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9:16:59

点击下载

作者:史荣昕,蒋焱兰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试读:

序言 名臣的沉浮进退之思索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大批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是如何来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他们的沉浮进退究竟对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瞩目。为此,本书选出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个人的命运其实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特征。

在这些名臣中,有忠臣和奸臣之别。忠臣们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为辅佐君王、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的善行不见得有好报,往往命运多舛;奸臣们狐假虎威,干尽了坏事,从而落得个骂名千载。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好人遭殃、坏人当道的现象屡有发生,暴露了中国封建体制的极大弊端。

正因为中国封建体制的极大弊端,历朝历代的名臣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权。他们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稍有不甚就可能有杀头的危险,真的是高处不胜寒;君与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君权在握的时候,臣子们命薄如纸,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反过来,如果君权旁落,手握重权的权臣往往玩君王于股掌之中,臣子杀掉君主的事也屡有发生。

但总的来说,臣子毕竟是君王治理天下的活“工具”,他们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朝代的兴亡,都跟当时的名臣息息相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推动或阻碍着封建社会的向前发展。他们的命运往往同封建王朝血肉相连,他们的人生悲剧其实也注定了封建王朝的悲剧结局。

读史可以明智,这些历史上的明臣,他们演绎的一幕幕人生活剧,在今天看来,对我们有很深的启示作用。虽然时空变幻,那些久远的事情蒙上了太多历史的烟尘,但人性之善恶,人情之冷暖,人欲之膨胀,今人比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这面镜子里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现实的影像,而在现实的滚滚红尘中,我们又何尝感受不到一些历史的影像!说到底,今天是过去的延伸,我们关注历史,其实也是在关注现实。茶余饭后,捧起此书,你会感受到古代的名臣们就在你的身边,他们其实并没有走远!蒋焱兰

晁错——皇帝老儿的“替罪羊”

晁错是汉景帝时的名臣,由于向皇帝提出“削藩”的合理化建议,触及皇族的要害。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为了安抚这些想抢班夺权的“皇兄”“皇弟”,竟然昧着良心,把忠心耿耿的晁错给腰斩了。可叹晁错稀里糊涂地就做了刀下之鬼。否则,他一定会告诉天下的人们:不是什么样的领导都值得信赖!

晁错是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学什么像什么。他父亲看他是块材料,就让他去学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之学。这老晁头当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学谁不好,偏要学他们,不说申不害,就那个商鞅,最后死得多惨呀!结果,晁错的命运也没比商鞅强多少。当然了,他父亲当时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后来当他看出儿子要惹祸上身时,说什么都没用了,只好先自杀了,眼不见心不烦啊!也许他觉得是自己引错了路,要不就是给儿子的名字起得不好,叫什么晁错啊,跟错主子了吧!

晁错聪明好学,那时候主要体现在写文章上,他的文章写得棒极了,总是得满分,那些教书先生还总点着脑袋发出“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胜于蓝”之类的感叹。成年之后,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晁错先是做了一个小芝麻官。

由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随后又是多年战乱,导致原来的许多学说都失传了。汉文帝得天下的时候,想找一个精通《尚书》的人,来帮助其治理天下,但普天之下,能人难寻。后来终于寻访到齐国的伏生,他是原秦国的博士。据说,他对《尚书》很有研究,可惜已经90多岁了,走路扶着墙不说,撒尿还总尿鞋上。汉文帝咬着手指头想了半天,总觉得让这样的人出来辅佐他,太丢大汉朝的脸了。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决定派一个人去向伏生学习《尚书》。

晁错很荣幸地被汉文帝选中。不久,伏生那点儿学问就都让晁错学会了。他回来向汉文帝汇报学习成绩,汉文帝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明白,但还是装作很内行地说:“很好,人才难得,前程远大!”晁错听了这话心里这个乐啊。从那以后晁错真就官运亨通了,先后担任了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等职务。

在任博士官的时候,他写了一篇名为《言太子宜知术数疏》的作文,这时候的晁错已经是个有身份的人了,他写的文章不应当再叫作文了。可晁错谦虚呀,他坚持要叫作文,遇着谁还很客气地让人家帮助改改什么的。当然了,他心里清楚,没有人能改得了他的文章。

他在《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这篇文章中指出:君主作为天下之主要想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也就是通晓治国的方法和策略。

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领导艺术,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汇报,不要被一些假话、套话、空话给“忽悠”了;懂得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兜里总有银子,那样天下才会长治久安,社会风气才会好,钱包掉地下都没人捡;懂得怎样臣下、子女尽忠尽孝,讲文明懂礼貌,那样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缺德的人就少了,老奶奶过马路就有人扶了。

晁错认为朝臣中关于“皇太子不必研究国家大事”的说法是一种谬论,以前的君主治理不好国家而被臣子杀害,是由于不懂得治国的“术数”。现在太子书读得不少,但如果只知死背书本,不知如何治理国家,那也是没有什么大用的。他建议文帝不仅要选择切实可用的“圣人之术”让皇太子学习,而且要经常让太子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汉文帝看了晁错的文章,又听了晁错说得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拜他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主管太子府内庶务的官员,相当于太子府的总管)。由于晁错口才好,“点子”又多,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

在任太子家令的时候,晁错经常上书给汉文帝,提出一些抗御匈奴的建议。汉文帝很重视,大部分都采纳了。文帝十五年(前165年),皇帝下令全国上下推举贤良文学士为国所用,晁错也成为被推荐之一。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参加策问的100多人中,晁错的回答是最好的,被判定为第一名。晁错写的《举贤良对策》一文成为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

在回答“通于人事终始”的问题时,晁错以历史上三王的处事原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三王时代,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很融洽,他们共同研究国家大事,决定天下安定的大计,都以人的本能为根据。人的本能都是想长寿、富裕、安定、闲逸,只有保护、扶持、爱惜民众的利益,做合乎民情的事,保障了人的本能,天下才能安定。三王制定各种法令,并坚持要求别人像要求自己一样,宽恕别人像宽恕自己一样。人之本能所憎恶的,不要强加于人,人之本能所向往的,不要强令禁止。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姓和睦相亲,国家太平安宁,君王地位巩固。这是领导者都应效仿的!

在回答“直言极谏”的问题时,晁错以五伯的例子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五伯坐天下时,深知自己才学浅薄,所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大臣去处理。辅佐五伯的大臣们,经常检点自己而不敢欺骗君主,制定法令,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为目的,而不“苦民伤众”。一切按法令办事而不徇私情,克服困难不怕牺牲,见有才能的人而不压制,不让没有能力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实行奖赏,表彰忠君孝亲的人,而不是把老百姓的财物随便给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施行刑罚,禁戒那些不忠不孝而危害国家的人,定罪量刑得当,犯了罪的人对自己受到的刑罚也会从内心里感到服气。如此法治,可以说是平正之吏了。法令不合理,提请君主更正,不使老百姓受到伤害;对君主的暴虐行为,不应顺从,而要帮助纠正,不使国家受到损害。纠正和补救君主的过失,宏扬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内无邪恶的行为,外无污浊的坏名声。这样来辅佐君主,就可以说是直言极谏之士。

在回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的问题时,晁错以秦朝的教训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秦开始统一天下时,君主的贤明不及三王,他们的大臣的才能也不及三王的助手,然而秦的统一事业完成得很迅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地形有利,山川富饶,财用充足,百姓善战,而六国的君臣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意见不一致,百姓也不为他们卖力。本国富强而且安定,邻国贫弱而且混乱,正是统一天下的有利条件,因此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在那时,三王的功绩都不能超过秦始皇。”“但是后来秦衰弱下来了,那是因为任用了奸臣和听信了不利于国家安定的谗言;大造宫殿,贪得无厌,民力疲尽,征收赋税没有节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群臣恐惧,献媚求存,骄横放纵,不顾祸患;凭着高兴而随便赏赐,发泄怒气而胡乱杀人,法令繁多残酷,刑罚严厉残暴,草菅人命,秦二世这个刽子手甚至以亲自射杀百姓取乐;贪官污吏趁法令混乱之际,擅作威势,独断专行,各自为政。”“秦末始乱,官吏首先侵害的是平民百姓。到了中期,富人官吏也受到了损害。最后,连皇族和朝廷大臣们也受到侵害了。因此,闹得人人都没有安全感了,很多人晚上总做噩梦。因此,陈胜带头一造反,天下很多人就都一哄而起,秦朝转眼之间就被灭亡了。”

晁错的分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比较中肯而切实的。汉文帝看完之后,一个劲地喊“精辟”,差点跟晁错拍肩膀论哥们了。

最后,晁错拐弯抹角地批评自己的主子:陛下您上台16年了,可是老百姓还过着以前那样的穷日子,不到过年想吃顿饺子都挺费劲;拦路抢劫的,占山为王的,半夜偷盗的,也就是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不到位;边境上也不消停,那些不服天朝管的少数民族抢咱们的美女和大米、白面什么的。之所以会这样,想来是陛下您没有亲自管理国家大事,只是一味依靠臣下的缘故。那些大臣们我还不了解呀,那两把刷子怎么能跟陛下您相提并论呢?还是陛下您英明啊,快让他们都靠边站吧,您还是亲自出来主持工作吧。

汉文帝看了以上的内容,心说,你小子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但是他转念一想,管他是夸还是骂呢,这小子说得还真对。虽然话有些不太中听,也比那些整天说我是“贤明君主”的人强多了。这样的人才是忠臣啊!得提拔提拔。文帝下令把晁错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了,汉高祖刘邦当皇帝时,对外姓人不放心,便封了一堆同姓王到各地去,齐国有70余座城,吴国有50余座城,楚国有40余座城,差不多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基本上自治,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就和当年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保卫中央。可是后来这些祸患都被摆平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不服天朝管了,虽然汉文帝给各诸侯王发去了“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最高指示,很快就摆平了。但汉文帝心里清楚:表面上是摆平了,有野心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当时很有名气的大臣贾谊在一篇奏折中就提出过合理化建议,让汉文帝把大的诸侯国分成一个个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么多,就先把没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

应该说贾谊这个点子还是不错的,可惜汉文帝这个人总是犹犹豫豫,下不了那么大的决心,不愿意因为削藩得罪他的那些亲戚们,再加上有很多大臣也反对这样做,所以贾谊的合理化建议没被采纳。

晁错在诸侯王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贾谊差不多,也可能他是受了贾谊的启发。继贾谊之后,晁错再一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是举双手赞成的,汉文帝的立场并没有改变,还是拉着官腔说:“此事从长计议。”

汉文帝死后,太子刘启接了班,即汉景帝。晁错因为过去就是太子党的人,这回当年的太子成了国家的主子,他当然要官运亨通了。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当然了,要是能在一起喝点小酒就更好了。景帝对他是非常信任的,几乎晁错说什么是什么,晁错因此将国家的法令制度该改的也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有的人背后说晁错是出风头,但是这些人看到晁错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暂时还没有谁敢当着他的面说什么。

最感到心里别扭的是丞相申屠嘉,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总想找茬儿收拾晁错,却一直找不到晁错的毛病。晁错的内史府坐落在太上庙外面的空地上,从东门出入极不方便,晁错便在南边开了一扇门,凿通了太子庙外面的围墙。申屠嘉以为这下子抓住晁错的小辫子了,便要到景帝面前去告晁错的状。晁错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丞相就是要排挤他,就抢先一步先向景帝说明了情况。

等到申屠嘉向景帝告状,说晁错私自开凿太上皇的庙墙为门,应送廷尉治罪时。景帝却说:“老申你不要小题大做,你说的那不是什么庙墙,是庙内空地上的围墙,这不算犯法。”申屠嘉知道皇帝这是有意护着晁错,心里一生气,竟然气出病来,不长时间就死了。别人见好好的一个丞相就因为和晁错斗气死了,谁也不敢再给晁错小鞋穿了,有好酒都找晁错一起喝,晁错也就更得意了,不过他表面上还是挺谦虚的,做人也挺低调。

丞相申屠嘉死了不久,晁错又升官了,当上了御史大夫,也就是副丞相。他就是在这时向景帝上《削藩策》的,建议凡是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晁错特别指出危险性最大的是那个吴王刘濞,先前因为吴王太子和文帝的皇太子(也就是现在的景帝)下棋时无端被打死,吴王就心怀怨恨,假说有病,不来朝见,按法律本应处死,文帝一想都是自家兄弟,不忍心治罪,只是轻描淡写地处分了他一下就拉倒了。

但吴王却不知道收敛,从那之后更不像话了,公然开铜山铸钱,煮海水熬盐,招募了一些“打砸抢分子”,阴谋发动叛乱。晁错认为,对于吴王刘濞这样的野心家,削他的封地要反,不削他的封地也要反。削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小,不削他的封地,反得迟,祸害大。晁错断定吴国必反没错,但他强行削藩,势必会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和反抗,这就不是一个吴王的问题了。而且他把削去的郡县收归朝廷,而不是如贾谊所建议的那样分给诸侯王的子孙,朝廷是得到了利益,而诸侯王的最大利益就被剥夺了,这样他就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上了。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晁错的总后台,有的人就一个劲地点头,因此大家在开会时都乱哄哄地伸大拇指,意思是“领导永远都是对的”。但是同样后台很硬的人站出来反对了,那就是窦婴窦太后的亲戚,他们同晁错当场就吵起来了,当然是文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此就结下了怨仇。最后,景帝拍板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6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这一下诸侯王都被惹火了,联合在一起准备用武力抗拒削藩。

晁错这个时候还没有感到自己的小命就要不保了,他父亲毕竟没白吃那么多年的咸盐,听到各地诸侯都在用各种各样恶毒的语言骂他的儿子,急急忙忙从颍川跑来,对晁错说:“儿呀,别这么干下去了,危险!”

晁错说:“父亲呀,我做的事情是对的,我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后你就明白了。”

他父亲叹了一口气说“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你就要大祸临头了,还这样执迷不悟,我还是走吧!”他父亲一到家就喝毒药自杀了。临死前说:“死了吧,死了我就省心了。”

削藩十多天后,早就想造反的吴国便联合楚国等七国公开叛乱了。他们打出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七国的部队来势汹汹,汉景帝有点心慌了,便找来晁错一起商议军事。晁错说:“陛下,这些造反的人都是王爷,地位在那儿摆着呢,别人去恐怕镇不住他们,我看还是您御驾亲征才好。”景帝听了这话,想了想说:“我还真没带兵打过仗,当一回兵马大元帅也挺好玩的。可是,我要是走了,后院起火怎么办呀?谁来镇守京城呢?”

