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生意经(钻石升级版)1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1:06:33

点击下载

作者:丁丁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犹太人的生意经(钻石升级版)11

犹太人的生意经(钻石升级版)11试读:

前言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之一,而犹太商人也以其独特的经营技巧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据统计,美籍犹太人在全美人口中仅占2%,但每年的《财富》杂志所评选出的美国的超级富豪,有20%左右是犹太人。如果仅限于前40名,那么实际上有40%是犹太人。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全世界最有钱的人当中,犹太人占了一半。

难怪有人说:“世界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的财富在自己的脑袋里。

对于犹太人来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赚钱是最重要的事。犹太人中涌现出了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家,如石油王国的巨子、传媒帝国的巨擘、华尔街的天才精英、好莱坞的娱乐大亨等,甚至全世界的银行业都会因为犹太商人的介入而受到影响。

总之,犹太人经商的事业,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在西方,他们以其独特的经商策略,积聚了亿万之财;在东方,他们又以其非凡的才智,在各个领域标新立异。

那么,犹太人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何在呢?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犹太人在投资创业、选择目标、广告营销、商场谈判、信守契约等方面表现出的出神入化的智慧,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商战中占得先机、赢得利润的,又是如何在经营之路上建立起自己的商业霸权的。

如果您希望做一名成功的商人,那么请翻开本书,细细地品味其中的奥秘,去开启财富的大门吧!第一章谋钱策略:钱从智慧中来抓住赚钱的机遇

抓住好东西,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抓住,不要让它溜掉。

安德烈·迈耶本来是一个生活艰辛的巴黎印刷推销员的儿子,为了养家糊口,1914年他16岁时离开学校,成为巴黎证券交易所的一名送信员。这年夏天,迈耶撞上了他的第一次好运。他的姐夫受雇于巴黎的一家小银行——鲍尔父子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姐夫应征入伍了,迈耶趁机申请并接替了姐夫的职位。这不仅使他从此闯入了银行界,而且由于战争造成的金融人员大量流失,使他在16岁时就得以自由地学习这个行业中的知识。很快,鲍尔父子银行有个精明的年轻人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了。

1925年,拉扎尔兄弟银行的老板大卫·韦尔看上了安德烈·迈耶,他认为迈耶是个可造之才。这年,迈耶27岁。大卫·韦尔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拉扎尔兄弟银行。迈耶很感兴趣,但他有一个问题:我多久才能成为合伙人?大卫·韦尔未明确回答,迈耶也就婉拒了他的邀请。

一年后,大卫·韦尔重提此事,并提出一个建议:迈耶可以有一年的试用期,如果他的表现出色,那么一年后迈耶就可以成为合伙人。反之,迈耶就得离开拉扎尔兄弟银行。这次迈耶立即接受了。

1927年,迈耶如愿以偿地成为拉扎尔兄弟银行的合伙人。但是,迈耶并没有满足这个成就,他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家:为公司出谋划策,安排交易,筹措款项,同时为银行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迈耶认为这种意义上的银行业务才是作为一个银行家的主要活动。

1928年,迈耶的机遇来了——拉扎尔兄弟银行在这年成为雪铁龙汽车公司的主要股份持有者。当时,雪铁龙公司首次向法国汽车工业引进了赊销汽车的办法,这种办法是通过雪铁龙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索瓦克赊销汽车公司来实施的。

但是,雪铁龙公司的老板只把“索瓦克”当做他的汽车促销工具,而迈耶马上想到了“索瓦克”的更多用途,比如赊销家用器具,甚至房产,他建议由拉扎尔兄弟银行联合另外两家银行买下“索瓦克”,把它变成一个业务范围宽广的消费品赊销公司。“索瓦克”的转手,使雪铁龙公司不必再为开办这家公司提供资金,这对于资金来源相当吃紧的雪铁龙公司来说,是备受欢迎之举。

在而立之年,迈耶成功地策划了他的第一笔大买卖。

迈耶四处活动,他眼界挺高,找到了两家强有力的合伙者,一家是商业投资托拉斯,当时全美最大的消费品赊销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摩根公司,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私人银行。他们每家都答应购买1/3的股份。

合作伙伴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寻求使用“索瓦克”作为其销售机构的商业客户,他几乎立刻就与著名的电器制造公司凯尔文·耐特签订了合同。“索瓦克”开始运转,它给投资者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滚滚利润,即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如此。时至今日,它仍财源不断,实力强大。

通过“索瓦克”的成功,金融界都知道了迈耶是一个成熟的银行家,他不仅能提出一个宏大的构想,而且还表现出了使这个构想得以实现的决心……

由此看来,“命运”与“机遇”的含义的确是大不相同的,“命运”讲的是先天的决定与后天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于两者的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状态。“机遇”讲的是选择,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把握。运气是偶然的,谁能抓住这撞上门来的“机遇”,就不是偶然的了。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些有抱负的人、那些有超常耐力的人。因此,机遇又是自己争来的,安德烈·迈耶的成功正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对自己人生的理智设计及运作,这就是“机遇”的内涵。你选择得准确,把握得及时,设计和运作得当,你就会获得成功;如果这种选择、设计和把握恰好跟上了时代的潮流,跟上了市场的发展,那就是你的运气来了。我们常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伯纳德·巴鲁克是著名的美国犹太实业家、政治家和哲人,20多岁就已经成为知名的百万富翁。同时,他在政坛上也呼风唤雨。1916年,他被美国总统威尔逊任命为国防委员会顾问和原材料、矿物和金属管理委员会主席,时隔不久又被任命为军火工业委员会主席。

