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时代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及其机制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3:05:50

点击下载

作者:彭虹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网融合时代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及其机制建设研究

三网融合时代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及其机制建设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三网融合时代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及其机制建设研究作者:彭虹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24ISBN:9787561487761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概念、方法与视野第一节灾害的概念回顾一、概念回顾

在传播学视域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危机事件、重大风险等概念是经常被讨论的对象。讨论灾难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这些概念进行简要梳理。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重大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又称“突发事件”“风险”,是指突发性的、可能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事件,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人祸。重大危机事件是指发生概率较小但其后果却极为严重,超出常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并可能引发社会危机的事件。

风险事件:风险事件也称风险事故,是指风险有可能成为现实,以致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例如,火灾、地震、洪水、龙卷风、雷电、爆炸、盗窃、抢劫、疾病、死亡等等。风险一般只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而风险事件的发生使潜在的危险转化成为现实的损失。

危害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然而,都无一例外地指涉灾害。根据危害程度不同,灾害的概念又细化为:

灾害:由自然变异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财产、社会功能以及资源、环境且超出受影响者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应对和处置能力的事件或现象。根据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重大灾害:一般而论,重大灾害应该是就灾害的危害程度,给受灾地区的人们造成的损失大小和对区域性社会经济政治造成的不利影响之大小而言的。根据重大灾害产生和发展的特征,重大灾害可定义为:由于某种不可控制或未能预料的破坏性因素的作用,对人类社会及其依附的资源造成突发性破坏,并超越当地社会经济系统容忍限度而引起人群伤亡和社会财富灭失的现象和过程。

巨灾: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损失,对区域或全国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它的基本特点是灾害活动规模或强度巨大,远远超过现有减灾能力。世界经济合作组织2003年将巨灾定义为: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恢复,而必须依靠区域间或国际援助的灾难。二、灾害概念溯源(一)中国古代灾害概念

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经受灾害困扰,又坚持不懈地与灾害相抗争的历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蕴藏的灾害史资料相当丰富,为我们研究灾害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我国殷商时期,甲骨文中便出现了“灾”字,同时还有三条波纹线表示洪水之象。在甲骨卜辞中,有关灾祸的占卜相当多。《春秋》为我国第一部真正系统的古史,其中亦较系统地记载了约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期间二百多年所发生的重大灾害。以此为始,中国之灾害历史记述、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此后,又陆续出现了地方志中的《灾异志》,会典中的《荒政》《通志·灾祥略》《古今图书集成·庶征典》等多种灾害史记述、史料汇编形式。同时,产生了一些记述、研究灾害、救荒历史及现状的专门著作。此外,我国古代有关灾害研究的史料浩如烟海,如先秦的经书、出土的甲骨文、金文和简牍之类的记载灾害的史料。正史中的包括在本纪、专志、列传等部分中的灾害资料,方志中的灾害资料,明清档案中的灾害资料,实录中的灾害资料,文集、笔记中的灾害资料,古农书中的灾害资料,以及其他文献中的编年体史书、政书和其他杂史、石刻中的灾害资料等。特别是直接反映灾害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器物等非文字性遗存,为古代灾害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灾”字古作“烖”,亦作菑、災、纟参等。《说文解字》中说:“天火曰烖,从火”, “或曰宀火”为灾。宀音丸,“交覆深屋也”,火在宀下意为“交覆深屋”着火。“籀文从纟参”而为灾。《尔雅·释地》解释:“田一岁曰菑”,即刚刚开垦出一年的土地,意为,刚开垦的土地极易生草荒,如果草塞田沟流水不畅,势必成灾。《说文解字》说:“纟参害也,从一雝川。《春秋传》曰:川雝为泽(大川被壅塞而泛滥),凶。”从而可见,这些同音异体文字,它们各自表示了灾的一定内容。其中“灾指房屋失火,災指因水或火等原因造成的灾害,烖指自然原因造成的火灾,菑指荒地草荒造成的灾害,纟参指大川被壅塞而泛滥成灾”。《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说:“天反时为灾”《国语·周语》说:“古者天降火戾”,指灾戾是天降的,凡火旱虫螟之类均可为灾。《尚书·舜典》中提到,灾即是害。不难看出,古人所谓的灾实指天灾,是泛指水、火、旱等自然破坏力给人类社会生产或生活造成的祸害。(二)国外灾害概念

英文中跟灾难有关的词汇有 disaster、catastrophe和calamity等,一般常用disaster。从词源上分析,disaster,在拉丁文、西文中前缀dis、di、dif通常表示表示分散的、隔开的、远离的。同时,表示星星或外太空的希腊词根 astro、astra-、astr等,字面意思就是不祥的星象,在古代被认为会带来灾难,aster可以理解为 astar,类似于星星的含义。

