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阅读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1:10:47

点击下载

作者:沈志冲,陶国良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阅读书

青少年阅读书试读:

序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让你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成尚荣

给书写序,极具挑战性。挑战你的眼界与眼光,挑战你的领悟力与判断力,挑战你思想的张力和文化的实力。我愿意接受这一挑战。谢谢老朋友、好朋友沈志冲先生和他的朋友陶国良先生给我的这一在挑战中发展的机会。

写序的实质是写读后感。重要的不是评说,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是意义的生长、创造性的启迪;重要的也不是褒扬,而是从书中发现自己,找到一个比较坐标体系。谢谢志冲先生和国良先生为我提供了一个关于读书的坐标,在坐标中发现自己的未来。

把读《青少年阅读书》诸多的读后感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的表达:这是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书。这本书让你读了还要读,又再读,常常读,于是,它可能成为经典。

这是一本“成长书”。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各种力量,有知识的力量,想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在这些伟大的力量中,少不了书的力量。书的力量具有涵盖性,涵盖了知识、道德、思想的力量,等等。书的力量具有生成性,可以生成知识、道德、思想,还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归根结蒂,书,读书,让你健康、幸福地成长。

这是一本让你“白日做梦”的书。夜晚做梦当然非常美好,但往往是虚幻的,实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白日做梦,让梦既遥远又现实,既在天又在地上,可以实现。读书中我们可以生成少年梦、青春梦、中国梦。

这是一本“书中书”。无疑这是一本书,但书中还有书,每一篇关于读的文章就是一本书,一篇篇文章组成书的海洋。书的汇集,书的精萃,在们面前展开了一个无限的世界,无限的宇宙,许许多多的知识、思想在你前闪光,一个个名家为你竖起一根又一根人生标杆。“书中书”,可以说是于读书的“书中之王”。

由此想到两个命题。一是学校该建在哪里?图书馆该建在学校里,处处都有书,人人都在读书,时时处处都有书可读,学校不就是建在了图馆里吗?二是图书馆该建在哪里?图书馆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意义文化存在,图书馆应该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图馆,这个民族就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伟大民族。

我已不是青少年了,但还是爱读《青少年阅读书》。我的感悟与体会是《青少年阅读书》会让你永远年轻,永远有青春。(成尚荣,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教材审查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1书与成长沐浴着书籍的光芒我们都长成了春天的模样灿烂,葱郁,生机盎然骨子里透着芳香风侵雨蚀折不断飞翔的翅膀信仰如山我们汲取了最美的滋养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建立起独特的读书体系。读书改变人生朱永新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路。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苏霍姆林斯基还具体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也是从另一方面阐释了“读书改变人生”的哲理。

阅读描写杰出人物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

文学作品是影响人的心灵的有力手段。

阅读自然书籍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不论哪类书籍的阅读,都是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

课外书籍的阅读,是了解和影响学生个性的门径,它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所以,他号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

其实,读书正如饮食,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还是这位大教育家说得好: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起他独特的读书体系。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2000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话: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读书改变人生”,我想通过最近读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龙江青年阿穆尔的一篇文章来与大家一起领略、品味这个定律的意义和价值。他这样写道:

我在少年时期读了一本苏联小说《明天到海洋去》。这本小说叙述的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读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幻想着有朝一日到远方,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漫游。长大后,我特别钟情于旅游,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是《明天到海洋去》点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怀抱的热情和激情。后来,我做过汽车搬运工、更夫,烧过锅炉,卖过烧饼,还当过编辑、秘书、代课教师,进过机关工作;我在乌苏里江边承包过土地,在俄罗斯当过倒爷,在北京做过小报记者。现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为此感到骄傲。是书给我提供了生活基础,它是我的衣食父母。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时,白天干活,晚上点起蜡烛,读随身带着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时,一边忙着记者工作,一边忙里偷闲读《李普曼传》……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学无止境,行者无疆。书陪伴着阿穆尔成长,也祈愿它能一生伴你我左右!

