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1:49:54

点击下载

作者:陈娬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试读:

前言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正推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深刻变革与创新。《论语·魏灵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目标领域明确规定教师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师所必需的语言技能、沟通与合作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教师不仅需要会使用各种信息化的教学媒体,制作和开发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更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并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实现“教学相长”。

本教材面向小学、初中和高中就业的各类高校学生,希望达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在职中小学教师,也适用教育类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的教学。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教材内容逻辑性强。遵循“现代教育技术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的逻辑体系构建整体知识结构。在编写上注重从事实出发,借助技术影响下的社会和教育变革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尽可能避免生涩的陈述和说教,力求生动、活泼、有趣。②编写体例新颖。每章都设有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结构导图、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学习资源链接等,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章节内容中还包括“典型案例”“教学资源”和“思考·讨论”等。如此安排的内容既强调了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又突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用性,使学习更具生动性和可操作性。

本教材共分8章。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在介绍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之后,重点突出了教育技术如何支持教育的发展,包括教育信息化如何影响基础教育改革,教育技术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教育技术怎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2章“信息化教学设计基础”,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概论、教学设计的分类以及教学设计的新进展:综合学习设计。综合学习设计是当前教学设计的新进展,本章在内容上突出了综合学习设计的实际操作方法和过程。

第3章“信息化教学媒体”,内容包括教学媒体的概述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使用两个部分,信息化教学媒体的使用着重介绍近年来较常用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如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将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教学媒体的选择相结合。

第4章“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采集与制作”,主要内容有信息化教学资源概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检索、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重点突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收集、加工和利用。

第5章“信息化教学评价”,在简单介绍教学评价的功能与类型,以及信息技术支撑教学评价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各种信息化评价方法的开展方式和特点。

第6章“信息化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代表性教学策略和信息化教学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究了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情境探究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小组协作模式、任务驱动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等,强调理论和实践案例相结合。

第7章“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介绍了云计算、移动网络技术、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状况。

第8章“网络教育应用”,主要内容有网络教育概述和网络教育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网络教育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状况,网络教育是完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教育形式。

本教材是各位作者协商合作以及辛勤劳动的结晶。各编著者负责内容为:广州商学院李文崇老师负责第1章第1部分,华南师范大学陈娬老师负责第1章第2、3部分,第3章以及第5章第3部分,韩山师范学院谢泽琛老师负责第2章,广州大学梁瑞仪老师负责第4章,贵阳师范学院袁莉莉老师负责第5章第1、2部分,华南师范大学尹睿老师负责第6章,华南师范大学王小玲老师负责第7章,华南师范大学蔡琼老师负责第8章。本教材由陈娬和尹睿负责全书的审阅和统稿工作。除本教材编者之外,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嘉雨和汪丹丹等研究生也参与了书稿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编写过程中,本教材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的支持与帮助,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兴举博士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希望各位老师、同学以及读者对本书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给予批评与指正。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陈娬2017年2月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学习目标

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3.能够使用教育技术理论解释现代教育发展的现象。

4.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处于不断发展当中,但无碍于它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技术是指计算机通信技术,而其重点和目标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一直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将简要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知识结构】

我们无可回避地处在信息时代,并且是一个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慕课(MOOCS)等新概念不断涌现,对于教育来说,一方面处处面临着挑战甚至颠覆,另一方面又充满机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不断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新的观念、方法与技术手段,引领教育的发展。1.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1.1 从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一词出现于美国的视听教育运动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用以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名词。1936年年初,我国一些教育界人士,看到美国联邦教育署的《学校生活》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把视听教育统称为Electrifying Education,可译为电化教育。当时,“电化”这个词具有先进、快速的含义,而且视听教育中教学效果较好的幻灯、电影、广播以及电视等都和电密切相关。因此,早期我国教育者把各有特点,既可单独进行又可组合进行的以上四种辅助教学工具统称为电化教育。1917年,陶行知先生在嘉兴利用幻灯机进行《千字文》授课,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早将幻灯技术用于教学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后,电化教育一词得到延用,并且得到了第二次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于当年11月在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1951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程,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北京市电化教育馆”。在使用的技术上,电视等当时的新媒体开始用在了我国的教育中。

