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实用方法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8:00:26

点击下载

作者:莫用元,舒天音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养生保健实用方法全书

中华养生保健实用方法全书试读:

前言

岁月悠悠,枯荣循环。生命匆匆,期颐永年。

大自然赐予了人类生命,并让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人类报答上苍这份眷顾厚爱的最佳方式,便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尽可能地延长寿命,在有限的人生中,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多享受一些美好的生活。

很久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热爱,就已提出了“天人台一”、“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进化发展中,中华养生观经过代代传承,其思想日见光大,其内容日益丰富,它造福着中华民族,呵护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

中华养生之道,其宗旨是返朴归真,其目的是保养身心,其途径是固本培元,其形式是形神兼修。如果深一层理解它的内涵和意义,养生就不仅仅是对健康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

今天,当生命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主题时,全世界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养生之道的研究和实践。因为,养生不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保健科学。

大自然教给了人类生存的法则,生活告诉了我们许多健康的哲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许多多养生的道理、健身的秘诀、长寿的经验,将那些浩如烟海、多种多样的养生方法,通过去伪存真,去芜取精的科学归纳,汇集成对增强大众健康颇有实效的通俗读本,当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们依据中华养生观的博大精深的理论,编写了这本顺应自然规律,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实用效果的《中华养生保健实用方法全书》。

本书概述了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中精辟的养生思想,介绍了流传千古的养生经验。书中用很大的篇幅,从自然养生、药膳食疗、运动保健、民间验方等多个方面,集纳了数百种具有实效的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既有利于人们生理的保养与心理的调适,又有利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与防病治病。本书内容丰富,有趣实用。一册在手,让你养生保健无师自通,为你家居生活解除忧患。

养生首先是一种心态。常言道:病自心生,心宽益寿。学习与应用中华养生保健的各种方法,一定要有一颗心静神怡的平常心,要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当我们的心灵完全融合到大自然之中,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从而真正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与交流中心主任 莫用元2007年12月8日于北京第一篇 古代养生保健思想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遂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可使益寿而极时。——《黄帝内经》

中华养生,名扬天下,造福万众。其养生保健思想,渊远流长,上溯远古,博大精深,典籍浩翰。历史上,曾有无数圣贤名流、大家显贵,亲其为,受其益,著其说,论其道。经千年光大,代代传承,成为了当今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总结古代养生观之精要,天人台一、道法自然为其宗;四时八正、静心养气为其纲;善待生命、颐养天年为其义。循其养生之道,人人皆可健康长寿。这正是中华养生之道今天广为流传、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养生哲学1.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天人相应是中医的经典理论,也适用于今日的养生。“天”指自然,即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包括一年四季的变化与轮转;天上的日月、星辰、大气圈;地上的生物圈、岩石、土壤、江河湖海……总之,除了人以外的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物质,都称为“天”。

天人相应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必定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和影响,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变化,而人体的变化必然反映与之相应的生理、心理、病理变化。天人相应论用“气”来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气”就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大气”,在天称之为“天气”,在地称之为“地气”,在人称之为“人气”。人气就是人体脏腑之气的总称。天地之气又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太过,中医便称之为“六淫”。天地阴阳之气有规律地升降浮沉运动,便形成“岁气”、“时令”等气候变迁的周期性、节律性。所谓“岁气”,即每年的气候变迁;所谓“时令”,即一年之中的气候变化,有春夏秋冬的“四时之序”。

人生活在“气交”之中,当然会受到气交变化而形成的岁气、时令气候的影响。人气顺应“气交”法则而生、长、化、老、死,万物顺应“气交”法则而生、长、化、收、藏。顺应气交则可以养生,可以健康长寿、防治疾病,这便是天人相应的实质所在。2.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

在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黄帝内经》

儒家强调“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合一。战国时由子思、孟子提出“天人合一”理论。此后,儒家的一代代弟子们便从“理”、“性”、“命”等方面来论证。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其本义并非直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论上,儒家以“主客二分”为前提强调“天人合德”的价值观,讲究人对于自然万物在精神价值上的统一,以“兼爱”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承认人与自然差别的基础上,把人类之爱推之于自然万物,从而以博爱主义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统一起来。《礼记》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本于天,修道为教化,天命、道德、教化相通。又谓“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天地神人合一而成“礼”。《中庸》所讲的“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即在价值上实现人与天、地的三者合一。

对人体的健康与养生而言,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一是要注重人改变事物发展的能动性;二是要注重人的精神价值,以“仁”、“博爱”取得内外的和谐,表现了法天与顺民、明道与事功、心性与性理、仁政与理义等复杂的协调关系。3.传统医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传统医学也十分推崇“天人合一”观念。我国传统医学明确地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璞归真,回归到无智无欲的“小国寡民”社会。《黄帝内经》继承了《周易》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在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时,主张不能仅仅孤立地着眼于人的肌体本身,而应看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的有机联系。《黄帝内经》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也就是说,只有像《周易》所阐明的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才能正确地把握医道。由于《黄帝内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因而特别强调天时物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一再指出,要想正确把握人体病情的变化,必须首先做到“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素问·八正神明论》)把正确掌握日月星辰、季节气候的变化,看做是正确把握人体生理病变的前提条件。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人的肌体与天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天时气候的反常和交互影响,会引起人的肌体的适应性的变化,也会因此引起各种病变。这种变化乍看难以捉摸,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使中国传统医学一开始就避免了那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的机械的方法。《黄帝内经》强调用的“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医疗气象学的基础。作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依据,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法天则地,合以天光”的独特风格。西汉严君平著《老子指归》中还详细地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基础。他说:“由此观之,天地人物,皆同元始,共一宗祖,六合之内,宇宙之表,连属一体,气化分离,纵横上下,剖而为二,判而为五。或为白黑,或为水火,或为酸碱,或为征羽,人物同类,或为牝牡。”“人主动于迩,则人物应于远。人物动于此,则天地应于彼。彼我相应,出入无门,往来无产,天地之间,虚廓之中,辽远广大,物类相应,不失毫厘者,同体故也。”4.天人合一养生的三项原则