1946年,巴鲁克的政绩又跃上一个新台阶,他有幸成为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代表。这一年,他提出了建立一个控制原子能的使用和检查所有原子能设施的国际权威的著名计划——“巴鲁克计划”。

和大多数犹太商人一样,巴鲁克在创业伊始也历尽千辛万苦。正是因为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眼睛,在常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巴鲁克却能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并从这种联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意机会。

1899年,即巴鲁克28岁那年的7月3日晚上,巴鲁克在家里忽然听到广播里传来消息说,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将西班牙舰队消灭,这意味着持续很久的美西战争即将告一段落。

7月3日,这天正好是星期日,第二天即7月4日,也就是星期一,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在星期一不营业,但私人的交易所则依旧工作。巴鲁克马上意识到,如果他能在黎明前赶到私人交易所买进股票,那么就能大赚一笔。

在19世纪末,唯一适合跑长途的交通工具只有火车,但火车晚上不运行。在这种让人干着急的情况下,巴鲁克在火车站个人承包了一列专车,火速赶到私人交易所,做了几笔让人羡慕的股票生意。

不敢冒险的人就没有福气接受命运恩赐的财富。犹太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在危险中自由地畅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冒险意味着犹太人在任何时候都喜欢主动出击,不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他们在商场中投机屡屡成功,这要归功于他们对机遇的大胆把握。

犹太智慧

商业领域从来不是平静的港湾,那些不敢冒险、不善于冒险的人,即使命运给了他们成为富翁的机会,他们也不敢接受,这也是他们缺乏商业素质的表现。金钱仿佛灿烂的阳光

金钱是唯一的阳光,它照到哪里,哪里就发光。

人们都在问,犹太人的生命力为什么会如此顽强,历经劫难而不灭亡?有人认为,答案或许就是一个字:钱。

犹太人认为,钱不过是交易时的一种符号和媒介,我们看见、触摸到的只是钱的暂存形式,并不是钱本身,钱的最纯粹形式是信用,它在银行存取、转账的过程中存在,但谁也没见过信用长得什么模样。况且,钱并不就等于财富,黄金也好,钻石也好,都只是代表财富的原始形式而已。

在很多人眼中,纸币才能算是真正的钱。事实上,纸币只是一种信用符号,对纸币的认可,其实是对某个发行纸币的国家信用的肯定。例如你买美元,事实上是买对美国发行美元能力的肯定;而你拿美元去消费或交易,人家会收美元,也代表人家相信你手上拿的美元纸钞,可以得到美国政府的肯定和保证,可以换取等值的物品或其他货币,而不只是一张纸。

这样的观念或许令人大感意外,其实,这种意外只能证明:那些感到意外的人,尚未达到犹太人看待钱的那种超然的境界。

在著名的犹太银行家中,伦敦的哈姆勒、纽约的贝尔蒙特、柏林的布莱希罗德都信奉了基督教;北美获利最大的出版商——纽豪斯报馆的所有人塞缪尔·纽豪斯,只聘用非犹太人的编辑或发行人员;甚至那些已经在全美知名大学中获得学术地位的犹太人学者,也有许多人已不再把自己视为犹太人了。

然而,世人仍把他们都视为犹太人,而且根本不理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否发生过变化。相反,或许从这种为争取成功,而不惜牺牲其他价值的行为上,人们找到了界定犹太人的标准。

这意味着,在生物学基因不足以界定犹太人的民族身份,甚至是宗教信仰也不足以界定犹太人的文化身份,而必须从他如何追求成功,如何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去认定。

自从犹太人大规模流亡以来,尽管从绝对数量上说,犹太人普遍与一般民众一样,较多地从事农工畜牧的生产活动,但作为寄居城市的独特生存群体,犹太民族始终保持着商人民族的身份。

当然,这是有着特定历史背景的。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下,如亡国或受迫害等,生存下来的民族,决不仅仅是犹太民族一个,但唯有这个民族走上了专业商人民族的道路,而且还极其顺利,尽管屡遭驱逐甚至杀戮,被一再剥夺得两手空空,但只要有机会,犹太人就可以透过商业活动,或任何和钱打交道的活动迅速崛起,在繁荣当地经济的同时,自己也富裕起来。

犹太人就像沙漠中一颗晒干的种子,只要一场小雨,马上就会萌芽而茁壮成长起来。甚至可以打比方说,如果一个地方的商业就像一颗晒干的种子,只要犹太人的春雨一到,马上就会繁茂起来。中世纪欧洲各国就是借犹太人的力量来发展商业,尤其是法国,竟在200年中六次招徕犹太人又六次驱逐犹太人,犹太人简直成了他们发展本国商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提款机。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犹太人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只要有钱流通的地方,就自然地需要犹太人,大家少不了他们,因为大家都需要他们的财富。

犹太智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金钱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存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精神的追求,可以凭借它成就大事,是人们成功的标志。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金钱平等,因此,人格平等;怀有赚大钱的欲望是好的。金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它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

有一位演讲者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演讲。为了证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起自己,他拿起了50美元纸币,高举过头顶。“看,这是50美元,全新的50美元。有谁想要?”他高声问道。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然后,他把这张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又问观众:“现在还有人想要这50美元吗?”

