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4:44:21

点击下载

作者:《书立方》编委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真相

历史真相试读:

前言

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间,你欲将历史的面容看得清些、再清些……但她时而清晰,时而迷离,清晰的是史册上不容置疑的墨字,迷离的是那些语焉不详、莫衷一是的片段。

历史总有戏说演义的成分。诸葛亮并非决胜千里的军事奇才,项羽火烧阿房宫实为千古冤案,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过了大半生悲苦潦倒的日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美丽邂逅竟是一个骗局。

历史总有鲜为人知的角落。唐代公主愁嫁,南宋农民生子不举,种种奇闻是出于什么原因?清宫“选秀”不看美貌,科举舞弊五花八门,这些逸事又是怎样的情形……

历史总有疑云迷雾的遮蔽。雍正帝是不是矫诏篡位?李白之死是不是“水中捞月”?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没有再嫁?历史上的“傻皇帝”、“和尚皇帝”又有怎样的生平和结局?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些拨动心弦的过往,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那些引人追忆的人物,都悄然印上了岁月的痕迹。那些历史的真相,有的在口耳相传中变成了假象,有的在时空变换中被人们遗忘。而历史的精彩,就在轮回中一次又一次重现。

第一章 解码“戏说”背后

理民为长 奇谋为短——隐去“神话”光环的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重情重义,鞠躬尽瘁,俨然一位集智慧与道义于一身的“完人”。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隐去他的“神话”光环,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真实的“三顾茅庐”原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要从他的出山——“三顾茅庐”说起。还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常被对手贬损地称作“诸葛村夫”,是说他出身村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是汉代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他的父亲诸葛做过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东汉末年的豫章太守。诸葛亮年幼时父母双亡,他和弟弟诸葛均只得投靠到叔父诸葛玄门下。诸葛玄素来与荆州牧(荆州的最高官员)刘表交好,便前往依附,诸葛亮于是又随之来到了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过着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他志向不凡,常自比古时的名相管仲、乐毅,在荆州一带的文人中小有名气。◆三顾一遇图清人孙亿所绘的这幅图表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当时,刘备屯住在新野。由于事业的坎坷不顺,刘备很想找一位能为自己谋划方略的贤士,谋士徐庶便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立即亲自前往请教,于是上演了古今君臣知遇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

根据《三国演义》,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无功而返,却从多个侧面了解了诸葛亮的才能。一心求贤的刘备不辞辛苦第三次登门造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诸葛亮于是道出了后世闻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划了立足荆州、西进蜀地,继而“三分天下”的方略。刘备听后大为赞叹,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

小说中,“三顾茅庐”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但正史《三国志》对这一段的记载却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这里的“三”不一定是指“三次”,而可能是多次的指代词,我们只能确定历史上刘备曾“多次”造访了诸葛亮。其次,史家如此简单地描述,可见其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曲折情节。在魏晋时期,文人崇尚隐居和清谈,推脱出仕是一种风尚,并不见得是故意的矜持。因而,真实的“三顾茅庐”只是那个时代平常的一种访求罢了。至于令后人称奇的《隆中对》,其实鲁肃和周瑜也早有相似的方略,因为当时的天下已分割殆尽,只有西蜀可做文章,于是也就不免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嫌了。◆三国“位至三公”铜镜“三顾茅庐”被后人渲染成一个传奇故事,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成功的出仕经历和卓越的名声,使其成为了后代文人眼中理想的形象。“学而优则仕”,文人们都渴望有明君的知遇,而高姿态的出仕又是一种无比的荣耀。所以,“三顾茅庐”实为千古文人心中一个梦想。身居后方的总调度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时势的转折点。自此,三国的历史几乎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个人表演。“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赤壁之战俨然成为诸葛亮的一副棋盘;“智取南郡”、“三气周瑜”——更使刘备得以稳固后方,进兵西蜀。

然而,真实的情况显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传奇,甚至可以说,两者相差甚远。在最初的岁月中,真实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不仅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而且根本没机会参与刘备的军务。◆湖北襄樊诸葛亮广场上的诸葛亮铜像

诸葛亮出山后不久,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只得南撤。危难时刻,诸葛亮主动请缨到东吴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到达东吴后,诸葛亮面对孙权慷慨陈词,使孙权坚定了联合抗曹的信念。促成孙刘联盟,这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最大也是唯一的功劳。至于“舌战群儒”、“借东风”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实为子虚乌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奇谋则是张冠李戴。赤壁之战在东吴都督周瑜的统筹指挥下大获全胜。诸葛亮虽未贡献于具体战事,但因游说有功而被刘备破格提拔为“军师中郎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职位只是一个品级不高的“杂号”,与“军师”相去甚远,与关羽、张飞等人的地位也不可相提并论。

立足荆州之后,刘备开始按照诸葛亮规划的方略进军西蜀,但并未将军事进攻的事务交给诸葛亮,而是带上了新来的军师庞统一起前往西蜀。诸葛亮被放在大后方,“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说白了就是在后方协调粮草,输往前线。

刘备夺取西蜀后,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前者仍为“杂号”,后者才是“实职”。这时,诸葛亮才开始有了军国的实权,但他的主要职责仍离不开粮草供应一类的事。据史书记载,刘备外出时,诸葛亮常常负责镇守成都,供应前线部队的粮食和兵力。不久,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今属陕西)进行关乎存亡的军事对决,在如此关键的一仗中,刘备带在身边的仍旧不是诸葛亮,而是投靠不久的军师法正。

为什么刘备作战从不带上“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呢?刘备的“识人”才能是后世公认的,他不用诸葛亮领兵打仗必然有其道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虑诸葛亮为人持重、擅长内政却不善机变的特点。那么,诸葛亮是否具有军事才能呢?他在军事指挥中的表现怎样呢?“六出祁山”的功与过葛亮真正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是在他指挥对魏国北伐的战役中。这是检验诸葛亮军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实,也是古往今来争诸议最多的焦点。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权。为了实现先主恢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率蜀军多次北伐魏军,路经“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率军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228)。他命令赵云、邓芝等人从斜谷道(渭水支流的河谷)出兵吸引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这一计策果然奏效,魏国的主力部队被调离后,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今属甘肃)见诸葛亮的大军压境,纷纷投降。一时关中大震,魏国上下惊恐,魏明帝曹连忙派名将张颌前往抵抗。诸葛亮派马谡督军在前,与张颌在街亭交战。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指挥不当,被张颌打得大败,大好的战局尽失。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收兵回师,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秦岭北麓),第二次兴兵北伐。蜀军包围了陈仓(今陕西宝鸡),魏国大将军曹真率军来救。蜀军粮草用尽撤兵,却被魏国将领王双追击。诸葛亮率军一战,击退敌军,斩杀了王双。此后不久,诸葛亮派将领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将领郭淮救援。诸葛亮闻讯出兵支援陈式,打退郭淮,攻下二郡。◆木牛流马(模型)诸葛亮创制,用来运送军用物资,适于山地使用。

蜀汉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兴兵北进,兵出祁山,遭遇魏军统帅司马懿的迎击。魏军知道蜀军粮草不多,于是坚守不战。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无奈还是粮草不济,最终退兵。退兵途中,诸葛亮设计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颌。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蜀军十万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魏国司马懿筑营阻拦,诸葛亮也分兵屯田,做长期对峙的打算。双方相持了百余天,到了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

诸葛亮数次北伐大都无功而返,因此惹来后世很多争议。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不善于用兵,一味地穷兵黩武,由此造成了蜀国国力的严重消耗,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过于保守,因此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客观来看,诸葛亮用兵偏重稳妥,习惯步步为营,而不善于出奇兵。史书记载,蜀汉大将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向诸葛亮请战,愿仿照汉初韩信的故事,带一支人马作为奇兵。然而诸葛亮为慎重起见,始终没有采纳。过于求稳使得本已处于弱势的蜀汉局势很难有惊人的逆转,但也不能因此一概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纵观几次北伐,诸葛亮用兵虽未获得实质上的胜利,但也没遭到什么重大损失,这对于保存蜀国仅有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几次与魏国交手的细节来看,诸葛亮总能用计巧取一些优势,或斩杀对方大将,或夺取一两个城池。因此,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综合评价应为“合格”,但绝没有千古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两朝开济老臣心去了诸葛亮“军事奇才”的光环,是什么让他流芳百世呢?首先是诸葛亮鞠躬尽瘁、不负托孤重任的千古道义。刘备隐死前将少主刘禅托付诸葛亮,并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事。我的儿子如果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值得,你可以取而代之。”深受托孤大任的诸葛亮并没有辜负刘备的一番希望,他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蜀汉政权。为了实现先主的遗愿,他不辞辛劳,数度亲征,最终积劳成疾,死在北伐的战场上。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执政的十几年中,诸葛亮虽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从未像历代很多权臣一样产生僭越之心,即使后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依然心无旁骛,一片公心。诸葛亮死后,家中只有15顷薄田和几百棵桑树留给后代。他完美地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谛,无愧为千秋楷模。

