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人的历史潜规则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4:00:21

点击下载

作者:宿春礼,邢群麟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中国人的历史潜规则全集

影响中国人的历史潜规则全集试读:

前言

审视硬币的另一面

万里无云的高空,一只雄鹰在展翅高飞;广袤无垠的草原,一只野兔在欢奔跳跃。突然间,高空的鹰发现了地面上的这只野兔,它得意地盘旋了一会儿,便如箭一般俯冲下来,想给野兔来个突然袭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野兔不慌不忙地顺势打个滚儿,“死”了过去。当鹰从几千米的:高空俯冲下来,伸开双爪抓取野兔时,奇迹出现了。“死”去的野兔一跃而起,用脚爪猛抓住鹰的胸肚。鹰出其不意地负伤,鲜血滴落,只得悲鸣几声,带着伤痛逃离地面。

这是“兔子蹬鹰”的故事。在这场鹰与兔的生死博弈中,弱者之兔击败了强者之鹰,就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伪装。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淘汰法则之下,任何生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努力去适应。强者有强者的生存之道,弱者有弱者的生存法则,无论强与弱,都应该注意自己生存的潜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在险恶里,为自己争得一片生命的乐土。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时时刻刻存在着一个绕不开的博弈。在人生的博弈中,双赢是最佳的结果。因此,我们无论处理什么事精,最好首先考虑双赢方案。但是,双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现实常常难以让你如此乐观。所以,生活中的弱者往往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达成自保的目的,甚至在与强者的对抗中取得胜利。《孙子兵法》上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生活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比起真刀真枪的战争,其严酷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策略和技巧。当你处于弱势的时候,则更应该在“奇”字上下功夫。在生命的这局棋中,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如果你不遵守这些规则,其结果自然是被绳之以法、约之以规。但是,人性之复杂决定了很多事情绝非那么简单。在众人均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等规则后面,其实还有一些规则,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这些规则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它与正式的规则一直并行。知道并善于运用它的人,就是所谓的“以奇胜者”;而不知道它的人,在博弈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强者落败、弱者灭顶的后果。可以说,掌握了正式的规则,又掌握了潜规则,你就掌握了生存之道。

正是由于潜规则的隐蔽性,聪明人在生活中往往能出其不意,取得明显的生存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在人事纷扰的世界里上演了无数惊险剧目。综观中外历史上叱诧风云、成就大事之人,无一不是深谙生存之道,洞悉人性之妙的人。这些成功者面对对手,善于掌控主动;身处劣势,善用韬晦,等待时机;位居高位,从容驾驭进退;面对危机,机敏应对,巧妙化解……这种种智慧,就是成就大事业者必备的“韬略”。它们常常隐藏在人们熟知的诸如努力、勤奋等成功之道后面,不容易被人们敏锐地捕捉并加以巧妙运用。

正如光明的太阳也存在黑子,皎洁的月光也存在阴影;成功也如同一枚硬币存在两面:一面是攀向成功之巅的悬崖与峭壁,需要人付出艰辛和汗水,这是多数人的选择,属于硬币的正面;另一面却是绕向成功之峰的羊肠小道,需要人善于机变,并且敢于“不走寻常路”,才可能绕行多数人必须攀援的险途,走向成功,这属于少数人的选择,属于硬币的反面。选择付出艰辛与汗水固然可以取得成功,但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支撑;选择绕道而行也可以取得成功,但需要敏锐的判断力掌舵。这就是为何世间从来都是平凡者居多,成就卓越者总是少数。

本书选取历史上成功者的事例,从中汲取成功的潜规则,总结了掌控主动、运用韬晦、驾驭进退、知晓方圆、修习机变、人舍我取等十二条金规。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引领读者轻松获得成长智慧、洞悉生存方略、赢得成功心法并最终知晓人生博弈最高哲学。

人们常说“以史为鉴”。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让您尽享跌宕起伏、生动丰富的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在各篇章的小结中结合生活现实,对人们在职场、交际中遇到的种种困境给予精彩点拨,让您既享受了历史的盛宴,又解决了人生难题。读此书后,如果每位读者都能在反观自己的人生时有所感悟,这将是编者最大的欣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把打开埋藏着成功奥妙的钥匙,为您活得更从容、做得更成功提供一些更实用、更有效的智慧。编者2008年3月第一章 掌控人生主动

古人云:“强者,先机也。”

在人生之路上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成,要么败。如果不想被别人踢出局外,只有抢在别人之前出手,才能掌控人生博弈的主动权。先下手为强,即是此理。激励士气,哀兵必胜拿破仑曾经说:“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是由士气

构成的。”这种说法似有夸张,但不无道理。士气是构成战

斗力的基本要素,一支军队士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

负。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把挫伤敌人的锐气、激励己方的

士气作为运筹决策的重要内容。

公元前279年,齐国田单所率军队被燕军围于即墨。田单首先派间谍向外宣传说:“我最怕燕军俘虏齐军士兵后,把他们的鼻子割掉,再把他们放到攻击部队的前头。那样的话,即墨就要被击破了!”燕军听说后,果真令人将俘虏的鼻子全割掉,推到阵前以恐吓齐军。城中军民看到被俘的士兵被割去鼻子,异常愤怒,死守不屈。

田单又派出间谍四处散布言论说:“我最怕燕军挖即墨城外的坟墓,那会使城中军民人人寒心,失去斗志。”燕军将领听说后,不仅下令挖掉齐人的坟墓,还焚烧其骸骨,威逼齐人投降。城中齐国军民见此情景,悲痛涕零,义愤填膺,决心同燕军决一死战。田单看到高昂的士气上来了,便率领军民大举反攻。燕军溃败,齐军很快收复了所有失地。经典释评

常言道:“哀兵必胜。”示以“哀兵”之形,往往会造成敌方骄纵轻敌心理,而己方因处于受压迫、受凌辱的地位,必然怀着满腔悲愤,求胜争强。此时因势利导,积极发动攻势,就能战而胜之。如何激起哀兵之势呢?田单采取了谣言惑敌的办法,诱使敌人去割鼻挖墓,看似消沉齐军意志,实则另有所图,他是要通过此举激起军民同仇敌忾的情绪。有了士气高昂的军队,打起仗来焉有不胜之理?不该仁义时就要凶狠在战争中,时机成熟时,一定要果断地重拳出击,千万