相关链接靠阅读智脑强国的两个国家薛来彩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乞丐即使在乞讨,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别说衣食无忧的人了。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安息日”是以色列犹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日。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却拥有近2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购书20本。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不够吃,要以石油换食品,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而且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据说,上世纪80年代是匈牙利人发明的黄金时代,平均每年的发明专利都在400件以上。一个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又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一个学者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好书总是引导他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历代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书本是恩师、良友、伴侣,书本是太阳、空气、雨露。谁想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就应用心阅读。书的抒情柯灵

说到书,我很动感情。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

书是我的恩师。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也许我早就委身于沟壑。

书是我的良友。它给我一把金钥匙,诱导我打开浅短的视界、愚昧的头脑、蔽塞的心灵。它从不吝惜对我的帮助。

书是我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有了它,我就不再愁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它使我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我真的是“不可一日无此君”。当我忙完了,累极了,当我愤怒时,苦恼时,我就想亲近它,因为这是一种绝妙的安抚。

我真愿意成为十足的“书迷”和“书痴”,可惜还不够条件。

不知道谁是监狱的始作俑者。剥夺自由,诚然是人世间最酷虐的刑罚,但如果允许囚人有读书的权利,那还不算是自由的彻底丧失。我对此有惨痛的经验。

对书的焚毁和禁锢,是最大的愚蠢,十足的野蛮,可怕的历史倒退。

当然书本里也有败类,那是瘟疫之神,死亡天使,当与世人共弃之。

作家把自己写的书,送给亲友,献与读者,是最大的愉快。如果他的书引起共鸣,得到赞美,那就是对他最好的酬谢。

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中静静地读书,是人生中最有味的享受。在“四人帮”覆亡的前夜,我曾经避开海洋般的冷漠与白眼,每天到龙华公园读书,拥有自己独立苍茫的世界。这是我一个终生难忘的经历。

书本是太阳、空气、雨露。我不能设想,没有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书籍,在所有动物里面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读书,人才能更加像人。读书,人才更像人严文井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到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以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你不得不去尊敬它们,但是你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为着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也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到有所收获,那就是道路没有走完,还得继续走下去。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的时候,马上你就会听见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至于我,即使那本书里有魔鬼在号叫,我也要听一听,这是为了辨别小夜曲、牛鸣、狮吼、苍蝇的嗡嗡和魔鬼的歌唱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是知识。

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贫乏。

书籍,在所有动物里面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读书,人才能更加像人。

一个出色的、高贵的、蓬蓬勃勃的生命,是注定逃脱不了校园和书本的。他也会是你梅子涵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中学生。故事和一条不热闹的路上的一个很小的书店有关。

中学生的家在这条路的这一头,他的学校在这条路的那一头,很小的书店在当中。中学生去上学,或是放学回家,总是要经过很小的书店。中学生竟然几乎每天都会走进书店。

是什么吸引他呢?是里面的书啊!为数不多的一些书,而且也不是经常翻新的那些书。是那些由一本本放在书架上的书所凝成的气息吸引了他,是那翻开的一页页书里的令他肃然起敬的知识吸引了他。

那几乎是初中的整整六个学期。六个学期的几乎每一天。这个中学生总共买了多少本书呢?不多,很少。他没能买很多书,那时的一个中学生,口袋里不会天天有钱,如果有钱,那也是很少的一点点钱,可以买一个大饼,但买不起一本书。但是他买过一本《叶圣陶谈修改作文》,一本《因式分解》,一本《袖珍英汉小词典》,还有两本什么他忘记了。

一些年之后,这个中学生成了作家,当了教授,他家里的书是那个小书店的很多倍,人家到他家来,第一句话总是说:“啊,你家有这么多书啊!”可是他却一直会想起那路上的那个小书店,想起它的气息,想起那每一次走进去的激动心情。

有一天晚上,坐在灯下,他突然这样想,我现在这样,当着作家和教授,和我那时天天走进那个书店是有关系的。当想到小时候每天进书店的情形,他的内心充满诗意和激动。他又写道:哦,是的,一个小时候就常常走向书、走向书店的人,长大了大概不会平庸的,不会平庸的吧!

现在那个小书店不存在了,就像上海马路上无数的昔日景点一个个消失了一样。有的时候走过那条马路,他会这样想,如果这个书店现在还在,那么他走进去一定会在书架上发现一样以前没有的东西,它放在《叶圣陶谈修改作文》的位置,放在《因式分解》的位置,放在《袖珍英汉小词典》的位置,这就是他写的书!他写的书没有他曾经买的书那样不朽,那样实用,但是这是他写出来的,它被放在了他少年时代天天走进的书店里,会有一个个年轻的中学生来翻看它,买走它。想到这一点,他心里如画如诗,只感到生命迷离般的美好,恍恍惚惚。