天人合一养生术是我国传统医学众多重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千年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极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概括讲,天人合一养生术要坚持三项原则。(1)顺应天地自然变化及人体自然规律

这既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原则,也是对道家养生之道的继承。道教养生认为:上古真人能把握天地自然变化之机,掌握阴阳消长之要,吐故纳新,保养精气,精神内守,超然独立,肌肉形体,永远不变,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永无终结。这是因为契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长生。上古真人有淳厚的道德,并懂得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法,能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远离世俗的纷扰,聚精会神,优游于天地之间,视听所及,达于八荒之外。这是一类能增益寿命而自强不息的人,可以归属于真人。

其次有称作圣人的,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的情绪。行为并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受嗜欲牵制。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想有所负担,务求精神安逸愉悦,以悠然自得为己功,形体不会衰惫,精神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100岁。

还有一些人,以天地为法则,观察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希望追随上古真人,以求符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也能够使寿命延长到一定的限度。(2)融养生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我国传统医学主张把养生的方法融会贯通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如保健按摩、针灸之类的方法,也都力争做到容易理解,容易学习,容易操作,尤其是更易于中老年人学习掌握,力争把养生的方法融入到生活习惯当中,融汇到人体自然生长的规律中。

即便是饮食养生,也不讲究山珍海味、人参鹿茸,而是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常见食物,只是在使用的方法上稍有讲究。比如:主食与副食的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平衡;荤与素的平衡;饥与饱的平衡;杂与精的平衡;寒与热的平衡;干与稀的平衡;摄入与排出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情绪与食欲的平衡。(3)顺应天人,兼容博纳其他有效方法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不仅有已为人知的,而且也有还不为人知的。天人合一养生的根本原则就是顺应天地自然和人体自然规律。天地自然的变化有很多是全新的,如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生物的影响、遗传基因变异所带来的新的生长成分,等等,如果还用既有的办法对待新的变化,显然不能达到“合一”的目的。

因而,必须对养生之道新的探索成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凡事都没有绝对,任何正确的方法都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即便是治疗的方法,也会出现同样的病症却要开出不同的处方。

辩证法的精髓在于发展地、联系地看待问题,兵法里讲“水无常形”,因而,医学里更要讲究包容,养生之道亦是如此,天人合一养生术只不过在包容中要依据“顺应天地自然变化及人体自然规律的原则”,只要符合于此,均不排斥。二、中华医学养生保健经典介绍1.唐代以前的养生保健名著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选用药物以保健身体和延缓老化。在古代的医学文献以及中药养生专著中,记载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行之有效的传统养生方药,蕴藏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对保健工作有很多的作用。《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传说为黄帝所著,但后人经考证,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在这部医学文献典籍的《素问·血气形态篇》中载:“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其意即:经络运行不畅,病患大都是肌肤麻木不仁,治疗宜用按摩和药酒。可见远在先秦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用药酒来治疗疾病了。《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一部中药经典著作。书中共收录药物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上品药以扶正、补益为主,多属摄生、保健的药物;下品药以祛邪、攻邪为主,多属治病、愈疾的药物。延年,即长寿的互词,指延长寿命以尽其天年的意思,《神农本草经》中具有延年一类功效的药物较多,共有38种,如“紫芝,味甘、温。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不老,即指具有抗老、防衰作用,可以延缓老化的意思。当然,延缓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老。而且,由于老化的内容很多,如发白、皮皱、形败以及各种老年病的发生等,一种药物或许只对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有关。

汉代的张华,撰《博物志》十卷,在该书中记述了一些抗老化药物,如“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博物志·卷十》);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制肾气丸(《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成为后世补肾抗老化的祖方,这些都对中药养生有一定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的葛洪著《抱朴子》,书中记载有抗老化作用的一些动植物养生中药,如龟板、胡麻,谓其“服之不老”(《抱朴子·仙药卷》)。南朝的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在中药养生方面,又新增轻身、延年的药物近百种,如麦门冬,“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轻身,从医学上分析,既有行动轻捷之意,又兼减轻身体重量之效。王充在《论衡·道虚篇》中说:“夫服食药物,轻身益气,颇有其验。百药愈病,病愈而气复,气复而身轻矣。”2.唐宋时期的养生保健名著

随着医疗经验的丰富,医学理论的提高,至唐代,对采用中药延缓老化,有了明显的进步。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从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吕氏春秋》