晁错拍着胸脯说:“有我呢,陛下您就放心地去吧,他们没什么了不得的,您去了很快就会摆平他们的。”景帝又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能去,带兵打仗虽然挺好玩儿,但风险太大,还是在家里安全!这一次他没有听晁错的,而是任命周亚夫和窦婴为帅,带兵征伐七国。

大臣爰盎和晁错素有矛盾,凡是晁错待的地方爰盎一定躲开,而爰盎在的地方,晁错也不去。两个人见了面都不说话。爰盎曾经做过吴国的国相,因害怕吴王势大,不敢向朝廷报告吴国会反,他回朝后吴国反叛,景帝一气之下把他的官撤了。这时他通过窦婴,说自己有平息七国之乱的计策。窦婴以为他真有安天下的妙计,便马上报告给景帝。景帝这个时候正在为军事失利闹心呢,听了这话当然很高兴,便马上召见爰盎。召见时晁错也在座,景帝问道:“你有什么好主意请说出来吧!”爰盎看了看左右说:“人多,我不便讲。”景帝叫左右退下,唯独留下晁错。爰盎又说:“人还多。”

景帝明白了爰盎的意思,对晁错说:“老晁你先出去凉快凉快吧,这里好像挺热的。”晁错瞪了爰盎一眼,一甩袖子退了出去。这时爰盎才说:“陛下,你没听那些诸侯王说吗?皇帝给王弟们封地,现在晁错这个贼臣削夺了他们的土地,所以他们起兵,目的是要杀掉晁错,如果恢复他们原有的土地他们就不会闹腾了。现在只有杀了晁错,派使者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那他们自然就会退兵了。”

景帝点点头说:“如果能这样当然好了,为了国家的安定,我不会舍不得老晁的,只是有点可惜了。不过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作出牺牲也是应该的嘛!”爰盎出完这个“馊主意”,高兴地回家喝酒去了。

又过了十多天,前方的形势依然不妙,七国猛攻不怠,周亚夫和窦婴都处于守势,受到攻击的梁王的告急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景帝没办法便想下决心牺牲晁错了。此时又有一些大臣建议杀掉晁错以平天下,于是景帝就下了命令。

那一天,晁错正坐在府中的大堂之上,琢磨这几天皇帝见着自己怎么表情那么不自然呢?莫非……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了马车飞驰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位中尉在堂前喊了起来:“晁御史,皇上有旨,召您即刻入宫议事。”

晁错心中一惊,一丝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连忙穿上朝服跟着这个人上了马车,车子穿街过巷,晁错往外看了一眼,心说不对呀,这也不是平时往皇宫去的路线呀。他正感到奇怪呢,车子猛然停住了,早有士兵等在这里。这时那个中尉又喊了起来:“请晁御史下车听旨!”

晁错一看这不是东市吗?这里可是杀人的地方,难道皇上要杀我?不会吧?他真这么不讲情面?他一边想着一边下了车,双脚刚一落地,就有士兵冲上来,把他双臂反剪,让他跪下听诏。中尉从袖子里取出诏书念到:“御史大夫晁错,力主削藩,屡进谗言,离间朕与诸王骨肉之情,罪不可赦,应当腰斩处死。”晁错这时全明白了,可是一切都晚了,刽子手已经举起了大刀,他只有认命了!

晁错就这样为保主子的江山丢了自己的性命。

晁错被斩后,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公向景帝汇报军情。景帝问:“晁错被我杀了。吴楚罢兵了吗?”邓公说:“陛下呀,吴王想造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杀晁错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啊!杀了晁错,天下的人恐怕谁也不敢再为您像晁错这样卖力气了。”景帝问:“说说看,这是为什么呢?”

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以后控制不了,所以才主张削藩,这是为了维护中央的权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削藩才刚开始,晁错就这样被杀了,陛下您这样做好像是不对的呀。”

景帝喟然长叹说:“唉!不是好像不对,而是很不对,十分不对,我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我要为晁错平反。”

可这时候他就是把地跺个坑也没用了,人死不能复生。晁错的血白流了,如果他泉下有知,他肯定会告诉活着的人们:一定要跟对了人啊,要是像汉景帝这样糊涂的领导,干脆就别侍候了,没有好下场的!

伍子胥——好心遭恶报的活“标本”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父亲叫伍奢,是楚国的太傅。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遭小人陷害被楚平王杀掉,伍子胥为报杀父杀兄之仇,忍辱负重,落难江湖。后来投奔吴国,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并带兵攻破楚国,终于报仇雪耻。由于力劝吴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不被采纳,奸臣伯嚭乘机在吴王面前挑拨。吴王赐剑命他自杀,可怜伍子胥一片忠心,竟落得如此下场。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楚国做太傅,当时与他一起当朝为官的费无忌是个心术不正的小人。他为了讨好楚平王,把本来要给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转而献给了楚平王。费无忌做完这事有些后怕,他担心太子建日后继位报复自己,于是便向楚平王诬告太子建谋反。伍奢为人很正直,他对楚平王说:“大王,不是谁的话都能听的,说太子谋反好像不合情理,他可是您定下来的接班人,有谋反的必要吗?”

费无忌却从中调唆说:“大王,您可别听老伍的,他和太子建不是一般的关系,没事儿他们总在一起喝酒,太子肯定是他给教坏了。他们的阴谋要是得逞了,大王您可就惨了。”说完还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楚平王刚得了美女,处处听费无忌的,便把伍奢关进了监牢。

费无忌又说了:“大王您可别忘了,老伍可还有两个儿子呀,那可都不是一般的人,如果不把他们杀掉,将来他们肯定要找您的麻烦。大王可以拿他们的父亲做人质,召他们回来斩草除根。”楚平王便派人去召伍子胥和他的哥哥伍尚,说只要他们回来就放了伍奢。

伍尚得知父亲被抓起来了,想立即赶回去。伍子胥说:“哥呀,楚平王叫我们回去,并不是真的要让父亲活命,只不过是怕我们逃跑了,以后找他的麻烦,因此用父亲做人质骗我们回去。只要我们哥俩一到都城,就会一起被杀,连个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不如一起投奔到别的国家,借助他们的力量为父亲报仇。”

伍尚说:“我也知道回去救不了父亲,但我怕今天父亲叫我回去我没有回去,以后也没能为父亲报仇,那会被人笑话的。”他对伍子胥说:“你赶快逃走吧,以后为我和父亲报仇。我现在就回去,陪父亲一起去死,我不能让人家说我们老伍家的儿子不孝。”

伍子胥说:“你回去这是自投罗网,白白地搭上一条性命,何苦呢?”

伍尚说:“兄弟,别劝了,我拿定主意了,别忘了给我们报仇就行!”伍尚说完就走了。当使臣前来逮捕伍子胥时,伍子胥张弓搭剑对准使者说:“不要命的就上来吧!”使者一看这阵势吓得尿了裤子,一个劲儿地说:“别,我不是来抓你的,别误会!”

伍子胥便乘机逃跑了。他听说太子建在宋国,便逃奔到了那里。伍子胥的父亲伍屠听说自己的儿子子胥已逃离了楚国,便叹息道:“楚国的君臣这回可要遭罪了,我这个儿子可不是省油的灯!”不久,楚平王便把伍奢和伍尚给杀了。

伍子胥逃到宋国,正赶上宋国发生动乱,他又和太子建逃到了郑国。太子建受晋顷公指使想在郑国举事,因事情泄露,苦命的太子建被杀死。伍子胥见大事不好,又汗流浃背地跑到了吴国。

在过楚、吴交界的昭关时,守卫昭关的将士想逮捕他,幸亏伍子胥从小就跑得快,要不就被抓住了。他跑到一条大江旁边,再也无路可走。他站在那里哀叹道:“苍天啊,难道今天就让我喂王八了吗?我可是大仇还没报呢!”

这时江面上驶来一只小渔船,这个船夫是个见义勇为的人,他知道站在江边的是受到楚国通缉的要犯伍子胥,就把他渡过江去。伍子胥感动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解下身上的宝剑递给渔夫说:“恩人呀,你看这把宝剑不错吧?能值一百两黄金,您拿去,买个好房子住住,要是不买房子你就买地,当个地主挺不错的。”

渔夫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宝剑,说:“去去,别恶心我好不好?楚国一直悬赏捉拿你,说谁能抓到伍子胥,赏给他5万石粮食,还封他为爵,不止一百两黄金吧?我救你是因为知道你是冤枉的,虽然我挺穷的,可是咱人穷志不能短呀,是不是?”

伍子胥伸出大拇指说:“你行,要是楚国人都像你这样,我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啊!唉!做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伍子胥就这样保住了性命,可是他还没有走到吴国都城就病倒了,只好在半路上停下来。为了活命,他端着一只破碗去要饭,有时还要挨小流氓的欺负,那个罪遭得就别提了。后来,伍子胥终于到达了吴国都城,通过公子光见到了吴王僚。

这个时候,正赶上吴国和楚国因为边界问题打了起来。吴王命令公子光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攻克了两座县城后,公子光收兵回国。伍子胥对吴王说:“大王,先别收兵呀,楚国没什么了不得的,您派公子光继续追击,活捉楚平王。”

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父王,您别听老伍的,他父亲、哥哥都被楚王杀了。他劝您攻打楚国,只不过是想利用我们报他的私仇而已。现在进攻楚国我觉得还不是时候。”

伍子胥是个聪明人,他看出来这个公子光怀有野心,他想杀掉吴王僚自己当老大,在这种情况下再劝吴王对外用兵是不明智的。要想早日借吴国的力量摆平楚国,必须帮助公子光当上国王。于是伍子胥就把一个叫专诸的勇士推荐给了公子光,让他帮助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有了伍子胥的帮助,公子光的政变成功了,他登上了王位,即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当然忘不了伍子胥的帮助,让他参与国家政事。伍子胥帮助吴王改革政治,发展生产,操练兵马,励精图治,加强国力,并向阖庐推荐精通兵法的孙武为兵马大元帅。他与孙武统观全局,为阖闾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争霸方略。

鉴于楚强吴弱的客观形势,伍子胥提出了一个疲惫楚军的谋略,他说:“楚国的部队虽然人多,但是他们没有几个好将领,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平常窝里斗很厉害,干正经事就不行了。如果把吴军分为三部分,轮番去袭扰楚军,哪支部队出击,楚军都要出来应战。他们出来,我们就撤回来,他们回去,我们再出动。这样一来楚军必然疲于奔命。”吴王按照伍子胥这个计谋去办了,果然很有效果。《左传》记载:昭公三十一年(前511)秋,吴国入侵楚国,攻打夷地,侵袭潜地(今安徽霍山南)、六地(今安徽六安北)。楚国将领沈尹戍率军前往潜地救援,楚军一到,吴军便迅速退回。

楚军把潜地百姓迁移到南冈(今安徽霍山北)之后就全军撤退了。紧接着,吴军包围了楚邑弦地(今河南潢州西北),楚军左司马沈尹戍、右司马稽又率军前往救援,到达了豫章。待楚军一到,吴军又迅速撤军。经过长时间的疲于奔命,楚军队伍里伤病严重。

伍子胥和孙武还向吴王献策说:“楚将囊瓦这个家伙巨贪,唐国、蔡国都很恨他。大王如果想大举伐楚,一定要先得到唐、蔡这两个小国的帮助才行。”阖闾依计,并联合唐、蔡,孤立了楚国。

吴王阖闾九年(前506),伍子胥与孙武等率大军攻破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这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派人挖掘了楚平王的坟墓,把楚平王的尸体拖出来,狠狠地鞭笞了300下才住手。

摆平了西方的强敌之后,吴国东边的近邻越国强大起来了。越国和吴国素来有仇,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一次和越国的战斗中负伤而死。两年后(前494),吴王夫差带兵伐越,大败越军。越王勾践带着5000残兵败将退到会稽山,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去请和,请求允许越作为吴的属国。伍子胥看出这是越国的缓兵之计,因此劝夫差不要答应越国的请求。他对夫差说:“越王勾践这个人是个老滑头,他现在装孙子,但如果你现在不消灭他,会后患无穷的。”但夫差这个时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认为越国已经被打服了,就答应议和,率军回国了。

伍子胥气得说:“今后越国用10年的时间休养生息、聚敛财物,再用10年的时间对它的臣民进行教化并加以训练,这样20年之后,吴国就要被吃掉了!”

此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表面上在夫差面前点头哈腰,暗地里却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而吴王夫差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一心想向北攻占齐国。伍子胥多次劝说吴王注意那个装孙子的勾践,但吴王夫差仍不以为然。

公元前484年,齐景公死了,大臣们为争权夺利打破了脑袋,吴王便趁机兴师伐齐。最后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是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打败了齐国的军队。此后,吴王夫差的脑袋更不清醒了,伍子胥再提勾践装孙子的事他转身就走。

此后4年,吴王准备攻打齐国。越王勾践采用子贡的谋略率领军队援助吴国,并用贵重的宝物贿赂宰相伯嚭。伯嚭便一个劲儿地在吴王面前替越王说好话。伍子胥规劝吴王夫差不要被越国表面上的顺从所哄骗,应该赶快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还是不听伍子胥的忠言。

宰相伯嚭在吴王面前进谗言说:“大王,伍子胥这个人可是个危险分子啊,我们必须防备他造反作乱。上次大王准备攻打齐国,他就极力阻拦,还散布谣言说大王是个糊涂的人,希望吴国打败仗来说明他是对的。如今大王您要亲率军队讨伐齐国,这个伍子胥却躲在家里装病,恐怕他很快就要造反了。另外我派人暗中观察伍子胥,发现他趁出使齐国的时候,把儿子托付给齐国人鲍牧。作为一个臣子,在国内稍微有点不痛快就里通外国,仗着是先王的老臣,因为一时没被重用就心怀不满,这样的人大王应该尽早采取措施啊!”