不能有不必要的“仁义”。否则,很可能陷入被动。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不自量力,想接替齐桓公当霸主,但遭到了各国的反对。宋襄公发现郑国支持楚国做盟主最积极,便想找机会征伐郑国。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亲自带兵去征伐郑国。楚成王见势不妙,连忙发兵去救郑国。但他没有直接去救郑国,而是率领大队人马直奔宋国。宋襄公慌了手脚,只得带领宋军连夜往回赶。宋军在泓水(今河南朽城西北)扎好营寨时,楚国兵马也开到了对岸。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兵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援救郑国。咱们从郑国撤回了军队,楚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咱们力量小,不如同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说:“楚国虽说兵强马壮,可他们缺乏仁义;咱们虽说兵力不足,但举的是仁义大旗。他们的不义之兵,怎么打得过咱们的仁义之师呢?”宋襄公还下令做了一面大旗,绣上“仁义”二字,准备用“仁义”去打败楚国的军队。天亮以后,楚军开始过河了。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国人白天渡河,明明是瞧不起咱们。咱们趁他们渡到一半时,迎头打过去,一定会胜利。”宋襄公还没等公孙固说完,便指着飘扬的大旗说:“你难道没见到旗上的‘仁义’二字吗?人家过河还没过完,咱们就打人家,还算什么‘仁义’之师呢?”

楚兵全部渡过了河,在岸上布起阵来。公孙固见楚兵乱哄哄地还没整好队伍,又对宋襄公建议说:“楚军还没布好阵势,咱们抓住这个机会,赶快发起冲锋,还可以取得胜利。”宋襄公瞪着眼睛大骂道:“你这个家伙,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就去攻打,这算仁义吗?”

正说着,楚军已经排好队伍,洪水般地冲了过来。宋国的士兵吓破了胆,一个个扭头就跑。宋襄公手提长矛,催着战车,想要攻打过去。还没来得及往前冲,就被楚兵团团围住,大腿上早中了一箭,身上还受了好几处伤。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把他救出来。等他逃出战场,宋国的兵车已经损失了十之八九,兵器、粮草也全部丢光,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溃不成军,那面“仁义”大旗早已无影无踪。老百姓见此惨状,对宋襄公骂不停口。可宋襄公还觉得他的“仁义”取胜了。公孙固搀扶着他,他还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得以德服人。人家受伤了,就不能再去伤害他;头发花白的老兵,就不能去抓他。我以仁义打仗,怎么能乘人危难的时候去攻打人家呢?”那些跟着逃跑的将士,听了宋襄公的话,都哭笑不得,心想:我们平日打仗,靠拼命才能打败敌人;这回主公靠“仁义”打仗,害得我们差点儿丢掉性命。经典释评

一味按教条去考虑问题而不懂得变通,难免陷入迂腐的误区。尚清谈、轻实际的决战方式,是可笑而且注定要失败的。宋襄公的可笑在于他混淆了“仁义”运用的场景和实际情况,使自己一步步被动起来。宋襄公的迂腐做法,我们当引以为戒。将欲擒之,先予纵之做决定时,如果过早地行动,会让我们悖于道义、有违

民心而陷入被动的处境。智者做事不会操之过急,他们懂得“欲擒故纵”的道理,在运用“将欲擒之,先予纵之”这一

潜规则时总是得心应手。

郑庄公的母亲姜氏有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庄公,老二叫共叔段。姜氏对共叔段特别偏爱,几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但武公没有同意。

武公死后,郑庄公继位。姜氏见扶立共叔段的计划失败,转而请求庄公将京邑封给共叔段。庄公不好推辞,答应了。

郑国大夫祭足知道后,立即面见庄公说:“分封的都城,其城墙边长超过300丈的,都会对国家有害。按照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将京邑封给共叔段,不符合法度。这样下去恐怕您将控制不住他。”

庄公答道:“母亲希望这样,我怎么能让她不高兴呢?”

大夫又说:“您母亲哪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想办法处置,不要使这种状况滋长蔓延,蔓延了就很难解决,就像蔓草难以除干净一样。”

庄公沉吟了一会儿,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姑且等着吧!”

其实,郑庄公心里早已有了对付共叔段的方略。他知道自己现在力量还不够强大,共叔段又有母后的支持,要除掉共叔段还比较困难,不如先让他尽力表现,等到其罪恶昭著后,再进行讨伐,一举除之。

共叔段到了京邑后,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逐渐把郑国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地方据为己有。

公子吕见此情形,十分着急,对庄公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统治人民的情况出现,您要怎么办?请早下决心。如果要把国家传给共叔段,那么就让我奉他为君;如果不传给他,就请除掉他。千万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

庄公回答说:“你不用担心,也不用除他,他将会遭受祸端。”

此后,共叔段又将自己的地盘向东北扩展到与卫国接壤。此时,公子吕又来见庄公,说:“应该除掉共叔段了,如果让他再扩大土地,就要得到民心了。”

庄公说:“他多行不义,人民不会拥护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但一定会崩溃的。”

共叔段见庄公屡屡退让,以为庄公怕他,更加有恃无恐。他集合民众,修缮城墙,收集粮草,修整装备武器,编组战车,并与母亲姜氏约定日期作为内应,企图偷袭郑国都城,篡位夺权。

庄公对共叔段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并早有防备。当他得知共叔段与姜氏约定的行动日期后,就命大将公子吕率领二百乘兵车提前进攻京邑,历数共叔段的叛君罪行,京邑的人民也起来响应,反攻共叔段。共叔段弃城而逃,后畏罪自杀。他的母亲姜氏也因无颜见庄公而离开王宫。经典释评

郑庄公运用“将欲擒之,先予纵之”的谋略,轻松地除掉了王位竞争对手。他考虑到共叔段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如果一开始就对共叔段大加讨伐,别人会说他不讲亲情,在道义上他会失分。所以他先让共叔段变坏,暴露篡位野心让大家都看清楚是非曲直之后,才顺理成章地出兵讨伐。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所谓“打蛇打七寸”、“抓刀要抓刀柄”,要让人受制于

己,就要抓住别人的短处和把柄。

汉代的朱博本是武将出生,后来调任左冯翊,担任地方文官。他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制服了地方上的恶势力,被人们传为美谈。在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的人名叫尚方禁。他年轻时曾强奸别人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这样的恶棍,本应重重惩治,只因他大大地贿赂了官府的功曹,不但没有被革职查办,反倒被调升为守尉。

朱博上任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觉得真是岂有此理!立即召见了尚方禁。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尚方禁的脸,发现其脸上果然有疤痕,就让侍从退开,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做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请求朱博的原谅。他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哈哈哈……”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本就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会效力吗?”