所有的人又举起了手。

他把这张纸币放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纸钞已经变得又脏又烂了。他又拿起这张纸币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

结果还是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于是他说:“朋友们,钱在任何时候都是钱,它不会因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烂,它的价值就会有任何的变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消费,它永远都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那张纸币在演讲者的手里揉皱了,被踩脏弄破了,还是有人想要它呢?因为,纸币就是钞票,纸币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它不会因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别,它还有和以前一样的价值,和其他等值的纸币的价值是一样的,只要它们的价值一样,纸币都是平等的。

犹太人不怕生意难做,即使对于最小的生意他们也不会放弃的,因此,在他们的经商历史中,他们喜欢把“金钱不问出处”这句话挂在嘴上。

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少的标志,它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犹太人的赚钱观念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不一样,他们丝毫不认为拉三轮车、扛麻袋就低贱,而当老板、做经理就高贵,他们认为钱在谁的口袋都一样是钱。

由于对钱保持着一种平常的心态,甚至把它看得如同一块石头、一张纸,犹太人才不会把钱视若鬼神,不把它分为干净或肮脏,因此,他们获取它、失去它的时候,也不会痛不欲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平常心,使得犹太人在惊涛骇浪的商海中驰骋自如,临乱不慌。

赚钱有术的犹太人数不胜数,以放债发财的亚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位移居英国的犹太人从打工开始,就用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

由于生意的扩大,他需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他在借钱的过程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高,这种代价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付给银行,而且风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款业务来得划算。

几年后,他开始做起放款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金贷给急需用钱的人。

此外,他又从银行贷来利率比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有些等钱应急的公司或个人,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就等于放贷1年,可获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赚钱。

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财之路的。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钱财是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

犹太人的经商活动,有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的成功关键,就是:他们对顾客总是一视同仁,从不带一丝成见。在犹太人看来,因为成见而坏了生意,简直是太不值得了。

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对各国人他们都视为同胞。犹太人无论是住在华盛顿、莫斯科还是伦敦,他们和各国客户之间,都经常保持密切联系。

在犹太人的脑海里,在进行贸易往来时,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无论你是欧洲人,还是非洲人,只要你和他的这笔交易能给他带来利润,他就可以和你交易。

我们知道,金钱是没有国籍的,所以就不应该为自己设下赚钱的种种限制。由于聪明的犹太人对金钱不问出处,这也证明了他们的观念是完全开放的,丝毫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在他们的眼里,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什么钱都可以赚,只要是不违法或损人的事。

正是因为犹太人认识到金钱的本质,所以,犹太商人在商业活动中,对于所用的东西,是不存在一点感情的,只要有利可图且不违法的事情,拿来用就是了,完全不必过多考虑。

他们的目的就是赚钱,他们所信奉的真理,就是做生意,就是尽一切力量去获得最大的利益。

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苏联刚刚建立时,世界上的资本家都不敢涉足这个国家,只有这个犹太人胆大包天,敢与苏联做生意,而且在苏联发了大财。

犹太民族是个注重契约的民族,然而,这种态度并没有令犹太人把合约都供奉起来。相反,只要有买主卖主,合约本身也是商品,只要有人买,合约同样可以拿来买卖。

钱应该用来做生意,不应该用来买酒喝得醉醺醺的。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酒公司(施格兰酿酒公司)的老板,就是犹太人。

犹太智慧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这是犹太人通过经商悟出的心得,就像钱没有肮脏和干净之分,犹太人对客户也是不带着成见区分的。只要能合法赚钱,什么不损人的事都可以做。风险,其实是财富的代名词

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辈。

身处逆境不气馁、不放弃希望当然是重要的,承受压力甚至苦难,顽强地忍耐着等待机会,则更显可贵。

但是,命运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某一个机会上,抓住这个机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选择去做就意味着冒险;而在失败与成功都不好把握时,就更意味着风险很大。那么,面临这样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

有的人由于身处逆境当中,可以掌握和运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往往就选择赌上自己的一切,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人生就此翻盘;输了,就是身败名裂。

只要我们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状况,认清不属于盲目冒进行为,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冒一次险。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而且,在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中,也让我们练就了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财富。

犹太人历来以“冒险家”闻名于世。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冒险家”都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终于转变过来了。

人们认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严格来讲,促成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了,人们根本无法完全掌握那些“未知的变量”,充其量只能掌控其中一小部分。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

19世纪80年代,在是否购买利马油田的问题上,洛克菲勒和股东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部与印第安纳东部交界的地带。

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经化学反应变成硫化氢,会发出一种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为“酸油”。

当时,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品质原油,除了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手。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也特别低,虽然产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勒坚信一定能找到除去硫的办法。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勒最后“威胁”股东,宣称自己将冒险去进行这个计划,并不惜一切代价,谁都不能阻挡他。

公司执行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下被迫让步,最后决定以8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原油的油田。

此后,洛克菲勒以20万美元聘请一名犹太化学家,让他前往油田研究去硫课题。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没有取得成功,在此期间,许多委员对此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然而,又过了几年,犹太化学家终于成功了!这一丰功伟绩,正充分说明了洛克菲勒具有穿透迷雾的远见,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

然而,懂得从失败中学习经验,这才是无可比拟的珍贵财富,只有敢于坦然面对失败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

在这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犹太人。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节日,都含有庆祝的意味,而犹太人的节日大多是为了记取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与失败。他们在节日中回忆祖先的失败,以警示自己和自我激励。

罗森沃德是全美最大的百货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的最大股东,他也是全美20世纪商界的风云人物。然而,这个做服装生意起家的富翁,却也经历了许多创业时的失败与艰辛。

罗森沃德1862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少年时随家人移居北美,定居在伊利诺伊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市。

罗森沃德的家境不大好,为了维持生活,中学毕业后,他就到纽约的服装店做杂工。罗森沃德从年幼时就受犹太人的教育影响,树立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确信人皆有出头之日,一个人只要选定了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向目标迈进,百折不挠,胜利会眷顾他的。“我要当一个服装店老板。”这是罗森沃德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除了在工作中留心学习和注意动态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商业知识,找有关的书刊阅读。

