己却和太监王承恩爬上了煤山(即今北京市景山),找了棵树吊死了。

李自成进北京后,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他的起义军就到处烧杀抢掠,还对明朝的官员进行拷打、追赃。原本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听说这消息,再加上他的爱妾陈圆圆被霸占,一怒之下,就向关外的清军投降了。

清朝的多尔衮带兵进入山海关,将李自成赶下了皇帝宝座后,把顺治皇帝接到了京师。从此,清朝正式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

就这样,短短7个月时间,京城的老百姓就在混乱中经历了三个皇帝——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大顺朝皇帝李自成和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这三个皇帝一个接一个地换过来,连喘气儿的工夫也没留给老百姓。百姓茶馆天下风云扬州十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清朝入主中原后,很多明朝的官员及老百姓仍然誓死效忠明朝。他们把明朝皇帝的后代接到了南方,建立了新的明朝政府(史称南明)。

公元1645年,清朝派豫亲王多铎率领大军向南推进,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但等到了攻打扬州的时候,却遭到了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的顽强抵抗。

史可法向南明皇帝求救,但没有得到回应,扬州成了一座孤城。但即便是孤城,史可法也发誓要坚守下去。

无奈,扬州的守兵本来就不多,粮草也不多,没多久,食物就出现了短缺。史可法把剩下不多的肉拿出来,分给士兵们吃,自己就着盐和酱油下饭。

公元1645年农历四月,扬州终于因为弹尽粮绝,被清军攻破。史可法本来打算自刎,却被清军抓住了。多铎看重他的才华,亲自劝他投降,并拿高官厚禄引诱他,但都被史可法拒绝。

史可法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我史可法头可断,但绝不会向你们屈服。”之后,他英勇就义,他的军队全军覆没。

清军在攻城过程中,伤亡惨重。多铎为了泄愤,就下令屠杀城中百姓。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持续了整整十天,人们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杀死。往日繁华热闹的扬州城,到处尸骨累累,血流成河,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死城”。

据估计,大约有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史称“扬州十日”。相信人们不会忘记这段悲惨的历史。天下风云要头发还是要脑袋

为了打压南明政权和汉族人的反抗,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清朝皇帝在皇城里站稳了脚跟,就开始治理老百姓了。

公元1645年,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一道“剃发令”,要求汉族人在10天之内,像满族人那样,把额头上的头发全部剃掉,在脑袋后面蓄起头发,编成一个长辫子,不从者斩。

汉族人坚决反对,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可以随便毁坏呢!”

可朝廷回答:“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脑袋和头发只能留一个,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尽管这样,很多汉族人依然不肯屈服,尤其是嘉定城的人,反抗最强烈。他们甚至组织武装抗击清军,因此遭到了清军的三次大屠杀,史称“嘉定三屠”。

可悲的是,带兵攻打嘉定的,竟然是坚决抗清的明朝将领史可法的部下——李成栋。

李成栋投降以后一心想着要为清王朝立功,结果遇到了嘉定人的英勇抵抗。战斗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李成栋气急败坏地问部下:“嘉定人投降了吗?”

部下回答说:“活着的都不投降,不过死了的都降了!”

就这样,在清军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内的老百姓没有一个投降,死亡人数达到2万多。清军“如愿以偿”,在满城的累累白骨上,插上了“削发令已行”的旗帜。天下风云14岁的少年天子

公元1650年多尔衮病死,14岁的顺治皇帝正式宣布亲政。

为什么他登基8年后才开始亲政呢?因为多尔衮还活着的时候,朝廷里的事都是由他说了算,顺治皇帝根本插不上手。

多尔衮死后,被人揭发生前有谋逆之心。顺治皇帝趁机削去了他的爵位,财产也充公,还把尸体挖出来鞭打,最后连他的余党一并清除,从此集大权于一身,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

刚即位时,这个少年天子连汉字书都读不懂,于是他每天都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有时甚至彻夜不睡。

面对全国的战乱,顺治皇帝大胆重用汉族降官,还给崇祯皇帝立了碑,表彰了李自成攻陷京城时殉国的明朝大臣,渐渐稳定了国内局势。

为了拉拢人心,顺治皇帝下令整顿吏治,惩治贪污;提倡忠孝节义,并亲自带着大臣去祭奠孔子;同时还注重农业生产,开垦荒田,减免赋税,提倡节俭,连各地向宫廷进贡的土特产也下令免了。渐渐地,国家恢复了元气。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乐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不管大臣们提什么意见,他都不会生气。如果不提意见,他反而不高兴。

有一次,大臣朱之弼上书说:“如今社会存在很多问题,都是‘六部’造成的;‘六部’不好,是因为他们的顶头上司——尚书管教无方;而尚书是皇上定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皇上用人不当,治国无方。”