其次,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他起初在荆州负责征收赋税和调运粮草,不仅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而且积累下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入蜀后,诸葛亮统筹内政方面的事务,鼓励耕织,兴修水利,促进了农商发展。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原本落后的西蜀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陕西勉县武侯祠勉县武侯祠是诸葛亮死后两年(236),蜀汉后主刘禅下诏所立,是中国唯一的“官祠”,也是最早修建的武侯祠。图为武侯祠拜殿前厅的匾额。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大力提拔忠良之士。蒋琬、费祎、郭攸之、董允、向宠等一大批蜀汉中后期的栋梁之才都是经由诸葛亮推荐或提拔的,这为蜀汉政权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不仅能破格提拔有功之臣,对于违法的官员,哪怕是深受器重的马谡,也能挥泪而斩。因此,当时的蜀汉朝廷政治清明,官吏们人人怀着自励之心,奸恶之人几乎无处藏身。社会上更是道不拾遗、强不凌弱,风气一片肃然,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在治理少数民族事务上,诸葛亮也是政绩赫然。西南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割据一方,屡有侵袭蜀汉边民的事情发生。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于当年秋天平定了西南地区。《三国演义》中将这一段历史演绎为“七擒孟获”。虽然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传奇,但在平定之后,诸葛亮确实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使当地百姓深得实益。直到今天,西南的百姓都对诸葛亮怀着深深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名相还是神探——狄仁杰传奇

随着影视剧的热播,狄仁杰的“神探”形象已深入人心。然而,狄仁杰的才略功勋远不止于此。他历仕唐高宗与武则天两朝,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以仁爱豁达之心纠正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种种弊政,以圆融变通之智终令武则天还政李唐,堪称“唐室砥柱”。名相与“神探”的角色集于一身,狄仁杰不愧为千古称颂的传奇。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曾写过一本著名的侦探小说《狄公案》。《狄公案》共发行100余万册,被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广为著流传。自此,“神探狄仁杰”的名号家喻户晓。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于唐贞观四年(630),卒于武周久视元年(700)。他生于一个庶族官宦家庭,少时接受了系统的封建传统教育,思维敏捷,卓然超群。后来,狄仁杰以明经(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中第,出任汴州参军。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狄仁杰升任大理丞,掌管刑狱诉讼等事宜。他上任后,明辨是非,秉公执法,一年中解决了大量的奇案、冤案。在涉案的一万七千余人中,没有一人蒙冤,狄仁杰因此成为举朝闻名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小说《狄公案》便是参照这段历史,讲述了狄仁杰破案断狱的传奇故事。◆彩绘贴金文官俑陕西礼泉郑仁泰墓出土,俑高69厘米,胎质洁白坚硬,釉上绘彩并贴金。此俑头戴高冠,目视前方,双手拱于胸前,身穿宽袖外衣,面容斯文,神态雍容,显示了唐代文官的风度。

据记载,狄仁杰断案以“平恕”著称。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砍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的柏树而惹得唐高宗大怒,随即被捕入狱。唐高宗下令处死权善才,这时,狄仁杰却提出权善才罪不至死。唐高宗听后愤怒地说:“权善才砍昭陵的树木,是陷朕于不孝的境地,罪该万死!”狄仁杰不慌不乱地对答说:“臣深知直言进谏,自古就是很难的事情。然而,臣以为,遇到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直谏固然难;而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直谏则很容易。如今,权善才的行为按照大唐律法不应判死罪,而陛下坚持要杀他,则使律法无法取信于人。”看到唐高宗面色稍缓,狄仁杰接着说:“何况,陛下因权善才误砍树木而杀他,千百年后人们将如何评价陛下呢?臣不敢奉旨杀权善才,而损害陛下的身后声名啊!”一席话竟说动了唐高宗,权善才因此被免除了死罪。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狄仁杰出任侍御史,负责审讯弹劾官员的案件。当时的司农卿韦弘机正奉命建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他极尽奢华之能事,将这几座宫殿修得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狄仁杰认为此举将引导君王追求奢靡之风,上疏弹劾韦弘机,唐高宗准奏将其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深得高宗宠信,平日飞扬跋扈,朝臣敢怒而不敢言。狄仁杰毫不畏惧地站出来揭露王本立的罪行,并上疏请高宗依法处置。得知唐高宗想要宽赦王本立,狄仁杰立即劝谏道:“朝中即使英才不多,难道缺少王本立之流吗?陛下何苦为了一个获罪的王本立而曲解国法啊。”后来,王本立终被定罪。

狄仁杰执掌刑狱的数年内,执法明理,伸张正义,使司法的风气肃然。他惩治了不少恶人,也平息了无数冤案,成为深受百姓拥戴的断案神探。以百姓心为心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后人常引用这句话来赞誉狄仁杰。狄仁杰为官数十载,始终勤政为民,心怀仁爱,体老恤民间疾苦。他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拂逆圣意,拯救了不少无辜的百姓。

狄仁杰任度支郎中时,一次随唐高宗出巡,途中经并州的一座妒女祠。并州长史李冲玄唯恐妒女祠对帝后不祥,决定征发数万百姓拆除此祠。狄仁杰听后立即反对,并说:“天子出行,有千乘万骑相随,风雨清尘洒道,何须担忧妒女之害?”就这样,狄仁杰使并州数万百姓免于赋役。唐高宗闻知此事,连称狄仁杰“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他到任后,协调宁州各民族的关系,使“内外相安,人得安心”,百姓都为他立碑颂德。后来,狄仁杰出任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他了解到吴、楚等地官吏迷信,建造大批供奉神灵的祠庙,劳民伤财,便下令捣毁了1700多座祠庙,从而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武后行从图唐人张萱绘。此图是武则天宫廷生活的写照。图中武则天一侧目,随行人员俱回头看,表现了她至高无上的威望和地位。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武。武则天出兵平乱后,将与越王李贞株连的人都关进大狱,准备处死。狄仁杰深知大多数囚徒都是平民百姓,因受越王军队的胁迫才在军中服役。于是,他上疏武则天,说:“这些人忤逆不是出于本心,望陛下体恤他们的苦衷,从轻发落。”武则天深知狄仁杰一心为公,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将这批囚徒改判流放。这批囚徒在流放途中,经过狄仁杰曾任官的宁州时,与当地百姓一同俯在为狄仁杰所立的“德政碑”前,痛哭失声,感怀其恩德。

越王兵败后,狄仁杰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当时的宰相张光辅平定越王叛乱有功,他手下的将士自恃功高,四处屠杀降卒以邀战功,还向狄仁杰大肆勒索。狄仁杰当面怒斥张光辅说:“祸乱河南的原本只有李贞一人,如今死了一个李贞,却生出千万个李贞!”张光辅不解地问此话何意。狄仁杰说:“你领兵30万讨伐李贞,豫州百姓听闻唐军来到,都出城投降,你却放任士兵杀害降卒,无辜之人尸横遍野,这不是比千万个李贞祸害更甚吗?”狄仁杰越发激动地说:“我若有尚方宝剑在手,恨不得架在你的脖子上!”张光辅哑口无言,却怒火中烧。不久后,张光辅参奏狄仁杰妄自尊大,以下犯上,致使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后来又降为洛州司马。

武则天晚年崇信佛教,大兴佛寺。久视元年(700),武则天想要修造浮屠大像,需耗费钱财数百万,动用无数百姓服劳役。狄仁杰上奏说:“佛教以慈悲为怀,如果劳民伤财做表面修饰,便背离了佛教的宗旨。如今边境尚未安定,水旱灾害频发,倘若虚耗官银,万一一方有难,将如何解救呢?”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劝诫,将修佛像一事作罢。极具智慧的诤臣仁杰一心为公、仗义执言,是唐朝有名的诤臣。然而,他又不仅仅是个直来直去、意气用事的臣子。在武则天这样嗜杀残暴狄的女皇身边为官,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极高的政治智慧,狄仁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天授二年(691),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出任宰相。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任豫州刺史时政绩卓著,后来却被贬官,是因为有人在我面前进谗言,你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陛下如果认为臣有过错,臣必当改正;如果认为臣没有过错,那就是臣的大幸。臣不知道进言之人是谁,但既然同朝为官,请陛下不要告诉臣他的名字。”一番宽仁得体的话令武则天也不禁由衷赞叹。◆银莲花高41厘米,重535克,法门寺地宫出土。莲叶捶揲而成,经过焊接,组成盛开的莲花,莲叶上錾刻的叶脉清晰形象,实为唐代金银工艺的佳作。

同年,由于武则天大兴酷吏,鼓动告密之风,觊觎皇位的武承嗣(武则天的侄子)趁机勾结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欲除去阻碍自己争位的心头大患。狄仁杰以“谋反罪”被打入大牢,接受来俊臣的审讯。来俊臣明知狄仁杰蒙冤,已经预备动用大刑令他认罪。谁知,来俊臣刚问一句:“狄仁杰,你可知罪?”狄仁杰便应声而答:“武氏建的是大周,我是大唐旧臣,确实参与了谋反,甘心被诛!”来俊臣得到供状,喜出望外,便把狄仁杰收监,只等最后行刑了。

狄仁杰为何不合常理地急着认罪呢?因为他对大唐律法和判官心理了若指掌。首先,大唐律法规定,一经讯问便认罪伏法的人可以免于死刑。狄仁杰急着认罪,至少保住了性命,为伸冤赢得了时间。其次,认罪后就不必受刑,狄仁杰不仅避免了皮肉之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像很多忠正之臣一样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悲剧。再次,他断案无数,对判官的心理非常了解,因而深知一旦犯人认罪,判官便会放松警惕,他也就有了自救的机会。

于是,狄仁杰在这天晚上秘密写了诉状,将冤情陈述于其中,缝在棉衣内侧。然后,他叫来一个名叫王德寿的判官,对他说:“近日天气炎热,请托家人为我去掉棉花,做成单衣拿回来穿吧。”王德寿并未起疑心,反而劝说狄仁杰供认与另一位大臣杨执柔同谋,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坚决不认,用头撞击柱子,血流满面,并说:“倘若我狄仁杰做出这等事,当天诛地灭!”王德寿大惊失色,慌忙拿起棉衣直奔狄府。狄仁杰的儿子拆开棉衣,看到诉状后,面见武则天为其父申冤。武则天立即召见狄仁杰,通过比对笔迹发现狄仁杰谋反的证据为假,便释放了他。尽管狄仁杰仍被贬为彭泽县令,但能从酷吏的狱中活着出来已是莫大的奇迹。