我们也可以从“灾害”概念定义的变化中看出人们关于灾害认识的发展,国外关于灾害概念的定义一直在变化。

所谓灾害是指集中于某一时间与空间发生的某类事件,这类事件致使社会或社会内部自给自足的相关组成部分处于一种极度危险状态,进而造成人员伤亡与基础设施严重破坏;以导致社会结构崩溃,而无法履行全部或部分社会的基本功能。

灾害是一种突发的,带来极大物质损坏、财产损失和精神痛苦的灾难事件。诸如 disaster、catastrophe和 calamity,这些英文单词都是指极大的不幸、行为受到限制,并因此蒙受损失;通常这些词可以相互替代使用。disaster有突然、不期望发生以及缺少预见的含义;calamity则更强调由于损失所导致的持续的精神折磨与痛苦;catastrophe通常比前两者更严重些。——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6

某些大大超过人类预期的极端地球物理事件,无论其规模和频率如何,均给人类带来明显的物质破坏和精神损失,进而使人类处于惨痛的境地。——澳洲研讨会,1976

灾难是指某种偶发事件,其规模足以使某一社会人类正常的生存模式受到突然破坏,致使他们处于一种孤立无援、蒙受痛苦折磨的状态。——Skeet M.,1977

灾害是指海啸、地震、涨潮、洪水、大雪与暴风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以及爆炸与火灾等人为事故造成的损害。——《21世纪世界彩色百科全书》,1981

灾害是一种带来极大不幸的偶发事件,由此可以导致巨大的苦难与损失。灾害的特性是给人类带来突然的、不期望的损失。发生在世界没有人烟的地区的自然灾变事件不是灾害。——Collier' sencoyclopedia,1986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给人类生活带来损失的事件都可以被定义为灾害。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灾害频频发生,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地震、火山爆发、暴风雨、火灾、爆炸、工业事故、矿井灾难、空难、海难、交通事故、核灾害与太空灾难等。——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edition,1988(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

上面提到很多概念,这一系列概念的定义在事件发生的时间、危害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然而,这些概念都无一例外地指涉灾害或灾难。为了更加清晰地讨论科学传播与防灾减灾这个主题,我们将灾害或灾难划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

自然灾害指自然环境中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危害的自然变异和极端事件,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其他灾害等;而人为灾难则指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难,包括战争灾难、环境污染灾难、公共项目决策失误引发的灾难、生产与公共项目突发事故引发的灾难、重大核灾难、透支自然资源导致的灾难等。

本书中提到的“灾害”都包含“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类。

根据系统理论,人类生存的范围可以分为人工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类。

人工系统是人工构建的物与环境系统,是人类为了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等目的而由人工建造的系统。公元前251—前256年在四川岷江流域上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率领修建后人不断完善的万里长城,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人工系统;世界上著名的三峡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不断拓宽,20世纪以来,人们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种不同用途的人工系统,它们不间断地、可靠地运行,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文明的支柱。

自然系统是由地球的物质系统和大气系统两部分所构成的,包含生态系统和生物系统由大自然演化而成的自然系统。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它们已经历了不少于五亿年的演化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然系统的各种行为与现象,并通过某些手段对其发展进程施加一定的影响。例如,扩大陆地的植被、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控制大气污染等是人类能动地影响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过度的人口增长、环境破坏、动植物灭绝等都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负面影响。总之,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会因为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自然系统产生影响。

社会系统是指人与人的关系和观念所构成的系统,包括人类生产、消费和积累的各个过程,是与人类活动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系统。

将自然与人为区分,灾害与灾难细究,主要还是因为,站在系统的维度思考,人类所遭遇的任何灾害与灾难都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人工系统无规律(未曾认知)或有规律(有所认知)突变,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各个系统规模与复杂性的增加,人类周围世界的不确定性、脆弱性也随之增加。今天的灾害与灾难,已然不再是孤立的事件,它们常常在自然、社会与人工这三个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滋生、演化、陨灭,我们所言之灾害(或灾难)、灾害链以及次生灾害,正是这种“共同作用”的复杂呈现。

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时,需要在认识层面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不同的危害与影响,在观念与知识层面理解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才能在行动与结果层面防灾减灾。对于自然灾害而言,首先,需要明确自然灾害隶属、滋生、演化于自然系统,扩散、危害、愈合于社会系统,诱发、抵御、消解于人工系统。显然,人工系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环节,一方面人工系统与人类的工作与生活休戚相关,另一方面人工系统的建构亦是防灾减灾的有效工具与重要支撑。更重要的是人工系统的历时过程,全面深入地反映出人类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狂妄与僭越,这其中,更折射出人类各个族群先后将科学树立为主导知识系统以及与本土知识之间的对峙和交织。