于是,朱博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这次谈话的内容,并命他有机会便记录其他官员的一些言论,及时向自己报告。自此,尚方禁俨然成了朱博的耳目。

自从被朱博宽恕并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铭感于心,干起事来特别卖命。不久,他们就破获了许多起盗窃、强奸案,地方治安大为改观。朱博于是提升尚方禁为连守县县令。又过了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当年收受尚方禁贿赂的那名功曹,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让那位功曹将自己受贿的事全部写下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那功曹早已吓得像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了解了功曹贪污受贿的事,看到功曹所写的交代材料大致不差,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裁决。从今往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拔出刀来。

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吓得两腿发软,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将其撕成纸屑扔了。

自此以后,那位功曹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工作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经典释评

许多老谋深算的官员都知道,抓刀要抓刀柄,制人要拿把柄。在对手身上发现了弱点,就让其为我所用,这种方法十分奏效。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风云变幻的政治

生活环境中,千万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只有防患

于未然,才能免受其害。

楚国春申君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门下有三千门客。当时楚国考烈王没有子女,为使楚国血脉得继,春申君四处搜寻美女献给楚王。当时有个赵国人叫李园,其妹长得很漂亮。李园本想将妹妹献给楚王,但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宠幸这个美女不久,她就怀孕了。李园想到了一条妙计,与其妹偷偷商量后,让她对春申君说:“夫君,楚王跟您的感情真是好啊!”春申君动情地说:“是啊,我和楚王的感情,就连亲兄弟也比不上。”美人又说:“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只有让自己的亲兄弟做国君。新国君一定会重用自己身边的人,哪轮得上您呢?您现在的地位这么高,肯定有对楚王的兄弟不够礼貌的地方,您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春申君听了,说:“是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美女眨了眨眼睛,说:“办法倒是有一个。我已经怀孕了,如果让楚王现在喜欢上我,那我生下的孩子将来可以当上国君,而您也不用担心将来啦。”

春申君果然照美女所说的,把她献给了楚王。美女很快便得到了楚王的宠爱。后来,这个美女在王宫生下了一个男孩。很快,这孩子被立为太子,美女也就当上了王后。楚王又提拔她的哥哥李园当了高官。李园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一来想夺取春申君的权位,二来担心春申君泄露秘密,便在私底下养了许多杀手,准备伺机杀他灭口。

此时的春申君还蒙在鼓里。他的门客朱英劝他说:“您做楚国的丞相已经二十多年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楚王死了,您就得辅佐年幼的太子,直到他长大成人。这是您的福气,但这其中也隐藏着灾祸。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春申君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满不在乎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啊,会有什么不幸呢?”朱英忧心忡忡地说:“李园一直想夺取您手中的权力,早就偷偷养了许多杀手,只等楚王一死,便将矛头指向您。这就是我所说的灾祸啊。不过,现在挽救还来得及。您只要先把我派到楚王的身边,替您干掉李园,便能先下手为强,免除您的后顾之忧。”春申君听了,哈哈一笑,拍着朱英的肩膀说:“先生多虑了。我了解李园,他是个胆小、温和的人,我又一直对他那么好,他不会做出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过了十几天,考烈王死了。李园先到宫里,安排杀手埋伏在宫门内。春申君匆忙进宫,刚走进宫门,杀手就从两旁杀了出来。春申君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头就被割了下来,他的家人也没能逃过这场血光之灾。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就这样被杀害了,更为悲惨的是他可能到死也不知道是谁杀死他的。经典释评

春申君的主要悲剧在于他没有认清李园这种小人的本来面目,对他没有防范,更没有先下手为强的意识,最终导致了自己被杀的结局。从中我们知道,面对敌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主动出击才能使自己不受侵犯。“炒作”得体,事半功倍在一个需要凸显自我价值的时代,借助各种力量“捧”

火自己,是一种变人生被动为主动的学问。

战国时,齐王受秦国和楚国谗言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望高过他自己,而且认为其在齐国专权,影响自己的统治,就罢免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的门客因此纷纷散去,只有冯谖一个人留了下来。

冯谖对孟尝君说:“请借给我一辆车,让我到秦国去。我一定让您重新受到国君的重用,并增加封地,您愿意吗?”

孟尝君于是准备了车子和礼物,派他去了魏国。

冯谖对秦昭襄王说:“天下的游士驱车入秦,都想使秦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而驱车人齐的却都想使齐国强盛,使秦国削弱。这是因为秦、齐两国势不两立,谁能称雄,谁就能拥有天下。”

昭襄王听了,单膝跪地请教说:“怎样才能使秦国称雄呢?”

冯谖反问道:“大王知道齐国罢免孟尝君的事吗?”