吴王夫差说:“是啊,这家伙鬼点子挺多的,我也早就怀疑他了。”于是,吴王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剑,说:“你就用这把剑自裁吧!省得你看什么都不顺眼。”

伍子胥接过宝剑,仰天长叹道:“大王啊,我曾经辅佐你父亲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当年许多皇子都争着当太子,是我在先王面前冒死保举你。你当了吴王之后,要把吴国分一部分给我,我都没要。没想到今天你听信了奸臣的挑拨要处死我,我可真冤啊,死了都闭不上眼睛!”

伍子胥告诉他的手下人说:“我死了之后,你们要在我的坟上种上梓树,长大了可以给他们做棺材;把我的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国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灭掉吴国。”说完挥剑自杀了。

后来的事就像伍子胥料想的那样,夫差争霸心切,于公元前482年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越王勾践伺机调集4 . 9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断吴退路,直捣吴都。

公元前478年,赵军再次攻吴,一举歼灭吴军主力,围困姑苏达三月之久。夫差派人请和,越王勾践不允许,夫差终于自杀。自杀前,他掩上脸说:“唉!我实在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啊!”

脱脱——被陷害致死的元朝贤相

脱脱是元朝名臣,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元统二年(1334),任知枢密院事,后拜中书右丞相。在脱脱的主持下,元王朝复科举、开马禁、减盐额、选拔有学问的儒士为朝廷办事,当时的人们称他为“贤相”。顺帝至正三年“(1343),主修辽、金、宋三史。至正十年(1350)变钞法,发行“至正通宝”和“至正交钞”。后又起用贾鲁治理黄河。至正十四年(1354)率军到高邮围攻张士诚,遭人陷害至死。

脱脱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用今天的话说,是高干子弟。他父亲马扎儿台是朝中的大官,整天和皇帝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脱脱从小聪明伶俐,遇事有独立的见解。他上学时,曾对他的老师说:“整天让我坐在屋里摇头晃脑地背书太没劲了,我只要记住古人那些有益的名言和他们好的行为就可以了。”由于是官宦子弟,脱脱15岁时,就做了一个小官。

后来又被任命为其他官职,由于年轻,官职并不显赫,不值得一提。但当时的文宗皇帝挺喜欢他的,对别人说:“这孩子不错,是个人才,将来一定有大用啊。”皇帝都这样说了,脱脱自然就官运亨通了。到了顺帝元统二年(1334),已经升任知宣政院事。五月,迁中政使。六月,迁知枢密院事。

顺帝至元元年(1335),有个叫唐其势的大臣想谋反,事情败露之后被杀掉了。他的同党率军队围城,脱脱带兵很快就把叛军摆平了,并将叛军首领生擒活捉。由于立了这么大的功,脱脱又升官了,当上了御史中丞、虎贲亲军都指挥使、提调左阿速卫。至元四年(1338),又兼任了御史大夫之职。他任职后,工作很有成效,上上下下都认为脱脱是一个好干部,皇帝更是人前人后地夸脱脱“人才难得,前途不可限量”。

脱脱的伯父伯颜在朝中任中书右丞相,并没有像他侄儿脱脱那样一心想着为人民服务。而是滥用权利,是大家公认的腐败分子。要是查他的话,那罪行可就太多了。顺帝这个时候已经对伯颜很有看法了,不一定哪天就要震怒,连看他的眼神都有了杀机。脱脱看到眼里,私下里对他父亲马扎儿台说:“伯父太不像话了,万一哪天皇上震怒,我们都要跟着受株连,得想个办法制住他。”

他父亲点头称是,但却不知想什么办法。脱脱向老师吴直方请教,吴直方说:“《左传》上就有‘大义灭亲’的例子,你作为大臣要想忠于国家,这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当时,顺帝左右前后都是伯颜安插的亲信党羽,只有世杰班、阿鲁是顺帝的心腹,脱脱决定取得这两人的帮助。

至元六年(1340)二月,伯颜请太子燕帖古思去柳林田猎。脱脱一看机会来了,就和世杰班、阿鲁商量,计划以所掌握的兵力和皇宫侍卫来控制伯颜,方法是扣留京师城门的钥匙,命令亲信把住城门,不让伯颜进城,再治他的罪。当然他们要先取得皇帝的支持。皇帝其实早就想把无法无天的伯颜拿下了,只是伯颜的权势太大,不能轻易动手罢了。

这天夜里,顺帝连夜升殿,召集近臣汪家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后晋见,草拟诏书,列数伯颜的罪状。诏书拟好已是四更天了,即刻命令中书平章政事只儿瓦歹带着诏书到柳林,宣布贬伯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伯颜大感意外,带人来到城下。脱脱说:“皇上说了,只驱逐丞相一人,你们都没事儿。”树倒猢狲散,卫兵们听了这话便一哄而散,伯颜成了孤家寡人,无奈被抓。伯颜事情平定之后,脱脱和他父亲都升了官,他父亲任中书右丞相,脱脱任知枢密院事。不久,脱脱的父亲因病辞去相位,脱脱又升任中书右丞相。

脱脱当了丞相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施行改革,废掉旧政,恢复科举选士法,复行太庙的祭祀,平反以前的冤假错案,召还被伯颜贬掉的宣让、威顺二王,使他们位居旧藩,并恢复了阿鲁图亲王的王位。他还开马禁,减少盐额,蠲免拖欠的赋税;又开经筵,挑选儒臣为皇帝讲经。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大家都认为脱脱是一名贤相。拿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名人民的好公仆。

由于脱脱兢兢业业地工作,每天日理万机,身体越来越不好。至正四年(1344),他向皇帝递交了辞职申请。这么好的干部要退休,顺帝当然不舍得。可是脱脱决心已下,申请书写了17次,顺帝这才同意了。又封他为郑王,食邑安丰,赏赐巨万,但脱脱都没有接受,就那样两袖清风地离开了相位。

至正七年(1347),别儿怯不花当上了右丞相。他过去和脱脱的父亲马扎儿台不和,现在刚掌了权,就在顺帝面前说马扎儿台的坏话。顺帝信了谗言,于是下诏把马扎儿台贬到甘肃,脱脱请示皇帝要跟父亲一路同行。后来马扎儿台去世了,顺帝想起脱脱过去为朝廷立的功劳很后悔,重又把他召回了京师,暂任太傅,管理东宫事务。后来朵儿只、太平都被免去丞相的官职,脱脱再次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赐上等酒器、名马、外衣、玉带。

不久,黄河在白茅堤、金堤决口,方圆数千里的百姓受害,决口5年没能堵住。脱脱决定治理好水患。他对别的大臣说:“皇帝正在为百姓遭受的灾难感到忧虑,我们做大臣的应当为皇上分忧解愁。然而有些事情是挺难办的,就像有的病难治一样。自古以来河患就是难治的疾病,现在我一定要为百姓除去这个疾病。”

别人的劝说脱脱都不听,他向皇帝推荐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让他征发民工和戍军17万人充当劳役,堵上决口,修复大堤,让河水充入故道,大概8个月后,就大功告成了。于是顺帝非常高兴,一个劲地夸奖脱脱做的事儿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脱脱也挺高兴的,但他没有想到总得到领导的表扬不是好事,因为招致了别人的嫉妒。他更没有想到,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不久,汝、颍之间百姓聚众开始反元,以红巾为号,襄、樊、唐、邓都起而响应。至正十一年(1351),脱脱上奏皇帝以他的弟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统帅10万大军去摆平红巾军。开始收复了上蔡等地,接着就连连打败仗,最后也先帖木儿狼狈不堪地撤了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脱脱请求由自己领兵前去征讨,任命逮鲁为淮南宣慰使,招募盐丁以及城中身强力壮的约两万人,与所统兵丁一起出发了。九月,军队到达了徐州,不久就打了胜仗,大败红巾军。这回脱脱又立了一功,可是别人已经为他下好了套。

至正十三年(1353),私盐贩子张士诚造反占据高邮,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顺帝多次派人去招安,他都不投降。在这种情况下,顺帝下诏让脱脱统帅大兵前往讨伐。脱脱带领百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奔高邮。就在脱脱连战连捷,就要打进高邮活捉张士诚的时候,忽然接到皇帝诏书,指责他劳师费财。削去其官爵,贬到淮安。

脱脱心里很清楚,这是有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了。诏书刚到军中的时候,部下给脱脱出主意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丞相出师时,曾受密旨,一心进讨就是了。诏书暂时不宣读,一宣读大事就完了。”脱脱说:“那可不行,我这个人可是很讲原则的,天子有诏书给我而我不从,这是和天子对抗,君臣之义在哪里呢?”于是奉诏交出了军权奔赴淮安而去了。

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那些反对脱脱的大臣还认为对脱脱的处分太轻,给皇帝上书列数脱脱和他弟弟也先帖木儿的罪状,糊涂的皇帝于是把脱脱流放到云南大理宜慰司镇西路,也先帖木儿流放到四川碉门。脱脱长子哈剌章肃州安置,次子三宝奴兰州安置,家产查抄。脱脱被整成这样还不算完,不久权臣哈麻派人用鸩酒毒杀了脱脱,这位元朝最后一位忠臣死时才42岁。

不久,皇帝就为他平反了,他的儿子们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加官晋爵,待遇优厚。可是就算是九泉之下的脱脱什么都知道,他也不会感到欣慰了,因为,元朝气数已尽,不久就灭亡了。

完颜希尹——酒后惹祸的女真奇人

完颜希尹是女真族完颜部人,与皇族同姓,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远亲,早年追随其起兵。受太祖命令,仿汉人楷字和契丹字,创立女真文字。金军攻宋时,他曾任元帅右监军,与宗翰追击高宗到扬州。熙宗时为尚书左丞相,由于酒后失言,被人陷害而死。

完颜希尹祖上曾与阿骨打列祖列宗有很深的交往,他父亲欢都足智多谋,每次在庙堂议事中都能献出良策,在平定部族叛乱中多次立下大功,很受阿骨打的器重,在大臣中有很高的威望。

完颜希尹从小就勤奋好学,再加上他天资聪慧,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创造了女真族的文字。女真族原本是没有文字的,如需行文只能借用契丹文字和汉字,很不方便。随着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文字。完颜希尹奉金太祖的命令,经过潜心研究契丹字和汉字的特点和优点,很快就创造出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女真文字。

从阿骨打在1114年起兵反辽开始,完颜希尹就追随其后,并成为阿骨打一名得力的谋臣。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称帝,国号大金。

金朝建立之后,便向辽国发起猛烈的进攻。完颜希尹统帅军队攻到辽中京附近,他采取军事打击和安抚招降的手段,使得一些辽将主动来降。完颜希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使他的威名远扬,连敌方都不得不佩服。有一次,他随主帅宗翰率兵追击辽朝皇帝天祚帝,在古北口与辽军重兵相遇。辽军仗着天时、地利,气势挺大,鼓点敲得一阵紧似一阵。宗翰准备亲自上前督战,完颜希尹拍着胸脯说:“元帅你还是歇着吧,别看他们鼓敲得那么响,那是唬人呢,你拨给我一千来人就行了,我有信心打败他们,你就瞧好吧!”

宗翰说:“不会吧?你没看他们眼睛都红了吗?喊着号子要誓死保卫他们的皇帝。人要是敢玩儿命,那就不能小看了。”完颜希尹说:“放心放心,越是能喊口号的越心虚,一会儿你就明白了!”

宗翰真就拨给他一千来人,完颜希尹就带着这些人上了战场。还真像他说的那样,辽兵外强中干,一打起来,胡乱比画几下,就开始逃命。口号喊得最响的,跑得也最快。完颜希尹不但消灭了很多敌人,还得了不少战利品。接着,他与主帅宗翰挥师一举攻到了辽西京,但狡猾的辽天祚帝还是趁机逃跑了。

第二年的二月,完颜希尹率军终于将辽天祚帝擒获,灭了辽。为大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灭辽后,完颜希尹和大将完颜杲、宗翰等人带兵灭了北宋,又追击宋高宗赵构,直达扬州。

完颜希尹班师不久,金皇室内部发生了激烈的立储之争,完颜希尹极力主张立太祖的嫡孙合剌为太子。由于完颜希尹在朝中的地位和功劳,合剌终被立为太子。不久金太宗死了,合剌即位,即金熙宗。金熙宗上台后,马上为拥立他的完颜希尹升了官,封他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加开封府仪同三司,官虽然升了,但军权却没有了。

熙宗位置稳固下来之后,在太祖的两个儿子宗磐、宗干指使下向宗翰一派开刀了。熙宗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铲除对自己政权有威胁的强势人物,所以他利用派系矛盾,以贪污罪处死宗翰的心腹干将。同年七月,宗翰含恨而死。完颜希尹因平时小心谨慎,没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中,所以未遭致杀身之祸。

但是宗翰死了之后,宗磐的势力却大了起来。年轻的皇帝又很多疑,完颜希尹深深地感到仕途的险恶,如果继续待在重要的位置上是很危险的,不定哪天就会大祸临头。于是他就找了个理由要求退休。金熙宗心里高兴,可表面上挽留了一下。完颜希尹很坚决地说:“陛下,我已经拿定主意,还是让我退了吧!”

熙宗想了想说:“这样吧,你还这么年轻不能让你退休,你做个小一点的官行吧?”

