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识茶 ? 懂茶 ? 品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5:03:4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茶之书——识茶 ? 懂茶 ? 品茶

茶之书——识茶 ? 懂茶 ? 品茶试读:

前言

茶是一种情调,

是开门七件事中平淡优雅的情调,

是琴棋书画中诗意的情调,

茶无处不在、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而品茶,

品的不只是茶的滋味,

更是在修炼清净平和的心境。

一只晶莹透明的玻璃杯中,

一撮清香盈鼻的茶叶,

在水注下翻腾,

浮起的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

渐渐恢复生机,

变成一簇簇嫩芽,

齐刷刷地立在杯底。

一如生活,

当渐知柴米油盐的艰辛,

饱尝人生百味后,

尚能幽静闲雅地一品茗茶,

一烹一品间,

浓郁鲜醇、齿颊留芳的茶汤,

瞬间将疲惫的心灵涤瑕荡秽了一回。

很多时候,

茶的好处并不在口鼻之间,

而在心念之间。

茶之灵

人间百草茶为灵,一缕清香天下闻

南方有嘉木,天地灵气之所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圣陆羽的一句话,道尽了千年以来人们对茶的种种赞美。

从传说中的神农遇茶直到今天,这一杯茶的甘苦滋味,伴随着炎黄子孙穿越了五六千年的历史风雨,早已深深地浸入我们的骨血之中。在中国,最早只生长于南方的这种独特树木所散发的独特香气,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茶与瓷器一样,成了外国人对中国的最好注解。

要说茶,得先从茶树说起。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树。东晋史学家常璩在他的《华阳国志·巴志》中提到“园有芳药、香茗”,这里的“芳药”“香茗”就是茶,说明西周时期的巴国(包括今重庆市、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地区)就有人工栽培的茶树了。周武王伐纣时,巴国还将茶作为贡品进献给了周武王。不过,那时的茶仍然是“药”,而不是饮品。

在唐朝以前,只有我国种茶、制茶。

到了唐朝,茶作为饮品日渐成为风尚,于是各地出现了种茶热,不过当时的种茶水平不高,陆羽在《茶经》中说种茶“法如种瓜”——唐朝时还没有出现现在的修剪技术,茶树大多为“野茶”,所谓人工种植的茶园,也不过是把野茶树移植过来而已。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已是质的飞跃。

1957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海拔1100米的南糯山上,发现了一株迄今为止最早的栽培型茶树——南糯山茶树王,树龄800余年,再次证明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悠久历史。

历数古今,不论是巴国进献周武王的“芳药”,还是陆羽在《茶经》中的著述,或者如今备受追捧的庐山云雾、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好茶几乎都和南方的好山好水分不开。中国山水万里,茶树为何独爱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

这是因为茶树的生长需要具备4个重要的环境条件。★ 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茶树是一种比较娇嫩的植物,对于温度的要求尤其高,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8~25℃。所以,南方的山区、北方偏南的一些地区温度上是适合茶树生长的。★ 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南方的山地雨水充沛(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且雨量平均),云雾缭绕,正适合茶树生长的需要。★ 光照要求不强不弱,紫外线要充足:茶树需要良好的光照,尤其是紫外线,虽然南方平原地区动辄数月阴雨连绵,但山区却少有连绵的阴雨,所以能很好地满足茶树的光照需求。★ 偏酸性的土壤:一般要求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可见,嘉木爱南国,并非偶然。实在是南方山地、丘陵地区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关于茶树的品质,陆羽在《茶经》中认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他认为茶树以长在乱石缝隙间的最好,其次是长在沙石砾壤里的,品质最差的生长于黄土平原。同时,他还认为“野者上,园者次”,生长在山林野外的茶叶品质要好于园林栽培的茶叶,从这里可以再次看出唐人栽培茶叶的水平有限。

如今,经过千百年的经验总结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茶树的栽培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陆羽的想象——若今人仍然靠采摘悬崖峭壁石缝中的茶叶饮用,恐怕能有幸饮茶的也只有极少数人了。

今人种茶多在坡地,而且大部分茶树的主要产区都集中在南方山地或丘陵地区,如今已培育出了灌木型茶树,这类茶树树高通常在2米以内,叶小而浓密,既方便采摘,产量也高,而且具有极好的抗旱能力,甚至可以在北方种植。

茶不再是专属于南方的“嘉木”了!