秦王答:“知道。”

冯谖说:“辅佐齐国使之在天下举足轻重,都是孟尝君的功劳。现在齐王听信别人的诽谤,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心怀怨恨,一定会背叛齐国。如果他能投奔秦国,齐国的人心自然随之倒向秦国,齐国的国土就在秦王掌握之中了,岂止是称雄而已?大王应该赶快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迎聘孟尝君,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否则,等齐国国君醒悟过来,再次重用孟尝君,那么秦、齐两国谁能称雄天下,就未可预料了。”

昭襄王听了很高兴,当即派出十辆车,载着百镒黄金前往齐国迎聘孟尝君。

冯谖辞别秦王,先行赶回齐国,游说齐王:“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齐的,都想使齐国强盛,使秦国削弱;驱车入秦的,则想使秦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这是因为齐、秦两国势不两立,一旦秦国强盛,齐国就会因此削弱。现在我听说秦国派遣专使,带十辆车,载着黄金百镒来迎聘孟尝君。孟尝君不去秦国就罢了,一旦他去辅佐秦王,天下人都会去归附他。到那时秦国强盛,齐国削弱,齐国的临淄、即墨地区就危险了。大王何不在秦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增加他的封邑,向他表示道歉呢?这样做,孟尝君一定会欣然接受。秦国再强大,又怎么能强请别国臣子去当丞相呢?”

齐王说:“好。”

当即召见孟尝君,恢复了相国职位和封地,还增加1000户封邑。秦国使者恰好在这时来到齐国,听说此事,只好返回。

门客冯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王派出十辆车,又载百镒黄金来迎聘刚刚被齐王解除相国权位的孟尝君;之后,冯谖又去面见齐王,报告秦王要重用孟尝君的事情,同时劝说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位。这是一种策略,用现代的话说,冯谖必须先把已经下野的孟尝君在秦王那里“炒”起来,给齐王施加压力,让齐王认识到孟尝君的价值,这样,齐王才能再度重用孟尝君。经典释评

从上面的这则故事,应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适当的“炒作”在人才竞争的社会里还是有必要的。如果“炒作”得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遂自荐,“秀”出自己历代名人的实践表明,是否善于自我推荐,是否适时在

他人面前表现己长,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毛遂在赵国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被迫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挑来挑去,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怎么挑都觉得不满意。这时,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您前往楚国,哪怕只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立于世上,就好像锥子装进口袋里,锥子尖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你同我去楚国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对于平原君对自己能力的否定,毛遂并没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来,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您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

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又见其气度不凡,且任务紧急,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之一,连夜赶往楚国。

到达楚国已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

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没有一丝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20个人中有19个只知道干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唯有毛遂知道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可错过,一手提剑,大踏步跨到台上。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胆怯。他两眼逼视楚王,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凛然正气使楚王惊叹佩服,两国利害关系的分析更是深深打动了楚王的心。通过毛遂的劝说,楚王被说服了,当天下午便与平原君缔结盟约。很快,楚王派军队支援赵国,赵国由此解围。

事后,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竟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

清朝的和珅也是自我推荐的高手。

和珅家世不怎样,但有股聪明劲,好读书,史书上说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在官学中读四书五经。他对汉族文化和历史了解颇深,对中原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文坛掌故都很留心,而且生性乖巧、能说会道,还爱耍些小聪明。

和珅粗通中原文化帮了他的大忙。早在给乾隆皇帝当銮仪卫时,就因读过四书五经而受到乾隆帝的喜爱。

有一次,和珅在乾隆帝的轿前听差。乾隆的大驾急于起程,仓促间找不到黄龙伴盖。乾隆帝发了脾气,问道:“这是谁的过错?”銮仪卫的轿夫、侍卫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怎么回答,也不知该怎么办好。这时和珅却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乾隆看了看这个应答的人,见他长得眉目清秀、仪态俊雅,回答时口齿清楚、语言文雅,对他颇有几分好感。心想:听差的行列中,竟有这等才气的人。问起来,才知道他是满洲官学的生员,名叫和珅。

清代从圣祖康熙开始就很重视程朱理学,很重视文化教育对思想统治的作用。学堂里一律把四书作为必读教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此时,乾隆坐在銮舆中,一边走着,一边向和珅提出一些四书中的问题,和珅一一作答。乾隆听了十分满意。从此,乾隆让和珅总管仪仗队,不久又升其为侍卫。官衔虽然不算大,但很重要,宫中的事务差不多都由和珅来管理。

我们姑且不评论和珅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他这种勇于推销自我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典释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尤其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个人要使自己跻身于人才之林,得到最佳发展空间,就要学习毛遂自荐的精神,适时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显示出自己人生的价值,就必须主动地进行自我推销,这是十分重要的。收放结合,才能把人牢牢制住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用在驭人方面,只

有懂得收放分寸的人,才能将主动权稳固地把握在自己手

中。

刘秀当皇帝后,曾有一段时间很忧郁。群臣见皇帝不开心,不明所以,一时议论纷纷。

一日,刘秀的宠妃见他忧心忡忡,怯生生地进言说:“陛下愁眉不展,妾深为焦虑,妾能为陛下分忧吗?”

刘秀苦笑一声,怅怅道:“朕忧心国事,你怎么可能分忧?俗话说:“治天下当用治天下匠。”朕是忧心朝中功臣武将虽多,但能治理天下的文士太少了,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行呢?”

宠妃建议道:“天下不乏文人大儒,陛下只要下诏查问、寻访,终会有所收获的。”

刘秀深以为然,于是派人多方访求,重礼征聘。不久,卓茂、伏湛等名儒相继人朝,刘秀这才高兴起来。

刘秀任命卓茂做太傅,封他为褒德侯,食二千户,并赏赐他几杖、车马、衣服和丝绵五百斤。后来,又任命卓茂的长子卓戎担任太中大夫,次子卓崇担任中郎,给事黄门。

伏湛是著名的儒生,属于西汉的旧臣。刘秀任命他为尚书,让他负责制定朝廷的制度。

卓茂和伏湛深感刘秀的大恩,他们曾对刘秀推辞说:“我们不过是一介书生,为汉室的重建未立寸功,陛下如此重用我们,只怕功臣勋将不服,对陛下不利。为了朝廷的大计,陛下还是降低我们的官位为好。我们不管担任什么官职,都会为陛下誓死效命的。”

刘秀让他们放心任事,也开始考虑如何说服朝中功臣。打定主意后,他有意对朝中的功臣们说:“你们为国家的建立立下大功,朕无论何时都会记挂在心。不过,治理国家和打天下不同了,朕任用一些儒士参与治国,这也是形势使然啊,希望你们不要误会。”