完颜希尹不好再推辞,只好说道:“好吧,先过渡一下也好。”

就这样,完颜希尹被降为兴中尹。可是只过了一年,熙宗又让完颜希尹当了丞相,原因是宗磐在朝中飞扬跋扈,他和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宗隽相勾结,威胁到了皇权。熙宗这个时候想到了足智多谋的完颜希尹。完颜希尹重又当了丞相之后,确实发现这个宗磐太狂妄了,竟然发展到要在皇帝面前杀人的地步。而且他还发现,宗磐他们正在酝酿更大的阴谋。完颜希尹看在眼里,心里盘算着要寻求一个好的机会揭穿他们。

不久,完颜希尹抓住了宗磐等人谋反的把柄。有一个叫耶律吴士的契丹人,在1121年曾经参与谋反被宽大释放。但是他不思悔改,再次阴谋作乱,事情泄露后被抓,他供出了同伙宗磐、宗隽等人。完颜希尹、宗干于是密奏熙宗,请求天子赶快采取行动,不要再犹豫不决。熙宗终于下了决心,捕杀了宗磐等人。

杀掉了宗磐等人之后,宗弼由右副元帅升为都元帅,封越国公;宗干晋封梁国公。而完颜希尹虽然立了大功,但官衔和以前一样,只封了一个空衔陈王。心态已经发生变化的完颜希尹,这时候又迷恋上了权势,他感到自己没被重用,心里很不高兴,但还得去做那个没什么实权的左丞相。

不久,有人根据朝中的形势断定,完颜希尹要大祸临头,便托人转告他。可是完颜希尹这个时候已不像当初那样夹着尾巴做人了,他觉得自己很聪明,官场上的事儿都能摆平,不会有什么大祸。

一天,元帅宗弼要到祁州,百官都去饯行,完颜希尹也去了。

到了深夜,百官都散去了,完颜希尹却正喝到兴头上,并没有走的意思,宗弼也只好作陪。完颜希尹酒越喝越多,失去了理智。话开始多了起来,他指着宗弼说:“你算什么东西呀!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你手中有多少兵马呀,天下的兵马都是我的!”

他越说越不像话,宗弼假装说上厕所,骑上快马直奔宗干的王府。他对宗干添油加醋地转述完颜希尹的话说:“你以为有了皇帝这个靠山当了元帅就了不起吗?皇帝还是我一手扶起来的呢!没有我,他根本当不上皇帝。现在你们这些小人都升了官,倒把我这个功臣给忘了!”宗干听了这话开始也感到吃惊,可他仔细一想,完颜希尹还是忠心耿耿的,况且他也算是皇族,轻易是不会谋反的。于是他对宗弼说:“他喝多了,这是酒话,你别往心里去!”

可是宗弼这个人心胸狭窄,第二天早晨,他趁着向皇后辞别的机会,告了完颜希尹一状。皇后安慰他说:“皇叔走你的吧,不要担忧。我一定把这事儿跟陛下说。”宗弼离京之后,皇帝从皇后那里听说了此事,心中感到很不自在,连忙派人追回了宗弼。

宗弼回到京城,立刻又添油加醋地把对皇后说的话跟皇帝学了一遍,并说完颜希尹有谋反之心。熙宗听完很生气地说:“我早就想杀掉这个老家伙了,倚老卖老,太过分了!为什么宗干要为他辩护呢!”于是立刻下了一道赐死密诏,并把裁处大权交给了宗弼。

完颜希尹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个夜晚,他正在家里来回地走着,可能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吧!忽然传来一声:“圣旨到!”他立即整好衣冠听旨。这时他发现府第已被重兵所围,来的人又是都元帅宗弼,就什么都明白了,在心里叹了一声,从容地接过赐死诏书,自杀了。

完颜希尹死后4年,金熙宗经查发现他并没有谋反之心,他的死是冤枉的。于是感到十分惋惜,便为他平反,并厚待他的儿孙。后来金朝的数位天子都对完颜希尹进行了加封、追谥。

苏秦——最会说话的六国宰相

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战国七雄中除秦之外的六国宰相,东周洛阳人。在公元前4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他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为了合纵抗秦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大大影响了当时各诸侯国的政治决策,为安定诸侯做出了不懈努力。他汲取诸子百家的学说并加以融汇,游说诸侯国君,讲究机谋权变,被推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由于势大遭忌,被刺杀而死。

苏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有父母、兄嫂、妻子、两个弟弟。苏秦少年的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曾到齐国拜师求学,他与庞涓、孙膑、张仪,一同做过鬼谷子的学生。

学习归来后,苏秦想在周朝谋个一官半职,就找到周显王自荐。当时有名无权的周天子就住在洛阳城。周显王见苏秦人挺机灵,说起话来有板有眼,就想给他个官做。可周显王身边的那些官员们不干,他们嫌苏秦出身贫贱,都瞧不起他。在这种情况下,周显王只好对苏秦说:“苏先生,我这里水浅养不了大鱼,您还是到别的地方发展去吧!”苏秦在这种情况之下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苏秦又去了秦国,他想:秦孝公这个人不错,曾经张榜求贤。然而,这时候秦孝公已经死了,即位不久的秦惠王刚刚杀了极力主张变法的商鞅,对外来的说客一般都不感兴趣。苏秦想,既然来了,还是碰碰运气。于是他想方设法见到了秦惠王,他对秦惠王说:“大王,小人愿为秦国的兴旺出力。”

秦惠王却很客气地回答说:“谢谢苏先生了,这么老远来登门指教,只是我们秦国现在的力量还不行,还不敢有什么太非分的想法。先生这样的高才,在我们这里暂时没法施展,您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苏秦还是不甘心,就在客栈长期住下来,两年内向秦王连上了十次奏章,惠王都不以为然。

就这样,苏秦在外游历了多年,吃了很多苦,身上的钱也花光了,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到家里。看见苏秦这副落魄的样子,父母的脸拉得老长,背过身去不和他说话;妻子正在织布,不停地推着梭子,像没看见他似的,嫂子也不给他做饭。看到家人这个样子,苏秦很伤心,他唉声叹气地说:“唉!世态炎凉啊!”

家人和邻居都嘲笑苏秦,说:“你看看别人都在干正经的营生,而你不去经商赚钱,养家糊口,反而学耍嘴皮子,还想以这个为职业,你说你是怎么想的呀?”苏秦受到这样的奚落,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发愤学习。他翻箱倒柜,把他所有的书籍都拿了出来,还特地找出了师傅临下山时送给他的姜子牙的兵书《阴符》,埋头苦读起来。

苏秦常常挑灯夜读,瞌睡了就用冷水浇浇头再读。到后来,冷水浇头也不管用了,他就拿把锥子放在身边,一打瞌睡,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痛得清醒了,就继续研读兵书。苏秦凭着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把他所有的书研读了一遍,《阴符》一书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他从中揣摩出许多道理,还记熟了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形、物产等情况。

经过苦读后,苏秦认为有了游说各国君王的本钱,就对他的弟弟苏代和苏厉说:“我研究兵法已经成功,你们如果能借我点银子,让我去游说列国,等我有了出头之日,一定好好报答你们。”两个弟弟被他说服了,凑了些钱给他。苏秦又上路了。

公元前333年,苏秦首先向东到了赵国。当时赵国的国君是赵肃侯,相国是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奉阳君很不喜欢苏秦,苏秦只好离开赵国。苏秦又北上来到燕国。他在燕国等了一年多,都没能见到燕文公。苏秦十分焦急,一天,趁燕文公出宫游玩,苏秦跪在路上,拦车求见。燕文公听说他是苏秦,非常高兴,就用车把苏秦载回宫中,对他说:“早就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你过去给秦王献策,称霸天下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今天你也不必谦虚,想说什么说什么,多多指点,我这个人还是挺开明的。”

苏秦对燕文公说:“大王,咱们燕国的地理条件好,是天府之国。这些年来,燕国的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大王您的日子也过得挺滋润的,我听说洗澡都用羊奶。这一点,哪个国家也比不上您,大王明白是什么原因吗?”

燕文公说:“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我领导得好呀!”

苏秦说:“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燕国之所以没有受到秦国的侵犯,是因为燕国南边有赵国在那里隔着。秦、赵两国互相打,秦国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再说也够不着您这儿,燕国才能平安无事。秦国如果出兵攻打燕国,必须经过赵国,战线过长,即使攻下了城池,也不能长期占领。但赵国如果攻打燕国,十天就能打到燕国都城,所以说秦国攻打燕国是千里之外的事,赵国打燕国是百里之内的事。大王如果不担心百里以内的祸患,而去关注千里之外的战事,策略上就犯了大错误。所以我建议燕国和赵国必须友好相处,那么燕国就再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燕文公听了苏秦的话,头点得像鸡啄米似的:“有道理,有道理!感谢先生的指教,你说得对,我愿意和赵国建交,一切听从先生的安排,这事儿就交给先生全权处理了。”燕文公给苏秦许多车马、金银布帛,让他去赵国建立外交关系。

苏秦第二次到赵国时,奉阳君已经死了,由赵肃侯当政。苏秦对赵肃侯说:“现在,赵国是山东一带最厉害的国家,秦国把赵国当成劲敌。但为什么秦国不敢发兵攻打赵国呢?原因是害怕韩国、魏国在后面打他。韩、魏两国可以说是赵国南方的屏障。因此,要想保全赵国,首先必须保证韩、魏两国不跟秦国合作。各诸侯国的土地合在一起5倍于秦国,军队合在一起,更是10倍于秦国。如果6个国家团结起来,合力向西攻打秦国,那秦国就不敢像现在这样狂妄了。现在大王您受秦国的欺负,又割地又称臣的,这可就是您的不对了。”

赵肃侯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像一位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苏秦继续说:“天下人可都知道您是一位贤明君主,所以我才敢向您进谏忠言。我私下为您谋划,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合纵亲善,共同反抗秦国。由赵国发起,邀请各国君臣在洹水(今河南省内)边举行盟会,交换人质,宰杀白马,宣读盟誓:不论秦国出兵攻打哪一个国家,其他五国都要出兵援救。盟国中如有一个国家不按盟约办事,其余五国可派军队共同讨伐。这样一来,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大王成就霸业就不成问题了。您认为呢?”

赵肃侯听了这话,恭恭敬敬地对苏秦说:“高见!寡人还真是头一回听到这么好的主意。您说怎么办吧,我乐于听从您的安排。”赵王赐给了苏秦100辆车、1000镒黄金、白璧100双、锦绣1000匹,让他去游说各国诸侯缔约合纵。

苏秦来到韩国。韩国有土地900多平方公里,四周要塞险要坚固,天下的强弓、劲弩大多出自韩国。韩国拥兵20万,军队装备精良,兵士个个强悍,但韩国的国王和将帅都不会用兵,一打仗就败,多次向秦国割地求和,眼看着国土越来越小。

苏秦拜见了韩宣王,他首先给韩宣王分析了韩国军队的强悍,接着又指责韩宣王拱手把土地献给秦国,让天下人耻笑。然后他说:“大王您现在这样把秦国当爷爷的做法是不对的,秦国人就是欺软怕硬。再说了,就凭着大王您这么英明的人,又有着强悍的军队,却要受人家的气,现在天下的人都在替大王感到脸红啊。”

韩宣王听了这话,长叹了一声说:“唉!寡人过去是挺软弱的,从今以后决不再向秦国屈服了,当孙子的滋味太难受了!今天先生来指教,真是太好了,我愿意合纵抗秦,听从先生的安排。”韩宣王赠给苏秦黄金百镒,送他到魏国去游说。

苏秦又去游说魏襄王说:“魏国好啊,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小民私下估量魏国的力量不会比楚国小。然而,那些合纵连横的家伙却胁迫您伙同虎狼般的秦国来侵略天下。一旦秦国加害魏国,他们都不会为您分担祸患。大王如能同意六国合纵相亲,就再不会遭受强秦的欺负了。所以赵国国君派我来向您奉献这种不成熟的计谋,要缔结盟约,还得仰仗大王去号召大家。”

魏襄王想了想,最后同意了合纵抗秦。他赠给苏秦金帛一车,送他去东方的齐国游说。苏秦拜见了齐威王,对他说:“齐国南边有泰山,东边有琅琊,西边有清河,北边有渤海,可以说是四方都有天险的国家。齐国人口众多,光都城临淄就有7万户人家。每户不少于3个男子,三七二十一,仅临淄城就能征集21万兵士。大王您又这么英明,齐国如此强大,天下谁还能成为您的对手?大王怎么还会怕那个秦国呢?今天秦国不能东进,不就是因为韩、魏在西边阻挡秦国的缘故吗?如果大王听从我的劝告,参加洹水之盟,六国的力量合起来就不用再怕秦国了。”

齐威王被说服了,也表示愿意参加合纵抗秦。苏秦又前往西南方的楚国,他对楚王说:“秦国最大的祸患莫过于楚国。楚国强大,秦国就弱小;秦国强大,楚国就弱小。我给您出个主意,不如参加合纵抗秦。您如果采用我的计谋,我定会号召山东各诸侯国向您进贡四时的礼品,叫他们朝奉您的宗庙,接受您的指示,训练军队听从您的命令。这样,各国的美女一定会挤满您的后宫,燕国等地所产的骆驼和良马一定会填满您的外厩。总之,合纵成功,大王您成为霸主;连横得逞,秦王他称帝。大王您好好想一想吧。”

楚王一听大喜,忙说:“我心里清楚,秦国早就怀有攻下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但就楚国目前的力量想单独对抗秦国,很困难。寡人正为这事犯愁呢。我愿意参加合纵抗秦,以保全楚国。”苏秦终于游说六国成功。

六国君臣在洹水聚会,共推苏秦为“纵约长”,即六国的宰相,总管六国军民。苏秦在合纵成功后衣锦还乡,经过洛阳时,车马辎重众多,各国都派了侍卫随从,前呼后拥,好像帝王出行一样。周显王知道后十分惊恐,忙派人清扫道路,到郊外亲自迎接,进行慰问。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嫂都俯伏在地上,嫂嫂侍候他用饭,不敢抬头正眼看他。苏秦笑着问嫂嫂说:“嫂嫂,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为什么如此恭顺呢?”嫂嫂吓得像蛇一样弯曲着身子,匍匐在地,连连赔罪说:“此一时,彼一时呀,如今小叔有出息了,成了大人物了,谁见了你不恭恭敬敬啊!”

苏秦深有感慨地说:“唉!同样是我这个人,混出个人样了,亲戚们都敬畏我;贫贱时,又那么看不起我,更何况对其他境况悬殊的人呢?假如当初我在洛阳有两顷良田,难道现在我能佩上这六国相印吗?”而后,苏秦散发了千金,赐给他的亲戚朋友,数倍报答了以前对他有恩的人。

苏秦离开洛阳,又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于是,他将六国合纵的盟约送给秦国。从此以后,长达15年之久,秦国不敢窥视函谷关以外的国家。后来,秦国不甘心就此受制,派大臣用计欺诈齐、魏,并和他们联合攻打赵国,想要破坏合纵的盟约。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因此责备苏秦。苏秦很害怕,请求出使燕国,并发誓一定向齐国报复。苏秦离开赵国之后,合纵的盟约便解散了。

秦惠王又将女儿嫁给燕太子为妻。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继承王位,这就是燕易王。易王刚继位,齐宣王趁着燕国办丧事,发兵进攻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易王对苏秦说:“以前先生您到燕国来,先王资助您去见赵王,终于使六国合纵订立盟约。现在齐国先攻打赵国,接着又攻打燕国。天下人都笑话我们燕国,这是因为先生您的原因。先生您现在能为燕国收复被侵夺的土地吗?”