迄今为止,对于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而言,还没有哪一个知识系统像“科学”这样被当作普遍有效的知识系统在各个族群的社会系统内传播。第二节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化一、概念辨析

虽然科学传播的研究日渐活跃,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科学传播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甚至连提法都各执一词。譬如在国内,有使用“科技传播”的,有使用“科学传播”的,也有专门研究“技术传播”的;在国际上,英文中有“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STC),有“Science Communication”,还有“Scientific Communication”和“Technical Communication”。国内学者刘华杰认为:“因为我们更强调的是科学观念和科学事实的方面,不更多涉及实用技术的普及,不直接讲 ‘技术传播’或者 ‘科技传播’,只是 ‘科学传播’”。

科学素养:我国在2006年年初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表现。科学素质通常包括能够理解基本科学技术术语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读懂报纸和刊物上有关科学技术的报道和文章,运用科学信息和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意识、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良好的科学素质要有对人类和社会的爱心和使命感,必须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经验和实证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柱。

技术传播:技术传播是指通过特定渠道在社会系统内扩散转移技术以促进和实现技术共享和用户采用的过程。技术传播包含技术和传播两大核心要素,是利用特定渠道扩散转移技术的社会行为,属于科技传播的一部分,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特殊分支。如果从技术传播的目标与任务方面看,技术传播实际上就是要利用某种手段、途径、行动促进技术用户(公司企业、消费者等)对技术有所了解、发生兴趣,进而通过转移和学习对技术有所应用和使用的过程。

科学传播:科学传播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科学内容及其元层次分析和探讨在社会各主要行为主体(如科学共同体、媒体、公众、政府及公司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双向交流的复杂过程。它指除了科学知识生产之外的与科学信息的交流、传达和评价有关的所有过程。

本书中所提到的科学传播都涉及两个部分:一是常态的科学传播,即灾害没有发生的时候,各种媒介日常的科学传播;二是灾害发生期间的科学传播,即灾害发生中和次生灾害发生时,灾害信息的科学传播以及应急传播。二、科学传播的历史(一)起源

广义的科学传播从近代科学产生时就开始出现了,在此我们不追溯科学的起源,而仅仅从科学传播被关注开始讨论。

从科学史上看,一般的科学传播活动有着很长的历史。近三百年来,科学的职业化逐渐固定下来并制度化,由此导致研究者与一般受教育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扩大。早在1686年就有人认识到科学传播的两个渠道:面向科学家同行和面向受教育的公众。到18世纪末第二条传播途径的对象集中在了特定的受众身上——妇女,她们当时是无知、善良和好奇的象征。但此时传播的规模比较小,所以还算不上科学的大众传播。

19世纪后半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开始出现,此时的传播不限定对象,而是面向普通公众。很多人开始写科学方面的小说以及文章。传播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科学的传播:日报,常常被用来描述科学技术中的重大事件,从科学新发现到地震、实验室的爆炸等;杂志,有专门的板块介绍科学信息;展览、会议,其中涉及如照相术、身体模型等,后来的X射线就是经由这样的途径为公众所了解的。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贝尔纳是最早注意到科学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在他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第十一章就专门讨论了科学传播的问题(原文章节名使用“scientific communication”,中译本翻译为“科学交流”),此章中主要提出“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

国际上一般认为,科学传播经历了“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三个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三者并非严格的依次替代发展,如科普活动,国外有人称之为前科学传播时期,从17世纪末就出现了,但直到今天,科普仍未消亡,无论在实际活动中还是理论上都是存在的。1966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了名为“公众理解科学”的报告;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报告“公众理解科学”发表,之后相关研究开始兴起。从实际活动来看,公众理解科学、科普、科学传播的研究和活动虽然有交叉,但并没有完全归于科学传播,也无层次之分。(二)科学传播在欧美国家的发展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使美国大为震惊。当年,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就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分析表明:公众普遍对科学持肯定态度,但基本科学知识较少。为此,政府拿出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学校的科学教育中。15年后,即1972年,国家科学理事会开始了两年一度的“科工指标”社会调查,以检查先期投入的效果,结果发现公众科学知识水平并无大的改进,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讨论。随后的科普活动接踵而来。