三棵古茶树,见证野生茶树的驯化史

巴达大茶树

生长在勐海县巴达贺松海拔1900米的大黑山上,树龄逾1700年。树高34米,树基部周长2.5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植株最高的茶树,也是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可以确定的、树龄最长的野生茶树。令人惋惜的是,巴达大茶树已于2012年自然死亡。

邦崴古茶树

生长于云南省澜沧县海拔1900米的邦崴村新寨寨脚园中,树龄约1000年。树高11.8米,主干基部直径1.14米,叶长平均13.3厘米,叶宽平均5.3厘米。邦崴古茶树作为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纽带,改写了世界茶叶演化史,被誉为人类驯化野生茶树的“活化石”。

南糯山古茶树

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海拔1100米的南糯山上,树龄800余年,是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一株古老大茶树。树高5.5米、树幅10米,主干基部直径1.38米,是全世界最大的栽培型茶树。1995年,南糯山古茶树因为保护不当,酸性土壤被弱碱性水泥破坏,最终枯死。

这三棵古茶树分别为野生古茶树、过渡性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正好见证了茶树从野生到被驯化的整个过程,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茶树王”,云南也因此被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茶叶发源地。

人在草木间——“茶”字的由来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

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

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草”或“选”。

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为“皋芦”。

南朝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之为“荈”。

此外,还有“诧”“奼”“茗”“荼”等称谓,均认为是茶之异名同义字。直到唐朝,茶圣陆羽在写《茶经》时,才将“荼”字减少一画,改写为“茶”。陆羽在《茶经·一之源》篇中提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从此,在后来的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就固定下来了。

陆羽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学。

茶字的字形是“草木之中有一人”,茶就是“人在草木间”,即人在自然之中。草木如诗,人与自然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天人合一”。品茶不只品味自然,亦是品味人生。

茶树的类型

茶树本来只有乔木,为了茶叶品质或者采摘方便等各种原因,如今茶树已经发展为三种类型。

乔木茶树

这类茶树分枝部位高,树高通常达3米以上,野生茶树可高达10米以上,树干明显。乔木茶树多为野生茶树,或者历史上著名的茶树,比如十八棵乾隆御赐龙井以及六株大红袍母树等。这类茶树的抗寒性能较差,一般只生长在南方。

除了一些“明星”树以外,从这类茶树上采摘的叶子大多用来制作红茶,因为适应性差、采摘不便,这类茶树是数量最少的一种。

小乔木茶树

属于乔木、灌木的中间类型,有较明显的主干与较高的分枝部位。茶树适应性强,采摘的叶子适合做乌龙茶、红茶,也有制绿茶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南茶区南部。

灌木茶树

无明显的主干,树冠较矮小,自然状态下,树高通常为1.5~3米,大多被修剪至2米以下,分枝多出自近地面根茎处,分枝稠密,主要用来生产绿茶。

这类茶树目前是种植区域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也是茶农经过多年摸索培育出来的一种最理想的茶树类型,叶小而浓密,可以增加产量;高度不高,方便采摘;灌木的外形可以抗寒,甚至可以在北方种植。

春来雨纷纷,忙煞采茶人

茶是美好的事物,所以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采茶人的工作一定是富有情调的。曾有人问:采茶人是不是都是年轻的女孩子?她们采茶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唱好听的茶歌?这种问题让人难以回答。那些边歌边采的妙龄女子也是有的,但绝不是采茶人的常态。采茶绝非一件轻松的美差,每一杯好茶的背后,都凝结着采茶人的辛苦。