苏秦听了,红着脸说:“好吧,现在我就去为您收复失去的土地。”

易王点头:“好好,别光耍嘴皮子就行!”

苏秦见了齐王,拜了两拜。低下头时,向齐王表示称贺;抬起头时,却又向齐王表示哀悼。齐王奇怪地问:“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呀?为什么刚表示称贺,接着又立即表示哀悼呢?太奇怪了吧?”

苏秦回答说:“我听说饥饿的人宁愿忍住饥饿,也不吃乌头这种有毒的东西,就因为它虽然能暂时填饱肚子,但却与饿死一样有害。现在,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却是秦王的女婿。大王虽然得到十座城池的利益,却要与强秦为敌。这样,将会招致天下最精锐的军队攻击您。您这样做,是和吃乌头止饥一样的啊!”齐王听了,脸色一下子变白,他忧虑地说:“噢!先生,您说的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苏秦说:“大王若真能听我的计策,就立即将十座城池归还燕国。燕王无故又收回十座城池,必然很高兴。秦王若知道是因为他的关系,而使齐国归还燕国十座城池,也必然很高兴。这样,就使燕国、秦国都来亲近齐国。那么,大王您的号令,天下没有谁敢不服从的。这等于大王您表面上假装说是顺从秦国,实际上却以十座城池的代价而取得天下,这才是霸主的事业啊!”齐王长出了一口气说:“嗯!这个主意不错,那好,我就听你的了。”于是,便将那十座城池归还了燕国。

苏秦出使齐国期间,有人在燕王面前进言说:“苏秦这个人,出卖国家,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必定会引起事乱。”苏秦听说后赶紧回到燕国,但燕王不信任他,不给他任何官职。苏秦对燕王说:“以前我不过就是一个平民,没有半点的功劳,但大王亲自在宗庙上、宫廷中接见我,并以礼相待,您的恩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现在,我替大王您说退了齐兵,而取回了十座城池,大王应当比以前还要对我好才对呀。但大王却不再相信我,也不给我官位。虽然官位不官位的我不怎么在乎,但我想肯定有人在您面前中伤我。”

燕王说:“你这个人一贯油嘴滑舌的,谁知道你对燕国是不是忠心?”苏秦说:“陛下,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到很远的地方做官,他的妻子却和别人私通。当这个男人将要回来时,和他妻子私通的那个姘夫很害怕。男人的妻子说,‘不用怕,我已备好毒药酒等着他了。’过了3天,男人回来了,妻子便派侍女拿毒酒给他喝。侍女想对男主人说酒中有毒,却怕女主人将她赶出去。于是,她装作跌倒把毒酒洒到地上。男主人大发雷霆,将她鞭打了50下。侍女这样做,既保住了男主人的性命,又成全了女主人。这样忠心的下人您能说她有罪吗?说起来,我的情况,正好和这个故事类似啊!”

燕王说:“你说得也有道理,是这么回事儿。那你还是当原来那个官吧。”从此,燕王对苏秦还像原来一样了。

燕王的母亲即燕文侯的夫人,在燕文侯死后,与苏秦私通。燕王知道了此事,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对他更优待。苏秦唯恐被杀,便对燕王说:“我人在燕国,不能让其他诸侯国敬重燕国。假如我到齐国去,就一定能让燕国受到敬重了。”燕王一听苏秦要走,就说:“好呀,随便先生怎么去做都行。”于是,苏秦假装在燕国犯了罪,逃奔到了齐国。齐宣王便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滑王继位。苏秦建议滑王为宣王举行隆重的葬礼,以显示自己的孝道,并高筑宫室,扩大苑囿,以显示国威。苏秦这样做是为了使齐国破落而有利于燕国。

不久,齐国有个与苏秦争宠的大夫,派人去暗杀苏秦。苏秦受了重伤,死前对齐王说:“大王,我死后你要将我车裂,然后发布告示,说‘苏秦替燕国做间谍,到齐国来谋乱。罪大恶极,请杀了他的人出来受赏’,这样,害我的人就一定会出现。”齐王照办了,刺杀苏秦的凶手果然自投罗网。齐王便将他处死了。燕王知道此事说:“齐王这样做,虽然为苏先生报了仇,可是太残忍了。”

苏秦死后,苏秦的弟弟苏代和苏厉相继学习纵横之术,扬名于各诸侯国之间。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秦朝名臣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有一次,他看见官舍厕所中的老鼠偷食污秽之物,每逢有人和狗过来,立刻惊恐万状,仓皇逃窜,又见粮仓中的大老鼠肆无忌惮地在那里吃粮食,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地说:“一个人才能的有无、本事的大小,就像老鼠一样,全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了。同样是人,差距太大了。”他决心改变环境,像粮仓中的大老鼠一样,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荀况在当时那可是儒学大家,他的学术发展了孔孟思想,倾向于法家的某些理论。而他的学生韩非子,后来成了法家的理论大家。李斯学成之后,分析形势,准备寻觅施展才华、攫取荣华富贵的舞台。他纵观七国,认为只有秦国已经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发展。

公元前247年5月,李斯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当时正赶上秦庄襄王刚死,13岁的嬴政继位。皇帝太小,国家大事就都由丞相吕不韦说了算。到了秦国的李斯就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吕不韦很快就看出李斯是个人才,就让他参与朝政。

后来,吕不韦又把李斯推荐给了秦王。李斯见了秦王,便对秦王分析天下大事,认为秦国已对六国形成了压倒之势,他说:“大王,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要懂得抓机遇,过去为什么以秦穆公那样的霸主地位却始终不能兼并六国呢?因为那时诸侯国还很多,周王朝还有生命力,因此,只能是五霸迭兴,始终以周室为尊。自从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互兼并,函谷关以东形成六国,这样的局势已经很久了。现在,诸侯好像郡县那样臣服于秦。以秦国之强大,秦王之贤明,歼灭诸侯,成就帝业,一统天下,犹如秋风扫落叶那样容易,这可是天赐良机啊!现在如果再不果断地采取行动,等到诸侯国恢复元气强大起来而且相互联合,那个时候再想吞并他们就很难了。”

秦王嬴政早有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听了李斯的这番话当然感到十分过瘾。他拍着李斯的肩膀高兴地说:“有道理!”于是,他立即提升李斯为长史,没事就很李斯研究治国方略。在李斯的策划下,秦王便派遣口舌如簧、巧于谋略的官员,携金银珠宝游说诸侯。对各诸侯国贪财的权贵行贿收买;对不为金钱名位所动、坚持原则的就派遣刺客暗杀。在离间别国君臣的同时,又派遣精兵良将大兵压境相威胁。总而言之,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在秦国迅速壮大的过程中,秦王又拜李斯为客卿。很快,李斯就天下闻名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刚刚统一,该如何管理疆土?丞相王绾等主张承袭周制,分封诸子为王。他们说:“燕、齐、楚地理位置偏远,如果不设立诸侯王,就没办法镇抚管理。”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他说:“周朝开国,分封了好多同姓子弟。当时是挺好的,结果他们的后代关系越来越疏远,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利益就互相攻击,有如仇敌一般。周朝天子无法控制局面,导致天下乱成一团。如今天下一统,应该设立郡县,部署官员。诸子功臣,可以用赋税和重赏厚赐来供养。这样一来,天下无异心,自可长治久安。如果分封诸侯,则是后患无穷啊!”

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同意了李斯的主张,把全国分为36郡(后又增设南海、桂林、象郡、九原,共40郡),郡中设守、尉、监等官员。郡下设县,县设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主管一县政务。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领取俸禄,不得世袭。

李斯上书力驳分封,在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和李斯有一个共识:历代祸乱不息,都是由于当权者不明法或执法不严而起。于是,李斯辅佐秦王制定了一系列诏命和法令。一是严令天下百姓,不得私藏武器,并收缴天下武器,聚集于咸阳,全部熔毁,铸造为乐器、铜人,以防止百姓反叛;二是把六国的豪门大户共12万多户迁移到咸阳,以防止他们滋事反叛;三是拆毁全国各险要地方的城堡、关塞、堤防等设施,使各地无险可据,无塞可依,以防止六国旧部死灰复燃,危及社稷。此外,李斯还协助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驰道,定车轨。这些措施,在当时功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期间,李斯升任丞相,秦始皇对他十分器重,李斯自己也感到春风得意,也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乐极生悲的忧患意识。为了弘扬皇帝的威严功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始皇多次出巡。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出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左丞相李斯与掌玺及颁发诏令的宦官首领赵高随从。十八子胡亥,年龄最小,请求随侍左右,始皇同意了。

这年七月,秦始皇来到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生了病,病得很重。于是,他便命赵高写遗诏给公子扶苏,诏书中说:“把兵权交给蒙恬,赶快来参与丧事,到咸阳会齐,然后再行丧礼。”遗诏还没有送出,始皇帝就去世了。遗诏和玉玺都在赵高那儿,只有胡亥、李斯等少数人知道皇帝已死。李斯认为,始皇之死,会引起举国慌乱,何况又是死在巡游途中,生前又未确立太子。他唯恐诸子争位,天下生变,于是决定秘不发丧。

赵高扣留了赐给扶苏的玉玺与遗诏,说服胡亥,伪造诏书,假托始皇之命,诛杀扶苏,改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开始有些顾虑,让赵高同丞相李斯商议一下再定。

赵高便去找李斯。赵高说:“老李呀,一朝君子一朝臣,扶苏要是继承皇位,一定会起用蒙恬为丞相,这样一来,还能有您的位子吗?我曾奉诏教过胡亥,他学习法令也已经好几年了,没见他有过什么过失。胡亥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口才虽然不是那么出众,可是有内秀啊。秦国的诸位公子,没有谁能赶得上他,况且他要是得了天下,你我可就是功臣了。从这点看,我们应该扶立他为国君,你看如何?”

李斯一时难以接受,说:“老赵,这样干不厚道吧?皇上活着时对咱们可是不错呀,我怎么能不按他的既定方针办呢?至于其间的成败得失,我也不愿想那么多。”赵高不屑地说:“算了吧,什么厚道不厚道的,一个聪明人应该学会见风使舵,在官场混你不会不懂这个吧?”

李斯觉得赵高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他还是觉得始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不能那么做。于是他对赵高摆摆手说:“理是这个理,可我是个厚道人,还是不能那么办。”

赵高的脸一下拉长了,他说:“老李,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这事明摆着呢,你要是同意与我们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要是不干,哼!不但你自身难保,恐怕别人也要跟你遭罪了!你不是光棍一条吧?据我所知,你们家也老老小小好几十口人呢,还有你老丈人家,你儿媳妇家……”

赵高的话还没说完,李斯的汗就流下来了,他颤抖着说:“老赵,你别说了,我全听你的!”说罢,仰天长叹:“唉!做个好人可真难啊!”说着,双泪直流。

就这样,李斯最终同意与胡亥、赵高合谋,立胡亥为太子,假传始皇诏命,赐死扶苏和蒙恬。然后,马不停蹄,秘密运送始皇的尸体回到京城。胡亥靠着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秦国的二世皇帝,但却没有什么高招统治朝野,驾驭臣下。于是采用了赵高的建议,软硬两手兼施,一方面用严苛的刑法来收拾那些心怀不满、难以驾驭统治的皇族亲戚与功臣夙将;一方面则用高官厚禄收买那些原本地位低下、容易被操纵的人。

据史书记载,秦二世先后戮杀大臣蒙毅、蒙恬等,诛杀12个公子,并在杜县将10个公主肢解。他还不顾民怨沸腾,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搞得朝政混乱,人人都心怀不满。对于二世的胡作非为,李斯全都看在眼里,但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想用这样的办法保全自己。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豪杰纷纷响应。李斯这才感到大事不好,但他已经回天无术了。这时候的秦王朝濒于土崩瓦解。秦二世这个时候还不知死活,每天不上朝,把朝政全交给赵高处理,自己在后宫享乐。

李斯对皇帝的昏庸和赵高的专权感到不满,多次上书给皇帝,但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手上。赵高觉得留着李斯终究要坏他的事,便想除去李斯这个眼中钉。于是,他找到李斯,对他说:“函谷关以东现在造反的人越来越多,皇帝却还让百姓修建阿房宫,而且一天到晚就想着玩儿,也太没心没肺了。我想劝阻皇帝,但是,我的地位太低,说话没有分量。而这正是您该管的,您怎么不去劝劝呢?大伙可都看着您呢!”

李斯想劝谏皇帝,正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听了赵高的话,便说:“唉!别提了,我早就想提点意见了。可是,皇帝一天到晚也不露面,我想说话也没有机会啊!”

赵高见李斯中计,连忙说:“您如果想进谏,我替您注意着,等一有机会,就通知您。”于是,每当秦二世与宫女嬉闹时,赵高便派人通知李斯:“皇帝现在有闲空儿,你有什么意见就快去提吧。”李斯不知是计,马上点头说:“好好,我这就去。”于是,他立刻进宫请求见驾。

像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三次。秦二世非常恼火,认为李斯是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也不想想,李斯这时候进宫二世皇帝能高兴吗?有一天他对赵高说:“这个李斯太讨厌了,我正享乐的时候,他便来找我的麻烦,还总说一些让我闹心的话!”

赵高便趁机向皇帝进谗言说:“陛下,沙丘废立的事,这个李斯可是参与了,现在,您已经被立为皇帝,他一定是觉得他这个丞相官小。我想,他是要您封他为王。”

胡亥听完这话果然生气了:“什么?他还想当王?太过分了!”赵高接着又说:“陛下,我听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挺好的,这次陈胜造反,说不定他儿子还参与了呢!”

胡亥一听更生气了:“啊?还有这事儿?我得派人好好查查!”