到了1884年,他自认为有了一定经验和小额本钱了,决定自己在纽约开服装店。可是,他的服装店门可罗雀,生意极差,经营了一年多,把多年辛苦积蓄的一点点血汗钱全部赔光了,服装店只好关门,罗森沃德垂头丧气地离开纽约,回伊利诺伊州去。

痛定思痛,罗森沃德反复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最后,他找出了原因:服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又是一种装饰品,它既要实用,又要新颖,这才能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求。而自己经营的服装店,缺乏自己的特色,再加上自己的商店未建立起足够的口碑,根本没有销售的优势,注定要失败的。

针对自己出师不利的原因,罗森沃德决心改进。他毫不气馁,继续学习和研究服装的经营策略。他一边到服装设计学校去学习,一边做服装市场考察,特别是对世界各国新潮的时装进行专门研究。

几年后,他对服装设计已经很有心得,对市场行情也看得较清楚。于是,他决定重整旗鼓,硬着头皮向朋友借了几百美元,先在芝加哥开设了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店。

他的服装店除了展出他亲自设计的新款服饰图样外,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对已定型的成衣样式做修改,甚至完全按顾客的需求重新设计。因为他的服装设计款式多,新颖精美,再加上灵活经营,很快就受到了顾客的欢迎,生意十分兴隆。

两年后,他把自己的服装加工店规模扩大了数十倍,并把服装店改为服装公司,大量生产各种时装。从此以后,公司的营业额快速增长,品牌知名度和口碑也在市场流传开来。

犹太智慧

犹太人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心态,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往往赢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这种身临逆境却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又一重要因素。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今天将要发生的事我们都还不知道,何必为明天而烦恼。

人生如棋。

世事总是如此:看起来绝望的棋局,事实上总还有解救办法。就是说,当我们面临任何绝境时,永远都还有一步好棋可以走,只要不放弃自己,走出这一步,就足以扭转形势。

生命的天平,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摆动不定。只要不放弃希望,就永远不会失去胜利的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占领了东欧,对犹太人实施非人性的统治,目的就是把他们赶尽杀绝。

在某个小镇上,有个犹太人家庭,一家五口为了躲避德军,只好躲在一间仓库的小阁楼上,吃喝全靠朋友们接济。

每当德军巡逻队或者不怀好意的市民走近仓库,他们就吓得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时间一长,他们完全学会了用动作来表达感情。

三个月后的一天,母亲外出觅食未归,同情他们的市民说:“你们的母亲肯定是被德国人抓走了。”

又过了两个月,父亲也一去不回。半年后,叔叔刚出门,孩子们就听到一声枪响,叔叔就倒在了门外。

三个大人相继死去,寻找食物的重担就落在了姐姐肩上,每当仓库附近有风吹草动,姐姐就赶紧掩住弟弟的嘴。

过了一个月,姐姐也永远回不来了。

从此以后,只要听到外面有任何声音,唯一生还的他,只有掩住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

这是一个犹太人经历的悲惨童年的一幕,相信他终生都不会忘记童年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

犹太人坚信,只要不断地保持希望的灯火,就不怕黑暗的威胁,他们每经历一次暴风雨,天空就架起桥一般的美丽彩虹,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会有希望到来,黑暗过去就是光明,这是他们存活下来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不会绝望,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强地活下去。“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为什么只有通过黑色的瞳孔才能看见东西?”

那是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人生也是从苦难和黑暗开始,最后才能到达幸福和光明的终点。不要害怕痛苦。因为,一个人只有痛苦到了极点,才能品尝到甜美的果实。

犹太人的意识里面,永远充满了痛苦的观念和深深的忧患,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灵魂,都是从这样的角度来面对和思考问题的。

犹太哲人认为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

1岁时是国王:家人围绕着他,像服侍国王一样侍奉他,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6岁的时候是头小猪:喜欢在泥巴里面玩耍。

15岁的时候是小羊:无忧无虑地欢笑、跳跃,享受人生的快乐和自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痛苦。

结婚后是只驴子:开始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咬着牙低头,吃力地缓缓前进。

中年时是狗(有时比狗还不如):为了养家糊口,有时不得不摇尾讨好,乞求他人的施舍。

年老时是猴:行为和孩童无异,却没有人去关心他了。

犹太人认为人生中的苦难和不如意占十之七八,而幸福和快乐只占人生中的一小部分。既然这样,也就不必惧怕痛苦和人生的种种烦恼了,相反的,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反而是越多越好。《塔木德》中说:有10个烦恼,比仅有1个烦恼好得多。

因为,一个人有10个烦恼,不会再害怕烦恼,而只拥有1个烦恼的人,就会整天很烦恼,因为他怕后面还会有更多的烦恼来找他,这种对未来的恐惧,是最折磨人的。

犹太人四处流浪、衣食没有着落,也不知道有谁可以接纳他们。经历了这一切后,他们已经不怕任何苦难了,因为,他们深知经历过无情苦难的折磨后,他们的抗压能力,已经超越一般人的水准了。

为了生存,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为了生存,他们受尽人间苦难;为了生存,世界上已经没什么事,是他们不能做的。

犹太智慧

痛苦,也是人生本质之一。直指生命的真正层面、看透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受痛苦折磨,而快乐只是短暂且虚幻的,说穿了只是人的错觉。像富人一样思考

拥有富人的思维,向富有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和他们

相处,你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而如果你在穷人堆

里,你除了学会怎样节俭之外,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而是他们根本就缺乏赚钱的头脑。富人的富有,也不仅仅因为他们手里拥有大量的现金,而是他们肯于为了赚钱开动脑筋。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财富和头脑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人见面了,那个穷人见富人生活那么舒适和惬意,于是对富人说:“我愿意在您府上为您干活三年,我不要一分钱,但是您要让我吃饱饭,并且有地方让我睡觉。”

富人觉得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应了这个穷人的请求。三年期满后,穷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从此不知去向。

十年又过去了,昔日的那个穷人,竟然已变得非常富有,以前的那个富人和他相比,反而显得很寒酸。于是富人向昔日的穷人要求:愿意出10万美元,买下他变得如此富有的秘诀。

昔日的那个穷人听了哈哈大笑说:“过去我是用从你那儿学到的经验赚钱,而今天你又用钱买我的经验,如此而已!”