狄仁杰独具智慧,善于变通,不仅体现在“越狱”这样的自救行为上,更体现在光复李唐的历史壮举上。“唐室砥柱”名垂青史则天晚年时,传位于谁的问题使她备受困扰。一边是亲生骨肉李姓,一边是她深为倚重的侄子武姓,武则天犹豫不决,常常武为此寝食难安。狄仁杰深知,武则天虽贵为帝王,终不会泯灭身为女性的情感,尤其到了晚年,就更加看重母子亲情的分量。

一日,狄仁杰对武则天说:“陛下,立亲生儿子为嗣,您可以千秋万岁供奉于太庙,承继无穷;而立侄子为嗣,则从未听说过有在太庙中供奉姑母的事情。骨肉至亲与外侄相比,孰亲孰疏,相信陛下自有圣断。”武则天有些不悦地说:“这是朕的家事,岂能让你来预知?”狄仁杰语重心长地说:“帝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有什么不是陛下的家事呢?陛下为元首,臣子为股肱,君臣本是一体,何况臣官至宰相,怎能对立嗣的大事不闻不问呢?”武则天有些心动,但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后来,狄仁杰数次进谏,力举庐陵王李显,激动时每每涕泗横流。天下桃李 悉在公门◎狄仁杰为武则天举荐了不少文臣武将,一时间朝中人才济济,满堂正气。这些忠臣良将为延续“贞观之治”、承接“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狄仁杰曾向武则天举荐张柬之,认为他有将相之才。几日后,武则天让狄仁杰推荐宰相人选,狄仁杰说:“前几天已经向陛下举荐了张柬之,但并未被用。”武则天说:“朕已经将他提升为洛州司马。”狄仁杰说:“宰相的材料去做司马,当然是没有被用。”后来,武则天果然将张柬之任命为宰相。狄仁杰死后,张柬之拥戴唐中宗李显复位,匡复唐室。狄仁杰还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人,朝中大臣感叹道:“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听后则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武则天晚年宠信两个男宠,名叫张昌宗和张易之。两人虽红极一时,但也不免担忧武皇死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深知狄仁杰德高望重,便向他咨询永葆富贵的方法。狄仁杰说:“为今之计,你们应当力劝陛下迎接庐陵王李显入宫,立为太子。这样你们就立下了大功,太子即位后必会宠信你们。”张昌宗与张易之茅塞顿开,于是日夜在武则天耳边念叨李显的贤德。久而久之,武则天果然被说动。

一次,狄仁杰面见武则天,再次痛陈立嗣事宜,叩请武则天顺应民心,迎回李显。说到动情处,他又不禁泪流满面,武则天一甩手,轻轻地说:“还你太子。”这时,屏风一开,李显正站在那里呜咽不已。狄仁杰看到太子归来,喜不自禁。这一幕被史书记载为“卒复唐室”,狄仁杰也因此被后人尊为“有再造唐室之功”、“唐室砥柱”。

武周久视元年(700),狄仁杰病逝。自青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狄仁杰为官大半生,鞠躬尽瘁,为社稷民生和大唐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劳。他死后,朝野恸哭,百姓哀号。◆河南洛阳白马寺的狄仁杰墓

脸不黑的包青天——包拯其人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包青天》使脸庞黝黑、额上长着小月牙的包公形象家喻户晓。然而,真正的包青天却是个眉目清秀的白净书生。黑脸的形象缘何而来?这位青天大老爷在真实的历史中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铁面“阎罗”包拯传千古的包青天,无论是出现于戏曲舞台,抑或影视作品中,都是黑脸扮相。但据记载,包拯的面色虽然算不上白皙,却也名只是微黑。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上面的包公是白脸形象,五官端正,眉目清秀,身高约一米六。戏曲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选择脸黑如炭、头顶月牙的形象来演绎包公,其一是为了把包公的形象与戏曲舞台上代表奸臣的白脸鲜明区分开来;其二则是为了凸显他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传达一种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正气。

包公本名包拯,北宋咸平二年(999)诞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的一个官僚家庭。少年时代的包拯深受父母的宠爱,一直闭门刻苦读书,修身养性,29岁时考中进士。《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中说,包拯自幼被父母遗弃,由嫂子抚养成人,这纯属“戏说”。

包拯的为官经历中,最为后人传颂的一段是他权知(宋太祖罢节度使后设立的官名,即暂代某官职而非正官)开封府的日子。宋嘉元年(1056),包拯上任开封知府时,已经是58岁高龄。他打击权贵,秉公执法,赢得了百姓的拥戴。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在民间,百姓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阎王爷”,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民谣。这句话的意思是,打官司如果没有钱来疏通,包公自会为民做主,而用钱来打通关节的事情,包公是绝不容忍的。◆京剧里的包公形象

按照当时的宋朝法律,老百姓到衙门里告状,不能直接到知府面前递交状子,而必须要通过“门牌司”来转达。“门牌司”常常为此刁难勒索百姓,使很多有冤情的百姓不敢报官,难以伸张正义。包拯上任后,立即撤掉了“门牌司”,把开封府的大门打开,让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递状陈冤。这一举措让包拯深得民心,连市井的妇女、孩子都知道包拯的名字。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然而,这条惠民河却不“惠民”,经常泛滥成灾,使周边百姓无家可归。包拯不禁产生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河水泛滥成灾呢?”他经过调查,发现两岸的达官贵族私自在河上建筑堤坝,种花养鱼,并与自己的宅院连通起来,形成“水上花园”的奇观。而这就使惠民河被堵塞,造成河水泛滥成灾的局面。包拯当即下令挖掉堤坝,疏通河道,冲走水上花园。如此一来,包拯就犯了官僚贵族的众怒。有的皇亲国戚自恃位高权重,把他告到了皇帝那里。包拯毫不畏惧,拿出事先画好的地图,证明建造水上花园不仅违制,而且危害百姓。最终,皇帝也只好答应拆毁堤坝。◆位于河南开封的包公湖包公湖位于包公祠旁,据说是开封百姓挖掘被黄河泥沙掩埋的旧开封府砖瓦以重建家园时形成的,巧的是正好挖了个弯月形。

尽管包拯在开封府只做了一年多的知府,却将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为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包拯为官四方,每到一处都是不辞辛劳,恭俭为民。

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砚台,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历任端州知县不仅向百姓收取端砚贡品,还要肆意加上几十倍的数目,盘剥百姓,搜刮民财。包拯出任端州知县后,明令官吏只许按规定数量收取贡品,绝不能欺压百姓。而包拯自己始终没有收受一方端砚。离任时,当地百姓特意制作了一方端砚送给他,也被他婉言谢绝了。这就是“不持一砚而归”的典故。

包拯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江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民不聊生。包拯意欲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然而,依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必须奏请皇帝,待批准后才能实行。包拯心想,等待皇帝批准前后要几个月的时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于是,他果断地宣布放粮,同时派人急奏朝廷,使很多百姓免于饥荒。让皇帝“头痛”的谏臣陈州放粮》是人们熟悉的一段以包公为主角的戏曲。戏曲的创作依据便是包拯任监察御史期间的一件“怪事”。《

转运使王逵是朝中有名的贪官,很多人都畏惧他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一次,王逵向皇帝告状,说陈州(今属河南省)官员任中师盘剥百姓,任意搜刮钱粮。此事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王逵贪婪卑鄙人尽皆知,而任中师是百姓心中的清廉好官,这是否是栽赃嫁祸?皇帝派官员前去陈州调查,但没有人敢去,唯有包拯主动请命。他在陈州充分调查后,掌握了证据,原来压迫百姓的不是别人,正是王逵自己。包拯列举王逵罪状,要求将他剥削的赃款归还百姓,将王逵撤职查办。为惩治王逵,包拯先后七次上疏,终于为民除了一害。

包拯为官时是宋仁宗年间,当时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三害”,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负担沉重。包拯多次弹劾贪官,并向皇帝大胆进谏,改革各种弊政,纠正朝野弊端。满朝文武,只有包拯敢直言不讳,他也因此成为了让宋仁宗“头痛”的官员。

史书记载,包拯曾将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抄写出来,送给宋仁宗作为座右铭,警示仁宗要以国家大事为重,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包拯曾严厉批判宋朝的任官制度,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倡行廉政之风。他主张君王要重用忠诚正直的君子,不能任用奸佞小人,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有志之士。

然而,包拯的直言敢谏常常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旦龙颜大怒,就会波及自己的前途命运。一次,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冒死直谏,并坦言:“我已经老了,说这些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如果说得不对,甘愿接受责罚。”幸好宋仁宗没有追究。后来,包拯又直言宫中的亲信宦官权力过大,应当精简人员,缩减开支。这一次他虽然也没有受到仁宗的责罚,却得罪了仁宗的左右亲信。

宋仁宗皇四年(1052),包拯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认为“凡庸之人”应该离职。这件事终于触怒了仁宗。包拯被降职,离开京城,出任河北督转运使。同时,他被加封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这也是后人称他为“包龙图”的缘由。