我如果问你们,这个故事里的中学生是谁,你们不会说不知道,是的,他是我。

谢谢你,格蕾小姐!谢谢你指导我进入书中可以找到的那种充满奇观、美感、智慧、想象的世界。谢谢你,格蕾小姐![美]胡佛林衡哲廖运范译

我15岁时离开学校到俄勒冈州沙陵地方一家商行当练习生。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位格蕾小姐,她是一位身材颀长的女士,30多岁,态度亲切,面目和善,笑得十分动人。接待室只有我一个人。她自称是一位学校教员,问我求学的事。我告诉她我必须工作谋生,但希望能进本城行将开办的一所夜校读书。后来我发现格蕾小姐教书以外的职业是劝导沙陵地方工作的年轻人,或者也可以说她很关心这些年轻人。

她问我对读书有无兴趣,读过什么书,从我的回答中她必定认为我需要读一些范围较广的书。老实说,生长于严肃的教友派家庭的我,读过的书只限于圣经、百科全书和一些关于恶魔不得善终、英雄终必来临之类的小说,现在当了练习生,只阅读我上司看过的报纸。

我还告诉她,公余之暇我还担任沙地垒球和垂钓的职务。尽管如此,格蕾小姐仍然问我是否愿意和她一同去本城一家小型的图书馆借书。到了图书馆,她说要借一本《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她把书交给我,说我会觉得它有趣。在办公室办完杂务之余和夜晚,我阅读那本书,它为我开拓了一个新天地,这个新天地里充满了阵战杀伐的惊险,校场比武的壮观,蕊贝卡单相思的黯然销魂,黑武士和洛克斯雷的英雄气概,艾凡赫的颠沛流离(按:蕊贝卡、洛克斯雷、艾凡赫都是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中的人物)。突然我开始把书看成活的事物,而希望阅读更多的书。

几天后格蕾小姐再度来办公室,这次她建议我读《大卫·科波菲尔》。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书中人物摩德斯通的严厉,密考伯的达观,尤利亚·希普的奸诈,在以后的年代中我曾多次活生生地遇见过他们。

于是我的眼界由于读书而扩大了,有时由于格蕾小姐的帮助,有时出于我的自动,我沉迷于萨克雷、欧文的作品,华盛顿、林肯、格兰特的传记。

在夜校里,校长介绍给我一些有关数学、基本科学和拉丁语文的教科书,这些当然都重要,但回想起来,我认为格蕾小姐鼓励我读的书也有其重要性。教科书对于学习是必要的,而激发想象力和对人生的进一步了解的,则是格蕾小姐介绍的另外一些书。它们容四海于一家,增广我的见闻,使我自觉成为人类巨大潮流的一部分。

17岁时我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工程。指定必读的参考书,课外管理垒球、足球队的职务和自食其力的工作占去了我的时间。但格蕾小姐仍不时写信给我,建议某些要读的书。

在我开始担任工程师时,格蕾小姐的影响力有增无减,在此后18年中一直毫无间断。在担任工程师的工作中我有许多长时间的旅行,足迹遍及全世界:从美国到中国、到缅甸、到墨西哥、到澳洲、到加拿大、到俄国,而且旅途中船上、车上等这等那,一等几小时。这些时间正可用来读书,多谢格蕾小姐的熏陶,某次旅途中我带着笛福、左拉、巴尔扎克的大部头作品。另一次旅行我携带一些不那么生动的书,如斯宾塞、米尔、巴吉霍诸家的著作。又一次我随身带着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和一些希腊、埃及的通俗史书。此外我也阅读关于穆罕默德、释迦牟尼、孔子的书,以及更多的美国历史。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来和战后许多年中职务繁忙侵占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读书停顿了,然而格蕾小姐的影响力并未终止,甚至深入白宫。1929年我进白宫时,发觉那儿除了历任总统公布的文件外,书籍十分贫乏,就是历任总统的文件也不齐全。一天我和我的老友书商约翰·豪威尔谈及白宫缺少代表美国著作的情形,在他的领导下并由于美国出版协会的合作,一共选择了五百来本代表作。这些书大部分我个人早已读过,但深为许多其他在白宫居住的人所喜欢。

这批书使我永远记着格蕾小姐,也永不忘记约翰·弥尔顿的名言:“好书是俊杰之士的心血,秘宝薰香,以传后世,永垂不忘者也。”我重复本文标题,我衷心地“谢谢你,格蕾小姐!”谢谢你指导我进入书中可以找到的那种充满奇观、美感、智慧、想象的世界。(本文作者胡佛为美国第31届总统)