尽管如此,一些功臣还是对刘秀重用儒士不满,他们有的上书给刘秀,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之意,奏章中说:“我们舍生忘死追随陛下征战,虽不为求名求利,却也不忍看到陛下被腐儒愚弄。儒士贪生怕死,只会搬弄是非,陛下若是听信了他们的花言巧语,只会误国。他们又怎么可能对国家有什么帮助呢?儒士向来缺乏忠心,万一他们弄权生事,就会成为大患。我们一片忠心,虽读书不多,但忠心可靠,陛下不可轻易放弃啊。”

刘秀见功臣言辞激烈,更加重视这一问题。他把功臣召集到一起,耐心对他们说:“聘用儒生,事关国家大事,朕自有明断,不是他人可以改变。在此,朕是不会人言亦云的。你们劳苦功高,但也要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如果一味地恃功自傲,不知满足,不仅对于国家不利,对你们也全没有好处。何况人生在世,若能富贵无忧,就应该谢天谢地了。为什么一定要贪恋权势呢?望你们三思。”

从当皇帝的第二年起,刘秀开始对功臣封侯。封侯地位尊崇,但很少有实权。即使开始时拥有实权,刘秀也逐渐压抑甚至收回他们的权力。

大将军邓禹被封为梁侯,又担任了掌握朝政的大司徒一职。刘秀有一次对邓禹说:“自古功臣多无善终的,朕不希望这样。你智勇双全,相信你最知联的苦心啊。”

邓禹深受触动,一时未做任何表示。他私下对家人说:“皇上对功臣很不放心啊、难得皇上能敞开心扉,皇上还是真心爱护我们的。”

邓禹的家人劝他交出权力。邓禹摇头说:“皇上对我直言,应当还有深意。皇上可能希望让我说服别人,免得让皇上为难。”

邓禹于是对不满的功臣一一进行劝解,请他们理解刘秀的苦衷。功臣们情绪平复下来之后,邓禹觐见刘秀说:“臣为众将之首,官位最显,臣自请陛下免去臣的大司徒之职。这样,他人就不会坐等观望了。”

刘秀嘉勉了邓禹,立刻任命伏湛代替邓禹担任大司徒。其他功臣见此情形,不再有怨言,纷纷辞去官位。此后,刘秀对功臣极尽优待,使他们养尊处优,将功臣干预朝政的可能消弥于无形。经典释评

放纵是有条件的,该放的就要放,该收的也一定要收。收放结合,才能把人牢牢制住。功臣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可功臣若走向反面,他们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是惊人的。对待他们,不降低社会地位以示荣宠,但不给予实权,就可防患于未然了。在要害处只收不放,这是放纵的首要前提。摸透底细,该出手时再出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西汉宣帝时,赵广汉担任长安百姓的父母官——京兆尹。

刚上任时,趋炎附势之辈争相拜访他,赵广汉却一个也不见。他命人传话说:“我职责重大,若与你们私下交结来往,他日恐有流言传出,于你于我都不利。我办事向来不徇私情,在我这谁也得不到半点好处和关照,你们又何苦呢?”

赵广汉拒绝献媚拉拢,却与下属、百姓打成一片,毫无官架子。有时兴致一来,甚至与他们通宵达旦地聊天。

在与他人的交谈过程中,赵广汉渐渐总结出了探知实情的方法——“钩距法”。这种方法讲究调查,注重对比推求,结果往往十分准确。赵广汉曾对人说:“如果我想知道马的价格,用‘钩距法’行事,我会先问狗的价格,再问羊价、牛价,最后才问马价。这样层层验证,一番比较计算,我就知道马价是高是低了。这样做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差错。”

赵广汉的好友对“钩距法”不感兴趣,曾对他说:“我们在朝为官,自然不屑和商贩讨价还价。你钻研这种学问,又有什么用处呢?”

赵广汉推心置腹地说:“做官的人若不熟悉民情,洞察一切,又怎么能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呢?‘钩距法’不仅可以用来了解市场行情,用于政务,它也可以让我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如果我偏听偏信,真不知要有多少冤案、错案发生,而真正的害群之马就要逃脱惩罚了。”

赵广汉上任时,长安的治安形势一度混乱,百姓受害的事时有发生,官匪勾结十分猖獗。面对严峻的状况,赵广汉召集心腹属下说:“我刚刚上任,不熟悉此中内情,想打击犯罪也不知从何下手。何况情况不明便乱下重手只会引起混乱。我想让你们暗中侦察,把盗贼的踪迹摸清。”

心腹属下面有难色,他们说:“盗贼行踪诡秘,出人不定,在此用力难出成效。从前官员都是有事打压、无事清闲,大人何必自讨苦吃呢?”

赵广汉一脸肃穆,他郑重地说:“盗贼不绝,根源就在于我们不知其根底,以前官员未尽职。我志在剿除盗贼,自然不能和从前官员一样无所作为了。这是我的命令,违者必惩!”

赵广汉命人暗中详查,表面上却故作轻松,没有更深的戒备。盗贼们以为赵广汉碌碌无为,于是放肆胡为。一时之间,盗贼蜂拥而出,长安形势更坏。

朝中大臣上疏指责赵广汉失职,无比愤怒地说:“京城盗贼横行,京兆尹赵广汉却放纵不管,不知他是何居心?赵广汉肯定与盗贼有所勾结。恳请陛下彻底肃查。”

汉宣帝也怒气冲冲地质问赵广汉说:“朕深居宫中都听说了宫外盗贼横行之事,你该如何交代呢?”