事实上,包拯仗义执言,并非是对仁宗的不敬,而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的公心。在任开封知府时,包拯为了尊重皇帝向南而坐的威严,每次升堂必向北而坐,这就是“包龙图倒坐开封府”的来历。包拯对仁宗的敬重由此可见一斑。一世清名垂千古嘉五年(1060),包拯出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成为朝中重臣。这是包拯一生做过的最高官职。然而,宋这时的包拯已年过六旬,身体渐渐不支。64岁时,包拯死在任上。据说,仁宗皇帝专程到包拯家中与他做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孝肃”。

包拯过世后,开封的大街小巷都听得到百姓对他的哀悼之音。其后数年,包拯的清名远播四方。相传一位少数民族的官员归顺宋朝时,便对当时的宋神宗说:“我没有别的要求,请允许我姓包吧。”神宗赐其名为“包顺”,取忠心归顺的意思。后人在包拯的家乡合肥建造了包公祠,里面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以颂扬包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品格。

如今,包公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成为后人凭吊包公、瞻仰其德行的旅游胜地。◆北京颐和园长廊上的“包公问案”彩绘

风流倜傥的背后——悲情才子唐伯虎

作为民间传说的宠儿,唐伯虎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才子。他的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纵情书画、玩世不恭,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个极其悲情的才子。他仕途受挫,半生穷困,唯一的妻子早早将他抛弃,红颜知己又先于他病死,最终孤苦终老……江南第一才子宪宗成化六年(1470)即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诞生了一个男婴,取名为唐寅,又因属虎,字伯虎。他就是后来号称“江明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自幼聪颖伶俐,却不务正业,后来在家人朋友的劝诫下才发愤图强,闭门苦读,终于在弘治十一年(1498)中解元(乡试第一名)。唐伯虎工于书画,擅写诗词,其中又以画最为精妙。

少年时,他曾拜当时有名的画家沈周为师,因天资聪慧,画艺进步神速。沈周非常欣赏他,多次夸赞他的才华。然而唐伯虎却因此而自鸣得意,不再虚心学画。有一次,沈周与唐伯虎一起吃饭,让唐伯虎去关一下屋中的窗户。唐伯虎伸手去关,才发现这竟是沈周老师的一幅画!他大为惊叹,顿时感到惭愧无比,自此摒弃浮躁,勤奋学画。后来,他终于超越了自己的老师,成为一代名家。

有传说称,曾有一位书生拿着唐伯虎画的《对虾图》过桥,一不小心将画掉到水中,画上的对虾居然爬了出来,又落到水里。另有一户人家墙壁上挂着唐伯虎画的一幅《竹枝图》,竹枝上趴着一只纺织娘(一种植食性昆虫)。到了晚上,家里人听见虫鸣的声音,找了半天才发现是画上的纺织娘在叫。这两个传说固然玄虚,却反映了唐伯虎的画生动逼真,出神入化。◆孟蜀宫妓图唐伯虎作。此图画五代前蜀后主宫中四位乐伎,容貌、姿态美丽雍容。取法五代、宋人的传统,细线勾勒衣纹,面部以传统“三白”罩粉晕染,色彩明丽,是明代人物画的代表作。

唐伯虎一生好酒,常常用自己手绘的扇子换酒钱。一次,他在西湖边的一家酒肆喝酒,结账时才发现囊中空空。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富商,唐伯虎便想将扇子卖给他换酒钱。富商拿起唐伯虎的扇子,看到上面没有题款,便鄙夷地说:“画得乱七八糟,分明是无名小辈所作,分文不值!”偏巧一位书生经过,看到扇子拍案叫绝,又见唐伯虎风度不凡,便恭敬地问:“阁下莫非就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座的酒客听见后无不惊喜万分,纷纷出高价要购买唐伯虎的扇子。那位富商也连连赔礼道歉,要以千金换一扇。最终,唐伯虎仅让书生付了酒钱,便把扇子送给他了。

唐伯虎的诗独具风格,常常以俗语、白话入诗,通俗有趣。有一次,众多秀才向唐伯虎求诗,唐伯虎不紧不慢地喝下一杯酒,写了“一上”两个字,又喝了一杯,添上“又一上”三个字。秀才们纷纷嘲笑地说:“这也叫诗吗?”唐伯虎不动声色,提笔挥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写完就掷笔出门。秀才们目瞪口呆,心服口服。讲述唐伯虎才情的趣闻很多,大都出自野史和小说。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所作的《唐解元一笑姻缘》风靡一时,使唐伯虎风流倜傥的才子形象家喻户晓。后来,人们在这部小说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更多生动传奇的故事,例如唐伯虎点秋香等。一朝失意:科场舞弊案实上,唐伯虎虽确有才名,但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乎其神。《明史》对唐伯虎的生平记载仅200余字,其余正史对唐伯虎事的才华也只是笼统评价,所谓“江南第一才子”的很多故事是无从考证的。至于民间传说唐伯虎经常出入青楼、有九个老婆等逸闻更是子虚乌有。

真实的唐伯虎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母对其期望很高。因而,他从小就苦读“四书”、“五经”、史书典籍,没过上几天逍遥生活。16岁时,他考秀才高中第一名,在苏州城名噪一时。19岁时,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9岁时,他在乡试中考中解元,可谓人生得意。然而,仕途的重大挫折也随之而来。

据《明史》记载,唐伯虎参加乡试时,文章写得异常精彩,当时的主考官梁储大加赞赏。回朝后,梁储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给礼部侍郎、学士程敏政过目。程敏政读完后也连连称奇。不久,朝廷举行会试,担任主考官的正是程敏政。唐伯虎与江阴富商的公子徐经一同赴京赶考,两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府上拜会。然而,徐经心术不正,趁机贿赂程敏政府上的家僮,骗来了会试的考卷。偏巧,那一年会试的题目出得极为冷僻,考生们大多答不上来,唯有唐伯虎与徐经的卷子答得入情入理、文采飞扬。据说,程敏政拿到这两份出色的答卷时,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这必是唐寅与徐经的。”此话被旁人听见,埋下了祸根。后来,有人告发考题泄露一案,皇帝听后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大狱。徐经在狱中被严刑拷打,终于支撑不住,供出买通家僮泄题一事,并招认:“得到考题后也拿给唐伯虎看了。”后来,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此前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诏“平反”,释放程敏政和唐伯虎,并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个小官。唐伯虎引以为耻,没有上任。◆墨梅图唐伯虎的这幅《墨梅图》,主干虬曲劲挺;枝干或斜刺而出,或扶摇而上,苍劲挺秀;梅花疏而有致,错落自然。整幅作品,秀逸疏简,意趣清丽劲爽,显示了画家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唐伯虎的妻子徐氏本指望唐伯虎飞黄腾达、声名显赫,一听说他丢了官位,便心灰意冷,与唐伯虎大吵大闹一场离他而去了。科场舞弊案不仅断绝了唐伯虎的功名之路,还使他妻离家散,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半生癫狂 清闲度日治十三年(1500),刚出狱不久的唐伯虎对仕途彻底失望,决定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情于游历山川、吟诗作画。他乘船离开苏弘州,来到镇江、扬州,然后又顺长江而上到达芜湖、九江,游览了庐山等风景名胜。然后,他到黄州观看了赤壁之战的遗址,又去湖南游览了岳阳楼、洞庭湖等地,此后还辗转到过福建、浙江、安徽等地。这次周游名山大川,共花费了九个月的时间。唐寅将各地美景收入眼中,为他的后半生作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正德九年(1514),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以重金延请唐伯虎到南昌为其效力。宁王的慧眼识才唤起了唐伯虎心中仅有的一点政治理想。思虑再三之后,唐伯虎决定接受邀请。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宁王请他的用意并不在于他的才华,而是在为谋反篡位招兵买马。陷入了政治旋涡的唐伯虎十分苦闷,无奈之下,他只好装疯卖傻,躲避杀身之祸。后来,宁王见他举止疯癫,便放他回到故里。

再次回到苏州后,唐伯虎没有谋生之路,只好靠售卖字画为生。凭借才子之名,唐伯虎的字画大多能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也就存下了一些积蓄。36岁时,唐伯虎用这些积蓄,在苏州城北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了一座桃花坞。桃花坞其实只有几间茅屋,却景色宜人,幽静清雅。唐伯虎为其取名为“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唐伯虎有名的《桃花庵歌》就作于此:“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还常常邀请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来桃花庵小叙,对酒当歌,吟诗作赋。那段生活虽清贫却也洒脱,是唐伯虎后半生过得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据野史记载,唐伯虎后半生曾经遇到一位红颜知己,名叫沈九娘。沈九娘在唐伯虎穷困潦倒的时候出现,陪他共同患难,一度让唐伯虎萌生了续弦的念头。然而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死,令唐伯虎悲痛不已。后来,人们依据沈九娘的名字,竟杜撰出唐伯虎有九房妻妾,这纯属无稽之谈了。无人来买扇头诗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唐伯虎晚年的这首诗用凄凉的笔调描绘出他穷困潦倒十的生活。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经常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他常说,自己虽无李白之才,却能深切体味李白醉酒的乐趣。酗酒使唐伯虎的身体越发多病,又因病无法常常作画,生活越来越拮据,只能靠向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借钱过活。

晚年的唐伯虎没有了凌云壮志,没有了感情寄托,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悲情的人生际遇使他的思想日渐消沉,陷入了人生价值的空无。于是他开始笃信佛教,希望从禅学中找到精神的归宿,并从中参悟了不少人生道理。例如,他曾写过一首《七十辞》,“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词句简洁而平白,却道出了他一生的苦闷遭遇以及他悟出的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道理。