茶叶的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茶叶中的早发品种,在惊蛰或春分的时候就开始萌芽了,清明节前是最佳的采摘时机。这个时候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是茶中佳品。但是,由于清明节前能够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很稀少,所以人们常说:明前茶,贵如金。

谷前茶指的是谷雨前采摘的茶叶,这时候茶叶虽然没有清明节前那么细嫩,但由于生长充分,所以积累的内含物也更多,滋味鲜浓且耐冲泡。

进入夏季之后,茶叶的品质开始下降,夏天采摘的茶叶香气不如春茶强烈,而且由于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所以这个时候的茶比较苦涩。秋冬两季的茶,成熟度高,所以叶底发脆、叶色发黄,虽然香气较为浓烈,却失之清香。

一般来说,明前茶是品质最好的,最受欢迎也价格最高,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茶叶品种用春茶制作反而不妙。如乌龙茶,就最好是夏茶,因为夏茶儿茶素含量高,茶芽肥大,白毫浓厚,这正是乌龙茶所需要的。

说罢季节,再谈时辰。一天之中,最适宜采茶的时间是早上七点以后,上午十一点以前。采茶时间太早,茶叶上的露水还未褪去,容易“烧尖”;采茶时间太晚,阳光又过于强烈,茶叶不够舒展。采茶人为了赶上最合适的时间采茶,往往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在最好的季节把茶叶采摘完毕,采茶人每天要劳动十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一直做到日落才休息。

采茶,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时间的堆砌,也是对技艺的考验。在外行看来,采茶很简单,只需要把茶树叶子从茶树上摘下来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手法。

最为普遍的手法是提手采,挑选鲜嫩、饱满的茶叶尖,最好是一芽一叶,不能用指甲掐,用两根手指轻轻把芽尖往上一提,芽尖就轻松在手了。这种采茶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茶叶的采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叶片的完整,但是非常耗费人力。人人皆知的龙井茶,就是用这种方法采下来的。

还有一种比较省力的方法叫掐采,又称折采,就是用手指掐下叶片。由于这种手法可能会造成叶片不完整,所以采摘名茶的时候很少用到。

不要过分迷信明前茶

明前茶主要是针对绿茶而言,是否在清明节前采摘,直接影响着茶叶的身价。但并非说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就品质最佳。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江南茶区采摘明前嫩芽的时候,云南、海南已经气温较高,当地的茶叶早已发芽展叶,已属“老茶”;而一些气候相对寒冷的高山地区,甚至要到谷雨才能发第一次茶。所以,也不用特别迷信明前茶。

至于双手采,则属于一种进阶型的高端手法,掌握这种方法的采茶人可以双手齐上,极大地提高了采茶的效率。熟练的采茶人双手翻飞,迅捷而又从容,让人赞叹。

有些采茶人为了提高采茶的效率,还会借助专用的工具,如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铗。采茶所用的工具一定要刀刃锋利,手法要非常迅速,否则就会将枝条割裂,从而影响下一次新梢萌发。现在还有用采茶机来采茶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效率高,比人采的效率要高十倍,缺点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根据茶叶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采茶,所以中低端茶叶多采用此种方式。

把叶子从茶树上采下来,只不过是第一步。紧接着,采茶人便会将叶子放在阳光下进行摊晒。在阳光的照射下,茶叶中的水分减少了,细胞活性也大大降低,有利于茶叶的发酵。

茶叶晒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进行炒制,也叫炒青。在这一过程中,人为的高温环境会进一步蒸发茶叶中的水分,鲜茶叶中的一些异味也会随着水分的流失而散发出去。

揉茶。炒青后,将茶叶置入揉捻机内,茶叶在其中会受到适度的挤压,一部分汁液会从茶叶内部被挤出,黏附在茶叶的表面上,因此经过这道工序之后,茶叶“出汤”更快了。如果是绿茶的话,到此为止已经大功告成了。

发酵。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还需要进行发酵程序。发酵茶分为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三大类别。半发酵茶有白茶(发酵度为5%~15%)、黄茶(发酵度为10%~25%)、乌龙茶(发酵度为8%~25%),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发酵度80%以上),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发酵度70%以上)。