李斯知道事情原委之后,想面见皇帝,但皇帝正在甘泉宫观赏角力与杂技表演,李斯进不了宫,便上书极力替自己辩解,并诋毁赵高,言辞尖锐犀利。大意是说赵高是国家的害虫、奸臣之类的话。二世皇帝根本不信李斯的话,还将李斯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赵高说:“陛下,李斯这样干是想置我于死地呀,等我一死,他就要篡夺天下大权了!”

胡亥闻言,立刻将李斯的丞相免了,降为郎中令,接着又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了李斯,交给赵高去审理,这样一来李斯可就惨了。

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受不过,只好屈招。但李斯不肯自杀,他认为自己有大功于国,而又确实未曾有过谋反的心意,总希望有一天能上书陈述自己的冤情,说不定二世皇帝会翻然悔悟,赦免自己呢!于是上书给皇帝,历数自己的功劳,企求能够得到赦免。这封信呈递上去,就到了赵高的手里,赵高命官吏将它丢弃,不准上奏。赵高说:“当囚犯的还有发言权?想得挺美的!”

赵高逼李斯屈招罪过之后,怕他更改口供,就派他的死党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等官员,对李斯轮番进行审讯。只要李斯一改口供,马上便严刑拷打。后来,二世皇帝派人调查李斯的事,核对李斯的口供。李斯认为又与前几次一样,只要一说真话就受刑,所以,没敢再更改口供,用书面形式,承认了自己的犯罪属实。这正中了赵高的奸计。赵高把李斯的口供给皇帝一看,昏庸的皇帝说:“好呀,这回要是没有你,我就被李斯这家伙出卖了。”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父母、兄弟、妻子三族也被夷灭。

行刑当天,李斯和他的次子被绑着走出狱门,李斯回头对他的儿子说:“我多么想像你小时候那样,带着你牵着黄狗一起到上蔡城东门外去打兔子啊!”

他的儿子长叹了一声说:“父亲啊,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您还想这个!”

说完,父子二人相对哭泣起来。可想,当时李斯心中的悲苦一定是深重的,他参与了一个阴谋害死了别人,却被另一个阴谋害死了自己,还连累了自己的众多亲人。他的死,既是咎由自取又令人扼腕长叹呀!

李德裕——大唐帝国最闪亮的一颗流星

李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大。20余年间,他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会昌六年,武宗死,武宗的叔叔光王做了皇帝,也就是唐宣宗。宣宗即位,李德裕罢相为东都留守,牛党白敏中为相。不久,李德裕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郁郁而终。

在会昌年间(841—846),大唐帝国最闪亮的一颗流星是宰相李德裕。他在任期间,成绩卓著,其中最大的政绩就是平定刘缜,收复了昭义镇。昭义镇原来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地方,唐宪宗时,朝廷对河北三镇用兵,昭义镇因地处河中、河东、魏博、成德四镇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才逐渐强大起来,下辖泽州、潞州等好几个州。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对当时朝廷宦官专权非常不满,是唯一敢于上表斥责大宦官仇士良罪行的藩镇。后来,仇士良拥立武宗,刘从谏大怒,与朝廷更是“水火不容”。到了会昌三年(843)四月,刘从谏病危,遗命他的侄子刘缜继任。

于是,刘缜自称“留后”,不服天朝管。李德裕连忙去找武宗,他说:“陛下,这个刘缜一定要好好地教训教训了,要是都像他这样,您不成光杆司令了!”

武宗开始还下不了决心:“不好吧?打仗要花很多银子的。”李德裕说:“陛下,该花的就得花呀!不能让刘稹如此嚣张!”

武宗想了想说:“好,这事你去办吧!”

武宗下了讨伐刘缜的决心。对这场战争,李德裕的基本方针是稳扎稳打,先稳住河北的承德、魏博两镇。为此,他亲自给这两个藩镇草拟了一道诏书,晓以利害,明确表示:朝廷尊重以往的惯例,允许他们子孙世袭,并许以重赏,命他们出兵夹击刘缜。

这样一来,昭义镇可就惨了,很快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刘缜哪里顶得住如此强大的攻势,只坚持了一年,便宣告失败,昭义镇又回到了朝廷的手中。

随后,李德裕又做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在武宗的支持下,他对当时盛行的佛教发动了一场革命,共拆毁佛寺4600多所,僧尼还俗者26万多人,没收良田数万顷,解放奴婢15万人。其规模是相当大的,历史上称这件事是“会昌法难”。

此时的李德裕被武宗提升为“太尉”,晋封卫国公,他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这从他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有威望的人都不爱笑,李德裕就是这样,看他的样子绝对是大唐朝最严肃的一个人。

可能总绷着脸,也挺累的。在他当政的5年里,出于种种原因,他也曾数次上表辞职,但都没有被皇帝接受。想当初,他刚刚回朝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宰相在位的时间不能过长,一旦过长,就容易专权。结果,这句话在李德裕自己的身上应验了。到了武宗后期,他的权力越来越大,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然而物极必反,随着唐武宗的“英年早逝”,李德裕的政治生命也出现了很大的波折。

与前几代天子一样,武宗也贪恋长生之术,迷信丹药,到最后竟然沉溺其中。他非常赏识道士赵归真,命他在三大殿建“九天道场”法。为此,一名谏官上疏劝谏,还被他贬为河南府士曹参军。此后,武宗对赵归真的宠信有增无减,连李德裕的劝谏也不以为然。

到了会昌五年(845)十月,因为服用了赵归真炼制的金丹,武宗的性情开始变得暴躁起来,他喜怒无常,这个症状与当年的宪宗差不多,已经不是“好兆头”了。入冬以后,连武宗自己也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像是患了一场大病。这时,赵归真却奏道:“陛下,您别紧张,这是脱胎换骨,请您一定要挺住,这是好事儿。”所以,武宗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还叮嘱左右:“不可让外人知道!”就这样,皇帝都要死了,宰相李德裕一点儿也不知道。

如此一来,一场悲剧又不可避免了。会昌六年(846)三月二十三日,武宗终于一命呜呼了,年仅33岁。武宗死后,宫里的几个大宦官拥立光王即位,史称“宣宗”。

李德裕做梦也没有想到武宗竟然这么快就撒手而去。他更没想到的是,刚刚即位的宣宗竟然把他做的一切全给否了,而且毫不留情地把他抛到了命运的谷底。

宣宗在举行登基大典时,身为太尉的李德裕手捧皇帝的宝册,就站在一旁。大典结束后,宣宗带着一副无法猜测的表情问左右:“刚才站在朕身边的是不是李太尉?他每看朕一眼,朕的汗毛就会立起来!我不愿意看到这个人!”

这话传到了李德裕的耳朵里,他知道自己这个太尉快当到头了,就对老婆说:“收拾东西吧,我可能要被罢官了。”

李德裕真猜着了,到了四月初三,他就被贬为荆南节度使。第二天,他的亲信、工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薛元赏也被贬为忠州刺史。五月,李德裕的死敌、牛党骨干白敏中趾高气扬地入朝当了宰相。

大中元年(847)二月,李德裕被贬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闰三月,宣宗下诏:恢复会昌五年(845)所废佛寺。八月,李德裕的好友李回被赶到西川,担任节度使。九月,李德裕又被贬为潮州司马。第二年九月,李德裕第四次被贬,降为崖州司户,李回被贬为贺州刺史。

大中三年(849)正月,经过长途跋涉,李德裕终于气喘吁吁地抵达崖州,这时他已经63岁了。至于他的两位老政敌——李宗闵、牛僧孺,都先他而去了。他虽然活到了最后,但他心里清楚,最终失败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自己的政绩都已经被新皇帝彻底否定了。十二月十日,李德裕忧郁而死。

李德裕的死预示着唐王朝持续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逐渐平息下来。关于这场党争,是非自有公论,但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他们争来争去,都做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杨炎——害人终害己的“小心眼儿”宰相

杨炎是中国唐代财政改革家,两税法的倡行人。唐德宗时任宰相约两年,在财政方面,他将国家赋税从归皇帝私有、由宦官掌握的大盈库收归国库大藏库,恢复了安史之乱前国家赋予皇帝私藏分管的制度,维护了国家公赋收支独立的原则。是一个对国家作出很大贡献的名臣。但他心胸不够开阔,利用权势害死同自己有矛盾的官员,但害人终害己,最后也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加害。

青年时代的杨炎长得很英俊,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标准的帅哥。他不但长得帅,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杨炎这个人比较另类,不愿参加科举考试,他觉得只要有真才实学,也可以出人头地。

唐朝选官虽然实行科举制,但节度使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下级官员。因此,在杨炎20岁左右的时候,由一个平民百姓,被聘为河西节度使掌书记。河西节度使在凉州,是唐代的重镇之一。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跑成都去了,他的儿子李亨匆匆在甘肃灵武宣布继位。杨炎的父亲被任命为新朝廷的“散骑常侍”,而行军副元帅大将军李光弼则征召杨炎为判官。这个时候,杨炎已经由凉州回到了家里,他拒绝了李光弼。不久,新皇帝唐肃宗又亲自任命杨炎为起居舍人,杨炎还是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杨炎当时还看不出来叛军和唐王朝这两大势力最终谁能胜出,所以他暂时不愿意出山。

后来,唐肃宗收复了长安,叛乱基本上被摆平,杨炎这个时候看准形势来到了长安。可此时唐肃宗已对他不感兴趣,不给他官做。杨炎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看到这步棋。那一段时间,他十分落魄,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幸亏有一个姓卢的官吏挺同情他的,常令人暗中接济他。后来,杨炎好不容易当上了一个叫司勋员外郎的小官儿。

由于杨炎在关键时刻立场不坚定,唐肃宗虽然给了他一个官儿做,但就是不重用他。1762年,唐肃宗死了,他的儿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这时候杨炎才有了翻身的机会。

杨炎的升迁得力于他的同乡元载,元载是当朝宰相,是一个很会玩弄权术的人。代宗继位后,他百般逢迎,取得了代宗的信任。对代宗身边当红的大宦官鱼朝恩,元载更是阿谀奉迎,一点儿也没有一个朝廷命官应有的品格和气节。有一次,鱼朝恩借讲《易经》的机会,指桑骂槐,斥责当朝宰相。与元载同为宰相的王缙当场反击鱼朝恩,而元载却装作十分大度的样子,什么也没说。后来当鱼朝恩不再被重用时,就开始落井下石,在代宗面前大骂鱼朝恩,并设计除掉了鱼朝恩。

当元载的势力达到了炙手可热的程度时,他深知“花无百日红”的道理,自己不可能总在这个位置上待着,得物色一个接班人,这样自己一旦退休,朝中也好有自己的势力。他看杨炎脑子灵活,又是同乡,于是就选中了他。杨炎就这样开始发迹了。短短的十年间,杨炎就从一个小小的司勋员外郎,提拔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上。可是不久杨炎就栽了跟头。

由于元载太贪婪了,巧取豪夺,大修宫室,朝廷大臣们对他议论纷纷,代宗开始对他不满,最后处死了他。他的党羽也受到了牵连,杨炎首当其冲。幸亏左金吾大将军吴凑爱惜他的才华,多方奔走,杨炎才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道州司马。从一个四品官到一个连七品都不如的小司马,杨炎感到十分悲凉。他认为是元载一案的主审官刘晏在整自己,因为他和刘晏平时就有矛盾。所以,杨炎恨透了刘晏。

大历十四年五月,德宗李适继位。李适一上台就想为元载平反,因为在他当太子时,代宗很不喜欢他,曾经想废掉他,幸亏元载极力反对。所以德宗很感激元载,但公开为罪大恶极的元载平反,又怕引起众臣的不满,所以尽力提拔那些因元载案受到牵连的官员,这样杨炎的命运又有了转机。

杨炎在河西节度使当掌书记时,曾写过《李楷洛碑》。当时德宗还是太子,看后非常喜欢,对杨炎可以说早就仰慕了,再加上当时的宰相崔右甫的极力举荐。就这样,德宗上台的那年八月,杨炎被召回了朝廷,并且一下子被任命为宰相。

杨炎大权在握,得意之余开始打击报复别人。他最恨的人就是他当年的顶头上司刘晏,于是他拿刘晏开刀了。

一天,他和德宗一起聊天时说起了刘晏。杨炎说:“陛下,您这人真是太大度了!”

德宗一听:“哦,你这是话里有话啊!别兜圈子,想说什么快说,别吞吞吐吐的。”

杨炎冲着德宗伸了伸大拇指:“太大度了!”

德宗有些生气了:“你想说什么快说!兜什么圈子呀?”

杨炎接着说道:“陛下,我说您大度是因为您对刘晏还这么好,想当年……唉!我还是不说的好。”

德宗真生气了,一甩袖子就要走。杨炎连忙拉住德宗说:“别,陛下,那我就说了吧。这个刘晏当年最反对您当皇太子啦!他说,您要是当了皇上,他宁可回乡种地去。”

德宗这个人头脑简单,一听这话,脸立刻就拉长了,说:“我早就看出来他对我不满了。你早该告诉我!”