明嘉靖二年(1523)秋天,唐伯虎与几位友人一同去东山游玩,看到苏东坡的一首词中写道“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不禁感慨万分,心生悲凉。回家后,他的身体状况更加不好,不久就卧床不起。唐伯虎料想自己时日无多,便写下了一首绝命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几天后,54岁的唐伯虎就在孤独与忧郁中死去了。◆事茗图《事茗图》是唐伯虎描绘友人山居生活的画作。图中景物开阔,意境清幽,表现了文人隐士的生活情趣。画面结构严谨,人物、山水用笔工细,树木画风清劲秀雅,代表了唐伯虎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伯虎死后,他的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为他凑钱简单料理了后事,将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祝允明为唐伯虎撰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这成为后人了解这位悲情才子的主要史料之一。

因为半生穷困,唐伯虎的字画、诗文几乎都卖掉了,散失在四面八方。到了明万历年间,有两位常熟书商因仰慕唐伯虎的才名,千方百计地搜寻他的作品,终于使唐伯虎的诗画得以流传。而他的诗文逸事也在此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完善,被收录在《明诗纪事》及《海虞古今文苑》中。《明史》评价唐伯虎说:“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的确,在后人流传唐伯虎的风流倜傥之时,是否了解到风流倜傥的背后,隐藏了一代才子怎样的悲情际遇,怎样的人生无奈……

俊逸才子大贪官——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说起和珅,人们往往离不开几个关键词——大贪官、马屁精、矮胖子、无能……然而,真实的和珅却是面目清秀、颇具才能的清第一大权臣。优越的天资与败坏的官德奇妙地结合在他的身上,乾隆帝的宠爱与嘉庆帝的赐死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饱读诗书 才貌双全视剧中的和珅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稽角色,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非如此庸碌不堪。恰恰相反,他倒是一电位才貌俱佳、学识出众的“才子”。和珅最初的发迹正是与他出色的个人资质紧密相关。

和珅原名和善保,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官宦之家,10岁时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显示出过人的天资。读书期间,他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努力,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18岁那年,他与官阶正二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英廉的孙女结婚。20岁时,和珅承袭了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位。22岁时,和珅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所谓“粘杆处侍卫”,就是负责皇帝巡狩时扶车撑伞的差使,和珅也因此有了与皇帝亲密接触的机会。

相传一次巡狩时,乾隆帝审阅边境要犯逃脱的奏报,随口诵了一句《论语》中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老虎和犀牛从笼中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是谁的过错呢?孔子借此来指斥管理者的过失。)乾隆帝身边的侍从大多没读过书,听后面面相觑,不知何意。而饱读诗书的和珅在旁听得分明,当即应声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乾隆帝对身边侍卫有如此学识感到非常惊奇,又见和珅长得眉清目秀,身材颀长,仪度俊雅,声音洪亮,是个标准的美男子,不禁赞赏有加。

从此之后,和珅凭借出众的资质和皇帝的赏识青云直上,历经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正蓝旗满洲都统等职,随后任领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总裁官、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担任户、兵、吏部三部尚书等显赫之职。除此之外,和珅还成为了乾隆帝的亲家翁,乾隆帝将自己最宠爱的十公主赐婚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和珅可谓“凭才而起”,之后“乘宠登天”。◆金嵌珠“金瓯永固”杯高12.5厘米,口径为8厘米,由500克黄金及36颗珍珠宝石精制而成,为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的专用酒器。万千宠信为哪般黄腾达之后的和珅“集万千宠信于一身”,其官阶之高、官位之多、掌权之广、权力之大,清代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位。因此,飞他又被称为“清朝第一大权臣”。

乾隆帝为何如此宠信和珅呢?当然,首先是因为他有才能。举个例子:清朝史馆编修的和珅原始档案《和珅列传》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31岁的和珅被派遣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的贪污案。类似的案件通常由于缺乏证据而很难处理。但和珅很精明,他首先拘审了李侍尧的管家,取得了贪污的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前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了断此案,令乾隆帝大加赞赏。另外,乾隆朝《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还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而且还掌握鲜为人知的西藏秘咒,这种才能在当时的朝廷官员中是极为少见的。◆乾隆帝手迹《清明》

当然,才能并不是和珅做官“登峰造极”的决定性因素,他得宠的关键还是在于擅长揣摩圣意,迎合乾隆帝的心思。和珅发迹之时,乾隆帝已步入老年。此时的乾隆帝已是志得意满,自诩为一代圣君了,他最喜欢的就是身边有人迎合他的自满心理。和珅恰恰摸透了这道心思,做了乾隆帝“为君父解忧,舍汝其谁”的知心红人。

乾隆帝晚年生活奢靡无度。为了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他计划举行万寿大典和千叟宴,但这需要大把的银子。当时,国库已经濒临枯竭,无处筹款,满朝大臣要么无计可施,要么力图节省,使乾隆帝大为扫兴。而和珅却坚决支持乾隆帝的想法,想出很多“邪门歪道”的主意为皇帝敛财。在任命为大寿庆典的筹办总管后,和珅想出主意,让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大量的银子来祝寿。如此一来,和珅很快就筹足了大寿庆典所需的费用,讨得了乾隆帝的欢心。

除此之外,和珅还很能投乾隆帝之所好。乾隆帝一生喜爱诗文和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他,在这些方面下苦功夫,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常与乾隆帝对诗,所作中有不少佳篇;他还经常临摹乾隆帝的书法,以至后来他的字竟酷似乾隆帝的笔迹。乾隆帝自然也很喜欢,于是在晚年干脆把一些题匾交由和珅代笔了。

尤其到了晚年,乾隆帝很多事情已经再也离不开和珅。老到口齿不清的乾隆帝,只需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和珅就能明白他的意思,并马上办好。而“吃透”了皇帝的和珅中堂,又怎能不呼风唤雨呢?大贪官的敛财门道珅的才能和攻心之道,并不能掩盖他的贪官本质。和珅是“历史上的一大贪官”,这十有八九是名副其实的。他聚敛财富的和主要方式是任用官员索取贿银。内到九卿,外到督抚司道,不向和珅行贿,是很难有官做的,于是出现了“政以贿成”的祸国殃民的严重局面。他敛财的第二种方式就是贪污,他利用职务之便,私吞各地进贡的银两和宝物,甚至皇宫里的宝物,他也敢私运出宫,据为己有。另外,和珅还经营着各种产业。他凭借自己的精明,通过买卖土地、古玩,收取租费,甚至经营瓦厂等方式,聚敛了大笔财富。

为了敛财,和珅还创立了一种叫“议罪银”的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议罪银”少则数千两,多则几十万两。这种破坏纲纪国法的制度很快就让乾隆帝和他自己的腰包变得满满当当,但这却严重腐蚀了清朝的官僚队伍。许多督抚大员都受到过这种敲诈,而他们花钱买平安的途径就是把这笔钱层层摊派下去,最后全变成了对老百姓的盘剥。

和珅到底聚敛了多少财产?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中记载,嘉庆四年(1799)查抄和珅财产时,已发现的家资有:“地亩8000余顷,房屋3000余间,当铺75座,银号42座,古玩铺15座,紫檀铁梨库6间,绸缎库4间,玉器库2间,瓷器库2间,洋货库2间,皮张库2间……赤金元宝100个(每个重1000两),白银元宝100个(每个重1000两),赤金580万两……金碗碟32桌(共4288件),银碗碟32桌(共4288件),金镶玉的筷子200副,水晶杯120个,碧玉茶碗99个,赤金脸盆43个,赤金痰盂220个……大红宝石280块,小红宝石383块,各色玉如意4126支,大东珠60余颗(每颗重2两),珍珠手串236串(每串18颗),宝石素珠1010盘,大金罗汉18尊,金玉朱翠各色首饰2.8万余件……”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一生蒙受乾隆帝宠爱的和珅,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没能讨得继任者嘉庆帝的欢心。嘉庆帝即位之前,一直与纪晓岚、刘墉等人走得较近,而对和珅这样的官员极为厌恶。嘉庆元年(1796)乾隆帝把皇位传给了嘉庆帝。和珅曾试图以惯用的奉承手法讨好嘉庆帝,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审时度势的和珅于是想方设法地劝阻乾隆帝让位,硬是哄着乾隆帝做了三年太上皇,巴不得他活到一万岁。然而,嘉庆四年(1799),89岁的乾隆帝辞世。几天后,和珅就被抄家问罪,赐白绫自尽。和珅多年来积累的财富被嘉庆帝查抄一空,全部归入国库,一下子使国库充盈起来。这就是民谚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有人做过估算,查抄的和珅资产总共估值约白银11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约15年的国库收入。据说,和珅的故宅恭王府中,至今仍有未被发掘的财宝。

尽管生前尽享尊贵荣华,和珅仍免不了因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而不得善终。乾隆帝死后几天,和珅即被嘉庆帝以“二十大罪状”赐死,背负上千古骂名。◆恭王府内景恭王府位于北京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府邸建筑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尽显奢华。

英雄莫问出处——“海霹雳”施琅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一生可谓传奇。在影视剧《施琅大将军》中,他被塑造成一位文武兼备、广受赞誉的大英雄。然而,施琅的历史定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他是“平台英雄”,还是“反复小人”?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真实的“施琅大将军”。“海霹雳”率军平台福建晋江的施琅纪念馆中,有一副对联非常引人注目。上联是“平台千古,复台千古”,下联是“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在副对联提到的“郑氏”,就是从荷兰人手里夺回宝岛台湾的“平台英雄”——郑成功;而这里的“施氏”,指的就是为清朝立下平台伟业的大将军施琅。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清朝初年著名将领,曾历任清军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等要职,深得康熙帝的信任。施琅擅长治军,尤其精通海战,所辖部队以作战迅速、勇猛、果断著称,故人送“海霹雳”的响亮绰号。施琅一生最为辉煌的事迹即是率领清军平台。因此在民间,他得到了足以与郑成功相提并论的殊荣。◆赤嵌楼由荷兰殖民者于1650年兴建,位于今台湾台南市。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此为承天府署。赤嵌楼下陈列的几座大石碑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立。