随着我国恢复高考,1982年教育界开始重新讨论“电化教育”,主要的议题是:要不要改名称?改作什么?当时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美国,已于1970年产生了“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这一新名词。因此我国国内的讨论大致有如下的主张:一是认为没有必要使用“电化教育”这个名称;二是认为应改为“教育技术”。经过讨论,取得了一些共识:我国的电化教育在本质上与国外的教育技术是相同的,两者的目的都是利用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去控制教育过程,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这场讨论后,1986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硕士专业,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的“高师本科专业目录”上为“电化教育”。由此,“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在我国一直处于并用的状态。

2000年后,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一词在我国出现了,并用以区别传统的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现代”,通常的理解是关注近几十年出现的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改变和影响,这些新技术包括模拟音像技术、数学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由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再到现代教育技术,都离不开教育和发展的技术。图1.1是教育和技术两个交叉椭圆的韦恩图,当中包括四个部分:既没有教育也没有技术;有教育但没有技术;有技术但没有教育;教育和技术都有。教育技术显然指的就是图中的第四个部分,图1.1不但说明了教育技术与其他三者的不同,也凸显了教育技术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教育技术都既需要考虑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也要考虑技术的促进性和适用性。图1.1 教育和技术韦恩图1.1.2 教育技术AECT定义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AECT)是美国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在美国乃至全球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AECT长期致力于新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并积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探索,分别于1963年、1972年、1977年、1994年与2005年发布了五个教育技术定义。每一次界定都对教育技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其中1994年和2005年定义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特别是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巨大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以下我们将分析定义94和05定义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1.AECT'94定义的内涵与意义

1994年,AECT发表了由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该书认为:“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用图1.2来描述AECT'94定义的结构,包括研究形态、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三个主要部分。图1.2 关于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的结构

对94定义,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

第一,教育技术的研究形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教学技能与技巧、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对教育技术工作的研究,应当强调现代教育理论与应用推广并重,一方面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教材体系,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的现代化教学理论体系,进而全面促进和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二,教育技术的任务是在系统方法与整体化观念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五个领域。教育技术的五个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五个构成要素,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在研究中又必须把握五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对其整体性的研究。图1.3表明了教育技术五个领域分别包含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和信息设计,同时应着重考虑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的特征;“开发”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地使用印刷技术、视音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考虑融合多种技术进行教学;“利用”不仅仅是利用媒体开展教与学活动,还包括教育技术的创新成果推广,推行教育技术实施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和规定保障教育技术的施行;“管理”则指通过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统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保障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等;“评价”的目标是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手段,在方法上应注意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者的结合,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使用的评价甚至对学校、地区运用教育技术的评价。图1.3 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五个主要领域

第三,教育技术实践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传统教育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更关注学生如何学,以及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教育技术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运用,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并积极思考,不断将新知识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在强调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同时,还要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其必要条件就是优化学习资源。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特点,轻视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就很难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学生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学习资源,于是整个教与学的有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资源与教学资源既是一致的,两者又不完全相同。首先,两种资源的使用主体不一样,学习资源的使用主体是学习者,而教学资源的使用主体是教师;其次,两种资源的范围也不完全一样,学习资源的范围比教学资源更加广泛,换言之,凡是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都可以被用作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而有的学习资源却不一定会被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

第四,94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但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媒体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关注教育技术,并不仅仅关注媒体,更不是仅仅关注硬技术,还需要考虑软技术,包括技术方法和方法论等。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现代教学理论要求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教师要提供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

结合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我们可以把94定义理解为“两个运用、两个优化、五个操作”和“一个目的”。

两个运用: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包括学习理论);二是运用教育技术媒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媒体。

两个优化:优化学习过程;优化学习资源。

五个操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一个目的: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2.AECT'05定义的内涵与意义

94定义历经十几年的讨论和引用,随着21世纪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也急需一个更新的定义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和学习需要。2008年,AECT正式出版了《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Educational Technology:a Definition with Commentary)一书,正式发布了新的教育技术定义。由于该定义原定于2005年正式发布,在我国被称为05定义。05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其英文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图1.4为05定义的关键元素可视化概括图。图1.4 05定义的关键元素可视化概括图