赵广汉叩头不止,连声说:“陛下先不要担心,请让臣把话说完。”

他镇定一下,说:“京城重地,盗贼必须彻底剿灭,这是臣决心要做到的事。无奈贼情不明,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这也是臣最担心的。臣故意装作不闻不问,只是想让盗贼悉数暴露其踪迹,以便臣的属下完全摸清盗贼的状况,查清他们肇事的根源,以及那些和他们勾结的差吏收取了多少贿赂。只有将这些情况都搞得明明白白,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使他们无法抵赖。陛下放心,臣已广布人手侦查此事,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是盗贼的末日了。”

汉宣帝听罢,不再责怪赵广汉。但他仍不无担心地说:“朕暂且相信你一次,你还是好好把握时机吧。”

不久,已经全然掌握贼情的赵广汉四面出击,每击必中,长安盗贼被肃之一空。经典释评

把对手的底细摸透,了如指掌,始终是战胜对手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个人的实际状况是不会轻易显现的,这需要耐心细致的调查和取证才能搞清,在此不下大工夫是不行的。没有底牌可打的对手是最脆弱的,在他们的要害处轻轻一击便足以致命。清楚他们的虚实,便会掌握他们的动态,了解情况再出手,被动的就不会是自己。控制强者,确保政局稳定让其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

唐玄宗是靠政变上台的。他先后诛灭了韦党和太平公主,所以当上皇帝后也很不安心。

宰相姚崇一日和玄宗闲谈,说起内患之事。姚崇叹息说:“我朝屡有内部变乱,实由人心散乱、不惧皇威所致。陛下若不整治人心,使人不敢心起妄念,朝廷就很难长治久安啊。”

玄宗点头说:“内乱重生,致使大唐危机重重,朕定要设法根绝。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处理?”姚崇进言说:“防患于未然,必须早作预见,惩人于未动之时。即使小题大做,也要达到震慑他人的效果,使人不起异念,自敛谨慎。这就需要陛下割舍情感,痛下重手了。”

玄宗会意,微微一笑。

不久,玄宗在骊山阅兵时,以军容不整为由,判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死罪。大臣惊骇万分,其中有人进谏说:“郭元振是当世名将,有勇有谋。他屡立战功,在诛灭太平公主过程中更是功不可没。如此功臣,如今犯小错,陛下不念旧情就治他死罪,惩罚太重,有损陛下贤德之名啊。”

玄宗厉声痛斥进谏之人说:“功臣犯法,难道就可以不问罪吗?有功必赏,有罪必惩,这是治国之道。朕秉公办理,本无错处,你们竟替罪臣求情责朕,莫非你们要造反不成?”

玄宗这般严厉斥责,吓得群臣再也不敢说话。玄宗虽然最终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还是把他流放到了新州。

宰相刘幽求也是大功臣,他一贯和武党抗争。在除灭韦党和太平公主的过程中,他参与谋划,功劳不小。玄宗找了一件小事就将他罢相说:“百官之首当为百官作则,故朕对你要求甚严,这也是正常之举。”

刘幽求十分不满,背后常发牢骚说:“皇上现在不念恩义,与从前判若两人,他不该如此待我啊。我为他出生人死,谁知却落得如此下场!”

玄宗得知刘幽求发牢骚,他又下旨把他贬到睦州当刺史,还对群臣激愤地说:“天下多乱,朕当严治臣子,此朕的职责所在。刘幽求以功劳和朕对抗,口出不逊,这便是大罪。朕若徇私枉法,反让人有了造反的口实,朕怎么能做这样的蠢事呢?”不久,刘幽求怨愤而死。

群臣见玄宗对功臣如此心狠手辣,都惶恐不安,不敢犯一点小错。

一次,同为朝廷功臣的钟绍京在面见玄宗时,无故遭玄宗训斥:“你身为朝廷户部尚书,议事之时却不发一言,是不是有些失职?难道你不顾朝廷安危,准备明哲保身吗?”钟绍京脸色惨变,直呼有罪。

事后,姚崇有些不忍,进谏道:“陛下重治功臣之罪,人心震骇,陛下的目的已经达到。钟绍京无端被责,臣以为过于唐突,其实不必这样。”

玄宗调笑说:“联依照你的办法才有这些举动,你不该出言反对呀?”

姚崇又准备说什么,玄宗摆手阻止了他,苦笑说:“朕也不想如此啊。不过朕也想过,这些功臣都几经政变,实在是政变的行家里手。如果不把他们慑服,谁保他们日后不变心呢?朕折辱他们,也是希望群臣心悸,只思自保。朕纵是背上无情之名也心甘了。”玄宗把钟绍京降为绵州刺史,不久又将他贬为琰州尉。

后来,功臣王琚、魏知古、崔日用一一被贬,朝中再也无人敢以功臣自居。群臣整日战战兢兢,玄宗这才罢手。经典释评

人的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会随之土崩瓦解。再刚强和难制的人,也抵御不了精神上的打击。抓住了这一攻击点,也就是掌握了人最薄弱的环节。要使人精神紧张首先要制造恐怖气氛。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人们总是本能地加倍小心。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别人的潜在意图一一点明,谁都会心惊肉跳,不再敢轻举妄动了。遇事不乱,主动出击遇事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要把处理事情的节奏牢牢

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宋太宗赵匡义病重时,确立第三子赵恒为皇太子。当时,吕端为宰相,他为人识大体,深得太宗赏识。后来,他将相位让给了寇准。

太宗驾崩后,围绕谁来继位的问题,朝廷出现了不同意见。皇太子赵恒已29岁,聪明能干,处断有方,但他是太宗的第三子,即位资格存在争议。其他王子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很忌妒赵恒在太宗病危之际被任命为太子,多不愿接受这一事实。情况危急,吕端决心遵照先帝意旨,拥立赵恒即位。当然,他也对宫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一番细心观察。

太宗驾崩、举国祭丧之时,太监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熏、知制诰胡旦等人便暗地密谋,试图阻止赵恒即位,另立楚王赵元佐。 吕端对皇子即位之事有所警惕,但并不清楚具体情况。李皇后本来也不同意赵恒即位,所以,当李皇后命王继恩传话召见吕端时,吕端心头一怔,便知大事有变,可能发生不测。

想到此,吕端决定了解情况,争取主动。他一面答应去见皇后,一面又将王继恩锁在内阁,阻止他与人来往交流,并派人看守,防止被人劫持逃走。之后,吕端才毕恭毕敬地前往觐见皇后。李皇后对吕端说:“太宗已晏驾,按理应立长子为继承人,这样才是顺应天意,你看如何?”