只有向富人学习,你才会得到他们拥有财富的秘诀。

犹太人特奥的母亲不幸辞世,给他和哥哥卡尔留下的是一家可怜的杂货店。微薄的资金,简陋的小店,兄弟俩靠着出售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一年节俭经营下来,收入微乎其微。

他们不甘心这种穷困的状况,一直探索发财的机会,有一天卡尔问弟弟:“为什么同样的商店,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钱呢?”

特奥回答说:“我觉得是经营有问题,如果经营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赚钱的。”

可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呢?

于是他们决定到处看看,有一天他们来到一家便利店,发现这家便利店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好。

这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们走到便利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写道:“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把发票保存起来,年终可凭发票,换领发票金额3%的免费商品。”

他们把这份告示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这家便利店生意兴隆的原因了。原来顾客就是贪图那年终3%的免费商品才频繁光顾。兄弟俩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他们回到自己的店铺,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全部商品降价3%,并保证我们的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有买贵,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另有奖励。”

原来他们不仅借鉴了那家便利店的做法,还提出了全面商品降价3%,他们的店铺自然很快就门庭若市,生意红火。

就这样,他们所开的阿尔迪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兄弟俩乘胜追击,阿尔迪商店在这座城市连开了十几家门市,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从此,凭借这“偷”来的经营秘诀,他们兄弟的连锁店迅速扩张,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弗伦斯堡,到处都看得到密密麻麻的阿尔迪连锁商店。

由此可见,当初他们如果没有学习别人的创意,并加以创新,阿尔迪商店是不会发展得这么快的。

财富是靠头脑赚取的,犹太人认为,你的价值就在于脑袋,而不是手脚。犹太人在经商的时候显得很轻松,他们表面泰然自若,心里却在思考问题。“钞票有得是,遗憾的是你的口袋太小了。”

这是犹太人的普遍想法。如果你的思维够开阔,那你的钱包就会越来越大了。

这就是犹太人的经商原则:要成为成功的商人,一定要想办法拿出一套标准作业程序,剩下的事情就让别人去按表运作,自己等着赚钱就可以了。《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位国王拥有一个大葡萄园,雇了许多园丁工人来打理,其中有一位工人技艺超群,也有领导能力,于是国王就让他来当管园人。

有一天,这位国王来到葡萄园散步,就让管园人陪同。这天下班后,工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当天的工资。但是当这位管园人领取工资的时候,却遭到了大家的抗议和不满。他们认为这位工人只做了两个小时的事,其他的时间都在陪国王到处闲逛,所以不应该领取与别人一样多的工资。

这时,国王说话了:“因为他熟悉你们的工作,所以才让他来看管你们的。今天他虽然只做了两个小时的实际工作,但是他走的时候,你们仍然按照他给你们的指令完成了任务。他的能力强,所以两个小时就做完了他一天的工作,他对得起自己的工资!”

有时,工作成就不能以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计算,也不能根据做了多少工作量来看,而应该以工作所获得的效益的多少来计算。因此,想办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才是真正聪明的赚钱策略。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犹太人在一百年前就已经这样做了。

1910年,大量犹太人进入了北美,开始的时候,他们和一起来的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同样都是做最基层的粗活。

这些犹太人中每10个人里就有8个是劳动工人,但是不久他们就都不做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于犹太人来说,开始他们从事这些出卖体力的职业,是由于遭受歧视、缺乏工作机会才不得不这么做,当他们有了基本的生存保证,就不再这样做了。

因为,这些工作的报酬低微,且付出的心力又很多,工作还很不稳定,尤其是这些工作会降低人的身份,让人没有成就感,这是不符合犹太人的理念的。

于是,他们凭着自己受过的良好的教育,积极地去找那些比较体面、报酬高,也有前瞻性、有利可图的工作。

过了几十年,他们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百万富翁。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闻名的。到了后来,每10个犹太人里,就只剩1个是蓝领工人了,其他人都已成为有产阶级。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观念,造成的不同命运:前者依靠自己的智能变得富有,后者则依旧靠出卖体力来生活,他们的一生也只能延续被奴役的生活。

犹太智慧

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就算在富人堆里站上一会儿也好,至少会沾到富人的气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凡事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断,等于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

犹太人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他们以一种冷峻的眼光看待这个纷繁的世界,他们拒绝崇拜任何偶像,从不盲从大众的潮流,他们是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的。

当一个犹太人的小孩上学的时候,他就被鼓励发问。放学回家之后,他的妈妈就会问他:“鲍比,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提什么问题了?”

小孩子说:“我问老师:为什么鱼是用鳃呼吸,不是用鼻子呼吸?它的鼻子在哪里?我过马路的时候,为什么红灯总是亮的?为什么老师今天穿了一条咖啡色的裤子?”