唐代的《新修本草》一书,是我国历史上由政府颁发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全书共54卷,收载药物850种,其中有明确强身延寿作用的药物共计有235种。在书中记载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药物有109种,如白术“消食,消痰水,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书中记载有补肾作用的药物116种。肾气的盛与衰,不但关系到人的寿命,而且对人的成长发育和老化亦有重要作用。如《医学正传》指出:“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应该透过补肾来延缓老化。这些资料显示,中药确能延缓老化。药王孙思邈,博采群经和各家方书,删裁繁重,务求简易,晚年撰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其中《养性》、《食治》、《退居》、《养老大例》及《养老食疗》诸篇里,论述了孙氏本人对老年养生及防治老年病的理论和经验。中药补益疗法,是孙氏透过长期临床实验总结出来的延缓老化的一大治法,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作了多次论述。在《千金要方·卷一》中谓:“五十以上,四时勿缺补药,如此乃可延年,得养生之术尔。”强调服用补益中药,以达到保健养生目的。并在《养生》篇中列有地黄、黄精、乌麻、松子、柏实、茯苓、枸杞根等很多养生保健方药。

后世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评论说:“自唐《千金翼》等方出,始以养性补益等,各立一门,遂开后世补养服之法。”同时,孙氏认为服长寿药物应按照季节特点:“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二剂;冬服药酒二三剂,立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这些服食中药的养生经验应予重视。

唐代医学家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认为,老年体质以虚为特点,尤以阳虚居多,中药则以温补为主,且多用丸剂之缓,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以无伤正气,祛除病根。反之,苦寒克伐之剂,必须谨慎使用。老人年暮力衰,不禁毒药之害,不堪峻药之猛,故凡峻猛有毒之品,若用于老人,无论寒热,均不可轻率从事。另外,此书卷引载“代茶新饮方”,详细地记载制备药茶的方法,并谓本方可“补腰脚,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缓筋骨,通腠理,患消中消渴尤验”。《太平圣惠方》是宋代王怀隐等编写的方书,载方16834个,其中药物养生的内容颇多。例如“神仙方序”谓:“复性命之根源,益精气之户牖,倘永专于服饵,可自得于神仙。”又载服饵法:“迥衰历而去微疴,未为奇效,驻童颜而坚上寿,糜不神功。”其第九十四卷,列神仙服饵共四十法,所选药物,多为抗老化药物。《圣济总录》是北宋末年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当时民间的药方,结合“内府”所藏的秘方,加以整理而成的。全书共200卷,载方近2万个,共分六十余门,是当时一部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巨著。此书在治疗老年病症的选方中,注意了老年多虚多瘀这一特点。如治疗老年久咳,每选人参补肺益气为主药。同时,把活血化瘀方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老年病,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突破了传统的通畅宣痹的范围,而选用了活血化瘀的姜黄散(姜黄、当归、木香、乌药)。此外,如哮喘用莨菪子,中风偏瘫用五灵脂,老年耳聋用当归、川芎等,皆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方药延缓老化打下了基础。

另外,《圣济总录》载泰山下一老父神枕方,内有白芷、藁本、肉桂、干姜、秦椒等32种药物,据说有白发更黑、齿落更生、延年益寿之效。

宋代唐慎微著《证类本草》,书中不仅介绍了数百种延缓老化的药物和单方,还列举了很多服这些药而长寿的事例,如补骨脂与胡桃同服,郑相国序云:“予为南海节度,年七十有五,自尔常服,其功神验。”久服“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书里列举的一些方药,虽取材简易效果却很明显,值得推广。另外,宋以前的酒以发酵法酿造为主,酒精含量较低,宋代以后发明了蒸馏法酿酒,酒精含量大大增高。对于药酒的制作也由发酵法发展到以浸取法为主。如苏东坡《物类相感志》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之记载,只有含酒精量高的酒才能燃烧。

陈直著《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年病学专著。全书为一卷二本,上笈16篇,言老人食治之方;下笈13篇,言老人医药之法、养生之道。本书指出,人若能知食性而调之,则倍胜于药。“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食治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此书所制定的食疗方剂,是将药物和食物混合,加入佐料调味,制成既保持药效,又鲜美可口的食品、饮料或菜肴,供老人服用,以延缓老化,防治疾病,如“夏月,平胃补老人元脏虚弱,腑气不顺,壮筋骨,益颜容,固精髓,八仙丸”。该书问世后,颇有影响。元代范阳张宏载用其方法于母亲李氏,“饮食起居,咸得其宜,寿高八旬,而甚康健”。3.金元时期的养生保健名著

金元时期,对中药养生也有很多经验,许叔微认为肾是一身之根蒂,提出“补脾不如补肾”的著名论点。李东垣提出:“惟在调和脾胃,一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主张补益脾胃,促进饮食的消化吸收,以延缓老化。朱丹溪认为:“阴平阳秘,我体长春。”长春,即永葆青春。他所制定的大补阴丸等方,旨在益精补血,以期养阴而延缓老化。