05定义在英文的用词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如研究一词由94年的“research”变成了“study”,其理论意义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以下我们将通过对94定义和05定义的比较来看05定义的新发展。

第一,在学科名称上,05定义做出了很大的变动,使用教育(educational)来代替教学(instructional),这是鉴于AECT对“教育”和“教学”两个词认真区分的基础之上。“教学”更偏重于实际授课,而“教育”一词在概念上说会更加宽泛一些。这一个词的改动表明,美国教育技术学界已经普遍意识到教育技术不仅可用于传统教育,还可用于非正式学习等其他情境,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范围有了更宽广的界定。

第二,05定义不再把“评价”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而是将教育技术概念中的三个主要功能——创造、使用和管理,视为三种独立的活动。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中各自进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大的教学开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第三,05定义被认为最核心的突破在于,强调了“提高绩效”与“符合伦理道德”,这也是对94定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随着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向非传统教学领域拓展,如何改进组织成员的绩效已经日益成为教育技术人员面临的一大新的问题。“提高绩效”包含的不仅是静态知识,更注重应用能力的提升。这段定义也体现了对教育绩效的理解,并不仅仅指学习成绩,更重视学习者的能力及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另外,教育技术领域对伦理道德的关注正在日益增强。伦理道德并不仅仅只是一些“规定和要求”,还是行为实践的基础。事实上,与其说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是一系列的要求、界定和新的规则,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或构想。从批判性的视角而言,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士必需质问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身在恰当的、符合伦理道德应用方面要加以关注。无论是对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如传统的系统方法的和教学技术的效力,或是对那些强势的理论,如设计和开发技术方案等,都要加以质问。

第四,05定义强调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鉴于社会对媒体使用道德问题的重视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05定义强调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应加重对职业道德问题的重视。道德规范并不仅仅意味着某种规则和期待,而是实践的基础。AECT道德规范分为三类:对个体的约束,比如对使用材料权利的保护,以及努力保护专业人士的健康和安全等;对社团的约束,比如就教育事务或公平、平等的实践等事项向在这个职业里服务的那些机构做出诚实地、公开地声明;对职业的约束,比如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工作和发表的观点提供准确的评价。

从1963年最早的教育技术定义到2005年最新的教育技术定义,定义指导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其变化如表1.1所示。表1.1 教育技术定义发展对理论和实践的对比表续表1.2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实践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设计理论、传播理论都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1.2.1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着重说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关注个体行为永久性的变化,研究什么是学习的基本条件,并研究学习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存在的理由,如动机、练习、反应等。学习的理论流派很多,根据目前使用相对广泛的分类方式,一般将学习理论概括为四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基本观点是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学习,他们用外显的可以观察的刺激和反应来解释学习过程,认为学习是个体出于某些条件限制下所产生的反应,个体学到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因此,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应该要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和及时强化。

行为主义的早期的代表性应用是程序教学,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把一门课程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借以实现由易到难、具有逻辑联系的程序教学。机器教学的优点是教学程序能够集中优秀教师的成果;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学习;使学生获得及时强化。

行为主义主要关注了学习者的外在行为,对于简单学习行为的解释优势十分明显。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仍然对我们很有帮助,比如,对那些仅需简单认知加工的任务(如规则记忆、基本事物的关联、匹配区分等),简单技能和动作的习得,客观事实的介绍,概念的形成与事实的获取等,行为主义都能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而且教师行为主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奖励、惩罚、行为矫正等,都有简单、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便于教师、家长应用于教育实践。但是行为主义对学习者内部状态的变化关注不足,因此对于复杂行为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典型案例1-1】教师该不该这样做