开始的时候,他们的问题让人觉得幼稚可笑。但是时间一长,他们的问题就已经让人很难回答了,甚至一些专家也无法回答。

犹太人就是这样喜欢提问,因为在他们看来,思考是开发智能的开始。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学习。思考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他们所探求的是一件事情根本的原因,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面的东西。

由于轻信和盲从,人们总是习惯崇拜权威,相信他们的意见总是对的,用既成的眼光看待问题,追求大众的判断,这样就很难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突破,要有成就也就很困难。

犹太人怀疑一切东西,即使那些看起来十分神圣的东西,他们也绝不会不问是非就相信。在他们的眼里,任何偶像都不过是一些吓唬人的东西。

所以犹太人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把他们的领袖视为偶像,连犹太人最伟大的先知摩西也不例外。

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了埃及,摆脱了埃及的残酷统治,是犹太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在犹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却不把他视为偶像,也绝对不是权威。他们不要偶像去安排自己的命运,他们崇尚的是独立的思考判断。

对于犹太人这种怀疑一切的态度,犹太人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我拥有犹太人的两种天性:怀疑和思考,所以我发现自己没有受到偏见的影响。而其他的人在运用他们的智力时,却受到了很多主观和外在的限制。作为一个犹太人,我随时都准备反对大多数人的意见。”

犹太智慧

成功永远属于那些独立思考的少数人,他们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因而他们从来不受社会既定成见的影响,能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想象力,即使他们处于少数派的状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要发财,从改变自己开始

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犹太人非常重视教育。以色列刚建国时,政府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53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又颁布《学校审查法》。

现在,在以色列,全国的基础教育都由国家负责,所有5岁至16岁的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可持续到18岁,高中以上学生的学费,则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由政府给予补助。

这套义务教育制度,需要巨额资金的扶持,以色列教育经费一直没有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在最高的年度曾达到8.8%。

对于一个不算富裕,并要维持高额军费开支的国家来说,教育投资能达到这一水准是很不容易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但它的教育经费也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左右,而像日本、德国就更低。如果说,义务教育在今日尚属不易,对于刚刚建国的以色列就更加不易了。为了保证学子们的学业与生活,犹太民族创立了两项制度。

第一项制度是每个人都要缴纳“十一金”,即每人把自己总收入的10%(当然更多一些也可以)捐献出来。就算是接受施舍的穷人,也必须捐献10%。

另一项制度是推行婚配上的门当户对。犹太人最理想的婚配方式是最有学问者的子女和最富有者的子女的结合。

无论在古代的开罗、伊比利亚的托莱多、威尼斯共和国,还是中欧的犹太社区,犹太人都持有同样的观念。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敬重,不难想象出教育的场所——学校,在犹太人的生活中是何等神圣。

1919年,在犹太人聚居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便在前线隆隆的炮火声中奠基开工。此后连绵不绝、愈演愈烈的战争和冲突,也未能阻止这所大学在1925年落成。

今天,人口仅400多万的以色列已经拥有六所跻身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内格夫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

犹太人之所以特别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以知识为财富”的认知之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无异于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

事实上,商人变得更有学识是文明的进化,是一只推动经济发展的无形的手。犹太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

有个叫哈罗德的犹太青年,他最初是一个经营餐饮的商人,可是当他看到了麦当劳里面每天人潮汹涌的场面,他就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业利润。

于是他想,如果自己可以代理麦当劳,那利润一定是极为可观的。他找了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说明自己想代理麦当劳的意图。这位负责人告诉他,如要拥有这样的代理权,需要200万美元的资金才够。

听到这位负责人的话,哈罗德就决定每个月都存1万美元。于是每个月的1日,他总是先把1万美元存入银行,再考虑自己的经营费用和日常的支出。而且他给自己规定,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样坚持不懈地过了整整六年,由于每个月他都在1日把1万美元存入银行,银行里面的柜台小姐都认识了他,他告诉她们自己的计划,她们也都被他坚韧的精神感动。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存款已经有72万美元了,但是距离需要的200万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去找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威尔逊先生,他向威尔逊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把麦当劳代理权给他做。

威尔逊听了他的话,被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不过他还是决定亲自去银行打听一下哈罗德的事情。他到了银行问是否认识一个叫哈罗德的人,柜台小姐们就说:“哎呀!那个人真是不简单啊!他每个月的1日都是在中午的时间存入1万美元,六年了,他一直这样,这个人真有毅力。有一次,下了大雨,把他浑身都淋透了,他还是一样来存钱。”

威尔逊听了,当时就决定把麦当劳的代理权交给哈罗德,从此,哈罗德传奇的发迹史就开始了。

犹太智慧

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要发财,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呢。有远见才能决胜千里

当我们邻居的屋子起火时,你就必须留心自己的屋子了。

要成为成功的商人,就要有敏锐的眼光,可以预知未来的情势。不要目光短浅,只贪眼前的蝇头小利,那样的人永远只能跟在成功者身后。

纵观历史,预测人类的行为,显然比预测天气更容易。

智者切面包时,计算十次才动刀;倘若换成愚者,即使切了十刀也不会测量估算一下,因此切出来的面包,总是大小不一或数量不对。这就是智者和愚者做事时思考模式的不同。

赚钱,对于犹太人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其实如果你用心观察犹太人的发财秘诀,你就知道原因是什么了。

我们来看看北美犹太人商业奇才哈利小时候,是怎样在寒冷的冬天把饮料卖掉的。

哈利15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场内叫卖零食。但天气寒冷,观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几乎无人问津。

小哈利就想:为什么饮料没有人要呢?当然是人们不需要。不行,要想想,如何才能让人们在冷天也需要饮料呢?