上面说的,只是比较普遍的制茶手法。实际上,在茶叶发展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了其他形形色色富有特点的制茶手法。而茶叶也会因为不同的制茶手法和发酵程度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味和特点,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但无论是哪一种制茶方法,其中都蕴含着采茶人和制茶人的辛勤付出。一杯清茶,不知凝结了他们多少心思和劳动。

虽然采茶有诸多辛苦,但采茶人还是能想办法苦中作乐的。在江西,有一种非常著名的戏种叫采茶戏。

采茶戏的历史很长,明朝时,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时节,采茶女就会在茶园中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山歌后来发展成了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采茶人甚至还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喜剧,让人不禁感叹他们的乐观。或许,是山水的秀气、茶叶的灵气,给了采茶人更多对于生活的乐观向往。

溯本追源,一杯茶的编年史

从神农氏到陆羽,茶由药物到饮品的变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的历史少说也有四千多年了。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但是在很久很久之前,茶不是饮品,而是药物。

关于茶叶药用的历史,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神农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岭采集草药,而且还要亲身体会、鉴别草药的功效。有一次,神农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背靠一棵大树坐下,闭目休息。

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叶子,神农捡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神农感到很奇怪,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神农加水烧火放入绿叶煎汤,不久即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飘出,神农走近细看,只见叶子漂浮在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

神农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身体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神农大喜,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从此,茶叶便被发现了!

虽然是传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茶一开始是作为药物存在的,而且有保健养生的功效。自汉代以来,很多古代医书都记载了关于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饮茶健身的论述。

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言“茶为百病之药”。苏敬等撰写《新修本草》将茶列于木部中品,述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其功效有下气,祛痰、去热、解渴,令人少睡,消宿食,利小便,治瘘疮等。后世医家均秉承其理论,不断开拓茶的药用功效。

唐代茶圣陆羽出现后,茶真正开始了由药物到饮品的转变。陆羽集合了前人有关茶的文献之大成,编写出《茶经》一书。此书不仅内容丰富,承前启后,而且奠定了茶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使人们认识到茶叶从药物到饮品转变的同时,也认识到茶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从唐代开始,茶逐渐由药物向饮品转变,但时人对茶药用功能的认识依然占主导地位。到了宋代,茶业飞速发展,中医茶疗的使用方法和运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列有药茶专篇。其中的槐芽茶方、上萝叶茶方、皂荚芽茶方、石楠芽茶方不再专注于茶的本草药效研究,而是将重点转向了茶的制作工艺及服饮方法在方剂中的运用,这使得中医茶疗在发展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至明朝时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指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茶本身的香味更好,于是就单纯地把茶叶揉碎煮来喝,使茶真正成为了一种饮品。今天,茶不仅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保健饮品,更风靡全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陆羽集合了前人有关茶的文献之大成,编写出《茶经》一书。明朝时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由唐至宋,茶从普及到版图初定

从唐代开始,茶成为一种普及程度很高的饮品,不仅上层社会的贵族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茶,普通民众也将茶当作生活的必需品。

唐代科举考试的时候,要把考生们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待上两三天,休息不好精神不振怎么办?官府就把茶水送进考场,让考生喝茶解乏。为了讨个好彩头,还把这种茶命名为“麒麟草”。茶也因此成为文人们的至爱。

唐代宗大历五年,皇室为了能够喝到极品茶叶,在顾渚山建了贡茶院。每年清明节前,地方上就开始兴师动众地督制“顾渚紫笋”饼茶,专供皇室饮用。

由于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逐渐成为了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消费品。朝廷意识到其中有利可图,于是在唐德宗建中三年颁布相关法规欲征收茶税,但是因当时民间对这项政策非常反对,最终只好作罢。

唐人喝茶的方式与今人有很大不同,当时人们很少泡茶,全是用来煮的: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把茶叶碾成细小的粉末,用茶箩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开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今天看来,这很像日本抹茶的喝法。

