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12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6:27:2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12小时高清视频】

2016年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12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闫宝强,高级会计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会计从业考试实力派辅导老师,曾在多家教育辅导机构主讲会计从业考试相关课程以及从事一对一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闫老师对会计从业考试的重要考点及出题思路有深入的研究,重视教学方法的钻研,善于将枯燥的理论讲解的通俗易懂。讲述过程中,闫老师注意帮助学员在短时间内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体系,将各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学习。

授课特点:善于用生活实例剖析问题,深入浅出,有重点,有节奏,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深得学生喜爱。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第一部分 复习指南

第一章 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概述

根据(《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及其新旧实施办法衔接规定的通知)(闽财会〔2013〕28号)、《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实施细则(试行)》(闽财会〔2010〕24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规定》(财会〔2013〕19号)的规定,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如下:

一、考试科目及考试形式

会计基础、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三科。

三科考试实行同一考试场次连续考试的方式;会计基础、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的考试时间各为60分钟。

本年度考试从每季度考试开始直到考试结束,每位考生的具体考试时间、考试场次、座号由考试系统自动生成,不得调整。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考生在电脑上进行答卷、电算化考试使用思诺软件)。

二、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

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季度考试,即每季度考试一次,具体如下:

第一季度考试:1月报名,3月考试;

第二季度考试:4月报名,6月考试;

第三季度考试:7月报名,9月考试;

第四季度考试:10月报名,12月考试。

三、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三)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因有《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所列违法情形,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考试题型

会计基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

法规与职业道德: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

初级会计电算化: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实务操作题。

五、报名费用

根据福建省物价局文件的规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费为每人每科50元。

六、准考证打印

考生登录福建省会计信息网自行打印准考证,考生应及时打印准考证,以便尽早知悉自己的具体考试时间、场次。

七、考试合格标准及成绩公布

各科目考试合格标准均为60分,同一应考人员所有报考科目考试成绩一次性全部合格的,视为通过考试,单科考试成绩不滚动计算。考生可在本人本次考试结束并提交试卷后查看本人的考试成绩,也可以在本期考试全部结束的10个工作日后登录福建会计信息网查询。考试通过的考生应在本期考试结果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八、考试大纲《会计基础》科目考试大纲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对象(二)会计目标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2.监督职能(二)拓展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二)会计循环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二)收付实现制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二、企业会计准则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

1.资产的含义与特征

2.资产的确认条件

3.资产的分类(二)负债

1.负债的含义与特征

2.负债的确认条件

3.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含义与特征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2.收入的确认条件

3.收入的分类(五)费用

1.费用的含义与特征

2.费用的确认条件

3.费用的分类(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2.利润的确认条件

3.利润的分类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二)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一)财务状况等式(二)经营成果等式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二)常用会计科目第二节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与分类(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分类

二、账户的功能与结构(一)账户的功能(二)账户的结构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第一节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二)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三)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四)损益类账户的结构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一)账户的对应关系(二)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含义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一)试算平衡的含义(二)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

2.余额试算平衡(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第一节 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一)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构成(二)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

2.“资本公积”账户

3.“银行存款”账户(三)账务处理

二、负债筹资业务(一)负债筹资的构成(二)账户设置

1.“短期借款”账户

2.“长期借款”账户

3.“应付利息”账户

4.“财务费用”账户(三)账务处理

1.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2.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第三节 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征

二、固定资产的成本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四、账户设置

1.“在建工程”账户

2.“工程物资”账户

3.“固定资产”账户

4.“累计折旧”账户

五、账务处理(一)固定资产的购入(二)固定资产的折旧第四节 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

二、账户设置

1.“原材料”账户

2.“材料采购”账户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4.“在途物资”账户

5.“应付账款”账户

6.“应付票据”账户

7.“预付账款”账户

8.“应交税费”账户

三、账务处理(一)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1.材料已验收入库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二)计划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1.材料已验收入库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第五节 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生产费用的构成(一)直接材料(二)直接人工(三)制造费用

二、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

2.“制造费用”账户

3.“库存商品”账户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三、账务处理(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四)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第六节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二、账户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2.“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3.“应收账款”账户

4.“应收票据”账户

5.“预收账款”账户

6.“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7.“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8.“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三、账务处理(一)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三)其他业务收入与成本的账务处理第七节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期间费用的构成

二、账户设置

1.“管理费用”账户

2.“销售费用”账户

3.“财务费用”账户

三、账务处理(一)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二)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三)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第八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一)利润的形成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二)账户设置