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美国国内的科普活动有增无减,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大。美国的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积极投身于科普活动中:政府中有一位副总统专门负责公众的科学传播;还有国家科学基金会(简称为NSF)专门资助各种科学教育计划和科普计划,也收集和传播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状况的信息;政府出资或者民间集资修建各种科技馆、博物馆、自然中心、天文馆等,这些公共设施均免费开放,供公众、游客参观学习;将科学影视化、通俗化、娱乐化,让公众寓教于乐,例如《生活大爆炸》《侏罗纪公园》《芝麻街》《星际旅行》等影视剧的热映,《时间简史》《国家地理杂志》等科学类图书、杂志的畅销都是其具体体现。现在,大众传媒、科普场馆和科普宣传活动是美国科普的主要途径。

在英国,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的做法几个世纪前就开始了。这首先得益于1660年皇家学会(RS)的创立,之后英国于1799年建立皇家研究院(RI),最后是1831年成立的英国科学促进会(TheBA)。不过,英国政府首次将科学推广政策列入政府计划是在1985年博德默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发表之后。根据这项政策,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即由科学家借助媒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许多倡议由此应运而生,例如设立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增加科学传播活动等。

1993年,英国发表了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力”,其目的是要进行一次文化变革。欧洲委员会对欧洲大陆上的科学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89年,它做了第一次欧洲成员国的公众科技指标调查,此后经常举办各种科普性会议,促进欧洲各国之间进行交流。另外1989年到1993年,它连续五年举办青年科学家知识竞赛,鼓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此外,它还制作科学电视节目,在欧洲各国播放;它与法国Alliage杂志合作,与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杂志合作,研讨欧洲大陆的科学文化现象;1993年,它举办了第一届“欧洲科学文化周”。未来,它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众理解的科学运动在欧洲开展得很热烈,但各国情况并不均衡。除英国外,北欧的国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如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国。这些国家工业生产较发达,国家重视科学,社会民主化程度高,民众有关心科学的传统。开展活动的方式也比较多。其特点是政府支持、媒体活跃、历史悠久。以芬兰为例,18世纪它就有了科普活动,1922年就举行了第一次“科学日”活动。18世纪70年代以后,芬兰的科普活动一直比较稳定。政府虽无专门的相关政策,但经常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教育部每年出钱支持科学团体举办“科学日”(1977年开始正常化),每年拨款给科学协会联合会,供其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贸工部出资支持举办芬兰青年科学家知识竞赛。芬兰的各电视台有专门的科学节目,报纸常登科学报导,还出版各类科普杂志。博物馆虽然不多,但接待的参观者也不少。

相比较而言,南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国家以及中部一些国家,科普就不太活跃。像比利时、希腊、葡萄牙等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科普活动并不多,直到近20年才有些变化,主要是受其他国家的影响。以葡萄牙的情况为例,1986年,政府的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首次提出要支持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并协助举办了“科学周”,举行了一些巡回展览,但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反响也不强烈,有点孤军奋战的味道。科学团体和大学循规蹈矩,与外界接触不多,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科研,推进研究成果的市场化,科普活动并不多见。媒体的科学报道有所增加,但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电视上的科学节目比例很小,商业性的节目占统治地位。(三)中国科学传播的产生和发展1.“科学”的词源探析

在中国,“科学”两字出现较晚。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意译为“格致”。“格致”一词源自于《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就是“研究物质(物体),获得知识”。从此“Science”在中国便被译为“格致”,而且一用就是半个世纪。像当时的教科书《格致入门》和徐寿等创办的《格致汇编》杂志就相当于现在的《科学入门》和《中国科学杂志》。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已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些人仍沿袭明末清初的做法,继续使用“格致”来指称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而这样很容易引起混乱,至少无法对“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有效区隔。事实是,洋务运动之后,在我国,既有把西方“自然哲学”称作为“格致”的,;又有把“自然科学”称作为“格致”的,还有把“物理学”称作为“格致”的。

随着对西学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意识到,用“格致”或“西学格致”笼统指涉西学中的“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甚至是“物理学”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有必要为西学中的这些概念另觅新的名词。特别是当把基于实证研究的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也视作科学的实证主义科学观渗透进来之后,这种愿望就变得更加迫切。此时,如果照旧把实证主义者们所言的“科学”纳入“格致”的框架体系内,将会引起更大的概念混乱。