要是换作别的皇上,早已龙颜大怒。可是,顺治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表示同意,还根据朱之弼的意见对吏治加以改进。

相反,有个叫姚延启的大臣写了篇文章,对顺治皇帝的功德极力赞颂,顺治皇帝看了不但不高兴,反而将他臭骂了一顿。

在一般家庭里,十几岁的孩子还只知玩耍,但顺治皇帝却有这样的气度、这样的见识、这样的作为,实在是比那些动不动把提意见的大臣打个皮开肉绽,甚至要了人家脑袋的明朝皇帝强得多啊!新闻广场八旗大军打进关

护着顺治皇帝坐上金銮殿的,是大清的八旗兵。大清的军队只扯了一张旗子,怎么号称八旗呢?这得从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说起。

过去,女真族人在打猎时,各出一支箭,每10支箭组成一个“牛录”(即小组),每个牛录设立一个总领(即组长),也就是牛录额真。耕田打猎,披甲服役,都是以牛录为单位。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就根据这种“牛录制度”,将女真族人编为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他们的旗帜分别为黄色、白色、红色、蓝色。

公元1615年,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将这四旗改为八旗:除了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外,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四旗,也就是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每个旗的最高统帅,叫“旗主”。而努尔哈赤统率的正黄旗是最尊贵的。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扩大兵源、笼络人心,他在满族八旗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族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统称为清代八旗。满族人自称“旗人”,所穿的衣服“旗袍”,就是由此而来的。

八旗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以旗统兵,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当然,士兵的数量和军饷都是有限额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旗人都披甲打仗。随着人口的增多,披甲上阵的旗人比例就占得越来越少了。

八旗兵平时农作、狩猎,也进行操练,发生战争时,就立刻结集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大清朝就是靠着这种军民合一的制度,赢取了江山。八卦驿站令人哭笑不得的金圣叹

金圣叹是鼎鼎大名的文学批评家,他这个人放荡不羁,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他年轻的时候,在乡邻的鼓励下去参加乡试。考试的题目是“西子来矣”。西子,就是西施,意思是让考生评论西施去吴国做间谍的事。金圣叹提笔就写:“开东门,西子不来;开南门,西子不来;开北门,西子不来;开西门,西子来啦!西子来啦!”

主考官看了他的卷子,不知所云,在上面批了一句:“秀才去啦!秀才去啦!”就这样,金圣叹没考上。

清朝几兴文字狱,金圣叹非常不满,他到处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还带着学生去哭孔庙。朝廷知道后,就以蛊惑(ɡǔ huò)倡乱的罪名,将他判了死刑。他的两个儿子去探监,父子几个哭得死去活来。临走前,儿子问他,有没有什么遗言。

金圣叹神秘兮兮地叫他们把耳朵伸过来,说:“我告诉你们,花生米和五香豆腐干一同吃,有火腿的味道,千万别让刽子手知道了,免得他们大发横财。”