1.“本年利润”账户

2.“投资收益”账户

3.“营业外收入”账户

4.“营业外支出”账户

5.“所得税费用”账户(三)账务处理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二)账户设置

1.“利润分配”账户

2.“盈余公积”账户

3.“应付股利”账户(三)账务处理

1.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2.提取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4.盈余公积补亏

5.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第六章 会计凭证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作用(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一)原始凭证(二)记账凭证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一)按取得的来源分类

1.自制原始凭证

2.外来原始凭证(二)按照格式分类

1.通用凭证

2.专用凭证(三)按填制的手续和内容分类

1.一次凭证

2.累计凭证

3.汇总凭证

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一)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一次凭证的填制

2.累计凭证的填制

3.汇总凭证的填制(三)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一)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二)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三)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四)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五)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六)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种类(一)按凭证的用途分类

1.专用记账凭证(1)收款凭证(2)付款凭证(3)转账凭证(二)按凭证的填列方式分类

1.单式记账凭证

2.复式记账凭证

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一)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二)收款凭证的填制要求(三)付款凭证的填制要求(四)转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6.手续是否完备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第七章 会计账簿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与作用

二、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一)封面(二)扉页(三)账页

三、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四、会计账簿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

1.序时账簿

2.分类账簿

3.备查账簿(二)按账页格式分类

1.两栏式账簿

2.三栏式账簿

3.多栏式账簿

4.数量金额式账簿

5.横线登记式账簿(三)按外型特征分类

1.订本式账簿

2.活页式账簿

3.卡片式账簿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要求

一、会计账簿的启用

二、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一、日记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一)库存现金日记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1.三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

2.多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二、总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一)总分类账的格式(二)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一)三栏式(二)多栏式(三)数量金额式(四)横线登记式

四、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1.方向相同

2.期间一致

3.金额相等第四节 对账与结账

一、对账(一)对账的概念(二)对账的内容

1.账证核对

2.账账核对

3.账实核对

二、结账(一)结账的概念(二)结账的程序(三)结账的方法第五节 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一、错账查找方法(一)差数法(二)尾数法(三)除2法(四)除9法

二、错账更正方法(一)划线更正法(二)红字更正法(三)补充登记法第六节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一、会计账簿的更换

二、会计账簿的保管第八章 账务处理程序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二、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第二节 记账凭证处理程序

一、一般步骤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一)特点(二)优缺点(三)适用范围第三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一)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二)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三)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

二、一般编制步骤

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一)特点(二)优缺点(三)适用范围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一、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二、一般编制步骤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一)特点(二)优缺点(三)适用范围第九章 财产清查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与意义(一)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二)按清查的时间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一)按照清查范围分类

1.全面清查

2.局部清查(二)按照清查的时间分类

1.定期清查

2.不定期清查(三)按照清查的执行系统分类

1.内部清查

2.外部清查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库存现金的清查(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

2.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一)实地盘点法(二)技术推算法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和方法(一)审批之前的处理(二)审批之后的处理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二)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库存现金盘盈的账务处理

2.库存现金盘亏的账务处理(三)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

2.存货盘亏的账务处理(四)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盘亏的账务处理(五)结算往来款项盘存的账务处理第十章 财务报表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二、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三、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列示要求(一)资产负债表列报总体要求(二)资产的列报(三)负债的列报(四)所有者权益的列报

三、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一)“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二)“年初余额”栏的填列方法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与作用

二、利润表的列示要求

三、我国企业利润表的一般格式

四、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一)“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二)“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第二章 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复习技巧

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的大幕已经拉开,大家已经努力地准备复习了,下面是福建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复习的一些经典复习方法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阅读《会计》教材

指定辅导教材是应试复习的主要依据。但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可选择一本习题集,以供日常练习之用。可按下列步骤阅读教材:

①通读指定教材:其目的是了解教材体系,找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及疑点。

②逐章阅读指定教材:其目的是理解有关知识点,强化重点内容复习,突破难点。

二、分析近几年考题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按章节和题型分析近几年考题。

通过分析历年考题,了解考试命题的思路,把握考试的规律性,并确定本年复习的重点。但切忌无根据的猜题和押题。

三、选择复习方法

常用的复习方法包括:阅读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综合法、指导法、练习法、记忆法。考试应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复习方法。

四、避免复习误区

1.“抓大放小”

有的考生为了找捷径,只复习重点内容,对非重点内容和可能出小题的内容或不复习或下功夫不够。这样复习的结果,大大影响了考生的考生成绩的提高。

2.思维定式

有些会计工作经验丰富的考生,只习惯于从会计分录编制角度思考问题,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不强,影响复习效果。