因为美国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为了让学生努力学习,达到要求,费尽了心思。其中,美国达拉斯“森林草原”初中的校长查尔斯·布鲁纳告诉他的学生,如果他们的考试成绩能提高学校在得克萨斯州的排名,他们可以用狗毛剪剪掉他的头发。后来,该校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布鲁纳等人被迫兑现诺言,头发被学生们剃光。加利福尼利“亨德里克农场”小学校长高顿说,如果全校在3月份获得17000点的总分,他将亲吻一头大肚皮猪。3月底,学生们的成绩超过了这一目标,高顿校长也遵循了自己的诺言。教师的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达到学习目标,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的学生终究是要离开学校的,试想一下,离开学校以后,谁会用这种方法去鼓励他们?如果支持他们学习的动力是为了体验一种新奇的刺激,这种动力能持续多久呢?【思考·讨论】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鼓励方法是否转化成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们怎样能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所遇到的问题情境,经过内心的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就是人的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至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扩大或提升)认知结构,因此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

与行为主义相比,认知主义对学习者的考虑要多一点,它注重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一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知识,如归类、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要求学习者知道为什么的任务,认知主义还是比较适合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意义有这样几点: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②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结构化:认为在结构中学到的原理原则,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情境中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③注重分析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馈:学生的错误反馈能让我们发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进而决定采用哪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分析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

如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教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学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要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其目的是发展能够快乐地过着有意义生活的个体,即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特别强调情感的作用,认为情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而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

人本主义对教师的启示是:①教师在教育中要接受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情感上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②要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活动对他们本身的意义和对社会的价值,形成积极的态度和内部动机,进而形成自我——主动学习的意识。③发现并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包括兴趣、爱好,专长等,注重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进步。④重视合作学习:合作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更投入,而且,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人际间协作技巧和沟通能力。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它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而获得的。同时,学习从属于发展,学生学习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超越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教育只能是拔苗助长。因此,教育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学生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教会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获取途径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认识到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采取新的学习风格和认知加工策略。②建构意义过程中主动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④在教师的帮助下,发展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学习、学习过程、教师角色、教师任务和学生责任等五个角度对比四种学习理论的观点,如表1.2所示。表1.2 四种学习理论比较1.2.2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侧重于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它更关注如何用特殊的方法控制个体行为的改变,研究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研究教学系统所包含因素的功能,如目标、学生、教材、评价等。1.发展教学理论

发展教学理论的代表人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可夫,他提出教学要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这里的“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发展教学理论主张采用的方法应能使学生过积极而丰富的精神生活,把学生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吸引到学生活动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智力情绪、道德情绪和审美情绪。同时,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等内部诱因,这些内部诱因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精神需要。

赞可夫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分别是: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而不是停留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推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巩固性,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调重复;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这里的理论是指那些直接反映在技巧中的知识,抽象思维能更深刻、更接近对事物本质的掌握;④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学,强调教会学生探讨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⑤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要花大力气在差生的发展上,使差生在一般发展上获得进步,而不是对差生采用无限制的增加操作性练习。2.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深受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并在吸取和发展皮亚杰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布鲁纳认为,首先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则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也有利于记忆。而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即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发现学习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①动机原则,强调教师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促进儿童的好奇心、胜任力等内在动机。②结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③程序原则,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其包括的主要因素有学生以往的学习、发展的阶段、学习材料的性质和个性差异。④强化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反馈,使儿童通过反馈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典型案例1-3】自己出试卷

七年级英语教师克利默夫人宣布几天后要测验刚刚学到的20个单词,同学们马上唉声叹气起来。可她接着宣布:请每位同学准备一套试题,她将挑一份最好的考大家。同学们一下子欢呼起来。

大家开始编写考题,教室里同学们议论纷纷,热闹极了。有位同学心里盘算着:20个单词,就出20道题吧。可该出些什么题呢?这位同学煞费苦心地想来想去,终于提笔写下了第一题:填空,共五小题,写下单词的解释,要求从20个单词中找出正确的单词填在括弧里。第二大题是选择反义词,先写一个新单词,再设计四个别的单词,要求从这四个词中选出与新单词意义相反的词。这位同学还耍了点小花招:先写下正确的反义词,再写下同义词,另外再写一个名词、一个形容词。

放学后,这位同学在家中又编了两道大题。第三大题:选择正确的解释;第四大题,这位同学造了五个句子,把用进去的新单词空了出来让同学填。忙了两个多小时,又写又改,总算全妥了!