根据科学史家、科学传播学家和科技术语专家的研究,福田谕(Fukuzawa Yukichi,1835—1901)于1860年把 science创译为“科学”;西周(Nishi Amane,1829—1897)于1874年创译“科学”。尽管从字面上看日文中的“科学”未必是“science”的最佳对译语,但是熟悉西方科学发展情况的学者最终都选择了“科学”。康有为(1858—1927)于1896年从日文中引入“科学”;严复(1854—1921)1896年译《原富》时将“科学”“格致”并用,1898年译《天演论》时只用“科学”。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中,严复模仿日文译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并强调“群学”(社会学)是科学。很明显,严复的“科学”泛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和梁启超1903年前后发表的众多文章中的“科学”用法相似。在精通英文的严复和精通日文的梁启超都接受,并提倡用“科学”来对译“science”的情况下,放弃“格致”,选用“科学”来指代“science”便迅速演变成了一种潮流,1905年科举被废除之后“科学”迅速取代了“格致”。2.科学传播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的科学传播大致也从明末清初开始,晚清时期出现了中国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一次热潮。传播主体既有西方传教士,也有洋务派人物、留学生、海员、码头工人及一般民众,受众对象也是上至皇上老臣下到平民百姓,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都是空前的。其中,译书出版是最主要的科学传播方式,此外还包括实物传播、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和通商口岸等的传播形式。

科学的传播在明末清初短时间内得到重视,但不久却由于清政府彻底禁教,使得以传教士为媒体的西方科技失去了在中国传播的根基,加之中国固有的科举制度使中国人以儒家经典为衡量学问的标准,而科学知识和技能则被视作“末技”,科学传播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的科学大众化有两个传统:科技报道和“科普”。科普大致指科学技术传播的大众化。据樊洪业先生的研究,“科普,作为中文的专有名词,在1949年以前并没有出现过。自1950年起,‘科普’开始纳入政府体制,它是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简称,同时,我国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县一级的专业科普系统——各级科协,科普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提高劳动生产技能,从而提高综合国力。在这里,预期受益者首先是国家(政府),而不是公民。大约从1956年前后开始,‘科普’作为‘科学普及’的缩略语,逐渐从口头词语变为非规范的文字词语,并在1979年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终于成为规范化的专有名词”。

传统的“科普”概念,立意较低,带有浓厚的“扫盲”色彩。这种“初始条件”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半个世纪之前,中国公众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要比今天低得多,普及科学只能从“扫盲”做起。结果许多年来,我们在这个概念框架下,往往习惯于将“科普”的任务简单地等同于一些具体科学知识或结论的灌输,好像只要让人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一年、绝对零度是达不到的之类的知识,“科普”的大功就算告成了。“公众理解科学”是英美等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科学共同体为主导的科学大众传播活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对它的介绍逐渐展开。最初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科普理念,并认为这种理念与我们所说的科学传播一致。随着介绍的深入,了解逐渐增多,我们发现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本身也在变化,并且不能对这些理念完全接受。

近年来很多科学学者对传统科普进行反思,一般认为:传统科普是建立在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之上的,其所隐含的前提是,科学必然是好的,是必然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由于这种理念,传统科普在机制上是自上而下的,在心态上是俯视的、单向教化的,在知识形式上是静态的,在内容上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而所谓现代科普则应该是平视的、双向交流的、动态的,是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为核心的。科学的传播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普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仅要让公众了解科学的正面价值,也要让公众了解科学的负面价值;科学传播的主体转移和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2000年,刘华杰和吴国盛先后发表文章,提出了科学传播这个概念,并指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是科学传播的三个不同阶段,文章对传统科普进行了反思和批评,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具包容力的科普理念,并将这种新的科普理念命名为科学传播。刘华杰直接说:“称现代科普为 ‘科学传播’更合适,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和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前者包含后者。”吴国盛也说:“我们提出 ‘科学传播’的概念,是把它看成科学普及的一个新的形态,是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一个扩展和延续。”

科学传播这种说法及其理念在2000年11月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普大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这一说法在当时遭遇到了很强烈的反对,不仅很多传统科普工作者不能接受,许多持有相同理念的学者也不愿接受这种新的说法。此后,整个科学文化领域的思考逐渐深入,从理念上、实证上进行了更多的工作。科学传播这个概念逐渐在这个领域之内被接受。但是,这个词在实际使用中一直是作为与传统科普不同的,与“现代科普”相当的一个概念。一进入具体的表述,学者们也常常会采用前述词汇辨析的方法,进行穷举。2003年,吴国盛把科学传播划分为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的科学传播,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传播,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

2012年11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是我国首次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表述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5%。

我国长期重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将科学传播视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积极发挥科学传播高端资源优势,开展卓有成效的科学传播工作。

中国科学研究院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基地,其院长白春礼明确指出,科学传播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中国科学院要把科学传播放在与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加强科学传播工作,将学部和研究实体的科普工作统筹协调、有机结合,构建体现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优势和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使中国科学院成为科普宣传的“国家队”。