清军入关后,残存的明军势力继续进行抵抗。明朝旧将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便把那里作为了抗清的最后根据地。清军几次出兵攻台,都失利而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以福建水师提督的身份上疏皇帝,陈述战备已足,可以攻台,并向康熙帝显示了必胜的信心。心怀统一宏愿的康熙帝欣然应允了施琅的请战令。于是,施琅率领了两万精兵和三百艘战船出海,踏上了完成统一大业的征程。

当时郑成功及儿子郑经已死,台湾的统治者是郑成功的孙子郑克,政权则由权臣冯锡范把持。台湾军队长期割据海岛,海军实力很强。施琅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首先攻克了花屿、猫屿、草屿等岛礁,并利用南风将战船驶入了八罩湾。施琅的对手——台湾守将刘国轩将自己的部队撤到澎湖,并沿着海岸筑起矮墙,安装了火炮,设环岛20里的范围为堡垒抵抗清军。施琅机智地派遣快船游击敌人,敌军见状包围而来。施琅果断地率领大船出击,突入敌阵,与敌军展开决战。

战斗中,施琅被箭射中了眼部,鲜血浸透了包扎的手帕,但他仍奋勇督战,指挥若定。清军在他的指挥下连续攻克了虎井、桶盘两个岛屿,但战况依然焦灼。见此情景,施琅命令部下将百余艘战船分东西两个方向进攻,以此分散敌人的兵力;自己则率领56艘战船在前,又命80艘战船为后援,径直冲入敌阵。在施琅重伤不退的激励下,清军将士舍生忘死,奋勇争先,最终历经10小时的战斗,击毁敌船百余艘,取得了澎湖海战的胜利。

澎湖决战的意义是决定性的。败退的台湾守军再无实力抵抗,绝望的郑克决定投降,并派遣使者协商投降事宜。同年八月,施琅率战船登陆台湾岛。郑克率众出降,呈上象征统治权的延平王金印。捷报快马加鞭地传到京城时,正逢中秋佳节。康熙帝为这双重团圆的盛世时刻兴奋不已,亲自赋诗表彰施琅的功勋,授予他靖海将军之职,并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还赏赐给他御用的衣物。施琅上疏推辞,康熙帝不但不准,又另赐给他花翎(插在官帽上,是对清朝官员极为荣耀的恩赏),以示恩宠。◆南普陀寺福建厦门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寺初建于唐,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靖海侯施琅重建。

至此,施琅走到了其仕途的巅峰,他的名字也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几番反复惹争议个人的能力到成就的功业,施琅丝毫不愧于世人的赞誉。他真正惹人争议的,是在明、清两军中几度反复的人生经历。从

施琅生于明朝末年,早年是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的部下。他凭借自身的能力,很快就得到了郑芝龙的重用,被任命为部队的左冲锋,也因此与郑成功结识。后来清兵南下,势如破竹,郑芝龙临阵降敌,施琅也随之投降了清军。

清军令郑芝龙说降儿子郑成功。但郑成功耻于父亲的行径,与父亲决裂,率兵继续抗清。郑成功看重施琅统兵打仗的才能,不断地游说施琅,邀请他共同加入抗清义军。施琅在几番考虑后,决定离开清军,再次回到了郑成功的抗清部队中。此后,施琅协助郑成功接连攻下漳浦、云霄镇等处,搅得清朝海防不得安宁,而他也因屡立战功,名气越来越大。

施琅性格直爽,敢怒敢言;郑成功也是一人的能力到成就的功业,施琅丝毫不愧于世人的赞誉。他真正惹人争议的,是在直脾气,而且性格暴躁。因此,两人之间难免出现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此时的施琅因“大功不赏”对郑成功已心怀不满,而郑成功也因施琅的骄横跋扈对其日渐疏远。据施琅自己撰写的《靖海纪事》记载:曾有一名叫曾德的属下因触怒施琅而逃到了郑成功的府内。“好斗”的郑成功不但不将曾德遣返,反而格外宠信他。施琅对此极为愤怒,派人到郑成功府上捉回了曾德,并不顾郑成功的阻拦将其斩首以泄愤。

郑成功将这一事件与施琅要谋反的猜测联想到一起,一怒之下命人包围了施琅的住宅,拘捕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施琅被捕后,被关押在一艘船上。施琅原来的一些部下和亲信同情他,便秘密将其释放。出逃后的施琅辗转回到大陆,投靠郑成功的叔父郑芝豹,并请求郑芝豹出面为两人调解。可不依不饶的郑成功并不买账,竟秘密派杀手刺杀施琅,一定要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施琅因有人报信而幸免于难,但计划失败的郑成功更加恼羞成怒,竟然下令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处死了。施琅至此与郑成功结下血海深仇,走投无路又一心报仇的他,被迫于顺治八年(1651)再次投降了清朝。

施琅三度改易门庭,两次在明朝军队效力,又两次投降清军,这样的经历难免惹来后人的非议。与同时代的史可法等人对比,道德上显然有些立不住脚。然而,就此否定施琅的功绩未免有失偏颇,因为施琅不仅有平台之功,更建立了保台护岛的千古功勋。保台护岛千古名秋之夜,当平台捷报送达到康熙帝面前的时候,康熙帝脑海中对台湾未来的打算,并不是后来在历史中呈现的样子。在康熙中帝看来,台湾不过是个弹丸之地,除了统一的名义以外,台湾的收复对于国家并没有什么实际利益。满朝文武也大都这样认为,他们甚至建议,应将台湾岛上所有的居民迁往内地,而将台湾作为空岛废弃掉。如果这一设想实施,今天的台湾恐怕早已不复存在。而在此刻力挽狂澜的,正是对台湾的地位和意义有着深刻理解的施琅将军。

施琅在收复台湾后不久,就上了一道《陈台湾弃留利害疏》,向康熙帝阐明了台湾的重要性。他深刻地分析了台湾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并且建议康熙帝大力鼓励台湾的经济发展,轻徭薄赋,以此得到一个稳定繁荣的台湾岛。同时,他还力劝康熙帝废止实行多年的“迁界禁海”令,还地于民,让海峡两岸人民安居乐业,恢复遭到战事破坏的经济。后来,康熙帝采纳了施琅的建议,免除了千万百姓迁徙之苦,为日后海峡两岸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南怀仁铸的“威远将军”铜炮

由此可以说,施琅不仅有“复”台之功,更有“护”台之功,可谓功在千秋。性格暴躁的郑成功◎传统认识里对郑成功的形象是一种“英雄盖世”式的描画,那么真实的郑成功又有哪些我们不了解的侧面呢?郑成功是一位“中日混血儿”。郑成功的母亲称为田川氏(译为翁氏),是其父郑芝龙在日本做生意时认识并迎娶的。郑成功出生在日本长崎县,本名郑森。郑成功少年时英武不凡,刚毅果决,但成长的经历(海盗家庭出身)和后来父母的遭遇(父亲降清,母亲自杀)却让他形成了暴躁的性格。正是因为一时暴躁,他才痛失得力臂膀施琅,并为自己的后代树立了一个不共戴天的劲敌。此外,他还多次因小事杀死部属甚至亲族。《清史稿》对郑成功这点的评价是“用法严峻,果于诛杀”。

从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真实的“刘罗锅”

在荧屏上,“宰相刘罗锅”是一个刚正廉明、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还常常让乾隆帝身边的“红人”和中堂丢人现眼。在百姓眼中,“刘罗锅”可谓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连他的“罗锅”也显得十分可爱。然而,真实的“刘罗锅”却不完全如此……刘墉不是罗锅罗锅”是人们对清代名官刘墉的惯称。相传,刘墉本人是个驼背(俗称罗锅),朝野皆知,连乾隆帝与和也常常以此取笑他。刘关于刘墉的“罗锅”,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传说刘墉参加科举考试的殿试时,乾隆帝亲自主考。乾隆帝看到刘墉是个罗锅,便戏弄他说:“你能以罗锅为题作诗一首吗?”刘墉随即吟诗一首:“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乾隆帝听后,又是惊叹,又是惭愧,当场就将刘墉点为状元。

又有传说称,刘墉入朝为官后,上朝叩拜的姿势非常奇特,引来满朝文武的捧腹大笑。乾隆帝看到刘墉本来就驼背,又叩拜得很滑稽,便说:“刘爱卿,你这么一拜,不就成了罗锅了吗?”刘墉立即磕头高呼:“谢主隆恩!”乾隆帝与大臣们都感到不解,忙问刘墉为何谢恩。刘墉笑着说:“按大清律,皇帝赐予臣子封号,封一个字,每年可加俸禄万两。如今皇上封了刘墉‘罗锅’两个字,臣每年便可以多拿俸禄两万两,这真是皇恩浩荡啊!”乾隆帝听后哭笑不得。