第二天,大家把自己编出来的考卷都交给了克利默夫人。

第三天,就是考试的日子。本来大家都怕考试,可这一次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到底老师会选谁的考卷呢?考卷发下来以后,这位同学兴奋极了:老师抽的是我的试卷!理所当然,这位同学在这次英语测验中得了100分。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在探索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也有一些教师运用了让学生自己出试卷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在应用中,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参与进来,并愿意去努力思考,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案例中的这位同学为了赢得教师对自己试卷的认同,对所学的单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设计了多种巧妙的考查方式,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现学习的过程。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出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目标在“我”身上已经实现了。教师不动声色地就让同学们在测验之前将所学内容好好地复习了一遍,而且,大家还复习得又积极又主动!当然,是不是这种目标在所有同学身上都已经实现了,从本例中还不能反映出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从学生的内需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以安排教学活动过程。3.教学最优化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优化是以最小的代价(资源、时间等的投入)得到最令人满意的效益(产量、质量等的产出),但是最优化并不意味着理想的或最优的,而指代的是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所以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是教学迈向最优化理想境界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巴班斯基提出优选教学内容有七条标准:①教学内容的完整性;②教学内容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③突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④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可能性;⑤教材安排必须符合规定给该教材的时数;⑥考虑教学内容的国际水平;⑦内容应符合当前教师的可能性和学校教学物质设备的可能性。

他还规定了教师在优选教学内容时的工作程序:①深入分析教科书内容,判断它能否完成特定课题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②从教学内容中划分出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③考虑学科之间的协调;④按照分配给本课题的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⑤保证区别对待差生和优生。4.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又称为“示范方式教学”“范例性教学”“范畴教育”等。瓦根舍因首创了“范例教学理论”,他认为,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主张通过个别的范例即关键性问题,来掌握一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它旨在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教材结构,理解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知识;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范例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对基本原理、智力作用、未来意义、内容结构和内容特点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遵循四个阶段的实施程序:①阐明“个”的阶段,即以个别事实和对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②阐明“类”的阶段,对许多在本质特征上相一致的个别现象做出总结;③掌握规律的阶段,通过第一、二阶段的教学把“个别”抽象为“类”,再发掘出“类”里边的规律性的内容;④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世界,加强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典型案例1-4】范例教学鸟类的特征

让学生列举出自己知道的鸟类(雀、鹰等),再举出几种哺乳动物(牛、羊等),把鸟与哺乳动物相比,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概括出鸟的特征:

①全身是羽毛,而哺乳动物体表是绒毛。

②有角质喙,鸟的嘴不同于哺乳动物的嘴,是角质的,称为角质喙。

③有翅膀,会飞。哺乳动物有前肢和后肢之分,不能飞。

④卵生,鸟的繁殖方式跟哺乳动物不同,它不是胎生哺乳,而是产卵繁殖后代。

在概括出鸟类的基本特征之后,向学生出示鸵鸟(鸟类)和蝙蝠(哺乳动物)的资料,让同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鸵鸟虽然不会飞,但那是因为双翼退化,它具有鸟类的其他特征:羽毛,角质喙,卵生,仍然属于鸟类。

蝙蝠虽然会飞,但那不是翼,而是由薄膜般的肌肉及弹性组织和覆盖在外表的皮肤所构成的皮膜。蝙蝠体表是绒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根据对这两个特殊的鸟和哺乳动物的分析,修正前面概括的鸟类的特征,使学生对鸟类形成正确的理解。1.2.3 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理论为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给出了原则和策略,教学设计理论则为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这些原则和策略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教学设计理论关注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要素如教学材料、教学活动和各种教学策略等进行有序地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设想和计划,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1.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

教育家斯金纳(Skinner,B.F.)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从加涅对于学习的分类来讲,忘掉的应该是属于言语信息的陈述性知识,而剩下的就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程序性知识了。加涅基于“为学习设计教学”为核心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外部条件。