吕端正色回答:“先帝立赵恒为皇太子,正是为了今天。如今,太宗刚刚晏驾,尸骨未寒,我们哪能违背先帝遗诏另有所立?请皇后三思。”李皇后思虑再三,觉得吕端讲得有道理。况且众大臣大都在竭力拥立赵恒皇太子,李皇后也不好过分违拗,最终同意了吕端的意见,由皇太子赵恒继承皇位,统领大宋江山。

真宗即位之前,吕端仍不放心,担心偷梁换柱的事情发生。赵恒即位时,垂帘引见群臣。群臣跪拜堂前,齐呼万岁,唯独吕端平立于殿下不拜。众人惊问其故。吕端说:“皇太子即位,原本光明正大,为何垂帘侧坐、遮遮掩掩?”他请求皇帝卷起帘帷,走上大殿。通过正面仔细观望,知确实是太子赵恒,吕端走下台阶,率群臣拜呼万岁。至此,拥立太子即位一事中,吕端才真正放下心来。赵恒自此开始执政,在位25年。经典释评

吕端做事聪明之处在于他遇事不乱,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还能把事情的节奏控制在手中。他为防止王继恩四处串通人员散布谣言,就把王继恩锁起来;为消解太后对赵恒即位一事的阻挠,他以先皇遗诏据理力争。通过多方努力,吕端终于成功化解了这场宫廷危机。先声夺人,反客为主活着有时就是一种对抗,如果你不想被对方压倒,那你

就得先声夺人、反客为主,只有时刻占据上风才能赢。《三国演义》中讲到,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败退,无力反击,大有坐以待毙之势。以刘备单独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的势力抗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江东的孙权联手。此时,诸葛亮主动请缨出使江东做说客。他并不像一般人那样低声下气地求孙权,却采用“反客为主”的方法,表现出一种强硬的态度,激发起了孙权的自尊心。

当时,东吴孙权自恃拥有江东全土和十万精兵,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大有坐观江北各路诸侯恶斗的态势。他断定诸葛亮此来是为了说服自己联蜀抗曹,因此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等待着诸葛亮的哀求。

不想诸葛亮见到孙权,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正值天下大乱之际,将军你举兵江东,我主刘备募兵汉南,与曹操争夺天下。但是,曹操现在正进军荆州,名震天下,各路英雄尽被他网罗,造成我主刘备今日之败退。将军你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以处置目前的情势?如果贵国的军势足以与曹军相抗衡,则应尽快与曹军断交才好。”诸葛亮只字不提联吴抗曹之事,他知道孙权绝不会轻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

听完诸葛亮一席话,孙权虽然不高兴,但也不露声色地反问道:“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针对孙权的质问,答道:“你知道齐王田横的故事吗?他忠义可嘉,为了不服侍二主,在汉高祖招降时不愿称臣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我主的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与不成,都只能说是天意,怎么能向曹贼投降?”

诸葛亮的一席话打动了孙权,他决定和刘备联手。但面对着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势力,他心里还存在不少疑惑——诸葛亮看出这一点,进一步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说服孙权。“曹操大军长途远征,这是兵家大忌。他为追赶我军,轻骑兵一夜急行三百余里,已是强弩之末。且曹军多属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惯水战。再说,荆州新失,城中百姓为曹操所胁,绝不会心悦诚服。现在如果将军的精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是难得的机会。”

于是,孙权同意了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手抗曹主张,这才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实不愧为求人高手。经典释评

人总是欺软怕硬的,遇到弱小的一方总喜欢以强欺弱,非得把对方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不可。这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如果你居于弱势地位,当对方不肯轻易接受你的意见,甚至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时,你不妨一上来就以对方担心的事情“恐吓”压制住对方,从而让对方屈从和改变主意,你便可反客为主,占据主动地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成大事不仅要有谋略,还要有在关键时刻随机应变、果

断行事的能力。如果再加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一

定能把难事办成、办好。

在中国历史上,善于抓住机会成就大事的人物数不胜数。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智擒孟达,就采取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高明战略抉择。

自从诸葛亮兵出祁山,连战连捷,所向披靡,魏主曹睿不得不“御驾亲征”,率军前往长安,抗拒蜀军。当时,出任新城太守的是原蜀军降将孟达。乘曹魏后方空虚之际,孟达决定举兵谋反,企图直取洛阳,再归降诸葛亮。

孟达此举若能成功,必将会与诸葛亮形成对曹魏前后夹击的战略攻势,陷曹魏于完全不利的境地。

孟达谋反的消息被即将去往长安的司马懿侦知。在这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一面令大军日夜兼程向新城进发,并传令“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一面派参军梁畿赍快马加鞭,先一步赶到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并制造出司马懿大军已“离开宛城,往长安去了”的假象。

孟达果然中计。几天之后,司马懿所率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预谋的叛乱。

要想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首先必须想方设法隐蔽作战企图。袭击孟达一战,司马懿在这方面干得十分漂亮。当他得到孟达企图谋反的消息后,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麻痹的手段,使孟达疏于戒备,为实现战斗的突然性创造了条件。

如果想为突袭行动争取到极为宝贵的时间,就必须做到根据敌情果断灵活地进行指挥。但对一支军队来说,神速并不单单表现在部队的行动能力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领导者当机立断的决策水平上。

当时司马懿刚刚被起用,按照规矩,采取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写表申奏天子”,待奏准后才可行事。孟达也正是这样判断,他认为“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来回要费去一个多月时间,这可以使自己从容地做好迎敌准备。但聪明的司马懿并没有死搬教条,在事关安危的决策问题上,他敢于先斩后奏,毅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结果,原先企图乘虚直袭洛阳的孟达,反被司马懿这一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

这一仗,真可谓是以快制快、先机破敌的典型战例,充分体现出在关键时刻,成大事者随机应变、决断行事的超强能力。经典释评

要想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就得有当机立断的精神,善于观察事态,采取果断措施,犹豫不决只会一事无成。瞒天过海,造就不透风的墙《围炉夜话》中指出:“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

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精通谋略的人,总是能够积极动脑,瞒天过海,善用“欺骗”

之举,无往而不利。《三十六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说的就是把其他信息伪装成此类信息迷惑敌军,让对方对己方的行为不敏感,达到单方面了解全部信息而对手毫不知情的效果。