金圣叹人头落地后,从他耳朵里滚出两个小纸团来。刽子手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捡起来一看,一张纸上写着“好”,另一张纸上写着“痛”——好痛!名人有约大:大嘴记者 福:爱新觉罗·福临大:您好,大哥。想不到您这么年轻,叫您大哥您不会介意吧。福(微弱的):没关系。记者小弟,我已经染上天花,病入膏肓(ɡāo huānɡ)了,你这样接近,不怕传染吗?大:为了得到独家采访,我也是不得已啊!福:唉,是啊!人人都有不得已的事。像朕,身为一国之君,却连自己的董鄂妃都保不住,朕对不住她啊……大:皇上,您不要情绪那么低落呀!您还这么年轻,只有24岁,天下美女任您挑啊……福(流泪):我的爱妃国色天香,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我有什么烦恼都可以跟她说,谁能比得上她呢?只可惜,她到死都只是一个妃子呀……大:那您就追封她一个皇后的称号呀!福(拍床而起):对!就这么办!来人呀!(向太监交代董鄂妃追封的事宜)就定“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吧!把能够用上的赞美词全部用上。你知道的,谥(shì)号越长越风光。可怜爱妃已经离我而去了呀(抹泪)……大:您不要那么伤心啊!要注意身体、不然天下百姓可怎么办?福:我对不起天下百姓,要检讨啊!我本来没什么太高的德行,却继承了祖宗大业,又没能治理好国家,造福于百姓,这是第一罪;父亲去世时,我当时年幼,未尽孝道,现在又要先于母后离去,给母后带来痛苦,这是第二罪;我偏向汉族官员,疏远满洲官员,这是第三罪;爱妃去世时,我为她举办的葬礼比皇帝的葬礼还要隆重,花费过多,这是第四罪……(一口气给自己总结了18条罪)大:皇上您也别过于自责,自古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福(听不进去):不行,朕要到五台山去。(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来人,朕要出家! (一太监吓坏了:不可以呀!本朝皇帝没有一个出家当和尚的……)大:这下完了!皇宫得乱啦,赶紧开溜吧!(几天后皇宫传来消息,顺治皇帝由于身染重病,驾崩了。只是民间却有传言说,顺治皇帝其实并没有死,而是到五台山当和尚了。不过,由于没有人亲眼所见,所以传言是真是假,始终是一个谜。)嘻哈园广告铺诚招翻译为促进满汉语言交流,现面向民间诚聘满汉翻译若干名,要求如下:精通满文、汉文,擅长书写;形象好,气质佳,能说会道,理解能力强;能做同声传译者优先(方便开会发言);满族人优先;限男性(女人就不要出来抛头露面了)。有符合以上要求的人,请到吏部报名。政府将对您进行笔试和面试,考试通过后,您就可以得到这份包食宿、月薪10贯钱的工作了。名额不限,多多益善。大清吏部宫女招聘启事因后宫新增妃嫔娘娘数位,现特面向社会招聘宫女若干,要求:性别,女;年龄13~15岁,未婚;身体健康,标准身材,中等以上相貌;性格温顺,勤恳踏实。凡自认为符合以上要求的旗人女子,请于近日内携带户籍证明,到内务府报名,下月初一统一进行面试。非旗人者,严禁报名。内务府3第期〖公元1661年—公元1690年〗康熙皇帝显神威(一)穿越必读公元1661年,8岁的玄烨,史称清圣祖的康熙皇帝登基,他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使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而他最为卓著的功绩就是平三藩,退沙俄,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  烽火快报郑成功收复台湾——来自台湾的加密快报

公元1661年,台湾传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是明朝将领郑芝龙的儿子,他少年时曾跟着父亲到过台湾。当时,台湾已经被荷兰人占领,当地的百姓在荷兰人的压迫下,过着艰苦的生活。那时的郑成功,就有了赶走荷兰人的愿望。

明朝灭亡后,郑芝龙要投降清朝,郑成功苦苦劝阻,却不见成效。一气之下,郑成功与郑芝龙断绝了父子关系,宣言“背父救国”,他跑到南澳,招了几千人马对抗清朝。

和清军打了几场仗后,郑成功被清军困在厦门,于是决定前往台湾。刚好这时,一个曾经给荷兰军队做翻译的人赶到厦门,给了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并向他透露了荷兰军队的军事部署。

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自率领二万五千名将士,坐着数百艘战船,向台湾进军。台湾人早就不堪忍受荷兰人的欺侮,纷纷用小车推着茶水糕点,前来犒劳军队。

荷兰军气坏了,赶紧派兵阻止郑成功登岸。一番激烈海战后,郑军大获全胜,荷兰军乖乖投降,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天下风云《明史》案引发文字狱

公元1662年,康熙登基的第二年,全国爆发了一场重大的政治案件——《明史》案。

这起案件的“罪魁祸首”是一本叫《明史》的书。书的原稿作者是明末宰相朱国祯,里面详细讲述了明朝的历史。顺治年间,朱家衰败,朱国祯的后代为了生计,把原稿卖给了湖州富人庄廷。

庄廷自小文采出众,胸怀大志,却在一场大病后双目失明。他得到了这部书稿,想到春秋史学家左丘明双目失明,但依然编撰了史学著作《国语》,就网罗了当地一批富有才华的读书人,开始修订《明史》。

刚修订完该书,庄廷就病死了。他的父亲庄允诚爱子心切,将书改名为《明史辑略》,继续请人编写,几年后,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缅怀前朝、贬低清朝的口气。最关键的是,文中编年仍按明代编排,称“南明弘光、隆武、永历”,称清先祖和清兵为“贼”,称清为“后金”,全都是清朝忌讳的内容。

归安有个叫吴之荣的知县发现后,便跑到庄府去敲诈勒索,被庄府赶了出来。他恼羞成怒,又跑到知府和巡抚衙门去告状,结果也是不了了之,还被上司羞辱了一顿。吴之荣咽不下这口气,最后跑到刑部去告状。

在大清的统治之下,居然有人写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书!清廷顿时震怒,立即派人南下抓捕所有参与编写《明史》的人,并处以极刑。就连死去多年的庄廷也被挖了出来,开棺戮尸。而那些帮助印刷、买卖、收藏的人,也被一一定了重罪,不是充当苦力,就是发配边疆充军。

因《明史》案连带入狱的人,多达2000人以上,成为清初最大的一起文字狱,也是清王朝为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做出的令华夏大地震惊的举动之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