阅读,使我们的生命体验一次次得到延展和升华。阅读,是为了什么?邢宇皓

几天前,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只10岁出头,已是品学兼优。斗室之中,大人们叙谈,孩子们在一旁静静地读书。我偶然一瞥,孩子捧读的竟是散文。好奇心驱使,便有了以下的对话:“这书好看吗?”“不——好——看。”孩子们拉长声音强调。“那干嘛还看啊?”“老师说多看这些书,作文自然而然就写好了。”

忽视阅读,固然是现实的困境;而缺乏与生命体验相关联的阅读,却也是阅读的尴尬。

连续几年,有关机构对我国公众阅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尽管各方对所获数据的解读见仁见智,但国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却是不争的事实——生活节奏太快,没时间读书;社会压力太大,没心情读书;信息渠道太多,不需要看书;图书价格太高,没有钱买书……

阅读没有高下之分。无论是为学业前途而读、为职场进取而读的“功利阅读”,还是为获取信息而读、为体验时尚而读的“浅阅读”,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应当受到尊重。但是,这并不是阅读的全部意义。

阅读,是为了什么?“阅读,是为了活着。”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回答简短而朴实。虽然不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阅读却同样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前者关乎我们是否能活着,后者关乎我们怎样去活着。

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智慧。它令我们突破空间的束缚,与智者同行。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无知者,固然无畏,也注定无为。有智者,所求的不是身外的闻达,而是心灵的安顿。

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尊严。它令我们跨过时间的设定,思接千年。让眼前的蝇头小利、蜗角虚名不再是我们行动的羁绊,拥有健全的人格,使我们成为自身的主宰。

阅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力量。它令我们克服自身的局限,无所畏惧。真正的力量体现并不是力拔千钧,而是超越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平凡处甘于默默奉献、危急时敢于舍生取义。

阅读,使人成为人。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将人生比作一次单程旅行——一旦结束,没有人能重来一次——但对于一本书来说,“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你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使我们的生命体验一次次得到延展和升华。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读书的日子”,它只是一种提醒。阅读,不应该成为额外的负担,也不应该成为一种刻意的安排,就如同拜访一位老朋友——随时随地都可以启程,就用你感到最惬意的方式。

读书生涯使人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曹文轩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各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读书可帮助我们壮大经验并创造经验

天下事,多到不计其数,人不可件件亲自实践。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验生活、经验人生。个人之经验,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由于如此,人匆匆一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也就一片苍白,乃至空洞;人对活着的享受,也就微乎其微,生命看似蓬勃,但实际上只是虚晃一世。鉴于如此之悲剧,人发明了文字,进而用文字写书。书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可怜的生活圈栏,而进入一个无边疆域。明明就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情趣……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一日又一日地发现,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

●读书养性

人之初,性浮躁。落草而长,渐入世俗,于滚滚不息、尘土飞扬的人流中,人很难驻足,稍作停顿,更难脱浊流而出,独居一隅,凝思冥想。只有书可助你一臂之力,挽你出这糟局。读书具有仪式的作用。仪式的力量有时甚至超过仪式的内容。今日,人焦灼不安,从心底深处渴求宁静和绿荫。此时,人的出路也大概只在读书了。那年,我在东京教书时,我的研究生们来信,说了他们工作之后的心态,觉得自己现在变得很难沉静下来,对未来颇感惶恐。我写信给他们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一切就都不会丢掉。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

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过去的。拿我自己讲,我写了那么多的书,那里头的那么多故事,其实都是写的我的来路——几十年的来路上发生的故事。我有时候在想:和我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他们为什么写不出小说来呢?我回老家,经常与他们聚会,我发现,我说到的童年往事,他们往往都没有印象,有印象的,又不能像我这样去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回忆与我的回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我发现过去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我看到在我的来路上,那些故事犹如夏天夜空的繁星在闪烁。那么这个力量是哪里来的?我唯一要感谢的就是书,是书本给了我发现从前的力量。

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

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体育场、舞台、服装模特的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人类的四肢,是进化了若干万年之后最优秀、最完美的四肢。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没有停止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姿态的开发。人类对造物主的回报之一,就是向创造了他们的造物主展示他们各种各样的优美姿态。但有一天造物主对人类说:你们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读书不仅丰富知识,给人以力量,而且滋养心灵,促人思考,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于丹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他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但其实我把现在的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知识的阅读,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在这个时代,这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给你一个直接的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给你心灵的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帮我们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入行的薪水越来越低了,他们说,我们这拨孩子怎么这么倒霉,扩招进来的,而出门的时候偏偏赶上了危机,到处不是减薪就是裁员,我们怎么办?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又是什么?