2013年12月25日,中国科协发出《关于聘任第一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通知》(科协发普字 [2013]75号)文件,包括“科普事业开创者”李象益、物理学家朱邦芬院士等在内的156名专家被中国科协聘为第一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这些科学传播专家大多是相关科学领域学科带头人,其中有两院院士12人,专家们的研究领域涵盖气象、动物、物理、医学等37个学科大类、130多个三级学科,这标志着中国组建第一批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正式成立。通知如下: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通知》(科协办发普字 〔2013〕40号),各全国学会认真组织推荐,经研究审查,决定聘任朱邦芬等156名专家为第一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期3年。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时,可以“全国××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名义进行宣传和介绍。全国各学会要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搭好台、服好务,紧紧依托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及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大力推进科学传播工作,不断提升学科科普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希望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珍惜荣誉、勇敢担当,以身作则、开拓创新,带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部署,围绕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大力开展科普创作、科学传播,推动拓展学科和学会科普工作,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公民科学素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科技梦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科学传播的重要任务

对于科学传播,可能实践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概念意义,其实践意义主要需解决为什么科学传播、向谁科学传播、传播什么以及怎样进行科学传播等问题。

为什么进行科学传播: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说,科学传播是为了向大众揭示现象的事实真相,把握其中的运行规律;我们也可以说,科学传播是为了探究传播现象中的意义,然后为人类的新的发展提供指导。如今,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较量变为科技竞争,再加上随着一系列严峻社会系统问题(如两次世界大战)和自然系统问题(如生态恶化)的日益逼近,这种对现代文明起平衡和制衡作用的思潮也随之产生了越来越强劲、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整个人类对科学传播的欲求呼之欲出。

向谁科学传播:从受众对象来看,科学传播主要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传播与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议题。

传播什么:在科学传播中,科学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传播对象,公众理解科学,要理解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科学这种人类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整体性。现代科学传播的目的在于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打破科学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藩篱,从而让科学真正走进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本书主要讨论的是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从而让公众在面对重大灾害时做到理性地面对,科学地应对。

怎样传播:在传统的科学传播概念中,传播者是传播的主体与核心,科学传播就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向外单向的扩散。而如今,在三网融合、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以及传播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得以实现,此时的科学传播强调了公众的主体性。

近年来科学传播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术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名称中含有“科技传播”的专著已有多部,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已经开过五届,并且已经出现在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选项中。此外,还出现了一些研究或培训性质的机构,成立于1989年的国际组织——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International Public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简称 PCSTNet-work)在2005年6月与中国科协联合组织了“2005北京公众科技传播国际研讨会”,21个国家的160余位学者与会,中国的相关学者开始直接与国际同行对话。名称中含有“科学传播”的出版物则有“北大科学传播丛书”等图书,其相关的学术工作不时出现在综合类、科技哲学、管理类等门类的学术刊物中。2006年年底,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下成立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节三网融合的技术架构一、三网融合——全球发展竞争的大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信息化”概念被提出之后,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更是迈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从单一媒体网络到多媒体网络的转变将是信息时代网络方式的重要变革。这种变革将以前单一媒体的各种网络手段综合起来,发展超越地域的、自由的、极具发展潜力的从数据、文本、图像、视频到语音等多种格式的信息内容的媒体,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核心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内容创造的巨大能力以及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使得全球主要国家(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逐步实现了有线电视、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的相互融合,也使得信息网络进入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在更先进、更广泛的平台上开展技术和应用创新。在全球信息化大潮中,网络融合已经成为趋势。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网络的快速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网融合的技术和体制障碍不断弱化,世界各国纷纷将三网融合作为提升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引擎,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一)海外三网融合

英国电信公司全球联合通信业务的负责人史蒂夫·马斯特斯认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网络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斯特斯认为,网络融合可以分为3个阶段:统一产业标准阶段,基础设施的融合阶段,延伸拓展阶段。即各种通信服务和管理机构的融合,是网络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很多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开展网络融合的相关工作。

美国是最早尝试三网融合的国家,其电信和信息通信业市场开放得最早。在美国三网融合的过程中,《1996年电信法》是一份基石性的文件,它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它规定,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这一法律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进行混业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之间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商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几年前,在美国每月花30美元,就可以享受到三网合一的服务——265个数字频道的电视和每月上千部电影一定有你喜欢的内容,比电话公司高速网络还要快5倍的宽带任你在网上冲浪,还能免费拨打北美地区内的电话。提供类似这样服务的公司在美国有很多,激烈的竞争让美国三网融合的动力更加充足。