德宗说完一甩袖子走了,杨炎见皇帝这个样子,心里十分高兴,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没几天刘晏就被贬到了一个既偏僻又贫穷的小县当了刺史。这时候的杨炎,正着手进行赋税改革,要废除实行了近200年的“租佣调制”而以“两税法”来代替。刘晏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还到处散布言论。为此杨炎动了杀机,决定干掉刘晏。

庾准是一个品行不端、不学无术的投机分子,由于巴结上了宰相王缙,当上了尚书右丞。后来代宗在打击元党的时候,庾准受到了牵连,被贬到了汝州当刺史,后回京任司农卿。杨炎当宰相时,很关照庾准。所以庾准很感激杨炎,并成为他的亲信。杨炎决定利用庾准除掉刘晏,于是任命庾准担任刘晏的顶头上司——荆南节度使。庾准领会了杨炎的意思,上任不久就诬蔑刘晏因被贬而心怀不满,与藩镇勾结,想谋反。德宗一怒之下,也没有好好地调查一下,就派宦官前往忠县杀了刘晏。

刘晏被杀后,很多人都为他喊冤,还有的大臣上书指责杨炎。为了让大家不再议论这件事,杨炎放出风说,杀刘晏是德宗的主意,因为刘晏曾和奸臣勾结阴谋立独孤妃为皇后。这话传到了德宗那里,德宗很生气,感到杨炎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产生了除掉杨炎的想法。

当时的朝廷中,真正被重用的是宰相卢杞,但杨炎看不起他。因为卢杞相貌丑陋,又没有文学素养。杨炎的傲慢自然也引起了卢杞的不满,久而久之,两个人的积怨越来越深。卢杞察觉到皇帝开始讨厌杨炎,于是想寻找机会借皇帝之手除掉杨炎。可杨炎虽然性情孤傲,得罪了不少人,但他为官还是清廉的,在他身上一时还找不出什么太明显的毛病,卢杞决定在杨炎家人身上打开缺口。

杨炎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儿子杨弘业,仗着他父亲是高官,胡作非为,经常接受别人的财物。卢杞把遭受过杨炎打击的严郢提拔到御史大夫的位置上,想利用他来打击杨炎。

严郢上任后,很快就把杨弘业抓了起来,严刑拷打,抓到了杨炎的两条罪证:一条是杨炎的亲信赵惠伯任河南尹时,曾买了杨炎在洛阳的一座私宅作为官邸,杨炎要了一个很高的价钱,赵惠伯则假公济私地同意了。另一条罪名是杨炎曾经在曲江天子临幸的地方造了一座庙。

如果说这第一条罪,按照法律也就是给个“免职”处分的话,那第二条罪则把杨炎送上了绝路。卢杞等人在杨炎盖庙的地方造谣说:“此地有帝王之气,杨炎在那里修庙,这说明他有野心。”卢杞还逮捕了河南观察使赵惠伯,严刑拷打,逼他诬蔑杨炎。赵惠伯最后挺不住,就按照他们的授意,提供了诬蔑杨炎的口供。

德宗听了卢杞的汇报,下令把杨炎贬为崖州司马。那卢杞还觉得不解恨,派宦官在半路上杀掉了杨炎。这个时间距刘晏被杀仅为一年零三个月,杨炎做梦也没想到他也落到了同样的下场。

算计别人,又被别人算计,不知杨炎在最后的时刻,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安禄山——善于装傻的“野心家”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同年攻占了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雄武皇帝,建元圣武。6月在潼关击溃唐军,直捣长安,使唐玄宗匆忙南逃。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联合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禄山由于发动这场叛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反面人物。

安禄山大约生于武则天末年,出身地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附近),取名轧荦山。轧荦山出生后,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阿史德带着他在突厥各部流浪,后来嫁给了一个叫安延偃的人。开元初年(713年),安延偃部落破散。后轧荦山被安姓将军收留,并与将军之子拜为兄弟,从那之后改姓安,名禄山。

长大成人的安禄山,虎背熊腰,满脸横肉,胡须密布,心狠手辣,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习“六番之语”,史思明和他一起长大,两个人性情相投,都以凶猛善斗闻名。

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派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镇抚东北地区。一个偶然的机会,安禄山被张守珪留作部下。由于他骁勇善战,头脑灵活,善于揣摩张守珪的心思,张守珪很喜欢他,把他收为养子。安禄山又将史思明引见给张守珪。史思明当时叫史箤干,后因立下战功,面见皇上时,说话很得体,很讨唐玄宗喜欢,便赐他一个名字叫史思明。

开元二十七年(739),张守珪因谎报战功被贬。安禄山作为张守珪的养子怕受牵连,就用一个十分乖巧的手段摆脱了干系,当时朝中专权的是臭名昭著的李林甫,这个阴险的小人为了排除异己,给唐玄宗出了个用番将为节度使的馊主意,安禄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天宝元年(742)正月,安禄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3年后,又兼范阳节度使,成了掌握军、政、财大权的独霸北方边境的地方最高官吏。出身低微、仕途顺利的安禄山深深懂得韬光养晦之道,他装出一副“愚忠”的样子,来博得玄宗的欢心。

天宝二年(743),安禄山入朝见皇帝,向玄宗编了一个离奇的谎言。安禄山说:“陛下,去年,臣所管辖的地方发生了一件神异的事情,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生了很多虫子,啃食庄稼,臣就焚香对天祈祷,若臣对君不忠请虫食臣心,若臣对君忠诚,请虫速灭,刚祈祷完,来了一群青色赤头鸟,把这些虫子都吃光了,天降青鸟,这是国家祥瑞的象征啊!”愚蠢的唐玄宗听了这话,竟然深信不疑,认为这个安禄山是个忠臣,又封他为骠骑大将军。

当时,唐玄宗在后宫中最宠信的是杨贵妃,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深谙世道的安禄山,极力讨好这位贵妃娘娘,一次,安禄山进宫拜见玄宗,正逢玄宗与贵妃对坐,安禄山先拜贵妃娘娘,后拜玄宗皇帝,玄宗说:“错了,哪有先拜娘娘的道理呢?”

安禄山装作挺傻的样子答道:“我们那个地方的风俗都是先母而后父,儿臣不知天朝的礼节。”

杨贵妃听了这话挺高兴的:“哦!这么说,你愿意做我的儿子?”

安禄山连忙点头:“愿意,当然愿意了!”

唐玄宗感到这个安禄山挺有意思的,就对杨贵妃说:“哈哈,好,那你就收下这个儿子吧!”

安禄山从此成了杨贵妃的儿子,年纪比安禄山要轻得多的杨贵妃竟然有了这么一个大腹便便、满脸虬须的孩儿。

认母后的第三天,正是安禄山的生日,贵妃和玄宗赏赐安禄山很多东西,贵妃又诏安禄山进宫,用锦绣的大襁褓,裹着肥硕高大的安禄山令宫女用肩抬着,游行宫中,欢笑声惊天动地。吵闹声被玄宗听到,急忙派人去问,有一个宫女说:“贵妃娘娘为安禄山作三日洗儿礼,所以欢闹。”

玄宗听后,也饶有兴趣地跑来观看,看到大襁褓中露出一个满脸虬须的头来,也忍不住开怀大笑,赐洗儿钱。从此,宫中的人一看安禄山来了,就喊禄儿,安禄山出入禁宫,毫无禁忌,有时与贵妃坐在一起吃饭,甚至通宵都不出宫。

一次安禄山进京,向玄宗奏道:“陛下,臣本是一胡人,现在承蒙皇恩,极得宠荣,可是我这个人很笨,对国家没有太大的用处,一想起这个我就脸红,所以我愿意为陛下效死。”

唐玄宗完全被安禄山这个高级“演员”忽悠迷糊了。他当时眼泪都要下来了,他拍着安禄山的肩,都不知说什么好了。拍了半天,终于说:“忠臣啊!”

玄宗派人叫来太子李亨,希望未来的接班人也能喜欢安禄山。太子李亨挺精明的,他一看到安禄山就觉得此人心术不正,因此他连正眼也没瞧安禄山一下。安禄山见到太子,故意不拜,侍卫在一边喊了起来:“禄山见太子为何不拜呀?”

安禄山故意装作很傻的样子说:“臣本是胡人,不懂朝礼,太子是什么官呀?几品呀?”

玄宗说:“太子就是我的接班人。”

安禄山装出惊慌的样子连忙跪拜,说:“臣真是太笨了,不明白太子就是陛下的接班人,该死,该死。”玄宗更加认定安禄山的朴实是真的。太子则一甩袖子走了。

其实,安禄山早有谋反之心,正在暗中加紧准备。他特派心腹长住京城,向他密报朝廷动静,自己则装出一副奴才相来迷惑皇帝。安禄山在蓟北筑城招兵买马,贮存武器钱粮,已露出了谋反的征兆,朝臣们许多人都看出来了,就连杨国忠都多次向玄宗进谏,玄宗不信。有人为了让玄宗相信,甚至编出荒诞的事来。史载,一次安禄山在夜宴时喝得烂醉如泥,呼呼大睡,有人看见他化一龙首黑猪,那人把这事报告玄宗,玄宗却说:“不就是一猪龙嘛!没什么了不得的!”

安禄山身体肥胖,腹垂过膝,体重达350多斤,为了让玄宗高兴,一次玄宗举行盛宴,群臣聚集,管弦杂奏,乐声悠扬,宫女列队翩翩起舞,玄宗意兴勃勃,击节相合,安禄山见献媚的机会来了,就离座启奏道:“陛下,臣是胡人,愿为陛下跳一个胡族舞。”

玄宗允许,安禄山耸肩荡腿舞了起来,竟能盘旋如风,须眉不辨,大肚子甩得如同抡着一个布袋,呼呼生风,转百余圈站定,面不改色,玄宗禁不住连声赞扬,又指着他的大肚子说:“你这肚子这么大,里边装的是什么呀?”

安禄山立即说:“除了一颗忠于陛下的心,就没有什么了。”玄宗更加相信安禄山的忠诚。

经常出入宫的安禄山,清楚地看到了唐朝社会的真面貌。朝政日益腐败,早年励精图治的玄宗皇帝已不理朝政,纵情酒色歌舞中,京师和内地装备空虚,保卫京师的军队,多是招募的市井无赖,整日游荡,不事操练。全国军队多数在边镇,内地驻军很少,装备差,兵器陈列在库中,因多年不战争,早已生锈腐烂。

玄宗糜烂腐朽的生活,也影响了大臣,朝臣也是挥金如土,特别是杨氏姐妹兄弟,权倾天下,卖官鬻爵,擅权干政。统治集团的大肆挥霍,大大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大唐王朝已危机四伏,身为天子的玄宗还沉浸在开元盛世之中。玄宗为了抬高安禄山在朝臣中的地位,在勤政楼设宴,百官列座楼下,独独为安禄山在御座东边置坐,并设一垂帘,让安禄山坐在帘后,又命卷起垂帘以示恩宠,这种做法遭到太子反对:“怎么能让他坐在正殿上呢,没有这个先例吧?”玄宗却不以为然。正殿侧坐,大大刺激了安禄山的野心,他更加窥视那正座了。

在朝中玄宗最宠幸的是李林甫,李林甫支持安禄山,因此就没有任何人能动摇安禄山的地位,他的权势更加扩大,被封为东平郡王,母亲、祖父都被封,儿子由玄宗赐名,年长者都封官职。安禄山一面装傻,一面加紧谋反准备。他大量购置各种军需物资,每年要支出珍贵奇货数百万;豢养各族骁勇善战的降卒8000人,收为养子,加以特殊训练和特殊待遇;对手下的军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挤走对他有威胁的边将阿布思,收阿布思部众,充实自己的力量;网罗大批有才干的武将、文士,如严庄、高尚、史思明、张通儒、孙孝哲等;安禄山怕军中汉将不与他一心,上报撤换了汉将。让大儿子安庆宗住京师,把朝中发生的事秘密禀报。安禄山的行动朝臣也有耳闻,杨国忠也多次向玄宗进谏说:“陛下,安禄山肯定要造反,陛下若不信,现在召他来,他一定不敢再来。”

玄宗就遣使召安禄山来,出乎杨国忠的意料,狡猾的安禄山竟然来了,跪在玄宗面前痛哭道:“陛下,右丞相杨国忠死活就是看不上我,臣就要跟您永别了!”

玄宗安慰他说:“别这样,有朕给你做主呢,你什么都不用怕。”

太子李亨根据自己的观察,也向父皇奏安禄山要谋反,玄宗仍然不往心里去。安禄山要回范阳,玄宗亲自设宴饯行,又脱御衣为安禄山披上,此举使安禄山非常惊喜,认为是自己取代大唐的征兆。安禄山慌忙离开京城,昼夜兼程,赶回老巢。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派往入朝奏事的官员返回。安禄山就伪造玄宗的诏书,说入朝讨伐国贼杨国忠,清君侧,在范阳打起了叛逆的旗帜,拥兵15万人。安禄山叛逆的消息传到京城,朝臣一片混乱,玄宗急问对策,杨国忠轻描淡写地说:“陛下,不必惊慌,只有安禄山一人谋反,将士们都不听他的,用不上一个月,贼首就可以送入京师。”昏庸的玄宗,竟然信以为真,没作充分的准备。

唐朝很久没有战争了,内地兵少而且缺乏训练,新招募来的士兵听到敌军的鼓号声,一个个吓得要命,根本没有战斗力。安禄山军队长驱直入,一路上几乎没有阻挡。仅一个月,东都洛阳失陷。第二年六月,长安的屏障潼关失守。玄宗带领皇族、大臣仓皇逃往四川,走到马嵬驿,士兵们劳累过度,口出怨言,大骂杨国忠,正赶上有几名吐蕃使者来京办事,路过这里遇到了杨国忠,站在驿站外谈话,有个士兵故意喊:“杨国忠勾结吐蕃谋反啦!”

其他士兵一拥而上,杨国忠想逃跑,被士兵乱刀砍死。士兵们又杀了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杨贵妃两个姐姐)。士兵们的喊叫声惊动了玄宗,统领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现已被杀。只是贵妃娘娘不能再让她活着了,望陛下割爱,不要再舍不得了。”

玄宗说:“别,这么美的人儿,普天之下再找不着第二个了。她要是死了,那我得多心疼啊!”

高力士在一旁说:“陛下,再心疼也得舍了,要是将士们反了,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玄宗皇帝听了这话无可奈何地对高力士说:“唉!那这件事由你去办吧!”