我想,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自己怎么认定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酒,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异。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呢?但是这里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而今天大家都说职业竞争很激烈,我看到我周围的孩子们,就是着急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饭卖出去,就是赶紧得把自己变现了。

有谁经得起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呢?酒离米的形态是最远的,酿造的时间是最长的,中间失败的元素是最多的,你还敢于这样去实验吗?所以我们说,读书养心。一个人的心灵辽阔了、自由了,自我的确认明确了,那么他跟这个世界的默契程度就会大。但这不是说这个世界就能变得温柔了。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夸大它,它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它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它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

生活都挺残酷。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你的眼前有三锅水,都滚开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一个生鸡蛋,往第二锅水里扔一根生的胡萝卜,往第三锅水里扔点干茶叶。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柔弱,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鲜鲜亮亮的、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的人。

再看胡萝卜,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很漂亮,但是最后成了胡萝卜泥了,就是被生活煮软了的人,“好好先生”,大家人云亦云,为他人活着,服从别人,这种人固然挺善良,但是失去了自我。

再看第三个锅里,茶叶同样是受煎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煎熬沸腾,使得它所有的叶片都舒展开,能够起伏着,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在被这个社会成就它的同时,它也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这就是彼此的成全。

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是一个生鸡蛋,是一把干茶叶,还是一个胡萝卜,我们能选择的是自我。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

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道德约束力、心理承受力,对现实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以及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力。要做到这些,学校的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课外阅读进行自我教育。先做“书呆子”才能成为聪明人解思忠

如果说,母亲对我进行自强、自爱的教诲,是我幼年的一大幸运,那么,在我上小学期间,大姐多次给我邮寄课外读物,则是我少年的另一大幸运。

我刚上小学时,学校只开语文和算术两门课,能看到的也就只有《语文》和《算术》这两本书。当时连课本都买不起,还奢望去买什么课外读物呢?我小时候没有东西可阅读,就经常在炕上爬来滚去,盯着旁边的炕围画看,许多画面至今仍有记忆。那些炕围画的内容好像都是些戏剧故事,我看不明白,却觉得好奇,便问母亲,母亲只能讲出其中一幅的内容,那就是“三娘教子”。

大姐到北京解放军炮兵技术学校后,便开始给我寄课外书。虽然时过半个世纪,但那些课外书的内容我仍记忆犹新——

最早寄来的是《看图识字》。那是一种四方开本的小书,每一个词的上面都配了一幅图画:“工人”正在炼钢炉前炼钢;“恶霸”头戴瓜皮帽,满脸络腮胡子;“特务”头戴压檐帽,眼戴墨镜……此外,还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之类的东西。只有“救火车”一词让我大惑不解——怎么“火车”还需要“救”呢?而且,从图画上也看不明白,问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直到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救火车原来是用于灭火的车辆。

后来,大姐给我寄来的是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人书。记得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强寻妻》,封面上的张强,手执长矛,正在冲向熊熊大火。书中讲的是古代一位名叫张强的男子,如何克服种种艰险和诱惑,终于找到了自己妻子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张强在寻妻途中,有一天夜晚投宿到一个豪华的大宅院,主人是一位老者,听了他的遭遇后,深表同情,便劝他留下来,并许诺将自己年轻貌美的女儿嫁给他。张强婉言谢绝,仍坚持要继续寻妻。第二天,张强告辞老者,继续赶路。当他走出一程之后,回首一看,那座豪华的大宅院居然变成了一座坟墓!

再往后,大姐就给我寄来了没有画面的“字书”。其中的《唐诗一百首》和《宋词一百首》对我影响最大,可以说,我对古典诗词,乃至于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印象最深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记得还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一本书》,内容是介绍一本书从编辑、排版到印制成书的整个过程。

此外,二姐参加工作后也经常带回家一些杂志,如《新观察》、《中国妇女》,至今我还记得杂志中的许多内容。这些书和杂志,对一个地处偏僻农村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笔财富!正是这些书和杂志,开阔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了我对读书的兴趣。