忽然间,他脑筋一转,大声喊:“来看马戏哦!买一张票,就免费送您一包好吃的花生!先买先送,送完为止!”“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争相购买马戏票。人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这些花生,这些花生比平常的花生好吃,不过越吃越口渴,原来这些花生被撒上了一些盐,不过,既然花生是免费的,而且又这么好吃,人们也管不了那么多,拼命地吃。但吃多了口渴,人们又开始找饮料解渴。

这时,小哈利乘机推销他的饮料,口干舌燥的人们顾不得那么多了,纷纷拿出钱包,购买小哈利的饮料。结果,小哈利这一天卖出去的饮料,居然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销售量。

其实,小哈利不过是运用了一个小策略,比别人多看到几步而已。我们来看看小哈利的这几步是怎么走的:

第一步:要想卖出去饮料,在冬天似乎很困难,那就必须借助其他东西来间接地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看看手里的东西,就是花生了。

第二步:把花生全部撒上一点盐,这样花生就变咸了,咸花生的味道不仅香了,更重要的是,借着咸花生,他可以卖掉自己的饮料了。

第三步:把咸花生和票捆绑在一起,免费地赠送给来看马戏的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吸引那些贪小便宜的人们,为自己的饮料推销策略铺好路。

事实上,凡事往后多看几步,就像下棋一样,才不会逼自己走进死胡同,同时也可让自己发现更多可走的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决定成立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组织——联合国。这个总部必须建在繁华的大城市才合适,可是,想在任何一座大城市买下一块盖大楼的土地,都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而刚刚起步的联合国总部的资金很有限,各国首脑为此事伤透脑筋。

这个时候,洛克菲勒家族听说了这件事,他们立刻宣布,愿意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很大的地皮,并且无条件捐赠给联合国。

人们不禁惊讶了,花这么多的钱买地免费送给联合国,洛克菲勒能有什么好处?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当洛克菲勒家族在买下土地捐给联合国的时候,也买下了与这块土地毗连的全部土地。等到联合国大楼建起来后,四周的地价立即飙升起来。

现在,没有人能够算出洛克菲勒家族借助毗连联合国的土地,赚到了多少个870万美元。

当人们如梦方醒的时候,洛克菲勒家族已经赚进大把大把钞票了。

这就是犹太商业巨子与众不同的思考模式,他们所下的头一两步棋,我们通常是猜不到他的用意的,他们的真实意图总是在快到尾声时,我们才恍然大悟,但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

你能看到未来的发展有多远,那你的成功就有多大。

犹太巨富吉威特有超乎常人的远见。当一件事尚未来临,他便能预见它将在何时发生。这种先见之明,可以说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

自从1930年以来,吉威特对每10年来临一次的时代新浪潮,都能十分准确地把握,而且把它联系在自己的事业上。

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不景气的年代(经济危机),大多数的土木建筑业者都无事可做,但吉威特却预见公共投资不久将复苏,于是尽全力去做准备。

20世纪40年代:他预见有关防御方面的工程,尤其是空军基地等军事建筑将增多。

20世纪50年代:他预见高速公路及飞弹基地时代将来临。

20世纪60年代:他预见都市交通网将有大的发展。

就这样,吉威特每次都预见到时代潮流带来的建设需求,事先就做好准备了。他的这种先见之明,奠定了吉威特商业王国的基础。

想必大家都知道下棋吧?下棋过程中,我们把仅仅看到一两步棋路的人称作初级棋师;把那些想到三四步棋路的人称作中级棋师;但是那些能够算到五六步以上棋路的人,就被誉为高级棋师。

高手们的头一两步棋,人们常常捉磨不透他们的用意。以下棋比喻经商,商战中的高手,就是这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人。

如果你也是一个经商的人,那么你在筹划大局的时候,就应该问问自己:我目前想到了第几步?

犹太智慧

多走几步,就会看到更多的好风景。与人为善,声名永存

与众人为善,声名永存。

纵观众多犹太巨商的成功历程,也许大家都会注意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举措,即在发财致富后,往往慷慨解囊做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当然,犹太商人热心捐钱办公益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营销策略,可以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对企业巩固已占有的市场及扩大市场的占有率会起到作用。

美国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是一家热衷于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著名公司,这家公司总部设在纽约,生意遍及五大洲,每年的营业额超过百亿美元,雇用的员工多达114000人。

菲利浦·莫里斯公司把赞助作为长期以来的一种有效的推销术,它每年都制订赞助计划,拨出大量财力和人力支持世界各国的一些文化活动。它所赞助的范围很广,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

公司每年都要花上千万美元的巨款去赞助一些与本公司经营的产品毫不相干的事情,目光短浅的人认为这是白费钱的愚蠢之举,而菲利浦·莫里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哈米什·马克斯韦尔却认为:“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像其他公司一样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和就业机会,向政府纳税,为股东增加利润外,我们还懂得社会的其他需要。为此,我们准备履行和我们公司地位相适应的义务,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商业的繁荣。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参与社会发展比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更为重要。作为菲利浦·莫里斯公司的人,我们一直在探索创造性思维。我们想通过我们作为法人团体的努力使这种探索方式生动、活泼一些。这样使我们的雇员们意识到他们都是在一个有促进力的环境里工作,还可以使其他人都以和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合作为荣。”

这个公司就是通过把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联系起来,通过赞助文化事业密切了公司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反过来又促进了本公司的产品销售。事实证明此举确实起到了双赢的作用。

犹太商人如此乐善好施,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地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会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更为宽广。

犹太智慧

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这是他们成功和致富的秘诀,不失为一种生存立足策略。和气才能生财

犹太商人强调和气生财,把关系搞得融洽和睦,从而让自己的生意欣欣向荣。这种经商之道,是以“和”为原则,以“善”为办事宗旨。

如何才能生财,犹太人首先着眼于管理内部,他们期望营造一个和和气气的经商氛围,避免引起矛盾冲突。

路德维希·蒙德于1839年出生于德国卡塞尔,后移居英国。他在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同著名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黄的方法。他将这一方法带到英国,几经周折,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的公司。结果证明他的这一专利是有经济价值的。后来,欧洲的许多公司都申请使用这种方法。这使蒙德萌发了自己开办化工企业的念头。蒙德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的作用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他一起参与发明的,当时还不成熟。

蒙德在柴郡的温宁顿买下一块地,建造厂房。当地居民担心大型化工厂会破坏生态环境,反对他在那里建厂,并拒绝为他工作。

蒙德不得不雇用爱尔兰人。建厂期间,他每天到现场监督工人干活,他嘴上老挂着一句话:“不要称呼我先生,我不是绅士!”