3.盲目押题

有的考生凭侥幸心理,没有根据的推测当年考生命题范围,或者寄希望于辅导老师在串讲押题。这样盲目押题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名落孙山。

五、考前强化复习

在考前用5~6天的时间进行本科目的强化复习。

1.全面复习教材中的知识点;

2.进行重点及难点的复习和练习;

3.强化有关知识点的记忆。

我们相信,考生只要树立信心,明确考试目标,按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复习、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应试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第二部分 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一章 总论[视频讲解]

教材知识体系章节章标题备注第1总论章第一部第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记账分章第3会计科目与账户章第4会计记账方法章第二部如何记账分第5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章务处理第6会计凭证章第7会计账簿章第三部记账的三项分工具第8账务处理程序章第9财产清查章第10财务报表章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会计概念与目标第二节  会计职能与方法第三节  会计基础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  会计信息使用者及质量要求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概念;了解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了解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的核算方法以及收付实现制;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和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基本假设、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节  会计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实物、劳动:不能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计量。

货币:能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性计量。

货币是:主要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惟一计量单位(×)。(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1.古代会计(15世纪末以前)

2.近代会计(15世纪末期至20世纪50年代)

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换言之,会计对象就是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部分内容,构成了开放式的运动形式,是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没有资金的投入,就不会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的偿还、税金的上交和利润的分配等;没有这类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资金的投入,也就不会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例题·单选题】资金投入企业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主要包括(  )。

A.对外销售产品

B.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C.购置固定资产

D.接受投资【答案】D【解析】AC两项属于资金的运用,B项属于资金的退出。(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定性)。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定量)。

报告,是指通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包括:(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不能有遗漏。

连续性:不能有中断。

系统性:有机整体。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审查。

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二)拓展职能

会计除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外,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例题·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A.核算与监督

B.参与经济决策

C.预测经济前景

D.评价经营业绩【答案】A【解析】BCD三项属于会计的拓展职能。

二、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托运人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应当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解析】公司会计只核算本公司的业务。【例题·判断题】企业集团有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  )【答案】√(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三)分计分期

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四)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例题·单选题】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  )反应。

A.所在国货币

B.人民币

C.所在国货币或人民币二者选一

D.所在国货币和人民币二者同时【答案】B【解析】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反映。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

收入的归属期:按照收款的权力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收到。

费用的归属期:按照付款的责任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支付。

凡属于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

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

结论:

本期支付不一定是本期的费用;

属于本期的费用,可能已付,也可能未付。【例题·多选题】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是(  )。

A.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金

B.本期预收的货款

C.本期预付的货款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货款【答案】ABC【解析】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与费用。ABC三项都不是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例题·多选题】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现金收付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现金收付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答案】AB【解析】收付实现制下,不管是否为本月销售,本月收到的货款就确认为本月收入;权责发生制下,只有是本月的业务才能确认为本月的收入或费用。

1.我国的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

2.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1)纵向可比: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是不得变更)(2)横向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因此,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融资租入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上就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列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8.及时性(信息的时效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五节  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41项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是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分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等九章90条。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财务会计报告、附则等九章49条。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视频讲解]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列示。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在利润表列示。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

1.资产的含义与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购买+生产+建造【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飞机制造厂将船以50000万元销售给某金融公司,我们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该飞机,虽然对该飞机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是拥有控制权,我们将该飞机作为我们的资产。【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

A.预期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B.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C.必须拥有所有权

D.必须是有形的【答案】AB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动资产。

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货币资金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存货

D.固定资产【答案】D(二)负债

1.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1)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购货合同(于5个月后购入一台20万元设备)不属于负债。(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义务)(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所有者权益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具体表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收入

1.定义和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非日常活动→利得。(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1)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2)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的是(  )。

A.提供劳务的收入

B.销售材料的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固定资产租金收入【答案】C【解析】营业外收入并不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会引起收入增加的是(  )。

A.销售库存商品

B.变卖报废设备

C.出售专有技术所有权

D.取得投资人投入资金【答案】A【解析】选项B计入营业外收入;选项C计入无形资产;选项D,投资人投入的称为资本而不属于收入。(五)费用

1.定义和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非日常活动→损失(如地震、罚款支出)(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分配股利不属于费用)【例题·判断题】损失即费用,计入损失即入当期费用。(  )【答案】×【解析】损失是非日常活动的流出,费用是日常活动的流出。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而确定的,是企业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历史成本——过去的流出

重置成本——现在的流出

可变现净值——现在的流入

现值——将来的流入折合到现在的价值

公允价值——现在的流入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地计量。(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例如:企业有一台设备,2013年购买时发票上的金额450万元,运杂费2万元,安装调试费用13万,固定资产成本465万元。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常用于:盘盈固定资产(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其实质就是该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净现金流入或流出。