英国是全球实施三网融合较早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通信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对通信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迫使整个行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并利用技术进步驱动通信业务更新换代。英国的三网融合正是在“激烈竞争呼唤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驱动业务形态变革”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997年起,英国政府逐步取消了对公众电信运营商经营广播电视业务的限制。从2001年1月1日开始,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广播电视业务。特别是在形成了以《2003通信法》为基础的政策体系后,通信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使得无论是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还是有线数字电视网都已具备承载Triple Play(三重播放),乃至Quad Play(四重播放)的能力,运营商纷纷跳出传统业务领域的束缚,加速实施“蓝海战略”,英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

在法国,三网融合也在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Pyramid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除价格优势外,便捷是消费者青睐三网融合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消费者只需要面对一家运营商,每个月一张发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看电视或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从网上下载文件,而且运营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交叉服务,比如用电脑看电视,用电脑打电话等,这一切都让生活更加快捷。同时,三网融合对消费者的设备要求也比较简单,只需要两个盒子,一个用于连接互联网和电话线,另一个连接电视,只要连接成功,这套系统就可以运行。

在日本,三网融合正在催生网络的融合、用户终端的融合和相关法律的融合。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互联网和通信网的分立已经不再必要。日本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虽然目前日本的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仍是各有各的网络,但是NGN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消除这些网络的界限,整体更新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实现各种服务的融合。(二)中国三网融合历史进程

在中国,三网融合起步相对较晚,在2001年制定并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概念。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历史进程,我们通过表1-3-1进行回顾:表1-3-1 三网融合历史回顾续表1-3-1(三)三网融合的概念

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学术界、标准化组织,还是产业界都没有“三网融合”这一术语,只有“融合(Convergence)”或“三重业务捆绑(Triple Play)”两个词,前者多在国外网络融合相关文献中使用,但含义十分宽泛,牵涉的领域也很广阔,不仅仅指三网融合;后者是一种融合了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捆绑业务模式。三网融合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信息通信业间业务融合的趋势和必然,远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术语,也不存在严格的定义。

在国内,三网融合的含义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国际上通称 Triple Play。对用户而言,三网融合就是指只用一条线路可以实现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的技术。

通常,我们总是将“三网融合”与“三网合一”等同,但二者在概念意义上不尽相同。

三网合一,是业界最早的提法,简单地说,它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合三为一,目的是通过集约化建设,节约社会资源,概念侧重于“建设”上的“合一”,即物理融合。随着理念的不断发展,“三网合一”被“三网融合”取代。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融合主要是高层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标准趋于一致,网络层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物理层资源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互相渗透和交叉,所有业务和技术基于统一的 IP通信协议,各网络在经营上互相竞争、相互合作,朝着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因而三网融合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易维护、低费用的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表1-3-2 三网融合

在本书中,我们着重探析了重大灾害中的科学传播问题。科学传播得以实现,不仅仅需要在一张统一的承载网络基础上,也需要三网更高层次,即业务应用的融合,实现内容的共建共享。基于上文中对“三网融合”和“三网合一”的概念的解析,对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三网间的整合传播实现互联互通的概念,我们将采用“三网融合”来进行表述,灾害中的科学传播问题将在“三网融合”这一概念背景下来进行探析。

这里亦需要对本书中的“媒介”与“媒体”概念加以说明。“媒介”和“媒体”这两个概念在传播学中使用频率极高,亦被经常互用,同“三网合一”和“三网融合”相似,两者的含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媒介”为汉语古词语,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媒介最早的含义是“说合婚姻的人”。《左传·桓公三年》有载:“会于嬴,成昏于齐也。”晋杜预注:“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中·广汉士女》中也有“媒介”一词:“和养孤守义,蜀郡何玉因媒介求之。”另一层含义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旧唐书·张行成传》中云:“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辞海》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媒介”的解释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在英语中,媒介“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它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是指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这种广义的“媒介”,人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如“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绣球是传递爱情的媒介”等),就是在传播学著作中也屡见不鲜。在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笔下,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媒体”为现代汉语新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汉语词典》中才出现“媒体”一词,它是随着媒体的发展壮大才出现的,其在词典中的定义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宣传的载体或平台,如报刊、广播、广告等。而关于“媒体”与“媒介”间的关系,词典中并没有做出界定。

在众多的传播学著作中,对于“媒介”与“媒体”的概念也多有涉及。主流的观点是,“媒介”的含义主要应从两个层面来阐释和理解:第一,它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如语言、文字、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脑、电话、电报等;第二,它是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所以说,媒介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传递或采集加工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或组织机构。在对“媒介”的理解中,时常也会同时出现对“媒体”的界定:如果是指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那么一般就用“媒介”这个词;如果是指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那么一般就用“媒体”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蕴含于“媒介”中。