有关“罗锅”的传说固然有趣,却多为误传。尽管史料上没有关于刘墉仪表堂堂的记载,但他至少也是身体端正,绝不会是驼背。

据考证,清代选拔官吏有全面而严格的标准,概括起来有四个字——“身、言、书、判”。所谓“身”,便是相貌端正、体格健壮;所谓“言”,是指口齿伶俐、表达清晰;所谓“书”,是指字体工整、笔法清秀;所谓“判”,是指断事精准、思维敏捷。刘墉作为清朝官员,定然要通过这四项审核。四项之中,“身”是第一位的。倘若刘墉是个“罗锅”,不仅难立官威,而且有损大清国体,那么即便他出身再高,也不可能入朝为官。◆新编京剧《宰相刘罗锅》剧照

那么,“刘罗锅”的误传从何而来呢?一般认为是源于嘉庆帝对刘墉的称谓。一种说法是,嘉庆帝即位后,刘墉已年过八旬,难免有些弓腰驼背。嘉庆帝常常以“刘驼子”称之,这一称谓逐渐传播开来,民间就误以为刘墉天生就是驼背了。另一种说法是,刘墉身为嘉庆帝的老师,深受敬重,被尊称为“刘阁老”。由于“阁”与“锅”读音相近,“阁老”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就变成了“锅腰”,刘墉也就成为了“刘锅腰”。“锅腰”在京城方言里称为“罗锅”,于是“刘罗锅”的叫法便流传开来了。出身名门的饱学之士间传说大多将刘墉说成是出身平凡的学子,有的影视作品甚至说刘墉家境贫寒。但事实恰恰相反,刘墉出身于清代著名的官民宦世家,祖孙三代均官居高位,其门第之高,在清代很少有几人可与之相比。乾隆帝曾特赐刘墉御制诗:“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家声勉永继,莫负奖期深。”意思是刘墉出身名门望族,为官应有所建树、不辱门楣。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生于山东诸城(今属山东高密市)。他的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的进士,祖父刘棨是康熙年间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前期极受重用的诤臣,是以汉人身份出任首席军机大臣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堪与后来的和相提并论。自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至刘墉的侄孙刘喜海,刘氏家族共出了35位举人、11位进士和2位大学士。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刘墉自幼便饱读经书、博闻强识。然而奇怪的是,刘墉在30岁之前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直到33岁时,刘墉才因出身名门,直接参加了在京举行的会试和殿试,被钦点为二甲第二。据说,由于刘墉才华出众,乾隆帝举行殿试时曾欲将他点为状元,后来因其父刘统勋极力反对才作罢。

中进士后,刘墉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后授翰林编修,不久升为翰林侍讲。此后,刘墉多次担任科举乡试、会试正考官,三次兼署国子监,曾先后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三通馆、会典馆总裁。《清史稿》评价刘墉的才能为“外娴政术,内通掌故,博通经史,长于古文考辨”。

刘墉不仅学识出众,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集历代名家之所长,自成一派,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刘墉的书法体丰骨劲,笔法浑厚,尤其擅长小楷。后人称赞刘墉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骨。百姓心中的“刘青天”墉的官场生涯,前期主要是在各地做地方官。这段时期,他刚正不阿,为民除暴,革除了科场、官场的不少弊端,一度被百刘姓称为“刘青天”。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讲述了刘墉将“贡院”两字巧妙地遮上一半,改为“卖完”,以讽喻当时贡生、监生的考风混乱。此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刘墉任广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时,曾针对当时科场风气不正、官犯勾结的状况,雷厉风行地进行了惩治,被乾隆帝称赞为“知政体”。正因刘墉作风严正,很多想蒙混作弊的考生一听说刘墉监考,都吓得不敢进场。◆刘墉书法刘墉书苏轼诗《赠李邦直探梅》,水墨金笺,后钤刘墉印信:石庵。

乾隆四十五年(1780),刘墉出任湖南巡抚。当时,湖南受灾严重,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偷盗案件频发。刘墉到任之后,多次微服私访,查明了灾情和案件实况。他一连撤了两名知县和一名知州,令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同时开仓赈粮,接济灾民,使百姓暂度难关。他还下令加固城垣,修建仓储,并鼓励民间开采峒硝。不久,湖南就恢复了社会安定、民生丰足的局面。当地百姓对刘墉感恩戴德,称他是“包公再世”。

关于刘墉的刚正廉洁,最为人称颂的史实是查办山东巡抚国泰一案。乾隆四十六年(1781),刘墉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参奏山东巡抚国泰横征暴敛、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罪名,引起朝野震动。因为国泰是皇妃的伯父、和的心腹,党羽众多,势力庞大,朝中官员大多忌惮他。乾隆帝立即派和、刘墉及钱沣一同前往山东调查此案。和有意袒护国泰,在查案之前还暗中给国泰通风报信,给刘墉的调查制造了不少麻烦。刘墉到达山东后,化装成一个道人,暗自查访,结果发现国泰罪行累累、证据确凿。例如,国泰将山东受灾情况谎报为丰收,邀功请赏;以向皇帝纳贡的名义搜刮民财,致使几十个州、县府库亏空;为掩盖自身罪行,他还杀害了为民请命的九位进士、举人等。此时,皇妃已经在为国泰说情,与和亲近的众多官员也开始为国泰游说。刘墉顶着压力,向朝廷历数国泰的种种罪行,并摆出自己查获的铁证。最终,国泰认罪伏法,涉案的30多位官员被一一处置。国泰一案轰动一时,在百姓中广为传颂。圆滑世故 棱角渐无结国泰案后,刘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不久又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但调任京官之后,刘墉似乎了变了一个人,开始奉行圆滑世故、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渐渐失去了早年间的锐气。◆北京国子监辟雍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由刘墉设计,和督造的。

在民间故事和影视作品中,刘墉总是有勇有谋地对付和,打击和的嚣张气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力量对比来看,在两人同朝为官的20余年中,和始终是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权力场上呼风唤雨的重臣,而刘墉的官位、势力与和不可同日而语。从主观愿望来看,刘墉为官后期不再是棱角分明、刚直不阿的处世风格,而是变得圆滑世故、乐于取悦。据史料记载,刘墉调入京城后,看到和位高权重,其党羽遍布朝野,便对和及其亲信虚与委蛇。

另据嘉庆元年的圣谕,乾隆帝曾经向刘墉询问一位名叫戴世仪的官员才能如何,刘墉模棱两可地说:“还可以吧。”事实上,戴世仪能力平庸,连乾隆帝都心知肚明。乾隆帝因此斥责刘墉对于选拔人才完全不留心,令他“扪心内省,益加愧励”。由此看来,刘墉为官后期做起了“老好人”,不愿再得罪官场同僚。糊涂为官“小错不断”隆五十二年(1787)之后,刘墉为官便“小错不断”。一次,乾隆帝与刘墉谈及嵇璜、曹文埴的为官情况。后来刘墉却不小乾心把谈话内容泄露了,引得乾隆帝不悦。不久,刘墉受命主持祭拜文庙,因没有行规定的“一揖之礼”而遭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参劾。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天,刘墉兼署国子监期间发生了乡试考生舞弊事件,刘墉因此被弹劾并受到处分。但仅仅半年后,刘墉又犯了一个小错,这次终于触怒了乾隆帝。

乾隆五十四年(1789)二月底至三月初,京城连天阴雨,上书房教皇子读书的师傅们一连好几天没有开课,当时任上书房总师傅的正是刘墉。乾隆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对刘墉大加申饬,并降了他的官职。在降官的圣谕中,乾隆帝毫不留情地指出刘墉接连失职,过失甚大,实难宽恕。四年后,刘墉充任会试主考官,因安排草率,阅卷不细,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试卷。乾隆帝得知后,再次对刘墉进行了严厉斥责。

因为这一系列的错误,刘墉错失了被授予大学士的机会。嘉庆元年(1796),已为太上皇的乾隆帝增补比刘墉资历浅的董诰为大学士,并批评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一年后,刘墉才被授为体仁阁大学士,但圣谕中仍称刘墉“行走颇懒”、“兹以无人,擢升此任”。

事实上,刘墉最高的官位仅是“体仁阁大学士”,他从未进过军机处,也就没有涉足清代政治权力的核心。因此,后世称刘墉为宰相,多半是不合适的。

刘墉为官的前期与后期,执政能力判若两人,不禁令人感到费解。仔细看来,刘墉所犯的错误,多因大意失察而成,而且一犯再犯,实在不像一位饱学之士作为。巧的是,刘墉犯的错误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赔不上身家性命,却总能招惹乾隆帝的训斥。

由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由慎思明察到糊里糊涂,这均是出于同一个原因,那便是那些平庸糊涂、不功高盖主的官员更得乾隆帝喜爱。刘墉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宁愿表现得有些小糊涂,也要顺应官场规则以求自保。

嘉庆九年(1804)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他虽一生清廉,但没有做到不失刚正,因此,嘉庆帝赐谥号“文清”,而非“文正”。