大约在南宋时候,中国的茶叶、茶道开始大规模向周边国家输出。日本临济宗的初祖荣西禅师将中国茶籽带到了日本,种在背振山的灵仙寺;僧弁元于南宋携茶种归,种在骏河国,种出了骏河茶。中国茶道也随着茶叶一起传到日本,并且发展出了极富特色的日本茶道。

宋朝的时候,人们喝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宋朝人喝茶时先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然后慢慢地倒入开水,一边倒一边快速搅动,让茶末跟开水充分混合,当时人们管这叫“点茶”。如此制作出来的茶汤,表面会产生一层非常细小的泡沫,使得茶水有了一种独特的口感。

宋朝人对泡茶的水要求很高,一般不会用铁锅烧水,而是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也是专为饮茶而制的特殊器皿,宋朝人叫它“砂瓶”,这种瓷瓶很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宋朝人认为,只有用瓷瓶烧出来的水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茶叶的香味。可见,当时人们喝茶已经很讲究了。

宋朝是中国茶业格局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如今“茶业版图”的确立,正是起源于宋朝。

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气候要比今天温暖许多。据记载,河南地区曾经有过大象,所以今天河南的简称“豫”中还有个“象”字,习惯炎热天气的大象能在河南地区生存,足以证明当时北方气候与如今有很大不同。

但是到了宋朝初年,全国气候由暖转寒。由于长江一带早春气温较低,茶树发芽推迟,所以无法保证在清明节前将新茶送往京师。而福建气候较暖,茶树发芽也早,所以这一地区成为了贡茶产区,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当福建成为贡茶产区后,采茶制茶的工艺也开始精益求精、迅速发展,久而久之,福建等地的茶叶质量后来居上,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

明清时期,制茶技艺和茶文化达到顶峰

明清以后,我国的茶区基本稳定,茶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茶叶制法和各茶类的兴衰演变上。

明代,茶叶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明太祖洪武六年,朝廷设立了茶马司,专门负责管理茶叶贸易。

明太祖朱元璋在1391年9月发布了一条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以后,各地给皇室上贡的茶就从团饼茶改成了芽茶。这项诏令让各地制茶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后人对此评价甚高:“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进。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另外,在这项政策的引领之下,明代炒青叶茶的技艺得到了空前发展。

明代的文人们对于茶非常偏爱,与前人相比,明代文人更强调了品茶时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营造,而他们的这种价值取向也通过文艺作品体现了出来。据统计,明代关于茶的著作有五十多部,其中有许多传世佳作,如陈继儒的《茶董补》、朱权的《茶谱》等。

到了清代,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到了顶峰。清朝名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妙玉捧茶给贾母时,贾母一开始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是“老君眉”后才吃。但即便如此,喝茶之前贾母还问妙玉:“泡茶用的什么水?”当妙玉说是旧年的雨水时,贾母才放心饮用。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不同的身份对应不同的茶,尊卑有别,喝茶更有讲究了。这虽然不见得是好事情,但也从侧面证明当时茶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了。

在清代,随着茶叶广泛种植,许多新品种涌现了出来。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也深刻地反映了国民生活,饮茶习俗的变化,折射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变迁。

清代茶具。

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孕育出了独特的茶文化。

蒙古族人喜欢喝奶茶,将茶和牛奶混合煮沸饮用,蒙古族人说“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藏族人喜欢酥油茶,他们将茶视作“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到人间”,酥油茶也是他们招待客人的重要礼仪,这说明酥油茶影响着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维吾尔族人的饮茶方式类似于蒙古族人,主要是奶茶,但是也会饮用清茶。不过即便是清茶,维吾尔族人也会先煮再饮。

以茶之灵,洗涤身与心

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现代的年轻人大多不那么喜欢茶。他们喜欢酒,彻夜狂欢;喜欢咖啡,追逐刺激;喜欢碳酸饮料,畅爽痛快。他们也不是觉得茶不好喝,只是没有喝茶的心思、意境。

喝茶能让人身心沉静,反过来讲,身心沉静的人才喝得了茶,才有心情品味茶中甘苦。那些追求刺激、痛恨“无聊”、不给神经一刻放松的人,是不会喜欢喝茶的。

不过,无论什么人,想必都会对茶有一种自然亲近之感,哪怕不爱喝茶,也并不会讨厌它。现在的人们常说,与其追求浮华与空虚,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杯茶,体会精行俭德的乐趣。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提出“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何为精行俭德?