这九大教学事件分别是:①引起注意,这是有效教学的首要事件,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标志。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而不是自己的实际或书本上的案例。②告知目标,其功能是激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期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③刺激回忆先前习得性能。④呈现刺激材料,应具有突出特征的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促进语义编码,使所学的东西进入长时记忆。⑥引发行为表现,促使学习者作出反应活动,以此来验证期望的学习过程是否发生,学习的结果是否达成。⑦提供反馈,在学习者作出反应、表现出行为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⑧评价作业,不断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⑨促进记忆与迁移,采用各种策略增进学生的记忆,同时,利用迁移促进更高层次的学习。2.认知学徒制

20世纪80年代,“认知学徒”这一概念伴随着情境认知而出现了,它从传统的学徒制里获取灵感,又区别于强调在应用境脉中教授技能的传统学徒制,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的机会。其特征是重视学生把知识运用于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时所涉及的推理过程、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主张学习与实际工作环境关联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目的与应用,鼓励学生反思并表达不同任务之间的共同原理。

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六种,分别是:①示范,教师操作一项任务以便学生可以观察,要求将常规的内部过程和活动外显化;②指导,当学生执行任务时教师观察并提供帮助,为学生提供暗示、搭建脚手架、提供反馈、建立模型、修正和提出新的任务等;③脚手架,即教师提供支持来帮助学生执行任务,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这种支持还应慢慢减少;④表达,即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出他们的知识和想法;⑤反思,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和问题求解过程与专家、其他学生和某专业的内在认知模式进行比较;⑥探究,学生运用与专家问题求解相似的程序或步骤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方法和策略。六种方法中,示范、指导和搭建脚手架是核心方法,主要是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典型案例1-5】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历史教学

美国塞达维尔市某中学历史教师里德要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这一章。他邀请了三位经历过大萧条的校外人士帮助学生们了解大萧条时期中的生活,探究大萧条可以给学生传达何种信息。学生们将把学到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展示作品,在阵亡将士纪念日当天捐赠给当地公共图书馆,并添加到该图书馆网站中关于历史教学的网络课程中。

教师向学生们播放了大萧条相关的视频,引导全班对这段视频以及三位客人的回忆展开非正式讨论,问了学生以下问题:“大萧条期间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认为它的起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什么会当选?”“他应向人们提供哪些需要的东西?”,“如果我们再经历一次萧条,我们所在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然后里德老师布置作业,学生们要读课本上的相关章节,并进行头脑风暴,列出关于大萧条的问题清单。例如,他们想知道什么?他们觉得关于这段时期人们了解什么最重要?老师鼓励学生们回家后向家长询问这些问题。

第二天,三位校外人士和教师都带来了很多物品和资料让学生观看。里德老师收集全班同学的问题引导同学把问题分成三类:“谁/什么/何时/何地”“怎样/为何”“那又怎样”。然后,里德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访谈校外人士,用提供的照相机、摄像机等搜集共享的数据,同学们则轮流扮演采访者、摄像师等,并利用互联网查找其他资源,为自己的问题寻求答案。学生们每天都和教师、校外人士交流、讨论,并查找各种资料,到第八天,每个小组都做出了一个多媒体演示作品。演示时,全班同学连同家长和其他朋友都参与了汇报演示。里德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他们进行整个项目学习的经历,包括他们关于大萧条学会了什么,为什么让镇上的人们了解大萧条很重要等,并要求课后每个人在电子日志中记录他们对整个学习经验的个人反思。3.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

1997年梅里恩伯尔(Merrinboer)教授提出了他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The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4C/ID),对复用性技能和非复用性技能进行了分类。复用性技能指那些常规的、通常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或循环使用的技能,不随任务的变化而变化;非复用性技能则是那些对学习者来说是新异的、需要付出努力,会随着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技能。

4C/ID模型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学习任务、支持性信息、即时信息(程度性信息)和部分任务练习。学习任务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具有整体性和真实性等特点。整体性任务可以让学生以整合的方式操练子技能,真实性是指学习任务应该真实存在,或者最大化接近现实,且是有意义的。支持性信息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一般性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是我们训练的目标,而只是对理解和技能表现的支持。即时信息指通常不需要理解、只需记忆的信息,为学生完成复用性技能随时提供所需的知识。最后一个要素部分任务练习,主要针对复用性技能,通过加强练习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4C/ID中各要素如何实现复杂学习如表1.3所示。表1.3 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续表1.2.4 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主要关注教育过程中,教师、媒介和学习者的相互作用以及信息传播的现象和规律,为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整体观”和“多维视野”,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可以解释为特定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我们可以把任何教学理解为,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掌握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进行德育教育)在特定的环境中(教室、实验室、纪念馆)由特定的人员(学科教师、实验教师,讲解人员)组织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发生预期的变化(知识、操作技能、情感),达到教育的目的。【典型案例1-6】中学历史之鸦片战争