元代邹铉著《寿亲养老新书》全书四卷,卷一是宋代陈直所著《养老奉亲书》,惟各篇次序做了更动;第二、三、四卷为邹氏所续增。在延年益寿方药方面,邹氏重视祛病延寿和补益延寿,至今为医学家们所推崇,如所录的神仙训老丸,“常服延年益寿,气力倍常,齿落再生,发白再黑,颜貌如婴儿”。还少丹,大补心肾,治一切虚败,“久服,令人身体轻健,筋骨壮盛,怡悦颜色。妇人服之,姿容悦泽,大暖子宫,去一切等疾”。《御药院方》是元代许国祯所著,全书11卷,收集了宋、金、元的宫廷医方,共列方1074个,其中常用抗老化的37方,多集中在第6卷。如交感丹“予年51岁过,铁瓮先生授此秘术,酷志行持服食一年大补,平日所服暖药,一切摒尽,而饮食嗜好不减壮岁,此药力之功大矣!今年八十五,享天然之寿,瞑目无憾独”。金锁丹“凡人中年之后,急务建助秘真之术,以代残年不衰矣”。延生护宝丹“补元气,壮筋骨,固精健阳,通和血脉,润泽肌肤,久服益寿延年”。4.明代的养生保健名著

明代,是养生中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内容创新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据初步统计,我国现存有关养生学的著作共有二百多种,而在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只有十多种,宋元约有十种,明代达一百二十多种,清代有六十多种。并且,中药养生的具体方法更加丰富有效。凡养生者,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吕氏春秋》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书中载有“耐老”、“增年”的药物共237种,“轻身”、“益寿”、“延年”的医方约390多个,长寿例案数十则。如载录久服枸杞、地骨皮令人长寿例案:“昔有异人赤脚张,传此方于猗氏县一老人,服之寿百余,行走如飞,发白反黑,齿落更生,阳事强健。”说明久服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药物可以延缓老化。另外,本书不仅尖锐地批判了服用金石长生不老之谬误,如指出水银,“本经言其久服神仙,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还强调动植物中药的养生作用,如“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提到蜂蜜,则引陶弘景之话说:“石蜜,道家丸饵,莫不须之,仙方方单服食,云至长生不老也。”并提到服用中药养生时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如服用仙茅等补肾壮阳药,禁忌与香附同用,以利于肾虚老化的恢复,总之,《本草纲目》为中药养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韩天爵著《韩氏医通》,认为“予尝考古今养生家,千条万诀,莫要于人坏人补之一语”。即《内经》所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也。”人到四五十,“即中寿之年,雅宜补剂”,并特别提到:“丈夫中年觉衰,便可服饵。”对中药养生以延缓老化富有启发意义。吴旻著《扶寿精方》一卷,分诸虚门、药酒门、眼目门、耳门等三十门。关于撰写本书的宗旨,作者自序:“夫人壮而行之,将以医天下而期跻人于寿域。”此书不仅收有太极丸、斑龙二至丸等大量养生名方,还详细地记录了膏、丹、丸、散、酒等的制作方法,如食疗方参归腰子、秘传二仙膏等,均很有特色,使养生中药的剂型更加丰富,便于实际运用。

王肯堂著《证治准绳》,在杂病症治类方中,有关药物养生的方剂约有250条,其中明确记载有补肾丸、乌发黑发、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的有15条,其中无比山药丸、青娥丸、健志丸、小菟丝子丸等均为补肾之方,具有填精益髓、养血安神、聪耳明目、活血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体现了老当补益的原则。洪基著《摄生秘剖》,在自序中谓:“求良医而不速得,按谱而斟酌自药焉,则亦尊生之一助云。”强调自我保健,药物养生。书中所辑龟鹿二仙膏、美髯醑等著名的延缓老化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以赵献可、张介宾为代表的著名的温补学派,极为反对以寒凉药物攻伐肾阳,主张用温补药物峻补真火。赵氏认为,命门真火乃人身之宝,并比喻为走马灯,“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欲世之养生者、治病者,得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本于此,赵氏喜用八味丸,以补命门之火。

张介宾著《景岳全书》,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说,主张“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气盈则盈乘之则多寿,气缩则缩犯之则多夭”,强调了人对自己寿命的主动性,“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为预防早衰,必慎护元气,注意保健养生,亦即主张老化是可以延缓的;并自制右归丸、右归饮、左归丸、左归饮,以壮命火真水。

龚廷肾著《寿世保元》,除强调温肾补元外,又注重补脾养胃,脾胃主后天之本,脾胃强健则养生有源。所创阳春白雪膏,“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每日三餐,不可缺此膏也,王道之品,最益老人”。

万密齐著《养生四要》,每一章节之中,首论养生之要,次揭时俗之弊,最后示人以补救之方。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强身延年之方,如壮腰方、乌须发方、明目方、固齿方、永寿丸、延年益寿不老丹等,方药大多中正平和,宜于多服久服。

高濂著《遵生八笺》,系养生专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五个部分为《饮馔服食笺》,介绍品茶、饮食、菜蔬乃养生药物;第七个部分为《灵秘丹药笺》,介绍延年益寿各种补药以及常见疾病方药。

陈继儒著《养生肤语》,肯定药物延年益寿的作用,其曾遇一僧人,介绍服茯苓长寿的经验,以及终南山有以黄精、苍术、白术为食,活到二三百岁者,又指出服药不当所造成的伤身损命之弊。

李梃著《医学入门》,除强调“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预防”外,又首创固阳固蒂长生延寿丹,方中用麝香、丁香、乳香、木香、小茴香等中药,“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益气延年”,可供师法。5.清代的养生保健名著