通过溯源我们发现,媒介一词运用广泛,除了在传播学领域,还运用于其他社会生活中,而“媒体”主要运用于传播学领域中。当两者同时出现在传播学领域时,对于“媒介”与“媒体”这一组概念,在本书中的使用,我们所采取的观点是:侧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载体或工具时,使用“媒介”一词;侧重信息的传播渠道和那些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传播的社会组织或机构时,使用“媒体”一词。二、三网的特点及融合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对三大网络的比较(见表1-3-3),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各网络自身存在的问题,必然促使各网络要不断地进行改进,融合互通,才能增强竞争优势,但同时,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及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三大网络的融合也是必然的。表1-3-3 国内三大网络状况对比

对于各参与方来说,三网融合能够让它们取长补短(见表1-3-4)。广电网在节目内容的制作、播出以及信号传输方面强势地位,它的优势在于对传统视频内容领域的监管和分销;电信网则强于覆盖面广,用户基数大,有长期积累的大型网络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拥有海量的内容则使互联网已经超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互动性强、可点对点沟通,也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表1-3-4 三大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网络融合的内涵是从分离的网络、分离的业务演进到统一融合的网络来提供各种业务。网络融合不是全业务牌照发放的概念,在目前阶段,三网融合的重点应放在对三网的改造上,使网络可以基于IP在各自数据应用平台上提供多种服务,承载多种业务,让已经具有基本能力的各种网络系统进行适当的业务交叉和渗透,充分发挥各类网络资源的潜力。

从技术上看,尽管各种网络仍有自己的特点,但技术特征正逐渐趋向一致,如数字化、光纤化、分组交换化等,特别是逐渐向 IP协议的汇聚已成为各网下一步发展的共同趋向。当各种网络平台达到可承载本质上相同的业务能力时,它们才真正成为可以相互替代的,最终打破3个行业中历来按业务种类划分市场和行业的技术壁垒。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促进了行业技术、服务和市场走向融合。网络融合的动力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同时也是用户和业务发展的需求;网络融合涉及网络承载网、业务控制、终端、应用等领域;网络融合是业界长期追求的目标,是个长期的过程;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为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运营商提供新的市场,减少提供业务的成本,满足用户业务多样化的需求,将刺激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金融危机过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提高网络带宽和创新业务模式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饱和、增长空间有限,急需新业务。广电部门从2000年以来发展数字电视进展缓慢,用户满意度不高,存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和“条块分割”等体制问题。电信与广电两大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是影响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广电部门的优势是信道资源丰富,具有节目播出权,并掌握节目的内容;广电部门的劣势是单向网,条块分割,缺乏企业思维、运营能力和技术力量;电信部门的优势是双向网,全程全网,企业经营,技术力量强,资金实力雄厚;电信部门的劣势是接入带宽有限,无节目播出权。广电部门提出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的目标概念。提出成立国家有线电视公司,进行双向网改造,推出高清数字电视(HDTV, high definition TV)、3D—HDTV等新业务,封杀网络电视(IPTV)。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将提升宽带网络能力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

可以预料到,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三网融合,每一个网络的运营商都将会成为多业务运营商,这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资源,实现各方融合和整个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正是三网融合的初衷:使运营商在信息沟通的经营中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对客户业务需求响应快、业务适应性广、运营效率高、网络维护成本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

从三网融合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三网融合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传输技术趋向一致,网络层面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协议与应用软件。三网融合在技术上趋于一致,实际上是指它们所需的基本技术趋于一致,这些基本技术是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种网络能够互联互通、业务能够相互承载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就目前情况看,三网融合的基本技术包括数字技术、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IP技术、软件技术等。(一)共同的语言基础: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把话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0”和“1”,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由“0”和“1”构成的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这样,就形成了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共同语言,从而使得话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并通过数字终端存储起来或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数字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紧密联系,传递加工和处理的是二进制信息,不易受外界干扰,因而信号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多功能复用;具有双向交互性,便于网络化。较之模拟技术,数字技术以其高容错性、高可靠性、高效率等特点,目前已在电信网和互联网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并在广播电视网中迅速发展起来。这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条件。(二)最佳的传输平台:光纤通信技术

网络融合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一个网络提供统一全面的业务。若要提供这样高要求的业务就必须要有能够支持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流媒体)业务传送的网络平台。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业务需求量大、数据量大、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传输时一般都需要非常大的带宽。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讲,成本也不宜太高。这样,容量巨大且可持续发展的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就成了传输介质的最佳选择。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但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因此,它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波分复用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的特点,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道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互相独立,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减少光纤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其建设成本,同时,有源光设备的共享性,对多个信号的传送或新业务的增加降低了成本,也就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光通信的发展使得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也使得通信成本与距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