父亲在我1岁多时就已去世,老师在我毕业后便难以寻觅,朋友又不能一直陪伴相随;而书籍,就在我的书架上,就在我的枕头边,就在我的提包里,书籍是我永远的父亲、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朋友。读一本好的书,就如同是在聆听父亲高明的教诲,如同是在接受老师良好的教育,如同是在与有品位的朋友谈心。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几乎都有“机会成本”——一种资源用之于生产某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之于生产其他产品;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生产其他产品的代价。读有用之书,是机会成本最低而回报率最高的长期投资。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几乎都得有条件,而读书最好的条件仅仅就是养成读书习惯——只要养成了读书习惯,就会有时间读书,就会有心情读书,就会找到应该读的书。

我小的时候,由于整天捧着书本,曾被周围的一些同学讥笑为“书呆子”;后来,我也接触过一些被讥笑为“书呆子”的人。我最终发现,必须先做书呆子,才能做聪明人;如果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而不去认真读书,其结果连书呆子都做不到,只能是个真正的呆子。一个人要是一开始就能在读书与实践上保持协调,既博览群书,又洞明世事,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总得有一面在起先导作用,这就是读书。只有先大量地阅读,才能有助于洞明世事。把一个书呆子调教聪明容易,而把一个油滑的人调教成一个有学养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即便是做个书呆子,也要比做个油滑的人好——他毕竟是个正派人。

现在,中小学正在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在减轻繁琐的课程负担的同时,实在是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读些好的课外书。1999年10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沈志冲主编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和《小学生素质教育》两本书,我应约写了题为《致青少年朋友》的序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学校不是正在进行素质教育吗?你们不要以为只学学诸如弹琴、绘画之类的艺术,以及编织、烹饪之类的技能,就是弥补了课堂教育的缺陷,就是全面提高了素质。我不反对你们在课余涉猎一下某一艺术领域,熟悉一下某种技能,但千万不要只停留于此,而要着眼于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注重人格、精神、道德、心理和审美等诸种素质的提高,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道德约束力、心理承受力,对现实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以及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力。要做到这些,学校的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往往有缺失,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课外阅读进行自我教育。”相关链接哈佛,凌晨四点半武宝生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这样一条馆训:“现在睡觉的话,会做美梦;而现在读书的话,会将美梦变为现实。”我到美国旅游时,首站就选了哈佛大学。而参观哈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维德勒图书馆。维德勒图书馆藏书345万册,是哈佛大学100多座图书馆中极为普通的一座。然而,这座普通的图书馆却极不寻常。由新英格兰红砖砌筑的坚实墙体外,耸立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的碑文是:“维德勒,哈佛大学学生,生于1885年6月3日,1912年4月12日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大海。”另一块碑文为:“这座图书馆由维德勒的母亲捐建于1915年6月24日。馆内最有意义的一本书是《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原来,当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维德勒和他的母亲一起正准备登上小船逃生。突然,维德勒转过身,让母亲先上小船,自己却要返回船舱。他告诉母亲:“我忘带《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了。我不能让这本我喜爱的书沉入海底!”就这样,爱书如命的哈佛学子维德勒,为抢救一本书,最终和书一起沉入海底!在图书馆中厅的一角,终于找到了我渴望已久的那本《弗朗西斯·培根散文集》。它,摆放于一个不大而密封的玻璃框内。书,已完全褪色。这本书,极普通的纸质,没有精美的包装。此书是维德勒的母亲捐建成该图书馆后,购买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在此已经静静地躺了95个年头了。书的下方写着一行字:“书与维德勒同在!”我屏住呼吸凝望着这本极富生命力的书,仿佛看到当年维德勒紧抱着它一起沉入海底时的悲壮情景……我怀着异样的心情走出维德勒图书馆,久久地深情地望着正沐浴于灿烂阳光下的哈佛校园。哈佛的塑像屹立于旧校园的墙前。路上的行人,不见浓妆,没有艳服,只有匆匆的脚步;湖边、树下、草坪上,到处是学子们读书、做记录、思考问题的情景。