就这样,绝代美人杨玉环被高力士用丝带缢死在马嵬驿,时年38岁。逃跑的虢国夫人也被愤怒的士兵追上杀死。

第二天,玄宗和太子李亨分手。玄宗继续奔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去找郭子仪,组织力量抵抗叛军。安禄山的叛军非常残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每攻破一城,就采用屠城的残忍手段,城中妇女财物抢掠一光,青壮年男子抓去服苦役,老人儿童乱刀砍死。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被朝廷杀死的消息传到安禄山那里,安禄山为泄私愤,竟下令将唐降兵万人全部杀掉。安禄山手下孙孝哲带兵入长安,按安禄山命令,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剖腹挖心,用铁器揭脑,惨不忍睹,又在长安城搜刮3日,百姓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

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为肃宗,改元至德。郭子仪的军队,在讨伐叛贼的过程中得到人民支持,不断胜利,把叛军抢去的许多城市又夺了回来。

叛军占领东都洛阳后,安禄山称帝的野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尊号雄武,建元圣武,分封百官。叛军的杀戮抢掠比唐王朝的统治残暴得多。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天子,那就是唐玄宗。因此各地都组织军队配合唐军作战,同时被安禄山的突然叛变打得晕头转向的唐军也清醒过来,开始了有组织的讨贼战斗。

常山太守颜杲卿和平原太守颜真卿二人,首先举起了抗击叛军的大旗,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领唐军收回了许多失地。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军打败了史思明。各地讨贼军队互相配合,连连取胜,而叛军内讧,又加剧了它的灭亡。

安禄山自起兵后,日夜操劳,眼病一天天严重,后来一双眼睛就瞎了,又患了疽痛,两种疾病交加,安禄山痛苦不堪,性情更加暴躁,稍有不顺心,常捶打左右的人甚至滥杀无辜,连最心腹的侍从李猪儿也经常挨打。李猪儿从十几岁开始侍奉安禄山,安禄山腹大,每次穿衣,总是他用头顶托起他的大肚子,帮助他系衣带,多次被打的李猪儿怀恨在心。安禄山的儿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斗争非常激烈。

至德二年(757)五月五日夜,密谋好的严庄、李猪儿、安庆绪(安禄山的二儿子)来到安禄山的寝宫外,严庄、安庆绪手执兵器立于帐外,李猪儿手执大刀直入帐内,举起大刀杀死了安禄山,严庄、安庆绪、李猪儿在床下挖了坑,把安禄山暂时埋了起来。次日,宣布安禄山病危,传旨安庆绪为太子,择吉日继位,尊安禄山为太上皇。又过了几日,宣布安禄山驾崩,由安庆绪继位。后来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称帝。史思明的儿子又杀死了史思明,自立为帝。叛军的内讧大大削弱了叛军的力量, 763年,唐王朝平息了这场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表面上装傻,内怀叛国之心,发动了长达8年的叛乱,给唐王朝和各族人民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难与祸患,自己也众叛亲离,落得个毙命刀下的下场。

宇文化及——过把瘾就死的“造反派”

宇文化及是隋末叛军首领,曾为隋炀帝太仆少卿、右屯卫将军。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他父亲是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隋末,宇文化及见隋炀帝昏庸,隋朝必然灭亡,于是起兵谋反,另谋建立新朝。虽被剿灭,但也过了一把皇帝瘾,只不过没“爽”几天,脑袋就让别人摘下来了。

宇文化及少年的时候就是个浪荡公子,经常骑着快马在大街上肆无忌惮地奔驰如飞,长安人都称他是“轻薄公子”。他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杨广关系挺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子党。做官之后由于总是发生腐败的事,被免职过好几次,可他后台硬,每次都是太子一出面,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久就又官复原职了。

后来,宇文化及的弟弟娶南阳公主为妻,成了皇亲国戚的宇文化及更有恃无恐了,和大臣们说话也很无礼。看到别人有什么好东西,他一定要想办法据为己有。杨广当上皇帝以后,宇文化及被任命为太仆少卿。

一次宇文化及和弟弟违反国家规定与突厥人做交易,隋炀帝杨广知道后,非常生气,不顾情面,将二人囚于大牢,一关就是几个月。后来还是公主出面,把这哥俩保了出来。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临死之前,乞求杨广看在过去的情分上照顾他的儿子,杨广还真就照办了,让宇文化及当上了右屯卫将军。

大业年间,李密占据洛口,隋炀帝非常害怕,躲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不敢回京城,而随从禁卫军中大多数是关中人,一路上客居他乡,都很想家。看见炀帝一时半会儿没有西归的意思,就暗中准备造反。

当时,统领禁卫军、屯兵东城的是武贲郎将司马德戡,他一边派校尉元武达暗地里打探情况,一边在将士中寻访。他无意中听到武贲郎将元礼与直阁裴虔通的对话,元礼说:“听说陛下打算建丹阳宫,看情况没有返京的意思。将士们都思念家乡,有的在暗中商量逃亡的事。我本想将此事告之陛下,但陛下一向最忌讳这类事,知道官兵有逃跑之意,就怕他们性命难保。如果知情不举,真要让陛下知道了,我一家老小又难逃族灭。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呀?”

裴虔通听了元礼的话说道:“是呀,确实挺难的,我也想回家啊!”

司马德戡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他对二人说:“你们两人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听说关中陷落时,据守华阴的李孝常发动了叛乱,陛下就将他的两个弟弟都杀了。我们的家属可都在西边,要反的话,他们怎么办?”

裴虔通就说:“是啊,所以我不能仅仅保全自己,这几天天天晚上做噩梦,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

司马德戡说:“你晚上做噩梦,我现在白天都做噩梦。如果将士们要逃亡,我们只能跟他们一起走!”

裴虔通、元礼连忙答曰:“是啊,只有这么办了。”接着他们又联络了内史舍人元敏等人,结为拜把兄弟,共商反叛之事。后经别人引荐,宇文智及也被拉拢入伙。司马德戡建议马上举兵造反,抢劫禁卫军军马和城中居民的财物以备作战的需要。

宇文智及说:“如今老天要灭隋,普天之下英雄并起,造反起义的有几万人,应当趁机举大旗、谋大事,创立帝王大业。”大家听后,一致认为很有道理,并提议请宇文化及为主帅起兵。宇文化及刚一听到此事,脸色大变,冷汗直冒,过了好久才恢复常态,表示同意。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初一,司马德戡打算把造反的事情宣告出去,又怕人心不齐,于是想了个办法蛊惑将士们,他对医正张恺说:“你是良医,很有威望,由你出面,大家一定会深信不疑。你可以对将士们说,谁若逃跑,陛下会准备毒酒,设宴毒死他们。”张恺依计行事,将士们反叛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司马德戡于三月十日将旧部召集到一块儿,把准备造反的事情和盘托出。大家都说:“我们都听将军您的,您就下令吧!”当夜,负责关闭城门的奉义和裴虔通悄悄下令,各城门都不要下锁。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集结数万军队,举着火把和城外叛军遥相呼应。隋炀帝杨广听到外面有响动,便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裴虔通骗他说:“陛下,是草坊被烧,将士们正在救火,所以嘈杂喧闹。”炀帝信以为真。到了五更的时候,司马德戡将皇城各门换上自己的卫兵,裴虔通打开城门,亲率几百骑兵,杀死了将军独孤盛。在武贲郎将元礼的带领下进入内宫,此刻,守卫内宫的士兵早已没了踪影。裴虔通指挥骑兵驰入永巷,大声问道:“陛下在哪里?”

一名吓得面如死灰的美女哆哆嗦嗦地指着西阁说:“在那儿。”裴虔通快马加鞭强行闯入西阁,已明真相的炀帝指着裴虔通大声呵斥:“你这个家伙,我对你不薄呀,你为什么要造反?”裴虔通答道:“我也是没办法,关中的将士都想家了,所以用这个办法请陛下回京罢了。”炀帝听后只好说:“那好,我和你一起回去。”裴虔通于是派兵看守炀帝。

天亮之后,孟秉派精骑迎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还不知道事情进展如何,胆战心惊说不出一句话,凡有人来拜谒他时,他都低着头双手按着马鞍回答道:“罪过。”

此时,宇文士及住在公主府,还不知所发生的变故。宇文智及派家僮桃树去刺杀他,桃树有些不忍,把他绑到智及面前,智及犹豫再三,终念手足之情把他放了。宇文化及到了城门口,司马德戡上前迎拜,把他引入朝堂,拜为丞相。随后命人将炀帝带出江都门示众,杀掉,朝中的外戚和忠隋的大臣几十人无论长少一同被杀,只留下秦孝王的儿子杨浩,让他做了皇帝。

十多天后,叛军人马夺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舟船,从水道至显福宫,遇隋将一干人抵抗,杀之。宇文化及于是入住六宫,一切生活起居如同隋炀帝。每次坐在帐中面南背北,有人向他陈述事情时,他常常默然以对。只在下朝时,才收取奏折,让奉义、方裕等人商议回复。

船到徐州,因水路不通,只能停止前行。宇文化及即派人掠夺百姓牛车两千辆,装满宫中珍宝。而部队的盔甲武器等辎重物品却令士兵背着,道路漫长,士兵个个筋疲力尽,怨声载道。

司马德戡私下对几个部将说:“当今天下大乱,我们必须投靠一个英明的贤主,这样才会有大的发展,宇文化及成不了大事,身边又有不少小人,我们不能跟着他干了!”

几个部将都说:“干脆,我们废了他算了!”

于是,司马德戡准备择日率万余人袭击宇文化及。但不幸的是消息泄露,司马德戡及十余名党徒,被统统杀掉。

此时,东都群臣拥戴越王杨侗继位于洛阳,并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讨伐宇文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宇文化及战败,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将士多人叛归李密。宇文化及自知必败,叹息道:“人生固有一死,为什么不当一回皇帝呢?”于是毒杀了杨浩,即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

武德二年(619),李世民派李神通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是对手,跑到了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当时窦建德已建立夏国,以讨逆为名,进攻聊城。同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陷聊城,生擒宇文化及,用囚车送往襄国(今河北邢台),宇文化及与他的两个儿子同时被处斩,许国一眨眼之间就灭亡了。

杨玄感——后院点火的“末路英雄”

杨玄感是隋朝末年的一个风云人物,看到隋炀帝荒淫残暴,大隋气数已尽,于是他以为民请命的名义举兵反叛,但他毕竟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从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步臭棋,结果很快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后导致全线崩溃,穷途末路之下,命部下杀死了自己。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从小书读得很好,且善于骑射。在朝中为官正直,算是一个难得的好官。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度,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广征税银,致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征战高丽时,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见炀帝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后方兵力空虚,于是与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人策划谋反。

他们故意不按时发运粮草等军需物资,并派人暗中召回其弟杨玄纵、杨石和在长安的好友蒲山公李密,约定时间举事。大业九年六月三日,杨玄感诈称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谋反。于是,杨玄感领兵占据黎阳,关闭城门,大量招募身强力壮的人入伍,并向附近各郡发送文书,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各郡发兵汇集黎阳。杨玄感任命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郡主为怀州刺史。并选精壮民夫5000余人,船夫3000余人,杀三牲誓师,起兵反隋。

起兵之后,杨玄感就下了一步臭棋,他错误地认为只要打下东都,就能壮大声势,并可用文武百官的家属作为人质逼他们就范。于是命人烧掉黎阳的龙舟水殿,率兵向东都洛阳进发。同时,命他的弟弟杨玄挺率1000人进攻河内,隋将凭借坚城拒守,杨玄挺军久攻不克。

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民部尚书樊子盖接到杨玄感起兵的消息,立即加强东都的防御,同时派快马传令驻守修武县(今河南修武)的隋军,据守临清关(在今河南新乡东北),不让杨玄感过黄河,杨玄感不得不从汲郡(今河南已辉市西南)南渡黄河,再向东都进军。

一路上受尽隋炀帝劳役之苦的百姓纷纷投奔杨玄感。起义军未遇任何抵抗,很快到达偃师(今河南偃师东)。杨玄感命令他的弟弟杨积善率兵3000从偃师以南沿洛水西进,杨玄挺自白司马坡(即白马山,在今河南洛阳北邙山北麓)越过邙山从南面向东都发起进攻,杨玄感自己率3000余人马紧随其后。东都方面派河南令达奚善率精兵5000抵挡杨积善,隋将裴弘策率8000人迎战杨玄挺。

杨玄感的士卒人不少,但多为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夫,手执单刀柳盾,也没有弓箭铠甲,但士气高昂。而隋军士兵虽装备精良却士气低落,所以达奚善军不战自溃,裴弘策军也是五战五败,只剩十余骑逃回城中。十四日,杨玄挺直抵太阳门,将东都洛阳包围。

杨玄感驻扎在洛阳北门,每次向将士和百姓宣讲都说:“我的身份你们都知道,官也不小,家里也不缺银子,却要造反,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推翻昏君,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很感动。百姓每天都有几千人投到他的大旗之下,很多达官贵族子弟也纷纷投奔他来,加上杨玄感收编的隋军降将,约有5万余人。

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杨玄感分兵5000占据慈硐道(今河南洛阳西),5000人把守伊阙道(今河南洛阳南),派开国元勋韩擒虎之子韩世号率3000人包围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顾觉率5000人攻取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自己亲率主力攻打东都。

民部尚书樊子盖凭借坚固的城墙,率兵坚守。杨玄感一时没有良策攻破城池。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统兵4万救援东都。卫文升军经崤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北)、渑池(今河南渑池东),在东都城北和杨玄感军交锋,卫文升部且战且走,到达金谷(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与杨玄感军形成对峙之势。杨玄感军屡次挫败卫文升军,使卫文升的实力大损。卫文升在邙山南与杨玄感军决战,一日之内双方交战十余次。眼看卫军难以支持,恰巧杨玄挺被流箭射死,杨玄感军才不得不暂时退却。

这时,远在辽东的隋炀帝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令虎贲郎将陈棱、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侯卫将军屈突通救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挥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杨玄感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接受李子雄、李密的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潼关。

到弘农宫(在今河南陕县)时,竟被弘谷太守杨智积用计牵制,耽误了宝贵的3天。等到杨玄感军到达阌乡(今河南灵宝西)时,被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隋军追上,杨玄感边打边退,一日内打了3次败仗。八月初一,杨玄感在皇天原(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列阵与隋军决战,杨玄感全军覆没,仅率十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商县)。杨玄感知道大势已去,把杨积善叫到自己身边说:“唉!本来想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没想到这么快就败了。我也没有脸面活着了,现在我命令你杀了我吧!”

杨积善哭着说:“别,就这么死了太不值了。你看,前边有个山洞,我们先藏起来。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杨玄感说:“算了吧,你还是杀了我吧,藏起来也得饿死,还不如这样死呢!!”

杨积善见杨玄感执意要死,见追兵又越来越近,只好杀了杨玄感。

杨玄感起兵后,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不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但他的起义终究动摇了隋末腐败的统治,并且使隋末农民起义的火焰一下子熊熊燃烧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