所谓“精”,就是指专精、专一。《管子·心术》说“中不精者心不治”,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专注,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性。懂茶的人常说“喝茶贵精”,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喝好茶、喝精品茶,其实不是,喝茶贵精是说喝茶的时候要收敛心神,心无旁骛。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当某些事情迷乱心智的时候,越是努力去想心就越乱,这时候如果把眼前事放下,先专心致志地做一些旁事,回过头来再想,反倒心思空明,容易想明白?喝茶就是这么一桩“旁事”,并不是说茶是什么灵丹妙药,能让人顿悟,而是它能让你从乱象中抽身,通过专注于茶道来把身心调整至最佳状态,然后蓄势而发,一举攻破生活的难题。

将“茶德”作为一个完整理念提出的,当是晚唐的刘贞亮撰写的《茶十德》一文。他提出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十德中,有六德与健康养生有直接关系,另外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可以说是直接对应于儒家哲理的。

所谓“行”,一是品行之行,二是行动之行,二者合一,就是正道而行的意思。饮茶者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反省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能行正道。泡茶不易、工序繁多,所以好茶者绝不能懒惰,要既能坐而论道,更能擅起而行之。胸有正道,披荆前行,不正是追求完满人生的最好方式吗?

所谓“俭”,浅显来说是俭朴,往根儿上说是大道至简。俭朴生活的核心不在于省,而在于去伪存真,透过表象追求本质,如此一来就少了不必要的烦恼和麻烦,《易·否象传》里说“君子以俭德避难”,一句话就把俭的好处说透了,这就是大道至简。

所谓“德”,就是仁爱。北师大前校长、文化大家许嘉璐先生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二翼,将儒释道三家精神视为体,将中医药和茶视为两翼,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茶之所以能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长久以来中国人将茶视为集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复合形态,饮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生理需求的手段,更是进行自我修行的仪式,是“明德”的途径。

总而言之,茶既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这就意味着,茶绝非仅仅是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它的性质决定了对饮茶者的道德要求,只有具备了精行俭德的品行的人才能够很好地去品饮它。

以茶修身,通达自由

茶在哪里?在禅、在道,在高堂雅舍、在乡野茅庐,无处不在,万民皆享。上至贤达名流,下至普通百姓,都可以在闲暇时泡上一杯清茶,从中体会自然的味道。

喝茶能静心、养身,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完美兼容,也符合儒释道的“内省修行”思想。所以,饮茶不再是简单的日常生活,而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仪式,即所谓的“茶道”。

千百年来,多少人在茶香中获得安宁,伴着升腾而起的氤氲思索世间真谛?小小的茶杯似乎成了心灵的避风港,洗涤着尘世的浮躁。

有一位龚先生,虽是茶商,身上却没有一般商人的那种烟火气,倒多了几分山野气。熙熙攘攘的会场上,龚先生居于一角,以极品普洱茶待客。普洱茶名声太大,因而多有假冒,但龚先生的普洱茶,不管你是不是懂茶,一饮之下都会忍不住赞一声“好茶”。

龚先生话不多,宾客坐过来,他倒杯茶献上,对方赞声不绝,他也只是微笑颔首。与周围懂茶人闲聊间得知,龚先生祖居思茅,世代以种茶、制茶为生,在行业里颇有名望,只不过他的普洱茶每年只售600斤,再多一斤也没有了。问龚先生何故?答曰茶园只有600斤的产量,新茶入库、旧茶上市,没有多的了。再说每年还要拿出时间打理茶园,没有那么多工夫只贩茶。