哈佛占地154公顷,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用新英格兰红砖建筑的图书馆。哈佛人爱书如命。可以说,在哈佛大学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哈佛的博士,每天要啃三本大书,还得向导师交上颇具独到见解的阅读报告。英国一家电视台曾做过一个题为《凌晨四点半》的专题节目,内容反映的是,在一个普通的凌晨四点半,哈佛图书馆内,座无虚席,已经坐满了静静地看书、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的哈佛学子……我在哈佛大学旁的旅馆住了下来,决定亲自目睹一下哈佛校园的凌晨四点半。第二天凌晨四时刚过,我再一次来到哈佛校园。美丽的校园沉浸于晨光曦色中。湖边、路边,许多学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晨读着。走进藏书逾千万册的哈佛大学图书馆,只见每间阅览室都灯火通明,每个座位上都坐着看书的学子……如今的哈佛大学,已经诞生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离不开图书馆。哈佛人爱书如命。他们通过认真读书,大胆创新,将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书有一点小小的“架子”:你不主动去找它,它也不会理你。你只有常常去找它,跟它交朋友,它才会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告诉你!好书伴我成长叶永烈

我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读书,是图书陪伴我成长。

我先是看家里的书。父亲有几书橱的书,让我看光了。我便到学校图书室、少年之家去借。后来,又向市图书馆等处申请借书证。于是,我手中有好几个借书证。那时,温州市文化馆图书室在中山公园里,还不算远。从我家到九山湖畔的市图书馆,路上来回要走一小时。然而,那里的书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使我不住地往那里跑,借回心爱的书。

那时,我最爱看小说。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看了好几遍。我最喜欢《西游记》,作者那丰富的幻想力使我深为佩服。这样的古典名著,多读几遍是很有好处的: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被书里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读得很快,一口气看完,像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第二次、第三次读的时候,所关心的不再是故事情节了,细细品尝,“下马观花”,这才真正读懂这些书。正因为这样,去年我接到创作神话故事片《大闹天宫》剧本的任务,由于平日对《西游记》已经看得很熟,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剧本。

那时,我还爱看《把一切献给党》、《普通一兵》、《团的儿子》、《表》、《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很崇拜书中的英雄人物。有一次,我读《真正的人》,被“无脚飞将军”的英雄业绩深深感动,我写了一篇几千字的读后感,交给语文老师。不过,《真正的人》开头用了很长的篇幅单纯描写森林里的景象,我看不下去,“跳”了过去——我喜欢读故事性强的作品。至今,我喜欢写故事性强、节奏快、富有悬念、可读性强的作品,这可能是小时候爱读这类作品的缘故吧。

那时,我也很爱读科普书籍。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像一位忠实的向导,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室内旅行”,使我明白了自来水、衬衫、镜子之类日常用品中的许多科学奥秘。有一次,我借到一本翻得很旧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一口气把它看完,接着又看了一遍。我懂得了科学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我还读过《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至今我仍记得其中一些内容。比如,一个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忽然感到脖子痒痒的,顺手一抓,抓住的竟是一颗子弹!这是因为敌人射来的子弹的方向、速度跟飞机差不多。这个有趣的故事使我明白什么叫“相对运动”。同样,读了“西瓜穿钢板”,使我明白了西瓜能够穿过迎面飞驶而来的坦克的钢板,也是“相对运动”的缘故……我特别喜欢这些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富有趣味的科普读物。

多读书,读好书。书是一位态度和蔼的“博士”,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至今,我仍在不停地读书,不断从书中吸取教益。不过,书也有一点小小的“架子”:你不主动去找它,它也不会理你。你只有常常去找它,跟它交朋友,它才会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告诉你!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身心两方面不断健壮丰富的曲折经历。而心灵的成长,有赖于优秀读物的滋养。成长的过程赵丽宏

前些日子,收到肖铁的一本书,书名是《成长的感觉》。这本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很厚,有400多页,书中有散文,有诗,也有小说,还有一些从小学到高中的作文。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在这本书里,一个有聪慧而有才华的少年以他清新真挚的语言,向人们倾诉着他的感情,也表达着他对人生、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他的文字里,清晰地印着他在不长的人生旅途上留下的脚印,这脚印勾勒出来的并不是单调的直线,其中的曲折,成人难以想象。正如写在书的封面上的介绍:这是“一部融入痛苦、欢乐,烦恼、快慰,忧伤与美丽的心灵画卷”。少年读这样的书会生出共鸣和钦佩,成人读这样的书则会生出很复杂的感慨。而我,很难形容翻阅这本书时心里的喜悦,因为,这是我熟悉的一个少年。