清代,对于中药养生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阐述,具体方法日臻完善。

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所载921种药物中,具有补益健身的中药约有90种,但比较明确记载“食之延年”、“益寿轻身”的中药约40种,有些是首次收载,如补肾助阳作用的冬虫夏草、鹿胎、鹿乳饼、海龙、鲍鱼、海参等,至今在临床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年希尧著《集验良方》,将养生列为首篇,收集有养老丹、神仙酒方、明目益肾还精丸等添精补髓、保真固元之方药。

石右容著《卫生编》,首方名“补天广嗣物类有情丹”,兼具补先天、广子嗣之作用,石氏自诩为“种子、延年、益寿之圣药也”。其他如鹤龄延寿丹、延寿茯嗣仙方、长春丸等,比比皆是。

董香光著《延寿丹方》,全书仅记一方,即现今市售的首乌延寿丹,书中详述其药味采集、炮制、功用等,并记众人服药后所获祛病延年之效:清代大书画家董文敏,“服此神明不衰,须发白而复黑,精力耗而复强”;医学家陆九芝服谓:“今年近七十矣,须发未见二毛,灯下能书细字。”近代名医秦伯朱誉称为“防老良方”,可供选用。《仁寿录》收录丸、散、膏、丹等成药,如蟠桃祝寿丹治诸虚百损明目轻身,比丘丸轻身耐老,乌须黑发等。

曹庭栋著《老老恒言》,全书五卷,除强调养生之法应顺自然、重视调摄脾胃外,还特别推崇食粥,专撰《食粥》一卷,所列药粥谱一百方,多数是采自其他方书,曹氏又自创十四方,认为“粥能益人,老人尤宜”。

从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研究中,发现有很多延缓老化的方剂和用药经验。历代帝王中,高寿者屈指可数,而乾隆皇帝终年89岁,名列第一。究其长寿原因,除弯弓习武外,与经常服用补益增寿方药亦有关,其常服方有龟龄集、秘授固本仙方等。服用药酒补益增寿,是清宫医疗的又一特色,乾隆皇帝益寿方颇多,而酒剂竟占一半,如椿龄益寿酒等;慈禧常饮夜合枝酒,也是寓疗疾与益寿并行之补酒;身体孱弱的光绪帝还不时饮上一小杯葡萄酒佐餐补益。总之,清代有关中药养生的著述颇丰,不胜枚举。

延至近代,各大城市之有名中药店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等,均有自制保健成药如首乌延寿丹、八仙长寿膏、葆春膏、长寿药酒等,供人们延缓老化之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综观古今,中药养生疗法,既是中药学宝库中的一块灿烂艳丽的瑰宝,又是养生学宝库中的一颗光辉夺目的明珠,源远流长,疗法独特,理应认真研究,不断提升,并积极推广于人类抗老化的工作上。三、道教养生思想和养生实践1.道教养生思想的精髓

在养生价值观念上,以道教的思想最具典型性。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养生方面的理论非常深邃。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清净无为,不以外物累心,则神全而守固。——施肩圣(唐)

两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不舍。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学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教徒长期不懈的养生实践,中国文化遗产中便不可能留下这一萃集大批独特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的瑰宝。道教养生学在中国养生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亟待开掘的宝库。

道教勇于实践,不像其他宗教寄希望于来世。

道教的最高理想:“长生不死,常欲乐生。”其内涵是把长寿、最佳养生之道作为自己的道义。他们非常珍惜《黄帝内经》所言“人以天地之重生,四时之法成”的养生之道。认为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及寒暑燥湿的气候与人的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直接相关,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以颐养天年。道教激励人们积极进行修炼,强调人要珍惜生命,人生在世应乐业、重生、贵生。如《太平经》中反复阐述的“人居天地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尔”,告诫人们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乐生恶死、以生为乐的人生观,自始至终贯穿在教义中。

道教的最高境界:“形与神俱,飞升成仙。”所谓形与神俱,就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从医学解剖学上看,形是人体器官的总和,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神是不能脱离人的形体而存在的,人的形体是载“神”之舟,它与人的关系是:“生俱来,死俱灭。”因此,在修炼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精神修养,也不要忽视形体锻炼。

道教把人体视为“小宇宙”,把自然界视为“大宇宙”,大与小运转要协谐,要顺乎自然造化之道,不可违拗。提出“日、月、星”为天之三宝;“精、气、神”为人之三宝,强调“精、气、神”主宰和支配人体活动,切不可不顾护人体这“三宝”。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尽享天年的人伦之乐。

总之,道教的养生思想与养生理论极为丰富,虽然其中掺杂某些迷信色彩,但总的思想还是符合祖国医学观点的,特别是“天人相应”即四时养生要诀,强调人和自然界的密切关系,颇具有深刻的养生哲学辩证法。2.道教养生术的主要内容

道教在东汉形成后,就逐渐把神仙方士的一系列追求长生的方术都吸收为实践“长生久视”之道的道术,并做了种种探索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养生思想随着教义思想的发展而逐渐系统化,提出了“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和“众术和修”等一系列的命题,为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奠定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道教的养生术在理论上吸收了部分佛教和医家的内容,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养生方法。

第三阶段,宋元时期。除了外丹术的衰落以外,道教的各种养生方法继续得到发展,特别是内丹术成为各种养生方法中的主流。

第四阶段,明清直至现代。道教逐渐衰落,内丹术各派林立,发展迟缓。但是,道教养生术逐渐为社会所认识,进而广泛传播并得到应用。在传播过程中,又同佛教的修持方法和近代的体育方法相结合,道教养生术中的神秘主义逐渐淡化,有的代之以科学的解释。