蒙德一边建厂,一边进行实验,以完善这种方法。第一次实验失败之后,他干脆住进了实验室,昼夜不停地工作。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尽管如此,他仍怕出问题,虽然他的住处离工厂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他还是在卧室的窗户上安装了一只铃,拴上一根长长的绳子,连向厂区,以便万一在夜晚需要他时,能及时叫醒他。1874年工厂建成,开始时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完全亏损,但蒙德并不气馁,加倍努力,终于在1880年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

在吞并附近一家和他竞争的企业之后,蒙德和他的主要合伙人约翰·布隆内尔一起,把他们的工厂扩大为“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当时拥有资产60万英镑,短短几年之后,布隆内尔蒙德公司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同时在生产碱的化学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世人认为,该公司在改善劳资关系方面的建树更有革命性的意义。在英国,他们是最早给工人每年一周假期,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的雇主之一,只是有个条件,就是工人必须好好工作。

各种荣誉也纷纷降临到蒙德头上。他从事化学研究生涯的摇篮——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他担任了化学工业协会主席,成了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科学院和那不勒斯皇家学会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意大利当局颁发的荣誉勋章。

犹太智慧

和气生财的说法,道出了犹太人经商制胜的一个秘诀。它的核心是给人好感,用善意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别人也会以礼相待,生意就容易谈成了。第二章算钱策略:把钱的观念记在心里

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犹太人从小就被灌输要有独立自救的意识,以期能在未来的坎坷人生路上应付各种突发状况。这种独立意识的培养,主要来自父母对孩子灌输的“只能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别人,任何人都不可靠”的教育。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每个犹太人都在思考和关心的问题。长期的流浪和居无定所,加上始料未及的歧视和压迫,使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树立了一种独立的生命意识。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有一颗纯洁的心,他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现实一面,只觉得世界很美好。他们不仅相信自己,而且信任周围所有的人。如此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应付复杂且残酷的现实社会的。

许多犹太人生来就处于逆境之中,生存的环境对他们来说真可谓充满荆棘。要适应环境,首先就必须懂得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因此,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都是信不得的。

为了达到让孩子们不信任别人的目的,父母时常扮演坏角色,不断地骗自己的孩子,同时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双亲在骗自己。每次上当受骗,都使孩子们意识到,双亲是信不得的,自己至亲的人都信不得,还能去相信谁呢?

下面这一则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3岁的迈克有一天在客厅里和姐姐玩游戏。当他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父亲抱住小迈克,把他放在壁橱的上面,并伸出双手做出接住他的样子。

迈克因为父亲参加他们的游戏而感到十分高兴,他望着父亲,毫不犹豫就往下跳。在跳下来的瞬间,父亲却缩回双手,迈克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大哭起来。

他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可是,妈妈却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而是微笑地说:“好坏的爸爸,谁叫你相信他!”

父亲则在一旁站着,用嘲弄的眼光望着可怜的迈克。

这种只相信自己的习惯,是孩子们独立意识形成的基础。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来生活绝对是天真的幻想。因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这种“唯我可信”的意识,也使他们在处理所有事务时,总是很小心谨慎,认真思考后再作出抉择,所以,犹太人很少上当受骗。

这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虽有些残酷,但绝对是理智且必要的。它正是犹太民族长期流亡,却又能凝聚民族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经营者是掌握自己和公司命运的关键人物,也应具备这种只相信自己的生存法则。这种意识构成了犹太商人自我保护的防护膜,使他们从不掉入别人的商业陷阱。

世间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有不愿成功的人,人们都渴望成功,却都无法承受所要付出的代价。杰出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能自强不息,并且具有必胜的信念。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抱怨自己没有好运气,从此自暴自弃,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正如拿破仑所言:“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

因此,只要选对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下去,自强不息,就一定能成功。

巴拉尼是个犹太人的儿子,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境不富裕,无法医治好,他的膝关节永久性地僵硬了。

但是,他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信心,相反,却增加了生存下去并创大业的决心。

他立志学医,历尽艰辛,终于学有所成。

他对医学研究精深,特别对耳科病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发表了184篇医学研究论文和两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论著《半规管的生理学与病理学》、《前庭器的机能试验》。

由于研究成果卓著,他获得了所在国奥地利皇家授予的爵位,并于19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人的生命虽然各有长短,有人长命百岁,有人殁于壮年,但不管怎样,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人必须珍惜自己难得的一生,在这有限的人生中,用智能和意志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此才能了无遗憾。

犹太人大卫·布朗是英国的一位商人,他的发迹过程,就是他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

他出生于1904年,父亲经营一间小型齿轮制造厂,几十年来一直惨淡经营,仅可以赚取一点生活费。布朗的父亲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他知道自己已没有成功的机会,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因此,他严格要求布朗勤于读书,每逢假日就规定他到自己的齿轮厂去上班,与工人们一样艰苦地工作,绝无特权。

布朗在工厂里工作和生活了较长时间,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熟悉了工业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布朗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在于管理齿轮厂方面,而是利用自己在齿轮业务上积累的经验,向赛车生产这个目标前进。

他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当代人对汽车使用已普及,他预感汽车大赛将会成为人们的一种流行娱乐。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成立了大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