肖铁是我的好朋友肖复兴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他还是个孩子。可以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才三四岁,站在我面前大声背诵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那稚嫩可爱的童声犹在耳畔。我的妻子怀孕时,他5岁,在肖复兴写给我的信里,附着他画的一张贺卡,上面画着一间彩色的小房子,烟囱里冒着炊烟,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早生一个胖娃娃。在收到他的贺卡之后不到一个月,我妻子生下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8岁时,我带他去河北参加一个笔会,肖复兴也带着儿子一起来了,那年,肖铁刚刚读完初一。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调皮活泼,天真烂漫。但是肖铁还是和他同龄的孩子有些不一样。在旅途上,他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俨然是一个少年小博士。从他的谈吐中可以想见他阅读的范围之广。每天晚上,他都要写日记。我读了他的几篇日记,发现他不仅能流畅生动地记叙所见所闻,还能对所见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他的日记,和看他玩耍,完全是两回事。

大概在肖铁读初三的时候,有一次,肖复兴告诉我,他带肖铁去书店,肖铁为自己选的竟是《朱光潜全集》,他对美学感兴趣。这样的学术著作,对一个初三学生来说,似乎太深了一点。我曾经想,一个喜欢读《朱光潜全集》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肖铁读高一的时候,我听说他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去年年底,真的收到了他出版的长篇小说《转校生》。我读了肖铁的长篇处女作,小说中对当代中学生生活的生动描绘吸引了我,一个少年,能写出这样的小说,而且是长篇,使我吃惊。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上,我开始不时能发现肖铁的名字。一个少年作家,悄悄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读他的文章,我感觉到一种陌生——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肖铁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思的富有激情的青年。他在努力以自己的独特的眼光审视他所见到的一切,他在思考,而且尽力避免人云亦云。在冯骥才主编的《文学自由谈》上,我曾读过他写的《灵性与非灵性》,文章批评了冯骥才的散文《灵性》,而且观点颇为尖锐,其中有这样的话:“这一代人经历的阶级斗争太多了,灵性不可避免地被这些人为的斗争磨去了不少,或者已经将灵性磨成另一种样子,以为这一切便都是灵性。”这样的批评,确实值得我们这一代作家深思。去年,在《文学报》上,我读到他的散文《壶口的黄河》,在描绘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时,他作了与众不同的联想。尽管是一篇短文,但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今年年初,我主编《中国当代美文百篇》时,很自然地想起了肖铁的这篇散文。肖铁是这本书的选文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散文,和许多名家的文章放在一起,并不见得逊色。

了解一个当代少年成长的过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成长的感觉》中,我重读了肖铁的这些文章,对他的成长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这过程,是身心两方面不断健壮丰富的曲折经历。我们许多孩子的父母,竭尽全力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辛辛苦苦为孩子奔忙,陪他们做功课,应付考试,然而当孩子长大了,回头一看,却看不见孩子走过来的足迹。而肖铁,用自己的笔,用属于他自己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成长过程。也许,肖铁是他们这一辈人中的佼佼者,但在他的身上,还是体现了一代新人的成长和进步。读《成长的感觉》这样的书,使我很形象地体会到,什么叫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肖铁已经成了北京大学的学生,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在电话里,他冷静而简短地谈这件事情,也许激动的时刻早已过去。肖复兴告诉我,肖铁推辞了好几家出版社的约稿,他很清楚,对他来说,现在最要紧的事情还是读书。他没有把已经获得的那些成功当成负担(这样的成功,会使很多人沉醉其中,从而成为前进的障碍),肖铁的冷静和清醒,使我欣慰。相信他一定会有更远大的前程。

心中的力量,来自读书。是书,让成长中的灵魂更加丰满。心中的风景张紫璇*

在今天的环境中,迷失自我很容易,在清晰判断方向之前,我们往往已经被来自各方的压力裹挟进种种洪流里,趣味下滑来得自然而然,坚持独立价值甚至是近似放肆的表现。害怕被孤立、被为难、被淘汰,成长是与环境对抗和妥协、与同伴比较和竞争中的螺旋式上升,坚持下去,需要绝对强大的力量。

我心中的力量,来自读书,读书丰富着我的生命体验。众声喧哗,心中自有风景,读书是可以在方寸之间受万物之备的事,林泉之美输之多矣。

小学时的夏天,放了暑假,悠长悠长的中午,全世界都在午睡。院子里,我抱着最爱的童话窝在摇椅上,痴迷地读着。夏日的阳光从头顶花架上顺藤而下,在胳膊上投出蜂蜜色的影,浇湿的地面偶尔趁着溜过的小风升起些微凉意,似有似无地撩拨着什么。那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也是我童年记忆中最静谧美好的时刻。父母虽也带我去过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