综观道教的养生术,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守 一

所谓守一指的是,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对于“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约在东汉时就广泛流行过。魏晋以后,逐渐同存思、吐纳、导引等融合在一起,成为后来内丹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2)存 思

所谓存思指的是,在高度入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魏晋时广泛流行。有的称体内各部分各有神灵居位,将意念存于体内,称为存神。存神而与神合一,即可登临仙界;有的主张存思中以意念内观自身脏腑,就可获得自身脏腑之形象,这就是内观。存思类文献,一般都有较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3)导 引

所谓导引指的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多种人的肢体运动。它与气息调节配合,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大约在秦汉时已有流行。其后,导引之法越来越多,并与气息调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后来的内丹修炼的一个内容。(4)吐 纳

所谓吐纳指的是,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长生延年。大约在秦汉时已有流行。后来的内丹功法也重视气息,强调在呼吸中获得先天之气以补后天之气。(5)胎 息

所谓胎息指的是,当呼吸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神气相结,鼻息若有似无,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大约在秦汉时已有流行。魏晋以后,逐渐同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调节呼吸达到似胎之状,成为后来内丹功法的一个重要环节。(6)服 食

所谓服食指的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药物来求长生成仙。战国时期就已流传,魏晋和唐代两度成为养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对象大致有两类,即草木药和金石药。草木药的功效在于补救“亏缺”,就是中医家们常说的补养元气,调利五脏,滋养精血,治疗疾病的意思。金石药因为来自天地之间,古人以类附比,认为服金石药即可长存不朽。(7)外 丹

所谓外丹指的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炼制不死丹药,以求长生。大约成于西汉时,到唐代达到鼎盛。由于服食丹药致死者甚多,因此一直受到朝野的批评,唐以后即衰微。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审视,矿物烧炼的丹药,对于人的长寿延年是没有意义或者意义极微,有些丹药则是有害的,服食过量即会导致死亡。但是它在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史上却是一项有影响的客观存在,并在客观上对于中国古化学史和古医药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8)内 丹

所谓内丹指的是,以人体作为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作为对象,运用意念,经过一定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内丹与外丹相对。内丹之说约起于南北朝的后期。在外丹术衰微以后,内丹术逐渐成为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从元直至明清,道教内丹术内容逐渐丰富,融会贯通了古代的守一、存思、导引、吐纳和胎息等种种方法,并形成了南宗、北宗、中派、东派和西派等派系,各派功法也各有侧重。(9)房 中

所谓房中指的是,男女生活节制和谐、还精补脑等房中方法,以求长生。战国时期,房中术已形成。西汉时就有较系统的理论。早期道教并不禁欲,遂将房中术纳入道术之中。后流于淫靡,在南北朝时期被斥出道术。从现存的少量文献看,其中包含的性卫生的内容,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意义。(10)起 居

所谓起居指的是,对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求,包括饮食、言语、作息、穿着、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适应变化,顺乎天时地理,以求健康长生。对于起居摄养之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道教综合继承并加以系统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颐养生息的起居之道。

上述几个方面的养生术是整个道家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方法的主干。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书中高度评价说:“道教思想中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道教的养生术就成了世界传统养生方法中无可代替的宝贵财富。当然,从现代科学和医学观点来认识,道家的养生术有其糟粕和杂质,但也确实包含着许多具有科学价值、当时适用现时并不适用或今天仍然适用的东西。我们无法说明,一个健康的人通过养生方法的锻炼,能够延长多少年月的寿命,但是,事实证明,许多患慢性病的人通过养生锻炼,病情稳定了,症状减轻了,疾病痊愈了。这就证明道家养生术有治病和保健作用。因此,道家养生术已经受到医学卫生界、体育界以及一切希望健康长寿的人的普遍重视。3.道家长生术的五大类别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通过种种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羽化登仙的目的。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在我国固有的传统养生长生术中,道家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丘处机

从历史发展看,我国道教大约兴起于东汉。后来,道教公推老子为道教的创始人。又由于秦汉时期一度出现黄老学派,因此,黄帝也被列为道教的一个远祖。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发展的是庄子。因此,庄子之归于道教也就自然而然了。其实,涉猎《道藏》所收著作,其内容可说包罗万象,十分庞杂,《老子》、《庄子》之外,仿佛是个杂书铺似的,单就医书一项而言,就有《黄帝内经》、《灵枢经》和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

道家养生长生术的门类,大致有精神修炼、呼吸修炼、形体修炼、叩齿鼓漱、辟谷服饵等五大类别。(1)精神修炼

精神修炼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老子哲学观的核心是清静无为,其著作《老子》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这是说精神修炼的境界要达到思想上绝对的寂静,绝对的空无一物。为了使多数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老子提倡“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否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非但个人修炼不成,相反任其发展,还会给整个社会的安宁带来危害。为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社会上的各种声、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绝学无忧”也是道家精神修炼的一种理论或方法。所谓“绝学”,就是抛弃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人生识字忧患始”。修炼的人们为了免于忧患,免于精神煎熬,就得下决心让自己不要在各方面懂得太多。“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众,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就是老子在思想上自我大解脱而达到清静无为的一种无上妙法。