战国时期孙膑就曾成功地使用过“添兵减灶”的谋略。

有一次,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田忌采用孙膑之计,围魏救赵,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赵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当时齐国的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认为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利用。兵法上说:‘用急行军每天跑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每天跑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后,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涓行军三日,看到齐国军队中的灶越来越少,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人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他放弃了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命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又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士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却无法看清楚,就点火来读。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懊恼中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彻底击溃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孙膑就是利用魏国人中“齐国军队胆小怯懦”的常识做文章,在维持军队数量的情况下,减少军营中的灶来麻痹对手让己方的军事实力超过对方,然后进行伏击。而魏国的将军庞涓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所了解的常识。也正是孙膑技高一筹,最终把魏国军队杀得片甲不留。

这种蒙蔽对手的做法,也适用于防守和撤退。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一个诸葛亮撤兵添灶的故事。

诸葛亮得胜收兵,返回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路上延误,超过限期十日才到营寨。诸葛亮按照军法,对他杖责八十。苟安受刑之后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司马懿吩咐他回成都散布流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会谮位称帝,以便后主刘禅召回诸葛亮。苟安按照司马懿的计策,回成都见了宦官,散布流言说诸葛亮自恃功大,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后,马上奏禀给后主。后主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使者星夜召诸葛亮回师,诸葛亮虽然知道这是敌军所用的离间计策,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仰天长叹:“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我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这种机会了。”于是只能安排撤军事宜。《三国演义》里面对诸葛亮安排撤军的计策进行了详细记述。

姜维问道:“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该怎么办?”诸葛亮说:“我们现在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说:“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为什么增灶?”诸葛亮说:“司马懿善于用兵,知我军退,必然追赶;心中担心吾有伏兵,一定会在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就会疑虑而不敢追。吾慢慢地退兵,自无损兵之患。”于是传令退军。

司马懿只等着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听说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诸葛亮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第二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诸葛亮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计较。”于是回军不追。诸葛亮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此后,川口的土著居民来报司马懿,说诸葛亮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诸葛亮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

在这里,诸葛亮使用相反的方式,减兵添灶,骗过司马懿,得以全军退回汉中,使“蜀兵不曾折了一人”。这是因为他知道司马懿平生十分多疑,故布疑阵,让司马懿畏首畏尾,错失了战机,而他却能从容地调动军队顺利撤回。经典释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任何事情都有泄露的一天。那么,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单纯的保密,不如让对手替自己保密。想办法让对手不再对己方的某些信息敏感,那么,只要在对手不敏感的地方做好伪装,就可以瞒天过海,达到自己的目的了。本章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求人办事,也需要掌控主动。

其中,可能有比较和善的人会对你善意地微笑,也可能会有比较难缠的人,故意刁难你。无论怎样,你必须好言好语、笑脸相陪。原因很简单,你在求他为你办事,你所有的目的就是最终要把事情办成。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说是在忍辱负重。

有些人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只要略一受阻就再不回头,甚至与对方争吵闹崩,这是心理素质过于脆弱的表现。只顾面子而不想结果的人,很难办成事情,对事业的发展更是不利。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首先要拿出主动去“缠”对方的精神,软硬手段一齐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步步紧逼而来。在心理上占据主动的优势地位,这样,就能进一步游说了。第二章 洞悉生存方略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其实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其中隐藏着丰富的哲理,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咀嚼、慢慢回味。

一个能从人生中学得生存方略的人,必定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谨小慎微,提防小人作怪几乎在每个时代,都会有“小人”生长的土壤。“小人”

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出现的幽灵,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不绝如

缕。提防小人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害。

唐朝的杨炎和卢杞两人同时担任宰相。杨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而卢杞除了巧言善辩之外,别无所长。他嫉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是拿手好戏。两个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卢杞脸上有大片蓝色痣斑,相貌奇丑、形容猥琐。同在政事堂办公,他们常常需要一同吃饭。杨炎不愿同卢杞同桌,经常找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人趁机对卢杞挑拨说:“杨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饭。”卢杞自然怀恨在心。他先找杨炎下属官员过错,并上奏皇帝。杨炎因而愤愤不平,说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过错,自有我来处理,如果我不处理,可以一起商量,他凭什么瞒过我暗中向皇帝打小报告!”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总是对着干,常常是你提出一条什么建议,我偏偏反对;你要推荐一些人,我就推荐另一些人。

当时,有一个藩镇割据势力梁祟义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镇李希烈前往讨伐。杨炎觉得不妥,说:“李希烈这个人,杀害了对他十分信任的养父而夺取了他的职位。他为人凶狠无情,没有功劳却傲视朝廷,不守法度。若是他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以后更难以控制了。”

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杨炎不管不顾,仍一再表示反对。对他早就不满的德宗为此更加生气。

不巧,天下大雨,李希烈一直没有出兵。卢杞知道这是扳倒杨炎的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进谗言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不肯出兵,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的宰相职位,让李希烈放心出兵。等到叛军平定以后,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在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卢杞排挤人的手段就是这么高明。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罢免了杨炎的宰相职务。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自然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当然不会让杨炎东山再起,总是故意找茬整治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宰相萧嵩曾在那里建立过家庙,玄宗皇帝不同意,令他迁走。现在杨炎又在那里建家庙,必定怀有篡位的野心!”

听信谗言早就想除掉杨炎的德宗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先将杨炎贬至崖州,随即下令将他处死。

杨炎刚愎自用,把对卢杞的蔑视表现在明处,最终为卢杞所害,这值得警戒啊。

相比之下,郭子仪则非常谨慎。他每次会见客人的时候,常有很多侍女陪伴在他的左右。但是,只要一听说卢杞来,郭子仪便会命令侍女全部回避。他的儿子们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便向父亲请教。郭子仪回答说:“卢杞的容貌丑陋,妇人见了没有不笑的。我要是不叫侍女回避,她们不可避免地要笑出声来的。卢杞心胸狭窄,这种事肯定会记恨在心的。将来如果他得志,我们全家人就都活不成了。”

正因为郭子仪谨小慎微,他得以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安享殊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