教师甲:介绍鸦片战争前后世界的形势(看《列强瓜分中国图》)和中国当时深受鸦片之害的国情(鸦片造成的国家财富的损失、国库收支和国民身体的受害),让学生了解禁烟运动的必要性和鸦片战争的背景。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片断,给学生感性上的认识。讨论电影中林则徐被罢官,禁烟运动失败对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发言进一步介绍课程内容,深化学生的认识。

教师乙:事先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分别扮演英国议会主战派、反战派,清政府主战派、求和派,以及其他列强政府代表人物,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鸦片战争前后世界的形势和中国国情以及鸦片战争前后各国政界对事件的分析和反应,体验历史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对当时政局的准确判断,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思考·讨论】 阅读上述案例,总结教育传播中的基本要素。1.拉斯韦尔模型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是一种线性结构,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线性排列,即“5W模型”,包括“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用什么方式(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我们也可以把这五个因素用更为专业的传播学名词来代替,分别是信源、信息本身、受众、媒体和期望的产出,结合教学过程,我们用图1.5来表示因素之间的关系。图1.5 拉斯韦尔模型与教学2.香农-韦弗模型

1949年,香农(Shannon)和韦弗(Weaver)二人合写了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当中提出了著名的香农-韦弗模型。这一模型起初是用于研究电报通信过程的,后来,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反馈因素,并引申其含义,用来解释人类的传播过程,如图1.6所示。图1.6 香农-韦弗模型

信源即传播者,可以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传播者从许多不确定的信息中,经过把关的作用,按某种目的选择具有确定意义的信息。编码是把具有确定意义的消息转换成不同类型的符号和信号。信道则是把这些符号或信号依附、存贮在物质性的载体(媒体)上。译码指把信号还原为符号并解析其意义。信宿是接受消息的人。反馈指受播者在接受信息后产生心理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这些反应反过来影响到传播者,使传播者加以调控。除了这7个因素外,香农和韦弗认为还有一些来自系统外的因素也可能影响到传播的各个环节。3.贝罗模型

1960年贝罗(Berlo,D.K.)在拉斯韦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MCR模型(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S代表source,即信源;M代表message,即信息;C代表channel,即信道;R代表receiver,即接受者,形象的说明了信息传播的过程。如图1.7所示。图1.7 贝罗模型

贝罗模型更为明确形象地说明传播的最终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信息、信道和接受者四部分以及客观存在在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传播过程中第一组成部分又受自身因素的制约。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来说,至少有四个因素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①传播技能:传者的表达、写作技能,受者的听、读技能均会影响传播效果;②态度:包括传者和受者对自我的态度,对所传信息内容的态度,彼此间的态度。③知识水平:传者对所传递内容是否完全掌握,对传播的方法、效果是否熟知,受者的原有知识水平,是否能接受所传递的知识等都将影响最终的效果;④社会及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及文化背景也影响传播方法的选择和对传播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再从信息这个要素来看,它也受信息内容,信息要素以及信息处理、结构安排和编码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最后,从传信通道看,不同传播媒体的选择以及它们与传递住处的匹配也会引起对人们感官的不同刺激,从而影响传播效果。1.3 教育技术支持基础教育发展1.3.1 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期在新的世纪里无论是经济还是人才培养上都不落后于世界的步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一位教育与技能主任(Andreas Schleicher)说,“技术是显著地拓宽知识的唯一途径。为了兑现承诺的技术,国家需要更有效的投资并且确保教师处于设计和实现这一变化的最前沿。”

我国自1994年启动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以来,经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建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随着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2010年把教育信息化纳入了国家信息化的框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都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3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