这种精神修炼,《庄子·在宥》还引广成子推荐给黄帝的长生经验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动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这就是说,在无视无听,必静必清的精神修炼同时,还要使得整个身体木然不动,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原理是“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则“女(你)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守汝身,物将自壮”。否则,形动神动,则精也就随之而摇了。要达到形神俱静俱寂,这就是一种“离境坐忘”的功夫。然而从根本上来说,心虚决定形寂,心虚是本,形寂是标。为了心虚,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还发挥老庄思想说:“知生之有分,不务分子之所无;识事之有当,不任事之非当。任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又说:“衣食虚幻,实不足营。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看来,司马承祯的话还是比较实际的。因为一个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上,要完全没有“营求之事”是不切实际的,关键在于不要让得失之心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使自己沦为“得失”的奴隶。(2)呼吸修炼

呼吸修炼是一种道教气功的炼“气”之法。传统医学认为,气有与天气自然相通的呼吸之气,生而俱来的先天之气,水谷滋生的后天之气等等。而道家的呼吸修炼,正是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和调周身之气,并使之祛病延年。《庄子·刻意》所说“吹呬呼吸,吐故纳新”,意即指此。

从养生角度看,比较实际的有:

①鼻纳口吐,纳一吐六之法

这种方法,《养性延命录》介绍道:“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又说:“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这里,明确指出了吐气的重要性。

②调气之法

孙思邈《千金要方》说:“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死不得调。”这是说调气的时间,要选在夜半后到日中前的这一气生阶段,而不能选在日中后到夜半前这一气死阶段。至于具体的方法,孙思邈说道:“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气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用手指计数的意思),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这种调气之法,还可结合吐六之法,祛除脏器疾患。方法是:“若患气冷痛,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吐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呬出。”次数:“夜半后八十一,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

③胎息之法

胎息是呼吸修炼的最高境界。《后汉书·王真传》说:“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漱舌下泉咽之,不绝房室。”注解是:“《汉武内传》曰:……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漱舌下泉而饮之,名曰胎食。”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释滞》还解释胎息的方法和名词道:“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有胎胞中,则道成矣。”后世《摄生三要》则认为:“须要其气,如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胎胞中,故曰胎息。”为什么要胎息呢?这是因为用鼻呼吸,“一窍即开,元气外泄,泄而不止,劳及生命”。

在实践中,道家的胎息大致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探究。其一是在修炼时,把人体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至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像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好比婴儿处在母亲腹中,鼻无呼吸;又好比龟蛇入蛰,口鼻之气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只体内之气周流环注而已。对于胎息,前人还作《胎息铭》以述其秘。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坐卧亦尔,行立坦然。吐唯细细,纳唯绵绵。戒于喧杂,忌以猩羯。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止治病,决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看来,铭中所说“细细”“绵绵”,还是比较实际的。其中所谓“假名胎息”,实际上与内丹有着一定的联系。(3)形体修炼

形体修炼在道家养生术中,主要表现在按摩和导引术上。其中按摩是指用手按摩有关部位或经穴;导引是屈伸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其作用就是:“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以排却风邪,四则以长进血气。”

按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并且常杂着一些导引的动作在内。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载“老子按摩法”为:①两手捺月比土(胃的下部),左右身手二七遍;②两手捻月比土,左右据肩二七遍;③两手抱头,左右扭腰二七遍;④左右挑头二遍;⑤一手抱头,一手托膝三折,左右同;⑥两手托头,三举之;⑦一手托头,一手托膝,从下向上三遍,左右同;⑧两手攀头下向,三顿足;⑨两手相捉头上过,左右三遍;⑩两手相叉,托心前,推却挽三遍;两手相叉,着心三遍;曲腕筑肋挽肘左右,亦三遍;左右挽,前后拔,各三遍;舒手挽项,左右三遍;反手着膝,手挽手,覆手着膝上,左右亦三遍;手摸肩从上至下使遍,左右同;两手空拳筑三遍;外振手三遍,内振三遍,覆手振亦三遍;两手相叉,反覆搅各七遍;摩扭指三遍;两手反摇三遍;两手反叉,上下扭肘无数,单用十呼;两手上耸三遍;两手下顿三遍;两手相叉头上过,左右申肋十遍;两手拳反背上,掘,脊上十亦三遍;两手反捉,上下直脊三遍;覆掌搦腕内外振三遍;覆掌前耸三遍;覆掌两手相叉交横三遍;覆手横直,即耸三遍;若有手患冷,从上打至下,得热便休;舒左脚,右手承之,左手捺脚耸上至下,直脚三遍,左手捺脚亦尔;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比较著名的导引术还有五禽戏。虎戏者,四肢踞(据)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反,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也。由于做五禽戏时要任力为之,汗出为度,所以有“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的效益。

古代导引在五禽戏等基础上,隋唐以来还出现了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武术健身养生之法,这又是导引术的延伸或变种了。(4)叩齿鼓漱

道教有一种每日必做之功,就是所谓的“叩齿鼓漱”功法。晋代道家葛洪《抱朴子》提出:“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宋代王《道山清话》说:“人之叩齿,将以收召神观辟除外邪,其说出于道家者流,故修养之人多叩齿。”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却病延年笺》也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清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以舌搅龈之上,不论数遍,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