第二章 拨开重重迷雾

李广难封——一代名将的悲剧人生

在浩瀚的历史画卷中,英雄是浓墨重彩的笔迹。而在这浓墨重彩之中,总有几笔深深的忧郁,勾勒出那些悲情英雄的身影。太史公司马迁为后世刻画了一位戎马一生却未得封侯的李广将军,令多少人扼腕叹息却又因惑不已——李广为何难封?真实的李广与《史记》中记载的形象完全相符吗?英勇善射“飞将军”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飞将”指的就是汉“秦代名将李广。李广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其先祖是曾经率军大胜燕国太子丹的秦朝将军李信。由于祖传一套好弓法,李广自幼苦练射箭,成为百发百中的高手。相传他的坐骑是“千里雪”,兵器为“梨花枪”,打起仗来英勇无比,从不畏惧。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李广参军,抗击犯边的匈奴。凭借一手好箭法,他射杀了众多敌人,被升为中郎,成为皇帝的骑士侍卫。汉景帝年间,李广被擢升为陇西都尉,后来又历任骑郎将、骁骑都尉、未央卫尉、郡太守等职。李广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都做过郡太守,常常与匈奴打硬仗。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的射艺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射杀敌人一定要在数十步之内发箭,为的是保证每发必中,所以常常箭一离弦,敌人就倒地而亡。他还特别善于射杀猛兽。李广在据守右北平时,曾经因一时不慎被猛虎扑伤,然而他竟翻身而起,带伤射杀了这只猛虎。还有一天夜里,李广出猎,远远看到林中似有一只老虎出没,便弯弓搭箭,朝那老虎头上射去。天亮后才发现,他射中的只是草丛里的一块卧石,但令将士们惊奇的是,李广射出的箭不仅准确地射中了石头,而且力量极大,箭头已深深地射进了石棱中。这个故事就是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中“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由来。◆雁门关位于恒山山脉的雁门关是汉代的著名关口。“飞将军”李广曾从这里出兵进攻匈奴。◆李广骑射图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李广出兵雁门关,不幸被大批匈奴军队包围,虽然奋勇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匈奴人素来仰慕李广的威名,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生擒回去。当时,李广身负重伤,被捆在网袋里,夹在两马之间。他观察到旁边有个匈奴少年手执弓箭,骑着一匹好马,便急中生智,趁匈奴士兵不备,突然飞身跳上那匹马,抢过匈奴少年的弓箭,边骑边射,终于突出重围。数百名匈奴士兵紧紧追赶,最后还是让李广逃脱了。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飞将军”的称号。

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其英勇善战令匈奴闻之丧胆。身先士卒 爱兵如子十年来,李广征战戍边,与士兵同甘共苦、同进同退。在危急关头,他敢于挺身而出,以超凡的勇气稳定军心;在困难时候,数他总是记挂士兵的冷暖饥饱。因此,士兵们都愿意追随他,边境百姓也很拥戴他。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李广与博望侯张骞共同率兵出征匈奴。行进途中,李广率部突然被匈奴四万骑兵包围,士兵们都很慌乱。这时,李广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带领几十名骑兵前去打探敌情。李敢回来后对军中士兵说:“匈奴兵很好对付。”从而稳定了军心。后来,匈奴向李广部队发起了猛攻,李广所率士兵死伤过半,箭也快用光了。士兵们都吓得大惊失色,只有李广神色自如。他下令所有士兵把弓拉开,震慑敌人,自己则手执弓箭连续射杀了许多匈奴兵将。李广的威猛吓退了不少匈奴兵,部下将士自此也更加敬佩他。

李广做将军时,每逢有赏赐,大多分给部下,因而他虽为官四十多年,却没有积攒下多少家产。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如果士兵们不能都喝上水,李广便同忍干渴;如果士兵们不能都吃上饭,李广便不尝饭食。因为爱兵如子,李广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西汉彩绘神人纹龟盾长32厘米,宽20.1厘米,木胎,斫制,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墓出土。整器作龟腹甲状,背面有盾把手。龟盾正面上部绘一个人首、人身、鸟足的神人,身穿豹斑纹的衣裤,作奔走状。其下绘一鸟首、兽身的神兽,也作奔走状。

直到死前不久,李广率军最后一次出征匈奴,但部队迁徙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后来才跟大将军卫青所率部队会合。卫青问及李广部队迷路的情况时,李广不愿回答。卫青便派人传唤李广的部下前来回话。这时,李广站出来说:“这些校尉是没有罪的,是我自己迷路了。我自会具表实情。”由此可见,他是敢于为自己的部下承担责任的将领。未得封侯的悲剧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一生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这就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由来。李广也因此成为了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的代表。

一生未得封侯是什么概念呢?为什么未得封侯就是人生不如意呢?我们可以将李广与其身边的人相比较。李广的堂弟李蔡与其同朝为官,其人品、才能都不及李广,名声更与李广相去甚远,然而却被封为乐安侯,官至丞相,官名、爵位都在李广之上。连李广的儿子李敢都因跟随霍去病出征匈奴“夺左贤王旗,斩首多”而封为关内侯,甚至李广的不少部下也凭借军功封侯。而李广征战一生,勇猛无双,还是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的元老,却一直没有封侯。

据记载,李广一生有几次可能封侯的机会,但都因各种原因错过了。

李广任骁骑都尉时,曾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兵讨伐吴楚七国之乱的叛军。在那场战役中,李广夺取了叛军的帅旗,名声大震。回朝后,李广本应论功封赏,但由于他私自收受梁王刘武授予他的将军印,而被汉景帝取消了封赏。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李广出兵雁门关,中匈奴埋伏而被俘。其后他虽奋力逃脱,收集残部返回京师,但因部队伤亡太大,自己又被活捉,按律当判斩首,后来汉武帝开恩将其贬为平民。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李广再次被任命为后将军,出兵抗击匈奴。当时,很多统兵将领都立下了战功而被封侯,李广却再次无功而返。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李广与张骞一同出兵匈奴。李广的部队被匈奴兵围困,与匈奴兵激战之后,死伤惨重。这时张骞的救兵才赶到,协助他击退了匈奴部队。此次出击,李广所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张骞责任最大,获罪贬为平民;李广被判功过相抵,也没有得到封赏。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李广在多次请命出征之后,终于被汉武帝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兵匈奴。然而,此时李广已年过60岁,汉武帝认为他“数奇”(命运多舛),特意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匈奴单于正面对阵。行军过程中,卫青发现了单于的驻地,便决定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前去偷袭。同时,卫青命好友公孙敖与他一起对阵单于,而派李广从东路出击。李广向卫青请命与匈奴单于正面作战,并说出“臣愿居前,先死单于”的豪言壮语。然而,卫青没有同意。李广一气之下,拔营而走,没有向卫青告辞就领命出发了。东路道路崎岖,水草又少,很不利于行军,李广的部队因为缺乏向导而迷失了方向,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与大军会合。

后来,卫青询问李广部队迷路的情况,李广自知难辞其咎,回朝必会受到责罚。此时,一生未得封侯的悲情涌上心头,李广心情沉重地回到自己的军中,对他的部下说:“李广一生与匈奴打了七十余场仗,如今有幸跟从大将军出兵对抗匈奴单于。然而大将军将我的部队派往远道,途中又迷失了道路,这岂不是天意!况且我今年六十多了,终究不能再面对那些执法官、审判官了。”话音刚落,一代“飞将军”就拔刀自刎了。◆西汉鎏金铜马陕西兴平县茂陵一号无名冢出土。马高62厘米,长76厘米。马身高大中空,通体铜铸鎏金,昂首翘尾。据考证,该马是根据大宛良马的形象铸造的。

英勇征战的“飞将军”就这样殒命了。见如此悲壮的场景,李广的部下士兵无不痛哭流涕。老百姓闻此噩耗,无论男女老少,也都为之感叹不已。不善用兵的将领广为何难封?有人说是生不逢时,有人说是运气不济,有人说是性情所致,也有人说是不善用兵。事实上,在重视军功的汉李朝,李广终生未能封侯最重要的原因是战功不够。

在司马迁笔下,李广英勇善战,才华横溢,令敌人畏惧,令军民爱戴,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英雄。然而,李广究竟立了多少战功,是不是个出色的将领呢?司马迁对此的记录却是文笔多于史笔,大多用“杀首虏多”、“军功自如”等语言模糊表述。这并不是司马迁的疏忽,而是因为李广实在没有多少像样的军功可以载入史册。

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但都是小规模战役,而且败多胜少,至多功过相抵。汉武帝时,论赏封侯的标准是斩获敌首上千,李广未能达到这一标准。而与他同时期的卫青、霍去病,同样出征匈奴,却多次斩获敌首数千以至上万;同样带兵经过雁门关,却没有像李广一样中敌人埋伏损兵折将,而是领兵有方,取得优势。据统计,卫青一生七次出征匈奴,一共斩获首虏五万多级;霍去病四次出征匈奴,斩获首虏级数超过十一万。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李广的战绩都不能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

作为汉代最著名的将领之一,李广为何在疆场上频频失利,成为一个不称职的将领呢?这与他的行事方式有关。李广武艺、射艺超群,英勇过人,却容易冲动,爱逞匹夫之勇,加之少谋略,所以一对多的格斗能占上风,带兵作战却没有章法。

汉景帝时的典属国公孙昆邪曾称赞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然而紧接着的评价却是“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李广经常一个人冲上去与敌军拼杀。这样的作战方式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固然可取,但成为将军后,倘若还置大军于不顾,自己奋勇杀敌去,便难免落败。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在多次战役中凭借自身的好武艺和好箭法击退了敌人,但几乎看不到他统领军队集体作战的描述。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李广受伤被俘之后冲出敌围,然后收集余部回京。然而他为何会与部队失散,独自被俘?不难推断,他又是单刀赴敌,忘记自己是一军统帅了。

此外,李广带兵习惯率性而为,对军队缺乏纪律约束,对作战策略缺乏统一部署。据记载,李广的部队没有严格的编制、队列和阵势。士兵晚上不打更,也不巡逻自卫,只在远处布置侦察兵。这样松散的管理不利于严肃军纪、提升整体作战能力,而且往往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缺乏应对能力。心胸决定命运一次,李广与懂得卜算的王朔聊天,说:“自汉朝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很多才能不及我的人都已按功封侯,有唯独我没有封侯,是命中注定吗?”王朔不答,反问道:“你可曾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李广想了想,说:“我做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诱降他们后,又杀死了他们。”王朔说:“这就是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