例如:原材料200万,加工后的商品估计售价250万元,预计的加工成本10万元,预计的销售用10万元,可变现净值是230万元。

应用:常用于存货的计量。(四)现值

现值是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现值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应用: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六)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是对会计基本等式的补充和发展,称为第二会计等式。它表明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它实际上反映韵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故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三)第三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三会计等式动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不考虑收入和费用时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1)华明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0元备用。这一项业务表现为一项资产减少20000元,另一项资产增加20000元,资产的总金额不变,会计等式左右相等。(2)华明公司向银行短期借款40000元归还到期的应付货款40000元。这一项业务表现为一项负债增加40000元,另一项负债减少40000元,负债的总金额不变,会计等式左右相等。(3)华明公司召开董事会,决定从盈余公积中拿出12000元转增实收资本,办理转账手续。此项业务表现为一项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12000元,另一项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12000元,所有者权益的总金额不变,会计等式左右相等。

上述三种情况属于前述第一类事项,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4)一位新的投资者向华明公司增加货币投资100000元,资金已存入银行。此项业务表现为资产增加100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100000元。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增加100000元,会计等式左右相等。(5)华明公司向银行短期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这一项业务表现为资产增加100000元,负债增加100000元。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增加100000元,会计等式左右相等。

上述两种情况属于前述第二类事项,即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6)华明公司的原有投资者之一减少对华明公司的投资5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这一项业务表现为资产减少50000元,所有者权益减少50000元。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少50000元,会计等式左右相等。(7)华明公司归还短期借款3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这一项业务表现为资产减少30000元,负债减少30000元。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少30000元,会计等式左右相等。

上述两种情况属于前述第三类事项,即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8)投资者代华明公司偿还到期的银行短期贷款100000元,并同意作为对华明公司的追加投资100000元,已办理有关手续。此项业务表现为一项负债减少100000元,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100000元。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会计要素一增一减,会计等式左右相等。

上述情况属于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二)考虑收入和费用时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1.收入可能带来资产的增加,也可能使负债减少。(9)华明公司销售产品,价款共计30000元,以银行存款方式收取货款。此项业务表现为资产增加30000元,收入增加30000元。等式的两边的会计要素同时增加,等式左右两边相等。(10)华明公司销售产品,价款10000元抵付应付账款,此项业务表现为负债减少10000元,收入增加10000元。等式右边的会计要素一增一减,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2.费用可能带来资产的减少,也可能使负债增加。(11)华明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1000元。此项业务表现为资产减少1000元,费用增加1000元。由于费用项目是等式右边的减项,因此等式两边的金额同时减少,等式左右两边相等。(12)华明公司计算本月应付职工薪酬2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此项业务表现为负债增加2000元,费用增加2000元。由于费用项目是等式右边的减项,因此等式右边的金额不变,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华明公司在上述业务结束后,计算会计要素的项目和金额,收入和费用记入未分配利润项目。

由此可见,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等式中各要素的增减变化,均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每一时点上企业所有的资产总额必然等于权益总额,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视频讲解]

【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和分类;熟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熟悉常用的会计科目;掌握账户的结构;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①资产类科目;②负债类科目;③共同类科目;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⑤成本类科目;⑥损益类科目。【例题·多选题】按经济内容分类,下列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  )。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答案】AD【解析】按经济内容分类即按照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实收资本”等科目。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科目就是二级科目。(  )【答案】×【解析】一级科目以下都统称为明细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2.相关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二)常用会计科目编会计科目名称编号会计科目名称号一、资产类二、负债类10012001库存现金短期借款10022201银行存款应付票据10122202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11012203交易性金融资预收账款产11212211应收票据应付职工薪酬11222221应收账款应交税费11232231预付账款应付利息11312232应收股利应付股利11322241应收利息其他应付款12211501其他应收款长期借款12312502坏账准备应付债劵14012701材料采购长期应付款14022711在途物资专项应付款14032801原材料预计负债14042901材料成本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1405库存商品三、共同类(略)1406发出商品四、所有者权益14074001商品进销差价实收资本14084002委托加工物资资本公积14714101存货跌价准备盈余公积15014103持有至到期投本年利润资15024104持有至到期投利润分配资减值准备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五、成本类15115001长期股权投资生产成本1512510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制造费用备15215201投资性房地产劳务成本15315301长期应收款研发支出1601固定资产六、损益类16026001累计折旧主营业务收入1603605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他业务收入16046101在建工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56111工程物资投资收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