有人接过话头说:“普洱这几年行市这么好,你多买点茶园雇人来种,早发达了。”

龚先生笑道:“现在是我养着我的茶树,如你所说,就是茶树‘吊’着我了,划不来。”

那人有些不知趣,还在向龚先生说着诸如“一年挣个几百万轻轻松松”“做成大茶商别人得求着你”之类的话。

龚先生有些不太高兴,说道:“思茅茶树多得数不清,你有本事都盘去,把自己当肥料埋树底下也没人管得了你,我那几亩茶园、几棵茶树能让我安安静静种种茶、喝喝茶、养活家人,我已经感激不尽,不想旁的了。”

终于清静了,龚先生不再多言,又仔仔细细泡了一泡茶给周围的人们续上,才开口道:“这杯茶已经泡到第二十七泡,各位且看。”

低头看去,茶汤依然鲜亮如初,香气满溢。

有人以茶为生,而龚先生以茶修身。他待茶如待人,不强求、不奢望,看得通达,不被外物拘泥,专注本心因而灵魂自由,也许这正是他的茶能高人一等的原因。

所谓以茶修身,可以一分为二来看。首先修的是“身”,茶作为一种对身体有益的自然饮品,常喝能使人健康,这是人人都能从茶中得到的“修身”益处;其次修的是“心”,通过接触茶,了解茶,研习茶艺,品茶、评茶,往往能够进入忘我的境界,从而远离尘嚣,在这种氛围下,可以完全敞开心扉、从容思考,让自己更加通达,让灵魂更加自由。

以茶为友,寄情山水之间

成都再往西南100公里左右,是蒲江县。蒲江县有两样宝贝,一是丑柑,二是雀舌茶。丑柑又有个名字叫“不知火”,这种柑橘虽然长得丑了些,但是甜度比一般柑橘高出不少,近些年来深受欢迎,名气不小。说起雀舌茶,名气虽没那么大,但来头可不小。早在唐代的时候,雀舌茶就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名茶。大诗人刘禹锡曾游历成都等地,偏爱雀舌茶,在诗中也说经常“添炉烹雀舌”。

很多爱茶人都喜欢喝雀舌茶,一是因为它味道甘醇清香,有山水之气;二是因为它没有被好事之徒多加炒作,价格平易近人。雀舌茶于他们,就如同是好友一样——与之相处受益匪浅又并无高不可攀的感觉。

所谓茶的“山水气”,实在是难以言表。但凡好茶,无不生长在大好山河的钟秀之地,传说茶能在此地吸收山水的灵气、日月的精华,因此生就了茶的“山水气”。当然,这是无法用具体的指标、数字衡量的,因此,很多人认为,所谓“山水气”不过是爱茶之人的附会。不过,还是有很多品茶的行家,能通过茶的味道来判断茶叶生长的山水环境,可见“山水气"也非虚妄。

蒲江县城往西20公里,就是生长着雀舌茶的茶山,来到此处的人们,未见茶树先闻茶香,越往山上去,茶香越浓。等到了茶山上,满眼的翠绿涌到面前,一排排茶树纵横于高山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一层碧玉般的青色光晕,不亲眼所见怎么也不敢相信,如此单调的颜色分布居然能营造出如此美景!

走近观瞧,茶树上的一片片小小的叶子舒展着享受光照,并骄傲地散发着芬芳。想到这片小叶子将会被巧手摘下,精心呵护,又不远万里与爱茶人相遇,相伴度过不知多少静好时光,给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带去来自远方山水的清冽香气,怎么能让人不有所感触?相信爱茶的人都会明白,茶叶虽然不会说话,但它绝非没有生气的死物,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与人沟通,以茶为友并非呓语。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平日里难见高山流水、青青茶园,但若能以茶为友,在茶香中感悟山水,已经足够!

茶产于高山上,遇水得以招展、升华!

以茶为友,寄情于山水之间,此生长乐!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刘禹锡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