叩齿鼓漱的好处既在于永无齿疾,还有收召神视、辟除外邪之功。鼓漱的整个过程,大致有叩齿、搅舌、咽津液等步骤。

基本做法是:清晨起坐,闭目绝虑,舌抵上腭,调匀呼吸,然后叩齿十四遍或三十六遍。叩后用舌左右前后上下沿着齿龈搅转十四遍,这样舌底两脉自然汩汩流出津液,等津液满口之时,再鼓漱十四遍,最后才把鼓漱之液,分三次用意念吞送丹田。

叩齿鼓漱的结果是咽下津液,这种津液古人又称之为玉池清水或玉泉。《千金要方》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从现代医药角度分析,叩齿能够促进牙周膜、牙龈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给;而唾液则含有溶菌和淀粉等多种酶,可以在增进消化的同时,杀灭一些细菌。

此外,明代郑瑄《昨非庵日纂》还说:“辟谷咽津为上,咽气为次。咽津者,肾中之水上通舌底二窍,大有真味,如小儿咯乳,滚滚不止,虽酬应交际,而终日忘饥。若咽气则闭口住息,身心俱寂,然后可。此不可岁月效也。”这里,郑瑄认为咽津的作用要远在咽气之上,并且也行之方便。(5)辟谷服饵

在道家修炼术中,辟谷服饵之法也占有一席之地。所谓辟谷,就是断谷、绝谷,意即不吃谷物的意思。《史记·留侯世家》说:“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裴驷集解:“服辟谷之药而静居行气。”为什么要辟谷呢?道家认为,人体中有一种“三尸”,也称“三鼓”或“三虫”的邪怪,专靠五谷而生存。为了驱除“三尸”,不让它留在体内兴风作浪,采用辟谷之法。辟谷者在辟谷之时大多进食一些如白术、山药、茯苓、黄精、枸杞、大枣、核桃、栗子、花生之类的药物,所以称之为“辟谷之药”。

一般辟谷服饵的同时,还要咽津咽气,咽气难而咽津易。关于咽津,《黄庭经》早就提出:“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对此,陶弘景有“名曰饮食自然”之说,并认为:“自然者,则是华池;华池者,口中唾也。呼吸如法咽之,则不饥也。”当然,服津之外,服水是必不可少的。四、传统养生长寿保健精要1.中医学的养生观和长寿观(1)中医学的养生观

祖国中医学很早就有养生的论述。如《素问》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上古时代的人,他们大都懂得养生的道理。特别提出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养生家用不同养生方法,决定了寿命的延长。《素问》中说:“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敞天地,无有终时。”“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开世,被服章;举不欲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认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以百数。”“贤人者,法则天地,象倾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极时。”大喜伤心,大怒伤肝。——《黄帝内经》

由于人类社会进化,中医学的发展,养生方法也有改变。后为道家承袭,形成导引之士。《庄子·刻意》:“吹呬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有之所好也。”唐成玄英注:“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述。”(《南华真经注疏》)晋代李颐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指通过调整呼吸,使脏腑经络之气和顺,通过肢体运动,使人体灵活柔和。《素问》中说:“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硚。”唐代王冰注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宋代赵佶《圣济总录》说:“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累则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绘有40多种导引姿态图像。事实证明,祖国中医养生,导引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2)中医学的长寿观

自有人类以来,长寿就是人们的夙愿,无论圣人、庶民,古人、今人,都在探求着长寿之法。天年即人们应享有的正常寿命,对此古人曾有不少论述。一般认为,以百岁至一百二十岁为天年的时限,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的“生理寿命”。

被称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天年问题,人们若想“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就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其实是中医养生的纲领。一个人要“形与神俱”,身心健康,就要做到协调自然环境,注意修身养性,进行体育锻炼,饮食起居有规律,脑力体力劳动适宜。宋代老年病学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写道:老年人“行处卧坐,晏处居处,皆须巧立制度”。近代研究发现,人的精神活动和体力,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有时旺盛,有时处于低潮。因此,生活规律化有益于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观的整体观是十分明显的,除了要求身心的调节,还讲究“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健康者必须使人体内外环境充分协调,《黄帝内经》上称作“四令调神”,就是根据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时令的变化,调理身心,使之与自然同步,以养生、长、收、藏,求得与“天地同寿”。2.中医学的“整体养生”观念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人的内部结构是一个有机的联系密切的整体,并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形成与自然界密切相连的有机整体。

首先,在组织结构上,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各个脏腑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与之相为表里,通过经络、气血等相互联通、相互影响,联系起五体、五官、九窍等全身组织,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

其次,生理结构所形成的这个整体,与人的“七情六欲”等心理活动又相互联系、促进、协调和制约,从而形成生理结构与心理活动的一个整体,即“形神合一”。

最后,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所处的外在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潜在或明显地与人的生理机能或心理活动发生着联系,并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月亮的圆缺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这是许多人都公认的,而地理环境的变化、四季的变化、24节气的变化、生活空间的变化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对人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甚至会呈现出季节病、气候病、地理病、社会病等等。人的一切机能活动都是在自然、社会环境里不断地运转着,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以相互的弥补甚至是盈亏达成和谐一致。这便是人与自然形成的整体“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从事具体医学治疗有益,更是对人体健康研究和我们所期望的养生之道的探索所依据的重要理论根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